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年谱

时间:2019-05-14 17:07: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代文学年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代文学年谱》。

第一篇:当代文学年谱

1949年 【文学活动】 1、3月22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推选郭沫若、茅盾、周扬等为筹委会委员。郭沫若任主任、周茅副主任,沙可夫秘书长。

2、中华全国文学艺术者工作代表大会筹委会主办的《文艺报》周刊第一期出版。3、7月2日至19日,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举行。后来通称“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大会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文联”)及其所属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简称“文协”)等协会。郭沫若担任文联主席,茅盾、周扬任副主席。郭沫若作报告《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周扬做解放区文艺报告《新的人民的文艺》,茅盾做国统区文艺报告《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4、8月22日,上海《文汇报》“磁力”副刊开始以“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为题的讨论,一直持续到十月,冼群、陈白尘、张毕来、何其芳等撰写了文章,何其芳的《一个文艺创作问题的争论》具有总结性质。5、9月,全国文联机关刊物《文艺报》在北平创刊。6、9月5日、《文艺报》编辑部邀请平津部分作家谈章回小说的写作问题。座谈会记录以《争取小市民层的读者》为题,刊于《文艺报》。

7、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机关刊物《人民文学》(月刊)创刊。8、11月15日,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在北平成立,赵树理等十五人被推举为执行委员。次年,1月20日,通俗文艺月刊《说说唱唱》创刊。

【文学理论】

1、《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萧军问题的决议》

2、赵树理创作谈《也算经验》

【作品】

1、小说

孙犁《嘱咐》

孔厥、袁静长篇章回体小说《新儿女英雄传》开始在《人民日报》连载。9月出单行本。

孙犁短篇小说、散文集《荷花淀》出版。马烽、西戎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出版。

2、诗歌

何其芳诗集《夜歌》出版。

1950年 【文学活动】

1、戴望舒逝世。2、2月,天津《文艺学习》创刊号发表阿垅论文《论倾向性》,在上海出版的《起点》发表阿垅的《论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署名张怀瑞)。3月12日,《人民日报》刊登陈涌、史笃对阿垅这两篇文章的批评,继而《文艺报》转载这篇批评,并刊登《阿垅先生的自我批评》 3、3月29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在北京成立,郭沫若为理事长,老舍、钟敬文等为副理事长。4、4月,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编辑的《人民戏剧》在上海出版,田汉任主编。卷首刊印毛泽东1944年看了《逼上梁山》后写给杨绍萱、齐燕铭的信件手迹。

5、北京文联编辑的《北京文艺》创刊,老舍任主编。创刊号刊登老舍话剧《龙须沟》

【作品】

1、小说

1月,萧也牧短篇小说《我们夫妇之间》刊于《人民文学》

1月,朱定短篇小说《关连长》刊于《人民文学》 赵树理短篇《登记》在《说说常常》发表。孙犁《风云初记》开始连载。草明长篇《火车头》出版。

2、诗歌

胡风《时间开始了》出版。

1951年 【文学活动】

1月,文化部、全国文联主办的培养文学创作、评论人员的中央文学研究所(后改名文学讲习所)成立,丁玲任所长。

6月,《解放军文艺》创刊。

【理论文章】

陈企霞、张立云等在《文艺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文艺》发表文章,批评碧野的长篇小说《我们的力量是无穷的》周扬在中央文学研究所做《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的演讲,后发表于《光明日报》和《文艺报》。

毛泽东为文艺报修改、撰写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发表,开始全国范围内的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郭沫若、夏衍先后在《人民日报》写自我检查文章:《联系着武训批判的自我检查》《从<武训传>的批判,检查我在上海文学艺术界的工作》

陈涌《萧也牧创作的一些倾向》发表于《人民日报》,批评萧也牧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海河边上》表现了“小资产阶级的观点和趣味”。后《文艺报》看法“读者李定中(冯雪峰)来信《反对玩弄人民的态度,反对新的低级趣味》。8月,《文艺报》刊登丁玲批评《作为一种倾向来看——给萧也牧的一封信》

7月,茅盾主编“新文学选集”二辑共24种由凯鸣书店出版。

7月,《人民日报》连续刊载《武训历史调查记》 8月,周扬《反人民、反历史的思想和反现实主义的艺术——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发表于《人民日报》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

10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编的“民间文艺丛书”开

始出版,第一批油《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陕北民歌选》《嘎达梅林》《东蒙民歌选》《阿细人的歌》等。

【作品】

1、小说

马烽短篇小说《结婚》发表于《中国青年》,《人民日报》【理论】

《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作”说》 周扬《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周扬《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 公刘《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 【作品】 1 小说

郑义《枫》

加推荐按语转载。

柳青长篇小说《铜墙铁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诗歌

卞之琳《天安门四重奏》刊于《新观察》

3、散文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发表于《人民日报》

1977

刘心武《班主任》

1978 【刊物】

《文学评论》复刊 《钟山》创刊 《文艺报》复刊 《十月》创刊 《新文学史料》创刊 《今天》创刊 【理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陈荒煤《<伤痕>也出动了文艺创作的伤痕》 【作品】 1 诗歌

艾青《鱼化石》 2 小说

卢新华《伤痕》 王蒙《最宝贵的》 王亚平《神圣的使命》 魏巍《东方》 3 散文

巴金《随想录》(1978年底开始写作)4 戏剧

宗福先的话剧《于无声处》 5 其他

报告文学: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1979年 【刊物】

《收货》复刊;《剧本》复刊

靳凡《公开的情书》 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儿女们》 方之《内奸》 张弦《记忆》

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 金河《重逢》

乔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 张扬《第二次握手》出版 刘克《飞天》 王蒙《夜的眼》 李建彤《刘志丹》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冯骥才《啊!》 宗璞《我是谁》 竹林《生活的路》 2 诗歌

张学梦《现代化和我们自己》

雷抒雁《小草在歌唱》

叶文福《将军,不能这样做》 3 戏剧

白桦、彭宁电影剧本《苦恋》 王靖《在社会的档案里》 4 其他

刘宾雁特写《人妖之间》

1980年 【理论】

《福建文艺》开辟“新诗创作问题的讨论”专栏,就舒婷诗歌,讨论诗歌的自我表现问题。

全国诗歌讨论会在南宁召开。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 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 《诗刊》开辟“青春诗会”专栏 【作品】

1、诗歌:

顾城《抒情诗十首》发表于《星星》

流沙《归来》

艾青《归来者的歌》,公刘《离离原上草》《仙人掌》,邵燕翔诗集《献给历史的情歌》出版。

2、小说:

徐怀中《西线轶事》

勘容《人到中年》、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

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李国文《月食》

王蒙《春之声》《蝴蝶》

刘心武《如意》

宗璞《三生石》

刘绍棠《蒲柳人家》

叶蔚林《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

张辛欣《我在哪里错过了你?》

张贤亮《灵与肉》

汪曾祺《受戒》

韩少功《西望茅草地》

老舍长篇《正红旗下》及莫应丰长篇《将军吟》、钱钟书《围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戴厚英《人啊,人!》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3、其他:

遇罗锦报告文学《一个冬天的童话》

1981年 【理论】

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四项基本原则不容违反——评电影文学剧本《苦恋》 唐因、唐达成《论<苦恋>的错误倾向》

白桦《关于<苦恋>的通信——致<解放军报>、<文艺报>编辑部 【作品】

1、诗歌

江河《祖国啊,祖国》 舒婷《流水线》

牛汉《悼念一棵枫树》发表 食指《我的最后的北京》发表

梁南诗集《野百合》、曾卓诗集《悬崖边的树》出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由绿原、牛汉编选的“七月派”诗人作品《白色花》

江苏出版社出版《九叶集》(涉及辛迪、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几位诗人)

2、小说

赵振开《波动》发表 宗璞《蜗居》

古华《芙蓉镇》、《爬满青藤的小屋》 王蒙《杂色》 张抗抗《北极光》 陈建功《飘逝的花头巾》 张洁《沉重的翅膀》 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 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

3、散文

张贤亮《土牢情话——一个苟活者的祈祷》 杨绛《干校六记》

1982年 【理论】

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

《上海文学》刊载冯骥才、李陀、刘心武等关于高行健的书《现代小说技巧初探》的通信。【作品】 1 诗歌

牛汉《华南虎》

舒婷《会唱歌的鸢尾花》、《神女峰》发表。

出版:舒婷诗集《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蔡其矫诗集《生活的歌》,《流沙河诗集》 2 小说

汪曾祺《晚饭花》 韦君宜《洗礼》 张洁《方舟》 张承志《绿夜》 孔捷生《南方的岸》 邓友梅《那五》 路遥《人生》 铁凝《哦,香雪》

张辛欣《我们这个年纪的梦》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王安忆《流逝》 张承志《黑骏马》 3 话剧

高行健、刘会远《绝对信号》

1983年 【理论】

徐敬亚《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化倾向》 周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中国作协、《诗刊》批判“近年来”有严重错误的诗和谢冕等的“崛起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严重挑战”。【作品】 1 诗歌

杨炼《诺日朗》 绿原诗集《人之诗》

陈敬容诗集《老去的是时间》 林希诗集《无名河》 2 小说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陆文夫《美食家》 张贤亮《河的子孙》 铁凝《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李杭育《沙灶遗风》

贾平凹《商州初录》《小月前本》

1984年 【理论】

胡乔木在中央党校作题为“关于人道主义与异化”讲话。

徐敬亚自我批评文章《时刻牢记社会主义文艺新方向——关于<崛起的诗群>的自我批评》

刘再复论文《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 【作品】 1 诗歌

牛汉诗集《温泉》、曾卓诗集《老水手的歌》、周涛诗集《神山》出版 2 小说

丛维熙《雪落黄河静无声》 邓友梅《烟壶》 张承志《北方的河》 张贤亮《绿化树》 张洁《祖母绿》 冯骥才《神鞭》 史铁生《奶奶的星星》 阿城《棋王》

贾平凹《腊月·正月》 林斤澜《矮凳桥传奇》 孔捷生《大林莽》

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出版

1985年 【理论】

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 韩少功《文学的“根”》 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 郑万隆《我的根》 郑义《跨越文化断裂带》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文《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刘再复论文《论文学的主体性》

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新人文论丛书”(收程德培、吴亮、黄子平、季红真、刘纳、蔡翔、王富仁、陈平原、蓝棣之、李黎、王晓明等人的论文选)【作品】 1 诗歌

杨炼《半坡》

林子诗集《给他》,傅天琳诗集《音乐岛》出版。2 小说

张辛欣、桑晔《北京人》(“系列口述实体录”)阿城《树王》、《孩子王》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 史铁生《命若琴弦》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蓝天绿海》 王安忆《小鲍庄》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郑义《老井》

韩少功《爸爸爸》《归去来》 残雪《山上的小屋》

扎西达娃《西藏,隐秘岁月》

刘心武纪实性小说《5·19长镜头》 陈建功《找乐》

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3 戏剧

高行健话剧剧本《野人》

1986年 【理论】

《深圳青年报》安徽《诗歌报》发起“现代诗群体大展”。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主持“新时期文学十年学术讨论会”(北京)【作品】 1 诗歌

北岛《诗九首》 廖亦武《巨匠》 杨炼《自在者说》 韩东《有关大雁塔》 北岛长诗《白日梦》 翟永明《女人》 郑敏《心象组诗》 欧阳江河长诗《悬棺》

牛汉诗集《沉默的悬岩》、《蚯蚓与羽毛》出版;杨炼诗集《荒魂》、顾城诗集《黑眼睛》、江河诗集《从这里开始》、《五人诗选》(北岛、舒婷、杨炼、江河、顾城)、《昌耀抒情诗集》出版。2 小说

迟子建《北极村童话》 王蒙长篇《活动变人形》 莫言《红高粱》 冯骥才《三寸金莲》 残雪《苍老的浮云》

王安忆《荒山之恋》《小城之恋》 李晓《继续操练》 张洁《他有什么病》 陈村《死》 史铁生《毒药》 孙甘露《访问梦境》 铁凝《麦秸垛》

刘西鸿《你不可改变我》 刘恒《狗日的粮食》 残雪《黄泥街》 李锐短篇系列《厚土》

张炜长篇《古船》出版、路遥长篇《平凡的世界》发表。3 散文

巴金《随想录》(五卷)全部出齐。

1987年 【作品】 1 诗歌

灰娃《山鬼故家》

《胡风的诗》(《时间开始了》和《狱中诗草》)出版)

伊蕾诗集《独身女人的卧室》出版 2 小说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贾平凹长篇《浮躁》 马原《错误》

王安忆《锦绣谷之恋》

马建《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 张承志长篇《金牧场》 洪峰《瀚海》 池莉《烦恼人生》 孙甘露《信使之函》 苏童《1934年的逃亡》 格非《迷舟》 王朔《顽主》 余华《一九八六年》

老鬼长篇《血色黄昏》,莫言长篇《红高粱家族》出版 3 散文

杨绛《将饮茶》散文集出版

1988年 【理论】

王晓明、陈思和在《上海文论》开辟“重写文学史”专栏,延续到1989年第6期。【作品】 1 诗歌

杨炼《房间里的风景》 翟永明组诗《静安庄》 2 小说

余华《现实一种》 刘恒《白涡》《伏羲伏羲》 史铁生《原罪》

格非《褐色鸟群》《青黄》 叶兆言《枣树的故事》 铁凝长篇《玫瑰门》 余华《难逃劫数》 苏童《罂粟之家》

史铁生《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猜法》 孙甘露《请女人猜谜》 马原《死亡的诗意》 潘军《南方的情绪》 杨绛长篇《洗澡》

霍达长篇《穆斯林的葬礼》 王朔长篇《玩的就是心跳》

1989年 【理论】

《钟山》杂志从第三期开始,开辟“新写实小说大联展”,倡导“新写实小说”。

《新观察》《文汇月刊》等被要求停刊。【作品】 1 诗歌

于坚《感谢父亲》

欧阳江河自选诗四首发表于《作家》 2 小说

王安忆《岗上的世纪》《神圣祭坛》《弟兄们》 铁凝《棉花垛》 叶兆言《艳歌》 王蒙《坚硬的稀粥》 张承志《西省暗杀考》 北村《逃亡者说》

林白《同心爱者不能分手》 苏童《妻妾成群》 其他

丛维熙《走向混沌——反右回忆录》

1990年 【理论】 【作品】 2 小说

格非《敌人》

叶兆言“夜泊秦淮”系列之一《半边营》 林白《子弹穿过苹果》 王安忆《叔叔的故事》

1991年 【理论】 【作品】 1 诗歌

西川诗《幻象》4首、长诗《远游》 王寅《阳光》 韩东《工人新村》 王家新《帕斯捷尔纳克》 郑敏诗集《心象》出版 2 小说

刘震云《一地鸡毛》 苏童《红粉》《米》

王朔《我是你爸爸》《动物凶猛》 王安忆《乌托邦诗篇》 陈染《与往事干杯》

1992年 【理论】

《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由重庆出版社出版 【作品】 1 诗歌

王家新《瓦雷金诺叙事曲》 韩东诗集《白色的石头》 2 小说

韩东《反标》《母狗》 唐浩明长篇《曾国藩》 刘心武长篇《风过耳》 叶兆言《挽歌》《去影》 余华长篇《呼喊与细语》 格非长篇《边缘》 余华中篇《活着》

苏童中篇《园艺》《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粉》 孙甘露中篇《忆秦娥》 述评中篇《凸凹》 张承志《心灵史》 方方《行云流水》 陈染《嘴唇里的阳光》 陈村《屋顶上的脚步》 刘震云《官人》 刘恒《白涡》 3 散文

余秋雨《文化苦旅》 周涛《游牧长城》 金克木《金克木小品》

1993年 【理论】

《光明日报》刊发《文坛盛赞——陕军东征》,称陕西作家的四部长篇小说引起轰动,分别是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作家出版社1992;京夫《八里情仇》(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及《废都》《白鹿原》。

花城出版社退出“先锋长篇小说丛书”,收入余华《在细雨中呼喊》(又名《呼喊与细语》);苏童《我的帝王生涯》,格非《敌人》,孙甘露《呼吸》,吕新《抚摸》,北村《施洗的河》

王晓明等谈话录《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 【作品】 1 诗歌

于坚《事件与声音》 欧阳江河《茨维塔耶娃》

万夏、潇潇主编《后朦胧诗全集》出版 2 小说

何顿《生活无罪》

王安忆长篇《纪实与虚构——创造世界方法之一种》《香港的情与爱》

李锐《北京有个金太阳》,长篇《旧址》 王蒙长篇《恋爱的季节》 贾平凹《废都》 陈忠实《白鹿原》 刘恒长篇《苍河白日梦》 顾城《英儿》 同年出版如下: 张炜长篇《九月寓言》

刘震云长篇《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 王蒙长篇《恋爱的季节》

莫言长篇《酒国》、小说集《金发婴儿》 扎西达娃《西藏、隐秘岁月》 吕新《夜晚的秩序》

孙甘露《访问梦境》 张承志《黑骏马》 杨争光《黑风景》 苏童《刺青时代》 王安忆《荒山之恋》 马原《虚构》 洪峰《重返家园》 3 散文

张承志《以笔为旗》

1994年 【刊物】

《大家》在昆明创刊,创刊号发表于坚长诗《0档案》 【理论】 【作品】 1 诗歌

郑敏长诗《诗人之死》 昌耀诗集《命运之书》出版。2 小说

迟子建《向着日月旅行》

张贤亮长篇《烦恼就是智慧》(上)发表于小说界,后作家出版社出版,改名《我的菩提树》

林白长篇《一个人的战争》 徐小斌长篇《敦煌遗梦》 韦君宜《露沙的路》 王蒙长篇《失态的季节》

张承志小说集《神示的诗篇》出版 徐坤《先锋》

同年出版小说:张炜长篇《柏慧》;二月河《雍正皇帝》;陈忠实小说集《蓝袍先生》;铁凝《无雨之城》 3 散文

同年出版散文:杨绛散文集《杂忆与杂写——杨绛散文》;汪曾祺《蒲桥集》;贾平凹《抱散集》;张承志《绿风土》;

1995年 【刊物】

陈思和、李辉主持的“火凤凰文库”开始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收入巴金《再思录》;贾植芳《狱里狱外》;沈从文与张兆和的《从文家书》等。【理论】 【作品】 2 小说

朱文《我爱美元》 何申《年前年后》

毕飞宇《是谁在深夜说话》 格非《欲望的城市》 莫言《丰乳肥臀》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王安忆《长恨歌》 张炜《家族》 陆天明《苍天在上》 3 其他

毕飞宇电影故事《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1996年 【理论】

王晓明编选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论文集《人文精神寻思录》出版 【作品】 1 诗歌

昌耀《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 《胡宽诗集》由漓江出版社出版。2 小说

史铁生《务虚笔记》 刘醒龙《分享艰难》 谈歌《大厂》 陈染《私人生活》 关仁山《大雪无乡》 韩少功《马桥词典》 关仁山《九月还乡》 毕飞宇《哺乳期的女人》

叶兆言长篇《一九三七年的爱情》 林斤澜《门》

1997年 【作品】 1 诗歌

《海子诗全编》《骆一禾诗全编》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中国当代诗人精品大系》丛书由改革出版社出版,收入:欧阳江河《透过词语的玻璃》;翟永明《黑夜里的素歌》;西川《隐秘的汇合》;陈东东《海神的一夜》;萧开愚《动物园的狂喜》;孙文波《地图上的旅行》

灰娃诗集《山鬼故家》出版

“20世纪末中国诗人自选集”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入:王家新《游动悬崖》;欧阳江河《谁去谁留》;西川《大意如此》;陈东东《明净的部分》 2 小说

东西长篇《耳光响亮》 鬼子《被雨淋湿的河》

刘恒《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第4届茅盾文学奖揭晓:王火《战争和人》;陈忠实《白鹿原》;刘斯奋《白门柳》;刘玉民《骚动之秋》

陈染《说吧,房间》 曹文轩《草房子》

1998年 【理论】

林贤治思想随笔《胡风“集团”: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

《北京文学》第10期刊登朱文发起并整理的《断裂: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案》以及韩东的《备忘:有关“断裂”

行为的问题回答》 【作品】 1 诗歌

“90年代中国诗歌”丛书,收入:臧棣《燕园记事》;张曙光《小丑的花格外衣》;西渡《雪景中的柏拉图》;黄灿然《世界的隐喻》;孙文波《给小蓓的俪歌》;张枣《春秋来信》六种。

《顾城的诗》出版。2 小说

阿来《尘埃落定》 朱文《弟弟的演奏》 余华长篇《许三观卖血记》 刘震云长篇《故乡面和花朵》 阎连科《日光流连》 周大兴《第二十二幕》 张洁《无字》 徐小斌《羽蛇》

出版长篇:周梅森《中国制造》;曹文轩《红瓦》 3 散文

季羡林散文集《牛棚杂忆》出版。钟鸣散文随笔集《旁观者》出版 韦君宜散文集《思痛录》出版

1999年 【作品】 1 诗歌

《西川的诗》出版。2 小说

李洱《葬礼》 铁凝《永远有多远》 北村《周渔的喊叫》 潘军《独白与手势·白》 叶广岑《采桑子》 凌力《梦断关河》出版 李佩甫《羊的门》 3 散文

《天涯》第5期发表“刘亮程散文专辑” 苇岸散文《大地上的事情》 于坚散文集《人间笔记》

2000年 【理论】

由上海作协发起组织的“百名评论家评选90年代优秀作家作品”问卷调查揭晓:“最有影响的十名作家”是:王安忆、余华、韩少功、陈忠实、史铁生、贾平凹、张承志、莫言、余秋雨。“最有影响力的十部作品”是:《长恨歌》《白鹿原》《马桥词典》《许三观卖血记》《九月寓言》《心灵史》《文化苦旅》《活着》《我与地坛》《务虚笔记》

新华社报道,中国作协负责人就法籍华人作家高行健获200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接受记者采访,“指出诺贝尔文学奖被用于政治目的失去其权威性”。【作品】 1 诗歌

多多诗集《阿姆斯特丹的河流》 朱朱《枯草上的盐》 萧开愚《学习之甜》 吕德安《顽石》 《于坚的诗》 2 小说

铁凝《大浴女》 毕飞宇《青衣》 王安忆《富萍》

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

第5届茅盾文学奖揭晓,获奖名单为:张平《抉择》、阿来《尘埃落定》、王安忆《长恨歌》、王旭峰《茶人三部曲》第一二部。

雪漠《大漠祭》 贾平凹《怀念狼》 林白《玻璃虫》

第二篇:当代传媒文

《当代传媒文化》大作业

姓名:贾向松 班级:市场营销0902 学号:200922050

广告创意之我见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商业社会中,广告充斥着每个角落。这些广告有的平庸无奇有的却表现独特、新意怡人,从而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而产生如此差别的原因,除了设计、制作方面的因素外,广告创意不平的高低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市场竞争日益扩张、竞争不断升级、商战已开始进入“智”战时期,广告也从以前的所谓“媒体大战”、“投入大战”上升到广告创意的竞争,“创意”一词成为我国广告界最流行的常用词。“ Creative ”在英语中表示“创意”,其意思是创造、创建、造成。“创意”从字面上理解是“创造意象之意”,从这一层面进行挖掘,则广告创意是介于广告策划与广告表现制作之间的艺术构思活动。即根据广告主题,经过精心思考和策划,运用艺术手段,把所掌握的材料进行创造性的组合,以塑造一个意象的过程。简而言之,即广告主题意念的意象化。

在当下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广告的创意性显得尤为重要。在广告泛滥的时代如何做出让观众眼前一亮的广告也是商家夺取商机的重要筹码。

在日新月异传媒文化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创意广告涌上了电视或是网络的荧幕上。下面我来列举几个案例看看广告的创意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NIKE是一款深受年轻人喜欢的时尚运动品的典范,华丽的对钩型标志让无数人眼前一亮。耐克公司注重沟通效果的广告,使耐克品牌深受众爱,迅速成长。耐克作为运动品牌,其主要的购买对象是年轻人。这一对象往往拥有强烈的个性和自我意识,大都是革新消费者,他们更愿意尝试新产品,并更倾向于凭自己的内在价值标准评价产品,而不依赖他人的指导。针对这样的消费心理,耐克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强调自我个性意识的广告:早期的耐克,张扬个人精神,倡导自立自决的独立意识,于是“JUST DO IT”的广告语应运而生,并沿用至今。这样的口号是上世纪最能准确表达年轻人内心躁动的一句话语,俘虏了很多刚刚走出校门或仍在宿舍里幻想有一天能干点大事的年轻人。中期的电视广告随时篇,选取了一些平常的场景却带给人意外的感觉,原本蹲下系鞋带的少年在听到爆米花炮响后飞速起跑;原本迟到的少年在老师用教鞭对他指指点点的时候突然扬起手中的纸棒玩起了击剑;老师板书黑板的时候,前排的少年将掉下的地球仪当篮球放在指尖旋转;一群打篮球的少年将爬上电线杆油漆工的油漆桶当作球蓝灌蓝„„一系列的场景都为了说明,耐克给你的,将是随时可行的运动。这种标新立异的创意极好地迎合了年轻人我行我素的个性特征。此外,90年代耐克公司还专门设计推广了一种电脑游戏,让参与者可在游戏中与球王乔丹一起打篮球。耐克掌握了十几岁少年厌恶说教、独立意识增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和迎合他们的想象力与自我意识,从“乔丹”意识到“热爱运动的我”,从“穿着耐克鞋的乔丹”联想到“穿着耐克鞋的我”„„在一连串的消费者自我想像、对比中,耐克公司与其目标市场的沟通,就自然而然地形成,耐克品脾形象在潜移默化中深植在顾客的心里。2005年,耐克签约了小皇帝詹姆斯,他在当时被认为是篮球之神乔丹的接班人,针对这一点,耐克又非常恰当的提出了自己的新主张:“不做下一个谁,做第一个自己”,将代言人的个性和产品个性很好的结合到一起,再一次渲染了个人主义色彩,也延续了之前的品牌个性。

耐克公司的消费群体除了受到个性和自我观念影响的年轻人,还有青少年。这一消费群体中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热爱运动、崇敬英雄人物,追星意识强烈,希望受人重视,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并充满梦想。体育爱好是他们共同热衷的项目。针对青少年消费者的这一特征,耐克相继与一些大名鼎鼎、受人喜爱的体育明星签约,如乔丹、巴克利、阿加西、坎通纳等等。其中最经典的广告是“谁杀了兔子乔丹”篇。迈克尔乔丹和另一个受人喜爱的卡通兔子巴格斯·本尼先后出现在片中。广告开始的镜头是本尼正在地洞中呼呼大睡,突然地面上传来强烈的振动,本尼被弄醒了,他爬出洞后发现是四个家伙在玩蓝球,本尼报怨了几句,却受到那些人的攻击,他们把本尼像球一样在空中抛来抛去,本尼大叫:“这是与我为敌!”这时,飞人乔丹出现了,前来帮助他的卡通朋友,一场篮球大战随即开始„„在这个电视广告片的画面上,几乎没有出现耐克产品的“身影”,没有像其他广告那样宣扬产品,只是用受人注目的飞人乔丹和兔子本尼演绎了一场游戏或者说是一段故事,但却是青少年喜欢的故事。在以棒球明星宝·乔丹为广告主角的系列幽默广告“宝知道”中,滑稽可笑的宝·乔丹,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消费者的注意,后来宝·乔丹臀部受伤,不能上场竞技而不得不告别体坛,宝乔丹失去了广告价值,一般情况下,解除合约是必然的结果。然而耐克公司没有这样,而是继续与他合作拍广告,这一举措与青少年消费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耐克与我们一样不会抛弃一个不幸的昔日英雄。

成功的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使得耐克广告深入人心,为耐克公司赢得了大批的消费者。耐克的成功从广告的角度来看耐克的成功有其必然性。

百事饮料国际集团是美国的一家享誉全球的跨国公司,其在全球的年销售额现已达270亿美元,而他的成功和他的广告效用是密不可分的。记得他们有一个小男孩的经典广告。

画面中自始至终就只有小男孩一个人,也没有华丽的背景,只是一个外国的小城镇,也没有太过华丽的音乐,只是那个音乐动听舒缓而且配合的恰到好处。但是,广告很有创新的在开始设置了悬念,让观众以为小男孩喜欢的是可口可乐,而最后情节一转变,观众发现小男孩喜欢的其实是百事可乐。前后的对比让观众立马感觉到百事受消费者的欢迎程度,潜意识的使观众的消费观转向百事可乐。可谓是一则成功的广告。但是,百事的这种做法应该是侵犯了可口可乐的权益,但是仅从广告的创意来看是很成功的。

没想到,百事公司又推出了攻击性更强的一则新广告。广告首先推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可口可乐要改变配方?”接着,出现一个小女孩,充满悲伤地说:“他们把味道变了。”接下来,这个小女孩拿着一瓶百事可乐,在饮下一口之后,小女孩恍然大悟地说:“噢,现在我知道了!”这个堪称经典的百事广告,不仅再一次在目标消费群中塑造了自己的美誉度,还使得一大批原属于可口可乐的品牌消费者纷纷倒戈。

役后,百事可乐终于达到了与可口可乐分庭抗礼的市场地位,也使得斯梯尔这个货车司机出身的百事公司总裁成为传奇式的人物。

当前,随着《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政策的出台,上述百事公司运用的那些攻击性很强的广告手法,已经被明令禁止。但攻击性广告绝对不能因此而被商者忽视。毕竟,攻击性广告是在付出极低成本的条件下,针对竞争对手的某些缺陷或不足,进而能够翻本争利的杀伤性最强的有力武器。

攻击性广告最重要的一点,或者说灵魂就是“卖点塑造”的问题。“卖点塑造”是任何一个广告的基点,尤其对攻击性广告来说,更是如此。攻击性广告卖点主要的寻找途径,就是我们在确定目标竞争者及其产品后,通过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广告或其他营销手法等相对薄弱的环节,针对其不足迅速确定未来的广告或其他传播行为,达到扩大市场的目的。

对于广告,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生活中每时每刻不被广告所充斥着,看电视,中间必加广告,走在大街上随处可以看打广告„„广告的意思也无非是广而告知,厂家利用强大的广告冲击来打开自己的市场,让自己的产品能进入消费者的心中,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不自觉的就接受了那种产品,在选择同类产品中也会下意识的倾向于那种品牌的产品。

对于广告首先,我们需要一个批判的头脑。所谓“批判”,就是要求我们对广告有一种信念,即不能盲目相信。其次,我们需要一点广告知识,以使我们对广告有一种比较符合实际的判

断。我们还需要了解广告文化。广告既传播商业信息,也传播文化观念。什么文化观念对我们是有利的,什么是不利的,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以不被广告文化所淹没。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广告创意是对广告任作家能力的挑战,它要求广告作家要思考而不能乞求于灵感,要遵循一定的创意原则。现代传播学和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为广告创作注入了科学的内涵和新的活力,从而丰富的发展了现代广告创意策略。

在现在的传媒影响下,具有创意的广告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不竭的生机。追求创意的年代,无尽的创意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第三篇:当代画家肖文斌

当代画家肖文斌

当代中国画家,1960年出生于湖南郴州。毕业于军队院校国画专业,师从北京画院赵志田、王文芳、王培东教授,毕业于北京画院中国画专业。从事艺术创作33年,创作的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及军队书画展览。现为中国画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华鼎书画院副院长,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书画师,北京丰台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空军美术书法创作研究院创作员。

部分获奖画展经历

1985年,《新竹》参加黑龙江省迎春书画展览。

1987年,《梅兰竹菊》参加“情系蓝天书画展览”。

1989年,国画《塞外悠悠》入选庆祝建国四十周年全国书画大展,获“佳作奖”。

1993年,《寂静的丛林》获全国“金鹅奖”书画大赛三等奖。

2003年,《岁寒有节》参加中国第一届竹文化书画展览。

2004年,《蓄势》入选庆祝空军成立五十五周年书画展。

2006年,《看瀑图》获“东方书画家展览”银奖。

2008年,《春云依旧护青山》入选上海东方美术馆和宁夏美术协会举办的“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09年,《云山双清》获“庆祝画圣吴道子艺术研究馆成立十周年全国书画大展赛”银奖,作品《香山双青别墅》入选当代中国优秀书画家作品展览。

2010年,《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入选北京美术家协会的第九届新人新作展,《梅岭听雪》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的2010年全国中国画展览。

2011年,《暧日祥云》获2011中日韩名家国际书画大展银奖。

媒体报道:

《人民政协报》《书画产业报》《神州书画报》《郑州日报》《空军报》《时代中国》《中外艺术》《今日中国》《企业文明》等报刊作专题报道,作品流传海内外并被有关专业团体和单位以及收藏家收藏。多次在北京和武汉、徐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和联展,作品和传略收录在《全国青年美术家作品分类集》《全国当代书画名人名作精品集》、中国艺术馆、空军书画人才信息库、湖南人物库(当代人物卷)、世界书画网名家档案库、中国国际艺术界艺术家库,并由“中华书画人才网”、“中华墨宝网”、“中国艺术网”、“中华美术网”、“中国书画艺术家网”“描绘中国网”、“国家美术网”、“书画国际网”、“中国书画博览网”、“艺术中国网”“中国书画名人网”“湖南名人网”等100多家网站向社会推介。北京802电视频道专门为其拍摄了《肖文斌中国画艺术赏析》,北京财富艺术网拍摄专题艺术片《艺术人生――军旅画家肖文斌访谈》。出版《肖文斌国画作品集》《肖文斌国画作品选》等。

第四篇:植根沃土结硕果 文化育警谱新篇1(模版)

植根沃土结硕果 文化育警谱新篇

柳州市公安局开展警营文化建设纪实

率先在全区成立了警察书画、摄影学会;连续举办六次大型书画美术摄影展;柳州市警官艺术团名扬国内外;与市电视台合作开办《警视风云》电视栏目,13年来保持品牌特色;文艺汇演、体育运动会常办常新……当你走入柳州市公安局,就会感受到公安文化的多姿多彩、甘醇丰美、香满警营。

文化育警催生公安战斗力。柳州市公安局近年来创下了第一个将110、119、122“三台合一”的城市;第一个建起整合多警种、多部门的“警务综合信息平台”的城市;建起了广西最大的扁平化指挥系统的城市;去年立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1%,连续8年保持了刑事案件持续下降的势头,破案率同比上升1.91个百分点;“两抢两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的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去年,命案发案数比上年下降32.43%,破案率比上年提高2.08个百分点;自2005年起,连续4年实现了侦破命案“两降一升”(命案发案数下降,命案逃犯数下降、命案破案率上升)的工作目标,命案破案率连年刷新纪录;110接报警案件总量变化平稳; 2008年初柳州市被评为2005—2007年自治区平安市、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市,并正在积极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最近,荣获了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和全国三基工程建设先进集体光荣称号。这些成绩与荣誉的取得,无一不与浓浓的警营文化建设密切相关。文化预警催生出公安工作的战斗力。

秉承传统,宣传倡导,增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

重视公安文化工作是广西柳州市公安局的老传统、好传统。多年来,柳州市公安局领导班子都有一个共识:公安文化要立足于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将文化育警作为新形势下建警、治警、强警的重要措施。公安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传承、一种精神、一种活力、一种风貌。因而,在警察文化建设过程中,该局十分注重警营文化的总体塑造,大力加强宣传倡导,营造良好氛围,同时健全工作机制,使文化育警成为公安常态工作,构建平台让广大民警展示才华,增强了文化活动对民警的吸引力。

领导带头,营造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公安文化建设能不能上台阶、出成果,关键在于领导重不重视和有没有一批高素质的文体人才作支撑。局领导在这一点上表率示范、身体力行:自治区公安厅副厅长原市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一平(2009年1月提升区公安厅副厅长)在积极抓好全局警营文化建设的同时,带头练书法、搞摄影,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其创作的作品《翔》(组照)在2005年自治区最高级别摄影赛事----第七届广西摄影艺术展览上获银奖;市局副局长宋述德从2000年开始拜师学国画,现在已经小有成就;原局党委副书记张全堂利用业余时间坚持搞摄影创作,被吸收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被选为广西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兼摄影分会主席,其作品《漓江金曲》获2005年全国最高摄影赛事---中

国第十一届国际摄影艺术大赛入选奖,获第七届广西摄影艺术展览金奖。

各级领导在重视作好表率作用的同时,还坚持以人才为本,实施人才兴警战略,建立了文化人才吸纳、培养和使用机制,启动文化人才信息库工程,从人才的选拔、培养到正常工作的开展都完善了制度。对学有专长的民警则给予重点培养:交警支队民警曹志中喜爱小品艺术,市局请名师对其精心指导,他目前是柳州曲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近两年先后获公安部相声小品大赛三等奖,2006、2007连续两年自治区小戏小品大赛一等奖和全区公安系统相声小品大赛一等奖;巡警支队政委刘山枫酷好书法,以深厚的功力与专业造诣,当选市书法协会主席;市公安局龙城保安公司总经理许韬同志工作之余,苦练书法绘画,市局全力支持他参加各种培训和比赛,他现已成为柳州小有名气的业余书画家。这几年,市公安局一大批优秀书画摄影、文艺表演、体育运动以及其他文化骨干脱颖而出,成为公安文化活动的骨干力量。健全与完善机制,使文化育警成为公安常态工作。柳州市公安局党委把文化育作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将公安文化建设纳入公安工作发展规划,实行同频、同向、同步,整体协调推进。按照公安文化“基本队伍建设、基本项目建设、基本阵地建设、基本制度建设”的四项基本要求,及时修订了《柳州市公安局文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健全完善公安文化建设机制,使公安文化建设年有安排、季有计划、月有活动。健全充实了柳州市公安局警察学会、书画学会、摄影学会、游泳协会、前卫体协等文艺兴趣爱好业余团队。2006年以来,全局先后投入100多万元资金进行公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文艺演出和摄影书法美术比赛。各级公安机关也都建起了功能齐全、方便实用的警官俱乐部、小健身房、小阅览室等活动场所,不少二层单位还成立了文艺演出队,使民警参加各项文化活动有阵地、有依托。

构建平台,推进民警文化才能的展示和培育。柳州市公安局努力创造条件构建多元化的文化平台,让广大民警充分展示才华:局警官艺术团的演员全部来自基层,在业余时间组织创作、演出;与市电视台合作开办《警视风云》电视栏目,13年来坚持播出;与当地报刊联办专栏、专版,宣传报道公安工作、民警事迹,培养一大批警营笔杆子,每年当地报刊评选优秀通讯员,该局民警占三分之一;完善摄影、书画等协会组织机构,定期开展创作与展出活动;全局各所队“小图书室”规范、有序,成为基层一线民警的“文化补给点”;经常性地组织摄影、新闻写作、法律法规、心理健康等专题讲座,在工作中学到知识,用知识指导工作;定期举办全局性的迎春文艺晚会、警察运动会以及“五四”青年节、“三八”妇女节等纪念活动,广大民警在参与文化活动中展示了特长、陶冶了情操、增进了友情,形成一种团结向上、积极健康的良好氛围。形式多样的文化平台,也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艺术专长的民警。全局目前有文艺演出骨干160余人,宣传写作骨干120余人,体育运动骨干300余人,书画摄影骨干90余人,以及集邮、收藏、石玩等兴趣骨干50余人。这些骨干有许多是市里各类协会的重要成员,有的甚至是领军人物。

立足现实,以警为本,提高公安队伍的凝聚力

该局立足现实,紧紧围绕公安中心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安文艺如何转化成为促进公安工作动力,结合民警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深受基层民警欢迎公安文化活动。广大民警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全情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公安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坚持公安文艺为公安工作服务。局警官艺术团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一个设有声乐、舞蹈、小品等项目的业余公安文艺团体,所有演职员都是来自各基层单位的民警。他们坚持“警察写警察”、“警察演警察”,创作了一批取材于公安机关真人真事、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公安特色、深受警民欢迎的精品、充满“警察味”的文艺作品。如舞蹈《家园》、《为了蓝天净土》、《爱的奉献》、《警嫂》、《警中骄子》;小品《永远没有最后一次》、《大年三十》;歌曲《忘不了》、《你的微笑》,等等。这些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作品,主体鲜明,结构严谨,题材皆源于公安工作的现实,通过艺术的加工,赋予了它们更加震撼人心的效果,使民警通过观看节目看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一种悲壮和无私的奉献,感受到自己应有的那份骄傲。这些作品在参加全国、公安部、全区、全市的文艺汇演或比赛中都获大奖。2007年全市公安系统迎春晚会,是一台集话剧小品、歌曲联唱、舞蹈表演、音乐短剧,运用多媒体技术、有一定艺术水准的成功晚会。晚会最具特色的当数反映公安中心工作和战斗生活的艺术节目,既有阳刚之气,又有温情一片,表现了人民警察昂扬的精神面貌与人民之间的深情厚意,还体现了民警对妻儿老小的愧疚之情及民警家属对公安工作无私支持的可贵情怀,多层次、全视角地表现了和谐的警民关系。对内、对全体民警起到了慰问、褒奖、激励和鼓舞的作用;对外,在社会上树立了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促进了社会各界对公安战线和公安民警的了解和理解。坚持以警为本,因地制宜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柳州市公安局党委坚持“以警为本”,通过开展健康向上、独具特色的和谐公安文化活动,丰富民警文化生活、满足民警日趋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从2003年开始,市局每年都举办全市警察书画摄影展和文艺会演,迄今已连续组织了六届。每一届参与的人数和作品的数量都不断增加,作品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还不定期地开展歌咏比赛,拔河、气排球、游泳、水球比赛,警察运动会等系列竞赛活动。这些科学、文明、健康、和谐的公安文化活动,丰富和愉悦了民警的精神世界,极大地吸引了广大民警投入的热情,也有力推动了全市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促进了警营的和谐与队伍的稳定。大家都说:“警察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我们民警心里压力是最大的,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练一练书法,读一读文学,写一写字,搞点活动,这些实际上既能陶冶情操,又能有效地缓解我们的工作压力。”柳南分局作为广西唯一的全国公安文化示范点,他们依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民警的原则,充分考虑民警的喜爱和要求,几乎每个月都安排有文化活动。先后举办“青年民警文化活动周”、“警察文化体育活动周”、“迎奥运警察体育活动周”、“公安文化长廊及荣誉室建设”以及公安民警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等活动。文化体育活动周以歌咏、汽排球、水球、拔河、射击、乒乓球等竞赛项目以及警体训练营活动为主。针对青年民警喜欢上网和网上聊天的特点,分局在本局局域网站上开设《警营文化长廊》、分设“网上论坛”、“学习园地”、“经验交流”、“警事新闻”、“摄影之家”、“民警直通车”等栏目,创新警营文化载体,为民警自由发挥和展示搭建交流平台。

着眼和谐,警民互动,打造公安形象的亲和力

走出去,请进来,该局不断吸收社会优秀文化营养。在打造和谐警营文化的基础上,通过警民互动,不断拓展公安文化建设渠道,将警营文化与社区文化相融合,推动了警营文化的发展、扩大,谱写美好的警民和谐曲。

请进来,指导公安文化工作,提升公安文化品位。该局积极探索、努力积累和谐警营文化建

设的经验,与当地的摄影家协会、文联、歌舞团等文化单位密切联系,得到他们的广泛支持,走出了一条依靠社会专业力量,指导公安文化工作,提升公安文化品位,丰富公安文化内涵的路子。

柳州市公安局的书画摄影和文学艺术创作,各有一个专家顾问小组,他们是该市摄影家协会和文联的专家。市公安局常常邀他们到局里指导创作,点评作品,举办讲座,深入警营开展现场创作指导。2008年10月,市局开展一系列警营开放创作活动,邀请书画、摄影、作家及局里的民警共60多人,深入特警、警犬、消防特勤大队,以参观训练科目搞创作,所有征集到的作品无偿为公安宣传服务,社会影响极大。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摄影家解海龙,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原《中国摄影报》责任编辑、《法制时报》副总编、资深摄影评论家王九龙,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于健、中国摄影家杂志社社长张兵、著名风光摄影家于云天一行先后受邀到柳州,或授课、或点评、或指导,对柳州公安文化工作均予以高度评价。近年来,局里多次组织书画笔会,邀请自治区、柳州市书画名家和民警书画爱好者一起挥毫泼墨。文艺节目创作上,由于邀请区内外行家参与策划和创作,提高了节目质量,作品也多次获奖。2003年,由全局民警作词、反映柳州公安精神风貌的歌曲《警察情怀》由著名作曲家臧云飞谱曲,著名歌唱家阎维文演唱。MTV在央视滚动播出后,龙城警察的全新形象一夜之间家喻户晓。《警察情怀》在公安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主办的警察歌曲创作暨演唱大赛中荣获创作一等奖。2007年2月,柳州市公安系统春节联欢晚会特邀北京舞蹈学院老师柴门森负责舞蹈的编排,请广西话剧团团长诸家设负责指导小品表演,柳州市歌舞团舞美专家负责舞台设计。晚会取得圆满成功。

走出去,以平安社区建设为目的,营造和谐的警民关系。每年春节期间,该局组织文艺小分队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活动,使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人民警察亲民爱民的人格魅力。经常组织警艺团深入基层、工厂、农村、部队、边防和城镇(每年演出30多场、参加专题晚会演出10多场),用精彩的节目,讴歌时代精神,颂扬人民警察的精神风貌。人民群众通过观看警艺团的演出了解公安工作,从而理解、支持公安工作。随着警艺团的不断发展,演出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全区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自治区、柳州市及大型企业举办的专题文艺晚会、庆祝节日的大型文艺表演基本上都邀请该局警艺团参加演出。警艺团还两次受国家文化部委托赴土耳其和西欧比利时、法国、荷兰、德国、卢森堡等五国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的演出。两次出访演出都得到艺术节组委会及我驻土、比、法等国大使馆的好评,受到各国观众的欢迎。

柳州市公安局将文化建设工作牢牢植根于民警之中,丰富的沃土培育出广大民警积极健康、进取创新的爱岗敬业情操,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文化建设既提高了民警的综合素质,更促进柳州公安工作谱写出一篇又一篇崭新篇章

第五篇:红旗谱读后感

读《红旗谱》有感

暑假里,我阅读了一本革命书籍——《红旗谱》。这是我国著名作家梁斌先生所写的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长篇小说。通过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冀中平原 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二师**”为中心事件,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地壮丽图景。

那是怎样一个黑暗不公的社会啊!小说主人公小虎子父亲朱老巩和冯老兰冲突,不久吐血身亡;为躲避恶霸的残害,小虎子只身下了关东。他刚走,被恶人奸污的姐姐就跳河自尽了。30年后,小虎子回到了锁井镇,决心报30年前的血仇。这时他名叫朱老忠,带着妻子和儿子大贵、二贵。在斗争中找到了共产党,终于走上了正确的斗争道路。朱老忠参加反割头税运动,给二师学生送粮,到思罗医院营救张嘉庆,代严志和去济南探监,探监之前,还拿钱给江涛上学。这些生活细节都烘托了朱老忠的高尚品质。充分表现了他在统治阶级压迫下的叛逆性格。朱老忠具有中国农民慷慨好义、济危扶困、舍己为人的朴实品质。同时又具有强烈的阶级爱憎和斗争精神,当他寻找到革命道路后,又有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对党的无限忠诚。还有从事革命的运涛和江涛。在第二年春天,运涛外出打短工,认识了秘密从事革命工作的共产党县委书记贾湘农老师,走上革命道路。后来运涛告别家乡和春兰,到南方参加革命军,当了连长。接到他的来信,全家人和锁井镇的穷人们欢欣鼓舞。可是到了1928年秋天,很久没有音讯的运涛请人给家里写来一封信,说他在国民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被捕,关在济南监狱中了。江涛就和朱老忠去济南探望运涛。从济南归来,江涛决心继续哥哥的事业。从此他寒暑假回家帮父亲种田,开学回学校上课,课余时间就到工厂、农村从事革命宣传工作。党组织派他回家乡组织反割头税运动,和割头税包商首脑冯老兰斗争。在党的正确带领下最后取得了反割头税斗争的胜利。

还有执刀仗义相助的严老祥;有狠心手辣、贪得无厌的冯老兰;有憨厚淳朴的严志和;有变换花样剥削压榨农民的“新型刽子手”冯贵堂;有欺软怕硬、甘当狗腿子的李德才;有被强迫当兵的朱大贵;有出身地主门庭的革命青年张嘉庆;有热情奔放、忠于革命的农村姑娘春兰;有积极向上、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严萍;有糊里糊涂的朱老星;有封建顽固的老套子......《红旗谱》表现了锁井镇农民和地主恶势力的激烈斗争,朱老巩代表的农民力量和冯老兰代表的地主阶级,是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阶级矛盾和冲突的延续。广大农民不断地要求自由和解放,反抗压迫和剥削,前仆后继,不屈不挠,既反映了中国农民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也暗示了农民斗争的局限所塑造的农民英雄形象,如朱老巩、老祥大伯等,具有农民传统的个性与风貌,他们嫉恶如仇、正气凛然,体现了中国农民的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在他们身上,不仅有农民的朴实、勇敢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农民英雄传奇般的色彩。看完了《红旗谱》这本书以后,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经历了多少沧桑啊!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才建立了新中国,并使国家走上繁荣富强之路,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在我们享用现代文明的时候,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和平而幸福的生活,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我们要永远牢记这段难忘的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为祖国更辉煌的明天而努力!篇二:红旗谱读后感

《红旗谱》中对农民形象的刻画有哪些特征?

通过三代农民的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性变迁,力图深刻地勾勒出中国农民在民主革命中寻找解放道路的曲折历程。朱老巩单枪匹马,赤膊上阵,与恶霸地主斗争,结果家破人亡;朱老明三告冯老兰,以倾家荡产而告终;朱老忠、严志和则是新旧交替时代的革命农民代表,他们从父兄辈的惨痛失败中吸取教训,在斗争中找到了共产党,终于走上了正确的斗争道路;运涛、江涛、大贵等青年农民是在共产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革命者的代表,他们在斗争中逐渐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红旗谱》成功地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特别是横跨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朱老忠是闪烁着夺目光彩的“这一个”,是长篇小说园地中不多见的成功典型。整部作品凸显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另外,综合作品中“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民族传统精神,充满浓厚地方色彩的冀中平原深广背景等,该书称得上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

红旗谱》成功地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特别是横跨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朱老忠是闪烁着夺目光彩的“这一个”,朱老忠是一个具有民族性、时代性、革命性的新农民英雄的艺术典型。他急公好义、有胆有识、坚忍不拔,在他身上,体现了深广的历史内容。朱老忠形象概括了深广的历史内容,小说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关系中,通过各种境遇多侧面地全面刻画,人物形象十分丰满,栩栩如生。朱老忠形象塑造是小说对当代文学的重要贡献。

小说《红旗谱》中朱老忠最突出的性格特征

朱老忠是一个具有民族性、时代性、革命性的新农民英雄的艺术典型。他急公好义、有胆有识、坚忍不拔,在他身上,体现了深广的历史内容。朱老忠形象概括了深广的历史内容,小说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关系中,通过各种境遇多侧面地全面刻画,人物形象十分丰满,栩栩如生。朱老忠形象塑造是小说对当代文学的重要贡献。

《红旗谱》的人物形象

《红旗谱》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它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二师**为中心事件,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以及革命获得重大的成就。郭沫若先生赠给梁斌一首小诗,其中有一句:“红旗一举乾坤赤,别开生面万物新。”茅盾先生会见梁斌时,说:“《红旗谱》是里程碑的作品,《播火记》也是里程碑的作品。”《红旗谱》揭开了悲壮的中国农民斗争史,是一部撼动人心的作品,在当代文学史上,能够创造出具有如此深度的革命农民英雄典型,朱老忠的形象还是第一个。三部大书,一百多个人物,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尤其是青年一代的运涛江涛等人更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卷中的人物性格中的近乎完美的正义感也引起我的好奇。第一卷描写了众多阶层的人物,像贫农严志和以及小字辈的运涛、江涛、大贵、二贵、春兰,革命家贾湘农,地主冯兰池和他的儿子冯贵堂等,刻画得好的人物形象自然不单是朱老忠,所有人都给读者留下了相当深的印象。从鲁迅寄予希望的“刚强之气仅存于草野民间”,发掘出中国农民不甘屈服的战斗传统,并在新的革命形势下,创造了一个革命农民的英雄典型朱老忠,描绘了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如何觉悟起来。我想,梁斌先生的成功,恰恰在于他发现了农民的正义感,区别与莫言发现了农民的狡黠;还在于他敢于脱下皮鞋、穿上草鞋,走进农村进行宣传和革命,到人民最基本的生活中去,到人民最受剥削的地方去。农民的英雄——朱老忠。我就很不理解他,为什么可以重返故乡报仇而不在关东过幸福生活,为什么又可以如此慷慨的帮助儿时伙伴,又怎么会挑起对抗地主冯兰池和他的儿子冯贵堂的重任„„对于朱老忠形象的成功,在陈思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具体解释说:“一是强烈的阶级爱憎和有勇有谋、既坚且韧的斗争精神。这来源于深似大海的阶级仇恨,得益于坎坷多艰的漂泊生涯。家破人亡的惨剧,父辈精神的熏陶,走南闯北的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使他比父辈有了更多的智慧和韧劲,实现了对旧时代农民英雄的超越。二是慷慨好义、济危扶困、舍已为人的高尚美德。这绝不只是对传统精神的继承,而是阶级觉悟的升华。对阶级兄弟的情深似海,义重如山,对晚辈青年的体贴慈爱,情深意切,使我们窥见了朱老忠闪烁着人性美和人情美的高洁心灵。三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一文一武的复仇模式并不能改变他和本阶级的命运,党的启示教育才使他大彻大悟。先进革命思想的不断洗礼并坚定了他永远跟党走的信念,烈火狂风的斗争锻炼促其思想产生了质的飞跃,他终于汇入了无产阶级解放的洪流。显然,在朱老忠身上,既集中了中国农民的传统性格,又体现了新时代农民革命的特色,朱老忠的生活斗争道路,不愧是中国农民英雄向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转化的真实写照。”

这样的解释,其一我还能想明白,有着家恨,闯过关东,其二其三我觉得是作者或是后来的评论家给予的政治上的解释,比如对阶级兄弟的关怀、对党的无限忠诚,这些过于高尚的品格是不是一个生长在土地、生活在土地的人能具备的呢?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当时共产党的政策,他还不能理解,在书中也是运涛江涛带领大家掀起的反抗地主的思潮和行动。所以我觉得这2点过于强调了农民的正义感。

作为主要人物的朱老忠并没有通过具体的斗争事件充分表现出来他的形象特征。他仿佛是一个茫茫长夜期待光明的饱经风霜的灵魂,许多历史事件并没有击中他穿透他、而只是在他身边轰隆隆地滑过。这部小说主要描写了四场斗争。第一场是朱老巩“大闹柳树林”,第二场斗争是“脯红鸟事件”,第三场“反割头税运动”是四场斗争中农民取得的唯一胜利,也是作品最为重要的部分,从江涛回乡发动群众到朱老忠和大贵在家门口安锅宰猪,朱老忠仍然是跑龙套敲边鼓的角色。第四场“保定二师**”是作品的压轴戏,斗争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中心人物也是江涛,描写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学生与国民党军队面对面的激烈斗争,朱老忠只是一个扮成车夫救学生的次要角色。中心人物从第一代的朱老巩一下子过渡到第三代的运涛江涛两兄弟,作为主要塑造的英雄朱老忠完全被架空了。小说中唯一与朱老忠直接有关的事件是去济南探监,但也只是就事论事地完成了任务,没有写出朱老忠第一次遭遇共产党员而产生的精神作用。所以我觉得朱老忠的形象过于单调,一味的强调高尚、进步、智慧的品格,而缺少具体的丰羽。但是朱老忠的形象还是有积极的作用,他继承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英雄人物的倔强、智慧的独特魅力,而且还预意着新时代即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革命精神,不容置疑朱老忠形象的重要性和开创性。

小说还塑造了严志和这个地道的农民形象。作为英雄形象朱老忠的衬托,收到了相得益彰的艺术效应。他的性格有软弱逃避的一面,也有不服输的一面。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表现出农民对土地特有的热爱和依赖。“严志和一登上肥厚的土地,脚下像是有弹性的,发散出泥土的香味。走着走着,眼里又流出泪来,一个趔趄步跪在地下。他匍匐下去,张开大嘴,啃着泥土,咀嚼着伸长脖子咽下去。江涛在黑暗中看见他是在干什么,立刻叫起来:?爹,爹!你想干什么?你想干什么?”严志和嘴里嚼着泥土,唔哝地说:“孩子!吃点吧!吃点吧!明天就不是咱们的土地了!从近以后,再也闻不到它的香味了!”„„严志和听了,瞪出眼珠子,看着江涛问?真的?我们还有夺回来的一天??说着,冷不丁地又趴在地上,啃了两口泥土”。在地主的压迫下依然可以看到乡土中国的那些自然经济关系和人伦关系。严志和这个典型的旧时代农民形象,没有远见没有理想,只要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但是地主恶霸不给他这样的生活,连最贫苦勤劳的农民也无法在这样的压迫中存活,黑暗中的中国人民还有希望存活么?朱老忠的归来带给他希望,一个最普通的农民也要起来反抗不公平的社会了。

春兰,是当代文学创作中最优秀的农村闺女形象。她与运涛的相爱过程,从两小无猜到以身相许,再到忠贞不渝,都写得朴实无华,真挚动人,表现出在北方保守的伦理环境下农村姑娘对新生活的向往和美好感情。最美的段落大多与春兰有关,描绘了美丽的田园景色,在浓郁的村野气息中,饱含着作家对农村生活的眷恋。

江涛、运涛、大贵青年一代成为作品中革命思想的领头人,反抗斗争的真正战士,是中国革命的希望之苗,是用熊熊烈火燎原的带头人。正体现了革命思想根固人心,体现共产党的精神无处不在。运涛、江涛都是农村知识分子,在广大农民还没有觉悟的时候,起着革命的先锋与桥梁的作用,直到他们在革命实 践中屡遭失败,并在唤起了民众之后,有组织有觉悟的农民阶级才逐步承担了历史的革命重任。所以《红旗谱》的主题实际上是写知识分子在革命实践中的成长,从第二部《播火记》开始农民才开始成为真正的主角。运涛和春兰,江涛和严萍的这些情节,被作者称之为“生活内容”,而那些革命、斗争,显然是属于另一个范畴。梁斌发表的《漫谈<红旗谱>的创作》的文章里,梁斌反复谈到了他的经历、经验和个人记忆,按照他的说法,朱老忠、严志和、运涛、江涛、大贵、二贵、春兰等人物,都有原型,都是他少年、青年时代经历的人和事,并且在他过去的中短篇小说中都出现过。梁斌不经意地说出革命文艺所需要加强的美学因素:“书是这样长,都写的是阶级斗争,主题思想是站得住的,但是要让读者从头到尾读下去,就得加强生活的部分,于是安排了运涛和春兰、江涛和严萍的爱情故事,扩充了生活内容。”

个人记忆在任何时候都有一种倔强,都有其超历史的,或者说不能完全被历史化的那种潜能。经历过作家的生活体验,经历过回到内心的运动,那些个人记忆拒绝了被历史简单同化,他们顽强指向一个另一种存在,指向历史之外的可能。文学的写作既具有历史的异化又具有历史的梦想。对于文学叙事来说,真实的历史在别处,而对于历史的自我建构来说,文学也在别处。

这样,我又觉得《红旗谱》还是真实的,有效的作品,将生活气息和革命斗争精神达成统一。它既写出了祖国历史的风云,农民心灵的演变,又再现了中国农民走向革命的历程,总结了两千多年来农民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农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组织起来,斗争才会胜利。梁斌其人: 中国作家。原名梁维周。河北蠡县人。1930年进省立保定第二师范学校学习,参加过爱国**,并亲历家乡的农民革命斗争。1934年在北平左联刊物《伶仃》上发表反映河北“高蠡暴动”的小说《夜之交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参加地下革命斗争、游击活动,并担任中共蠡县县委领导职务。1942年创作短篇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及据此扩充成中篇小说的《父亲》。1948年随军南下,在湖北襄阳和武汉担任宣传和新闻方面的基层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主席等职。1953年开始创作多卷本长篇小说《红旗谱》,1958年出版第一部,被誉为反映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式作品,引起强烈反响,并被改编为话剧、电影;1963年出版第二部《播火记》,1983年出版第三部《烽烟图》。文化大革命以后,1977年出版了长篇小说《翻身纪事》(上部)。1996年6月逝世。

梁斌与《红旗谱》

目前,央视正在热播电视剧《红旗谱》,这让人想上世纪50年代的长篇小说《红旗谱》的作者梁斌。

梁斌1914年出生于河北省保定蠡县梁庄,11岁离开家乡就读县立高小,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5岁考入保定二师。1932年春,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保定二师学生宣传抗日活动踊跃。国民党当局7月6日清晨,突下毒手,冲入学校向学生开枪。12名党员、1名团员惨遭杀害,40名学生被捕,史称“七·六”惨案。梁斌曾说:“自入团以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刺在我心上的第一个荆棘。二师?七·六?惨案是刺在我心上的第二棵荆棘。?高蠡暴动?是刺在我心上的第三棵荆棘。自此以后,我下定决心,挥动笔杆做刀枪,同敌人战斗!”

梁斌从1935年开始酝酿《红旗谱》。头十年中,他写了大量文章,《红旗谱》中很多人物、情节在这些作品中初具雏形,如《夜之交流》《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等。梁斌随军南下时,从束鹿到衡水、石家庄、邯郸等地,参加、领导剿匪反霸、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一路走来,梁斌随身带着个小本子,将百姓的故事一一记录下来,有些写进了《红旗谱》。1953年6月,梁斌正式开笔《红旗谱》,一年后完成《红旗谱》第一部初稿。梁斌的创作状态异乎寻常,他完全沉醉在《红旗谱》中,不谙生活世事,每天伏案疾书十多个小时。梁斌曾这样描述:“我的创作欲、灵感升到高潮,欲罢不能。黎明起床,略作洗漱,即开始写作。早餐时间已到,我还没有写完一个节目,当我写完一个段落,饭时已过。午餐晚餐无不如此。有时写着写着,想起我还未吃饭,其实两顿饭已经过去了„„”

梁斌夫人散帼英回忆丈夫创作《红旗谱》时的日子说:“他就像傻了一样,送饭就吃,不送就饿着。不跟人说话,别人说话也不听,但谈起《红旗谱》中的人物时,他马上眉飞色舞起来。写作之后,他脑子仍处在亢奋状态静不下来,除了失眠还是失眠。” 那时候,他脑子里除了《红旗谱》,什么都没有。夏天和人聊完天,总忘拿扇子,一个夏天丢了100多把扇子。夏天,武汉黏稠的空气令人燥热,梁斌写作的地方没有避暑降温的设施,低头写作,汗滴常会打湿稿纸。为此,梁斌想出了一个“湿被单降温法”。他把被单沾上凉水,挂在屋中,再打一盆冷水,泡上一块毛巾,实在热了,就用冷毛巾擦头、擦洗身上;还热,索性把冷水盆搁到桌下,把两脚放在凉水里。

为写《红旗谱》,梁斌曾“三辞官”:第一次是辞新武汉日报社长之职;第二次是辞中央文学研究所机关支部书记之职;第三次是辞天津市副市长之位。梁斌辞官的初衷只有一句话:不写好《红旗谱》,无颜见江东父老!终于,共计120万字的《红旗谱》三部曲长篇画卷,即《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问鼎文坛。

梁斌的脾气很倔,倔得硬气、刚烈。“文革”期间,他被造反派批斗。有人问他《红旗谱》是不是大毒草,是不是“王明左倾”路线。梁斌坚决回答:不是。一次,有个造反派叫他站在高凳上,一脚踹倒凳子,将他重重摔在水泥地上,问他承不承认,梁斌爬起来依然坚决回答:不是。

平时没事梁斌就爱和老百姓聊天,门口卖菜、修鞋、拉煤的无不说“梁老是个大好人”。遇到不平事,梁斌定要管。有位革命老同志的遗孀

生活比较困难,有关部门说,老同志去世了,以后不会常来了。老太太找到梁斌哭诉。梁斌火了,马上质询那个部门负责人,事情很快便解决了。

梁斌一生最珍视的莫过于他的手稿。1976年唐山大地震,人们纷纷逃跑,梁斌却冲向书房,“我的手稿!我的手稿!”他不顾一切地喊着,将手稿紧紧搂在怀中。当时书柜里还有他多年收藏的近300幅珍贵名画,但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惟有手稿。

许多人都很熟悉作家梁斌和他的长篇小说《红旗谱》.晚报的老读者也一定记得,《红旗谱》第2集《播火记》就是在晚报上连载的.光阴荏苒,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如今这位老作家近况如何?前不久,我们在天津访问了梁斌同志.

在梁斌同志的家里,话题自然扯到《红旗谱》上.梁斌同志告诉我们1件非常有趣的事.《红旗谱》中的贾湘农先生,是根据他在家乡上高小时1位教过他的老师的形象写的.当时,他的家乡有3个教员是共产党员,其中两个为革命牺牲了,活着的这位叫刘宪曾,就是《红旗谱》中的“贾湘农”先生,他既是梁斌革命的启蒙老师,又是他的入党介绍人.一听这话,我们就刨根问底道:“刘宪曾知道自己是?贾湘农?吗?你们还有联系吗?”梁斌笑了,他说:“这位老同志一直从事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在战争年代,不管通信多么困难,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解放后我们见了面,他现在住在陕西.可是我一直没有告诉他,也没有跟别人说起过,?贾湘农?就是他.” 听到这里,我们打趣地说:“这可是从未披露的新闻呀!”生活真是有趣,被写的人不知道自己是作家头脑中的模特儿,作家却按照他写出活生生的人物.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红旗谱》中的人物和时间,给梁斌找来了很多麻烦.梁斌同志1930年时考入河北省保定第二师范学校,参加过当时驱逐反动校长的护校斗争,1932年河北省发生了有名的“高蠡暴动”,这件事对他的影响很大.解放以后,1953年他开始写小说《红旗谱》,当年的“保二师**”和“高蠡暴动”都成了作者的题材.结果,在10年**里,由于这些书中的情节,梁斌被加上为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翻案的罪名.他不承认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不低头,倔强耿直的脾气,真像作者自己笔下的“朱老忠”„„ 现在,梁斌已是66岁的老人了.他抓紧时间,写完了1本3万多字的回忆录《在战乱纷飞的年代里》,又动手重新整理长篇小说《烽烟图》.他告诉我们,这部长篇小说在写《红旗谱》之前就开始构思了,原来取名叫《战寇图》,后因与电影《战洪图》的名字有些相似,因此改成《烽烟图》.《红旗谱》和《播火记》是这部小说的前两部分.修改整理后的《烽烟图》依然以朱老忠等人物为主.篇三:红旗谱读后感

读《红旗谱》有感 贾老师说:“就是封建势力、军阀政客们,不能推动社会前进,只能是社会的蟊贼。受 苦的人们,工人和农民,就要起来打倒他们,自己起来解放自己。知道吗?”

朱老忠畅亮地笑了,说:“共产党?我在关东的时候,就听得人们讲道过,苏联列宁领 导无产阶级掌政,打倒资本家和地主,工人和农民翻起身来,如今也到了咱的脚下。你要是 扑摸到这个靠山,咱受苦人一辈子算是有前程了!”

江涛说:“当然不算完!反革命在武汉大屠杀以后的日子,毛泽东同志带领革命的士

兵、工人和农民举行了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朱德同志带领南昌起义的部队转战湖南。他 们在井冈山上会师了,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建立了工农红军,建设了革命的根据地。今后要 打土豪分田地,进行土地革命,叫无地少地的农民们都有田种!”

认真读了这本书,才发现这是真的用最朴素的语言,描述了一段发生在无产阶级人民大众身上的抗日故事,作者不是在创作文学作品,而是用自己的亲眼看到过的事件来告诉大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而且最终一定会获得胜利。

这个故事给我们呈现了在建国之前一个偏僻的山村祖孙三代不断反抗地主阶级,军阀统治等压迫,最后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故事一开始讲述了朱老忠的父亲朱老巩单枪匹马,赤膊上阵,与恶霸地主做斗争,最后家破人亡。朱老忠迫于无奈,毅然远走关东,成家立业之后,返回祖地,但几十年过去了,原来的恶霸冯老兰依旧还在,而且多了三个儿子,依旧压迫着他们。朱老明状告冯老兰,以倾家荡产而告终。朱老忠带着儿子重建家园,而且心惊胆战,因为恶霸亡他之心不死。严志和的儿子运涛在上城打短工的时候认识了贾老师,从这里开始,运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故事里,春兰是一个人格十分鲜明的任务,她代表了那时具有一定先进性的妇女,勇敢的去寻求自己的爱情,是自由恋爱的先锋人物。运涛之后去了南方,去参加了真正的抗战,那时的南方在斗争上确实比北方有一定的先进性,运涛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在国共合作时期参加了国民党,却在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被国民党逮捕。江涛考上了保定第二师范,继他的哥哥之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的老师依然是贾老师,在运涛被捕之后,愈加坚定了走革命这条道路,因为只有抗战胜利,他的哥哥才能获得自由。当时在官僚阶级以及地主阶级的压迫下,人民的生活愈加艰难,而割头税成了农民爆发反抗的导火索,江涛派发传单,发表演讲,到各家各户去做动员,朱老忠的儿子大贵也用免费杀猪来帮助江涛的工作。之后就是“二师**”,即使最后失败被捕,但故事的最后张嘉庆这个代表人物的出逃,代表了中国的抗战还有希望。人民的斗争一定会获得胜利。

从锁井镇农民的革命斗争方式,可以明显看出一代比一代进步。朱老巩是赤膊上阵,拿起铡刀拼命。朱老明他们采取所谓对薄公堂、和地主打官司,这注定要失败的,就像冯贵堂说的:好像吃炸焦肉、蘸花椒盐儿。吃不完咱的炸肉,就把他们那几亩地蘸完了!到了朱老忠和江涛,他们接触了党,党教导他们要团结群众,走群众路线的道路,于是所发起的反割头税的斗争就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这说明中国农民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战胜阶级敌人,解放自己。

《红旗谱》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它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二师**为中心事件,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以及革命获得重大的成就。郭沫若先生赠给梁斌一首小诗,其中有一句:“红旗一举乾坤赤,别开生面万物新。”茅盾先生会见梁斌时,说:“《红旗谱》是里程碑的作品,《播火记》也是里程碑的作品。”《红旗谱》揭开了悲壮的中国农民斗争史,是一部撼动人心的作品。

《红旗谱》再现了那个军阀混战、日寇侵华的危急年代,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农民真实而又复杂的各种形象。有舍身独挡恶霸的朱老巩,执刀仗义相助的严老祥;有狠心手辣、贪得无厌的冯老兰,附炎趋势、好管闲事的严老尚;有沉着历练的朱老忠;有憨厚淳朴的严志和;有变换花样剥削压榨农民的“新型刽子手”冯贵堂;有欺软怕硬、甘当狗腿子的李德才;有为北伐入狱的严运涛;有被抓强迫当兵的朱大贵;有后继哥哥道路的严江涛;有出身地主门庭的革命青年张嘉庆;有热情奔放、忠于革命的农村姑娘春兰;有积极向上、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严萍;有糊里糊涂的朱老星;有庄稼正义的“乐天派”伍老拨;有狭隘孤僻的老驴头;有封建顽固的老套子......但在当代文学史上,能够创造出具有如此深度的革命农民英雄典型,朱老忠的形象还是第一个。

写他父亲朱老巩和冯老兰冲突,不久吐血身亡;写他姐姐被人强奸,然后又写她怀着不共戴天之仇逃走,到北京当小工,在天津学织毯子,他想到:这一条线一条线的,织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呀!于是背起铺盖卷下了关东,在关东挖参、淘金,积攒了一些钱,回来安家立业,准备报仇。在此之后,朱老忠参加反割头税运动,给二师学生送粮,到思罗医院营救张嘉庆,充分表现了他在统治阶级压迫下的叛逆性格。同时,作者又在细节上加了穿插,如脯红事件;老奶奶暴死,朱老忠主持严家丧事;代严志和去济南探监;探监之前,又在家里作安排,对涛他娘、春兰等都嘱咐了一阵;拿钱给江涛上学这些生活细节都烘托了这个人物的高尚品质。在陈思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具体解释说:“一是强烈的阶级爱憎和有勇有谋、既坚且韧的斗争精神。这来源于深似大海的阶级仇恨,得益于坎坷多艰的漂泊生涯。家破人亡的惨剧,父辈精神的熏陶,走南闯北的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使他比父辈有了更多的智慧和韧劲,实现了对旧时代农民英雄的超越。二是慷慨好义、济危扶困、舍已为人的高尚美德。这绝不只是对传统精神的继承,而是阶级觉悟的升华。对阶级兄弟的情深似海,义重如山,对晚辈青年的体贴慈爱,情深意切,使我们窥见了朱老忠闪烁着人性美和人情美的高洁心灵。三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一文一武的复仇模式并不能改变他和本阶级的命运,党的启示教育才使他大彻大悟。先进革命思想的不断洗礼并坚定了他永远跟党走的信念,烈火狂风的斗争锻炼促其思想产生了质的飞跃,他终于汇入了无产阶级解放的洪流。显然,在朱老忠身上,既集中了中国农民的传统性格,又体现了新时代农民革命的特色,朱老忠的生活斗争道路,不愧是中国农民英雄向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转化的真实写照。” 为了更好的了解这本书的内涵,我不光查了这个故事的时代背景,而且了解到了作者梁斌的真实经历。梁斌,1914年出生于河北省保定蠡县梁庄,11岁离开家乡就读县立高小,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5岁考入保定二师。1932年春,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保定二师学生宣传抗日活动踊跃。国民党当局7月6日清晨,突下毒手,冲入学校向学生开枪。12名党员、1名团员惨遭杀害,40名学生被捕,史称“七·六”惨案。梁斌曾说:“自入团以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刺在我心上的第一个荆棘。二师‘七·六’惨案是刺在我心上的第二棵荆棘。‘高蠡暴动’是刺在我心上的第三棵荆棘。自此以后,我下定决心,挥动笔杆做刀枪,同敌人战斗!”

读了这本书,给我的感触很是深刻,因为这不是一个编出来的故事,而是真正存在的一段历史,里面的任务不是编造出来的,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灵魂,所以每读到一个人物的时候,我都感觉到这个人站在我的面前朝着希望呐喊:我要自由!不管书中的人物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被压迫着,他们希望得到解放,虽然在斗争的过程中不免挫败,不免伤心,但是只要不放弃,勇敢的向前,一定会获得最后的胜利。在书中,共产党一直是黑暗中受压迫人民前进的灯塔,指明方向,并且给他们力量。而且现在我们真正处在书中朱老忠,严志和,运涛,大贵他们所希望的社会中,这是与中国人民和共产党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既然享有这种幸福,就一定要为之奋斗,我们不应该只知道享受,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因为只有不断的前进,才能保证这种幸福一直传给后人,让我们的国家一直繁荣,永远美好。

小贴士:夏季养生常识

立夏已过,炎热的夏季来了。夏季是充满生气的季节,但同时也要特别注意养生保健。我们该如何保持在炎热的夏季保持身体健康,从而享受这个夏季呢?让我来告诉大家几个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吧。1.夏季养生保健之多喝温水

每天要喝七八杯白开水,身体要随时保持水分和补充水分,水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明,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器官、肌肉、血液、头发、骨骼、牙齿都含有水分,夏季失水会比较多,若不及时补水就会严重影响健康,易使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加速人体衰老。另外矿泉水、冷茶,牛奶,苹果汁是理想的解渴饮料。2.夏季养生保健之补钾

暑天出汗多,随汗液流失的钾离子也比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钾现象,会引起人体倦怠无力、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症候。热天防止缺钾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钾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钾,可多吃些草莓、杏子、荔枝、桃子、李子等;蔬菜中有大葱、芹菜、毛豆等也富含钾。茶叶中亦含有较多的钾,热天多饮茶,既可消暑,又能补钾,可谓一举两得。

3.夏季养生保健之尽量穿浅色衣服

深色衣服会吸收阳光,使人体温升高燥热;同时蚊子有趋暗的习性,深色容易吸引蚊子,特别是黑色。

4.夏季养生保健之福自“苦”中来

苦味食品中所含有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热天适当吃些苦味食品,不仅能清心除烦、醒脑提神,且可增进食欲、健脾利胃。苦瓜:取其未熟嫩果作蔬菜,成熟果瓤可生食,既可凉拌又能肉炒、烧鱼,清嫩爽口,别具风味。苦瓜具有增食欲、助消化、除热邪、解疲乏、清心明目等作用。此外,苦菜、茶叶、咖啡等苦味食品亦可酌情选用。应注意的是,食用苦味食品不宜过量,否则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5.夏季养生保健之皮肤瘙痒注意事项

夏季出游,因日晒而导致皮肤瘙痒、干疼时,可涂少量肤轻松等软膏,不要用热水烫洗,也不宜用碱性大的肥皂清洗,以免刺激皮肤,加重症状。篇四:红旗谱读后感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救中国

——读《红旗谱》有感

无锡三院门诊功能党支部针灸科 李成《红旗谱》开篇于清朝末年,长工朱老巩、严老祥阻止恶霸地主冯兰池毁钟侵田大闹柳树林,揭开了20世纪冀中农民斗争的序幕。冯兰池得胜,朱老巩呕血身亡,严老祥漂泊异乡,朱老明串连28户穷人三告冯兰池失败,埋下了两个阶级的世仇,孕育了子辈朱老忠、严志和与冯家的矛盾。朱老忠带着复仇的火种走出关东,挖参、打鱼、淘金、历尽磨难。25年后重返故土,继续与冯家抗争,并让儿子大贵去当兵,资助严志和次子江涛去读书,他凭直觉,寄希望于“一文一武”报仇雪恨。但残酷的斗争,使他遭受一系列打击,给予他很大的教育。后来他找到了党,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进行反割头税和保定二师**等集体斗争,才真正改变了与冯家乃至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形势,结束了悲剧命运。

《红旗谱》塑造了处于军阀混战、日寇侵华危急年代下的社会最底层农民性格鲜明的具有民族文化心理特点的各种人物形象。而当中最成功的是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特别是横跨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朱老忠是闪烁着夺目光彩的“这一个”,是长篇小说园地中不多见的一个具有民族性、时代性、革命性的新农民英雄的成功典型。在他的身上,总结起来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阶级爱憎和有勇有谋、既坚且韧的斗争精神。这来源于深似大海的阶级仇恨,得益于坎坷多艰的漂泊生涯。家破人亡的惨剧,父辈精神的熏陶,走南闯北的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使他比父辈有了更多的智慧和韧劲,实现了对旧时代农民英雄的超越。二是具有慷慨好义、济危扶困、舍已为人的高尚美德。这绝不只是对传统精神的继承,而是阶级觉悟的升华。对阶级兄弟的情深似海,义重如山,对晚辈青年的体贴慈爱,情深意切,使我们窥见了朱老忠闪烁着人性美和人情美的高洁心灵。三是具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一文一武的复仇模式并不能改变他和本阶级的命运,党的启示教育才使他大彻大悟。先进革命思想的不断洗礼并坚定了他永远跟党走的信念,烈火狂风的斗争锻炼促其思想产生了质的飞跃,他终于汇入了无产阶级解放的洪流。另外,青年一代如江涛、运涛、大贵等成为作品中革命思想的领头人,反抗斗争的真正战士,是中国革命的希望之苗,是用熊熊烈火燎原的带头人,正体现了革命思想根固人心,体现共 产党的精神无处不在。运涛、江涛都是农村知识分子,在广大农民还没有觉悟的时候,起着革命的先锋与桥梁的作用,直到他们在革命实践中屡遭失败,并在唤起了民众之后,有组织有觉悟的农民阶级才逐步承担了历史的革命重任。

《红旗谱》是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二师**为中心事件,揭示了三代农民的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性变迁,反映了冀中农民运动的风貌及民族传统精神,凸显了浓郁的民族风格,深刻地勾勒出中国农民在民主革命中寻找解放道路的曲折历程。同时又与全国范围的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北伐战争、四一二政变、秋收起义等遥相呼应,这样就使冀中平原的风云,不仅成了大革命前后中国革命的写照,而且把农民的反抗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结合起来,通过农民反抗过程的描述,概括了民主革命斗争的历史,艺术地说明了亿万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书中通过描写祖国历史的风云、农民心灵的演变,再现了中国农民走向革命的历程,总结了两千多年来农民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农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组织起来,才会取得斗争的最终胜利,从这点来说该书称得上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篇五:读红旗谱有感

《红旗谱》在当代文学史著作中被誉为“建国以后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它是一部在党领导下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它的问世,是我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读了这部小说,不仅让我受到了爱国主义的熏陶,而且让我了解了那个时候冀中农民的生活与斗争。虽然读起来比较烦琐,但是只要抓住了其中的主要事件,就会觉得每件事情之间都有联系,环环相扣,相互照应。首先,我想谈谈关于《红旗谱》的诞生背景。《红旗谱》的诞生,是作者长期生活积累和艺术探索的结果。作者生活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高潮的年代。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在这个时代中,一连串的事件感动了我,烈士们的形象激动了我。自此,我决心在文学领域内把他们的性格、形象,把他们的英勇行为,把这一连串震惊人心的历史事件写出来。”然而从生活到艺术,作者经历了漫长的艰苦创造。从1934年的《夜之交流》到1957年的《红旗谱》,其中由短篇小说发展到中篇,尔后才成为鸿篇巨制,酝酿时间长,准备工作细,投注力量多,可谓呕心沥血。《红旗谱》展现了一幅壮阔的革命的历史画卷。小说以大革命前后十年为历史背景,描写了朱老忠等几代农民同地主阶级展开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保定二师**”为主要事件,生动地反应了党领导革命农民和革命知识分子向阶级敌人进行英勇斗争的壮丽图景。描写了从清朝末年开始,三代农民的革命英雄谱系,反映了中国农民由自发反抗到有组织斗争的历史转折,深刻地概括了中国农 民的斗争道路和历史命运。最后在党的领导下,终于取得了胜利。这部长篇小说阐明了一个真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斗争才能取得胜利,人民才能彻底翻身解放。

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天然同盟军。从朱老恐、严老祥大闹柳树林开始,揭开了二十世纪冀中农民斗争的序幕。朱老恐之子朱老忠(虎子)被迫出走关东,二十五年后又重返故土,继续与冯老兰家族抗争。但是残酷的斗争,使他遭受一系列打击,给予他很大的教育。后来,他认识到了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农民进行抗争才能取得胜利,才结束了悲剧命运。这是一部中国农民寻求自身解放之路的曲折历史。整个故事立足于滹沱河畔,反割头税和保定二师**等斗争,与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遥相呼应。小说所写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具有农民革命斗争史诗的性质。

《红旗谱》的突出成就,表现在塑造了革命农民几代人的英雄形象。在众多农民形象中差不多每个人物有着自己的一种个性,而主人公朱老忠是塑造最成功的艺术典型。他是一位横跨两个时代,扎根于现实又充分理想化了的农民英雄形象。他的两句口头禅“出水才看两腿泥”和“为朋友两肋插刀”极生动地表达了这位壮年农民慷慨好义、坚忍不拔的性格特征,正是我国农民民族精神的写照,但他又接受了共产党的教育和领导,走上了一条与父辈迥然不同的斗争道路,因而这一形象成为当代文学史上的公认的艺术典型。小说着力突出朱老忠英勇豪迈而又深谋远虑、坚忍不拔的英雄性格。小说以朱老恐大闹柳 树林开始,响起“平地一声雷’,但最后斗争以失败告终,朱老恐吐血身亡,概括了老一辈农民悲剧性的反抗道路。少年的朱老忠,亲身经历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心里深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不仅传承了父亲的斗争精神,而且在他出走关东期间,他走南闯北,磨练了意志,扩大了视野,因而比父辈有更多的智慧。他的“出水才看两腿泥”,具有对敌斗争的坚定性格和乐观注意精神;他的“为朋友两肋插刀”,反映了他慷慨好义,扶危济困到的品质。当得知运涛在济南入狱后,严志和因焦虑而病倒。他不仅自己掏钱陪江涛去看望运涛,还远赴济南去找关系救运涛。此事,充分体现了他的性格和品质。他在接触党以前,并不是一个自觉的阶级战士,他曾幻想着用“一文一武”来改变压迫、被剥削的命运。在党的启示和领导下,经过反割头税群众斗争的锻炼,他的思想才发生质的飞跃,从个人复仇到为无产阶级解放而战斗。从朱老忠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新旧两个时代交替时期的中国农民,由草莽好汉成长为农民革命英雄的历史踪迹。对于朱老忠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巨大的艺术独创性。现实与理想的完美统一是朱老忠典型塑造的显著特色。《红旗谱》除塑造了朱老忠的典型形象外,还塑造了勤劳朴实、软善憨厚的严志和。严志和打官司败诉、老母亲暴死、儿子被捕,这沉重的生活磨难,虽然时时激起他内心的火花,但他总难彻底摆脱因袭的历史重负,经常表现出逆来顺受,安分守己的心理。严志和更植根于现实,体现了我们民族性格中超稳定的另一面。当受到冯家的逼迫时,他希望像父亲一样出走关东,一去不回。幸好在路上遇到了朱老忠,才把他劝了回来。当他接到儿子

运涛入狱后,伤心的落泪,不知所措,甚至病倒在床。无不体现了他内向、软弱的一面,体现了小生产者的保守性与狭隘性。除此之外,还有把仇恨深埋心底的朱老明,农民中的乐天派伍老拔,以及性格孤僻、有严重正统观念和狭隘性的老驴头、老套子,等等。小说还成功刻画了英雄谱系的第三代人物:运涛、江涛、大贵、二贵等。他们继承了前辈的精神遗产,从党那里接受了马列主义,并且把这种先进思想灌输给自己的父辈,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使之走向崭新的斗争道路。

接下来,我将谈谈这些拥有新思想的小人物。首先,我想说说运涛、江涛兄弟俩。运涛是个拥有很高觉悟的知识青年,能够传播新思想,冲破封建旧礼教的藩篱。虽然后来他被捕入狱了,但是他仍坚信革命终究胜利的真理。他虽然文质彬彬,但是却毅然投笔从戎,在疆场之上洒热血。他这个人也很宽容,当大贵把那个非常珍贵的鸟弄地被猫吃了后,他也能大肚的原谅了大贵,使他们的兄弟情谊更加深厚了。江涛此人,悟性比他哥哥更胜一筹,办事谨慎。年纪虽小,但懂的道理很多,对于革命理解的也很深。他继承哥哥的志向,跟着贾湘农老师学习和宣传革命的真理,并且成了发动、组织群众的急先锋。与张嘉庆一起,南北互补,竞相发展革命事业。其实,小说中的这个贾湘农老师,其实就是个革命的导师,是个革命者的光辉代表,是指引那些具有初步革命思想的青年人向前进的领路人。再说说大贵,他具有农民的憨厚,朴实,义气。他被抓去当兵时,也曾经挣扎过。不过等到了部队后,他觉得自己还挺有用武之地的,学会了放机枪。我们不 能浅显的认为他就是个莽夫,而要看到她也慢慢了的接受了江涛的革命思想,逐步成长了起来。最后,我将重点谈谈春兰这个人物形象。她虽然身上那样封建思想浓厚的家庭,不过她所受毒害并不深。而且她接受革命思想的速度还挺快,竟然在衣服上刺上了革命的字样。虽然她能够支持革命,但是她理解的革命是肤浅的,而且对革命缺乏基本的警惕性。但是,我肯定她的是她对爱情的忠贞。她不知不觉的爱上了运涛,而且不怕父母的反对。当运涛入狱的消息传来,邻居要把她介绍给大贵的时候,她坚决不同意,因为她等候的是运涛。更让我感动的是,当冯老兰这个糟老头子想纳她为妾的时候,她是拼死不从,让冯老兰都觉得可怕而打消了邪念。可见,她是个多么忠于爱情的一个女孩子,在当时那个社会和家庭环境里,实在难得。《红旗谱》在艺术成就上的最突出成就,在于亲切朴素而又富有气魄的民族风格。首先,表现在作品的内容方面,作品深刻反映了具有民族特点和民族气魄的农民革命斗争。作品中的这些农民英雄,都继承了“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民族传统精神。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中国人民刻苦耐劳、酷爱自由、勇于革命、敢于斗争的传统性格,看到我们伟大民族的感情、气质以至整个面貌。作品的民族特色又是通过浓郁的地方色彩表现出来的,展现了壮美的冀中农村生活画面。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风土人情都充满着乡土气息和民族感情。其次,在表现形式上,作者继承了古典小说的传统手法,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

下载当代文学年谱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代文学年谱.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修谱发言稿

    各位宗亲: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龚氏源于黄帝之臣共工氏的后裔。据《元和姓纂》所载,黄帝之臣共工氏(炎帝的后代)在黄帝时为水官,因治水有功,被奉为社神。至今已历......

    《红旗谱》读后感

    [《红旗谱》读后感]梁斌的《红旗谱》讲述了锁井镇农民的革命斗争,展现出几代人誓死与黑暗社会抗争的坚强不屈、英勇无畏,塑造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红旗谱》读后感。《......

    《红旗谱》观后感

    《红旗谱》观后感 梁斌的《红旗谱》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这部话剧深刻地表现了农民阶级的不屈精神以及他们为争取自己权利而努力奋斗的激情,同时这部话......

    抗日英雄谱

    佟麟阁上将(追授),29军副军长 1937、7、28北京南苑赵登禹上将(追授),132师师长 1937、7、28北京南苑郝梦龄上将,9军军长 1937、10、16山西忻口刘家麒中将,54师师长 1937、10、16山西......

    浅谈识谱教学

    浅谈识谱教学 【摘 要】识谱教学是音乐教育中双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它教学内容互相联系、密不可分,但不可否认的是识谱教学也是长期困挠众多音乐教师的一个难题。其......

    抗灾救灾英雄谱

    抗震救灾英雄谱 蒋敏是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民警,汶川大地震中,她在北川县城家中的妈妈、女儿、奶奶、外婆等十位亲人同时遇难。连日来,拭着永远也拭不尽的眼泪,蒋敏日夜奋战在彭......

    忠诚谱金曲

    忠诚谱金曲,真心唱廉洁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志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忠诚谱金曲,真心唱廉洁》。什么是忠诚?忠诚就是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在社会组织中,忠诚体现......

    民族团结谱新篇

    民族团结谱新篇 ----***2009年以来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材料 ***是个以汉族职工为主,维、哈、蒙、回、锡伯等多民族聚集的单位,其中少数民族占4.8%,我**是**多年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