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类文明兴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4 19:17: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人类文明兴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人类文明兴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

第一篇:浅析人类文明兴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

从自然生态环境看古文明兴衰

陈雪洁 08国际经济与贸易5班 3208005082 【摘要】就环境科学而言,“环境”的含义应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总体”,而文化是指人类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从历史进程来看,自然生态环境不是决定人类文明的唯一原因,但却是影响人类文明,特别是古文明兴衰的重要因素。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了人类灿烂的文明,产生了如古埃及文明、华夏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印度和希腊文明等。但同时,环境的变迁以及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争文明的延续。下面我将通过分析人类文明兴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力图说明,人类只有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经济模式,建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构建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社会,才能实现人类与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 人类文明 起源 衰亡 自然生态环境 破坏 关系

一、古人类文明起源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

在人类的早期,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口的分布及文明的形成主要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古代农耕的自然村落一般都分布于河流的两岸,河流成了古代文明的摇篮,这也形成了现在所谓的“大河文明”。1.古巴比伦文明的起源

从新石器时代起,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条大河哺育了许多农业村落。约公元前3000年,从外部迁移到伊拉克南部干旱无雨地区的苏美尔人利用河水灌溉农田并在生产中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从而创造出一批最早的城市国家和灿烂的苏美尔文明。在苏美尔人的影响下,两河流域本地说塞姆语的阿卡德人加入了历史舞台,并先后和苏美尔人并肩建立了阿卡德和乌尔第三王朝两个帝国,之后的历史时间里,苏美尔文明不断向周围扩大发展成为巴比伦文明。在古巴比伦文化中,我们记住了一个地点—美索不达米亚。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所在地(今伊拉克共和国境内),是巴比伦文明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欧洲农业的摇篮。2.华夏文明的起源

中国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早期黄河流域气候温和,湿润多余,沿河两岸植被茂密,动物出没。先民们在物产丰富的沿河各地带开荒耕地,狩猎于林中,捕鱼在河里。7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旧石器时代的丁村人、河套人,都在这里栖息繁衍;新石器中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也都发源在黄河流域;这儿也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中心,如咸阳、西安、洛阳、开封、商丘等都是在黄河流域孕育而形成的物质基础。3.古埃及文明的起源

非洲的古埃及文明是吸吮尼罗河乳汁长大的,发源于非洲中部高原的尼罗河,水量充沛,每年都携带着大量的肥沃泥沙向北流入地中海,这使尼罗河下游两岸成为非洲最肥沃的土地,尼罗河三角洲成为埃及的粮仓。诞生于公元前3000多年的象形文字,在对农田的灌溉,土地的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西方早期的数学,几何学,宏观壮丽的金字塔,神秘的古埃及医学„„都是文明的标志。4.印度文明的起源

富庶的印度河-恒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摇篮。印度河发源与中国青藏高原山区,之后流入旁遮普平原。再向南冲击成肥沃的信德平原,恒河两岸的平原水量充足,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是人类栖息的乐园。在距今4000多年前,印度先民在种植业、畜牧业、手工业上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他们还与巴比伦文明有着贸易往来。

二、古人类文明衰亡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

有人曾用这样一句话来勾画人类历史进程:“文明人跨过地球表面,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用它来形容某些文明的消失,却是非常生动形象的。今天,人类已经践踏了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片土地,这正是人类文明不断从一处移向另一处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若干古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1.古巴比伦文明的衰亡

雄壮辉煌的古巴比伦文明像泥足的巨人一般,在经历了1500年的沧桑历程后,于公元前4世纪彻底坍塌,只留下大片的荒漠和盐碱地。古巴比伦文明的败落曾经是一个秘密,而地理学和生态学专家对此作出了令人信服的破解:古巴比伦文明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灌溉。由于古巴比伦人对森林的破坏,加之地中海的气候因素,致使河道和灌溉沟渠严重淤塞。为此,人们不得不重新开挖新的灌溉渠道,而这些灌溉渠道又重新淤积。如此的恶性循环,使得水越来越难以流人农田。一方面,森林和水系的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沙化;另一方面,古巴比伦人只知道引水灌溉,不懂得如何排水洗田。由于缺少排水系统,致使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下水位不断上升,给这片沃土罩上了一层又厚又白的“盐”外套,使淤泥和土地盐渍化。生态的恶化,终于使古巴比伦葱绿的原野渐渐褪色,雄伟的神庙和美轮美奂的花园也随着马其顿入侵者的重新建都和人民的被迫迁移而坍塌。2.楼兰古国的消失

楼兰古国的遗址在今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楼兰这座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边陲重镇在辉煌了近500年后,逐渐没有了人烟,在历史的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楼兰的消亡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人类违背自然规律而导致的。楼兰人盲目的滥砍乱伐致使水土流失,风沙侵袭,河流改道,气候反常,瘟疫流行。土壤水分减少,盐碱日积。据《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虽然楼兰人不分昼夜地引水缓解楼兰缺水的困境,但是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被废弃了。3.玛雅文明的衰亡

有着4000多年辉煌历史的玛雅文明并非起源于大河平原,而是崛起在贫瘠的火山高地和茂密的热带雨林之中。关于玛雅文明毁灭的原因,学者们曾作出多种设想,其中包括外族的征服、内战、原始农业的失败。最终比较可信的结论是人口过载造成的。在人口不断增长的背景上,过度开垦使森林严重破坏,导致土壤侵蚀日益加剧。表土被冲入这个地区的河流湖泊,湖泊被淤泥填塞,耕地生产能力到最后几乎完全丧失,不仅食物严重匮乏,而且在旱季饮水也无法保证。于是,一个最早的世界文明宣告崩溃。4.印度文明的衰落

印度河—恒河流域丰饶的生态与环境,是大自然的慷慨赐予,它哺育滋养了悠远的印度文明。可是,近代以来,森林的急剧破坏导致这个处于热带地区的文明古国的生态系统变得极其脆弱。不仅许多昔日的沃野良田变成了沙漠,而且水旱灾害连年不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不合理的灌溉又加剧了土地的盐碱化。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联合国专家的指导下,通过抽取地下水治理土壤盐碱化,并在印度河上游建立曼格拉大坝调节灌溉渠道中的水量,才遏制住土地荒漠化的势头,保障了农业的发展。

三、人类文明变动的启示

人类,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是大自然的子孙而不是自然的主人。人类如想保持相对于生态环境的优势,就必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自然规律。人类征服自然的企图,通常只会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一旦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人类的文明也就随之衰落。任何一个文明社会存在的基础,都在于一个持续的“生命支持系统”,文明得以持久延续与发展的关键是保持了养育人类的土地的可持续性。

上述几个古文明衰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资源被破坏了。这些古文明衰亡的教训表明,某一区域的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组成了一个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自然—社会—文化复合生态系统,文明则是该系统的一种动态平衡的时空状态。在该复合生态系统中,人类通过文化对环境产生生态适应,并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而文明则是某一文化对地域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的全过程。当支撑某一文明的生态环境发展变迁,人类可以通过文化的进步与更新,主要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适应新的生态环境。随着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文明得以延续与发展。反之,当原有的文化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生态环境,并缺乏进步与更新的动力时,变化了的生态环境已经支撑不了这一区域文明的时候,文明便衰亡了。换言之,古文明衰亡的根本原因在于破坏了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古文明消失的教训值得人类对长期以来沿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今天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已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因此,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看,人类只有彻底摒弃以破坏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的传统经济模式,建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社会,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四、人类文明变动原因个人观点

从古文明衰退和灭亡的历程来看,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前提是必须遵守大自然的规律。无论是人类文明的起源还是人类文明的灭亡,大自然有着其不可抗畏的力量。从最近的日本大地震看来,人类在发展新科学技术的同时,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远远低于环境所能承载的能力。因此,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相对于环境破坏来讲,是不足的。文明的经久不衰与发展,依靠的不仅是一国历史政治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只有当两者同时发挥作用的时候,人类文明才能得以延续。因此,经济与环境两手抓,不但要强调时间的一致性,也要强调力度的一致性,更高一层的,保护环境应该是经济的发展的前提。只有当人类真正具备这样的风险精神时,人类社会才能越走越远,人类文明才能越来越繁荣,经济才能永恒发展。

当然,假如人类依然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依然坚持着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观点,综合这两年的地震频发,海啸频袭的情况,我们可以下一个很大胆的结论:无论是蕾切尔·卡逊所描述的《寂静的春天》,还是玛雅人所预言的2012,都不只是个预言,而是一个即将来临的世纪,一个重写世界文明的开端。

【参考文献】

[1]周鸿.人类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1~59 [2]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20~27 [3]赵利屏.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重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2,(1)[4]于冰沁,王向荣.浅析古文明兴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9)

[5]李素清.对人类文明兴衰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反思[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

[6] 姜春云.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N].中国河南环境人口资源网,2008,8 [7] 周丽晓,王姗姗,刘小才.浅析文明古国的兴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J].知识经济

2010(18)

第二篇:人类文明与现代化的关系

人类文明与现代化的关系

一、引言:文明进程的“长江模型”

如果人类文明犹如一条长河,那么,这条长河在那里?请看看中国的长江。目前在长江上游,部分地区还带有原始社会的痕迹,如摩梭族的“母系社会”等;在长江中游,广大农村地区仍然是“小农经济”,属于农业社会;在长江下游,南京一带已经是城市连片,具有工业社会的性质;在长江入海口,上海已经在发展新经济,“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正在向知识社会迈进。从长江上游到下游入海口,可以依次发现人类社会四个发展阶段的特征,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知识社会,就像是人类文明从长江上游流到了下游入海口。

如何来解释这个人类文明长河的“长江模型”呢?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理论,有进化论和循环论之争。本文分析现代化理论对文明进程的理论解释。事实上,在20世纪后50年里,世界现代化研究出现了三次浪潮,产生了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新现代化理论(如生态现代化理论、再现代化理论、继续现代化理论、多元现代性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它们对文明进程的解释有所不同。

二、文明与经典现代化

在20世纪50~60年代,一批科学家相继开展了现代化研究,并出版了一些著作,如《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现代化》(勒纳1958)、《经济成长的阶段》(罗斯托1960)、《现代化和社会结构》(列维1966)、《现代化的动力》(布莱克1966)、《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顿1968)和《现代化:抗拒与变迁》(艾森斯塔特1966)等,现代化理论基本形成。后来学者们称之为经典现代化理论(Class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

经典现代化理论包括五个要素:经典现代化的理论涵义、经典现代化过程的规律和特点、经典现代化的结果(现代性)、经典现代化的动力和模式等。

目前,关于经典现代化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经典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它既发生在先锋国家,也存在于后进国家追赶先进水平的过程中。例如,美国学者布莱克教授(1966)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革命性转变:第一次是从动物(Prehuman)向人类社会的转变,第二次是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变,第三次是从传统文明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第三次转变就是现代化。

根据经典现代化理论,人类文明的发展包括三大阶段:原始社会、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现代化就是一个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

三、文明与后现代化 早在20世纪60年代,发达工业国家已经完成经典现代化,开始迈入经典现代化以后的发展阶段,有人称其为“后现代”。20世纪70~80年代,以“后”冠名的各种学术思潮在美欧国家广泛传播,后现代化理论(Post-Modernization Theory)是这些思潮的一个集合。后现代化理论包括后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化等内容。

1973年美国学者贝尔教授推出《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在贝尔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包括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过渡,有着某些不同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的第一阶段。后工业社会并不会取代工业社会,而是消除工业社会的一些原有特征,增加一些新的特点。

如果说,后工业社会描绘了后现代化理论的经济社会图景,那么,后现代主义反映了在文化领域后现代化与经典现代化的巨大差异。1979年出版的法国学者利奥塔教授的《后现代状态》一书引发了后现代主义热潮。

如果说,经典现代化理论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工业化世界,那么,后现代化理论探索了工业化以后的发展。后现代化理论认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现代化,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是后现代化。后现代化的结果是后现代性,后现代化以后是“后后现代”(Inglehart 1997)。

根据后现代化理论,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包括三大阶段:传统社会(前工业社会)、现代社会(工业社会)和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如果考虑到传统社会(前工业社会)实际包括原始社会和传统农业社会两个阶段,那么,人类文明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四、文明与新现代化

在20世纪80~90年代,现代化研究孕育了许多新思想,例如德国学者胡伯教授(1985)的生态现代化理论、贝克教授(1986)的再现代化理论(Reflexive modernization,有人译成自反性现代化、反思现代化等)、查普夫教授(1991)的继续现代化理论、图亚江教授(1991)的新现代化,以色列学者艾森斯塔特教授(1998)的多元现代性和中国学者何传启研究员(1998)的第二次现代化理论(Second Modernization Theory)等。

根据生态现代化,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现代化,从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变就是生态现代化,生态社会的特征是生态现代性。根据再现代化理论,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变是再现代化;工业社会的现代性是普通现代性,风险社会的现代性是反射现代性,普通现代性是第一现代性,反射现代性是第二现代性。继续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工业社会可以继续现代化,多元现代性理论强调了现代工业社会的多样性。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在继承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和其他新现代化理论的科学成分的同时,建立了新的理论范式。它既是一种文明发展理论,也是一种广义现代化理论。作为一种文明发展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有三个基本观点:

(1)人类文明进程的周期表。从人类诞生到2100年,人类文明先后发生工具制造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知识革命等四次意义深远的革命,文明进程依次分为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等四个时代,每一个时代都包括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过渡期等四 个阶段,人类文明进程包括四个时代和十六个阶段;文明发展具有周期性和加速性,知识时代不是文明进程的终结,将来还会有新发展等。(2)人类文明进程的坐标系。人类文明进程是不同步的,不同国家在文明进程中有不同表现。如果以文明的四个时代为横轴,以社会发展水平为纵轴,可以建立文明进程的坐标系,不同国家可以在文明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3)人类文明进程的路线图。人类文明进程不是直线的,社会生产力在提高,但发展方向和结构变化发生了几次转折,具有“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作为一种广义现代化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包括五个要素:广义现代化的理论涵义、广义现代化过程的规律和特点,广义现代化的结果(两种现代性)、广义现代化的动力和模式等。

要素基本内容

定义广义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生的一种深刻变化,它既包括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文明等方面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也包括各个国家和地区达到、保持和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它分别发生在先锋和后进国家和地区里。

过程在18~21世纪期间,广义现代化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不是历史的终点,将来还有新的现代化。两次现代化既有共性,又有不同特点。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生活质量是第一位的,物质生活质量可能趋同,但精神和文化生活将高度多样化。

结果第一次现代化结果是第一现代性的形成和普及,第二次现代化结果是第二现代性的形成和普及。

动力第一次现代化动力是资本、技术和民主等,第二次现代化动力是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人力资本等。

模式两次现代化都有多种模式,都具有路径依赖性;综合现代化模式将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战略选择。

(资料来源: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2004.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般而言,广义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一种深刻变化,它既包括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文明等方面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也包括各个国家和地区达到、保持和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它分别发生在先锋和后进国家和地区里。在18~21世纪期间,广义现代化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简称为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第二阶段简称为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第二次现代化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将来还有新的现代化。广义现代化第一阶段的结果是第一现代性的形成和普及,主要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民主化、法治化、理性化、世俗化、分化与整合、社会流动、大众传播和普及初等教育等。广义现代化第二阶段的结果是第二现代性的形成和普及,它目前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民主和理性、普及高等教育等。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生活质量是第一位的,物质生活质量可能趋同,但精神和文化生活将高度多样化。

广义现代化进程遵循四个基本原理(2004):进程不同步原理、空间不均衡原理、结构稳定性原理和地位可变迁原理。具体而言,世界现代化进程是不同步的,现代化水平和要素的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世界现代化水平分布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国家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相对地位和相对差距是可以变化的,而且变化是有规律的。就相对水平而言,在20年内,世界大约90%的发达国家仍将是发达国家,大约90%的欠发达国家仍将是欠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和初等发达国家地位升级的概率约为10%,降级的概率约为20~30%。

我们(2003)对世界131个国家1960~2000年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评价,发现1960年约有14个国家完成经典现代化,2000年约有61个国家完成或基本实现经典现代化,有24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同时有60多个国家没有完成经典现代化,有2个国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一些少数民族生活在原始社会。这表明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是有事实依据的。

结论: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新篇章。经典现代化描述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后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再现代化等刻画了工业时代以后的文明发展,第二次现代化理论阐述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四个时代、十六个阶段和两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长江模型”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现实反映。

第三篇:材料与人类文明范文

材料与人类文明

土木51班 2150700035 付嘉诚

摘要: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总称。它最主要的是建筑,在随科学的进步而发展。随着力学的发现,材料的更新,不断有更多的科学技术引入建筑中。以前只求一间有瓦盖顶的房屋,现在追求舒适,不同的科学,逐渐创新发展的材料推动了土木工程的发展,使其更加完美。

关键词:土木工程 材料

正文:随着人类文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的不断进步与改善。现代土木工程中,传统的土、石等材料的主导地位已逐渐被新型材料所取代。目前,水泥混凝土、钢材、钢筋混凝土已是不可替代的结构材料;新型合金、陶瓷、玻璃、有机材料及其他人工合成材料各种复合材料等在土木工程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位置。与以往相比,当代土木工程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也已获得明显改善。例如水泥和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及其他功能均有所改善。尽管目前土木工程材料在品种与性能上已有很大的进步,但与人们对于其性能要求的期望值还有较大差距。

土木工程材料的用量巨大,尤其在应用方面,经过长期使用的不断累积,单一品种或数个品种的原材料来源已不能满足其持续不断的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历史发展到今天,以往大量采用的粘土砖瓦和木材等已经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人们对于各种建筑物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建筑材料的性能也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以天然材料为主要材料的时代即将结束,取而代之的将是各种人工新材料,这些人工材料将会向着再生化、利废化、节能化和绿色化等方向发展。

以近几年的新材料为例:1.高性能混凝土(HPC),要求具有高耐久性和高强度、优良的工作性,首先体现在较高的早期强度、高验收强度、高弹性模量;其次是高耐久性。可保护钢筋不被锈蚀,在其他恶劣条件下使用,同样可保持混凝土坚固耐久;最后是高的和易性、可泵性、易修整性。可配制大坍落度的流态混凝土,而不发生离析;可降低泵送压力,修整容易。

2.低强混凝土,这种材料可用于基础、桩基的填、垫、隔离及作路基或填充孔洞之用,也可用于地下构造。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用低强混凝土调整混凝土的相对密度、工作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性能指标,而且不易产生收缩裂缝。

3.轻质混凝土,利用天然轻骨料(如浮石、凝灰岩等)、工业废料轻骨料(如炉渣、粉煤灰陶粒、自燃煤矸石等)、人造轻骨料(页岩陶粒、粘土陶粒、膨胀珍珠岩等)制成的轻质混凝土具有密度较小、相对强度高以及保温、抗冻性能好等优点。利用工业废渣,如废弃锅炉煤渣、煤矿的煤矸石、火力发电站的粉煤灰等制备轻质混凝土,可降低混凝土的生产成本,并变废为宝,减少城市或厂区的污染,减少堆积废料占用的土地,对环境保护也是有利的。

4.FRP复合材料,土木结构主要受两大问题困扰,过早退化和结构功能不足。近些年来,纤维增强聚合物(FRP)已经成为解决这些结构问题的一种可行途径。工程实践表明,FRP复合材料能适应现代工程结构向大跨、高耸、重载、高强和轻质发展以及承受恶劣条件的需要,符合现代施工技术的工业化要求,因而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桥梁、各类民用建筑、海洋和近海、地下工程等结构。应用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替换钢筋或钢管直接应用于新建结构中;二是用于旧有结构的维修加固,以取得良好的建筑效果。

5.智能材料,大型土木工程结构和基础设施的使用期都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其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载荷作用、疲劳效应、腐蚀效应和材料老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结构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损伤积累、抗力衰减,甚至导致突发事故.为了有效地避免突发事件故的发生,就必须加强对此类结构和设施的健康监测。一种称为碳纤维机敏混凝土材料的智能材料,在大型土木工程健康监测中已得到应用。新材料的发展不断地使土木工程紧跟时代的需求。

土木工程材料行业对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产值、能耗、环保等方面都是国民经济中的大户,为了避免新型材料的生产和发展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绿色建材”应运而生。目前正在开发的和已经开发的绿色建材和准绿色建材主要以下几种:利用废渣类物质为原料生产的建材,这类建材以废渣为原料生产砖、砌块、材板及胶凝材料,其优点是节能利废,但仍需依靠科技进步,继续研究和开发更为成熟的生产技术,使这类产品无论是成本上,还是性能方面真正能达到绿色建材标准。利用废弃的有机物生产的建材产品,以废塑料、废橡胶及废沥青等可生产多种土木工程材料,如防水材料、保温材料、道路工程材料及其他室外工程材料。这些材料消除了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还节约了石油等资源。利用各种代木材料,用其他废料制造的代木材料在生产使用中不会有害人的身体健康,利用高兴技术使其成本和能耗降低,将是未来绿色建材的主要发展方向。

众多现象表明进入21世纪以后,在我国甚至是全世界范围内,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应具有以下的一些趋向:研制高性能材料,例如研制轻质、高强、高耐久性、优异装饰性和多功能的材料,以及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材料的特性,采用复合技术,制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复合材料。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尽量减少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等废弃物作为生产土木工程材料的资源,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节约能源,采用低能耗、无环境污染的生产技术,优先开发、生产低能耗的材料以及能降低建筑物使用能耗的节能型材料。材料生产中不得使用有损人体健康的添加剂和颜料,如甲醛、铅、镉、铬及其化合物等,同时要开发对人体有益的材料,如抗菌、灭菌、除臭、除霉、防火、调温、消磁、防辐射、抗静电等。产品可循环在再生和回收利用,无污染废弃物,以防止二次污染。总而言之,土木工程材料往往标志一个时代的特点。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的过程是随着社会生产力一起进行的,它和工程技术的进步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工程中选材料时通过对环境的影响对后来人的影响来决定土木工程材料的好坏,在未来,更多先进的新材料将会不断改进土木工程发展的方向。

第四篇:关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关系

关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

生态作为一个时髦的话题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被提到,环境问题当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经济稳定、影响民生的重要问题。只有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进行绿色开发,变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生态环境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根本上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基本内容是强调人类的发展权利、环境权利与保护环境义务的统一,当代人及后代人发展机会相平等。具体实施:第一,在污染控制战略上,由以往的“末端控制”向“源头控制”转移,推行清洁生产;第二,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作为环境保护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坚持污染防治与自然保护并重的原则,改变以往重污染防治轻自然保护的做法;第三,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符合生态规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协调人类同环境的关系,改变以往片面追求经济优先或环境优先的做法。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

1.2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建设祖国秀美山川,是把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 部署。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优先抓好对全国有广泛影响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力争在短时期内有所突破;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各种治理措施科学配置,发挥综合治理效益;坚持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建设进程,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法制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科学化;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除害和兴利并举,实行“边建设、边保护”,使各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发挥长期效益;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脱贫致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坚持依靠亿万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

1.3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经济发展是一种合理经济发展形态。通过实施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使社会经济得以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它正确地在经济圈、社会圈、生物圈的不同层次中力求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生产、消费、流通都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在产业发展上建立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在区域发展上建立农村与城

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中国21世纪议程》认为,在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质量,提倡适度消费和清洁生产,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持资源基础,建立“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即经济发展不但要有量的扩张、也要有质的改善。

2.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及稳定的基础,又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当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影响人民真正享受发展成果的重要因素和关键问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不仅要实现经济上的富裕,更要实现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不仅要保障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更要保障人们能够健康生活、长远发展;不仅要维护公众在个人物质财富上的合法权利,更要维护他们依法享有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的权益。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政治民主、社会公平的国家。由此可见,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从相克到相生

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发展必然要导致污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克的、矛盾的,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是人类发展经济的必然结果,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否则经济就失去了发展空间,在经济增长成为各国重要宏观经济目标的条件下,这种观点一度成为破坏环境的正当理由。许多国家,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几乎都采取了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方法。但这并不能作为后起国家借鉴的样板。发达国家当时所面临 的环境资源状况与现在是无法比较的,当时各发达国家是在资源禀赋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发展及人口扩张对环境的压力相对较小,环境威胁是潜在的。但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经过上百年历程,环境资源供给相对减少,而对其需求却在不断增加,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增大了。人类经济发展所能够消耗的资源在减少,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因此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已走不通了,不保护环境资源,经济根本无法实现发展。

传统观点是假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是相克的,在此前提下研究环境保护问题。但如果抛开这一假定,还会有另外一种思路,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可以协调发展。可以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体系之内,将其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使经济主体能够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中受益,与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使保护环境成为人们一种自觉自利的活动,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从相克到相生的转变。当然这种转变依赖于环境保护制度与管理方式的变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优势,给予经济主体足够的激励,将环境问题内化到企业的决策过程中,成为其决策的变量,这样企业在做决策之前就会像考虑劳动力与资金成本一样,将对所采取的行动作为一个决策因素,或是将保护环境本身作为一种可赢利的事业加以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因此对传统环境保护制度进行扬弃,将经济政策与手段引入环境保护之中,实现环境保护制度的创新,应是未来环境政策的重要取向。

2.2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

由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所以国家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物的多样性;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避免脆弱的生态系统;发展森林和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积极参加保护全球环境生态方面的国际合作,努力使我国的环境污染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从而逐步使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为突出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所引起的温室效应、由于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加引起的酸雨危害、由于大量使用氟利昂所造成的大气臭氧层破坏等。在这些方面发达国家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因为这些国家的消费水平按照人口平均量计算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更严重。空气污染如此,其他方面也类似。

另外,发达国家需要采取行动,控制它们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不再被允许出口的有害物质和不安全技术。作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深知自己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责任。中国在发展中,对自身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种种资源、环境、问题的困扰,和对因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而引起的各种环境问题已有深刻的认识。中国将以全球伙伴的精神参与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广泛国际合作,认真履行中国加入的全球环境与发展方面的各项公约,不懈地致力于中国所应承担的义务。为此,中国政府将继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高度的重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以更积极、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参与保护地球环境及追求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国际合作。

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好了,不但会为发展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本身也会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经济要发展,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设必须先行,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既是环境保护的中心环节,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尽快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森林、草场等自然生态系统,是当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绿色大开发 是以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为主并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不能出现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违背自然规律,盲目营造当地不宜的经济林的现象。森林建成后的开发也要予以必要的限制。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3.结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经济的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只有绿色的可持续的发展才是长远的、健康的,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而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要顾及到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能停滞不前,要发展经济才能使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只有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进行绿色开发,变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第五篇:科学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是什么?是人类用来改造世界,发展社会阶段的一种手段。科学让我们有了车,有了房,有了电,一切自然不能“自我”形成,而必须通过人类某种手段形成的东西,都是人类的科学技术。

自然又是什么?自然是一棵树,一束花,一片云,以及我们脚下所踩的大地。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同理,那么人类发明的科学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科学离不开自然,科学是顺承着自然规律发展,从而进步改造自然规律。比如车得轱辘是圆的,自然规律是圆的转的快,要比方形更适合转动,人类运用了这一自然规律,发明了车,车得轱辘就是圆的而不是方的。

自然为科学提供环境。任意一种科学可以说都要借助于自然。科学实验也好,生活用品也罢,都要从自然中寻找材料,甚至于寻找灵感。木材,木炭,石头,铁矿,一切的一切,都是从自然中取到的。

可是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人类又在用科学破坏着自然。

我们可以把科学与自然的关系分成三个阶段:依靠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其中依靠自然,比如原始社会要钻木取火,借助洞穴居住。改造自然,比如开垦荒地,变废为宝等。而征服自然,是由于人类的野心。由于是地球上唯一的高智商动物,人类长期处于食物链顶端,由于科学技术的运用以及对工具的依赖性,已经使人们忘却了自然的威力,自然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让我们有了电,这是自然不能给予的,但是电厂长期的废水废气排放,已经造成了水、空气的污染,影响了自然环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泰晤士河的污染,废水横流;工厂的废气排放加重了伦敦上空的大气层,使伦敦成为名副其实的“雾都”。人们就在糟糕的环境中生活,发展,却全然不知,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征服自然。

自然的威力是一切科学技术不能比拟的,科学技术可以让我们用数十年的时间发展一个民族,发展一个社会,发展一个城市,但是自然却能让这一切在顷刻间毁灭。玛雅文明、巴比伦文明,以及许许多多在历史长河中曾辉煌一时,称霸一世的文明,终究都败在了自然的手里。

有人会问,自然到底是什么?难道就只是生物、植物,那么简单?自然并不神秘,只是由于我们身在其中,不能自知。自然就是发展,就是时间的流逝就是各种微生物的组成。

由最早的单细胞海底生物,到现今的多物种并存,神秘的大自然孕育着无数生命,它给了人类,也给了其他生物生活的空间。给了人类科学的启迪。

而科学呢?科学无数次的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什么?科学技术。生产关系是什么?是社会文明。这一切看似都与自然无关,自然就像一个看客,远远地用望远镜对我们的发展进行观望,时不时的提醒一下,时不时的打击一下,而我们好像全无自知。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类畏惧着自然,认为自然是神,而随着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这一学科的产生,自然的真相也在一步步揭露。自然与科学的关系也由此改变,彼此相依

自然科学含括了许多领域的研究,自然科学通常试著解释世界是依照自然程序而运作,而非经由神性的方式。自然科学一词也是用来定位“科学”,是遵守科学方法的一个学科。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

科学可以说是对自然的延续,顺承,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科学正在帮助我们一层一层的揭开自然那神秘的面纱。

相对于自然科学而产生的社会科学,则是以人类社会为对象的科学,它阐述着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互相渗透,相互联系的趋势日益加强。

看似两门本应彼此不相干的科学,却在发展中慢慢的相互渗透,彼此促进。这也印证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大自然中最简单的蒸汽原理,却能让牛顿发明出改良的蒸汽机,促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在秦始皇开创封建王朝之时,谁又能料到这一制度居然在中国延续千年之久。

我们一定可以再创造出千千万万个科技发明,可以诞生下一个,乃至很多的科学家,但是我们始终无法走出自然,走出规律,也不能改变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更迭。

这就是客观规律,我们只能运用而无法改变。我们或许可以在社会中约定俗成一些不同的规定,规则,可没办法用我们骄傲的“科技”去征服自然。

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正受到我们所谓科技的反噬。所谓:自然界创造科技,而科技却又反作用与自然界。科技可以促进自然界的繁荣,比如促进植物生长等;反之,也可以破坏自然界平衡。你用或不用,科技就在哪里,不来不去。科技本无好坏,只看谁去运用。大自然既然是孕育万物之始,就也是人类的“母亲”,辛辛苦苦的为了我们的未来而提供着许许多多的资源,可人类居然还忍心继续破坏着自然。

黄土原来是森林草原,秦始皇时候建设宫殿,大量砍伐树木,后来那也是各朝代与少数民族的战场,环境植被进一步破坏,加上土质疏松,暴雨集中,人们为了生产不合理开荒,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千沟万壑,黄土漫天。这就是我们从自然中取材的合理性吗?

自然是伟大的,科技是年轻的。21世纪是一个科技高速发达的时代,我们不应该一味的利用自然去改善自己的生活,去发展所谓的科技,我们更需要的是思考,思考什么?思考22、23、24乃至更远更远的世纪。当现在这一辈人离去,子孙后代们还能看到自然吗?可能他们可以借助科技生活的更幸福,生活的更省力,可是也可能再也看不到美丽的天空,广阔的草原,深蓝的海水。

21世纪承上启下,承20世纪战争疮痍之恢复,启日后千百年之幸福。历史的创造者不是爱因斯坦,不是希特勒,不是伟人,而是一个个普通人。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任何一个人的决定都会对自然产生影响,或好或坏。

摆正对自然的态度,摆正运用科技的态度,不仅仅是对自然的呵护,更是对人类未来的决策。摆正态度远比创造科技更值得人们去深思。

大自然诞生人类,说明它是尊重人类的行为,相反人类更应该尊重大自然。从表面看人是父母所生,事实上是大自然有了人的光子信息,人体胚胎才能吸收来自大自然的这个光子信息,将胚胎长大成人,是父母所生,同时又是大自然完成对胚胎暗物质的激发。大自然有脊椎动物45336种,其中鸟类1244种,鱼类3862种。现有300 余万种昆虫,已经确认的种类仅100 余万种。大自然是天然资源,人与大自然应该互相尊重,保持珍惜和爱惜心态,适度使用自然,不让大自然遭破坏,使生活环境美好、自然资源无耗尽,就像是母子一样亲密、和谐!

《国富论》曾说,人无不自私,可能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人对大自然的反噬才如此的剧烈。可换个角度讲,爱护大自然,依靠大自然,大自然才能为我们提供资源,提供生存的环境,就从我们人最“自私”的角度讲,有什么能比活着更重要呢?如果有一天,连生存,就连活着都成为一种奢望,一个遥不可及的梦,那么科技又有什么用呢?科技又要谁来做?可能我们更希望人类能够长久生存在地球,而对自然的反噬,一定要减小,再回归到最初的状态。

天地万物周而复始,循环罔替。我们从惧怕到依赖到改造再到征服,一路走来千百年已过,现在我们有了要与自然共和谐的意识,可能这就是周而复始的开始,我们再不久的将来,就会和自然和谐共处,再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科技之光闪耀而自然光芒不减,万物和谐,共处地球。

用科技改造自然,用科技爱护自然。用心接近自然,用心融入自然。愿我们的子孙后代,在千百年以后看到的不是满目疮痍。愿雄鹰还能翱翔在蔚蓝的天空,愿骏马依然可以奔腾在无边的草原,愿海豚依然可以唱响在美丽的海洋。

愿我们的科技能伴随着自然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融入。

下载浅析人类文明兴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人类文明兴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化绿化自然生态环境

    植树绿化美化绿化自然生态环境 为响应县委、县政府植树绿化倡议,进一步推进我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县环保局结合环保工作实际,践行生态理念,将义务植树活动与矿山植被恢复相结合,......

    材料与人类文明论文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与人类文明论文纳米材料及其发展前景2014.05.16纳米材料及其发展前景 摘要纳米技术的发展和纳米材料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认识自然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人类的科......

    物理与人类文明

    《物理与人类文明》尔雅作业题 查询请用Ctrl+F 1.DNA双螺旋结构首先是由物理学家发现的。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世界上第一台CT仪是由哪位科学家研制成功的? A、科马克......

    材料与人类文明之我见范文合集

    材料与人类文明之我见 大家都知道,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类会使用和制造工具,而工具又是由不同的材料组成的,所以,材料与人类的文明息息相关。材料的定义的是:......

    材料与人类文明、论文

    材料与人类文明论文 航空航天中的合金材料 姓名:徐宗真 指导教师:杨森 学号:2111704021 年级:2011级 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2012-05-23 航空航天中的合金材料 目录 绪论···......

    材料与人类文明(精选5篇)

    汽车材料的发展与人类文明 赵宇鹏 (西安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系陕西 西安 710049) 摘要: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开始了产品交换,产生了局部......

    生物技术与人类文明

    生物技术与人类文明 摘要 在这个知识爆炸、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大家对计算机网络、 信息高速公路、卫星通讯、移动电话等都不陌生。那么,我想大家对生物工程技术也一样......

    化学与人类文明★

    关键词:烟花;氧化还原反应;焰色反应;烟花安全。 第一小组展示完毕后,我对烟花的相关原理产生了很大兴趣,因此课后我找了相关资料完成了这篇小论文。 烟花中的化学 烟花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