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省白水江流域玉瓦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组评审意见(正式稿)
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专家组评审意见
《四川省白水江流域玉瓦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专家组评审意见
受九寨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省工程咨询研究院组织专家,于2012年2月21~22日在成都市对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四川省白水江流域玉瓦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进行评审。参加会议的有: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环保厅、省扶贫移民局、省公安消防总队,阿坝州扶贫移民局,九寨沟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项目业主九寨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设计单位的领导、专家和代表共计80余人。参会的领导、专家和代表在详细阅读设计文件基础上,听取了设计单位汇报,并分组进行充分讨论,专家组经过认真研究认为,《报告》内容和深度基本达到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的深度要求,提出具体评审意见如下:
1、工程概况
玉瓦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原省计委、省水利厅批复白水江干流(大录~青龙桥段)水电规划(川计能源〔2003〕698号)确定的“一库七级”开发方案的
该工程于2009年9月编制完成了预可行性研究报告,2010年1月6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川发改能源函〔2010〕10号文印发《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做好阿坝州白水江玉瓦(原黑河)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前期工作的函》,审查通过了玉瓦水电站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川省水利厅以川水函〔2011〕299号文印发《四川省水利厅关于白水江玉瓦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批复》,批复该报告书基本达到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阶段深度要求,可作为下阶段工程设计和水土保持工作的依据。
四川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以省环评估书[2011]283号文件《四川省白水江流域玉瓦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估意见》指出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要求,采取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可减缓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基本可行。建议抓紧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工作。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以阿府函〔2011〕154号印发《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白水江流域玉瓦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报告的批复》,批复了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报告。
2、工程任务和建设必要性
2.1 开发任务
基本同意本电站开发任务主要为发电,兼顾下游减水河段生态环境和景观用水要求。补充水资源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对减水河段综合用水需求的分析结论。
2.2 供电范围
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专家组评审意见
考虑本电站地理位置、电站规模、当地用电水平、上网条件等,电站建成后,在满足当地用电需求的基础上,供电四川电网是合适的。
基本同意本电站设计水平年采用2020年,设计保证率95%。2.3 同意《报告》对玉瓦水电站建设必要性的分析结论。
3、水文、泥沙
3.1 水文基本资料
采用黑河塘
(二)、多诺水文站实测水文资料,为玉瓦水电站水文分析计算的依据资料;南坪(含九寨沟)、鹄衣坝(含文县)、八屯水文站实测水文资料,为玉瓦水电站水文分析计算的参证资料是合适的。
3.2 径流
根据多诺、黑河塘
(二)水文站实测、插补延长的径流系列,按流域面积内插方法计算的玉瓦水电站坝址1966年~2008年径流系列,采用频率统计方法计算的年、枯期(11~翌年4月)设计径流成果,基本满足本电站设计要求。
同意玉瓦电站多年平均流量20.4m3/s、丰(P=5%)、中(P=50%)、枯(P=95%)三个设计代表年平均流量分别为29.1m3/s、20.0m3/s、13.1m3/s及枯期、月设计径流成果。
建议补充多诺电站坝址至玉瓦电站坝址区间,丰、中、枯三个设计代表年的区间年、月、日平均流量成果,作为本电站动能计算依据。
3.3 设计洪水
根据多诺、黑河塘
(二)水文站实测、插补延长的1966年~2008年年最大洪峰流量系列及历史洪水组成的不连序系列,采用频率统计
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专家组评审意见
方法分析计算的设计洪峰流量,按流域面积比指数换算至玉瓦水电站坝、厂址,作为本电站坝、厂址设计洪水是可行的。同意如下设计洪水成果:
坝 址 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244m3/s; 5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334m3/s。厂 房 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302m3/s; 1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338m3/s。
建议补充多诺电站水库建成后,由于水库洪水调节对玉瓦电站坝、厂址设计洪水的影响。
3.4 分期洪水
根据鹄衣坝水文站历年实测各月最大流量出现特点,划分的玉瓦水电站施工洪水分期是合适的。
同意玉瓦水电站施工分期设计洪水:汛期(5~10月)采用本电站坝、厂址设计洪水成果,其余分期采用水文比拟方法计算的本电站坝、厂址施工分期设计洪水成果。
3.5 泥沙
同意多诺电站水库建成后,玉瓦水电站年、汛期(5~10月)悬移质多年平均含沙量分别为0.085kg/m3、0.109kg/m3;多年平均输沙量5.45万t,推移质年输沙量0.75万t,作为本电站设计依据。
基本同意玉瓦水电站泥沙泥沙颗粒级配与矿物成分成果。3.6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根据玉瓦水电站坝、厂址河段实测水位流量及水面线资料,绘制的本电站坝、厂址中、低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采用水力学公式分析计
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专家组评审意见
算的高水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基本满足本工程设计要求。
3.7 水(雨)情测报系统
根据玉瓦水电站流域实际情况,编制的本电站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基本可行。
4、工程地质
4.1 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
工程区处于武都、文县弧形构造之间,且被洋布梁子~大年断裂和塔藏~双河~何家坝断裂所围限的长条形玉瓦~南坪地块内,其边界断裂具有长期的构造活动性,构造破坏强烈,而地块内构造破坏微弱,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北西向展布的褶皱构造。根据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2006年9月提交的《黑河(现玉瓦)、永乐水电站坝(厂)址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工程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闸址区及厂址区分别为0.168g、0.179g,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分别为Ⅶ度、Ⅷ度。汶川“5.12”地震后,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国家标准
4.3 闸址区工程地质
基本同意《报告》对闸址区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意见。4.3.1 拟定的上、下闸址工程地质条件无实质性的差异,均具备修建低闸的工程地质条件,但上闸址不存在公路改线问题,闸高较下闸址低10m,右岸取水条件较好,经综合比较分析,推荐上闸址是合适的。
4.3.2 本阶段在上闸址选择了上、下两条闸线进行比较,两闸线工程地质条件基本相同,但上闸线较下闸线长17m,推荐下闸线是合适的。
4.3.3 上闸址河床覆盖层厚度30~40m,最厚51.8m,层次结构较单一,其中
质条件较好,受若—九公路的干扰较小;跨沟方案利于施工支洞的布置,洞线略短,地质条件比较明朗。经本阶段进一步复核,仍然推荐右岸跨沟引水线路方案是合适的。
4.4.2 本阶段对跨沟段进行了纲管管桥和钢筋混凝土埋管的方案比较,两方案均不存在制约性的工程地质问题,经综合比较,推荐钢管管桥方案是合适的。
4.4.3 引水隧洞沿线无大的区域性断裂发育,以中硬岩为主,基本具备成洞条件。但隧洞轴线与岩层走向总体交角小,部分段近于平行,穿越地层以薄层状结构为主,且岩性、岩相变化大,加之部分地段上覆岩体相对单薄,岩体风化卸荷相对强烈,围岩条件总体较差,围岩类别以Ⅲ-
2、Ⅳ类为主,部份Ⅴ类围岩,施工中可能产生岩爆、有害气体、涌水、塌方等工程地质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建议加强施工地质工作,及时预报和发现施工中的工程地质问题,调整围岩分类。
4.5 厂址区工程地质
基本同意《报告》对厂址区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意见。4.5.1 预可研阶段拟定了上、下厂址方案进行比较,两厂址方案均具备修建地面厂房的地形地质条件。但下厂址方案后坡覆盖层广布,且厚度较大,不利于布置压力管道,而上厂址方案后坡覆盖层分布零星,且厚度较小。经本阶段进一步复核,仍然推荐上厂址方案是合适的。
4.5.2 上厂址方案调压井和压力管道围岩为薄层状灰岩、条纹状灰岩、砂质灰岩夹少量千枚岩,受岩体风化卸荷的影响,围岩稳定性
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专家组评审意见
差,应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厂房基础置于
5.4 机组机型
根据电站水头变化范围和特点,基本同意电站采用二台混流式机型,建议复核厂房下游H~Q曲线后,进一步分析确定额定水头。
5.5 引水道尺寸选择
基本同意引水隧洞尺寸为4.3m,压力钢管管径为3.4m。5.6 水库运行方式
基本同意水库运行方式。即汛期6~9月水库水位降低至汛期排沙运用水位运行,平枯水期电站日调节运行,水库水位在2019m~2016m之间运行。
5.7 基本同意水库泥沙淤积及回水计算成果。基本同意水库泥沙观测规划。
5.8 采用三个典型年逐日平均流量进行电量指标计算的方法和成果基本合理。
5.9 考虑下游陵江电站回水后,复核厂址处H~Q曲线。5.10 补充说明上游多诺水库的调洪运行方式和水库滞洪作用,复核各频率入库洪水及相应调洪计算成果。
6、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6.1 工程等别和设计安全标准
玉瓦水电站为低闸引水式开发,装机49MW,库容13.24万m3,为四等小(1)型工程,主要建筑物按4级、次要建筑物与临时建筑物按5级设计满足规范要求。挡泄水建筑物设计洪水重现期为50年,校核洪水重现期为500年;消能防冲建筑物设计洪水重现期为20年;发电厂房设计洪水重现期为50年,校核洪水重现期为100年,符合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专家组评审意见
坝、厂址地震设防烈度分别为Ⅶ度、Ⅷ度。6.2 坝址和厂址
本阶段在预可研基础上,根据地质工作,对上下两闸址作了进一步的比较研究,上闸址地形地质条件相对较优、取水防沙条件较好、易于施工,对若~九公路影响较小,且投资较省,综合比较,推荐上闸址方案基本可行。
上阶段对左右岸两条引水线路进行了比较,右岸进水口条件较优,较左岸短约2km,且对若~九公路影响较小,右岸线路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本阶段仍推荐右岸线路,并对过绕纳沟的过沟方案进行了比较研究,推荐管桥方案基本可行;
厂址选择,上阶段推荐上厂址方案,本阶段经进一步比较研究,上厂址在地形地质条件、压力管道布置及投资方面均优于下厂址,综合比较,推荐下厂址基本可行。
6.3 坝型、坝轴线和枢纽布置
6.3.1 《报告》根据山区河流特点分析,为便于泄洪排沙及施工方便,推荐钢筋砼闸坝方案基本可行。
6.3.2 针对上闸址拟定了上、下两条坝线进行比较,二者相距30m,在地形地质条件及布置上基本相同,下闸线投资更省,推荐下闸线基本合适。
6.3.3 《报告》推荐的枢纽总体布置基本可行。6.4 挡水及泄水消能建筑物 6.4.1 结构布置
方案选择与结构布置基本可行。
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专家组评审意见
6.4.2 基础处理及渗控措施
大坝基础置于覆盖层上,经沉降计算,沉降量满足规范要求;坝基采用砼防渗墙防渗,坝肩基岩采用防渗帷幕,防渗方案基本可行。
6.4.3 设计计算
闸坝泄流能力、高程确定、稳定应力计算成果基本满足规范要求,建议补充消能防冲计算内容。
6.5 输水建筑 6.5.1进水闸
进水闸布置基本可行、水力设计基本合理,下阶段根据地质情况进一步细化结构设计。
6.5.2引水隧洞
引水隧洞布置及结构设计基本可行。6.5.3 调压室及压力管道
调压室及压力管道布置基本可行,结构设计基本合理,水力学计算基本满足规范要求。
6.6 发电厂房及开关站
厂区建筑物布置基本可行,稳定及变形计算成果基本满足规范要求,下阶段根据地质情况研究基础处理措施、根据机电设备具体情况优化结构布置;建议进一步复核厂房应力计算成果,校核应力不均匀性。
6.7 建筑物防震抗震 补充本章节内容。6.8 安全监测
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专家组评审意见
设计对大坝、引水系统及厂房均考虑了监测设施,下阶段完善监测设备及数据采集仪器的种类、规格、数量,细化自动化监测方案。
6.9 生产生活区布置及环境美化处理
生产生活区布置及环境美化处理设计内容基本满足要求。
7、机电、金属结构及暖通
7.1 水力机械
7.1.1 本电站最大水头162.8m,最小水头133.23m,装机容量49MW,有日调节水库,且其上游的多诺电站有年调节水库。《报告》对机组台数作了较详细的比较,对于本电站而言,三台机或两台机方案均可行,基本同意采用两台机组方案。
7.1.2 本电站泥沙含量并不高,水头变幅不大,基本同意《报告》拟定的参数水平,推荐的HLD242转轮比较适合于本电站。下阶段可以结合机组招标进一步优选机型。
7.1.3 基本同意进水阀、桥机、调速器等机电设备的选型方案。但进水阀与压力钢管支管管径不匹配。
7.1.4 基本同意调节保证计算的分析结论。7.1.5 同意油、水、气及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
7.1.5 基本同意厂房布置方案,建议复核蝶阀吊孔尺寸。7.2 电工
7.2.1 根据西南电力设计院完成的《白水江梯级电站接入系统设计》报告,本电站以一回截面为LGJ-185、长度约8km的110kV线路接至陵江电站,陵江电站以一回截面为LGJ-300、长度约8km的110kV线路接至黑河塘电站,再通过一台220kV三相三绕组联络变压器升压
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专家组评审意见
至220kV,白水江各级电站的电力在双合220kV开关站汇集后接入四川主网广元附近的沙溪坝变电站。《报告》以此为依据进行的电气主接线设计方案合理,同意发电机与变压器组合为扩大单元接线,升高至110kV,一回出线至陵江电站。
7.2.2 基本同意厂用电系统的设计方案和主要电气设备选择。7.2.3 基本同意设备布置方案,建议补充厂区枢纽平面布置图,细化各运输通道。
7.2.4 根据白水江流域梯级集控中心初步设计的总体方案,将把位于九寨沟县的集控中心和七个梯级电站看作一个物理距离扩大的厂站,由集控中心统一监控管理,从而实现七个梯级电站的“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模式。白水江流域扩大厂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全开放式分层分布结构,监控功能和实时数据均分布到电站各现地控制单元,整个控制系统分为主干层、厂站层和现地层,本电站监控系统作为流域扩大厂站监控系统的一部分。同意本站按“无人值班”原则设计,采用开放式分层分布式结构,全计算机监控方式,全站共设四个现地控制单元。
7.2.5同意电站110kV线路保护和元件保护均采用微机保护装置,同意各保护配置方案。
7.2.6 工业电视监控系统设置合理。
7.2.7玉瓦电站建成后接受四川省电力调度中心统一调度。同意系统调度通信采用光纤通信,各梯级电站间采用光纤通信环网,同时该通信环网还作为系统调度通信的备用通道。站内通讯采用128线程控调度交换机。
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专家组评审意见
7.3 金属结构
基本同意各闸门及启用闭设备的选型 7.4 采暖通风
本电站为地面厂房,且地形开阔,同意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的通风方式,局部设置空调、除湿机、暖风机的通风设计方案。
7.5 建议
建议补充防震抗震设计篇章的相关内容。
8、消防设计
8.1 同意电站釆用“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和确保重点、兼顾一般、便于管理、经济实用的设计原则。
8.2 细化总平面图主变与主厂房应满足防火间距要求。8.3 厂房内的消防给水管网应形成环网,水轮机层、副厂房的室内消火栓设置,应满足两支水枪到达室内各处的要求,水喷雾雨淋阀前设过滤器。
8.4 下阶段编制专题报告报消防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
9、施工组织设计
9.1 施工导流
9.1.1 同意首部枢纽工程采用枯期围堰挡水、明渠导流方式,导流时段选择枯期11月~次年4月。一期利用左岸导流明渠泄流,施工取水口、冲砂闸、泄洪闸及右岸挡水坝段;二期利用已完建的冲砂闸、泄洪闸过流,封堵导流明渠,完建左岸挡水坝段。
同意首部枢纽工程导流建筑物级别为5级,导流标准选用10年一遇洪水。
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专家组评审意见
基本同意首部枢纽导流建筑物型式与布置,鉴于防渗土料质量较差,建议下阶段对围堰堰身和堰基的防渗型式进一步优化完善。
9.1.2 同意厂房选用的全年围堰预留土埂,枯期粘土编织袋围堰挡水的导流方式,同意导流标准选用10年一遇洪水。
基本同意厂房导流建筑物型式与布置,鉴于厂房基坑挖深较大,建议下阶段对基坑和围堰的渗流和边坡稳定进一步分析研究。
9.1.3 基本同意施工截流及下闸蓄水规划。9.2 料源选择与料场开采
9.2.1 基本同意采用厂房基坑开挖料和洞挖料作为混凝土骨料的加工料源,不足部分由人工骨料场补充。建议下阶段对洞挖料的质量和可利用数量通过相关勘探和试验进一步调查落实。
鉴于砂石骨料料源均存在潜在碱活性反应,建议下阶段应补充开展抑制骨料碱活性、混凝土配合比和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工作,选择混凝土材料和掺合料料源。
9.2.3 基本同意选用酒房村土料场作为围堰防渗土料料源,鉴于防渗土料质量较差,建议下阶段通过试验进一步研究相关施工掺和工艺。
同意防渗墙固壁土料料源采用外购膨润土的方式解决。9.3 主体工程施工
9.3.1 基本同意主体工程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
9.3.2 引水隧洞施工为控制发电关键线路,鉴于部分洞段围岩较差,建议实施中应加强施工监测和临时支护及排水措施,对有害气体
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专家组评审意见
加强监测和处理。建议补充施工支洞封堵和封堵工程量。
9.3.3 建议根据编制规程要求,补充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工程、安全监测工程的安装施工方案。
9.4 施工交通运输
9.4.1 同意工程施工对外交通运输方案。
9.4.2 基本同意场内交通布置方案和场内交通道路设计标准。9.4.3 建议下阶段应研究公路的保畅措施,以确保施工期若~九公路的畅通。
9.5 施工工厂设施
基本同意各施工工厂设施的布置方案。9.6 施工总布置
9.6.1 基本同意施工总布置分区布置方案,基本同意根据推荐的施工总布置方案确定的施工用地范围。
9.6.2 建议实施中应注意加强各工区施工营地的安全防护,下阶段应结合分标方案,进一步做好土石方平衡和渣场规划。
9.7 施工总进度
基本同意总工期36个月的施工总进度安排。引水隧洞施工为控制工期的关键项目,场内交通和施工支洞的施工直接影响引水隧洞的开工时间,应尽早安排,细化施工进度安排,以满足工程施工工期要求。
10、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
10.1同意不同淹没对象所采用的设计洪水标准,即农村居民点
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专家组评审意见
采用20年一遇,耕地、园地采用5年一遇,林地采用正常蓄水位;同意根据水库地质调查成果分析确定的水库影响区;同意本阶段根据枢纽工程总体布置确定的枢纽工程建设区处理范围,以及与水库影响区重叠的部份放入枢纽工程建设区进行处理;同意根据移民安置方案分析确定无建设征地范围外影响范围的结论。
10.2 同意建设征地范围内实物指标调查的依据、内容、方法和程序。《实物指标调查细则和工作方案》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审批,实物指标由设计单位、地方政府有关部门、项目业主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行了调查、登记、公示、复核,并得到了各方的认可,可作为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的依据。
建设征地涉及主要实物指标为:房屋153.26m2(均为附房);土地面积660.69亩,其中耕地153.84亩,园地348.54亩,林地107.41亩;零星林木689株;10kV输电线路1.984km,35kV输电线1.119km,光缆2.958km,电缆0.629km。不涉及文物古迹和压覆矿产资源。
10.3 同意移民安置规划所采用的依据和原则;同意移民安置规划基准年采用2010年,规划水平年为2013年;同意采用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2‰;同意移民安置人口分析计算方法,复核计算结果,至规划水平年需生产安置人口为 人,无搬迁安置人口。
10.4 基本同意移民生产安置规划目标和安置标准;同意移民环境容量的分析方法和结论,应根据移民安置标准复核各集体经济组织移民环境容量分析计算结果;同意在本村组内调剂耕园地进行生产安置的农村移民安置方案以及相应的生产安置规划设计。
10.5 同意对受影响的等级公路采取边坡支护处理,库周交通结
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专家组评审意见
合施工道路恢复其交通功能,电力、通信设施进行改复建,提灌站一次性补偿的专业项目处理方案;应细化等级公路等专业项目设计。
10.6同意施工临时用地复垦方案、措施和工程量。
10.7同意库底清理的范围、项目、要求、内容和工程量;同意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相关内容;同意耕地占补平衡分析的相关内容。
10.8 基本同意补偿费用概算采用的编制依据和原则、补偿费用概算项目以及取费依据、标准。应复核移民搬迁补助费,明确库周交通恢复费用。
经以上调整后,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补偿费用总投资为 万元。
11、环境保护设计和水土保持设计
11.1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已得到四川省环境评估中心的审查(省环评估书【2011】283号),专家审查意见认为:报告书编制目的明确,评价依据充分,内容全面,工程与区域环境概况介绍基本清楚,工程分析及环境现状评价总体反映了项目特点及当地环境特征,提出的减缓不利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具有针对性,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总体可信,报告书编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符合上报审批要求。项目按报告书中的选址、规模、工程内容、建设方案实施在环境保护方面基本可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已得到四川省水利厅的批复(川水函【2011】299号),批复内容为:报告书编制依据充分,内容较全面,工程及项目区概况介绍基本清楚;防治目标明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基本可行,基本达到可研阶段的深度要求。
11.2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专家组评审意见
11.2.1 《报告》对环境现状和主要环境问题介绍清楚。对电站建设的主要有利因素分析恰当,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分析较全面。
11.2.2 《报告》根据环境评价报告书及四川省环境评估中心的专家意见,提出的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保护对策可行。
11.3 水土保持方案的主要内容
11.3.1 《报告》对水土流失现状分析清楚,对工程扰动和损毁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界定合理。
11.3.2 《报告》 拟定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布局基本能达到预期目的。
11.3.3 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基本可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深度为预可阶段,建议对可研报告中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批复方案进行对比。
11.4 环境保护措施设计和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11.4.1 环境保护措施设计
(1)基本同意《报告》按审批的环评报告书审定的处理措施减免工程建设造成的不利影响。对沙石骨料加工系统冲洗废水采用絮泥沉淀处理、混凝土拌合系统废水经自然沉淀处理、含油废水采用小型隔油池、闸坝和厂址生活污水采用二级生化处理的方式;同意《报告》对施工期大气环境和声环境的保护措施。应细化环保措施在各工区的布置及落实情况。
(2)《报告》提出的运行期水环境保护措施能达到预期目标。
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专家组评审意见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对17.9km的减水河段,结合河道环境现状、综合河道下游河段灌溉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等需求进行分析的方法可行,采用下泄2.1m3/s的生态流量已得到四川省环境评估中心认定。通过首部枢纽左岸坝段紧靠泄洪闸处设置ø80cm的钢管,钢管进口高程2014.0m,出口高程2011.7m,下泄流量措施附图CD223KX-16-11(4),并在生态流量下泄出口处设置在线流量监测仪。完善减水河段灌溉设施改扩建的布置介绍。
(4)对水生生物及鱼类提出渔类增殖放流、加强水生生物监测和渔政管理,并将绕纳沟作为渔类资源生境保护的措施可行。
(5)对陆生系统及社会环境及其他环境提出的减免措施基本可行。
(6)下阶段应重视施工道路边坡,工程建设对交通的影响,建议做好相应的管理要求。
11.4.2 水土保持设计
(1)水土流失防治标准适当,水土流失各防治分区及各防治分区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满足相应规程、规范要求。
(2)水土保持措施及措施布局可行,对 5个渣场设计的拦挡、排水、防淘等措施基本可行。
11.5 环境监测和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方法和监测手段满足规范要求。
11.6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实施组织及进度安排可行。
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专家组评审意见
11.7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的投资概算符合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
12、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12.1 同意本工程按“安全
14.4 工程单价
调整隧洞衬砌混凝土、隧洞封堵混凝土工程单价。14.5 费用
费用计算基本合适。
15、经济评价
15.1 国民经济评价应采用影子电价法计算。
15.2 财务评价采用的原则和方法基本可行。根据修改后的设计概算,复核厂用电率,补充标杆电价计算的敏感性分析指标,修改财务评价内容。
专家组组长 王志坚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第二篇:长兴洪桥至图影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组评审意见
长兴洪桥至图影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组评审意见
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组织长兴县洪桥至环太湖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的通知》(浙交会〔2009〕152号),2009年6月9日至10日,省公路局在长兴县主持了洪桥至图影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省、湖州市、长兴县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和代表,并组成专家组(名单附后)。与会代表听取了中交通力公路勘察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对“工可”报告的介绍,赴实地踏勘了重点路段,并进行了认真讨论。现将专家组意见综述如下:
一、对“工可”报告的评价
该项目的“工可”报告根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水运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编制,文本格式基本规范,内容基本齐全,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
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洪桥至图影公路位于长兴县东部,是长兴县城雉城直接连接太湖旅游区主要公路通道。目前,长兴县城雉城通往太湖旅游区域公路绕行里程长,不能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该项目的建设,符合省“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的要求,也符合我省交通“推进三大建设、打造畅通浙江”和“建设大路网、打造五型路”的要求,对于发挥环太湖公路建成后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完善区域公路网络、加快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三、交通量的预测
专家组认为“工可”报告采用回归分析法预测交通量的预测方法基本可行,可作为技术标准和经济评价采用的依据。
四、路线走向和工程规模
路线起点与已建成雉城至洪桥公路相接,路线自西向东,跨越横山港,经王家坝、温家抖,终点与环太湖公路相接,路线全长约10.8公里。其中大桥540米/2座。
五、工程技术标准
赞同该项目采用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24.5米。
桥涵应满足建筑限界的要求,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其它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六、经济评价
专家组认为,本报告采用的经济评价方法基本可行,建成后将加快该区域经济、运输、旅游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分析各项指标表明该项目经济评价是可行的。
七、问题与建议
(一)专家组原则赞同“工可”报告提出的路线起点位置和总体走向。
关于路线终点段,“工可”报告提出了A1和A2比选方案。
A1方案:K9+167.393~K10+832.433,路线全长1.665公里。路线在经过万里桥村后一直往东延伸至万里桥村,后往东北方向穿过堂子抖村延伸至环太湖公路(终点)。
A2方案:A2K9+167.393~K10+539.909,路线全长1.373公里。路线经路线在经过万里桥村后往北延伸,穿过万里桥、金家浜村延伸至环太湖公路(终点)。
鉴于A1方案较A2方案虽然投资高但具有符合地方规划,更有利于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点,专家组原则赞同设计推荐的A1方案。
(二)专家组原则赞同该项目的路基横断面布置形式,专家组建议在下阶段本着环保、安全、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平纵线形和路基边坡防护及边沟形式,尽可能减少占用土地,以降低工程造价。
(三)专家组原则赞同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议在下阶段对路面各结构层的厚度作进一步比选和优化。
(四)建议在下阶段做好全线的地质勘探工作,特别是对大桥基础进行详细勘察,并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对桥梁下部结构作进一步优化比选。专家组建议下阶段根据航道规划,进一步确定大桥配跨,原则赞同其
它桥梁的配跨和结构设计。补充完善软基处理部分内容和处置方案。
(五)专家组建议在下阶段进一步对该项目与宁杭客运专线、终点与环太湖公路、相关航道和水利部门衔接,取得书面意见,以及完善与相交道路的交叉方案设计。
(六)专家组建议补充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设计方案。
(七)专家组建议在下阶段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有关手续。
(八)请长兴县政府协调好发改、规划、国土、水利、环保、城建、农业、林业、旅游等有关部门及沿线乡镇的有关事宜,以利工程顺利实施。
八、该项目估算总投资控制在4.4亿元以内。
安吉县老12省道(鄣吴-北林场段)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组评审意见
根据省交通厅《关于组织安吉县老12省道公路等7个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的通知》(浙交会〔2009〕28号),2009年2月17日至18日,省公路局在安吉县主持了老12省道(鄣吴-北林场段)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省、湖州市、安吉县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和代表,并组成专家组(名单附后)。与会代表听取了编制单位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对该项目“工可”报告的说明,赴实地踏勘了重点路段,并进行了认真讨论。现将专家组评审意见综述如下:
一、对“工可”报告的评价
该项目的“工可”报告是根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水运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编制的,文本格式较规范,内容基本齐全,基本达到了“工可”报告研究的深度要求。
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该项目经2001年全国第二次公路普查由省道降为县道,是重要乡镇鄣吴镇连接04省道的区域干线公路,将加强鄣吴镇与高禹镇、良朋镇的沟通,对促进安吉及鄣吴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起着积极作用。目前,老路路窄、弯急、坡陡、等级低、街道化严重,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该项目的建设符合我省实施“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的要求,也符合我省“推进三大建设、打造畅通浙江”的要求,对于完善区域公路网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三、交通量发展的预测
专家组认为“工可”报告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和历年交通量观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国民经济发展与交通量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弹性系数法”进行交通量分析预测的方法基本可行,预测结果基本可信,可作为技术标准和经济评价采用的依据。
四、路线走向和工程规模
该项目路线起点为鄣吴至杨塔山公路的交叉口,另辟新线约3公里与老路相接,后沿老路改造至终点北林场与04省道相连,路线全长约9公里。
五、工程技术标准
该项目按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B01-2003)中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宽8.5米。
桥涵应满足建筑限界的要求,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I级。其它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六、经济评价
专家组认为,“工可”报告采用的经济评价方法基本可行,该项目建成后将加快该区域经济、运输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进一步优化设计和降低工程造价后,该项目经济评价是可行的。
七、问题与建议
(一)专家组原则赞同“工可”报告提出的路线终点位置和总体走向。
(二)关于起点和K3+800~K5+207.225段,“工可”报告对正线方案和比较方案进行了同深度的比选。对于起点:正线方案的优点在于拆迁少、方便施工组织、符合地方规划。
对于K3+800~K5+207.225段:正线方案的优点在方便施工组织、路线较短、符合地方规划、行车舒适。
专家组原则赞同设计推荐的正线方案。
(三)专家组建议在下阶段进一步优化路线平面线型、边沟和边坡防护形式,尽可能减少占用土地。在保证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前提下,降低路基填土高度,以减少路基土石方数量,降低工程造价。
(四)专家组原则赞同该项目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议在下阶段对路面各结构层的厚度作进一步技术经济比选。
(五)专家组建议下阶段做好起、终点与其他道路的衔接和交叉方案设计。
(六)专家组建议在下阶段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手续。
(七)请安吉县政府协调好发改、规划、国土、水利、环保、城建、农业等有关部门及沿线乡镇的有关事宜,以利工程顺利实施。
(八)该项目估算总投资控制在6000万元以内。
八、请根据专家组评审意见进一步补充完善该项目“工可”报告后报批。
第三篇:泸定县滨河公园地面铺装及光彩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组评审意见
泸定县滨河公园地面铺装及光彩工程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组评审意见
受四川省泸定县林业局委托,四川长城环境科学研究院于2010年3月25日在泸定县主持召开了“泸定县滨河公园地面铺装及光彩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参加会议的有泸定县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和代表,并组成了专家组(共七人,名单附后)。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建设单位“泸定县林业局”和报告编制单位“四川长城环境科学研究院”关于《泸定县滨河公园地面铺装及光彩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补充材料(以下简称《可研报告》)的介绍,仔细研读了《可研报告》和有关专题、资料,并进行了现场勘察,经过充分的讨论和研究,专家组本着科学、客观、公正、务实的精神,形成了如下评审意见: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项目概况
泸定县作为红色名城,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努力下,社会经济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但由于泸定县整个城区由五大组团组成,主城区依山而建,道路少而窄,房屋密集,土地少而珍贵,人口多,城区固定人口超过3万,加上每年超过10万人次的游客,现有可供大众休闲场所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正常需求,大众只能常在马路上散步,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尽快改善当地市政公共环境、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升红色名城形象,尽快实施“泸定县滨河公园地面铺装及光彩工程建设项目”已迫在眉睫。
泸定县林业局拟在已基本建成的泸定滨河公园园区内进行总面积约7248.99㎡地面铺装和总面积约17000㎡的园区光彩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约27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园区道路基础工程、路面铺装工程、电路铺设及灯具安装工程等。
该项目是一项市政公用工程,属于社会福利公益性项目,是国家为完善城镇基础公用设施体系所采取的一项具体措施,是泸定县市政公用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项目的建设促进了该区域人文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有助于创造景观优美、文化浓厚的人居环境,有利于塑造城市景观,对提升红色名城城市形象、优化城市公共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消除群众生命安全隐患、加快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确保社会和
谐安定具有重要意义。其社会效益非常显著,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二、项目产业政策和规划符合性
根据国家发改委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鼓励类第十九项“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第11条“城镇园林绿化及生态小区建设”,本项目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并获甘孜州泸定县发展和改革局为项目下达的同意建设的批复。
三、项目选址符合规划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即:将在已基本建成的泸定滨河公园内进行地面铺装及光彩工程建设。根据泸定县土地利用规划图,本项目用地符合规划,同时泸定县规划建设局给项目出具了选址意见书,同意其项目的选址。
四、项目建设规模及方案
项目总体建设规模基本合适,设计方案基本可行,设计标准等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采用的环保措施具有一定针对性,各项节能节水、消防安全等措施可行。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基本合理,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根据本项目提出的建设规模情况,估算总造价基本适当。
资金筹措方案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筹措方案可行,建议尽快落实资金。
六、报告内容齐全、格式规范、论述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图件清晰美观、结论可信,基本符合“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规定的要求和深度。
七、问题与建议
(1)专家组原则赞同项目总体设计方案,建议按尽量合理运用技术指标的原则,对建设方案作进一步优化,尽量节约造价,并减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2)专家组建议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抓紧编制环评报告,并按有关规定另行报批,有关费用纳入估算。
(3)请泸定县政府协调好发改、国土、规划、建设、环保等有关部门及项目有关事宜,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抓紧完备相关手续,以利工程顺利实施。
(4)进一步校核文字,完善相关附件、附图等资料。
八、请根据专家组评审意见对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后报批。
专家组组长签名:
二○一○年三月二十六日
附1:专家组成员名单
附2:参会单位名单
泸定县县委办
泸定县府办
泸定县监察局
泸定县审计局
泸定县发展和改革局泸定县财政局
泸定县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局泸定县林业局
四川长城环境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