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保险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时间:2019-05-14 19:5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保险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保险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第一篇:试论保险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文化是约定俗成的理念、行为、方法。一个行业的文化发达程度和特质内涵,深刻影响着行业的发展模式、制度选择、政策取向以及资源开发和生产要素组合的水平,从而关系到一个行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国保险业在20年间发展非常快。“ 中国保险发展快有很多原因,包括经济快速发展,包括市场需求的极速增长,包括监管部门有效监管,也包括保险知识的普及等等,但是其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保险企业文化的进步。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服务业的竞争,不仅是市场的竞争、资金的竞争,从深层次上讲是行业文化的竞争。这就要求保险企业通过“文化力”的激发,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保险业不仅要注重资本实力和市场规模等“硬指标”,更要重视行业文化建设,提升保险业的“软实力”。因此,加强保险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国保险业的当务之急。

一、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与特征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并被企业员工普遍认同和遵从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的总和,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精神文化作为观念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目标、经营哲学等无形的文化部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作为精神层和物质层的中介的制度层,是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职工行为准则的总和,精神层直接影响制度层,并通过制度层影响物质层;物质文化层面是企业文化的物质的外在表现,是指企业的环境、条件、设施、形象要素的总和。

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是具有柔软性。企业文化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尽管不具有像硬件那样的“不可塑性”,却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人感到有一种柔性压力感。

二是具有渐进性。企业文化的创立和发展是一个过程,是经过多年的培育逐渐形成的。

三是具有潜移默化性。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通过各种形式,“无孔不入”地渗透到职工的思想中去,象无声的命令,促使员工朝着同一目标前进。

四是具有延续性。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产生,便会世代相传,绵延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

保险企业文化除了以上一般性企业文化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由于保险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防范控制道德风险、经营风险的任务很重,风险管理是保险企业管理的主要形式。因此,保险企业的企业文化还具有风险文化的特征。

保险企业是面向客户的窗口行业,企业文化具有服务文化的特征,必须与大众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民族文化等有机地融通。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承保和理赔业务是保险企业的主体业务,其企业文化又具有典型的信用文化的特征。

二、加强保险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保险企业文化建设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客观要求

当今全球经济的发展态势表明,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经济中,竞争已经白热化、全球化。任何战略上的竞争、管理上的努力,都无法抗御企业文化力量的打击。因为精神的支持和力量总是高于物质的激励,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形成精深统一的精神、文化、风格、理念和规范,并将其植根于植根于员工的思维和行为之中的企业,将拥有持续而强大的战斗力。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产品的物理功能、特性和用途,一个企业的硬件、技术和软件,都很容易被后来者所模仿而失去战略优势。你有,别人也可以有。能够独占鳌头的,就是文化。因为文化不可购买、不可替代。它是内子的、独有的、可以保持和延续的一种潜在的产品、技术和规模,是一种持久的战略资源和推动力

(二)加强保险企业文化建设是保险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因此,创建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由于企业间存在诸如经营策略、管理模式、思想观念、内外环境甚至价值取向等差异,企业文化并没有统一的现成的模式可供采纳,我们必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创建适合自身实际的文化。

从全球保险企业发展来看,我国保险公司与国外金融企业在管理水平、防范金融风险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保险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还较多,这些经营上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企业间文化上的差距,在经营决策中不能充分用先进的文化作指导。特别是保险企业经营中的低层次恶性竞争、低水平价格战、一些违规和违法行为,更是没有坚持先进的文化方向的直接后果。因此,摒弃保险企业中旧的、落后的经营文化观念和管理方法,坚持用先进的文化作指导是解决我国保险公司发展中一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例如作为民族保险业的突出代表,平安保险公司他们所培育的“平安企业文化”很有特色。平安的企业文化是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同时汲取了世界各国成功企业的选进管理经验,坚持四大责任,贯彻三大机制,培植文化载体,提升人的价值,从而为平安实施“员工生涯规划,客户终身服务以及最好的产品、最好的服务、最好的管理、最好的人才、最好的机制”跨世纪工程,进而为实现“国际一流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业务规模跻身世界500强,业务品质进入全球400优的21世纪企业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②。

(三)加强保险公司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参与市场竞争在很大的程度上表现为保险企业形象的竞争,而保险公司形象则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种竞争中要求保险企业表现具备五项基本功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由此而构成经营管理工作完整的循环过程。在这五项功能的界定下,保险企业全体职工必须服从统一的纪律和制度、统一的整体利益、统一的人员调配和指挥。而领导者必须公正对待每一个员工,以使其努力工作,忠于职守;必须保证人员的稳定性,以保证思想稳定;必须调动人的积极性,鼓励个人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必须建立友好协作关系,保持集体的团结统一和融洽。要做到以上这些,就必须建立和发展保险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所产生的强烈的归宿感和信念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使保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加强保险公司文化建设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创建企业文化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承的。因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要大力创建企业文化,这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实践证明,保险企业文化是推动保险业两个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是企业文化有助于物质文明的建设。保险企业文化重视人的因素,通过运用文化的手段,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企业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会为保险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二是保险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对保险企业员工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它运用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员工的行为,通过倡导企业精神来引导员工树立理想和信念。所有这一切,对提高保险公司职工政治、业务、文化素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都具有很现实的作用。

三、保险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企业文化对外是企业的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中国保险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市场主体,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既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006年国务院23号文给保险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企业文化建设尽管也在一些保险机构中进行了初步尝试。但从整个保险业的现状来看,却处于一种非常落后的状态。由于企业文化的普遍缺失,导致我国保险业相对而言形象欠佳、口碑不好,商业贿赂现象严重,这些严重影响了我国保险业的做大做强和保险公司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

从上到下,很少能够真正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于经营与管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现实情况来看,一方面职工参与度不高,分支公司和一线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掌握不准、理解不深、参与不多,未能形成全员认同的企业价值观;不少国有保险公司分支公司片面地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搞一些轰轰烈烈、热热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闹闹的活动,做一些表面文章。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但部分保险公司在进行企业形象设计时,只是一味地在视觉识别上做文章,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来完成,结果外表看起来轰轰烈烈,但内里还是依然故我,陷入了形式化、肤浅化的误区。另一方面,有些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往往被看作工会这样群众性组织的部门事务,业务部门常常觉得与自身不搭界而游离于企业文化建设之外;不少人想当然地把企业文化等同于员工的娱乐文化,等等。这一切,导致在行动上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搞两层皮③。

(二)保险企业在诚实信用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施解荣在谈到企业文化建设对行业发展重要性时,说“老百姓对保险业的信任度不是很高的。这是什么原因呢?说到底也是我们这个行业或者我们各家保险企业在文化建设上差距很大。尤其是在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上,差距很大,还停留在要规模,要效益,但是这个要效益是简单的一种要效益。不是是对投保者带有强烈的爱心的基础上。把规模、效益放得很高,但是责任心、爱心往往停留在口头上,口号上,还没有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行动上,或者每一个从业人员的行动上。”

部分保险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有“重发展、轻管理”的倾向,造成“两张皮”现象,各走各的路,各说各的话,造成发展与管理脱节,各自为政。在业务发展中,业务员避重就轻,只讲对客户有利的或能吸引客户、触动客户的条款内容,甚至不惜扩大解释范围,做出不负责任的承诺,对客户不利的或要求严格的条款内容,只要客户不问就不讲,或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对业务员来讲,只要保费能收回来,保证个人、部门业绩就行了。客户出险后的事情是由管理部门负责的,从而造成对客户服务的脱节、推诿、扯皮等问题的产生。对于管理部门而言,严格按照条款和企业的管理规定工作,凡不符合规定的事故索赔,一律予以拒赔。在对条款的含义解释时,往往向利于公司的角度出发,引起客户的不满,造成双方争执,甚至诉讼。这些情况的发生,说明保险企业在诚实信用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如实告知义务的履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理赔、企业文化的践行等。

(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短期行为

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经营效益好时就想起搞一点所谓的企业文化活动、效益差时就少搞、甚至不搞,缺乏一种常抓不懈的机制,缺乏一种持久的动力和发展后劲。

(四)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特色

企业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来源于其自身独创性。然而,现实中不少分支公司所搞的企业文化建设往往是大同小异,缺少保险行业特色、缺乏企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业自身个性,缺乏本单位、本地区的创意,陷于低水平重复怪圈。

四、加强保险企业文化建设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一是必须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保险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研究和实施。

二是要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年终考核管理以及干部的晋级、提升等有机联系起来,使企业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三要超前谋划,全面推进。建设企业文化,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必须有重点、分层次,结合实际,逐步推进。可根据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目标,设计企业文化发展的模式框架,有步骤有组织地推进。

四是要成立专门机构。就当前保险企业的现状看,应成立企业文化建设推广中心,设立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对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有效的领导和协调。包括: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研究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工作关系;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某些重要活动作出总体部署,等等。

六是应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将服务明星和业务能手奉为员工楷模,以此培植员工价值观,先进人物不但应拥有崇高的荣誉,受到全体员工的尊敬,还应在制度上保障他们的经济利益和晋升发展机会。要建立荣誉室,集中展示历年授予荣誉称号的集体和个人图片。

(二)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为求得最大效益,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的各项规定与条例,包括企业的人事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企业管理制度对企业行为具有强制性与约束力。

一是建立科学的用工制度和考核激励机制。公司应结合人力资源的实际及企业现状,建立科学的用工制度,打破论资排辈思想,在职称评定、干部任免、业务进修等方面,努力创造条件,为员工寻求能充分发挥自身聪明才智的最佳位置机会。营造重知识、重人才、重业绩的用人环境,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

二是建立以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相结合的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经营管理行为。

三是建立职工收入由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劳动生产率增长情况及银行经营情况来决定、绩效挂钩的分配机制,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作用。要围绕人本、诚信、创新三个方面打造企业文化,将个人追求与整个事业的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企业的成长挂钩,而不是单纯的绩效挂钩。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谋求发展是企业文化的根基,而只有优秀的“人“才能使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同时也只有不断发展的企业才能留住优秀的“人”。事实上,企业文化是一种重视人、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方式,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就是要把管理的重心放在人这个基础之上,坚持把“以人为本”的思路贯彻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形象和品牌是企业的财富,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并取得胜利的重要手段。

1、开展企业活动,规范特色礼仪

通过企业活动和规范礼仪塑造企业品牌。可根据保险行业的服务特点和差异营销要求,研究企业整体包装和员工个人包装,把企业经典活动和礼仪规范当作塑造企业品牌战略问题予以高度重视。除了法定节日,还可策划周年庆典、中秋晚会、运动会等一系列经典活动,让员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使员工在简朴务实、气氛热烈的企业文化的熏陶中,充分感受大家庭的温馨和活力,确立理想和信念。可规定男、女员工的着装、仪容仪表和电话礼仪的标准,通过服装礼仪、电话礼仪、鞠躬礼仪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体现员工良好的修养和精神风貌。这种以文化手段精心塑造企业形象的做法,是更好地让健康、团结、创新的企业精神焕发出绚丽的色彩。

2、加强诚信建设

保险企业应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强化执行力建设,把诚信作为企业的生命线,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在企业内部形成“以诚待人、以诚感人、个个守信、个人诚实”的良好诚信氛围。

一是制定有效的保险诚信管理制度,强化失信惩罚机制,提高失信的成本,促进市场主体行为逐步规范。严格按照《保险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严肃惩处失信的保险企业和保险中介单位,探索和建立保险市场退出机制,以维护保险业的整体诚信。

二是强化社会监督职能。保险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保险企业把诚信信息通过有效途径向社会公布,使社会公众能及时了解企业诚信经营状况。各经营主体认真履行诚信建设,实行保险业诚信信息资源共享,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力争使保险业诚信建设得到社会认可,做诚信经营的排头兵,真正又快又好地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⑤。

3、实行服务创新,提升服务档次

创新是推动保险行业进步的内在要求和不竭动力。要发展勇于创新、崇尚竞争的创新文化,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职业规划和行业特点设计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的保险产品。行业内各单位要根据历史背景、思想观念、人员结构、文化底蕴、经济实力、经营现状等要素,进行全面整合、创新,不断地研究、探索和解决保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例如平安保险公司近几年积极致力于构筑高科技的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2000年6月,该公司全面整合服务体系,在未来3至5年构建成由电话中心、互联网中心、门店服务中心、业务员直销四大体系整合而成的3A服务网络,使其成为亚洲最大的综合金融立体服务网络,使客户无论何时、何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地、以何种方式,都可以享受到平安的满意服务。现在的平安保险3A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业务员销售是心对心的服务;2000年7月建成的全国性95511电话咨询系统是线对线的服务;2001年建立的中心门店系统是面对面的服务;2002年8月开通的PA18.Com电子商务平台是网对网的服务,标志着平安保险公司客户服务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五、结论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及创新的灵魂所在,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是一个企业屹立于市场经济及可持续增长的基础。是一个企业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企业文化建设非一日之功,是企业全体员工在市场经济中辛勤努力的结果。我们应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行业长远发展和从业人员全面进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步实施,全员参与,努力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保险行业特点的文化体系,全面提高保险业的总体竞争力,实现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注释:

①引自《企业文化建设对行业发展非常重要》.施解荣.新浪财经.2007.04.28 ②引自《平安保险公司的管理经验及企业文化建设研究》.天天企划网.文章中心.案例解析

③引自《论中国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韩铭珊.价值中国网.财经.宏观 ④引自《论新时期保险企业文化建设》.张增福.《保险研究》.2002年

第二篇:浅谈保险业企业文化建设

我国加入WTO以后,保险业进入了深度开放阶段,保险公司既要应对实力强大的外资的强烈冲击,又要与国内新崛起的保险公司进行份额相争,而保险行业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经营、轻服务,重发展、轻合规,重销售、轻管理等行为,与保险行业文化的本质追求、价值取向相背离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各个保险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已从以前的产品竞争、服务竞争逐步进入了竞争的最高层次,即文化竞争时代。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取胜,对企业现有文化进行变革,导入新型的企业文化对每个保险企业来说已势在必行。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

对于企业文化的本质,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表述,其中美国学者爱德加·沙因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较有独特性:“从企业的各个层面上来说,企业文化就是根本的思维方式——企业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融合过程中独创、发现和发展而来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因而被作为正确的思维方式传输给新的成员。以使其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融合过程中自觉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感受事物”。简而言之,企业文化是企业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表现方式,是企业的个性。具体地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中大多数成员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表现方式。

核心竞争力理论最初也是由美国管理界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核心竞争力又叫“核心专长”或“核心能力”。在当前保险企业越来越多同质化产品、同质化营销手段的情况下,建设独特、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建立保险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打造独具风格、客户满意的保险公司,具有重要意义。

采取有力措施

大力推进保险企业文化建设

(一)构建适合本企业发展特点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即蕴涵心灵深处的意识形态,也称之为企业之魂,包括企业精神、企业宗旨、经营理念、价值观念、管理哲学、道德准则、企业口号等。其中,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员工的行为模式和行为相关,也决定着员工对顾客、社会公众和竞争对手的态度及其对企业的忠诚度。因此,保险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把握时代脉搏,突出本行业和本企业的特点,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如中银保险有限公司,作为中银集团的一员,秉承了百年中银文化,建立了“奋进争先、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寓意着在中银集团大家庭内,要奋力拼搏,力争上游,追求卓越,也体现了中银保险作为保险专业子公司的文化继承与发扬。

(二)建设企业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公司指挥系统的规范化管理、决策系统的规范化管理、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对部门、岗位、员工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等所形成的文化,它是公司在生产、经营和各种组织活动中,形成的文件化的文化表述内容。制度文化是在有形的制度中渗透出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表现出无形的文化,只有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良好的企业制度文化氛围,才能使制度文化形成一种习惯性意识,从而根植于每一位员工的头脑中,打造出一种独具特色的企业优势资源,最终转化为生产力。随着保险业深度开放期的到来,建立现代的保险企业制度已刻不容缓。保险企业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并坚持柔性管理的原则,即以制度为准绳,通过人文管理来落实制度,反过来让制度管理保障人文管理顺利进行,刚柔相济,恩威并施,形成企业的制度文化。

(三)加强以服务为基础的物质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公司在物质文明建设中,所形成的一切有形的资产,在文化意义上的体现。它一般分为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实施名牌战略,建成精品工程。为保户提供无微不至、主动、便利的服务,将服务作为产品质量的重要组成。以中银保险有限公司为例,作为国内第一家采取“银行保险”经营模式的财产保险公司,秉承百

年中银的文化和经营理念,着力构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创新银行保险经营模式,不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品质,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建立了科学的决策体系、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并逐渐打造了一支融合银行与保险专家的人才队伍。

(四)塑造个性鲜明的现代保险业形象。企业形象对于保险业来说,作用远远超过了本身的有形资产,谁的形象好,谁就能够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为此,保险企业要着力做好几项工作。这些工作包括:企业国际化经营再上新台阶;大力开展企业文化范围;以整体改制上市和外部重组为契机,进一步构建符合保险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的新体制、新机制,推进企业文化科技领先型企业的建设。一方面,要全面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企业独特的自我个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如建立富有特色的视觉形象,在营业网点设计上坚持有利展示本司文化、有利吸引客户、有利客户舒适、有利客户方便、有利经济效益的原则。另一方面,要在企业管理、产品和服务上导入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使保险企业经营管理逐步迈入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轨道,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公众的认同感,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最后,做好公关和广告宣传工作,提高保险企业的知名度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保险企业市场竞争力,让企业文化激励企业员工不断以高标准、高要求向更高的目标挑战,向更远的方向迈进。加强保险文化建设的建议

推行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切实找准企业文化与经济特征的结合点,以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管理,理顺公司内外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营造公司上下休戚与共、齐心奋斗的文化氛围,使公司保持强大的向心力,使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竞争能力。

(一)着力长远打算,强调员工的广泛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价值理念和人的思想意识,其形成和变革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以客户满意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企业的整体经营活动都应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用顾客的观点而非企业自身的利益和观点分析考虑消费者的需求,通过产品满足顾客需求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三)突出企业文化建设的特色。保险企业精神是保险企业文化的集中反映,是全体员工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结合而成的一种群体意识,包括保险企业的理念、信用、声誉等基本要素,是保险企业力量、效益和管理精华的体现,更是保险品牌的灵魂。优秀的企业文化离不开优秀的品牌文化。品牌文化通过外部传播形成,但其内涵是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外延。

(四)抓好企业文化载体建设。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推广活动,强化文化感染力。可以推出企业文化系列书籍、在各层级培训班中开设“企业文化”必修课、组织全国各地分支机构利用晨会反复宣导企业文化;也可以组织全员军训、实施标准化管理,不断强化企业文化在员工中的渗透力;还可以通过强化保险企业现有数据库,将与保险企业文化建设相关的实践经验收集起来,并传播给需要它们的人。

当然,企业文化必须要有所发展,随着环境的变化、经营的变化,有必要吸收新的理念、淘汰旧的内容,使企业文化始终成为具有蓬勃生机的、与时代紧密相联的、内容丰富饱满的,从而推动企业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作者单位:中银保险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

第三篇:企业文化建设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现代企业里,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企业管理者们的普遍认知。综观成功的企业,都有着自己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的灵魂所在,是促进企业经营业绩不断增长的最为强大的力量。业内人士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未来十年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等发展目标目标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积累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涵盖了企业全体员工所共同拥有的经营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文化传统、管理制度、企业形象以及员工对企业的依赖意识、责任意识和荣誉感与自豪感等内容。企业文化经过长期的吸收和融合,便会形成一种全新的动力机制,对企业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将会产生巨大的支配和决定作用。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增强企业活力的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

以人为本、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必然会衍生出企业所特有的价值体系和全新的企业精神,而这种体系一旦形成,必将极大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自豪感,并在企业上下形成一种奋发进取、风雨同舟的浓厚氛围,从而万众一心,投身于企业的振兴与发展。

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企业文化的另一重要功能在于改变人们所固有的只从个人角度思考问题的行为意识,从而树立一种以企业为中心的共同价值观念,潜意识地形成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凝聚力与向心力能够极大地增强企业员工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促使企业关心企业的发展与兴衰,关心企业利益的实现。事实证明,企业的凝聚力越大,企业的发展就越快。

三、对提高企业和员工素质、参与市场竞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增强了,必然会关心企业竞争的成败,“当家做主人”的愿望必然由此产生。因此,他们会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和业务素质,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只要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把培育和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当作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件大事来抓,就一定会收到喜人的成效,实现企业的长远、高效、快速和全面发展,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篇:企业文化建设浅析

试论企业文化的建设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在可持续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和要点。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创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积极融入到国际经济大环境中去,对于我国企业而言,面对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必须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挑战。要实现企业管理的有效进行,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就要重视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发展,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既是一种生产力,同时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它对于构建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及推进作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赖以成长和发展的牢固基石。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并被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通俗地讲,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习惯成了自然,成了人们头脑里一种牢固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约束)大家的行为,逐渐以规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为众人的“行为规范”。企业文化依附于企业,随企业产生,随企业消亡而消亡。企业文化同社会其它方面的文化一样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有它自己的生命过程。企业文化产生于企业的社会经济活动和人际活动,扎根于企业,同企业生死攸关。优良的企业文化是需要不断提炼、升华和总结才能够形成的,是一个持续的扬弃过程,即企业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

第一,要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重视企业的道德建设。

企业文化以“人”为中心,主张充分尊重人格,适应人性,并注重对人的智力的开发培育,建立共同经营理念和价值追求目标。企业文化建设实质上主要是抓人本文化一一人本素质的开发。这里,素质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以精神素质、智力素质和体力素质等三种形式表现出来。其中,精神素质是人的主导素质,起主导性作用,道德的树立和培养是精神素质的核心灵魂。可见,道德建设其实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有内容,是它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社会主义企业道德是企业的规范文化,它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及其全部活动和工作形成、发展起来的,是从伦理上调整企业与企事业单位之间、企业与职工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的功能、机制、作用是从企业伦理关系的角度发挥出来的。它是法律规范的规章制度等所不能替代的“灵魂法制”。企业道德不具有法律那样的约束力,但它却具有法律所不具有的积极示范效应、强烈的感染力量。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市场经济和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社会的变革、体制的转换,必然会引起利益的调整,道德伦理观念也随之出现了下滑趋势。在这种大环境下,重新定义“德”的地位和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更为迫切。从这一层面来说,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应是“以德治企”,—就是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切入口,“育德、树德、倡德、弘德”,以德治人心,以德统人心,以德聚人心,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文

化软约束”下的激励和创新机制,并以此为基本依托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实现更大的价值追求目标,创造更多的收益,求得更快、更长远的发展。

企业文化也是经营者文化,没有优秀企业家,就不能创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提起美国,人们就会想到通用、、迪斯尼乐园、微软等企业,而它们正是优秀企业家创造的。日本人说:代表日本左右脸的,是丰田和松下,丰田创造了精益生产方式,而松下幸之助创造了世界闻名的松下品牌,这与丰田英

二、松下幸之助两位卓越企业家的智慧是分不开的。中国的海尔,从巧年前一个亏损小厂发展到今天的无形资产排名国内第三,创造出国内知名度很高的海尔品牌,原因就在于有张瑞敏这样优秀的企业家。正是企业家把各种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技术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并通过不断创新改变其组合方法,才带来了企业的发展。而当他在进行这种组织和创新的时候,在过去常常表现为一种个人行为的信念、才能、素养,一旦被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接受时,形成了大众的意识,那么企业家是企业的一面旗帜, 企业家的道德取向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道德建设。2008 年中国的婴幼儿奶粉行业出现三聚氰胺事件后, 温家宝总理对中外媒体表示, 希望中国企业家要有道德, 希望每个企业家身上都流着道德的血液。在市场经济种种诱惑面前, 企业家要冷静和自律,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主动承担道德责任。首先,真诚对待员工。只有真诚对待员工, 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一项对1 500 名美国经理的调查表明, 他们通过行为来判断诚实程度、直率程度以及原则性程度, 从而评价上司的可信赖程度。同样的调查表明, 忠诚是上司所有品质中最受员工钦佩的一种。其他研究人员也发现, 如果高层领导拥有很高可信度的一套始终如一的价值观念, 则员工在组织中更能够感到自豪, 更具有主人翁责任感。”另外, 企业员工道德是企业履行道德责任的基础。企业员工从事的工作涉及企业内外生产经营管理的诸多方面, 他们的道德风貌同样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员工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遵纪守法, 敬业奉献, 恪守公德, 努力学习, 勇于创新。企业员工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是组织员工学习企业和社会的道德规范, 二是组织员工参加德育实践活动, 三是组织企业文体活动增加员工的了解和友谊, 四是运用正反道德典型进行教育引导。

第二,要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持续创新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重视以人为本。从员工的招聘、培训、薪酬、福利到晋升、职业生涯规划,每一个环节都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从发布招聘信息开始,就要大力宣扬企业的文化精神,让应聘人员了解企业;在培训过程中,更要采取多种方式,把企业文化宣传灌输给每位员工心中;企业的薪酬福利制度设计更要体现员工的价值,待遇要让员工有优越感和幸福感;要给员工的发展留有相当的空间,力求得到每位员工的理解和认同,对企业的宗旨、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等能准确把握,并自觉地用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满足人的需求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在实际工作中,人们要反复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学会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教育人,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作为管理者必须首先了解人的需求。既要了解清楚在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还要了解清楚他们在精神上的需求。比如,除了要关心员工的伙食、交通、工作环境、劳保这些问题之外,还要关心员工有些什么精神追求。比如他有什么爱好,近来心情如何,业余生活如何度过,个人发展的目标在哪里,他的理想是什么等等。这样,员工就会觉得有了心灵的沟通,他就会产生出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至少在现阶段,激励是满足的重要手段。及时鼓励和奖励都非常有效。事实上,企业文化不仅对员工有一种“无形的精神约束力”,而且还有一种“无形的精神驱动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常常可以使企业员工懂得自己所在企业存在的会意义和自己作为企业一员的意义,从而产生使命感与责任感。如果员工感到上级的信任,他们的聪明才智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企业主管,特别是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应了解员工的家庭和思想状况,帮助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使员工充分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从而为企业尽职尽责;对企业内部的矛盾和不满,管理者要善于采取合适的方式,让员工消气泄愤,满足其宣泄的欲望,从而使他们能心平气和地为企业工作。以海尔的企业文化为例,以人为本,是创新理念得以发扬的核心。

以海尔为例,人本主义价值观在海尔的体现:

(1)“赛马不相马”的人才理念

开展公平、公正、公开竞争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事业,谁拥有最多的高素质人才’,谁就可以在竞争中取胜。海尔的人力资源开发自一开始就是“人人是人才“,”先造人才再造名牌”。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不是去研究培养谁、提拔谁,而是去研究如何去发挥人员潜能的政策和机制。海尔给员工搞了三种职业生涯设计:一种是专门对着管理人员的,一种是对专业人员的,一种是对工人的,每一种都有一个升迁的方向。海尔总裁张瑞敏认为,企业领导者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发现人才,而是去建立一个可以出人才的机制,每个人有相同的竞争机会,维持这个机制健康持久的运行。这种人才机制应该给把静态变为动态,潜质,并且每个层次的人才都应接受监督,要把相马变为赛马,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才能。

(2)“三心换一心”

张瑞敏喜欢引用的一句古语是:“上下同欲者胜。”企业领导人必须在琢磨人、关心人上下功夫。海尔讲究“三心换一心”:“解决疾苦要热心、批评错误要诚心、做思想工作要知心”,换来职工对企业的“铁心”。

热心

海尔有一个运转体系,专门帮助职工及时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公司组织 了自救自助形式的救援队,员工人手一册《排忧解难本》,如有困难,只要填一张 卡或打一个电话,排忧解难小组会随时派人解决。

诚心

10多年来,海尔的中层以上干部实行红、黄牌制度。在每个月的中层干部考 评会上,都要评出绩效最好与最差的干部,最好的挂红牌(表扬),最差的挂黄牌(批评),并具体剖析情况,使受批评的干部清楚错在何处,明确努力方向。在海 尔,考核制度是公开的,人际关系是透明的。

知心

知心体现在建立多种制度,了解员工心里想什么,希望企业做什么。

①每半年一次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让员工了解企业,充分发表意见,参与 企业的民主管理、监督。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要经过职代会讨论通过后 方可实施。员工参加领导干部的考评,每次考评干部,工人在评委中所占比例不 少于1/3.②各种形式的恳谈会制度。集团规定各事业部每月举行两次恳谈会,各公司、分厂和车间的恳谈会随时召开。员工与领导,开诚布公,畅所欲言。

③‘自桥工程”。利用《海尔人》开辟“心桥工程”栏目,通过该栏目反映不愿 在公开场合说的话。

第三,创新企业文化,实施差异化战略,构建有个性的企业文化

1.目标上的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谋求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从而推动企业的全面进步。因此,企业应结合企业发展现状,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找出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与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明确企业文化创新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在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要确定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

中的核心地位,确立企业目标,制定出各阶段、各层次的细分目标,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能够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

2.经营理念的创新。企业文化要在更高、更新的层面上“细化”建设,必须冲破思想的禁锢,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倡导创造性思维,实行思路的创新。要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宽广的眼界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努力寻找企业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探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建设。要将思路创新的视角放在理念创新上,用鲜明的富有特色的经营理念来指导整个企业活动。

3.管理制度上的创新。“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矩”,对企业而言,就是制度文化。企业制度是企业全体人员必须遵守的办事规章和行为准则,可以指引企业中人的思维和行为。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人就没有压力和动力,创新就会沦为空洞的口号,很难变成现实。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需要把他们愿景中的文化转化为真正的企业文化,其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把它输入企业制度,建立良好的制度文化。有了良好的制度文化,才能逐渐使企业员工

清楚应该追求什么、为何要有这样的追求,以及如何追求。企业文化制度作为一种共同愿景,是发自内心的具有极强的内在冲动与外在感召力。企业的制度文化使员工懂得这种追求与系统的做事原则,是公司获得内在凝聚力和外在适应性的必要条件,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

4.形象方面的创新。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综合反映,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综合效应,必须高度重视企业“造型”,着手于形象创新。突破原来重在视觉形象的狭隘眼界,使企业形象的塑造上升为企业整体和战略设计的新境界。在形象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企业外在形象与内

在价值的一致性,注意把握企业形象的表现形式和震撼力;要展示现代企业的精神风貌和本企业中的闪光点,把形象的塑造融于经营实践和营销过程中。在塑造形象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设计和实践过程,也要重视社会的客观评价和内部员工的广泛认同;不仅要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要重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现代企业价值观和员工的精神境界传达到社会中去,使员工产生组织归属感和与企业发展共命运的内在动力。塑造我国现代企业的崭新形象,强化现代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第四,要将企业文化与生态文化结合起来。

当前的许多消费者在选购商品的时候,更注重商品的环保性。因此企业要讲企业文化也渗透进“绿色”的概念,和生态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 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 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 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 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 体现的是人文精神, 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 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 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在世界日益倡导“绿色”的社会里,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 生态文化融人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 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总之, 要使一个企业团结成一个整体, 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在《国家的穷与富》一书中断言: “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同样,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哺育。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要有完善的治理结构、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管理团队, 更要有积极和谐的优秀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它对企业兴衰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因此,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就要力争建立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张德.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科特,赫斯克特.企业文化和经营绩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曹俊芝.企业管理的新视角[J].经济师.2010年第十二期

魏文斌, 高伟江.中国企业管理的道德困境及其对策[ J].道德与文明, 2003(3): 51.

第五篇: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的兴起,至今不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它是随着科学不断昌明、技术迅速发展、市场呈现全球化倾向、竞争日趋激烈和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生活水平、参与管理的意识及能力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之所以引起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根本原因是由于它给企业注入的生命活力,以及它给企业带来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企业文化成了促进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本章第一节着重介绍企业文化的定义;第二节着重介绍企业文化的功能与作用;第三节着重介绍如何建设企业文化。想由此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并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以企业文化创新来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创新,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第一节 企业文化的定义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现象是与企业的诞生同时产生的。企业文化理论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背景下,经过企业领导的长期倡导和员工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为企业成员普遍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信仰、态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及传统、习惯的总和,也就是企业的意识形态。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诱导为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办法。

二、企业文化的结构

企业文化的结构,可以从物质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精神层等层面上来认识。

1、企业文化的物质层。企业文化的物质层也叫企业的物质文化,它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备等构成的,属表层企业文化。企业的物质文化,首先是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其次是企业创造的生产环境、企业建筑、企业技术、设施设备、企业的广告、企业的包装与设计、企业的标志等。企业的物质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表现了企业的精神文化。

2、企业文化的行为层。企业文化的行为层又称行为文化。它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属浅层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产生的文化现象,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它还可划分为企业整体行为、企业家行为、企业模范人物行为、企业员工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等。

3、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在企业文化中,制度文化是人与物、人与企业运营制度的结合部分,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也称企业文化的中层。制度文化既是适应物质文化的固定形式,又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载体。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企业领导体制是企业领导方式、领导结构、领导制度的总称,是企业制度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组织机构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建立的各项职位、相互关系及其组织结构。建立精简、统一、协调、高效的组织机构是优秀企业文化的体现,也是卓越企业的标志。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是企业为求得最大效益,在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义务,并能保证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或条例,包括企业人事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营销管理制度、服务管理规范、民主管理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

4、企业文化的精神层。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又叫做企业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实践过程所形成的文化观念和精神成果,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主要包括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论理道德、企业风貌、企业目标、企业形象、企业心理等。相对于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来说,企业精神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企业文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三、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

企业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层次企业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哲学。企业哲学,即企业的生产经营哲学,是企业生产经营成功之道的哲学概括。经营哲学是企业全部行为的一种根本指导思想,其根本问题是企业中人与物、人与经济规律的关系问题。当今世界成功企业的经营哲学观念主要有:质量观、用户观、创新发展观、竞争观、效率观、人才观、利润观等。企业经营哲学观念一旦形成,就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指导并规范企业的经营方向,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

2、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全体成员所拥有的共同信念和判断是非的标准,以及调节行为与人际关系的导向体系。企业价值观着重解决企业为什么存在、它存在的价值意义是什么,以及企业认为什么是有价值、什么是无价值、什么是负价值。企业价值观包括员工个人价值观、群体价值观、企业整体价值观等。

3、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继承企业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适应时代的要求,由企业家倡导、全体员工自觉实践而形成的,代表员工信念、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企业经营规范化和信念化的团体主导意识。一般都是以简明的、恰当的、富于鼓舞性和感召力的语句表达。成功的企业都具有个性化的积极进取的企业精神。

4、企业伦理道德。企业伦理道德是调整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企业与顾客用户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也是企业实现其目标的群体意识。它由善与恶、公与私、正义与非正义、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企业及员工的行为,并调整其内外关系。一是以舆论和教育来影响人的心灵,二是以传统、习惯、规章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实际上是人们心中的“灵魂立法”。

5、企业风貌。企业风貌包括企业风格和企业面貌两个方面。作为风格,它表现了企业及企业文化的个性;作为面貌,它是企业外部状况及表象特征。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精神风貌。良好的精神风貌表明企业有优良习惯和优良传统,表现出企业的文明生产、文明经营和优美环境、健康多彩的业余生活,以及团结向上、学习知识与技术的浓烈氛围。经营成功的企业都十分重视企业风貌建设。确立富有个性特征的企业风貌,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6、企业目标。企业目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的,或要实现的追求。企业目标既是引导企业不断前进的灯塔,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的目标,主要是指企业的长远目标或最高目标,它着眼于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着眼于提高其应变能力、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着眼于追求企业的长远利益和社会效益等。确立符合客观实际,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企业发展目标,以此统一员工的意志、思想和行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激发员工实现企业目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7、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指企业、企业行为及后果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它包括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内部形象是企业员工对本企业的整体看法和评价,外部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印象和评价。它构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与财富,也是企业市场竞争、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内容。企业良好形象一经确立,对内就成为员工群体的价值准则,对外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把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放到突出的位置上。

8、企业心理。企业心理是企业精神的表象,它从感性的角度表现了企业文化的特征。加强企业心理建设,可以提高全体员工的归属感,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组织气候,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劳动干劲。忽视企业群体心理建设,不从抓企业群体心理建设入手而盲目地谈企业文化建设,是无法构建企业文化的。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功能与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经营管理之魂,具有以下功能:

1、凝聚功能。企业文化象一根纽带,把员工个人的追求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像磁石一般把领导的和员工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将分散的员工个体力量聚合成团队的整体力量,形成强烈的“群体意识”和强大的聚合力,团结一致地谋求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发挥出巨大的整体优

势。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功能尤其在企业处在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2、导向功能。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对企业发展方向、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的引导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企业文化对企业目标有质的规定性,企业目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要实现的标准,是企业行为的动力源泉。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最精粹、最概括的指导思想,必然对企业目标提出质的要求。同时,企业目标要易于为全体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必须以共同的价值观----企业文化为基础。第二,企业文化决定企业行为的价值判断。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意志的象征,反映了企业整体的思想追求、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共同利益。这种强有力的文化成为企业导向的有力工具,使员工能够以极其微妙的方式把员工个人的思想、追求和目标统一到企业目标和价值观念上来,使员工们能自觉地成为企业价值观的实践者,能动地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

3、激励功能。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是指通过以人为中心的软性管理,强调尊重人、相信人,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尊重人、相信人的基础上的,强调员工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和精神需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关心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所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良好的激励功能。

4、约束功能。企业文化通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软硬件控制,对企业员工有无形的约束力。一方面,它通过将企业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向员工个人价值观内化,使企业在理念上确定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标准,借助其微妙的作用,以看不见、摸不着的形式操纵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规范、指导、约束企业成员的行为。另一方面,受企业文化影响和熏陶的企业员工,对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目标有透彻的领悟和深刻的理解,从而自觉地约束个人行为,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与企业整体保持相同的取向。这种以尊重个人的感情为基础的无形的非正式的软性控制,可以补充其他控制手段的不足,并具有更强的持久力和影响力,对员工行为发挥着有效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作用。

5、协调工能。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员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众多问题认识趋于一致,增加了相互间的共同语言和信任,使企业上下左右关系较为密切、和谐,各种活动更加协调,个人工作也比较心情舒畅。

6、维系功能,企业文化像一个无形的“纽带”,维系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行。维系一个企业正常运行有三根“纽带”,即资本纽带、权力纽带、文化纽带。这三根纽带中,文化纽带是韧性最强、最能突出企业个性的纽带,同时也是维系企业内部力量统一,维系企业与社会良好关系,保持企业持久繁荣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7、教化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现卓越、成效和创新。具有优秀文化的企业是一所“学校”,为员工积极进取创造良好的学习、实践环境和条件,具有提高员工素质的教化功能。它可以使员工树立崇高理想,培养员工高尚的道德,锻炼员工的意志,净化人的心灵,学到为人处事的艺术,学到进行生产经营及管理知识、经验,有助于员工提高能力,全面发展。

8、优化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内生一种无形力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起到优化作用。它可以自动纠正企业目标、决策出现的偏离,自动调节企业组织机构不合理或运转失灵,自动监督和矫正企业领导者和员工有悖于企业道德规范的行为等。

9、增誉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与外界的每一次接触,包括业务洽谈、经济往来、新闻发布、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公关活动,甚至通过企业的每一件产品、员工在社会上的每一次言行,向社会大众展示本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态和积极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企业文化是一项巨大的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高美誉度和高生产力。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建设企业文化,对于振兴企业、指导企业管理现代化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可以说企业文化

对现代企业所以起的潜移默化作用是很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优秀的企业化作为企业的一种精神财富,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文化力。文化力的表现形态是价值观念、信仰、态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及传统、习惯等精神产品,但却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即文化力可以转换为经济力,对企业物质财富的增长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是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引导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保证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稳扎稳打,避免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二是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带来良好的商誉,良好的商誉是一种竞争力量,能够提高企业的增殖力,给企业带来高于一般水平的利润。

三是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现着以人为中心的根本思想,体现着员工心理及行为的一般要求,体现着多数员工的“共识”,因此能够对广大员工起到凝聚、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使广大员工发挥聪明才智和劳动积极性,并积极参与管理,提合理化建议,提高劳动效率,最终给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四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能够促使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促使企业采用新的经营方式和科学管理方法,从而带来组织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创造良好的条件。

2、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从根本上改革和创新管理,使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在我国企业管理中,长期存在重行政命令,轻经营观念、价值体系、企业精神,重有形的硬管理,轻无形的软管理的倾向,严重阻碍着管理的科学化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尊严、价值实现为中心”,可以使企业从根本上改革和创新管理,建立企业文化管理与行政管理相协调的新格局。企业管理改革的实践证明,企业员工有追求物质利益的一面,又有追求自尊、荣誉、地位、自豪感,因而愿意奉献社会、奉献他人的一面。在一定物质条件下,追求精神满足的一面成为个体行为转向社会目标动力源泉。企业只有不断地引导和满足员的这种高层次追求,才能从员工内心深处激励和引发员工的积极行为。这种文化意识的管理,使员工从被管理、被支配、被命令、被迫服从转向自觉的心甘情愿的投身行为。这是企业管理的根本创新,也是员工真正成为企业主人的重要标志。

3、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企业现代化。企业文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经营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经营过程现代化、经营手段现代化、经营信息现代化、经营人才现代化,以及管理科学化等内容。其中,经营思想的现代化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创新经营管理观念,逐步形成与企业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经营管理思想。经营思想现代化所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战略观念、市场观念、创新观念、竞争观念、服务观念、信息观念、人才观念、以人为本观念、效率观念等。这些观念的形成皆依赖于企业文化建设。很难想象,没有一个浓烈的企业文化氛围的企业能够产生出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思想。因此,实现经营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必须要加快建设企业文化。

第三节 如何建设企业文化

建设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很多工作要做。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弘扬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来抓。企业的经营理念(即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包括坚定的企业目标、浓烈的团体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无私奉献的拼搏精神和正确价值观、方法论和激励原则。我们集团公司经营理念已经逐步形成,在企业改制时,通过广泛的征集和整合,已经提炼出“诚信、合作、创新、卓越”的企业精神。它代表了全体员工的信念,是推动企业经营规范化信念化和形成团队意识的精神动力。当然,还要进一步完善、充实其内涵。目前当务之急是要进行全员教育,大张旗鼓地弘扬集团公司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自觉地在各项工作中认真地、扎扎实实地实践,使其成为巨大的精神动力,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二、把塑造企业形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经常性工作来抓。企业形象,从消费者角度讲,是人们对企业的一种看法和认识;从企业的角度讲是潜在的销售额,是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取胜的重要手段。企业形象包括认知、信赖和好感。它由产品形象、员工形象、服务形象、企业其他文化形象等构成。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激励士气、改变现状、开拓未来,转化为巨大的有形的物质力量和物质财富。

塑造企业形象,一是要设计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简称CI)。CI称企业形象识别、企业策划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一张绿卡,能够推动企业文化的升华,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上升和社会地位的提高。CI有三个基本内涵:(1)理念识别(简称MI),包括企业使命、企业目标、经营思想、行为准则等。(2)行为识别(简称BI),包括经营理念指导下的一系列经营活动,将内部组织机构、员工行为准则都视为一种传播符号。(3)视觉识别(有称VI),包括企业标志、企业名称、广告语、口号、徽章、胸卡、名片、信封、信笺、企业招牌、标识、旗帜、运输工具、员工制服、企业环境建设等。这三种识别相互联系、逐级制约、共同作用、自成系统、故称为企业的识别系统。二是要立足于长远,反对只顾眼前;立足于真诚、反对虚假;立足于公众,反对只顾本企业;立足于防微杜汽车,防止产生形象危机;立足于创新,克服因循守旧。三是要注重企业形象的传播。传播有内部传播、新闻媒体传播、政府机关传播、社会公众传播、顾客传播、社区公众传播等。企业要根据形势、任务、目标的需要,适时策划好传播,以此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进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三、把楷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来抓。企业楷模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强化起着决定的作用,如果说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或核心的话,那么企业楷模就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化身和缩影,也就是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先进文化的体现者和代表人物。企业楷模是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导师,是人人仰慕的对象,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了企业的价值观念,因此他们能够做人所不能、人所不敢的事情。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企业追求的真谛,处于企业文化的中心位置,因而企业楷模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强化起着关键作用。楷模们是一种象征,是人们心目中崇敬的偶象和有形的精神支柱。如果没有他们,企业文化就会缺乏凝聚力而涣散与支离破碎。因此,加速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造就先进的企业楷模。企业在树立典型,造就楷模时,一是要善于发现楷模“原型”,二是要注意培养楷模,三是要着力塑造楷模。当楷模基本定型,企业应该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积极开展传播活动。提高其知名度和感染力,以楷模文化促进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企业的理念形象。

四、把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

实施创新工程(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自觉地把“持续创新力”作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来培养,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实施体制创新,就是要尽快调整和优化企业机构。在企业改制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企业改革,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精干管理层次。各级都要按照高效的原则,在定编、定员、定岗、定责的基础上,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实行竞争上岗,实现减员增效和精干高效的目的。

实施机制创新,就是以“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激活内部机制。一是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形成员工能进能出,择优录用的用人机制。二是改革人事制度,破除领导终身制,打破“干部”和“工人”身份界限,变身份管理为按岗位管理,形成适应企业发展的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三是改革分配制度,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消灭平均主义,形成收入随岗位贡献、业绩大小增减的机制,激活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施管理创新,就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适应形势要求的企规企法,明确目标、规范行为,强化责任,突出刚性,实现管理形式由行政隶属型向产权管理与宏观调控型转变,管理结构由劳务密集型向技术、智力密集型转变,管理方法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管理效果由单一

工程产品创效型向以工程产品创效与资本运作创效型转变。特别是对工程项目部管理,以《工程项目管理办法》为依据,完善项目部治理结构,坚持项目经理部的“三个一次性”的科学定位,建立项目经理激励机制,实行“两个直管”和“五大市场”,扎扎实实抓好“源头工程”建设,努力实现企业经营成果、核心竞争力增强和品牌名优工程增多、职工收入增加的“四增”目标。

实施科技创新,就是贯彻科技兴企方略,开拓新的领域,引进、培养和造就科技专家,加大科技开发、应用的投入,优化工程创优规划,提高工程质量标准、建立科技攻关组织,重奖创优工程,将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五、坚持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和强化企业文化的保证体系。

1、坚持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高层次追求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目标原则。就是科学地制定企业文化的发展目标,告诉和激励人们工作应如何做、做成什么样才是企业文化所要求的,不断强化目标行为,进而为实现目标而献身于事业之中。二是共识原则。企业文化不是企业中哪个人或哪个部门的文化,而是企业各部门、全体成员的文化。只有强调共识、全员参与、集思广益,使决策与管理都建立在全员聪明才智与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最科学的决策与管理。三是一体原则。就是坚持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之间的关系一体化。坚持一体原则,能够有效地建立起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有助于打破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之间的人为“界限”,使二者融为一体,建立共同的目标和相互支持、相互信赖的关系,为实现价值体系的“一体化”创造条件。四是卓越原则。卓越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向上的精神。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之所以优秀的生命与灵魂。它作为一种动力,促使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去努力学习、努力适应环境、努力创造事业上的佳绩。五是绩效原则。绩效是一项工作的结果,也是一项新工作的起点,坚持绩效原则,不光是要善于根据人们工作绩效大小进行奖励,以鼓励他们以更好的心态,更大的努力投入下一轮工作,而且还在于把人们的着眼点从“过程”转向“结果”,避免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同时,也要求企业转变管理方式,减少发号施令,为下级完成目标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帮助员工学会自主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六是亲密原则。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亲密性原则,既是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也是现代企业对员工所承担的责任决定的。这种亲密性原则,应体现在物质、制度、精神各个层面。要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员工的尊严和价值、培养员工“爱企如家”的精神。在企业大家庭中,使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者、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关系达到最佳和谐与亲密状态。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也是企业文化达到更高层次价值一体化目标的手段。

2、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保证体系。一是要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更新与技术改造。二是要提高产品质量、创造优质名牌。三是要搞好现场管理,优化生产环境。四是要完善工资制度和奖励机制,在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本着绩效与收入挂勾的原则,不断提高员的收入水平。五是抓好三线建设,完善员工生活设施,加强劳保措施,提高员工的生活水平。六是健全和完善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七是搞好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教育培训,使企业领导者成为生产经营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和内行,成为优秀企业文化的主导力量;使管理人员掌握现代管理和科学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主动实践、传播、建设企业文化;使员工提高思想觉悟、文化水平、操作技能,从而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奉献企业提供条件,为企业文化扎根、传播和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下载试论保险业的企业文化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保险业的企业文化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文化建设(定稿)

    企业文化建设1.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一、物质层文化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是物质文化的首要内容。其次企业的生产环境、企业容貌、企业建筑、企业广......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故企业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但不能完全等同于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

    企业文化建设

    海尔企业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定稿]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 中文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激烈,企业竞争多元化因素的介入,文化竞争越来越凸显出重要的决定意义。无形的企业文化在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拓展企业的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本站推荐]

    注重企业文化的落地实施,加强文化与战略的完美融合...... 普实公司以负责的态度、严谨的理论、实战的方法、敬业的精神竭诚向客户提供企业文化建设服务,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倡导......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道、魂、形、本、标 企业文化,很多经营者都认为是虚的,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大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往往是由一个人在一个小时之内按照自己的标准总结出来的,当然这样造出......

    企业文化建设

    论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精神和管理哲学为核心,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以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自豪感、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管理文化。国内和国外......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从企业的角度讲,企业文化是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是企业所依赖的一种文化价值观。企业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实现经济效益的独立核算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