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留守儿童管理实施方案
花凉小学留守儿童管理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义务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促进学校和谐发展,龙凤小学制订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制度。
一、每学期通过认真的调查和登记,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其基本内容包括: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所在年级、家庭详细住址、父母的通讯地址和电话、当前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以及留守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身体、心理、行为习惯状况等,实行每月一次动态管理。
二、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学校要求各班科老师通过上门家访或电话等形式,每月与每个留守儿童的当前监护人或法定监护人联系一次,及时反馈留守儿童在校情况,提出家庭教育方面的要求和建议。
三、学校实行“211”重点结对帮扶办法,行政领导、党员、教师分别与2名、1名、1名留守儿童结对。结对帮扶中,学校要求行政领导、党员、教师每月到结对留守儿童家庭中了解情况,注意宣传食品卫生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等,做好入户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和困难,尽最大可能帮助解决。
四、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制度。为了使家长在外务工放心,学生在校学习安心,学校开通“家长热线”(88320432),确保留守儿童有特殊情况时,在第一时间和家长取得联系。此外,学校要求外出打工的父母与孩子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及时与学校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情况。
五、学校建立心理疏导制度。学校要求班科老师要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偏爱”。针对一些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平时要对留守儿童做到精心观察,及时掌握动态,加强心理疏导,化解心理压力,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六、学校建立为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制度。学校要求各班(队)通过开展“手拉手”活动、为留留守儿童守学生过集体生日„„ 消除留守儿童孤单、悲观的阴影,让他们领悟到集体的温暖、关爱之情,使他们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为了避免留守儿童因厌学而流失,学校要求各班科老师要注意减轻留守儿童的课业负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好和特长,组织他们参加书法、绘画、舞蹈、乐器、球类等课外兴趣活动,努力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
七、学校建立安全教育监管制度。学校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同时,每期至少召集全校留守儿童开展一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以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学校要求班科老师切实加强留守儿童日常行为规范的指导和训练,做好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和监管工作,经常过问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组织留守儿童学习“龙凤小学学生安全常识歌”、开展“四远离”签名活动,了解并检查留守儿童上学和放学路上交通安全、食宿安全、防火、防水、防盗、传染病防控等危及人身安全问题,及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留守儿童在校期间若遇突发事件,学校将依法迅速采取适当的救助措施,并立即告知留守儿童的当前监护人和在外务工的家长,同时按规定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八、为了减轻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留守儿童的家庭负担,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留守儿童上好学,学校建立减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留守儿童在校搭伙费用制度。
九、为了促使留守儿童同非留守学生一样,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学校建立表彰奖励制度。学校和班级要及时表彰奖励表现好、进步快的留守儿童,树立榜样,鼓励留守儿童不断追求上进。
破凉镇花凉小学
第二篇:留守儿童管理实施方案
平福初中留守儿童管理实施方案
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留守儿童的产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必然产物,呈现出“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的共性。其教育管理是当今一大社会难题,要破解,学校、家庭、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应该努力做到:家庭固本、学校“留心”、社会防根。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最大可能地城乡差距。为确保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最现实的教育管理问题:
一、建立机构组织
1、关爱领导小组及实施小组。
主要工作是指导日常留守儿童之家工作开展,以及制订实施计划,落实具体措施,实施过程指导和操作。
组长:劳海欧
副组长:王瑞
组员:甘英永王永胜黄彩兰
2、关爱活动小组
(1)帮扶结对组。各班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与父母都不在家的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与心理障碍明显、性格暴躁的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做好“五个一”,即给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一份成长档案,每天挤出一课时与“留守儿童”交流,每周走访一个“留守”家庭,每月与他们父母通一次电话,敦促“留守儿童”每期写一封亲情信。
(2)心理辅导组。心理辅导教师由王 瑞和甘英永两同志负责,“爱心妈妈”定期组织任课教师举办心理辅导策略培训,定期组织“留守儿童”举办心理讲座,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
二、创新实施办法。
1、建设书香校园。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灵魂的归宿与寄托。学校要加大图书室、阅览室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把学生引导到书本与知识的海洋中去。让“留守儿童”找到他们灵魂的依傍,弥补他们内心缺失的爱。
2、健全活动形式。学校要多组织开展丰富有益的活动,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如举办各种晚会、体育运动会、歌咏比赛、演讲大赛等。学校团队工作关注留守儿童,通过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使留守儿童“留心”在学校,对老师、同学信任,对学校产生依赖感。
3、建立信息档案。对“留守儿童”在每学期开学进行调查摸底,填写“留守儿童信息卡”,全面掌握其家庭、学习、生活及父母外出务工留守代管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
4、加大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各班实行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开展“一帮一”、“交心谈心”等活动。增强教师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对留守儿童积极疏导,放大优点,去掉自卑,树立自信。
5、强化综合管理。开办监护人培训班,开办 “家长学校”、与家长、监管人面对面交流,对家长、“监管人”进行有关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教育功能,以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提高监护人的监护责任意识。通过家校互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6、加强师资培训。“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与一般学生相比,有其特殊性和更多的不确定性,难度较一般学生更大,要求实施教育和管理的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因此,在师资培训的内容中要增加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技能,以使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
7、开展心理辅导。健全教师与“留守学生”谈心制度,创新教师家访办法,开设心理健康咨询信箱,及时解决“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和遇到的各方面问题,帮助其塑造健康心理;引导他们制定学习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明辨是非、美丑、真伪、善恶,抵制外界不良风气的能力,正确认识困难和挫折。
8、加快寄宿步伐。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改善生活条件,让更多适龄儿童在校寄宿,让更多学生感到学校就是一个温馨的家。
9、注重亲情培养。设立亲情室,开设亲情电话或计算机视频,确保每月让每位留守儿童与父母通一次电话、书信交流一次,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10、鼓励互爱互助。开展“牵手留守儿童”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留守儿童”互助小组,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帮助。
第三篇:留守儿童实施方案
民乐县教育体育局
关于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
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近日,全国有的地方发生多名农村留守儿童服农药中毒死亡的惨痛事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十分关切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对各地加强督促,把工作做实、做细,强调临时救助制度不能流于形式。对不作为、假落实的要严厉整改问责,悲剧不能一再发生。省委书记王三运要求相关部门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一次认真的排查及排忧,结合扶贫工作的贯彻,把日常的排查、解忧、报告、监督等制度建立健全起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重要批示精神,避免类似事件发生,根据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救助工作的紧急通知》(甘办电发„2015‟109号)和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紧急通知》(甘教明电„2015‟6号)精神,现就加强我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关爱理念,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校内教育与校外帮扶相结合的关爱机制,营
2卡、建立工作台帐。
(三)各方联动,多措并举,尽力加大关爱和教育力度 对全面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和乡镇必须明确时间表、责任人,采取有效措施,各方联动,多管齐下,认真加以解决。
1.各中小学要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平等对待、倍加关心留守儿童。特别是对父母双亡、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和父母双方长期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要从内心深处关心关爱;对家庭生活困难、监护人却失而实际无人监管或抚养的孤儿要给予特别的关爱;对学习、生活、情感和心理等方面存在问题的留守儿童要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激发其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2.指导监护人做好监护工作。各学校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要求和督促外出务工的家长以各种方式经常与留守在家的孩子进行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以缓解他们的孤独感、消除他们的寂寞感,努力化解留守儿童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协助学校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加强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向他们传授科学的育人观和教育方法。要加强安全教育,增强留守儿童自救自护、应急避险能力,预防溺水、煤烟中毒、食物中毒、道路交通事故等意外事故对留守儿童的伤害。
3.要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教育帮扶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作用,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关爱活动。
4.各乡镇要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组织驻村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及时准确掌握辍学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并注重从生活上关心、心理上疏导、精神上鼓励,引导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增强信心。
5.民政、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城乡低保、临时救助、慈善关爱等综合性救助政策措施及整体功能,进一步健全孤儿、残疾儿童基本生活、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保障范围,确保孤儿“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
6.公安、农牧、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加大对违规使用农药、违禁药品、危险物品的监管查处,严控流通渠道,确保使用安全。
7.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大学生西部志愿者网、手拉手活动、春蕾计划、各类助学基金会等有效载体,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帮扶工作,力争使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8.宣传部门要通过广泛宣传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典型事迹和鲜活实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营造政府、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舆论氛围。
(四)健全制度,建立机制,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各学校要与乡镇、相关部门主动配合,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关爱和服务留守儿童工作格局,6
第四篇:关于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实施方案
关于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新一代人才健康成长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强农村留守儿童课外场所建设,改善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活动条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建立起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爱体系,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快乐成长的温馨家园和良好环境,进一步改善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二、组织领导
三、阵地依托
农村校内留守儿童之家主要依托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农村小学,特别是寄宿制小学校建设,可单独设立,也可与校内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各类活动室等合并设立。
四、标准要求
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硬件方面
1、有活动场地:要有能满足留守儿童活动的教室(不少于20
平方米),桌凳齐全(不少于20套);有室外活动场地,满足留守儿童开展室外文体活动的需要。
2、有设备器材:
(1)要有一定数量的图书(不少于500册)、期刊、报纸(不少于10种)。
(2)配备文体器材如:电子琴、民乐器(笛子、古筝、琵琶等)、管乐器(小号、萨克斯等)、打击乐器(鼓、三角铁、梆子等)、小型体育器材(跳绳、羽毛球、乒乓球等)、娱乐器材(跳棋、五子棋、拼图等),基本满足留守儿童的文化娱乐需求。
(3)配备电脑(带视频)、电视机、电话等设施设备,方便留守儿童学习与父母联系交流。
3、有宣传阵地:要有标志明显的“留守儿童之家”牌子;有图文并茂、能够反映留守儿童工作情况的宣传栏,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工作机构、工作计划行事历、工作制度、活动内容、活动剪影、图片等。
4、有好的工作环境:内部安全防护到位、周边社会秩序井然,确保安全,确保留守儿童身心健康。
(二)软件五有标准:
1、有机构:主要包括领导机构、工作机构。
2、有制度:有工作制度、学习制度、教育管护、管理制度、活动制度、工作考评等制度。
3、有安排:年初有计划、有措施、年中有活动,年末有总结。
4、有队伍:有一支具有较强社会责任心、具备一定教育管护能力、相对稳定的管理人员和关爱队伍,确保“留守儿童”安全、健康成长。
5、有资料:有能反映留守儿童和家长基本情况、儿童进步成长的记录、工作档案、花名册、个人档案联系卡、“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结对表、帮扶结对花名册、兴趣爱好作品、心得体会、以及活动开展的相关图片、资料等。
五、日常管理
留守儿童之家的日常管理要坚持责任明确、安全第一、严格有序、关爱到位的原则,加强力量配备,明确专门人员,切实加强管理,保证在课余和节假日开放,有计划开展活动。要通过家校联系、心理抚慰、生活关心、学习辅导、结对帮助、亲情电话等方式给予留守儿童关爱。积极争取农村基层组织、群众团体参与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动员组织志愿者队伍与留守儿童之家实行定点、定向、定期挂钩,协助教育管理,尽力提供服务,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开展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丰富活动内容,扩展活动空间,使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关爱。
六、活动开展
要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作用,针对留守儿童的身心特点,根据实际需要,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积极探索和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道德品格培育。注意研究和把握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资源,通过开展各种主题德育活动,培育留守儿童的感恩之心、进取之心、文明之心。
(二)抓好健康文化熏陶。注重适应和满足留守儿童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开展好快乐活泼、娱情益智的文化活动,通过收看电视、播放少儿影像、读书竞赛、排演节目、书法绘画、兴趣小组、网上学习等活动,对留守儿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使留守儿童在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情感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充实、境界得到升华。
(三)开展体质体能锻炼。注重关心和增强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开设防病健身卫生常识讲座。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个体特点,科学制定体育锻炼计划,坚持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组织各类体育运动小组,开展有益身心的兴趣体育,使留守儿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
(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引导和拓展留守儿童与社会接触,开阔眼界、开阔视野、开阔心胸,增长见识、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夏令营、冬令营、调查走访、劳动体验、科技探秘、关爱老人、保护环境、公益活动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尽可能地走进自然、走进城市、走进企业、走近名人、走近故事,使留守儿童广泛汲取社会生活的丰富营养,强基固本,茁壮成长。
(五)培养独立合作能力。注重培养和增强留守儿童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的意识,提升他们善于沟通、和睦相处、团结协作的本领。通过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困难面前我能行”等活动,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独立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六)进行心理健康疏导。注重了解留守儿童产生的心理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抓好人文关怀,促进心理健康。组建一支心理教育队
伍,与留守儿童面对面、心贴心地开展工作。对带有倾向性、易发性、规律性的心理问题,实施重点教育疏导,把解决心理问题与抓好生活关怀结合起来,做到及时发现、正确疏导、悉心矫正、有效化解。
七、工作要求
(一)因地制宜,注意实效。各地要立足于明实情、举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如实了解和把握辖区内留守儿童的分布情况、基本现状、迫切需求和变动趋势,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和计划,采取坚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在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过程中,可以首先选择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社会需求相对迫切的地方进行,抓好试点以点带面。对已经创办一段时间且取得明显成效的留守儿童之家,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巩固提高,精心打造品牌,扩大社会影响。要把“让留守儿童满意,让外出父母放心,让社会舆论认可”作为衡量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效果的标准和工作目标。
(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工作,做到人、财、物、智的有效集聚,发挥整体效应。各级部门要按规划有序推进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规范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不断扩充数量、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发挥留守儿童之家主阵地作用。要协调宣传部门广泛宣传留守儿童之家创办的目的意义,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造浓齐办共建的社会氛围。要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广泛发动、精心组织爱心妈妈、青年志愿者,积极投入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担任留守儿童之家的临时父母、兼职教师和知
心朋友。要加强法制教育,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提供相关安全保障。会同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持续开展留守儿童之家周边治安及文化、生活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努力促使各部门齐抓共管、齐心协力、尽心竭力地做好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工作,增强留守儿童的归属感,广大家长的认同感,社会各界的责任感。
第五篇: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
彩衣街社区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
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文件精神,促进广大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现结合社区实际,并就进一步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深刻认识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工作的重大意义
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工作,促进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关注民生的重要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充分认识做好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尽心尽力抓好落实。
二、组织领导
组长:夏蓉
成员:杭庆红、陈宇梅、高文文、**、李赛男、赵禹、尹彪、徐永岚、韦**。
领导小组的职责:统一安排部署关爱、救助工作,督促检查工作的执行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强化职责领导,使关爱救助工作落到实处。
三、工作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是:以心灵关爱、健康成长为核心,以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为重点,建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牵头的工作责任制度,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立全面保障机制、改善学校生活学习条件、营造全社会关爱环境为基本
途径,通过基本建成系统化、网络化的关爱体系,力争使所有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学有所教、困有所帮、爱有所依、托有所居、居有所安,实现全覆盖、全关爱。
五、工作要求
1、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认识关爱救助留守儿童、流浪乞讨儿童、孤残贫困儿童等这一民心工程的重大意义,要通力合作,齐抓共管。
2、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主任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主体,实行责任追究制,把关爱救助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各种途径大张齐鼓地在学校内外做好控辍保学、控辍保学、和学生安全的宣传引导工作,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控辍保学、关爱留守儿童、关心学生安全的良好氛围。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与感恩教育。讲解法律常识和安全常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进一步落实文件精神,认真抓好五老、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关爱帮扶工作,形成一对
一、几对一、一对几的关爱帮扶对子,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经济帮扶、生活帮助、精神抚慰、思想行为引导等志愿服务,使他们生活有人管、学习有人教、成长有人导,真正把留守儿童当着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真正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针对未成年人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引导。通过开展陪留守儿童玩一场游戏、聊一次天、郊游一**活动,了解其思想状况,关心他们的情感生活,对早恋、自卑、孤僻乖张、自负等现象进行教育,引导他们养成乐观、自信、大方、开朗的健全人格。对懒散、自私、不文明礼貌进行纠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5、全面及时排查摸清留守儿童底数,建好、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工作。建立健全单亲、失亲、残疾等儿童档案,并作出关爱措施。
6、强化学生安全保障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7、社区关工委要积极配合做好关爱、救助工作,要力所能及地与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接,把关爱、救助工作协调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