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寄语2016本科毕业生 用爱照亮前行之路 2016年06月25日 人民网-教育频道

时间:2019-05-14 19:38: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寄语2016本科毕业生 用爱照亮前行之路 2016年06月25日 人民网-教育频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寄语2016本科毕业生 用爱照亮前行之路 2016年06月25日 人民网-教育频道》。

第一篇: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寄语2016本科毕业生 用爱照亮前行之路 2016年06月25日 人民网-教育频道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寄语2016本科毕业生

用爱照亮前行之路

2016年06月25日23:14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今天是个隆重而值得纪念的特殊日子。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学业、即将踏上新征程的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同时,让我们一起感谢无私养育你们的父母,感谢辛勤培育你们的师长!

四年前,你们背着行囊,怀着梦想,来到北京理工大学。四年来,你们奋力拼搏,用求知的精神指引青春,用责任之心为前行注入力量。我感受到了你们的成长和进步,我赞赏武烨存同学代表你们所作的毕业演讲“敢为天下先”。与此同时,我深深怀念与你们共同陪伴北理工走过的岁月、经历的点滴。我记得你们在良乡马拉松赛场上的热闹景象,记得你们在FTP联盟上的唇枪舌战,记得你们在中教银杏树下拍照的飒爽英姿。我还记得你们在随笔中写道,“从清晨始,诵读梧桐下,漫步北湖畔,奋笔于窗明几净之室,思辨于舒展心胸之地,昼夜交替,月朗星稀下,点点知识的灯光,在良乡,照亮我的北理工梦”。这四年间,你们和母校建立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今天话别师长同窗,你们心中肯定会有离愁别绪。但校园中有丰富多彩的毕业活动,更有如火如荼的欧洲杯陪伴你们,让离别不会那么感伤。

同学们,明天你们将再次扬帆起航。临别之际,作为师长,我有几句嘱托要送给你们。

一、以理性之光追求真理

两年前你们刚刚升入大三时,也是在这座体育馆里,我与你们交流了“如何做人与做事”。离开学校、步入社会之后,这个话题还将继续伴随你们。此时此刻,面对三千多张青春的面庞,回想一代代京工学子的风华交替,我既感到由衷欣慰,也深切怀念陪伴学校走过无数风雨的那位老人——徐更光院士。

去年初,徐老离开了我们。今年初,学校在艺术馆中再现徐老生平点滴。每次观展,我的心情都久久难以平静。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徐老的一个故事。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自力更生研制核武器。研制引爆核武器的高能炸药是一项技术攻关任务,被命名为“142工程”。1964年末,国家批准我校参与“142工程”,徐老成为研究团队中的骨干力量。他经过无数次试验,创造性地采用玻坲胶解决了高能炸药研制中的粘结难题。但在技术方案评审时,有专家认为苏联相关科学文献记载玻坲胶性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炸药的长期稳定性,因此否定了他的方案。但徐老没有气馁,进行了长达16年的试验,证明用玻坲胶粘结的高能炸药性能非常稳定。又过了15年,徐老才得知,当年专家评审通过的粘结剂使用效果不好,核武器研制单位最终仍采用了他提出的方案。2012年,在徐老诞辰80周年的庆典上,核武器研制单位领导将徐老的这一重要贡献公之于众。此后,一些学者为徐老未能因这项重要贡献而获奖鸣不平,但他的答复是“只要国家的核武器用上这个方案,我就非常欣慰”。

徐老一生追求真理、探索未知。在他病危之际,我和校领导去医院看望他,医生告诉我们,徐老几度昏迷,但只要苏醒过来,就要思考学术问题,就要谈工作,直到用尽了最后一丝精力。听到这些,让我们哽咽难言。同学们,希望你们像徐老一样,始终以科学精神来追求真理、探索世界,坚持实践出真知,永远实事求是地做人、做事。希望你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致力于探究自然万物运动之规律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让科学理性的光芒照亮前行之路。

二、以崇高信仰指引人生

在两年前的那次交流中,我还和同学们谈了“选择与坚守”,谈到“理想指引方向、态度决定一切、坚守铸就成功”。两年过去了,相信同学们对这个话题应该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今天,我还想为同学们介绍一位我们身边的老人,希望引发大家更深入的思考。

这位老人就是我校“光电创新基地”的创始人、光电学院退休教师张忠廉教授。世纪之交,张老一手创办了“光电创新基地”,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为人才培养倾心倾力。如今,他已年过八旬,退休多年,身形清瘦,头发花白,但依然充满热情地工作着。他视教书育人为生命,视学生为子女,致力于探索实践教学改革之路。16年来,他培育了近5000名科技创新人才,其中400多名学子荣获国家和北京市科技创新奖励。当初一朝做出的选择,他无怨无悔坚守了16年。每天深夜,信息教学楼四层“光电创新基地”通明的灯光,仿佛就是张老身上那崇高的信仰,在指引着同学们奔向理想的彼岸。

同学们,著名教育家蒋梦麟先生曾说“理想、希望、意志是决定人一生枯荣的最重要因素”。希望你们能够将志向放得更高一些,眼光放得更远一些,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团队、集体乃至国家的梦想,脚踏实地、累计寸功地去实现。希望你们时刻自励自省,在流俗的大潮中保持清醒和独立思考,拥有高贵的灵魂,肩负起对人类和社会的责任,执着地坚守信仰。

三、以大爱之心感恩所有

今天,我要向同学们介绍的第三位老者,是我校在延安自然科学院时期的校友、我校创始人之一陈康白院长的夫人——黎扬女士。

黎老是自然科学院大学部的第一届学生。她见证过当年的窑洞大学,经历过头顶蓝天学习的岁月,聆听过徐特立院长的教诲和指导。平时,她的生活非常简朴,甚至家中暖水瓶的软木塞丢失了,也舍不得更新,而是用小药瓶替代。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学校设立徐特立奖学金时,她将自己多年积攒下的两千元钱全部捐出作为奖学金。八十年代的两千元是一笔大款,是一个家庭的几年收入之和。黎老说:“我曾经接受徐老的教育,现在是我回报的时候了,希望这些奖学金可以用来培养下一代的优秀的学生”。建校以来,数以万计的青年学子受益于黎扬校友这样的善举,这些饱含爱意的捐助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乃至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

同学们,多年后当你们已经事业有成之时,希望你们能回想,在你们向人生高峰不断攀登时,是什么力量让你们心无旁骛地探索?在你们遭遇人生低谷时,又有谁在温暖陪伴,让你们重拾信心和勇气?我想,那应该是你们的父母、你们的爱人、你们的师长、你们的母校。希望你们用纯真之心体会人性中的善和爱,热爱生命、热爱家庭、热爱母校、热爱祖国,用大爱之心体察自己所拥有的世界,用责任和道德成就家国情怀的担当,永葆对生活的热忱、对美好的向往。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和你们的老师、学长、在场的以及场外的父母亲人,共同见证了你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成长。我将北理工三位老学长的故事分享给你们,希望你们将“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铭记在心,用“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精神自励自省,用理性、信仰和大爱照亮前行之路。同学们,母校将永远站在你们身后,最诚挚地期待着你们,也最无私地支持着你们。盼望你们从此刻出发、从这里出发,用你们未来的辉煌去照耀北京理工大学的星空!

第二篇:江南大学校长陈坚寄语毕业生 用创新实现梦想 2016年06月27日 人民网-教育频道

江南大学校长陈坚寄语毕业生

用创新实现梦想

2016年06月27日16:01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来宾: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刚才,当聂耳谱曲、田汉作词的《毕业歌》激昂的旋律在体育馆内唱响时,我看到学士帽、硕士帽和博士帽下面六千多张青春的脸庞上洋溢着无限的留恋与憧憬。我相信,此情此景,将永远定格在同学们的记忆中,成为人生最难忘的瞬间。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是最幸福的江南人!在经历了学海拼搏、生活考验之后,终于收获了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一次成功。这份成功在带给你们及你们家人无比幸福的同时,也为倾心培育你们的母校带来了无上荣光!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向你们送上最热烈的祝贺,祝贺你们——圆满毕业!

前几天,我在学校微信上读到一篇题为《时光不老,我们不散》的文章,充满着毕业生对江南美丽校园的不舍与眷恋。“江南”二字,自古就经常出现在人们的心口之中、字里行间,大家对其注解也各有不同。但我确信,在座同学们的内心深处一定都珍藏着同一个我们共有的“江南”。

同学们心中的江南,应该是“崇尚真知,以学习追求卓越”的江南。前几年,学校每年都出现一间宿舍4名同学一起考取名校研究生的故事。今天,在你们当中,药学院涓苑84栋

416、法学院澈苑74栋117、纺服学院榴园12栋323等宿舍的全部同学也都考取了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名校的研究生。前几年,学校每年都有毕业研究生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今天,在你们当中,2名博士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先后刊登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我们欣慰地发现,热爱学习已成为江南的文化基因。

同学们心中的江南,应该是“谋划人生,用创新实现梦想”的江南。食品学院9名同学自发组成了一支以就业为目标的“活力小分队”,他们信息共享、任务分担、精神互助,不仅每个人都成功签约箭牌、玛氏、京东、联合利华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还引领组建了一批低年级、跨学院、研本联合的就业新团队,善于谋划成为他们成功起飞的羽翼。设计学院研究生冯漉大四创业,四年来实现公司营业额近400万元,吸纳14名同学就业,被央视经济频道和新闻频道分别报道;还有来自不同学院的一批同学积极投身创业大潮,成功以“创客”的身份入驻国家级众创空间,勇于创新成为他们事业发展的基石。我们欣喜地看到,创新创业已成为江南的时代风尚。

同学们心中的江南,应该是“胸怀担当,将爱心付诸实践”的江南。在今年无锡国际马拉松大赛中,我校4300名同学报名,2800人入选志愿者。你们当中,一定有很多同学跟学弟、学妹们一道服务于赛段计时、秩序维护、医疗救援、后勤保障等各个环节,承担了本次赛事的全部志愿服务工作,构筑了锡马赛道最亮丽的风景线。你们当中,还有连年前往苗族、土家族村寨支教的“红粉笔”社会实践团队;有制作微电影《以爱之名》呼唤社会更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毕业设计团队。我们无比地自豪,投身公益已成为江南的行为习惯。同学们,正是你们和一代又一代的江南人共同铸就了学校“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共同阐释着学校“轻工特色、江南风格”的办学理念。这正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工匠精神”一脉相承。何谓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描述,是《庄子》中“庖丁解牛,技进乎道”的惊叹,也是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的注释。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工匠精神正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这包含着:

脚踏实地、务实创新的内心气质; 专注当下、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 拒绝诱惑、坚定信仰的精神品格; 超越平庸、止于至善的人生追求。

在我们的江南,有许多同学、校友和老师正用他们的行动共同丰富和践行着这一精神。我们的同学以匠心认真雕琢人生,专注梦想,执着如一。今年我校录取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张宁卓,从小怀有一个工业设计梦。自幼患有极重度耳聋的他从未因厄运降临而失去梦想,付出了旁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与普通孩子一样接受了中小学教育;他也未因已有成绩而改变梦想,在高考因1分之差与理想专业失之交臂后,本科期间仍然坚持自学设计类课程,甚至放弃原专业保研资格,毅然走上了艰辛的考研之路;他更未因眼前挫折而抛弃梦想,在去年首次尝试失败后,今年再次步入考场,终于考上我校工业设计专业研究生,即将重返母校,继续逐梦人生。

我们的校友以匠心努力铸造事业,专注行业,务本求真。1965年毕业于我校发酵工程专业、生前曾担任我国生物材料主干企业总经理的已故校友——张启先先生就是其中的典范。启先校友从业50年,始终以孜孜不倦的态度投入工作,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创新科技,以舍我其谁的气概引领行业。他一生为建设发酵工业强国付诸的努力与从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德,在业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去年底,他生前工作的公司捐资200万元,在我校专门设立“张启先奖励基金”,以此鼓励师生们不断传承他的精神。

我们的老师以匠心坚持服务社会,专注发展,勇担重任。自2005年以来,我校王洪新、曹栋、杨瑞金、张晓鸣、陶谦5位教授先后从江南腹地奔赴大漠戈壁,到新疆石河子大学连续担任食品学院院长10年。由于杰出的服务和重大的贡献,他们中有人被授予终身“名誉院长”称号,有人被评为“全国十年援疆突出贡献个人”,有人甚至把全家都带到天山脚下工作,谱写了“一人援疆行,一家援疆情”的佳话。与他们并肩工作的一大批江南大学教师,或精心授课,或指导研究,共同肩负起了为国家西部地区培养食品专业人才的重任,也因此,石河子大学食品学科已在新疆各高校同类学科中位列第一。

同学们,无论是张宁卓同学、张启先校友,还是援疆教师团队,在他们身上,闪耀的正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底色是执着,内涵是敬业,核心是坚守。人生或目标不同,或路径不同,或术业不同,或机遇不同,但只要我们始终专注人生、匠心独运,就一定会成就不一样的精彩!

梅子黄时雨,华年谁与度。亲爱的同学们,离别充满着感伤,更承载着希望。从现在起,母校将成为你们厚重的乡愁,你们将成为母校永远的牵挂。请珍藏学位帽上那具有特别意义的流苏,将它与母校的祝福一并装入行囊,奔向远方。

再见了,江南!相信江南将成为你们每个人一生的珍藏!再见了,同学们,一路珍重!

第三篇: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致2016本科毕业生 关注世界 成就自我 2016年06月27日 人民网-教育频道[范文模版]

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致2016本科毕业生

关注世界 成就自我

2016年06月27日09:09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亲爱的的同学们、老师们、各位家长朋友们:

今天是一个让人难忘,让人激动的日子,对于所有的毕业生来说,今年还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因为你们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三个甲子的首届毕业生,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特殊的日子,注定让我们难以忘怀。刚才毕业生代表、校友代表的发言,都让人们由衷地感受到交大学子对国家、对母校那份浓浓的爱意。尤其是留学生代表所阐述的那份情怀不由得让人非常感动。她可能也受到了陕西文化的熏陶,演讲中用了很多排比句,讲得非常有诗意,我听得非常入迷。刚才我和校友于向国交谈时也是感慨万千,一是西安交大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影响越来越大,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学生都到交大来学习,让我们越来越感受到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当前,国家提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什么“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得到了那么多国家的响应,是因为它倡导不分彼此,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它是为了世界共同美好的未来,号召大家携手共同努力。这种文化和价值观的导向深得大家的青睐,所以大家才愿意加入其中,并和中国携手共谋发展。大学也是如此,大学是育人的地方,大学是传承文明的地方,大学是不断创新的地方。所以它应该引领未来社会的发展,这份责任就寄托在一代又一代的学子身上,不管学子来自于祖国各地,还是世界各地,你都承载着这样的责任,期待你们新的一代能够把世界建得更美好。

今天,我由衷地感慨,感慨我们的学子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没有辜负社会的重托,辛勤汗水的付出换来了自己学术的成果。尽管你们的人生刚刚起步,但是毕竟你们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并且微笑着面向未来。我特别赞同校友代表于向国所说的,他用了一个“闯荡”,闯荡这个词很接地气。实际上,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闯荡过程当中渡过的,我多次跟大家讲不要惧怕失败,人的一生就是伴随着失败度过的,甚至到终老的时候都可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为什么?因为每一个人在即将离开这个美好世界的时候,总是带有很多的遗憾,感觉这件事情没做好,那件事没做成,人都是如此。正是因为这种憧憬,这种向往,这种永不满足的追求推动世界向前发展,所以人不要惧怕失败,成功和失败总是相伴而生。只要有追求就会有困难、有挫折,但是不要惧怕它,因为这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份财富。只有经历了磨难、经历了困惑、经历了挫折,甚至经历了失败的人才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取得更多的成果。于老师用他若干年闯荡的经历告诉大家,他的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他口中的“闯荡”,我理解是孜孜不倦的追求,对人生美好未来的追求,对事业未来的追求,那种不惧失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精神支撑他走到现在,走向成功。中国有句古语,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如同读万卷书,实践出真知。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够体会到人生的真谛,才能够真正理解这个世界,并投身于这个世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我期待大家能够“关注世界、成就自我”。我们都是世界的一员,我们做的每件事都和世界密切相关,世界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和我们相关,我们不可回避也不能回避,因此我们要勇敢地面对世界。我想告诉大家,21世纪注定是一个多变的世纪,注定是国与国之间密切相关的世纪,注定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注定是一个机会多多,但也注定是充满挑战的世纪。临行之前,给同学们嘱咐几句:

一是没有什么都可以,但不能没有志气。当你们走向社会的时候,面对的将是复杂的社会,诱人的前景,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事业的失败,任何一点气馁都可能使你举步不前。做人最重要的不能没有志气,坚韧不拔的毅力是支撑你一生走向成功的密钥。于向国校友说有三个法宝,其中一个真谛就是做人一定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人最可怕的是自己气馁,所以,我总说人没有什么都可以但不能没有志气,没有志气你将一事无成,于老师刚提到他每天在德国公司按时上班,想一想那是需要毅力的。他跟我讲每天4点钟起床,骑着自行车到地铁站,坐地铁准时到公司上班。因为他深知在德国的公司迟到是非常令人不齿的,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交大毕业生,不能在这样小小的事情上有失自己的身份,有失中国人的身份。他坚持了这一点,赢得了尊重,同时也为后来的学弟学妹赢得更多的机会。所以,我说只有尊重自己的人,才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你如果连自己都不尊重,那就不要期待别人尊重你。一个人如此,一个学校如此,一个国家更是如此。做人要有骨气,做人要有志气,做人要有追求,做人要有梦想。如果人没有梦想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可能这个梦想是你的幻想,但是正是一个一个幻想推动你向前进步,最终你找到了适合自己且能够实现的目标,成就了你的事业。

二是丢掉什么都可以,但不能丢掉事业。人要有追求,要有事业。没有事业只能靠社会施舍,靠别人施舍,那不是我们交大人。我们交大人是什么?是立于天地之间的顶梁柱,是社会的脊梁。我们生活在社会上,工作在任何一个岗位上,当我们说我是交大人时,就代表着我们是这个社会的脊梁,是这个单位的脊梁,是这份事业的脊梁。我们交大人应该有这样的追求和志气,这样的向往,这样的自我约束。人没有这样的自我约束,将来注定一事无成,所有成大事者无不有这份担当和责任,每一个交大人应该有这样的素质和追求。

三是失去什么都可以,但不能失去心中的爱。今天的现场来了很多毕业生的父母,不管来自于其它国家,还是来自于国内各地的,都饱含着期待儿女能够成才这样一个美好愿望。希望所有的学子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为了你们可以舍弃一切,在你们幼小的时候他们尽全力培育你们,引导你们,使你们走进西安交通大学,今天他们又来分享你们成功的喜悦。仁爱之心莫过于父母恩情,做儿女的一定不能忘记父母。无论你们将来有多大成就,要记得父母对你们的养育之恩。忘记父母的人注定是一个没有良心的人,没有良心的人注定是被社会唾弃的人。爱是支撑人生和社会良性发展的主要价值取向,我们应该爱家庭、爱社会、爱国家、爱事业。爱自己,尊重自己;爱别人,互相尊重;爱家庭,对家庭有责任;爱父母,报答养育之恩;爱国家,挑起民族脊梁;爱世界,为了世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永远不要忘却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丢掉什么都可以,不能丢掉这份爱。

走向社会,你们注定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但是希望你们牢记一点:“我是交大人,我应该有这份追求,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只要我追求,我一定会成功,因为我是交大人。”

最后,把最美好的祝愿送给大家,谢谢大家。

下载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寄语2016本科毕业生 用爱照亮前行之路 2016年06月25日 人民网-教育频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寄语2016本科毕业生 用爱照亮前行之路 2016年06月25日 人民网-教育频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