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测试答案(2018年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必修课)

时间:2019-05-14 19:01: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测试答案(2018年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必修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测试答案(2018年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必修课)》。

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测试答案(2018年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必修课)

试卷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测试答案(2018年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必修课)

考试得分: 100 答对试题数: 20

单选题: 共10题,正确10题 判断题: 共5题,正确5题

未评分试题: 0

正确率: 100%

多选题: 共5题,正确5题 问答题: 共0题,正确0题

从严治党,必须把党的()摆在首位。(分值:4.0/得分:4.0)1

A.政治建设

B.法规建设

C.思想武装

D.团结统一

以()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分值:4.0/得分:4.0)2

A.城市

B.经济体系

C.产业集群

D.城市群

十九大修定的新党章,在指导思想中增加了()。(分值:4.0/得分:4.0)3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先发展()。(分值:4.0/得分:4.0)4

A.全民福利

B.实体经济

C.社会保障

D.教育事业

()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分值:4.0/得分:4.0)5

A.民主政治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社会主义文艺

D.”四德”

()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分值:4.0/得分:4.0)6

A.党的领导

B.指导思想

C.社会主义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构建政府为主导、()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分值:4.0/7

得分:4.0)

A.市场经济

B.企业

C.企业家

D.公有制

(),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分值:4.0/得分:4.0)8

A.十个方面

B.十二个方面

C.十四个方面

D.十六个方面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分值:4.0/得分:4.0)9

A.责任清单

B.负面清单

C.备案

D.审报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为重点。(分值:4.0/10弘 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得分:4.0)

A.全体党员

B.科级以上干部

C.县级以上领导干部

D.市厅级以上领导干部

11我 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和()之间的矛盾。(分值:6.0/得分:6.0)

A.美好生活需要

B.不平衡不充分发展

C.物质文化需要

D.落后生产力

12新 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可以概括为()。(分值:6.0/得分:6.0)

A.伟大梦想

B.伟大斗争

C.伟大工程

D.伟大事业

()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分值:6.0/13中 国将高举得分:6.0)

A.和平 B.发展

C.合作

D.共赢

14推 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分值:6.0/得分:6.0)

A.制度化

B.规范化

C.法治化

D.程序化

15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到()的伟大飞跃。(分值:6.0/得分:6.0)

A.站起来

B.跑起来

C.富起来

D.强起来

16不 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分值:6.0/得分:6.0)

否 是

()(分17我 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改变了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值:6.0/得分:6.0)

()(分值:6.0/18促 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得分:6.0)

19我 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分值:6.0/得分:6.0)

20节 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基本国策。()(分值:6.0/得分:6.0)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上)主讲人:秦刚

大家好,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一个重要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体会我们把握了这个重要判断,就可以更好地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也可以更好地把握我们中国社会发展未来的走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明确新矛盾,确立新战略,坚持新思想,落实新方略。我觉得把握了新时代、新矛盾、新战略、新思想、新方略,就可以更好的利用领会和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

一、明确新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今天我们的学习交流就围绕这样几个问题展开。首先我们要明确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问题,这是对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明确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从开创以来,经过近40年来的发展从党的十八大开始进入了新时代。进入了新时代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新进程,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高度,一种新局面。

(一)体现之一:迎来一个新飞跃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来看,这个新时代的体现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迎来了一个新飞跃,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以后,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对这个飞跃的认识和理解和把握,我体会要跟中国近代以来我们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历史任务放到一起去说。中国近代以来我们社会发展面临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国弱民穷,在这样一个突出问题面前强国富民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它必然会成为一种历史要求。面对这种历史要求的时候,中国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政治力量,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主张,其中力量最强、影响最大的就是国民党与三民主义,还有就是共产党与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命运和后来的社会发展走向,就是在这两个力量、两种主义比较中决定的。总书记有句话,他说一个国家实行了什么主义,关键要看这种主义能不能解决问题。国民党主张用三民主义改造中国,强调民族、民权、民生,要把中国引上西方那一种发展路径,不是没有进步意义。那么国民党在推行三民主义过程中,别说把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好了,如果它当时把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两个问题处理到位,第一中国共产党没有这么大的发展空间,第二中国的历史恐怕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也不是今天看到的这种走向。什么问题呢?一个就是农民土地要求问题。解决了农民土地要求问题,这就解决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最突出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总是有动荡?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土地兼并农民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和依靠。中国的工业化革命一上来那么多人没饭吃没事干,社会流氓无产者一多社会就动荡了。那么在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里,谁要给了农民土地,谁要让农民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吃饱了肚子,谁就有了稳固的社会基础,谁就有了推动社会变革的强大支撑力量。但这件事当时的国民党做得实在是太差。还有一件事就是资本主义发展问题。资本主义起来了它就包含着反封建内容,资本主义要真起来,还真包含着强国的内容。很多国家都在资本主义道路上实现了现代化,难道我们中国一点可能性没有吗?还有资本主义要真发展起来了,中国的中间力量它也就不会跟着共产党走了。中国的中间力量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得非常清楚,就是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而且这两个群体一开始还真倾向于资本主义发展。

我们看五星红旗,现在好像没人琢磨这五星红旗的设计思路了。这个五星红旗的设计其实特别符合毛主席当时对中国各个革命阶级的分析和界定,中间这个大星是中国共产党,周围的四个小星是指当时中国四个阶级的联盟,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所以我们的国体它为什么不叫无产阶级专政叫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人民一开始指的就这四个阶级的联盟。在中国它为什么会有共产党跟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历史存在?因为这个民主党派它主要就是在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形成发展起来的。既然这两个阶级也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那么就有了共产党跟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社会基础存在嘛。如果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了,这四个阶级的联盟是不存在的,共产党跟民主党派合作的社会基础也是不存在的,我们看到那四个星肯定会少两个星的。但是资本主义在国民党手里它被弄成了官僚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跟封建主义交织在一起,导致了什么问题出现呢?权力和资本的恶性结合。一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旦产生了权力和资本的恶性结合,这就会成为一切社会问题、一切社会矛盾的总根源。我们教科书上说的那四大家族,它实际上就是权力和资本恶性结合以后产生的怪胎。由历史的经验说来,今天我们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几个问题,尊重劳动、解放资本一定要约束权力,千万别让权力跟资本产生恶性的结合。权力有寻租的本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权力干净了社会才能干净。

回到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点,中国后来选择了社会主义,它根本不是因为社会主义好资本主义不好做出这种选择,它也不是因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已经到了可以高升的时候做出这种选择,这是因为中国不能正常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不得不做出一种新的选择。国民党堵塞了中国正常走资本主义发展的路径,共产党就不得不开创新的途径,社会主义在中国是被历史逼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提出了用社会主义拯救中国的这样一个主张,围绕这样一个主张我们就先开创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这一条道路的突出特点它就是以农民为主体,以土地为中心,而且是四个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联合革命。在这条道路的开创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化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首先解答了在中国这么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怎么样进行革命才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怎么样进行革命才能找到一条强国富民的新途径。这条道路加上毛泽东思想带来的结果,就是新中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新中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党的十九大报告有一个明确说法,叫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政治前提、制度基础。没有新中国的诞生,没有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们今天说的一切做的一切都不存在。那么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以后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接下来一件事干什么呢?那肯定是考虑如何用社会主义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到今天,其实就是两件事:一件事用社会主义拯救中国,还有一件事用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经历了三个时期,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建设时期、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然后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对新时代的体现我们首先先把握这样一个新飞跃。

(二)体现之二:破解一个历史难题

体现之二呢,我觉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破解了一个历史难题。这个历史难题是什么呢?就是在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怎么去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问题。

东方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超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那么东方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它的理论依据哪里来呢?东方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依据其实是列宁提供的。列宁提供了什么样的依据呢?如果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讲社会主义发展他这个思路来看,他强调的是先发展后变革。等列宁在谈到社会主义问题的时候,他结合东方国家的国情强调了先变革后发展。列宁说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还没有达到搞社会主义程度,但是革命力量有的,革命条件在,那么面临那些突出问题的时候,资产阶级和它的政党不争气,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先革命,然后利用新政权为社会主义创造条件再追赶西方国家?这种先革命后发展正好给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直接的依据,中国不也是先革命后发展吗?

那么先革命后发展给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加快发展有了一种新的选择,但是它一下子就把社会主义放到一个很低很低的起点上,在马克思那个地方这个社会主义肯定是高于资本主义的,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这个社会主义是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低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拿中国的事儿来说。1949年时候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多少呢?只有27美元。27美元是个什么状态呢?亚洲平均水平是44,亚洲的大国印度56,这就是我们的起点,这都不要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去比了。那么在这样基础上搞社会主义,这个社会主义先天不足,基础特别薄弱,怎么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怎么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那么对这种探索在俄国从列宁就开始了。列宁的探索他找到了一个新的路径,他强调发展商品经济去建设社会主义。后来邓小平对列宁的探索有个评价说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那么列宁去世比较早,他的探索中断了。到了斯大林这地方,斯大林转换了路径,他用计划经济的方式去加快推进国家的工业化建设。那么用计划经济应该说推进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了苏联工业化的进程,使苏联很快变成了工业化的强国,那么当时应该说计划经济发挥了它的历史作用。但是长期推行计划经济也带来了几个非常明显的问题。比如经济上没有市场,政治上缺少民主,思想文化上没有自由,社会生活中没有法治。这些问题的存在久了不仅抑制社会活力,它会给制度造成扭曲的。

那么在中国我们一开始也多数是照搬了苏联那种体制,通过计划经济的方式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很快发现了问题。所以从毛泽东开始我们就进行探索,寻求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的探索我们党的说法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提供了宝贵经验,提供了理论准备,提供了物质基础,这意味着什么呢?那一段的探索有成就。还有一点什么呢?那一段的探索没有取得成功。为什么没有成功?原因非常复杂,那么最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就是两个。

一个就是毛泽东和我们党当时在考虑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时候,始终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思维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限。不摆脱计划经济意味着什么?根本无法摆脱苏联模式。那么还有个问题呢,毛泽东和我们党当时在考虑中国各种矛盾和问题解决的时候,始终没有摆脱阶级斗争思维,总是用阶级斗争的眼光去看中国各种矛盾各种问题。从反右斗争开始,因为我们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的认识偏差越来越大,理论上就逐步形成了无产阶级专项继续革命理论,根据这样的理论衍生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正是这样的理论、这样的路线,导致了那一段的探索一波三折,最后产生了严重的失误。为什么说最深层次的原因?因为长期以来我们把计划经济看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把阶级斗争看成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一旦理论上有这样的认定,实践中就很难不出现偏差。那么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第一件事破除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第二件事我们想办法摆脱计划经济体制,我们通过不断的改革探索把社会主义跟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了,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那么把社会主义发展跟民主法治联系在一起,加强民主建设推进法治建设,建设法治国家,这样摆脱利用阶级斗争思维去解决社会矛盾那种思路。然后我们把社会主义的发展跟现代化的建设又结合在一起,通过现代化的建设为社会主义奠定基础。那么通过社会主义方式加快现代化的进程,那么中国特色整个开创形成这样一些新特点、新方式,应该说解决了一个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怎么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个历史性难题。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有一个说法,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三)体现之三:开创一条新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体现之三呢,就是开创了一条现代化的新路径。中国共产党用社会主义去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这是对历史对人民作出的承诺。用社会主义去实现现代化,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人类历史上进行的一次伟大的探索。这个实现现代化都是那资本主义路径实现的,想当年苏联共产党准备用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但是社会主义在这个进程中垮掉了。那么中国共产党就要完成这样一种探索,应该看到随着我们探索的不断推进,我们已经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路径。

那么资本主义开启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个人主义的存在导致了社会利益的分立,这种分立造成了社会利益冲突,由这种冲突也酿成了社会的利益对抗。资本主义核心就是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从哪里来呢?反封建来的。在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的时候上有神权下有王权,人是什么?上帝的奴仆,王权的臣民,人在社会生活中没有自己的地位,社会是按着土地分封形成了严格的等级。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一发展有两类人自然产生,一类人是商人,还有一类人是手工业者。那么这些人的利益跟王权没有关系,关键这些人的利益经常受到王权的侵害。所以随着商品经济一发展,社会就有了保护个人利益维护个人权利的要求,这种要求就逐步形成了一种保护个人利益,维护个人权利的理论主张,个人主义由此产生。

那么个人主义产生以后,它的意义在哪里呢?两个。一个给资本阶级起来反封建提供了依据。还有呢,给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依据。个人权利、个人利益、个人价值正好构成了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那么资本主义制度就围绕着个人权利、个人利益、个人价值建立起来,那么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都是围绕着个人利益、个人权利展开的。这些东西按理说进步意义很大,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问题就出现在当一个社会把个人利益、个人权利、个人价值放到至高无上位置的时候,跟私有制一结合,再跟商品经济结合,首先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但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非常严重。为什么呢?因为这种个人主义很容易导致利己主义,这种利己主义它很容易造成社会的物欲横流。那么当每个人都不顾一切的时候,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一切的时候,当自己做的一切都用金钱去衡量的时候,这个社会各种关系都发生扭曲了。那么面对这种问题,一种新主张才产生了,强调不能把个人利益、个人权利放到首位,应该把集体利益、整体权利放到首位,在这个前提下去维护保障个人利益。这样的主张就被称为社会主义,我们中国讲社会主义强调什么?整体利益。整体利益意味着什么?整体利益在中国的表达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从来没变过,人民利益至高无上。那么人民利益展开,国家、集体、社会、个人。我们中国无论怎么保护个人权利,绝对不会把个人权利、个人利益置于首位。看我们的大政方针,看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都是这种体现。那么我们坚持整体利益至上,用我们语言表达围绕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展开我们整个社会发展建设意味着什么呢?我们避免了个人利益至上造成的那种社会分立,由那种社会分立造成的社会冲突和社会利益对抗。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矛盾,有利益冲突,但是没有利益对抗。从这一点说我们应该说,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的超越。那么社会主义在把中国带向世界的时候,我们强调合作共赢,强调共同发展,避免了资本主义在走向世界过程中产生的殖民主义,由那种殖民主义造成的对外扩张和掠夺。资本主义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带来了一种扩张和掠夺,给很多国家都造成了很大的灾难,而且到现在都有历史的创伤。那么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我们在发展,无论从内部发展和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都应该说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理念和实践的超越。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超越,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说,我们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这是第一个问题。

二、把握新变化——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

把握了新时代,我们接着就要把握矛盾的新变化。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们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意义在哪里呢?就是要解决我们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党的十九大对我们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了一个新的判断,强调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们社会主要矛盾。

那么过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讲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强调的是什么呢?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人们的需要只是物质和文化需要,那么相对社会生产比较落后。那么走到今天也可以看到,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需要已经不仅仅是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需要了,需要也更多了,人们需要蓝天还需要呼吸新鲜的空气,还需要社会的公平正义,还需要体现方方面面的权利,所以要求肯定是更多了。

那么社会生产呢?我们在社会生产在发展过程中,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很多方面可能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再说社会生产落后好象也不符合事实了。那么应该看到呢,我们的发展主要是一个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根据这样的变化我们党才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强调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这样一个新的判断意味着什么呢?首先是社会主义整个初级阶段进程中的社会矛盾的转化,我们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过在初级阶段进程中社会矛盾发生了转化,国情没变矛盾发生变化。矛盾发生变化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依然要明确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我们决定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今天的发展我们要着力解决的就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关键点在这。

用十九大报告的思想来讲,就是强调要用新的发展引领新的实践。强调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实践,就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那么在实践中我们要在推动经济发展基础上,要使整个社会发展有一种协调发展、整体发展的局面。经济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这个基础工程还要跟得上来,如果经济建设这个基础跟不上,很多事儿话也不好说,事儿也没法做。你比如在我们一段时间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时候,我们感到了我们好多事儿有点力不从心。这个世界处在经济低迷状态的时候,这个世界都不灵。所以从我们的经验来看,从世界各国发展的情况来看,在整个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发展、经济建设依然是个基础工程,这个基础工程一定要跟上来。那么发展它本身不是目的,要落脚在人的身上,要为人们的生产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人们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所以发展它那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关注人民对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一种新期待,那么这种期待正是我们所要发展过程中格外关注的问题。

所以发展过程中我们又需要有重点,还要把握好薄弱环节。薄弱环节就是我们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去解决好的问题。其实把握薄弱环节补短板,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的一个问题。短板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体现,要从我们整个国家情况来看,从总书记多次强调的方面来看,我觉得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关注。

一个是农村。农村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提高跟不上来,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瓶颈就在这。我们现在集中扶贫,中国还有贫困人口4000多万,我们的贫困县还有500多个,那么到2020年我们要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应该说这个任务非常艰巨。那么扶贫攻坚任务完成了,可不意味着中国农村都发展起来了,也不意味着我们所有的农民都富起来了,这是两回事。这种扶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这个全面要求,对中国这样的国家来说农民、农业、农村问题,是我们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的重点中的重点问题,我们叫重中之重。所以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了,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问题。对我们国家来说,农村发展起来了,中国才算真的发展起来了。农民都富起来了,中国老百姓才算真的富起来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缩小差距。我们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包括群体收入之间的差距还很大,那么缩小收入差距也是我们在发展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我就说一个群体收入差距吧。2016年我们国家的基尼系数是0.465,0.4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那么超过0.4意味着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不稳,那么我们是0.465应该说还是很高的。而且这是从2012年以来是逐步开始回落,我们还在这样一个水平上。那么意味着什么呢?缩小收入差距是我们要做好的一件事情。现在我们强调的是提低、限高、扩中,然后税收、社会保障再加上转移支付,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去解决好这个问题。那么为什么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因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果没有共同富裕的趋势,老百姓是不认的。那么十九大报告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现代化是走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的新时代也是走向共同富裕的新时代,所以这是我们在进入新时代以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还有个问题就是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想避免西方走过的路径先污染后治理。但是好像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也没怎么避免了。为什么认识到问题没避免了呢?仔细想想回顾工业化的进程,我们感到先污染后治理在工业化的初始阶段好像带有一定的规律性,什么事带上规律性以后就很难超越了。你说没有金山银山的时候人们对青山绿水会有感觉吗?我觉得不会有什么感觉的。那么追求金山银山追求温饱,我们都从高端开始,恐怕又是不可能的事情。可能怎么方便怎么来,怎么挣钱怎么来,这是难免对环境造成破坏,对自然造成浪费。发展到一定程度了有了一定的积累了,其实一定到了发展一定程度有了一定积累了才能说话。这时候真怀念青山绿水了,这时候真知道环境的破坏给生活造成的危害了,这时候集中去治理,这可能就是发展中的问题。既然发展中的问题也别怨天尤人了,说早干吗了?早没到那时候,说可能意义也不大。

既然发展中问题,今天我们就要集中力量解决发展过程中短板问题。我经常想你说大家都没坐上汽车的时候,你告诉人骑自行车好,绿色出行不堵车不污染,谁有这种感觉啊?我觉得不会这么感觉的。反正我骑了一辈子自行车,我都没有找到绿色出行的感觉,你这时候再强调一下,大家真觉得是那个意思。但是你知道大家都坐上汽车以后,你回头让大家都骑自行车去?那是不可能的事了。那么共享单车别看闹的很热,那只是解决公共交通最后1公里的问题。对中国来说,别说对中国来说,对整个世界来说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大家都坐上汽车之后,我们怎么去绿色出行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需要面临的发展中的问题。

三、推进新战略—— 分两步走 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

那么接下来说第三个问题,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推进新战略,这个新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就是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这是我们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以后,再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这是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用社会主义去实现现代化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做的选择。所以社会主义在中国一起步就跟现代化相联系,毛主席当年经常用工业化、现代化来描绘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前景。同时毛泽东和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也对中国怎么去实现现代化做了两步走的设想。这个两步走明确提出来是周恩来总理1964年在三届人大会上明确提出的。这两步走说的是什么呢?

第一步用15年的时间全面建成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是从1964年开始到1980年,那么这个任务尽管中间折腾了一下,但是应该说也基本完成了。还有一步是从80年到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步因为经过一番折腾没有实现。其实不经过一番折腾恐怕也很难在20世纪末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那么为什么当时是这样考虑呢?我觉得还是把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估计过快,估计过高。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后,邓小平重新考虑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时候,他就明显的感觉到20世纪末中国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然后他提出一个新的说法,他说到20世纪末结束的时候,中国实现小康,他用小康实现了我们过去说到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这个小康是什么呢?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不穷也不富。而且邓小平说这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雄心壮志。其实到20世纪末要达到小康水平,这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性飞跃。因为几千年来中国老百姓啥时候过上安稳日子过?啥时候都吃饱过?

那么同时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又做出了新的分析,在新的分析基础上,明确的提出了“三步走”战略。邓小平这“三步走”战略非常有特点:第一步1981到1990解决温饱,10年;第二步1990年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前两步各10年非常清晰;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步是50年,那么其实就是个大致的设想。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面临完成前两步之后,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第三步这50年该怎么走。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这50年做了一个划分,前20年就是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后3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所以党的十五大的时候我们就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发展目标,到建党100周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100周年的时候基本实现现代化。

那么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一直到十八大,都围绕这样的两个目标展开做出我们的规划,尤其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一些新的要求。

到了十九大的时候,我们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说十九大到二十大的时候,是我们两个目标的交汇期,我们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后要面临一个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这样一个任务。那么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这未来是30年,30年该怎么去规划呢?因为我们党的事业推进的特点是用阶段性目标反映发展过程性,这种目标越贴近现实,越能让人看得见摸得着,它越有感召力越有影响力。所以根据我们的历史经验,党的十九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30年做了新的规划,明确提出了新的两步走,这两步走在十九大报告中阐释的非常清楚。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到2035年1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样呢首先把我们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前了15年。为什么提前15年?提前15年的意义?一是我们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明显的加快,还有呢我们已经有了非常强的基础,还有呢我们已经对推进我们的事业从理论到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做法,我们有了自信。那么第二步呢,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建成现代化强国这是一个新目标。那么而且这个现代化强国体现在什么?五大文明同时提升。这两步可以看到第一步是打基础,第二步是跃升,所以这两步应该说紧密衔接,而且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那么中国共产党我觉得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也是最强的政党,由此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把自己的使命这么明确以后,然后又做出这样的规划以后,也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有自信的政党。这是第三个问题。

四、坚持新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第四个问题呢,我们进入了新时代就要坚持新思想。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指导思想。那么我们要用这个思想武装头脑、引领实践。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九大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明确的概括,用“八个明确”来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那么这“八个明确”其实就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开的,大致的一种逻辑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我体会首先是明确一个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一个历史总任务。

然后明确了两个布局,围绕这样一个总任务要推进两个布局,一个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还有一个是“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那么这两个布局是什么关系呢?用一句话说“五位一体”更多的强调了我们要做什么,“四个全面”更多的强调了我们要怎么做,以及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其实就是一个做什么怎么做的关系。围绕这样一个总任务,我们就要协调推进这两个布局。

接下来就是“三个目标”,两个总目标一个具体目标。一个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制度。还有一个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两个总目标相联系,因为制度的完善体现在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同时制度的完善也需要有法律体系、法律制度作保障。这是说到国家整个制度层面的两个总目标。然后还有一个具体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那就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人民军队。这是我们整个社会主义的一种保障。接下来还有三个要求。一个要求要把握主要矛盾的变化,把握主要矛盾的变化就知道我们怎么去推进我们的事业发展;还有要建立新型国家关系,建立互利合作共赢的新型国家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还有一个叫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那么对八个这样的明确,我觉得我们就从这样一个逻辑结构上去把握它可能更合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定位,党的十九大报告说了两句话。一句话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首先把握好这样的定位。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靠讲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起家的政党。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去解决中国问题,在解决中国问题过程中我们这个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实践,这就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我们为什么要强调把我们的最新成果、把我们的新的理论创新,都归结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呢?首先我们得明确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意味着什么。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首先意味着是一面旗帜,而且是一面政治旗帜。旗帜下才能组建政党,所以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旗帜不能丢,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那么旗帜倒了,旗帜丢了组织就散,组织散人也散。这是一点。第二点,我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意味着我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政治追求、政治立场。大家都有共同的政治立场、政治追求、政治信仰意味着什么?志同道合。那么志同道合的人集中在一起干什么呢?要做事业。做事业就要说事情,说事情完全可以有不同看法,不同的主张,但是准则必须一致。准则不一致说不到一起去,说不到一起去你还真干不到一起去。那么我们共产党人说是准则是什么呢?唯物史观辩证法,我们叫它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我们共产党人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辩证法上说事的,这是我们的世界观方法论。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说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候,也强调了坚持唯物史观和辩证法。那么我们事业的遵循,我们的事业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确立这样的目标?现实目标和远大目标,都得从马克思讲的历史发展规律说起。那么由此可以看到什么呢?马克思主义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理论的思想根基,那么我们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基也是马克思主义。离开了这样的思想根基,很多事说不清楚,所以我们无论要把自己的理论创新到什么程度上,发展到哪里,都要强调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新最新最新的发展。如果要让自己思想乱,那把前面一扔后面随便说那肯定就断。所以外面的人要把共产党人思想搞乱,几乎办不到。因为他必须把唯物史观辩证法彻底给推翻,这是办不到的。那么共产党人要让自己思想乱,瞬间就可以完成,把唯物史观辩证法一扔全都可以乱。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我们的思想根基。

那么中华文化呢?中华文化这是我们的思想资源,思想资源的东西我们可以随时拿,随便拿,拿多拿少都没关系。那拿多拿少都是为了让我们讲的理论,具有中华文化的底蕴,有中华文化的特点,或者用中华文化的一些表达方式来反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比如说实事求是、三个代表,还有小康社会等等这都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它反映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另外我们讲的马克思主义还包含着列宁主义,这个需要强调一下。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讲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候,还强调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就是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继往开来的事业,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事业不间断话就要接着说,事业在发展,话要不断地往新里说。用新的理论引领新的实践,才是我们事业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我们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的新成果。

那么这个理论体系的形成,首先是由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一个是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然后开启了改革开放的进程。那么邓小平理论就是在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五大的时候,我们党把邓小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了一次系统化的总结,明确地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而且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成果了,那么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也奠定了我们今天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基础。那么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实主要就是在邓小平理论上形成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形成以后,成了党的指导思想以后,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有个显著的特点,这个特点是什么呢?实践的脚步在加快,理论创新的脚步也在加快。

所以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以后,我们很快就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接下来很快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实说是很快,也是有接近20年的间。那么十八大以后觉得我们的理论创新脚步才加快的,真的加快了。为什么理论创新的脚步加快?因为实践的脚步一快,我们面临的问题就多,我们党不断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判断,其实就是应对这些问题而来的。我们党的理论是和中国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平时也说学习我们党的理论要有问题意识,没有问题意识理论学习不会特别到位。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它是和人类社会发展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解把握也有要问题意识。

那么我们在推进事业发展过程中,先后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它都是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都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而且都是以改革开放为实践基础的,这三个理论成为一个体系应该说顺理成章。所以党的十七大的时候,我们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整合在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那么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解答了我们党和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那么形成了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十九大把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做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明确地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那么这个新思想就是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因为它还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开的。那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开,解决我们在新时代坚持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么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么它就是明确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明确了解决我们问题的新要求。那么在我们今天,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可以体现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坚持和发展,也可以体现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最好实践。我们党的理论它是个整体,又体现阶段性的发展,用阶段性的理论来引领实践就可以提升对整体理论的坚持和发展。

五、贯彻新方略—— 坚持和发展的实践要求全面落实“十四个坚持” 接下来我们说第五个问题,进入新时代我们还要贯彻新方略。这个新方略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十四个坚持”,这“十四个坚持”实际上是我们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那么“八个明确”更多的讲的是理论层面的问题,这“十四个坚持”是总结了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几十年的经验,明确的一种实践要求。那么怎么去贯彻落实这个实践要求啊?我说几个主要的综合性的说,说几个主要问题。

(一)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首先第一点我觉得我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开放对中国的意义特别大,十九大报告说在改革开放中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我们党作出的最重要的决策,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党作出的最英明的决策。那么改革开放它的意义在哪里呢?就是更新体制,完善制度,通过制度的完善去激发社会的活力。30多年来,随着我们改革开放地不断推进,我们整个社会发展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通过改革创新的体制和基本制度,更新了建设方式。尤其建设方式的更新,使我们整个社会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局面。过去我们实行计划经济的方式去推进现代化的建设,推进国家发展。那么计划经济在一定的时期有它的作用,那么长期计划经济后来发现肯定不合适了,我们转换体制我们用市场经济的方式取代了计划经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破除了计划经济体制。那么这种建设方式的改变,对整个社会发展来说意义特别大。现在我们国家的建设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然后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然后再强调举国体制。这个市场经济可以激发市场活力,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把握方向,那么举国体制可以集中力量办难事办大事。我们的扶贫其实是一种举国体制来做的。

那么还有个方面呢,我们通过开放把中国的发展跟世界的发展融合在一起。那么走到今天看十九大报告就强调了,我们要有两个大局意识,要利用两个市场来推进我们的发展。那么随着这样的一种联系的扩大,随着中国和世界发展的融合,我觉得是拓展了我们发展空间,随着这个空间拓展,中国正在实现两个方面的跨越。一个跨越我们由产品输出走向了产业输出,最早中国不就是往外卖东西嘛,现在中国企业走出去了,我们现在走出去的企业是3万多。那么多企业走出去意味着什么?企业能走出去是资本和技术的结合。当一个国家可以向外输出技术、输出资本的时候,对自身、对世界的影响都特别大。

那么还有个跨越,我们从学习、遵循别人的规则,已经开始走向倡导规则的制定。这个世界的格局早都变了,什么没变呢?规则没变,谁定的规则?发达国家定的规则,强者定的规则,我们改变得了吗?改变不了。我们进入规则中随着中国我们自身做大做强,我们开始倡导一些新的规则。你比如亚投行的倡导建立、金砖五国机制的形成,上合组织的建议,一带一路的倡议,还有新开发银行的建立。那么这些新的规则提出来以后,意味着什么?中国的这种作用越来越大,话语权越来越强了。所以十九大报告才有句话说,中国从世界里边缘开始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那么通过规则的制定来发挥自己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性问题,改革开放的方向性问题的时候,特别强调了两个不走。这是总书记十八大以来特别强调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强调了这两点。一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这是针对党内一些错误看法来的。我们党内总有人把我们今天面临这些问题,都归结为发展市场经济导致的。关键认为什么呢?搞了市场经济已经离社会主义越来越远了。我觉得我们今天发展这些问题还真的跟市场经济有关系,但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拿老办法能解决吗?面临这些新问题的时候在琢磨计划经济体制还有意义吗?如果计划经济体制能走得通,我们真的不至于这么开创新路了,所以面对新问题就要想新办法。市场经济改革的趋势不可逆转,不容逆转,这是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的一点。如果否定了市场经济改革的趋势,就否定了近40年我们党的探索。还有一个不走呢,就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针对党外一些错误看法来的。我们党外总有人把我们今天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啊,这些事情好像理解不到位,好像这些问题解决不了中国问题,尤其政治上好像把西方那套搬过来才可以。我们有些专家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解读,好像不怎么到位。你比如说有人特别强调,不能走资本主义的邪路,也不能走民主社会的邪路,我觉得这些说法都有点似是而非。另外不好我们把资本主义路叫邪路吧,更不好在把民主社会主义路再叫邪路吧。你说把那路都叫了邪路以后,别的不说这打击面可够大的了,你说全世界多少人都在走邪路啊,只有我们中国人在走正路,好像也不是那回事。其实资本主义它也不是什么邪路,它就是改造社会的一套主张、一套方式。它从改造封建社会来,在改造封建社会过程中,在建构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资本主义又产生了新矛盾、新命题、新弊端。面对这些新矛盾、新命题、新弊端的时候,一种改造社会主义的新主张、新方式又产生了,人们叫它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其实就针对资本主义那些矛盾问题而来的,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其实都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相继产生的改造社会的一套主张一套方式而已,不过在我们看来一个比一个更进步。

那么社会主义到了中国,到了中国我们不是改造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它根本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我们改造的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造的对象变了,你说改造的内容方式能没有所变化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我们党改造中国、发展中国、建设中国的一套新主张,一套新方式。对我们国家来说,对我们党来说,放弃这套新主张新方式往哪里走都是邪路。所以改旗易帜说的是我们自己,跟别人那些路没有什么大的关系。这一点我们应该有个明确的认识。

(二)整体发展 全面进步

第二点我们贯彻落实新方略,应该推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全面进步。那么就要按照“五位一体”的要求去推进我们现代化的建设。这“五位一体”,我觉得我们从新方略的角度去看的时候,要着重把握原则性的、方向性的、战略性的问题。首先是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从十九大报告来看,主要强调了两个内容。一个是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还有一个优化经济结构。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这是一个新课题,但是我觉得在我们整个现代化的进程,建设这样一个经济体系要有体制和制度的支撑,这个体制支撑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度支撑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最重要的制度创新我觉得就是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这个体制创新,我们整个现代化都不是今天这种局面。那么我们现在的改革叫全面改革,全面改革是以经济改革为重点,经济改革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关键核心问题解决的就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那么现在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包括推进供给侧的改革我们按照什么要求来?不能按着人的愿望来,得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来,不断考虑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们就知道,我们在哪些环节上,哪些问题上还要有突破,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去考虑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那么这种支撑就是供给侧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关于这个基本经济制度涉及的问题很多,我就说一个问题,说公有制占主体。为什么说这个问题呢?因为经常有人说公有制还占主体吗?还有人说非占主体不占主体行不行?占主体的讨论有各种各样的看法,要从我们党的理论来看,占主体三句话清清楚楚。按第一句话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不强调数量强调质的控制。第二句话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在涉及到国家安全、经济命脉领域起支配作用。我觉得国有经济做强做大真的不能含糊。在一段时间里我们听到一种议论,什么国进民退啊,民进国退的一种说法。我觉得这种讨论思路不对,这是用对立思维看问题。中国的事不能再用对立思维看,别说中国的事这个世界上好多事也不能用对立思维看。对中国来说,国有经济做强做大真的不应含糊,非公有制经济放开发展也不应含糊。谁进了?谁优谁进,谁强谁进。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也特别强调了良好不动摇。

那么第三句话呢,就是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实现的主要形式,把混合经济作为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主要形式。那么未来我觉得我们基本经济制度要体现什么呢?要把公有的非公有的融合在一起,让它成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的支撑。优化经济结构,这是现实要求。我们一般看发展可以看成财富的积累,要从学理上讨论发展,我觉得发展是结构的优化。所以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转变发展方式,其实主要是结构调整。比如说一产、二产、三产扩大三产,投资、出口、消费扩大消费,这就是结构调整。结构调整就能体现结构的优化,等我们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时候,那不是优化中国社会结构吗?回头当我们再看我们强调科学发展的时候,什么是科学发展呢?我觉得结构的优化就能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那么政治建设政治发展,政治建设政治发展它的意义就是优化权力结构。优化权力结构要坚持一个统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这是原则,其实也是结构。只有结构优化到位了,才能统一到位。

那么现在我们要在党的领导这个前提下,通过依法治国做好两件事情。一件事保障权利,一件事约束权力。保障权利就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个什么政治结构呢?它是一种三权合一的政治结构,立法权至高无上,行政权、司法权从属于立法权,如果这三权分立那就是西方的政治结构。我们为什么强调三权合一?我们的理论支撑是人民是国家社会的主人,人民有共同利益存在,人民的权利不可分割。那么西方强调三权分立的时候,它的利益关系分析是什么样的呢?它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利益要求,这没有问题。但是它强调必须由不同的政党,不同的组织来反映不同的要求,然后通过议会进行利益整合,实行的政党只能是部分利益代表,那么权力要凌驾于这个政党之上。这种利益关系分析不一样,权力的建构肯定不一样。这种先分后合是那样的架构,我们是先合再强调差异后分,我们是这样的一种架构。那么在三权合一的情况下,依然要强调权利对权力的制约,权利对权力的监督这是机制问题。

那么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做的事很多,十九大报告也强调了很多。那么现在比如强调人大常委会在立法中的作用,建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等等。那么还有报告推进协商民主等等。那么十九大特别强调,我们要形成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所以这项工作得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在保证权力的同时要加大对权力的约束力度。在一个时期里我们看到那么多领导干部出事,给你个什么感觉呢?在权力约束方面,我们的制度短板太多了。西方的制度你别说效果怎么样,好像在约束权力方面它格外注重。它为什么要约束权力呢?它有两个说法,一个说法是人是自私的,谁获得权力都有可能为自己谋私。公权是恶的,公权有可能对个人权利产生伤害,所以要约束权力。这个人是自私的,公权是恶的,我觉得这套东西在西方那套话语体系怎么说都没事,拿到我们共产党这套话语体系里恐怕就说不成了。你别看现在说,也有人说人是自私的,那随便说说可以,你说拿到我们共产党这套话语体系中说人自私能说通吗?说人是自私的,想想共产党人一开始投身革命,加入共产党,那随时要掉脑袋的。所以我们的理论起点,十九大报告强调了是为民谋利,为民族谋复兴的。权力也是用来为民谋利为民族谋复兴的,所以我们那个制度构建的时候,一开始对权力是充分信任的,也可能考虑出问题,加强思想教育,加强自我修养。后来发现革命时期不出问题,到了和平时期尤其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制度的约束跟不上,单纯的思想教育不能从根儿上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要重新认识问题。重新认识问题怎么认识?

首先认识到共产党人首先是人,是人就有人性的弱点,这人性是有弱点的。这个黄赌毒为什么在全世界都挡不住?它抓住和利用人心的弱点。还有权力是把双刃剑,一旦脱轨它就容易危害社会,不管在谁手里。还有权力对人有腐蚀。有了这样的认识以后,我们上升到理论上就两句话,一句话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还有句话把权力关到制度的笼子里,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强调了这两个内容。怎么运行?怎么关?就要打造制度啊,看我们现在的制度建设。

十九大报告强调了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有一个重大的举措,要建立国家监察委员会。那么在我们现在在试点,要把试点铺开在县、市、省、国家建立四级国家监察委员会,然后推出国家监察法给监察委员会授权,并且用留置权取代双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把国家监察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要合到一起办公,这是我们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

再看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党内的法规建设和制度建设方面,也推出来很多。因为这个治国先治党,用制度治党建党,这是我们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一个突出特点。所以你看我们推出的两个准则廉洁自律准则、党内生活准则,还有条例,这个监督条例、问责条例、处分条例,还有八项规定、巡视制度、派驻制度,我们还有一个制度也在搞试点,就是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亲属经商制度。随着我们这些制度的不断推出,应该说在约束权力方面我们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效果。随着我们的制度不断建设不断完善,应该说在约束权力方面,我们中国共产党绝对会打造出一套不亚于西方一套制度,对权力约束的制度来。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有自信。

文化建设从十九大报告强调的内容来看呢,首先是思想引领。我们是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大国,必须有思想旗帜有文化旗帜,所以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其实就是加强思想引领问题。这个问题对我们各级党委来说,做好执政工作意义非常大。接下来就强调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强国的问题了。因为大国影响世界,从眼前来看是经济、军事加科技,从长远来说大国影响世界,最久远的是思想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所以我们中国面对着西方它们的强大,除了经济、军事加科技,思想、文化力量真的很强大。我们到校园里跟年轻人聊一聊会感觉到吧,来自西方的那种思想文化的冲击力真的很强。我们中国现在也对世界开始产生冲击,我们的冲击力主要是经济方面,在经济产生影响的同时怎么让我们的思想文化力量起来,这是我们今天要做好的事情。

总书记在强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他特别强调我们要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我觉得文化化人,价值观也是这个人的行为的一种引领。做实做细,我体会就要跟我们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包括家庭伦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套简洁、明确的规范,让人们生活中处处有遵循。我觉得现在我们都是倡导多,规范没起来,怎么把它变成规范,这是我们应该做好的一些事情。社会建设其实主要是两件事,一个是保障改善民生,党的十九大强调的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这为什么呢?在民生建设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尤其是十八大以来这方面工作真是加强了。怎么样提高进一步水平?提高水平这是我们要做好的,民生连着民心的,连着千家万户的。只要我们共产党执政,把我们的政府为人民做工作,都要体现在老百姓的新期待上。加强创新社会治理啊,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党的十九大又明确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中国这个国家我们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加强社会治理这方面的创新意义特别大。因为中国这个国家,我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可能已经很难,或者不易于再创造一个超越西方国家的那种样板了。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都像美国人那样生活,这个地球恐怕也受不了。我们追求富裕,在追求富裕的同时我们要创造一个和谐的样板,和谐有序稳定安全。现在和谐还没到那个程度,有序也在不断地去推进,但是稳定安全可以了吧。中国这么一个大国,这么多的人口,我们有这样的相对稳定安全很了不起的事情。看看世界今天这地方炸了,明天那地方突突了,就感觉到我们中国在这方面应该说做得非常有特点。我们中华有和谐文化,我们有这种制度优势,我们应该给世界树立起这样一个样板。那么涉及到这种治理体制、治理理念,经常有人说这是从西方过来的理念和做法。我觉得这是我们共产党过去一种强项,在新条件下的一种体现。当年中国社会多乱啊,农民多散啊,共产党多有本事,把社会把农民组织起来。组织起来可不是把大家管起来,是让我们的民众一起参与生活的改造、生活的建设、生活的发展,然后大家一起享有社会的进步。今天我们要用新机制把我们的社会再组织起来,然后大家一起参与我们的社会治理,把我们的社会推向和谐。所以政府主导、社会协同、民主参与、依法治理这种共建、共享,其实就是过去那种强项,在新条件的一种体现。

第五个方面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了绿色发展,目标美丽中国。应该看到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推进绿色发展方面下的功夫很大,力度也很大。我们从源头治理、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四个方面去推进我们的制度完善,去推出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然后加大了督察力度。应该说随着我们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中国的生态问题应该说有了明显的向好趋势。但是有些事情可能还要不断地去下功夫解决才好,比如雾霾问题,这个难度比较大,所以十九大报告才有一种蓝天保卫战之说。我们为什么说从整体上讲事情?一方面这是我们事业发展的特点就整体发展,还有我们讲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的时候也讲全面性,还有中华文化说事的时候、看事的时候也讲整体。所以读过《孙子兵法》的人也会记住一句话,叫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领导者必须有全局意识,对全局整体把握好了,才有助于把自己那份工作做好。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点就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为我们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这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明确主张。那么为什么强调这个?我们自己的依据一个是判断,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十九大报告也强调了。还有我们强调一个事实一个理念,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追求和平追求发展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既然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大家都要生存吧,要生存就要和平,要生存还要发展,要发展你想自己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是不是也应该让别人把日子过好?否则你自己的日子也不一定过得很好,所以发展应该是共同的发展。

我觉得西方国家的日子过得真是可以了,不管怎么说都是可以了,但是难民潮一来,恐怖主义现象一多,那它们的日子过得不怎么踏实。为什么会有那样的难民潮?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恐怖主义现象?我觉得西方国家还真要反思一下对有些过的做法,为什么把人家搞乱了呢?所以用我们中国人的眼光看,这有点像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回头再看,我们中国强调发展的时候,强调发展的合作性、共赢性、互利性怎么讲都有道理了。这不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主观愿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走到今天一种客观要求。再看总书记强调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的时候,说的什么意思?这是给当今世界明确了一个合理的走向。那么回头我们再看各种制度、各种道路,那就是各个国家自己的选择。各种道路各种制度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优势,要在比较中相互借鉴,在比较中相互学习,在比较中去一见高低。我觉得我们有自信以后,应该看到各种道路各种制度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优势。反正我觉得美国那个制度,要是没有优势,美国它真的就不至于打造出这么一个强国来。美国那个制度真的有毛病,没有毛病也不至于这么老出事。中国制度没有优势?中国制度没有优势,怎么会让一个大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迅速崛起?我们的制度有问题,没有问题我们强调完善制度干什么?美国那个制度强调的是调动个人积极性,中国的制度更多的发挥整体的作用。这两种制度各有特点,还各有一个大国强国做支撑,未来这个世界的发展恐怕就在这两个制度的比较中、两个制度的影响中向前发展。这两种制度在可预见的将来,也很难去见到它的相互取代的趋势。

(四)坚持党的领导

最后一个问题,我觉得进入新时代推进我们事业的发展,完成我们新的规划,必须坚持一个最根本的东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总书记多次强调。人类的政治走到今天,基本都是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差不多都是法治政治。在民主政治、法治政治推进过程中,政党政治已经成为民主政治非常重要一个组成部分。好多国家的民主政治差不多首先体现为政党政治,那么政党政治还多种多样,有一党的也有两党的还有多党的。我们经常停留在说一党好,两党好,还是多党好的问题上,一党制有一党的弱点,两党多党肯定有它的长处,两党多党也有它致命的不足。一个国家到底形成了什么样的政党结构,多种因素的结果。

我们中国是九个政党,本质上是一党执政八党参政,是历史形成的,真不是一党也不是多党,它真有中国的特点。这样的政党制度优点在哪?问题在哪?我们先说优势。在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下,它容易使社会精英、社会优秀人才往一党里进,往一党周围靠。为什么呢?因为社会精英、社会优秀人才都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那么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靠近党有助于理想抱负的实现。我们中国共产党现在集中的人是8900万还挂一个零,我们在讲到中国共产党通过民主党派社会组织又联系和团结了社会方方面面的优秀人才社会精英,加起来数量可不少啊。不敢说在中国所有的优秀人才、社会精英都在共产党内,或者被共产党团结在自己周围了,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大多数,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优秀人才、社会精英真的都在共产党内,真的都被共产党团结在自己周围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涌进一个党内,团结在一个党周围意味着什么呢?在中国这样的党要干不成做不好的事,换了谁都很难,换了谁都不行。回头再想换谁啊?差不多都集中在一起了。

回头看看我们的事业发展,应该说这优势发挥得不错。有优势肯定有问题,问题在哪呢?我觉得这个问题和优势从执政党的角度来看,好像是一个硬币上的正反两面。一党做大要做成这么大,谁来看呢?谁都看不了了,自己看自己,自我监督、自我净化、自我更新。自我监督、自我净化、自我更新对这么一个大党来说,难度真的太大。这个世界上它就没有一个大党长期能把自己看好的,看不好的一大片。那么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就面临着一个挑战,能不能自我监督、自我净化、自我更新问题。按照西方的理论往下推,这是个死结。我们中国共产党就要破解这个难题,破解这个难题我们不是为了跟西方较劲,我们是涉及到自己的生存发展问题。如果这个难题破解了,我们中国共产党真的会给人类政治文明提供新的经验的,未来我们的现代化在政治上肯定不会按照西方那套路子走的,我们肯定会有中国方案,那个现代化我们正式发展以后,绝对会给人类文明提供新的经验的。

现在我们从制度建设入手去解决问题,那么通过制度约束权力,让权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那么应该说通过我们不断地努力,十八大以来我们应该说抑制了腐败现象的蔓延,权力不敢腐基本应该说达到了。所以十九大报告有句话叫在反腐败方面我们形成了一个压倒性态势,尽管说现在处理的事好像还不少,那都是存量问题,增量应该说基本控制住。接着下我们要解决一个不能腐的问题,不能腐靠制度建设,制度反腐防腐。那么所以打造制度,这是我们未来一个时期要着力做好的事情。在制度建设同时还要解决一个不想腐的问题,强化观念意识。因为制度的建设就是织网,网眼再细都漏水,如果一个人的观念意识跟不上的话,再严密的制度都很难解决问题。因为有些权力作用是隐性的,所以我们在制度建设同时要强化观念意识,这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那么应该说随着我们不断强化党的领导,不断解决我们自身问题,有这样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我们的事业肯定会取得成功。

今天围绕十九大报告,我跟各位交流了学习体会,供大家在学习中参考。谢谢大家!

第三篇:【党课辅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思想——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思想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全文32000多字,共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报告第一部分),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总结成就和经验;第二板块(报告第二至第四部分),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和新时代新思想;第三板块(报告第五至第十三部分),提出新时代新思想指引下的工作部署和任务要求。

十九大报告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文献和重大成果,也是我们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宣言书。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庄严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党‚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开创了新时代和新思想——一个全新的时代和全新的思想。

因此,十九大报告的主线主题和核心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新时代新思想的坚实基础

(一)为新时代奠定的基础

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十九大报告对五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作了十个方面的概括和总结,而这十大成就为中国进入新时代奠定了七大基础。

1.经济物质基础

五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率在6.5%-7%,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000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农民转为城镇居民,提高城镇化率。在过去五年,已有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面,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 果相继问世。南海岛礁建设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建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2.政治与法治基础

五年来,我国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党内民主更加广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取得实效,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有效实施。

3.思想文化基础

五年来,我们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 业蓬勃发展,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4.社会民生基础

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其中,这6000多万人的稳定脱贫意味着他们不会再度返贫。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

关于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我再强调一下,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非常注重改善民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所有贫困人口都要脱贫摘帽。2014年,全国有国家级贫困县592个,贫困人 口7017万。到2016年底,中国的贫困人口还有4000多万。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他还曾强调,要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习近平同志讲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里说的‚老乡‛,指的就是农村的农民。如果农村贫困人口没有办法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5.生态文明基础

五年来,我国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6.国防和军队基础

五年来,我国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在 我军建军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014年,我们又在古田召开了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人民军队政治生态得到有效治理。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加强练兵备战,有效遂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武器装备加快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

十八大以来,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优化军队规模结构,调整改善军兵种比例、官兵比例、部队与机关比例,减少非战斗机构和人员;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健全军费管理制度;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此次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特点:第一,突出军事化。将七大军区改为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五大战区,体现了去行政化。第二,突出打仗。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目标,对军兵种进行改革,以应对现代战争的新形势。现在,我国有六大军种‚陆海空火战联‛,‚陆‛是陆军、‚海‛是海军、‚空‛是空军、‚火‛是火箭军、‚战‛是战略资源部队、‚联‛是联勤保障部队。第三,陆军集团军由18个调整为13个,并启用新番号,分别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八十二和八十三集团军。未来,我们还将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7.全面从严治党基础

五年来,我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状况和风气明显好转。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把纪律挺在前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这一突出问题是什么?就是腐败问题。十八大以来,我们掀起了一场反腐‚风暴‛,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五年来,我们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其中十八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43人,中央纪委委员9人。我们纪律处分厅局级干部8900余人,处分县处级干部6.3万人。处分基层党员干部27.8万人。努力推进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五年来,追回外逃人员3453名。我们还发布红色通缉令,到目前为止,‚百名红通人员‛已经有48人落网。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为新时代到来奠定了基础。

(二)为新思想奠定的基础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也为新思想形成奠定了基础。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一段话概括的非常好,大家注意一下这里面有 ‚四个一系列‛和 ‚两个许多‛,涉及到了思想理论问题,比如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重大方针政策、重大举措,为新思想的孕育诞生做了充分准备,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1.形成五大发展新理念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了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五大发展‛来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综合平衡、统筹兼顾的发展方针;来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规划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来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和新世纪以来形成的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五大发展‛的每一个方面在继承基础上都体现了时代特质和新内容。

2.形成治国理政新理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命题,形成了治 国理政新理论。习近平同志曾经在2014年出版了一本专著,书名叫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不但有中文版还出版了21个语种、24个版本在全球发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围绕治国理政发表了大量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

3.形成‚四个全面‛新战略

习近平同志2014年12月13、14日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明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和宏观布局和顶层设计的气势。

4.形成‚两个布局‛的方针举措

2016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苦干实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个布局‛构成所有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

二、新时代新思想的丰富内涵

(一)新时代的内涵实质 1.新时代到来的标志

十九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论述非常清楚地表明:新时代来了!

2.新时代的五大涵义

十九大报告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五个是‛,就是新时代的五个方面涵义,可归纳为,伟大胜利的时代、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共同富裕的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我们走近了世界舞台中央,不单要为我们自己的国家作出贡献,也要不断地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3.新时代的必然性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这句话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是随随便便地就来了,而是我们在长期的发展进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进程中,经过了千辛万苦的奋斗,以巨大的代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才迎来了新时代。我们要想理解新时代的必然性,就必须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搞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若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发展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萌发阶段。我们知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因为没有经验,当时搞社会主义建设我们是学苏联的。后来毛泽东同志发现照搬照抄苏联的经验不行,就在1956 年的《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独立自主地走我们自己的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同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者,也是倡导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个阶段。1978年也就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在开幕词当中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说,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二个阶段。从1989年开始,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总书记领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三个阶段。从2002年开始,胡锦涛同志作为党的总书记继续领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新世纪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向前推进。

现在,我们进入了新时代和新阶段,从2012年习近平同志当选为总书记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所以说,这么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酝酿开始到逐步发展不断向前推进,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具有必然性。

4.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是一个全新的、重要的提法。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社会主要矛盾‛的四次变化

第一次变化,1956年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了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分析,并提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可以说,党的八大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是非常正确的。

第二次变化,1969年党的九大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 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这就使阶级斗争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第三次变化,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和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第四次变化,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提法有两大新意:一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愈加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这是一个显著的变化,从过去对某一个方面的要求变成了现在对多方面的要求。二是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因此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就成为更加突出的问题,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非常科学的,也是实事求是的。这一提法既遵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符合我国发展的实际。

5.新时代的历史意义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这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历史意义‛。

首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意义。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第一次飞跃是‚站起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同志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饱受屈辱;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挺直了腰杆做主人。这就叫‚站起来‛。第二次飞跃是‚富起来‛,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国家还比较穷。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第三次飞跃是‚强起来‛,也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强,体现在什么方面?比如,在经济总量上,我国稳居世界第二。再比如,我国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截至2016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60%以上,位居全球第一。此外,我国不仅经济实力要强起来,在军事、文化等方面也要成为世界强国。其次,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意义。社会主义已有500多年历史。

1516年,《乌托邦》的出版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那么,《乌托邦》中描述的社会主义是什么样?财产公有、按需分配、人人劳动、大家都过着美好的生活。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那么如何实现?问题就来了。形象地说,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去求两种人:一是有权人,比如国家的统治者,劝说他们放弃旧制度,实行新制度;二是有钱人,说服他们把钱捐给社会。但实际上,要想说服有权人和有钱人把权力和财产交出来,建设社会主义,基本不可能。因此,空想社会主义根本没有办法实现。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会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这是第一次飞跃,也就是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飞跃,具有划时代意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国际的伯恩斯坦、考茨基等人主张的所谓‚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观点,相当于埋葬了社会主义。列宁对此进行过尖锐地批评,提出了不发达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并于1917年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第二次飞跃,也就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进入了现实社会主义时代。

前苏联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但其社会主义发展有很大弊端,就是‚苏联模式‛体制僵化,生产发展很慢。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此后,社会主义出现了很大危机,也就是在这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崛起,并克服‚苏联模式‛的弊端,使社会主义得到了新生。那么,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再次,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意义。到目前为止人类一共进行和发生了五个社会形态或者是说五个社会制度。首先是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里,人人平等,人人也自由,但生产力极为低下,食不果腹、衣不御寒。从原始社会向前发展进入到了奴隶社会。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还是不足的,这样就产生了阶级,即奴隶主阶级统治与奴隶阶级,奴隶毫无人身自由的。从奴隶社会后来又发展到了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农民是有一定自由的,社会生产也发展了,但是形成了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专制统治。之后,人类社会又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比起封建社会来说,生产力更是发展,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也得到了一些权利,但从根本上说受到了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在资 本主义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制度要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我们要建立的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社会在1917年的苏联就已经建立来了,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呢?因为,1917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当然很有意义,但从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社会现实后,在生产力方面、体制方面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社会主义没有显示出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这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大问题。今天我们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发挥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开始形成了对资本主义的优势,开始超越资本主义。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确实是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是我们分析的新时代的内涵实质。

(二)新思想的内涵实质 1.新思想的形成

十九大报告指出,围绕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段话清楚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在形成了。

2.新思想的定位

如何看待新思想?十九大报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这段话是对新思想的定位。这个定位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继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后我们党的又一个新的指导思想。

3.新思想的‚八个明确‛ 对于新思想,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八个明确‛。新思想的结构就是由这八个方面组成的。第一,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第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四,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五,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六,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第七,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八,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 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4.新思想的‚十四条坚持‛

新思想总共有‚十四条坚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上十四条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5.新思想的‚四个伟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宏伟目标,我们称之为中国梦,也就是伟大梦想。我们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十九大报告用伟大梦想将其他三个伟大串在一起,进行分析阐述。

——伟大斗争。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讲到斗争,不是所有的斗争都是伟大的,之所以称其为 伟大斗争,就是因为我们要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这些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伟大工程。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伟大事业。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这个伟大事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只有推进这个伟大事业,才能够实现我们的伟大梦想。

——伟大梦想。这个就是我们刚刚说的目标问题。在十八大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习近平同志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全体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在发表讲话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句话就告诉我们,我们一是更接近了这个目标,再一个是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对于‚四个伟大‛应该把它们当作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看待,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什么说伟大工程起决定性作用?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如果离开了党,离开了这个伟大工程,其他三个伟大都会落空,根本不可能实现。

6.新思想的主旨核心是‚四个自信‛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号召全党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也是新思想的主旨核心。

道路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能够走下去,并最终能够取得胜利。这个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碰到很多问题,有的人要我们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有的人鼓吹改旗易帜的邪路。因此,我们要做到道路自信排除‚左‛和右的干扰,坚定不移地走我们自己的路。理论自信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要有自信。习近平同志很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因此,我们必须强调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整套的制度。对于这个制度,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曾经做了一个分析,‚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我们现在进行的制度建设是按照邓小平同志1992年提出来的时间表进行的,也就是在2020年前后我们要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我们要有这样的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在习近平同志看来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文化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一种自信。中华民族有5000年多文明发展历史,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在中华优秀文化中,我们讲的是‚大同世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是中国文化的基因。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如果不讲文化传统,离开了深厚积淀,就没有土壤,那只能沦为肤浅。

三、新时代新思想的前进征程 新时代开启新发展,新思想引领新征程。而这一新征程主要分两个时期推进。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表

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也就是说,还有三年时间,我们就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们的任务。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报告和‚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五项要求:

第一,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且持续健康发展。到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41.30万亿元,到2020年要翻一番达到80万亿元,而我们现在已达到80万亿元。

第二,人民民主不断扩大,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第三,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第四,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这有一个具体指标,就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01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万元,到2020年要倍增超过两万元。而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已达23821元。

第五,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期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期时间表

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期,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共有30年,分为两个阶段推进。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阶段

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 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阶段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综上,这两个阶段是一个整体,中心内容都是实现现代化,第一阶段是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是要‚把我 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者在成熟程度上所有区别。

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识和阐释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延续了近70年。1960年初,毛泽东同志提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的‚四个现代化‛国家。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宣布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同时,毛泽东同志也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被理论界称为‚第五化‛。

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不懈追求,一方面体现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另一方面体现在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表述。

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涵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这五个词汇,就是五个规定,构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涵。富强是指经济强盛;民主是指政治进步;文明包含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谐是指国家、社会、人民团结一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是指生态建设,绿水青山,环境优美宜居。这五个规定,总体上对应的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涵的演进发展。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放开初期,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规定只有两个。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里增加了一个规定——‚富强‛。2007年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就是说,到党的十七大又增加了一个规定——‚和谐‛。总而言之,党的十九大之前,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四个方面的规定。那么,党的十九 大在这四个规定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美丽‛,强调生态方面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由此,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规定就变为五个。

以上就是我围绕新时代新思想这一主题主线解读的十九大报告内容。谢谢大家!

第四篇:2018年新疆兵团干部在线学习的平台答案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2018年新疆兵团干部在线学习的平台答案 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是()。(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D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进入新时代的实践基础 [B]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进入新时代的现实基础

[C]前所未有的接近世界舞台中央是进入新时代的国际政治基础

[D]先进思想指导的稳固的领导核心的形成是进入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基础 2.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则是()。(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D [A]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B]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C]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D]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主攻方向 [B]主要抓手 [C]根本任务 [D]核心目标

4.()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D [A]科技 [B]人才 [C]信息 [D]创新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D [A]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现阶段的客观实际决定的。(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7.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贯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绿色发展理念 [B]循环发展理念 [C]协调发展理念 [D]创新发展理念

8.党的()在党的建设中居于统领地位。(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C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政治建设 [D]作风建设

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 [A]伟大斗争 [B]伟大工程 [C]伟大事业 [D]伟大梦想

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贡献主要是指()。(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D [A]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C]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 [D]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 11.()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 [A]制度建设 [B]思想建设 [C]组织建设 [D]法规建设

1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1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深入贯彻()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 [A]以效益为中心 [B]以人民为中心 [C]以创新为中心 [D]以协调为中心

1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放在实体经济上。(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 [A]出发点 [B]着力点 [C]着眼点 [D]落脚点

15.党的()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政治建设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16.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经济上的表现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

()国家前列。(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 [A]服务型 [B]创新型 [C]开放型 [D]改革型

1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色主要包括()。(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D [A]坚守真理、传承文明的继承性 [B]与时俱进、引领未来的创新性 [C]不忘初心、践行宗旨的人民性 [D]实事求是、把握规律的科学性

18.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新形势下党执政面临许多新的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腐败等突出问题,党中央果断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作出重大部署。(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19.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上存在的许多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以及部队内部的不正之风、腐败问题,党中央果断作出在全军开展正风肃纪的重大政治决策。(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20.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的首要任务。(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政治建设 [B]组织建设 [C]制度建设 [D]作风建设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放在实体经济上。(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 [A]出发点 [B]着力点 [C]着眼点 [D]落脚点

2.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强化党内监督,不断增强党()的能力。(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D [A]自我净化 [B]自我完善 [C]自我革新 [D]自我提高

3.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 [A]军委管总 [B]战区主战 [C]军种主建

[D]军队重组

4.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则是()。(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D [A]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B]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C]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D]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色主要包括()。(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D [A]坚守真理、传承文明的继承性 [B]与时俱进、引领未来的创新性 [C]不忘初心、践行宗旨的人民性 [D]实事求是、把握规律的科学性

6.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D [A]政治立场 [B]政治方向 [C]政治原则 [D]政治道路

7.()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 [A]改革 [B]发展 [C]创新 [D]民主

8.党的()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政治建设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10.()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D [A]科技 [B]人才 [C]信息 [D]创新

11.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 [A]基本要求 [B]根本要求 [C]主要特点 [D]本质特点

12.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绩、发生历史性变革。(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1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 [A]伟大斗争 [B]伟大工程 [C]伟大事业 [D]伟大梦想

14.在“四个自信”中,()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D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1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D [A]又快又好 [B]又好又快 [C]进中求快 [D]稳中求进

16.()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 [A]制度建设 [B]思想建设 [C]组织建设 [D]法规建设

1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 [A]历史地位 [B]历史方位 [C]历史定位 [D]历史高度

19.针对我国各方面体制机制由于多方面原因和长期积累仍然存在的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从而严重阻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状况,党中央果断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2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

[A]听党指挥 [B]能打胜仗 [C]作风优良 [D]思想先进

1.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绝对不能有丝毫动摇。(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从严治党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现阶段的客观实际决定的。(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3.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D [A]政治立场 [B]政治方向 [C]政治原则 [D]政治道路

4.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 [A]军委管总 [B]战区主战 [C]军种主建 [D]军队重组

5.()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 [A]改革 [B]发展 [C]创新 [D]民主

6.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团结更加巩固,党的()显著增强。(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D [A]创造力 [B]凝聚力 [C]战斗力 [D]领导力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D [A]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8.中国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CD

[A]组织者 [B]参与者 [C]贡献者 [D]引领者

9.党的()在党的建设中居于统领地位。(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C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政治建设 [D]作风建设

10.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D [A]又快又好 [B]又好又快 [C]进中求快 [D]稳中求进

11.党的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C [A]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B]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C]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D]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13.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的首要任务。(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政治建设 [B]组织建设 [C]制度建设 [D]作风建设

14.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上存在的许多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以及部队内部的不正之风、腐败问题,党中央果断作出在全军开展正风肃纪的重大政治决策。(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15.针对法治观念不强、有法不依、违法不究、司法不公、执法不作为等问题,党中央统筹加强()各环节建设,统筹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D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16.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 [A]基本要求

[B]根本要求 [C]主要特点 [D]本质特点

17.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则是()。(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D [A]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B]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C]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D]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8.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经济上的表现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国家前列。(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 [A]服务型 [B]创新型 [C]开放型 [D]改革型

19.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贯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绿色发展理念 [B]循环发展理念 [C]协调发展理念 [D]创新发展理念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1.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上存在的许多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以及部队内部的不正之风、腐败问题,党中央果断作出在全军开展正风肃纪的重大政治决策。(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2.()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D [A]科技 [B]人才 [C]信息 [D]创新

3.针对我国各方面体制机制由于多方面原因和长期积累仍然存在的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从而严重阻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状况,党中央果断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4.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贯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绿色发展理念 [B]循环发展理念

[C]协调发展理念 [D]创新发展理念

5.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坚持()原则。(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C [A]德才兼备 [B]任人唯贤 [C]党管干部 [D]依法行政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基本方略是党的行动纲领。(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7.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D [A]政治立场 [B]政治方向 [C]政治原则 [D]政治道路

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 [A]听党指挥 [B]能打胜仗 [C]作风优良 [D]思想先进

9.我们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不断推进()以及其他方面创新。(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D [A]理论创新 [B]实践创新 [C]制度创新 [D]文化创新

10.党的()在党的建设中居于统领地位。(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C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政治建设 [D]作风建设

11.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绝对不能有丝毫动摇。(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从严治党

12.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首要任务 [B]主要任务

[C]基本任务 [D]根本任务

1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主攻方向 [B]主要抓手 [C]根本任务 [D]核心目标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是()。(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D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进入新时代的实践基础 [B]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进入新时代的现实基础

[C]前所未有的接近世界舞台中央是进入新时代的国际政治基础

[D]先进思想指导的稳固的领导核心的形成是进入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基础 15.党的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C [A]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B]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C]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D]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 [A]历史地位 [B]历史方位 [C]历史定位 [D]历史高度

17.()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 [A]改革 [B]发展 [C]创新 [D]民主

18.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 [A]军委管总 [B]战区主战 [C]军种主建 [D]军队重组

19.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新形势下党执政面临许多新的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腐败等突出问题,党中央果断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作出重大部署。(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20.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绩、发生历史性变革。(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1.()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 [A]制度建设 [B]思想建设 [C]组织建设 [D]法规建设

2.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经济上的表现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国家前列。(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 [A]服务型 [B]创新型 [C]开放型 [D]改革型

3.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 [A]军委管总 [B]战区主战 [C]军种主建 [D]军队重组

4.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则是()。(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D [A]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B]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C]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D]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5.我们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不断推进()以及其他方面创新。(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D [A]理论创新 [B]实践创新 [C]制度创新 [D]文化创新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 [A]历史地位 [B]历史方位 [C]历史定位 [D]历史高度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贡献主要是指()。(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D [A]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C]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 [D]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

8.()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D [A]科技 [B]人才 [C]信息

[D]创新

9.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 [A]基本要求 [B]根本要求 [C]主要特点 [D]本质特点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11.针对法治观念不强、有法不依、违法不究、司法不公、执法不作为等问题,党中央统筹加强()各环节建设,统筹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D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是()。(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D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进入新时代的实践基础 [B]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进入新时代的现实基础

[C]前所未有的接近世界舞台中央是进入新时代的国际政治基础

[D]先进思想指导的稳固的领导核心的形成是进入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基础 1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深入贯彻()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 [A]以效益为中心 [B]以人民为中心 [C]以创新为中心 [D]以协调为中心

14.党的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C [A]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B]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C]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D]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D [A]政治性 [B]时代性 [C]原则性 [D]战斗性

16.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团结更加巩固,党的()显著增强。(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D [A]创造力 [B]凝聚力 [C]战斗力

[D]领导力

17.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绩、发生历史性变革。(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有(),积极主动顺应、锐意开拓进取,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成就,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D [A]更高的境界 [B]更强的本领 [C]更优的作风 [D]更好的精神状态

1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D [A]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1.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上存在的许多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以及部队内部的不正之风、腐败问题,党中央果断作出在全军开展正风肃纪的重大政治决策。(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基本方略是党的行动纲领。(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3.()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 [A]改革 [B]发展 [C]创新 [D]民主

4.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新形势下党执政面临许多新的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腐败等突出问题,党中央果断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作出重大部署。(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D [A]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7.()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 [A]制度建设 [B]思想建设 [C]组织建设 [D]法规建设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有(),积极主动顺应、锐意开拓进取,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成就,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D [A]更高的境界 [B]更强的本领 [C]更优的作风 [D]更好的精神状态

9.党的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C [A]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B]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C]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D]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0.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则是()。(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D [A]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B]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C]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D]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团结更加巩固,党的()显著增强。(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D [A]创造力 [B]凝聚力 [C]战斗力 [D]领导力

1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 [A]听党指挥 [B]能打胜仗 [C]作风优良 [D]思想先进

1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14.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1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深入贯彻()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B [A]以效益为中心 [B]以人民为中心 [C]以创新为中心 [D]以协调为中心

1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D [A]又快又好 [B]又好又快 [C]进中求快 [D]稳中求进

17.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强化党内监督,不断增强党()的能力。(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D [A]自我净化 [B]自我完善 [C]自我革新 [D]自我提高

18.针对我国各方面体制机制由于多方面原因和长期积累仍然存在的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从而严重阻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状况,党中央果断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19.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绩、发生历史性变革。(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20.在“四个自信”中,()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D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第五篇:2012年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学习答案之一

全面理解深刻把握六中全会文件的基本精神,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1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新的阶段,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这蕴含的哲理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人民群众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主体

2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建设()为根本任务

改革创新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精神文明

3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为动力

专家学者

人民群众

改革创新

实践发展

4()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

民主社会主义

5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是关键。

制度

人才

组织

思想

6文化体制改革将按照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两轮驱动思路,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下列对文化体改革的思路认识不正确的是()

理顺了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有利于国家更好的对文化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能更好发挥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自主性、主动性,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文化作品

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削弱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势必导致文化的发展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7()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爱国主义

民族主义

改革创新

崇尚道德

8在当前世界文化和舆论格局中,西方文化仍处于主导和统治地位,这与西方经济长期在世界经济中占主体和统治地位是相适应的。这说明()

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决定的

文化对经济起促进作用

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9我们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科学的 民主的 人本的 实践的

10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兴国”作为主要议题。下列关于“文化兴国”的依据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②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加强文化建设就能挫败世界范围内文化霸权主义,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④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

①②③

③④

①②④

②③

11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难点有()

谁代替出资人对国有文化进行管理

怎样加强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划分边界

文化资产怎么科学合理地评估

12作为一种态度的文化体现在三个层面,即()

对自己能自尊、不苟且

对环境能爱护、不掠夺

对他人能尊重、不霸道

对国家能热爱、不破坏

13文化时代即将来临的两大特征是()

人类的制度正变得更具有文化性

文化的商品化

文化的事业化

文化突破精英垄断性质、逐步普及化和大众化

14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具有()的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气象

中国风格

中国特色

中国气派

15六中全会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新定位是()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们人民的热切愿望 16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是 17文化经济化的第二个阶段是文化产业化()

18当今时代人类开始由关注物到关注人,由追求量的扩张到追求质的提升,由征服世界到完善人格的转变。()

19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位一体地提出来,高度重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是党的十六大()

20战略思维的背后或者是本质一定是一种文化思维()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学习十

七届六中全会主要精神

12011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的安徽文化企业是()

安徽演艺集团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安徽出版集团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2亨廷顿认为未来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

意思形态

经济

文化

军事

3安徽省第一次提出加快实现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奋斗目标是在安徽省()

第八次党代会

第六次党代会

第七次党代会

第九次党代会

4美国“软实力”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亨廷顿

布朗

弗格森

约瑟夫·奈

5世界上第一个以政府为主导推动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国家是()(分值:3/得分:0)

英国

德国

美国

日本

6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是在()

2009年

2007年

2010年

2007年

7文化产业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党的报告中是在党的())

十七大

十四大

十五大

十六大

8中国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是()

2.75%

3.25%

3.0%

2.50% 92011年在合肥举办的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为()

第五届

第八届

第七届

第六届

10我国公布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

2003年

2005年

2006年

2004年

11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标是哪次会议上()

十七届五中全会

十七届三中全会

十七届六中全会

十七届四中全会 1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几个部分()13提出和谐文化建设的中共领导人是()

江泽民

胡锦涛

邓小平

毛泽东

14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是在()

2009年

2007年

2005年

2003年

15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指导思想是在什么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

抗战时期

“五四”运动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16安徽拥有的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有()

安庆

合肥

芜湖

马鞍山

17党的报告多次强调,文化工作者要()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18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社会主义荣辱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9下列属于文化事业的有()

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电影电视剧的拍摄

面向大众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九年义务教育

20文化传播手段包括()

图书报刊

新媒体

表演

广电

21下列名胜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有()

九华山

西递

宏村

黄山 安徽“黄山松精神”包含的核心价值观念有()

开放、奉献

团结、进取精神

科学、民主

自强、拼搏

23“软实力”包括()

外交影响力

意识形态影响力

文化影响力

制度影响力 24当今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是集团化和规模化。文化产业的规模对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

25中国文化产业占GDP超过5%的省市是北京、广东、云南、上海、湖南,但这些省份文化产业仍然没有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6芜湖方特欢乐世界是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其项目还整体输出到沙特、伊朗、南非、乌克兰等国,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出口国。()

27中国全部出版企业的出口产值比不上一个德国贝塔斯曼集团。()

28文化品牌是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文化品牌只包括文化产品品牌不包括文化活动品牌和。())

党领导文化工作的基本经验

1马克思主义才具有所向披靡的威力和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在曲折的历程中总能为自己开辟胜利之路,其生命力在于它同()相结合 政治、经济、文化

马克思主义权威

实际

实践

2坚持以人为本,贴近()、贴近()、贴近(),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际,生活,群众

群众,生活,实际

实际,群众,生活

生活,实际,群众

3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精神

生态

和谐

环境

4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表述不正确的是()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决抵制外国的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社会主义文化的动力是改革创新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5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新的阶段,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这蕴含的哲理是()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人民群众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主体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6要不断深化对()规律、()规律、()的认识,不断把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共产党执政,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

共产党执政,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

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7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加强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进教材、进头脑、进课堂

8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

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发展

人民文化权益得到普遍保障

创作生产更多优秀作品

经营性文化事业大发展

9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兴国之魂是()

集体主义

四项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为人民服务

10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根本任务是()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培育“四有”新人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1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推动,深化,实现,坚持

坚持,深化,推动,实现

深化,推动,实现,坚持

实现,深化,推动,坚持

12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乡、区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不健全,不合理,不平衡,尚未根本解决

不健全,不平衡,不合理,尚未根本解决

不平衡,不健全,不合理,尚未根本解决

不合理,不健全,不平衡,尚未根本解决

13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适应

还不完全适应

不适应

完全相适应

14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到二0二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深入推进

继续推进

基本完成 已经完备

15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新变化,深入研究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课题

国情、世情、党情

世情、国情、党情

党情、国情、世情

世情、党情、国情

16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17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里几个“更加”是什么?()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18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为此要()

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

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包括()

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20《决定》深刻总结建党90年、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科学把握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文化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是()。

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1十七届六中全会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将重点研究和解决 “不适应”问题():

是文化水平与综合国力不适应

是文化发展和政治经济发展不适应

是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要求不适应

是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不适应

22《决定》指出,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到二0二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

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

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

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2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新局面具体是指()。

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

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24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5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十七大以来,中共第二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

是 否 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

27中共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是继198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

是 28在当前世界文化和舆论格局中,西方文化仍处于主导和统治地位,这与西方经济长期在世界经济中占主体和统治地位是相适应的。这说明文化对经济起促进作用。()

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

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以人为本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共同富裕

保障和改善民生

2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国家

银行

行政单位

企业

3()决定了我国财政的基本职能定位

经济建设的需要

社会建设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共性

政府的职能

4我国财政的基本职能转变依次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建设民政—吃饭财政—民生财政—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吃饭财政—民生财政—建设财政

吃饭财政—建设财政—公共财政—民生财政

吃饭财政—公共财政—建设财政—民生财政

5乡财县管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是()乡镇财政国库。

强化

改革

弱化

撤销

6民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不包括()

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政府之间的分配差距较大

区域的发展差距较大

城乡区域之间的基本服务水平差距较大

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差距较大

7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并明确逐步向()转变的目标要求。

吃饭财政

建设财政

公共财政

民生财政 8财政部表示,2011年,财政继续集中财力办几件保障改善民生的大事,其中不包括()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力度

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9下列关于社会保障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是5%

我国已经有了一部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

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有15%的人群没有进入医保覆盖范围 10关于建设财政的说法正确的是()

文化教育的财政支出比重上升

实行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财政的财力分配从中央到地方由“块块为主”变为“条条为主”

实行同收同支的体制

11下列哪项不是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

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12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容不包括()

五保供养制度

农村居民住房保障制度

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13财政部明确要求,力争在“十二五”前三年基本建立起()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市级

县级

地方

省级

14以下关于民生说法中错误的选项()

民生是经济学和财政学的范畴,不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所谓民生,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

民生在通俗意义上被理解为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 15下列哪项是为民生建设培育主体财源()

发展新兴产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工业

16如何改善民生财政使其适应民生时代的新要求()

加强财政资金支出

服务发展,开辟财源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17我国民生建设的巨大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撑起人民健康的“保护伞”

维护社会正义与安全,推进平安建设

保障每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利

编制社会保障的“安全网”

18在实行民生财政时期,政府采取的哪些措施()

2006年—2008年中央财政预算中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逐年递增

到2010年,中央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用于民生

十七大以后,把民生问题列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问题

提出“少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具体要求 19下列属于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的是()

非盈利性

公共性

法治性

社会性

20民生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和矛盾()

分配不公平现象客观存在 就业再就业压力有增无减

社会道德出现滑坡

教育公平问题有待解决

21如何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研究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补偿机制

规范财政配套政策

重点加大对沿海城市的财政转移支付

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 22房价长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

人口在增长,需求在增大

房子的成本高、价值大

房地产商捂盘惜售

地方政府要依赖土地财政

23人们对于改善民生有哪些诉求()

规范分配秩序,对过上富足生活的新期待

破除二元结构,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期待

促进劳动就业,对个人生存和尊严的新期待

共享公共服务,对实现公平正义的新期待

24从我省来看人均GDP最高的是马鞍山,最低的是淮北。()

是 否

25现在我们农村社会的基层干部是典型的建设型财政,行政管理费占到当地财政收入的80%—90%。()

26当前40%—50%城镇新增的就业率属于灵活就业率。()

否 是

27温家宝总理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的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是 否

28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在安徽。())

是 否

下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测试答案(2018年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必修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测试答案(2018年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必修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