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间纬度的跨国并购文化冲突测度与演变规律研究(共五篇)

时间:2019-05-14 17:4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时间纬度的跨国并购文化冲突测度与演变规律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时间纬度的跨国并购文化冲突测度与演变规律研究》。

第一篇:基于时间纬度的跨国并购文化冲突测度与演变规律研究

基于时间纬度的跨国并购文化冲突测度与演变规律研究

摘要:文章将关系资本引入跨国并购文化冲突的测度研究中,提出了基于时间纬度的跨国并购文化冲突的测度模型。通过问卷调查,采用Likert测量法对跨国并购文化冲突中国家文化冲突、企业文化冲突以及关系资本三个层次的测度指标进行量化。把计算结果通过Matlab拟合出跨国并购文化冲突曲线,该曲线与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Kalvero oberg提出的文化冲突规律示意图得到了很好的吻合。对得出的文化冲突曲线演变规律进行分析,指出文化冲突分为潜伏、爆发、缓和、创新四个阶段。采用灰色理论中速率关联度的计算方法对四个演变阶段中的测度指标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并分析原因。

关键词:跨国并购;文化冲突;测度;演变规律

一、引言

适度的文化冲突将会导致企业文化多样性优势,要把跨国并购文化冲突的程度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之内,就要清楚文化冲突的大小如何。以往学者在对文化冲突水平的评判中,基本未考虑时间因素,而是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给出一个文化冲突水平的评判――“高、中、低”。可是从理论上来讲,跨国并购文化冲突水平不应该是固定不变的,应该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仅给出一个综合的文化冲突水平的评判,对于研究文化冲突问题还有些不充足;没有给出随着时间变化的文化冲突测度值,即没有基于时间纬度进行文化冲突测度值的研究,这不利于分阶段研究文化冲突和分阶段解决文化冲突问题。

二、关系资本的引入

跨国并购文化冲突包含了国家文化冲突和企业文化冲突两个层面,即双重文化冲突;其形式是心理对抗和行为对抗。关系资本是衡量跨国并购企业对跨文化冲突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指标,它对增加企业对异质文化的理解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对降低双方之间因各种文化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起到很大的作用。跨国并购中企业良好的关系资本有助于跨国并购双方企业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和沟通,学习和进行创造性活动,从而有效地协调并购企业之间的文化冲突,降低文化冲突所导致的负面影响,故本文将关系资本引入跨国并购文化冲突的测度计算中。

三、跨国并购文化冲突的结构框架

跨国并购文化冲突是一个多变量的错综复杂的过程。跨国并购双方企业由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国家文化层面的冲突和企业文化层面的冲突,但是文化冲突的产生还与不同文化背景成员对不同文化的认知态度和感知程度等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据此,我们提出了跨国并购文化冲突测度模型的结构框架,跨国并购文化冲突测度模型的结构框架见图1。

四、跨国并购文化冲突测度模型

根据图1跨国并购文化冲突测度模型的结构框架,本文认为跨国并购文化冲突的测度指标来源于三个层次:国家文化冲突、企业文化冲突、关系资本。

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国家文化冲突与企业文化冲突是跨国并购文化冲突的冲突来源,而关系资本可以减缓和降低跨国并购文化冲突中国家文化冲突和企业文化冲突的激烈程度,因此本文在构建跨国并购文化冲突测度模型时将国家文化冲突和企业文化冲突放在模型的分子上,将关系资本放在模型的分母上,故提出跨国并购文化冲突的测度模型为:

VC=

其中,VC为跨国并购文化冲突测度值,WN为国家文化冲突的权重,NC为国家文化冲突测度值,WC为企业文化冲突的权重,CC为企业文化冲突测度值。R为关系资本测度值。

对于测度模型分子中的国家文化冲突和企业文化冲突测度的计算方法,本文采用Habib?Ghazi提出的测量方法:首先分别测量国家文化冲突和企业文化冲突中各项冲突的频率和强度总分值,然后将各项冲突的频率得分与该项的强度得分相乘。

即国家文化冲突的度量由两个维度决定:冲突的频率和冲突的强度。国家文化冲突=国家文化冲突频率NF乘以相应强度NI。

国家文化冲突的表达式为:

NC=NF×NI

NF=ηh

?kNf(h,k)

NI=ηh

?kNi(h,k)

其中NC表示国家文化冲突测度值,NF表示国家文化冲突频率,NI表示国家文化冲突强度,Nf(h,k)表示某个企业第h大类第k个测量题项国家冲突频率的得分值,Ni(h,k)表示某个企业第h大类第k个测量题项国家冲突强度的得分值。?k表示第k个测量项目的因子权重,ηh表示第h大类的权重。

跨国并购企业文化层面的文化冲突水平同样也由两个维度决定:企业文化冲突的频率CF和企业文化冲突的强度CI,测试步骤与测试国家文化冲突水平的步骤一样。本文中关系资本的测度值用R表示。其测试步骤与国家文化冲突频率的计算步骤类似。

五、案例分析

1.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跨国并购文化冲突测度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并根据模型定量计算出跨国并购文化冲突测度值,因此本文选取了联想并购IBM PC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了问卷的调查研究,以探索企业跨国并购文化冲突的测度问题。

调查问卷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基本信息。

跨国并购文化冲突的测度值理论上来讲不应该是一个固定值,应该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故第二、三部分中的调查表格均是基于时间纬度,其纬度区间为自并购交易完成后的第一个月份开始到并购交易完成后的第二年结束为止,该时间区间内每3个月为一个测度点。参照Hofestede的文化五纬度理论,第二部分“国家文化冲突频率和冲突强度”测量问项,分为权力距离冲突、不确定性规避冲突、个人/集体主义冲突、男性/女性度冲突和长/短期导向冲突五个方面,共包括18个测量题项。参照大多数学者对企业文化层次的纬度划分,第三部分“企业文化冲突频率和冲突强度”测量问项分为物质文化冲突、行为文化冲突、制度文化冲突、精神文化冲突四个方面,共包括16个测量题项。第四部分“关系资本”测量问项包括信任、沟通等四个纬度、14个测量题项。

第三:磨合阶段。并购交易完成后的13个月~18个月为该阶段,该阶段的关系资本测度值基本出上升的阶段,处在正“U”型曲线的右侧曲线部位,国家文化冲突测度值、企业文化冲突测度值以及跨国并购文化冲突测度值处于下降的趋势。主要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沮丧和迷惑之后,企业员工逐渐找到了对付新文化环境的办法,解开了一些疑团,熟悉了跨国并购后新企业运作的方式及特点,同时也认识到对方文化上的优点。他们心理上的混乱、沮丧、失落感渐渐减少,正在逐步适应新的企业文化环境。这一阶段是文化冲突的缓和期。

在磨合期内,国家文化冲突中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对跨国并购企业的文化冲突的影响仍然占据重要位置,双方仍然在承担个人责任、合作、归属感以及组织干预个人生活等方面持续不断的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在磨合期内,是跨国并购企业快速发展的阶段,此时由物质文化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对整个跨国并购文化冲突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沟通的重要性被显示出来。在跨国并购企业中,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不同沟通方式是造成沟通误会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在磨合期内,国家文化冲突中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企业文化冲突中物质文化冲突、关系资本中的沟通度对跨国并购文化冲突的影响较大。

第四:适应阶段。并购交易完成后的19个月~24个月为该阶段,该阶段的关系资本测度值基本出上升的阶段,处在正“U”型曲线的右侧曲线部位,最后达到了较高的5.66的水平,但是距离吸引期的关系资本测度值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家文化冲突测度值、企业文化冲突测度值以及文化冲突总测度值处于下降的趋势,而且分别达到了最小的值5.66、6.52和0.81。在这一阶段,企业员工的沮丧、烦恼和焦虑消失了。他们基本上适应了新的企业文化环境,内心慢慢产生并建立起了对新企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这一阶段是文化交汇的创新期。

在适应期内,国家文化冲突中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对跨国并购企业的文化冲突的影响仍然占据重要位置,双方仍然在承担个人责任、合作、归属感以及组织干预个人生活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分歧和矛盾,但总体冲突水平在降低。

六、结论

本文提出的跨国并购文化冲突测度方法可以为其他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后的文化冲突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朱勤,刘??.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财务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8):151-160,169.[2] 文风.从广州标致公司的解体看跨文化冲突与整合[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4):127-129.[3] 范玲芝.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文化冲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9:53-69.[4] 齐善鸿,张党珠,程江.跨国并购“经济―文化”综合博弈模型[J].管理学报,2013,(11):1588-1595.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项目号:14JDJGC040)。

作者简介:王庆华(1977-),女,汉族,山东省菏泽市人,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跨国并购与文化冲突管理。

收稿日期:2015-07-08。

第二篇:企业跨国并购文化冲突与整合研究

德州律师

www.xiexiebang.com

摘要:跨国并购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差异却使跨国并购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从霍氏文化维度理论出发,探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文化差异及其所导致的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冲突,并提出相关的文化整合模式和措施来化

解冲突,使并购最终取得成效。

关键词:跨国并购;文化维度;文化冲突;文化整合 文化维度理论:企业文化差异何在

(1)权利距离,就权利和财富的社会分配而言,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在有的社会中,人们相对来说更能容忍这种差异。然而在其他社会中,人们却要尽可能地降低这种不平等的境况。

(2)不确定性回避。任何社会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不确定性。但不同的社会文化对于不确定性的忍耐程度也有所不同:在低不确定性回避的文化中人们敢于承担风险,而高不确定性

回避的文化中则正好相反。

(3)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这个维度主要关注个人同集体的关系:在做出行动决策的过程中,人们是否考虑到其所在群体中他人的利益,个人对组织是否具有义务等等。

(4)男性化与女性化。有的社会文化更多地强调竞争、追求物质上和事业上的成功,属于男性化社会,有的则更关注人际关系的协调发展、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属于女性化社会。

(5)长远导向与短期导向。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对于传统的重视程度也会有所差异。受到长远导向影响的社会文化重视传统并擅于对发展做远期规划,而短期导向的社会则恰恰相

反,它们更关注当前利益。

霍氏文化维度理论对于跨国并购企业进行成功的跨文化管理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只有深刻认识到并购企业表层冲突下深植于文化肌理中的维度差异,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冲突,促进

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霍氏理论观照下的部分国家和地区企业管理模式概览

(1)美国。

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具有高度文化融合性的国家。受此文化的影响,美国企业中上下级之间权利距离较小。决策者在行动中敢于承担高风险,具有低不确定性回避倾向。企业普遍呈现男性化倾向,但近年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向女性化倾向转移的趋势。生意上着眼当前,就事论事。如果成功,再开始拓展关系,考虑长远合作的意向。

(2)日本。

日本和美国在企业管理模式上迥然不同。前者以团队精神为其文化精髓,实行集体决策,不鼓励个人主义,所以其内部的权利距离远大于后者。日企普遍呈现出高度的不确定性回避倾向,因而会采取终生雇佣制等一系列办法来保障安全稳定。在男性化和女性化的价值观方面日企表现得不甚明显:既有强调事业成功的男性化倾向,也有以和为贵,注重培养良好人

际关系的女性化倾向。

(3)中国。

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企业也同样表现出了强烈的集体主义倾向。企业内部权利距离较大,等级秩序严格。在不确定性回避方面,尽管有由低向高发展的趋势,但整体上较美国企业米说还是较低。在男性化和女性化方面中企与日企类似,呈现混合性态势。企业重视传统和资历,凡事都要考虑未来长远利益,在生意的初始阶段就会考虑长期合作的必要性。

(4)西欧地区。

霍夫斯泰德(1980)曾在《文化的后果》一书中对欧洲各国文化维度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数据对比分析。由分析可知,欧洲地 本文来自论文资源库 http://lunwen.5151doc.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区的情况较为复杂,各国在文化维度上的差异明显。但总的来说,西欧地区企业都普遍呈现出个人主义倾向,男性化程度中等偏高,重视当前问题的解决和未来的短期利益的获取。行动上多数国家趋于追求稳定,减少不确定性,但也有很多国家已经开始“试图推动个人或组织的变化”(胡军,1995)。在权利距离方面,英德等国权力距离较小,而法

国则较大。跨国并购企业的文化整合:化解文化冲突的一剂良药

为了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许多企业纷纷选择了跨国并购之路。不难发现,企业的跨国并购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但是许多企业在并购中过于急功近利,仅关注物质和技术方面的并购,却低估了企业文化上的分歧。

企业文化整合就是基于原有的不同的企业文化,运用一系列整合手段创造出一个统一的,适应各方的新的企业文化的过程。郭江(2008)指出,“跨国并购文化整合并不是要消灭不同企业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不是要以一种文化全盘取代另一种文化,同时不是收购企业以强势取代被购企业的文化。而是使各种不同的文化互相协调、互相学习和健康发展,在跨国公司统一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融合为一个整体。”许多企业简单粗暴地将并购方的企业文化强加于被并购方之上,这不仅仅会令被并购方员工无法适应新的管理模式,产生自卑或逆反心理,更有可能会激化双方矛盾,最终走向并购解体的道路。

在任何并购活动开始之前,企业都应该首先对并购双方进行先期文化差异评估。这不仅仅是对拟并购企业的初步了解,也是对并购可行性的战略分析。如果并购切实可行,企业就可以针对并购方和被并购方的各种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化整合模式。总结起来,这些模式主要有如下四种:针对并购双方企业文化均尚不成熟且各有利弊的情况,通过吸收双方企业文化的精华部分培育出新型企业文化的文化融合式;针对并购双方企业文化都发展得较为成熟,从而同时保留这两种优势文化的文化隔离式;针对并购方企业文化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而被并购方则相对不够完善的情况,将前者文化植入后者企业中去的文化同化式,以及针对并购方较被并购方的企业文化而言发展得还相当不理想,从而使并购方宽容接纳被并购方文化中的精粹部分为我所用的文化引进式。

在文化整合过程中,除了选取合适的文化整合模式,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实现最优的企业文化整合。例如,在跨文化交流培训方面,企业可以采取宣传教育、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加强并购双方员工的文化交流,培养其文化敏感性和包容性。只有使并购双方充分了解彼此的文化价值观,并认识到其存在的合理性,他们才能在合作时敏锐地感知到文化差异,并以宽容的态度“求大同、存小异”,真正做到“想对方之所想”,创造出一个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企业新局面。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取何种整合模式,采取何种手段,都应该注重在跨国并购双方之问培育起共有的价值观,这是一个深层次的文化整合问题。很多企业并非对文化整合毫无认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到表面摩擦的化解,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许多深层次问题上还是相互对峙的,这样只会导致冲突越来越多。正确的做法是,在不同的企业文化巾寻求共性,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共有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创建上,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协调和解决并购双方的文化冲突,实现企业文化的融合

第三篇:企业跨国并购文化冲突与整合研究

企业跨国并购文化冲突与整合研究

作者:谭硕 编辑:studa20

摘要:跨国并购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差异却使跨国并购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从霍氏文化维度理论出发,探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文化差异及其所导致的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冲突,并提出相关的文化整合模式和措施来化解冲突,使并购最终取得成效。

关键词:跨国并购;文化维度;文化冲突;文化整合文化维度理论:企业文化差异何在(1)权利距离,就权利和财富的社会分配而言,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在有的社会中,人们相对来说更能容忍这种差异。然而在其他社会中,人们却要尽可能地降低这种不平等的境况。

(2)不确定性回避。任何社会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不确定性。但不同的社会文化对于不确定性的忍耐程度也有所不同:在低不确定性回避的文化中人们敢于承担风险,而高不确定性回避的文化中则正好相反。

(3)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这个维度主要关注个人同集体的关系:在做出行动决策的过程中,人们是否考虑到其所在群体中他人的利益,个人对组织是否具有义务等等。

(4)男性化与女性化。有的社会文化更多地强调竞争、追求物质上和事业上的成功,属于男性化社会,有的则更关注人际关系的协调发展、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属于女性化社会。

(5)长远导向与短期导向。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对于传统的重视程度也会有所差异。受到长远导向影响的社会文化重视传统并擅于对发展做远期规划,而短期导向的社会则恰恰相反,它们更关注当前利益。

霍氏文化维度理论对于跨国并购企业进行成功的跨文化管理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只有深刻认识到并购企业表层冲突下深植于文化肌理中的维度差异,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冲突,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霍氏理论观照下的部分国家和地区企业管理模式概览

(1)美国。

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具有高度文化融合性的国家。受此文化的影响,美国企业中上下级之间权利距离较小。决策者在行动中敢于承担高风险,具有低不确定性回避倾向。企业普遍呈现男性化倾向,但近年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向女性化倾向转移的趋势。生意上着眼当前,就事论事。如果成功,再开始拓展关系,考虑长远合作的意向。

(2)日本。

日本和美国在企业管理模式上迥然不同。前者以团队精神为其文化精髓,实行集体决策,不鼓励个人主义,所以其内部的权利距离远大于后者。日企普遍呈现出高度的不确定性回避倾向,因而会采取终生雇佣制等一系列办法来保障安全稳定。在男性化和女性化的价值观方面日企表现得不甚明显:既有强调事业成功的男性化倾向,也有以和为贵,注重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女性化倾向。

(3)中国。

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企业也同样表现出了强烈的集体主义倾向。企业内部权利距离较大,等级秩序严格。在不确定性回避方面,尽管有由低向高发展的趋势,但整体上较美国企业米说还是较低。在男性化和女性化方面中企与日企类似,呈现混合性态势。企业重视传统和资历,凡事都要考虑未来长远利益,在生意的初始阶段就会考虑长期合作的必要性。

(4)西欧地区。

霍夫斯泰德(1980)曾在《文化的后果》一书中对欧洲各国文化维度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数据对比分析。由分析可知,欧洲地区的情况较为复杂,各国在文化维度上的差异明显。但总的来说,西欧地区企业都普遍呈现出个人主义倾向,男性化程度中等偏高,重视当前问题的解决和未来的短期利益的获取。行动上多数国家趋于追求稳定,减少不确定性,但也有很多国家已经开始“试图推动个人或组织的变化”(胡军,1995)。在权利距离方面,英德等国权力距离较小,而法国则较大。跨国并购企业的文化整合:化解文化冲突的一剂良药

为了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许多企业纷纷选择了跨国并购之路。不难发现,企业的跨国并购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但是许多企业在并购中过于急功近利,仅关注物质和技术方面的并购,却低估了企业文化上的分歧。

企业文化整合就是基于原有的不同的企业文化,运用一系列整合手段创造出一个统一的,适应各方的新的企业文化的过程。郭江(2008)指出,“跨国并购文化整合并不是要消灭不同企业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不是要以一种文化全盘取代另一种文化,同时不是收购企业以强势取代被购企业的文化。而是使各种不同的文化互相协调、互相学习和健康发展,在跨国公司统一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融合为一个整体。”许多企业简单粗暴地将并购方的企业文化强加于被并购方之上,这不仅仅会令被并购方员工无法适应新的管理模式,产生自卑或逆反心理,更有可能会激化双方矛盾,最终走向并购解体的道路。

在任何并购活动开始之前,企业都应该首先对并购双方进行先期文化差异评估。这不仅仅是对拟并购企业的初步了解,也是对并购可行性的战略分析。如果并购切实可行,企业就可以针对并购方和被并购方的各种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化整合模式。总结起来,这些模式主要有如下四种:针对并购双方企业文化均尚不成熟且各有利弊的情况,通过吸收双方企业文化的精华部分培育出新型企业文化的文化融合式;针对并购双方企业文化都发展得较为成熟,从而同时保留这两种优势文化的文化隔离式;针对并购方企业文化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而被并购方则相对不够完善的情况,将前者文化植入后者企业中去的文化同化式,以及针对并购方较被并购方的企业文化而言发展得还相当不理想,从而使并购方宽容接纳被并购方文化中的精粹部分为我所用的文化引进式。

在文化整合过程中,除了选取合适的文化整合模式,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实现最优的企业文化整合。例如,在跨文化交流培训方面,企业可以采取宣传教育、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加强并购双方员工的文化交流,培养其文化敏感性和包容性。只有使并购双方充分了解彼此的文化价值观,并认识到其存在的合理性,他们才能在合作时敏锐地感知到文化差异,并以宽容的态度“求大同、存小异”,真正做到“想对方之所想”,创造出一个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企业新局面。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取何种整合模式,采取何种手段,都应该注重在跨国并购双方之问培育起共有的价值观,这是一个深层次的文化整合问题。很多企业并非对文化整合毫无认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到表面摩擦的化解,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许多深层次问题上还是相互对峙的,这样只会导致冲突越来越多。正确的做法是,在不同的企业文化巾寻求共性,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共有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创建上,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协调和解决并购双方的文化冲突,实现企业文化的融合

第四篇:跨国并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一)

跨国并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一)摘要:明基与西门子并购失败的案例警示我们:难以避免的文化冲突为我国培育坚强的跨国公司、维护产业安全提供了不小的挑战。因此,有效地文化整合是跨国并购行为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跨国并购;文化冲突;文化整合;民族文化差异;组织文化差异 随着全球范围内并购浪潮的掀起,跨国并购已逐渐成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充实自身实力的有效手段。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种感受更为强烈和深刻。在过去20年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与此高发生率相对应的是低成功率——约67%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不成功。导致并购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文化冲突和文化整合方面的不成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寻求一套正确的文化整合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并购双方的文化差异挑战

跨国并购的环境与国内并购完全不同,尤其是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社会结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人口规模与地域分布等因素,再加上并购双方在企业发展历史、经营方式、经营思想、内部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并购面临着民族文化差异与组织文化差异的双重冲突。

一方面,民族文化是形成文化差异的深层原因,这经常反映在组织和管理实践当中。例如个人奖惩、团队导向、短期结果以及更多非正式组织等方面。在追求文化一致的压力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会重新确定自己的身份。但是,文化影响积淀在民族精神中,这样形成的是一种文化镶嵌,而不是熔炉。比如说,崇尚“天地之大德日生”的中国人认为生命本身应是和谐美满的,故中国的企业文化主张和谐,然而,中国的商业原则往往以派别为界限,人事关系等级分明,有一定的帮派和等级意识;西方人源于狭小半岛。单以农业不足谋生,故要渡海经商,与大自然抗争,所以西方企业主张竞争。因此在跨国并购过程中,等级文化和帮派文化对目标公司的不利影响,容易产生文化冲突。

另一方面,组织文化与民族文化紧密联系,与更广泛的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准则和信念交织在一起,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这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反映,它影响着组织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文化的演变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对被并购企业来说,文化习性在一段时间内不但不会消失,反而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一旦企业并购,两种迥然不同的企业文化就会相遇。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带来各方面的冲突,并可能在某段时间内存在两个对立的、有不同价值取向的利益集团,从而降低企业创造力,增加了后期难度。

二、文化差异整合策略

有效的文化整合不是简单用一方文化改造另一方或强加给另一方,而是要在两种文化中间找到相互兼容的切入点。通过切入点,不断强化两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性和非核心层面上的兼容性。根据并购双方企业文化的程度以及并购方获得的企业控制权的深度,尽管文化本身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但是对待其他文化的态度、了解和某一文化对组织的相对影响力却是可以改变的。因为没有一种文化是绝对自我封闭、以自我为中心的。因此文化的相互接受、了解是可能的。事实上,文化间的交融也正在我们周围不断地发生,又或者一个组织中的弱势文化将被强势文化所代替。而所谓的跨文化管理就是在于控制文化间的作用,使得组织文化的形成按希望的方向进行。详细说来,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差异整合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五篇:浅谈跨国并购的人力资源整合模型研究

浅谈跨国并购的人力资源整合模型研究

【摘要】2006年全球并购交易额再创历史新高,但是大部分跨国并购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失败。跨国并购失败的原因很多,但关键问题之一就是人力资源整合的失败。文章构建了一个跨国并购的人力资源整合模型,从观念整合、人才配置整合和人力资源政策整合的角度探讨了如何解决跨国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问题。

【关键词】跨国并购 人力资源整合 心理契约 模型

根据数据供应商 Dealogic 的统计数据,受企业信心恢复、股市再度活跃及私募基金积极推动并购等因素的影响,2006年全球并购交易额超过了 2000 年并购浪潮达到顶峰时期的历史纪录,从而再度创出历史新高。但是并购的成功并不等于成功的并购,很多并购战略不但没有产生预期的并购后的协同效应,并购公司反而成为包袱,甚至被并购公司又重新从母公司中分离出去。如索尼公司最终将哥伦比亚影业公司从公司剥离,TCL集团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的彩电业务出现巨额亏损。跨国并购失败的原因很多,人力资源整合失败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本文主要研究跨国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模型。

跨国并购后,人力资源的整合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外部整合,使并购双方人力资源的作用与并购的目标相整合;二是内部整合,使并购后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活动形成一个高绩效的工作系统。人力资源的整合是通过观念整合、人才配置整合、人力资源政策整合等方面来实现新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一、形成共同愿景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指出“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是引导组织成长的重要因素”。跨国并购企业的战略目标就是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成为并购战略活动的基础和起点。在并购前,并购双方高层管理者首先在深入分析对方潜质和能力的基础上,对新企业的愿景进行充分的谈判和协商,尽快达成共识;其次,在并购过程中,各种活动要明确体现新企业的愿景,高层管理者要向下属员工清楚地解释并购的目的和意义,让员工接受并购,并理解并购中所采取的一些人力资源活动;最后,在整合过程中,要通过建立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和企业文化来强化愿景,使共同愿景真正成为并购后企业的行动指南。

二、观念整合(一)跨文化整合跨文化整合是指通过文化整合过程,建立并购双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拓展并购双方员工全球化思维,培养双方经理人能接受不同思维方式、能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事的跨文化能力,使双方能在未来企业的价值、管理模式、制度等方面达成共识,以帮助跨国并购企业更好地实现其他方面的整合,为同一目标而努力。

1.文化审慎调查。企业在跨国并购前阶段,要做文化的审慎调查(Due Diligence)。因为跨国并购要面临双重文化差异,民族文化差异和企业文化差异。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有其独有的个性,中国人重集体而轻个人;美国人则推崇个人主义。这些价值观上的差异将导致文化冲突的产生。

思科公司的并购一直非常成功,这和思科在并购前就非常重视并购后两家企业的文化兼容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思科的并购团队中设有思科“文化警察”一职,负责在并购前评估并购对象的企业文化和思科文化的兼容性,这位“警察”说:“无论目标公司的技术和人才再好,如文化不能兼容,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放弃,但是,如果我们一旦决定,我们的速度是惊人的。

2.选择恰当的文化整合模式。文化整合有四种模式:凌越、妥协、合成和隔离。根据跨国并购双方的文化差异,选择适当的文化整合模式。凌越是指组织内一种民族或地域文化凌越于其他文化之上。妥协是指两种文化的折衷,对于文化差异求同存异,以保证组织的稳定和发展。合成式的文化整合是指当横向并购时,企业文化相似或者文化包容度强的并购双方认识到构成组织的两个或多个文化群体的异同点,但并不是忽视或压制这些文化差异,而是通过文化间的相互补充和协调,形成全新的统一的组织文化,这种方式称为。隔离式的文化整合就是并购和被并购的双方企业在极其有限的文化接触、交流的前提下,彼此保持各自文化的独立。

3.实施跨文化培训。跨文化培训的内容包括:语言学习、对双方民族文化的认识、文化的敏感性训练、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等。跨文化培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管理层的文化智力,减轻驻外经理可能遇到的文化冲突,使之迅速适应当地环境并发挥正常作用:促进当地员工对公司经营理念及习惯做法的理解;维持组织内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保持企业内信息流的畅通及决策过程的效率;加强团队协作精神与公司的聚力。跨文化培训也在无形中促进了共同愿景的构建。

(二)沟通整合跨国并购方在并购前就应该制定详尽的沟通计划,在明确不同沟通对象的基础上,理解他们各自的需求,明确沟通的内容、目标、沟通媒介,并对沟通进行有效控制和建立反馈机制。

并购以后,在整合计划确定后,最高管理层应尽快向员工宣布,以使员工从模糊和焦虑状态中解脱出来。为了更有效的沟通。并购方一方面可以利用公告或文件的形式向被并购方传递并购方的目的、宗旨和动因,并购后可能采取的行动,包括企业将以何种方式进行接管,业务组合将要进行的调整,人事政策可能出现的变动,企业今后的组织文化取向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对方管理层和普通员工的接触和调查,了解被并购方员工对并购的态度及各种态度产生的原因,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尽可能减少员工的抵触情绪。

思科在宣布收购消息后马上向被收购企业员工发放一份资料,内有思科的组织结构,高层经理的联系方式,还有一份长达数页的图表,用来比较两个企业的假期、退休、保险等福利政策有何不同,这是值得很多企业学习的地方。

(三)重建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是企业正式契约的细化和扩展。当跨国并购发生时,心理契约将被彻底的打破,契约的破坏会导致关键员工的流失,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契约的破坏还会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对于并购方的员工,虽然员工都预感到企业被并购后各个方面都会有所改变,但是他们的心理契约的改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需要并购方去引导和促进它朝着有利于并购战略实现的方向转变,所以,有必要对东道国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进行重建,这也是知识和能力在两个企业之间的转移和扩散以及双方员工融洽地协作所必须的。

三、人员配置整合(一)积极挽留东道国的关键员工

关键员工是指企业发展所依赖的,掌握企业的核心技术、营销、管理等知识技能,创造大部分企业业绩的员工。但是,跨国并购的发生极易导致关键员工的流失。

由于关键员工掌握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制造等多项重大信息和技术,他们一旦流失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人才的损失,还会对企业的商业机密构成威胁。在跨国并购中,有些企业并购的目的不是获取对方的有形资产,而是获得其技术、核心的管理、营销、研发人员等软资产。这类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源保留就是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的核心环节,如果企业并购后这部分核心人力资源流失将直接导致并购的失败。并购前并购方就应详细了解被并购方高管以及对公司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员工,并尽可能地与其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和沟通,了解他们对并购的看法及态度。核心员工通常非常重视自己的事业,所以要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据一项统计,自2002年以来,在被思科收购的公司中,90%以上的员工都留了下来,这些被并购企业的核心员工为思科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二)慎重裁员

在跨国并购过程中,由于组织机构的重叠,很容易出现冗员,企业不可避免的要进行裁员。裁员决策的合理、公平与否,对留任的员工的心理影响很大。如果企业采取了不适当的裁员方案,可能会使留任的员工整天处于不满与惶恐中,会导致员工的“裁员综合症”。

需要特别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并购企业的裁员措施要符合东道国的劳动人事政策,而且要做好与东道国工会之间的沟通;二是大量的裁员有可能给东道国的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一旦因为裁员而使得东道国的社会发生不良事件,那么东道国的政府就会对并购企业进行干预,最终影响企业并购目标的实现。因此,跨国并购企业在裁员的同时也应做好被裁员工的安置工作,并且要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

(三)科学选派跨国并购的外派管理人员

外派人员的正确安排对于并购中整合效果发挥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许多跨国公司的外派管理人员使用不成功,给并购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一项关于国际外派人员的研究发现,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对于外派管理人员来说是最重要的,依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家庭状况、灵活性和适应力、工作知识和工作动机、建立关系的能力以及超越文化差异的开放性。

(四)人力资源政策整合人力资源政策是专门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相关条款。它可以是显性的,如雇佣政策、培训计划等等;也可能是隐性的,如日本的年功序列制等。人力资源的整合必须建立在各项稳定、明确且能够得到强有力执行的人力资源政策之上,以便员工能够明确组织对自己的要求,以及如何工作才能有利于自己和组织的发展。但是,在跨国并购过程中,人力资源政策本身也要发生变化。如何在并购后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并将其迅速有力地贯彻执行下去,无疑是决定人力资源整合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来看,不同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各不相同,因此,在跨国并购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做法,完全强调不同国家之间的平等是不可能的,关键是机会上的平等和各人的人力资源投资机会和回报上的公平,同时注重吸收各国企业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优秀经验。在薪酬管理上,跨国公司应考虑各国在经济条件、劳动力市场状况等方面的差异,根据实际的人力资源投资水平给予合理的报酬,并且应该清楚地向员工传递不同国家的薪酬管理体制的差异情况。在培训制度方面,跨国并购后整合期间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的重点不仅是要使员工了解并购双方以及新公司的组织状况,更重要的是要让并购双方了解并购的重要意义,以及并购后新公司的战略、目标、任务和价值观,要使所有的组织成员了解到他可以从组织中得到什么帮助,以及组织对他的期待。另外,培训计划应使组织成员对于其未来的人力资本增值空间有所预见,从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心和责任。

参考文献:

1.[美]雷蒙德。诺伊等著。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赵曙明,张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差异整合策略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2005

(5)

3.陈佳贵。跨文化管理:碰撞中的协同[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4.熊必军。试论民营企业跨国并购中的企业文化整合[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5)

5.黄国平,赵进。跨国并购后的人力资源整合策略研究[J]。中外管理导报,2002(8)

6.王军宏。企业并购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经济管理,2005(7)

7.项保华。购并后整合模式选择和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4)

下载基于时间纬度的跨国并购文化冲突测度与演变规律研究(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时间纬度的跨国并购文化冲突测度与演变规律研究(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