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进一步概括为“中国梦”,发挥了巨大的凝聚、激励和指导作用。
“中国梦”的目标极为简洁明了,即使是不识字的老婆婆也能随口说出。但它又包含了非常深厚的理论与文化内容。“中国梦”与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要深入了解中国梦,就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要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及其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就要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真正理解了中国梦,就会有远大的眼光和广阔的胸怀,同时又会脚踏实地努力做好自己手中的工作。能够让每一个成员感觉到自己与所在统一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愿为之努力奋斗,是“中国梦”指导思想的魅力所在。
恪守底线:治国理政者的底线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学好用好唯物辩证法,其中,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是其重要内容。
对待底线,在不同的情形下,可以有不同的态度和方法。基本的态度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突破底线,这是谋求根本改变事物、以破坏旧的统一体为己任的斗争哲学的方法;另一种与此相反,是坚守底线。它是以维护、完善、巩固统一体为己任的和谐哲学的基本态度和方法。过犹不及、恪守底线则是治国理政者对待底线的办法,是和谐哲学的原则。二者决不能混淆。今天的底线思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对底线要心怀敬畏。2014年,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等人对党和国家乃至对做人的基本底线全无敬畏之心,胡作非为,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巨大危害。任其发展,治国理政无从谈起,亡党亡国终不可免。
法纪底线不可逾越。可以说,法律和纪律是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底线的具体体现。遵纪守法是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底线思维的重要内容。总书记在2015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弄明白法律规定我们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
防止犯颠覆性错误。2014年2月7日,习近平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谈到深化改革时说过:“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人的认识和能力都有局限性,犯错误是难免的,不能因为怕犯错误而缩手缩脚,止步不前。但是,超越底线的颠覆性错误不能犯。因为犯了颠覆性错误就会造成灭顶之灾,连纠正错误的机会都会失去。
对敢于超越底线的行为“零容忍”、展开坚决斗争。习近平讲过一系列的“零容忍”,如对毒品、对腐败现象、对违规违纪行为、对恐怖主义等三股势力、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等,都必须“零容忍”,展开坚决斗争。如果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是对自己的要求,那么,展开“零容忍”的坚决斗争,就是对外部威胁应有的态度和方法,这些都是维护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
政策要托底。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组合,是当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支柱性政策。”可见,“托底”、“兜底”以及“补短板”是底线思维的重要内容,是达到平衡、实现社会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是保证长治久安的必要条件,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一条重要原则。
居安思危,做好工作。习近平要求:“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可见,底线思维并不是束缚手脚、无所作为,而是要头脑更清醒、工作更主动,把工作做得更好。
和实生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瞻远瞩,积极创新外交理论和实践,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了构建各种类型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并实施了构建“一带一路”及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行动。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纽约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了《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这是他所倡导的“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的光辉实践。
我国古人早就指出:“和实生物”。就是说,和的哲学是生成事物的道理、是建设的道理。建立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得以可持续存在的条件。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士,都把避免灭亡、实现可持续存在的希望寄托于中国和谐文化的发扬光大。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在不同场合,提出了构建各种不同类型的共同体的诉求,如亚洲共同体、“一带一路”共同体、网络世界共同体等,阐明了建立共同体的客观基础和主观条件,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其最高形式。
第二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梳理
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梳理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已近半年。半年来,国内外高度关注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言行举措、个性风格等,尤其对总书记习近平的治国理念、执政风格、执政特点等最为关切。总书记是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走到了中国政治舞台中央,在全中国、全世界人民的注视下接过了历史接力棒,站到了世界舞台的前沿,任重而道远。
当选总书记后,从中外记者见面会的首次精彩亮相,到沿着邓小平南方视察路线第一次离京考察;从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到多次阐释“中国梦”;从提倡“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到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习近平同志每次重要讲话均给人以新的期待,给人以新的希望,给人以新的力量。
《人民论坛》本期特别梳理了习近平同志履新半年来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并回顾他在地方任职时的执政理念与执政特点,不仅有利于贯彻落实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作出的决策部署,也有利于更好地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还有利于更好地审视中国未来的发展走向。
本期【特别关注】首先从整体上回顾了总书记的执政理念、执政风格与执政特点,再重点围绕“中国梦”、“反腐与党建新思想”、“改革观与中国道路”、“法治理念与方略”、“„三农‟思想”、“外交新理念”等公众热议的焦点话题进行梳理。为了使梳理的内容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参考资料除各主流媒体相关的报道外,还包括习近平同志以前撰写的《我的上山下乡经历》、《之江新语》等有关内容。
第三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总书记的谈治国理政,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瞻前顾后、继往开来,旨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的著作。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感触最深的就是要想实现“中国梦”,全面的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依法治国,且在中国的特殊的环境下要反腐倡廉。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治理国家法制很重要,只有法制正确了,所有的流程才能对。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错误,才能让办事的效率更高,让国家的秩序更顺畅,这样利于国家的健康舒畅的发展。总书记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并且反复强调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的重要部分。以下用三点来阐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这3个方面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
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必须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紧抓好,切实在宪法实施和监督上下功夫。
总的来讲依法治国就好比我们做建设工作一样,一定要把规定和流程捋顺。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把建设工作做好。
另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我认为总书记所说的反腐倡廉也十分重要。总书记认为抓作风建设、反对腐败,才能顺民意、赢民心。总书记履职伊始就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改进工作作风问题,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落实八项规定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口,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接受全党全社会监督,推动党风政风改进。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得到了一次大整治。同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铁腕反腐,腐败分子纷纷落马,一批重大案件得到查处,这些行动顺应了民意、赢取了民心。在反腐败的同时,加强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制度建设,已逐步形成使领导干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使领导干部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使领导干部不想腐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样一种反腐倡廉的明晰思路,使人们对于未来在中国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充满信心。
最终要实现健康的社会主义,那么就需要我们的共产党敢于担当、实干才能落实。总书记认为党员干部要重担当,尚实干,才能增强党和政府公信力。其中总书记认为,担当就是责任,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敢于担当,就是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种担当精神,责任感,使命感,顺人心,得民望。这种精神也开始浸透到全社会,成为一种风尚,一种价值尺度。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干出成效来。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和作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喊空口号,招招指要害,件件有着落。全党全社会崇尚实干,埋头苦干抓落实蔚然成风,党和政府公信力大大增强。
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要认真学好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人生与国家过程中出现的成就与挫折,不断的提高国家的人员素质,成为一个富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也是一样,需要跟紧国家的脚步依法治国。对于我们教育工作中,要坚守学校的制度与流程。希望我们最终达到有能力、有执行力、有创新力、有团队意识的队伍。
阅读这部著作,可以有远近两个方面的重要收获。就近处看,这是一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最系统、最宏富的著作。全书涉及到当代中国的方方面面、事事物物。让读者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何谓特色的社会主义,何以实现中国梦,怎么深化改革,如何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以及怎样建设法治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生态文明,有效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发展、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进祖国统一,推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谋求周边外交和谐、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积极参与多边事务。并且对人们理解执政党的群众路线、提高执政党执政水平、以及反腐倡廉建设,极有助益。
从远处看,这是一部言近旨远的重要著作。这部著作,不单对人们理解当代中国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指引作用,更为关键的是,它对人们站在百年历史的高度,审视中国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从独立向富强发展、从富强向文明跃升的历史进程,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第四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推荐)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首次聚焦“依法治国”;十八大以来,从改革到反腐,均在法治框架下推进
今年10月召开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聚焦“依法治国”。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全会中,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还是党史上第一次。
十八大至今,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路,“依法治国”贯穿其中。无论是改革还是反腐,都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
从司法实践方面,习近平要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
最近一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专家认为,四中全会从党的角度强调法治建设,非常有必要。“怎么样贯彻实施宪法,怎样完善立法,如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如何推进司法改革,党如何在法律框架下依法执政„„推进依法治国,绕不开这些话题。”
依宪治国
上任伊始强调“宪法高于一切”
在2013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与此同时,信访制度也在改革,信访不再进行全国排名,涉诉涉法信访全面纳入法制轨道。
舆论认为,这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法治的决心。长期关注劳教改革的学者说,新一代领导人决心进一步开启法治国家进程,更加重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习近平是中共中央第一位拥有法学博士学位的总书记,履新刚刚20天,出席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并发表讲话重申宪法高于一切。“这实在是一个振聋发聩的声音。”境外媒体评论说。
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说,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要“深刻吸取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
他重申了十八大报告的提法:“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在中央党校政法部主任张恒山看来,刚刚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通过纪念大会上的讲话阐述了他今后的执政思想。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张恒山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功绩和作用,是公认的。但曾经有一个时期脱离宪法的执政,行使国家权力就不受任何约束,引发的教训特别深刻。”
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到要“坚决纠正违宪违法行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家有关监督机关要担负起宪法和法律监督职责”。
“这是党的最高领导人第一次提到健全违宪机制,以及追究责任主体的设想。”张恒山说。
司法公正
强调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2013年最后一天,习近平首次以国家主席身份向全世界发表新年贺词,他说,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是推动改革的目的之一。
张恒山认为,阻碍司法公正的深层次因素,除了传统法律文化存在缺陷和司法队伍素质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合理的制度,导致司法机关不能独立行使职权。
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提出,要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张恒山告诉新京报记者:“以往领导人都不太提‘司法独立’,好像一说‘独立’,就是和党闹独立。实际上,司法的独立地位是为了确保其依法行使职权,依法就是依据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依法就是体现党的领导。”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备受期待的“全面改革”方案出炉。
习近平对全面改革方案作说明时说:“这些年来,群众对司法不公的意见比较集中,司法公信力不足很大程度上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合理有关。”
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司法体制管理新举措,其中包括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等司法管辖制度。
张恒山认为,这次司法体制改革“动真格”。
今年6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三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和《关于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方案》。
习近平说,试点地方的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司法体制改革的组织领导,细化试点实施方案,及时启动工作,按照可复制、可推广的要求,推动制度创新。
依法改革
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
在一段时间里,改革给人的印象是,改革难免突破法律,等这项改革成熟之后,再把改革的经验规定到法律中,这被称为“先破后立”。
专家分析,这与法律法规的滞后和不健全有关,部分改革不得不以突破法律的方式推进。
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全面改革,正在改变“套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改革”方案,涵盖了15个领域,新京报记者统计,方案全文共出现了26次“依法”。
三中全会结束后,习近平到山东调研。他说,“要准确推进改革,认真执行中央要求,不要事情还没弄明白就盲目推进„„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推进。”
今年2月,习近平在中央深改组第二次会议上说,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室负责人表示,党中央有了政治决策之后,要先立法后推行,“先立后破”,确保一切改革举措都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不允许再存在法治轨道之外的改革试点。
实际上,去年授权国务院在上海自贸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放开“单独二孩”、废止劳教制度,都是通过立法实现的。
今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两高”在18个城市试点刑事速裁。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授权“两高”试点。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表示,这表明司法改革必须依法进行,在立法机关授权的范围内进行,这使司法改革具有了合法性。
依法反腐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
去年年底,最高检邀请多位专家就官员犯罪从纪委调查向司法程序移交的衔接问题进行讨论。
参与座谈会的北京大学教授姜明安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过去官员违纪、违法、犯罪,都是由纪委负责,等到事情都定了,构成犯罪的,就会移交给检察机关。以后如果官员贪腐构成犯罪,就会直接交给检察机关,由检察机关进行侦查取证。”
专家认为,这意味着针对官员违法违纪的调查程序更加法制化。
在反腐领域,持续5天的***案微博直播,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最高法院院长周强曾表示,***案件庭审微博直播,充分体现了中国司法的公正、公开与透明。
《学习时报》刊文称,我国宪法规定,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审判一律公开进行。但由于各种原因,一段时期以来,这项原则没有认真贯彻落实,特别是遇到高官犯罪案件和其他一些敏感案件,法院往往假借各种理由不公开或通过各种方式变相不公开审理。
该文称,***案件的公开审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推进廉洁政府建设方面的高度自信和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的态度和决心。
“这种非同寻常的透明度也提高了公众的期待,希望当局在未来的高官腐败案审理中更加开放。”***案庭审结束后,香港《南华早报》如此评论。
习近平多次强调制度对反腐的重要性。在年初召开的中纪委第二次全会上,习近平要求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习近平
第五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为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编辑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目录】
内容简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收入了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内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79篇,分为18个专题。为帮助各国读者了解中国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本书作了必要注释。本书还收入了总书记各个时期的照片45幅,帮助读者了解他的工作和生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国际社会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寻找中国问题答案的一把钥匙。【详细】 作者简介
习近平,男,汉族,1953年6月生,陕西富平人,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7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图书信息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编者: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
出版时间:2014年9月
页数:488页
定价:80.00元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阅读全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阅读全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
三、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朝着党的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奋勇前进。阅读全部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
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充分肯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是健康的前提下,我们决不能低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主要是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总需求不足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上升,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有所加剧。阅读全部
经济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积极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五、建设法治中国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至今已经30年了。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事件,就是要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推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阅读全部
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阅读全部
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七、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发展
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发生很大变化。同时,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为数不少的困难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阅读全部
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让十三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
八、建设生态文明
要加强宣传教育、创新活动形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义务植树,不断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依法严格保护森林,增强义务植树效果,把义务植树深入持久开展下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阅读全部
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生态条件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九、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要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学习党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特点规律。要认真总结胡主席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创造的宝贵经验,把胡主席确定的军队建设的大政方针和各项战略决策落到实处。阅读全部
把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十、丰富 “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
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关于港澳工作的大政方针,同中央长期以来对港澳工作的方针政策是一脉相承的。关键是要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切实尊重和维护基本法权威。阅读全部
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共同开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 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担当起开拓两岸关系前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十一、走和平发展道路
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不断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和平发展带来的利益,不断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阅读全部
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走出一条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新路子 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
十二、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俄罗斯是中国的友好邻邦。这次访问俄罗斯,是我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第一次出访,是这次出访的第一站,也是时隔3年再次来到你们美丽富饶的国家。昨天,我同普京总统举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谈,并共同出席了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阅读全部 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在亚欧大陆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之桥
十三、做好周边外交工作
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使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阅读全部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同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坚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
十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非洲有句谚语:“河有源泉水才深。”中非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和非洲老一辈政治家共同开启了中非关系新纪元。从那时起,中非人民在反殖反帝、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在发展振兴的道路上,相互支持、真诚合作,结下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兄弟情谊。阅读全部
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推动中拉关系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
十五、积极参与多边事务
我们要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当今世界并不安宁,各种全球性威胁和挑战层出不穷。金砖国家都热爱和平、珍视和平。实现世界持久和平,让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能安居乐业,是我们的共同愿望。阅读全部
携手合作,共同发展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弘扬“上海精神”,促进共同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
十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
贯彻落实好中央要求,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阅读全部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准确把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树立和发扬“三严三实”的作风
十七、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阅读全部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十八、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繁重任务,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定要按照中央要求,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阅读全部
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治大国若烹小鲜”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