江西省玉山县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17:0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西省玉山县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西省玉山县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第一篇:江西省玉山县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玉山二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 二 政 治 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汕尾渔歌,俗称“瓯船歌”,是广东汕尾各地沿海的汉族民歌,产生于瓯船渔民漂泊无定的水居生活、艰险的捕鱼生产劳动和陆上渔民的日常劳作中,反映了往昔汕尾渔民生产生活情景、人文风习及思想情感。这说明

①音乐艺术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 ②歌谣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民间渔歌属于物质文化遗产 ④歌谣为人所创造和人所特有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有志者,事竟成。应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理由是: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主动、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如右图所示,每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都可以由内而外,从最核心的精神文化 做起,直至最表层 的物质文化,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抓出成效。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一定的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 ④文化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③优秀文化推动企业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能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教育你……”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打开尘封的英雄家书,依然能读到民族和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英雄家书 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 ④根源于多元化的大众文化,反映了人们的文化需求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面对美国“薯片(麦当劳)”、“芯片(电脑)”、“大片(电影)”这“三片齐下”的文化战略,我们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失声”状态。为此,我们应该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B.坚持“文化搭台与经济唱戏”相结合

C.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6.“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体现了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美国一所孔子学院的老师给美国小孩讲“孔融让梨”,孩子们不接受这个观点,并反驳说小孩不应该吃小的,他也不应该垄断大的,应该把大的用刀切开,跟他哥哥平分,这才叫公平。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差异是不可逾越的

B.不同民族间文化缺乏共性和普遍规律

C.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8.餐桌礼仪,正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餐桌礼仪,包括怎么动筷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如何敬酒、正确的入座和离席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可见 ①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④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近年来,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积极就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并寻求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之所以要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是因为 ①语言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 ③保持文化多样性才能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曾经的丝绸之路是东亚强盛的象征,如今的“一带一路”则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聚集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沿线和各国经济与文化繁荣。“一带一路”能够实现各国文化的繁荣,原因有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能促进文化交流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文化发展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和基本特征 ④各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遵循普遍的规律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①④

11.“广场大妈”在公共场所或小区跳集体舞,是当今中国城市里的一个文化娱乐现象。美国华人集中的地方,也有广场大妈。从中国来的新移民,很自然把这种结合娱乐、社交和运动为一体的“广 场舞”,介绍到美国来。他们的活动地方,大多在公园里。在纽约,某广场大妈一早到公园播放歌曲,跳健身舞,遭到公园附近居民投诉,后被美国警察铐走。广场大妈在美国和中国的不同命运说明

①应了解对方民族的行为规范,以便真正做到入乡随俗 ②既要认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又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 ③要积极接纳对方的优秀文化,摒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④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维护本民族的文化尊严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2.中国的围桌而食,追求的是一种家庭气氛,体现的是一种情感关怀;西方分食制、快餐化,显现的是一种独立性。中国饮食,讲究色香味形,更注重饮食文化;西方饮食,讲究营养搭配,更注重对人体的 健康。这表明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C.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D.社会实践的差异导致文化的差异

13.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我国福建、台湾两地闹元宵的风俗礼节大致相同,都是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等习俗。这表明 A.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传统文化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D.文化的具体内涵始终不变

14.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神话的核心是人类的真善美,中华神话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西方神话一样演绎着人类的生存、抗争、发展。中华神话是国际性的语言,可以在世界语境里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在世界版图上讲述中国的起源故事,讲述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和哲学。把神话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载体,()

A.有利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B.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壁的局限,增进中外文化的相互理解

C.有利于中华文化吸收各国文明成果,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D.有利于集中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表达中华民族情感

16.冬至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在长期发展中,中华各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令文化,北方地区有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有吃米团、长线面的习惯。表明

①通过传统习俗可以领略到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不同的文化决定人们在实践中的行为选择

③传统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各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曾经的丝绸之路,东亚强盛的象征,如今的“一带一路”,则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聚集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沿线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一带一路”能推动沿线各国文化的繁荣,依据是:

①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交流 ②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能与文化相互影响 ③各国文化在交流中可以相互认同,共同发展 ④各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追寻普遍的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8.由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用典》对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引用的典故追根溯源,又对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从文化角度阐述和传播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这表明: ①传统思想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③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9.随着中华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推进,古诗文诵读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有专家指出,古诗文进课堂,传递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被量化的“知识点”,更应该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该观点强调: ①古诗文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古诗文教学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③古诗文应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古诗文教学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央视大型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带大家身临其境地感知“一带一路”的民生百态。从中可以看到茶叶、丝绸伴随着中国口音旅行到了全世界,而远方的特产来到中国的同时也把海外乡音带进了汉语词典;阿拉伯神话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的电影海报也张贴在外国的电影院里……这表明

①现代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中外文化经过交流、借鉴,逐渐趋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2017年2月,央视一档原创大型文化情感类新节目《朗读者》开播,节目一播出就引来好评如潮。选用一段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通过朗读这种平常媒介来展现出文字背后的精彩人生故事,节目回归到“老百姓”和“生活”原点,让镜头充满真诚,让内容富含人文的温度,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由此可见:

①大众传媒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文化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

③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22.为支持阿根廷华文教育事业,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阿根廷华文教育界爱心人士拟联合成立阿根廷华文教育基金会,以促进中阿文化交流。在中国和阿根廷文化交流中,要 ①平等交流,充分吸收对方文化 ②求同存异,两种文化和睦相处 ③增强自信,彰显文化优越地位 ④理解个性,互相尊重文化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外媒称,随着中国世界地位的提升,“汉语热”正在全球迅速蔓延,1亿外国人正在学汉语。这说明 ①世界各国文化都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文化交流能增强文化影响力 ④文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4.2017年7月9日,“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研究”首次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专家表示,中医药文化充分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主体文化,能有力助推中华文化的不断发展与复兴,这说明

A.传统文化对今天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B.世界各民族文化渐趋融合,走向同一

C.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效消除文化差异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发挥其积极作用

25.2017年7月18日发布的一份全球软实力报告显示,法国获得2017年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称号,中国排名上升,属于全球最有影响力的30个国家之一。报告指出,中国在海外开设的孔子学院,以及国际化的品牌形象工程,在创新与研发领域的巨大成绩,都有利于增强中国文化的输出。这表明

A.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创新 B.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C.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50分。

2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作为中华民族三大传统节日的中秋节,深厚地蕴含了“团圆”、“和谐”的东方人伦精神。为此,文化部已将中秋节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中秋节”申遗的原因。(10分)

27、地理特征对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山西就是“黄土文化”的代表之一。山西远离海洋,临近黄河,因此山西人具有憨厚老实、相对守旧的性格。广东则是“海洋文化”的代表地区。“海洋文化’是开放的文化,所以广东人容易包容和接受外来文化和新鲜事物。山东的地理位置则比较特殊,受“海洋文化”和“黄土文化”的双重影响,所以山东人具有南方人和北方人双重的性格特点,一方面精明能干,另一方面豪爽冲动。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山西人、广东人、山东人为什么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9分)

(2)如何理解文化在塑造人生方面的作用?(9分)

28.自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在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明确的概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面对当前世界经济低迷不振,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国际形势动荡多变等问题,针对世界经济领域面临的全球增长动能不足、全球经济治理滞后、全球发展失衡三大突出矛盾,习近平提出中国主张,贡献中国智慧。他说:“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知识说明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2分)

29、今年春节,外出旅游人数增多,一些城市实行了“史上最严”禁放鞭炮措施,微信红包拜年越来越盛行……不少人由此感叹“年味儿淡了”。有人担忧,照此下去,春节的许多传统习俗将会消逝。

其实大可不必忧之。文化本质上拥有让人处变不惊的力量,不仅让我们依恋传统,也鼓励人们接受新的可能。就像春节团聚,返回家乡固然是极好的方式,但有些特殊工种春节离不开岗位,错峰返乡也依然情意浓浓。在城里工作的年轻人,也可把父母接进城,既能全家团聚,又能让父母感受一下“城里的月光”。选择在第三地旅游过年,一起看看世界,又何 尝不是另一种天伦之乐?时代环境变了,文化形态也会相应改变。过去代表“年味儿”的某些形式,或许将离我们远去,但只要心在一起,就能找到新的“年味儿”取而代之,而不会留下情感或文化空缺。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不必担忧“年味儿淡了”的理由。(10分)

高二政治月考一

1-5 BDABA 6-10 DDABA 11-15 CCACA 16-20 BABDB 21-25 ACCDB

26、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中秋节”申遗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4分)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中秋节”申遗利于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4分)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秋节”具有的文化特色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3分)

27、(1)(9分)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且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②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③山西人、广东人、山东人的生活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个性心理特征及长期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各不相同,所以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2)答案略(9分)28.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使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实现共同繁荣。(4分)

②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坚持文化平等,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开放包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分)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我们应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增进共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持久和平,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4分)

29、(1)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过年方式的变化不会对节日氛围产生较大影响;(3分)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过年方式的变化并没有冲淡人们对过年的热情;(3分)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过年方式的变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文化创新的表现,年味包含其中。(4分)

第二篇: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玉山一中2018-2019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

政治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陕北民歌是表现陕北人民社会生活,歌唱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的民间音乐形式,包括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等。不同的体裁,不同特点的民歌形式,都是陕北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陕北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②文化一定意义上属于人类精神活动及产品 ③自然物及其属性是文化的源泉

④人们的精神产品可以离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黄河大合唱》创作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春天,同年4月13日首演于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由邬祈零指导)立即引起巨大反响,随即很快唱响全国,成为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这说明优秀文化

A.反映了人们的物质追求 B.提升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层次 C.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3.2018年9月15日是中国第18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中国空军当天发布强军宣传片《头顶的家园》。通过宣传片,让全社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空天力量的重要地位、空天安全的重要意义、空天文化的重要作用,集聚了更多智慧、更多力量,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空军。以下关于文化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C.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一种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D.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4.德国人和日本人、中国人一同坐火车从德国的法兰克福去巴黎,这3个人坐在一个车厢里。途中上来一位客人,这位客人将手里端着的鱼缸放在空座上。德国人开始发问:“您能告诉我这鱼的名称吗?它在生物学上的类别及有哪些特征?它们在科学上的意义又是什么?”日

C.网络文学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D.传播手段的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基础 9.凡是有作为、有成就的民族,必然是重视教育、尊师重教的民族,中华民族就是这样的一个民族。我们有着“天地君亲师”的祭祀传统,体现的正是敬天法地、孝亲敬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取向。进入新时代,让我们继续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风尚,让英才更繁茂,让好教师更快乐!这主要体现了

A.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的鲜明民族性 C.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D.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时而变

10.2014年6月12日上午,第六届海峡论坛·妈祖文化活动周开幕式在湄洲岛天后广场举行。两岸民间信仰同根同源,法乳一脉。妈祖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海神,为两岸民间百姓所景仰。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利用妈祖文化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依据有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永恒不变的 ③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④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11.虽然,以之为载体的中餐馆、武馆、药店早已在世界各地星罗棋布地存在了几百年,但实际上仍然没有真正进入国外社会的主流话语体系。不管是不少海外尤其是欧美人士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偏差,还是部分影视作品里中国符号夸张失真的艺术化呈现,都折射出中国文化融入海外语境的程度依然有限。对此,我们要 ①不忘本来,面向未来,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②善于借助新手段、新技术实现文化传播的转型升级 ③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 ④面向世界,在汲取外来文化的长处中实现创新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进入新时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文化创新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和空间。这是因为

①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 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准备了充足条件 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不断地向前发展

17.《六尺巷》取材于桐城六尺巷典故,是一首展示互敬礼让、和谐包容文化内涵的民族调式歌曲。该歌曲在传统戏曲的基础上大胆吸收了RNB、说唱等国外流行音乐元素,曲调优美,经赵薇在春晚演唱,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这说明 ①创新能够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 ②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③只要多元吸收外来文化,就能实现文化创新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强大功能,是当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斗拱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隼榫连接,天衣无缝,美如莲花;而汉子也是由点、横、竖、撇、捺五种基本笔画编织的图画,它的节奏与旋律之美、变化与和谐之美,都与斗拱结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些中国元素 ①生动的展示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③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④强大生命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9.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改编的奇幻巨制大片《捉妖记》,运用最新国际特效技术,将水墨山水中国风元素和妖的形象创新结合,构建了一个人与妖共存的奇幻世界。该片在给观众带来精神享受的同时,也屡创票房新高。《捉妖记》的成功原因在于

①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②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积极创新

③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科学技术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0.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将镜头定格在平凡小人物身上,以现实的深度与情感的浓度穿透人性,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启示我们

①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文化创新应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 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和蒙古的蒙古包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6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正转向创新2.0模式,即出现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众创现象”,并成为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先需要弘扬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自主精神、创新精神、务实精神的综合体现,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的特征,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坚定意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结合材料并综合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弘扬创业精神的依据。(8分)

玉山一中2018-2019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

政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A 2.C 3.B 4.D 5.A 6.C 7.C 8.B 9.A 10.D 11.C 12.A 13.D 14.B 15.B 16.D 17.B 18.D19.A 20.C 21.B 22.A 23.C 24.B 25.C 26.(每点2分)【答案】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借助影响深远的历史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文化判断和选择。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鉴史问廉》通过发挥大众传媒的这一功能,使廉政文化的影响力增强。③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借助历史小故事和楹联诗词等经典的文化形式使廉政理念易于被人们接受。④人民群众既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又是文化享受的主体。创作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文化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⑤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鉴史问廉》倡导的廉政文化符合我国社会当下的作风新状态、政治新生态、反腐新常态。27.(每点3分)(1)①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特色文化小镇建设既 有 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②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特色文化小 镇建设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显示着自己的特色,有利于丰富中华文化。③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特 色文化小镇建设有利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人类社会与人类文明的发展。④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建设 特色文化小镇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也有利 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每点2分)启示:① 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根据当地的现实与历史条件;② 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③ 要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打造文化特色;④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国外特色文化小镇建设的先进经验。

28.(每点3分)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对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继承和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气派。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人类命运共同体”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和人类情怀,又秉承了中国处理复杂问题的卓越智慧。③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引领中华儿女和国际社会创造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源泉。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人类命运共

第三篇: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定稿)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5个,50分)

1.2014年在索契举行的第22届冬季奥运会增强了俄罗斯的民族自豪感,提升了其国际地位。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本届冬奥会,彰显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牢固。这说明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 B.民族凝聚力越来越成为文化发展的源泉 C.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D.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新增“洋插队、新能源、电子污染、北漂、贪腐”等词语3000个,真实记录了当代的社会生活。这表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 ②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A. 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4年10月24日,文化部在京召开文化系统专题座谈会,进一步学习领会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并结合工作实际共议贯彻落实思路和举措。这是基于

①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 ②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③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④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当前最流行的成语产生于中国语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互联网。“喜大普奔”是最受亲睐的一个,表达极度激动和热情。它把“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词语揉合在一起。这个新成语也逐渐在我们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这体现了 A.文化对人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 B.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C.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D.互联网成为了当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5.每年的母亲节在5月份,在2014年的母亲节中,日本人送给母亲的是红石竹,泰国人送茉莉花,大多数国家通常是送康乃馨,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爱。而中国人则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浓浓的亲情:在母亲节这一天,人们会送给母亲鲜花、蛋糕、亲手烹制的饭菜等礼物。这说明 ①世界各民族文化渐趋融合 ②世界各民族文化没有差别 ③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④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天人合一,顺时而食。”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

①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 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 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学校教育应该是: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这说明 A.终生学习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需要自觉与主动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人对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8.《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下列句子与此句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

A.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B.以自身自强,则名配尧舜 C.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见贤则思齐,则不贤而内自省也

9.近来,一篇名为《老外吐槽娶中国老婆的下场》的博文非常红,该文以美国丈夫的经历描述了娶中国太太的痛苦下场。其中包括“逼着孩子学习,不把自己的孩子当人”,“鸡爪子、猪耳朵等啥都敢吃”。一位中国人写了博文《谁说娶中国老婆很痛苦》对此逐条批驳。他认为,为孩子前途着想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虽然下手“狠”但恰恰体现了奉献精神,啥都敢吃意味着会烧菜不挑食。产生这种差异的文化原因是

A.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10.有人说“可以写在纸上的规则叫制度,不言而喻的规则叫文化”,“必须打领带上班是制度,不穿背心上班是文化。”更有认为“笑得甜的女人,一般运气都不会太坏”,这主要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

A.潜移默化的 B.深远持久的 C.积极主动的 D.相对稳定的

11.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③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2.“人倒了咱不扶,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充满正能量的央视春晚小品,引发了国人的共鸣。《扶不扶》小品之所以能引发国人共鸣,是因为

①优秀文化能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②优秀的文化作品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召开会议,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不同于古建筑、古遗址的申遗,是仍在使用的“活态线性文化遗产”,对这类项目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尚属首次。我国积极申请并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大运河是我国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 ③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必须先继承后发展 ④大运河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4.林则徐在查禁鸦片期间,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其中上联是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如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说明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则表明 ①要学习不同民族的文化成果

②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借鉴

③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的基础上,融汇出具有新质的文化

④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和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春运,不是迁徙,而是情感的回归;春运的列车无论驶往哪个方向,都是开往回家的路上。在步入现代生活方式的今天,春节民俗依然活跃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间,每年的这个时刻,无论身处何方,都会燃起人们对“家”的渴望。这表明 A.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一成不变 C.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16.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创造了一个兴趣接近的跨国界受众群体,中国传统文化在那些同样尊崇传统的国家具有独特的传播魅力。由此可见 ①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②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③不同国家人们的文化价值认同趋于同一 ④传统文化主导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作为在中国举办的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庆祝活动的重头戏之一,“2014中法文化之春”文化节于4月11日至7月10日在中国的40余座城市举行,文化节邀请近1000名艺术家为观众献上一场场文化盛宴。这彰显了()A.我国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外来文化 B.我国积极学习外国一切文化成果 C.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D.世界文化一体化趋势加强

18.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正确的道路是这样的,吸收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从《文化生活》角度,这句话告诉我们 A.应该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 B.要继承传统的文学艺术

C.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D.传统文化应该全部抛弃,重新创造新文化

19.鼓为我国传统打击乐器,古时被广泛运用于战场及各类节日庆典,以鼓舞士气、烘托气氛。以鼓作为设计元素,既体现出浓郁的中国特色,又给人以参赛运动员勇往直前、武搏盛会鼓乐喧天热闹非凡之感。从文化创新角度,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A.要给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并运用到现实的实践中 B.要改变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C.要加强民族文化的融合

D.完全用传统文化指导当前社会发展

20.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传播的时代。这说明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现代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现代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播和共享 D.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2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是一位生物学家,他曾经解剖过几百种动物,从外部结构、生活习性、生殖方式,到毛发、血液、皮肤、筋、肉都进行详尽的研究。通过研究,他发现他的老师柏拉图的“理念论”是错误的。有人批评他背叛师门,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可见 A.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B.文化创新必须推翻前人的观点

C.真理比老师更重要 D.亚里士多德从柏拉图的学说中得到了启发

22.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他的作品兼容中西、个性突出,具有创新意识和时代特色。下图是吴冠中的作品《家》,岸上白墙黑瓦的民居,用黑色错落地点出,强调了一派和谐而静谧的江南景象。整幅画将东方审美的内涵、韵致与西方的技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中国画的特有意境。这说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B.画家的灵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C.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博采众长 D.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23.徽商纵横明、清两代300多年,其从商人数之多、活动范围之广、商业资本之大、延续时间之长,一度居十大商帮之首。徽商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塑造了极具特色的贾儒结合、义利相兼的理念,这说明

①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③服务于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④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4.在文化创作上必须坚持“走下去、走进去、走出去”的道路,与之相对应的有效做法是 ①深入基层,立足社会实践 ②加强交流,推动文化传播 ③高举旗帜,引领先进方向 ④深入人心,反映群众呼声

A.④-③-① B.①-③-④ C.①-④-② D.②-④-③

25.2014年10月18日-20日,2014第四届中国(临沂)茶博会圆满成功。在茶博会上,各大参展商向人们展示了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4道题,共50分)。

26.《宋史•地理志》把浙江人的文化气质概括为:“人性柔慧,尚浮屠之教,厚于洋味,善进取,急图利,而奇技之巧出焉。”这种洋溢着浓郁商业气息,讲求实效,富于自强拼搏、开拓创新精神的浙江区域文化传统,始终流淌在浙江人的血液之中,构成了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赋予了浙江人特别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实效观念和行为方式。因此,浙商的文化基因是保持浙江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浙商的文化基因是保持浙江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14分)

27.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保留村庄原始风貌,“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文化意义。(12分)

28.材料一:孔家店在五四运动时期曾被砸烂,孔老二在“文革”期间曾被批倒批臭过。但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却一直生生不息,像是变成了我们的血液,在我们的全身奔涌流淌„„

材料二:韩国人十分重视长幼尊卑,家长在家里仍然是绝对的权威。一些韩国人每年二月和八月初一,都要按照从中国传过去的传统方式到文庙祭祀孔子。人们头戴儒冠,身穿黑色古代祭服,毕恭毕敬地向孔孟行礼。中国封建时代的县学和书院,现在都已荡然无存,而韩国还完整地保存着281所乡校和84所书院。他们在这里设立“忠孝教育馆”,开展有关儒学的学术活动。至今,韩国的社会共同道德仍然是中国宋代时期提出的“八德”:“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中国的《朱子家礼》在元代时传入朝鲜,现在仍然是韩国人家庭伦理的规范基础。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12分)

29.在《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等韩国版权综艺节目火爆中国之后,韩国综艺节目缘何火爆?中国综艺节目在购买版权的同时,又如何学会“拿来”?成为不少国内电视人思考的问题。有人认为,每一个电视节目人都希望自己的节目可以走向全球,但要与国际市场接轨并被认可,首先就要学习国外的节目,这样才能“走出去”。但在海外获得成功的节目模式,在国内并不一定就可以如法炮制,还需要我们充分立足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摒弃传统文化而盲目的发展。你赞成中国的电视节目引进海外模式吗?请说明理由。(12分)6

高二月考一政治答案2015.9 1.D试题分析: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本届冬奥会,彰显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牢固。这说明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D正确且适合题意;A正确但不适合题意,应排除;文化发展的源泉是社会实践,B说法错误;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C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C试题分析: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答案为C 3.C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的作用,③观点错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不是文化产业,是经济实力。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故 7

①④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C。

点评:本题是四选三的组合选择题,考生可以运用排错法或者排无关选项法作出,本题就是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③观点错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工业不是文化产业,难度适中。4.B试题分析: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腐朽落后之分,先进健康的文化对人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腐朽落后的文化起阻碍作用,A错误;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不是被动的,而是通过主动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而自觉接受熏陶的过程,C错误;互联网是文化创新的重要物质条件,不是重要途径,D错误;网络语言的文化创新是在网络使用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答案为B 5.D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的差异性,题干说大多数国家通常是送康乃馨,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爱,说明文化具有共性,但不同国家对母亲节的过节方式又不一样,说明文化有个性,也说明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故③④观点正确切符合题意,①观点正确但是与题意不符,没有体现融合,②观点错误,世界各民族文化是有差别的,故答案应选D 6.D试题分析:题中材料“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天人合一,顺时而食’的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的时令点心广受消费者欢迎”,既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也说明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由此可见,③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故①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②项表述不科学且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7.B试题分析:学校教育应该是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等突出对文化的感受,应积极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故本题选B项。AC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8.D试题分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A和B强调了事物本身性质的坚定性,不符合题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强调了哲学生活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C不符合题意,答案为D。

9.C试题分析:中外人士对同样的问题有着不同的认识,外国人认为“逼着孩子学习,不把自己的孩子当人”。中国人认为为孩子前途着想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虽然下手“狠”但恰恰体现了奉献精神。这体现了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C项正确且符合题意;A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文化素养也不同的观点错误;D项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本题正确答案为C。

10.A试题分析:题干中的现象意味着文化于无形中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了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11.C试题分析:题中在微信公众号上,几万人一起读诗,微信公众号属于大众传媒,因此体现了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④符合题意;“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体现了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深远持久的特点,因此①不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答案C正确。

12.C试题分析:《扶不扶》小品之所以能引发国人共鸣,是因为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能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①④正确且适合题意;②说法错误,错在“决定”; 文化有优秀和落后之分,应是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③说法不准确;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本题考查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13.A试题分析:我国积极申请并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是因为大运河是我国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大运河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④正确且适合题意;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是中华民族节日,①说

法错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先后之分,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

14.B试题分析:①学习的是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④矛盾说法不对

15.D试题分析:春节是中国的传统民族节日,对春节的重视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D正确;A与题意不符;B“一成不变”错误;C指的是文化遗产。

16.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加强文化交流等知识。③本身说法错误,④中“主导”的说法错误。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17.C试题分析:题中材料“‘2014中法文化之春’文化节于4月11日至7月10日在中国的40余座城市举行,文化节邀请近1000名艺术家为观众献上一场场文化盛宴”,表明了文化在交流中不断传播,故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项中“尊重外来文化”、B项中“学习外国一切文化成果”、D项中“世界文化一体化”的表述均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

18.C试题分析:“正确的道路是这样的,吸收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从《文化生活》角度,这句话告诉我们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正确且适合题意;本题说的是古今文化的关系未涉及中外文化的关系,排除A;B与材料主旨不符,应排除;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全部抛弃,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19.A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在武搏会上人们将传统的用于鼓舞士气、烘托气氛的“鼓”,融入了勇往直前、热闹非凡的现代之意,故A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而不是改变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故B不选;材料没有涉及民族文化的融合,故C不选;D说法明显错误。

20.C试题分析:本题材料“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的时代”,体现了大众传媒推动了现代文化的传播与共享,故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A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故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崇高与庸俗之分,故D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21.A试题分析:B中“推翻”不对,C、D材料没有体现。

22.C试题分析:他的作品兼容中西、个性突出,具有创新意识和时代特色。整幅画将东方审美的内涵、韵致与西方的技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中国画的特有意境。这说明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博采众长。C正确且适合题意;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A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B说法错误;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D说法不准确且与题意不适合;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

23.D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塑造了极具特色的贾儒结合、义利相兼的理念,这说明①④,② ③没有体现。

24.C试题分析: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下去,是指文化创作要深入基层、立足社会实践;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进去,是指文化创作要深入人心,反映群众呼声;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出去,是指要加强文化的交流、推动文化传播。因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①―④―②,该题选C。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

25.C试题分析:材料旨在表明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形成于人们长期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中,这表明实践和人民群众对文化创新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与材料中心不符。

26.[答案] ①浙商的文化基因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浙江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4分)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并给予经济以重大的影响。浙商文化作为一种优秀文化,能够推动浙江经济的持续发展。(4分)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浙商的文化基因赋予了浙江人特别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实效观念和行为方式,促进了浙江经济的持续发展。(3分)④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浙商的文化基因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充分体现了宝贵的浙商品格和浙江精神,是浙江经济保持活力的重要动力。(3分)27.[答案]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保护古村落有利于人们感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3分)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只有通过一定物质载体才能存在,乡村是传统文化重要载体,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有利于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3分)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3分)④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传统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3分)28.[答案]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2分)因此,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分)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使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分)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4分)③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反对复古的守旧思想和彻底割断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2分)29.[答案] 示例一:赞成。(1分)①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学习和吸收海外节目的成功经验,能促进我国综艺节目的创新。(4分)②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引进海外成功的节目模式有利于促进我国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4分)③只要在引进的过程中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就不仅不会丧失自己的个性特色,而且能促进我国原创电视节目的发展。(4分)示例二:不赞成。(1分)①文化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盲目跟风引进海外节目模式,可能会忽略对我国自身电视节目优点的继承和发扬,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4分)②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电视节目的创新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引进的海外节目模式可能不符合我国观众的审美情趣。(4分)③盲目跟风引进海外节目模式,有“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会导致中国电视原创节目缺乏,不利于我国电视行业的长远发展。

第四篇: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下列诗词的寓意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2.公益文化作为一种正能量,影响了春蕾志愿服务队、天津妈妈会和“苗苗义工”等公益组织,通过互联网平台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公益活动,让社会充满爱和善,也给参与者带来精神满足和价值尊重。这说明公益文化

A.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并决定经济、政治

B.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C.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因素 D.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定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3.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40.69亿元,同比增长48.7%,其中不乏口碑与票房、艺术性与观赏性俱佳的优秀影视作品,《美人鱼》《寻龙诀》《捉妖记》等国产电影的票房远远超越同期好莱坞大片。这表明

①文化对经济有重大影响 ②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 ③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④ 文化生产力越来越重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A.文化在交流中不会传播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唯一因素

5.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 1 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D.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

7.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现在落后,但当时诸子峰起、百家争鸣,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孙子兵法》全今仍为兵家经典,甚争被应用于当代企业管理。这一事实主要说明()A.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集中体现

B.政治经济决定文化 C.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8.《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通过比赛的形式,带领观众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重温经典诗词,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精髓。中华诗词()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决定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③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伟大,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台湾宜兰县附近海域发生5.0级地震 B.商务部网站发布食用农产品价格走势 C.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黄冈市委组织“三严三实”专题交流会

10.《圆中国梦 德耀中华》,2013年 9月 26日,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女表彰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颁奖典礼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篇章,以多种形式诠释了震撼人心的道德之美,生动展示了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这表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1.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这种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与航海家的海洋文明和马背上的游牧文明全然不同。后者强调冒险、进取,前者强调防守、和平。这表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文化对经济政治起反作用C.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12.我国的许多成功企业,经常从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中汲取经营智慧,形成并发展了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这说明()A.文化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B.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13.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这说明()A.民族文化的根源在于外来的文化 B.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外来文化的冲击 C.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D.岭南文化就是中原文化的延续

14.在当地时间10月22日举行的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作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推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文交流、促进多元多彩的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由此可见,在国外开办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①尊重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促进了世界文化相互融合 ③推进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拓宽了中华文化传播渠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主场城市活动在河北省承德市举行。我国十分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它()①展现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②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③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④集中表达了本民族情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有学者指出,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成果中70%诞生于世界一流大学。而目前,中国的1202所本科学校中,2001年以后建立的就有678所,建校时间不足16年的占到了55.6%,而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重视高等教育是基于()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B.教育是促进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 C.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D.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

17.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中的文化集丛或文化元素从其发祥地扩散到不同地方而被模仿、采借和接受的社会现象和过程。下列属于文化传播的途径是()①丝绸贸易,出国留学 ②亲朋聚会,出国旅游

③商贸活动,人口迁徙 ④经济交流,政治互访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努力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青蒿素的发现启示我们()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要挖掘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 ④创新文化需要先发展后继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的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或组织发布在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大众传媒技术()

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②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直接途径 ③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④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近年来,全国上百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官方微博及行政官方微博相继亮相,旅行路线、民族风情、出行攻略、地方美食„„这些过去在网站论坛上经常讨论的话题。如今在微博上聊得热火朝天。材料告诉我们()

①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②互联网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③互联网技术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④现代传媒的出现必然取代传统传媒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1.打工文化是与打工潮相伴而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既不属于农村也不完全属于城市,是从打工者群体中自发生长起来的。打工文化的兴起表明()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人民大众是文化的创造主体 ④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建立和增强各族人民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来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实现“四个认同”,要求我们()①既要保持各自文化的民族性,又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②在相互包容的前提下实现文化统一

③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维护本民族文化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④互相借鉴和吸收,共同实现中华文化繁荣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3.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价中,你认为正确的有()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

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内涵只要不断改变,就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24.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线条为表现手段的造型艺术。“中国是一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继承和发展

C.只有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内容 D.传统文化都是精粹,我们应该继承发展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 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但是近年来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国家开展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据此,有些人认为,网络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个人无法抗拒,抵制低俗网络文化关键在于国家。

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谈谈上述材料中文化对人的影响。(12分)

26.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互联网+”显示出强大的威力。从文化领域来看,通过“互联网+”,大众可以超越时空获得包括演出场所、电影展映、电商平台、图书阅读、动漫游戏等文化消费信息,促使大众参与数字化文化消费;在信息网络技术推动和融合下,文化产业无论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还是在经营管理以及运作模式上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电商企业可以围绕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的沟通、共享。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在“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10分)材料二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互联网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国愿通过互联网架设国际交流桥梁,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推动各国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我们愿同各国一道,发挥互联网传播平台优势,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国优秀文化,让中国人民了解各国优秀文化,共同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不同文化应如何交流互鉴。(12分)

27.2015年10月3日上午10时,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今年两岸春节包机的相关事宜。大致上是这样的:航点方面,增加太原、长春、南宁、烟台4个航点作为两岸客运定期航班航点,从2016年春节期间开始执飞。至此,大陆通航台湾的城市将达到31个。台湾海峡隔开了两岸同胞,然而,“每逢佳节倍思亲”,浓浓的思乡情结,却使得台湾海峡又成为两岸同胞最大的“乡愁”。每当传统节日来临,两岸政府都会极力为同胞相聚,回乡祭祖等人们提供包机服务。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6分)(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12分)?

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试题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A 2.B

3.B

4.B

5.D

6.A

7.D 8.D

9.C

10.D

11.C

12.A

13.C

14.D

15.B

16.C

17.D

18.A

19.B

20.C

21.C

22.D

23.C

24.B

25.(12分)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因此国家要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净化网络环境,推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②虽然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文化对人的影响并不都是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而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③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人的发展。个人要提高辨别各种不同文化的能力,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增强抵制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26.(1)(10分)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能促进文化产业升级,促进文化消费,发展文化生产力。(4分)②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的运用能够变革文化生产经营模式,促进文化创新。(3分)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大众传媒,能够带来更快速、方便的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文化传递、沟通、共享。(3分)(2)(12分)①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3分)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3分)③通过商贸等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中的强大功能,推动文化在交流中传播。(3分)④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本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推动本国文化在海外传播,增强本国文化国际影 响力。(3分)

27.(1)传统文化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的特点。6分(2)①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②正确的做法是:面对传统文化,要辨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加以改造和剔除。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不断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12分

第五篇:江西省南昌市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7—2018学上学第三次月考

高二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等谁依赖谁、谁在先的问题。他们是在思考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 B.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D.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是当今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 ①真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②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③对时代的发展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④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阁,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统一 ③静止也是一种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5.引力波是一种时空涟漪,如同石头被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100年前,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直到今年初,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打开了观测宇宙的全新窗口。这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直接现实性改造 ④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如今,科学家们已学会如何用HIV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来防止艾滋病病毒的复制,但研究人员至今还未找到如何从体内完全清除病毒的方法,因为与任何其他病原体不同的是,艾滋病病毒似乎天生就有潜伏和无法检测的能力。对此,丹麦研究人员提出“先踢后杀”疗法,力图将病毒从其藏身之处激活,然后杀死它。这表明 ①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②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的过程 ④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是推动人们探索和研究的动力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变成了延绵不绝的“光头山”。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

A.秉持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 B.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 C.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 D.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8.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④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9.科幻文学的最大魅力不是描写发生的事情,也不是描写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是描写 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科幻文学 A.虚构的世界是现实世界发展的最高阶段

B.描写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因为缺乏社会实践基础 C.任意想象,不符合现实生活,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D.扩展了人类的想象力,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10.不久前研究人员发现,把健康成年小鼠置于黑暗中一周后,它们辨别音高的能力也可显著提高,这与此前科学界的通常认识有所不同。此前,科学界通常认为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幼年阶段,且需要更长的时间。这表明 ①科学的价值在于造福社会 ②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

③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④认识的真理性需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以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①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就能实现质的飞跃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要把握事物的多样联系,积极创造事物间的自在联系 ④注重各个要素的有机整合,可以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2.这是一则列入教科书的工业设计案例:“面包机出口价4美元,煮蛋器3美元,通过工业设计把两种功能合成在一台设备中,原理没有改进,成本没有增加,出口价立刻上升为12美元。”从哲学角度看,实现利润倍增的秘笈在于 A.注重联系,系统优化,追求综合效益 B.立足现实,解放思想,不断适应变化 C.舍弃传统,批判创新,变革思维方式 D.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赢得竞争优势

13.过去,人们认为杂草会抢夺果树营养,于是把草拔光,结果导致病虫害增多,农药使用量加大,形成恶性循环。现在,一些果园在果树周边保留杂草、灌木,以便益虫、小鸟栖息,结果病虫害明显减少。农药少用或不用,水果的口味也变得鲜美。这表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 ②主体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性不能改变事物的规律性 ③尊重和服从规律是正确利用和发展规律的基本前提 ④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是开展生产实践活动的客观依据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宋代大学者朱熹曾经提出过一种“三到”读书法:“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①要重视事物的部分,整体功能高于部分

②要学会综合的思维方法,统筹考虑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③应优化系统内部结构,着眼于事物的整体 ④关键性部分对整体功能有决定性作用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15.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雄安设立国家级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下列有关雄安新区的说法与哲学道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雄安新区有利于推动京津冀区域改革和发展——坚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雄安新区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③雄安新区的建设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质变发生在无形的量变积累之中 ④雄安新区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坚持辩证否定观,自己否定自己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①④

16.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的条件下,老年消费者这轮“夕阳”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轮“朝阳”。而我国因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即使是“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也很难感受到“银发经济”这四个字的分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充分认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范围,使价值规律与我国经济发展相符合②深化改革,有效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③正确认识和利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与老年消费的客观联系,拉动经济增长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我国不适合发展“银发经济”,而应大力发展“朝阳经济”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7.“当这个世界连最后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了,钱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是电影《美人鱼》中的一句经典台词。下列表述与该台词哲学寓意一致的有 ①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②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③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人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④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你的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心理学上常把人的言语、思维和情感指向于内者称为内向性格,但这并不是说内向的人在所有时间所有场合都内向,在某些时间和某些场合他也可以表现出外向,只是大多数时间和场合表现内向罢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内向与外向之间的相互排斥是相对的 ②内向与外向之间存在由此达彼的桥梁 ③性格中的不同特征可以相互分离以维持均衡 ④对人的性格认识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右图漫画《我又失眠了》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图中文字:为了想清楚昨天为什么失眠,今天,我又失眠了。

A.要用一分为

二、全面的观点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 B.要善于抓住关键和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C.要重视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D.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0.“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其重点是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下列选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批判传统思想和传统思维,转变思维方式 ②找准突破口,重点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创业创新孵化基地”的梦想小镇,“现代汽车的标杆地”的沃尔沃小镇,信息经济发展 集聚区的硅谷小镇……风起云涌的特色小镇,已经成为浙江“科学春天”里的一道风景。这些“特色小镇”的积极探索是基于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②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创新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战争与和平作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因为其属于

①正确的思想认识,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先进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上层建筑,如服务于先进的经济基础,推动社会进步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4.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了 “牛鼻子”,把握住矛盾观点的精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十集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2017年7月17日开播,首次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权威报道。现阶段,我国基本矛盾的解决之所以可以通过改革来实现,是因为 A.人类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B.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C.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了改变 D.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道理。(11分)

27.材料: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关系错综复杂,各国具有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但是,各国又是有着共同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种复杂关系为中国与沿线各国制定方针政策提出更高的要求。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系统勾勒了“一带一路”路线图。目前已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透过这些早期收获,“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相关知识,说明“一带一路”建设所蕴涵的哲学道理。(12分)

28.“中国梦”是美丽的中国梦,绿色发展观念深入人心。近年来,我国多措并举,为发展低碳经济而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先试点示范,后总结推广;关键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低碳产品;积极运用政策手段,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同时,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进一步倡导企业和公民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开展绿色生产、绿色经营、绿色消费,以实际行动实践低碳生活方式。

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15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7月1日,我们迎来了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日。回归20年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特别行政区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保持香港社会经济政治大局稳定,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不仅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坚定不移推进“一国两制”事业,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20年来,香港仍然保持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色,保持开放包容的形象,仍然得到不同肤色人们的青睐。近10年在香港居住的法国人翻了一番,总数达到2.5万人,香港已成为全亚洲最大的法国社群局地。喜欢浪漫的法国人如此钟爱香港,也是显示香港魅力的一个例证。香港中西文化荟萃,承担起中西文化融合的工作,对世界不同民族的融合会有很大借鉴、帮助作用。

风雨兼程二十载,浓墨重彩谱华章。在“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下,二十年来,久别重聚的中华儿女始终坚守着民族团结统一之根本,香港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也愈加焕发出耀眼夺目的光彩。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取得成功的原因。(12分)

高二政治试卷参考答案

1--5 ADDCB 6-10 CCDDB 11-15 CACDD 16-20 BDCBD 21--25 BADAB

26.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提供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3分)②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无限性;(4分)③必须把“纸上的法”落实为“行动中的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4分)

27.①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认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一带一路”属于人为事物,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形成之后变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具有客观性。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彼此之间存在着固有的联系,通过“一带一路”建立起新联系,使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更加紧密,来往更加方便。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它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带一路”的开辟和建设,立足长远加强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其广阔的前景是可以预见的。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大胆支持新事物的成长。“一带一路”的愿景是美好的,符合沿线各国的共同利益,但是其发展过程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要积极促进“一带一路”的健康发展。(每点3分,共12分)

28.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它要求我们坚持联系的观点,根据现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体现了这一点。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我们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特殊性,发展低碳经济,要做好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再进行推广。③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它要求我们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发展低碳经济关键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要树立创新意识。发展低碳经济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低碳产品,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⑤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它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企业和公民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实践低碳生活方式。(每点3分,共15分)

29.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一国两制”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确保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香港的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一国两制”是充分考虑香港经济基础状况作出顶层制度设,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也能确保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因而是解决香港回归后的最佳制度、最佳方案。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一国两制”方针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的价值选择。它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每点4分,共12分)

下载江西省玉山县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西省玉山县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