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议题目-中华医学会
第四届亚太地区血栓与止血大会
2006年9月20日-23日 中国 苏州
会议背景
第四届亚太血栓与止血大会定于2006年9月20日至23日在苏州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大会由亚太血栓与止血协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中华医学会实验医学分会联合主办,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协办。本次会议名誉主席为王振义教授、院士,主席为阮长耿教授、院士。会议代表来自亚太各国和地区的血液学知名专家以及国内从事血栓与止血研究的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会议期间,将同时举行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继续教育项目,由ISTH指派的6位国际顶级专家学者将就目前血栓与止血研究领域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作精彩的学术报告。已应邀参加本届大会并在会上做重要演讲的国际著名学者有:David Lane, Gil White, Uri Seligsohn, Sam Schulman, Pier Mannucci, Giancarlo Agnelli, Alan Nurden, Ajay Kakkar, Koji Suzuki, Ken Clemetson等。已确定的特别专题会议包括血液凝固机制、血小板生理学与免疫学、出血性疾病、静脉血栓与栓塞、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活化治疗、新型抗血栓药物开发、癌症与血栓形成、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每个特别专题会议都有国内外知名学者参与主持和演讲,并将进行广泛的讨论。预计这次盛会将有600-800名中外学者参与。本次大会除全体会议外,还将组织12场专题讨论会,内容涉及广泛。
学术内容
一、ISTH继续教育学习班
1、David Lane 血液凝固及其调控
2、Gil White 血友病与血管性血友病
3、Uri Seligsohn 出血性疾病(除外血友病与血管性血友病)
4、Sam Schulman 静脉血栓栓塞症
5、Pier Mannucci 获得性与遗传性易栓症
1/5 第四届亚太地区血栓与止血大会
2006年9月20日-23日 中国 苏州
6、Giancarlo Agnelli 动脉血栓栓塞症(脑率中,冠状动脉综合症,心房纤维性颤动)
二、大会报告
1、Changgeng Ruan,or Alan Nurden 血小板:病理与临床
2、Ajay Kakkar 肿瘤与血栓形成
3、Koji Suzuki 血管炎症与止血异常
4、Ken Clemetson 蛇毒与止血
5、Toshiyuki Miyata,or Jing-Fei Dong ADAMTS-13
三、专题讨论会
1、血小板生成体外研究
2、黏附蛋白介导的血小板信号转导
3、凝血与纤溶
4、血管生物学,炎症与止血异常
5、亚洲地区的出血性疾病
6、治疗用血液制品
7、亚洲国家的DIC
8、亚洲人的易栓症
9、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疾病
10、血栓性疾病的治疗
11、抗栓药物的最新进展
12、中草药抗血栓治疗
2/5 第四届亚太地区血栓与止血大会
2006年9月20日-23日 中国 苏州
四、午餐讨论会
1、无出血危险的抗血小板治疗
2、抗血小板治疗的现状-亚洲地区的阿司匹林抵抗与ADP受体拮抗剂抵抗
3、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与血小板免疫学
摘要提交
一、会议摘要应在2006年5月31日前寄至会议秘书处。
二、会议正式语言为英语。
三、摘要应按以下格式书写:
1、标题:用黑体,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2、作者:另起一行,发言者的名字下面用横线标明。名字书写先写名后写姓;
3、单位:另起一行,包括负责作者的通讯地址与电子信箱;
4、在单位与摘要内容之间留一空行;
5、摘要内容只安排一段,整个摘要(标题、作者、地址与摘要内容)限400个单词,不要加入图片和图表;
6、可以使用缩略语,但第一次出现时要先写完整单词,在括号内写明缩写。
7、关键词:在摘要后可以加上关键词(不超过5个)
*不合上述要求的摘要、以传真形式发送的摘要以及在截止日期后收到的摘要将不被接受。摘要提交表格以及摘要样本可以从本次会议的会议网站http://下载。
摘要可以在网上在线提交或者通过电子邮件将摘要提交表发送至 uujihsmc@public1.sz.js.cn
四、会议将设立青年研究奖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YIA)。
3/5 第四届亚太地区血栓与止血大会
2006年9月20日-23日 中国 苏州
重要日期
摘要提交截止日期:2006年5月31日; 投寄YIA的摘要截止日期:2006年4月30日; 摘要接收通知截止日期:2006年6月30日。
附设展览
会议附设展览将与大会同期进行。欢迎相关公司、企业以及研究机构参加展览。具体信息请访问会议网站http://
联系方式
4th APCTH 秘书处 王莉萍 赵凌颖 江苏血液研究所
苏州十梓街188号,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15006 电话:0512 65113556 或 65101708 传真:0512 65113556 电子邮件:uujihsmc@public1.sz.js.cn
4/5 第四届亚太地区血栓与止血大会
2006年9月20日-23日 中国 苏州
回 执
请于2005年12月31日前填好此表,并以附件形式发电子邮件至:
uujihsmc@public1.sz.js.cn
姓名: 职业:
单位: 邮政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是否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班? 是的,我要参加 不,我不参加 我想提交摘要,题目是: 我希望的发表方式是: 大会发言 墙报
5/5
第二篇:中华医学会
2011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承前启后,不断开拓创新,优化办刊思路,严抓编辑质量,保证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各种奖项51刊(次)。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继2008年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3项奖项之后,再接再厉,又摘取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5项奖项,其中获得出版单位及期刊奖项3项: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共50家),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科技期刊共10种),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荣获期刊奖提名奖(科技期刊共20种)。
13种期刊入选2011中国科协精品期刊示范项目和英文版期刊国际推广项目,共获资助金额135万元。其中获得B类项目7项: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肿瘤学杂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非资助项目6项: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骨科杂志。
11种期刊入围201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2010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华儿科杂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13篇论文入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选的“2010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骨科杂志各2篇,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妇产杂志各1篇。
24种期刊入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选的第2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分别是: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国地方病学杂志、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华儿科杂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肿瘤杂志。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回望全年,我们取得了丰硕成果。2012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将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培育编辑队伍,提高学术质量,扩大学术影响,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引领作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将为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中国医学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中华医学会规章制度
目 录
第一部分:会章、会费标准
中华医学会章程
中华医学会各类会员会费标准 第二部分:议事规则
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议事规则
中华医学会理事会工作委员会议事规则 第三部分:组织管理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专业学组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管理办法 第四部分:业务活动 学术交流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学术会议管理办法 继续教育
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条例
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条例实施细则 财务管理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网络信息服务
试行)(中华医学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试行)中华医学会网络支付平台使用管理办法 编辑出版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辑委员会通则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评估体系
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编辑委员会通则
中华医学会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会名称为中华医学会,英文名称为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缩写为CMA。
第二条 中华医学会(以下简称本会)是全国医学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的公益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第三条 本会的宗旨是:团结组织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和卫生工作方针为宗旨,崇尚医学道德,弘扬社会正气。坚持民主办会原则,依法维护会员与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提高医学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促进医学科学技术队伍的成长,促进医学科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为会员和医学科技工作者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四条 本会办会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围绕国家各个时期的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和卫生工作有关任务开展工作。树立依靠科技进步,面向经济建设的思想。提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反对学术不端行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患者和受试者,倡导“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的科学精神。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加强中西医团结合作。发扬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优良传统。
第五条 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业务上接受卫生部的指导和管理。
第六条 本会住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2号,邮政编码:100710。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七条 本会业务范围
(一)开展医学学术交流,组织重点学术课题探讨和科学考察等活动,密切学科间、学术团体间的横向联系与协作。
(二)编辑出版医学学术、技术、信息、科普等各类期刊、图书资料及电子音像制品。
(三)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组织会员和医学科技工作者学习业务,不断更新会员和医学科技工作者医学科技知识,提高医学科学技术业务水平。
(四)参与开展毕业后医学教育及专科医师培训、考核等工作。
(五)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医学卫生科普宣传、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医学卫生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六)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开展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工作,制定和更新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七)开展医学科技项目的评审工作,开展临床应用新技术的论证工作,开展医学科技决策论证,提出医药卫生科技政策和工作方面的建议,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八)发展与国(境)外医学团体和医学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和交往,开展与国际、台港澳地区医学学术交流与合作。
(九)开展医药卫生科技咨询与服务工作,举办医药卫生科技展览,促进医学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
(十)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评选奖励优秀医学科技成果,包括学术论文和科普作品等,主办中华医学科技奖的评审与奖励工作。
(十一)发现、推荐和培养优秀医学科技人才。
(十二)宣传、奖励医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医务人员。表彰、奖励在医学科技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会员和在学会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学会工作人员。
(十三)向党和政府反映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依法维护会员与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举办为会员服务的事业和活动。
(十四)开展学风和医学伦理道德建设工作。
(十五)承办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工作任务。
第三章 会 员
第八条 本会会员类别为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两类;个人会员类别为普通会员、专科会员、专家会员、资深会员和名誉会员五类。第九条 会员条件
承认本会章程,遵纪守法,践行科学道德规范,有加入本会意愿,符合下列条件的,可申请成为本会会员。
(一)普通会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高等医学院校毕业,获得执业许可的住院医师、助教、实习研究员、助理编辑、技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
2.从事与医学专业有关工作,具备以上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者;
(二)专科会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本会普通会员中,取得主治医师(或相应)技术职务后,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要求,从事本专业工作五年以上者; 2.经过专科医师培训已取得专科医师资格者; 3.取得本专科副主任医师或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者;
4符合经本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审定的专科分会规定的其它条件者。
(三)专家会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从事本专业工作20年以上的专科会员,取得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或相应职称,具有较高的学术威望,热心本会和所在专科分会工作,能履行专家会员义务者;
2.任专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副主编及以上职务,在本专业领域作出突出贡献者;
3.符合经本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审定的专科分会规定的其它条件者。
(四)资深会员
在学科发展中作出重要贡献,年龄在75岁以上的专家会员,能履行资深会员义务者。
(五)名誉会员
著名的外籍医学专家和我国台、港、澳地区的著名医学专家,支持本会工作,对我国医学科技事业发展有重要贡献者,或非医学界的外籍专家和知名人士,支持本会工作,对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医学交流做出重要贡献者。
(六)单位会员 包括: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建生产建设兵团医学会以及与本会专业有关,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
2.与本会专业有关、自愿参加本会活动,支持本会工作,具有一定社会影响,有一定数量科技人员,依法成立并登记的社团,医疗卫生、医学教育、医学研究机构、医药企业单位。第十条 入会程序
普通会员由本人提交申请书,本会普通会员两人介绍或所在单位推荐,由本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常务理事会审查,报本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审批,由本会统一管理。
专科会员由本人提交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同意及专科分会审核推荐,报本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审批,由本会统一管理。
专家会员由本人所在专科分会审核推荐,报本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审批,由本会统一管理。
资深会员由专科分会或本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提出推荐人选,报本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批,由本会会长聘任。名誉会员由本会专科分会常务委员会或本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提出推荐名单,报本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批,报业务主管单位备案后,由会长授予证书。
单位会员由单位法定代表人向本会提出书面申请,经本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审查,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批后发给证书。第十一条 各类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一)普通会员与专科会员
1.权利 享有本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享有对本会和所在专科分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可优先参加本会和所在专科分会组织举办的国(境)内、外有关学术活动,优先取得本会或所在专科分会的学术资料,并优先选派参加有关的国际学术会议。享有退会的自由。
2.义务 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和所在专科分会的决议、决定,完成本会和所在专科分会委托的工作任务。参加本会和所在专科分会组织的有关社会公益活动。按期缴纳会费。支持本会事业的发展。维护本会的合法权益。向本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二)专家会员
除享有和履行普通会员与专科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外,尚有以下权利和义务: 1.权利 免费获得本会学术活动计划表、中华医学信息导报、相关学术期刊或所在专科分会论文汇编。可优先被推选为中华医学会各工作委员会委员及中华医学会相关专科分会的学组组长、委员以上职务候选人。
2.义务 参与本会组织的对国家卫生工作发展战略、政策、重大决策的论证、咨询等活动。
(三)资深会员
除享有和履行普通会员与专科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外,尚有以下权利和义务:
1.权利 终生享有资深会员资格。免费获得本会学术活动计划表、中华医学信息导报、相关学术期刊或所在专科分会论文汇编。2.义务 参与本会组织的对国家卫生工作发展战略、政策、重大决策的论证、咨询等活动。
(四)名誉会员
1.权利 享有对本会工作的建议权。
2.义务 应邀参与本会组织的对国家卫生工作发展战略、政策、重大决策的论证、咨询等活动。
(五)单位会员 1.权利 享有本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享有对本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可优先参加本会组织举办的国(境)内、外有关学术活动,优先取得本会的学术资料。可要求本会给予技术咨询,在本会的支持和协助下举办学术活动。享有对本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2.义务 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的决议、决定,完成本会委托的工作任务。参加本会组织的有关社会公益活动。按期缴纳会费。支持本会事业的发展。维护本会的合法权益。向本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 各类会员证书(聘书)由本会统一印制。
第十三条 普通会员、专科会员、专家会员、单位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会,并交回会员证书。一年不缴纳会费或不参加本会及有关专科分会活动者,视为自动退会,收回会员证书。对其他严重违反本会章程者,经本会组织工作委员会讨论通过,报本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批准后,予以除名,并追回会员证书或聘书。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
第十四条 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其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本会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决定名誉职务的设立和人选;
(四)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五)决定本会的工作方针和任务;
(六)通过提案和决议;
(七)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
(八)决定终止事宜;
(九)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五条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同意方可有效。第十六条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召开时,须经理事会讨论通过,报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十七条 理事会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工作,对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负责,每届任期五年。第十八条 理事会职权:
(一)执行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或决定;
(二)选举或罢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
(三)筹备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
(六)决定副秘书长和本会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七)决定各类会员的除名;
(八)审批学术计划和工作计划;
(九)领导本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十)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一)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九条 理事会会议需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可召开。其决议需经到会理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生效。理事会会议每年召开一次,特殊情况可采取通讯形式。
第二十条 本会设常务理事会,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第十八条第一、三、五、六、七、八、九、十项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每届任期五年。常务理事由理事会从理事中选举产生。常务理事人数不得超过理事人数的三分之一。第二十一条 常务理事会会议需有三分之二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可召开,其决议需经到会常务理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有效。第二十二条 常务理事会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必要时可提前或延期召开,特殊情况可采取通讯形式。
第二十三条 本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政治素质好;
(二)在本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三)会长、副会长最高任职年龄不得超过七十周岁,秘书长为专职,任职时年龄不超过六十二周岁;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日常工作;
(五)未曾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
(六)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四条 本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由理事会从常务理事中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任期五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经会员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会员代表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第二十五条 本会当选会长、副会长、秘书长超过最高任职年龄的,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六条 本会会长为本会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代表本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因特殊情况,受会长委托,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副会长或秘书长可以担任法定代表人。本会法定代表人不得兼任其他团体的法定代表人。第二十七条 本会会长的职责:
(一)召集、主持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会议、常务理事会会议;
(二)检查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及理事会会议和常务理事会会议决议、决定的落实情况。
第二十八条 本会秘书长的职责:
(一)主持办事机构的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工作计划;
(二)协调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书长人选以及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或办事机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人选,报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定;
(四)决定办事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
(五)处理本会其他日常事务。
第二十九条 理事会根据工作需要,可酌情设立若干工作委员会,分别承办理事会交办的有关工作任务。
第三十条 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批准,本会按不同学科或专业,成立相应的专科分会,名称为“中华医学会某某分会”。专科分会是理事会领导下的学术分支机构,负责组织本学科(专业)的学术活动。专科分会不是法人社团,不另立章程;专科分会实行委员制,由本会、专科分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民主协商推举全国委员,组成委员会,由委员会民主协商推选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常务委员,组成常务委员会。主任委员须报本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
第三十一条 本会设立工作委员会和专科分会,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审批。
第三十二条 根据需要,本会设置若干专职工作人员,组成办事机构,接收卫生部的领导(或管理)。
第三十三条 本会在编专职工作人员的任职、技术职称、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等,执行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
第五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三十四条 本会经费来源:
(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本会会员代表大会有关决议收取的会员会费;
(二)国(境)内外个人或单位、企业、团体的捐赠;
(三)中国科协和卫生行政部门拨款;
(四)有关部门资助;
(五)在本会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六)学会基金;
(七)利息;
(八)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五条 本会经费用于本会业务范围的活动和事业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三十六条 本会经费管理
(一)本会实行常务理事会领导下的民主理财管理体制,经费收支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二)本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财务审计制度,保障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三)本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专职会计人员。会计不兼任出纳。会计人员要进行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四)本会资产管理执行国家有关财务制度,接受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及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的监督。
(五)本会在理事会换届改选或更换法定代表人前,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财务审计。
(六)本会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指定的审计组织对基金进行财务审计。
第三十七条 本会的资产属公有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挪用。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三十八条 对本会章程提出修改意见,须有十名以上会员联名提议,经理事会同意后报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审议。
第三十九条 本会修改章程,经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须在十五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经其同意,报民政部核准后生效。
第七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财产处理 第四十条 本会终止须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经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同意,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到民政部办理注销手续后方可生效。
第四十一条 本会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部门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负责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活动。
第四十二条 本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业务主管部门和登记管理机关监督下,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章程经本会二○一○年四月二十五日第二十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第四十四条 本会会徽为,外部轮廓呈杏花形,中心为蛇和杖,蛇缠绕在杖上,背景为中国地图,其下为中华医学会成立的年份“1915”。图内上、下方的文字分别为本会的中、英文名称。第四十五条 本章程解释权属于本会理事会。本章程自民政部核准之日起生效。
中华医学会各类会员会费标准
(2010年4月25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通过)
一、普通会员会费标准为50—l00元/年。
二、专科会员会费标准为200—500元/年,专家会员会费标准为500—1 000元/年。
三、资深会员及名誉会员免收会费。
四、企业单位会员会费标准为30万元/年,非企业单位会员会费标准为1万元/年。
五、遵照国家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大会责成常务理事会制定具体会费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议事规则(第24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中华医学会章程》的规定制定常务理事会会议议事规则
一、议事范围:
(一)贯彻执行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或决定;(二)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组织筹备事项;
(三)审批资深、名誉、单位会员,决定各类会员的除名;(四)审议本届理事会五年工作规划;
(五)审批学会工作计划和学术计划;听取审议学会办事机构、工作委员会等计划实施进展情况的汇报;(六)审议学会财务运行情况;
(七)审批学会办事机构职能部门的设置事项;(八)审批副秘书长等负责人的任免;(九)审议学会重要的规章、制度;
(十)审批专科分会的设立及系列杂志的创办;(十一)审批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
(十二)审批对学会工作有重大贡献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的决定;(十三)审议向国家有关部门推荐优秀人才事宜;(十四)审议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重要工作;(十五)审批参加国际学术组织;
(十六)审议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医学交流的有关事项;(十七)其它须经常务理事会审议的重要事项;
二、议事程序及要求:
(一)会议每年四次,其中两次选择适宜的议题内容,以通讯方式召开。提请会议审议的事项和议题,由学会行政办公会、秘书长办公会、各专业工作委员会提,由学会办事机构负责归集。
(二)会议由会长或会长委托副会长召集和主持,全体常务理事参加;办事机构领导班子成员中的非常务理事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列席。召集人根据工作需要和议题内容,决定其他列席人员。
(三)会议对有关重要事项的决定和决议,由常务理事通过表决作出,表决可采取口头、举手、投票和填写《审议意见反馈表》等方式进行;如遇到一些重要事项存在较大分歧意见,召集人可根据会议情况做出暂缓表决的决定,待进一步调查研究后,提交下次会议进行表决。
(四)会议执行民主集中制。个人可以保留小同意见,但不能违反或不执行会议通过的决定、决议;会议执行当事者回避制度;遵守会议纪律。
(五)会议通知应于会前一周,主要议题及有关文件应于会前二周送达全体常务理事。常务理事因特殊情况不能出席时,须通过回执请假和说明理由,否则,视为“弃权“。会议在三分之二及以上常务理事回执确认出席时,方可召开。会议决定、决议在获得会议三分之二及以上常务理事同意时,方可生效。当实际到会少于回执确认出席人数,且未达到常务理事人数的三分之二时,会议审议的决定、决议须在会后征求未到会常务理事的意见,“弃权”者除外,获本次确认出席常务理事的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后,方可生效。
(六)会议以通讯形式召开时,提请审议的议题、文件及《审议意见反馈表》应提前三周,以速递邮寄或电子邮件方式送达全体常务理事。常务理事进行审议时,可直接填写《审议意见反馈表》,也可同时在文件上标注或另纸书写,并按要求时限以邮寄或传真方式回复审议意见,未及时回复审议意见的,视为“弃权"。当有三分之二及以上常务理事按要求复审意见时,通讯会议的决定、决议,须获其中三分之二及以上常务理事同意方可生效。
(七)常务理事会会议须做好会议记录及文件归档,并在会后形成纪要。纪要经会长签发后,印发全体理事、名誉理事,各专科分会主任委员、秘书,学会办事机构各部门;报送卫生部、中国科协、民政部等上级有关领导及部门;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学会,各副省级城市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理事会工作委员会议事规则(第24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一、工作委员会根据《章程》规定和工作需要确定议事范围。
二、工作委员会由主任委员根据工作需要召集并主持会议。可采用会议或通讯的形式。
三、会议议事内容由秘书部门提出审请,报中华医学会秘书长办公会研究讨论,经主任委员认可后,由秘书部门整理形成会议议程及议事内容。秘书部门一般应于会前一周将会议通知、议程、议事内容及相关资料寄送至全体委员处。
四、会议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主任委员集中多数委员意见形成决议。会议形成决议后,应以《中华医学会X X 工作委员会会议纪要》形式上报常务理事会审议或备案。
五、工作委员会全体委员及秘书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应按时出席工作委员会会议。如因故不能出席会议,须履行请假手续。
六、根据工作需要和议事内容要求,主任委员可邀请相关人员列席会议,提供专家意见以供工作委员会参考。
七、参会人员如有与会议内容发生利益关系事项时,应执行回避制度。
八。参会及列席人员有对会议内容保密的任务。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管理规定
(第24届理事会第九次常务理事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的管理,根据《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组织通则(试行)))和《中华医学会章程》,结合中华医学会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的组织建设、日常工作和学术活动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是中华医学会领导下的非独立法人学术分支机构,负责组织本专科的学术活动。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设立青年委员会,并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设立相应专业学组。
第四条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的命名方式为:“中华医学会”加“专科名称”加“分会”。
第二章 专科分会的职责和工作制度
第五条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承担下列任务:
(一)组织本专科分会的学术交流活动,组织评议、审定学术论文,推荐优秀论文和科普作品,推荐优秀科研成果;
(二)按照中华医学会会员管理的有关规定积极发展专科会员和专家会员;
(三)通过编委会对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本专科杂志发挥学术指导作用;
(四)组织本专科的专科医师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推广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
(五)发现、推荐、培养本专科优秀中青年人才,团结本专科科技人员,反映他们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六)掌握本专科的国内外科技动态,承接有关学术咨询任务,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学科发展和医学科技发展建议;
(七)完成专科分会临床科研资金的募集、立项、考核评议工作;
(八)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相关专科分会的学术活动;
(九)领导本专科分会下设的青年委员会和专业学组工作;
(十)完成中华医学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六条 专科分会设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常务委员会负责专科分会的日常工作。专科分会委员会职责包括:
(一)根据中华医学会的总体规划和专科分会承担的任务,制定专科分会本届任期的工作规划、计划及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本专科分会学术交流、专科医师培训、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和科学普及工作;
(三)组织实施本专科分会自身建设,发展专科会员和专家会员,受理本专科分会会员的建议和意见;
(四)组织编发本专科分会工作。悠结、会议纪要、工作简报、活动大事记;
(五)向中华医学会报告工作。
第七条 专科分会委员会贯彻民主办会原则,实行主任委员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重大事项须经分会委员会全体会议或其产生的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并及时向中华医学会报告。
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常委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的时间、地点和内容须预先通知中华医学会相关部门,会议纪要须及时上报和下发。
第三章 专科分会成立的条件和办理程序
第八条 专科分会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本专科已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与中华医学会其他专科分会不存在交叉重复;
(二)本专科已形成覆盖全国的学术队伍,并有学术造诣较深的学科带头人、科技骨干和一批热心学会工作的中华医学会会员队伍;
(三)具备独立开展本专科国内外学术活动的能力。第九条申请成立专科分会,应由该专科的学术带头人提议,并有7-10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中华医学会会员作为发起人,提出成立该专科分会的申请,填写新建专科分会申请表,报中华医学会。
第十条 中华医学会受理新建专科分会的申请后,经组织工作委员会审查同意,提交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审批。常务理事会审批同意后,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并经民政部登记、注册。
中华医学会应从受理新建专科分会申请之日起半年内,将申请的办理情况反馈给申请组建专科分会的发起人。
第十一条 新建专科分会获准登记注册后两年内,由中华医学会与专科分会发起人协商成立新建专科分会筹备组,完成组建工作,并开展有效的学术活动。两年未能完成组建工作的,视为自动放弃专科分会成立资格。
第四章 专科分会委员会的组成和产生办法
第十二条 专科分会委员会设委员45-91名。其中常务委员15-29名。设前任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各1名,副主任委员2-4名。
主任委员主持专科分会委员会工作,前任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分工负责,协助主任委员工作。
委员名额分配,应充分考虑地区分布和本专科各主要领域,不宜过分集中。
55岁以下的委员数量,不少于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常务委员数量,最多不得超过委员人数的三分之一。第十三条专科分会委员会委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为本学科中华医学会专科会员;
(二)从事本专科专业技术工作,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在省级医学会相应专科分会一般任常务委员以上职务;
(三)热心学会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能联系和团结本专科广大技术工作者;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日常工作;
(五)新当选委员年龄最高不超过60岁,连任委员和新建专科分会的发起人年龄不超过65岁。
一人最多在中华医学会两个专科分会同时任职。
第十四条 新建专科分会委员会委员的遴选,由中华医学会与专科分会发起人协商成立的新建专科分会筹备组组织实施。筹备组应在广泛征求省级医学会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专科分会委员会委员建议名单,报中华医学会秘书长办公会审核批准。第十五条 专科分会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因故不能按期换届时,由常务委员会向中华医学会提出申请,报中华医学会秘书长办公会批准同意,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十六条 换届时委员更新的比例为总数的三分之一。
专科分会委员会任期届满前六个月,中华医学会应组织召开换届启动会,面向专科分会全体委员对本届委员是否留任进行通讯预选,并对下届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人选征求意见;协调本届常务委员会根据预选结果提出下届委员会留任委员和不留任委员建议名单,以及新增补委员名额分配意见;并向各省级医学会下达新一届委员会委员拟任人选名额分配意见、拟任人选要求和建议名单。各省级医学会应根据名额分配意见和拟任人选要求,经民主程序并经征求拟任人选所在单位的意见,推荐建议名单上的拟任人选或符名条件的其他拟任人选。
新增加委员名额的省份在推荐委员时,一般不从现有委员同一法人单位中产生。
拟任专科分会委员者,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遵纪守法,未曾受过刑事处罚。
中华医学会根据各省级医学会上报的委员拟任人选名单和留任委员名、单,提出新一届委员会建议名单,经与专科分会沟通后,报中华医学会秘书长办公会审定。
中华医学会应将新一届委员会委员情况,及时通知本人和相关省级医学会。第十七条 专科分会委员连任一般不超过三届。担任常务委员者,委员连任最长不超过五届。对专科分会有特殊贡献且年龄不超过55岁的委员,经专科分会常务委员会推荐并报中华医学会秘书长办公会批准,可以再任一届。卸任委员隔届可以再任。
第十八条 确因工作需要,在严格控制总人数的前提下,专科分会常委会可以提出增补个别委员的建议,报中华医学会秘书长办公会审批。拟增补的委员须符合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委员的条件,但需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在本专业领域有造诣,成绩特别突出。拟增补委员人选一般不从现有委员同一法人单位中产生。专科分会委员会委员去世、因病或其它原因不能履行职责的,可由该委员所在省级医学会再另报同一专业、符合专科分会委员条件的人选替换。
专科分会聘任香港、澳门特区,台湾省以及外籍名誉委员,须征求国际交流与合作及港澳台事务工作委员会的意见,经组织工作委员会审批。
第十九条 专科分会新一届委员会委员确定后,专科分会应召开常务委员会议,提出新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候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人选的建议名单。
第二十条 中华医学会应适时组织召开专科分会新一届委员会全体会议,由全体委员采取等额或差额的方法,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常务委员和候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必须从委员中产生。一个法人单位原则上产生一名常务委员。候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必须从常务委员中产生。常务委员一般应是本学科中具有较高学术威望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
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为下一届委员会当然的委员、常务委员。如无特殊情况,主任委员为下一届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为下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选举时,到会委员必须达到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二。根据确定的常务委员和候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人数,获得出席会议委员半数以上选票且得票多的候选人当选。如果两人或两人以上得票相等,难以确定当选者,或者获得半数以上选票者未达到应选人数时,应重新投票,直至确定最后当选者。
第二十一条 专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很高学术水平,在全国本专科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威望;(二)热心学会工作,能领导和团结本专科广大科技工作者,具有良好职业道德;
(三)当选主任委员时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7岁,身体健康。第二十二条 专科分会的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不得兼任中华医学会其他专科分会的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职务。
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在任期内,因故不能主持专科分会工作时,由候任主任委员代理主任委员主持工作,并报中华医学会备案。第二十三条 专科分会委员会可聘任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1人,由常务委员或委员担任。聘工作秘书1-2人。秘书长、副秘书长的人选,由前任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协商提名;工作秘书由主任委员提名,经常务委员会批准。
专科分会应及时将秘书长、副秘书长和工作秘书名单报中华医学会备案。
第二十四条 专科分会委员会可聘任名誉主任委员和顾问。卸任的前任主任委员可聘为新一届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卸任的副主任委员和常务委员可聘为新一届委员会顾问。名誉主任委员、顾问均任期一届。
第二十五条 专科分会新一届委员会成立后两年内不开展学术活动的,经中华医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审议,报常务理事会批准,限期改正或按程序调整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第二十六条 当选的专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由中华医学会颁发证书;名誉主任委员、顾问由中华医学会颁发聘书;专科分会的秘书长、副秘书长和工作秘书由专科分会颁发聘书。卸任的前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名誉主任委员、顾问,由中华医学会颁发表彰状。第二十七条使用专科分会的公章需经主任委员批准。公章由秘书长保管并负责使用登记。
第五章青年委员会
第二十八条 青年委员会在专科分会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本专科分会青年委员的发展和学术活动等工作。
青年委员会须遵守中华医学会及其专科分会的相关规定,不另定青年委员会章程,不刻制印章,不单独设立网站,不使用单独的标识。第二十九条 青年委员会由25-51人组成,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一4名,每届任期三年。
第三十条 青年委员会委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为本学科中华医学会专科会员;
(二)从事本学科专业技术工作,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三)热心学会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联系和团结本学科科技工作者;(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日常工作;(五)年龄在45岁以下; 青年委员连任不超过三届。
第三十一条 青年委员会成立或换届时,由省级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常务委员推荐青年委员候选人人选,并经征求青年委员候选人所在单位的意见,由专科分会常务委员会审批,报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备案。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由专科分会的主任委员兼任,副主任委员通过选举的办法产生。青年委员会委员、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由中华医学会统一颁发证书。
青年委员会换届调整工作,一般应在专科分会换届改选后半年内完成。
第三十二条 青年委员会应根据自身特点,在专科分会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学术活动。在专科分会统一部署下,组织青年委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青年委员会的学术活动计划,须经专科分会审议通过后,上报中华医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审批,列入学会计划后方可实施。未经批准,青年委员会不得擅自组织学术活动。
青年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会议内容包括:按照专科分会的要求和部署,制定工作计划,检查和评估工作完成情况,讨论青年委员会委员提出的议案等。
第六章 专业学组
第三十三条 专业学组是由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设置的内部专业性学术组织,接受专科分会领导,并在其部署下开展学术活动。学组须遵守中华医学会及其专科分会的相关规定,不另定学组章程,不刻制印章,不单独设立网站,不使用单独的标识。
第三十四条 新建专业学组,应由专科分会常委会向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提交申请,经审查后上报中华医学会秘书长办公会审核,由中华医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批准。
新建专业学组成员的遴选,由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与专科分会协商进行,并报中华医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批准。
第三十五条 专业学组由15-41人组成,设组长1人,副组长2-4人。第三十六条 学组委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为本学科中华医学会专科会员;
(二)从事本学科专业技术工作,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三)热心学会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联系和团结本学科科技工作者;(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日常工作;
(五)新当选委员年龄最高不超过60岁,连任成员和新建学组的发起人年龄不超过65岁;
(六)学组委员连任一般不超过三届。
学组组长和副组长候选人应为当届学组委员;学组组长连续任期原则上不超过二届。
第三十七条 专业学组组长、副组长及学组委员换届人选,由专科分会学组组长提出计划,报专科分会和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由组织 管理部组织完成通讯预选后会同专科分会制定学组换届方案并实施。换届后的学组委员名单报中华医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批准,由中华医学会统一颁发证书。
专业学组委员每届任期三年。学组换届调整工作,一般应在专科分会换届改选后半年内完成。
第三十八条 专业学组在专科分会的领导下,开展本专业的学术活动,掌握本专业的学术动态,定期向专科分会委员会汇报学术交流情况和工作成效。
专业学组的活动计划,须经专科分会审议后,上报中华医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审批,列入学会计划后方可实施。未经批准,专业学组不得擅自组织学术活动。
第七章 专科会员和专家会员
第三十九条 专科会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本会普通会员中,取得主治医师(或相应)技术职务后,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要求,从事本专业工作五年以上者; 2。经过专科医师培训已取得专科医师资格者; 3。取得本专科副主任医师或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者;
4符合经本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审定的专科分会规定的其它条件者。第四十条 专家会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从事本专业工作20年以上的专科会员,取得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或相应职称,具有较高的学术威望,热心本会和所在专科分会工作,能履行专家会员义务者;
2。任专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副主编及以上职务,在本专业领域做出突出贡献者;
3。符合经本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审定的专科分会规定的其它条件者。第四十一条 入会程序
专科会员由本人提交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同意及专科分会审核推荐,报本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审批,由本会统一管理。
专家会员由本人所在专科分会审核推荐,报本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审批,由本会统一管理。第四十二条 权利和义务:(一)专科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1。权利享有本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享有对本会和所在专科分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可优先参加本会和所在专科分会组织举办的国(境)内、外有关学术活动,优先取得本会或所在专科分会的学术资料,并优先选派参加有关的国际学术会议。享有退会的自由。
2。义务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和所在专科分会的决议、决定,完成本会和所在专科分会委托的工作任务。参加本会和所在专科分会组织的有关社会公益活动。按期缴纳会费。支持本会事业的发展。维护本会的合法权益。向本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二)专家会员的权利和义务除享有和履行会员与专科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外,尚有以下权利和义务: 1。权利免费获得本会学术活动计划表、中华医学信息导报、相关学术期刊或所在专科分会论文汇编。可优先被推荐为中华医学会各工作委员会委员及中华医学会相关专科分会的学组组长、委员以上职务候选人。
2。义务参与本会组织的对国家卫生工作发展战略、政策、重大决策的论证、咨询等活动。
第八章 学术资料和财物管理
第四十三条 专科分会应对本分会组织开展的各种学术活动资料、会议总结或纪要等进行认真收集、整理,妥善保管。
第四十四条 专科分会的财务、固定资产管理,按中华医学会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五条 专科分会换届调整时,应及时做好公章、固定资产、学术档案、工作文档以及网络数据库和系统账号等的移交,通报经费状况,确保本专科分会工作的连续性。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本规定于2011年9月9日经中华医学会第24届理事会第九次常务理事会会议(通讯)审议通过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7年4月21日中华医学会发布的《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管理规定》即行废止。
第四十七条 本规定的解释权属于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专业学组管理办法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专业学组英文XXX GroupChinese Society of XXX的组织建设和学术活动特根据《中华医学会章程》和《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管理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条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专业学组以下简称学组是根据医学临床、教育、科研和科普工作的发展需要由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以下简称专科分会设置的内部专业性学术组织接受专科分会领导并在其部署下开展学术活动。
第三条 学组须遵守中华医学会及其专科分会的相关规定不另定学组章程不刻制印章不单独设立网站不使用单独的标识。对外开展活动时须经专科分会批准并以中华医学会XX专科分会XX学组的名义进行。
学组的新建、更名、合并和撤消
第四条 学组的新建
1.申请。专科分会设置新学组需经专科分会常委会讨论通过并向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提交《中华医学会XX专科分会关于设置XX专业学组的申请报告》以下简称《申请报告》。《申请报告》的内容须包括拟设置学组的学术领域现状及发展方向设置学组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学组的定位学组目前的队伍情况以及今后的活动范围和发展设想等。2.审核。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在收到专科分会提交的《申请报告》后将在审查设置学组的必要性、会商相关专科分会评估是否与现有学组的专业领域存在交叉重叠等问题后上报中华医学会秘书长办公会审核。
3.批准。中华医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根据《申请报告》和中华医学会秘书长办公会的审核意见决定是否设置该学组。在中华医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批准后由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通知专科分会专科分会即可开展设置学组的筹备工作。对未获中华医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批准的申请由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通知专科分会相应结果。专业学组成员的遴选,由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与专科分会协商进行,并报中华医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批准。第五条 学组的更名和合并
经专科分会常委会批准后专科分会可向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提交学组更名或合并的书面申请。经中华医学会秘书长办公会审核、组织工作委员会批准后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将书面通知提出申请的专科分会专科分会即可通知其下属学组开始更名或合并的工作。
第六条 学组的撤消
一、经专科分会常委会批准后专科分会可向中华医学会组织管 理部提交撤销下属学组的书面申请。
二、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也可依据学组下列情形之一提出撤 销学组的动议:
1.学组的成员数不足15人; 2.学组连续两年不开展学术活动;
3.学组有严重违反《中华医学会章程》、《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管理规定》、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决议或中华医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决议等规定的行为被警告后仍不改正者;
4.需要撤销学组的其他有关情形。上述撤销学组的申请或动议经中华医学会秘书长办公会审核后报中华医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批准。中华医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作出撤销学组的决定该学组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
学组的组成
第七条 学组成员
1.学组成员由15-41人组成。2.成为学组成员的条件 1)为本学科中华医学会专科会员;
2)从事本学科专业技术工作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热心学会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能联系和团结本学科科技工作者; 4)身体健康能坚持日常工作;
5)新当选成员年龄最高不超过60岁连任成员和新建学组的 发起人年龄不超过65岁; 6)学组成员连任一般不超过三届。
3.成员构成应考虑单位分布每个学组来自同一法人单位的成员人数一般不超过二人。4.学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1)遵守学会章程和条例,执行专科分会和学组决议,维护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和学组的声誉和权益
2)关心学组工作按规定参加专科分会和学组组织的工作会议和活动完成专科分会和学组委托的工作 3)对学组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和进行监督。5.学组成员的自动退出机制
成员累计3次不参加学组或专科分会组织的学术会议、工作会议 等活动,视为自动退出,由专科分会上报中华医学会批准后生效。第第八条 学组组长
1.学组设组长1人,副组长2-4人。
2.条件:学组组长和副组长候选人应为当届学组成员;学组组长连续任期原则上不超过二届。
3.已担任学组组长职务者不再担任本专科分会其他学组组长职务。4.学组组长一般应为专科分会当届委员。5.学组组长的职责是:
1)代表学组向专科分会常委会负责与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保持密切联系,需要时列席专科分会常委会会议,及时汇报学组工作和重大事项的决定。2)组织、主持召开学组全体会议
3)会前拟定会议议程草案和相关文件供学组成员讨论和审议 4)完成会议纪要并报送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和抄报中华医学会相关部门
5)在专科分会的领导下制定学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6)向本专科分会网站提供有关本专业学组的内容并定期更新7)完成本专科分会布置的其他工作。6.学组组长的罢免
1)组长在任期间不能履行其职责时,如有半数以上成员提出改选组长的动议,则由专科分会常委会决定是否罢免组长,并重新确定组长人选。继任组长任职至当届学组任期届满为止,继任组长的任职不计为连续任期。
2)如学组评估连续两次不合格,由专科分会常委会解散该学组领导机构,重新确定组长和副组长人选。
学组的换届
第九条 学组每届三年。学组换届调整工作一般应在专科分会换届后启动并在专科分会换届后半年内完成 第十条 学组的换届程序
1.专科分会换届完成后,由学组组长提出学组换届计划,上报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和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同时,由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向全体学组成员进行通讯预选,对本届学组成员的留任或卸任及下一届学组组长及副组长人选进行摸底,学组成员的更新比例为总数的三分之一。
2.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会同专科分会讨论学组换届计划,结合通讯预选统计结果,制定学组换届方案并实施
3.专科分会可根据实际情况聘任或选举产生学组组长、副组长。如聘任学组组长、副组长,其人选需经专科分会通过,如选举产生学组组长、副组长,需由全体学组成员采取等额或差额的方法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
4.新的学组名单由中华医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批准。
5.学组成员、学组组长和副组长由中华医学会统一颁发证书。
学组的活动
第十一条 学组应根据各自特点,在专科分会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学 术活动。如专题学术研讨会等。组织本学组参加专科分会的学术年会。在专科分会统一部署下,组织成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第十二条 学组的学术活动计划,须经专科分会审议通过后,上报中华医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审批,列入学会学术计划后方可实施。在学术活动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会议纪要并上报专科分会和抄报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未经批准,学组不得擅自组织学术活动。学组学术活动须遵照《中华医学会学术会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第十三条 学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会议内容包括,按照专科分会的要求和部署,制定工作计划,检查和评估工作完成情况讨论学组成员提出的议案等。学组全体会议如需作出决议,须有三分之二成员到会,并有出席者半数以上同意方能生效。成员不能到会时不得委托他人代为参会或行使表决权。
第十四条 会议纪要和信息传播学组组长须在学组工作会议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签发会议纪要,并上报专科分会和抄报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同时更新专科分会官方网站上有关本学组的信息。
附则
第十五条 本管理办法经2011年7月28日第24届组织工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管理办法解释权归中华医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管理办法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英文:The Youth Committee of Chinese Society of XXX)的组织建设和学术活动,特根据《中华医学会章程》和《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管理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以下简称青年委员会)是为发现和培养青年人才,由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以下简称专科分会)设置的内部学术组织,接受专科分会领导,在其部署下开展学术活动。第三条 青年委员会的宗旨是:在专科分会的领导下,推动本专业青年医务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医学临床、教育、科研和科普工作之间的协作。促进青年医学工作者健康成长。
第四条 青年委员会须遵守中华医学会及其专科分会的相关规定,不另定青年委员会章程,不刻制印章,不单独设立网站,不使用单独的标识。对外开展活动时,须经专科分会批准并以中华医学会XX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的名义进行。
青年委员会的组成
第五条 青年委员会的青年委员
1.成为青年委员会的青年委员须同时具备如下条件: 1)为本学科中华医学会专科会员;
2)从事本学科专业技术工作,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热心学会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联系和团结本学科科技工作者; 4)身体健康,能坚持日常工作; 5)年龄在45岁以下;
6)青年委员符合以上条件的,连任不超过三届。2.青年委员的产生程序
青年委员会成立或换届时,由各省级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常务委员推荐青年委员候选人。候选人须在填写完毕申请表格并加盖所在单位公章后,报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由组织管理部会同专科分会常委会确定青年委员名单。青年委员由中华医学会统一颁发证书。3.青年委员构成应考虑单位分布,青年委员会中来自同一法人单位的青年委员人数一般不超过二人。
4.青年委员累计3次不参加青年委员会或专科分会组织的学术会议、工作会议等活动,视为自动退出,由专科分会上报中华医学会批准后生效。
5.青年委员会的青年委员由25-51人组成。第六条 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 1.青年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4人。
2.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由所在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兼任。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应为本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3.本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产生后,由专科分会确定本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职数及候选人,经过民主选举,确定副主任委员人选并报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备案。
4.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由中华医学会统一颁发证 书。
第七条 任期
青年委员会每届三年。青年委员会换届调整工作,一般应在专科分会换届改选半年内完成。
第八条 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的职责是: 1.组织、主持召开青年委员会全体会议。
2.会前拟定会议议程草案和相关文件,供青年委员会委员讨论和审议。3.督促形成会议纪要,并上报专科分会常委会和抄报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和学术会务部等相关部门。
4.在专科分会的领导下,制定青年委员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5.向本专科分会网站提供有关本青年委员会的内容,并定期更新。 6.完成本专科分会布置的其他工作。第九条 青年委员会青年委员的权利和义务
1.遵守学会章程和条例,执行专科分会和青年委员会决议,维护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和青年委员会的声誉和权益。
2.关心青年委员会工作,按规定参加专科分会和青年委员会组织的工作会议和活动,完成专科分会和青年委员会委托的工作。 3.对青年委员会、专科分会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和进行监督。
青年委员会的活动 第十条 青年委员会应根据自身特点,在专科分会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学术活动,如专题学术研讨会等。组织青年委员参加本专科学术年会。在专科分会统一部署下,组织青年委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第十一条 青年委员会的学术活动计划,须经专科分会审议通过后,上报中华医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审批,列入学会计划后方可实施。在学术活动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会议纪要并上报专科分会和抄报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未经批准,青年委员会不得擅自组织学术活动。青年委员会学术活动须遵照《中华医学会学术会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青年委员会应结合每次活动开展情况,考察和发现青年人才,并在活动结束后,在会议纪要中形成推荐青年人才的名单及推荐理由,上报专科分会同时抄报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纳入中华医学会青年后备人才数据库。对于开展活动较少的青年委员会,应至少每年上报一次。
第十三条 青年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会议内容包括:按照专科分会的要求和部署,制定工作计划,检查和评估工作完成情况,讨论青年委员会委员提出的议案等。青年委员会全体会议如需作出决议,须有三分之二青年委员到会,并有出席者半数以上同意方能生效。青年委员不能到会时,不得委托他人代为参会或行使表决权。
第十四条 会议纪要和信息传播 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须在青年委员会工作会议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签发会议纪要,并上报专科分会和抄报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同时更新专科分会官方网站上有关本青年委员会的信息。
附则
第十五条 本管理办法经2011年7月28日第24届组织工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管理办法解释权归中华医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
第四篇:中华医学会章程
中华医学会章程(2010版)
发布时间:2010-11-22 10:40:03(2010年9月25日获民政部核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会名称为中华医学会,英文名称为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缩写为CMA。
第二条
中华医学会(以下简称本会)是全国医学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的公益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第三条
本会的宗旨是:团结组织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和卫生工作方针为宗旨,崇尚医学道德,弘扬社会正气。坚持民主办会原则,依法维护会员与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提高医学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促进医学科学技术队伍的成长,促进医学科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为会员和医学科技工作者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四条
本会办会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围绕国家各个时期的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和卫生工作有关任务开展工作。树立依靠科技进步,面向经济建设的思想。提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反对学术不端行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患者和受试者,倡导“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的科学精神。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加强中西医团结合作。发扬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优良传统。
第五条
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业务上接受卫生部的指导和管理。
第六条
本会住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2号,邮政编码:100710。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七条
本会业务范围
(一)开展医学学术交流,组织重点学术课题探讨和科学考察等活动,密切学科间、学术团体间的横向联系与协作。
(二)编辑出版医学学术、技术、信息、科普等各类期刊、图书资料及电子音像制品。
(三)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组织会员和医学科技工作者学习业务,不断更新会员和医学科技工作者医学科技知识,提高医学科学技术业务水平。
(四)参与开展毕业后医学教育及专科医师培训、考核等工作。
(五)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医学卫生科普宣传、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医学卫生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六)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开展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工作,制定和更新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七)开展医学科技项目的评审工作,开展临床应用新技术的论证工作,开展医学科技决策论证,提出医药卫生科技政策和工作方面的建议,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八)发展与国(境)外医学团体和医学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和交往,开展与国际、台港澳地区医学学术交流与合作。
(九)开展医药卫生科技咨询与服务工作,举办医药卫生科技展览,促进医学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
(十)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评选奖励优秀医学科技成果,包括学术论文和科普作品等,主办中华医学科技奖的评审与奖励工作。
(十一)发现、推荐和培养优秀医学科技人才。
(十二)宣传、奖励医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医务人员。表彰、奖励在医学科技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会员和在学会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学会工作人员。
(十三)向党和政府反映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依法维护会员与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举办为会员服务的事业和活动。
(十四)开展学风和医学伦理道德建设工作。
(十五)承办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工作任务。
第三章 会 员
第八条
本会会员类别为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两类;个人会员类别为普通会员、专科会员、专家会员、资深会员和名誉会员五类。
第九条
会员条件
承认本会章程,遵纪守法,践行科学道德规范,有加入本会意愿,符合下列条件的,可申请成为本会会员。
(一)普通会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高等医学院校毕业,获得执业许可的住院医师、助教、实习研究员、助理编辑、技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
2.从事与医学专业有关工作,具备以上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者;
(二)专科会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本会普通会员中,取得主治医师(或相应)技术职务后,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要求,从事本专业工作五年以上者;
2.经过专科医师培训已取得专科医师资格者;
3.取得本专科副主任医师或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者;
4符合经本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审定的专科分会规定的其它条件者。
(三)专家会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从事本专业工作20年以上的专科会员,取得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或相应职称,具有较高的学术威望,热心本会和所在专科分会工作,能履行专家会员义务者;
2.任专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副主编及以上职务,在本专业领域作出突出贡献者;
3.符合经本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审定的专科分会规定的其它条件者。
(四)资深会员
在学科发展中作出重要贡献,年龄在75岁以上的专家会员,能履行资深会员义务者。
(五)名誉会员
著名的外籍医学专家和我国台、港、澳地区的著名医学专家,支持本会工作,对我国医学科技事业发展有重要贡献者,或非医学界的外籍专家和知名人士,支持本会工作,对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医学交流做出重要贡献者。
(六)单位会员
包括: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建生产建设兵团医学会以及与本会专业有关,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
2.与本会专业有关、自愿参加本会活动,支持本会工作,具有一定社会影响,有一定数量科技人员,依法成立并登记的社团,医疗卫生、医学教育、医学研究机构、医药企业单位。
第十条
入会程序
普通会员由本人提交申请书,本会普通会员两人介绍或所在单位推荐,由本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常务理事会审查,报本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审批,由本会统一管理。
专科会员由本人提交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同意及专科分会审核推荐,报本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审批,由本会统一管理。
专家会员由本人所在专科分会审核推荐,报本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审批,由本会统一管理。
资深会员由专科分会或本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提出推荐人选,报本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批,由本会会长聘任。
名誉会员由本会专科分会常务委员会或本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提出推荐名单,报本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批,报业务主管单位备案后,由会长授予证书。
单位会员由单位法定代表人向本会提出书面申请,经本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审查,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批后发给证书。
第十一条
各类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一)普通会员与专科会员
1.权利 享有本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享有对本会和所在专科分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可优先参加本会和所在专科分会组织举办的国(境)内、外有关学术活动,优先取得本会或所在专科分会的学术资料,并优先选派参加有关的国际学术会议。享有退会的自由。
2.义务 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和所在专科分会的决议、决定,完成本会和所在专科分会委托的工作任务。参加本会和所在专科分会组织的有关社会公益活动。按期缴纳会费。支持本会事业的发展。维护本会的合法权益。向本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二)专家会员
除享有和履行普通会员与专科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外,尚有以下权利和义务:
1.权利 免费获得本会学术活动计划表、中华医学信息导报、相关学术期刊或所在专科分会论文汇编。可优先被推选为中华医学会各工作委员会委员及中华医学会相关专科分会的学组组长、委员以上职务候选人。
2.义务 参与本会组织的对国家卫生工作发展战略、政策、重大决策的论证、咨询等活动。
(三)资深会员
除享有和履行普通会员与专科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外,尚有以下权利和义务:
1.权利 终生享有资深会员资格。免费获得本会学术活动计划表、中华医学信息导报、相关学术期刊或所在专科分会论文汇编。
2.义务 参与本会组织的对国家卫生工作发展战略、政策、重大决策的论证、咨询等活动。
(四)名誉会员
1.权利 享有对本会工作的建议权。
2.义务 应邀参与本会组织的对国家卫生工作发展战略、政策、重大决策的论证、咨询等活动。
(五)单位会员
1.权利 享有本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享有对本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可优先参加本会组织举办的国(境)内、外有关学术活动,优先取得本会的学术资料。可要求本会给予技术咨询,在本会的支持和协助下举办学术活动。享有对本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2.义务 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的决议、决定,完成本会委托的工作任务。参加本会组织的有关社会公益活动。按期缴纳会费。支持本会事业的发展。维护本会的合法权益。向本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
各类会员证书(聘书)由本会统一印制。
第十三条
普通会员、专科会员、专家会员、单位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会,并交回会员证书。一年不缴纳会费或不参加本会及有关专科分会活动者,视为自动退会,收回会员证书。对其他严重违反本会章程者,经本会组织工作委员会讨论通过,报本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批准后,予以除名,并追回会员证书或聘书。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
第十四条
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其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本会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决定名誉职务的设立和人选;
(四)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五)决定本会的工作方针和任务;
(六)通过提案和决议;
(七)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
(八)决定终止事宜;
(九)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五条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同意方可有效。
第十六条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召开时,须经理事会讨论通过,报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十七条
理事会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工作,对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负责,每届任期五年。
第十八条
理事会职权:
(一)执行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或决定;
(二)选举或罢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
(三)筹备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
(六)决定副秘书长和本会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七)决定各类会员的除名;
(八)审批学术计划和工作计划;
(九)领导本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十)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一)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九条
理事会会议需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可召开。其决议需经到会理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生效。理事会会议每年召开一次,特殊情况可采取通讯形式。
第二十条
本会设常务理事会,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第十八条第一、三、五、六、七、八、九、十项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每届任期五年。常务理事由理事会从理事中选举产生。常务理事人数不得超过理事人数的三分之一。
第二十一条
常务理事会会议需有三分之二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可召开,其决议需经到会常务理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有效。
第二十二条
常务理事会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必要时可提前或延期召开,特殊情况可采取通讯形式。
第二十三条
本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政治素质好;
(二)在本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三)会长、副会长最高任职年龄不得超过七十周岁,秘书长为专职,任职时年龄不超过六十二周岁;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日常工作;
(五)未曾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
(六)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四条
本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由理事会从常务理事中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任期五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经会员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会员代表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五条
本会当选会长、副会长、秘书长超过最高任职年龄的,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同意后方可任职。第二十六条
本会会长为本会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代表本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因特殊情况,受会长委托,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副会长或秘书长可以担任法定代表人。本会法定代表人不得兼任其他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七条
本会会长的职责:
(一)召集、主持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会议、常务理事会会议;
(二)检查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及理事会会议和常务理事会会议决议、决定的落实情况。
第二十八条
本会秘书长的职责:
(一)主持办事机构的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工作计划;
(二)协调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书长人选以及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或办事机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人选,报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定;
(四)决定办事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
(五)处理本会其他日常事务。
第二十九条
理事会根据工作需要,可酌情设立若干工作委员会,分别承办理事会交办的有关工作任务。
第三十条
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批准,本会按不同学科或专业,成立相应的专科分会,名称为“中华医学会某某分会”。专科分会是理事会领导下的学术分支机构,负责组织本学科(专业)的学术活动。专科分会不是法人社团,不另立章程;专科分会实行委员制,由本会、专科分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民主协商推举全国委员,组成委员会,由委员会民主协商推选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常务委员,组成常务委员会。主任委员须报本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
第三十一条
本会设立工作委员会和专科分会,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审批。
第三十二条
根据需要,本会设置若干专职工作人员,组成办事机构,接收卫生部的领导(或管理)。
第三十三条
本会在编专职工作人员的任职、技术职称、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等,执行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第五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三十四条
本会经费来源:
(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本会会员代表大会有关决议收取的会员会费;
(二)国(境)内外个人或单位、企业、团体的捐赠;
(三)中国科协和卫生行政部门拨款;
(四)有关部门资助;
(五)在本会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六)学会基金;
(七)利息;
(八)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五条
本会经费用于本会业务范围的活动和事业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三十六条
本会经费管理
(一)本会实行常务理事会领导下的民主理财管理体制,经费收支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二)本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财务审计制度,保障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三)本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专职会计人员。会计不兼任出纳。会计人员要进行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四)本会资产管理执行国家有关财务制度,接受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及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的监督。
(五)本会在理事会换届改选或更换法定代表人前,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财务审计。
(六)本会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指定的审计组织对基金进行财务审计。
第三十七条
本会的资产属公有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挪用。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三十八条
对本会章程提出修改意见,须有十名以上会员联名提议,经理事会同意后报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审议。
第三十九条
本会修改章程,经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须在十五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经其同意,报民政部核准后生效。
第七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财产处理
第四十条
本会终止须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经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同意,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到民政部办理注销手续后方可生效。
第四十一条
本会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部门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负责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活动。
第四十二条
本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业务主管部门和登记管理机关监督下,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章程经本会二○一○年四月二十五日第二十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第四十四条
本会会徽为,外部轮廓呈杏花形,中心为蛇和杖,蛇缠绕在杖上,背景为中国地图,其下为中华医学会成立的年份“1915”。图内上、下方的文字分别为本会的中、英文名称。
第四十五条
本章程解释权属于本会理事会。
本章程自民政部核准之日起生效。
第五篇:中华医学会信息简报
中华医学会办公室编印2006年8月第1期总第1期
·工作动态·
[我会19种杂志获2006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资助]2006 年8月8日,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公布了首届“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资助的全国科技期刊名单,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肿瘤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等9种杂志获得了此项目的B类资助,每项资助15万元;学会主办的《中华血液学杂志》等10种杂志获得了此项目的C类资助,每项资助5万元。
(期刊管理部)
[首次神经外科专科医师会员资格考试结束]2006年6月29日~7月1日,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举行了首次神经外科专科医师会员资格考试。共计80人参加本次考试,其中77人通过面试、笔试两轮考核。本次考试合格者将在2006年9月第六届全国神经外科大会上颁发“神经外科专科医师会员”资格证书,成为我国首批通过考核获得正式认可的专科医师。这次考试是我会为探索在我国建立专科医师培养、准入制度,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有益尝试。目前,学会确定神经外科学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郝希山院士当选国际抗癌联盟理事]近日获悉,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和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郝希山院士当选为“国际抗癌联盟”(UICC)理事会理事。理事会为联盟最高决策机构,候选人经过一年多的反复筛选,最后由会员组织投票选举产生。理事会由来自不同国家的14位理事组成。从2006年起,联盟强化了理事会的领导作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是全球最大的非政府抗癌组织,创建于1933年,目前拥有270个会员组织,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华医学会于1974年以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陆续出版]2005年6月,受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委托,中华医学会负责组织编辑、出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中华医学会于2005年6月22日在京成立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编委会并召开了编委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从2006年4月起教材已开始陆续出版。
(继续教育部)
分会等5个专科分会为建立专科医师准入制度试点单位。
(组织管理部)
华医学会中华肿瘤学会的名义加入该组织,一直积极参其活动,同其保持良好的关系。联盟重视同中国的合作,希望我国更多参与联盟的国际事务和活动。在此之前,我国著名肿瘤学专家汤钊猷院士、张友会教授等曾担任其理事职务。
(对外联络处)
[我会风湿病专科分会前副主任委员陈顺乐教授获亚太风湿学会联盟(APLAR)年会荣誉会员奖]在2006年8月1日召开的亚太风湿学会联盟(APLAR)年会上,中华医学会风湿病专科分会前副主任委员陈顺乐教授因其对亚太地区风湿病学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被大会授予荣誉会员奖。亚太风湿病学学会联盟由亚太地区各国风湿病学学会组成,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风湿病学学术组织。
(学术会务部)
[我会杂志社总编辑游苏宁获“韬奋出版新人奖”] 2006年4月25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与韬奋基金会联合评选的全国首届“韬奋出版新人奖”已评定揭晓。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总编辑游苏宁作为我国科技期刊界的惟一代表喜获“韬奋出版新人奖”。
(期刊管理部)
[我会黄烽、朱兰、张世民三人获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06年4月20日,中国科协公布了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入选者名单。由我会推荐的风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黄烽、妇产科学分会青年委员朱兰、显微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张世民三人入选了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协设立,面向40岁以下的从事自然科学和交叉科学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两年评选1次,每届获奖人数不超过100名。
(科技评审部)
[运动医疗学分会即将成立]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我国运动医疗学事业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为了填补运动医疗学科组织的空白,我会决定申请成立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学分会。目前,学会提交的文件已获中国科协、民政部批准。按中国科协、民政部的要求,根据学会章程和《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管理规定》,我会经过几次会议的研究确定了召开运动医疗学分会成立大会的时间、地点,经过充分民主讨论协商,确定了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建议名单,成立大会将于近期召开。
(组织管理部)
[《“中华医学会临床科研专项基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拟定]为积极开展中华医学会临床科研专项基金募集工作,规范基金项目管理,充分尊重捐资人的捐款意向,我会最近拟定了《“中华医学会临床科研专项基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并在附件中设计了《中华医学会与资金提供企业协议书》、《中华医学会临床科研专项基金项目申请书》、《中华医学会临床科研专项基金项目执行书》和《中华医学会临床科研专项基金项目结题报告》等范本。
(科技评审部)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培训基地(辽宁)成立]2006年4月15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培训基地(辽宁),在辽宁省人民医院正式挂牌。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医政处领导和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专家,以及住沈阳的17家新闻媒体的记者约200余人参加了挂牌仪式。卫生部赵明钢处长在会上致辞,他指出,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是一项发展很快的临床技术,我们必须加强对此类特殊医疗技术的管理,促进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临床操作技术在规范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继续教育部)
·学术活动·
[第八届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2006年8月6~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大会由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联合主办,共有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363名境外代表及236名国内代表注册参加本次会议。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一个公正和健康的社会”,除继续关注并讨论生命伦理学领域中的一些传统议题外,国际生命伦理学领域中共同关注的新的议题,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伦理学讨论、纳米技术的伦理问题、人类增强等热点论题也被纳入本次会议的主题。另外,会议还特别组织了专场会议,对日本731部队二战时期人体试验、中国卫生改革以及发扬医学专业精神的伦理问题进行全面、理性的讨论。
(学术会务部)
[第八届国际治疗内镜和消化疾病学术会议]2006年4月19~22日在杭州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和香港消化内镜学会联合主办,浙江省医学会承办。大会收到来自国内外的学术论文300余篇,有来自国内外近1000名从事消化内镜和消化内科、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大会除进行内镜演示外,还就消化内镜诊断治疗以及消化病学最新进展各领域进行专题报告,就消化系疾病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会议收到内镜诊疗技术录像共20余部,专家委员会从中评选出8部制作精良的录像进行了展示与点评。
(学术会务部)
[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2006年6月1~5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共同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2000多人参加了大会。大会共收到全国各地投寄的稿件1163篇。大会设置了高血压与代谢综
合征、冠心病与动脉硬化、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介入心脏病学、影像与基础研究及临床病例讨论等七个分会场,对当前心血管病学界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2006年全国学术研讨会]5月11~15日在南京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办。与会代表700余人,共收到论文400篇,其中30余篇被评为优秀论文。大会邀请了30位危重病医学界国际及国内知名专家进行专题报告,还选出40位青年学者进行大会发言。大会以制定ICU 规范性建设、危重病人抢救的营养支持治疗指南和镇静镇痛指南为重点内容,并就严重感染与抗生素治疗、机械通气与呼吸衰竭、严重感染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肺复苏、ICU中的镇静、营养支持、容量评价与血流动力学监测、危重病护理等危重病医学领域的多项前沿性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
(学术会务部)
[“变态反应世界百年,中国五十年纪念论坛”会议]2006年6月30日至7月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和北京协和医院共同举办。会议邀请了国内外的知名变态反应专家到会,参会代表近300人。会上,14位专家发表了“遗传性血管水肿临床研究和发病机制研究20年”“夏,秋季花粉患者变应性鼻炎发展至变应性哮喘进程的临床研究”,“中国药物过敏50年”等专题报告,阐述了中国变态反应50年来的进展和成就。本次会议对目前某些新观点进行了热烈讨论,如食物过敏患者过敏原的检测等,通过讨论澄清了一些模糊观点,加深了对这些过敏性疾病的认识。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
[第二次全国消化内镜青年医师论坛]2006年8月11~13日在长春召开。80余名青年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有中心发言和分组讨论,针对“食道早期癌诊治、ERCP并发症的防治以及结肠扁平性病变诊治”三大主题进
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会议特约在该领域有丰富经验的著名专家对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点评,并作了指导性的发言。
(学术会务部)
·组织建设·
2006年1~7月我会专科分会换届选举情况一览表
(组织管理部)
·编辑与出版·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辑部主任工作会议]2006年5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华医学会成立期刊管理部,学会主办113种期刊归口管理后召开的首次编辑部主任工作会议。中宣部、科技部、中国科协、新闻出版总署领导出席本次会议。共有133种期刊172位主任(代表)和部分期刊总编辑参加了本次会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石峰副署长和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的杨文志副部
长代表期刊主管部门对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几十年来对我国医药卫生科技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肯定,对期刊统一归口管理后的系列杂志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发展目标。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王德社长向大会做了工作报告。最后,白书忠副会长代表中华医学会领导对本次会议做了总结发言。
(期刊管理部)
·继续医学教育·
[我会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评估工作]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与整体素质,经卫生部批准,我会协助卫生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评估
指南》并参加了继续医学教育评估工作的全过程。目前,评估工作第三阶段认定阶段正在进行,将对全国各地“十五”期间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价,并对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继续教育部)
·科技服务与咨询·
[我会383名专家被聘为药品价格评审专家]近期,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药品价格评审中心委托,我会推荐专家加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药品价格评审中心药品价格评审专家库。为此,我会专门召开了专家座谈会,经仔细遴选,向有关部门推荐了药品价格评
审专家294名(多为学会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及常务委员),药品价格评审咨询顾问专家89名(多为学会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近日经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确认,被聘为药品价格评审专家。
(组织管理部)
·科学普及·
[公共卫生科普方式研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2006年7月,由科技部、卫生部组织,我会承担的公共卫生科普方式研究项目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本次研究调查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对卫生科普资源的利用情况及获得卫生知识的途径;掌握了不同人群对卫生科
普方式的评价与选择;基本掌握了调查人群对卫生知识的需求状况。
(科学普及部)
[“科普万里行—健康赢奥运”2006年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圆满结束] 5月13日7月30
日举行,活动由中华医学会科学主办、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协办。活动覆盖了浙江、山东等12省,48个城市,总行程愈一万公里。活动以医生现场咨询、义诊为主要形式,为当地群众送去了医学健康知识。共有近百家医院的300多名医生参加本次科普宣传活动,活动中发放科普宣传材料万余份,回收科普调查问卷6000余份,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和群众的普遍欢迎,当地媒体积极报道活动盛况。同时开展的“健康赢奥运”万人签名活动对健康奥运精神进行了更为深入的传播和普及,有近6万人在健康赢奥运的横幅上签名,活动结束后万人签名横幅将被赠送给北京奥组委,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献礼。
(科学普及部)
[中华医学会—强生西部学术讲座活动贵州行活动成功举办] 2006年7月14~17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本次活动的学术讲座安排在第二届西部妇产科学术会议期间,来自
西部12省份的近500名妇产科医生参会。参加学术讲座的专家有曹泽毅、彭芝兰、梁志清、黄醒华、段涛和杨秀玉等6位知名教授,分别就宫颈癌诊治进展、子宫内膜癌诊治进展、妇科恶性肿瘤的腹腔镜手术、产科出血防治、产前诊断面临的问题、妊娠性滋养细胞疾病等做精彩的学术讲座。此外,活动还包括了3位专家4台手术演示,会议代表观看了手术演示现场实况转播。专家团还赴黔东南州医院、贵医二附院教学查房,杨秀玉教授还为贵阳市大型企业女工做了女性四期保健的科普讲座。本次活动比以往在活动形式上有所改进:科普活动同当地学术会议相结合,当地卫生厅、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所属专科分会通力配合下,开展面向医务工作者的学术讲座和手术演示,使讲座直接面向西部12个省份的妇产科学界代表,让更多的医务工作者及时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学术进展,受益面更广,效果更好。
(科学普及部)
·征稿启事·
为了及时沟通信息,交流学会发展新动态,办公室自2006年8月起编印《中华医学会简报》。诚挚欢迎来函撰稿,介绍业务开展经验、展示工作成就。《中华医学会简讯》栏目有:学会动态、学术活动、组织建设、期刊管理、对外交往、科技服务与咨询、科学普及、重要通知等。为加强与专科分会和地方医学会信息沟通,近期本刊将增设专科分会、地方医学会两个栏目。欢迎各位同仁大力支持,踊跃赐稿。
稿件投至邮箱:luckyyang@cma.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四西大街42号 100710电话:(010)85158024传真:(010)85158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