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外访万家事迹材料
“课外访万家”事迹材料
家访,是学校和家庭沟通的桥梁,让两者紧密起来,形成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合力”,从而帮助教师解决许多在学校无法解决的难题。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杂,如果没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努力,都收不到完善的效果。” 正因为如此,在教育局“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开展的契机下,我秉持着一贯的作风,更加积极深入地投身于家访中。在此,我仅结合几年班主任家访工作和教育见闻,探讨一下家访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家访是情感的纽带
1、联系学生与老师的情感纽带。
老师面对的是全班五十几个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有局限性,在这个大集体中,可能有很多渴望被关注,需要被关注的学生,并未能如愿。家访就为老师的这一疏忽提供了纠正的机会。如班上有一女生,眼睛严重弱视又散光,带着厚厚眼镜片的眼镜还看黑板上的字不是很清楚,知识接收能力又差(曾经退休在家的爷爷教她,可是教了就忘,效果很差),加上人本身就内向,变得更加自卑,根本不与别人交流。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与家长沟通,肯定了他的刻苦努力,听取家长的意见,根据孩子视力的需要让孩子坐有第三排,同时商定,家长和老师都和学生温和谈心、交流,悉心辅导,不生气、不打骂,对孩子多加鼓励,这一学生现在性格逐渐变得开朗,有时会和同学在一起玩,也常能看到了她迷人的笑容。” 从这个了例子里,不难看出,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抚摸,一个拥抱,都会让他们欣喜万分。我深信,在以后的教学中,这些会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会成为一种积极的因素,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有了情感基础,学生会更自信,更积极的面对学习。
2、联系老师与家长的情感纽带
通过家访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所以这登门家访的传统不能去。老写的“親”字,也说明一个道理:人要常见面才会亲。所以家访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感情亲切融洽。
顶着烈日去家访,踏着月光才回家。这让家长感受到了老师对孩子的关心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很多家长都很感动。他们愿意敞开心扉与老师交流,因为他们觉得把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很放心。校长不是这样对我们说过吗?我们与家长应该是同盟军。是呀,在家访中,家长对老师的生疏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接受和信任。教师进入学生家庭之后,家长第一句话就是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的关心。听到这些,再大的困难,再多的辛劳,都被抛在了脑后。特别是对留守学生的家长触动很大,我来到这些孩子的家,他们的爷爷奶奶脸上是惊奇、是感动,甚至有些不知所措,我一边叫着爷爷、奶奶,一边帮他们干农活,帮他们晒谷子,收谷子,摘菜„„我能做的,我尽量帮他们,也很快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家长更是说:“这么热的天,老师你们不用这么辛苦来我家,真是太感谢了。”我笑着说:“就是因为你们的情况特殊,我才更要来了解他的成长环境,来找到更好地方法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啊。”老人的笑是那么憨厚而灿烂!我收获的是人类最善良的一面,人与人之间最难能可贵的信任„„
3、联系孩子与家长的情感纽带
家访能协调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及时阻止孩子不正常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现在的孩子因为社会特殊的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影响,已经有过早的思维和自我独立意识,与家长的矛盾在所难免。在这种矛盾情况下,家访能起到非常有效的调节作用。也有的家庭因父母的矛盾冲突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班上廖佳盛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的关爱,逐步形成了孤独郁闷,不善言语的性格,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教育无方,导致了该生终日总是精神不振,郁闷寡言,不善与师生交流,缺乏自主学习精神,作业不能独立完成,喜欢独自看电视。刚与他接触我觉察到他缺少温暖,缺少关爱。因为他拒绝我走进他的心里。我决定通过家访去抚平他受伤的心灵。开始我通过家访汇报该生在学校的各方面的表现以及学习情况;了解该生在家的思想状况和具体表现从侧面了解该生的家庭成员及其家庭环境。再以电话的形式与该生的爸爸取得联系,并求得学生家长的支持;了解该生家庭情况的根源所在,以便对学生教育好“对症下药”。本次家访指出家庭的不完整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导致溺爱孩子的弊端;祖孙互说心中积言,填平“代沟”;制定出孩子的改变计划。在这期间,我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他,通过班级集体的力量让他感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实践证明,爱可以增进师生友谊,加深了解认识,加强相互信任,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在爱的基础上,我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开展理想前途教育,做了大量的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几次的家访,余耀宏释消了自卑的心理,脸上绽放出了笑容,把自己融入到了班集体之中,他说自己不再是一只无人问津的孤独的小鸟了,她从寒冷的冬日回到了艳阳的春阳,他感到班集体的温暖。自从余耀宏的心理负担减轻后,他的学习成绩也在缓缓上升。
二、家访是传递信息的纽带
1、获得许多第一手育人资料。家庭是学生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气氛与养育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家访中,我们亲眼看到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通过交谈,对学生性格,爱好,以及目前的学习状况也都有了大致的了解,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能针对个体,更加有的放矢,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今年我教三年级,发现有几个孩子特别调皮捣蛋,作业经常拖欠,甚至不做,为了帮孩子们快点赶上大部队,成为合格的小学生,我走访了这几个问题突出的学生,与家长沟通才了解到,他们多数由爷爷奶奶照顾,隔代溺爱严重,生怕孩子吃点苦,所以孩子自理能力差,比较娇惯。我与家长协商,试着放手,让他们慢慢学会长大,共同帮孩子养成好习惯。得到家长大力支持,并承诺不再包办,让孩子自己动手。经过几个星期的共同努力,现在感觉孩子们长大了不少,上课守规矩了,清洁慢慢会做了......看着孩子们的点点进步,让我深深体会到,能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可以让我们的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很大的成绩。
2、为学校树立“阳光牌”。
通过向学生家长讲述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等基本情况,我们试图把学校的阳光理念播撒到每位孩子与家长的心里,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让家长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们选你们的学校没有错!”,这应该是对我们老师,对我们学校最高的评价吧!
3、多棱角地认识学生。
家访实践证明,很多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的表现判若两人。了解了很多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唐佳艺同学,她是一个极有个性的孩子,喜怒哀乐都挂在脸上,很情绪化,是一匹小野马,很难驯服。这次家访,我们商量了一下,第一个选择去她家,家里很宽敞,学习环境很好,有自己的小书房,听说老师第一个家访的是她,她表现的很兴奋,所有的兴奋与喜悦都洋溢在脸上。和她妈妈促膝长谈,才知晓她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很小父母亲就分开了,父亲组建了新家庭,妈妈为了给她好的学习环境,最近才把她接到了身边。终于知晓她张扬个性背后的故事了,她是一个脆弱的孩子、不自信的孩子,需要家人和老师的好好呵护。我想,走进他们的家庭后,才有可能更好地走近他们的心灵。
4、传递最新的教育理念和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
现在的学生家长年龄都在32-45之间,他们本身受教育的程度参差不齐,加上现在还有一些民工子弟的孩子,父母亲的文化水平不是太高,极其粗暴的或极其溺爱的教育方式仍然存在,家庭教育还有很多弊病,因此,作为走在教育前线的我们,有必要提示家长在重视子女教育的同时,也一定要讲究方法,尤其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多给家长一些经验和方法,这对学校的教育会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经过一个多月的走访,我们陆陆续续走遍了全班50个孩子的家庭。我们和孩子们的关系也走过了从一开始的彼此陌生,心生顾忌,到现在眼神中有着满满的信任,常常会有家长主动联系我,谈谈孩子最近的情况,交流教育孩子的体会。孩子们的习惯比原来好多了,看着一个个懂事的小家伙,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实践证明,家访让我们读懂了每个孩子期待的目光、看到了每位家长坦诚的愿望,家访有如一片曙光,给每个家庭带来教师的温暖,给予学生最真挚的期待,赋予每一个孩子最灿烂的微笑!
第二篇:课外访万家的事迹
课外访万家的事迹
为了贯彻省厅《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文件精神,按照学校的工作部署,我利用休息时间,开展了家访活动。在走访中,我做到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教师的高度责任心和强烈的责任感,践行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理念,唱响了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的主旋律。
通过多次参加此项活动的会议,我进一步明确了课外访万家活动的重大意义,精心确定受访对象和家访时间。我按照制定的家访计划实地家访,填好家访手记表,并且及时上交,较好地完成了学校组织的这次家访任务。
回想家访的经过,我感触最深的是冒着寒风,顶着大雨亲自步行到学生家,对本班学生进行家访,每到一个学生的家里,都详细地向家长介绍学生在学校的真实表现,认真倾听家长对于家庭和学生的情况介绍,同时认真耐心的解答学生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详细具体的介绍学校的各方面情况,并且为学生和家长带去了学生在校各方面的信息,在寒冷的季节里,给学生和家长送去了温暖,带去了关爱,捎去了问候,家长和学生都很激动,有的家长甚至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一路辛苦,一路风尘,在结束家访回来的路上,我感到那么的疲劳,可是想到见到学生时的欣喜,见到家长时的亲切,想到家长和学生更加了解了学校,热爱学校,我更加了解了学生而去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时,我感到那么的值得,那么的欣慰!
家访活动结束后,我又及时整理材料,写家访活动总结,写自己的感受,家长感言和学生感言以及相关的图片,为家访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第三篇:课外访万家
“课外访万家”家访手记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公安县狮子口镇剅口小学
洪光发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开展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家访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教师家访的目的是要亲身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学习实践活动的效果;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和家庭教育状况,然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认识,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教师进行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里距离。家访,如同一场久旱逢甘霖的及时雨,播洒在家校两地。一群与我朝夕相处的学生,我即将迈入你们的门槛,走进你们的心灵。
家访手记:学生:王李雪
1、学生信息:自习课不遵守纪律,好讲话,自控能力差,学习成绩差,但天资比较聪明,是可塑之才。
2、家访目的:了解父母对他的教育方法,改进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
2011年10月15日中午12:20,刚吃过中饭,太阳依旧那么毒辣,我和我们学校的袁渊老师骑着摩托来到距离学校4公里的法华寺村家访。在骑车路上,我们心情忐忑,因为我们接触过不少这样的家长,他们不太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免不了敷衍了事。不过这样也好,我们可以早点回家了。
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很快来到了王李雪同学的家里,由于事先进行过电话联系,孩子的奶奶在家,一听到老师来了,接出家门很远。走进家门,懂事的孩子不容奶奶的吩咐,自觉地洗茶杯,沏茶,放茶叶,俨然是一个小主人。奶奶端板凳,抹桌子,像对待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款待我们。我们为了不打扰老人一家的安排,尽量少占用他们的时间,在客套之后,转入正题——家访。她们一家五口,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奶奶在家中照顾孙女。家庭条件比较贫困,去年刚做的平房,还没有粉刷。孩子的爸妈每天都要给他们通一次电话,希望孩子努力学习,以后考上大学;孩子在家也很懂事,孝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奶奶对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多督促孩子的学习,常提问,各方面都严一点。孩子坐在一旁,腼腆的神色中,也承诺了自己的梦想:一定努力学习,报答老师,报答父母,报答奶奶……我们向孩子奶奶汇报了孩子在校的表现,询问了孩子在家的情况,同时也介绍了我校开展“校外访万家”活动的具体情况。孩子奶奶对于老师的到来非常高兴,起初她以为自己的孙子成绩不好,老师就没有当回事,事实却不是这样,后悔自己不太重视孩子的教育,并表示以后一定尽全力配合学校努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半个多小时的家访,从奶奶的殷勤款待,到孩子的彬彬有礼,从屋宇的陈设摆布到道路的艰难出行,我想到: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贫穷。临别时,孩子口中“再见”的声音,扣人心弦,奶奶的期盼“等孙娃考上大学后,我们一定接你们喝喜酒”。一股绵绵的尊师之情溢于言表,浓浓的爱意渗透在我们的骨髓深处。
家访手记:学生毛乙灵
1、学生信息:沉默寡语,有时还忘掉当天的作业。数学成绩较好,对语文一点兴趣也没有。
2、家访目的:了解父母对他的教育方法,改进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尽快的融入学习生活,发挥自己的潜力,取得好的成绩。
奶奶热情地把我们送到了另一位家访对象——毛乙灵同学的家里。孩子的父母满怀歉意地告诉老师,由于自己平时忙于农活,无暇顾及孩子的管教,给老师们添了很多麻烦,希望老师们对孩子严加管教,自己以后也将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陪孩子,家庭和学校一起将孩子培养成才。谈话时间不长,但毛乙灵同学当时的态度却出乎我的意料:他认真听了我们的谈话后,他说老师我会改的,请您相信我。说完将头深深的埋下了,当时的我几乎是呆住了。几秒钟后,我说:我相信你,我一直都相信你。我们的谈话在一分钟的沉默后结束了。
时间很快到了三点,我们大家得告辞了,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大家感慨良多,家长的表现让我们感到意外,也让我们无比感动。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需要老师反馈孩子在校的情况,需要他们眼中的教育专家给他们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尤其是处于困境中的家庭和孩子,更需要学校和我们老师的关爱,而我们却往忽视了这一点,也许我们的一次微不足道的行动在孩子的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成为他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白天走村串户,入夜辗转反侧。那含泪的情景,那祝福的话语,那殷切的期盼,不时地在脑海里呈现。可爱的乡村,孕育了憨厚的庄稼人;可敬的农人,养育了纯真的孩童。纯朴的乡音,已潜移默化地渗透于我的耳中。稚气未脱的笑言,求知渴求的眼眸,更驱使我责无旁贷,义无反顾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用爱去呵护,用心去感悟,用身去践行。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第四篇:课外访万家
“课外访万家”之感悟
这两个月以来陆陆续续去了部分学生家进行家访,家访回来后心情很复杂,有喜有忧,听着家长对自己的信任,感觉肩上的担子又重了许多。
想想自己接手这个班也一年多了,曾经多次对学生进行家访,每次的感受都完全不同。不同性格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我再次感受到孩子们的个性与思想及学习态度跟家庭有很大关系。
虽然家访活动很辛苦,但在家访中我也收获了很多,一次次的受到了启发,也一次次被我的学生和家长感动着:当我走进学生家中时,家长和孩子们的热情让我感动了,印象最深的是去班上一位叫贾弼凯的孩子家里,还没走进家门,远远就看见两个孩子站在阳台上欢呼,那股兴奋劲儿让我感受到我的学生是那样的可爱。当听到有的家长为了更好的辅导孩子,毅然换了工作岗位专心在家带孩子时,他们的付出让我感动了;当听到家长夸孩子有进步时,我又被孩子的进步感动了„„
在家访之前,我跟几位家长们都通了电话,电话里我能感受到家长们高兴的心情,有的家长本来要上班,知道我要去,就特意请了假在家等我;有的家长因为不在学校附近住,怕我跑很多路,就来学校接我一块乘车前去;还有的家长因为抽不出时间,而觉得失去了一次很好的与老师沟通的机会,事后多次打电话,请我改天一定去家里坐坐。这些举动让我觉得家长们很重视老师的来访,也很欢迎老师家访,他们特别想有一个机会能单独和老师一起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我也更深地感受到家长对孩子的殷殷期望。
在这次家访中,在贾弼凯和谷钊这两个孩子家待得时间最长。从家长的眼神中,我能够感受到这两位家长都特别关注孩子的发展,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比较关心和了解。但孩子有些小时候养成的坏习惯着实给家长带来很多烦恼。不过,我相信,有付出一定有回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协调,我们彼此达成了一致协议,为孩子们制定了一个目标性的计划,共同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我们都坚信,家校联系的结果一定是美好的!
通过家访我发现大部分家长还是比较关心孩子的学习的,不过,不得不承认这些家长的付出确实有了回报。孩子们还小哪懂学习的重要性,家长和老师共同的监督,做到学校、家庭强强联手,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关爱,能不被这股强大的阵容感染吗?试想,家长每天只顾忙着赚钱,忽视了孩子的学习及心里想法,成绩跟不上,老师又对这样的孩子视若不见,孩子们学习还会有劲吗?且不谈我们成人有时候没有压力就有点浑浑噩噩,更何况是年龄不到10岁的孩童?难道他们在没人关心,管教的情况下还会自觉主动的学习吗?从几次家访的情况看,凡是家长经常联系老师,常与老师交流沟通孩子在家在校情况的孩子,成绩都不会差到哪。相反,越是那些怎么都联系不上家长,家访也难得碰上一面的家庭出来的孩子往往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差,跟不上班级其他孩子步伐。倒并不是这些孩子比其他孩子笨,我想更多的还是在于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一个家庭,父母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并决定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此次家访更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有多重,我们应该以一颗宽大的心去包容千差万别的学生,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所以我们要关爱每一位学生。而家访就是表现关爱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通过家访,可以和学生家长相互了解情况,交流各方面的信息,沟通感情,这可真是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第五篇:课外访万家
架起沟通桥梁
绘制教育彩虹
宣传发动,形成氛围
要做好访前培训。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家访培训,使教师理解家访的目的意义和工作要求,掌握正确的家访方式和方法。
要做好社会宣传。学校要向家长发一封家访公开信,向家长宣传家访的目的、意义和家访方案,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合作。这也是沟通感情很好的形式。
抓好舆论宣传,形成良好氛围。学校将充分运用简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家访活动情况、家访中好的做法和先进事迹,提高群众知晓率,扩大社会影响力,促进活动深入开展并取得实效。
建立制度,狠抓落实
要建立校领导访教师、教师访学生的制度。
家访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突出重点,做到“六回访”;要落实家访内容,做到“六必进”;要讲求实效,做到“六知道”;要遵守纪律,做到“六不准”。
一是实行“六回访”。即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庭,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思想、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进城务工子女家庭,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在此次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建立跟踪回访制度。
二是实施“六必进”。即教育的政策措施进家庭,贫困生资助方案进家庭,学困生转化措施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进家庭,教师个性化关爱进家庭。
三是做到“六知道”。学生知道教师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家长知道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家长知道学生的任课教师情况,教师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教师知道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和期盼,学校知道家访收集的家长意见和建议。
四是坚持“六不准”:不准要求家长安排车辆接送,不准借家访名义向家长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不准收受家长馈赠的钱、物,不准接受家长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参与家长组织的娱乐消费活动,不准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招考等教育信息向家长谋取利益或以家访名义进行有偿家教。
全员覆盖,注重实效
要教师学生全覆盖。以班主任为主,科任教师全部参与,做好合理安排,以走访为主,面对面沟通,覆盖全部学生家庭。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点走访“六类学生”(贫困生、单亲学生、农民工子女、留守子女、学困生、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家庭,了解其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等;有针对性的采取帮扶、辅导(含心理辅导和 1 学习辅导)和其他助学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鼓励他们积极上进,健康成长。
2、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以表扬、肯定、建议为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想表现、个性特点),要求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多点关心,指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了解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如经济情况、文化教养、家庭对学生的影响等),认真分析、研究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规律的影响,并对家长提出改进家庭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4、向家长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模式以及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举措。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班级管理、食堂宿舍管理等方面的看法和意见,听取家长对其子女的要求等,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正面的宣传、合理的解释工作,以便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5、要搜集整理家长对学校在管理上、教育教学方法上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各班以班主任牵头将情况汇总后上报政教处,学校将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与解决办法,进一步促进办学水平的提高。
6、向家长宣传讲解有关安全、卫生教育知识,增强家长或监护人对学生防溺水,防火灾、正确用电、食品卫生、个人卫生、交通安全、楼道踩踏等方面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其子女的监管力度,确保双休日和寒暑假期间,无安全事故发生。
7、向家长宣讲我校正在广泛深入开展孝雅教育,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中做好其子女的孝雅教育,教育其子女在家体贴父母、孝敬长辈,休息日为父母、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教育其子女每逢节假日、父母生日向他们致以亲切的问候;教育其子女在学校尊敬老师,碰到老师要叫声老师好,听从老师教诲,不顶撞老师,和同学也要友好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8、要求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其子女遵纪守法、遵规守纪,教育子女不去营业性舞厅,网吧、游戏机室等未成年人不宜的场所,不要参与敲诈勒索、打架斗殴、勾结社会青年等违纪事件,教育子女不要将手机带入校园。
多元评价,形成常态
开展征文比赛活动。在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积极鼓励教师总结经验,开展活动征文比赛,大张旗鼓地宣传一部分先进事迹。
评价体系要科学,要突出业绩和能力评价,既要有业内评价,也要有学生评价和家长、社会的评价,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
搭建了沟通桥梁
教育需要接触,需要务实,需要活动,教育是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一种感染力,需要潜移默化,带有感情交流,课外访万家”从开展以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家访就是老师和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面对面的沟通。通过家访,增进了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家访活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老师与学生、与家长心灵上的沟通;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让学校、家庭、社会都来关注孩子的未来与成长。
形成了教育合力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是让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通过家访,取得家长对老师、班级、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塑造了新型形象
逐步建立了有效的教师家访制度和家校合作制度,获得了学生和家长对其师德修养的认同,为开展教师职业规范的社会评价奠定基础。以开展课外访万家为载体,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教师对践行师德与履行教育职责的正确认识,应该说,通过家访,也增进了教师的育人意识、责任意识,促进了教育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