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2月24日元宵佳节猜灯谜活动 3
2012年2月24日元宵佳节猜灯谜活动
策
划
书
主办单位:地质学院
承办单位:青年志愿者爱
心协会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青年志愿者爱心协会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一、活动背景: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佳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元宵节是春节之后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宣传部:
1、以宣传单、宣传海报、宣传横幅和利用广播、院刊、校园网站等形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宣传;
2、选定6人在在活动当天负责统计区的工作。组织部:提前向学院申请活动场地、桌椅、音响设备、活动经费。
外联部:
1、提前一个半月去合肥中心拉赞助;
2、准备灯笼密集米面卡片等,购买奖品;
3、成立临时护卫小组。
文艺部:
1、选拔主持人,提前准备节目,并与活动开始前开始 彩排,制作详细节目单;
2、选拔礼仪小姐10名(全社成员中)。
九、活动流程:
1、组织部提前两个小时准备会场(猜谜区、统计区、中心舞台)(每部抽取3----5名协助组织部进行会场布置);
2、全社成员8:40必须准时到场,由部长清点人员至社长汇总,并安排各部负责的工作;
3、接待到场的领导至指定位置,确定领导到齐;
4、主持人介绍领导,并主持人宣读活动项目
(1)领导宣布活动开始;
(2)领导发言;
(3)青协代表发言;
5、文艺部:文艺演出开始。
6、宣传部:猜谜活动开始,参与人员可至猜谜区猜谜灯,至统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计区报出谜面编号及答案,答对一道难题3分,中题2分,易题1分,宣传部将分数条统计排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礼品:一等奖:U盘+台灯
二等奖:U盘+笔记本
三等奖:U盘
7、外联部:临时监护小组维持活动现象秩序。
8、由主持人宣布获奖名单,由礼仪小姐奖获奖人员领到舞台中心,然后由青协社长颁发奖品;
9、由社长或副社长做活动总结,并宣布结束;
10、由社长及礼仪小姐陪同领导离席;
11、由社长安排人员清理现场,归还申请物品使活动场所回归原样;
十、应急预案:
1、活动现场突发安全事故后,知情者必修在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4、上演一个节目时,其后的两个节目在后台准备前一个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按时出演时下一个节目及时跟进。
十一、注意事项
1、外联部拉赞助时应实事求是,态度认真负责;
2、前期准备要有力度,活动之前确保各项工作到位使活动能按时按质举行;
3、各工作人员活动时应面带微笑,态度端正,避免发生冲击事件;
十二、活动预算
小海报:10×5=50元;
大海报:3×30=90元;
展板3个(宣传部负责)名食堂门口、宣传栏三个面板;
横幅:2×10=20条;
网站(免费申请)场地(从学校申请场地免费);
宣纸:70×1.5=105元;
邀请函:20×2=40元;
透明胶:10×1.5=15元;
气球两包:2×7=14元;
打气筒:3×10=30;
彩节:20×3=60;
塑料丝:10圈×2=20;
灯笼:32×10=320;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U盘:8G×9×50=450元;
台灯:25×2=50元;
笔记本:20×2=40元;
总计:1144元。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青年志愿者协会
2012年11月15日
第二篇:元宵佳节 猜灯谜
1.闹元宵
(打一影视名)
2.家家户户吃饺子
(打一成语)
3.为数最少,却在百万之上
(打李煜一名词)
4.长在山上,卖在山下,来到水中,立刻开花。
(打一常用饮品)
5.元宵隔日始营业
(打四字出版名词---纸张类型)
6.天苍苍 野茫茫
(打白居易七言诗一句)
7.天下谁人不识君
(打国内二地名)
8.中秋菊怒放
(打四字成语)
9.中间是火山,四边是大海,海丽宝贝多,快快捞上来。(打一常用品)
10.远看两个零,近看两个零,有人用了行不得,有人不用不得行。
(打一日常用品)
第三篇:化建社区喜迎元宵佳节猜灯谜
化建社区喜迎元宵佳节猜灯谜
化建社区居民张阿姨说:今天社区里有猜谜语的活动,咱们也去瞧瞧,凑凑热闹。3月1日下午,化建社区里异常热闹,欢欢喜喜闹元宵,老少同乐猜灯谜活动,社区干部也忙乎的不亦乐乎。
社区工作人员精选了有关地名、党史人物等热门话题的各式谜语,并准备了丰富的奖品,吸引了辖区内的等居民参与到活动中来。参与猜灯谜的居民均获得小礼品。通过本次活动,既彰显了社区温馨和谐,体现居民一家亲的的友爱。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发扬。
第四篇:元宵佳节
春风拂君门,吾自思友人!又逢元宵节,花灯喜迎春!浅斟一杯酒,遥举香可闻!日月更迭忙,唯独友情珍!焚香敬诸神,不为我一人!诸君常开怀,吉祥安康身!祝所有的朋友,元宵节快乐!
第五篇:元宵佳节
元宵佳节
元宵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英文译为Lantern Festival,即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按照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灾。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观灯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火把节”,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根据胡申生先生主编的《社会风俗三百题》中所说,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也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