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21群众路线党课材料
群众路线党课材料
群众路线是一条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上升到关系国家繁荣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提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使党员干部与群众始终保持“鱼水交融”的关系,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一、什么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一)群众观点内容
群众观点,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群众的立场和态度。党的群众观点主要内容包括: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向人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等等。这些群众观点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基本原理,深刻阐明并正确规定了工人阶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关系,以及正确处理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立场、观点、方法和作风。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
(二)群众路线的内涵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之一,是党的科学的领导方法,是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中,“一切为了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出发点;“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基本工作方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遵循的根本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我们党的生命线。
党的群众路线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五方面:一是群众路线科学体现并具体实践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毛泽东同志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党的群众路线立于坚实的历史唯物论理论基础之上。二是群众路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哲理。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从群众中来”,在哲学上这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这是领导者正确决策的源泉和必由之路;“到群众中去”,在哲学上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这是领导者的决策得以检验、修正、充实和提高的正确途径。这样一个过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检验、丰富和发展真理。三是群众路线揭示了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的历史充分证明,党的力量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四是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党的历史经验表明,群众路线和党的宗旨,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取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重要保障。五是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党的群众观点。党的七大高度概括了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即: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二、为什么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习近平提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一)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92年的历史做了三件大事,都是“为人民”而做。从民主革命时期的救国救民,新中国成立后的利国利民,到新时期的强国富民。
中国梦是是我们党提出的重要国家理念,是民族发展的重要目标。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人民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老百姓的梦。
怎么实现?有两条路,一条是西方自下而上,通过市场经济、市民社会、自由主义实现工业化,这是一个苦难的过程,导致社会的极度分裂。一条是自上而下的的道路,由历史发展的特点、民族文化的特点、后发国家的特点决定的。30多年改革开放证明,实现这个任务需要非常优秀的执政团队。
实际上,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也是我们改革开放的原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智慧和力量在哪里?在中国人民中,在亿万有梦、追梦、圆梦的中国人民中。习近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 靠人民群众来实现。
(二)从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的巩固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的根本历史经验。党的执政规律告诉我们,执政时间越长,越容易脱离群众,党风恶化的危险也越大。“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凡是脱离群众的执政党都要下台,凡是不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党最终都要走向权力的衰微和权力的转移。
苏联解体、苏共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脱离群众、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苏共解散的时候,当时的情景被西方记者称为在“举行一场平静的葬礼”。当大多数人民群众认为这个党已经不能代表他们利益的时候,垮台和失败就是必然的。
习近平指出:“我们国家无论在体制、制度上,还是在所走的道路和今天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境遇,都与前苏联有着相似或者相近乃至相同的地方。弄好了,能走出一片艳阳天;弄不好,苏联的昨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的讲话: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
(三)从党内脱离群众现象大量存在的现状看坚持群众路线的特别紧迫性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全国党员是449万人,占总人口的0.83%。1978年,党员总数是3698万人,占总人口的3.86%。2012年底,党员总数是8512.7万人,占总人口的6.29%,基层党组织是420.1万个。党员队伍原来越庞大,但党群关系,群众路线面临严峻挑战。习近平用了“腐败愈演愈烈、必然亡党亡国”这样振聋发聩的语言,还有那种危险和挑战比“亡党亡国”的危险和挑战更大呢?党内脱离群众现象大量存在,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是横在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无形之墙”。群众的意见是改进的方向,群众的需要是工作的目标。这次活动,就是要切实解决“四风”问题,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赢得民心。
三、准确把握内容,坚持为民务实清廉
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为民,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问题,是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目的;务实,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特征,是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途径;清廉,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是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保障。
(一)增强宗旨意识,坚持执政为民
为民,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国家、权力的主人,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从而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宗旨上为了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利益上维护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真诚的信赖和支持。
(二)增强使命意识,坚持求真务实 务实,即求真务实,出于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坚持“三问”:问政于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问需于民,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问计于民,把群众力量作为第一依靠。
问政于民:要以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作风联系群众,以注重实际、务求实效的精神服务群众,以真诚关怀、全心全意的态度造福群众。要放下架子,迈开步子,扑下身子,接地气、有底气、长灵气、树正气。
问需于民:做到凡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落到实处、问到细处、解决到关键处。
问计于民:只有集思广益,凝聚民智,才能使各项重大决策更切实际、更合民意、更加科学。要尊重群众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热情,真心引导群众,真诚与群众沟通交流,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在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实现良性互动。
二要反对“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聚焦作风建设,以解决“四风”问题为重点。“四风”问题近十几年来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是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不好办,当下必须抓住重点。
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文山会海、贪图虚名、工作不实 的问题。第一,急功近利,热衷于表面文章和形象工程;第二,文山会海,工作虚化;第三,片面追求指标,弄虚作假。
反对官僚主义,要着重解决对待基层、员工、和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问题。第一,高高在上、特权思想突出;第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第三,不讲科学、胡乱决策、盲目蛮干。
反对享乐主义,要着重克服贪图享受、及时行乐思想和精神懈怠、不思进取的现象。
反对奢靡之风,要着重纠治铺张浪费、挥霍无度、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
(三)增强自律意识,坚持纯洁清廉
清廉,即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切实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清廉,就是要自觉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廉政准则,主动接受监督,做到清正廉洁、奉公守法。
我们要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
“为民”要解决一个“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这是根本目的。“务实”是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途径。“清廉”是贯彻群众路线的身份证。
我们要在为民务实清廉中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实现群众利益,从而获得群众信赖、赢得群众支持、得到群众拥护。
四、坚持总要求,以整风精神搞好教育实践活动
(一)借鉴延安整风经验,保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提出12字的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1)照镜子。以党章、党的纪律、群众的期盼、先进典型、党的作风要求为镜子来照照自己,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
(2)正衣冠。自觉地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
(3)洗洗澡。用为民务实清廉要求清洗清洗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就是要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4)治治病。治一治脱离群众的毛病。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12个字的总要求,是两层意思:第一,通过一个环节套着一个环节,把教育实践活动往前推进;第二,要求始终贯彻着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整风精神。我们党有很强的自我纠错机制和能力。
(二)根本是解决宗旨问题,增强群众观点问题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人生观、价值观,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习近平: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党员干部“为了谁”?领导干部掌权用权“为了谁”?就是为了人民群众。干部所拥有的各类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本质上 都是实现人民意志的工具,是一种为民服务的公共权力,是“姓公”,而不“姓私。
“依靠谁”?就是要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事业成功、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职工为重、群众为大。要坚持和完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推进民主管理,强化职工监督,充分激发职工群众的智慧,切实依靠职工群众办好企业、推动发展
“我是谁”,始终牢记领导干部的人民公仆身份,确保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领导干部身居高位,必须正确回答“我是谁”的问题,正确地解决自身的身份观念问题。“我是谁”?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是人民公仆。
(三)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新要求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第一批的延伸和深化。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单位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直接,其不良作风更直接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必须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决反对“四风”,推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提出“三个更加”:要更加注重发挥群众积极性,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在群众家门口开展,必须坚持开门搞活动,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态度真 诚,加强引导,讲究方法,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更加强化问题导向,盯住作风问题不放,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不等不靠,立行立改。要更加注重严格要求,思想上要严起来,整改上要严起来,正风肃纪上要严起来。
通过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各项事业发展具有更广泛、更深厚、更可靠的群众基础,从而促进我村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第二篇:群众路线党课
同志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我校已经启动,广大党员干部都开始了有关内容的认真学习。今天我们集中上第一节党课,我引用2013年7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片文章《群众路线的由来》,带领大家共同了解党的群众路线的由来及其发展。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它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同志,同时凝结着党的集体智慧。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观和群众观,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提出了一整套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我们后来在群众路线理论和实践上的丰富和发展,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之际,首先了解群众路线的历史由来,了解毛泽东同志关于群众路线的丰富思想,对于学习掌握这一重要理论,搞好这次教育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一)党的群众路线是在红军时期孕育产生的。
群众路线讲的是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它的含义概括地讲,就是党章中所说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这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讲党应该具有的群众观点,这是关系党的性质、宗旨的根本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讲党的基本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回答的是党的正确领导意见是从哪里来的。这两个问题,在红军初创的时候就都提出来了。群众路线对我们党之所以具有特别的重要性,是与中国革命长期处于艰苦卓绝的环境有关系。在强大敌人包围的严酷斗争中,红军要生存、要打仗,就必须赢得群众的支持,重视做群众工作,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
首先要有群众观点。红军是否要做群众工作,群众工作在党和红军工作中处于怎样的位置?这在当时认识并不一致。而这又直接涉及红军的性质、军事和政治的关系,以及红军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术等诸多重要问题。毛泽东同志正是在说明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和阐述了党的群众观点的思想。他指出,“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红军主要任务是做群众工作,打仗与做群众工作是一与十之比的。他认为“政治观点即群众观点”,批评红四军中一些同志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说“这是一个很严重的政治路线问题”。“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就这样不可回避地提了出来。
再一个是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问题。“群众路线”这个词,当时更多地还是从这个意义上使用的。毛泽东同志在指导查田运动时,就强调要按“群众路线”办事,一切经过群众。他说:“不按阶级路线与群众路线,不得群众赞助与同意,都不能使查田运动收到成绩,反会使群众不满,阻碍查田运动的进行。”他说,我们要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那么,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我们这样做了,“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他用过河与桥或船的关系,生动地说明了工作方法的重要性,说:“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群众路线既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也是一种工作作风。端正党的作风问题,当时也提出来了,主要是针对在做群众工作中出现的官僚主义。毛泽东同志把官僚主义与群众路线看作是两种对立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他说,官僚主义的表现,“一种是不理不睬或敷衍了事的怠工现象”,“另一种是命令主义”。我们应该采取“群众化的方式”,可以看出,群众路线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和主要思想,在这一时期都已经形成了。
(二)对红军时期所形成的经验,毛泽东同志十分看重。他把这些经验运用到抗日战争的一切工作中,指导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根据地建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各方面的工作,并进一步做了丰富和阐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概括了党的根本宗旨,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成为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观点。毛泽东同志说,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我们党区别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他反复论述了我们党为什么人的问题,立场问题,对人民群众的态度、感情问题,共产党人的标准问题等。
二是概括了党的基本的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同志说,凡属正确的领导意见都是从群众中来的。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他要求全党必须广泛深入地提倡这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领导方法”。
三是概括了党的三大作风,深刻阐述了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关系,使群众路线理论上升到哲学高度。毛泽东同志认为,群众路线既是领导方法,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二者的连接点就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他强调,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正确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党的三大作风,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论述,深化了我们党对群众路线的理论认识,标志着我们党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理论都成熟起来了。
(三)艰苦环境中播下的种子,终于结出了硕果。新中国是人民的胜利,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胜利。然而,党执政以后,依然有一个继续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在群众路线问题上有很多好的思想,大大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比如:关于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的思想;关于兼顾各方面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关于需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证群众路线的贯彻实施,提倡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领导方法的思想;关于党要接受监督,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的思想;关于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官僚主义,干部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扫除“摆架子、摆资格、不平等待人、看不起人”这种低级趣味的“官气”的思想;等等。这里,特别要说说他关于“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的重要思想。这是他在新中国成立后讲得最多的问题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这种身份的转变,使党面临着完全不同于革命时期的新的考验。脱离群众就是最大的考验和最大的危险。关于这一点,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预见到了。他严肃告诫全党,由于胜利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骄傲自满、不思进取和贪图享乐。他提出对付的办法是牢记“两个务必”,反骄破满,保持艰苦奋斗作风。毛泽东同志预见到的问题很快出现了。典型例子就是刘青山、张子善问题。他们两个人都是老革命,都为党和人民立过大功,都在敌人的监狱里经受过严刑拷打的考验,但是在成为执政党之后的短短几年里就变了质。正像毛泽东同志当初指出的那样,其根本问题,一个是骄傲自满,一个是贪图享乐。刘青山曾经说:老子革命那么多年,该享受一下了。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反对贪图享乐,这是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的问题。在我们党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中,他对浪费问题看得很重,认为浪费和贪污一样,“都是极大的犯罪”。他解释说:浪费和贪污在性质上虽不同,“但浪费的损失大于贪污,浪费的范围极广,项目极多,又是一个普遍的严重现象,故须着重地进行斗争,并须定出惩治办法。”“严惩浪费必须与严惩贪污同时进行。”对于提倡艰苦奋斗,毛泽东同志讲了很多话,举了很多例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苹果里面出精神”的故事。他说:“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很多苹果,我们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我看了那个消息很感动。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我们的纪律就建筑在这个自觉性上边。这是我们党的领导和教育的结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再一个是“朱老总过草地”的故事。他说:“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同志们提出,厂长、校长可以住棚子,我看这个法子好,特别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长征路上过草地,根本没有房子,就那么睡,朱总司令走了四十天草地,也是那么睡,都过来了。我们的部队,没有粮食,就吃树皮、树叶。同人民有福共享,有祸同当,这是我们过去干过的,为什么现在不能干呢?只要我们这样干了,就不会脱离群众。”
毛泽东同志的这些话,他讲的这些故事,对今天有着重要启示。他这方面的论述,是我们需要重点学习的。
(四)对毛泽东同志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过三次系统的总结和概括,这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第一次是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党的七大召开前所作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总结了我们党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六大以来与第三次“左”倾错误路线斗争的历史,总结了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和《愚公移山》的闭幕式讲话,都着重讲了群众路线问题。这些关于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集中反映在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中。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党章中系统地阐述群众路线问题,概括了建党以来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关于群众路线的理论和实践。刘少奇同志在党的七大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用专门一个部分论述毛泽东同志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他首先明确了群众路线在毛泽东思想中的重要位置。他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根本的组织路线。”把群众路线放在这样的高度上予以定位,这还是第一次。他重点阐述了什么是党的群众观点的问题,把毛泽东同志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观点作了四个方面的系统概括,即: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第二次是在1956年党的八大上。这集中体现在八大党章和邓小平同志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邓小平同志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作了进一步阐发,提出要通过建立制度和加强监督来保证群众路线的贯彻,使党不脱离群众。他所作的一个重要理论工作,就是概括了群众路线的内涵。强调“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是从做群众工作方法上讲的,重申和强调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这样表述,就用群众路线这个总的概念,把群众观点和群众工作方法都统了起来,使群众路线的内涵明确了、完整了。
第三次是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时候。指出:“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后来,党的十三大党章中又加了一句“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了关于群众路线的完整表述。一直到现在,我们使用的就是这个表述。另一方面的贡献,是把群众路线同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放在一起,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认为这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在中国革命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的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历史决议关于群众路线的这些认识,虽然吸收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新鲜经验,但主要还是总结概括了毛泽东同志从战争年代特别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是拨乱反正,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成果。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根据新的情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都作了大量论述。这些新的发展,集中反映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和党章修改中。
同志们,回顾党的群众路线的由来,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有两点感受很深。一是它来之不易,绝不能丢掉。二是它意义重大,决定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胜利,从根本上说,靠的都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现在,要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的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还在于我们党能不能继续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能不能动员全体中国人民与我们一起奋斗。这次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就是要达到这个目的。正像总书记所指出的:“开展这项活动,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只要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第三篇:群众路线党课资料
突出宗旨意识树立服务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紧紧围绕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探索建立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如何激发内在动力、如何推动有效落实、如何完善实现方式三大问题。
一、在价值层面,突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教育,解决内在动力的问题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来自我们党的实践自觉,也来自我们党对实践认识的理论自觉。这是一个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不断升华的过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进行一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群众观点的再学习、再教育、再武装。这种再学习、再教育、再武装,既要着眼于认识层面,又要跳出认识层面,从确立信念、构建文化、知行统一等三个方面加以强化。
促进认识到信念的转化。对党的群众路线,现在缺的不是“认识”,而是“信念”。讲到党的群众路线,似乎都耳熟能详,“讲”得非常好,“说”得很到位。但在不少党员干部中这种认识并没有真正在思想深处扎根,并没有做到真讲、真信、真遵守、真落
实。信念是一种更牢固、更稳定、更持久的认识。从认识转化为信念,最为关键的是要促进思想理论的自觉。要紧紧围绕“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深入进行唯物史观和党的性质、宗旨教育,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真正确立起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基本观点。要用好历史这本“最好的教科书”,从1940年陈嘉庚的延安警示到延安整风和《甲申三百年祭》,从1945年毛泽东和黄炎培的“周期律”对话到1949年的“进京赶考”和“两个务必”,从上世纪50年代一代新风的开创到后来的曲折探索,从“文革”的重大挫折到改革开放以后不靠“运动”靠“制度”的新路……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深刻地启示我们:我们党的发展、成长始终与党的群众路线相伴随行,群众路线贯彻执行得如何,直接决定我们党的兴衰成败。此外,还要结合现阶段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深刻变化,党员队伍尤其是干部队伍结构的深刻变化,长期执政条件下党所面临的“四大危险”“四大挑战”以及党的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的高度,把这个问题讲到位、讲清楚。促进认识到行动的转化。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重在实践。检验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得如何,不仅要看“说得如何”,更要看“做得如何”。因此,要重在帮助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变,实现在理论自觉、文化自觉基础上的实践自觉,做群众路线的自觉践行者。坚持以科学认识引领实践、指导行动,不摆“花架子”、不搞“一阵风”、不做“应景文章”,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多干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好事实事。坚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和深化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更加自觉地从根本立场、世界观和党性高度上牢固确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实现“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的有机统一。
二、在实践层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解决有效落实的问题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相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增强“问题意识”,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着力解决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
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相结合。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和严峻的挑战。社会的主体是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贯彻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来抓。与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相结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要把党的主张与人民群众的意愿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党的政策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党的目标与人民群众的追求更好地结合起来,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关切。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第四篇:群众路线党课学习体会
近日,我参加了镇第二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题党课。市委党校教授韦绍福以“群众工作九法”为题给我们讲授了一堂精辟、生动、易懂的党课。韦绍福教授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剖析了群众工作涵义,并提出做好群众工作的九种方法。通过这期党课的学习,我深受教育,对新时期下做好群众工作新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路,对增强群众意识和执政为民能力深有启发,获益良多。以下是本人几点学习体会。
“群众工作九法”,即:一是心里装着群众,遇事想着群众;二是放低姿态,平等交流;三是说群众说的话,讲百姓讲的事;四是学会道歉认错,敢于让步妥协;五是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六是有理说理,以理服人;七是言而有信,兑现承诺;八是贴近群众,问计基层;九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九种方法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题“为民、务实、清廉”相呼应,是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总结这九种方法,我认为做好群众工作要践行“四入”群众,即心入群众、情入群众、身入群众、理入群众。
第一,“心入”。做好群众工作,首要是树立群众观点,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从心底里把群众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心里装着群众,遇事想着群众”,把心思放在为民服务上,放在为群众解决问题上,做什么事、开展什么工作都要真心实意把群众利益作为出发点。在这方面,焦裕禄等优秀党员干部是标杆。从《焦裕禄》影片中可以看到,焦裕禄一心为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工作,也因此获得了老百姓的尊敬和衷心拥护。“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只有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做群众的知心人和贴心人,才能赢得民心,树立威信,争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第二,“情入”。做好群众工作,要对群众保持真挚感情,把感情贯穿于群众工作的始终,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如何建立好的干群关系呢?韦教授提出的方法“放低姿态,平等交流”是解答这个问题的切入点,同时这点正是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四风”问题中官僚主义所要求的。我们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同群众放在一个等高线上,与群众联系时戒掉官气,放下架子,带着感情,以普通群众的身份同群众平等相处、交流,“说群众说的话,讲百姓讲的事”,多一点人情味,少一点官腔,缩短双方距离,建立起鱼水情谊,这样干部才会真情实意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群众才会交心和信赖干部。
第三,“身入”。做好群众工作,要走进基层一线,身体力行体察真实情况,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正为民排忧解难。群众路线的归宿就是让人民群众满意,而我们开展工作、作出决策要让群众满意,“贴近群众,问计基层”是必要的方式方法。只有坚持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干什么,知晓群众最担忧、最关心和急需解决的事情,真正读懂、读准群众,才能保证决策和工作不出偏差。如,村务财务管理关系着村民的切身利益,是目前我镇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为加强村务财务管理,我镇拟出台村务财务公开实施方案。我们在方案制定前期走访多个村开展调研,充分调查村务财务管理实际情况,听取村干部、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村民对村务、财务公开的真实所想所需,并将调研情况作为方案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让群众满意的另一点,是对群众答应办的事情要“言而有信,兑现承诺”,“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不能说了不办或离于形式,要切实克服“形式主义”,真正排民忧、解民难,用言出必行、务实的行动赢取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四,“理入”。做好群众工作,要注重讲理的原则性,对群众晓之以理,做到“有理说理,以理服人”。群众最服的是理,而不是权;群众最怕的是理,而不是官。这是我们做群众工作必须明白的“理”。当前,我们在调处征地、拆迁等与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的涉农矛盾时,当群众不明真相而产生误解时,我们要带头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要充分尊重群众,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对群众讲清楚政策、说明白道理;要多做宣传解释工作,灌输法治理念,不断引导群众合理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这样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就能够统一,工作才能顺畅,群众才会满意。当在处理涉及群众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时有了错误,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敢于向群众道歉认错;对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要权衡利弊和得失,在不超出法规底线之下敢于适当的让步妥协,让群众理解到我们的难处和用心。只有用这几种方法,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才能使社会和谐、干群一致、党群一致。
第五篇:群众路线党课发言稿
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正确行使职能职责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向我们全体党员干部指引了当前形势下的发展方向,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也深刻揭示了我党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抓好党性教育,牢记党的宗旨。习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我局是一个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群众的机构,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职能权利,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认识到自己是群众“服务员”的身份,才能正确行使我们的职能职责,完成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
一、树立“功成守志”的人生观。
怎样的人生观,指引出怎样的人生道路,党员干部要牢记入党时的宣言,恪守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根基,秉承“功成守志”的人生观,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履行好党章赋予的神圣使命,正确行使个人的职能职责。
现在有一小部分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不正确,1主要表现在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上面,他们没有承担群众赋予的责任和厚望,没看到身为一个党员干部应该坚守的理想信念,不懂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往往在取得一点点成绩后便沾沾自喜、居功自傲,在事业和工作上浅尝辄止、懈怠不前,忘记了自己的职能所在,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有愧于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努力保持发展的好态势、好趋势、好气势,少一些沾沾自喜,多一些清醒忧患;少一些“现在怎样报喜”的小聪明,多一些“今后如何谋划”的大智慧;少一些“做成了什么”的成就感,多一些“还要做什么”的紧迫感。要有“创先争优”意识,努力形成你追我赶、齐头并进的良好风气,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广大党员干部要看到党和国家在发展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还没有完全满足群众的需要,离群众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时刻牢记群众的需要,时刻牢记为群众服务的理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要加强党性教育,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力戒空谈,要埋头苦干,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谋实利。
广大党员干部要“守志”,就是要突出强化为民意识,防止不作为、乱作为,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格规范职能职责,尽职而不越职,要深化党性教育,帮助党员干部修德养廉;
深入开展党纪党规教育,教育党员干部敬守法纪;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二、树立“功成于民”的政绩观。
怎样看待政绩,秉持怎样的政绩观,这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体现。党员干部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尽到自己应有职责,把成绩做到群众生活中去,让广大群众满不满意,幸不幸福作为自己政绩好坏的最重要指标。
担当职能责任,任内造福为民。敢负责方能放开手脚,奋发有为;有担当方能挑起重担,大有作为。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激烈竞争时代,在座的各位领导干部一定要在其位谋其政,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全部精力用在房地产市场监督、保障性住房建设、房屋拆迁征收补偿、安全生产、物业管理等方面上,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政绩。
党员干部在履行职责的同时,一定要坚决反对急功近利、寅吃卯粮、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提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不让“前任的政绩”变成“后任的包袱”。群众的要求很高,同时群众的要求也很简单,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只要融于到群众生活当中,尽守自己的职责,不越自己的职能,把成绩做到群众生活当中去,在人民群众的利益面前,党员干部要有宽广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以甘当铺路石为荣,以甘做人梯为幸,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做成大事,造福人民。
领导干部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机制。要客观准确的看待工作业绩,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导向,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重用求真务实、踏实重干的优秀干部,向跑官要官者亮红灯,让权力寻租失去“市场”。
三、树立“功成不争”的名利观。
“名利”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淡泊名利的人,也有追名逐利的人。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胸襟气度要大,思想境界要高,要牢固树立“功成不争”的名利观,让名让利于群众就是我们党员干部自身最高的荣誉,我们所追求的是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
作为党员干部要提高对“名利”的认识高度,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精心谋事、潜心干事;权,用于民;情,系于民;利,源于民,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追求更多为群众认可的“名”,争取更多对群众有益的“利”,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作为党员干部要放下个人“名利”,把集体利益放在身前。共产党员从事的是一个神圣而共同的事业,要各尽自己的职能职责,既有台前幕后,也有主角配角,每名党员干部一定要坚守自己的职能职责,不能为了站在显处,作出破格越权的事情。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发生
冲突时,党员干部应坚决克服小我、服从集体。每个科室都有自己的职能职责,要把全局的利益放在前面,不要互相争功求利,甚至相互打击。
古语有云:“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党员干部要远离沽名钓誉,需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达到为民谋利、为集体争荣的境界。
Xx局是一个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单位,每一位党员干部一定要恪守自己的职能职责,要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尽职责而不越职能,把权力真正用在为党分忧、为民造福上;在品德上更加纯洁、在作风上更加务实、在行为上更加先进、在生活上更加廉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升迁,以豁达的胸怀对待得失,以奉献的精神对待事业。
房产局的主要职责是:
1、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住宅与房产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结合我市实际,研究起草住宅与房产业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监督检查住宅与房产业法律、法规、政策和措施的执行情况,调查处理违法行为;负责房产行政诉讼有关事项。
2、根据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规划,研究制订住宅与房产业发展战略、体制改革方案、产业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住宅建设的统计工作。
3、负责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工作,核发房屋有关权属证书;管理房屋产籍档案;负责房产测绘管理。
4、依法监督、规范全市房产市场;负责全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工作;管理房产转让、抵押、租赁、房产交易价格评估和中介服务工作;发布房产市场信息。
5、负责全市物业管理的行业管理工作;负责物业管理项目招投标工作和物业维修专项资金的管理;对物业管理合同进行备案管理;参与拟定物业管理企业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监督检查全市物业管理企业经营活动;参与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验收。
6、负责城市房屋拆迁、装修、修缮的管理;负责房屋安全管理和危险房屋鉴定;负责全市房屋白蚁防治工作。
7、负责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制订并组织实施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负责建立和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组织实施经济适用房建设;办理公有住房出售、租金调整和购买经济适用房对象资格的审核工作。
8、负责监管全市直管公房,确保直管公房的安全使用和保值增值;指导单位自管房的管理工作;负责落实各类房屋政策工作和代管房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