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端论坛】唐忠民:打造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金融引擎
【高端论坛】唐忠民:打造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金融
引擎
打造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金融引擎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加强地方性金融机构和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明确了工作方向、提供了发展机遇。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经济金融政策,牢牢把握“三农”发展新变化,顺应“三农”新需求,做好“三农”金融服务文章。
“三农”出现三个新变化
农业正在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新变化,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有效缓解了小生产对接大市场的难题。以吉林省为例,全省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为1206万亩,占全省的19%。全省种粮专业大户2.7万户,家庭农场21,058个,种植业合作社达到14627个,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户,机械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发展形态出现新变化,由单一的初级农产品生产向加工销售、生物医药、能源化工、品牌塑造等多个方向转变,三大产业融合度提升。随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落地实施,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将愈发明显。
农村正在逐步向城镇化方向发展。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宅基地等被赋予抵押、担保权能,公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逐渐形成,这为农民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难题创造了条件。特别是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棚户区改造、农村交通、电力和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进一步健全,城乡边界变得模糊,城郊范围进一步扩大。
农民正在逐步向市民化方向发展。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民阶层出现分化和流动。一部分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一部分成为兼业化农民,一部分转变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或专业合作社成员,还有一部分农民转变为农资供应商、乡镇企业主、农业经纪人或农机作业服务者等。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近2.74亿人,基本达到农村劳动力的50%。农民的收入来源日趋多元,部分工资性收入逐步超过经营收入成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随着收入增加、职业和社会角色转变,农民思维观念和生活工作方式不断趋向市民化。
农村金融面临“四个转变”
从过去农民无抵押信用贷款向有抵押贷款转变。长期以来,农民贷款的主要形式是小额信用和联保,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原本“沉睡”的资产被“唤醒”,农民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支持农民的贷款方式开始由信用贷款向直补资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权、林权、土地收益流转及其他资产抵(质)押贷款转变,贷款形式多样化趋势愈发明显。
从过去农民种地小额贷款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额贷款转变。随着“三农”发展升级,农业经营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需求向多领域扩展,由传统农户种地小额贷款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额贷款转变,不仅体现在信贷总量上,单个贷款需求额度也大幅增加。
从过去春贷秋收短期贷款向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长期贷款转变。随着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设施农业、观光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卫、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等城镇化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周期延长,贷款约期更趋于长期化。
从过去农民只有生产需求,向生产、消费、投资多元化需求转变。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出台,对农村和农民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支付结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收入增加和财富积累,农民部分需求尤其是现代金融需求得到释放,对消费信贷、支付结算、保险、投资理财、汇兑、金融租赁、证券、期货等金融服务的需求将快速增长。
“四个立足、四个推进”探索“三农”金融服务新模式
面对“三农”及金融发展新趋势、新变化,吉林农信将增强服务“三农”的战略定力,主要做好“四个立足、四个推进”,积极探索“三农”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着力打造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强劲引擎。
立足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一是支持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建设。一方面,全力满足传统农户信贷需求。以“农户综合贷”为主打产品,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财产权为基础,核定整体授信额度,实行“集中授信、随用随贷、循环使用、守信奖励”。对“直补保”“循易贷”等现有个人信贷产品进行优化升级,扩大授信范围,拓宽办贷渠道,着力解决“三农”贷款难题。另一方面,支持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创新“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等产品,把循环额度贷款、存货监管质押贷款等产品做成品牌,实现农村金融与农业、农机的有机结合,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花小钱办大事”,逐步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集约化管理。二是支持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从专注传统的农业生产向支持仓储加工、物流销售、品牌塑造等方面转变。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先进设备应用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参与吉林西部土地整治、松原灌区重大重点工程建设,重点支持发展效益型、规模型、特色型、生态型、安全型、智慧型、品牌型农业,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生物质高端化企业等新型市场主体和农贸批发市场、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型绿色种养业、安全畜禽生产基地建设,采用“银行+龙头企业+担保公司+农户”“银行+合作社+农户”等方式,拓展金融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为推动区域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立足城乡一体化和农民市民化金融需求,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一方面,重点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抢抓长春、吉林、延边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长春净月开发区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有利契机,全面深化与扩权强县试点公主岭、梅河口市政府的战略合作,扶持县域骨干和支柱产业、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工业园区、城镇化建设项目等,大力发展“城镇土地金融”“基础设施金融”和“个人消费金融”。加快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按照“一县一策”的思路,细分市场客户,研发特色信贷产品,逐步打造“一县一品”,具备条件的要打造“一县多品”“一村一品”。推动民生安居工程建设,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信贷支持力度,捐建捐赠农民工子弟希望小学,从软硬两方面促进农民工在城镇安居乐业。助力农村生态发展,坚持绿色信贷理念,围绕环保项目研发新产品,逐步降低“三高”行业信贷投放,用信贷政策引导化解过剩产能,降低环境污染,还原青山绿水,助推“美丽吉林”建设。另一方面,大力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以“农民工服务保障卡”为主打产品,与吉林省人社厅加强合作,探索建立农民工工资卡直接支付方式,既方便农民工异地存取款、结算授信,又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鼓励农业转移人员外出务工、创业、消费。紧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趋势和吉林“万名创业者、万名小老板”项目,扩大小微企业“缴税贷”产品试点范围,在14个县(市、区)试点,继续加强与税务部门合作,以小微企业近三年缴税记录为授信依据,单户最高发放信用贷款300万元,全年计划发放100亿元,重点支持现代服务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兴业主等民营经济主体发展,为更多农民提供就业、创业机会。
立足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推进农村金融现代化。积极适应“三农”需求,充分利用点多面广的优势,逐步向农村屯组延伸触角,积极拓展代收、代付、代理等便民增值业务。提升吉林农信1,631个营业网点、5700个助农金融服务点的综合服务能力,与省农委1000个科技信息服务站、3000个村级“一站式”服务群众平台优势互补,打造吉林农信特色缴费平台、电子商城,构建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智慧农村手机支付等电子渠道体系。强化与公共事业领域应用合作,加大IC卡行业应用拓展力度,积极参与县域城镇一卡通项目和地铁、轻轨、高铁等政府工程领域,采用商银合作模式,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特惠商户联盟,进一步拓展智慧农村手机支付客户群体,扩大“联银快付”服务领域。根据城乡居民的差异需求,有效融合传统业务与互联网,注重服务方式由“柜台式”向“离柜式”“离行式”“在线式”转变,打造吉林农信特色电子商城和缴费平台,形成多渠道、全覆盖、立体化的服务体系,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金融服务。
立足自身管理服务升级,推进农信社产权改革。稳妥推进农商行改制。坚定股份制改革方向,保持县域法人地位不变,通过资金支持、结对帮扶、委托管理,稳步推进市场化改造,坚持实事求是,达标一家、改制一家,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社社变商行”改革目标。积极鼓励、扶持长春、九台等农商行发行优先股和二级资本债,具备条件的争取在“新三板”市场上市交易。在借鉴外省成功经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探索组建省级金融控股公司,向股份制、集团化方向发展,通过股权链接,构建省、县新型产权关系,做强省级“航母”平台,增强整体服务合力,全力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篇:浦江金融论坛2016秋季峰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浦江金融论坛2016秋季峰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资本市场
服务实体经济
11月5日,浦江金融论坛2016秋季峰会在台州举行,围绕“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展开讨论。本次会议由浦江金融论坛理事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主办,台州市金融办、中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支持,浙江新台州律师事务所、浙江中非国际经贸港服务有限公司承办,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和重工有限公司、浙江爱力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浦江金融论坛是一个高起点、高平台的学术活动,论坛汇聚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业等金融界的权威人士,共同讨论当季的宏观经济和金融资本市场的重大课题。每季论坛都和当时的宏观经济形势、金融市场形势密切相连。
论坛现场图 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兵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学院首席经济学家何帆,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焦瑾璞,重阳投资总裁王庆,浙江省国贸集团董事、党委副书记楼国庆,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南松,江苏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耿正义,浙江新台州律师事务所主任项先权,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国旺参加会议并发表演讲;会议由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副总经理徐明主持;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监管二部总监助理吴明晖和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初分别做了专题报告;报告会由中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柏国主持。
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兵 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兵介绍了台州政府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的经验体会: 一是必须充分尊重草根金融家的首创精神;二是政府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三是必须牢牢抓住信用建设的主线,持之以恒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失信市场主体的惩戒力度;四是必须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导向,深化改革创新的出发点是为了实现民营经济和“草根金融”的良性互动和共荣共生。
近年来,台州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中取得了一系列基础性、关键性、首创新的改革成果。台州设立了全国唯一持续良性运作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大陆首个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突出基层实践的小微金融研究院。为破解小微企业发展趋势判断问题,台州以34万家小微企业为有效样本发布具有风向标作用的“小微金融指数”。台州将以“打造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示范区”为目标,切实承担改革“实验田”重大责任,努力为全国小微金改积累可持续、可扶植、易推广的有益借鉴。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学院首席经济学家何帆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何帆认为,中国经济自2001年之后表现出三年左右一次的宏观经济短周期,这个短周期是由金融和信贷驱动的。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也表现出三年左右一次的周期性波动。中国的宏观经济周期和房地产行业的周期出现更紧密的联动。这一是因为房地产行业本身的体量很大,通过前向和后向联动效应,带动了很多行业。二是因为房价上涨会引起央行的关注,央行政策的微调会引起市场情绪的波动,由此出现了中国经济的短期波动。目前既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稳定宏观经济形势,又需要加快供给侧改革。需求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熨平经济的波动,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挖掘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活力。从短期来看,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这些改革在经济下行期间会遇到一定的挑战,可能导致经济增速进一步下降,但对长期的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意义。从长期来看,中国必须要加快创新,才能挖掘未来的中国增长潜力。过去,中国的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有很多创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经济应进一步升级换代,用新动能带动和替代旧动能。中国当前的创新优势,一是有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应进一步推动“劳动力密集型的研究与开发”,二是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可以推动“市场引致型的创新”,很多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未必首先发生在中国,但最终会在中国的国内市场上实现商业化,中国最后会成为赢家。在交通物流、电子商务、环境保护、医疗保险、教育服务等领域,中国都有巨大的潜能需要挖掘。上海黄金交易所党组书记、理事长焦瑾璞
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焦瑾璞主要从完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运行和监管方面提出观点。他认为,金融交易体系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重要内容之一。金融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及金融稳定也依赖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持续、有效、稳定地提供服务。焦瑾璞对我国金融交易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首先介绍了我国的金融交易体系的发展,“我国的金融交易体系或者平台主要是2000年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从证券交易、外汇交易、资产管理、债券交易等各种金融交易依次发展。金融交易是金融业务的高级形式。”正是由于我国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才引发了不同类型的金融交易,并逐渐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焦瑾璞阐述了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基本做法,并提出优化我国金融交易体系的几点思考:一是加强统筹规则,优化系统重要性基础设施布局。二是逐步建立对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框架。三是自身建设和法治建设。必须督促指导现有基础设施按照相关国际准则和评估建议,改进相关制度安排。
浙江国贸集团董事、党委副书记楼国庆浙江省国贸集团董事、党委副书记楼国庆从国贸集团自身出发,介绍了国贸集团在创新发展方面的基本情况,并阐述了供给侧改革下国企的创新发展。楼国庆认为供给侧改革包含四个方面的核心内容。一是培育创新型的主体,提高全要素的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二是培育新的要素,提高效率,实现增长。要素指的是人才、知识、技术、信息等效率型的要素。三是培育新的产业。要培育高价值的、知识技术型密集的产业,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符合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四是培育新的动能。更多依靠供给侧的制度变革、结构优化来转变生产动能。楼国庆同时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给企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一是传统产业重获新的机遇。二是带来产业结构的巨大调整。三是“软资源”将会创造“硬价值”。四是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传统旧领域将会衍生出新的趋势,逐步形成个性化,多元化的供给市场。五是随着供给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供给结构不断优化,促使新需求的不断产生,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最后楼国庆认为如何在当前形势下抓紧机遇,促进企业创新,关键在于更好的顺应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来加大企业的改革创新和创新升级。把国企改革和供给侧改革要求紧密的结合起来,不仅要通过改革提升企业的体制机制,增强竞争力,更要从经济的全球化,去把去产能、去杠杆解决好。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南松
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南松先生讲述了三个事件。第一个事件,是英国公投脱欧。朱南松觉得英国脱欧并非意外,他用这两年在英国生活的切身体验告诉大家,英国真正反对脱欧的只有伦敦、剑桥、牛津、苏格兰、爱尔兰等和欧洲比较紧密、比较国际化的地方,其他地方基本是坚持脱欧。英国在1960年到2004年间,人口平均每年增长15万,但是2004之后每年平均增长45万左右。原因是2004和2007年东欧国家加入欧盟,使得大量东欧势力进入英国,这也是英国脱欧的主要原因。第二个事件,从2010年以来,美国对全球金融机构进行罚款,到现在已经罚了350多亿。朱南松觉得美国现在正在对全球整个金融体系重构化,比如瑞士现在的保密制度的改变,现在去瑞士也不再能享受到存款保密制度。第三个是对整个境外居民资产制度的改变。中国从2014年已经启动了对居民的资产进行申报,但是一直没有真正实施,从明年将正式开始实施。这个政策的正式实行前提是,中国参加了一个多边自动情报交换协议。将来中国人在海外的资产,通过此协议可以自动交换回来。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中国参加这个协议是2015年。从明年起,对海外存款在600万以上的客户,金融机构就会按此协议具体实施。朱南松说,讲这三个故事,是因为他感觉整个全球金融进入一个调整的状态。朱南松认为,供给侧改革主要来自实体经济。但这十几年整个国内金融行业供给加强了,主要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等,都在申请金融牌照,各种交易平台也交替出现。数据表明,2005年以来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收入占整个上市公司收入的15%,到去年年底上升到19.7%,上升并不明显。但是从净利润上来讲,已经从2005年的30.4%上升到去年年底的62%,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利润中,有62%来自金融行业。这也印证了因为金融业利润非常丰厚,导致金融业供给源增加。朱南松说,类似于前几年风能、太阳能产业热,这也是他提出金融业亟待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可能性。
江苏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耿正义
江苏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耿正义就当下商业银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观点。从现状来说,一是总体上,银行金融机构存在着产能过剩。二是新金融,高端金融的发展乏力。尤其是真正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小微企业金融。三是日前银行业的监管政策存在着时松时严,先松后紧的策略,使得市场持续创新和持续发展能力日益削弱。四是信息业,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可以改变银行的运作效率和发展方向,对整个银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发展趋势来看,耿正义认为宏观方面,一是要削减过剩产能关键在去产能过程中不要伤害实体经济。二是银行持续创造新兴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提升。三是银行通过流程改造,信息技术运用,降低营运成本,监管成本。同时从微观来看。一是银行金融机构全面审视原有战略定位和要聚焦有效的市场。二是加快调整内部组织架构。三是传统银行金融机构和草根金融密切合作。
浙江新台州律师事务所主任项先权对于民营企业,很多人关注到的是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而项先权关注的是法律风险问题。项先权认为民营企业的法律风险是很高的,并且主要发生在融资领域。面对这样的法律环境,项先权给出了三条建议:首先,在观念上,企业家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分析自己公司所处的法律环境,识别企业运营中的法律风险点。其次,在宏观上,呼吁有关部门修改、健全法律规章。第三,战略上,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民营企业要抓住机会,走资本市场之路,这应该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防范法律风险的途径。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国旺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国旺认为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将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过剩的传统重化产业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短板的新兴绿色产业转化。为鼓励扶持新兴绿色产业发展,绿色金融需要做好八大战略创新:一是资源创新。绿色金融不仅要做好生态有机环保绿色的自然资源通过金融商品+货币+资本+智本四层创新,还得将这种综合创新延伸到经济丶社会丶政治各层面。二是政策创新。政策是利益调节的杠杆,绿色金融要还达到高效率高效用高收益目标,政策法律制度理念等上层建筑改革必须与之匹配,才能对绿色金融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功能。三是管理创新。管理理念规章制度,必须结合产权股权及控制权决策政经营权分配权等实况进行创新设计,以利绿色产业绿色金融从传统产业包围中脱颖而出。四是技术创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对相关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动态的自动的数据收集筛选评估评价,形成政府公权力背书的又有市场活力的技术创新,从而为传统产业老树新花,又为新产业蓬勃发展提供保证。五是产品创新。产品包括商品货币资本不同层次,从产权到股权到指数,从有形到无形,从自然到经济到文化,要实现产品创新到价值创新,需要绿色金融支持扶持帮持。六是市场创新。绿色金融花场创新上,以资本化为起点,将资本+信用+品牌有机结合,实现市场边界从有形向无形,从地域到国际扩展,从而通过定价权的实现,进而实现整合全球资源目标。七是品牌创新。品牌是信用质量身份的象征。品牌通过金融创新,延伸出了决策权+投票权+经营权+分益权,从而为产品货币化,货币资本化,资本智慧化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八是战略创新。智本型战略通过加减乘除,重在产品设计+制度设计+风控设计+标准设计,从而制定出合乎产业升级与价值创造,达致促成高效率高效用高效益绿色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副总经理徐明(主持并发言)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副总经理徐明说,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经济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根本所在,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这一过程中,资本市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为我国供给侧改革提供支持和帮助。股票、债券等证券的发行,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各种金融产品的配置,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财富管理市场及衍生品市场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资本市场强大的融资功能、资本配置功能、价格发现功能也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因而,资本市场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服务实体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存在着供需矛盾,也存在着供给侧改革问题,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徐明就此提出了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IPO的强力需求与发行速度较慢之间的矛盾;二是并购重组需求旺盛与监管日趋严格之间的矛盾;三是证券市场结构性问题突出与强调市场多层次、多领域、多产品之间的矛盾;四是市场发展日渐混业、风险逐渐串联与监管机构未能统一协调之间的矛盾;五是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与创新中风控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不很好地加以解决,就会大大制约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也影响着供给侧的改革。
徐明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顶层设计。在法律和制度上进一步完善。例如正在修订的证券法可以对上述问题有所回应;金融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不断协调、统一行动,分享共赢;金融机构本身要进一步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应将服务实体经济供给侧改革方在重要位置,将创新中的风险控制放在重要位置。
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初 王初:《并购重组与上市公司再融资》 长江证券承销保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初博士: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很有效的一个手段就是并购重组,把不太有效的资产从上市公司剥离出去,注入更加具有盈利能力和可持续性的资产。王初博士认为从2015年起,国内资本市场的并购融资进入爆发增长期。2015年,证监会共审核过会重组案例339家,比2014年同期(194家)增长174.74%;审核通过率为93.51%;审核通过借壳上市38家,审核通过率64%。2015年上市公司公告了1444次并购重组事项,有数据披露的并购事件共涉及交易金额15766.49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单交易金额20.14亿元;而2014年全年公告475项重组事件,披露交易金额2306.29亿,平均每单10.63亿元。从数据看,2015年无论并购重组事件的绝对数量、绝对金额还是平均单个重组事件涉及的交易金额都有突飞猛进的增长,分别是2014年的3倍、6.8倍和近2倍。2016年,并购重组依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2016年9月30日,证监会审核过会重组案例195家,审核通过177家,通过率90.77%。王初博士同时提出去年以来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出现了几大特点。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如南北车合并,中国集团和中船重工、四大航运央企、中铁和中铁建在市场上一直整合的传言;政策引导产业并购,产业并购是上市公司立足于长远发展自发进行的并购交易,目前主要体现为上市公司对非上市公司的并购;跨界并购增加,但今年下半年以来,监管部门对跨界并购的监管要求更加严格;估值差异推动跨境并购整合,最明显表现的是境外回归/分拆至A股上市,如奇虎360等。总之,从市场角度看,在经济处于结构转型期的大环境下,上市公司从产业整合角度,不断开展产业并购活动,实现自身业务转型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从制度环境角度来看,为适应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市场化并购交易的需求,监管机构的监管导向更趋向市场化,审核效率不断提高。从全球视角来看,目前全球证券市场的竞争已体现为市场发展水平的竞争制度环境的竞争,近年来众多境外上市公司私有化回归A股、或分拆至A股上市,不仅体现了A股市场与境外市场的估值差异,更反映了A股监管制度的供需,但目前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回归A股已经引起监管层对估值套利的重视。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监管二部总监助理吴明晖 吴明晖:《IPO审核基本情况与最新监管动态》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监管二部总经理助理吴明辉认为2016年以来,申报排队企业再创新高,“堰塞湖”现象突出。同时,发行规模同比明显下滑。2016年1-9月过会企业中制造业企业数量接近一半,达到77家,信息技术行业是第二大过会行业,有33家。过会企业集中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过会企业保荐人集中于中信证券、安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大型券商。过会企业进三年平均资产负债率约40%,盈利能力总体良好,但总现金流量明显偏低。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深交所和上交所在2015年后两市发行市盈率已无明显区别,均在21左右。在IPO审核方面越来越规范和严格。2016年上半年,证监会发行部反馈意见总计3769条,平均每家企业34.6个问题。其中,财务问题是最受关注的领域。同时,近两年,对申请上市企业所处行业的个性化问题也越发关注。发审委2016年上半年意见总计362条,平均每家企业3.2个问题。其中,财务状况是否正常、是否具有持续盈利能力是关注的重中之重。简要来看,IPO关注要点有五大方面,发行人财务状况是否正常;持续盈利能力;生产经营合规性;募集资金投向,以及行业性等其他问题。编辑:叶帅
责任编辑:柳小娟 CFIC公众号编辑:厉梦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