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对日本、美国、欧洲国家企业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并说明相互借鉴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试对日本、美国、欧洲国家企业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并说明相互借鉴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摘
要
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企业竞争,实质是企业文化的竞争。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企业要正确处理跨文化条件下产生的各种文化冲突与矛盾,吸取外国企业文化的优点,对企业文化中的一切不适应世界进步潮流的积淀,无情的抛弃。只有这样,才能进步,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本文通过对日本、美国和欧洲代表性国家德国的企业文化进行分析、比较,并简述各国企业文化相互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企业 文化
分析
借鉴
目
录 2 企业文化的概念......................................................................................1 日本、美国、德国企业文化特点..........................................................1
2.1 2.2 2.3 美国企业文化特征..............................................................................................1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2 德国企业文化的特征..........................................................................................3 日本、美国、德国企业文化的差异分析..............................................4
3.1 3.2 东方企业文化的特点..........................................................................................4 西方企业文化的特点..........................................................................................4 日本、美国、德国企业文化的相互借鉴意义......................................5
4.1 4.2 4.3 4.4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两种态度..............................................................................5 个人本位与团体本位两价值取向......................................................................5 理性与非理性两种思维方式..............................................................................6 学习与吸收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6 结论..........................................................................................................6
参考文献:.......................................................................................................7 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领导层提倡、上下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不断革新的一套行为方式,它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和全部时空文秘部落。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培育,是企业职工思想道德风貌的提高。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实施,使企业人文素质得以优化,归根结底是推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法宝。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信念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为此,应从建立现代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讲究经营之道,培养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优化企业内外环境,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制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日本、美国、德国企业文化特点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传统的名族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并且与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因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特征。民族的文化传统必然要灌注于企业中,成为企业文化的底蕴和根基。
2.1 美国企业文化特征
美国崇尚“自我”以及激进开发的文化特征广泛地渗透到管理的各个层面,并突出的体现在组织、领导、决策、经营、用人等颇有西方特色的传统的管理行为和管理风格,形成自身明显的企业文化个性。2.1.1 制度化
整个企业构建在条文、规章、标准等一系列规定的基础上,并用之规范员工的行为;企业每个员工的权利和义务清晰,企业和员工是一种由合同、章程所规定的契约关系。工作中表现为个人的决策过程及个人负责;企业是一个松散的结合体,人员高度的流动。
2.1.2 讲究效率,强调科学性
“量”的概念贯彻在从作业计划到成本核算等所有的管理过程中。理性观念使得管理者力求条理性,去发现最优方案,以最少的时间、最小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利益,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也是最后的。分析的思维方式甚至使他们对于生产作业中每个动作用秒表进行分解,以省去每一个多余的动作。2.1.3 强调明确性
企业有明确的目标、明确的操作程序、明确的指标,一切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通过严密的工时定额、可操作的评价系统进行明确的控制。2.1.4 重视物的因素
将人视为与物同样的生产要素进行科学的配置和使用。淡漠人际关系,极力反对在工作单位结成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认为在工作单位无须个人感情,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只能存在于家庭、教堂、俱乐部和邻里之间的狭小范围内。2.1.5 强烈的进取精神
进取精神促使美国企业在市场开拓、产品改进、技术创新等方面有一种无限的扩展欲和侵略性。
2.2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
日本文化的基础价值观是: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重视群体的合作精神,倡导个人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感;注重人和,注重协调人与人、人与物乃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张一种和谐、协调的总体观念。日本民族的这些文化特色反映在管理模式和管理行为上,便印上了不同于东方文化的显著印记,形成了自身文化的特点。
2.2.1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和魂洋才”
“和魂”指日本的民族精神,“洋才”指欧美的技术。“和魂”和“洋才”结合,成为日本近代企业家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2.2.2 家族主义是企业文化的显着特色
家族主义把家庭的伦理道德转移到企业中,企业的管理活动都是为保持集团这个大家庭的协调,维护大家庭的利益,充分发挥大家庭的力量。家族主义观念在企业中表现为团队精神,提倡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和为贵”的思想是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
2.2.3 以人为中心
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以人为中心,多方面协调企业的生产关系,缓和劳资矛盾,将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实现劳资和谐,提高员工的主体意识。2.2.4 强调整体与集体
十分注意企业各部门之间、各项经营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强调从整体上进行控制。由于重视协调各种关系和意见,因而倾向于集体决策和对工作的集体负责,并由此而产生相对平淡的分配方式。2.2.5 强调艺术性
相对于美国企业管理的明确性,日本企业管理更为艺术的应用含糊和微妙性以淡化组织中的冲突,达到和谐一致。
2.3 德国企业文化的特征
德国具有较强的不确定避免和男性度,因此,德国人注重安全需要第一。在对于工作的人性方面,德国人注重重建个人职业,实现工作丰富化。由于德国的权利距离较小,因而它相对赞成由下属采取主动性的管理模式,更由于其具有强的不确定性避免,因而它在实行目标管理时,不接受风险和模棱两可的倾向,主张协商管理。具体来说,德国的企业文化有以下的特点。2.3.1 强烈的质量意识
德国的企业有着强烈的质量意识,强烈希望自己的产品质量优秀,愿意花力气提高产品质量。他们认为“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2.3.2 重视员工培训
德国企业认为,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要素,它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因此,德国企业都很重视提高员工的素质,培训成为企业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
2.3.3 共同决策
德国企业的管理系统趋于集权和直线型。管理者不必太多担心他们的命令不被下属接受。工人也对共同决策系统所保证的参与和权力感到满意,而所有这些都被结合在一种信念之下,即质量控制、劳动生产率、好的产品和好的服务是一个组织生存的手段和根本。2.3.4 不愿冒险
德国企业正规的、直线的管理和控制系统使得企业没有太多的灵活性,而且,为了保证管理者权威的连续性,德国人也不主张冒太多的风险。再者,由于德国人十分重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这使得他们在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占有特殊的市场份额,因而减少了开拓及冒险的必要性。日本、美国、德国企业文化的差异分析
就文化背景来看,日本同中国一样,其企业文化属于东方文化的产物,美国和欧洲的企业文化可算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下面试以东、西方文化为背景,分析不同企业文化形成的原因及各自的特点。
3.1 东方企业文化的特点
东方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主张和谐,重视人和主张从总体上去把握事物及重义轻利的特点。反映在企业文化上,造就了集权式管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精神力量、家庭氛围、整体控制及含糊与微妙的沟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行为等等。
但在同属东方文化背景、讲究团体主义的日本和中国,企业文化也有较大差异。日本公司同事间的和谐情谊是难以形容的,大家把公司看得比家庭还重要。对他们而言,最大的耻辱莫过于被排除在群体之外。如日本丰田公司全体员工的90%左右都同居一地,不分不可抗力,膳宿在同一环境内有着共同的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间产生连带感和亲切感,增进了员工的团结和爱社精神。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往往会把一个团体内的员工分为自己人和外人两大类别,并按系谱亲疏,分为家人、族亲、姻亲、近亲、同乡、同学等派别。这种文化背景造就的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就有较大差别。中国人对一个团体成员按亲疏远近分类的思维与传统,与现代企业团队文化是相背离的,必须逐渐革除。
3.2 西方企业文化的特点
西方企业文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就其本质而言,以个人为单位,崇尚自我以及开放的文化特征一直是贯彻始终的。在企业管理上表现在具有明显的制度化特征、科学与理性、明确的目标和指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淡化、个人能力至上、创新性与进取性。
但同属西方文化背景,美国的企业文化与欧洲的企业文化也有相当大的差别。例如1992年4月,美国迪斯尼公司在法国巴黎开办了迪斯尼欧洲分公司,公司雄心勃勃、意气风发。然而不到两年,迪斯尼欧洲分公司即陷入困境。在分析时发现,没有从文化习性角度缺乏对欧洲市场谨慎评估,才是它亏损的主要原因。吃饭时饮酒是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但迪斯尼公司标榜纯真、梦幻的风格一定要禁酒,造成欧洲人对迪斯尼欧洲分公司的失望,光临的兴致减。另外,对崇尚个人自由的欧洲员工用“迪斯尼配方”限制颇多造成员工抗议和欧洲劳工组织的不断维权,为欧洲迪斯尼分公司的亏损推波助澜。日本、美国、德国企业文化的相互借鉴意义
东、西方企业文化都是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社会环境改变了,企业文化也面临着改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企业经营冲破国界,跨文化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新的社会环境背景下,审视东、西方企业文化,应该说各有利弊,为适应环境的变化,两者之间越来越需相互借鉴和相互融合。
4.1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两种态度
西方以新教伦理为思想基础形成的企业文化,对自然界采取一种进取、征服、使用的价值取向。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一种新的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平相片的基础上,西方企业以前那种对自然的过度征服欲必须收敛。以儒家伦理为主要思想基础的东方企业文化正好与这一要求相一到处。工业文明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东方国家的企业在处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一方面要善待自然,吸收西方工业化过程中的教训;另一方面,也要学习西方更先进的技术,减少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造人与自然更为和谐的工业文明。
4.2 个人本位与团体本位两价值取向
西方企业文化坚持个人本位价值观,认为每个人都以自我利益为动机,凭着理性
趋利避害。东方企业文化强调“家族”和团体意识,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各种群体关系。在实践中需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在整体目标的指导下,为个体发展创造条件,使个人价值与团体价值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4.3 理性与非理性两种思维方式
西方企业文化中蕴涵着较多的更改思想,强调直接、明确、实用、科学、效率,重视标准、制度的作用,表现出一种非常理性的思维方式。东方企业文化重礼仪,重人际关系,重人情和“面子”,到处充满着灵性化和人情化,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特征。它趋向于不断把个人与亲属联结在一起,表现出对外人的不相任。这种文化使人际关系变得复杂、虚伪和表面化,容易产生小团体主义,影响个性发挥和创新精神的形成。人治观念较强,法治观念淡薄。经营中缺乏法律意识和信用意识,管理灵活有余,刚性不够,影响效率。东方的企业需要正视自身文化的缺陷,善于吸收和借鉴西方企业文化中重理性的合理内核,创造软硬结合的有效管理模式。
4.4 学习与吸收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国内经济市场化进程加快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进,不同文化的交流渗透成为普遍现象,中国企业学习市场经济国家先进的企业文化成为培育中国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如何正确看待和科学移植国外的企业文化,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中国企业文化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温家宝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成就。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这不仅为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交融中指明了发展方向,而且也为我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学习和吸收国外的先进企业文化提供了指导原则。具体而言,中国企业在学习吸收国外先进企业文化成果时尤其要注意:一是要认真研究双方文化差异及其对管理的影响,对国外企业文化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移植性进行科学分析。二是在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企业文化过程中,要注意进行管理创新,构建适合中国企业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新模式。三是处理好学习引进国外企业先进文化、进行企业文化管理创新与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结论
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由于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风尚、伦理意识、价值观念等的差异,各个民族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企业文化作为文化系统之中的亚
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作为主文化的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美国制度化、讲究效率、强调科学性的企业文化,日本的服从组织、集权式管理、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而德国的企业文化是追求质量、共同决策、不愿冒险。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企业文化差异者一直都是全球企业共同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作为市场中的一个基本元素,这就要求企业正确处理跨文化条件下产生的各种文化冲突与矛盾,吸取外国企业文化的忧点,同时对我国企业文化中的一切不适应世界进步潮流的积淀,无情的抛弃。只有这样,才能进步,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 王成荣.企业文化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张仁德,霍洪喜.企业文化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 陈晓萍.跨文化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 朱成全.企业文化概论.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7
第二篇:试对日本、美国、欧洲国家企业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并说明相互借鉴企业文化的必要性--企业文化
目录 企业文化的概念.........................................2 2 日本、美国、欧洲国家企业文化的特点.......................2 2.1日本企业文化特点......................................2 2.2美国企业文化特点......................................3 2.3欧洲国家企业文化特点...................................4 3日本、美国、欧洲国家企业文化的差异分析...................4 3.1企业文化管理的交汇点...................................4 3.2企业文化管理的排异处...................................5 4各国企业文化相互了解、相互借鉴的意义.....................6 4.1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两种态度...............................6 4.2个人本位与团体本位两价值取向............................6 4.3理性与非理性两种思维方式...............................6 4.4学习与吸收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6 5 结论...................................................7 参考文献.................................................8
摘要
企业文化的兴起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一个新里程,是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当今世界经济舞台,美国、德国、日本已经称霸数载。2007年最新出炉的《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美国企业162家,德国39家,日本68家,三国相加占据总数的半壁河山。之所以有如此战绩,很大程度归因于三国均是先进企业文化管理的实施者与践行人。
关键词:企业文化
必要性 1 比较分析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企业要正确处理跨文化条件下产生的各种文化冲突与矛盾,吸取外国企业文化的优点,对企业文化中的一切不适应世界进步潮流的积淀,无情的抛弃。只有这样,才能进步,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也称公司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对企业成员和利益相关者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
企业文化是从事创新的企业家为实现价值增值所做的资源重组的努力,以及在这一努力所规章的企业目的之下参与企业活动的人群及其文化传统的相互作用与融合过程。
企业文化属于形态观念的范畴,是一种以管理为目的的文化,又是一种以文化为内容的管理理论,既具有文化的特殊性,又具有管理的特性。日本、美国、欧洲国家企业文化的特点
2.1日本企业文化特点
2.1.1和魂洋才构成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
“和魂”就是指日本的民族精神。“和魂”实际上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产物,是“汉魂”的变种和东洋化,是重视思想统治,讲究伦理道德的体现。
“洋才”则是指西洋(欧美)的技术。1886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了资本主义进程。在明治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向西洋学习先进技术及管理方法在日本企业中逐渐形成高潮,于是“和魂”和“洋才”才开始结合起来,成为日本近代企业家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以日本化了的中国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和魂”与以欧美的先进技术为内容的“洋才”相结合,构成了日本企业管理文化的重要基础。2.1.2家族主义是日本企业文化的显著特色
与个人才能相比,他们更重视协作与技术的作用,即表现为家族主义。这种家族主义观念,在企业中则普遍表现为“团队精神”,一种为群体牺牲个人的意识。所谓 家族主义就是把家庭的伦理道德移到集团中,而企业管理活动的目的和行为又都是为了保持集团的协调、维护集团的利益、充分发挥集团的力量。家族主义精神要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和为贵”的思想是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2.1.3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是日本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无论是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还是企业工会,日本企业经营模式的这三大支柱都是紧紧团绕着人这个中心的,三者相互联系、密切配合,从不同侧面来调整企业的生产关系,缓和劳资矛盾。正是这些形成了命运共同体的格局,实现了劳资和谐,推动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和提高。
2.2美国企业文化特点
2.2.1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
美国著名的苹果电脑公司认为,要开发每个人的智力闪光点的资源。“人人参与”、“群言堂”的企业文化,使该公司不断开发出具有轰动效应的新产品。从强力笔记本式苹果机到现在为全球所有追求时尚生活人群所追捧的IPOD产品系列,无不折射出他们的这一企业的文化特点。2.2.2提倡竞争和献身
竞争出效益,竞争出成果,竞争出人才,但竞争的目的不在于消灭对手,而在于参与竞争的各方更加努力工作。美国企业十分重视为职工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则,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才能。2.2.3奖励创新
美国许多企业都用不断创新来保持自己的优势。目前国际上先进的美国IT公司都秉承了这一传统,使美国的经济一直处于国际的前沿。而这种优势的得来,也是其企业文化长期积累和爆发的必然结果。即使在传统行业中,也不乏鲜活的例子。2.2.4利益共享
美国许多企业实行股份制。通过职工持股,使其除工资收入外还能分到红利。此外还增加了职工参与经营管理的权利,提高了他们的身分、地位和安全感。美国希尔顿公司,将一部分股份作为工资或福利分给职工。惠普公司等还通过增加职工的福利(如为子女提供助学金),让职工共享公司成果。而其他耳熟能详的美国IT公司,也都早已用期权讲企业和员工的共同的未来衔接并紧密结合起来,一步步打造完全新型的跨国性的行业巨无霸企业。
2.3欧洲国家企业文化特点
欧洲文化是受基督教影响的,基督教给欧洲提供了理想价格的道德楷模。受这一观念的影响,欧洲文化崇尚个人的价值观,强调个人高层次的需求。
法国最突出的特点是民族主义,傲慢、势利和优越感,因此法国人的企业管理表现出封闭守旧的观念。
意大利崇尚自由,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企业管理上显得组织纪律差,企业组织的结构化程度低。但由于意大利和绝大多数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组织松散对企业生机影响并不突出。
德国人的官僚意识比较浓,组织纪律性强,而且勤奋刻苦。因此,德国的企业管理中,决策机构庞大、决策集体化,保证工人参加管理,往往要花较多的时间论证,但决策质量高。企业执行层划分严格,各部门负责只有一个主管,不设副职。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广泛而正规,许多法律都保障了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力。
3日本、美国、欧洲国家企业文化的差异分析
3.1企业文化管理的交汇点
3.1.1以人为本
“人才开发的利益大得无穷”,“只有人才才是企业活力的源泉”,这是企业文化管理共同的座右铭。日本丰田公司的成功经验是,积攒人才,善用能人,重视职工素质的培养,树立良好的公司内部形象。3.1.2勇于创新
许多企业重金资助创新研究人员,并承担研究风险,如果研究失败,不仅不会受到谴责,而且还允许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享受原来的待遇,这在美国是很有代表性的。
3.1.3参与竞争
美国企业坚信竞争出效益,竞争出成果,竞争出人才。杜邦公司成功的经验是发扬永不停顿的精神,不断开发新产品,积极应对世界市场层出不穷的竞争对手。德国奥迪公司认为“竞争是从来不睡觉的”,显示了德国公司用于面对竞争的意识和决心。贫乏的资源使得日本人忧患意识超强,坚信只有勇于竞争并在其中取胜才是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3.2企业文化管理的排异处
3.2.1“单枪匹马”与“团队合作”的抗衡
美国企业文化管理中风行个人至上原则,在美国人心目中“白手起家”的人事英雄。德国公司在保证员工独立性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员工的合作净胜。日本企业更是团队合作的典范,“一个日本人是条虫,三个日本人是条龙”的说法正是团队精神的精辟诠释。
3.2.2企业价值与社会道德的冲突
美国企业往往把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看成终极价值目标,企业获利情况不仅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也决定着企业及企业家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德国企业文化管理中重视社会道德与责任感教育,注重创造和谐、合作的文化氛围。日本企业的经营哲学中融入了佛教中“经世济众”、“虔诚感恩”等宗教思想,使员工感到工作已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物质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还有精神上的满足。3.2.3“刚性制度”与“柔性民主”的博弈
美国文化相对比较忽视情感,而重视理性。表现在企业文化管理上就是重视制度,强调计划、目标、任务、指令、规章和纪律,而忽视员工情感的维系。德国企业在尊重制度的前提下,更注重柔性民主的发挥。德国企业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十分优良,这就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日本企业大打感情牌,将柔性民主发挥到了极致。日本企业管理中始终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情感投资于道德教化,充分发挥人、价值观、作风、技能有机组合的“软管理”作用。日本企业就是员工家庭的缩影,员工与企业保持家的“血缘”关系,员工忠于企业、奉守家规,为企业尽职尽责。
4各国企业文化相互了解、相互借鉴的意义
4.1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两种态度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一种新的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平相关的基础上,西方企业以前那种对自然的过度征服欲必须收敛。以儒家伦理为主要思想基础的东方企业文化正好与这一要求相一到处。工业文明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东方国家的企业在处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一方面要善待自然,吸收西方工业化过程中的教训;另一方面,也要学习西方更先进的技术,减少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造人与自然更为和谐的工业文明。
4.2个人本位与团体本位两价值取向
西方企业文化坚持个人本位价值观,认为每个人都以自我利益为动机,凭着理性趋利避害。东方企业文化强调“家族”和团体意识,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各种群体关系。在实践中需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在整体目标的指导下,为个体发展创造条件,使个人价值与团体价值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4.3理性与非理性两种思维方式
西方企业文化中蕴涵着较多的更改思想,强调直接、明确、实用、科学、效率,重视标准、制度的作用,表现出一种非常理性的思维方式。东方企业文化重礼仪,重人际关系,重人情和“面子”,到处充满着灵性化和人情化,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特征。它趋向于不断把个人与亲属联结在一起,表现出对外人的不相任。经营中缺乏法律意识和信用意识,管理灵活有余,刚性不够,影响效率。
4.4学习与吸收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
如何正确看待和科学移植国外的企业文化,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中国企业文化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中国企业在学习吸收国外先进企业文化成果时尤其要注意:一是要认真研究双方文化差异及其对管理的影响,对国外企业文化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移植性进行科学分析。二是在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企业文化过程中,要注意进行管理创新,构建适合中国企业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新模式。三是处理好学习引进国外企业先进文化、进行企业文化管理创新与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5 结论
企业文化就是决策层意志和行为在企业管理实际中和员工认识中的投影。建设企业文化,最主要的内容不是让员工知道该怎样做,而是要让领导们清醒和明白怎么做、以及这么做的意义和代价。从企业文化的意识形态来说,通过宣传媒介、强化教育等形式进行文化氛围的营造和烘托固然是个办法,但实际上影响员工行为的却绝不是这些,而是决策者、管理者的管理意识、管理行为,所以说,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不是“文化促管理”,而是“管理促文化”——至少在未形成固有的良性的企业文化氛围之前,管理行为的辐射力是决定企业文化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成荣.企业文化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齐冬平.文化决定成败[M].中国经济出版社
[3] 王超逸.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M].中国经济出版社
第三篇:日本与美国企业文化对中国企业发展的启示
日本与美国企业文化对中国企业发展的启示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公司的力量》第七集从讲述不同国家的文化对于企业的冲击到讲述不同公司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不同的角度肯定了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后者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两种不同特色的文化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到底哪种更易于激励企业快速发展呢?我将先从两个国家企业最为突出的特点谈起。
一、两国企业文化的基本特点
如果用拟人语句的话,日本企业像成熟稳重的中年人,而美国企业则像一个朝气蓬勃现代年轻人。
20世纪70年代,日本在战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以其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震撼了整个世界。以“和”“勤”“人本”为精髓的日本企业文化在其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以“和”为代表的团队精神,从社长到员工,都为实现企业目标而戮力同心,上级对下级的关爱照顾无微不至,都是为了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以“勤”为代表的进取精神,日本企业无论是领导者,还是员工都有一种孜孜以求的精神。日本人时间观念极强,办事都是一溜小跑,日本人的勤奋还表现在精益求精上;围绕着以“人本”为代表的重视人才的精神,无论是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还是企业工会制度,日本企业经营模式的这三大支柱相互关联密切配合,紧紧围绕人这个中心,从不同侧面来调节企业的生产关系,缓和与化解矛盾。在这样一种仁爱而奋进的环境
下,日本企业发挥理想、信念、精神、道德等群体意识的凝聚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人、财物、管理技术等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发挥较高的技能。从而推动了整个大和名族的发展。
美国是现代管理的先行者,企业文化管理经验是其企业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同时又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概括来说,美国的企业文化具有这样的特点:尊重个人价值,美国企业非常尊重员工的个性发展,崇尚个人自由,尊重个人价值。1997年,美国修订了原有的每周工作40小时的劳动法案,制定了弹性工作制度,为员工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企业充分信任员工的工作能力,相信员工能处理好自己的工作。调查发现,在这种制度下,企业员工的责任心更强了,工作效率更高了。这种重视还表现为美国企业会发大量的时间精力用在员工的激励上,如对员工进行知识和岗位能力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并给员工搭建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支持冒险,激励创新,他们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从挫败中学习,从失败中总结,从成功中得到鼓励,美国人的冒险精神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是他们在很多的高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务实精神,美国人认为 “有用就是真理”,注重实际效果,少有形式主义,上级与下级沟通直接,表达意见明确;制度大于人情,为了便于管理自己的企业,使企业的工作秩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美国企业制定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工作标准,对员工的工作
内容进行规定,分工精细,职责明确。这样的制度下,管理行为就有“法”可依,凡事有理有据,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二、日本及美国企业文化对中国企业的借鉴意义
当今世界,信息化正在引起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革,它必将改变着人类社会,改变着企业的组织和机制,变革成为必然的选择。中国的企业也正处在变革的阵痛中,过去和现在的变革中,不能不涉及企业文化。尤其是加入WTO后,国内企业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士开始关注企业文化建设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巨大作用。如何进一步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个社会认同的、能够凝聚企业成员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是企业家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在了解日本及美国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成功加以借鉴可以让我国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我认为中国企业可以从这几方面去努力:
(一)注重制度杜绝在企业管理中赋予太重的人情味
在中国企业中,很多还是沉迷于家族式或类家族式管理的模式。而正是这种做法大大限制了中国企业的发展,只将企业交给自己非常熟悉的人管理。这样一来,有才能的人都被挡在了门外,企业如何做大做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现在中国企业领导人的深思的问题。当然,这只是中国企业人情味的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中国企业领导人处理奖惩问题时不够理性,对亲人或是朋友轻惩罚重奖赏,这样一种奖惩
不明的做法,会大大消减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而这一点美国企业做的很好,在奖励时毫不吝啬,惩罚时也没有人情可讲,这也算是中国家族企业或类家族企业的另一个缺陷。如果中国企业能够在制定制度时,谨慎,全面,在执行制度时严格按制度行事,才能够杜绝人情味占主体位置的现状,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二)注重将效益原则和人文精神的培育相结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内容。人文精神包含着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重科技、轻人文,重利益、轻道德,重科学精神、轻人文精神,会导致缺乏社会诚信,使企业缺乏健康成长所必需的社会环境。无论是日本企业还是美国企业的成长经历都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加入WTO后,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首先面对的是全球化的全新的游戏规则。从目前我国建立市场经济秩序所暴露的问题看,企业的恶性竞争,不讲商业道德,坑蒙拐骗,信用危机、拜金主义等现象十分严重,导致社会信用整体水平下降。如果一个企业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缺乏系统的敬业精神,那么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市场经济秩序的失范,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恶化。因此,企业应准确地把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尊重人性的辩证关系,倡导团队意识与个性发挥的辩证统一,这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培育的组织基础和管理基础。当然,中国企业也
要更为注重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更多的给员工提供学习提升的机会,现代激励制度中不仅仅包括物质奖励,中国企业在激励上不仅仅不能吝啬更需要注重精神激励,这也是一种从心理上杜绝维护一己私利的方式。
(三)在谨慎发展的同时注重创新
中国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同时中国企业出现了不该有的毛躁气氛,一味的想做大做强,甚至有的企业提出的战略发展方向严重偏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方向,这样一个企业,怎么会具有长远的发展动力。再者,现在的中国产品过多的是“中国制造”,而“中国创造”的产品少之又少,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做大做强的愿望不禁让人心寒。泛而不精,就像读书也是一样,这种方式,肯定是要改的,我认为中国企业,要发展自己的核心研发团队,给予较大的资金支持,在战略上,开发的产品应该精益求精,而不是随意扩范产品涉及范围,一个企业不可能什么都能做好的。
如何将两者结合也有很多的企业做出了典范,美国企业的务实和创新就是很好的结合。我认为微软就是不错的一个例子,中国企业在作者方面的决策时应该谨慎。
091420002
公管0901 郑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