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察学习乡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报告
考察学习乡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报告
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始建于人民公社初期,到上世纪70年代,基本上建立起了能够覆盖整个农村地区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即县级有县医院、防疫站和妇幼保健院;乡级有乡镇卫生院;村级有村卫生室。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以上。这一体系基本满足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农村医疗服务的需要。但改革开放后,这一体系并没有适应经济体制的调整做出根本性变革,农村原有的合作医疗体制迅速解体,村卫生室被撤并、承包,大部分实质上变成了个体医疗点,乡村医疗服务满足不了基层群众的看疗就医需求,为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20**年6月20—21日,县政协在副主席潘显大的带领下,组织我们部份政协委员到XX市XX区进行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考察组在XX市XX区政协副主席李才荣、卫生局谭兆红局长等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XX市XX区七眼桥镇中心卫生院、七眼桥镇山岚村卫生室和郑家村卫生室,并在七眼桥镇中心卫生院开了座谈会。座谈会上谭红局长对XX区的卫生行政机构、区、乡(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体系系建设情况作了全面的介绍。经过参观学习、听取汇报和座谈交流等方式,我们对XX市XX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将这次考察学习的情况作报告如下。
一、XX市XX区乡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一)乡镇卫生院职能
XX市XX区有17个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承担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医学教育、卫生监督和卫生局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卫生院医疗组承担医疗服务工作,防保组承担全镇免疫规划、防疫保健、公共卫生、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和村级卫生人员的培训等工作。各乡镇卫生院在防保组中成立卫生监督办公室,卫生监督办公室由2-3名卫技人员组成、承担卫生局委托的各项卫生监督工作任务。同时,建立完善村级医疗卫生单位绩效考核制度、负责对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和医务人员考核工作。
(二)乡镇村级卫生技术人员工资福利待遇
XX市XX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工资、各项津贴实行财政全额拨款。村卫生员每月工资200元。
(三)重视卫生技术人才的引进工作
XX区卫生系统的人权财权都放在卫生局,对乡镇卫生院的人才引进工作,XX区卫生局采取多渠道吸纳、引进卫技人员,尤其是高学历、高职称和本地区乡镇卫生院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乡镇卫生院院长从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主治医师以上的技术队伍中调任或向社会公开选拔,院长可以公开向社会招聘,其工资福利从本乡镇卫生院收入的50﹪纯利润中发放。卫生技术人员根据乡镇卫生院各专业岗位的需要,由卫生局在本系统内进行调动,对区域内的卫生技术人员由卫生局作合理调配,鼓励县级医疗机构卫生人才向基层和农村地区流动,优化卫生人才资源配置。
(四)成立卫生系统会计核算中心 卫生局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对区所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各项资金,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统一管理,提取各医疗机构纯利润的50﹪来筹措风险基金、培训基金和发展基金,这风险基金、培训基金,发展基金各占1/3。风险基金用于医疗纠纷赔偿,培训基金用于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发展基金用于医疗机构的设备购置。
(五)七眼桥镇中心卫生院基本情况
七眼桥镇占地面积103.8平方公里,辖50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总人口56280人。七眼桥镇中心卫生院服务半径为11公里,卫生院建筑面积1367.22㎡,院长职称为副主任医师,从县医院调任,全院在职职工34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检验技师1人,主管护师1人,护士2人,b超技师1人,药师1人,其他卫技人员14人。行政管理人员7人(其中院长1人,副院长2人,防保组长1人,总护士长1人,病房护士长1人,办公室主任1人。医疗设备有心电监护仪、ⅲ导联心电图机、照片机、x光机、b超机、显微镜、血细胞分析液仪、生化分析仪、无影灯、自动洗胃机,手术室配备相应的手术器械、电冰箱、及母子系统保健项目等医疗设备,手术室安装了空调。
(六)村卫生室建设
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专项资金,每个村卫生室配备近7仟元的医疗设备。每个乡镇的村卫生室实行分片区管理,每个片区从卫生员中产生两名负责人,负责掌控该片区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与卫生院随时保持联系,并配合卫生院抓好片区各项卫生防疫及妇幼保健工作,卫生院平均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并定期对全体卫生员进行各种学习培训。片区负责人和卫生员的工资,在财政每人每月拨200元的基础上,再用村卫生室的收入来实行绩效兑现补充。
二、主要体会
(一)人权财权政府给予政策倾斜
卫生系统的卫生技术人员岗位变动直接由卫生局调整、只报人事部门备案,职工工资、各项津贴由财政全额拨款,优化卫生人才资源配置得到有力保障。
(二)用人机制灵活
建立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一是乡镇卫生院院长可以公开向社会招聘,二是鼓励县级医疗机构卫技人员向基层和农村地区流动,优化卫生人才资源配置。三是卫生院在防保组内成立卫生监督办公室,承担卫生局委托的各项卫生监督工作。
(三)理念创新
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筹措风险基金、培训基金和发展基金,构筑符合其自身发展的平台。
三、我县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现状和建议
(一)我县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现状
1、机构设置情况:全县目前共有乡村医疗卫生机构144个,其中乡镇卫生院20个、疾控基妇站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个、村卫生室99个。
2、我县乡镇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有卫生院、疾控基妇站和村卫生室,疾控基妇站相当于安顺地区各乡镇卫生院的防保组。疾控基妇站的工资、津贴由财政全额拨付。全县有156个村卫生员,卫生员间工资高低不一,只有35个的工资是200元/月,其余的是100元/月,还有部份没有工资。
3、卫生院承担医疗服务和部份公共卫生工作,疾控基妇站承担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制、妇幼卫生工作任务,村卫生室协助疾控基妇站完成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制、妇幼卫生工作任务。
4、各乡镇卫生院及疾控基妇站不承担本乡镇的各项卫生监督工作任务。
5、乡镇卫生院财政只拨基本工资。
6、存在的问题
(1)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虽然近几年来有所改善,但依然达不到合理的标准,大部分乡镇卫生院还靠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这“三大件”开展医疗服务,业务收入的一半以上都来源于药品销售收入。稍有难度就转院治疗,承担诊疗任务的能力弱,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制约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也增加群众看病就医的难度和费用。
(2)机构设置不规范。在农村医疗服务网络中,县乡级机构基本健全,而村卫生室由于经济体制的改变失去原有的经济基础,大部份实质上已异化为个体医疗点,医疗设备、诊疗规程达不到国家统一标准,另外我县还有63%的行政村未建成规范的卫生室。
(3)外科、妇产科优秀人材流失严重,卫生技术人员紧缺,工作量大,对卫生工作和医疗服务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4)技术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护理人员严重缺乏。
(5)乡村医生待遇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无法得到保障,难以吸引有较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工作,也挫伤了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卫生人才队伍的稳定。
(二)几点建议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民政策实施以来,就诊病人增多,与20**年以前相比,全县各医疗机构的医疗就治工作量增加3-6倍。目前我县乡镇卫生技术人员编制设置已经不适应新时期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需求,建议根据《卫生部关于加强“十一五”期间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省编办字2010]45号文件及我县医疗卫生需求,重新核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配足卫生技术人员。
2.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医疗设施滞后的状况。基本设施的匮乏,严重降低了农村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因此需要尽快完成农村医疗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对村卫生室的建设要采取政府投入与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多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实现基本设施的达标。
3、借鉴XX市XX区经验,筹措风险基金、培训基金和发展基金,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4、结合我县实际和医疗服务行业的特殊性,临床经验和过硬的技术是靠临床实践得来的,乡镇卫生院的任医疗服务工作医学院校的专科毕业生可以能胜,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护理工作、检验工作,医学院校中专毕业生就能胜任,只要能胜任工作的医学院校专科和中专毕业生都可以录用。聘用本县毕业生,培养本县人才,优秀人材流失就可以得到缓解,建议:对三都籍医学院校毕业生适当降低招聘条件或单独招聘录用,乡镇卫生院临床岗位录用医学院校专科毕业生,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护理专业、检验专业录用医学院校中专毕业生,为三都卫生事业和人民群众健康提供人才保障。
5.借鉴XX市XX区经验,在人权财权上政府给予卫生系统以政策倾斜,制定优惠政策,有利于医技人员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切实留住优秀人才。
6、根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第三十一条规定,加大对乡村医生培训力度,建议:将乡村医生培训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对村级卫生技术人员的配备,建议由各乡镇根据本乡镇各村实际情况,设置村卫生人员岗位,动员辖区内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到医学院校学习,并签定就业协议,毕业后直接到村卫生室工作,这样既解决了村卫生员缺失问题,又解决了农村青年的就业问题。
7、对乡镇卫生院和疾控基妇站进行整合,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的工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
8、全县村卫生员按同等工资标准(200元/月)发放。
9、根据《黔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南州区域卫生规划的通知》(黔南政办2002]72号文件精神,20**年我县卫生执法监督机构人员配置下限为16人、上限为25人,目前县卫生监督所只有9名卫生监督员,据我县目前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情况,至少要配置25名卫生监督员才能完成全县各项的卫生执法监督工作任务,建议县编委重新核定县卫生监督所编制,配足卫生监督员或借鉴XX市XX区经验,委托乡镇卫生院和疾控基妇站承担乡镇的各项卫生监督工作任务。
第二篇: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座谈会主持词
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座谈会主持词
同志们: 经市政府研究,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座谈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集思广益,探讨在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靠的卫生保障。参加今天座谈会的有:市政府副市长 同志,市卫生局全体班子成员、市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人事局、农业局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基层领导,在这里,对参加今天会议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市政府办及卫生局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市政府市长对农村卫生工作十分重视,多次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指导农村卫生工作。参加今天会议的同志既有负责全市农村卫生有关方面工作的领导,也有长期工作在农村一些的基层同志,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希望大家在座谈中结合各自实际,围绕如何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献言献策,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市政府今后指导全市卫生工作开展提供翔实、可靠的一手资料。这次座谈会时间紧,任务重,请大家发言简明扼要,每人发言时间限定在_分钟。下面,座谈开始,请市卫生局 局长发言。(„„„)下面,请大家自由发言。(„„„)下面,请 市长作重要讲话„„
2007年北湖区银政座谈会主持词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为进一步融洽我区与各金融机构的良好关系,促进我区银政、银企的良性互动,实现我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与金融 金融的紧密结合,进而推动我区企业和项目建设的提速提质,经研究,我区决定召开这次银政座谈会。
光临今天这次座谈会的市、区金融机构负责同志有:市银监会 同志,市工商银行行长 同志,北湖支行行长张道平同志;市农业银行行长 同志,北湖支行行长张易平同志;市中国银行行长 同志,北湖支行行长谢丽萍同志;市建设银行行长 同志,北湖支行行长李如洋同志;北湖区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曹国斌同志。
参加这次会议的区领导有:北湖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周迎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段海清,区政府助理调研员张才友,以及区财办、区
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企业主名单)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今天的会议主要以座谈、沟通感情为主,共四项会议议程:
第一项议程:由段海清常务副区长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区经刘金融运行情况。
第二项议程:请市、区各金融机构负责人畅谈对北湖区企业和项目的映像,就我区企业和项目如何取得银行资金支持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项议程:请企业负责人谈谈在银行支持下取得的成绩,以及下阶段企业发展的目标。
下面,我们进行座谈会第四项议程:欢迎我区周迎春区长发表主题讲话(鼓掌)。
各位领导,同志们,刚才我区段海清常务副区长就今年上半年我区经济、金融运行情况进行了通报,市、区各金融机构负责人,区内部分企业、项目业主也畅所欲言,就银、企如何互动,金融资金如何支持我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实现与我区企业和项目的有效对接,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我区周迎春区长也就此次座谈会发表了主题讲话,认为,提出了情况。
希望各金融机构领导和同志以及今天与会的区辖各企业项目业主能够高度重视这次座谈会,进一步融洽彼此间的关系,按照会议达成的意向,狠抓落实,加强工作,诚信合作,为不愧于“湖南省以投资诚信安全区”的称号,为实现银企、银政、政企的“三赢”局面,为推动我区就项目建设提速提质,为确保我区经济社会又快健康发展而做贡献。谢谢大家,会议到此结束。
党政领导班子学习实践活动征求意见座谈会主持词
同志们:
按照我市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安排,在分析检查阶段,要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帮助各级领导班子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分析主客观原因,写好分析检查报告,落实整改措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11日至1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到联系点仁化县调研,指导我市学习实践活动,对我市前一阶段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下一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分析检查阶段如何广泛征求意见、找准问题作出了重要指示。今天开始,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也是贯彻华华省长的指示精神,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印发征求意见表、摆放征求意见箱等方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市委常委、党员副市长,分头召开相关座谈会,深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按照这一安排,今天下午,我和石保、怀跃同志以及市委学习实践办的同志一起,在市人大召开这次专题座谈会,采取面对面的形式,听取我市部分全国、省、市党代表和人大代表,以及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和秘书长,对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内容是:谈一谈对市党政
班子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取得的成效,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对今后工作有哪些意见和建议。希望同志们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从有利于市党政班子改进工作、推动韶关科学发展出发,结合工作实际,根据掌握情况,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今天的...
第三篇:乡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模版)
乡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根本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加快和完善乡村两级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作为示范区,在乡村两级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应走在前头,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及示范作用。现将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乡、村两级级医疗体系仅能满足农民就医方便,内部结构差别大,给农民就医带来一定困难。表现在:
1、诊疗设备不够齐全
2、人员素质不高,技术力量薄弱。
二、政府投入不足,阻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政府对乡村卫生事业的投入较少,由于财政投入有限,医院只能采取攒、借的办法维持医疗业务运转。医疗机构员工工资、人员进修培训、基础设施维护及建设、医疗设备更新以及办公经费等基本依赖自收自支,发展资金十分有限,根本无法单独解决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及大型医疗设备引进所需的资金。
三、基本建设较薄弱,医疗设备较差,医疗水平得不到提高,不能满足患者要求。各医疗服务单位虽然对基础设施及医疗设备投入了资金,但仍不能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
四、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层次较低,不利于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医疗卫生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卫生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是卫生人才。由于现有的人事与分配制度较为僵化,医务人员收入不高,医院基础条件较为落后,无法为高尖人才创造较好的事业环境,一些知名院校的医学生不愿到医院来,少数医疗人才因工资太低离开医院等,医院储备人才及高素质人才特别紧缺,面对全民医保,医院人力资源面临严峻挑战。
五、医疗纠纷较多且补偿费用偏高,成为制约医院发展与进步的另一道槛。近年来,医疗纠纷随着医院业务量同步增长,国家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认识不统一,解决周期长、医患分歧大、鉴定等相关费用多、索赔数额高等问题,医疗纠纷影响了医院正常秩序及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打击了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不利于高风险病人的诊治。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原因是诸多的,从主观上看,患者小病拖、大病扛,病人支付能力有限不愿意到医院看病,结果是小病拖成大病。客观上看,基层医院资源匮乏,就医条件有限,患者涌向省、市、区级医疗条件好设备先进的医院,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看病难。
尽管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存在着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只要我们多管齐下,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乡村医疗机构的管理,就能提高其经济、社会效益。
一、政府要加大对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给予乡村医疗机构设备购置、修缮等必要的发展建设资金,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院离退休人员会越来越多,其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等应由财政支付,以减轻医院负担。落实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套资金。因此,建立与医院功能相适应的基本医疗设备、设施投入机制并加大投入,保障病人基本医疗需求的实现。
二、多渠道、多形式加快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步伐。
1、振兴人才队伍,鼓励更多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
2、强化在职培训,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单位进修学习,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乡村医生由区级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加强培训。鼓励基层卫生人员参加在职学历教育,通过考试逐步具备执业资格。
3、医疗服务定价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减少医学人才的流失。
4、加大对医疗新业务、新技术及医学科研的扶持力度,对传统中医、中药学科的实行人财物扶持和政策倾斜,推动基层医院各学科全面进步。
三、强化卫生行业监督,规范内部管理,减少医患纠纷。首先加强卫生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行为管理制度和规范,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树立行业新形象。对不同类型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采取不同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其次,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始终是医院管理工作的核心。认真探索建立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开展医疗质量、服务和绩效评价工作;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形成患者投诉处理和医疗纠纷调解处理机制;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运行监管制度,促使医院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因病施治,改善服务。再次,强化成本意识,降低医疗成本。医疗服务机构要把成本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树立成本效益观念,真正把厉行节约、精打细算、勤俭办事的方针落到实处。加强以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绩效评估为主要内容的成本管理,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服务,这样才能提高医院竞争力。
四、建立稳定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社会医疗救助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有力补充,政府及有关单位如:劳动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卫生部门、财政部门、工会等要重视并大力支持,全民动员积极参与,在政策和制度中不断完善规范,以发挥多层次的医疗体系整体效益。
姬石镇卫生院
2015.11.30
第四篇:小城镇建设考察学习报告
赴兄弟县市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为学习借鉴兄弟县市的先进城建经验,创新城建思路和措施,加快推进我县小城镇建设,8月中旬,xxx带领各部门的负责人,赴我市多个县(市)考察学习小城镇、工业园区及新农村建设等经验。通过参观,大家触动很大、收获很多,看到了与兄弟县市的差距,感受到了压力;同时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工作思路,增强了建设好我县小城镇的信心。下面我就本次考察学习情况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切实增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SSS县安平镇、WWW梅田镇、WWW金龟镇等小城镇建设成功经验充分说明:理念就是财富,创新才能进步,转变观念方能突破。在考察学习中,我时时处处能够感觉到他们开拓创新的意识、艰苦创业的精神、扎实认真的作风。在以后工作中,我们要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为一流”的创新精神,敢于先行先试,创新工作方法机制。只要是有利于工作开展并符合法律规定的就大胆尝试。不断自我加压,不断超越自我,目光要更加高远,发展意识要更加强烈。
二、小城镇建设要把握关键环节,扎实推进
我们一行所参观的小城镇都能因地制宜打造出亮点,如SSS县平安镇用EPC建设模式,打造了农贸重镇;WWW县用BT模式建好金龟镇等,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抓好了小城镇
1建设的关键环节,给我们的小城镇建设工作以深刻的启示:
(一)小城镇要搞好科学规划,形成合理布局。因为规划是建设的先导,只有规划得好才能建设得好、管理得好。要全面规划小城镇。对城镇性质、功能分区、交通体系、地下管网、绿地系统、空间发展方向等都要作出科学安排,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发展,铸造特色文化,改造新建并举”的原则。
(二)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居民住房和市场建设,着力完善小城镇功能、提高其承载能力,营造一个设施齐全、服务配套、生态优美、适宜人居的环境。
(三)要注重产业发展,增强小城镇吸纳能力。
要注重培育主导产业。各乡镇要分析自身的比较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找准切入点,抓住优势产品和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使之成为主导产业。实践证明,凡是有产业集群的,小城镇就发展得快、发展得好。我县的444镇在农产品方面就具有一定优势,为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比较好的产业基础。
(四)要打造个性特色,构筑小城镇环境魅力。
我们在小城镇建设中,一定要结合自身经济、文化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尽量不破坏自然资源,保护好山岭、河流、森林等天然美景,保持人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努力营造城镇自我特色。
(五)要加强小城镇管理,提高文明水平。
城镇的管理水平影响着城镇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直接体现当地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对小城镇市民要抓好文明教育,养成良好文明习惯;要建立长效机制,使城镇管理体制更加顺畅,管理机制更加灵活,管理效能更加到位。不断提高小城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水平。
三、要完善小城镇建设工作机制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必须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提供必要的组织、资金、工作保障。工作责任要明确,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挂帅;各相关领导和部门要从职责出发,积极参与,形成合力,把具体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对于小城镇建设的资金问题,我认为可以借鉴兄弟县市的一些做法:一是政府投入要集中,把有限的资金用在试点镇建设上,不能全县撒“芝麻盐”。二是向上级争取。三是吸引社会资金。四是盘活土地资产。五是招商引资。总之,就要通过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投融资机制。
通过参观学习,我认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心动更要行动。我县的城镇建设正处于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时刻,只要我们有决心、有信心,进一步抢抓发展机遇,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机制,就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滚滚浪潮中,开创临武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报告
建立健全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城乡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均等化
什邡市广播电影电视局
建立和完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广电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广播影视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什邡广电局将按照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要求,加快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形成比较完备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均等化。
按照规划,什邡广电局确立了广播电视灾后重建基本工作思路,即一个目标:三年夯实发展基础,五年形成全新格局。三大工程:全面恢复和提升宣传工作水平;努力拓展和强化网络服务功能;大力推进和规范人才队伍建设。六项任务: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宣传工作体系;形成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双向交互式网络;建成运作规范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培养适应广播电视发展的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广播电视事业的相关产业;建立保障广播电视良性运行发展的工作机制。
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宣传工作体系,主要工作包括建成功能齐备的广播电视业务大楼和设备设施,为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提供基础物质保障;继续推进“三名工程”,不断强化和改进宣传工作新机制;加强宣传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为全面提升宣传 工作质量全面提供智力保障。
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双向交互式网络,主要工作包括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广播电视主干数字网络;搭建广播电视数字平台;城乡群众享有高质量的广播电视服务。
建成运作规范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工作包括建成功能齐备的农村广播电视中心业务用房和设备设施;形成立体的广播电视服务工作机制;建成适应农村广播电视服务的工作队伍。
培养适应广播电视发展的人才队伍,主要工作包括制定广播电视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广播电视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引进广播电视专门人才;全面提升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素质。
发展壮大广播电视事业的相关产业,主要工作包括认真分析调研广播电视事业的相关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找准相关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制定发展规划,依托广播电视事业,科学有序的发展相关产业。
建立保障广播电视良性运行发展的工作机制,主要工作包括制定完善广播电视工作绩效评估体系;改革广播电视工资薪酬体系;完善全面激励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工作创业激情的机制。
我市从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实际出发,有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先后抓了已通电行政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50户以上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和、20户以上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全市共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同时,重点对广播电视发射台的调频和电视发射设备进行更 新改造,坚持扩大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取得了明显成效。“5〃12”大地震之后,我们结合灾后重建工作,大力推进农房重建光纤电视配套工程,加大有线电视分配网工程建设力度,逐渐增加广播电视入户率,截止目前,共发展有线电视用户70000余户。
2007年,我市分片区成立五个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分别为蓥华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洛水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师古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双盛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方亭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各片区的广播电视宣传协调工作和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具体工作,把广电服务机构往下延伸,逐步建立和健全广播影视农村服务机构。
加快发展我市广播电视的对策
一、发展目标
(一)服务内容
1、广播传媒
继续办好现有FM无线广播节目,一套有线广播节目,随着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节目板块结构与节目内容,精办节目,针对广播灵活、快速的特点,扩充实时信息量,保持传统广播手段的阶段性优势。
2、电视传媒
在数字电视开播以前,继续办好已有的两套有线、一套无线节目。待数字电视开通后,仍然采用模拟与数字同时并存,逐步过渡到数字化。在内容上要和社会需求保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电视传媒的优势,为人民群众带来丰富多彩的节目。
3、增值业务
广播电视网络的资源十分丰富,就有线广播电视网而言,目前的利用率不到40%。采用数字编码调制技术后,网络的传输能力可以成倍的增加。因此,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资源,开拓增值业务是广播电视产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增长领域,增值业务的主要形式是满足个体需求的点播,如:视频点播(VOD)、音频点播(AOD)与信息点播(IOD)等。
(二)经济创收与投资
发展广播电视离不开经济上的支持,随着广播电视的全面走向市场,经济创收已是广电行业的一项重要活动。在2004年全市广播电视创收1237万元的基础上,2010年实现创收翻番的目标,达到3500万元。
(三)事业发展目标
为广大受众提供广电节目与信息内容服务是广电产业的目的,事业基础性建设是手段。建立采集、编辑、制作、播出于一体的电台、电视台节目生产网络系统;通过卫星、有线传输网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电子交换,提高节目、节目数字库的利用率;逐步建立一个有线、无线与空间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体系。
二、实现目标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强力推进“村村通”工程。
国家新一轮“村村通”的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我市有 多个“村村通”建设点。完成好这项任务,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市农村广播电视事业落 后面貌。结合农村经济和自然条件的实际,采用以有线电视为主,兼容其他手段的覆盖方式,使广大农村群众与城市居民共同公平分享广播电视资源。有线电视应用先进的光纤技术,既能够满足群众看好电视,还能将广播信号和电视信号共缆传送,为镇、村两级广播站(室)节省大量费用。我们必须加大重视力度,利用“村村通”工程契机,力争在2010年9月之前,将有线电视延伸到全市20户以上自然村。充分利用灾后重建的大好机遇,推进农房重建光纤电视配套工程建设,夯实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络。
2、加快广播影视数字化进程。
以加紧实现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大力推动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整合进程,全面推进有线广播电视由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以“政府支持、行业指导、用户接受、公司运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付费广播电视业务和多种信息服务,建立信息平台,使数字电视用户初具规模,业务领域不断拓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极积推进电台、电视台制作播出系统设备的数字化、网络化,建立节目制作平台,初步实现新闻节目制作数字化、网络化,提高媒体资产管理水平,增强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竟争力。
3、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广播电视技术人员的政治学习,提高政治责任感。建立一整套的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体系,把传输、覆盖等部门有机地融于一体。制订各种标准和制度,为广播电视各部门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建立一支反映速度快、业务精、政治嗅觉的管理维护队伍,采取多种技术手段,保障播出安全。通过建立安全播出长效机制,搭建市、镇贯通的 广播电视安全指挥调度体系,制定安全播出应急机制预案,不断提高反应速度和强化安全播出防范意识。做到平时安全不放松,关键时刻能上去,确保安全播出万无一失。
(二)探索优良的运行模式。
1、坚持政府主导。
建立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单靠广电部门难以完成任务,需要各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需要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只有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才能按中央要求把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考核的内容”。因此,始终坚持政府主导是建立健全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的根本保障。
2、推进技术创新。
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动力是技术创新。在广播电视方面,统筹无线、有线、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在农村因地制宜推行无线覆盖、有线联网和卫星覆盖,三者并用,使得农村广播电视传输覆盖得以迅速发展,收听收看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3、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广播电视局既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又承担经营和创收任务。在财政体制方面,公共财政投入应逐渐增加,实施分类投入,主要投入无线传输等纯公共性质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线网络等准公共性质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多元化筹资;内容服务投入主要依靠电台电视台创收和自筹经费。对服务业务进行分类,无线广播电视、卫星电视作为纯公共产品在技术服务和内容服务两个方面都实行免费制;有线电视作为准公共产品在技术服务方面收取一定的收视维护费。
4、注重制度建设。
不断探索“村村通”的新路子和新经验。着力把我市“村村通”工程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用政策固定下来,并推广开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制度,探索以组织支撑、财源支撑、政策支撑及管理监督为核心内容的制度创新。
5、实现提供主体的多元化
采用经济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广电公共服务,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民营资本进入农村有线电视分配网建设;在农村节目制作方面,除了电台电视台外,引导和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农业节目的制作和农村电影拍摄。
(三)构建人才保障体系。
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服务人民。
加大业务技能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以基层和农村公共服务人才为重点,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创新内容、扩大规模,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门类的公共服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完善选拔和激励竞争机制。制定落实选拔、任用、激励、评价等方面的措施,吸引各类 优秀人才进入广播影视公共服务领域发展,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宣传,形成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队伍。
关于灾后重建项目建设的情况
我局列入“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项目共4个,分别是“什邡市广电中心改扩建工程”、“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乡镇广播电视站建设”、“电影院建设”,现将灾后重建项目建设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分项规划
根据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和国家广电总局《汶川地震广播影视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指导意见》等相关规定,我局认真做好各项目的分项规划工作。
(一)什邡市广电中心改扩建项目
该项目由北京市对口援建,项目规划由我局负责拟制,经过认真、反复的调研、论证,形成了《什邡市广电中心项目规划意见书》,对项目选址、投资规模、建设规模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什邡市广电中心改扩建工程,在什邡市广播电视现在的办公区选址,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由北京对口援建资金解决),包括维修加固原办公用房2900平方米,新建技术业务用房2700平方米,迁建广播电视发射塔一座(550万元),新购摄录编设备系统(1200 万元),该项目为交钥匙工程。
(二)有线电视网络建设项目
该项目由我局自筹资金完成,我局工程技术人员在多方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什邡市广播电视网络建设项目规划意见书》,对全市广播电视网络灾后重建进行了认真的规划。项目书完成后,我局还根据实际,分别制定了《直播卫星覆盖方案》、《新农村综合信息网建设方案》、《市区广电网络灾后重建规划方案》、《乡镇广电网络设备调整方案》、《增值业务发展规划》等,作为《项目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线电视网络建设项目,包括建设主干网络1480公里,安装有线电视用户7万户两大建设内容,总投资4200万元,自筹资金解决。
(三)乡镇广播电视站建设项目
《乡镇广播电视站项目规划意见书》己拟定,包括15个乡镇广播电视站重建和设备购置,按国务院《条例》要求,乡镇广播电视站与乡镇综合文化站合并建设,在具体规划时,我局还规划了15个乡镇广播电视站,投资规模为469万元(中央专项资金解决),并先后向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规划和建设局递交了《关于镇综合文化站<农村广播电视站>增加投入的说明》。
(四)电影院建设项目
该项目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城市电影院建设,二是农村电影院建设。城市电影院建设,己列入什邡市文化艺术中心大项目中,我局拟定了《什邡电影院项目规划意见书》,总投资规模1480万元(由北京对口援建资金解决),设放映厅4个,座位900个。《农村电影院建设项目规划意见书》,规划建12个电影院,其中150座电影院3个;200座电影院7个;250座电影院2个;12个农村电影院总投资1868万元,由中央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资金解决。
(五)广播村村响工程
我局以什广发[2009]23号文报发改局,并经市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将“广播村村响”工程纳入中央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资金预算,包括镇、村两级广播站(室)的建设和配套设备设施,总投资388.12万元。
二、项目建设情况
(一)什邡市广电中心改扩建项目
该项目于2009年4月2日正式开工,之前完成了拆迁、环评、设计等各项准备工作。目前己进行地基部分(消防水池)的建设。广播电视发射塔建设的用地手续正在办理之中,环评的各项准备工作己进行完毕,摄录编播设备采购方案己初步确定,待土建项目完工后,迅速实施。
(二)有线电视网络建设项目
我局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规程》,并规程实施。目前己完成主干线架设170公里,栽埋电杆2000余根,己完成农户安装签字手续27000余户,安装农村有线电视21000余户。
(三)乡镇广播电视站建设项目 该项目还未开工建设。
(四)电影院建设项目 该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未开工建设。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