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南平军转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简析宪法修改的内容

时间:2019-05-14 19:0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南平军转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简析宪法修改的内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南平军转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简析宪法修改的内容》。

第一篇:2018南平军转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简析宪法修改的内容

2018南平军转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简析宪法修改的内容

在考试当中,宪法是十分重要的一部法律,在2018年宪法进行了修改,所以在2018年的考试当中宪法无疑也是考试中很重要的一个考点。现就宪法修改的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练习题:

1.下列是监察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是()(多选)A.主任 B.副主任 C.委员 D.科员

1.【答案】ABC。解析:监察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故本题答案选ABC。

2.下列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A.国家主席、副主席 B.中央军委主席 C.监察委员会主任 D.全国人大代表

2.【答案】C。解析: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监察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故本题答案选C。

二、知识点分析:

(一)第三十六条 宪法第一条第二款“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后增写一句,内容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二)第四十条 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三)2018年宪法修正案取消了国家主席的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制度,国家主席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任期相同都是5年,但可以连选连任。

第四十五条 宪法第七十九条第三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

(四)监察委员会

新增监察委员会主管职务类犯罪,对于职务类犯罪的立案侦查权移交给监察委员会。监察委员会的部分需要重点掌握监察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上下级关系,以及任期。

1.性质和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

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

2.组成和任期

监察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

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3.组织和职权

国家监察委员会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第二篇:2018南平军转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传奇一生马克思

2018南平军转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传奇一生马克思

马克思出生于1818年5月5日,卒于1883年3月14日。犹太裔德国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记者、历史学者、革命社会主义者。

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18岁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大部分的学习焦点却摆在哲学上。

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18岁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大部分的学习焦点却摆在哲学上。

1841年马克思以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学位,并因得到委员会一致认可,未进一步答辩而顺利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

1835年-1841年,马克思在中学毕业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中学毕业时著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大学期间,成为青年黑格尔分子。

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童年时代的女友燕妮结婚。6月,前往克罗纳茨赫度蜜月,期间写成《克罗纳茨赫的笔记》;10月移居巴黎。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为《德法年鉴》撰写《论犹太人问题》等文章。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完成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1844年8月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合写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从此他们开始了终身的合作。11月至次年5月,他们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1845年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1847年7月,作《哲学的贫困》。11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受委托起草同盟纲领。

1848年2月中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问世。

1850年3月和6月,先后两次与恩格斯一起起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1850年,马克思写作《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1851年底至1852年春,写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总绍了欧洲、特别是法国1848年革命的经验。

1852年10月末-12月初,作《揭露科伦共产党人案件》 1858年 著作:《鸦片贸易史》。

1864年9月28日,马克思应邀出席在伦敦圣马丁堂举行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当选为协会临时委员会委员,起草了协会的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

1867年9月14日,在汉堡《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71年5月30日,马克思宣读了题为《法兰西内战》的宣言,指出巴黎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1875年,他写了《对德国工人党纲领草案的意见》。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积劳成疾,躺在安乐椅上溘然长逝,享年65岁。

第三篇:2018南平军转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哲学的两大派别

2018南平军转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哲学的两大派别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就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或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一.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按历史形态分类: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某种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世界的本源。金木水火土.五行八卦气阴阳。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产生的,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缺陷:机械性(万物运动都是机械运动).形而上学性(片面.静止.孤立地看问题).不彻底性(自然观是唯物的.历史观上的唯心的)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二.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二者的区别在于对“精神”的不同规定,但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我、心、感觉、人、观念)1.“万物皆备于我”(孟子);2.“万物与我为一”(庄子);3.“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陆九渊);4.“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王阳明);5.“心包万物,心包万理”(王阳明);6.“万物皆在吾心中”(王阳明);7.“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8.“我思故我在”(笛卡尔);9.“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10.“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尼采);11.“物质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12.“物是感觉的复合”(马赫);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上帝、鬼神佛、理、道、天命、绝对)l.“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老子);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老子);3.“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程颐);4.“有是理,后生是气”,“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5.“理在物先,理在事先”。(朱熹);6.“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柏拉图);7.“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8.人为天命所主宰。9.听天由命

【例1】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先于自然界和人类得社会而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观念外化或异化的结果,黑格尔的观点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答案】A。解析:本题中,黑格尔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观念外化或异化的产物,言外之意,就是绝对观念产生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绝对观念是什么,很难说清楚,是一个独立于人的主观精神以外的神秘的东西,故应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范畴。BCD的说法皆错。

【例2】我国哲学家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这是()A.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C。解析:范缜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唯物论者,他认为“形和神”是统一的,形是一种“具体形态”,有形才有神,形决定神,这是典型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还没有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故本题应选C项。

第四篇:2018南平军转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基本问题

2018南平军转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考试过程中经常考查的要点之一,在考试过程中重点考查学员对唯物主义以及唯心主义几个派别的区分,需要学员进行重点把握,尤其需要区分一些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事例。

1.哲学的基本问题

根据恩格斯的提法: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者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这种观点也是自然观所研究的问题。思维和存在之间具有两个关系,一个是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即谁先产生(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一个是思维和存在之间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是否能够认识到物质。根据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将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派别,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可以理解成划分哲学党性的标准。根据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将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个派别,而这一关系只需让学员掌握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即可,学员需重点掌握的是物质与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及其三个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派别唯的是物,其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而根据人们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唯物主义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及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①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在古代,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以及知识层次都比较低,所以对物质的认识深度也比较浅,只是把某些能够看到的具体物质当成了世界的本原,所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一种或几种实物,在考试中比较常见的关键词如水、火、气、形、阴阳、五行等,例如:水是万物的始基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这一种具体的物质;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火这一种具体的物质;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即认为神是随着形这一种具体的物质的产生而产生,也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了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原子,如果题干中出现“原子”二字,则该观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派别,例如“原子是宇宙之砖”。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三个缺陷性:机械性(即认为世界上的所有运动都是简单的机械位移);形而上学性(即用孤立、静止、片面的方式去看待世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没有看到原子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关系,并且也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物质,故而具有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即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而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

③ 现代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将世界上各种不同的物质概括、抽象出了一个共同的本质属性:客观实在性,即所有的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属性,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哲学部分学习的主体内容,此处需要重点掌握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即可。

(2)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唯的是心、是人的意识,所以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而根据人们对意识的认识的不同,唯心主义又可以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强调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精神,即强调人本身是世界的本原,在考试中比较常见的关键词如人、我、心、观念、感觉等,例如:物是观念的集合(即认为物质都是对观念的反映、是由人的观念构成的);相由心生(即认为一个人看到的事物是由其内心来决定的)。但这些关键词需要与学员强调考试过程中的体现并不绝对,需要具体分析题干的意思,辩证看待这些关键词在题干中的作用。

②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强调世界的本原是独立于人之外的一些精神,即强调虽然整个世界也是有人的精神创造出来的,但这些精神并不是人自身而是在人之外的,客观唯心主义在考试中比较常见的关键词如:道、理、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例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即强调物质世界都是对理念的反映)。

3.练习题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句话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B。解析:题干这句话的意思是把人的希望寄托在“命”上,与“听天由命”意思相一致,故这句话应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而非唯物主义的观点,故本题说法错误。

第五篇:内蒙古军转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政策

内蒙古军转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公共政策分析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预测性原则、协调性原则、信息化原则、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

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包括系统科学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预测方法等几种基本形式。

2.公共政策分析模式

(1)内容—过程分析模式

这是美国学者麦考尔与韦伯提出的分析模式。它强调公共政策分析应集中在内容与过程的分析上,主张使用规范性分析和描述性分析两种方法。

(2)系统分析模式

这是美国行政学家沃尔夫提出的分析模式。它强调政策分析既要重视对政策制定的分析,也应加强对政策执行的分析。

(3)信息转换分析模式

这一模式是由美国学者邓恩提出的。该模式认为,公共政策分析主要是事实、价值、规范三大问题,由此产生了经验方法、评价方法、规范方法三种分析方法。3.公共政策体系的结构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来划分,公共政策体系的结构可以分为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

(1)纵向结构包括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2)横向结构包括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社会政策和对外政策。

4.公共政策决策思维模式

(1)经验决策模式:最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指决策者依据个人决策实际经验进行公共政策抉择的思维方式。

(2)理性决策模式:二战后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家特别倡导的公共政策决策模式,又叫科学决策模式。指决策者采用科学实证的量化分析技术和严格的逻辑程序,对确定的公共政策问题作出最优的公共政策方案设计和政策决定的思维模式。

(3)非理性决策模式:指决策者依靠直觉、信仰、意志、感情等非理性因素对公共政策作出选择和决定的思维方式。

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tongliao.offcn.com/

(4)渐进决策模式:该模式认为政策决定是人们根据政策经验,经过政治互动和渐进调试的过程,而获得共同一致看法的政策活动

(5)综视决策模式:综合理性决策模式和渐进决策模式的特点,即运用渐进决策模式方法从宏观角度找出重点政策问题之所在,运用理性决策模式方法从微观角度对重点政策问题作细微的分析决策。

5.公共政策决策过程模式

(1)政治系统决策模式:这一理论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的,他指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对全社会价值所做的权威性分配。政治系统的公共政策决策过程是一个包括环境、输入、要求、支持、输出和反馈等环节的有机整体。

(2)功能过程决策模式:政治科学的创始人哈罗德·拉斯韦尔最早提出了决策过程的七功能分析模式,认为公共政策活动过程的七个互相连续的功能活动环节是情报、建议、规定、行使、运用、评价和终止。在七功能分析模式的基础上,安德森提出五阶段功能过程决策模式理论。即问题的形成、政策方案的制定、政策方案的通过、政策的实施、政策的评价。

(3)制度程序决策模式:制度程序化决策模式理论,是西蒙提出的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理论,这一理论从动态的角度分析管理决策过程,积极倡导运用现代决策技术,提出可以运用手段—目的分析法来使非程序化决策转化为程序化决策。

(4)公共选择决策模式:这一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布坎南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实质就是对公共政策的研究。这一理论既想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又想实现公共选择公平合理,这种良好的主观动机却克服不了两者的内在矛盾。

(5)追逐决策模式:这是指在公共政策决定实施后,通过追踪信息反馈,决策系统对原政策方案进行补充、修正、使政策方案完善更新的决策模式。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追踪和反馈实现二次决策。6.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因素

(1)公共政策制定的体制因素

公共政策制定机构的设置及其权限设置,对政策设置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公共政策制定体制有民主型和专制型两类。这两类体制对政策制定的质量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2)公共政策制定者因素

公共政策最终是由人来制定的,因此政策制定者的个人素质,对政策制定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说,决策者个人的智力和能力的水平与政策水平是成正比的。

公共政策是调整和规范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它所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因此,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之前了解社会成员的需要、利益和心态,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是非常重要的。

(4)公共政策制定的技术因素

公共政策制定中所使用的政策制定手段和方法,对政策质量和政策结果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7.公共政策执行的原则和手段

公共政策执行的原则:

(1)坚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2)实事求是与创造性相结合;

(3)注重整体性原则;

(4)强制执行和宣传教育相结合。

公共政策执行主要的手段包括行政手段、法律和法制手段、经济手段、思想教育手段。

8.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

(1)公共政策执行体制。这是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首要因素。

(2)公共政策执行者。这是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最直接因素。

(3)政策客体。政策能否达到目标与广大的政策对象有直接的关系。

(4)政策本身的问题。

(5)政策执行的资源。

9.公共政策评价标准

第一类是公共政策评价的一般标准,即公共政策评价活动中共用的和通用的标准。一般包括政治标准、生产力标准、公共利益标准、社会实践标准。

第二类是公共政策评价的特殊标准,即不同类型的公共政策行为的评价有自己的特殊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成本标准、效果标准、效率标准、效益标准。

10.公共政策评价方法

(1)比较分析法。政策评价中最为常用的方法。

(2)整体评价方法。运用系统方法,侧重于从整体上评价政策。

(3)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政策运行成本与政策实施效益加以对比的分析方法。

(1)政策评价主体自身素质的差异。

(2)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

(3)政策资源的混合。

(4)政策评价资源的稀缺性。

(5)政策评价的社会环境因素。12.政策调整的内容和类型

公共政策调整是对政策系统的调整,包括对其内部的各种要素、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调整。其主要内容有:政策目标的调整;政策方案的调整;政策实施措施的调整;政策效能的调整;政策关系的调整。

政策调整的类型,主要有增扩型和缩减型的政策调整;合并型和分解型的政策调整;激进型和渐进型的政策调整;终结型和延续型的政策调整。

13.政策终结的内容和方式

政策终结的内容包括政策目标、政策计划、政策执行、政策组织和政策功能五个方面的终结。公共政策的终结有五种具体的方式:政策废止、政策替代、政策分解、政策合并和政策缩减。

更多相关信息:

下载2018南平军转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简析宪法修改的内容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南平军转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简析宪法修改的内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