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回顾三十年前 “经济案件办公室”(纪委)向检察机关的“转隶”

时间:2019-05-14 18:5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磅】回顾三十年前 “经济案件办公室”(纪委)向检察机关的“转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磅】回顾三十年前 “经济案件办公室”(纪委)向检察机关的“转隶”》。

第一篇:【重磅】回顾三十年前 “经济案件办公室”(纪委)向检察机关的“转隶”

【重磅】回顾三十年前 “经济案件办公室”(纪委)向检察机

关的“转隶”

再见反贪!不哭反渎!献给预防!

编者按:历史总是动态的发展,就跟国家机构一样,在历史中不断的设立、合并、撤销,监察体制改革作为国家反腐败制度的改革,体现出一种历史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支持改革,在支持改革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意见建议完善新的监察制度,如果改革不能接受意见,不能完善自身,也算不上一个成功的改革。反腐败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相信国家会在借鉴历史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反腐败经验,让监察体制改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目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正稳步有序在全国推开。无疑,这一重大政治改革意义非凡,影响深远,正如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赵乐际11月11日在山西太原出席全国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所说,这项改革将“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道路。” 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眼下,全国各地检察机关正开始向纪委次第转隶。殊不知,30年前,即1987年3月,设在全国各级纪委的“经济案件办公室”,也曾有过一次向检察机关的整体“转隶”。笔者论及这些,可能有些同志会感到生疏甚至好奇。的确,这段历史一些人已遗忘,有的全然不知,但,它真切地尘封在历史中 作为亲历者,笔者觉得有必要、也有义务写出这段历史。这,绝不仅仅是回顾和梳理,更是作为一名检察转隶人员对当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支持和响应(说明:1980年7月,笔者15岁时参加高考;1983年7月,毕业分配至县委纪委工作;1987年3月,由县委纪委转隶至县检察院内设机构——“经济检察科”,即反贪局前身。纪委那时称“县委纪委”,后改为“县纪委”,虽一字之差,却含义自现)。35年前的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其后,中央要求,在全国各地省、市、县均成立党委领导下的“经济案件领导小组”,下设“经济案件办公室”作为常设办事机构,直接隶属各级党委领导,办公地点设在各级纪律检察委员会。其时,全国各级纪委除担负党的纪律检查职能外,这一新成立的党委“经济案件办公室”——便是党统一领导、指导和协调全国和地方打击经济犯罪的专门机构。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经济犯罪”是广义概念,并非仅仅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老一辈革命家陈云时任中纪委书记,王鹤寿为第二书记(常务书记)。这场在全国经济领域开展的打击经济犯罪斗争,规模空前,声势浩大,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1987年3月,中央决定,撤销各级地方党委“经济案件办公室”,而并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即“转隶”)。在转隶检察机关之初,该机构仍挂牌“经济案件办公室”,后最终与检察院内设的“经济检察科”(反贪局前身)合并。“经济案件办公室”成立的背景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国内走私、套汇、投机倒把牟取暴利、盗窃公共财物、盗卖珍贵文物和索贿、受贿等经济犯罪活动猖獗,鉴于此,1982年3月8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该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有关条款作出了相应补充和修改。该决定的通过正是为了坚决打击上述犯罪活动,严惩这些犯罪分子以及参与、包庇或者纵容上述犯罪活动的国家工作人员。这是全国人大制订的一部特别刑事法律,它在我国刑事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特殊的历史地位,作用巨大,影响广泛。该决定自1982年4月1日起施行。直至1997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通过,该决定才予以废止。该决定规定:凡在《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施行之日以前犯上述犯罪,而在1982年5月1日以前投案自首,或者已被逮捕而如实地坦白承认全部罪行,并如实地检举其他犯罪人员的犯罪事实的,一律按该决定施行以前的有关法律规定处理。凡在1982年5月1日以前对所犯的罪行继续隐瞒拒不投案自首,或者拒不坦白承认本人的全部罪行,亦不检举其他犯罪人员的犯罪事实的,作为继续犯罪,一律按该决定处理。该决定还规定,对于上述所列的犯罪人员,有追究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不依法处理,或者因受阻挠而不履行法律所规定的追究职责的;对犯罪人员和犯罪事实知情的直接主管人员或者仅有的知情的工作人员不依法报案和不如实作证的,分别比照刑法渎职罪处罚。由此可见,这场在经济领域开展的打击经济犯罪的严峻斗争,也自然决定了当时对国家工作人员的严格要求:知情不举,不依法报案、不如实作证,面临的将是渎职追究。该决定第三项还明确要求:“决定对国家和全体人民利益关系重大,所有国家机关、军队、企业、事业机构、农村社队、政党组织、人民团体、学校、报纸、电台和其他宣传单位,自本决定公布之日起,都有义务采取一切有效方法,对全体工作人员、指战员、职工、学生和城乡居民,反复进行通俗的宣传解释,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可见,这也是一场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斗争,其规模和声势是多么浩大,为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开展这场在全国范围内的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党中央作出决定,由中央纪委牵头,在全国各地成立专门领导、指导和协调机构。这样,各级党委的“经济案件领导小组”及其常设机构——“经济案件办公室”,便应运而生。“经济案件办公室”的职能 当时,各级纪委领导、指导、协调全国和地方打击经济犯罪主要通过以下举措,行使职能。

一、建立、健全组织;《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通过后,在全国范围内,县以上各级党委都相继成立了经济案件领导小组,下设“经济案件办公室”作为常设办事机构。领导小组组长大多是地方各级党委的主要负责同志,副组长一般由纪委书记兼任。此外,副组长还有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公安局局长等,有的地方还出现过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兼任副组长的情形。笔者所在的县委经济案件办公室主任开始由县委纪委书记兼任,后由一从部队转业地方的团职干部担任。经济案件办公室的人员组成为:从有关部门直接正式调入的干部(此外,还有借调干部);院校分配毕业生;部队转业干部。笔者当时所在的县委经济案件办公室人员最多时为10人,构成如下:纪委干部2名;调入的国营公司原副经理1名(系部队转业干部);部队转业干部1名;院校分配毕业生3名;借调银行副行长1名;借调其他部门干部2名。除此之外,在全县各大系统,如县经济委员会、交通局、农业委员会等系统,还分别成立各系统的临时办事机构,也称“经济案件办公室”,各乡镇也有专人(纪检干事)负责联络。由此,从上至下形成了打击经济犯罪“抓系统,系统抓”的条块网络和格局。

二、统一领导、指导和协调;县委经济案件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承担领导、指导和协调打击经济犯罪的职能,经常由其召集公、检、法“三长”及工商、税务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各种会议,协调、研究、商讨相关经济案件办理情况,讨论党委领导下的“分工管辖”和“指定管辖”及有关交办事宜。对一些重大有影响、疑难复杂的案件,还经常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集体“通案”,即研究案件定性、定罪数额。那时,《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已经实施,并逐步进入法制化轨道。笔者记得,对一些有影响的典型案件,县委经济案件办公室还召集司法部门,特意选择在“公审大会”亮相,起到了应有的教育警示和惩戒作用。

三、加强案件线索收集、处理和统计分析;对凡是涉及经济违法犯罪的线索,当时,经济案件办公室一律实行统一登记,专人管理。对涉及违法犯罪的,经集体研究,领导批示后,交由公、检、法、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依法查办。对一些重大、有影响和复杂疑难的案件线索,通常及时召开会议,召集有关职能部门集体研究、处置。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列举了许多“经济犯罪“罪名,但经济案件办公室受理的绝大多是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投机倒把等案件线索。由于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那时,经济案件办公室几乎每天都会收到群众举报,一些举报信甚至经由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批示,而直接转至县委经济案件办公室,并要求查办期限和结果。为推动斗争向纵深发展,各地经济案件办公室还根据上级要求,对本辖区进行深入细致的案件线索摸排工作。对全县各系统、各部门、各乡镇,经济案件办公室都要定期、不定期派出专门人员主动出击,排查、收集和挖掘线索。同时,还对本辖区内打击经济犯罪的总体态势及时作出统计和分析,每月逐级上报,直至中央纪委,以提供决策依据。

四、介入重大个案查办;对一些重大、有影响和复杂疑难的案件,经济案件办公室不但统一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办理,有时还直接派人共同参与办案。笔者至今仍清晰记得当年与其他同事一起与县公安局预审股、检察院经济检察科同志共同办案的难忘情景。作为党委机构,虽没有立案权和刑事办案资格,但那时在调查中,经济案件办公室工作人员(包括纪委其他部门)所作的各种笔录,均经法定程序依法处理,直接作为刑事诉讼证据提交法庭。1986年下半年,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提议,经研究决定,将全国各级纪委承担的领导、指导和协调打击经济犯罪的职能,直接全部交由检察机关行使。1987年3月,全国各地党委设在纪委的经济案件办公室其职能和人员编制,整体划转至全国各级检察机关。作为党委领导下的一个专门机构——“经济案件办公室”,在历史上,如流星一般存在了5年。于笔者而言,也自那时起服从大局,自觉接受组织安排,由此开始了30年的检察人生。斗转星移,往事如昨。与30年前相比,今天,虽然同是转隶,但已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容。目前的监察体制改革,就是要加强党的领导,突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使党纪党规更严密,制度设计更科学合理,反腐更权威高效,使监察体制改革更合乎时代要求。这,合乎党心民意,可谓大道轮回,实至名归。温故知新,察往知来。笔者深信,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必能实现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我们的政治必将昌明,我们的党风、政风也定会风清气正。

下载【重磅】回顾三十年前 “经济案件办公室”(纪委)向检察机关的“转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磅】回顾三十年前 “经济案件办公室”(纪委)向检察机关的“转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