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陈贤秘书长在2011集成电路设计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时间:2019-05-14 19:4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陈贤秘书长在2011集成电路设计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陈贤秘书长在2011集成电路设计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第一篇: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陈贤秘书长在2011集成电路设计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陈贤秘书长在2011集成电路设计年会

开幕式上的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对各位领导、国内外嘉宾、各位同仁参加在西安举办的“2011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年会暨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十年成就展”,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陕西省、西安市有关部门,陕西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等有关单位给于会议的支持,对业界积极参与会议的各项活动表示诚挚的感谢。对新一届理事会的产生与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一如既往的支持。

集成电路设计业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引擎,在此盛会开幕之时,希望设计业同仁持之以恒地做好以下两件工作:

一、不断努力,发挥好产业的引领与推动作用

2000―2010年十年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从59亿块提高到653亿块,提高了11倍,年均增速27.2%。销售收入从186亿元提高到1440亿元,翻了三番,年均增速22.7%。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业年均增速43.5%。芯片制造业年均增速25%,封装测试业,年均增速17.2%。这是否说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一定要维持设计业的高位增长,或者说,只有设计业的快速增长,才能维持整个产业的发展,在目前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环境下,这是否有什么规律性?非常值得研究。

长三角地区,三家代工企业近三年以来,国内的加工收入逐年增长的情况,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一家企业国内加工量从2009年22%;增长到2010年的29%,再到2011年1-9月份的32%;一家企业从40%增长到46%,再增长到57%;另一家从2009年的15.4%,增长到2011年1-9月份的22%。封装企业情况也是如此,一家封装企业从2009年的50%左右增长到2011年70%(预期值)以上;另一家从2009年的30%,增长到2010年40%,预计2011年将达到50%。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目的就是要说明设计业的龙头与牵引的作用,希望大家“十二五”期间以及今后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继续努力。

二、加强创新与整合,做大做强企业

未来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将继续朝向人才集中,资金集中、技术密集三大趋势前进。

据有关资料,现在仅设计一颗简单的Ic可能就需要几百人的通力合作,复杂一点的Ic甚至需要动用几千人才能完成;现在兴建一座月产能三万片的十二寸厂,约需要50亿美元;技术密集方面,未来集成电路的发展除了继续迈向摩尔定律的先进制程发展,亦可投入超越摩尔定律的研发领域,持续开发各式多样化的集成电路应用。

目前我们设计业的发展现状,仅举几组数据,看看我们的差距:

2010年,工信部认定与年审通过的332家企业中,总人数在500人以上的14家,1000人以上只有5家。2010年销售额全球排名第一的为70.98亿美元,我们第一的为44.2亿人民币;全球第十名为12亿美元,我们第10名只有6.2亿元人民币。根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知识产权年度报告(2011版)”,截至到2010年12月31日,国内几种主要集成电路产品的专利拥有数量,只有专用Ic类,国内企业及大学的专利拥有情况较好,而在处理器、存储器、通讯等几类专利拥有者大多数是外资企业。

下面所引用的数据,是来说明日本高科技公司与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公司1999年-2009年平均年-收入的增长情况的:日本7家高科技公司,综合数据的结果,市场份额收益2.9%,产品增长4.2%,并购0.7%,总增长2%;全球领先的7家高科技公司,市场份额收益4.7%,产品增长8%,并购4.3%,总增长17%。在年收入中,产品与并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产品创新与并购,做大做强企业,是国外大企业成功之路。值得我们集成电路设计业,以及整个的半导体产业借鉴与学习。

中国未来集成电路的市场空间巨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启动与“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网、物联网、云计算、新能源汽车等21世纪新兴应用的兴起,急待我们开发大量的系统级集成电路产品。但同时我们又面临一系列挑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业大环境下,我们的技术水平和企业规模与跨国公司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占有的资源和资源整合能力,还有很大差距;我们的产业在产品定位,应用上取得领先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唯有创新与加大整合,才是推动我们设计业的发展的关键。

“十二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芯片加工业和封装测试业,都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产业是个有机体的整体,在我们强调设计业发展的同时,如何推动芯片加工业与封装测试业的发展,国家有统一的部署,但企业在市场环境下,如何把握自身优势,做出特色、做出水平、作出规模,更好的服务产业发展,急待芯片加工业与封装测试业努力。

相信在“十二五”产业规划的指导下,在国发[201134号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一定能取得巨大的发展,迎来下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第二篇: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在2010中国**国际软件设计大赛颁奖仪式上的致词

尊敬的*常委、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出席今天的颁奖仪式,在此,我受*理事长委托,代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对2009中国**国际软件设计大赛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作为国家软件产业发展基地,每年以30%的增长速度在迅速发展,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软件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吸

引、挖掘一大批软件优秀人才迫在眉睫。

随着**软件设计大赛的连续举办,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软件人才通过大赛聚集**,这对于选拔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软件人才,创业就业**、服务企业、服务社会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中国软件协会一直非常关注**软件设计大赛,政府牵头、多部门联动、企业参与,注重对软件工程性人才的培养、挖掘,突出大赛的实效性赢得了广大从业人员、在校师生的欢迎,行业认同度逐渐提高,大赛品牌逐渐形成。希望**加大宣传力度,总结好大赛成功经验,建立起长效机制,使大赛越办越好!在此,我代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感谢**市人民政府对软件大赛的高度重视,感谢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对大赛工作所作出的努力,向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表示祝贺!

软件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软件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将一如既往的支持**软件产业的发展,一如既往的支持**软件设计大赛。希望更多的优秀人才**人才落户**、创业**,为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第三篇:陈雷在2011中国水战略与水安全高层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陈雷在2011中国水战略与水安全高层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院士、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在这春意盎然、生机勃发的美好时节,在这水木清华、英才辈出的百年名校,我们迎来了“2011中国水战略与水安全高层论坛”的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院士、专家、学者以及相关组织的代表,围绕“中国水战略与水安全”这一主题,在基础理论、工程技术、管理政策等多个方面深入进行交流与研讨。借此机会,我代表水利部,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代表和师生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水利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和紧迫任务。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期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发展民生水利,战胜了频繁发生的洪涝干旱台风灾害,夺取了汶川和玉树水利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圆满完成舟曲堰塞湖应急处置及白龙江淤堵河道清淤疏通任务,如期完成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三年目标任务,提前6年实现联合国千年宣言提出的到2015年“将无法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减半”的目标,加快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成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万元GDP用水量降低20%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的目标。五年来水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实惠。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不仅是我国现阶段的突出水情,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长期应对的基本国情。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凸现,我国防洪抗旱薄弱环节更加显露,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随着人增地减水缺的矛盾不断积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形势更加严峻,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的任务越来越艰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约束更加强化,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科学阐述了水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战略地位,明确提出了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全面部署了今后10年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特别强调要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出台的第一个水利综合性政策文件,也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夯实水利基础,强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努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传统水利发展模式。我国水情特殊,水利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实现水利现代化还需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解决水问题的关键。但要看到,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是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发展,是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统一的发展,是保障经济与改善民生统一、人与自然和谐、东中西部协调的发展,是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近年来,水利部党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治水经验教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这是对我国治水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水利发展规律认识的总结和深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进一步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推进民生水利,加快转变水利发展模式,始终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在防洪工作中,要加快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既要不断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适当控制洪水,也要注重给洪水出路和蓄滞的空间,对洪水进行科学调度和有效利用,与洪水和谐相处,做到科学防控、依法防控、综合防控。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要加快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坚持节约保护优先,统筹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在生态治理工作中,要加快从重点治理向预防保护、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相结合转变,加强预防监督,严格控制生态脆弱地区和生态敏感地区的开发建设活动,加强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注重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建设秀美山川。在水利建设工作中,要加快从开发利用为主向开发保护并重转变,注重水利建设中的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在规划编制、项目论证、工程建设以及运行调度等各个环节,最大程度降低工程对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坚持统筹协调推进,加快突破水利重点薄弱环节。我国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十分突出,治水管水任务极其艰巨,水利改革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必须把水利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与阶段性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把全面协调推进与重点难点突破有机统一起来,尽快在最为突出的薄弱环节建设上取得突破,加快解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要大兴农田水利,加大现有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力度,结合新建水源工程配套发展一批灌区,加强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和田间工程配套,完善农田灌排体系,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集中连片治理、整乡整村推进,全面夯实农田水利基础;大力开展冬春水利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五小水利”工程;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节水灌溉示范区,大幅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效益。要针对近年来严重洪涝灾害暴露出的突出问题,着力加强中小河流和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时期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要抓紧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加强水资源战略储备,初步形成流域和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第三,坚持高效持续利用,加快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在加快水利建设的同时,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认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加快制定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建立流域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力争到2015年全国年用水总量控制在6350亿立方米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要严格实行用水效率控制,加快制定高耗水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定额国家标准,督促各地及时修订区域行业用水定额,强化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力争到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以上;到202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45%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要严格实行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入河排污口和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强省界和重要控制断面的水质监测,力争到2015年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0%以上,到2020年提高到80%以上。要强化饮用水水源区和地下水保护,加大海水淡化、中水回用、雨水集蓄利用等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力度。要全面落实水资源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强化水资源管理监督考核,推动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

第四,坚持预防保护优先,加快构建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按照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求,坚持预防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结合,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要继续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加强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东北黑土区、西南石漠化区等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和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全面启动坡耕地综合整治工程,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建设1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充分发挥生态的自然修复能力,采取封育保护、封山禁牧、轮牧轮封等措施,促进大范围生态恢复和改善。要加强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修复,继续推进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等生态脆弱河流的综合治理,推进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建设。要在保护生态和农民利益前提下,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水电清洁能源,大力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模,着力解决退耕还林区、天然林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地区农民的生活燃料问题。

第五,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建立水利良性发展格局。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必须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消除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建立健全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要加快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城乡涉水行政事务一体化管理。要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在分类定性的基础上,落实管护主体、管理责任和管理经费,积极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多种管理模式。要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以乡镇或小流域为单元,抓紧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要本着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原则,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健全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充分发挥水价在促进节约用水中的杠杆作用。

第六,坚持依法治水管水,加快推进水利法治化进程。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必须把依法治水管水摆上突出位置,作为增强水利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水利社会管理水平的关键举措,切实下大力气抓紧抓好。要加快完善水利规划体系,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强化对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估,进一步增强水利规划的权威性、指导性和约束性。要抓紧完善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防汛抗旱、农村水利、水土保持、流域管理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尽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水情的水法规体系。要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严厉打击各类水事违法行为,健全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调处机制,维护和谐有序的良好水事秩序。要完善防洪抗旱、安全生产、水污染处置等各项应急预案,构建规范高效的应急反应机制,切实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和危机管理水平。要加强对重大水利决策的有效监督,推行重大水利决策公示、听证制度,完善重大水利事项专家咨询制度。

第七,坚持科技兴水战略,加快提升水利科技创新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必须把科技进步作为重要推动力,把解决水利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作为水利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大力提升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切实把科技兴水战略落到实处。要健全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力争在水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获得一批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要广泛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治水理念、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强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注重集成创新,加快水利科技实用成果的推广转化,不断提高水利科技含量和技术装备水平。要加强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覆盖范围,优化站网布局,加快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服务水平。要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着力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利管理和工程运行的信息化水平,积极推动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第八,坚持开展水情教育,加快形成全民参与治水的良好氛围。我国是世界上治水难度最大的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必须大力开展基本水情普及宣传教育,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水利建设,形成治水兴水的强大合力。要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水利事业发展格局,切实加强水利部门与其他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齐心协力抓好水利改革发展任务的组织实施。要大力宣传新形势下的国情水情,广泛普及水文化知识,全面提高国民水素养,促进全社会了解水利、关心水利、支持水利,尽力争取更多社会资源进入水利领域。要把水情教育纳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使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增强水患意识、节水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自觉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看待水问题,真正从国情水情出发谋划事业发展。要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作为各级学校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着力培养青少年的爱水惜水意识,积极倡导节水从娃娃抓起、从身边做起,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文明用水的良好风尚。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水利改革发展迎来重要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水问题,保障水安全,需要各位院士、专家、学者出谋划策和贡献智慧,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我们真诚希望与会代表能够畅所欲言、深入交流,相互启迪、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决策参谋和科技支撑作用,为加快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衷心祝愿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第四篇:李军秘书长在先导杯长沙市第二届机关青年足球赛开幕式上的致辞

在“先导杯”长沙市第二届机关青年足球赛

开幕式上的致辞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军

(2012年4月14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青年朋友们:

春潮涌动,激情飞扬。“先导杯”长沙市第二届机关青年足球赛即将拉开帷幕。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和活动组委会对球赛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裁判员以及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问候!

足球是一项世界性的体育运动,也是一项最具影响力、深受青年喜爱的体育活动。去年,我们成功地举办了全市首届机关青年足球赛,得到了广大机关青年的一致好评。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我们继续举办第二届机关青年足球赛,为广大青年感受足球魅力、挥洒青春激情提供平台,这对于加强各单位青年之间的交流,推动我市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活力机关、魅力青年”是本届赛会的主题。我衷心的希望全体运动员遵守比赛规则,尊重比赛对手,以球会友、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希望全市各级团组织以纪念建团90周年为契机,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以活动凝聚青年,以活动教育青年,以活动激励青年,不断丰富青年文化生活,培养青年强健的体魄和高尚的情操,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长沙率先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各参赛队取得优异成绩!预祝本届比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五篇:在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第一届(苏州)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在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 第一届(苏州)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 陈宗兴

(2011年12月17日)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 大家好!

今天,我们相聚苏州,召开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第一届年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对光临本次年会的各位代表,以及各位嘉宾和各界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本次大会提供大力支持的环境保护部以及江苏省和苏州市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维庆同志宣读了贾庆林、习近平、李克强、回良玉、李源潮、杜青林等中央领导同志给研促会成立大会发来的贺信和作出的重要批示;友民同志宣读了姜春云总顾问给本次年会发来的致辞。各位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为研促会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寄予了殷切厚望,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同志对生态文明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研促会的亲切关怀。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这些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为建设生态文明而奋斗上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 1 的客观规律,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理论和相关重大问题的研究,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扎实做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努力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出积极贡献。

本次年会的主题是“生态文明,绿色转型”。在座的同志都是长期关注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此,我谨结合学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谈几点体会,算是抛砖引玉,供各位参考。

一、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正如各位中央领导同志所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积极应对全球生态环境危机、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的必然选择。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人类社会经历了从畏惧、依赖自然的原始文明,适应、利用自然的农业文明到征服、掠夺自然的工业文明三个主要阶段。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空前解放,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导致了全球生态退化、环境恶化、生物圈破损等严重危机,地球再也无力继续支持工业文明的这种发展。人类除了转变文明形态,迈向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要特征的生态文明,没有别的选择。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人间奇迹。但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 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等领域存在的消极现象,等等,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这些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这些矛盾和问题靠传统的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是无法应对的,惟有坚持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辨证施治,方能“举一反三”,化逆为顺,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发展。

为此,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十七届五中全会又做出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部署,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对人类文明结构、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保障和改善民生、抢占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与促进工作,努力在理论研究和服务实践上多出成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多做贡献。

二、研究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工业高度发展阶段,在深刻反思工业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和探 索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路径及其实践成果。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更是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深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科学认知和正确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方向,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和方法。当前,我们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有所建树:一是在文化价值上,要对自然的价值有清醒的认识,使人们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符合自然规律、生态规律的要求;二是在生产方式上,要推进传统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使生态产业和符合生态标准要求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三是在生活方式上,要倡导科学、合理、适度的消费,使绿色消费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目标、新时尚;四是在社会层面上,要推动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结构之中,实现人类活动对生态的最小损害并进行一定的生态建设,使人类与自然更加和谐。以上,我谨举例提出了几个值得我们关注的课题,像这样的课题还有很多。也希望大家发挥专长,各尽所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工作蓬勃发展。

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工作,需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既要有定性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的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政治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等,作理论上、战略上的思考和研究;又要有定量分析,借助现代科技手 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十二五”时期国家和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指标的设定等,做一些科学研究和分析;还要注重结合实际,围绕国家和地方实施“十二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国情、吃透世情,提出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这样,我们就可以争取在研究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上,产生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积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和动力支持。

三、凝聚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宏伟的事业,涉及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中央领导同志在贺信和批示中明确要求,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要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理论和相关重大问题研究,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动员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2012年是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的开局起步之年,我们要充分发挥高端人才聚集的优势,团结有志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界人士,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与促进上,创造一流的业绩,取得丰硕的成果,不辜负中央领导同志和社会各界对研促会的殷切期望。春云总顾问在给年会的致辞中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工作任务,我们要积极落实。在此,我再强调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深入研究生态文明理论。要抓紧开展我国生态文明宏观战略研究,深入研究破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课题;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体系研究;围绕生态文明创建工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研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大力开展重点区域、城市、行业和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研究;围绕全球生态热点问题,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我们要努力发挥好智囊、智库作用,积极为党和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为生态文明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和参考。

二是要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各种方法,向全社会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要积极建设宣传平台,传递办会理念,交流研究成果,不断提高研促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要发挥政府与社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动员公众参与,形成合力,携手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懈努力。

三是要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创建。要不断拓展区域和城市创建,切实加强对生态省、市、县和生态文明示范区等生态系列创建工作的服务,积极参与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等体系建设,努力为推进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要大力推进行业和企业创建,为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咨询服务;要积极开展社会创建,让生态文明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让生态文明创建之花在全社会缤纷绽放。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正昂首阔步迈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可以说,当前是同志们发挥专业特长,大有作为的时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次年会,研究探讨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真知灼见,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出更大贡献。

时值新年将至,在此,我要向关心和支持研促会的成立和发展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下载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陈贤秘书长在2011集成电路设计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陈贤秘书长在2011集成电路设计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