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试题及答案3

时间:2019-05-14 18:5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试题及答案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试题及答案3》。

第一篇: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试题及答案3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www.xiexiebang.com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试题及答案3 1.即使是一个最简单、最平常的句子,由于语境不同,也会表达不同的意思。比如“你怎么啦”这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示________,也可以表示________,也可以表示________,还可以表示________。离开语境,是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意义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怀疑 焦急 紧张 激动

B.担心 沮丧 害羞 失望

C.不解 惊奇 关切 责备

D.询问 痛苦 惊惶 喜悦

2.去世100年后,挪威最伟大的文学家________是易卜生,他给挪威民族带来的荣誉,比别的任何挪威人都要多。________,这个人生前从不________自己是挪威人,他是他自己的祖国和上帝。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仍然 但是 知道 B.始终 不过 认为

C.依然 然而 承认 D.公认 可是 希望

3.值得肯定的是,与铁路货运改革方案相配套的机构改革、资源整合、人员转岗,已在全国各个铁路局推行,反响良好,说明这第一步迈得不错。然而,与其他改革一样,铁路改革不会________,更难________。在推进改革、赢得市场的同时,防止内部恶性竞争,防范运输安全事故,既是铁路应汲取的历史教训,也是新一轮改革路上的重大考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步到位 一蹴而就 B.一路顺风 一举成功

C.顺风顺水 一步登天 D.一帆风顺 一蹴而就

4.中国的一年四季,季季都令人神往,春日________,夏天绿荫满枝,秋时________,冬季银装素裹。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姹紫嫣红 硕果累累 B.风光旖旎 充实丰盈

C.生机勃勃 琳琅满目 D.婀娜多姿 五谷丰登

5.四川大地震在相当程度上修改或者说________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观感,那些在帐篷里坚韧不拔、有尊严地生活着的老百姓,________地前往灾区的志愿者,有力地说明了即便经历市场经济大潮的________,中华民族依然保有一些最根本的品质。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www.xiexiebang.com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扭转 摩肩接踵 考验

B.颠覆 前仆后继 洗礼

C.匡正 络绎不绝 冲击

D.批判 川流不息 洗刷

1.【答案】C。解析:“你怎么啦”在具体语境中可以表示以下几种语气:

不解(疑问):你怎么了?怎么忽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惊奇:你怎么了?打扮得这么漂亮!

关切:你怎么了?脸色这么差?

责备:你怎么了?这次表现有点不太好。

2.【答案】C。解析:先看第一空,“挪威最伟大的文学家”是“公认”的内容,故不能做“公认”的主语,由此排除D;再看第三空,由第一句可知,易卜生确实是挪威人,而第二句说易卜生是“他自己的祖国”,显然他不认可自己挪威人的身份,而不是不“知道”,由此可排除A。“始终”表示在从头到尾这个时间段里持续不变;“依然”表示在某个时间点仍照往常保持不变。句中的“去世100年后”指的是某个时间点,故应填“依然”,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3.【答案】D。解析:先看四个选项,“一路顺风”指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一步登天”指某些事物一下子提高到很高的程度。常用以讽刺人突得高位。而题干中两空都是用来形容“铁路改革”,这两个成语显然不合题干意思,排除B、C。再看题干,根据两空之间的“更难”可知,第二空与第一空构成递进关系,语意程度应比第一空更深。A项“一步到位”与“一蹴而就”意思相近,不存在递进关系,故排除。D项契合题意,当选。

4.【答案】A。解析:题干中已有的“绿荫满枝”、“银装素裹”都含有颜色,故第一空选“姹紫嫣红”最合适。秋日用“硕果累累”形容,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秋天丰收的颜色——金色。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5.【答案】C。解析:由“或者说”可知,第一空应选一个与“修改”意思相近的词语,“颠覆”、“批判”明显不合要求,排除B、D。“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络绎不绝”形容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此处用来形容前往灾区的志愿者多,“络绎不绝”更恰当。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二篇: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试题及答案5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www.xiexiebang.com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试题及答案5 1.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在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与近代科学差异很大的新角度、新方位,从机械思维向以系统观为主导的思维转变,强调认识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复杂性和决定性。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A.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在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B.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明显不同于近代科学的思维方式

C.现代科学的主导思想从机械观点向系统观转变

D.现代科学以系统观为主导思维

2.先秦时代,“文学”一词的概念是指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学术。到了汉代,随着文学(主要是辞赋和散文)的日益繁荣,人们对于文学的认识逐渐发展,文学有与一般学术分离而独立的趋势。《史记》为文学家单独立传或合传,而没有把他们写进《儒林列传》,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从先秦到汉代,“文学”一词的涵义扩大了

B.到了汉代,文学作品开始形成一个独立的门类

C.司马迁没有把文学家的事迹写入《儒林列传》

D.汉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辞赋和散文

3.知识产权市场是受到专有法规特别界定与保护的知识产权产品(商品)的交换关系和法制关系的总称。它实际上是社会市场经济体系中专事集散用以减除“不确定性”的智能产品的无形产权市场。

从这段话中可以知道,在市场经济体系中()。

A.“不确定性”是无形产权市场的特点

B.知识产权市场是交换智能产品的场所

C.声带集散产权的场所是知识产权市场

D.知识产权市场能减除“不确定性”的产品

4.寻找地球外的智慧生物一直是人们乐此不疲的工作。如果“外星人”确实存在,他们居住的星球应该和我们的地球具有大致相同的“环境。科学家已就这一点基本达成共识,他们正努力在太阳系外寻找“第二地球”,也就是所谓的类地行星。

从这段文字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www.xiexiebang.com

A.外星人是地球外的智慧生物

B.外星人居住的星球是类行星

C.科学家认为有外星人存在 D.“第二地球”可能存在于太阳系外

5.要证明一种东西的可能,一条路径是指出它的确存在(过去曾经存在,现在正在存在),另一条路径是从逻辑上证明它的存在,即使它现在并不存在,过去不曾存在,但按理它应该存在,或者在将来的某一天总会存在。

这段文字表明()。

A.要从两条路径证明一种东西的可能

B.一种东西的可能与否不确定

C.证明可能即证明存在 D.存在分为确实存在和逻辑存在

1.C【解析】本文是在描述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变化,排除B、D项,与A项比较,可知C项是本文所要表达的主要论点。

2.B【解析】本文是在说文学开始独立,而非涵义扩大,A错。司马迁的例子就证明文学在汉代开始独立出来,C项只是这种独立趋势的一个例证,D项不是文章要谈的问题。故正确答案为B。

3.D【解析】从最后一句话可知,正确答案为D。

4.C【解析】依题意科学家的努力都是在假设基础上进行的,A、B、D均为科学家假设的内容,C与题意相悖,是有无外星人尚在假设,探索阶段,C错误,答案选C。

5.B【解析】这是一段说明性的文字,没有强调意味,A错误;依文意由一种东西的可能需要证明可推知 B正确;文段用存在来证明可能,其前提是存在是确定的、不需证明的,C提法错误;D项不是文章的观点。

第三篇: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试题及答案2(定稿)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www.xiexiebang.com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试题及答案2 1.“尽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还面临阻力和障碍,今后也难免会经历曲折和起伏,但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念坚定不移,________动摇”,胡锦涛总书记这句________的宣示温暖了广大台胞的心窝。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决不 意气风发

B.绝不 慷慨激昂

C.绝不 热血沸腾

D.决不 掷地有声

2.近日,某市政府出台《2012年改革计划》,力推22个改革项目,其中包括研究探索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解决一直饱受社会________的养老双轨制有望在其中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指责突破

B.嘲讽 攻克

C.诟病破冰

D.称赞 实现

3.闯王确实有许多非凡之处,为当今群雄所________。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望洋兴叹

B.望而却步

C.望其项背

D.望尘莫及

4.①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________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②广西民歌唱的多是情歌酬和,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________来比赛机智才能。

③我在山间溪水中沐浴,在溪畔我盖了一间茅舍,溪水________催我入眠。

④不过,历史总有一面会被________,消失于黑暗中。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霎间譬喻潺潺 抹去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www.xiexiebang.com

B.刹间比喻汩汩 抹杀

C.刹时譬喻滔滔 抹去

D.瞬间比喻汩汩 抹杀

5.云山雾霭之间,一定流动着________的香火气息。登高一望,便会对人间烟火这四个常见的文字,多了一重超拔的见解与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幽静感悟

B.清幽感触

C.幽静感触

D.清幽感悟

1.【答案】D。解析:“决”作副词时,表示坚决、一定,“决不”表示态度坚决;“绝”作副词时,表示绝对,“绝不”表示完全否定。由“信念”可知,此处强调态度的坚决,应该用“决不”,由此可排除B、C。“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昂扬;“掷地有声”形容说话豪迈有力。此处用来形容“宣示”,应用“掷地有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答案】C。解析:根据社会现实及文意,“饱受”为贬义词,后面搭配的一定为贬义语境,所以排除D。根据政治用词固定搭配,C最合适。“诟病”本义为侮辱,后引申为指责或嘲骂;“破冰”是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培训当中一项专业的技术,特别在户外拓展当中,可以说成功的破冰是整个培训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现常引入到政治用语中。

3.【答案】D。解析:D项“望尘莫及”指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符合句意。“望洋兴叹”多指做一件事情而力量不够,感到不可奈何;“望而却步”指看到了危险或力不能及的事而往后退缩;“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A、B、C三项很明显均不恰当。故本题答案为D。

4.【答案】A。解析:“抹杀”与“历史”不搭配,排除B、D。“滔滔”不能用于形容溪水,排除C。故本题答案为A。

5.【答案】D。解析:先看第一空,“幽静”指一个地方十分安静。“清幽”多指(风景)秀丽而幽静。分析可知,句子描述的是云山雾霭之间的美景,而并非单纯强调安静,且用来修饰“香火气息”,“清幽”更恰当,排除A、C。再看第二空,“感触”指接触外界事物而引起的思想情绪,侧重于触动的情绪。“感悟”指有所感触而醒悟或领悟,侧重有感而悟。结合前文的“见解”可推断,作者重在强调的是自己的领悟。故用“感悟”更合适。答案为D。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言语理解答案2011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

2011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言语理解与表达参考答案及解析

26.【答案】A。27.【答案】C。解析:由“这些博物馆却很寂寞”可知,句意是说参观博物馆的人很少。“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词义过重,排除D项。“人迹罕至”形容荒凉偏僻的地方,用来形容坐落于高校里的博物馆不恰当,排除B项。由“至于说到免费开放和惠及民众”可知,高校博物馆当前是收费的,基于各种原因“免费开放和惠及民众”还遥遥无期,因此这是个很“遥远”的话题,而并非说这个话题关注的人很少,很生僻,排除A项。故本题答案为C。

【考点点拨】门庭冷落:门院不热闹,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28.【答案】B。29.【答案】D。30.【答案】A。31.【答案】D。32.【答案】B。33.答案A。34.【答案】D。解析:分析句意可知,城市的演变是历史与新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直接排除C项。“融会贯通”是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多用在学习上,与句意不符,排除A项。“阻力”指阻碍事物发展或前进的外力,“障碍”是指阻挡前进的东西。“城市的历史和历史建筑”是城市的一部分,不属于“外力”的范畴,故排除B项的“阻力”。本题选D。

【考点点拨】兼收并蓄:指把性质不同的各方面的东西都吸收、包罗进来。此消彼长:一方面失去了,另一方面会得到长进。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35.【答案】B。36.【答案】A。37.【答案】B。38.【答案】B。

39.【答案】A。解析:科技、经典与权力制约这三种不属于同一领域,不存在哪个更“重大”的比较,由此可排除B项。由句意可知,题干强调的是对权力的制约,而非对权力的掌控,故“控制”不合句意,排除D项。“束缚”含贬义,束缚的对象一般是自由等好的方面,暗含有不该被限制的意思,而权力是应该被限制的,排除C。本题答案为A。

40.【答案】D。解析:先看第三空,句中说的是“直接对其他国家的科学考察、经济开发等活动进行”,而“监控”一般无直接间接之分,据此排除A项。再看第二空,“新航道的出现”是环北极地区国家提出主权主张的一个契机,因此“趁机”符合句意。此外,由后句对北冰洋上将出现新航道意义的解读,第一空选“深远”更贴切。本题选D。

41.【答案】C。42.【答案】C。43.【答案】A。解析:由“反而”可知,第一空应与“艰涩之感”形成反义对应关系,“引人入胜”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偏重于文学作品情节的设置,与强调深奥晦涩的“艰涩”无法形成反义对应关系,可排除B;根据行文顺序,第二空着重突出这本著作难得的优点,但上升到“叹为观止”的地步则程度过重,由 此排除C;由“做临时杯垫用”可知,第三空应与“艰涩之感”同义,“令人费解”恰好呼应了深奥晦涩难懂的词义,因此本题答案为A。

【考点点拨】妙趣横生:美妙的意趣接连不断地表露出来,多用于对文章、艺术作品、讲话的赞美。难能可贵:指难以做到的事居然做到了,值得珍视。匠心独具:具有独到的想法或创造性。深入浅出:道理深刻而表达得浅显易懂。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曲高和寡:比喻思想、言论、文艺作品等高深,不能为多数人理解接受。

44.【答案】A。45.【答案】C。解析:本题可从第三空入手排除。皮影戏流传地域广阔,各地皮影戏吸取当地文艺元素精华,这样形成的众多流派必然是丰富多彩的。“家喻户晓”形容人人皆知,广为流传。从句中看不出皮影戏各流派知名度高这一特点,排除A。“风格迥异”意为思想特点或艺术特点完全不同。作为同属皮影戏的各个流派,即使有差异也未达到完全不同的程度,排除B项。“标新立异”形容故意与众不同以显示自己,用来形容“流派”不妥,排除D项。“异彩纷呈”所表现出的多元化契合题意,故C项当选。

46.【答案】C。47.【答案】A。48.【答案】B。解析:文段为分总结构,前三句先指出对豆味的排斥使豆浆在西方不受欢迎,因而市场需求量不大;第四句接着说明豆浆保存难度大;末句进行总结,正是由于前述两个原因,才导致美国豆浆的价格远远高于牛奶。由此可知,文段的主旨就在于剖析豆浆在美国价格偏高的原因,即B项。

【考点点拨】本题易误选C。文段主要针对的是美国的情况,C项的“西方市场”范围过大,且“主要原因”不代表“根本原因”。

49.【答案】B。50.【答案】B。解析:注意提问方式“文段的关键词”,此处的“关键词”指最能代表文段重点、脉络的词。比较四个选项,从深度、内涵来说,最后一个词肯定是“文化”或“精神”。从脉络来说,诗人从自然获得灵感,并通过文化影响一代代的人。因此本题选B。【考点点拨】此类题型在国考题中还是首次出现,“关键词”即是根据题干抽离出来一些主题词。

51.【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对权力的私有及其日益专横的深痛剖析难以进入法律层面,因此转而定型为一种思辨、文学和伦理等领域的“代偿”方式。然后说明了在这一背景下,唐朝以李商隐为代表的咏史诗蓬勃发展的状况。由此可知,文段主要阐述的便是咏史诗这一文学形式产生的社会背景问题,即D项。

【考点点拨】由末句的“因此”可知,其后的内容为文段的论述重点。末句说的是以李商隐为代表的咏史诗作兴盛的情况,A、B项与此不相关,排除。C项未突出“咏史”这一主题,且“唐代诗人”的范畴过大,文段末句点明的是“中晚唐”。52.【答案】C。53.【答案】B。54.【答案】C。55.【答案】D。56.【答案】D。57.【答案】A。58.【答案】A。解析:文段从“老百姓”、“政府”两个角度说明了货币国际化的好处,最后一句得出结论,正是因为这么多好处,才促使“许多国家的货币都‘争先恐后’地走向国际化”。因此文段是在论述促使货币国际化的原因。故答案为A。【考点点拨】由最后总结句的“因此”可知,文段前面在论述“原因”,即可快速得出答案为A。59.【答案】C。60.【答案】A。61.【答案】D。62.【答案】D。解析:先看首句,④句有“当然,也”,明显不会为首句,排除C。选项中⑥②、⑤①都连着,我们只需要看其他句子的顺序。③句讲的是人均意义上的增长比总量意义上的增长对于经济增长和民众福利更重要,而④句则是委婉道出句③的片面性,即“很多事情是由‘总体实力’决定的。”⑤①说明单纯推动总量意义上的增长带来的消极效应,故应紧接③之后;⑥②讲的则是在人均意义上的增长同时提高“总体实力”所带来的积极效应,故对应④。故正确顺序为③⑤①④⑥②,答案选D。

63.【答案】B。64.【答案】C。65.【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凉茶其实不含茶,然后从医学角度对凉茶宣称的“清热下火”功效进行了解释,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人们感觉到的清热去火与凉茶之间并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而之所以大量消费者对质疑凉茶的言论进行攻击,归根结底就在于他们对凉茶的实质了解不够。题干中并没有说凉茶会对健康不利,A项错误。作者对凉茶的“清热下火”功能进行了直接的否定,而不仅仅是“怀疑”,C项错误。凉茶的功效已被否定,也就谈不上发挥功效的物质,排除D。故B为正确答案。

2010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言语理解与表达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2.【答案】C。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突破,“虚浮”、“虚无”与“理论”搭配不当,排除A、B。由句意可知,茶艺是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茶道是茶艺的内在精神,故空有精神而没有具体表现形式的理论只能是空洞的理论,第二空应填“空洞”。由此即可得答案为C。【考点点拨】 本题干扰项为D。与“体现”相比,“贯穿”侧重于过程、侧重于一条线,结合句中的“茶艺过程”可知填“贯穿”更合适。

3.【答案】A。4.【答案】C。5.【答案】A。6.【答案】D。7.【答案】D。8.【答案】B。9.【答案】D。10.【答案】B。11.【答案】C。12.【答案】A。

13.【答案】D。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句意是说编文人全集时事无巨细,把与文人相关的资料都收集起来放入其中。“蛛丝马迹”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线索,常用于犯罪侦查,排除A项。“一鳞半爪”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前面不能用“任何”修饰,排除B 项。“闲言细语”意为无关紧要的话。“只言片语”指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用“只言片语”更能体现资料的零散与细碎。本题选D。14.【答案】B。15.【答案】A。

16.【答案】B。解析:第二空需要填的是一个修饰“传说”的成语。由“不是„„而是„„”前后句子之间构成逆对应关系可知,这里应是表示传说的不可靠。“扑朔迷离”指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楚。看不清楚并不代表不可靠,所以排除C项。“空穴来风”这个成语比较特殊,原意为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故有“空穴来风,未必无因”的说法。后常被误用作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甚至有部分字典也接受了这一用法。但是在考试中出现,通常仍应按原意去理解做题。据此排除D项。第一空中,修饰“年表”这一对象,通常侧重的是准确与否,而非细致还是粗糙,故本题选B。

【考点点拨】 子虚乌有:指虚构的或不真实的事情。虚无缥缈:形容空虚渺茫。17.【答案】B。18.【答案】C。19.【答案】A。20.【答案】D。21.【答案】A。22.【答案】A。解析:文段论述了热带森林已经被严重破坏,温带森林大部分也有相同的遭遇,且容易被人遗忘,因此应加强与重视对温带森林的保护,A为正确答案。

【考点点拨】 题目要求回答“作者的意图”,即作者写文章的目的,而不仅仅是“说明”、“分析”、“强调”,这类描写生态破坏的文章一般是“呼吁”人们要保护环境。23.【答案】B。解析:“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意思是任何一个人对事物都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选择及取向,再联系后文的“方向与成果”,B项“价值取向”最符合文意。

【考点点拨】 “颜色”一词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示某种借代义,暗含某种倾向。如有色眼镜,表示的是看待人或事物所抱有的成见。又如,举白旗,表示的是选择投降。再如,颜色革命,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系列发生在独联体国家和中亚地区的以颜色命名、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进行的政权变更运动。所以,在看到“颜色”这个词语或表示色彩的词语时,考生需联想到它的借代义,结合相关颜色词语的背景知识来理解文段含义。

24.【答案】D。25.【答案】C。26.【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传统的动物资源保护措施存在的缺点,然后指出生物技术新成果的问世,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辟了新途径。故文段主要介绍的是生物技术的进步对动物资源保护的积极影响。本题答案选D。【考点点拨】 文段论述的是“动物资源保护”,A项“动物物种多样性”仅是“动物资源保护”的一项内容,排除A。文段提到传统资源保护措施的缺点是为了引出新的保护途径,B项非文段重点。C项因果倒置,应该是生物技术新成果的问世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 用开辟了新途径。

27.【答案】C。28.【答案】C。29.【答案】A。解析:通读全段可知,文段论述的主题是土著音乐,前面介绍了土著音乐的具体表现形式,后面提到土著音乐是音乐“根源的根源”,可知,文段的论述主体为土著音乐,排除B、C。D项,文段提到“根源”、“根源的根源”,故接下来应当继续向前追溯,这个根源的根源是怎么来的。故本题答案为A。

【考点点拨】 做此类题目首要的就是要把握文段的主要意思,只有从文段全局的角度来看问题才能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正如本题,如果考生真正读懂了文段,知道文段从始至终讲的都是土著音乐,就不会被错误选项所迷惑了。

30.【答案】C。31.【答案】C。解析:文段的结构是先提出问题,后解决问题。首先提出问题: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贡献率还是太低。接着指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务必发掘服务业对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结合选项可知答案为C。

【考点点拨】 由文段最后一句话“我们务必„„”可知,作者已明确发出了号召,说明了应该怎么做。而四个选项中体现了这点的只有C。

32.【答案】B。33.【答案】A。34.【答案】C。解析:⑥有指示代词“这”,一般不放段首,由此可排除A、D。②句末尾的“动物”与④句开头的“动物”互相呼应,形成顶真结构,故④句应紧跟在②句后面,排除B。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点拨】 做语句连贯题,快速又简单的入题法是直接从选项入题,即先分析四个选项的异同,然后再代入句子进行判断。

35.【答案】D。36.【答案】A。37.【答案】D。解析:文段列举了安科莱、亚利桑那、澳洲东南沿海地带三个地域的例子,这些事例的共同点在于都提到了当地人谋生的手段,即生产方式。居住在同一个地理区域的人类,不仅与同时代邻近族群的生产方式不同,而且在以前与现在的纵向生产方式对比上,也是迥异的。由此可知,“地理环境并非人类生产方式的决定因素”,D项正确。

【考点点拨】 本题迷惑项为C。由安科莱和亚利桑那的例子,似乎C项“不同文化族群可以和谐相处”的表述并无不妥。但由澳洲东南沿海地带的例子则可看出,这里并不存在不同文化族群相处的问题,C项可排除。

38.【答案】A。解析:作者首先指出“哲学曾经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以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例进行论证,表明哲学来源于生活;接着进一步指出哲学一开始不是书面的研究,而是过日子的方法,是“入世意义的哲学”,说明哲学应指导生活,服务民众。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考点点拨】 “意在说明”类题目与“作者的意图”、“意在强调”、“重在说明”类题 目相似,其答案一般是提出一种措施,或发出一种号召、呼吁,告诉大家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具有一定的深度,而非简单地指出某种现状。本题就是一个实例。39.【答案】A 40.【答案】A。解析:文段主要阐述的是中国古代礼制的要求使得服装忽略了人体各个部位的三维数据,并因体现等级的需要而突出了图案的特点,而这些特征使得中国传统服装的剪裁倾向于宽大适体的平面剪裁法。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中国传统服装采用平面剪裁法的原因,与之相关的为A项。

【考点点拨】 段末提出来的概念多为文段的关键信息。由此可推知“平面剪裁法”为文段的关键概念,正确答案中应包含这一信息,符合这一特征的只有A。

2009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言语理解与表达参考答案及解析

26.【答案】D。解析:句中是在分析边地城市风貌千姿百态的原因,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筑一方城”可知,这种千姿百态风貌的形成是由各地不同的水土和人造成的,水土不同人不同,城市的风貌自然各异,这原本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顺理成章”比喻某种原因合乎逻辑或事理产生某种结果,填入句中意思相符,故当选。

【考点点拨】 本题易误选A,“水到渠成”比喻时机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多用于劝人不要急于求成,或说明某事的成功是因为客观条件成熟。这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筑一方城”所表达的逻辑上的顺承关系不符,故排除。

司空见惯:形容某类事物或某种现象经常见到,不足为奇。顺其自然:指不刻意作为,任事情自然发展。

27.【答案】A。解析:由“很多”与“也有许多”的对比可看出,句中阐述的是两种不同的选择:“很多大学生”走的是“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稳步发展”这样一条路;而“也有许多人”不愿意这么做。“不愿”后接的词语应是对“很多”人选择的一种总结,与前句的“稳步发展”所表达的一步一步来的意思相对应,“按部就班”最贴合语境,故当选。【考点点拨】 此题也可从感情色彩角度进行判定,句中作者并没有明确地否定“毕业后找一份工作,稳步发展”的做法,故不应选贬义词“墨守成规”、“人云亦云”、“步人后尘”;“按部就班”为中性词,故当选。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多形容按照老规矩办事。墨守成规:指思想固执保守,守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人云亦云: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步人后尘:跟在人家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没有创造性。28.答案B。29.【答案】B。30.【答案】B。31.【答案】C。32.【答案】A。33.【答案】B。34.【答案】C。解析:第二空前后是解说关系,注意是“很多大企业”而非“所有人”形成了共识,故这里用“统一”、“固定”、“公认”都太绝对,“共通”强调通行或适用于各个领域,程度灵活,综合当选C。

【考点点拨】 众说纷纭: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对,也指意见纷纭,分歧很大,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见仁见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因人而异: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35.【答案】A。36.【答案】B。37.【答案】C。解析:由“使城市的文化个性正在逐渐消解”可知题干强调的是城市形式上的趋同,故可首先排除B、D。从客观实际出发,“摩天大楼林立、水泥立交纵横”不能作为现代化城市的“目标”,而只能作为一种“标志”。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考点点拨】 与个性化对应的是“模式化”,由此可迅速判断本题选C。

38.答案】D。39.【答案】B。40.【答案】C。41.【答案】D。42.【答案】C。43.【答案】A。44.【答案】B。解析:分析题干可知,原句主要表达的意思是: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粮食进口很少,基本可以自给,但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先看第一空,要表示进口量很小,则5%应该是一个高的标准,进口量应是控制在此范围之内,故只能在“超过”或“大于”之间选择,排除A、C。第三空中,“违反政策”的只能是行为,而不能是状况,排除D。本题选B。

45.【答案】A。46.【答案】A。47.【答案】D。解析:本题所给的四个选项都是针对“经济理论”展开的,压缩后分别可转化为如何发展、内在本质、主要功能、如何看待。由末句“不等同于真理,可以争辩,可以错,也可以被推翻”可看出,这里谈的是看待问题,即D项。【考点点拨】 “因此”作为因果关系的指示词,其后的内容常是对上文的总结,在主旨类题目中要重点关注。

48.【答案】D。49.【答案】D。解析:文段通过列举具体数字,论证了畜牧业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加剧温室效应、占用大量土地、森林遭到砍伐、对生态和物种的威胁等。这一切都可以浓缩成一个词,即D项的“环境代价”。

【考点点拨】 本题的迷惑项为A项。仔细体会A项内容可看出,“严格控制畜牧业发展”显然不合常理。因为畜牧业作为国家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具有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不可能“严格控制”。

50.【答案】A。51.【答案】C。52.【答案】C。53.【答案】D。解析:文段中的小女孩打开 一扇窗户,看到了让自己悲伤的情景。当她的外祖父帮着打开另一扇窗户时,则出现了让她心情明朗的情景。这说明,从不同的视角看到的景象不同,自己的心境也将不同。这则故事告诫我们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从而找到让自己心存希望和快乐的情境。【考点点拨】 A项是干扰项。题干问的是“想要告诉”,即要求分析这段话的寓意。所谓寓意,就是指寄托或隐含的某种意义。A项只是就事论事,是这段话表面意思的总结,而没有达到寓意的深度。

寓言型题目往往通过一则简单的故事,揭露深刻的主题。考生在作答时要透过现象分析其本质,切忌就事论事。

54.【答案】C。解析:文段先点明民事诉讼胜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搜集到有力的证据。继而指出我国目前民事诉讼所面临的现状,即取证意识增强了,但实际取证的能力较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民事类调查取证的需求才越来越大。故文段主要阐述的是我国民事诉讼调查取证需求增大的原因。

【考点点拨】 由末句表因果关系的指示词“因此”可推知,“因此”之后的内容是结果,前文是对这一结果成因的分析,C项与此相符。

55.【答案】A。56.【答案】C。解析:文段先阐述了北京天坛祈年殿、圜丘的各层组排以“九”及其倍数展开的做法来源于《易经》,后总结这种以“九”及其倍数排列的现象是《易经》符号学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故文段意在说明《易经》与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符号信息,即C项。

【考点点拨】 根据文段中的高频词汇“九”和《易经》,可快速锁定文段的论述对象为:符号信息与《易经》。结合选项,只有C项中提到了《易经》,故可初步判定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57.【答案】A。58.【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了周庄与其他文化古镇相比,旅游收入尤为可观,接下来说明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陈逸飞作品的“传播”使周庄更具知名度。由此可知,文化传播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故A项为正确答案。

【考点点拨】 本题的干扰项为D。D项中的“文化”确实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文中着重说的是“文化的传播”,因为其他古镇也有与周庄媲美的文化,但是旅游收入却相差甚远,故不选。

59.【答案】D。解析:文段主要介绍了纸价上涨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影响书价,从而使书店的销售量减少;使书店的占用资金增加。即使不考虑前者的影响,书店的经营风险也会增加。而事实上,前者的影响当然也是应该考虑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由于纸价的持续上涨,书 店(图书零售业)将面临经营困境,即D项。

【考点点拨】 A项把落脚点放在书价上涨上,C项把重点放在能源问题和图书行业关系上,二者均不曾涉及“书店经营风险增加”这一核心问题。B项“未来图书零售业的发展趋势”内涵过于宽泛,文段只说明其经营风险会增加,故不如D项贴切。

60.【答案】A。61.【答案】D。解析:该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先说明了基因兴奋剂检测非常困难,接下来分别说明了“基因兴奋剂检测涉及是否尊重运动员的问题”和“基因兴奋剂检测遇到的技术难题”。其中,前者对应的是道德难题,后者对应的是技术难题。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D。

【考点点拨】 A项只涉及技术问题,对于道德问题不曾涉及,过于片面。B项的“解困思路”和C项的检测体系建立问题文中均没有涉及,属无中生有。

62.【答案】D。63.【答案】D。解析:文段主要针对城市交通中看似无序实则充满群体协作的现象展开讨论,说明了群体协作在交通中的重要作用,而这一作用的发挥,却是个体追求目标后的无意结果。文段强调的对象为“群体协作”,由此可排除论述“个体行为”的A、B。C项只提到了“群体协作”的重要性,没有涉及群体协作与个体追求之间的关系,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考点点拨】 强调类题目要关注文段中包含作者感情的词句,如本题中的“有趣的是”,其后常是作者强调的内容。64.【答案】B。65.【答案】C。

2008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言语理解与表达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2.【答案】A。3.【答案】C。4.【答案】D。5.【答案】D。

6.【答案】C。解析:材料首先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接着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令人堪忧的现状。故作者意在说明的是要改变不理想的现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即C项所述。A项“新思路”文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新问题”的表述过于笼统,文段主要针对的是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考点点拨】 很多考生易误选D,理由是此题为文意概括题,答案应紧贴文段,不能加以引申。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实际上是否需要引申并不能单纯从提问方式来看,还要结合材料和选项综合考量,而国考中的大部分题目都是需要考生适度引申的。本题中D项的“诸多因素”是出自“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我们认为这三点可与C项的“新形势”对应,而不能作为威胁文化遗产生存状态的因素,故D 项表述不恰当,应排除。

第5题、第6题属于同一类题型,文段都是首先指出某个事物的重要性,接着介绍不理想的、恶劣的现状,其主旨都在于呼吁人们采取措施,改变现状,保护该事物。

7.【答案】D。8.【答案】C。解析:材料第一句“但它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永远是把产品的特质用艺术的方式展现给顾客”点题,后文均是对这个观点的具体阐述,C项契合文意。【考点点拨】 由文段可知,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业设计,独特的创意和与产品的关联性,二者缺一不可。A项忽略创意的重要性,B项忽略与产品关联的重要性,均可排除。D项“尽量强调”的表述夸大了与产品的关联性的重要性,与“广告在创意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关联性”不符。

9.【答案】B。解析:由文段可知,这个“硬币”的一面是中国消费者没有透支消费的习惯;另一面是中国居民的个人负债率很低。这两点说明了中国内地的个人消费信用市场才刚刚开始发展。也就是说,“硬币”的两面说的是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两个特点,则“硬币”指代的便应是中国消费信贷市场,即B项。

【考点点拨】 A项“中国银行业”的主体为银行,而硬币的两面都与银行无关,排除。C项对应硬币的一面,而另一面个人负债率低则脱离了消费习惯这一范畴,排除。D项“经济状况”内涵过于宽泛,文段主要针对的是信用卡这一消费信贷市场。10.【答案】B。11.【答案】D。

12.【答案】B。解析:文段通过描述帕格尼尼演奏产生的惊人效果,突出强调其演奏水平的高超绝伦。A、C两项的“激情”和“模仿力”都不符合文意。D项的“表演力”强调的仅仅是技艺。

【考点点拨】 本题答案主要在B、D两个选项中选择,到底选哪个,主要根据作者的感情色彩来判断。阅读文段可知,作者通过歌德的评价、巴黎人的痴迷和盲人的惊叹,表达了对帕格尼尼演奏艺术的高度崇拜。而“魔鬼般”比“高超”更能表达作者的崇拜之情,更能概括帕格尼尼演奏的绝伦。且“表演”一词明显将帕格尼尼的艺术境界降低了一个层次。故本题选B比D更贴合文意。

13.【答案】A。14.【答案】C。解析:文段介绍的是一个年轻人应聘成功的故事。这个年轻人之所以能应聘成功,得益于他收到指出错误信后回复的那封感谢信,显然,公司是从其这一举动读出了其身上具有的更深层次的品格——谦虚,而这也是这段文字想告诉我们的,故本题选C。

【考点点拨】 A项“不经意间”未体现出年轻人应聘成功的原因,排除。B项的视角依然没 有离开“公司招聘”,属于就事论事,而且“态度”的表述也过于笼统,排除。由“虽然你自认为文采很好,但从你的来信中,我们发现了许多语法错误,甚至有一些错别字”可看出,他之所以应聘成功,并不是因为他的文字功底好,故排除D项。15.【答案】C。16.【答案】B。17.【答案】C。18.【答案】C。

19.【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提出了一个矛盾:一方面汽车企业应当支持环保,而另一方面,无利润的支持环保又难以持久。接着指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汽车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即以技术革新来支持环保,故C项为正确答案。

【考点点拨】 文段围绕汽车企业与环保的问题展开,A、B两项均脱离了汽车企业这一范畴,可排除。本题干扰项为D。D项只强调发展的同时要充分重视环境保护,而究竟如何解决做环保与保持利润这一矛盾,则没有涉及。

20.【答案】A。解析:材料先谈了20世纪6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注重工程措施的防洪理念,接着介绍了60年代以后日渐重视非工程措施的防洪思路。以60年代为界,对世界各国防洪观念做了一个比较,突出的是防洪理念的转变,故正确答案为A项。B项的表述错误,文段强调的是“防洪理念”,而不是“控制洪水的新途径”。

【考点点拨】 若材料只是客观地将同一主体在两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对比,而提问方式又是要求概括文意的,那么正确选项往往是论述主体的“转变”、“变化”等。

21.【答案】B。22.【答案】A。23.【答案】A。24.【答案】D。25.【答案】A。26.答案C。27.【答案】B。28.【答案】A。解析:句中“是不是”和“能不能”涉及一个选择的问题。“一筹莫展”、“优柔寡断”和选择无关,可排除B、D项。“贻误时机”属固定搭配,“贻误”一词在语体色彩方面也与句意相符。故答案选A。

【考点点拨】 无所适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举棋不定:指拿着棋子,不知该如何下。比喻犹豫不决。

29.【答案】B。解析:题干前后两个句子具有相似结构,其句式必然存在某种对应性。由后一个句子“从来就不是„„更多的是„„”的结构可知,第一空所填词语必与“更多的是”具有相似的含义,选项中只有“基本”符合词义,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点拨】 “均衡价格”是经济学概念。指的是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也就是这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价格。

30.【答案】C。31.【答案】C。32.【答案】B。解析:题干说的是国际投机商把“来料加工”作为借口来攫取利润,故第一空填“手段”不合适,排除A。而“名义”的用法通常是“以„„的名义”,没有“以„„为名义”的说法,排除C。“将低价成品油大量出口到 境外大赚一笔”的做法,会对国内油品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不会严重到“牺牲”国内市场的程度,因此排除D。本题答案选B。

【考点点拨】 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外商提供,进口时不付汇,制成品由外商销售,经营企业收取加工费的加工贸易,进口原材料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均属于外商。33.【答案】A。34.【答案】D。35.【答案】C。36.【答案】A。

37.【答案】C。解析:先看第二空,“对泰铢汇率的‘矫正’”和“地区性金融危机”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件,而“蔓延”和“扩展”是指同种性质的事物在程度上的加深,排除A、B。从文段的语境分析,“历久弥新”与“痛楚和无奈”不对应,排除D项。正确答案是C。【考点点拨】 历历在目: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历久弥新: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或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扼腕叹息: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谈虎色变:原意是说被虎咬过的人才真知虎的厉害。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连脸色都变了。心存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38.【答案】B。39.【答案】D。

40.【答案】A。解析:这段文字旨在说明公司领导在注重细节方面如何有效管理员工。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句中的对应关系。“明察秋毫”对应“能够在注意细节当中比他人观察得更细致”;“周密”对应“细致”;“威慑力”对应“使每个员工不敢马虎”;“搪塞”对应“马虎”。正确答案选A。

【考点点拨】 如果对四字词语的意思知道得比较清楚,也可快速解题。A项“明察秋毫”形容目光敏锐,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出来。B项的“明辨是非”指对是非问题看得清楚。C项的“抓大放小”指的是抓住重点,有主有次。D项的“高瞻远瞩”指的是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长远。从几个词语的含义中可知与“注重细节”意思相近的只有“明察秋毫”,所以A项正确。

2007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言语理解与表达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2.【答案】D。3.【答案】D。4.【答案】C。

5.【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说明政府出台政策时会受到某些利益集团的阻扰,接下来通过“其结果不仅„„更严重的是„„”来指明如果政府因此而改变原有的政策会得不偿失。基于此,政府应该保持政策的持续贯彻,不能因为利益集团的阻挠而改变。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点拨】 此题与第1题类似,在文段中出现以“如果”引导的假设关系从句,其后指 出这个假设情况下出现的不利后果,意在否定这个假设。对于这种题目,与“如果”后假设情况相反的做法常是作者所提倡的,即为文段的主旨。

6.【答案】A。解析: 文段首先说明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接着用“而”引出我国科技创新结构中缺乏企业参与的现状。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说明的是应充分发挥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点拨】 B项只是指出中国科技创新结构的现状,未涉及怎么做的问题,而且“缺乏的是研究型企业”的表述也不够确切,文段中说的是“缺乏的是企业参与的研究基地以及研究型企业”。C项的“中国经济腾飞的必然之路”、D项的“提高企业效益的关键”均无法从文中得出,排除。

7.【答案】D。8.【答案】A。9.【答案】B。10.【答案】D。

11.【答案】D。解析:从语意上理解,文段是在解释“为什么领导不愿意承担管理过程中的‘教练’角色”,并没有涉及员工效率和团结意识问题,也不是强调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只有D项抓住了文段的主要内容。另外,文段中反复出现“教练”这一关键词,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提到了“教练”。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点拨】 当文段中出现设问的修辞手法时,通常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此时文段的叙述重点不会是问题本身,而通常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因此,在解答这一类题目时,我们可以把握这一原则,即对文段中问题解答最到位的选项往往就是正确答案。12.【答案】C。13.【答案】B。

14.【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初次分配过程中收入差距被拉大的现状,为了应对这一现状,国家必须进行收入再分配,通过二次分配达到缩小收入差距,化解社会矛盾的功效。“再分配过程”是文段主要谈论的内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考点点拨】 本题D项为干扰项,但“收入分配体制”包括分配与再分配,与文段主要谈论的内容不符,且“必须改革”从文中无法得出,可排除。15.【答案】A。16.【答案】D。

17.【答案】D。解析:文段的叙述可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说城市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硬环境的好坏和软环境的优劣,接着指出软环境取决于市民的整体素质。故综合来说,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有助于提高软实力,从而带动城市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即D项。

【考点点拨】 本题的干扰项是B、C两项。“软环境”在文段的叙述层次中起的是一个上下承接的作用,是作者论证的中间环节,并不是文段叙述的落脚点,这两项都未提到市民整体 13 素质问题,故排除。

18.【答案】D。19.【答案】D。20.【答案】B。21.【答案】D。22.【答案】A。23.【答案】D。

24.【答案】B。解析:由句中的“但”可知,第一空所填关联词语应能与“但”搭配,排除A。根据题干的转折关系以及“例如”后面的内容可知,今天的人类与石器时代的人类虽然居住在不同的世界里,但是智力本质是相同的,第二空应选“同样”,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点拨】 本题D为干扰项。“类似”意为大致相像,说明还存在不同的地方,而题干中的“例如”后面的内容并没有说明有不一样的地方,由此我们可以排除D项。

25.【答案】A。解析:句中的“还是应该”体现的是一种“反其道而行”的做法,由此可知,题干中前后两空应表示相反的意思。四个选项中,只有“竞争”与“合作”符合这一特点,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点拨】 本题干扰项为C。虽然“协作”与“分工”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相反关系,但与“即将成为领导者的年轻人”相对应,显然强调“合作”意识比“分工”意识更有必要。26.【答案】D。27.【答案】B。解析:泰山既然因“耽误了鲁班的事”而被逐出师门,那么他干活就不可能是“巧夺天工”、“任劳任怨”,排除A、D两项。“尽善尽美”有追求完美之意,泰山有可能因凡事追求完美而误事,但不能与“天资聪颖,心灵手巧”相照应,而“别出心裁”很好的体现了这一含义。本题选B。

【考点点拨】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精妙高超。别出心裁:另外想出与众不同的办法、主意。尽善尽美:形容事物达到完美无缺的地步。任劳任怨:指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28.【答案】D。29.【答案】D。30.【答案】B。31.【答案】C。32.【答案】A。33.【答案】D。34.【答案】C。解析:既然是存在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便不会是“人迹罕至”的;既然需要“探寻”,表明知名度不高,所以也不会是“闻名遐迩”的。故排除A、D。“门庭冷落”一般是形容上门交往的人稀少,显得冷清,不能用来形容“古迹”。故本题答案为C。

【考点点拨】 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人迹罕至: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35.【答案】B。36.【答案】D。解析:“扩大”、“维护”与“能力”搭配不当,排除A、B。由“一味”、“低层次需求”、“格调不高”可知,第二空应该填一个带贬义的词,四个选项中只有“迎合”符合这一要求。故本题答案选D。【考点点拨】 “一味‘迎合’„„需求”是一种惯用搭配,由此可直接锁定答案为D。37.【答案】A。解析:本题中的句子描述的是人的知觉过程。“不是„„而是„„”表示否定前者,肯定后者。前者“不是 地把直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中的“登记”暗含着机械地重复,未进行加工的意思;后者“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中的“解释”意味着这个知觉过程加入了人的主观因素,有一个对信息再处理的过程。B、C两项很容易排除,考生多在“被动”和“简单”之间纠结。应该说,“简单”填入空缺处也是说得通的,只是选“被动”更能突出“登记”与“解释”之间的本质区别,基于最恰当选项的要求,本题选A更恰当。38.【答案】B。39.【答案】C。

4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相关法律术语的了解。现代国家的法制是由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环节和活动构成的完整概念,对法律执行过程中的违规和失误行为进行的监察和督促属于“法律监督”的范畴,故第一空应选“监督”,排除A、B。“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含义的说明。当执法者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时,法律条文就可能被其任意解释,从而丧失严肃性。本题选D。

第五篇: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试题及答案4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www.xiexiebang.com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试题及答案4 1.情商主要与非理性因素有关,它影响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动力。它通过影响人的兴趣、意志、毅力,加强或弱化认识事物的驱动力。智商不高而情商较高的人,学习________虽然不如高智商者,但是,有时能比高智商者学得更好,成就更大。因为锲而不舍的精神使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能力 笨鸟先飞

B.效果 反戈一击

C.效率 勤能补拙

D.水平反败为胜

2.干净、整洁、低能源消耗、是全世界都需要的东西,所以我从不怀疑“城市车”概念的________性,我们不是在________让“城市车”概念成真,而是必须努力让它实现。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超前 梦想

B.可行 尝试

C.科学 期待

D.实用 研究

3.中国的县城确实太复杂,塞北尚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候,江南已经百花吐艳、草木争晖了。2000多个县星罗棋布,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文化传统和老百姓的生活方式都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各有千秋

B.千姿百态

C.气象万千

D.千变万化

4.下列所给的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错误的出现在于作者不细考字义,有了困难,就擅断、擅改铭文,因为必须让自己的阐释“成立”。

B.沃尔玛的经营者在不断地探索中,领悟到人才对于企业成功的重要性。

C.调查小组经过详细调查,查实了邵某两次收受吕某、陆某1300美元的事实。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www.xiexiebang.com

D.近代中国150年的屈辱史告诉我们,教育落后便意味着我们将永远处于被动地位。

5.当得到一种商品或资源的成本超过另一种时,人类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更经济和节约的方式来达到目标。对石油来说也是如此,________________,另一些能源必然会被选择并取代石油,这就是经济规律。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当新的清洁能源进入规模化工业生产后

B.当人们开采石油的难度达到一定程度后

C.当人们意识到矿物类能源供应的不稳定性后

D.当石油开采所带来的环境影响超出人们的预期后

1.【答案】C。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进行突破。最后一句横线前有使动词“使”,“反戈一击”、“反败为胜”填入后均使得句子成分不完整,可首先排除B、D。“笨鸟先飞”强调努力的程度,“勤能补拙”强调勤奋,由“锲而不舍的精神”可知“勤能补拙”比“笨鸟先飞”更符合语意要求。因此本题答案选C。

2.【答案】B。解析:本题的突破点在第一空,这里应填一个表示“城市车”概念性质的词语。“超前性”意为超越目前正常条件的,即具有未来性、预见性,由“全世界都需要”并不能推出概念很超前,排除A。“科学性”意为经得起推敲,符合客观规律,由“全世界都需要”并不能推出概念很科学,排除C。“实用性”意为有实际使用价值,一般针对的是具体事物,“城市车”作为一个概念不具有使用价值,只有当其实现以后才具有实用性,排除D项。B项的“可行性”意为行得通,可操作,因为全世界都需要,所以“可行”,B项当选。

3.【答案】A。解析:第一句话描述了中国县城在气象方面的差异巨大。由第二句“星罗棋布,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文化传统和老百姓的生活方式都„„”可知,中国的县城不但多,而且各具特色。“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丰富。“气象万千”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千变万化”形容变化非常多,没有穷尽。这三个词用以修饰“生活方式”都不合适。“各有千秋”指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正符合中国县城的特征,故答案选A。

4.【答案】C。解析:C项有歧义,既可以理解为两次一共收受1300美元,也可以理解为两次分别收受1300美元。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www.xiexiebang.com

5.【答案】B。解析:由“对石油来说也是如此”可知,横线处所填内容应该与石油有关,排除A、C。与D项所说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相比,B项更符合前面提到的“当得到一种商品或资源的成本超过另一种时”。故本题答案为B。

下载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试题及答案3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试题及答案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家公务员言语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例题】俄罗斯防病毒软件供应商——卡斯佩尔斯基实验室于6月15日宣布,一个名为29a的国际病毒编写小组日前制造出了世界上首例可在手机之间传播的病毒。卡斯佩尔斯基实验室说......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复习题11.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复习题 11 1. (单选题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①植物周期行为——②生理节律的奥秘。虽 然这些行为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如光照时间长......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复习题15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www.xiexiebang.com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复习题15 1. (单选题)环境文化从广义上讲,既包括物质的成果,又包括精神的成果;从狭义上讲,则只包括......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务员:完胜言语理解指南

    公务员完胜言语理解指南 华图教育 王一凡 随着气温的升高,少年们也开始了公考的备考。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可能觉得言语理解这一个模块不用备考。大家都是中国人,平常使用的语......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试题及答案

    1、只是和旁观者臆想的悲情不同,波兰人如此牢记历史,却从来不觉得自己的历史要用悲情来定义。不管是由盛转衰、屡遭入侵、长达123年灭国的历史,“二战”的磨难,还是这次的空难。......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之言语理解(9.30)

    http://zj.huatu.com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之言语理解(9.30) 1. 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 流刑(流放的刑罚)流星赶月(形容迅速)流连(留恋不舍离去) B. 声望(名......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一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备考建议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一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备考建议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发布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8年度公务员招考工作预告,报名时间为10月30日......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习题分享:行测专项之言语理解汇总(模版)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2013年10月中旬报名。有准备的考生已经开始制定符合自身要求的公务员备考计划,打有准备的仗。行测考试作为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头,最大特点就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