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汉柳子港水文站认知实习报告
武汉柳子港水文站认知实习报告
一、参观目的
通过这次对到三水水文站的实地参观实习,认识和了解一个设站的目的,并进行主要几项水文气象要素的实际测验和计算工作,巩固所学水文测验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观测仪器设备及观测方法,熟悉流速仪的测算原理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了解资料在整编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提高对水文工作重要性。
二、参观时间
2013年12月26日
三、参观地点
武汉柳子港水文站
四、参观对象简介
柳子港水文站于1953年2月由长江水利委员会设立为水文站。是一类国家基本水文站。也是湖北重要的防汛站。位于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集水面积达2997平方公里,最大水面宽约360m。柳子港水文站承担向省,市防汛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防汛工作,在防汛减灾、抗旱排涝、水资源评价及合理分配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五、参观过程
12月26日早上8点,我们水文57名同学从学校出发,经过2个多小时的大巴车路程来到了新洲区柳子港水文站。站长及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图1)
(图2)
首先,站长先给我们介绍了院前围栏里的气象观测设备。有水面蒸发计、翻斗式雨量计、人工雨量计等。水面蒸发计
柳子港水文站水面蒸发计(图3)由蒸发桶、水圈、连通管、水位编码器、浮子、测缆、平衡锤、静水桶、圆形支板、调水平装置、自动补排水装置、采集控制器(以下简称采集器)等组成。安装时将蒸发桶、连通管、静水桶组成连通器;水位编码器、采集器、调平衡装置水平安装在静水筒的圆形支板上;浮子、测缆、平衡锤缆分别悬挂在水位编码器的测轮圆周的两个凹槽内,浮子安装在静水桶内。当蒸发桶中的水面蒸发引起水位下降时,静水桶中的水面同步下降,浮子即拉动测缆带动测轮和编码器旋转,编码器即可输出与水面下降量相对应的编码数据。采集器通过采集对应时段范围内的水位变化量,计算出时段水面蒸发量。
当蒸发桶(池)中的水位低到某一预定值时,采集控制器启动补水装置予以补水。当有降雨时,当蒸发桶(池)中的水位上升到某一预定高度时,通过采集控制器可以启动排水装置予以排水。静水桶中的水位数值始终可以受到监控。翻斗式雨量计
柳子港水文站翻斗式雨量计(图4)是由感应器及信号记录器组成的遥测雨量仪器,感应器由承水器、上翻斗、计量翻斗、计数翻斗、干簧开关等构成;记录器由计数器、录笔、自记钟、控制线路板等构成。其工作原理为:雨水由最上端的承水口进入承水器,落入接水漏斗,经漏斗口流入翻斗,当积水量达到0.05mm时,翻斗失去平衡翻倒。而每一次翻斗倾倒,都使开关接通电路,向记录器输送一个脉冲信号,记录器控制自记笔将雨量记录下来,如此往复即可将降雨过程测量下来。
(图3)水面蒸发计
(图4)翻斗式雨量计 人工雨量计
其实就是一个储雨瓶,需要人工定时地将雨水倒到量杯中量取时段的降雨量(图5、6)。
(图5)
(图6)
接下来,我们到站旁的举水旁的监测站参观。
举水是武汉江北的一条河流,而新洲凤凰镇的柳子港水文站,作为举水河的“前哨”,在与洪水的搏斗和较量中,默默地走过了几代水文人。这里还记录下了举水该段的历史最高水位33.11米(图7)。我们走下通往河边的阶梯。这里有几层阶梯,梯旁立了水尺,用来人工记录水位用(图8)。举水河边有个小船(图9)。站长说那是以前没有缆道时人工测流用的,只能人工划船到河面指定测流线上测流,非常危险。这样我们抬头就可以看到头上横跨河两岸的缆道线。隔一定距离有个小铁牌,两个小铁牌中间有个小铁链。每个小铁牌间距10米,小铁链间距5米。小铁牌的位置就是放置测速仪测流垂线的位置了。河的对岸是起点距。这时,操作员把测速仪从缆道上放了下来,在指定地点给我们演示测速仪的使用。我们到操作机房里观看了其使用过程。操作员用的是EKZ-I型水文缆道测验智能控制仪(图11)。其左边可以显示测速仪的转速和水深。右边是操作按钮,中间的屏幕(图12)则显示水文信息的各要素:相对水位、河底高程、实测水深等。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然后我们随着站长返回站内观看泥沙试验处理。
站内目前还沿用最传统的取样,烘干,测重方法(图13)。但是,已经购进现金的测泥沙设备。我们还参观了站里的设备房,各种测验工具俱全(图14)。
(图13)
(图14)
水文站的李真叔叔还给我们看了手绘的水位-流量、水位-流速、水位-面积关系曲线。他说这些原始的数据按照规定是必须手动计算和绘制的,不允许用计算机(图15)。
(图15)
最后,同学们自由地在站内参观后返回了学校。
六、实习心得
通过了半天的柳子港水文站的实习,让我了解了水文工作中的一些最基本的观测仪器设备以及工作组成,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实习真是实践一堂课胜读多年书。使我大有收获,乐在其中。没有实践的理论都是空洞而毫无价值的。我充分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实习我是受益匪浅:专业知识的增长,操作技能的进步,对工作的具体认识,感觉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成熟了一些,取得了一些进步,对专业的原理掌握得更通透,这对于以后的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除此之外,还与站长询问了近年来水文的就业情况,以此明确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
第二篇:武汉地质认知实习报告
目录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实习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自然地理及交通位置
第三节、地质研究简史
第四节、实习概况
第二章地层及相关地质作用
第一节、志留系
第二节、泥盆系
第三节、石炭系
第四节、二叠纪
第五节、三叠系
第六节、第四系
第七节、相关地质作用
1.河流地质作用
2.潮湿气候区湖泊的地质作用
3.风化作用
4.岩溶作用
5.根劈作用
第三章构造
第一节、褶皱
第二节、断层
第三节、节理
第四章岩石
第一节、沉积岩
第二节、变质岩
1.接触热变质岩
2.动力变质岩
第三节、岩浆岩
第五章矿产
第六章结束语
第一节、成果
第二节、问题
第三节、致谢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实习目的及意义
地质认识实习是学生学习《普通地质学》之后,进行的野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本
次学习名学生可以野外观察到许多重要的地址现象、作用过程、特征和产物。从而对地 质作用过程产生感性认识。
(1)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野外典型地质现象的直接观察、认识、描述和分
析,获得对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室内教学中基本地质知识和理
论的理解,培养地质思维能力和时空观念。
(2)初步掌握一些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地质罗盘、地图和野
外记录薄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野外定点、产状测量和表述记录等工
作技能。初步掌握常见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的野外识别方法。
(3)培养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生活作风和科学精神,锻炼意志,增强体质,逐步适应野外地质工作环境。
(4)了解人与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张的科学关系,增进人文和社会意识,增强地质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献身地球科学事业和建设强大祖
国的人生观。
第二节、自然地理及交通位置
调查地区地理坐标:东经 114°07’30’’——114°37’30’’,北纬 30°30’00’’——30°
45’00’’。行政区划分主要为武汉市城区和所属汉阳、武昌、新颇,新洲四郊县部分地区,包
括一步五万横店镇南半幅(H-50-37-D)、周山铺西南 14 幅(H-50-38-C)、汉阳县东半幅(H-50-49-A)、武汉市幅(H-50-49-B)、阳逻西半幅(H-50-50-A)共2.75幅,总面积1210平方千米(图一)。
测区地处江汉平原东部,属长江中游丘陵平原地形。山脉近东西向搌布,与区域地质
构造方向一致,海拔高程为20~197.7米。著名山丘有武昌的蛇山、磨山、鼓架山、白浒山、洪山、喻家山,汉阳的龟山、美娘山,汉口的岱家山、吴家山等。市区位居长江、汉水交汇 处,河网纵横。湖泊密布,外缘河流有府河、滠水、倒水等,皆属长江水系。本区属亚热带 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7℃,平均降水量为1284.5毫米,年均蒸发量为1391.7毫 米。
武汉市城区总面积1557平方千米,人口约330万,为我国特大城市之一。现已形成以
冶金、机械、纺织为主,轻工、化工、造船、建材、电子工业具相当规模的综合性多功能城 市。
第三节、地质研究简史
武汉地区曾有不少单位开展过地质调查。1948 年地质学家俞建章、郭鸿俊等人,在武
汉地区进行地质调查,粗略论述了地层、构造特征,为地质工作奠定了初步基础。但是,大 量地质工作是解放后进行的:1995年,长江大桥对进行了工程钻探和地质调查。六十年代,先后有武汉师范学院、南京大学、建工部给水排水设计研、武汉综合普查勘探大队、湖北省 物测队开展过地质调查,测制了 15 万-120 万地质图,并著有报告,提供了系统的地质、矿产,地貌、第四系及水文工程地质资料。
七十年代湖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湖北省勘察设计院、省水利厅、铁道部第四设计院、长江规划办公室、武汉凿井队、武汉钢铁公司和石油部“五七”油田等单位,从地质、物探、钻探等方面做了进一步工作,取得了较丰富的水文工程地质资料。
八十年代,随着我国四化建设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城市地质工作进入了一
个新的阶段。湖北省区调所,武汉水文队、湖北省物探队、湖北省遥感站、湖北大学,湖北 省勘察院等,相继开展了以武汉市为主的城市综合调查和城市地质系列图的编制工作,对武 汉市解放后四十年的地质科技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所有上述工作均为本次调查提供了重 要依据和丰富资料。
第四节、实习概况
1、准备工作阶段(2011.12-2012.1)
在全面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借地质实习工具与器材。
2、野外工作阶段((2011.12-2012.1)
完成地层剖面的测制,全面展开地质填涂。
3、最终资料整理阶段(2011.12)
第二章 地层及相关地质作用
第一节、志留系
主要分布在南望山、3303工厂,多组成背斜核部。
坟头组
为滨外陆棚-潮坪相泥沙质沉积,顶界以灰白色粉砂质粘土和细粒石英杂砂岩为标志,与泥盆系五通石英砾岩相区别。坟头组岩性大致分为两部分:下部为黄绿、浅黄色中层状细 粒石英砂岩薄层状粘土质粉砂岩;上部为黄绿、灰绿色薄-中层状细粒石英杂砂岩,粉砂质 粘土岩。含大量腕足、瓣鳃、腹足、三叶虫、鱼类和遗迹化石。在化石层位及其上下普遍含 磷。
第二节、泥盆系
五通石英砂岩
(1)下段
主要为灰白、灰黄色巨厚层状含砾石英砂岩,细一中粒石英砂岩,底部为石英砾岩。
岩石单层常呈较大的透镜状产出,层面常见波痕冲刷面,局部铁质成分含量较高。层内见大 型的冲洗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底部石英砾岩,区域上较稳定,是与下付坟头组分界的重要 标志,与志留系坟头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2)上段
为灰白、浅红色簿至中层状细一中砾石英砂岩、石英岩状砂岩,夹薄层粉砂岩。上部
夹赤铁矿层,中部具浪成砂纹交错层理,层面常见波痕等。含有较丰富的植物化石和遗迹化 石。
五通石英砂岩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其底部含滞留石英质砾石,具冲刷面构造;下段石英 砂成熟度高,发育水平层理、冲洗层理。经粒度分析,与弗里德曼的研究成果比较,同粗粒 海滨砂相吻合,属前滨相沉积。上段石英砂岩、粉砂岩及水云母粘土岩,以水平层理为主,可见浪成砂纹层理,层面见波痕构造,含较多的植物化石和动物爬行、栖息迹,反映一种波 浪作用较弱、距离海岸较近的近滨相沉积环境。
第三节、石炭系
黄龙灰岩
区内仅见于白云洞附近。为灰白色厚层状细晶砂屑灰岩、鲕粒灰岩。为开阔台地相沉积。根据区域资料,与下伏和州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厚度大于22.92米。
第四节、二叠纪
孤峰硅质岩
为灰-深灰色薄-中层状含生物屑硅质岩,连续沉积于栖霞灰岩之上。水平层理发育,顶 部硅质岩见碳酸盐矿物的交代残余。含菊石、海绵骨针、放射虫、硅藻等,为陆棚盆地相沉 积。
第五节、三叠系
大冶组
主要岩性为黄色页岩、钙质页岩、泥灰岩,属浅海陆棚相沉积。根据区域资料本组与 保安硅质岩为整合接触。
本组为鄂东南地区大冶组西延部分,时代属于早三叠世早期。
第六节、第四系
王家店组
分布于长江、江汉以南的武昌、汉阳,府河以北滠口、后湖以及东部粉毕铺、曹冲铺 等地,面积为34.3平方千米,出露标高一般为34-45米,构成长江三级阶地。
王家店组以一套红色网纹粘土为特征。下部粘土含角砾,局部为红色泥砾;中部为砖 红色网纹粘土:上部为黄褐色粘土念大量的铁锰质结核。
凤凰山组
分布于汉口径河农场-姑嫂树、五通口汤湖一带,面积约71平方千米。出露标高为22-25 米,形成长江二级阶地。在府河以南径河农场一带,剖面发育较好,具二元结构,为典型的 河流相:下部为灰黄、灰白色细粉砂、中粗砂及砾石:上部为黄-桔黄色粘土、亚粘土,夹 淤泥质透镜体。
走马岭组
分布于长江、汉江两岸及湖区周围,总面积约548平方千米。出露标高为18-22米,组 成长江河漫滩及一级阶地。可分为冲击、湖积、湖冲击残破积,四种成因类型。其中冲积层 技其横向变化规律,进一步划分为冲积亚粘土,亚砂土,粉细砂,三类岩性单元。
本组为一套河湖相得近代堆积,完整剖面显示三个沉积韵律,每个韵律由粗变细,组成 正旋回剖面。下部为浅灰、灰黄色粉细砂、中粗砂及砂砾石层;中部为灰、灰褐色粘土、亚 粘土、粉细砂,夹淤泥质粘土或淤泥层;上部主要为粘土、亚粘土。在河漫滩后缘过滤为青 灰色淤泥质粘土、亚粘土等。横向变化较大,不同的成因类型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
第七节、相关地质作用
1.河流地质作用
边滩:边滩为曲流河凸岸沉积产物。
河漫滩:具有二元结构,即底部为颗粒较粗具有斜层理的边滩沉积,顶部为颗
粒较细具水平层理的河漫滩沉积。
心滩:是河床中的沙质堆积地形,多因河床底部有障碍物导致沉积物堆积或双
向环流作用形成。
2.潮湿气候区湖泊的地质作用
波浪作用:是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主要由风的吹刮引起。当风刮过海面时,风与海水面之间产生摩擦力,在摩擦力产生的拖拽力作用下,海水
运动形成波浪。
3.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近地表的环境中,由于温度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 及生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使岩石在原地遭受破坏的过程。
4.岩溶作用:地下水通过对岩石、矿物的溶解产生的破坏作用。
5.根劈作用
第三章 构造
第一节、褶皱
主要为志留一三叠纪地层组成的地台型侏罗山式薄皮构造。轴线呈北西西或近东西向,呈向南略显凸出的弧形。按其形态,可分为两种类型:南部以紧密线状褶皱为主,轴面多向 南倒转,个别构成扇形褶皱。北部主要为宽缓的背斜与狭窄的短轴向斜相伴生。
第二节、断层
区内断层较为发育,主要见四组不同方向、不同性质、规模的断层。其中北西西向一近东西向逆冲断层规模较大,成生与燕山早期;并同时形成北西向、北东向二组配套断层。燕 山晚期,受滨太平洋壳幔运动影响,发育了北北东向断层,叠覆于北西西向台褶裙带之上。
第三节、节理
是岩石中的裂隙,是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它是地壳上部岩石中发育最广泛的一种构造。
(1)剪节理是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剪节理产状稳定,沿走向和倾向延伸较远。剪 节理较平直光滑,在砾岩中通过时,能平整地穿切砾石。
(2)张节理是由张应力产生的破裂面。张节理产状不稳定,延伸不远。单条节理短 而弯曲,节理常侧列产生。节理面粗糙不平,无擦痕。
第四章 岩石
第一节、沉积岩
砾岩:灰白色,粒状结构,块状构造,他生沉积岩-陆源碎屑岩。
砂岩:灰白色,砂状结构,块状构造,他生沉积岩-陆源碎屑岩。
泥岩:红褐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他生沉积岩-陆源碎屑岩。
灰岩:灰色,晶粒结构,块状构造,自生沉积岩-碎屑-生物-化学岩。
硅质岩:黑黄色,隐晶质结构,结核构造,自生沉积岩-碎屑-生物-化学岩。
第二节、变质岩
1.接触热变质岩
大理岩:白色,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2.动力变质岩
构造角砾岩:颜色多变,压碎角砾结构,块状构造。
糜棱岩:细条纹状外表,糜棱结构,错位构造。
第三节、岩浆岩
闪长岩:灰绿色,中、细粒粒状结构,斑杂构造,中性岩-深成岩。
第五章 矿产
磁铁矿:块状,黑色,黑色条痕,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大于5.5,断口。
黄铜矿:块状,黄色,黑色条痕,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小于5.5,断口。
黄铁矿:块状,金黄色,黑色条痕,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大于5.5,断口。
第六章 结束语
第一章 成果
(1)应用现代地层学理论,在系统清理区内岩石地层单位的基础上,建立了测区地 层层序,查明了各地之间的接触关系、岩性岩相特征和含矿性,并进行了岩石
地层单位、年代地层、生物地层单位的对比、划分。
(2)通过对泥盆纪地层的岩相研究与分析,提出了五通石英砂岩为前滨一近滨相沉 积的新认识,并搜集了丰富的岩相及遗迹化石资料,提高了测区的地质研究程
度。
(3)武汉地区志留系坟头组的时代,过去曾笼统归属于中一晚志留世。通过工作,在武昌磨山坟头组上部发现了丰富的三叶虫、鱼,腕足、头足、双壳类等多门
类生物化石,为进一步确定坟头组的时代提供了重要资料。
(4)查明了测区的构造特征,对褶皱形态、断裂性质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首次确定晚更新世存在较明显的断裂活动,为探讨武汉地区新构造运动规律及
地壳稳定性评价方面补充了新的重要资料。
第二章 问题
(1)武汉地区第四系覆盖面积大,基岩露头零星,给地层的详细研究造成一定困难。
(2)受客观条件限制,基岩露头不连续,不同方面断层之间的交切关系难以观察,有待今日研究解决。
第三章 致谢
感谢学校所提供的实习条件与老师的细心指导。
第三篇:水文站实习报告
我们地本02的全部人去进化水文站实习,我从水文站实习回来后写了这份实习报告,希望这篇水文站实习报告范文可以供大家作为参考范例。
1、金华水量概况金华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较多,有干、湿季节。春早秋短,夏季长而炎热,冬季 光温互补。盆地小气候多样,有一定的垂直差异,灾害性天气较频繁。
6月10日进入梅汛期。受冷空气影响,6月10-11日降下入梅后的第一场雨。本次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武义江流域降雨大于东阳江流域。其中永康市前仓雨量站测为24小时降雨量达198.8毫米,9、10两 日降雨量218毫米,近年来少见的特大暴雨,暴雨引发的局部洪水造成公路交通中断,康市的前仓、石 柱等地受灾严重。
2001年,金华市梅汛一是时间短,只有18天;二是降雨连续时间较长,但降雨总量和强度不大。金 华站梅汛期降雨量131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62%;4-10月降雨量692.4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32% ;年降雨量1172.5毫米,比多年平均降雨偏少18.4%;金华站2001年蒸发量755.9毫米。
2001年,金华市降雨偏少,各主要江河水位站年最高水位都未达到警戒水位。金华站年最高水位 35.11米(吴淞);武义莲塘口站68.72米;义乌市佛堂站52.56米;兰溪站29.39。
因未达预报标准,金华、佛堂、莲塘口站2001年均未发布洪水预报。兰溪站于6月26日连续发布 预报三次,最后一次预报兰江最高水位29.30米,实测29.39米,精度达到规范要求。2001年市水文 站共收发水情信息8940份。
金华市1月份雨量普遍偏多,所以金华站和佛堂站的年最高水位均出现在1月份。金华站最高水 位35.11米,是解放以来年最高水位最低的一年。但浦江芳地水文站6月10日出现建站以来最高水位,达3.65米。
2、金衢丘陵盆地 土地面积约85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00万,耕地约150万亩。域内主要河流为衢江和金华江,均为 钱塘江上游水系。该地区已建有乌溪江、安地、金兰、铜山源、沙畈等大中型水库以及乌溪江引水 工程等。由于该地区地处丘陵盆地,蒸发量大,农业灌溉用水占较大比重,而本地水资源有限,且 开发条件较差,因此,该区域水资源配置的主要思路为:
(1)向相邻山区调水 考虑向乌溪江上游乌溪江水库以及金华江上游的安地、金兰、沙畈、横锦、南江等水库引水。已建 成的乌溪江引水工程以及正在研究的义乌向横锦水库引水和规划的好溪水利枢纽等工程就是这种水 资源配置方式。3.金华“未来之水”不容乐观 在3月22日第十一届“世界水日”和3月22~28日第十六届“中国水周”即将来临之际,金华市水利部门 向市民提出警告:水危机正逐步逼近金华,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水资源,全市的经济发展和民生将 受到严重影响。
(2)推行节水灌溉 改变农业田间漫灌以及减少灌区渗漏是农业节水的重点。正在建设的乌溪江引水灌区续建配套工程 等项目可节省一定的农灌用水量用于工业生活。
去年6月公布的《金华市水资源公报》表明,2001年金华市降水量为145.55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偏少11.9%;年平均径流644.4毫米,折合水资源量70.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水资源量 偏少18.1%,其中地下水资源量15.22亿立方米,低于多年平均值12.5%;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 1570立方米,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全省人均占有量还偏少22%.更令人担忧的是,数量极有限的淡 水,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污染。据统计,2001年全市废污水排放总量达4.96亿立方米,其中达标排放 的只占35%。
去年,金华市水利部门对辖区36个监测断面进行采样分析,发现452公里的河流中,符 合I类水标准的河长只有30.8公里,占总河长的6.8%。金华市水利局副局长江国富告诉记者,金华水 资源紧缺、水污染情况正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日益严重,这急需引起政府和市民的重视。金华必须高 度重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工作,为全市人民永远喝上“放心水”而努力.水资源相对贫 乏的义乌市在饱尝水荒之后,今年决定投资12.15亿元,在我省率先启动分质供水工程,并将 其列入今年该市重点工程项目。4.金华水资源有效地开发和保护 2001年,金华市建成了日供水15万吨的金沙湾水厂,使市区及白沙河流域的70万人口喝上 了优质生活饮用水。
另一方面,金华市积极治理水流域环境污染。2000年前后,金华市在金华江流域实行了 “零点行动”和“一控双达标”整治活动,市县多次联动,对造纸、印染、医药化工、建筑陶瓷、水泥 等行业企业进行重点检查,对一批违法排污企业依法作了处理,金华江流域“一控双达标”整治活动 效果明显。“千里清水河道整治”工程也初战告捷,截至10月底,金华市已完成170公里整治任 务中的150公里。
总体来说,金华的水资源不容乐观,希望政府和市民引起高度重视,虽说水是可再生资源,但如果大幅度的污染,浪费,再多的资源也将离我们而去。打开水龙头,清澈的沙畈水哗哗长流。几年来,金华市相继建成了沙金兰引水工程、义乌大陈供水工程等20多项供水工程,东阳横锦至义乌引水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将 改善近13万人的用水问题。
第四篇:水文站实习报告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09级水利施工技术(监理)
作者:易中华
水 文 地 质 实习报 告
书
目录
1、前言
2、实习目的
3、实习内容
4、实习心得
一、前言
1、课程的性质
《工程水文、工程地质实习》课程是研究各种水文要素的测量、计算与资料整编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文实习的内容包括水位、流量、降水、泥沙、水质、水温等项目的观测与计算。
2、课程的任务
(1)水位部分主要是水尺的形式与设置、水位观测记录和计算方法;
(2)流量部分主要是流量的测量、记录方法;(3)泥沙部分主要是泥沙的种类和特性、泥沙的运动规律及其观测和计算方法等,其他内容作为了解认识的内容;
(4)熟悉各类典型岩石的识别,了解各种地质地貌,了解河流形态。
3、实习班级、时间、地点 班级:水电工程1班(施工)
时间:2010年11月15日至2010年11月19日 地点:北碚
二、实习目的
1、品得目标:热爱劳动,热爱集体,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2、知识目标: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强化知识,使知识强化提高;
3、能力目标:学会实习的方法和技术:
4、技能目标:能够单独适应水文测验的能力:
5、职业目标:水利职业实践能手。
三、实习内容
1、工程水文实习
11.16号我们来到了北碚,11.18号我们全班来到了北碚水文站。北碚水文站位于嘉陵江上是长江支流嘉陵江上最大的水文站,是嘉陵江,沱江,渠江上最重要的水文站。北碚水文站是全自动化的水文站,全部由电脑自动控制实施对流量,流速,降雨量,河沙等的监控,然后再做出分析,工作人员只需将分析的结果传到上级就可以了。水文站的选址也是有要求的,水文站的选址一般在河流比较平直的河道,这样有利于对流量,流速的测量,测量流速的工具是铅鱼,北碚水文站的铅鱼有530公斤重,铅鱼的头部是可以打开的里面装上一个像量筒一样的东西用来测量流沙含量,当铅鱼放进江里,铅鱼的头
部一个像尖杯的东西是用来测流速的,铅鱼也是由电脑控制它的上升与下降,当完成了所有的测量便会把数据传到控制室水文站的工作人员只需动动手就可以获得想要的数据。测量降雨量的设备原始的是一个20厘米的量筒,这种原始的方法需要人为的监控,而现在测降雨量也是由电脑控制这样不但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使得得到的数据更加可靠,更加准确。流量的测量是用一个阶梯,在阶梯上标有数值。
来到北碚水文站的时候北碚水文站的副站长给我们讲老北碚水文站的历史和北碚水文站的重要性,北碚水文站是嘉陵江上最重要的水文站,如果嘉陵江上要建设桥梁都要在北碚水文站获取相关的数据,如果没有北碚水文站的数据嘉陵江上就不会有这么多漂亮的大桥。北碚水文站也可以给三峡大坝提供资料为三峡大坝的蓄水放水提供资料。
黄站长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水的知识,在结束北碚水文站的参观时,黄站长还亲手给我们演示了水文站测流量,流速的过程,我们亲眼目睹了铅鱼的工作全过程,还有铅鱼所测出来的数据让同学们大开眼见,更丰富老我们对水文站的认识,也让我们了解了科技的魅力,黄站长给我们做完演示同学响起了掌声,临走时我们还依依不舍。
2、工程地质实习
11.17下午我们来到了北碚的关鹰岩,这里有一个矿石开采场,我们可以看清岩石。这里有明显的地质分层地带,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分别,这里主要的是灰岩。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岩石上还有石英。我们还了解并看到了岩石的解理,解理也就是岩石受外力的作用后,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岩溶现象。岩溶是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白云岩及其他可溶性盐类岩石。岩溶现象主要发育在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地区,岩溶现象又称为喀斯特现象。
岩溶形成需要四个条件:1,岩石的可溶性,2岩石的透水性,3水的溶蚀性,4水的流动性。在具备这样 的条件下才可以形成岩溶。由于岩溶发育使得建筑物场地和地基造成很大的威胁,所以在建筑选址的时候尽量避免在岩溶地区。
四、实习心得
这次来到北碚水文站我们更加了解到我们生活身边的水文现象。
在北碚水文站我们了解到了这是重庆最大的水文站也是长江上游很重要的一个水文站,作为一个重庆人我为之骄傲。北碚水文站之行让我们学到了我们从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来到水文站时北碚水文站的黄站长就给我们讲个很多关于他们年轻时的事情,在他们那个时代根本没有这样好的条件,一切的测量工作都是由人亲手去完成而不是像现在坐在电脑面前动动手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工作,那时他们为了解流量每天夜里相隔一段时间就要打着手电到河边去查看,这样不但不安全,还很麻烦。让我们这代人明白我是多么的幸福。黄站长还说他们那时很好找工作而我们的竞争压力是多么的大,也让我们明白如果不好好的学习掌握一门技术要在这个竞争激励的社会上生活是多么的困难。离开水文站后我们全班人来到了一座大山的公路边,看是不起眼的地方却已有相当大的年龄,它可以
追溯在白垩纪时代,在这里我们还了解到岩石的分层,和岩石的结构以及岩溶现象。我们老师还现场教我们怎么使用罗盘,在学校里我们在是在书本上知道怎样使用罗盘而根本没有亲手操作过以往只是纸上谈兵而已,而这次的实习我们可以亲手去测量岩层的倾向,走向,以及倾角让我们真正的了解掌握了罗盘的使用,也更加彻底的了解了倾向,走向,倾角的知识,我们受益匪浅。虽然这次北碚实习只有短短的四天但是我们学到的东西却远远超过了我们在学校学习一个星期。古语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短短的几天实习结束老我们学到很多东西,但这短短几天的实习却还不能让我们了解关于水的所有知识,北碚水文站的黄站长说的对在学校学习几年的知识还不如到水文站工作半年学到的东西多真的是这样的,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会选择在水文站工作,虽然工作简单,但它的重要性却很大。
第五篇:水文站实习报告范文
水文站实习报告
三月份,我们地本02的全部人去进化水文站实习,我从水文站实习回来后写了 这份实习报告:1.金华水量概况
金华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较多,有干、湿季节。春早秋短,夏季长而炎热,冬季 光温互补。盆地小气候多样,有一定的垂直差异,灾害性天气较频繁。6月10日进入梅汛期。受冷空气影响,6月10-11日
降下入梅后的第一场雨。本次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武义江流域降雨大于东阳江流域。其中永康市前仓雨量站测为24小时降雨量达毫米,9、10两
日降雨量218毫米,近年来少见的特大暴雨,暴雨引发的局部洪水造成公路交通中断,康市的前仓、石 柱等地受灾严重。
2001年,金华市梅汛一是时间短,只有18天;二是降雨连续时间较长,但降雨总量和强度不大。金
华站梅汛期降雨量131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62;4-10月降雨量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32 ;年降雨量毫米,比多年平均降雨偏少;金华站2001年蒸发量毫米。
2001年,金华市降雨偏少,各主要江河水位站年最高水位都未达到警戒水位。金华站年最高水位 米(吴淞);武义莲塘口站米;义乌市佛堂站米;兰溪站。
因未达预报标准,金华、佛堂、莲塘口站2001年均未发布洪水预报。兰溪站于6月26日连续发布 预报三次,最后一次预报兰江最高水位米,实测米,精度达到规范要求。2001
年市水文
站共收发水情信息8940份。金华市1月份雨量普遍偏多,所以金华站和佛堂站的年最高水位均出现在1月份。金华站最高水 位米,是解放以来年最高水位最低的一年。但浦江芳地水文站6月10日出现建站以来最高水位,达米。
2.金衢丘陵盆地
土地面积约85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00万,耕地约150万亩。域内主要河流为衢江和金华江,均为
钱塘江上游水系。该地区已建有乌溪江、安地、金兰、铜山源、沙畈等大中型水库以及乌溪江引水 工程等。由于该地区地处丘陵盆地,蒸发量大,农业灌溉用水占较大比重,而本地水资源有限,且 开发条件较差,因此,该区域水资源配置的主要思路为:(1)推行节水灌溉
改变农业田间漫灌以及减少灌区渗漏是农业节水的重点。正在建设的乌溪江引水灌区续建配套工程
等项目可节省一定的农灌用水量用于工业生活。
(2)向相邻山区调水
考虑向乌溪江上游乌溪江水库以及金华江上游的安地、金兰、沙畈、横锦、南江等水库引水。已建
成的乌溪江引水工程以及正在研究的义乌向横锦水库引水和规划的好溪水利枢纽等工程就是这种水 资源配置方式。
3.金华”未来之水”不容乐观
在3月22日第十一届”世界水日”和3月22~28日第十六届”中国水周”即将来临之际,金华市水利部门 向市民提出警告:水危机正逐步逼近金华,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水资源,全市的经济发展和民生将 受到严重影响。
去年6月公布的《金华市水资源公报》
表明,2001年金华市降水量为亿立方米,比多年平
均年降水量偏少;年平均径流毫米,折合水资源量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水资源量 偏少,其中地下水资源量亿立方米,低于多年平均值;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 1570立方米,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全省人均占有量还偏少22.更令人担忧的是,数量极有限的淡
水,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污染。据统计,2001年全市废污水排放总量达亿立方米,其中达标排放 的只占35。去年,金华市水利部门对辖区36个监测断面进行采样分析,发现452公里的河流中,符
合I类水标准的河长只有公里,占总河长的。金华市水利局副局长江国富告诉记者,金华水 资源紧缺、水污染情况正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日益严重,这急需引起政府和市民的重视。金华必须高
度重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工作,为全市人民永远喝上”放心水”而努力.水资源相对贫
乏的义乌市在饱尝水荒之后,今年决定投资12.15亿元,在我省率先启动分质供水工程,并将
其列入今年该市重点工程项目。4.金华水资源有效地开发和保护 2001年,金华市建成了日供水15万吨的金沙湾水厂,使市区及白沙河流域的70万人口喝上 了优质生活饮用水。打开水龙头,清澈的沙畈水哗哗长流。几年来,金华市相继建成了沙金兰引水 工程、义乌大陈供水工程等20多项供水工程,东阳横锦至义乌引水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将
改善近13万人的12全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