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与重点难点
和谐社会建设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
大纲
一、和谐社会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
二、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建设理想 2.西方空想社会主义中的社会建设理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想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 1.正确认识和谐的含义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与定位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
知识点汇总
概念
C01:全面小康 C02:和谐的涵义 C03:四个尊重 原理和观点
K01:西方空想社会主义中的社会建设理想 K02: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想 K03:应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K04:社会运行的正常有序 重要信息
I0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次历史性的跨越 I0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与定位 I03: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正文
一、和谐社会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跨越,正在进入第三次历史性跨越。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末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第二次是20世纪末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是,总体小康基本上还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并创造了世界经济史奇迹的同时,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在新世纪头20年(2020年)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全面小康的关键词就是“全面”,就是要从以“先富论”为主题推进到以“共同富裕”为主题,从偏重于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推进到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从和谐程度不高推进到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和谐社会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
二、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这就强调了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目标与任务,也是中国共产党需要长期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建设理想
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和谐美好的社会就是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和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儒家所追求的这两种社会理想模式产生了长久的历史影响,一直被历代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所坚持和借鉴。在中国近代史上,从洪秀全设计的“太平天国”社会蓝图,到康有为《大同书》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再到孙中山倡导的“天下为公”思想,都传承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主脉,体现了一种对平等、富裕、文明、和谐社会的美好追求。
2.西方空想社会主义中的社会建设理想
在世界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他们设想的一种未来理想的和谐社会,是以“联合和协作”以及“和谐、自由和共有共享”为特征的“和谐”制度。
3.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想
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他们预见的理想社会,是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标志的“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就是说未来的“共产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最终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与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相一致的,它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个不断推进的社会历史过程。和谐社会建设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我们在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后,还要为构建更高层次的和谐社会继续不懈奋斗。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 1.正确认识和谐的涵义
什么是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和而不同,求同存异”。黑格尔说:“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由此可见,“和”的本质在于统一协调各种因素的差异,是在承认不同、尊重不同的基础上,协调和兼顾各种不同。换句话说,和谐,就是实现社会多样性、多元化的有机统一。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与定位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发展道路、实践主体、根本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一,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性保障,到2020年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使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完善,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与保障。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环节与核心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认识这一问题时要把握两点:一是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相对的、具体的、历史的,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当前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来认识和解决公平问题。二是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不仅是收入和财富分配等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到保障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需要全方位的制度保障。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诚信友爱的社会。诚信友爱主要是道德层面的建设,一方面是对待他人的行为准则:团结、友爱、互助。另一方面是个体的行为准则:政府、单位、企业、个人都要诚实有信。构建诚信为本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环境,还需要推进制度层面的信用体系建设,用刚性制度的约束来培养公民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充满活力的社会,是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调动的社会,这就要求在全社会贯彻落实四个尊重的方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四个尊重所强调的主要是活力问题,是效率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
第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一是社会治安的良好稳定,人民群众生活有安全感,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二是社会运行的正常有序。社会有序就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章可循。这里的章,包括法律、制度、体制、机制、秩序、规范等等。政治领域的有序主要是权力的授受和运行代表人民的意愿,符合民主程序,权力监督制约完备有效。经济领域的有序主要是政府、市场、企业功能定位准确,行为方式符合法律法规与市场规律。思想文化领域的有序主要是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思想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关系。社会生活领域的有序主要是坚持共同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以及在此前提下的个人自由,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个人自由的有机统一。
第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已付出了昂贵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尤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三大要素:水、空气、土地透支现象以及环境危机十分严重。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使人民群众无法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必然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突出。
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曾就人类向大自然无休止的索取和掠夺发出严重的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马克思的论述更为精辟:“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人同自然界完成本质的统一社会就是和谐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实现了自然主义,同时,自然界实现了人道主义。我们党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思想的深刻表述。
和谐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与难题
大纲
一、社会阶层结构多元化的新挑战 1.工人阶级内部结构和组成发生新变化 2.农民阶级内部分化迅速 3.出现新的社会阶层
二、利益分化加剧的三大矛盾冲突 1.收入差距扩大背景下的贫富矛盾 2.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干群矛盾 3.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劳资矛盾
三、社会结构比例失衡的发展难题
四、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社会风险
五、社会价值观念多样化复杂化的冲击
知识点汇总
概念
C01: 基尼系数 C02:突发公共事件 原理和观点
K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K02:在阶级阶层结构变化中值得注意的动向 K0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的所有制结构变革 K04:社会结构比例的失衡
K05: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复杂化的社会学特征 重要信息
I01: 农民阶级的六大群体
正文
一、社会阶层结构多元化的新挑战
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因为它反映的是最核心的社会层面。在计划经济年代,所有制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主要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这样两个阶级一个阶层。改革开放后,随着所有制结构的深刻变化,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局面,原有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1.工人阶级内部结构和组成发生新变化
大批非公有制企业和乡镇企业的职工,以及进城农民工等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脑力劳动者即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其比重越来越大,收入逐步提高,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高。工人阶级内部形成了不同的群体,管理者与劳动者之间、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之间,传统工人与农民工之间,不同所有制职工之间、不同行业员工之间社会经济地位都存在差别。
2.农民阶级内部分化迅速
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阶层分化也从农村最先开始。农民阶级大致分化为六大群体:一是多数农民成为实行土地个人承包的农业劳动者;二是出现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三是一部分农民成为个体经济和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四是在农村集体企业、个体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中形成了企业经营管理者群体;五是在农村基层党政机构和组织中形成了农村领导者、管理者群体;六是乡村知识分子形成单独的群体。
3.出现新的社会阶层
按照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党中央的权威提法,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主要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
如果结合以资源占有为基础的阶级分析和以职业地位为基础的阶层分析这样两个社会学分析维度来考察我国当前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大致可以发现10个轮廓较为清晰的社会阶层,①国家与社会管理者②经理人员③私营企业主④专业技术人员⑤办事人员⑥个体工商户⑦商业服务业员工⑧产业工人⑨农业劳动者⑩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
在阶级阶层结构变化中有三种动向也是值得注意的。一是出现“新富阶层”,包括私营企业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理、三资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自由职业者等等;私营企业主内部也有大富、小富差别,亿元富翁企业与小企业主平均资本相差400倍。二是出现“新贫困阶层”,如下岗职工、残疾人和部分退休职工等。三是出现“边缘人阶层”。如进城农民工等。城市对农民工是经济接纳、社会排斥。一个群体长期处于主流社会的边缘,游离于政治体制之外(委托投票制度设计使进城农民工政治权利“空壳化”)。他们的合理诉求得不到表达和重视,不利于社会和谐。此外一些失地农民、失业的和半失业者也被逐渐边缘化了。边缘人群体的大量存在对社会稳定带来很大威胁。
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不仅带来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也使社会管理复杂化,大大增加了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难度和执政党有效整合社会各个方面关系的难度。
二、利益分化加剧的三大矛盾冲突 1.收入差距扩大背景下的贫富矛盾
当前中国的利益关系突出体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地区差距是“一个中国,四个世界”,行业差距主要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垄断产业的收入差距。2007年城乡差距1:3.33,达到新的历史高点。一定历史阶段来说,没有贫富差距是不现实的,关键是把贫富差距控制在一定程度。目前衡量收入分配集中程度的基尼系数已从1980年的0.28上升到2007年的0.47以上,超过了国际公认标准中0.3-0.4的“警戒线”,更严峻的是,这种扩大趋势不易扭转,因为要扭转就意味着对新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进行再调整。利益矛盾突出、贫富差距拉大的背后潜伏着社会转型期的深层次危机。正如有些学者指出:“一旦暴富阶层和受损阶层的差距变得不可接受,整个政权的道德基础就将发生动摇”,“没有哪一个政权可以在严重经济不平等条件下维持政治稳定”。
2.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干群矛盾
在战争年代,我们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是鱼水之情、舟水关系。计划经济时期出现了油水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地方又出现了水火关系。干群矛盾说到底是利益冲突,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腐败现象蔓延之所以成为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主要障碍,在于任何政治上的腐败都是以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代价的。腐败不仅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权威,而且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直接引发党群、干群之间的利益冲突。
3.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劳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是我国社会关系结构转型的突破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结果是所有制结构变革。所有制结构变化首先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形成新的劳动关系,即雇佣劳动关系。在公有制经济领域形成新型劳动关系,即以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市场化劳动关系。这种结构变化中内含了劳资矛盾发生激化的可能性。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劳资矛盾已经开始以相当可观的规模出现。据统计,1994年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达12万件,到2006年增至44.7万件,12年间增长了272.5%,涉及人数从7.8万人增至68万人(2003年最多时达到80万人),增幅为7.7倍。而据一些地区的实地调查,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的争议案件不到实际发生的10%。劳资矛盾激化不仅引发大量刑事案件,也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大量发生。
三、社会结构比例失衡的发展难题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同时城乡、地区、部门之间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不平衡以及各种比例结构失当,如人口老龄化问题、男女比例失调等,产生了一系列的严重社会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进步的难点。
四、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社会风险
由于我们党所处的执政环境越来越复杂,社会运行的风险在加大,各种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自然界的情况随时会发生。主要表现形态就是突发性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突发性事件的负面性影响很大,往往可能成为激发社会矛盾,进而爆发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的直接原因,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形成强大的冲击。
五、社会价值观念多样化复杂化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这种转变的基本特征或表现形式,就是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复杂化。它具有几个重要的社会学特征:一是个人发展机会和路径多样化。不同的发展路径,不同的发展机会,必然导致不同的价值取向。二是社会评价机制多样化。社会评价机制的多元化,意味着个人成功标准的分化和多样化。三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价值在同一时空中并存。传统农业社会的价值观念、现代工业社会的价值观念乃至后现代社会价值观念都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相互激荡。四是社会价值观念结构开始表现出某种程度的阶层化特征。不同阶层之间利益差异的显著存在,不可避免导致不同群体之间相关价值取向的分歧。
价值观念的这种结构性变化,对中国社会价值的整合提出了严峻挑战。所谓价值整合,并不是要消灭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是要在承认这种多样性、丰富性的条件下,重塑全社会认可的核心价值体系。这种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既要注意吸收全人类价值观念发展的合理因素,更要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
以上这些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的突出存在,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还面临着严峻挑战和诸多难题,必须正确应对与解决。否则将会影响到全面小康的实现,甚至影响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因此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提出和谐社会建设问题时,强调了这是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
大纲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立人力资源强国
二、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四、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五、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3.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1.建立健全四位一体的社会管理格局 2.健全社会管理机制
3.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知识点汇总
概念
C01:4+2模式 C02:中等收入者
C03:四位一体的社会管理格局 原理和观点
K01:当前必须着重解决的教育问题 K02:2009年新医改方案的改革 K03:实施和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 K04: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K05: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原则 K06:建立健全四个社会管理机制 K07:我国危机管理机制存在脆弱性
K08:在化解矛盾和危机的策略和价值取向上的五大原则要求 重要信息
I01:“五有”目标 I02:改善民生的六大任务
I03:“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三步走健康战略 I04:十七大提出提高居民收入的三大政策
正文
党的十七大对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部署突出了一个重点,即改善民生。民生是立国之本、强国之路、治国理政之基。民生的三大支柱就是就业、分配收入、社会保障。改善民生要实现“五有”目标: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为此十七大提出了六大任务,就是要重点解决老百姓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住不起房、找不到工作、社会保障安全网不安全等问题,并且强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更多用来改善民生。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立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也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前必须着重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二是促进教育的公平。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扶持贫困、民族地区教育,保障经济困难、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三是推进教育改革。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勇于创新,鼓励试验,对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进行系统改革。坚持育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相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出现明显滞后状况,与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为了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07年9月卫生部制定了“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三步走健康战略,第一步:2010年建立基本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第二步:2015年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前列;第三步:2020年保持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地位,东部等地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与投入;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根据这一精神,2009年出台的新医改方案,明确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主要抓好5项改革:第一,建立广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着力推进三网保险,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第二,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加快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方便群众就近看病。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全科医生的培养培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第三,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国家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第四,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第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政策,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
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温家宝总理说过:就业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生计,更关系到一个人的尊严。进一步实施和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仍然要以大学生、农民工和城市就业困难群体这三类人群为重点。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第一,创造新就业岗位(如大学生“村官”、实习岗位、兴建基础设施、发展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等)。第二,保全已有工作岗位(如轮换进行在职培训和在职休假、用经济政策鼓励企业不裁员和用法律行政手段制约企业裁员等)。第三,鼓励自主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创业需要在政策扶持、营造环境方面有所突破。
四、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安定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是解除人民群众后顾之忧的根本性措施,是一张安全网。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我们确定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思路就是: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十二字方针,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表述,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四大组成部分,此外还有住房保障、优抚安置等内容,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4+2模式。
虽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总的看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加强对农民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力度。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针对许多农民工的就业和居住处于不稳定状态,采用具有更大灵活性的多种模式去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二是提高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这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也有利于促进劳动人口在全国范围的流动就业。三是健全社保基金运营管理制度。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资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加强基金监管,杜绝非法侵占、挪用,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四是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的建设力度,继续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要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基本住房需求。
五、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党的十七大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是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完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2.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十七大提出三大政策:一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改变初次分配中资本所得偏多、劳动所得偏少的局面,使劳动力的贡献得到合理收入;二是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三是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3.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总的原则是“提低、扩中、调高、打非”。“提低”就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中”就是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要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使更多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调高”就是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打非”就是取缔非法收入。同时还要规范垄断行业收入,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经营垄断。
总之,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缓解贫富差距的问题,努力形成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分配结构。
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必须把社会管理作为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
1.建立健全四位一体的社会管理格局
即“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委领导是核心,要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握正确方向的领导核心作用。政府负责是关键,切实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社会协同是依托,公众参与是基础。
2.健全社会管理机制 主要是建立健全四个机制: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其中,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很重要。要完善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日制度,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信访制度,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在矛盾调处方面,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方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在权益保障方面,要着力解决土地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和企业重组改制与破产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3.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非典”疫情揭示出当时我国危机管理机制存在很大的脆弱性,一是缺乏一个全面覆盖各类危机的完整的应急系统;二是危机管理是分行业、分部门进行的,尽管有利于实现“分工负责”,但是当发生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应对的“综合性”危机时,将产生很高的协调成本并严重影响反应速度。面对不断加大的社会运行风险,要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同时,在化解矛盾和危机的策略和价值取向上,应当重视和遵循五大原则要求:预防为主的原则,快速应对、果断处置的原则,信息公开、取信于民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依法办事的原则。
着力整合三个重大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大纲
一、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良性互动 1.规范和控制国家权力 2.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二、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 1.政府职能的正确定位 2.重视社会组织的建设与管理
三、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 1.建立机会平等的竞争规则 2.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3.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
知识点汇总
概念
C01: “无赖原则” C02:社会组织 C03:帕累托改进 C04:“波勒德尔模式” 原理和观点
K01: 政府职能的定位上的现状
K02: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良性互动结构的标志 K03:政策运行的损益补偿规律 重要信息
I01: 我国社会民间组织现状
正文
一、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良性互动 1.规范和控制国家权力
实现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良性互动,关键是推进民主法治。民主法治的主要任务是规范和控制国家权力,依法治国重在治权治官。治权治官的逻辑起点在于,民主政治制度的设计必须从坏处着眼。正如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的“无赖原则”所阐述的那样,要设计出一种制度,能够保证无赖去为公众利益服务并且服务好。如果从“性善论”出发,从官员一定是人民的公仆这个政治概念出发,从好人主义出发来设计制度规范,就有可能使权力失控,权力监督就可能出现真空与断层,出现“好人”也会变成无赖的情况。坦率地讲,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社会不和谐,很大程度上是权力没有得到有力约束所致。只有国家权力与政府官员的权力得到制度性的约束,才能催生出公民意识与真正的公民社会,才能达成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良性互动,达成社会和谐发展。
2.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并强调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二、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
从社会学角度看,只有政府、市场、再加上社会组织都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各自的作用,社会发展才能和谐稳定。如何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如何做到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功能互补,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有几个重点问题必须解决好。
1.政府职能的正确定位
现在我们的各级政府总体上来说是强势政府,也是超负荷运转的政府,什么都要管,结果有时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大包大揽,既干预了市场,也严重制约了社会组织作用的发挥。在政府职能的正确定位上,迫切需要改变三个现状。一是越位和乱作为。可能出现能力越强、问题越多的怪圈。二是缺位和不作为。三是错位。尤其要警惕异化为“经济人”。有的地方的基层政府因为财政面临保吃饭、保运转、保稳定的巨大缺口,其职能就会由最初的为人民服务演变为以基层政府的自身利益为主,出现大量与民争利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更应注重发挥政府在管理社会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作用。
2.重视社会组织的建设与管理
社会组织通常指政府以外的组织。大体分为三类:A、社会团体(业务管理团体、学术交流团体、文体联谊团体)。B、基金会(分为公募与非公募两种)。C、民办非企业单位(其特点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载体和不可或缺的力量。它可以承担许多政府和企业办不了、办不好和不该办的事情。社会组织的发展也是衡量人的现代化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一个人没有参加任何一个团体,就意味着被边缘化了,就算不上是一个现代人。一个人参加社团的情况,既是一个人社会化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从国际上看,非政府组织发展迅速,形成全球化趋势。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大。据统计,欧洲一些国家,政府的影响力、认可度只有30%左右,非政府组织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则可以达到40%—50%左右。
我国社会民间组织纵向比,发展迅速。至2007年底,我国各类非政府组织多达38.1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0.7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7.2万个,基金会1369个,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但横向比,发展还很不充分。主要是观念上存在“社团恐惧症”,害怕社会组织的发展会形成一种异己力量。当然,我们要看到社会民间组织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但我们不能因此害怕社会组织的发展。关键是加强监督和管理,引导其健康有序地发展。要遵循放得开、管得住、用得好的原则,推进民间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放得开就是要发展民间社会组织。管得住则要注意不能管死了,管得行政化、官僚化。要创新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方式,重点关注钱往哪里来,人往哪里去,以及社团骨干的组成等关键环节,以“组织的组织”方式实施间接管理,通过特定的组织(文联、工商联等)管理面上的众多社会组织。用得好就是要注意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特定作用。社会组织具有的自愿性和民间性等特性使其成为民众自我意愿表达和自我权利维护的参与渠道,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这就明确了党和政府对社会组织的领导与管理,不是简单的控制,而是在尊重其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正向功能。
三、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
如何使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结构,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提出了三个标志,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第一、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社会阶层之间应该是流动的,流动的程度越高,就意味着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希望。第二、各个阶层应该得到有所差别的并且恰如其分的回报。第三、各个阶层之间应当保持着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这种互惠互利关系表现为:处在强势地位的阶层、群体的利益增长不能以损害弱势群体的利益为前提。换言之,强势(富裕)群体的发展与困难群体的生活改善应当同步的。
1.建立机会平等的竞争规则
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与平等进入,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尊重人的平等权利,社会应该为全体成员提供平等的就学、就业、健康和个人发展机会。有学者认为真正的公平既非起点的公平,也不是终点的公平,而是竞争规则的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一个公平竞争、机会平等的社会环境中,大多数有理性的公民能感到,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提高自己政治经济地位,自己的投入有可能的预期,就会把一时的不满情绪化作工作和竞争的动力。
2.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坚持统筹兼顾原则,重点关注困难群体。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是一场“没有损失者的改革”,社会各阶层、各群体普遍获益。在经济学上有所谓的“帕累托改进”说法,就是指那种所有人都受益,只是收益多少而基本无人吃亏的过程。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大力推进,改革的“帕累托改进”色彩不复存在。我们政策的主导方面更多是向强势者倾斜,改革利益更多偏向于强势者,而改革的成本更多地推向弱势者。一定意义上他们是以牺牲自身的利益和权利为代价,为改革发展换取了时间和空间。按政策运行的损益补偿规律,在一项政策中受到损害的利益,应由其他的政策予以相应的补偿,以保持社会利益的平衡。
3.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
除了充分利用社会政策的调节作用外,建立制度化的协商机制也很重要。劳资矛盾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矛盾。双方之间既有对立的利益,又有共同的利益,这就需要通过沟通协商彼此兼顾,实现劳资互利。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比如享誉西欧的荷兰“波勒德尔模式”(POIDERMODEL),所谓“波勒德尔模式”,就是在政府的主导下,由政府、雇主和工会三方,通过协商对话,达成旨在刺激投资、增加就业和兼顾劳资双方利益的中长期政策性协议。此后每一个会计年度,三方都遵照这一协议再度进行磋商,就本年度工资增长水平和其他相关问题达成具体协议,而后由政府宣布实施。比较典型的还有德国社会伙伴关系模式。因此,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国家、企业、职工)协商机制,以协商的形式解决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职业培训、劳动争议、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等问题,不仅可以达到“双赢”目的,而且弥补了法律与市场对于实现和维护“社会公正”的不足。
2006年国家公务员招考取消户籍限制
第二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和谐的社会状态,有其内在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1、民主法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所谓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这是因为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才能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才能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2、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实现公平正义,才能达到社会和谐。
3、诚挚友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所谓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诚信友爱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没有诚信,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人际关系就会紧张;没有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
4、充满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所谓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也就是说,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不是死水一潭,而是要在发展中不断创造更高水平的和谐。因此和谐社会必须充满活力。这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5、安定有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所谓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安定”是指社会发展的稳定、社会关系中的和睦相处和人们的心理平和。在我国社会急剧转型时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但是,社会安定决不是“万马齐喑”,而是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真正做到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所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但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都必须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中得以实现。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
总之,和谐不仅仅是人与人的和谐,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定胜天,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不科学的,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爱护自然,才是爱护自己。这一点已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证明。拼资源,拼消耗,贻害子孙后代的事情,这些过去我们曾经犯过无数次的错误,无论对于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是根本性的伤害。现在,我们必须从观念、战略和行动上予以纠正,树立和坚持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适应的观念、战略和行动。
第三篇:怎样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极其重要意义
怎样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极其重要意义?
和谐社会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 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重大意义:
一是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主义社会是民主的社会,是富裕的社会,还应该是和谐的社会,我们要构建一个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二是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对党的执政能力认识的一个新突破。
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我们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关注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
四是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治国理念和治理社会的理念有了新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和谐社会成为中国新的主题。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百姓生活质量。
第四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高分子学院讲稿用)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过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即《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个决议。“和谐社会”一词,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现已成为当前国内政治主题词之一。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演进和升华。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目标,同样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更是新时期下的我们青年大学生理所担当的历史责任。稳定是和谐的前提,稳定提压倒一切。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创建和谐社会中,更要努力做到创造安定有序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
我们党之所以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和我们已经具备的各方面条件紧密相联。《决定》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拥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决定了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本质上是相适应相协调的,它们之间的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改革进行自我调节;决定了人民是生产资料的主人,是国家的主人;决定了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绝大多数利益矛盾可以通过民主、协商、调解等方法,在法制的范围内获得解决,这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奠定了最重要的制度基础。
其次,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日益巩固,我们已经具备了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精神条件。
第四,党领导社会建设的能力不断提高。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先进的执政理念。各级
1党委和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决定》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这是一个符合我国当前的重要判断,也是我们开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我们说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可以通过和平的法治的办法加以解决。不能否认,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发生矛盾不可避免。但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的,我们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主要通过和平的、渐进的方法,通过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调整和改革,解决各种社会矛盾。
第二,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衷心拥护和充分信任,党群干群关系日益和谐。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致力于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和深切关怀落实到具体的政策措施中,体现到实现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上。我们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并取得重要进展。人民群众从切身利益和实际生活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亲民爱民为民的思想、行动和作风。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使我国社会充满活力。我们党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得到空前发挥。我们党始终高举改革的旗帜,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各种障碍,完善公平竞争机制,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三、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
《决定》全面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提出了“两个前所未有”的科学论断,这对于我们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和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21世纪,国际环境总体稳定,和平、合作、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为我们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对我国产品的技术壁垒、生态壁垒、安全合作壁垒等呈上升之势,制约发展的外部因素更多,面临的外部风险和挑战也在增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任务更加艰巨。
从国内来看,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平衡较快增长,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改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继续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就业和社会保障得到加强,人民生
活水平明显提高;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势完善,科教兴国战略稳定实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公民民主参与意识、法治意识不断提高,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一步发展,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得到巩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更加有力,党的威信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给我国发展带来强大动力和巨大活力的空前社会变革,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一些长期性根本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一些新的阶段性矛盾集中凸现,此外,还会遭遇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对我们党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提出的新要求,同样是前所未有的。
四、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决定》指出,目前,我国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决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进步的。这是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概括,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概括。
世间万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构成了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否定矛盾,而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解决的过程中求得和谐统一。“和谐”不等于没有矛盾,“和谐”本身就包含着差异、多样性和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法则,是在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从现实的人类存在和社会发展出发,强调社会和谐状态是通过发展和矛盾运动而实现的,这就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正视矛盾、化解矛盾的方法论指导。
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也要注意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今天面对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表现形式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改革初期,我们主要是要解决社会缺乏活力和效率的问题,今天我们同时要面对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分配不公的突出问题,因此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改革成果的普惠性,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改革初期,我们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实现经济数量上的快速增长,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今天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这个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平衡的和不全面的,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成为更加紧迫的任务。改革初期,我们比较侧重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注意发挥市场的资源基础配置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今天我们还需要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要坚持对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研究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始终不渝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长期而伟大的历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目标,它的基本要求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不断完善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建设和谐社会也不可能完全消除社会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但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能够不断化解矛盾和解决矛盾的体制机制,在化解矛盾和解决矛盾中保持社会的基本和谐和快速发展。
五、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决定》指出,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不能认为建设和谐社会只是政府的事情,而是要有广泛的社会参与,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以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之间的团结和谐,来促进社会和谐。要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各种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共产党员要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切实履行。要在全社会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伟业的局面。
要使用各种方法、各种手段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首先,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其次,要运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领域,使财政税收政策有利于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第三,要坚持执政为民,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实行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把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第四,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规范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同学们,中国要真正强大,走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务之急,也是必由之路。身为青年,我们要面对新的挑战,创建和谐社会,这不仅仅是青年的一种责任,更是青年一种肩负的使命,而且任重道远,是青年必须不懈追求的目标,让我们共同努力,创建出和谐共存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五篇: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个《决定》在第三部分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中,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并在第七部分集中阐述了“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问题,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今天,我就同大家一起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三个来共同探讨一下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将其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怎样理解这个概念呢,现在有很多讲法。有的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同阶级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信仰的人们,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和崇高理想,相互尊重、平等友爱、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形成的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要素相互兼容、相互依存、稳定有序、协调运作、共同发展的社会。它应该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也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还有的认为,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良性运行和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也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工作的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而在2月19日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诠释:他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诠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理解。
一、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二、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三、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五、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著名社会学家,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朱力认为,和谐社会至少达到四个基本条件:第一,社会的管理控制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第二,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有凝聚力。第三,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能得到满足。第四,社会成员具有流动的途径。另外,要达到这四个条件,成为和谐社会,还必须具备六个机制。一是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二是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三是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四是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五是敏感的社会预警机制。六是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
二、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对于我们党完成执政的历史任务、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意义重大,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决定》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对于这一论断,应从两个方面来学习和领会。
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我们党要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社会各方面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也就是说,必须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