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愿大学精神,伴你一生前行(中国农业大学毕业致辞2013-6-23)
愿大学精神,伴你一生前行
——校长柯炳生在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013年6月23日)
亲爱的2013届毕业生同学们:
再一次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祝贺你们圆满地圆了大学梦,即将开始新的生活,追逐新的梦想!
每年的这个时候,校园里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这是收获的季节。你们每一个人,同你们入学时相比,都获得了很多很多。其中,不仅仅是获取了更多的知识,更是收获了全面的成熟。
关于你们在校期间的成长和收获,学校各部门提供了很多材料和数据,来进行说明和证明,其中包括有多少人获得了各种重要奖励,多少人到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多少人被500强企业招聘,多少人成为选调生,等等。我为你们的优异表现,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不过,我又想到,你们的收获,可能远远超过这些有形的东西。在这些有形的东西之外,你们身上,还多了很多无形的东西。这些无形的东西,没有记载到你们的成绩单中,也没有反映在学位文凭上,但可能比成绩单和学位文凭更重要。其不仅仅对你们大学阶段的成功,至关重要,更将对你们今后的人生,产生长久的影响。此刻,你们也许不信,或者半疑半信,而到了将来,你们肯定会坚信。
首先,是使命感和责任感。同入校之初比较,你们现在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我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之重要,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之艰巨;你们现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我校在应对这些挑战方面,所应该担负的使命和责任之重大;你们现在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中国农大的学子,所面临的机遇和选择之丰富。你们变得更加坚定,更加自信。在走出校门以后的日子里,你们会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只要你能够为解决中国人民的饭碗问题做出贡献,你自己的饭碗就一定不是问题。即便你将来转到了一个距离农业较远的岗位上工作,你也一定会对农业和农村问题,更为理解,更有感情,更为重视。
同入校之初比较,你们现在都更加理性、踏实和务实。我校力求营造出浓厚的务实校风,引导你们抵制各种社会浮躁和浮夸之风的干扰,避免各种形式主义的不利影响。务实,就是淡化功利思想,拒绝投机取巧,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而是去踏踏实实地工作,不引人注意地工作。走出校门,你们将会发现,尽管仍然有不少人仍然热衷于官话套话和形式主义,但是,绝大部分领导,绝大部分群众,还是欣赏和需要有务实作风的人。做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会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做实事,做好事,不要怕别人不知道。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其实,人在做,天在看,人也在看。你默默地做的每一件实事,每一件好事,都是积攒你的“人品”。而这默默积攒起来的“人品”,终有一天会大爆发的。
同入学之初比较,你们现在更加包容和宽容。年轻人,总是习惯让别人包容,而不大会包容别人。孔子说“六十而耳顺”,而没有说“二十而耳顺”,就是这个道理。你们在成长中,不断学会了包容和宽容。你们更加尊重老师,更加尊重管理和服务人员。对于学校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你们能够用礼貌和理性的语言,在校长信箱中提出来。对于一些限于政策或条件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你们学会了理解和接受。你们更加专注于那些最重要的问题,而学会忽视忽略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不如意。在同学的交往之中,你们也学会了求同存异,学会了在一个多元化的宿舍环境中友好相处,学会了与性格各异的同学合作共事。你们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欣赏。走出校门之后,你们会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将使你们受用一生。
同入学之初比较,你们具有了更多的现代公民意识。你们的民主意识更强,更加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你们积极关注学校的发展,以一种主人翁姿态,通过学代会、校长信箱以及其他各种场合和渠道,表达自己和同学们的正当利益诉求,监督学校有关部门的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你们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性活动,在每年的迎新、各种大型活动以及一些日常生活中,当义工,当志愿者。你们更加注意培养良好的公民素养,更加注重公共场所的礼仪和他人利益,养成了排队、谦让和低声说话等君子风度。你们接受了大学教育,也提升了公民教养;你们更加礼貌,也更加理性。你们更加认识到,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民主自由只能与法治携手同进。法规面前,人人平等。情理法三者之中,永远是法在先,情理在后。受传统和习惯影响,我国很多人在事不关已的情况下,强调守法;而一旦与己相关,又希望进行法外变通。例如,不带学生证,进图书馆或者坐班车,被工作人员阻拦后,就进行投诉。后来,你们认识到工作人员的坚守原则是对的。你们还从实践中认识到了,做事情,不能仅凭良好的愿望和高昂的热情,还要讲究一定的程序和制度。通过碰了若干“钉子”之后,你们明白了,在依法治校的原则下,如果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找领导是不管用的——即便是找到了校长,即便是校长同情你们,也没有用。
同入学之初比较,你们的思考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思考能力——更准确地说,是独立思考能力——真的是非常之重要。中国有句话,叫“思想自由”,是不通顺的。自由的本意,是不受别人限制,不受外部约束。思想,谁能够约束得了呢?其实,“思想自由”所要表达的意思,叫“思想表达自由”即“言论自由”更准确一些。对于思想来说,真正难的,不是自由,而是独立,是如何独立地进行思考。如果一定要说思想方面存在着不自由,那也主要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内在因素决定的,是因为自己受传统习见束缚,或者就是懒,不去进行思考。独立思考,就是要用自己的头脑,对各种问题进行认真、理性、透彻的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追从——那是用别人的头脑进行思考。独立思考,实际上是一个自己说服自己的过程,是通过有依据的分析,多角度的思考,有逻辑的推理,来得出结论,证实观点。如果你不用“说”,就“服”了,那一定是没有独立思考。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才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身边环境,认识自己。我认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应该是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按照现在官方文件的提法,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此,我当然赞同。但是这些提法,仍然高度抽象。树什么样的人,才算合格,才算可靠?我认为,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人一听到独立思考,就担心,生怕会偏离了正确的思政轨道。我认为,恰恰相反,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才会更加坚持正确的思政轨道。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一定是讲理性思维的人,一定是讲事实重证据的人。有了这样的素质,一定会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更强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有一件极端重要的事,我一直很困惑。这就是,近60年来、近30年来乃至近1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变,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发展奇迹。无论是自我发展纵向比较,还是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都是如此。我国现在的国际地位,我国人民现在的生活水平,是我们在你们的年龄时,想都不敢想的。这是事实,不是看法。可就是这样,还有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和制度,都还是缺乏自信。原因到底是什么?我想来想去,归根结底,可能就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会自己做独立思考,不会自己做理性判断,懒得做历史研究,更懒得做比较研究,从而对社会上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客观地、全面地进行分析和判断。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就会思维简单化,往往把个案作为代表,用局部否定整体,把所有现存的社会问题都归因于制度。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不了解新闻报道偏重于异常事件的特点,就更容易被媒体上尤其是网络上的一些浮躁的、肤浅的、夸大的、误报误导的乃至别有用心的言论所迷惑,进而盲听盲信盲从。如果有了独立思考能力,那么,就会知道,世界上不存在最完美的制度,只存在最适合各自国情的制度。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差别,除了制度之外,更有发展历史、文化观念、社会传统等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这些巨大差异,在很多方面制约着制度优势的发挥。我国的制度不是完美无缺的,却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问题和缺点,都不能从根本上否定这一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欧美的制度,我国民国时期试验过,广大发展中国家仍然在试验着,但是,都不怎么成功。在中国目前特定的国情之下,如果照搬欧美的制度,那么中国不会成为欧美,而很可能只是当年民国末期的延续,或者是今日南亚或者非洲的翻版。
以上是就国家大事而言。就个人工作和生活来说,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样是极端重要的。例如,你们高考的时候,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是盲目追求热门专业,那么,就会出现后悔的情况。现在毕业了,如果没有独立的思考,在深造、出国和就业方面盲目跟风,也是要走弯路的。而你们无论是继续攻读,还是走入职场,都需要有创新性思维,而这都需要有独立思考的态度和能力。创新思维,就是看到了别人所看到的,而想到了别人所没有想到的。所以,要去想,要奋力去想,要苦思冥想,要独立地去想。想的过程,就是分析加工思想材料的过程;如果已有的材料不够,还要去找新的材料——也就是去调查和学习。独立思考,主动学习,两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我说过很多次,我希望中国农大的学子都能成为精英之才。所有的精英之才,无论从事的是何种职业,一定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独立思考,通过缜密、深刻、透彻、全面的分析判断,才能够有正确的认识,有正确的方向,有正确的决策,才能够把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才能把难以做成的事情做得成功,才能够取得别人想不到的创新成果,才能够成为事业的推动者和行业的引领者。
同学们,使命感,务实作风,包容精神,公民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态度和能力,这些大学里力图传承给你们的东西,代表着一种大学精神。我希望你们离开大学的时候,能够带走大学精神,并且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强化。无论你身处何方,无论你专职何业,愿大学精神都能伴你逐梦,伴你一生前行。这样,你们就能够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在更为精彩的生活中,来回忆起你们曾经拥有过的精彩的大学生活。
这是我对你们最诚挚的祝愿和祝福!
第二篇:2018年大学新生开学演讲稿与2018年大学毕业演讲致辞
2018年大学新生开学演讲稿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教官、各位老师、各位校友、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及全体师生员工,向踏上隆中这片热土的近6000名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向精心哺育你们成长,并支持你们选择xx学院的家长们、中学老师们,表示诚挚的敬意!
向长期支持我校建设发展、承担今年军训任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的首长和教官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你们满怀着成才的梦想,承载着亲人的厚望,来到清新秀丽的xx学院,来到这充满智慧灵气的隆中山下。这里“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三国名相、我们的校友诸葛亮年轻时在此生活了xx年,躬耕苦读,明志修身,广交士林,提出了兴复汉室、统一全国的战略,成就了着名的“隆中对策”和“三分天下”的伟业。沐浴福祉,xx学院将以她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校园文化、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幽静雅致的校园环境,成为你们人生的重要驿站和新的里程碑。
“国势之强弱,视乎人才;人才之盛衰,源于学校”。xx学院已有50余年的建校历史和10余年的本科教育发展史。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办学规模达到近18000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校园面貌日新月异,综合实力显着增强,学校成为国家教育部评估认定的优秀学校、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湖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先进高校、湖北省文明单位。目前,全校师生员工正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谋求新突破,共同谱写学校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同学们,入学军事训练是大学的
同学们,值此开学之际,我送给同学们四句话:
2018年大学毕业演讲致辞
尊敬的领导、来宾,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xx届博士毕业生,曾永志。非常荣幸能够作为xx届毕业生代表在此发言,请允许我代表人文与艺术学部的全体毕业生向亲爱的母校致以崇高的敬意,向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以及家长表示由衷的感谢!
身为厦大人,我们是幸福的。本科四年,硕博五年,我在厦大度过了最美好的时光。最美丽的校园、最具魅力的老师们、最可爱的同学们,定格为此刻的记忆,一笔一划镌刻在心中,成为永恒的纪念与财富。凌晨,南普陀寺的钟声还声声在耳;清早,芙蓉湖畔结伴读书的画面还历历在目;夕阳西下,上弦场上,挥汗踢球、轻松漫步、依山看海的种种也犹在昨日。美丽的母校依然美丽,而我们,在各自的三年、四年、七年、九年,亦或十年里,悄然成长。
身为厦大人,我们是富足的。从九年前的集美中学到现在的厦门大学,陈嘉庚先生的精神,始终照耀着我的求学生涯。九年里,每当我漫步校园,身边的一砖一瓦无不镌刻着创校先贤们的痕迹:嘉庚先生的民族大义,倾资办学;罗扬才烈士的革命精神,奋不顾身;萨本栋校长的迁学闽西,自强不息;王亚南校长、陈景润教授的刻苦钻研,科学至上,无不让我身怀感慨。
九年里我见证了母校的点滴变化:从“421”住宿环境到免费米饭,我们的学习没有了后顾之忧;从湖畔咖啡到校长早餐有约活动,我们更广泛地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从优博培育工程到国际交换生项目,我们以更积极的姿态迈向世界。有此历史,有此文化,有此校园,我们厦大人青春与幸福同行。
身为厦大人,我们是广博的。我们的厦大是一所校门向大海敞开的大学。她用海纳百川的胸襟包容、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独立的存在都具有无可取代的价值;她用春暖花开的气度培育、锻造每位青年,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绝对的人格;她用感恩、责任、奉献的情怀熏陶、感染每名学子,让每一个充满个性的灵魂同时具备深深的社会责任感,肩负起时代使命。宽容与大爱,是我们厦大的品格,更是我们厦大人永远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