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讲稿
中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讲稿
一、健康的含义是什么?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均处于良好状态。
二、有害健康的八种行为是:
1、吸烟;
2、饮酒过量;
3、不恰当的服药;
4、缺乏经常的体育锻炼,或突然运动量过大;
5、热量过高或多盐饮食、饮食无节制;
6、不接受科学合理的医疗保健;
7、对社会压力产生适应不良的反应;
8、破坏身体生物节奏的生活方式。
三、常见的卫生习惯
1、注意用眼卫生要做到哪“二要二不要”?(1)二要:①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身体离桌沿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②连续看书写字一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
(2)二不要:①不要在光线太暗或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②不要躺着、走路或乘车时看书。
2、玩电脑应注意些什么? ①玩电脑应以半小时为宜,否则会损害视力。②桌椅的高度应符合自己的身高。③与电脑屏幕(最好是液晶或纯平屏幕)的距离最好保持在45厘米左右。④在屏幕前加装护目镜,以防止眼睛过度疲劳。⑤需注意辐射的问题。
3、正确洗手方法
保持手部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首要条件。用洗手液彻底洗手或用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均可保持手部卫生。
1、什么时候应洗手?(1)在接触眼、鼻及口前(2)进食及处理食物前(3)如厕后
(4)当手被呼吸道分?物染污时,如打喷嚏及咳嗽后(5)触摸过公共对象,例如电梯扶手、升降机按钮及门柄后(6)探访医院及饲养场的前后(7)接触动物或家禽后
打喷嚏及咳嗽后,应用洗手液(肥皂)及清水洗手。如双手没有明显污垢时,可用含70-80%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
2、正确洗手步骤: 用洗手液洗手, 程序如下:(1)开水龙头冲洗双手。
(2)加入洗手液,用手搓出泡沫。
(3)最少用二十秒时间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揉擦时切勿冲水。(六步洗手法)
(4)洗擦后才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5)双手洗干净后,不要再直接触摸水龙头,可先用抹手纸包裹着水龙头,才把水龙头关上;或泼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
3、注意:
(1)切勿与别人共享毛巾或纸巾。(2)擦过手的纸巾用后应妥善弃置。
(3)个人用的抹手毛巾应放置妥当,并应每日至少彻底清洗一次,如能预备多于一条毛巾作经常替换,则更为理想。
4、用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程序如下:
把足够份量的酒精搓手液倒于掌心,然后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各处至少20秒直至双手干透。
四、艾滋病的防治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是机体丧失免疫力状况下发生的一系列疾病。艾滋病毒(HIV)体积很小,它直接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受艾滋病毒感染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很多国家,艾滋病被称为“20世纪新瘟疫”
(二)艾滋病的主要症状
从感染HIV到发展为艾滋病之间的潜伏期,可由几个月到十几年不等,它的潜伏期主要看人体的免疫功能、体能和感染的途径、种类有关以及在感染病
(三)艾滋病的传播
由于艾滋病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及乳汁等体液中,它的传播条件必须有大量传染性活体病毒进入易感者体内,已经证实的3个传播途径为(1)性接触(2)血液(3)母婴。研究证明,一般的日常生活不会感染艾滋病,比如:咳嗽、拥抱、礼节性接吻、游泳、一同进食共用饮具、浴盆、艾滋病的泪、唾液、汗液、尿液、粪便等只要其中不混有血液或类性物所含的毒量就很少。
(四)艾滋病的预防
据观测报道,全球累计感染HIV人数达5780万人,已有2千多万人死于艾滋病,艾滋病不可治,却是可以预防的。要有效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方法是针对其传播途径,通过健康教育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来阻断艾滋病的3条传播途径。对个人预防来说,对个人预防来讲要做到:
(1)预防“性”传播。(2)预防血液传播。(3)预防母婴传播。(4)不对艾滋病毒传染者的歧视行为
要认识有关性病的基础上做到预防性传播,预防通过被污染的血液传播和有可能引起血液传播的途径,比如:理发、美容、改身、穿耳、修脚所用的刀具、针具、体育运动的外伤及打架斗殴的流血外伤,吸毒时共用注射针头,因为只需少量的血就能引起艾滋病毒的传播。
研究证明,一般性的日常生活接触还会传播艾滋病,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是从小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建立健康行为。
五、吸烟的危害
吸烟对人的健康有一定危害,对青少年来说,危害性就更大了。医学专家的研究报告说,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生理系统、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较成人弱,易于吸收毒物,损害身体的正常生长。
吸烟开始年龄越早,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越高。由于长期吸烟,从青年时期开始的任何年龄段的吸烟者都比不吸烟者的死亡率高约3倍。
吸烟者的智力比不吸烟者降低。对未成年人来讲,烟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种神经毒素,主要侵害人的神经系统。一些青少年在主观上感觉吸烟可以解除疲劳、振作精神等,这是神经系统的一次性兴奋。实际上是尼古丁引起的欣快感是短暂的,兴奋后的神经系统出现抑制。
吸烟易使青少年感染致病细菌,吸烟者感染脑膜炎、毒血症、肺炎和耳病的几率比不吸烟者高4倍多。吸烟越多,感染这些病菌的可能性越大。
吸烟导致的青少年弱视称为“烟草中毒性弱视”。其主要表现一是视力障碍:视物不清,戴眼镜也难以矫正,随着视力减退逐渐加重;二是视野改变:早期视野中间出现一团哑铃形或圆形黑影,后期视野缩小,视物时四周模糊不清;三是色觉导常:尤其是辨不清红、绿颜色;四是畏光:在强光下视物反而不清楚。烟草中毒性弱视病情发展比较缓慢,很容易被人们忽视,晚期严重时可能造成失明。
同学们为了自己的健康,还是不要吸烟了吧,吸烟不仅危害自己的健康,还会影响他人的健康,二手烟的危害比直接吸烟的危害还要大。还有一些火灾等社会事故的发生都跟吸烟有关。希望青少年可以理解,你可以很个性,但要注意自己的健康。
六、学校传染病防控
(一)未出现疫情:
1、坚持做好晨检工作,及时上报传染病病例疫情 晨检工作程序与内容:
①确定负责及参与人员:校领导为责任人,校医或疫情报告人为负责实施人,班主任老师为具体操作人员。
②制定晨检制度:制定晨检专用登记、排查、报告表格,③具体操作程序:
a、晨检应在学校校医或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或校医,并将晨检情况用表1进行登记。b、晨检时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应当追踪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原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校医或疫情报告人,同时在表1上记录。c、学校校医或疫情报告人接到班主任发现的可疑病人情况时,应及时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缺勤、发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者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表上。
d、学校校医或疫情报告人通过排查,发现疑似传染病、传染病疫情应及时填写学校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登记报告表,并及时上报。
2、加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教研室、宿舍等学生和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场所卫生与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开展健康教育
(二)出现疫情:
1、开展晨检和午检
2、及时上报疫情
3、做好相关场所消毒工作
4、密切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调查、患者隔离治疗及疫情控制工作
白河县疾控中心
2017年3月9日
第二篇:中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惠安洛江中学生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讲稿
预防艾滋病的最根本目的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和性病、保护人类健康,艾滋病虽不可治,却可预防。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行为习惯,因而预防艾滋病毒感染是完全可能的。对个人预防来讲要做到:
(1)预防“性”传播。(2)预防血液传播。(3)预防母婴传播。
(4)不对艾滋病毒传染者的歧视行为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是机体丧失免疫力状况下发生的一系列疾病。艾滋病毒(HIV)体积很小,它直接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受艾滋病毒感染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很多国家,艾滋病被称为“20世纪新瘟疫”
二、艾滋病的主要症状
从感染HIV到发展为艾滋病之间的潜伏期,可由几个月到十几年不等,它的潜伏期主要看人体的免疫功能、体能和感染的途径、种类有关以及在感染病毒后的营养状况和健康状况的因素。
三、艾滋病的传播
由于艾滋病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及乳汁等体液中,它的传播条件必须有大量传染性活体病毒进入易感者体内,已经证实的3个传播途径为(1)性接触(2)血液(3)母婴研究证明,一般的日常生活不会感染艾滋病,比如:咳嗽、拥抱、礼节性接吻、游泳、一同进食共用饮具、浴盆、艾滋病的泪、唾液、汗液、尿液、粪便等只要其中不混有血液或类性物所含的毒量就很少。
四、艾滋病的预防
据观测报道,全球累计感染HIV人数达5780万人,已有2千多万人死于艾滋病,艾滋病不可治,却是可以预防的。要有效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方法是针对其传播途径,通过健康教育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来阻断艾滋病的3条传播途径。对个人预防来说,要认识有关性病的基础上做到预防性传播,预防通过被污染的血液传播和有可能引起血液传播的途径,比如:理发、美容、改身、穿耳、修脚所用的刀具、针具、体育运动的外伤及打架斗殴的流血外伤,吸毒时共用注射针头,因为只需少量的血就能引起艾滋病毒的传播。
研究证明,一般性的日常生活接触还会传播艾滋病,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是从小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建立健康行为。有关水痘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病毒感染易感者引起的一种以皮肤、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原发感染表现为水痘,潜伏再发表现为带状疱疹,该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弱对一般的消毒剂均敏感,比如8.4、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发病年龄以1-6岁较多,6个月以下婴儿少发病。在临床上一旦感染水痘则不能入学、入托还需家长陪护影响正常工作、学习、生活。
二、水痘是如何感染的
我们说水痘感染给人,在流行病学上讲需要一些必要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者缺一不可,我们说传染源只有病人,这包括患水痘的病人也包括带状疱疹患者,自发病开始一直到结痂完全干枯(不是脱落)均有传染性。病毒经过空气飞沫传播亦可因直接接触疱疹浆液而感染,如果是孕妇分娩前数日感染水痘病毒,可感染给胎儿。病毒进入人体后在局部粘膜上皮细胞及淋巴细胞内复制然后进入血流引起第一次病毒血症,到达网状内皮系统继续复制的大量病毒再次进入血液行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引发皮肤上皮细胞发生膨胀,细胞液化,组织液渗入成水疱,内含病毒,以后由于炎性细胞及组织残片增多,浆液由清澈渐变混浊。继发感染后可变为脓疱。疱疹下真皮毛细血管扩张和白细胞浸润。使基底周围形成小红晕,由于病变表浅只涉及表皮,脱痂后不留下疤痕。粘膜病变与皮肤病变相似,个别病例可有内脏损
害如脑、肝、脾处可见坏死性病变。患水痘后,病毒可潜伏于三叉神经节与脊神经后根神经节,当机体受到某些刺激(如寒冷、创伤、放射治疗),潜伏期病毒可被激活,沿神经纤维向下扩散蔓延引起皮肤病变临床表现为带状疱疹。
三、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
我国目前尚没有详细的水痘流行病学资料,但水痘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在菲律宾1991年约有5万例,美国每年几乎有300万例水痘,95%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发病一般呈散发,集体儿童机构可以暴发。
四、水痘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该病起病急,幼儿症状常不明显,开始即见皮疹。年长儿常有发热,可达39-40℃,常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上呼吸道症状一般持续1-2日。在起病当日或第2日出现皮肤损害,初起为红色斑、丘疹,数小时后很快变为水疱疹,直径0.3-0.8mm水滴状小水疱,其周围有红晕。24小时内水疱液体变混浊,易于破损,疱疹持续3-4日而后结痂,痂盖于5-10日脱落,短期内留有浅疤。水痘皮疹一般在起病的3-5日内分批出现,每批皮疹的发展均有以上的过程,因此,同时可见到斑丘疹,水疱疹与结痂。皮疹有瘙痒感。主要见于驱干与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呈向心性分布,也就是靠近心脏的皮疹多远离心脏的皮疹少,为水痘发疹的特征之一。皮疹数量不一,多为数十个,多可达数百个。据统计水痘患者发生水泡疹的平均数量为200-300个、个别患者可多达500个。皮疹愈多临床表现愈重。通常粘膜水痘疹可发生于口腔、眼结合膜、外阴部等,破溃后可成浅溃疡,有明显疼痛,但可迅速愈合。若疱疹发生在角膜,则对视力有潜在危险。少数呈重型,见于体质虚弱幼小婴儿,免疫缺陷患儿,或正在进行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儿(如风湿热或肾病患儿)患水痘时常可加重病情,偶可致命。临床表现疱疹数量多,密布全身,往往融合形成大疱型疱疹,或出血性皮疹,或伴有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少数患儿发生恶性紫癜,多发生在起病7日左右,紫癜可伴有坏死性病变。
先天性水痘,发生在出生后5-10日内,是由于母亲在妊娠末期患水痘,病情常较严重,病死率可达20%。水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继发性细菌感染,局部皮疹若被抓破,可继发化脓环菌感染引起蜂窝组织炎,急性淋巴结炎,甚至发生败血症。原发性水痘肺炎,多发生于出疹后2-6日,临床症状较重,X线有间质性肺炎样病变,可持续6-12周。极少见的是脑炎,多发于出疹后3-5日病情轻重不一,轻者仅有头痛,呕吐,重者可有昏睡,惊厥。存活者15%有永久性后遗症,如癫痫,智力减退、或行为异常等。
五、如何诊断:
1、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全身症状轻,典型的水滴状疱疹,同时见有斑丘疹、水疱与结痂,皮疹呈向心性分布等,即可诊断。2.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大多正常。
3、水痘发病3日以内,取水疱液接种人胎羊膜细胞组织培养,常可分离出病毒,咽分泌物及血液也可分离出病毒,但阳性率较低。
4、自新鲜水痘底取材,刮片、瑞氏染色,可找到多核巨细胞与核内包涵体,可作快速诊断方法之一。
5、血清补体结合试验,在恢复期抗体滴度增高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
6、但主要还是靠医生的临床经验来做诊断。
六、如何预防?
前面我们已说过水痘病毒对处界抵抗力弱,并且知道了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所以当你家里出现水痘病人时应该将患者隔离,至少须隔离至皮疹结痂或不少于发病后2周,陪护的家人或是与患者接触过的易感者也应至少医学观察21天,室内应通风,也可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用消毒液清洗患者的衣物、被褥,用过氧乙酸熏蒸、含氯消毒液雾化喷洒。当然这一切都属于被动的作法,目前国内已有疫苗可以预防水痘的发生。效果很好,反应也是很轻微的。但疫苗价格也是相当的昂贵的,主要针对1岁以上儿童,小于13岁的儿童与13岁以上儿童用法不同,小于13岁的接种1次,大于13岁的接种2次,2次时间间隔6-10周也就是一个半月到2个半月。,也可用于接触过患水痘的儿童的儿童,接触72小时内接种疫苗仍是非常有效的。
近期是水痘的高发季节,水痘的传染源主要是水痘患者,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和病人所接触的物品。潜伏期14至17天,发病前一日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全部有传染性。将患病学生与其他学生隔离是预防水痘主要手段。
1、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及时到医院就诊,确诊后在家中休息2至3周,直到结痂脱落后,持医院病愈证明方可上学。
3、加强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4,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5、密切注意观察其他学生变化,尤其与患病学生接触密切的嘱其在家饮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冲剂预防。
6、每天多饮白开水,绿豆汤等。希望各班主任密切观察本班学生情况,出现学生发热等情况及时嘱其就医,并上报校医室。
七、治疗:一般护理:
本病传染性很强,发现患儿应立即隔离,起码至皮疹全部结痂。发热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食物和充足水分。病儿皮肤应注意清洁,由于皮肤瘙痒,防止抓伤,应剪短指甲,带手套。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对有皮肤破损者,可外涂10%龙胆紫;皮肤搔痒者,可涂2%石碳酸液或炉甘石洗剂等;若疱疹破裂,可涂搽新霉素软膏。水痘应用阿司匹林者有增加瑞氏综合征的危险。故一般不用水杨酸制剂,可选其它药物或物理降温。皮肤有继发感染,或合并肺炎、败血症者,可分别选用磺胺或抗生素等。若合并脑炎者,可按乙型脑炎治疗。
肾上腺素皮质激素:一般禁用。如水痘合并严重并发症,如脑炎右在采取相应措施的同时应用激素,以减轻症状提高治愈率。
抗病毒药物:病毒唑(virazole, Ribavirin)口服,利巴韦林肌注或静滴,无环乌苷(Acyclovir):口服或静滴。局部外治:若痘疹穿破流水,可用松花粉撒患处。痘疹溃破,可用青黛膏(青黛60g, 煅石膏、滑石各120g, 黄柏30g,冰片、黄连各15g。研细末,和匀,用麻油调搽)。吸烟的危害
“控制吸烟,从受益、形成风气、造福后代”,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原学博士关防平的题词,卫生部长陈敏章也提出了“控制吸烟功在当代,得泽千秋“的口号。早在1993年,医学权威就提出空气中的烟草雾是“A”级致癌物,特别是肺癌被动吸烟也可以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冠心病等多种疾病。让我们来仔细探讨吸烟有害的原因。
(一)烟草烟雾中的有害成份 烟草雾是“A”级致癌物
在燃烧的烟草中含有几百种已知的化学物质,其中包括:一氧化碳、尼古丁及各种生物碱,胺类、腈类、醇类、酚类、烷烃、氮氧化物和重金元素、有机农药等,范围很广,给人体造成各种危害。
1、尼古丁:
尼古丁又称烟碱,是主要的成瘾源,它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当尼古丁低于稳定水平时,吸烟者会感到烦燥,不适、恶心、头痛、渴望吸一支烟以作补充。
一支香烟中含尼古丁1。5-3mg,在燃烧的过程中约被人体吸收约20%,25%被烧时破坏,5%残留在烟头内,40-60 mg纯尼古丁可以毒死一个人。尼古丁可以引起胃痛、胃病。
尼古丁可以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诱发心脏病。尼古丁损害支气管粘膜,引发气管炎。
尼古丁可毒害脑细胞,致使吸烟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煤气中毒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每支香烟在燃烧时可产生一氧化碳20-30 mg,若许多吸烟者聚集在拥挤的房间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的浓度可达接近煤气中毒的浓度。
一氧化碳主要破坏体内的血红蛋白,造成组织和器官缺氧,进而使大脑、心脏等多种器官产生损伤。
3、烟焦油
烟焦油是一种棕黄色具粘性的树脂,俗称“烟油子”烟焦油含多种致癌物,和促癌物,且附在吸烟者的气
管、支气管和肺泡表面产生物理、化学性刺激,损害人体的呼吸功能。
4、放射性物质
卷烟烟雾中含210铝,201铍两种放射性同位素,吸烟时被吸入肺并沉积体内,它们不断放出射线,长期损伤肺组织。
5、有害金属
烟草中含砷、汞、镉等有害金属,以镉为例 镉可蓄积体内、引起喘哮、肺气肿。微量的镉可杀灭精子,影响生育。
大量镉进入骨组织,引起骨骼脱钙、变形、变脆极易发生骨折。
6、其他有害物质
烟草中尚含有多种有害成份,如致辞癌物质二甲基亚硝胺、甲基乙基亚硝胺、促癌物质有:甲荃茇醇,脂肪酸等。
(二)吸烟能引起多种疾病
吸烟参人体的危害已被诸多科学研究所证实,它几乎影响到人体全部重要的组织器官:(1)呼吸系统(2)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
一、怎样预防甲型H1N1流感?
1、甲型H1N1流感: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器官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称,这次引发甲型H1N1流感的病毒是禽流感和人类流感经过“洗牌效应”产生的新病毒。不同的病毒相遇后交换基因,变异为新型的混种病毒,因此人类对其缺乏免疫力。这将使得此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波及范围和后续影响难以估测。但该病毒的攻击性,人体免疫力的个体差异和人类从对抗各种流行性感冒中所获取的综合抵抗力都是决定这次疫情状况的最重要因素。
2、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等,导致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甲型H1N1流感的死亡率为6.77%,比一般流感要高,其高致死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病毒来势凶猛;二是民众以为是普通感冒,很多人自己随便吃些药,错过了发病初72小时的最佳救治期。
3、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更易发生感染,而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微量病毒可留存在桌面、电话机或其它平面上,再透过手指与眼、鼻、口的接触来传播。
4、如何保护自己不被传染:正确的做法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应该用纸巾捂住口鼻;室内保持通风等。
(1)减少到公共人群密集场所的机会,对于那些表现出身体不适、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睡眠充足、吃有营养的食物、多锻炼身体勤洗手,要使用香皂彻底洗净双手; 正确洗手方法
保持手部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首要条件。用洗手液彻底洗手或用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均可保持手部卫生。
1、什么时候应洗手?
(1)在接触眼、鼻及口前
(2)进食及处理食物前
(3)如厕后
(4)当手被呼吸道分?物染污时,如打喷嚏及咳嗽后
(5)触摸过公共对象,例如电梯扶手、升降机按钮及门柄后
(6)为幼童或病人更换尿片后,及处理被染污的物件后
(7)探访医院及饲养场的前后
(8)接触动物或家禽后
一般情况下,当双手有明显污垢或可能被体液沾污例如如厕后或更换尿片后,打喷嚏及咳嗽后,应用洗手液(肥皂)及清水洗手。如双手没有明显污垢时,可用含70-80%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
2、正确洗手步骤:
用洗手液洗手, 程序如下:
(1)开水龙头冲洗双手。
(2)加入洗手液,用手擦出泡沫。
(3)最少用二十秒时间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揉擦时切勿冲水。(六步洗手法)
(4)洗擦后才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5)用干净毛巾或抹手纸彻底抹干双手,或用干手机将双手吹干。
(6)双手洗干净后,?要再直接触摸水龙头,可先用抹手纸包裹着水龙头,才把水龙头关上;或泼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
3、注意:
(1)切勿与别人共享毛巾或纸巾。
(2)擦过手的纸巾用后应妥善弃置。
(3)个人用的抹手毛巾应放置妥当,并应每日至少彻底清洗一次,如能预备多于一条毛巾作经常替换,则更为理想。
4、用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程序如下:
把足够份量的酒精搓手液倒于掌心,然后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各处至少20 秒直至双手干透。
(3)在烹饪特别是洗涤生猪肉、家禽(特别是水禽时)应特别注意。特别是有皮肤破损的情况。建议尽量减少接触机会;
(4)可以考虑戴口罩,降低风媒传播的可能性;
(5)定期服用板蓝根(可以考虑有一定规律性),大青叶、薄荷叶、金银花作茶饮;
(6)特别注意类似临床表现,引起重视。特别是突发高热、结膜潮红、咳嗽、流脓涕等症状。
二、如果觉得患上了甲型H1N1流感,应该怎么做? 如果您感到身体不适,有发高烧,咳嗽和/或喉咙痛:
①尽可能留在家里,远离上班,上学或人群。
②休息,并喝足够的液体。
③在咳嗽和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的纸巾掩住嘴和鼻子,并合适地处理用过的纸巾。
④经常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特别是在咳嗽或打喷嚏时。
⑤通知家人和朋友自己患病情况,寻求别人帮助,代为进行和其他人如购物类的接触。
如果您需要医疗照顾:
去医疗机构之前,应该首先与医护人员进行联系,报告自己的症状,解释为何会认为自己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如果没法提前与医护人员联系,那么当抵达医院寻求诊断时,一定尽快把怀疑自己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想法告知医生;去医院途中,用口罩或其他东西遮盖住嘴和鼻子。
三、开学后
1、未出现疫情:
(1)坚持做好晨检工作,及时上报流感样病例疫情 晨检工作程序与内容:
①、确定负责及参与人员:校领导为责任人,校医或疫情报告人为负责实施人,班主任老师为具体操作人员。
②、制定晨检制度:制定晨检专用登记、排查、报告表格,③、具体操作程序:
a、晨检应在学校校医或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或校医,并将晨检情况用表1进行登记。
b、晨检时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应当追踪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原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校医或疫情报告人,同时在表1上记录。
c、学校校医或疫情报告人接到班主任发现的可疑病人情况时,应及时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缺勤、发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者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表上。
d、学校校医或疫情报告人通过排查,发现疑似传染病、传染病疫情应及时填写学校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登记报告表,并及时上报。
(2)加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教研室、宿舍等学生和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场所卫生与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开展健康教育
(4)为降低因罹患季节性流感剂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同时减少甲型H1N1病毒与季节性流感病毒的混合感染,学校应在加大宣传的同时,按照卫生部2005发布的《中国流行性感冒预防接种指导意见》,9月份开始组织开展学生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
2、出现疫情:
(1)开展晨检和午检
(2)及时上报疫情
(3)做好相关场所消毒工作
(4)密切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调查、患者隔离治疗及疫情控制工作
疫情发生与停课:停课时间不少于7天,14天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甲型H1N1流感病例时,该班级可停课;14天内,同一学校有2个及以上班级需要停课时,该班级所在年级可停课;14天内,同一学校有2个及以上年级需要停课时,该学校可以全体停课。
现代社会,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直面人生,善待成功、和失败, 在鲜花和掌声中恬淡自然,在坎坷和挫折中坦荡泰然,驾驭自己的聪明才智,付出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学会为自己喝彩,高二学生即将面临着高考的激烈竞争,面临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同学和自身等方面的压力,不堪重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和消除,会影响着自身能力水平的发挥。学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同学们自己要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1.正确对待竞争,学会合作
人的一生会经历难以计数的竞争,无论是在学校或是工作中,竞争都是不可避免的,竞争是激烈的,一个人要培养自己良好的竞争意识,敢于竞争,一个人不可能在人生的每一阶段都走在别人的前面,人在落后的时候,往往可以通过总结经验,改进方法,调整身心状态以蓄势待发,惧怕竞争,逃避竞争就等于放弃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人与人之间不光有竞争,合作与交流也是必须的,独木难成林,同学之间学会合作,在讨论和思辩中学会交流,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共同进步,高二学生要善于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及合作精神,克服畏惧心理和嫉妒心理。
2.端正对高考的认识
考试对我们的影响很大程序上取决于我们对考试的认识,我们要把考试看作是对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一次检验,如果考上大学,获得深造,自然是好事,如果考不上,仍可以通过其它形式深造,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况人的事业成功,并不在于是否上了大学,而主要靠良好心理素质,如正确的思维,稳定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已成为21世纪人才的重要标志。
心理学家认为,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做出适当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高二学生不要抱着这样的态度和信念:成败在此一举,考不上无颜见江东父老,事情本身是中性的,但是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烦恼和困扰,对事物的不合理、不现实的信念是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们应该训练自己科学地进行思维与分析,学会使用客观、理性的思维方式,纠正不合理的、失真的认识,正确对待高考,克服考试焦虑,保持稳定的情绪。
3.正确估价自己的能力
每个人都在追求一定水平的目标,不然,个人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关键在于目标的实现与自身的能力水平相统一,要学会全面看问题,正确评价自我和他人,正确分析主客观情况,及时有效地调整期望值,高二学生在复习应考的每一阶段,都应制订切合实际的目标,如果目标过高,虽全力以赴,但仍力不从心,达不到自己希望的目标,就会使自己产生失败感,挫伤了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建立的大目标,应分解成各种渐进的子目标,经过努力不断实现一个个具体目标,会使人接连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产生更大的心理动力,保持旺盛的进取热情,实现远大目标,高二学生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要客观地估价自己,期望值适中,增强必胜信念。
4.提高应试技能,突破高原现象
研究证明,应试者的应试技能如何,同其考试焦虑水平较高有一定相关.也就是说,应试技能较差,其考试焦虑水平较高,应试技能较好,其考试焦虑水平低。所以,加强对高二学生的考前辅导,努力提高应试技能,有助于预防和减轻考试焦虑。教师要结合本学科特点,加强对高二学生应试技能的指导,包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应试前的准备工作,掌握应试过程中注意的事项,在复习的后阶段,容易出现这样的现象:复习了一段时间自己的水平却没有明显的提高,停滞不前,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高原现象”,“高原现象”的产生有两点原因:一是学习方法的变化,随着复习的深入,要求有更新更好的方法才能适应,而在旧方法不能适应,新方法尚未建立时,容易出现“高原现象”,二是心理上的一些变化,如兴趣下降,厌烦,疲惫等也会导致“高原现象”的出现,要突破“高原现象”,应该优化知识结构,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手段使自己已有的知识系统化,避免在知识使用时出现混乱。要养成勤于思考、总结的复习习惯,培养自信心,以良好心态面对复习中出现的不足和困境,注意劳逸结合,经常锻炼身体,合理补充营养,这样,你就以强健的体魄,旺盛的精神学习。
5.需要积极的自我暗示,克服自卑感
自我暗示是指自己把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并使它实现为动作和行为,自我暗示现象经常在我们的意识和无意识中发生,例如,当我们有事必须在第二天清早起来时,往往到时候就会醒来,其原因就是前一天晚上我们在有意无意中对自己作了强烈暗示:“明天一早有事,必须早醒!”,由于考试的强大压力,考生很容易变得焦虑、烦躁、不自信,这会影响平时的学习和模拟考试,导致成绩不理想,造成精神状态不佳,要想摆脱这种状态,对自己施加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同学们可以设计一个鼓动自己的常用语,据说许多日本人在每天出门前,都要对着镜子大喊三声:“我是最好的!”然后,信心百倍地上班去了,像这样经常充满激情地对自己说一些鼓励的话,这种暗示就在自己的潜意识中产生了作用,这是心理学上的暗示疗法,对自己的第一个长处,每一点进步都经常地、始终不断地进行肯定时,就会使乐观的态度,良好的情绪成为“自我”的主宰,使心理状态在自我激励、自我安慰中得到调整,每一天都保持自信、愉快、轻松的心态,要消除自卑,树立自信。自卑者要学会自己从自己的点滴进步中发现自身的价值,将这些进步适当地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千万不要对自己做出消极暗示,如考试时紧张怎么办,不会做题怎么办?考不上大学怎么办„„越想越怕,越怕越紧张,性格内向、敏感多疑的考生要自信地去迎接机遇和挑战,不要自缚手脚,处处以别人为参照物来贬低自己,毕加索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就是自己的太阳。”不为他人的辉煌而眩目,不为自己的平凡而自惭,自立,自强,自尊,自我激励,以今日之我战胜昨日之我。
6.保持适度紧张,积极进取
生活在现实环境中,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安、紧张、恐惧、担忧、焦虑心理,有的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人类很正常的心理现象,一般的人并不太在意这种不适,慢慢地随着人的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这种不适感自然而然地消失了,而神经质者对自己的这种不适感非常敏感并过分关注,认为不安、紧张、担忧等是不应当有的,因此力图排斥它,否定它,拒绝它,感觉与注意彼此促进,交互作用,使他们陷于焦虑和痛苦中,心理学家认为这些人应正视自己的不良情绪,接受症状,顺其自然,带着症状去做应当做的事,把注意力慢慢转移到要做的事情上,使症状减轻以至消失,在行动中转变自己的强迫观念和不良性格,高二学生对自己面临的高考而产生的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心理,只要程度不强烈,就不要过分关注,带着这些不适去生活和学习,把注意力转移到应当做的事情和行动中,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积极进取就必须有健全饱满的情绪和适度的紧张感,适度的紧张情绪,能增强大脑的兴奋过程,提高大脑的运动功能,使人思维迅速,反应敏捷,适度的紧张可以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戒备状态,使疾病难以发生发展,前苏联科学家对此做过研究,他们发现,生活在战争期间的人,发病率明显低于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他们认为,这是因为人们在战争环境中精神紧张,生活积极,进取心强,抗病力也随之增强,生活需要适度紧张。
7.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神经症在青年学生中的患病率开始上升,神经症主要是由心理社会因素等导致产生的一类心理疾病,神经系统检查没有病变,神经症是一组功能性疾病,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抑郁症、恐惧症、疑病症、焦虑症等,共同特点是大脑皮层功能发生暂时的、可逆转的紊乱,而它们又有各自的特征:神经衰弱容易兴奋也容易疲劳的精神变化;强迫症的无法自控的思维或行为;焦虑症的烦躁不安,紧张焦虑;抑郁症的多愁善感,抑郁不安;恐惧症的杞人忧天,无可名状的恐惧;疑病症的多疑善虑,总是猜疑自己被骗,或遭遇到不测,一般说来,发病常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不健康的个性常构成发病的基础,如性格内向,敏感多疑,胆小怕事,多愁善感,自尊心强,青年学生要正视现实,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能力,培养良好的性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磨练个人意志,增强心理承受力,保持心理平衡。
上面我介绍了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包括心理治疗的一些方法,如合理情绪疗法,暗示疗法,顺其自然的森田疗法,这里再介绍一些心理保健方法。
(1)想象脱敏法
就是在心理想象引起焦虑或恐惧的事物来逐步脱敏,比如用这种方法克服考试恐惧(考试焦虑),就
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中微闭双眼,放松肌肉,先想象自己在进行一次不很重要的考试,在产生恐惧心理反应的同时,令自己继续放松,并告诫自己恐惧是不必要的,当逐步克服对这种考试的恐惧后,可继续想象更加重要的考试情境,直到想象到高考的情境,这样,循序渐进,考试恐惧也就可逐步克服。
(2)疏泄疗法
利用或创造各种情境,把压抑的情绪抒发宣泄出来,以减轻心理压力,从而较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如倾诉疏泄,是通过与亲朋好友的交谈尽情地将消极情绪倾诉出来,交谈对象须是你亲近且能理解你的人;书写疏泄,如果你内向,不习惯人前流露情绪,可以用写信,记日记或写诗等方式将内心的消极情绪宣泄出来,将不快流于笔端,心理舒畅了许多;运动疏泄,以体育锻炼这种运动性疏泄方式将不满,抑郁和愤怒情绪宣泄出去,疏泄疗法对焦虑症、恐惧、抑郁等症有较好的效果,而且对溃疡、偏头痛和常人的消极心境也有相当大的缓解作用。
(3)放松训练法
是有意识的放松全身肌肉,并由此而产生舒适的感觉和平静安宁的心理状态,克服不良情绪的心理疗法。其简单易行,效果明显,方法如下:你可以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并慢慢调匀呼吸,然后你开始用意念放松全身肌肉,可先从额头开始,你可想象:“现在我的额头开始放松„„好了,额头已经完全放松了,软软地,像棉花一样了。”接着可以依次放松鼻子、两颊、下颌,最后一直到脚部,当放松后,你可以感觉到全身放松,同时紧张和不安便会悄悄销失了,这种方法可经常使用,每次5-10分钟,这种方法可帮助你解除心理紧张和心理压力,增强你的心理耐力。
(4)音乐疗法
是用音乐陶冶性情,调整心境的心理保健法,欢快的旋律,可加强肌肉张力,振奋精神;柔和的音调和徐缓的节奏可平稳呼吸,镇静安神;优美的音色可降低神经张力,使人轻松愉快,每个同学的性格、音乐修养不同,所以应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乐曲,注重整体调节,音乐疗法也可以利用大自然中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音响,凡是由精神因素引起的高级神经活动过度紧张,大脑机能活动暂时失调而造成的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都可用音乐疗法予以治疗。
人生难免要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但要坚信自我,去营造一方属于自己的情感天地,尤其是在社会急剧变革,潮流如涌,竞争激烈的当今时代,更应该清醒地把握自我,审时度势地去塑造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善待成功和失败,洒洒脱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新的更加美好的明天,你就是自己的太阳。
第三篇:学生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讲稿
凉州区古城镇上河小学 学生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讲 稿
2016年4月26日
学生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讲稿
亲爱的同学们:
营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的生长发育,健康水平,劳动能力和寿命长短都与营养密切相关。营养来源于食物,人们一日三餐就是要从食物中获得各种营养素,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一、人体对营养的需要
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就象发动机需要汽油,电灯需要电一样,这些能量的来源就是人们每天吃下的食物。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都能在体内转化,以供给人体活动的能量。蛋白脂、脂肪和糖被称为“热源物质”。除“热源物质”外,食物中的维生素,无机盐和水也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虽然它们不能供给热量,但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都少不了这类物质。因此,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就是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通常称为六大营养素。
1、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人的肌肉、骨骼、血液、毛发等没有一处不含蛋白质,没有蛋白质便没有生命。蛋白质是由二十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其中有八种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需由食物供给,称之为“必需氨基酸”蛋白质又分动物蛋白质和植物蛋白质。
一个人每天需要的蛋白质总量要根据年龄、性别、劳动条件和健康状况等而定。儿童、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期以及妇女在孕育和哺乳期所需的蛋白质要比其它人多一些。
2、脂肪:是一种富含热量的营养素,包括脂肪酸和脂类等,它是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脂肪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油脂。过量的脂肪对人体健康不利,尤其不能过多吃动物脂肪。
3、糖: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可分为单糖(果糖、葡萄糖)双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和多糖(淀粉、糖元、纤维素和果胶等),糖类是重要的营养素之一。
4、无机盐:无机盐又称矿物质。人体中含量较多的无机盐有钙、镁、钾、钠、磷、氧、硫等,还有一些微量元素。
①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盐,也是人体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钙来源于乳及乳制品,豆类、谷类、蔬菜、虾米皮、鱼、虾等也是钙的重要来源,少年儿童每天需要1000毫克的钙,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②铁:在人体内含量很少,属于微量元素,由于参与人体氧的运输,交换等重要功能,因此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如果食物中长期缺铁,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铁的吸收利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动物性食物中的铁易吸收,植物性食物中的铁不易吸收,而我国食物构成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因此较易造成铁缺乏。含铁较多的食物有蛋黄、肝、肾、粮谷类、豆类、绿叶等。儿童青少年每天需铁15g。
③碘:碘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缺乏时能引发甲状腺肿大,俗称“大粗脖”同时影响人体的能量代谢和儿童的生长发育。一般碘的需要量为每人每天100-140微克,食盐加碘可能解决缺碘问题。
5、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它的种类很多,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可溶于脂肪,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等,另一类是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有维生素B族(包括维生素B1、B2、B6、B12,铜酸、叶酸,泛酸等)和维生素C等,大多数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由食物供给。
几种维生素缺乏能引起的疾病:
缺乏维生素A:夜盲症,干眼病和角膜软化症,皮肤干燥,毛囊角化 缺乏维生素D: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软化病
缺乏维生素B1:脚气病
缺乏维生素B2:口腔、皮肤和腿部疾患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
二、食品污染
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即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物品。
食品污染是怎么回事?
食品(食物)从其作物生长到收获、采摘,从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直到食用前的每个环节中,由于各种条件,多方因素的作用及影响,使原来无毒无害的食品,混进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降低了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人吃了这样的食品就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这一过程叫食品污染。
(一)食品污染分类:
1、生物性污染: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和昆虫都可造成生物性污染,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及其霉素、霉菌及其霉菌素。
这些如果出现在食品中可引起食物中毒,还可引起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和虫卵对食品污染往往是通过食品而使人得蛔虫、绦虫、旋毛虫病等。
2、化学性污染:包括有害金属、非金属、有机物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等对食品的污染,如:汞、砷、铅、镉、亚硝酸盐、有机磷、有机氯等。
3、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以及国防、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排放。
(二)食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食品污染的来源主要是原料的污染,产、储、运、销、加工烹调过程中的污染,以及从业人员不认真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带来的污染等。
食品被污染后,有的导致食品内大量细菌及繁殖或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吃了这样的食品就会患肠道传染病和发生食物中毒;有的食品被细菌污染后,经过一定时间,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人吃了这类食品,不仅营养大量减少,还可能会造成食物中毒,还能使人患痢疾、腹泻、霍乱、副霍乱、伤寒、副伤寒等。
三、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人吃了有毒食物所引起的一类急性疾病的总称。有毒食物形成的原因有下列几个方面:
1、食物被病原微生物(细菌、霉菌等)污染并大量繁殖,以致食物中存在大量活菌和大量毒素。
2、食物被化学毒物污染达到中毒剂量。
3、摄入含有天然毒成份的某些动、植物。
4、摄入通过动物和植物2次转移的毒素。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于温度较高的夏秋季,因为这个时期的气温适合病原菌增殖和产毒,致使病原菌污染食品而发生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
动物性食物引起中毒表现为发热、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一日可达7-8次,发烧38-40℃。严重者血压下降抽风、昏迷、重症病人可因心衰、肾衰导致死亡。
预防:加工肉类制品时必须生熟食品分开,保存时要低温贮藏或用盐腌煮肉时肉块不应超过2公斤,厚度不超过8公分,煮沸3小时以上,蛋类要煮沸10分钟以上。前一餐剩下的食物一定要回锅加热后再食用。
(二)真菌性食物中毒
霉变甘蔗中毒
甘蔗收割后越冬贮存中,由于环境不卫生,受到真菌污染,真菌就会在甘蔗中繁殖并产生毒素,吃了有毒素的甘蔗就会发生食物中毒。甘蔗中毒多发生在春季。
甘蔗中毒的临床表现:很快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有的大便呈黑色,有的头痛、眩晕、复视,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双眼球同时向上凝视,瞳孔散大,牙关紧闭,轻者很快恢复,重者死亡率颇高。
预防措施:①甘蔗成熟后再收割②收割后贮存时间不能过长③发现霉变的甘蔗坚决不能吃,要及时销毁。
(三)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①豆角中毒
一般豆角不中毒,但食用没熟透的豆角能引起中毒,原因可能与豆角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没被加热破坏有关。
豆角中毒潜伏期短,最快食后10分钟发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有的出现胸闷,出冷汗,四肢麻木等。
预防措施:菜豆宜炖食,加工时间要长,可使毒破坏,切不能急炒,更不宜凉拌。
②发芽土豆中毒
③毒蘑菇中毒
(四)化学性食物中毒
1、亚酸盐中毒
①蔬菜不新鲜,腐烂变质时可能产生亚硝酸盐中毒。②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也能产生亚硝酸盐。
③制作熟食加过量的发色剂,亚硝酸盐过量引起中毒。
④苦井水也可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中毒表现:很快出现口唇青紫,结膜、颜石、指甲也出现青紫,并有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重者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呼吸麻痹而死亡。
预防:①不吃腐烂蔬菜②不喝苦井水③腌菜时最好观腌,含盐浓度达到15%以上的要在腌制半日-1日后再吃④加工肉类制品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应按规定剂量使用,不可随意乱加。⑤严格管理建筑部门(工地)使用的防冻剂(亚硝酸钾等),防止污染饮用水和食物而造成食物中毒。
2、有机磷农药中毒
常用的有机磷农药有敌百虫、滴滴畏,1605、1059等,对人和畜禽都有很强的毒性。
中毒表现:发病快,乏力,瞳孔缩小,有的出现流涎、多汗、恶心、呕吐、肌肉震颤,呼吸困难,严重者,可昏迷,肺水肿,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预防:宣传农药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加强农药管理,严禁农药与食物混合装运、存放,严禁用装过农药的容器和包装物盛装和包食品。
四、学生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1、在外就餐时:一定要到集体食堂或有卫生许可证的消毒设施完备的饭店就餐,切不可购买街头摊贩的无定型包装食品。
2、购买小食品及饮料时:一定要看包装是否清洁、完整。是否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凡是“三无”和超期食品饮料切不可食用。
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衣服,勤洗澡。不随便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第四篇:中学生法律知识讲座讲稿
“法在我身边”
小学生法律知识讲座稿
今天很荣幸与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小学生应该了解的法律常识。我今天准备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明白法律是什么?第二,要了解法律与我们有什么关系?第三,告诉大家不但要遵纪守法,还要防止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不法侵害,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一、法律是什么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和“矩”原来都是木匠术语,“规”是指圆规;“矩”是指曲尺。愿意是没有“规”和“矩”,就无法做成方形或圆形的东西,后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这句话旨在教育人们,做人要遵纪守法。就象小朋友们玩游戏的时候,得有一个游戏规则;进行体育比赛,就得有比赛规则;你要上学,就得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小学生行为守则》。以上这些都是一些特定的规则,是特定的人针对特定的事而定的。游戏规则是由玩游戏的人自己制定的;比赛规则是由比赛组织方制定的;学校守则是由学校制定的。法律是什么呢?法律实际上也是一种规则,只不过它是由国家来制定的,法律是有专门的国家机关制定和实施的,有关我们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权利是我们可以做什么,义务是我们不可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法律对我们的行为做了明确的规定,规定了我们行为的限度。它是对全社会所有人都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社会规范。不管你的身份如何,是工人、农民、老师、学生、医生、警察还是商人,只要你是这个国家的一个独立的人,就得遵守这个国家的法律;也不管你地位如何,“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只要触犯了法律的人,不管你是谁,都要受到惩罚。
二、法律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在我国,法律有很多,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母法);民法(同学们去学校门口的商店里买东西就是受到民法保护的);刑法(比如偷东西,抢东西等等都是刑法要制裁的);婚姻法(比如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 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保证行人和车辆出行安全的法律。
同学们,你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同时你们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你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关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因为你们还没有长大,你们身体、智力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还比较弱,属于弱势群体。用法律术语来讲,你们还属于未成年人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出台了许多与你们有关的法律,你遵守它,它就会保护你。
同学们知道怎么判断一个人是未成年人吗?(可以请同学回答)从法律上说它是以年龄为划分标准的,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今天在坐的各位同学都是未成年人。
三、我们要遵纪守法,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国家制定了这么多法律来保护我们,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国《刑法》第17条做了年龄及犯罪行为种类上的限制。其中第1款规定:已满 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的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我国,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因体力、智力已相当发展,并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已具有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因此,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那么,有些同学们会说我现在还不到十四周岁呢?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刑法17条2款又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你实施了犯罪行为时年龄虽未达到能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的措施的,比如作治安处罚、送劳动教养、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等等。
首先,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要知道,法律是用来保护好人,惩罚坏人的,如果我们不去遵守法律,而是故意违反它,那我们受到的就不是保护,而是惩罚了。下面我讲个小案例,同学们要仔细听,听完以后要自己说一说,他们做的对不对,错在哪里。案例一:小丽是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有一天放学回到家后,她爸爸发现小丽好象是哭过,就问她是怎么回事,小丽说同班一个叫小强的男生打她。于是,小丽的爸爸就带她回班里找小强要个说法。一见小强,小丽的爸爸就抓过他的衣领问:“你凭什么打小丽?”小强没反应过来,便极力挣扎,小丽爸爸就打了小强一个耳光,小强就往小丽爸爸身上吐口水。小丽爸爸又打了小强两个耳光,并将小强推倒在地,才带小丽回了家。这时,小强的家长也来接小强,见小强被打得鼻青脸肿,就带小强到医院检查。经医生诊断,小强右耳膜穿孔,听力下降。小强的家长便把小丽的家长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各种损失五万元。最后,法院判决小丽的爸爸赔偿小强医药费等各项损失共计三万多元。
提问:上面的案例中,谁做得不对?错在什么地方?他们应该怎样做才对?
点评:首先是小强做得不对,他不该恃强凌弱,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女孩子;其次小丽也不对,遇到这种事情应该最先告诉老师,请求老师对小强进行批评教育,不该跟上爸爸去找小强算帐;第三小丽的爸爸更不对,小强还是个孩子,他犯了错误,应该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家长应该找学校或老师帮助解决问题,或者口头警告小强,让他给小丽道歉并保证以后再不欺负小丽,不该报复性地把小强打伤。他们错误的行为导致小强的身体受到了一定损伤,小丽的心灵深处有了阴影,而小丽的爸爸则受到了经济和道德上的惩罚。
讨论与思考:校园违法违纪问题
现在校园里有这样一些同学,他们很聪明,但他们的聪明不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调皮捣蛋上,喜欢逞强好胜,有事没事招惹一下其他同学,比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有些同学喜欢打架,将别的同学打伤;有些同学不爱护公物,故意毁坏公共场所的物品;有些同学以大欺小,经常乱花钱又不敢跟大人要,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钱财等等。他们这些行为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这样的话就有可能将自己送进监狱。(互动:孩子们你们知道监狱是什么地方吗?进了监狱的人失去的主要是什么?)所以在这里要告诉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要遵纪守法,不要做违反法律和违反学校规定的事情。
强调:千万不能报复,要知道报复伤人也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是要构成犯罪的,要被判刑坐牢。
其次,要加强对坏人的自我防范、保护和应对意识。
总结: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害,比如说被人敲诈、被人殴打、被人抢劫等等,一旦碰到了,怎么办呢?我们要增强分辨能力,学会自我保护。也就是说,面临危险的时候,同学们要机智勇敢地同犯罪分子作斗争。要沉着冷静,不要害怕,其实这个时候犯罪分子心里也很害怕,因为是他们在做坏事;如果犯罪分子比较强,也不要逞英雄,如可以适当示弱,就是可以表现出自己很害怕,但头脑一定要清醒,要找机会报警或伺机逃跑。
关于小学生如何预防被侵害,我们的专家已经研究出了六条法宝,同学们只要照做,就可以保证自己的平安了。
第一,上下学途中注意交通安全,放学早回家。马路上车多人多,不要猛跑,不要翻越马路护栏或者是横穿马路,要注意马路边工地上的杂物掉落、注意马路上丢失的井盖等。放学后不要在马路上逗留,也不要偷偷跑去游戏厅玩,去河边玩,就在这些地方最容易出事。大家记住,以后如果要去外面玩,要等节假日由爸爸妈妈或者家里的大人带去玩,不要自己偷偷去。
第二,不和陌生人说话。陌生人指的是不认识和不熟悉的人。这个法宝的口诀是这样的:小白兔,上学校;见生人,有礼貌;不说话,笑一笑;蹦蹦跳跳快走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求同学们在遇到陌生人和你搭讪的时候,不要理他,并且尽快离开那个陌生人。第三,不跟陌生人出去。同学们无论在什么地方,在学校,还是在学校外面,遇到陌生人叫你出去,无论是说带你去买东西吃,还是带你去玩,或者说带你去找你爸爸妈妈,你都不要跟他去。如果是在学校,就一定要通过老师同意,才能出校门。
第四,不给陌生人开门。如果爸爸妈妈把你们单独留在家里。这个时候,遇到有陌生人来家里敲门,一定不要轻易开门,如果发现有可能有危险,你要马上打电话告诉大人。
第五,牢记生命第一,财产第二。同学们在上学途中或校园里遇到坏孩子拦路索要财物,或抢夺你们的个人用品时,怎么办?不要去跟他斗,能跑就跑,能躲就躲,不要篇二:中学生法制教育讲座讲稿
中学生法制教育讲座讲稿
在白沙中学法制课上的讲话-----白沙派出所 刘勇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感谢大家给我这样一次机会,让我讲一讲法律知识。“一年树谷,十年树林,百年树人,树人”至为生要。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规则不成社会”。法律就是调整各种行为的规则!今天我们就中学生犯罪方面的原因,中学生表面出现的不良行为以及如何加强中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等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和大家共勉!
一、首先我讲讲中学生犯罪方面存在的原因及中学生表面出现的不良行为有哪些?
我们知道任何现象的再现,发生都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即我们在哲学中所讲的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同样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产生也是由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这么三点,一是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亲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二是学校管理不当(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三是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主要是“三厅两室一吧”的影响,即“录像厅、歌厅、卡拉ok厅、台球室、游戏室、网吧”)在这里就不做具体的剖析了!今天主要和大家交流主观上原因即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行为是受心理支配的,如果心理不健康或心理扭
曲,那么,就会造成行为的失控,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挖掘这些问题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
(一)、厌恶学习
这些带有不良行为的中学生几乎都是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不交作业,对所学内容反映迟钝,情绪消极,学习成绩差,大部分是班级学习后进的学生。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轨迹是怎样的呢?是厌恶学习——扰乱课堂——师生、生生间关系紧张——逃学、旷课——结交不良伙伴——不良的消费观念、哥们义气、还有腐朽的生活方式(吃喝玩乐,寻求刺激)等等——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最后有的进入工读学校学习,有的甚至直接被判刑,有的进入少管所接受履行。
案例:某学生万某,在学校学习期间,厌恶学习,学习成绩很差,经常旷课,在校外结交了一伙朋友,他就和这些朋友拜把子,依仗这伙朋友,长期向学校的学生收保护费,累计人民币1500多元,后来被强行收保护费的学生由于不堪重负,向家长说明了情况,家长到派出所报案,最后这个万某被送入工读学校学习。这里我要提醒所有的同学们,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同学们一定要向家长、学校反映这个情况,要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千万不要逆来顺受,委曲求全,他们要多少给多少,如果这样的话,你的全法权益不仅不能得到保障,而且也助长了这问题学生的嚣张气焰,希望同学们吸取经验教训,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同学们要记住。幸福在哪里,“它不在绿荫下,也不在睡梦里,它在辛勤的耕耘中,它在勤劳的汗水里。”只有靠自己辛勤的耕耘取得的财产,用起来才心安理得。
(二)、逆反心理
主要表现为对外界的刺激产生与常态背离的心理反应,如对家长、老师的批评教育根本不听,甚至进行顶撞,家长、老师要求做的他不做,家长、老师不允许的,反倒产生强烈的好奇,非去体验不可。尤其是对老师的帮助教育也不愿意接受,抱怀疑的态度,认为老师的批评帮助是老师看不上自己,所以就和老师对着干,在班级、在学校称王称霸,比谁厉害,谁能气老师,顶撞老师。最后,严重扰乱学校秩序,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案例:某校学生彭某,16岁,在校不好好学习,经常顶撞老师,扰乱课堂秩序,辱骂班主任老师,老师根本教育不了,就把他请政政教处。可是,他仍然不思悔改,任然我行我素,一脚踢坏政教处的门。最后,学样报案,他被派出所送到了少年管教所强制接受教育。
同学们,这种逆反心理好还是不好呢?如果同学们现在出现了这种心理,是不是应该克服?其实,我们的家长、老师,谁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孩子学习好,行为好,品德好。有谁希望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孩子违法犯罪呢?同学们一定要一颗感恩的心去正视家长、老师善意的批评和教育。家长、老师的社会经验比你们丰富,你们应该积极的接受家长、老师的批评和帮助,不能用敌意、反抗的思想和行为与家长和老师对抗,如果这样的话,最终受害的就是那些不接受老
师家长批评教育的同学,他们一定自食恶果,到那个时候,就悔之晚矣。古训说的好:“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盲目模仿心理
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还处于不定型期,那么这个时期的未成年人的模仿心理,往往与逆反心理相伴随,主要表现为不能正确的判断是非曲直,对正面英雄的行为表现不以为然,但对一些影视或者传媒中报道的反面人物的行为却十分赞赏并盲目模仿:如模仿影片中的黑社会老大,拜把子、拉帮结伙,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有的模仿成人犯罪手段,从中寻求,体会刺激;有的模仿成人的生活方式,满足自己的不良需求。这些心理都是不可取的。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不悬崖勒马,那么你就会走入违法甚至犯罪的深渊。案例:该案例是一起敲诈勒索案,发生在4年前,即2008年的一个夏天,罪犯则是学生吴某,由于这位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所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案情大概是这样的,吴某家庭条件不错,但父母对子女管教较严,平时给的零花钱刚够,不是很多,所以当吴某看到他的同学花钱很大方,于是心理就情不自禁的产生一种自己不如他人的想法,一次,吴某在电视居中看到一部警匪片连续剧,其中他看到一个匪徒利用恐吓信向一个富豪人家敲诈巨款,在一次得手之后,沾沾自喜的情形,他就蠢蠢欲动,便情不自禁的萌生了利用这种方法弄点钱用用的想法,心想,如果能敲诈来钱最好,敲诈不来也无所谓,于是吴某说干就干,立即动身到附近的店里买来信纸,躲过父母的眼
光,在自己的房间里写好一封恐吓信。主要内容是自己生意失败,资金紧张,要求对方在某年某月某日拿5万元现金到某某地点,不然对方的全家难保平安。并有意识骑自行车到城关镇某别墅区寻找目标。来到一家比较豪华的别墅地方,他就趁无人看见之机,将写好的恐吓信塞进别墅门里,然后若无其事地赶去学校上课。之后指定时间到的那天,由于学校要举行考试时间来不及,加上哪天天气也不好,他就没有到指定的地点取钱。这样他认为,一次机会失去了,于是就开始第二次冒险,采取同样的方法将一封写好的恐吓信塞进另一户豪华别墅,但最终由于各方面原因没有成功。当警方问他:“你是一个在校学生,为什么要向他人敲诈数额巨大的钱财共10万元人民币哪?”他的回答是:“这样做目的是不让对方怀疑自己是一个年纪这么小的学生,想让对方误以为是做生意的成年人,这只是制造一种假象,转移视线而已。”然而敲诈勒索罪是数额型犯罪,虽然本案中他没有得到分文,但他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采用威胁的方法,向他人勒索钱财,构成敲诈勒索罪,且数额特别巨大,要按照他提出来的数额来定罪处罚,他面对的是必须走上被告席去接受法庭的审判。虽然吴某自动放弃犯罪,应当减轻处罚,但这毕竟也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污点。也许是因为吴某只看了一半电视剧,没有看到敲诈案犯的结果,应该说电视剧也是教育我们如何做人的一个途径吧!电视剧里对于作出这样事情的人,肯定不会有好的结局。同时,我想告戒个别同学不要轻易去模仿电视剧里的违法犯罪活动。篇三:小学生法律知识讲座稿
“法在我身边”
----小学生法律知识讲座稿
同学们,大家知道《三字经》开篇的两句话是什么?人之初,性本善。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两句话的含义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
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个让梨故事:有一天,孔融的父亲买了一些梨,特
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年龄最小的孔融,可是孔融却摇摇头,自己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把那个最大的梨给哥哥吧。”他父亲听了后十分高兴,觉得这个小孩从小就这么懂事,长大以后一定能有作为。孔融长大以后果然成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文学家。(转载于:中学生法律知识讲座讲稿)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希望别人都过得快乐。当别人
快乐的时候,我们自己也会觉得快乐;当别人痛苦的时候,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同情心理。这是人最初的本性。
既然人最初是善良的,我们的社会上为什么有坏人呢?为什么有的人
长大以后会变坏了呢?为什么有的人会成为科学家、文学家,而有的人会去做坏事,比如偷东西、抢东西、杀人,要被抓去坐牢呢?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同学朋友等很多方面都有
影响。书读得好,受到善良的教育,自然会认为这世界是美好的;书读得不好,受到的教育不良,就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丑恶的,就会做出对社会有害的事情。
有的同学的父母从小就注重对孩子思想道德的教育,比如告诉孩子要
学会互相帮助、助人为乐,要把帮助别人当作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但是也有同学的父母平时不注意这方面的教育,甚至作一些不恰当的教育,比如当两个小朋友都争夺一个玩具的时候,有的家长会让小朋友学会友好协商,互相谦让,而有的家长会让自己的孩子为了玩具去抢、去欺骗别的小朋友。
如果一个小朋友从小就学会去抢、去骗,那么长大以后当他没有生活
来源,没有钱的时候他想到的自然就是去偷、抢、骗,他最后的结局肯定是悲惨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旨在教育人们,做人要遵纪
守法。就象小朋友们玩游戏的时候,得有一个游戏规则;进行体育比赛,就得有比赛规则;你要上学,就得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小学生行为守则》。以上这些都是一些特定的规则,是特定的人针对特定的事而定的。游戏规则是由玩游戏的人自己制定的;比赛规则是由比赛组织方制定的;学校守则是由学校制定的。法律是什么呢?法律实际上也是一种规则,只不过它是由国家来制定的,法律对我们的行为做了明确的规定,规定了我们行为的限度。它是对全社会所有人都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社会规范。不管你的身份如何,是工人、农民、老师、学生、医生、警察还是商人,只要你是这个国家的一个独立的人,就得遵守这个国家的法律;也不管你地位如何,“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只要触犯了法律的人,不管你是谁,都要受到惩罚。
请同学们记住两部大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有一个学生,上小学的时候就不爱学习,老是喜欢和同学打架,考试 的时候都是靠抄袭别人的试卷,到他15岁的时候就经常上网吧玩游戏,但
父母不给钱,怎么办呢,他想到了向同学下手敲诈钱财。有一天,他在学校操场玩的时候,看见一个同学,就走上前向那个同学要钱,并威胁他说:“你以前跟别人打过架,快拿钱来,不给钱就叫人来打你”。那个同学很害怕,就将自己身上仅有的五元钱给了他。这个学生尝到甜头以后就多次采取同样的方式向不同的同学敲诈、要钱,最后有一个同学的家长到公安局报案,警察将这个敲诈的学生抓获归案。这个学生在接受审判时说道:“我以为向同学们要点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要我向他们要,他们就给我,我不知道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不知道这是犯法的事,我现在真后悔呀!”最后这个学生被判刑坐牢了,后悔已经晚了。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遵纪守法,从小事做起,从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首先,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要知道,法律是用来保护好人,惩罚坏人的,如果我们不去遵守法律,而是故意违反它,那我们受到的就不是保护,而是惩罚了。下面我讲个小案例,同学们要仔细听,听完以后要自己说一说,他们做的对不对,错在哪里。案例一:小丽是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有一天放学回到家后,她爸爸发现小丽好象是哭过,就问她是怎么回事,小丽说同班一个叫小强的男生打她。于是,小丽的爸爸就带她回班里找小强要个说法。一见小强,小丽的爸爸就抓过他的衣领问:“你凭什么打小丽?”小强没反应过来,便极力挣扎,小丽爸爸就打了小强一个耳光,小强就往小丽爸爸身上吐口水。小丽爸爸又打了小强两个耳光,并将小强推倒在地,才带小丽回了家。这时,小强的家长也来接小强,见小强被打得鼻青脸肿,就带小强到医院检查。经医生诊断,小强右耳膜穿孔,听力下降。小强的家长便把小丽的家长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各种损失五万元。最后,法院判决小丽的爸爸赔偿小强医药费等各项损失共计三万多元。
提问:上面的案例中,谁做得不对?错在什么地方?他们应该怎样做才对?
点评:首先是小强做得不对,他不该恃强凌弱,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女孩子;其次小丽也不对,遇到这种事情应该最先告诉老师,请求老师对小强进行批评教育,不该跟上爸爸去找小强算帐;第三小丽的爸爸更不对,小强还是个孩子,他犯了错误,应该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家长应该找学校或老师帮助解决问题,或者口头警告小强,让他给小丽道歉并保证以后再不欺负小丽,不该报复性地把小强打伤。他们错误的行为导致小强的身体受到了一定损伤,小丽的心灵深处有了阴影,而小丽的爸爸则受到了经济和道德上的惩罚。讨论与思考:校园违法违纪问题
现在校园里有这样一些同学,他们很聪明,但他们的聪明不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调皮捣蛋上,喜欢逞强好胜,有事没事招惹一下其他同学,比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有些同学喜欢打架,将别的同学打伤;有些同学不爱护公物,故意毁坏公共场所的物品;有些同学以大欺小,经常乱花钱又不敢跟大人要,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钱财等等。他们这些行为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这样的话就有可能将自己送进监狱。(互动:孩子们你们知道
监狱是什么地方吗?进了监狱的人失去的主要是什么?)所以在这里要告诉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要遵纪守法,不要做违反法律和违反学校规定的事情。
强调:千万不能报复,要知道报复伤人也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是要构成犯罪的,要被判刑坐牢。
其次,要加强对坏人的自我防范、保护和应对意识。
总结: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害,比如说被人敲诈、被人殴打、被人抢劫等等,一旦碰到了,怎么办呢?我们要增强分辨能力,学会自我保护。也就是说,面临危险的时候,同学们要机智勇敢地同犯罪分子作斗争。要沉着冷静,不要害怕,其实这个时候犯罪分子心里也很害怕,因为是他们在做坏事;如果犯罪分子比较强,也不要逞英雄,如可以适当示弱,就是可以表现出自己很害怕,但头脑一定要清醒,要找机会报警或伺机逃跑。
关于小学生如何预防被侵害,我们的专家已经研究出了六条法宝,同学们只要照做,就可以保证自己的平安了。
第一,上下学途中注意交通安全,放学早回家。马路上车多人多,不要猛跑,不要翻越马路护栏或者是横穿马路,要注意马路边工地上的杂物掉落、注意马路上丢失的井盖等。放学后不要在马路上逗留,也不要偷偷跑去游戏厅玩,去河边玩,就在这些地方最容易出事。大家记住,以后如果要去外面玩,要等节假日由爸爸妈妈或者家里的大人带去玩,不要自己偷偷去。篇四:中学生法制讲座讲稿2 中学生法制讲座讲稿
时间:2011年9月1日 同学们:为配合学校“法制宣传周”活动的展开,学校政教处安排我来给大家做一个“知法、守法、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法制讲座。我觉得这个讲座很有必要,也很有紧迫性,因为我们现实中已经发生了个别同学由于对于法律的无知,或者说是对法律的误解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案例。
为了杜绝这种的事件再次发生,我们今天的讲座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给大家讲一些非常实用的相关法律知识。首先是学习法律知识的意义,也就是法律的价值,学习它对我们有什么用;第二,我们要讲解的我们的年龄在法律上的效力,也就是说我们的法律,特别是《刑法》根据人的不同年龄,规定了什么样不同的法律效力。我们同学们都是未成年人,对这一点我们尤其应该准确的掌握;第三,我们要学习的是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也就是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同时,我们还要对几种常见的犯罪给予讲解,包括抢劫、敲诈勒索、故意伤害等。第四,也是我们本次讲座的一个重点,那就是面对违法犯罪我们如何保护自己。讲完这四个方面之后我们会留一点时间给大家观看一个简短的、很有针对性的视频录像。
一、学习法律的意义。
同学们会说这个还不简单吗,就是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谈得上守法呀。同学们这样的回答是正确的,但是我们首先还不要讲这个意义。首先学习法律的第一个意义是能够帮助你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困难。我给同学们讲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大家看投影),她到一个大城市去寻找她唯一的亲人,结果到了大城市亲人没找着而身上带的钱花光了,只能乞讨为生,结果乞讨失败饿死在了大城市,这当然是一个很不幸的事情,是一个悲剧,那么我们的法律何为,我们法律能够帮助她吗?我告诉大家我们的法律是可以帮助她的,大家看有这样一部法律叫做《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根据这部法律我们在全国各地的大城市都建立了相应的救助管理站,(大家看投影,这是我们宁波的救助管理站)。这部法律的宗旨就是要救助流落在大城市,生活无着落的人,给他们吃的,给他们住的,帮助他们回家。大家想一想,如果这位老太太也知道有这样一部法律,有根据这样一部法律而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的“救助管理站”她还会饿死在大城市吗?(不会)。这是学习法律的第一个目的。其次,学习法律的第二个意义是我们可以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的安全。这其中又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我们不能像我们前面讲过的,因为自己对于法律的无知而违法犯罪被法律惩罚,我们现实中恰恰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而且就是在我么宁海的某个学校的一个同学,跟着社会上一个他的所谓哥们去抢劫,结果两个人都被判了刑。这个事情是这样的:我们这个同学平时就喜欢这个社会上的这位哥们一起玩,这位哥们对他也很大方、很慷慨,经常一起吃喝玩乐的钱都是这位哥们出。而我们的这位哥们呢,他其实也没有一个正当的工作,没有正当的收入来源,很快钱花光了。怎么办,要想办法弄钱啊,于是就想到了抢劫。跟我们这个同学就说,走,我们去弄点钱来花,你跟着我去,不用你动手,有什么事情我一个人扛着。这个时候我们的这个同学开始犹豫了,去还是不去呢,不去吧,这哥们平时对我又这么豪爽、耿直、大方。我不去也太不仗义了吧?去吧,会不会被抓,后果会不会很严重,这个时候他就发生错误了。他想到我只是跟着去,哥们也说了,只是去什么也不让我干,而且有什么事情他一个人扛着。哪怕是被抓住了,应该也没多大的事,最多可能就是批评教育一下吧。最终的结果是他们抢劫也成功了,但是后来也被抓住了。而且两个人都被以共犯的名义判了刑。我们的同学只是跟去了,啥事情也没干。为什么要被判刑呢。我这里就要告诉大家了,那么我们的法律是不是判错了呢?法院没有判错。理由有三个,第一个罪过就是你去了首先你就起到了一个为你的哥们或者说是同伙通风报信的作用,有警察来了你肯定要喊,赶紧跑警察来啦?第二,你去了尽管啥事情也没干,但是你对被害人,也就是被抢劫的这个来说就是一种威胁,他看着你们是一起来的,如果你没去,一个人抢劫他,他还可能反抗,看着你们两个人在场,而且是一伙的,他肯定就没敢反抗了;第三,你去了对于你的哥们,你的这个同伙肯定是一种鼓励,也许他一个人就不敢去抢劫了。所以,有这样三个方面的原因,我们这个同学就跟着这个社会上的哥们一起被判刑了。个别这样 的同学由于对法律的误解或者无知而走上犯罪道路,这种事情是我们很不愿意看到的。
另外,学习了法律我们面对违法犯罪,我们就可以知道采取哪一些措施来保护我们的安全了,这是我们最后一部分要讲解的主要内容。
第二,人的年龄在法律上的效力 我们知道,我们在校中学生,我们的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未成年人,那么未成年人如果违法或者犯罪是不是就不用受到惩罚,是不是就不用判刑了。那我们就来看看我们的《刑法》到底是怎么样规定的: 我国《刑法》规定 14岁以下: 不负刑事责任14-16周岁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16周岁以上 :对所有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我们学完这部分我们就可以知道,并不是说我们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了就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了。我们前面讲过的那个一起去抢劫的案例中,我们的这个同学还有一个误解就是,我还是一个未成年人,我跟着我哥们一起去抢劫即使是犯罪吧我可能也不会被判刑吧?结果他错了。所以我们在座的同学们一定要从这个案例中学到教训,我们说“吃一堑、长一智”。我告诉大家这是很愚蠢的办法。聪明的人应该是从别人的经验当中吸取经验,从别人的教训当中获得教训,而不是要自己去吃一堑,去跳入沟壑、跳入了万丈深渊才吸取教训,那个时候就晚啦。
第三,违法和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1、“违法”是对所有违反法律的行为的统称;我们讲违法不一定是犯罪,违法比如说包括违反《义务教育法》、《交通管理法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我们随便来看一部法律的规定,我们就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大家肯定奇怪我们法律中规定的内容怎么跟我们的中学生行为守则、学校的规章制度这么雷同啊?这是因为我们的学校是依法办学,学校的规章制度都是依据法律的规定来制定的,所以才会这样。其实我们的“不良行为”跟违法犯罪有很密切的联系,不是说我们同学只要有了这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不良行为”一定会走向违法犯罪,而是说我们那些青少年犯罪人员当的百分之八十九十的人都是在校期间存在有不良行为的现象。我们的学校为了帮助这样的同学克服矫正这样的不良行为,有时候对同学们都很严厉甚至给予了部分同学各种处分,但是我们的一些同学还不重视,还无所谓。我告诉大家,其实这些有处分在身上的同学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要无所谓,有时候对你的影响会非常大。大家想一想,以后你要去当个兵,或者你不当兵你去参加工作,去一个公司、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人家肯定要考察一下你在学校的表现吧?如果人家看到你的处分记录你想想看人家会要你吗?所以你如果不重视你身上的处分,人家可能也不会重视你;你对处分都无所谓,人家可能也会要不要你都无所谓。那怎么办?我们有处分的同学应该怎么办?你们应该积极的表现,通过一学期、一年、两年的的良好表现争取学校给你们撤销处分。
我们回到这个十四条当中规定的“不良行为”,我们看其中的第二项“携带管制刀具”,管制刀具当然是不允许带到学校来的,不仅是学校不行,你想想你带到商场、车站、机场,甚至大街上你带着把管制刀具逛来逛去会有什么结果,人家早报警了。你这人很危险,是不是啊?肯定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把管制刀具带到学校来因此而发生的意外刑事案件也是很多的,有这么一个案件。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同学就把一把管制刀具带到学校来了,放在抽屉里面,还拿出来玩玩,他带来的目的其实也不是想要行凶伤害某人,就是好玩,就是觉得刀可以防身,可以怎么吓吓人。但是他因为一点点小小的摩擦就恼羞成怒拿出刀来结果造成了一场凶杀案。我们说在凶案发生前,这把刀就是一把简单的管制刀具,一旦凶案发生,一把刀具就变成了一把凶器,一把凶器就决定了一个家庭两个家庭的悲剧,后果是你想都想想不到的严重。结果这个同学因为故意伤人被判处了重刑毁了一身。
2、“犯罪”是违法当中最严重的,违反《刑法》的行为,我们称为犯罪。所以犯罪就一定是违法,我们讲几个主要的常发的罪名,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还有故意伤害罪。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共同点:都是“不劳而获”、都是“犯罪行为” 区别:抢劫罪是“当场使用暴力”.敲诈勒索罪是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轻微伤----------《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案件轻伤、重伤《刑法》:犯罪行为-刑事案件死亡。那么我们面对这些常发性的犯罪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如何来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四,面对违法犯罪我们如何保护自己。
首先,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其次,正当防卫,第三,谨慎交友 最后,远离娱乐场所,这些事今天我们所讲的主要内容,下面的时间呢,我们先来看一个简短的视频录像,这个录像也是非常有针对性,对于我们正确的认识法律有很大的帮助。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行动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一种命运。”
同学们你们正好是处于青少年阶段,人身最美好的阶段。大家想想人一到中年你的这一生基本上就定型,一到老年你这一生就差不多结束了。而你们青少年阶段正是有无限发展前景的阶段,有无所多的可能性等着你们,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你们自己,重视你们自己的发展,只有你们自己重视自己,别人才会重视你们,只有你们自己珍惜你们自己,你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谢谢大家。篇五:中学法律知识讲座稿 中学法律知识讲座稿
中学法律知识讲座稿 中学法律知识讲座稿
讲座内容: 法律知识讲座
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未成年人的权利、义务和“违法”“犯罪”的概念以及未成年人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下面我想给同学们讲讲什么是违法和犯罪。
违法和犯罪这两个词,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但是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同学们可能不是
很了解。根据我们的办案调查情况分析,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未成年人对法律的无知。我给同学们讲两个案例,一个是我现在正在办理的一名十四
周岁的中学生投毒案,这起案件发生在去年的四月份某天下午,该学生将自已买来末 吃的冰袋咬破一口,再装入老鼠药,而后放入附近一小学的某教室的一张课桌抽屉里,第二天,坐该课桌的小学生喝了这有毒的冰袋后,很快就死了。这起案件侦破后,该
投毒的中学生后悔不已,他说自已没有想害死人,以为小学生吃了只会拉肚子,但是
严重的后果已经造成,该学生的后悔不能代替法律的惩罚,根据《刑法》的规定,投
毒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再给同学们讲一个99 年发生的案件,被告人刘某年仅15周岁,是四中缀学的学生,刘某缀学后,一直沉迷 于游戏机,但父母不给钱,于是他就想到向同学下手敲钱,一天,他在四中操场玩时,看见原同学方某,刘某就走上前要方某给他钱,并威胁方某说,你以前跟别人打过架,被打的人叫我来拿医药费,自已认识许多社会上的人,不给钱就叫人来打你,方某很
怕,将自已身上仅有的五元钱给了刘某,以后刘某陆续向方某要了三次,共计六十余
元,其中有一次,刘某逼方某带他到方某父亲那骗借了三十元,最后一次,被告人刘
某逼方某拿五十元,方某不给,刘某便将方某带到一偏僻地方,用玻璃刮方某手掌,用烟头烫方某,并要求方某第二天中午把钱交到刘某手中,在这种情况下,方某才将
这件事告诉其父亲,方某父亲马上到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公安人员将被告人刘某抓
获归案,刘某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从这起案件的发生和发展看,一方面,刘某对违法和犯罪认识不清,另一方面,被害人方某也不懂得合法与违法犯罪的界限,以至于三番五次的被抢劫。从这些案件可以看出未成年人懂得什么是违法和犯罪,对
规范自已的行为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是相当重要的。
接下来,我就给同学们讲讲什么是违法。
二、生活案例
案例1:我们可以随身携带刀具吗?
小明的考试成绩达到了父母的要求,缠着要爸爸买一把小刀给他作收藏用以奖励。爸爸拗不过他,只好给他买了一把小刀,但严正声明只许放在家里,不可以带到学校去。小明不仅偷偷把小刀带回学校,常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而且和别人发生争吵更是马上亮出小刀来吓唬对方,后来老师没收,小明不服气,说:“我又没有真的拿它来伤人,我没错!。
案例2:私自动用灭火器练习如何灭火有错吗?
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应该积极学习,勇于创新,对于不懂的问题要刨根问底----老师经常这样子教育我们,那么,对于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我们是否也可以私自动用它们来练习如何灭火呢?
例如,小梁是三年级的学生,一天他跟同学们一起在课堂外的走廊玩时,发现了一个灭火器。有同学就说“你看,这是什么?你会吗?应该很好玩的!”“谁说我不会呢?我看电视学的,那些消防员叔叔就是用这个救火的啦,好威风的,要试试吗?”“轰”的一声,干粉全都喷了出来。。
案例3:因为我们有言论自由权,所以我们就可以辱骂他人吗?
法律规定我们言论自由,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包括辱骂他人呢?冬冬是六年级学生,由于自小被父母宠坏,平时待人没什么礼貌。有一位是轻度残疾同学,就经常受到冬冬的无礼取笑。有一天,那位同学终于受不了冬冬的侮辱,和冬冬打起架来。老师因此教育批评了冬冬。案例6:“大赌乱性,小赌怡情”这种说法对吗? a 对 b 不对
案例7:我们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团体吗?
参加社团能多交朋友,学习成绩一般,正因如此,父母对冰冰的管教十分严格,每天放学都叫他做课外作业。冰冰觉得生活压力很大,一次偶然的机会,冰冰认识了一位相同背景的高中生,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并加入了该高中生所在的那个团伙,讲起了“哥们义气”。不久,冰冰也沾染了抽烟、打架等不良习气。老师发现冰冰的情况后,和家长一起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冰冰及时觉醒,才不至于误入歧途。请问,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些少年团伙。
案例8:网络上所有的东西我们都应该学习,模仿吗?
“新时代的产物——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对于网络上的一切东西,我们要全盘接受,这样我们才能与时代接轨。”
初中二年级的小游年前染上“网瘾”,假日几乎全泡在网吧里。曾看过有关网吧毒害孩子的报道的妈妈发现后,觉得很可怕,就不给小游零花钱了,想以此来让小游“戒网”。但是无奈小游“网瘾”发作,把家里的电脑抬出当给了网吧。被妈妈发现后,小游承认把电脑给了网吧,钱也花光了,但死活不肯说出当给
哪一家网吧。第二天还离家出走。()
案例11:我们要从小培养自己的酒量吗?
阿雄是某学校高中年级的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不错,但他有个坏习惯,就是喜欢喝酒。今天是阿雄的生日,他叫了几位好友去喝酒吃饭,其中还有几位女生。阿雄他们喝得特别凶,不一会儿,他们都醉倒了。最后那几位女生只好扶他们回去,结果晚上11点才把他们弄到学校宿舍。第2天,阿雄被老师批评了一顿,有人说,成年人能喝酒,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喝酒呢。
案例12:我们可以也不归宿吗?
小元15岁,他觉得自己应该独立生活,就想一个人租房子住。但父母不同意。后来他提出为方便学习而寄宿学校,父母也就欣然答应了。但其实小元是和两个要好的朋友一起瞒着学校和父母在外租房子住,由于没有管束,小元沾染上了抽烟,酗酒、打麻将、看黄色录像等恶习。后来被同学举报,小元受到了行政处分。
案例13:不尝试一下毒品是何滋味,人生就将不完整吗?
小王家里很穷,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来到广东打工后,挣了些钱。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所以在工地里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有吸毒的,他也不介意。久而久之,他也因为好奇而尝试了白粉的滋味,没想到不知不觉上了瘾。有一次在工地吸毒的时候,被前来查户口的公安人员发现,送到戒毒所强制戒毒。请问,我们对待毒品的态度应该是:()a 不妨小试 b 坚决抵制 c 以上都不是
案例15:吸烟酷毙了吗?
亮亮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觉得电视上那些吸烟的大哥哥好帅气,于是她偷偷地偷来爸爸的烟抽了起来,开始的时候有些呛,很难受,但为了追求时髦他还是坚持了下来。最后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经医生讲解才相信吸烟真的危害健康,吸烟已不是“帅与不帅”的问题了。吸烟危害健康。()
三、安全防御
1、受到不法分子侵害如何报警? 中小学生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直接威胁和侵害,仅凭同学们自身的力量很难防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公安部门报告。
1)匪警电话的号码是110。这个号码应当牢记,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2)拨打110电话,要简明、准确地向公安部门报告案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当事人、案情等内容,以便公安部门及时派员处理。3)打报警电话是事关社会治安管理的大事,千万不要随意拨打或以此开玩笑。
2、路上被人抢劫、敲诈和勒索怎么办? 1)要保持冷静,不要害怕,尽量说好话,说明自己没带钱,避免跟他们争吵。2)如果他们继续坚持要钱,就跟他们说回家取钱,趁机跑掉,并向你认识的人求助。3)如果还不行,就拖住别的大人大声喊“救命”。4)如果一个人遭挟持,不要反抗,不要“硬碰硬”,可以给钱,但要记住对方的相貌特征,事后向公安机关报案。千万不要拉住欲跑的持刀歹徒不放,这样容易造成歹徒狗急跳墙,持刀伤人。
4、为防范被歹徒抢劫勒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和同学结伴上学、回家,尽量不要单独外出。2)言谈举止一定要符合身份,不要过分张扬,避免引起问题少年的注意。3)上学放学路上尽量走大道,不走偏僻小路。4)穿着打扮要朴素,平时不穿名牌、不高消费,不再外人面前炫耀自家财富,以免被不良少年盯上。
3、独自在家的安全防御知识
我们独自在家时,应及时把门锁好。如果听到有人敲门,要通过门镜辨认来人。对不认识的人,不管他有什么理由,也不管他是什么身份,都不要给他开门。而且可以像父母在家一样,喊爸爸妈妈,说有不认识的人来敲门,把坏人吓跑。1)有的坏人冒充邮递员、推销员、检修工人等,骗开了门,入室抢劫或作其他坏事。同时要留心观察,记住陌生人的身高、面相、衣着等,以便必要时报警。也可以给父母、邻居、居委会或派出所打电话。2)如果来人声称是你父母的同事,并能叫出你的名字和你父母的名字,也要提高警惕,不能开门,但可以问他有什么事,记下来告诉父母。3)如遇到坏人以各种理由闯入家中,要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与坏人斗智斗勇。如将自己的屋门反锁后,用电话报案,要注意说清楚自己的详细地址;也可用计将坏人吓跑,但要记住坏人的身高、外貌特征,并迅速报案。但不要与坏人硬拼,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生命及人身安全。
为确保人身安全,同学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坚决禁止进入电子游戏机室和营业性舞厅、网吧、录像厅等公共场所。
2、遵纪守法,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的小公民。
3、注意游泳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旅游外出安全、居家安全,向学会一些基本的救护常识,加强防范意识,杜绝意外事故发生。不能私自下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成年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玩火,不打闹,警慎事故发生。
4、不和陌生人接触,不经家长允许或无家长陪同不擅自外出,养成良好安全习惯。
第五篇:中学生健康知识讲座
学生健康知识讲座
兰西县红星乡第一中学校
何为健康?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个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即健康包括三方面:
一、身体健康;
二、心理健康;
三、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无疑表明,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要珍视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解释“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自我满足能力、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指挥能力、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创造性、自主性、成熟性、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方面达到正常水平。身体健康标准大家比较了解,它可以用数据加以量化,心理健康无法用数来表示,那么如何来衡量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呢?
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它素质(如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新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心理疾病挑战全球: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全世界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2亿人,已经成了世纪病;有30%至40%求医者有精神卫生问题;20%人口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和精神障碍;据联合国统计,自杀居意外死亡之首。
心理健康不仅与疾病、事业的成功有关,还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杭州有个9岁的孩子,张毅,小学三年级,学习优秀,班长少先队中队长,1989年2月2日上午,被全票通过评为“三好学生”。当天中午,姐姐张萍(小雪年级)把茶话会上的4块糖果带回家,分给张毅两块,留给妈妈两块,可张毅不干,坚持全要,并大发脾气,踢姐姐,然后跑到楼上,反锁在屋内,用红领巾吊死在窗框上。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心理疾病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1992年在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危机干预自杀研讨会”上,中科院一项调查批露:中国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14至16万,平均每天400人(不包括自杀未遂的,更不包括曾有自杀意图的)。深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2%,但如果把心理问题达到临界程度的考虑为需要心理干预,则需要个别心理指导的学生达到32%。
三、心理健康条标准
我们认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
1、有正常的心理活动,智力正常,与同龄人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乐和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和思想活动符合社会规范。
2、人际关系和谐,尊敬师长,信任同学,能宽容和谅解有缺点和反对过自己的人。喜欢和老师、同学在一起。
3、能正视现实,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根据环境和形势要求改变自己,也能创造环境。
4、有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对现状感到满意,对情景也觉得光明美好。
5、能冷静、理智地去对待生活中的挫折的打击。学会用正确方法和态度去对待错误,对强弱不同的刺激能做到适度的反应,有忍受挫折、从失败中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优点的缺点,不患得患失。能扬长避短,有切合实际的志向水平;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不把获得的成绩看作高于一切或毫无意义,不自卑,不过分自责,有安全感。
7、有从事各种活动的兴趣、信心,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能有效地完成各种任务。
8、在有利于社会或集体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个性的独立性,保持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和统一。能独立地作出决定,并对决定负责任,而不受别人的任意控制和支配。
四、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关于青少年心理,有一个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年轻的病人?他们怎么了?”那些企图自杀的高中学生;害怕笔尖的中学生;不敢看人的初三学生;害怕死亡的高中生;被拘留的高一男学生;自杀未遂的中专生;能力不足的大学高材生;不会与人交往,无法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中学生,一般为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这一阶段总的可成为青春发育期,或青少年期。我们都知道,青少年期的中学生身心都正处在急剧的发展、变化和成熟时期。如果这是其发展(尤其是心理方面)出现问题,这种不良影响极可能伴随他一生。
目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如何呢?有关专家学者们进行了调查研究。有关调查表明,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这些枯燥的数字反映出我国教育工作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欠佳。
当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集中反应。根据已有知识和实践经验,我认为中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适应问题。适应的本意是指人们对来自外界和内部的刺激在持续不断的影响个体时,所产生的感受能力。适应不良即对刺激的持续作用感受能力差,它将会降低人们对刺激的承受心理,是人与周围环境不能相对平衡。适应不良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初一和高一年级,尤其是初一。因为,进入中学后,他们会发现中学的学习生活与小学是完全不同的:其一,由一个学校到另一个新学校,环境发生了变化,许多地方都相对陌生。其二,生活上,进入中学后大多数学生才开始住校生活,脱离了父母的照顾和保护,很多事都要自己亲历亲为,重新学习去做。对于那些在溺爱下长大的孩子来说,独立生活也很困难。其三,中学的学习内容明显大增,课业负担重,难度也加大了,而且学习方式肯定与前一阶段的不同,所以,刚上初中或高中的学生在这方面也可能不适应。其四,人际关系的变化,新的人际圈需要自己去建立,对于不善交际的人来说,又会感到困难。因此,适应不仅是指要适应新学校的新环境,它还包括适应完全不同于小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内容,更包括人际关系的适应。新生往往会被这一问题困扰,而感到烦恼,要么是学习跟不上,要么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但是,这样的问题大多在第一学期后会得以解决。而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有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情绪失调,重则会诱发为心理疾病。
(二)情感问题。情感是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高级而稳定的体验。对于中学生而言,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亲子沟通和异性交往。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这个年龄段正是主观需求欲望比较多、比较强烈的时期,而家庭、学校和社会又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欲望和要求,于是必然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抑郁、暴躁等。他们的这种不满往往直接指向父母。进入中学后,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得以发展,自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了,不向父母过多地管教,最易产生逆反心理,往往采取与积极向上相对独立的行为方式,带着偏激、盲目的色彩,或以极端方式发泄,久而久之与父母在感情上出现裂痕,不愿与父母沟通等,这必然会给他们带来苦恼,带来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在情感上,中学生难以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异性交往。
13、14岁的少年正是情窦初开的时期,他们对情爱都充满美好的向往。因此,这个时期,尤其是初中生,容易出现令老师和家长害怕的“早恋”问题。其实异性吸引以致的异性间的单独交往也属正常,只是交往双方,无论他们是不是真的在恋爱,都会遭到教师、家长以及周围人的压力和反对。而他们自己也面临着以学业为重,还是以感情为重的选择,于是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困惑、矛盾和痛苦,他们稚嫩的双肩怎能担负这些呢?于是,出现问题在所难免。
(三)学习问题。这是作为一个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中都存在的问题。有的学生学习刻苦,态度端正,智力发展正常,可学习效率低下,他们要么是学习技能障碍,要么是方法欠缺,长期失败使学习自信心丧失。对中学生而言,也存在上述情况。但初
三、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心理问题尤为严重。据调查,初三中,相当部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考试焦虑,甚者会失眠、患神经衰弱症。这对他们考试时正常水平的发挥,乃至今后的成长都是不良的影响。
(四)行为和人格偏离
1、行为障碍,或称不良行为。中学生中常见的不良行为有:多动症,攻击行为,破坏行为,懒散,对抗行为等。这些多见于初中低年级学生群体。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下,追求虚荣,追星族心态和迷恋电脑游戏的不良行为快速上扬。
2、人格偏离。人格也叫个性,是一个人具有的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人格偏离主要是个体人格发展不健全,性格缺陷等原因造成的心理问题。中学生中常见的人格偏离有:(1)自我意识偏差,初中生独立意识增强,但自我认识和评价不全面、不准确,因而抑郁、闭锁。(2)自我中心倾向,他们只考虑自己,较少考虑他人的需要。(3)自卑心理。(4)嫉妒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是心胸狭窄、好表现的。这些不良心理品质不仅会让自己生活无乐趣,还会阻碍自己健康成长,面对不容乐观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是分析原因,寻找出路的时候了。
五、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上述四大类,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我们应当从生理、家庭、学校、社会等生物的、环境的、教育的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生物学因素
众所周知人的发展是指身心健康、平衡发展,生理和心理是相互影响的。在成长过程中,任何生物、化学、物理因素影响了脑的健康发展都可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1.遗传因素。
2.母孕期及分娩因素。
3.生产发育及营养因素的影响。出生后至成熟期(16岁左右)的一段时间,孩子的生长发育与营养对孩子心理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足在幼年时可表现为说话晚、走路晚、运动不协调、环境适应能力差等。这类儿童长大后出现各种心理障碍的机率明显高于正常发育儿童。
4.其他生物学因素。诸如在成长过程中的外伤、躯体疾病、中毒等直接影响脑功能而造成心理障碍的意外情况。
(二)家庭因素
孩子最初的教育是由家庭提供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接受什么样的教养,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有以下三类:
1.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应该包括住房环境、家庭成员组成、经济条件等自然结构。住房环境拥挤、嘈杂、经济落后、信息闭塞会阻碍孩子们的心理发展。从小环境来说,若夫妻不和睦、经常吵架、打架对孩子也很不利。如果家庭结构不完整,父母离异、一方或双方遗弃、死亡等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十分有害,青少年违法犯罪多源于此。
2.家庭教养态度。父母的教养态度大致有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四种。而其中以民主的教养态度最好。家庭成员对子女教养态度一致,以平等的态度、民主的方式对待子女,严而不厉、宽而不娇、爱而不溺、放而不纵,注意满足孩子的正当需求,启发孩子的自觉性,培养孩子求知向善的自主能力和勤奋好强的品质。反之,其他教养态度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家长的教育方法。父母教育孩子只有良好心愿,没有科学的方法仍然不能担当起“全面的素质教育”的职责。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要求过于严厉,甚至是苛刻,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犯了过错就罚,考试没达到要求则打,除了学习,什么都可以让孩子不做。这样培养出的子女怎么会学习轻松,怎么会不产生逆反心理,又怎么能独立生活,适应新环境呢?
(三)社会因素
1.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是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其成长的场所。学校作为社会中的一部分,是中学生长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如果学校的教育方针正确,方法得当,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身心健康的人才。反之,如若教育方针、方法上存在问题(具体可表现在教学水平、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教育方法、教师素质、教育态度、学校人际关系、校风等方面),就会阻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甚至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
2.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家研究结果表明:一定社会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地位、风俗习惯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中学阶段正是个体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等心理品质形成时期,若受社会不良风气,像金钱至上、追求享受、“走后门”、吃喝送礼、黄色刊物等的影响,对学生健康向上的品质的塑造百害而无一利。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染缸,人生活其中,很难不受影响,因此,良好社会风气,健康社会文化才是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营养品”。
(四)简析当今中学生的几种心理矛盾。
第一、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重的作家、工程师、医生、企业家、领导干部等等,而实际上他们当中有一些学习不是很努力的,他们过一天算一天,虽 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他们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却想得不多,做得不够,形成了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 方法,就是教育学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第二、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矛盾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中学生越来越讲究“实际”,加上一些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在孩子身上花钱大手大脚,使得中学生的消费欲望与日俱增。据我们的抽样调查,绝 大部分学生每天都买零食吃,同学过生日,除礼尚往来外,还要摆酒宴。男生中“烟君子”、“小酒民”大有人在:女生中讲究穿着打扮的比比皆是,有的女生还随身带着高档化妆品,不断更换时髦的服饰。但这些学生 中有相当多的人劳动观念淡薄,他们轻视劳动,甚至认为劳动是多余的,就连平时学校组织的大扫除也讨厌,可以说对劳动采取消极态度、厌恶劳动的思想在一些中学生中是相当普遍的。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爱劳 动是人类的美德,通过劳动得来的享受是正当的、光荣的,不劳而获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第三、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其他许多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同时也由于其社会生活经验的逐渐丰富,他们开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 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差别。他们愿意对“知心朋友”倾吐自己内心的秘密,瞧不起那些用导师式口吻对他们说话的人,不愿意同这种人进行感情交流,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也不愿同长辈透露内心,实行自我封闭。调查中发现,有相当部分的中学生把心里话“对自己说”或“对日记本说”,向同学和师长隐匿秘密。由于他们把内心的感受隐藏起来,以致常常产生孤独感。这类学生往往通过记日记、画画、写字等来表现内心的苦 闷和孤独感。他们很需要求得别人的理解,而调查发现有相当部分的中学生认为老师“不理解自己”和“不太理解自己”。解决这一矛盾要求教师和学生交朋友,对他们的行为表示理解,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他们从 苦闷与孤独中解脱出来。
第四、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的矛盾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心理日趋成熟,他们越来越感到自己是“大人”了,并开始从“听话道德”向 “平等道德”过渡,要求从大人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对婆婆妈妈式的说教及过分关心会产生反感,个别学生会 发生顶撞老师现象,甚至对学校、社会产生反抗情绪,可以说他们的独立意向、主体意识是十分强烈的,但同时他们又缺乏必要的知识与能力。这一是因为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方面重视不够,二是因为传统的 家庭关系中的父母一般也不鼓励子女过早独立。调查表明,有相当部分的家长要求子女“只要能上大学,什么事都可以不管”,所以造成了中学生的实际上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不仅反映在经济上,还反映在生活上,出 现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管学习,不管其他”的不正常现象。因此,教师要和家长一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办,逐步消除其依赖心理。
第五、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中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这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是分不开的。但由于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地坚持己见,对教师或集体的要求,合乎己意的就去办,不合己意的就盲目地拒绝或顶牛,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他们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还不强,形成了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化解这一矛盾,老师一方面要肯定学生的进取心,另一方面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使他们能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第六、乐于助人与道德水准不高的矛盾
现在许多中学生能积极地为社会、学校、班级做好事,也能积极为同学做好事: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能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当同学家有了不幸,他们能自觉地捐款、捐物。但有一些同学的道德水准不够高,他们靠偷窃来捐款,通过打架斗殴来为弱小同学鸣不平,利用考试作弊来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提高分数。这很自然形成了助人行为与道德水准不高的矛盾。对这一矛盾,老师要巧于引导,先肯定其好的方面,再指出其不 足之处,使其明白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助人。
(五)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家庭不和而出逃、自杀或伤人的案例很多,但却很少有家长认为这是一种心理问题,更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每个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都懂得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努力培养引导,这个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可见,父母行为的不良,带给子女的不仅仅是厌恶、鄙视,而是更深的内心创伤。
作为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给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和家庭民主权。做父母的应该既注重孩子自主性的发展,也注重培养孩子遵守纪律和规则,积极鼓励孩子平等地交换意见。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准则强加给孩子。若必须行使父母权利时,也应向孩子说明为什么必须这样做的理由。这一点对青少年非常重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而言,包括
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的训练活动等;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学习习惯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等; 情感教育,即教学生学会体察和表达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疏泄消极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表训练、放松训练等等;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等互动技巧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及要求所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的培养,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各方面人格素质的培养; 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即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对自己建立科学的认识,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能做到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自信培养、良好自我形象建立等;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对性别认同,以及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异性交往的有关知识与技巧,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及调适等。
今天的中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不仅要有真才实学,而且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应该具有勇于参与竞争的良好心态。可是他们中的不少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弱,也缺乏社会交往能力,而许多心理障碍与疾病都与适应能力差及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的焦虑有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交往的能力为主要目标。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将有助于中学生心理潜能的发挥和身心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