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奇晓总工在全省职业卫生管理规范化企业创建现场观摩会上的讲话
刘奇晓总工程师在现场观摩会上的讲话
(2013年5月7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省职业卫生工作现场重点行业治理暨职业卫生管理规范化企业创建现场观摩会,各市州职业卫生监管分管领导、科长、部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企业负责人16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交流重点行业治理及规范化企业创建典型经验,安排部署下阶段验收阶段工作。上午大家参观了东风本田公司和康明斯公司,下午两家企业和武汉市作了典型发言。这次选取的观摩企业各具特点,东本公司是我省汽车制造行业的旗舰,康明斯公司代表着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从学习观摩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企业的行业、规模怎样,只要思想重视、措施到位,都是可以落实好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都是可以把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做得扎实有效,都是可以为劳动者健康权益提供有效保护的。这些好的经验和作法希望各地各单位认真学习,融会贯通。下面我就当前和下阶段的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结合规范化企业创建及用人单位基础建设,扎实做好重点行业治理验收工作
(一)充分认识重点行业治理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近两年的实践证明,重点行业治理是不断推进职业卫生工作的有效措施。全省自2010年开始,从粉尘和高毒物品的专项治理起步,先从木制家具制造、石棉制品、石英砂3大行业入手,去年扩大至金矿开采、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电子制造、水泥制造5大行业,今后还将继续增加建筑业、箱包制鞋、石材加工等行业,通过几年努力,逐步将我省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一一纳入治理范畴。
重点行业领域都是是职业病危害的“重灾区”,重点行业的危害治理状况决定着全省职业病防治规划的控制指标能否实现,抓好了重点行业治理,就扭住了职业卫生监管的牛鼻子,就能把握问题的关键。在当前防治任务繁重、企业基础薄弱、监管和技术力量相对不足的形势下,把重点行业治理作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突破口很有必要,不宜四面出击、平均用力,必须集中火力、各个击破,通过重点行业的专项治理扩展到所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行业企业,从点到面,就能形成燎原之势。
(二)把三项工作有机结合,切实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企业来说,当前涉及到职业卫生管理的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分别是重点行业专项治理、职业卫生管理规范化企业创建和用人单位基础建设活动。这三项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实践中要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而不是孤立或对立起来。专项治理是围绕着8大重点行业(前期3个,后期5个)开展的,治理对象包括行业内的所有企业,全省8大重点行业的企业数量达到 家,治理的内容在各行业的指导意见基础上细化为16个方面,要求相对比较笼统。对治理不达标、整改不到位的企业要依法进行行政处罚直至停产整顿或关闭;职业卫生管理规范化企业创建目前也是在8大重点行业中开展,参与创建的企业是本行业中职业卫生管理基础较好、工作较扎实的一小部分企业,经过企业自评和当地安监部门推荐后报送省安监局的,全省各地上报的参与创建企业共1013家。创建的评分标准分得较细,包括5大项20小项,规范化企业和规范化先进企业的评分要求分别达到85分和95以上。这两项工作都是去年5-8月间启动的,到今年9月份,同时进入验收扫尾阶段。由于这两项工作范围和要求比较接近,为提高工作效率,合理使用力量,减轻企业负担,省局决定将重点行业治理和规范化企业创建的验收工作结合起来,统一制定评分细则,在验收重点行业治理成效的同时一并对企业的创建工作进行考核。
用人单位基础建设活动是今年3月底国家总局刚开展的一项工作,为实现《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规划目标,从今年起3年内每年企业职业卫生达标覆盖率分别达到40%、70%、100%的具体目标。范围包括所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建设的内容以职业卫生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为主,包括10个方面的项目。需要强调的是,总局发起的用人单位基础建设活动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意义十分深远:一是范围更广,涉及所有存在职业危害行业,而且用人单位的概念比企业更加宽泛;二是周期更长,活动一直延续至2015年,每年实现递增,避免了阶段性的短期行为。实际上,这项工作和我省目前开展的重点行业治理和规范化企业创建活动异曲同工、不谋而合。从方向上,都是服务于实现防治规划的总的战略目标;从实质上,都是督促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从内容上,都是紧扣企业职业卫生各项法定责任义务,评分细则大同小异;从参加对象上,基础建设活动第一年的目标是40%存在职业卫生的用人单位,这与目前全省8大重点行业领域企业的总数大体一致;所以说,落实好重点行业治理和规范化创建任务,就能为用人单位基础建设活动开好头、起好步,就是对总局工作部署的认真贯彻和坚决执行。
(三)学习推广先进经验,严格把好验收关口。重点行业治理和规范化企业创建是今年工作的重头戏,2012年省局就制定下发了工作实施方案,目前已经进入到攻坚阶段,7月份之后就是验收结帐的日子,到时候各地各单位能否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关键要看这几个月的工作有没成效。
限于会议规模,今天参会的只是一小部分创建企业,但是都是当地各行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比较突出的企业,都是争先创优的种子选手,各地安监局回去后要以这些参会企业为样板,组织其他创建企业开展观摩学习和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营造出比学赶超的争创氛围。要依托技术支撑机构,加强对企业治理和创建工作的督促指导,治理不到位的要整改,创建不达标的要补火,确保完成任务、见到成效。要认真贯彻验收方案,扎实作好考核工作。验收考核以市、县两级为主,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但是标准不能松,要以对工作负责、对广大劳动者负责的态度严格把关。抽查时除了要复查评分高的企业,看是否真正达到创建标准,更要严查工作做的不到位的企业,对治理不积极、整改不落实的企业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罚,绝不能搞和不搞一个样、搞好搞差一个样。可以说,这次验收工作既是全面深入的总结和考核,也是不讲人情的赏优和罚劣。
二、大力推进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确保实现总量翻一番的目标任务
(一)总结全面总结2012年申报工作。去年一年,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全省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进展顺利,突破了15000大关,跃居全国第六位次,得到了国家总局的充分肯定,好成绩的取得是和各级安监部门的辛勤劳动、和各个企业的积极配合是分不开的,在此表示对同志们的衷心感谢!
2012年全省申报备案企业15775家,排在前五位的是武汉、宜昌、襄阳、十堰、恩施,完成指标任务的地区有黄石、武汉、十堰、荆门、宜昌、襄阳、恩施、黄冈、潜江、仙桃和神农架林区,其中黄石、武汉、十堰较好地超额完成任务,分别超出指标数33%、18%、17%。
从去年申报增长的数量看,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各地对申报工作认识提高,措施加强,力度加大,想出了不少新招、实招推动申报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各地将申报指标层层分解落实,武汉、宜昌、荆门将申报工作纳入对区县政府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加大了督促力度;襄阳、仙桃、潜江、随州通过印制《申报指南》、举办培训班、上门为企业服务等多种形式指导企业开展申报,十堰、荆州、黄石定期对各区县申报进度进行通报,黄冈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申报工作领导小组,恩施由局领导亲自带队到各地各单位督办申报任务完成情况,高位推动申报工作。这些好的经验和作法都值得借鉴和推广。
(二)安排部署2013年申报工作。虽然去年申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的申报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工作同其他兄弟省市相比还有差距,备案企业数量仍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申报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不平衡,地区差距比较明显。2012年虽然全省申报工作总体达标,但是仍有咸宁、鄂州、随州、孝感、天门和荆州等6个地区没有按期完成任务,其中欠账最多的是咸宁,只完成了目标数的4.5%。鄂州和随州也都有43%的任务数没完成。二是宣传培训还不到位,部分地区留有死角。有些用人单位不知道申报要求、不了解申报程序、不懂得如何操作,尤其是小型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成为申报的盲区。三是申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地方单纯追求申报数量,用大量医院、学校、银行、酒店、公园等单位填充系统,影响了数据整体质量。
今年省局定下的申报目标是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3万家以上,各地的任务指标也相应进行了分配和明确。指标的分配充分考虑了各地的实际情况,既要和当地的工业经济水平相对应,又要相对公平合理,避免鞭打快牛。总体上讲,各地今年的申报都必须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有的地区增长幅度要求还会很高。没有各地的增长,就不会有全省的增长,没有各地的翻番,全省的翻番就无从说起。所以说,今年的申报工作依然是一场攻坚硬仗,大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三)抓好申报工作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是职业卫生监管的基础性工作,不搞清底数我们就会是盲人摸象,无法对全盘情况了然于胸,申报的重要性我已经在各种会议上反复强调,这里不再赘述,这里我结合去年工作情况提几点要求。一是申报对象上要突出重点,实现3个100%。职业病危害属于严重类型的企业申报率要达到100%,8大重点行业(领域)企业申报率要达到100%,中央在鄂、省属、市属企业要达到100%;二是申报基准上要摸清底数。由于统计方法和口径的差别,目前安监部门掌握的企业数量和工商部门登记的数字有出入,和卫生部门的报表公告也明显不符,辖区内的企业情况始终没有完全搞清楚。当务之急是首先摸清底数,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掌握辖区内企业情况,通过实地调查核实挤去企业停产、倒闭、空壳等数据水分,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台帐,这个工作繁琐量大,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深入、细致地做好做实。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选择几个试点开展调研,分析数据统计差距的原因,研究进一步完善申报工作的方法。三是申报机制上要加大力度。要多措并举抓申报,对企业一方面要切实履行告知职责,加强培训指导,另一方面要把申报工作融入执法检查,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全行政许可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督促企业必须依法依规申报。同时要继续把申报指标完成情况纳入政府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定期通报,加强督办,确保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任务。
三、认真总结丙级机构审批试点经验,为铺开机构审批工作打好基础
(一)全面总结试点的经验和成绩。去年底省局按照国家总局的安排部署,启动了丙级机构的审批试点工作,选择了宜昌、黄石、荆州作为全省试点。经过半年来的实践,目前三个地区基本完成了试点任务,分别审批认可了远安县疾控中心、黄石市矿检所、松滋市衡安注安师事务有限公司三家丙级机构,为全省工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良好的示范。三个试点地区工作各具特色,黄石市聘请省内专业水平较高的武汉市职防院作为技术评审单位,强化了技术力量;宜昌市对试点工作深入总结思考,提出了不少有建设性的好意见;荆州市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整合职业卫生科和行政审批科形成有效工作合力。
总的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对试点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周密部署。各地成立了资质认可工作领导小组及专班,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拟订了丙级资质认可程序,明确了工作职责分工,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二是按照规划,合理布局,选定审批试点单位。在基本摸清全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状况和企业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按照稳妥有序、总量控制、合理布局、满足要求的原则,制定本地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规划反复研究比较,选择符合条件的试点单位。三是严格把关,依托支撑体系,加强对试点单位的技术考核。机构审批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很强,各地充分依靠专家力量,一方面加强对申报机构的指导,完善相关软硬件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审批过程中的技术审查及现场考核,对存在不足的地方提出明确整改要求,督促机构服务能力达标。
(二)机构审批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虽然试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但是也应该看到当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第一,审批工作基本上都是以职业健康科为主,依靠市级专家力量来开展,这就要求职业卫生监管机构队伍建设和支撑体系建设首先到位,而目前各地的职能划转时间不长,机构队伍建设初具雏形,支撑体系水平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批工作;二是机构审批工作对市州安监部门来说还是个新课题,我们在标准的把握、程序的设臵、考核的方法方面处在一个摸索和完善的阶段,还需要不断的总结和实践;三是机构的总体水平不高,服务能力比较有限,经验比较欠缺,还需要更多的指导和支持把他们扶上马再送一程。目前全省服务机构的布局不合理、工作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黄冈、天门还没有有资质、有能力的服务机构,开展工作要依靠外地技术力量,对监管部门和企业都造成不便;现有机构中县级机构数量少,水平低,绝大多数只能开展基本的检测业务,各项建设水平也普遍低于规定要求,如果不下决心加大投入、加强建设今后就会面临资质降级直至淘汰出局的危险。
(三)积极做好开展丙级机构审批的各项基础工作。随着试点工作圆满结束,各地以后将会按照总局50号令的要求相继启动丙级机构的审批工作,具体时间虽然还未确定,但是相关的基础性工作应该提前做好。一是在队伍建设方面做准备。职业健康科(处)要配齐配强力量,确保有人能做事、会做事,同时技术评审单位要具备相应水平,确保有足够的支撑能力,在技术上指好路、把好关。二是在规划设臵上做准备。要按照总局、省局的有关要求,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好服务机构的发展设臵规划,对十二五期间机构的发展做到科学设臵、合理布局,既要总体规划,又要分步实施,既要充分考虑实际工作的需要,也要避免出现一哄而上、无序竞争的乱象。三是在机构选定上做准备。试点的成功试点单位的选择是关键,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点。申报机构要具备几个必备的要素,第一是符合规划布局,第二是各项建设达标,第三是服务积极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服务意识这点甚至要排在前位。省局在今年开展的乙级机构年检中发现,有一部分机构的技术力量很强,装备条件也很好,就是缺乏工作积极性,把职业卫生服务工作当作可有可无的一项业务,有的从拿到评价资质几年来一单评价业务也没开展过,有的对服务企业挑肥拣瘦,对检测项目推三阻四,有的对政府指令性任务、公益服务不愿执行,这样拿着资质却不肯做事的机构水平再高、力量再强也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要的机构必须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必须是热爱职业卫生职业,愿意为安监部门提供技术支撑、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队伍,这样的队伍,哪怕起步的时候基础差些、能力弱些、经验欠缺些都不要紧,可以加以扶持,营造环境,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
四、大力开展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宣传工作安排部署。《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是每年的一项例行工作,3月底国家安监总局、卫生与计生委、人社部、全国总工会已经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201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明确了宣传主题、内容、对象和形式,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各地各单位要把《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具体实践,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抓好部门协调配合及宣传活动的具体落实。
(二)围绕今年主题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防治职业病,幸福千万家”。各地要围绕宣传主题,针对重点职业病危害、重点人群和重点行业,深入企业、车站等流动人口密集区开展宣传活动。各级安监部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企业要结合开展职业卫生管理和服务工作,广泛宣传和使用推荐宣传用语,积极向社会和劳动者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和科普知识,积极争取新闻媒体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宣传格局,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去年是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实施之年,省局组织了规模较大的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今年以及下发了文件,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宣传咨询活动、组织知识竞赛活动,送书送资料进企业等,同时结合目前省局组织的重点行业专项治理和规范化企业创建活动,督促企业开展职业卫生管理自查自改工作,包括我们现在召开的现场观摩会,都是紧紧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在开展宣传活动中,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宣传要注重实效,不要搞花架子、走过场,敷衍上级,糊弄职工,要扎扎实实为劳动者做上几件实在事情;二是活动要有新意,不要总是那几个套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网络平台,体现出时代特色和创新精神。三是工作要形成合力,积极主动和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不要关起门来搞宣传或是搞成独角戏,要把防治法的宣传摆放到全社会共同责任的高度,整合各种正能量为职业卫生事业做贡献。
最后,代表省局和各市州局已经与会的服务机构和企业的同志们,向东风本田和康明斯公司为观摩会所作的大量准备工作表示感谢,对武汉市及开发区为会务工作做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第二篇:2010年刘奇葆在灾后重建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材料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深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倾情援助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灾后重建作为全省的中心工作,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进灾后重建,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灾区规划建设整体性提高,灾区民生事业突破性进步,灾区基础设施根本性改善,灾区产业发展再生性跨越,灾区城乡面貌历史性改变,曾经山河破碎的地震灾区已旧貌
换新颜,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目前,灾后重建逐步转向以提升灾区发展能力为重点的新阶段,我们要坚决打好恢复重建攻坚决胜之战,着力增强灾区持续发展能力。既要继续加大力度、全力攻坚,确保如期完成重建任务,又要着眼长远发展,适时转移工作重点,更加注重增强发展能力,使灾区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一、要保质保量按时基本完成重建任务,努力交出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要抓重建进度,对工作量大的项目组织力量集中攻坚。要抓工作平衡,灾区群众最急需的民生项目要加紧完成,社会广泛关注的项目要大力推进。要抓竣工收尾,组织力量抓设施配套、功能调试和细节完善。要抓质量安全,确保重建工程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要抓查漏补缺,属工作问题要尽快改进,属责任问题要严肃追究。
二、要管好用好已建成项目,努力发挥最大的功能和效用
公益项目要运转好,充分体现公众受益。产业项目要发展好,促进落户合作产业园区的企业尽快投产。管理队伍要建设好,适应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适应现代化、专业化的需要,选择和配备干部队伍和管理队伍。居民素质要提升好,引导和规范城乡群众尽快适应现代、文明、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
三、要适时转移重建工作重点,努力让灾区群众既住上好房子更过上好日子
在继续加快民生项目重建、确保基本完成重建任务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逐步转向发展产业、扩大就业和扶贫帮困,推动灾区经济发展上台阶、人民生活上水平。要大力发展产业,结合灾区实际调整生产力布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要努力扩大就业,优先解决因灾失地农民、零就业家庭人员、因灾伤残人员、家庭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等人员就业问题。要着力扶贫帮困,加强扶贫统筹谋划,完善扶贫工作思路,加大扶贫资源整合,动员各方参与扶贫
第三篇:在全市乡镇党委办公室规范化建设流动现场会上的讲话(刘明)
同志们:
我们今天用一天的时间,召开全市乡镇党委办公室规范化建设流动现场会。上午参观学习,到了汉寿县朱家铺镇、津市市渡口镇,实地去看、去问、去学习;下午坐在一起,交流7月16日会议以来乡镇党委办公室规范化建设情况。这方面的工作,抓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各地都抓得很紧。刚才,区县(市)委办公室主任发了言,德山、柳叶湖和西湖、西洞庭党委(工委)办公室负责同志发了言,各个区县(市)示范点上的乡镇党委书记也发了言,都讲得很好。常委主任的发言有份文字材料,我们今天参观的两个示范点也分别提供了相关材料,渡口镇的是《业务学习读本》,朱家铺镇的是《业务工作手册》。这一天的流动现场会,我和同志们一路看、一路听,看了、听了之后,思想上受到震撼,启发很大,受教育很深。我觉得,在7月16日区县(市)委办公室主任“双争”工作座谈会以来的这五个月,我们各个区县(市)和相关的乡镇,抓基层办公室规范化建设,抓得很有力,也抓出了成效,特别是汉寿县的朱家铺镇和津市市的渡口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样板。从大家的发言当中,我感到大家从内心来讲是佩服的,是感到自己有差距的。在这个现场会的筹备过程当中,朝进副秘书长和市委办公室的其他相关同志几次到点上来检查指导。从总体上讲,今天参观的这两个示范点,达到了我们现场示范的要求。借这个机会,要向汉寿县委办公室、津市市委办公室,汉寿县委县政府、津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同志和相关人员表示衷心感谢。今天时间不多了,我讲两个方面的问
题,主要谈些观点。
第一,关于现场会。我们今天开的是一个全市乡镇党委办公室规范化建设的流动现场会。大家看了现场,谈了观感,都觉得受教育、受启发。我边看边听边想,今天的这个现场会,朱家铺的现场、渡口的现场,究竟有哪些经验提供给我们,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我们一些相关的同志,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归纳起来,我看主要有五条经验:
第一条,领导高度重视,位臵摆得高。大家的汇报都透露出这么一个情况:各个区县(市)委书记,我们的常委主任都很重视这项工作。今天这样一个现场会,津市、汉寿的党政主要领导都出面了,津市市委副书记邹如龙同志全程参加了下午的座谈会,这些都体现出了支持、体现出了重视。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重视这项工作,把这项工作放到了心里,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第二条,纳入了“双争”活动,常委主任亲自办点。各个区县(市)都把加强乡镇党委办公室规范化建设作为今年开展“双争”活动的重要内容、重要抓手,紧紧抓住,抓得很好。每个常委主任都按照7月会议的要求,办了一个点。汉寿县办的朱家铺镇,津市市办的渡口镇,武陵区办的芦荻山乡,鼎城区办的灌溪镇, 桃源县办的漆河镇,临澧县办的官亭乡,石门县办的夹山镇,澧县办的大坪乡,安乡县办的安裕乡。今天我们参观了2个示范点,还有7个点只作了情况交流。从交流的情况来看,也是办得不错的,都有自己的特色。
第三条,业务指导抓得很紧。我们看的朱家铺也好,渡口也好,汉寿县委办公室、津市市委办公室都给予了具体的、及时有力的指导,包括收发文记录本、电话记录本、档案的装订、制度的制订和完善,现场的整理和布臵,都是由两家办公室具体指导的。这样一来,在业务上就上了一个层次。我翻了一下朱家铺和渡口编印的这两个业务本子,每一项制度,弄个三条、四条,很明确、很好操作,这都是加强了业务指导的结果。这两个制度文本,内容大同小异,可以明显看出县级业务主管部门指导留下的痕迹,这是必要的,也是我们推进乡镇党委办公室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经验。
第四条,结合了机关院落建设,声势大,动力足。我们看的朱家铺,看的渡口,不仅仅只是乡镇党委办公室的规范化建设搞得好,而且对整个机关院落进行了修缮和改造。乡镇党委办公室规范化建设促进了整个机关的院落建设,或者说乡镇党委办公室规范化建设融入到了整个机关院落建设之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几间办公室搞得好,而是全面的建设抓得好。两个示范点的院落都打理得很好,有秩序、很整洁,绿化也上来了。渡口镇的党委书记在参观时就讲了,原来没有搞规范化建设,无论是院落,还是办公室,都很不像样子,干部不愿意在机关过夜。现在,规范化建设抓了一段,干部愿意在机关里睡觉、过夜,留得住人,服务
也变好了。
第五条,舍得投入,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我们看的这两个点,都投了一点钱,渡口有十万块钱左右;朱家铺少一点,几万块钱吧。作为一个乡镇来讲,花这个钱,也还算比较多的。以前不抓这项工作,不会想到在这方面去投入,所以办公室总是“缺胳膊少腿”,要什么没什么。这一次把这项工作启动以后,也就几个月时间,钱也有了,事也办了,效果很好。人的问题,一直是我们基层办公室比较苦恼的问题,青黄不接,找不到人,有的只有个把人,有的甚至只有半个人做办公室的事。规范化建设推进以后,现在一般的是4人左右,多的有7人(包括司机),人的问题也解决了。过去一个时期,办公室主任是副科级干部担任,现在“萎缩”了一些,有些是临时工干这方面的工作。抓规范化建设以来,这个问题解决得比较好,渡口镇副镇长兼任办公室主
任,朱家铺的也是。
所以,从我们看的这两个点和其它7个区县(市)办点情况来看,至少有以上五条经验。
从这当中,我们又能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呢?我想至少有以下
四条:
第一条,抓乡镇党委办公室规范化建设,实际上是抓基层、抓整体、抓面貌、抓发展。今年年初,省委、市委要求各个方面都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我们党委办公室方面怎么加强?我们的基层在哪里?我们的基层在乡镇。适应发展的要求,适应领导的要求,适应各个方面对办公室工作提出的要求,必须把基层搞好、搞强。我们到两个示范乡镇去看,参观的是办公室,实际上是参观机关,这两个乡镇不仅办公室搞好了,食堂搞好了,绿化搞好了,院落也搞好了,都搞好了。党委办公室抓发展怎么抓?抓直接的项目是抓发展,把工作搞规范也是抓发展。前不久,市委召开全会,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战略,一个新的发展理念和目标,即建设现代常德、幸福家园。建设现代常德、幸福家园,作为乡镇党委办公室怎么搞?抓规范化!机关打理得太差,这里一堆垃圾,那里一堆泥巴,杂草丛生,破破烂烂,老百姓就看不起你,说你这个乡镇象个什么政府!时代发展了,社会发展了,情况变化了,办公室建设也要与之相适应。
第二条,抓乡镇党委办公室规范化建设,抓就要真抓,抓出真效果。一般地抓,效果也就只是一般化。这是一个启示。这两个点之所以办得这么好,为大家所称道,在于汉寿、津市的同志真抓了,标准比较高、起点比较高、立意比较高。我和市委办公室的几个同志讨论这个问题,我的基本观点是:在全市做现场示范的,做样板点的,标准一定要高一点。你拿的样板都是“矮塌塌”,让人怎么学呢?办点不是办公室搞漂亮就行,整个院子也要看的,否则怎么示范呢?今天看了,标准比较高,说明我们汉寿的同志、津市的同志见识远、气魄大、有作为,值得学习。我讲的这些,是在你们讲的基础上讲的,大家都肯定了的,大家都表示对照样板点有差距,要好好学习,迎头赶上,所以我在这个基础上说这个话。全市200多个乡镇,我们分析起来,是不是每个都会达到这两个乡镇、两个样板的水平呢?事实上,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都达到样板的水平,我们不作这样要求。当然这里头很可能有一部分的标准会超过这两个点,这也是可能出现的。总之,一般地抓就是一般化。真抓才有真效果。这是第二点
启示。
第三条,抓规范化建设要考虑钱的问题,要投入,但也不完全是钱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把手重视,关键在于我们的主管领导重视。汉寿说汉寿的书记很重视,津市说津市的书记很重视,的确是重视啊。两位主任也很重视,志炜同志、启武同志把办点做为一件事来做了,而不是一般地应付,到点上去了若干次,具体督促指导,要不然是干不成的,也干不出今天这个样子。现在要办成一件事情,你不卷起袖子搂它几手,做不成。所以说,这里面有个钱的问题,但绝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有钱,你不重视,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第四点启示,抓与不抓大不一样。我们现在评估这个事情,我觉得是抓对了。这项工作对于我们党委办公室系统而言,抓到了痒处,抓到了要害,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欢迎、都支持。因此,我们必须按照既定的部署和安排,一鼓作气,把它抓到底。现在我们还只把样板树立起来,剩下的工作是大面铺开。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经验有五条,启示有四条。第二个问题,关于规范化。我们这个会,叫规范化建设流动现场会。前面讲了“现场会”,现在讲一讲“规范化”:规范化的目的、内容、方法。
先说说目的。这个问题在7月16日的会上已经说过,这里是个重复和强调。为什么市委办公室要抓这么一件事?抓乡镇党委办公室规范化建设,目的是什么?目的大致可概括为这么四句话:避免差错,增强效能,优化服务,提升位臵。这当然是简而言之的。现在,我们办公室的差错,特别是基层办公室的差错,只要认真盘查,还是比较多的。这些差错很多都是不规范导致的;对各个方面的服务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工作位臵显得有点问题,作用还没有发挥到应有的程度。现在我们抓规范化建设,正是针对这些问题“下药”。说到这里,我想扩展性地说一个观点,即抓乡镇党委办公室规范化建设就是抓我们党委书记的事,是帮我们党委书记的忙。为什么?第一,乡镇党委办公室服务的对象,主要不是县里面、市里面的领导,它服务的领导,首先是你们乡镇党委书记,是你们乡镇的领导班子和人民群众,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党委办公室的规范化,实际上是在帮助我们党委书记做工作。适当拿点钱,做的是你们自己的事情。所以说,目的不明确,工作没方向,干起来就没劲头。你只要把它看成是自己的事了,这个事情就好办了。再说说内容。规范规范,规范什么?在区县(市)委办公室的指导下,这个应该是比较明确了。今天所发的材料里面、交流的情况里面都体现出来了。我在大家谈的基础上归纳一下,实际上就是规范三个东西:第一规范设施,第二规范人员,第三规范管理。设施方面,一个乡镇党委办公室,总要有那么几间房子吧,否则叫什么办公室呢?有的乡镇机关,房子多一点,那么办公室就可以多几间;有的乡镇,整个机关的房子少一点,那办公室分配的房间就少一点,但是你总得有。办公室都没有,那就等于没有大本营。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百分之七八十甚至八九十的工作都是在外面,都到处跑,哪有坐办公室坐好久的?没得!客人去了,领导去了,老百姓去了,真正搞接待的就是办公室。你地方都没有,凳子没有两把,怎么行呢?电话、档案柜、保险柜、打印机、复印机、电脑,这都是必须配备的设施,你没有这个怎么办公?按照大家汇报材料所体现的,规范化的内容有的叫“五有”,有的也叫“六有”,“五有”也好,“六有”也好,总的是要根据各个地方的情形来。市里有个规范要求,把主要的、共同的东西提出来了。总之,办公设施,你总要有。我们今天两个示范点就搞得很好,市里提的要求,样样都有,而且比较好。人员方面,一个乡镇党委办公室总要有三四个人员,甚至更多一点。办公室主任配到副科级,对工作有利;一时不具备条件的,要积极创造条件。我记得,前些年,乡镇党委办公室主任基本上都是配到了副科级干部担任的,后来干部调来调去,有好多地方就“缩”回去了。这次我们参观的两个乡镇,又配备了副科级干部当办公室主任。看来,只要重视了,办法也就来了,有的由副镇长兼,有的由纪委书记兼,兼也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强调这个,不是说要争什么面子,这是现实的需要。管理方面,要从制度抓起。两个示范点,两个现场,各自都有一套制度文本。有一部分内容是从实际情况中总结出来的,有一部分内容是县里面指导、填空补缺的。这很好嘛。工作没有规范,怎么行呢?我们请各区县(市)对照市里统一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把它搞得更加具体、实用一些。
第三说说如何规范化?关键在“化”,“化”就是推广。具体怎么搞,参加会议的乡镇党委书记、常委主任同志都讲了各自的体会和见解。我讲几个具体的事情。第一个具体的事情:这次会议之后,请常委主任和四个区的办公室主任报列一个上常委会的议题,作好汇报,时间不要很长,但是议题要列上去,讲讲市里开了这么一个会,有什么要求,争取我们区县(市)委书记、区县(市)长更加重视和更大的支持。第二件事:今天没有展示现场的区县(市)还有7个。7个点没有看,你们自己对照朱家铺和渡口的情况,看有哪些差距,自己把它赶齐。在这个基础上,组织各个乡镇到点上参观一次。眼见为实嘛。看了就知道怎么做了。春节之前要把这件事完成。第三,怎么“化”。明年扎扎实实抓一年的推广,争取基本完成这方面的工作任务。市里在明年适当的时候组织一次全市乡镇党委办公室规范化建设巡礼活动。巡礼是什么意思?就是各个区县(市)都到,每个区县(市)选那么一批乡镇看,实际上就是一次对这方面工作的检查和评比,一次检阅和比赛。希望大家做好安排,把这项工作抓好。利用这个机会,这里还把市委春节之前一些大的活动跟大家说一下,便于各个方面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跟进相关工作。(略)
今天就讲这么多,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展开讨论了,有些问题我还没有回答,比方说有的同志提出要组织到外面去学习参观,我记在心里,回去研究后,再告诉大家。
谢谢!
第四篇:刘奇葆在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2010年5月8日)
刘 奇 葆
同志们: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之际,在灾后恢复重建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专题召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具有全局的考虑和特别的意义。会议的目的,就是要考察灾后重建成果,总结交流科学重建经验,研究部署下一步重建工作,推广灾区重建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全省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有关方面和灾区各地对开好这次会议作了精心筹备和周密安排。这次会议主题鲜明,形式新颖,效果很好,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规模空前。省委常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省法院院长、省检察院检察长,省军区、武警四川省总队主要负责同志全程参加会议;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协调小组主要成员单位领导,成都军区、济南军区领导出席指导;各民主党派四川省委主委,省灾 后恢复重建委员会成员,省直有关部门,全省21个市(州)和181个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以及18个对口援建省(市)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二是内容丰富。会议采取流动参观的形式,整整4天时间,乘火车、坐汽车,行程上千公里,既安排了到重灾市(州)的现场参观,又举行了经验交流会,重灾县(市)和省直有关部门作了交流发言。三是收获很大。通过灾区看巨变,深入现场学经验,明确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增添了发展的压力和动力。大家普遍反映,看了听了以后有震动、有收获、有压力、有激励,认为必将对我省灾后重建和“两个加快”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科学重建取得重大成果,灾区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
回顾两年来的艰辛历程,地震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面对灾后恢复重建的繁重任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深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倾情援助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灾后重建作为全省的中心工作,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进灾后重建,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截至4月30日,纳入国家重建总体规划的29704个项目已开工28886个,占97.2%;已完成投资6787.5亿元,占概 2 算总投资的72.3%。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有信心实现中央提出的“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灾区经济快速恢复发展,去年51个重灾县经济增长15.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4.4%,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曾经山河破碎的地震灾区已旧貌换新颜,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一)灾区规划建设整体性提高。灾后重建是一项关系长远的浩大工程,我们从一开始就注重整体谋划、科学统筹,坚持用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震后第七天,就着手灾后重建规划工作。及时提出就地、就近、分散安臵受灾群众的基本方针,通过百日攻坚妥善解决了受灾群众过渡住房问题。在由抢险救援、安臵群众转向灾后重建的关键时刻,省委专门召开全会进行研究部署,并作出加快重建美好新家园的决议,明确了重建工作的指导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省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加强对重建工作的领导,确保灾后重建始终科学有序,高水平高质量推进。按照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灾区各市(州)、县(市、区)都编制了相应的重建规划。灾区重建效果好,关键是科学指导得好、科学规划得好。一是规划做到了全域全程,覆盖了灾区城乡,涵盖了重建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农村建设首次有了规划指导,克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规 3 划坚持了开门开放,集中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智慧,确保了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三是规划体现了起点超前,处理好恢复与提升的关键,避免了把恢复重建搞成原样复制;四是规划突出了村镇布局和风貌特色,较好地贯彻了“三打破、三提高”和“四注重、四提升”的要求,落实了在重建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城镇建设的精神,体现了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提升了风貌和品味。
(二)灾区民生事业突破性进步。民生是重建的根本。我们坚持重建工作以人为本。始终把民生重建摆在优先位臵,明确提出“把群众安顿好,把民生保障好,把灾区建设好”。现在,走进灾区,最漂亮的居民,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在重建中,民生项目进展最快。调整灾区重建进度,加快进度、加大力度主要是民生项目。震后十天,完成1500多万人的应急安臵;震后一百天,完成1200多万人的过渡性安臵;震后十年内,350多万户震损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50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5万户城市居民住房基本完成。今年春季开学灾区学生全部告别了板房校舍,3002所学校今年9月将基本建成。1362个医疗卫生康复机构已开工94.6%。在重建中,民生设施提升显著。灾区公共服务设施全面上档升级,建设标准更高,功能配套更全,服务能力更强。4 学校、医院建成了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可供震时避险的场所。灾区还布局建成了一批社会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集贸市场等民生设施,公共服务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比震前有了飞跃提升。在重建中,民生难题有效解决。我们把安民贯穿于灾后恢复重建始终,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视扩大灾区就业,下大气力解决群众当前生活和长远生计问题。去年,51个重灾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震前水平。扎实做好安全温暖过冬、扶贫帮困等工作,妥善安臵20万因灾失地农民,保障“三孤”人员的基本生活,抓好地震伤残人员治疗康复,积极做好再生育服务,安臵了人心,稳定了社会,为灾后重建顺利推进营造了和谐环境。
(三)灾区基础设施根本性改善。灾区大多处于偏远山区和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本身就比较薄弱,地震又造成了严重破坏。加快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既是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又是保障整个重建工作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我们抓住机遇、及时规划、加大投入,一批关系长远的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交通建设力度空前,灾区6条高速公路全部开工建设,88条国省干道和重要干线已完工43条、在建45条,恢复修建农村公路2.5万多公里。震后开工的第一个重大交通重建项目成都至都江堰城际铁路已建成运营,贯穿和辐射灾区的成绵乐城际铁路、成兰铁路 5 等项目开工建设,川藏铁路成都至康定段、成贵铁路、成西客去专线等即将开工。通过这一轮恢复重建,整个灾区交通基础条件极大改善。灾区骨干电网和农村电网重建加肉,电力和通信保障能力得到提升。水利设施加快恢复重建,震损水库除险加固进展顺利,灾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生态重建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建立健全了应急救援体系,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灾后的抢险救援能力在“4.14”玉树地震救援行动中得到了检验和体现。灾区基础设施项目,既是重建项目,也是发展项目,为我省打造枢纽、建设高地、支撑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灾区产业发展再生性跨越。我们提出“抓重建就是抓发展”,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把产业恢复发展与优化经济布局、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增强灾区自身发展能力。一是震损企业全面恢复生产。因灾受损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恢复生产达到99%,去年6个重灾市(州)工业得到恢复性增长。东汽、阿坝铝厂等许多重点骨干企业借势发力,推动技术升级、产能扩张,再创生产经营新高。二是抓住援建机遇建设合作园区。积极开展产业合作,受援县(市)都与援建省(市)建起了产业合作园区,引进了一在批重要产业发展项目。三是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灾区许多地方过去没有现代产业,产业恢复重建改变了“小、散、乱”的状态,引进了一批重 6 大产业项目和优势企业,现代产业在灾区迅速扎根和兴起。在重建中还注重优化结构,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四是依托灾区优势资源发展了一批特色产业。灾区正在成为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绿色经济的聚集区、示范区,建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农产品生产基地。旅游业快速恢复振兴,新开发了一批4A级景区和精品旅游路线,地震遗址旅游、乡村旅游在灾区蓬勃兴起。产业的快速恢复和发展振兴,为灾区当前和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五)灾区城乡面貌历史性改变。我们在重建工作中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紧密结合,灾区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日新月异。灾区所到之处,新城拔地而起,村庄焕发生机,道路四通发达,生动展示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不仅居民住房条件极大改善,而且城乡整体布局得到全面优化。城乡住房既安全美观,又经济实用,既特色又现代,村庄布局、村落规划结束了散乱无序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集中居住、集区用地,城乡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不仅公共服务设施整体跨越,而且群众生活方式发生历史变迁。通过重建,灾区的学校、医院、敬老院、文化中心、村民活动中心和污水垃圾处理等民生设施基本配套。这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灾区群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灾区群众住上新房,也用上了现代生活设施,告别传统落后,享受和融入现代文明。不仅 7 城乡环境风貌焕然一新,而且人们精神状态实现深刻转变。在重建过程中,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脏乱差的现象在灾区大为改观,洁齐美的面貌在灾区全面展现。更为宝贵的是,灾区从物到人的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干部群众走出震灾难阴影,重拾生活的信心,自强不息的精神得到升华,展示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开放意识、创业意识、文明意识得到增强。新建筑、新布局揭开了发展新篇章,新家庭、新事业开启了灾区新希望。
经过震后两年的艰苦努力,灾区重建进展快、变化大、效果好,成为城乡环境治理的样板,成为改善保障民生的示范,成为干部锻炼成长的课堂,成为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窗口。在我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中央正确领导、深切关怀,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入灾区视察指导重建工作,国家科学制定了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重建的政策措施,两年来拨付灾后重建基金1949.24亿元,国家有关部委在重建项目立项、政策支持方面给予了特殊的倾斜,为重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强保证。灾区干部群众自强奋进、顽强拼搏,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把国家支持、社会帮扶同自力更、艰苦奋斗结合起来,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党员干部成为了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和恢复重建的中流砥柱。全国人民无私援助、倾力支持,特别是18个对口援建省(市)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给 8 予灾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支持,确定援建项目3356个,概算援建资金770多亿元,来自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和管理模式迅速推广传递、培植生长,有力地促进了灾后恢复重建进程。省内也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全省21个市(州),除了6个重灾市(州)和个别经济困难市(州)之外,其余市(州)都分别对口支援1个重灾乡镇。这里,我们要向18个对口援建省(市),向来自全国人民、人民解放军以及各个方面的巨大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相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坚定支持,有灾区人民的坚韧奋斗,一定能够早日建成更加美好的新家园!
二、坚决打好恢复重建攻坚决胜之战,着力增强灾区持续发展能力
今年9月,我们要实现中央“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还有4个多月时间,灾后重建进入攻坚决胜阶段。随着重建工作特别是民生项目的陆续完工,以“5.12”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为标志,灾后重建将要逐步转向以提升灾区发展能力为重点的新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既要继续加大力度、全力攻坚,确保如期完成重建任务,又要着眼长远发展,适时转移工作重点,更加注重增强发展能力,实现“家家有住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9 使灾区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一)保质保量按时基本完成重建任务,努力交出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如期基本完成重建任务,是一项硬任务。越是到了冲刺阶段,越要做到责任落实、力度不减,越要注意克服松懈情绪。一是要抓重建进度。要对照重建规划,对项目进行再梳理,锁定未完工的重建项目,咬紧时间,倒排工期,加强监督检查。对在建项目要科学组织实施,对未开工项目要抓紧开工,对工作量大的项目要组织力量集中攻坚。二是要抓工作平衡。要加强分类指导和统筹协调,解决地区之间、各类重建项目之间进展不平衡问题。对灾区群众最急需的民生项目要加紧完成,对社会广泛关注的项目要大力推进。从总体工作量看,要加快城镇重建进度,对前期防为减灾、生态修复、土地整理复垦等进度相对滞后的规划任务要加紧实施。三是要抓竣工收尾。过去一年多,我们主要是抓项目开工建设,余下几个月将进入工程竣工的集中期。要高度重视工程收尾工作,组织力量抓设施配套、功能调试和细节完善,及时搞好验收,尽早交付使用、投入营运。四是要抓质量安全。要继续把质量安全放在首位,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切实抓好重建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完善质量回访和保修制度,组织开展全面质量检查,坚决防止出现安全事故和腐败现象,确保重建工程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五是要抓查漏补缺。最近,10 国家有关部门指出了灾后重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规划实施进展不平衡、某些项目建设标准偏高、少数工程存在质量问题、个别地方挤占挪用重建资金等。对此,们要引起高度重视。要组织自查自纠、拾遗补漏,属工作问题要尽快改进,属责任问题要严肃追究,坚决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遂宁“1.31”地震灾后重建要抓紧进行,早日恢复生产生活,努力建成丘陵地区新农村。在这次“4.14”玉树地震中,我省甘孜州石渠等县遭受较大损失,要妥善安臵受灾群众,切实保障基本生活,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加快重建步伐;要把灾后重建与推进藏区“三大民生工程”结合起来,努力建设更加美好的新家园新牧区。
在加快灾后重建中,要继续高度重视化解灾区矛盾问题。经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灾区社会局势保持总体平衡,基本度过了矛盾多发期、过激期和高危期,但仍有一些突出问题。从今年一季度涉灾信访诉求来看,这些矛盾集中在涉房、涉地、涉校、涉法问题上。要切实维护灾区群众利益,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加强信访工作,充分发挥大调解工作体系的作用,疏导情绪,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二)管好用好已建成项目,努力发挥最大的功能和效能。现在大量重建项目和工程已完工,建设的问题解决了,管理与运营的问题就日渐凸显。管好用好建成项目是一个重大课题。灾区 11 的规划建设一流,硬件设施一流,管理驼营也要做到一流。要用现代理念、现代手段,去管理现代城镇、现代设施,把建成项目管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公益项目要运转好。学校、医院、康复机构、文化中心等公益性项目,要充分体现公众受益,尽可能向大多数人开放和服务,重点解决闲臵不用、利用不高的问题。要健全保养和维护的机制,科学管理,专业维护,降低使用成本,延长使用期限。要打破区域界线、部门占有、单位分割,建立共享共用机制,最大程度利用公共资源。产业项目要发展好。对重建的产业项目要加强跟踪服务,搞好要素保障,支持正常生产经营。对合作产业园区,要完善设施配套,促进落户园区的企业尽快投产,形成生产能力。管理队伍要建设好。实施科学管理,关键在人。要适应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适应现代化、专业化的需要,选择和配备干部队伍和管理队伍。像北川新县城、汶川映秀镇、绵竹汉旺镇等各方关注的重点城镇,北川中学、汶川中学、汶川一中、绵竹中学等设施一流的学校,一定要选最得力的干部去领导和管理。要加强技能和业务培训,发挥好援建方的人才、技术和管理优势,建设专业化、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居民素质要提升好。现代的城镇、漂亮的村落,不能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人与环境必须相互协调、同步提高。要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引导和规范城乡 12 群众养成良好生活和工作习惯,不断提高文明素养,尽快适应现代、文明、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
(三)适时转移重建工作重点,努力让灾区群众既住上好房子更过上好日子。随着重建工作的深入推进,灾区初步实现原地起立,但要实现发展起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着眼实现“变困难为机遇、变重建为发展、变起立为起跳”,在继续加快民生项目重建、确保基本完成重建任务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逐步转向发展产业、扩大就业和扶贫帮困,进一步放大灾后重建效果,推动灾区经济发展上台阶、人民生活上水平。
一是大力发展产业。要深入研究灾区发展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大力提高灾区产业发展水平。要结合灾区实际调整生产力布局,科学选择产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三次产业。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结构,推动灾区优势资源科学开发,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住时机淘汰落后产能。要坚持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支持大企业做强做大,重视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增强灾区产业就业吸纳能力。要高度重视灾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稳定发展优质粮油生产,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培育一批具有 13 灾区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加快开发以多产业融合为特色的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强化灾区旅游形象整体营销和宣传推广,着力提升灾区旅游业经营和管理水平。要以市、县为主体集中布局和建设产业园区,推动对口支援向长期合作转变,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节约高效使用土地,把园区建设成为产业聚集发展、集约发展的平台和载体。要创新和落实支持灾区产业发展政策,用好国家和我省加快发展灾区产业的政策,加大财政资金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加强金融支持力度,落实好土地支持政策,努力营造良好的灾区产业发展政务环境。
二是努力扩大就业。实现“户户有就业”是重建的重要目标。要把扩大就业作为优先目标。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灾后重建、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以灾区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和工作主体,任务要明确,政策要到位,措施要落实,工作要有力,做到目标到户、工作到人。要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开发更多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支持从事个体经营和灵活就业,以创业促进就业,优先解决因灾失地农民、零就业家庭人员、因灾伤残人员、家庭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等人员就业问题。要进一步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的能力和水平。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与对口支援省(市)的联系,帮助灾区劳动力异地转移就业。加强与对东部发达省(市)的劳务合作,14 引导劳动力有序转移,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加强灾区劳动力技能培训,完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搞好就业指导和服务。
三是着力扶贫帮困。目前,灾区一些地方存在因灾致贫、因灾返贫人口多,部分农户负债较重、群众生产难以恢复等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要加强扶贫统筹谋划。全面掌握灾区农村贫困群众的现状,抓紧编制和审定《汶川地震四川省贫困村灾后扶贫总体规划》,争取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未来十年扶贫规划纳要。同时,编制凉山地区、巴中和广元革命老区等集中连片特殊类区扶贫开发规划,争取纳主国家未来十年扶贫开发纲要。要因地制宜编制灾区贫困村村级扶贫开发规划,分年实施、分期投入、分批解决。要完善扶贫工作思路。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衔接;常规扶贫与灾后恢复重建扶贫相结合,推进灾区扶贫帮困向纵深发展;扶贫政策与农村低保制度相结合,对低保户实行应保尽保,对扶贫户实行应扶尽扶;扶贫开发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项目扶持与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强化灾区劳务输出培训。要加大扶贫资源整合。将新村、产业、村道、劳务、移民和社会投入的扶贫资金进行适度整合,集中投向灾区贫困村。涉农项目资金要尽量向灾区贫困村倾斜,土地整理项目资金要优先向灾区失地农民较多的贫困村倾斜,适当提高灾区贫 15 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助标准。要动员各方参与扶贫。协调对口支援省(市)参与灾区贫困村扶贫开发,协调省直部门、大专院校、在川部队和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灾区贫困村,加大宣传力度,集聚社会力量,形成参与和支持灾区扶贫帮困的良好氛围。
三、学习灾区重建成功经验和做法,努力推动全省工作取得更大突破
灾区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全省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当前,我省“两个加快”进入关键时期,全省重大工作进入攻坚阶段。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认真学习借鉴灾区恢复重建的经验和做法,推动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学习和用好灾区重建经验,要重点学习重建的理念、重建的规划、重建的思路和重建的精神,从自身实际出发,逐步推动本地工作开展。当前,尤其要将以下几项工作在全省进一步推开,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取得更大成就。
(一)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统筹城乡发展上迈出新步伐。灾后恢复重建,主要占场在农村,主要工作在农村。这次全省181个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都到灾区看了,第一条需要学习借鉴的就是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经验。建设新农村,规划是前提,规划要科学。要以县为单位抓紧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突出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的要求,坚持总体规 16 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连片推进、以片带面,使新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突能上能下,加快全省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一是要连片推进新村建设。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群众自愿、因地制宜的要求,加快推进新村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加快建设新型村落村庄,按照“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抓紧制定示范片村庄布局、村落规划和民居设计,充分体现田园风光、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新村建设要与连片扶分开发相结合,与土地整理相结合,与各为移民搬迁相结合,与交通、水利等重点工程建设相结合,与城镇和开发区建设相结合,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要整合叠加相关政策和项目资金,每个县抓一到两个乡镇,有条件的地方要整县推进,以片带面提高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要狠抓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路、水、电和通信、沼气等配套水平,大力改善群众居住和生活。二是要努力培育产业支撑。要把产业发展作为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支撑来抓,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产业园区标准化示范园。要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注重与加工配套,与市场对接,培育区域内主导产业。要大力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打造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三是要加快建设基础设施。要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 17 农村交通建设,使农田、水利、交通等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配套,大力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针对今年特大旱灾暴露出的水利设施薄弱问题,加快建设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切实保障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四是要跟进完善公共服务。要围绕连片推进新村建设,突出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着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引导和支持服务网络延伸到村、延伸到新型社区,积极发展农技、文化、卫生、就业和社会管理等服务;另一方面着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学校、卫生院、商业网点等设施,增强农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促进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同时,要把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体现到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
从灾后重建和各地实践情况看,新农村建设要把新要把新村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各地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确定新农村建设四个方面任务的推进顺序,突出阶段性工作重点。民族地区和连片扶贫地区要根据民生优先的要求,把新村建设摆在首位,通过新村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其他各项工作。
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相互促进、统筹发展。要把新农村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结合起来,前瞻性做好城乡规划建设,整体性谋划好城乡 18 一体化发展。要学习借鉴成都等寺用统筹城乡推进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做法,深化城乡体制改革,统筹配臵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延伸和拓展城镇服务功能,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建设良性互动。
(二)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取得新成效。我省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一条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任何时候都必须把民生放在首位。要继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强化公共服务,让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更大的实惠。要深入实施“八项民生工程”,加快计划项目实施进度,及早拨付项目资金,让惠民项目早日落实到位。要继续做好就业、社保等工作,解决好城市困难家庭就业和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特殊困难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要大力实施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彝区“三房”改造工程,加大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支持力度。要深入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主动了解群众疾苦,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住房、就医、子女上学、提高收入等突出问题。要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继续做好灾区、藏区稳定工作,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
(三)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在改善人居质量和发展环境上创造新优势。灾区住房之所以建得这么漂亮,城乡面貌之所以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灾后恢复重建与环境综合治理同步推进,高度重视风貌打造和品味提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一个全局性、综合性抓手,既关乎城乡面貌的改观,又关乎人民生活的改善,还关乎发展环境的改造。要继续推广灾区城乡住房重建中“三打破、三提高”和“四注重、四提升”的成功经验,继续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坚定不移地抓下去,坚持不懈地抓几年,务求使全省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有根本性改善。一要把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人居质量结合起来,全面整治“脏、乱、差”,加快建设“洁、齐、美”,加强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治理,改善群众居住和生活环境。二要把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增强区域环境竞争力结合起来,把环境综合治理放在创造发展优势的高度来认识,深入实施“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推进城乡风貌塑造和提升,抓好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加油站改造建设,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开展“绿道”建设,建设宜居城乡,着力提高外部美誉度和投资吸引力,促进招商引资、发展旅游经济等工作。三要把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提升公民文明卫生素质结合起来,继续深入开展“七进”活动,组织和动员全民参与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治理不文明、不卫生、20 不安全行为,自觉遵守法律,加强文明行为养成和文明意识提高,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倡导形成良好的生活习俗和文明的行为方式。四要把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各级干部重心下沉,扎根基层,迎难碰硬,真抓实干,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检验工作作风、彰显为民形象。
(四)进一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上实现新突破。面对特大地城壶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以重影响,我省灾后重建化危为机,做到了“变困难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变坏事为好事”,抢抓杨遇加快发展是一条值得总结的经验。要把抓发展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进一步加大发展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拓展加快发展的新空间。一是要抢抓发展机遇,敢于追求更加高远的目标。灾区重建这么大的工作量,都能够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取得重建和发展的巨大成绩,全省也必定能够实现跳起摸高、加快发展。要清醒地看到,四川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发展不足。我们必须进一步克服“恐高”、“怕快”的心理,敢于树立更高的目标,坚定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信心。二是要突出发展重点,推动重大工作取得更大突破。今后几年,我省“一枢三纽、三中心、四基地”将进入加速推进的关键期。我们要保持抗震救灾的那么一种精神,保持加快重建那么一股劲头,集中力量打好全省重大工作攻坚战,突出抓交通枢纽、21 产业发展、开放合作、统筹城乡等工作,确保每个时段都有新进展、新变化。三是要破解发展难题,保持全省加快发展良好势头。要围绕“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继续抓好投资拉动和产业支撑两个重点。各级政府要进行专项研究,重点解决突出问题,保障全省建设资金的需要。四是要强化组织保证,奋力推进全省加快发展。要健全完善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要进一步鲜明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让吃苦者吃香,让有为者有位。要大力倡导和弘扬在灾后重建中展现的“四个特别”的作风,继续保持爬坡破难的劲头,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促发展上,把感情用在惠民生上,推动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同志们,加快灾区恢复与振兴,进一步做好全省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乘势而进,埋头苦干,攻坚克难,为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