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合办主任姚少平赴文成调研创业创新工作(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18:29: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合办主任姚少平赴文成调研创业创新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合办主任姚少平赴文成调研创业创新工作》。

第一篇:经合办主任姚少平赴文成调研创业创新工作

温州经合·招商

第18期

(总第388期)

温州市支持温商创业创新促进温州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温州市人民政府经济合作交流办公室 编 温 州 市 招 商 局

2014年7月23日

●200余名知名浙商走进温州 ●全省经合工作推进会在我市举行

●省经合办主任姚少平赴文成调研创业创新工作 ●省经合办主任姚少平考察永嘉三江商务区 ●洞头县签订水泥物流基地项目投资意向书 ●文成润泰里程项目举行开工典礼 ●苍南县确定首批37位“苍商领头雁”

200余名知名浙商走进温州

7月15日,温州市委市政府联手省工商联举行“知名浙商走进温州”大会。200余名知名浙商实地考察温州投资环境,共

谋发展大计,把投资创业的目光投注在温州这片热土上。

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在大会上致辞。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彪陪同浙商实地考察瓯江口新区,并在大会上代表市政府与省工商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全国政协常委、省工商联主席、正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李剑飞等以及市领导陈笑华、包哲东、朱忠明、仇杨均、王振滔参加大会。

陈一新代表温州市四套班子向知名浙商表示欢迎。他说,浙商是浙江的骄傲,是浙江发展的第一资源和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浙商的崛起,树起了浙江发展的品牌,提升了浙江人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温商是浙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商以“商行天下、智行天下、善行天下”而闻名全国。近年来,我们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着力推动“浙商回归”、“温商回归”。我们非常期待广大浙商垂青温州、投资温州,在这块创业创新的热土上大展宏图。

陈一新向浙商们介绍温州经济社会基本情况。他说,温州是民营经济高地、全球温商家园、全国制造大市、改革创新典范,也是滨海山水智城、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富足之地、现代海空大港,还将是新兴时尚之都。温州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广阔的发展空间、利好的投资领域、美好的发展前景,来温州

投资发展有空间、有平台、有项目、有环境,机遇难得、商机无限。希望各位企业家关注温州、看好温州,常来温州走走看看,多来温州考察投资,并充分发挥以商引资、以商引商、以商引智的桥梁纽带作用,共赢发展、共享辉煌,携手开创温州的美好未来。

李剑飞说,当前,温州具有较强的发展动力和活力,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希望广大浙商正确认识温州、大力宣传温州、积极投身温州建设,找准企业发展壮大和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努力实现互利双赢。

会上,省工商联与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今后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浙商回归”、“温商回归”。我市还向浙商重点推介招商引资项目。

全省经合工作推进会在我市举行

7月17日,全省经合工作推进会在我市举行。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朱忠明在会上致辞。来自全省11个地市的经合办(协作办)主任交流汇报了各地上半年经合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排,重点突出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省经合办主任姚少平以“评、看、干”三个字,对我省经合工作进行总结和部署。

朱忠明代表温州市委、市政府对大会在温州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和风向标,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是一座商行天下的开放之城,是一座环境秀美的文化之城,还是一座正在赶超发展的时尚之都。近年来,我市坚持和发展“温州模式”,以实体经济为基石,以温商回归为第一资源,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十大举措”,着力抓好“四十项改革任务”,全面掀起发展新高潮,努力赶超发展、再创辉煌。他期盼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建立各地招商、经合系统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实现招商信息资源共享,加强产业互补合作,探索飞地经济模式,推动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倡导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面对我省经合工作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形势,姚少平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一是“怎么评”。上半年大家凝心聚力,克难攻坚,真抓实干,全省经合工作顺利实现了“半年红”,目标进度比较理想,推进举措可圈可点,工作经验值得总结。二是“怎么看”。从总体上分析当前经合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有“三个比较可喜”,“三个压力增大”,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信心,扬长避短,把握先机,打好有准备之战。三是“怎么干”。全省经合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7月6日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做到立足当前推动“全年红”,着眼长远谋求可持续发展,明确要求合力抓落实,干

好当前,干得长远,干在实处。最后,姚少平要求大家合力、努力,以“全年红”的圆满成绩,交上一份领导满意、群众满意、自己满意的答卷。

会前,全体参会人员还实地考察了瓯江口新区展示馆和永嘉三江商务区。

(信息调研处)

各地动态

省经合办主任姚少平赴文成

调研创业创新工作

7月16日,省经合办主任姚少平,浙商服务中心主任林炜等一行到文成县调研创业创新工作。姚少平一行实地考察了文成县总部经济大楼,详细了解企业引进情况和优惠政策,参观了龙船垟城市综合体项目,听取建设内容、投资商洽谈情况介绍等。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文成县汇报了上半年创业创新工作开展情况及下半年工作计划,重点介绍招商平台搭建,利用侨商资源情况,出台的优惠政策以及需要省经合办提供平台协助等方面的情况。

针对文成县创业创新工作开展情况,姚少平提出三点意

见。一要立足实际,解决“引什么”的问题。文成县是发达地区的相对欠发达县,要根据实际情况,从发展总部经济、开发旅游项目、盘活民间资本、提升服务业等方向去探索。二要立足优势,解决“引到那里去”的问题。要充分利用文成现有的国家生态功能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等平台优势,广泛开展招商,探索以商招商新模式,把招商目光转向遍布世界各地的文成籍企业家群体。三要立足服务,解决怎么亲商、安商、富商的问题。要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商,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为客商提供主动、快捷、方便的服务。要实实在在地摸好底,完善信息库的建设,做到盯人、盯企业、盯项目。

(文成县协作办)

省经合办主任姚少平考察永嘉三江商务区

7月17日,省经合办主任姚少平率全省经合系统人员赴永嘉县考察三江立体城项目,调研招商选资工作。

考察团一行来到三江狮子山观景平台,俯瞰三江商务区全貌,听取该区的总体规划、功能定位、招商选资工作、项目进展等情况介绍,详细了解三江立体城的项目投资概况及建设进展情况。

姚少平高度评价永嘉县招商选资工作取得的成绩,对项目的顺利推进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三江商务区地理位置优越,三面临江、坐北朝南,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永嘉要充分利用优势,全程跟踪项目服务,稳步推进三江招商项目的建设,尽快将三江商务区打造成温州的“陆家嘴”。他希望永嘉继续支持“浙商回归”一号工程,优化招商环境,提升招商服务质量,为全省经济工作实现新突破做出应有贡献。

(永嘉县协作办)

洞头县签订水泥物流基地项目投资意向书

7月17日,洞头县人民政府与湖南大通投资有限公司举行项目签约仪式,双方签订了小门岛年产150万吨水泥物流基地项目投资意向书。

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拟选址于小门岛东南侧岸边。项目总用地4.45公顷(约合66.75亩),主要新建一座2000T级码头(两个泊位),6万立方米水泥储罐,2×120吨/小时水泥包装、装车车间,5×200吨/小时散装设施,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

该项目将有效利用小门岛岸线资源和废弃开挖场地空间,不仅可以优化浙南水泥建材供应,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

用,而且对培育地方税源,振兴实体经济,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等具有重大作用。

(洞头县协作办)

文成润泰里程项目举行开工典礼

近日,文成润泰里程项目举行开工典礼。该项目系温商回归项目,由温州润泰建设有限公司开发,占地268亩,总建筑面积逾2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超15亿。项目以生态为主题,以“优质休闲养生”为依托,拟打造集休闲主题公园、星级精品酒店、温泉养生、生态山体别墅等集于一体的世界级生态度假休闲天堂。项目统一规划,分期开发,其中一期占地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为纯别墅区。项目初始,润泰建设公司聘请知名专家和设计公司全程参与,同时与优秀公司强强合作,进行优势互补,力图打造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楼盘。

(文成协作办)

苍南县确定首批37位“苍商领头雁”

日前,苍南县委、县政府确定林允华等37位在外苍南商人代表为首批“苍商领头雁”,并建立县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制

度,每位县领导挂钩联系1至2名“苍商领头雁”。挂钩县领导将采取“一竿子到底”的方式,提供“一条龙”服务,包括感情联络、定期走访、招商洽谈及项目对接、推进、实施、督查等。同时,该县要求各乡镇根据属地原则,实行“一把手”负总责,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县直有关单位积极配合挂钩联系县领导协调解决“苍商领头雁”项目引进有关问题,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加快重点项目推进速度。

(苍南县协作办)

报:省经合办,陈一新书记,陈金彪市长,马晓晖副书记,朱忠明常委,仇杨均常委、秘书长,市政府谢树华秘书长,贾焕翔副秘书长

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温州市创业创新促进温州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发:各县(市、区)政府、各市级功能区管委会、各市属国资集团、各县(市、区)经合办(招商办)、各市级功能区招商局(经济发展局、科技合作局),市办各处、市国内招 商中心

第二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调研报告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主要成效、有效举措

(一)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创新创业热情日益高涨

一是宣传引导。

通过政府网站、电视台、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宣传平台,积极开展了创业专题宣传活动20余次,发放政策宣传资料10000份,悬挂横幅标语120余条,并在《今日蒸阳》报刊等新闻媒体开办了创业专栏,大力宣传创新创业优惠政策,深入挖掘和报道衡阳县创新创业典型,营造促进全民创新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引导衡阳县广大民众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如衡阳县大安乡的胡起辉回乡在演陂镇创办湖南美佳妮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在代工NAMUR品牌出口美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的同时,建立专业研发团队,创立森林风、威威虎、青橙之恋等自主品牌畅销本县和周边省市,公司年产值7000万元,创税200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近300个。为表彰创业典型,衡阳县还举办了“衡阳县十大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对美佳妮等获评企业分别给予1万元奖励,并制作专题宣传片在县电视台播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带动作用。

二是规划引导。

科学规划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前提,衡阳县委县政府把规划编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基地规划。精心规划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互联网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电子信息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通过规划来拓宽创新创业空间。加紧产业规划。按照“1163”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产业。界牌陶瓷循环经济产业园以瓷泥精深加工为入口,带动工业陶瓷、特种陶瓷、礼品陶瓷、日用陶瓷等高端陶瓷产业发展。发展西渡都市型产业、关市铁矿采选、井头石材开采及加工、演陂建材产业、库宗桥拆装家具、高端红木家具等木器加工产业集聚区。通过规划引导广大民众选准创业领域、选对创业合伙人。

三是培训引导。

大力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战略要求,以新型经营主体骨干成员为重点培育对象;以“努力打造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全程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全局工作的主线,进一步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今年来,共举办县级培训班4期,培训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技术骨干共692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2万余份;各乡镇通过技术讲座、会议、现场观摩等形式共举办技术培训活动140余场次,培训村组干部和农户5000余人次。积极开展职业培训。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为农民工转移、下岗工人再就业等提供技术培训、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规模在3500人左右。在一定程度上给广大民众创新创业提供了技术、提供了平台,引导民众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创业梦想。

(二)着力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创新创业基地日益强大

一是创建孵化基地。

为解决创新创业者初期用地难、建设难、发展难等一系列难题,衡阳县重点加强了西渡高新技术产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积极为符合条件的进驻企业解决场地21万平方米,目前已入驻25家企业,创业投资达5000万元,直接带动6200人就地就近就业。通过挂牌、共建、整合等方式,将小商品一条街、家具一条街、服装一条街和建筑建材行业统一规划、拓宽、改造、硬化、精装门面,在县城和乡镇打造了15个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吸纳170人创业,带动就业4600人。

二是搭建融资平台。

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办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开辟融资“绿色通道”,提高贷款发放额度。目前共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7982万元。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试点工作,打造农村金融诚信环境。截至目前共计评级、授信青年信用示范户392户,累计授信1995万元,投放贷款1597万元。积极协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请国家、省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特色企业发展资金、技术改造资金、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同时建立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形成了国家、省、市、县专项资金支持体系。目前共计争取技改、资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项目资金120万元。

三是筹建交易平台。

通过组织申报市级龙头企业19家,组织角山米业等7家企业参加了衡阳市第五届农博会,组织天天见梳篦参加了湖南省西部农博会,组织安邦农业参加了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等活动。加强对产品营销促销和交易平台建设服务,进一步拓宽了本地企业产品的销售渠道,打造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品牌效应。

(三)大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服务质量稳升

一是简化审批程序。

进一步放宽、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简化具体登记程序、充分利用各类场地资源、降低创业门槛和成本、激发市场创新创业活力;大力推进前置审批制度改革,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减少创新创业制约因素。截至今年8月底止,全县新发展市场主体2001户,与去年同比增长32%。其中新发展个体户1663户,与去年同比增长42.8%,新增从业人员3604人,企业338家,与去年同比增长82.7%,新增就业6505人。新增注册资本1065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51.1%。

二是创新行政管理。

积极推行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度改为认缴登记制度,取消企业法人注册资金最低限额、经营场所限制等规定;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极大的提高了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信息化、便利化、规范化水平;构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引导企业提升自我规范、自我管理水平;实行年检改年报公示制度,这是变企业对行政机关负责为向社会负责的具体体现,是放松政府对企业的管制,促进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的重要措施。(2013年个体户年报率为95.58%,2013年企业年报率为90.69%;2014年个体户年报率为96.22%,2014企业年报率为87.01%)。

三是全程跟踪服务。

结合创业需求,开展全方位“一条龙”创业服务活动。成立县创业指导中心,由原来单纯为创业者提供融资服务,改变为集政策咨询、项目开发、项目收集、项目推介、创业培训、小额贷款、跟踪问效等一条龙服务的综合窗口,挑选了一大批市场前景好、适合创业的小项目,定期召开创业项目推介会,向有创业意向的人员推介。组建了一支包括工商行政、财税金融、人力资源、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以及创业成功人土在内的创业指导专家团,多次组织现场咨询、上门指导等活动,面对面地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问题。目前,全县共举办创新创业项目推介会4期,提供创新创业信息100余条,举办创新创业培训班15期,培训300余人,提供跟踪服务560人次,有效提升了创业成功机率。

四是加大扶持力度。

为多渠道、全方位服务创新创业人士,衡阳县在用好用活贴息贷款政策上的力度很大,积极推报符合条件的优秀创业青年,最大限度的为他们解决创业资金难题。目前,财政已安排贷款贴息资金934万元。着力搞好信息和技术服务,组织专家团队和技术骨干对全县重点创业者实行“一对一”的信息和技术指导服务。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按照公司需求进行订单式培养,联合开办培训基地。目前,为安邦公司培训员工约500人次,长期为衡阳市瑞达电源有限公司、衡泰机械输送毕业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不顺。

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创业的政策滞后。由于缺乏政策支持,进入农资、农机、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领域的创业者很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社会化服务工作较为薄弱。

二是创新创业者融资难度较大。

衡阳县财政比较困难,对创业引导资金的投入较为不足;省级财政对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的拨付不及时,有一定的缺口,影响扩大创业规模。部分有创业愿望的人因缺乏经济实力担保,融资非常困难。

三是创新创业的高端人才匮乏。

高层次人才和优秀科技人才缺乏,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少,尤其是缺乏高精尖制造业、信息产业和新材料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加上吸引人才的环境不优,相关配套也不完善,难以引进高精尖人才,同时本土人才外流严重。

三、对策、建议

一要培育创新创业主体。

——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深入贯彻落实创业扶持政策,营造大学生创业良好氛围。建立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工商注册、信息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常年举办大学生创业培训班,采取“专家+项目”和“专家+基地”等服务方式,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通过创业补贴、贷款贴息、表扬奖励等形式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类金融支持。[

——鼓励下岗工人创新创业。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政策,引导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对下岗失业人员初次开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在信贷、培训等方面给予扶持。

——鼓励农民创新创业。积极鼓励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以及高效规模种养项目。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加大农民外出务工指导和服务力度,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支持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繁荣村级集体经济,培育农民致富载体。

——引进高端人才创新创业。通过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等人才引进计划的实施,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到衡阳县创新创业。积极出台并落实来衡阳县创新创业的高端人才的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相关政策。

——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加强与异地商会交流,引导和鼓励外地衡阳县籍创业人士回乡领办、创办各类企业。出台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建立集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后续服务为一体的创业促进中心,简化工商注册等行政审批流程,并在税收、水电等方面给予创业优惠。

二要放宽创新创业条件。

——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允许各类创业主体平等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未明文禁止的各个行业和领域。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前置许可外,其他前置许可一律取消。

——放宽经营场所限制。允许未取得房屋产权证的企业以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证、竣工验收证明作为企业住所权属证明。产权性质不明的房屋经房管部门同意,可以作为住所登记。农民持乡(镇)政府出具的证明文件可以家庭闲置用房申请从事经营活动。

——放宽出资方式限制。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允许以评估作价并能依法转让的公司股权、合法债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等非货币资产作为企业出资。允许改制企业以评估后的净资产作价出资。工商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均实行零收费、优服务。

三要加强创新创业扶持。

进一步扩大创新创业扶持政策覆盖范围,充实创新创业政策内容,细化扶持政策配套措施,满足城乡创业者的需要。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设立新兴产业创投基金。联合县内外大中型企业、国有金融企业、专业投资机构等各类社会资本,筹备发起设立衡阳县新兴产业创投基金。拓宽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扶持范围。把小额担贴息保贷款扶持范围扩大到农村,更多地向返乡农民工倾斜、向大中专毕业生倾斜,做到群众的需要在哪里,贷款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加大技术扶持力度。探索建立校企合作互动平台。把职业教育的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的总规划,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逐步提高财政科技经费额度。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机制和权利人维权机制。通过技术创新、技术产权保护来支持创业。

四要强化创新创业保障。

——培训常态化。继续发挥好县创业指导中心等培训机构的作用,大力开展灵活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重点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和失业人员转业转岗培训,增强其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另外,要鼓励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创业能力提升培训。鼓励各类培训机构积极同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开展合作,促使创新创业培训常态化,提高创业成功率。

——协调经常化。建立“双创”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组织、指导、协调的作用,认真落实和完善各项优惠政策,要建立健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统计指标体系,强化督查考核,每年对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成绩显著的部门和企业予以表彰奖励。

——服务优质化。积极创新服务措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第三篇:青年创新创业创优工作调研座谈会发言稿

青年创新创业创优工作调研座谈会发言稿

一、金融业在促进青年创业方面的相关措施

1、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成效显著。我市于2011年全面启动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截止2013年底,全市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9266笔,贷款金额110129.82万元,扶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2.22万人,带动就业5.6万人。全市担保基金规模为10842万元,应到位财政贴息资金总额15479.49万元,向上级财政部门争取财政贴息资金14937万元,尚有部分缺口。

2、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有力促进农村青年创业。沅陵县作为第一批全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试点县之一和第二批全国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试点县之一,其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探索,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青年的创业。一是创建成立农民创业资金互助社,开启农民内部之间融资大门,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二是积极探索民间担保新模式,在农村设立具有担保功能的农村金融咨询服务公司,该公司由农村能人或产业大户发起,在县工商部门注册成立,与金融机构签订担保合作协议,为农户、农村青年创业提供担保贷款和咨询服务。现全县已建立农村金融咨询服务公司12家。官庄镇辉煌金融咨询服务公司由太平铺村辉煌林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辉发起,获县信用联社授信800万元,仅成立半年时间,就为农户和小微企业担保贷款22笔,担保金额130万元,成了建在“农民家门口的担保公司”。

二、存在问题

1、青年创业氛围不够浓厚。浓厚的创业氛围是激发青年创业热情、实现青年创业理想的活力之源。一些青年人之所以不想自主创业、不敢自主创业,思想观念趋于保守,我认为首先是来自于家庭的影响。虽然如今考公务员的人数相对于前几年大为减少,但公务员职位特殊,较企业相比较更加稳定,“有了铁饭碗,生活不用愁”的传统观念在决大多数父母心中仍然根深蒂固,这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择业观念。其次是因为害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缺乏在市场经济中不畏困难勇于打拼的精神。另外,社会鼓励创业,支持创业,崇尚创业,褒扬成功,宽容失败的和谐创业环境还没有完全建立,社会上引导青年人勇于创业,善于创业,尊重劳动,创业有为的良好社会氛围还没有广泛形成,大众媒体对创业典型事迹的宣传还较为欠缺,使广大青年较少从身边青年的创业故事和成长经历中受到启迪和激励。

2、青年创业的保障性政策不够完善。虽然政府在促进青年创业方面陆续推出了一些诸如税收减免、小额信贷、就业援助、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但从整体上来看,鼓励和扶持青年创业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保障支撑体系,已有的政策资源缺乏有效整合,而且由于宣传力度不大,很多青年对现行政策依然不熟悉,也不知道应该向哪些部门、哪些人去咨询,更谈不上如何去熟练运用政策,有些青年甚至不知道创办企业的基本程序。

3、青年创业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目前,社会各方面在为青年提供创业信息和创业指导,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年提供创业服务等方面还不规范,相应的服务机构还不健全,有关职能部门对创业青年的指导和服务缺乏连贯性和整体性,形成帮助青年创业的合力还不够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青年创业的效率和质量。

4、青年创业项目缺少资金支持。资金问题是青年创业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一方面青年在创业初期,贷款需求意愿强烈,但由于创业项目一般具有一定风险,加之多数创业青年缺乏可供质押、抵押的担保物,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承担风险。另一方面,金融机构放贷成本高,不屑于对小项目提供贷款服务,而规模较小的项目也难以得到风险投资的支持。据我了解,目前怀化在做“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的银行就只剩邮储银行了,其他本来在做这项业务的银行机构都已退出。因为青年创业贷款多为小额贷款,面广量大,分散性强。对金融机构来说,每一笔贷款都必须进行前期信用调查、市场调查、用款监督、催促还款,信贷成本较高,所以,大多数金融机构不愿做这方面的业务。

5、青年创业的整体水平不高。有些有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的青年,对项目的执行能力也不强,停留在想法阶段的人比较多,付诸实施的比较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资金、政策、氛围等因素外,与青年自身的创业水平不无关系。青年创业者普遍存在着社会经验不足,缺乏相关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难以正确认识市场需求,驾驭市场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导致了青年创业的成功率偏低。

三、建议

1、营造青年创业的公众舆论环境。一是加大对青年创业的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关注青年创业,为青年创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加大对青年创业的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青年“咨询有门、心中有数、创业有路”。

2、设立青年创业扶持专项基金。用于鼓励扶持青年创业者自主创业,利用专项资金对优秀青年创业贷款项目予以财政贴息,为创业青年减轻负担。

3、建设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依托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表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协会以及青年文明号等先进青年集体,建立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主要为在校高年级大中专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高校结业生、有创业愿望的青年提供见习岗位,增强创业就业本领。

4、多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整合社会资源,针对不同青年群体的需求,依托各级各类培训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青年创业就业技能培训。我市农业人口众多,农民致富还是要靠自主创业,很多农村青年的创业方向都倾向于熟悉的种养植业,我们可以探索农村电子商务,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建立农村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把创业的平台延伸到乡镇的协会、合作社,把协会和合作社变成农村青年的创业基地。农村电商一旦成熟,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如城市般的服务,而且能增收致富,农村青年回流的信心就更足。

5、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一是政府出台激励政策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开展以扶持青年创业为目的小额贷款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全市公共财政的引导作用,采取贴息、补贴担保费用等方式,为金融机构提供信贷风险补偿,通过政策保障和激励,使相关金融机构获得更多的成本支持和制度支持,调动和保证银行机构开展小额业务的积极性。二是金融机构对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青年创业企业集聚的平台和组织,适当增加信用额度。对信用情况良好,且具有发展前景的青年创业企业,适当放大授信倍数和担保倍数。二是可探索建立由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组成的支持青年创业联席会议,定期研究青年创业金融支持政策,协调解决青年创业中存在的融资难题。

第四篇:工作调研报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工作调研报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主要成效、有效举措

(一)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创新创业热情日益高涨

一是宣传引导。通过政府网站、电视台、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宣传平台,积极开展了创业专题宣传活动20余次,发放政策宣传资料10000份,悬挂横幅标语120余条,并在《今日蒸阳》报刊等新闻媒体开办了创业专栏,大力宣传创新创业优惠政策,深入挖掘和报道衡阳县创新创业典型,营造促进全民创新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引导衡阳县广大民众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如衡阳县大安乡的胡起辉回乡在演陂镇创办湖南美佳妮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在代工NAMUR品牌出口美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的同时,建立专业研发团队,创立森林风、威威虎、青橙之恋等自主品牌畅销本县和周边省市,公司年产值7000万元,创税200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近300个。为表彰创业典型,衡阳县还举办了“衡阳县十大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对美佳妮等获评企业分别给予1万元奖励,并制作专题宣传片在县电视台播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带动作用。

二是规划引导。科学规划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前提,衡阳县委县政府把规划编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基地规划。精心规划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互联网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电子信息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通过规划来拓宽创新创业空间。加紧产业规划。按照“1163”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产业。界牌陶瓷循环经济产业园以瓷泥精深加工为入口,带动工业陶瓷、特种陶瓷、礼品陶瓷、日用陶瓷等高端陶瓷产业发展。发展西渡都市型产业、关市铁矿采选、井头石材开采及加工、演陂建材产业、库宗桥拆装家具、高端红木家具等木器加工产业集聚区。通过规划引导广大民众选准创业领域、选对创业合伙人。

三是培训引导。大力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战略要求,以新型经营主体骨干成员为重点培育对象;以“努力打造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全程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全局工作的主线,进一步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今年来,共举办县级培训班4期,培训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技术骨干共692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2万余份;各乡镇通过技术讲座、会议、现场观摩等形式共举办技术培训活动140余场次,培训村组干部和农户5000余人次。积极开展职业培训。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为农民工转移、下岗工人再就业等提供技术培训、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规模在3500人左右。在一定程度上给广大民众创新创业提供了技术、提供了平台,引导民众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创业梦想。

(二)着力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创新创业基地日益强大

二是搭建融资平台。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办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开辟融资“绿色通道”,提高贷款发放额度。目前共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7982万元。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试点工作,打造农村金融诚信环境。截至目前共计评级、授信青年信用示范户392户,累计授信1995万元,投放贷款1597万元。积极协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请国家、省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特色企业发展资金、技术改造资金、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同时建立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形成了国家、省、市、县专项资金支持体系。目前共计争取技改、资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项目资金120万元。

三是筹建交易平台。通过组织申报市级龙头企业19家,组织角山米业等7家企业参加了衡阳市第五届农博会,组织天天见梳篦参加了湖南省西部农博会,组织安邦农业参加了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等活动。加强对产品营销促销和交易平台建设服务,进一步拓宽了本地企业产品的销售渠道,打造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品牌效应。

(三)大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服务质量稳升

二是创新行政管理。积极推行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度改为认缴登记制度,取消企业法人注册资金最低限额、经营场所限制等规定;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极大的提高了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信息化、便利化、规范化水平;构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引导企业提升自我规范、自我管理水平;实行年检改年报公示制度,这是变企业对行政机关负责为向社会负责的具体体现,是放松政府对企业的管制,促进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的重要措施。(2013年个体户年报率为95.58%,2013年企业年报率为90.69%;2014年个体户年报率为96.22%,2014企业年报率为87.01%)。

三是全程跟踪服务。结合创业需求,开展全方位“一条龙”创业服务活动。成立县创业指导中心,由原来单纯为创业者提供融资服务,改变为集政策咨询、项目开发、项目收集、项目推介、创业培训、小额贷款、跟踪问效等一条龙服务的综合窗口,挑选了一大批市场前景好、适合创业的小项目,定期召开创业项目推介会,向有创业意向的人员推介。组建了一支包括工商行政、财税金融、人力资源、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以及创业成功人土在内的创业指导专家团,多次组织现场咨询、上门指导等活动,面对面地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问题。目前,全县共举办创新创业项目推介会4期,提供创新创业信息100余条,举办创新创业培训班15期,培训300余人,提供跟踪服务560人次,有效提升了创业成功机率。

四是加大扶持力度。为多渠道、全方位服务创新创业人士,衡阳县在用好用活贴息贷款政策上的力度很大,积极推报符合条件的优秀创业青年,最大限度的为他们解决创业资金难题。目前,财政已安排贷款贴息资金934万元。着力搞好信息和技术服务,组织专家团队和技术骨干对全县重点创业者实行“一对一”的信息和技术指导服务。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按照公司需求进行订单式培养,联合开办培训基地。目前,为安邦公司培训员工约500人次,长期为衡阳市瑞达电源有限公司、衡泰机械输送毕业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不顺。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创业的政策滞后。由于缺乏政策支持,进入农资、农机、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领域的创业者很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社会化服务工作较为薄弱。

二是创新创业者融资难度较大。衡阳县财政比较困难,对创业引导资金的投入较为不足;省级财政对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的拨付不及时,有一定的缺口,影响扩大创业规模。部分有创业愿望的人因缺乏经济实力担保,融资非常困难。

三是创新创业的高端人才匮乏。高层次人才和优秀科技人才缺乏,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少,尤其是缺乏高精尖制造业、信息产业和新材料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加上吸引人才的环境不优,相关配套也不完善,难以引进高精尖人才,同时本土人才外流严重。

三、对策、建议

一要培育创新创业主体。

——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深入贯彻落实创业扶持政策,营造大学生创业良好氛围。建立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工商注册、信息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常年举办大学生创业培训班,采取“专家+项目”和“专家+基地”等服务方式,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通过创业补贴、贷款贴息、表扬奖励等形式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类金融支持。[

——鼓励下岗工人创新创业。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政策,引导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对下岗失业人员初次开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在信贷、培训等方面给予扶持。

——鼓励农民创新创业。积极鼓励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以及高效规模种养项目。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加大农民外出务工指导和服务力度,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支持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繁荣村级集体经济,培育农民致富载体。

——引进高端人才创新创业。通过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等人才引进计划的实施,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到衡阳县创新创业。积极出台并落实来衡阳县创新创业的高端人才的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相关政策。

——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加强与异地商会交流,引导和鼓励外地衡阳县籍创业人士回乡领办、创办各类企业。出台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建立集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后续服务为一体的创业促进中心,简化工商注册等行政审批流程,并在税收、水电等方面给予创业优惠。

二要放宽创新创业条件。

——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允许各类创业主体平等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未明文禁止的各个行业和领域。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前置许可外,其他前置许可一律取消。

——放宽经营场所限制。允许未取得房屋产权证的企业以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证、竣工验收证明作为企业住所权属证明。产权性质不明的房屋经房管部门同意,可以作为住所登记。农民持乡(镇)政府出具的证明文件可以家庭闲置用房申请从事经营活动。

——放宽出资方式限制。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允许以评估作价并能依法转让的公司股权、合法债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等非货币资产作为企业出资。允许改制企业以评估后的净资产作价出资。工商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均实行零收费、优服务。

三要加强创新创业扶持。

进一步扩大创新创业扶持政策覆盖范围,充实创新创业政策内容,细化扶持政策配套措施,满足城乡创业者的需要。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设立新兴产业创投基金。联合县内外大中型企业、国有金融企业、专业投资机构等各类社会资本,筹备发起设立衡阳县新兴产业创投基金。拓宽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扶持范围。把小额担贴息保贷款扶持范围扩大到农村,更多地向返乡农民工倾斜、向大中专毕业生倾斜,做到群众的需要在哪里,贷款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加大技术扶持力度。探索建立校企合作互动平台。把职业教育的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的总规划,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逐步提高财政科技经费额度。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机制和权利人维权机制。通过技术创新、技术产权保护来支持创业。

四要强化创新创业保障。

——培训常态化。继续发挥好县创业指导中心等培训机构的作用,大力开展灵活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重点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和失业人员转业转岗培训,增强其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另外,要鼓励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创业能力提升培训。鼓励各类培训机构积极同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开展合作,促使创新创业培训常态化,提高创业成功率。

——协调经常化。建立“双创”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组织、指导、协调的作用,认真落实和完善各项优惠政策,要建立健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统计指标体系,强化督查考核,每年对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成绩显著的部门和企业予以表彰奖励。

——服务优质化。积极创新服务措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第五篇:2020市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调研报告

2020市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调研报告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技术创新工作,认真落实“科教兴市”战略,大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有力地推动了科技事业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后,我们把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核心位置,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重优化创新环境,更加注重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全市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科技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一是科技人才结构更趋合理。目前,全市共有各类科技人员X.X万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X多人,其中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X多人,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达X人。科技人员组成结构趋于合理,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X.X%,中级职称人员占X.X%,初级职称人员占X.X%。五是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提升。全市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率由X年的X%提高到X年的X%。

二是创新平台及创新能力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已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X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X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X个,省级重点实验室X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X个、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X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X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X个、研发机构X个,各类科技咨询服务机构X家。

二、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要做法

(一)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围绕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与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鼓励和引导产学研各方创新合作,采取共同出资、技术入股等方式,共同建立合作载体,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技合作的实施意见》,开展了与XX余家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与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在有色金属及贵金属新材料、化工材料等方面实施了X余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科技开发项目,推动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加快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重点扶持体制创新、机制灵活的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强化能力建设,提高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服务水平。鼓励和引导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和组织举办各种类型的产学研洽谈会、产学研对接会、技术供需交流会,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构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对接平台。

围绕企业的创新发展需求,提供技术转移、科技咨询、企业诊断、经营发展路线、技术发展路线等全方位、专业化、高水平的“一站式”服务,推动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充分发挥人才在企业的支撑作用。

人才是创新驱动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关键。为此,我们坚持“高级人才靠引进,中级人才靠培养,初级人才靠培训”的人才开发之路,初步建立了一支科技与企业兼容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一是强化载体建设,在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上下功夫。

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创业平台,重点抓好X公司新材料创新创业示范园建设。支持企业围绕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开展科研攻关,催生一批X等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实用型科研成果。

二是紧扣产业发展,在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以实施“X”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引进计划为抓手,围绕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化工循环产业、新能源产业“三大重点产业”,着力构建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

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采取技术合作、高薪聘请、短期租赁等柔性引才方式,聘请重点产业的领军人才和科技顾问,鼓励他们参与全市产业发展规划、招商引资和项目咨询等工作。大力推行“人才+项目”、“人才+产业”、“人才+课题”开发模式,积极引进带着项目、技术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实现项目与人才的有机对接。

三是完善政策机制,在优化人才特区建设环境上下功夫。

围绕加快推进“人才特区”建设,制定出台了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认定、财税金融扶持等X个配套办法,从安家补助、岗位津贴、住房保障等X个方面,进一步落实好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和现有人才的待遇。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市政府给予每个团队X—X万元的资金资助,经评审认定的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一次性资助

X—X万元的安家补助,并给予每月X—X元的岗位津贴。

急需紧缺人才可享受免租住房,并配备家俱等基本生活设施。对急需紧缺人才在X购买住房,实行由同级财政一次性发放X—X万元的购房补贴。

同时,强化“为发展服务、为企业服务、为人才服务”的理念,使各类人才享受优惠待遇和个性化便利服务,确保高层次人才能引得进、留得下、用得上。

(三)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把培育创新型企业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支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X年,X公司X项重点科研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镍电解活性硫化镍除铜研究”等课题取得重大进展,“充填新材料的研发”等成果已应用于工业实践,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X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X项科技项目被列入国家和省级计划,争取国拨资金X万元。完成X项国行标、X项企标的修制定。全市工业企业申报专利X件,工业企业授权专利X件。

一是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围绕在新能源、有色金属深加工、化工循环、现代农业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双自”创新型企业。制定出台了《X市创新型企业培育管理办法》、《X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创新型企业的评价和认定工作,引导企业争创省级和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促进社会资源要素向创新型企业转移,发挥创新型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市级各类科技计划对创新型企业予以优先立项和支持,对新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奖励X-X万元。

二是结合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和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在充分发挥已有研发机构作用的基础上,围绕发展和壮大我市重点产业,支持和鼓励大中型企业独立组建或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同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联合承担重大科技任务(X集团公司已与兰州大学联合创建了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支持中小企业联合组建研发机构或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研发活动;鼓励企业“走出去”,在省、市外设立研发机构,提升企业研发水平。

三是营造良好投融资环境,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积极争取财政扶持政策,引导担保公司加大对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担保,解决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使之快速做大做强。项目进行X%的配套,落实国家关于企业研发费用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加大中小企业融资力度,协助银行系统做好科技项目的考察论证工作,促进金融与科技有效结合。同时,广泛吸引社会和涉外资金,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撑。

(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动科技创新。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精神,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创新体系。

一是有效整合科技资源,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根据我市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加快科研机构合并重组,优化整合化工循环、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资源,支持科研机构挂靠企业集团。不断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对新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在申报项目中优先申报项目。

二是坚持制度创新,激发社会创新活力。

近年来,我们鼓励支持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申请设立科技型企业,对科技人员创办的科技企业,允许将知识产权等无形科技成果按不高于X%的比例折算为技术股份。允许和鼓励职务发明成果的所得收益,按不高于

X%的比例划归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及其团队拥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我市企业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科技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科技政策体系不够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相对不足,科技资源的配置不尽合理,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率不高。

二是技术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目前,我市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研发投入不足;担负知识和技术传播任务的中介机构门类不全,力量薄弱,服务能力差。

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以新材料为主的接续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实现经济转型和跨越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

四是科技人才队伍有待进一步壮大。在全市科技人员中,高层次人才和优秀科技人才缺乏,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所占比例偏小,尤其是缺乏高精尖制造业、信息产业和新材料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科技力量X.X%集中在X公司等省属企业分布不够均衡,且年龄老化。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产学研结合。

进一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用更加紧密结合。

建立和完善知识创新体系,通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资源和力量凝聚到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上来。

(二)加快孵化器建设,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以培育科技创新企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途径,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动经济发展为目标。

努力加快形成设施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服务一流,“人才——技术——环境”三位一体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在借鉴其它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孵化器建设,努力打造具有X特色的科技孵化器发展模式。

(三)创新科技投入机制,拓宽科技融资渠道。

从建设创新型城市、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高度出发,加大科技投入,逐年增加科技经费,积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全社会用于科技研发经费在“十二五”期间达到GDP的X.X%,贯彻落实促进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引导企业逐步提高科技投入。

建立多层次科技创新资本市场,引入风险投资公司,开展高新技术保险业务,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外汇管理制度,落实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加快成果转化等税收优惠政策。

(四)建立人才开发机制,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围绕落实“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特区”建设,抓住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着力聚集一批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造就一批解决重大企业技术难题的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队伍,培养一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先进适用技术人才队伍。

采取合作研究、专项技术开发、建立联合实验室或博士后流动站、公开招聘学科带头人等方式培养和引进人才,对引进的人才提供较完善的实验条件和研发启动资金,安排住房,提高生活待遇等,营造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五)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完善科技开放体系。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科技人才、两种知识资源、两种技术市场,进一步拓宽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渠道,鼓励支持企业和科技机构与国内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建立产学研紧密关系,鼓励并支持国内外企业和科技机构参与我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公开招标和竞争,创新科技项目的双边与多边合作,扩大多种形式的地区性与国际性合作和交流,引进管理、技术与智力。

大力推进高新产业技术发展,加快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及产品出口。鼓励并支持企业与知名跨国公司进行多种形式的战略合作,参与全球竞争。

五、几点建议

(一)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

一是建议省上制定中小型科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资助政策,合理配置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投入比例,加大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

二是建议省上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和扶持不同类型的中试基地和专业性孵化器的建设。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围绕经济发展需要开展科研工作,促进产学研结合。

(二)完善科技创新经费保障体系方面:

一是建议省上制定鼓励科技投入的优惠政策,加强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配置,促进科技和金融有机结合。

二是建议省上出台政策,建立各级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稳定增长机制,逐年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方面:

一是建议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列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体系,提高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运用能力。并安排专项资金,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原创性发明项目的开发。

二是建议省上成立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协调小组,在关系全省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领域和共性技术、核心技术方面,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攻关,实现相关技术的集成和产业化。

三是建议省上加强政策引导,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完善研发机构,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下载经合办主任姚少平赴文成调研创业创新工作(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合办主任姚少平赴文成调研创业创新工作(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调研报告

    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调研报告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调研报告一、主要成效、有效举措(一)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创新创业热情日益高涨一是宣传引导。通过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