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选修6专题检测试题8

时间:2019-05-14 17:08: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二政治选修6专题检测试题8》,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二政治选修6专题检测试题8》。

第一篇:高二政治选修6专题检测试题8

一、选择题

1.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关于诚信的思想非常丰富,涵盖了从为人做事到治理国家的各个方面。弘扬中华民族崇尚诚信的美德,对于今天构建诚信友爱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下列格言、警句中包含诚信观念的是

()①言必信,行必果 ②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③一诺千金 ④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是指同心同德的重要性,并不包含诚信观念,故②可排除。

【答案】 C 2.诚信是立业之本,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这说明

()A.企业讲求诚信,就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B.企业讲求诚信,就能生产出优质产品 C.企业要发展,必须开展正当竞争,诚信经营 D.企业有了诚信,就能避免激烈的竞争

【解析】 诚信是立业之本;创业经营,诚信是企业之魂。诚信是企业拥有的无形财富,良好的信誉能够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A、B、D三项表述均错误,选C。

【答案】 C 毋庸讳言,现实生活中一定范围和层面上思想的滑坡与社会道德的失范令人担忧,其中诚信意识的缺失尤为突出。制假贩假、坑蒙拐骗、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的问题时有出现。据此回答3~4题。

3.上述现象的存在()①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 ②增大了社会管理和经济运行的成本 ③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④会导致投资不足、经济发展滞缓 A.①②

C.①②③

B.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诚信缺失的危害。诚信缺失,首先会扰乱社会经济发展秩序进而增大社会管理和经济运行成本,最终会导致经济发展滞缓,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答案】 D 4.改变上述现象()①要建立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②要用法律、道德规范引导市场主体的活动 ③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④应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市场的作用往往会导致诚信的缺失,这是市场自发性决定的,因此③可排除。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5.2012年11月,连续的降雪造成110国道封闭,北京延庆大榆树镇政府风雪中为国道上滞留的大货车司机免费送饭,部分司机怕受骗不敢接受。据负责送饭的工作人员说,他们现在送饭最大的难度不在于天冷路滑,而是很多司机担心上当受骗,不敢轻易打开车门。

政府的“雪中送炭”,困在雪中的司机却担心受骗而不领情,政府的“免费午餐”在司机心里成了烫手的山芋,我们除了感到无奈,更多的是直面社会信任危机的深思。

结合材料谈谈重塑社会信任的重要性。

【解析】 镇政府免费送饭、司机害怕受骗,折射出的是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的问题。谈重塑社会信任的重要性,要言之有理,围绕主题。

【答案】 ①司机怕受骗不敢接受免费送饭,这不仅仅是对政府部门的不信任,而是对全社会的不信任。这是道德滑坡、信任缺失烙在我们心里挥之不去的阴霾,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必然面对的阵痛。②一个缺乏信任感的社会,是可怕的社会,如钢筋水泥般铸成的心的桎梏。它缺乏被爱与接受,缺乏温情与感动,缺乏和谐与质朴,成为人与人内心深处不可逾越的鸿沟。③物质水平的进步,不能以道德退步为代价,否则得不偿失。社会信任如空气和水一样,一旦缺失,整个社会体系必将动摇。重塑社会信任迫在眉睫!

6.北京企业信用信息网将升级改造,到2013年底,与市场监管密切相关的28个部门将完成行政处罚信息的归集工作,届时可以查询到更加全面的企业信用情况,失信企业的违法成本进一步加大。

登录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可以查询企业受到处罚的警示信息,还能查询到包括纳税信用A级企业、食品卫生管理A级单位、工程质量获奖信息、和谐劳动关系单位等“良好信息”。截至2012年9月底,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归集信息总量达到2 378.8万条,比去年底增长29.89%,刷新了十年来的增长纪录。

结合材料说明诚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并为建设社会诚信机制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 此题以北京企业信用信息网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诚信的作用以及如何打造诚信。在提合理化建议时可以结合材料具体提出。

【答案】 ①诚信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道德要素,具有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诚信的最大回报,就是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②无论个人、企业或其他组织,诚信都是其立业之基、成功之本。与人合作,诚信是首要原则;创业经营,诚信是企业之魂;创业始于自信,成功缘于诚信。③在市场经济中倡导诚信伦理,构建社会诚信机制。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构建以道德为支撑的社会信用制度,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弘扬中华民族崇尚诚信的美德,构建诚信友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公民道德建设。

第二篇: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检测试题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检测试题

第Ⅰ卷(共50分)

1.2012年1月1日,是我国农历十二月(腊月)初八。在这一天,喝腊八粥是中国老百姓最传统、最讲究的习俗,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保佑国泰民安,祈求丰收和吉祥。自此,各地老百姓拉开春节的序幕,开始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这说明()A.文化对社会活动和人的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文化具有多样性,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2.2011年10月24日,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圆满闭幕。世园会的长安塔在设计上既保持了我国隋唐时期方形古塔的神韵,又显示出时尚现代的都市风貌,将成为提升西安城市建筑文化内涵的标志性建筑。这表明:()①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最基本形式 ②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2年3月25日至31日,首届“深圳·世界戏剧周”在深圳举行,这一活动为戏剧文化的国际交流搭建平台,一批经典戏剧让鹏城市民大饱眼福。中外戏剧文化交流是本次活动的特色,通过中外文化的交流有利于:()①吸收各国一切文化成果 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③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④不同民族文化走向融合和趋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红色短信”对流行的“灰段子”、“黄段子”、“黑段子”等不良短信能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红色短信”如一股清风正气的力量,醒目提神,引人向上。从我国文化发展上看,发送“红色短信”()A.可以彰显民族文化的个性与特色

B.能够维护每个人的精神世界,满足每个人的精神需求 C.符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的要求 D.可以使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5.明末清初著名的国画大师石涛说:“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腹肠。我自收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意思是说()A.创新就是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修补 B.创新就是要彻底抛弃传统

C.创新就是要张扬个性,彻底否定传统

D.在向传统学习的过程中,要突破传统,形成自己的风格

6.赵本山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传神、活灵活现的小品形象,执导、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源于他始终对农村、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从黑土地上获得了丰富的营养,从民间文化中汲取了精神。这说明了()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C.文化创作来自于文化创作者的灵感

D.物质条件差的地方也能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7.从永定门一路向北,前门、正阳门、社稷坛、太庙、天安门、故宫、景山、钟鼓楼……始建于元代的中轴线是古都魅力的重要部分,“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梁思成)。如果为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撰写报告,可用的观点有()①中轴线反映了北京城市文明的演进 ②中轴线是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基础 ③中轴线展现了北京城市文化的独特性 ④中轴线的保护将确保文化传统的稳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我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其中在中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A、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B、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C、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隋唐时期吸纳外来文化

9、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伴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对于中华文化的改造也屡见不鲜,孔子成了商店招牌,老子也担当起了网络游戏的代言人。这启示我们,要想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我们必须()A、以现代科技对中华传统文化彻底改造 B、深刻挖掘传统文化的经济效益 C、既要保持中华文化独特的民族性,又要体现时代性 D、充分吸取外来文化,彻底改造本民族文化

华文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11.汉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包藏着丰富的艺术内蕴。汉字的艺术内蕴大致饱含形美、音美、义美、意美和情美几个方面。汉字无穷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汉语的词根、构词、读音、方言的独特性等方面。材料说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兼收并蓄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汉字是通用的文字

12.徽州(现黄山市)多山富水,道光《徽州府志》有载:“东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峻。”自汉末至唐宋,曾有3次大的人口迁徙,不少中原地区的缙绅仕宦移民徽州,使中原文化在此积淀,与徽州土著山越人文化交融,重新打造出自身特色的徽州文化。这表明()①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

②徽州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3.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医学是医道之学,西医学是医技之学,医道之学是人学,医技之学是科学。几千年来,中医学坚持以人为本,处处都有“道”的内涵,“医道”是中国特有的“儒学”、“道学”和“医学”合二为一的结合体,是中医学的灵魂。这说明()①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不同民族、不同国家 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中华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生命力和无限魅力,除其蕴含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A.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和源泉 B.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C.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D.比其他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15.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提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下列对“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②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③中华民族精神深深置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④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所谓文化自信,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建设文化强国,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①是反对西方进行文化渗透和推行文化霸权的需要 ②就应该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③要认识到中华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鲜明特征

④要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微博打假、微博寻人、微博求职、微博营销、微博论政……技术发展带来了新变 化,这说明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B.传媒的变化推动了文化的共享

C.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D.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实践的要求

20.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目标。推进文化的改革发展,需要 ① 大力发展各项公益性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 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科学执政 ③ 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教育 ④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1.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 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

② 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 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④ 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在“入世十周年”的座谈会上,一位企业家讲了这样一个小尴尬: 为了增进与客户的感情,感恩节这一天,他给世界各地的客户都发邮件表示感谢,没想到回复的特别少,一位希腊的客户干脆直接告诉他,他们根本不过感恩节。由此可见 A.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B.应当认同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D.经济往来离不开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完成1、2题。23.《决定》指出“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我们之所以“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是因为它

①能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③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 ④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羊是广州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仙羊赠穗的美丽传说一直流传至今。广州亚运会创作的吉祥物“满满”,便采用了“羊”和“穗”这个能给大家带来幸运的吉祥之物。羊手里握着谷穗将神话故事再次重现在人们面前。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一定的继承性 ②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

③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根本途径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

25.听到的是京腔京韵的侯宝林的相声,看到的却是卡通人物在说学逗唱;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旦净末丑的表演,听到的却是流行歌曲的韵律。借助Flash等现代化手段,传统戏曲也逐渐地被“80后”甚至“90后”所喜欢。传统戏曲的这一个“漂亮转身”启示我们

A.文化创新的立足点在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 B.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便能实现文化创新 C.文化创新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融入时代元素 D.文化创新需要注重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祝福祖国”百名画家长卷展

第Ⅱ卷(共50分)

“华韵国服”——百年中山装 梵高和阿姆斯特丹的画家们 寄兴烟霞——清代山水画展 物得其宜——黄花梨文化展 天安门的故事——天安门百年影像回

顾展

奔向光明——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足迹展 26.(13分)博物馆是我们分享群体记忆的地方。【点击首博】

同学们点击首都博物馆的网站,看到了很多展览信息:(见右图)

(1)丰富的展览内容,反映了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请写出该方针的具体内容。(2分)

【走进首博】

走进首都博物馆,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是“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中秋节拜“兔儿爷”、冬至日的“九九消寒图”、过小年“糖瓜祭灶”……,大家赞叹之余,也不禁惋惜传统民俗在现实生活中的消逝。有同学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能丢掉我们的“根”,应当把这些传统民俗都恢复起来。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你赞同把传统民俗都恢复起来吗?请说明理由。(11分)

27.美国缺少文化产业的传统资源,但他们却善于从其它民族的历史和故事中取材的文化产品,如右图所示,“熊猫”和“功夫”这两个100%的中国元素,被好莱坞梦工厂包装成《功夫熊猫》,为其赢得数亿美元票房收入。现在他们又对孙悟空产生了兴趣,准备把这个形象搬上荧幕。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通过美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市场的运作、商业包装,使美国文化产业获得新的价值增长点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宣扬了美国的价值观。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材料中美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做法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何借鉴?(12分)

28.山东是“齐鲁之邦”,有着深厚的人文、地理资源优势。近几年来,齐鲁音像出版社根据文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广泛与山东各地方剧团合作,已累计完成拍摄出版吕剧、山东梆子、茂腔、莱芜梆子、柳琴、枣梆、太平调等150余部山东地方戏曲,年发行量200多万盘。同时以山东风光、齐鲁文化为切入点,又相继出版了《中华泰山》《孔子与曲阜》等大型历史文化片和介绍青岛、蓬莱等各地的“山东风光”系列旅游片。这些措施不但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为拯救民族传统文化、振兴山东戏曲,让更多的传统剧种以现代的传媒方式延续和流传,为齐鲁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故。

结合上述材科,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正确态度?(2分)

(2)你对齐鲁音像出版社的做法是怎样认识的?(8分)

29.2012年6月29日10时许,在经过近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安全返回,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中国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全掌握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这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取得的新胜利,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不仅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也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3分)

(2)航天事业的成功,使人们的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了又一次振奋。请你从文化创新的角度,简述我们青年学生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2分)

第三篇:高二政治选修三检测题(专题三、四、五)参考答案

高二政治选修三检测题(专题三、四、五)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CDABA6,BBDCD11,ACBDC16,ADDCD

二、非选择题

21、(1)联邦制、两党制、总统制、三权分立制。(4分)

(2)①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政体,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同时还可以制约立法权与司法权,在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题中观点有一定道理。②同时也必须看到,美国权力运行的规则是三权分立,其核心内容是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各级法院。总统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受到国会和联邦最高法院的制约。观点夸大了美国总统的权力。③美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三权分立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美国的国家权力实际掌控在资产阶级手中,总统只是其代理人。(12分)

22.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民主集中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结合教材基础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实行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鲜明特点。(6分)

(2)①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2分)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各种具体制度,它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3分)

③五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二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三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四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4分)

23、(1)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3分)

(2)联合国在东帝汶的维和行动体现了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为解决地区冲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分)

(3)联合国对印度洋海啸灾难而发起大救助运动,这体现了联合国在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推动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4分)

24.解析: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第(1)问,根据欧盟的宗旨和地位分析。第(2)问,从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什么致力于发展中欧关系、怎样促进中欧关系发展三方面分析。

答案:(1)①欧盟的宗旨是以共同体的方式,实现各成员国共同目标:促进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标准,加强国际合作。(3分)

②欧盟27个成员国的集团优势地位,使其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欧盟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欧盟在国际事务中有重要影响,发挥着重大作用。(3分)

(2)①中国重视欧盟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致力于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扩大和深化中欧关系。(6分)

②原因:中欧之间有许多共同点。中欧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倡导多边主义,主张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主张消除贫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欧各具经济优势,互补性强。(6分)

失败不是命运,成功不是偶然!

第四篇:高二政治下册第一次段考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50分)

1.下列分别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心外无物和上帝创世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与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我在故我思

2.人们常说心动不如行动,原因在于: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C.实践是直接现实性活动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3.2010年3月19日中国北方地区遭遇今年最强的沙尘天气袭击,局地还遭遇了强沙尘暴袭击。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沙尘影响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现在的天空不再让人欢喜而让人忧,这是因为()

A.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

B.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C.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D.以错误认识引导下的实践造成了对自然界的严重破坏

4.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遇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如果人类继续破坏和浪费水资源,那么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水资源有限的,要节约用水 ②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③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将受惩罚 ④要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改变自然界。例如,人们可以通过人工催雨或消雨的方法产生降雨或不下雨,用人工消雾的方法来消除浓雾。这说明()

A.自然界的变化与发展受人的意识的影响

B.人的意识能决定自然界某些部分的存在与变化

C.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D.物质和意识相统一,决定着自然界的变化与发展

6.建国初期,为解决吃饭,我国将北大荒开垦成北大仓今天,为了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草)。我国农业生产的这一变化,从哲学上充分说明()

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事物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7.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发展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上述要求符合的哲理是()

①做工作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③要善于全面地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某地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农民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喜鹊到冬天也不飞走,在果树上筑巢过冬,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这个实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哲学智慧 ②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③要善于利用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 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2010年2月23日,卫生部出台《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由于公立医院在我国卫生体系中地位重要、影响重大,是医改工作中最为艰巨的任务。国务院决定,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待经验成熟、条件具备再向全国推开。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③要抓主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词不离句,句不离章是记英语单词的一个有效办法。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C.认识事物也是有规律可循的D.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直接联系

11.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在谈到自己的成功时说:他是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减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这一诗句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2.先进典型的经验值得推广,放到哪里,哪里就出成果。这个看法()

A.懂得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B.不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懂得按规律办事是成功的前提

D.不懂得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13.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对知识的态度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①一分为二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辩证否定即扬弃 ④谦虚好学,不耻下问

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14.对待中国传统文化,XXX同志历来是实事求是、科学分析的。他指出:应该充分地利用遗产,要批判地利用遗产。在对待传统文化上XXX坚持了①辩证的否定观 ②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参加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一致认为:人类不是气候的主宰者,而是依存者。人与气候的关系是互动的,因此也应该是友好的。这从哲学上看:

A.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自然规律和周围环境的认识

B.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它能为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和平的世界发挥重要作用

C.人与气候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D.在人类善待大自然的同时,大自然也会友好地善待人类

16.危机,即危险和机遇伴生。危机既有危害深重的一面,也有良机潜伏的另一面;而且,往往危有多深,机就有多大。危与机并存,我们应该学会转危为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依存 ②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

③看问题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④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A.①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宋代诗人陈简斋的诗作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B.脱离物质的运动是存在的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事物是静止的2009年12月28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必须着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继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继续增进农民福祉。回答18-19题。

18.强调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继续增进农民福祉的哲学依据是: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19.会议强调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主要体现:

A.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B.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C.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一直注重效率与公平的结合。效率与公平及二者关系状况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发展变化的。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公平与效率并重,再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从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体现出二者关系的动态变化。回答20-21题。

20.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主要是:

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重视矛盾的主要方面,抓本质和主流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效率与公平及二者关系状况是动态的,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发展变化的。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为此要多挖掘事物的矛盾以推动事物发展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2009年12月5-7日召开了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阐述了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具体部署了2010年经济工作。要实现2010年经济发展的目标必须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服务型政府。这是因为:

A.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要求

B.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的变化 C.社会意识必须与社会存在同步发展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3.在官方媒体网站的调查中显示,收入问题、住房问题、物价问题等民生话题成为2010年两会最受关注的话题的前三甲。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国务院总理XXX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是表述。这从哲学上要求我们:

A.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B.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C.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D.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

24.经济条件是影响人们幸福程度的基础因素,但人们的幸福指数(幸福感)并不完全与物质生活的富裕程度成正比。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诸多其他因素,如健康的身体、美满的婚姻、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就感、安全感和对工作的满意度等,对人的幸福指数影响越来越大。这说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观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5.安徽省财政厅优秀选派干部、凤阳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扎根基层6年,无私奉献、为民爱民的事迹感动群众,赢得广泛赞誉,被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从沈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A.人生价值在于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B.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C.人的价值的实现完全靠个人的奋斗 D.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在于外部环境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材料一:近几届世博会的主题

1998葡萄牙里斯本海洋未来的财富

1999中国云南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2000德国汉诺威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2005日本爱知县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2008西班牙萨拉戈萨水与可持续发展

2010中国上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注:主题是世博会的灵魂。即将在2010年5月1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其主题既延续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现了新时代背景下让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

运用唯物论的观点分析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理论依据。(12分)

27.改革开放以来(至2010年),中央发布了十二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这十二个一号文件都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记载了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反映了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步伐。一号文件的出台,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请运用实践的观点,谈谈你对十二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出台的认识。(14分)

28.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人们开始认识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从而减低碳,特剐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生活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现在在生活中人们开始节水、节电、节约纸张等,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

请从辩证法的发展的观点谈谈你对推进节能降耗、低碳生活的建议。(9分)

29.某地在发展过程中提出:要善于从剖析矛盾入手,以科学发展解题,坚持尊重规律、尊重实际、尊重群众,坚持在发展中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在不断破解各种矛盾冲突中获得新的发展。该地区推行幸福指数,他们把老百姓的幸福感作为最重要的指标体系,在发展中始终坚持城乡统筹,打通城乡间的生产要素,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

该地区在发展中的有益探索,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哲学启示?(1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20212

5CCDAADCACDBBCCADCACBAABDB

二、非选择题

26.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③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这要求我们必须按规律办事。

27.(1)十二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说明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2分)

(2)十二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都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分)

(3)十二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说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分)

(4)中央发布了十二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说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分)

(5)一号文件的出台,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3分)

28.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可替换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革命的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坚持创新)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多开发节能降耗的新发明、新设备。②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每个人都要从点滴小事做起,节水,节电,节约纸张等。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不断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让人们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每点3分,答全3点发展观即可得满分)

29.(1)该地区善于从剖析矛盾人手,启示我们矛盾是普遍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应该正视矛盾,善于用矛盾分析方法去认识和解决问题。(3分)

(2)该地区尊重实际、尊重规律启示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要尊重规律,坚持实事求是。(3分)

(3)该地区尊重群众把老百姓的幸福感作为最重要的指标体系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实践的主休,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3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必须树立正确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3分)

(4)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该地区始终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启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和综合的思维方式。(3分)

第五篇:高二政治检测题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题3.5分,合计77分)

1.《经济日报》报道,当前我国农村中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大专以上只有0.5%。以上数据说明()

A.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B.我国农村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普遍较低

C.我国农村的科技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D.我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低

2.上题材料中说明的问题对农村的影响是()

A.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B.不利于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

C.有利于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D.缩小了城乡差别,增加了农民收入

西汉刘向在《说苑》中将“文”与“化”二字联为一词,他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回答3—4题。

3.“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二字()

A.体现了古人对文化的力量的一种深刻认识B.体现了文化非常丰富的形式

C.说明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D.说明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4.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个人的成长历程中②思想、道德、教育、文学、艺术中

③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④文化的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中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5.下列哪些现象属于文化存在的具体形式()

①马克思主义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共产主义信仰

④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⑤文化传播、积累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6.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绝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总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这是因为()

A.不同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不同

B.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C.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对政治、经济有反作用

D.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7.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这说明()

A.人类发展到今天,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B.人类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C.人类发展到今天,文化与民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D.人类发展到今天,文化与法制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我国两宋时期文化领域新特点之一是宋词的繁荣。李清照是宋代著名词人,其词风深受国破家亡之痛的影响,忧伤而忧郁。后世的文人作家在表达忧伤的作品中,比较喜欢引用李清照的词。回答8—9题。

8.李清照是宋代的著名词人,其词风深受国破家亡之痛的影响,忧伤而忧郁。这说明()

A.婉约派的风格B.两宋文学的主流是词

C.一定的文化现象都是某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D.封建制度的腐败

9.后世历代的文人在表达忧伤的作品中,是比较喜欢引用李清照的词的,可见()

A.李清照的词促进了后世的人们的全面发展B.宋词丰富了我国文学史内容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D.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感情

10.国家的竞争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

A.经济力量B.军事力量C.人才D.道德素质

11.海外学者回国创业周活动在北京、上海、江苏等14个省市展开,并决定在北京举办“聚焦特大型国有企业”专题活动。海外学者回国创业()

A.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B.可以解决我国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

C.意味着我国将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意味着我国即将摆脱不发达阶段

12.在封建社会,君臣之间、主仆之间、长幼之间、男女之间不可能采取平等的方式交往,而必须遵循封建礼教的规范交往,这说明()

A.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D.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

13.在异国他乡,一声平常的问候,不经意间的举手投足,一副耳熟能详的对联,都是一杯数千年的中 华文化的佳酿,令人心醉。这说明()

A.中华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中华文化成为我国现阶段人民精神力量的主流D.中华文化总给人无穷的精神力量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力,发挥文化的精神力量,红色旅游正在升温。回答14—16题。

14.贵州省遵义市及黎平、荔波等县几个主要红色旅游点,春节黄金周期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2万多人次,旅游收入达4500多万元,占全省春节黄金周期间旅游总收入的154%。这表明开展红色旅游()

A.只是为了增加当地经济收入B.直接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C.有利于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的发展D.弘扬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15.江西省红色旅游景区异常火爆,井冈山接待游客2.1万人次,12万名党员干部到瑞金革命旧居旧址参观学习,红色旅游成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课堂。开展红色旅游有利于()

A.迅速提高革命老区群众的生活水平B.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C.保护革命老区的环境D.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16.以“延安精神、革命圣地”为主题的“红色之旅在延安”活动启动后,陕西省将结合延安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通过开发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如“红军长征之路主题公园”、“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等,增强延安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该活动的启动()

①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益尝试②有利于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③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艰苦奋斗精神④有利于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7.2012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5周年纪念日,南京市当天上午10时在全市拉响警报,在纪念馆举行庄严的悼念活动。从该活动的影响力来看,此举()

①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举措②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

③能杜绝世界范围内战争的发生④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8.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后()

A.能够随时随地轻易改变B.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将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C.永远不会改变D.会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唐朝的统一强盛,内外交流的广泛频繁,赋予了唐代文化兼收并蓄、博大辉煌的时代特征,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时期在天文学、地理学、医药学等科学技术领域都有新的突破。雕版印刷已经出现。在文学艺术中,特别是诗歌、书法、绘画、雕塑以及音乐舞蹈领域成就卓著,名人辈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随着城市的繁荣,唐人的社会生活也更加丰富多样,在服饰、生活用具,以及娱乐项目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反映出唐人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的改变。回答19—21题。

19.唐朝的统一强盛,内外交流的广泛频繁,赋予了唐代文化兼收并蓄、博大辉煌的时代特征。这说明()

A.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B.文化影响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文化的吸引力D.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20.我们讲的文化,既包括材料中所讲的科学技术、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更包括()

A.文化的传承和发展B.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部分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 D.从原始到现代的部分

21.材料也告诉我们,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上面临严峻的挑战,而且还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

A.经济竞争力B.文化实力和竞争力C.科技竞争力D.教育竞争力

22、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属于文化现象 ②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并对经济起重大决定性作用 ④电影市场全面繁荣,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 ⑤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

A.①③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23分)

23、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组织了多场专项展览,如数字广播电视产业展、国际动漫画及卡通游戏展、中外文化精品展、中国国粹暨当代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国际印刷精品暨技术设备器材展等。“文博会”引来全国700多个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380亿元,其中超亿元的项目80个,5000万元至1亿元的项目54个。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3分)

24、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但是,在当今世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盛会、价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某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10分)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B3.A4.C5.D6.C7.A8.C9.C10.C11.A12.B13.A14.C15.B16.D17.A18.B19.A20.C21.B22.B

二、非选择题

23.答: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在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取得巨大成功充分体现了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的特点。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重视文化的积极贡献;在发展文化事业的时候也要注重与经济的联系,使两者共同发展。

24、答:①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②只有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解决好软实力不足的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俄语年”和俄罗斯“汉语年”将借助文化的载体——俄语和汉语在中国和俄罗斯的传播,进一步深化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夯实中俄友谊的民间基础。

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有何意义?

答:①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和竞争力,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②有利于外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增进我国人民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③有利于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④有利于促进国家间政治互信,推动经济发展。(其他意义)

补充:如何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答: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还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②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下载高二政治选修6专题检测试题8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二政治选修6专题检测试题8.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年高二政治(选修)专题训练

    1.国家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任何分裂活动都必将以失败而告终,这是一个铁的事实。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是世界各国不容置疑的共同信念;坚决打击破坏......

    高二政治下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1(最终定稿)

    邯郸市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政治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5页,第II卷第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 (选择......

    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政治(选修)复习试题

    2017~2018学年高二期末政治(选修)复习试题 1.通过生微信公众号、智慧社区APP软件等互联网技术手段,基层政府、社区物业与居民建立起良性互动的“云互动平台”。互联网技术的运用......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9月检测

    高二政治9月份学情调研试题 出题人: 审核人:审批人: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 2012年6月16日是中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目前我国已有30多处文化古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回答1......

    高二选修

    高二选修《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集锦 《论语>>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翻译: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

    高二政治期末试题

    衡水市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政治试题本试卷分Ⅰ卷和Ⅱ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被推翻的法国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把“统治阶级”定义为......

    高二政治联考试题

    2013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高二政治试卷命题学校: 英山一中 命题教师:汪双明 胡卉 审题教师:刘春利考试时间: 2013年11月12日 上午8:00—9:30 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