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庐山实习报告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庐山实习报告(论文)
南 通 大 学
论庐山实习
年 级: 11 学 号: 1122012044 姓 名: 戴小梦 专 业: 地理科学(师范)指导老师: 蒋庆丰、董进国、韩宇捷
二零一三年五月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庐山实习报告(论文)
南京、庐山实习报告
戴小梦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摘 要
庐山实习是地科院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一次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也是每届学生所期待的教学实习。通过野外实习,使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仔细观察重要自然地理、地质现象,并准确、完整记录所观测到的现象、特征和数据,学会初步分析有关现象、特征形成的原因以及标本与样品的采集方法;通过实习也获得了独立从事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每个人必须亲自动手探索、操作、体验、观察、测量、记录、汇报等;每个小组必须留存足够的资料(如照片),集中图文并茂作小组实习PPT汇报,小组成员轮流进行;在实习模式及经费分配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在模式上,采取自主探索模式,教师前一天告知第二天实习线路、实习点、内容;第二天实习出发由大家自行探索线路、实习点、实习内容;晚上小组PPT图文并茂汇报,教师点评。在经费分配上,不再平均资助每个人,实习经费激励制度:根据个人和小组汇报情况,分1,2,3,4档,第 2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庐山实习报告(论文)
1档占当天激励经费的 1/2(约200元);第2档占1/4(100元),第3档80元,第4档50元。
关键词: 自然地理; 庐山实习; 改革; PPT汇报; 经费激励制度; 自主探索
Abstract Lushan practice is a wild professional internship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geographical scienc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institute,nantong university.This practice is a teaching practice which is each session of students looking forward to.Through practice , we combine theory knowledge and practice, cultivate our practice ability;In the internship process, we learned to observe carefully important natural geographical and geological phenomenon, and accurate and complete records phenomena we observed, characteristics and data of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to learn about the phenomenon, the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and samples and sample collection methods.Through the internship, we can independently engage in physical geography exploration and the research work.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everyone must do it by ourselves to explore, operate, experience, observe, measure, record, report, etc.;Each team must retain enough data(such as photographs), every member of team concentrate for PPT report, team members in turn makes the PPT report.we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reform about practice mode and allocation of funds.On the model, adopt autonomous exploration mode, teachers told us the place and content , where and what we practise , in advance.Then we find the line and content by ourselves.Group PPT report illustrated at night, then teachers comment.On funding, no longer support everyone on average , internship funding incentiv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individual and group report, divide 1, 2, 3, 4,and the first gets the half of funding(about 200 yuan);the second accounts for a quarter(100 RMB), and so on,....Keywords: physical geography;Lushan internship;Reform;PPT report;
Funds incentive system;Independent exploration
南京、庐山实习是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每年的实习,都会使每一学生个收获良多。能够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升华专业素养。作为2011级地理科学专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庐山实习报告(论文)
业的学生,我们很荣幸也进行了一次自然地理野野外实习。但这次实习与以往不同,在实习模式、经费分配上都有所改变,本论文主要论述改革后的实习方式,能让我们在实习过程中有更大的收获。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论述,分别是:实习前准备、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实习的思考。
(一)实习前准备
实习前,我们举行了一次实习动员大会。老师们对实习进行了一次详细的介绍,对实习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也进行了提醒,宣读了实习纪律以及实习安排,让我们对实习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除此之外,我们自己也对这次实习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准备。在知识储备、物品准备及体质锻炼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1、知识储备:在实习中,会见到许多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现象,这些现象都需要我们用理论知识来解释,因此,在实习前做好知识准备室十分有必要的。否则对于所见到的现象无法用自己的知识解释,会使整个实习变得苍白而无意义。
2、物品准备:野外实习,需要一些必须的生活用品,同时,也学要一些应急药品、物品。实习之前,对实习地点的天气进行查询,了解到当地处于阴雨天气,对一些防雨的物品上做了一些准备,随身携带雨伞、雨衣以及吹风机(用于吹干衣服)等。
3、体能准备:整个实习过程,对体质要求是很严格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更多的是爬山、涉水还有大量的徒步行走,因此,在身 4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庐山实习报告(论文)
体准备上,要特别注意。在实习之前,进行一定的身体锻炼以增加体能。
(二)实习过程中的收获
这十几天的实习,我们每个人收获都很大。无论在专业知识、专业素养还是在团队合作,我们在这些方面的知识、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
1、在专业知识上:
这次实习,我们班在实习模式上进行一次改革,与往届学生不同。我们采用的是一种新的实习模式:我们的老师前一天告知第二天实习线路、实习点以及实习内容;第二天实习出发后,由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探索实习线路、实习地点、实习内容;晚上进行小组PPT图文并茂汇报,将一天的路线选择、所见的各种现象、用专业知识解释现象、实习收获与感悟,都记录下来,再以PPT的形式展现出来,老师晚上会对每一小组当天的实习成果进行验收与点评,并通过评比,将各组的成果分为1、2、3、4档,这也与每天小组拿到的补贴相挂钩;在PPT汇报上采取随机和轮流结合,小组汇报成员轮流进行,这样有利于小组的每一个成员,让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言、讲解PPT以及回答问题,同时,也会让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全身心的投入到实习课程中去,消除懈怠心理。通过这种实习模式,我们每个人都投入到实习中。
本次实习分为两个阶段,南京阶段和庐山阶段,其中,南京为期4天,庐山为期9天。两个阶段实习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因此任务和要求也不相同。
南京实习任务及要求: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庐山实习报告(论文)
1、紫金山实习点:地质罗盘的使用以及岩石产状、岩性、成分分析。
2、方山、孔山实习点: 绘制地质剖面图以及地质构造野外素描。褶皱的分析,背斜与向斜的判定。
3、桂子山、棒锤山实习点:背斜向斜识别与分析、火山口识别以及火成岩岩性分析、鲍温反应序列。
庐山实习任务及其要求: 庐山实习阶段,从庐山整体走向、地质条件、植物土壤、水文现象等大的方面,对地貌水文进行实地考察分析,重点探究河流袭夺、水库选址、植物分布于带谱划分、地带性土壤与非地带性土壤分布、气象等,除此之外,对庐山形成两大学说之争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探究能有自己的看法。
以下就是我个人在整个实习中关于专业知识方面的收获: ① 地质仪器使用:本次实习,主要用到地质罗盘。在实习过程前,对地质盘有过接触,但具体使用方法不清楚。在实习期间,每天要测几十次岩层产状,包括倾角、走向、倾向。测量与好寻找方向几乎随时都在进行,对地质罗盘的使用,早已经烂熟与心。
② 地质学专业知识: ★
从进入紫金山,就开始对岩层产状、岩性及分布进行分析。通过观察岩石新鲜剖面,分心岩性,对岩石进行分类、命名。在实习过程中,见到石英岩、页岩、玄武岩、泥等,同时,看到许多矿物,如方解石、云母、角闪石、石英等。
★
在孔山,观察到背斜,通过实地分析,回顾了区别背斜向斜的条件以及褶皱方面的知识。在桂子山对火成岩观察以及火山口的分析观察,加深了对火成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庐山实习报告(论文)
岩的认识,同时,对火山有了直观的了解。
★
对汤山地质公园进行地质剖面素描,学会野外记录地质情况的方法。(下图)
★
在阳山碑才,看到断层、断裂等地质现象。加深了对正断层、逆断层以及断裂知识的理解。
★
在庐山,通过观察,对庐山整体是一个地垒式断块山有了很好地认识。其东南侧为温泉大断裂,西北侧为莲花洞大断裂,这些在我们实习过程中都有观察和分析过。正断层控制的地垒,构成庐山的总体。褶皱在庐山地貌构成上也起了主要作用,背斜、向斜交错,地层抬升,使庐山具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奇观。
★
地形倒置、单面山、X节理、横节理、纵节理在对庐山五老峰实地考察后,都有深刻地了解。
★
滑坡和崩塌在庐山也很常见,对此都有分析。滑坡 7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庐山实习报告(论文)的判断标志马刀树在庐山多处有见。
③ 地貌学专业知识
◆ 构造地貌,庐山的构造地貌丰富,断块山与断层崖
构成庐山基本形态。在褶曲构造地貌上,背斜山与单斜山多见,如大月山背斜山,五老峰单斜山。在芦林大坝处,有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谷方面,东谷—王家坡向斜谷发育良好。次成山与次成谷,在背斜构造的翼部,由于岩性差异,导致差异性侵蚀,最终形成次成山与次成谷,如女儿城次成山,大校场次成谷。在断裂构造地貌上,断层谷、断层崖都有观察。庐山实习中,也观察到许多节理构造地貌,在锦绣谷,X节理发育良好,保存完整。通过庐山实习,对构造地貌有了更深的理解。
◆ 流水地貌,庐山长时间受到流水侵蚀,各种流水地
貌发育良好,如宽谷、谷中谷、峡谷、裂点等。在乌龙潭,详细观察构造裂点。此外,在庐山,重点实习内容河流袭夺,经过对大月山河流袭夺、如琴湖河流袭夺、芦林水库河流袭夺的分析,使我对河流袭夺有深刻地了解,更加明白了风口、分水岭、袭夺湾的实际意义。
◆ 冰川地貌,在庐山上是否曾经存在冰川一直饱受争
议,但是我们在实际观察中,也发现了类似冰川地貌应有的标志,如角峰、冰斗、冰窖、刃脊等,在王家坡谷地,观察大坳冰斗,分析其沉积物来源,另外还有羊背石等支持冰川学说观点的发现。在牯岭镇,有大块漂砾,直径3米。这些发现都指向冰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庐山实习报告(论文)
川学说。
◆ 湖滨及沙山地貌,在鄱阳湖,岸边观察湖滨地貌,分析鄱阳湖成因,个人认为由于庐山地质抬升,鄱阳湖抬升速度和幅度相对较小,最终形成洼地,继而成湖。关于湖边的沙山,我认为是湖水中泥沙在岸边积累形成。
◆ 堆积地貌,由滑坡、崩塌和冰川、泥石流等堆积物
形成。如王家坡谷地堆积物。
④ 水文学专业知识
●
庐山辐射状水系。庐山是一个断块上升形成的断块山,新构造运动强烈,断裂显著,切割破碎,垂直节理发达、河系发达,多成辐射状,在龙首崖清晰的观察到。
●
水库选址分析。在庐山,重点分析了电站大坝选址和大月山水库选址。在分析过程中,测量岩石产状、分析地质构造是否为向斜,有无断层,是否会发生漏水、淤积等,还有是否有水库异重流存在。这些工作,加深了对水文学、地质学相关知识的理解。
●
瀑布和泉。庐山的大小天池属于裂隙泉,在黄龙潭、乌龙潭以及三叠泉处进行裂点观察。
●
水文测量。大月山水库进行透明度、水色、PH值测量,黄龙潭水速测量。通过这些工作,掌握了水文测量方法。
●
水质分析,实习期间,定性的对黄龙潭与乌龙潭的水质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的原因。从人为因素、地形因素等方面分析,掌握了水质分析的方法。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庐山实习报告(论文)
⑤ 土壤地理学知识
* 土壤剖面的挖掘。庐山实习中,我们小组成员自己挖取土壤剖面。我们总结出在选取土壤剖面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使剖面观察面垂直并向阳光
2、挖出的底土应该和表土分开堆放,以便填坑
时恢复原状。
3、观察面上方不应堆土或任意走动踩踏,以免
破坏表层结构、影响剖面形态的描述以及取样。
4、剖面挖好以后要进行修整,一边修成光面以
便观察颜色、新生体等。一边修成粗糙面以便,观察结构。
这次的实习,使我们熟练掌握土壤剖面的挖取方法。
*
在土壤剖面的观察与分析上,特别记录土壤剖面的主要特征,如构造、颜色、质地、湿度、结构、垒节状况、孔隙度、新生体、侵入体以及层次。通过观察,对于这些土壤特征都很好的掌握了观察方法。
⑥ 植物地理学知识
☆
植被类型,庐山植被类型多样,我们观察到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在观察过程中,掌握了植被分布规律。
☆
植物调查,庐山实习期间,进行样方法和非样方法对植物进行调查,掌握这两种植物调查方法。学会了对样方的面积、位置的选择,以及分析数据,对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庐山实习报告(论文)
植物的多度、盖度、频度、重要值都进行了计算和结果分析。
☆
植物标本采集,采集植物标本天南星。学会植物标本的制作
☆
植物识别。庐山植物种类繁多,实习期间,根据实习要求,认识了满山红、柳杉、水杉、龙柏、罗汉柏、鹅掌楸等50种植物,对识别植物时的注意点很好的掌握了。
⑦ 气象学知识
气候带,在气象站了解到,庐山处于东部湿润季风区。在山上存在局部气候,如山地气候、谷地气候、高山气候等,通过这些,使我们加深了对气候带的了解。
2、在专业素养上:
通过这次庐山实习,是我们在专业素养上有很大的收获。我们学到各种进行专业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首先,在地质方面,进行野外实习时,必须的地质罗盘使用和读地质图以及绘制地质图,进过这次实习,已经熟练掌握着方面的知识,具备地质学野外研究的素质和技能。
其次,在地貌方面,学会地貌调查法,这是研究地貌形态及分布规律的一种手段。在地貌调查时,对地貌内容的选择,如地貌形态分析、地形要素分析以及地貌过程分析,这些工作都已经做过,也掌握了这些工作的基本方法。研究地貌时,进行过谷地纵横剖面研究法、山地剖面研究法、典型地貌剖面研究法等方法的实际操作。
最后,本次实习,我们充分利用手中摄影设备,对地质构造、特殊地貌、植被形态、土壤剖面进行相片、影片记录,除此之外,也做了大量的野外素描,这些专业素养,在地理学上是十分重要的。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庐山实习报告(论文)
3、在团队合作与竞争上:
这次庐山实习,采用新的模式,让我们每个人在这种模式下都能充分的投入到实习中去。小组合作的模式,让我们在实习期间更有效率的进行各项工作,如分工测量、拍照、素描、查资料等。组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让整个实习过程井然有序。实习期间,天公不作美,南京四天在阴雨中度过,在庐山,也有几天在下雨,即使在这种天气情况下,我们的实习还是很顺利的结束了,这很大一部分归功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每天晚上的小组PPT汇报,也是每个人所期待的,在这个时候,可以将小组一天的收获和成果展示在大家面前。在这个时候,小组成员各显神通,都努力将本组的PPT汇报做的完美。最后老师点评当天的PPT,优点给予表扬,缺点提出意见,使我们每个人都受益匪浅,最后进行PPT评比,让每个小组都努力争取第一名,这样充分调动了小组各成员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也鞭策PPT做的不好的小组努力进步。
(三)对实习模式的思考
野外实习,主要是让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野外仔细观察重要自然地理、地质现象,并准确、完整记录所观测到的现象、特征和数据,标本与样品的采集方法,学会初步分析有关现象、特征形成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独立从事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如果还是靠传统的模式,老师讲解我们做笔记,效果肯定甚微,因为我们缺乏自己的动手、思考、体会,我们很难做到寻找问题、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而这次我们采取自主探索模式,教师前一天告知第二天实习线路、实习点、内容;第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庐山实习报告(论文)
二天实习出发由大家自行探索线路、实习点、实习内容;这样,就使我们不得不自行寻找路线、实习点、实习内容,以及自己独立思考见到的现象,自己解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这样,我们在野外进行大量的独立思考,对于一些特殊地质、地貌、水文等现象,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有利于培养我们各方面的能力。在经费分配上,不再平均资助每个人,实习经费激励制度:根据个人和小组汇报情况分档次的进行分配,这样的差额分配,调动了我们每天实习的积极性。对小组间进行排名,我们每个人的小组荣誉感让我们为小组的第一,而努力地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这次改革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实习过程中,对于这种模式,也发现了一些不足,这些都不是本次改革所期望的。首先,由于差异分配的存在,使得组间由合作变为竞争,过度的竞争使得不同小组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淡,这个问题在下次实习之前亟需解决。其次,由于分组过于频繁,使得一些同学渐生懈怠之心,积极程度下降。最后,由于随机分组的盲目性,使得一些小组积极性高的同学过多,就会导致另一些同学没有存在感,逐渐变得浑水摸鱼,成为一个“游客”。
对于实习模式,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在晚间点评时,除了老师点评之外,让一部分专业
知识掌握较好的同学,也发表一下见解。让师生互动起来。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庐山实习报告(论文)
2、在分组上,采用随机与指定相结合,将每天不积极投入实习中的同学分到一组,由于晚间要汇报内容,这样就使得这些同学不得不自己动手制作PPT,收集小组各成员的收获。这就会消除“闲散人员”。3、在实习前,希望能组织一下集体做体能训练,这样可以避免在实习过程中一些同学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出现。体能训练最好的方式就是长跑,这个我们可以做的到,也能够施行。
这次实习模式的改革虽然有一些小的瑕疵,但总的来说是十分成功的,让我们每个人都有质的飞跃。各小组充分发挥了团队凝聚力与合作精神,组内与组间合作体现了班级团结性与集体荣誉感,在饱览美景的同时,各组成员积极探索永不言弃,实习中有苦也有乐,有惊也有喜,但更多的是对庐山的留恋,是班级同学互相扶持的感动,而且三位老师孜孜不倦的指导与爱护也令我们收获良多。小组评比的形式激发了我们学习探索的积极性,挖掘了自我长处的同时弥补了自身的不足。
结束语: 十二天的实习,转瞬即逝。庐山实习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结束了。在实习期间,我们收获良多,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南京和庐山实习,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对我们以前所学过的理论知识的一次升华。在整个大学期间以及今后整个人生历程中,也不 14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庐山实习报告(论文)
会再有此难以忘却的经历。以此论文记录这次实习历程,为今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学术研究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参考文献
[1] 蒋庆丰.2013年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总动员.PPT,2013-05-03 [2] 张兆千,王腊春.庐山地区地理学野外实习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 赵媛.南京地区地理综合实习指导纲要.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第二篇: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07地理教育(2)班余静
实习目的:
1、为了贯彻课堂教学与野外实践相结合,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地理野外独立工作的能力。
2、为了能够初步掌握对一个地区自然地理进行综合调查分析的方法。
3、地貌:将地貌学课堂教学与野外实习相结合,认识有关第四纪堆积物的成因类型,初步分
析实习地区的地貌发育过程,初步培养野外认识和分析地貌现象的能力,以及地貌
野外基本工作方法。
4、植物:观察和了解实习地区的植被及其主要植物群落类型,了解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相互关
系,认识植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分布规律;识别本地区主要的一
些植物种类;调查样地的植物群落。
5、土壤:观察当地土壤类型,学会对土壤剖面的调查和分析。
实习时间:2008年5月11日——2008年5月16日
实习地点:江西庐山
实习内容:
1、地貌:通过实地的观察了解庐山的大概地貌特征,进而分析一些地貌的成因,如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冰川地貌。
2、地质:通过实地的观察了解庐山的地质构造。分析庐山的形成。
3、植物:辨认庐山地区植物以及采集植物标本和该地区的植被类型,拉植物样方并进行整理和
分类;对庐山地区的植物群落与环境进行基本调查和研究。
4、土壤:通过挖土壤剖面从土壤的成土因素方面分析庐山土壤种类。
实习路线:2008年5月12日:美庐——庐山会址——庐山大厦——大较场——庐山博物馆——芦林湖—
—电站大坝——大王峰阴坡观察土壤剖面——石门涧峡谷。
2008年5月13日:飞来石——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采集植物标本——圆佛殿—
—大天池——龙首崖。
2008年5月14日:含鄱口——植物园——五老峰——三叠泉
2008年5月15日:剪刀峡——望江亭——小天池
实习报告:
一、庐山概况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东经 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长约29公里,宽约16公里,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耸立在鄱阳湖与长江之滨,以雄,奇,险,秀闻名。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3月又被批准为中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中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圣地,宋代诗人苏轼曾发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慨!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 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二、庐山的地质概况
1、庐山的形成庐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它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峨的孤立形山系。但是在上升之前它曾经也经历过了沉降的过程。
大约在10—23亿年前,即前震旦纪——二叠纪时,本区处于浅海至滨海环境,并发生缓慢的沉降,沉积物厚达5000米,沉积岩层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等。当然在总的沉降过程中,也有几次的上升,过程如下:前震旦纪——吕梁运动上升为陆地——后下沉——晚奥陶世上升——后下沉——志留纪末至泥盆纪早期上升(加里东运动)——泥盆纪中期至二叠纪下沉。中生代燕山运动时,从上二叠纪至白垩纪庐山发生断裂上升而成为陆地——晚白垩纪庐山周围断裂下沉接受沉积,沉积物厚达数百米——第三纪历史地区微弱上升——第四纪直到现在强烈上升,并使庐山成为断块山,山体受到剥蚀,但是庐山周围相对下沉,而且产生鄱阳湖。庐山断裂上升量最大是在山体的中南部,向东北方是西南方递减,所以庐山的高度也同样中南部最高。
2、庐山的地层
本区地层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庐山主要由震旦纪及前震旦纪地层组成,山体中部出露最宽向东北部和西部收敛,以九奇峰,仰天坪一节为界,庐山地层分为南、北两部。南部主要由出露前震旦纪双桥山群,庐山最高峰汉阳峰为前震旦纪喷出交流纹岩组成,因受风化,故呈圆浑状,北部出露震旦系统南沱 组。
3、庐山岩石的类型和特征
庐山的岩石主要有两种类型:沉积岩和变质岩。
(1)、沉积岩:沉积岩主要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其中,砾岩最为常见。在环湖路的芦林冰碛泥剖面中,砾岩居多,大小混杂,但磨圆度均较好。其构造有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主要受河流和风力作用影响而形成。
(2)、变质岩:庐山的变质岩主要由沉积岩经过区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石英岩、板岩、片岩、片麻岩、角闪岩等,片岩居多。其结构有等粒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等,构造多为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块状构造,特点是呈块型或片型,片岩层理分明。
三、庐山的地貌
庐山是由北东——南西走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呈肾型,中部宽向东北是西南逐渐收窄。山体内的褶皱、断层、个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此外,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
1、庐山的冰川地貌
庐山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地貌和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十亿年前,庐山地区是浅海。中生代燕山运动,使庐山在2500万年前形成了一座独特的“地垒式断块山”。冰川地貌主要包括冰蚀地貌和冰碛地貌,这里我们主要去的是冰碛地貌:飞来石;以及冰蚀地貌:三逸乡冰窖,天桥冰溢口,锦绣谷冰川U形谷、含鄱岭冰川刃脊。
飞来石,为重叠石,属于冰桌,冰桌又称为冰台,是指在U形谷中或山麓地带聚集的巨大冰川漂砾横置于其它冰川漂砾之上的现象。西谷冰川U形谷中的冰桌,下部的巨大漂砾长8.9m、宽6.1m、高4.5m;上部的巨大漂砾长5.6m、宽4.5m、高2.9m。其位于庐山西谷上部,庐山中学附近。由于它的岩性与周围的岩石性质大相径庭,因此可以断定它是从别处通过某种作用搬运而来,才故名为飞来石。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将其称为冰桌,认为石第四纪冰川遗迹。但人们对此提出了很多疑问,其主要有三种观点:飞来石是泥石流搬运而来的呢,还是大月山发生山体崩塌搬运来的,还是第四纪冰川作用下遗留下来的?飞来石的底部为石英砂岩,其层里是岩石堆积而成的磨圆度较好,而顶部主要是石英片岩(变质岩),呈片麻状且有方向,表面有云母片;因两部分的岩性不同,可推测出两者形成的时间不同,又因在岩石上发现“丁”字擦痕和压抗这些冰川作用的关键证据。因冰川搬运能力相当的大,它能使上万吨的巨大岩石随冰川一起移动,因此能搬运300余吨的飞来石是不成问题的,故我同意飞来石是第四纪冰川作用下形成。三逸乡冰窖:冰窖是冰川的主要屯冰处,它是300-250万年,120-150万年,110-90万年,40-20万年四次冰期的屯冰之所,窖内坡势平缓,并堆积有40-20万年冰碛物泥砾层。冰窖直径约1000m,深约80m,盆底海拔1050m。其北为月轮峰冰笕,南东为含鄱岭刃脊。
天桥冰溢口:位于西谷U形谷锦绣谷冰川U形谷之间,西谷中的冰流从天桥冰溢口流入锦绣谷,冰后期溢口侵蚀成一个天生石桥。
锦绣谷冰川U形谷:由大林峰与天池山交汇而成。因第四纪冰川作用,锦绣谷这块面向西南的山间凹地,经过冰川的反复刻切,形成了一个平底陡壁的山谷。
含鄱岭冰川刃脊:含鄱岭冰川刃脊如刀刃状,其延长方向近东西,既不与岩层走向一致,又不与任何一组裂隙面下行。北侧为三逸乡冰窖、南侧为太乙村冰坡。刃脊长1250m,高约120m,海拔1100m。北端的梭子岗刃脊是其外延部分。
芦林冰碛泥砾剖面:位于大校场冰川U形谷口的冰碛剖面,由黄棕色泥砾组成,最大砾石约3.5 m、大小混杂无分选,是4 0—2 0万年前庐山期冰川消融后的堆碛物,冰川漂砾与碎石混杂在一起。其中曾发现过冰川条痕石及熨斗石,都是冰川成因的有利证据。
剪刀峡:U形谷下套V形谷,认为冰后期U形谷受河流下切,山嘴交错,河床曲折,认为也是冰川谷,山麓地带有山丘,山丘外有水,认为是山体冰川终责堤。两列终责堤之间为冰水湖。构造学派认为此峡与锦绣谷发育一样,西北坡上切穿虎背岭形成崖口,此处至谷底700m,对面望江亭,在莲谷登山小道上有好汉坡。
2、庐山的流水地貌(河谷地貌)
发源于庐山的河流,主要是循软弱岩层和在地质构造发育,其流向主要是北东——南西,其次是横切构造的而较新发育的河流。它们流向大都于上述流向垂直。河谷的形态十分特殊,这就是上游宽谷,下游为峡谷,两者之间出现裂点和瀑布。流水地貌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种是宽谷,它包括东谷、西谷、仰天平、七里冲、大校场谷等;一种是峡谷,其主要包括石门涧、剪刀峡。两者之间夹着裂点和瀑布。这里主要介绍西谷和剪刀峡:
西谷,位于如琴湖湖口,海拔900-1100m发育在软弱岩层之上,于地质构造相适应,且与岩层走向一致,谷宽而浅,谷地内覆盖着第四纪堆积物,由地形中南向西北偏低。
宽谷和峡谷之间出现大裂点,表示第四纪庐山上升,河流重新下却和溯源侵蚀所成,如三叠泉裂点、天桥裂点、芦林桥裂点。其他小的裂点如乌龙潭等,它是受岩性和构造影响而成,与上升无关。
3、构造地貌--背斜,向斜,五老峰断层崖
由构造(褶皱和断层)所控制的山脊主要有5列,由南向北,高度逐渐降低,山脊之间为谷地,主要有4列,山脊和谷地平行排列,而且均作北东——南西走向。
其中,褶皱构造主要有单面山、背斜山、向斜山等;
虎背岭单面山:它是虎背岭倒转背斜背翼断馅厚残留的南翼,成为单斜层及单面山。
五老峰单面山:它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断层陷落于山 南,平均高1358米
断层构造主要有:虎背岭断层崖地貌——它是因虎背岭北侧的莲花洞大断层把虎背岭错开,使北翼断落而称,该断层崖在石门洞和莲花洞一带高达1000米,向东北方和西南方降低,断层崖呈阶梯状,如好汉坡一带呈二级阶梯;五老峰断层崖地貌——因庐山正断层切过五老峰背斜南翼而呈。它在秀峰、海会一带崖高1000米,向东北方递减,断层崖亦分2~3段,断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许多垭口,所谓五老峰就是五大垭口之间的山峰。
补充:
1)在第四纪时期,中国青藏高原强烈抬升,大陆东部包括庐山地区处于相对下降地区。但庐山本身又处于东部相对下降地区的局部隆升地区。在庐山地区,山体隆升的同时,古赣江却又渐渐下降,形成了鄱阳湖。鄱阳湖面积3960平方公里。它与庐山形成的湖光山色,是一种绝妙、独特的壮丽浩大的景观。庐山地区处于江南台北斜与扬子拗陷的交接地带,具有较大活动性岩浆活动较强,混合岩化作用明显,区内地层发育较齐全,构造较明显。
2)仙人洞 :仙人洞是震旦纪砂岩中的一个潜蚀洞。砂岩层面平缓,倾的劈理面,有一组陡且有一条小断层,流水沿断层及裂面潜蚀崩塌成洞。洞宽约4 m、深12 m,是道教活动圣地。我们看过锦秀谷之后,通过小路来到了仙人洞。听了老师的讲解后,我们对仙人洞有所了解:仙人洞是倾俯的背斜,形状象右手手掌倒扣下来,五个手指都很明显。它形成的原因有可能是:中间是石英片岩,比较软,容易风化,再加上人为的加工,就形成了中间的洞穴。外围是石英砂岩,比较硬,不容易风化。洞穴内还有泉水一滴一滴流下,这些泉水是裂隙式的。
四、庐山的水系及其演变
1、水系的形态:在构造影响下,河流流向与构造走向一致,两者相互平行,作北东—南西向,少数河流流向与构造垂直,作南东—北西向。
2、河流袭夺:河流袭夺的原因主要是庐山上升之前,山体内的河流已发育为成熟的老河谷阶段,即河流循软弱岩层发育和沿岩层走向流动。
(1)锦绣谷袭夺河:西谷原来由虎背岭南侧向南西流入石门涧,但在天桥附近被向北西流的锦秀谷袭夺。证据:①、花径风口:风口段河谷是西谷自然延伸部分,谷内堆积物又与西谷相似,保持着棕红色——棕黄色砂砾层及棕红色网纹红土风化壳。②、天桥袭夺湾及裂点:在裂点(天桥)以上为宽谷(西谷),以下为峡谷(锦秀谷)。袭夺时代为晚更新世之后,理由是裂点上溯不远,西谷内由晚更新统棕黄色堆积物所覆盖的谷底未受明显的破坏。
(2)东谷支流袭夺河:该小河穿过女儿城山岭,袭夺了大校场河上游,使大校场河上游原来向西南流入芦林湖盆地,改为向西北流入东谷,造成汉口峡。
3、瀑布:由于溯源侵蚀作用,即流水向沟谷源头侵蚀,随着侵蚀作用不断加强,侵蚀面不断后退,转折点坡度变大,水流到次便会形成跌水,形成瀑布,如三叠泉瀑布、大口瀑布。
五、庐山的土壤
土壤类型及其属性是与成土的自然条件紧密相关的,人们通常把气候、母质、地形、生物和时间作为土壤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即五大成土因素,庐山的土壤与上述成土条件相适应,具有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
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庐山沿着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1000~1400米的山地,为土壤垂直地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庐山在气候上处于中亚热带的北缘,这决定了本区植被土壤垂直带谱的性质;地貌和水文条件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影响到局部地区土壤发育的方向,形成某些非地带性的土壤。
庐山土壤的垂直分布:400米以下:红壤
400米—800米:山地黄壤
800米—1200米:山地黄棕壤
1200米以上:山地棕壤
少数排水不当的地方还有沼泽土分布
大王峰阴坡土壤剖面:枯枝落页层
腐殖质层:41cm
淋溶层:36cm
基岩:55cm
母质层
土壤松紧度:松软
含水量:大
土壤侵入体:碎石块
六、庐山的植被
这次我们植被考察主要是去了庐山植物园:植物园位于庐山东谷大月山和含鄱岭之间,海拔1000-1300米,是我国唯一的亚高山植物园,创建于1934年。庐山植物园以引种可驯化植物为主,开发利用亚热带山地野生植物资源,培育品种,是以植物联系农、林、园艺、药物和环保等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也是普及植物学知识的园地,面积30平方公里。园内设有杉柏区、树木区、岩石园、翠花园、温室区、沼泽植物区、苗圃、云雾茶园、猕猴桃引种区、药圃等。著名的庐山特产云雾茶及众多的观赏植物,均产于此。庐山植物园现已汇集国内外植物3400多种、储藏各种植物标本众多,与世界上 60多个国家近300个单
位,建立了种子交换等方面的关系。
庐山植被垂直带的基本特征:
1.常绿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是庐山植被的基带,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下,占有最大的垂直宽度和面积。常绿阔叶林是这一带稳定性较大、广泛分布的植物群落。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庐山海拔800米--1100米之间,以常绿、落叶阔叶林为相对稳定的垂直地带性类型。在这一带下部和沟谷中,常绿阔叶成分往往占优势,向上和山坡则逐渐为落叶阔叶成分占优势。这一带是常绿阔叶林与落叶带之间的过渡性地带。
2.落叶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800--1100米以下,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相对稳定的垂直地带性类
型,局部地方亦有针叶林--山松出现,有些地区已营造了成片的针叶林,如日本柳杉林、日本扁柏林等。
3.针叶林带:在海拔1100米以上,气温偏低,湿度较大,云雾多,风力大,所以这里出现了较为耐寒的针叶林。黄山松是本带内相对稳定的垂直地带性类型。少量的灌丛和草甸,是非地带性的植被类型。
由调查可知,庐山植物有两大特色:一是杜鹃花种类繁多,植物园已建成拥有300余种杜鹃花的国际友谊杜鹃园,如云锦杜鹃、映山红、满山红等。二是裸子植物丰富,植物园拥有裸子植物260余种,被称为松、杉、桧、柏的活标本园,为中国之冠。
七、庐山气候调查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具有鲜明的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比同纬度平原地区多500毫米,达1900多毫米; 庐山相对湿度亦大,达78%;年平均雾日多达191天,因而终年云雾弥漫,难见庐山真面目;气候温和宜人,盛夏季节是高悬于长江中下游“热海中”的“凉岛”。庐山由于是座中山,又矗立在鄱阳湖盆地之中,襟江带湖,得江湖之利,自然之灵,夏日气温比山下低8摄氏度,堪称清凉世界。但“山中饶霜霞,风气亦先寒“,800米以上山地,却是长冬短夏。且庐山气候有如下特点:
1、庐山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底: 庐山地处长江中下游的“火炉”地区,而它由于地势高耸,夏季凉爽宜人,成为著名的避暑胜地,“云中山城”牯岭是庐山的标志,它的年平均气温为11.5℃,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低5℃—6℃;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2.6℃,比山下的九江低7℃左右;一年中平均气温≥27℃的日子,只有一个月,极端最高气温只有32℃,成为“长江火炉”地区的一个“凉岛”,并有“清凉世界”的美誉。
2、庐山降水比同纬度的山下平原多: 降水量大,云雾多也是庐山气候清凉的原因之一。庐山地处我国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暖湿空气以来自东南太平洋的气流为主,兼以依山傍湖,蒸发量大,携有大量水分的空气沿山地上升,形成地形雨。庐山年降水量为1838.6毫米,较周围地区多出1000余毫米,最高年份曾达3362.6毫米。庐山的降水随夏季风消长,主要集中在3—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80%,年降雨日多达160多天,从而造成日照率低,并起到夏季降温的作用。
3、庐山相对湿度山上山下也有差异:庐山是云雾的世界,频繁涌现的云雾,使庐山雾日最高年份达221天,最少年份也有158天,年平均雾日为191天,这与山下九江年平均雾日只有8天,形成天渊之别。云雾多,与庐山空气湿度大,气温低密切相关,饱含水分的空气,在山谷中不易消散,遇冷即凝为云雾。云雾多能有效地降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对地面温度的增高起着抑制作用。在庐山上,一年四季都有云雾飘忽的踪影,其中尤以春季为最,三天便有两日雾。庐山云雾瞬息万变,给人一种朦胧美,平添一份神秘感,被称为“一绝”。也许正是因为多姿多彩的云雾的半遮半掩,才有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庐山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八、庐山的开发利用
庐山山、水、林及古文化资源丰富 ,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条件。10多年来 ,由于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增多以及旅游发展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庐山生态环境发生了某些负面影响。面向 2 1世纪的庐山旅游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制定相应发展目标 ,是庐山风景区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 ,旅游环境容量和旅游资源承载力是两个不同概念 ,可通过一个地区旅游环境容量估算 ,分析其旅游资源承载力 ,进而寻找发展与现实、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 ,以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庐山的深度开发,首先要解决好景区理念组装的规划问题,在具体操作上,对曲牯岭景区和山南景区组成的核心区,进行政治文化理念的设计,以政治名人的秩事、起居、游览为内容,开发体验名人生活的旅游项目。在外围区,沙河景区应加强宗教文化理念设计,提高东林寺的宗教感染力,开发一定规模的香客市场,而浔阳景区及鄱阳湖风景线应加强文学感应的理念设计,开发文学夏令营、儒商商务旅游等项目,从而形成一个以核心区政治文化功能为主体,兼具外国区宗教文化、文学感应功能的大庐山理念形象,并使外围区起到对核心区游客分流的作用。
九、实习总结
收获:
通过了此次庐山的野外实地实习,让我们对野外地质、地貌的考察和研究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基本上能熟练操作罗盘测量岩层产状要素,培养了实践的技能。对地貌形态也积累了很多感性材料,对我们今后更进一步地理解和把握地貌形态具有重大的意义,很好地起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同时,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锻炼提高了我们的野外实习能力。庐山是个旅游胜地,此次也让我们领略了名山的风光,感受了大自然的神奇,正所谓受益非浅。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此次实习安排的时间非常紧张,对一些地质地貌现象缺少相对深入的认识和研究。如对庐山河流袭夺地貌认识不清楚;对于庐山在第四纪是否出现过冰川地貌,获得的感性资料很少,仍缺乏认识和了解。但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对这些知识进行进一步完善!
第三篇: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及地貌概况 :
庐山地质公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座落于江西省北部,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北接鄱阳湖,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方便。.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500平方公里,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圣地。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高山流水形成了众多的激流和瀑布,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宋代诗人苏轼曾发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慨。
庐山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每年7月-9月平均气温16.9度.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在十九世纪末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总占地面积50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地貌、地质剖面。地质公园内发育有地垒式断块山与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第四纪冰川地层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层剖面。迄今为止,在庐山共发现一百余处重要冰川地质遗迹,完整地记录了冰雪堆积、冰川形成、冰川运动、侵蚀岩体、搬运岩石、沉积泥砾的全过程,是中国东部古气候变化和地质特征的历史记录。庐山具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山麓郡阳湖滨.遗留着末次冰期时由古季风环流产生的独特的风沙丘群。与欧洲阿尔卑斯地区及北美地区第四纪冰川活动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具有全球对比意义,对研究全球古气候变化和地质发展史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以伸展构造为主体,伴随庐山出现的断块山构造和变质核杂岩构造,组成了庐山地学景观的又一特征。受新构造运动作用,庐山孤山屹立,大构造巍峨壮观,小构造千姿百态。庐山变质核杂岩构造十分出众,与世界标型变质核杂岩具有对比性,庐山南麓出露有25—18亿年前的早元古代“星子群”变质杂岩地层,载入了《中国地层典》。
构造运动、冰川侵蚀、流水三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复合地貌景观,是庐山地学上的另一大特征,它与植被和生物多样性一起构成了庐山一幅雄、奇、险、秀的绚丽画卷,体现了庐山地学景观极高的美学价值。
实习路线:秀峰龙潭,卧龙桥,涑玉动~海会镇水库大坝脚下~三叠泉~九江县狮子洞。
一,实习目的: 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实习现场的实际,加以验证和拓宽,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开拓视野,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如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识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了解工程地质与土木工程专业有何联系。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实习了解了地质的目的(即一般的地质研究和为某种经济或工程服务);学会记录、描述观测点,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掌握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及冲刷形成河谷的过程;训练编写实习报告等通过本次实习地质实习学会有关地质观测的一些基本技能:
1、矿物和三大类岩石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2、用流水地质作用分析秀峰深谷和河谷地貌的形成过程地质体的产状
3、学会使用地质罗盘仪测量
4、基本地层构造现象的识别、描述与初步分析
5、地质观测点的观测与记录。
此外在野外进行地质实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也有利于学生增强体魄和磨练意志
二,实习内容
日期:2011.4.19 天气:晴天
一,秀峰: 秀峰龙潭
整个庐山以石英砂岩为主,但这里是火成岩中的花岗岩。花岗岩后期被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岩,形成于株罗纪燕山运动的产物。分布规律:沿庐山东麓条带分布,北面海汇→秀峰→温泉,顺庐山东麓的一条断层带侵入上来的。温泉断层是庐山和鄱阳湖向的断层。上盘:鄱阳湖平原下降。下盘:庐山上升。五老峰断层崖。花岗岩中剪切节理,暗色的为黑云母;浅色为石英和长石。
青玉峡:典型V型沟谷,地壳上升强烈,流水侵蚀强烈。山上升,水下切,既形成了光滑的磨石,冲石,和浴石等,也形成了现在的秀峰的深谷。
卸荷裂隙(发生在硬和脆的岩石当中):平行斜坡坡面,沟谷回弹产生的。龙潭的形成是水流和地壳运动的综合作用结果。水流的侵蚀、搬运、沉积按方向分可以分为向下和侧向,按成因有:速度冲刷,细小颗粒磨蚀,可溶性岩的溶蚀。下蚀使河床变深,一般在河流上游,侧蚀使河弯曲,一般在河流下游。在那我们还看到了张节理,由张力引起,裂面宽,不长,不光滑,不宽。
日期:2011.4.20天气:雨天
二,海会镇水库大坝脚下:
(一)水库大坝脚下
此处的源头为三叠泉,从河流中的岩石可以看出,自上游至下游,颗粒逐渐变细,这个特点称为分选性。它是由于搬运途中,琐碎颗粒在运动中相碰撞,摩擦,带菱角的碎石被磨得浑圆,而且颗粒逐渐变细。在河床中沉积有粗大的巨砾,卵石,砾石和粗砂,河流下游则为较细的砾石,沙子。此区河床比较粗大,在河流凸岸形成河漫滩,洪水时被水淹没,河漫滩下部有河床相的砂卵石,而上部是河漫滩相的细砂,粉沙或粘性土。
此处的岩石组成是沉积岩,它是由于岩石圈在地表的各类岩石在太阳能,大气,水和生物等作用下,发生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使原岩崩解,经流水冲刷和搬运作用沉积为松散沉积岩,又经物理,化学条件改变,经硬结成岩作用而形成,主要是由于流水的冲刷,搬运和 在河底,粒径在20—200mm之间的为卵石,小于20mm的为漂石,它代表岩石受水流冲刷的程度的大小。形成原因:流水冲刷,湖水积土等原因,在河水的冲刷,波浪的0搬运,使岩土从上游岩坡向中心推动,形成了现在的地貌。沉积而形成。
(二)花岗片麻岩
片麻构造。变晶结构。岩石中有深色矿物的云母,角闪石和浅色矿石石英,长石成条状带状分布,相成黑白相间的断续带状构造。矿物有云母。绿泥石,滑石,等片状矿物。节理比较完整。强度低,抗风化能力强。极易沿片理产生滑动。此岩石形成与震旦纪与二叠纪之间后经风化等形成枕状节理,沿四角风化,象馒头,蘑菇的形状,是全风化的结果。
风化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3种,它们都具有各自的表现特征。详细内容如
全风化:
1、全部变色,光泽消失
2、岩石的组织结构完全被破坏,已崩解和分解成松散的土状或砂状,有很大的体积变化,但未移动,仍残留原始结构的痕迹
3、除石英颗粒外,其余大部分风化蚀变成次生矿物
4、锤击有松软感,出现凹坑,矿物手可捏碎,用锹可挖动。
强风化:
1.大部分变色,只有局部岩块保持原来形状。
2.岩石的结构大部分已破坏,小部分岩石已崩解成土,大部分岩石呈不连续的骨架或心石,风化裂隙发育,有时含大量次生夹泥。
3.除石英外,长石、云母和镁、铁矿物都已风化蚀变。
4.锤击哑声,岩石大部分已风华变质形成风化次生矿物。易碎,用镐撬可以挖动,坚硬部分需要爆破。
弱风化(中等风化):
1.岩石表面或裂隙面大部分已变色,但断口仍保持新鲜岩石色泽。
2.岩石原始组织结构清楚完整,但纷华裂隙发育,裂隙壁风化剧烈。.沿裂隙铁镁矿物氯化锈蚀,长石变的模糊不清。
4.锤击哑声,开挖需要爆破。
微风化:
1、岩石表面或裂隙面有轻微褪色
2、岩石原始组织无变化,保持原始完整结构
3、大部分裂隙闭合,仅沿大裂隙有风化蚀变现象,或有锈膜浸染
4、锤击发声清脆,开挖需要爆破
新鲜岩石:
1.保持新鲜岩石光泽,仅大的裂隙面有褪色。
2.裂隙面紧密,完整或焊接状填充,仅个别裂隙面有锈摸侵染或轻微蚀变。
3.锤击发声清脆,开挖需要爆破。
三,三叠泉
三叠泉位于五老峰下部,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落差共155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三叠泉每叠各具特色。自古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就在此处我们了解到了沉积岩的有关信息。沉积岩是岩石圈在地表的各类岩石在太阳能,大气,水和生物等作用下,发生物理和化学风化,使原岩崩解,经水流搬运或其他方式沉积为松散沉积物,又经物理,化学条件改变,经硬结成岩作用二形成的。颗粒主要由石英,方解石,白云石,岩盐,石膏,粘土等矿物.其结构是碎屑结构。岩层之间有清晰的层理,有的水平,有的倾斜,或者波状斜交错层理。而此处只有平行层理:层与层之间平行,可见它是在沉积稳定时形成的三叠泉峰险峻,奇特,而且富有魅力。它是地质现象的伟大杰作。在三叠泉的入口处,此处的岩石为石英砂岩,中间夹杂有云母夹层,其的形成是由泥岩变质而成。在庐山的褶皱中,左边向斜延伸至三叠泉,背斜部分缺失,延伸至鄱阳湖底,沉积岩是地壳三大岩类之一,是由成层沉积的松散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分成不同的层次,彼此间层面很明显,主要是由海水或湖、河、冰甚至风力造成的。最普通的沉积岩有砂岩、页岩、石灰岩和砾岩等。在点上,我们看到的是砾岩和沙岩的结合体,也就是砾石之中还夹杂着沙岩层,这种结构在工程上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夹层两边很容易发生错动,发生滑坡。当然,如果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只有加强护坡来最大程度的避免危害发生。
日期:2011.4.22 天气:晴转多云
四,九江县狮子洞:最后一程我们驱车来到狮子洞,它位于九江县城正西5公里处的狮子山腹,因山而得名。狮子洞属典型的溶岩洞穴,全洞长500米,总面积为3050平方米,有1个景厅40多个景观,厅厅相连,景景各异,步移景换,异彩纷呈,各种形态的石乳琳琅满目,石塔石幔气势磅礴,石菊石莲芬芳似溢,石禽石兽栩栩如生,就如一座石雕宝库,蔚为奇观。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岩溶现象,即为可溶性岩石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侵蚀和微生物作用而不断被破坏和改造的一种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A岩石具有可溶性;B有溶蚀能力的水;C可溶岩具有透水性;D有循环交替的水流。其矿物主要是变质岩里的石灰岩,在三叠纪时代,在它刚从海平面冲出时,由于水中含大量的CO2的原因,然后
H2O+CO2→←H2CO3←→H ++ HCO3-
CaCO3==Ca2++CO2+ 3
CaCO3+H2O+CO2====Ca2++ 2HCO--3
由于H +和HCO3-的含量过剩,破坏了Ca2+和CO2+ 3的平衡,从而使Ca2+和HCO--3形成 Ca(HCO 3)2进行溶解,同时Ca(HCO 3)2又分解成CaCO3,又进行沉淀,就形成了溶洞的形状
五,地质罗盘仪的使用 : 1.岩层走向的测定: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因为走向是代表一条直线的方向,它可以两边延伸,指南针或指北针所读数正是该直线之两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与SW210度均可代表该岩层之走向。
2.岩层倾向的测定: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假若在岩层顶面上进行测量有困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对物觇板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指北针受障碍时,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南针亦可。
3.岩层倾角的测定:将仪器上盖开启到极限位置,并用罗盘侧边紧靠地质界面且垂直于界面走向线,让长水准泡居于下方,旋动测角旋钮,调长水准气泡居中,此时倾角指示盘在下刻度盘指示的数值即为该地质界面的倾角。在实际测量时,如果倾角较大,则可只用测倾向和倾角,如果倾角较小,为了提高精度,则要首先测走向且标记走向线,然后再测倾向和倾角。在此处我们主要是学了一下罗盘的使用,我们在此处所测的一处的数据如下:一处的地质产状的测量结果如下:倾向:134.5° 倾角16° 走向31°
六,实习总结:虽然实习时间很短暂,但是和同学及老师在一起观赏庐山美景的同时,我们也学到很多东西。此次实习使我对工程地质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大的兴趣。实习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课堂内的专业理论和课堂外的真实情况,既锻练了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也培养了实际工作能力,获益甚多。实习之余,更多的我们感受到了庐山的美。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关怀,亲近了自然,让我们从喧嚣的城市中得到了心灵的释放。从学习中释放压力,调整过后,必然能更深入的进入学习。将地质从理论到实际结合起来。更好的运用到实习工程中。实习后我感觉自己对地质学有了更加强烈的兴趣,现在到某处景点都会观察一下它们的地质构造,这能更好的让我了解地质学,也能更好的学好这门课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也有一点人生感悟,因为是第一次爬山,所以之前不知道爬山有多累,试后才发现真的很累啊。要想爬到山顶就必须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在现实中又何尝不是呢?我们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就得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总的来说庐山实习让我增长知识,让我成长了,希望还能有机会参加类似的实习。
第四篇:庐山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调查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主要是地貌、土壤和植被的概况。
实习时间: 2002年8月1日至2002年8月8日
实习地点:江西省庐山
实习内容: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
实习生:地理系2000级本科函授班张雅芸
[一]、概况: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二]、分述:
庐山植物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02年8月1日至2002年8月8日
实习内容:调查庐山主要植被类型及组成、结构动态和分布规律。
实习路线:8月2日下午: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易公路——植物园——含鄱口。沿途认识植物。8月3日上午:庐山会址——回龙路1000米处。下午:黄龙寺、三宝树简易公路。土壤植物综合实习。8月8日:乘车下山,经秀峰观察常绿阔叶林。
一、植物概况:
庐山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在钟灵清秀的庐山,更有集庐山植物景观之大成的璀璨的“山中明珠”——庐山植物园。
1、8月2日下午: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易公路——植物园,沿途认识植物。其中,庐山牯岭街10种植物的科名、属名:①、黄山松:松科、直条型。②、扁柏:柏科。③、马挂木:木兰科。④、化香树:胡桃科,落叶阔叶树。⑤、金钱松:松科。⑥、小叶柏了树:安息香科、落叶阔叶树。⑦、灯台树:回照科,落叶阔叶树。⑧、大花金鸡菊:菊科。⑨、胡桐树:胡桐科。⑩、红豆杉、柳杉和冷杉:三尖杉科。其次,庐山植物园10种植物科名、产地和用途:①、白花杜鹃:杜鹃花科,原产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用途:观赏。②、杉木:杉科,原产河南、安徽、广东、广西。用途:材用。③、金缕梅:金缕梅科,原产广西、湖北、江西。用途:观赏。④、山茶:山茶科,原产云南。用途:观赏及药用。⑤、平枝荀子:蔷薇科,原产陕西、四川、云南。用途:观赏。⑥、南方铁杉:松科,原产安徽、浙江、福建、湖南。用途:材用及观赏。⑦、青杆:松科,原产河北、山西、陕西。用途:材用及观赏。⑧、厚皮香:茶科。⑨、日本木槭:原产日本,用于观赏。⑩、么锦杜鹃:杜鹃科,原产云南、贵州、江西。用途:观赏、花作为药用。shixi.xiexiebang.com
二、庐山群落类型:
庐山在自然植被上,由于它地处中亚热带,海拔1400多米,属于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离海700公里左右,在植被分布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导致植物群落类型多种多样。从大的方面来分,主要分为两部分:针叶林和阔叶林。
(一)、针叶林:
对于针叶林,我们所抽取的样方有两个点,一个是日照松林——黄山松群落。另一个是8月3日上午在回龙路1000米处的扁柏林——线状植被。
1、黄山松群落:分布在牯岭,属于落叶阔叶林的一个群落。黄山松,又名台湾松,它属于阴性树种,耐低温,能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一般分布在海拔800或850米以上至山顶的地段,在海拔1250米以上成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我们所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再种的,它属于松科,裸子植物。黄山松与广东的马尾松有明显的不同之处。黄山松枝条平直生长,主茎与枝条成直角,而马尾松成锐角。马尾松的叶子两伸为一出,较长、细。而黄山松的叶子也是两伸为一出,但较短、粗。
①、林木记录表:建群种:黄山松:树龄20年的有8株,50年的有4株,10年的有3株。平均高度为14米,胸径50厘米,枝下高10米。树冠幅度3米,生活型为果型。生活强度强。
②、草木样方:1米×1米。第一层为野菊花(5%盖度,15厘米高度。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生活型为营养型)。优势种有野古草(覆盖度为60%,高度为30厘米,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苔草:(覆盖度为10%,高度为20厘米,生活型为地面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鳞毛蕨:(覆盖度为5%,高度为20厘米,生活型为地上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层外植物有:鸡屎藤、苔藓、地衣、野葡萄、牯岭钩儿茶等。建群种为:黄山松、幼苗多、生活度强,比较稳定,层下植物不能取代它。
③、灌木样方:2米×2米。第一层:细齿叶柃(覆盖度为20%,高度为1.5-2.0米,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第二层:中华腊瓣花:(高度1.5米,2株,覆盖度为20%,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第三层:满山红:(高度0.7~1.0米,1株,覆盖度为5%,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第四层:野蔷薇:(高度0.4米~1.2米,11株,覆盖度为10%,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第五层:中华石楠:(覆盖度为5%,高度为0.4米,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第六层:苎麻:(高度0.3米,7株,覆盖度为5%,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
2、扁柏林——线状植被。
①、样地环境记录:回龙路1060米处,阴坡,坡度40度,地面枯枝落叶较厚。
②、灌木表:样方4米×4米,1个样方内5株,高度2米,实生,年龄5年,生活强度强,分布均匀。
③、扁柏林记录表:
编号 植物名称 层次 高度 米 胸径厘米 枝下高米 树冠幅写写帮文秘助手 实生或萌生 生活型 年龄 物候期 附注
中名 学名
表1 扁柏林 单一扁柏林 30 30 20 2 实生 高位芽 30 营养期
④、层外植物记录表:壳状地衣、补生的,也有藤状植物。
(二)、阔叶林
在庐山,常绿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也有着广泛的分布。常绿阔叶林又叫照叶林,叶光亮、革质、墨绿色、而落叶阔叶林(夏绿阔叶林)叶薄、草质、淡绿色。
1、常绿阔叶林:分布于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海拔一般为700米或800米以下。在秀峰寺、白鹿洞、观音桥、石门洞、碧云庵等地有小面积残存,而南坡优于北坡。其群落性质、类型、区系组成与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基本相似。植物群落主要由壳斗科、山茶科和樟科等科的常绿阔叶林组成。我们实习所看到的主要是秀峰那一个点。
2、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海拔1000或1100米以上。地带性植被类型的落叶阔叶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以牧马场至铁船峰一带保存较好。我们实习主要是到空军疗养院一带观察落叶阔林。shixi.xiexiebang.com
3、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布在海拔700或800至1000米(西北坡)或1100米(东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两种植被类型之间的过渡带。目前在黄龙潭、黄龙寺、碧云庵等地和沟谷陡坡处有天然的次生林分布。
(1)乔木:常绿树种有甜槠、青冈栎、白楠等。落叶树种有锥粟、四照花等。
(2)灌木:有细齿叶柃、钩樟、红脉钩樟、山鸡椒等。
(3)草本:主要有淡竹叶、沿阶草等。
三、植被的分布规律
庐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顶的分布规律是:常绿阔叶林——常绿及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根据庐山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垂直带)
1、夏长冬短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环境温暖湿润是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为水平地带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山地的延伸部分。分布于海拔700米(西北坡)或800米(东南坡)以下,占有最大的垂直幅度。
2、夏短冬长的暖温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分布在海拔1000或1100米以上。这里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
3、夏长冬短向夏短冬长的过渡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shixi.xiexiebang.com
分布在海拔700或800至1000米(西北坡)或1100米(东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两种植被类型之间的过渡带。目前在黄龙潭、黄龙寺、碧云庵等地和沟谷陡坡处有天然的次生林分布。
四、开发利用:
庐山是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复杂、植被垂直带谱较完整的一座山地。许多学者对庐山植被垂直分异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但至今仍存在一些分歧。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山地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段,其地带性植被的类型和植被垂直带的性质。这一地段,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植被面目全非,除极少数地段有次生林分布,其余或沦为次生灌丛和草甸,或为黄山松林所代替,为正确划分植被垂直带谱带来了许多困难。
“匡庐高起嶙峋,翠拥连峰倚断云”。庐山的秀美,离不开她那丰茂的植被,那暮春悦人心目的新绿,盛夏如潮似梦的花云,金秋染尽层林的霜叶,严冬傲雪竞翠的青松。—庐山的茂密的山林植被,是庐山景色秀丽、水源丰沛、气候凉爽的命脉所在,被作为庐山八大景观资源的重点之一,加于保护、加于开发。
庐山土壤实习报告
1、实习时间:2002年8月1日至2002年8月8日
2、实习内容:庐山土壤地带性分布;庐山非地带性土壤;庐山土壤的分布规律。
3、实习路线:8月2日下午: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易公路——植物园——含鄱口。8月3日上午:庐山会址——回龙路1000米处。下午:黄龙寺、三宝树简易公路。土壤植物综合实习。
一、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
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庐山沿着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1000~1400米的山地,为土壤垂直地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庐山在气候上处于中亚热带的北缘,这决定了本区植被土壤垂直带谱的性质;地貌和水文条件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影响到局部地区土壤发育的方向,形成某些非地带性的土壤。
二、主要土壤类型
(一)垂直地带性土壤
1、红壤:
广泛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以及灌丛草本。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和残积坡积物。从红壤的颗粒组成来看,各层次间质地相当均匀,说明成土过程中有红壤化的性质。
2、黄壤:
黄壤分布于山麓地形比较低平的部位,或发育在粘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质上,山地黄壤分布在900或800米以下的地带,局部地区可达1000米左右。二者母质大都为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纪风积物。
3、山地黄棕壤:
分布于海拔800(900)~1200米地带的各种母质上,植被为常绿、落叶混交林,或灌木、草本,现以三宝树简易公路500米,海拔980米和三宝树简易公路100米,海拔930米这两处的土壤剖面为例。
野外土壤调查记录表
3日期:2002年8月3日(阴、雨、晴)调查人:张雅芸 shixi.xiexiebang.com
土坑编号:00-3 土坑类型:对照剖面
土坑地点:三宝树简易公路100米海拔930米 地形部位:山麓
土壤名称:山地黄棕壤 地下水位:低
母质:冲积物+砂岩 指示动植物:毛竹子、灌丛、草木
排灌情况:良好 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图:
土壤利用状况:绝对自然保护区
土壤剖面图Ao枯枝落叶层Ah有机质层 发 生层 剖面深度(厘米)采样深度(厘米)颜色 质地 结构 干湿度 松紧度 孔隙 植物根系 新生体 侵入体 pH值
AoAhB1B2B3Bc 0-77-4141-7070-9191-140>140 5YR4/25YR5/47.5YR5/67.5YR6/85.5YR5/8 暗灰棕紫棕淡棕暗黄橙淡棕红 中粘中重粘中粘轻粘中重粘 团粒块状块状块状棱柱状 润润潮润潮润潮潮 松紧紧紧很紧 很多多少无无 多多少无无 无 无 5.15.45.15.15.4野外土壤调查记录表4
日期:2002年8月3日(阴、雨、晴)调查人:张雅芸
土坑编号:00-4 土坑类型:对照剖面
土坑地点:三宝树简易公路500米海拔980米 地形部位:山麓
土壤名称:山地黄棕壤 地下水位:低
母质:坡积物 指示动植物:纯柳杉林
排灌情况:良好 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图:
土壤利用状况:绝对自然保护区
土壤剖面图Ao1Ao2AhABB1B2B3 发 生层 剖面深度(厘米)采样深度(厘米)颜色 质地 结构 干湿度 松紧度 孔隙 植物根系 新生体 侵入体 pH值
Ao1Ao2AhABB1B2B3 0-33-77-2323-3838-5353-71>71 7.5YR4/47.5YR3/47.5YR5/610YR5/82.5YR6/6 暗棕棕淡棕黄棕淡黄棕 较粘较中粘较中粘中粘重粘 团粒小团块小团块小团块团块 湿潮潮潮潮潮湿 松松松松紧 多多多多多 很多多多多多 无 无 5.45.55.65.75.8
由表3和表4可知,山地黄棕壤全剖面呈较强的酸性反应。有机质全氮量含量较高。这说明,山地黄棕壤,随气候的冷湿,生物小循环的速度减缓,水解性酸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代换性酸明显降低,代换量不高,吸收性复合体不饱和度达80%以上。土壤酸度以活性铝为主。
4、山地棕壤
分布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由于森林植被遭受破坏,目前大都成为灌丛草类,母质主要为砂岩,板岩的坡积物,局部地区以风积物为主。现以大月山去五老峰小路旁的土壤剖面为例。
5、女儿城(山名)及牯岭次成山:位于莲谷——东谷的两侧,是牯岭向斜的两翼,由于岩石坚硬未被侵蚀而成为低矮的山岭。故称为次成山,山岭的相对高度不大。
6、东谷:(又称中谷)——莲谷向斜谷:受牯岭向斜控制,位于女儿城北侧。两谷地本来向同一方向延伸,但因受剪刀峡断层的错动影响,故使莲谷向东北倾斜。
7、虎背岭单面山:它是虎背岭倒转背斜北翼断陷后残留的南翼,成为单斜层及单面山。
(二)、断层构造主要地貌如下:
1、虎背岭断层崖地貌:它是因虎背岭北侧的莲花洞大断层把虎背岭错开,使其北翼断落而成,该断层崖在石门涧和莲花洞一带高达1000米,向东北方和西南方降低,断层崖呈阶梯状,如好汉坡一带呈二级阶梯。
2、五老峰断层崖地貌:因庐山垄正断层切过五老峰背斜南翼而成,它在秀峰、海会一带崖高达1000米,向东北方递降,断层崖亦分2~3级,断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许多垭口,所谓五老峰就是五大垭口之间的山峰。shixi.xiexiebang.com
三、谷地地貌类型:
(一)、成因:发源于庐山的河流,主要是循软弱岩层和地质构造发育,其流向主要是北东——南西,其次是横切构造的而较新发育的河流。它们流向大都与上述流向垂直。
(二)、形态:河谷的形态十分特殊,这就是上游为宽谷,下游为峡谷,两者之间出现裂点和瀑布。
1、宽谷:多发育在软弱岩层之上,与地质构造相适应,且与岩层走向一致,谷宽而浅,谷地内覆盖着第四纪堆积物。
2、峡谷:表示第四纪地壳上升,河流强烈下切而成。峡谷谷坡陡峭或阶梯状,纵比降大,多裂点和瀑布,表示幼年期河谷特征。
(三)、宽谷和峡谷的比较
1、宽谷是早期发育的老河谷,发育时间较长,它是在地壳稳定、地势低矮的条件下形成,说明宽谷形成之时的当日庐山,高度比现在低矮得多。说明宽谷生成之后,庐山曾经发生强烈上升。
2、峡谷是年轻河谷。是在地壳强烈上升和河流复活下切而成的,说明宽谷生成之后,庐山曾经发生强烈上升。
3、从宽谷的高度和峡谷的下切深度表明,庐山上升量由中部向东北部递减。
4、庐山之北的平原地带,由于地壳下沉,河流下切成为沉溺河谷,有的河段被长江的河漫滩或自然堤隔开而成为湖泊,如九江附近的八里湖、甘棠湖、白水湖等。
5、庐山河流带出的物质出山后,在出口外围堆积成扇形地,这些古扇形地受切割后,成为阶地状,约有3级。
三、河流袭夺1、8月5日上午:牯岭——西谷——锦绣谷——仙人洞——黄龙潭;地貌实习。锦秀谷袭夺河:西谷原来由虎背岭南侧向南西流入石门涧,但在天桥附近被向北西流的锦秀谷袭夺,证据:
①、花径风口:风口段河谷是西谷自然延伸部分,谷内堆积物又与西谷相似,保持着棕红色——棕黄色砂砾层及棕红色网纹红土风化壳。
②、天桥袭夺湾及裂点:在裂点(天桥)以上为宽谷(西谷),以下为峡谷(锦秀谷)。
袭夺时代为晚更新世之后,理由是裂点上溯不远,西谷内由晚更新统棕黄色堆积物所覆盖的谷底未受明显的破坏。
2、8月7日:三叠泉;地貌实习。三叠泉袭夺河:原来的青莲寺河向北东流,在三叠泉附近被向南流的河流溯源侵蚀,袭夺了青莲寺谷,河流成直角拐弯,河流袭夺后,裂点向青莲寺谷上溯2公里之远,河流下切深度达150——300多米,可见袭夺时间应早于锦秀谷。
3、8月4日:牯岭——汉口峡——大校场——芦林盆地,地貌实习。东谷支流袭夺河:该小河切穿插女儿城山岭,袭夺了大校场河上游,使大校场河上游原来向南西流入芦林盆地的,现向北西流入东谷,造成汉口峡。
河流袭夺原因分析:庐山上升之前,山体内的河流已发育为成熟的老河谷阶段,即河流循软弱岩层发育和沿岩层走向(作北东向或南西向)流动。当山体上升后,新出现的北西向或南东向河流溯源侵蚀,由于它的流程短和纵比降大,故袭夺了北东——南西流向的河流。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三]、结束语:
——庐山的自然美景,孕育滋养了庐山丰富的历史文化,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庐山作为天下名山的独特的魅力。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庐山的世界性价值给予的评价:“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与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
第五篇: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调查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主要是地貌、土壤和植被的概况。实习时间:2011年10月8日至2011年10月14日
实习地点:江西省九江庐山
实习内容: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
指导老师: 陈保平姚志强江兴亮
实习生:资源环境与旅游系资环专业2班申思奋
[一]、概况: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二]、分述:
庐山植物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02年8月1日至2002年8月8日
实习内容:调查庐山主要植被类型及组成、结构动态和分布规律。
实习路线:8月2日下午: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易公路——植物园——含鄱口。沿途认识植物。8月3日上午:庐山会址——回龙路1000米处。下午:黄龙寺、三宝树简易公路。土壤植物综合实习。8月8日:乘车下山,经秀峰观察常绿阔叶林。
一、植物概况:
庐山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在钟灵清秀的庐山,更有集庐山植物景观之大成的璀璨的“山中明珠”——庐山植物园。1、8月2日下午: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易公路——植物园,沿途认识植物。其中,庐山牯岭街10种植物的科名、属名:①、黄山松:松科、直条型。②、扁柏:柏科。③、马挂木:木兰科。④、化香树:胡桃科,落叶阔叶树。⑤、金钱松:松科。⑥、小叶柏了树:安息香科、落叶阔叶树。⑦、灯台树:回照科,落叶阔叶树。⑧、大花金鸡菊:菊科。⑨、胡桐树:胡桐科。⑩、红豆杉、柳杉和冷杉:三尖杉科。其次,庐山植物园10种植物科名、产地和用途:①、白花杜鹃:杜鹃花科,原产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用途:观赏。②、杉木:杉科,原产河南、安徽、广东、广西。用途:材
用。③、金缕梅:金缕梅科,原产广西、湖北、江西。用途:观赏。④、山茶:山茶科,原产云南。用途:观赏及药用。⑤、平枝荀子:蔷薇科,原产陕西、四川、云南。用途:观赏。⑥、南方铁杉:松科,原产安徽、浙江、福建、湖南。用途:材用及观赏。⑦、青杆:松科,原产河北、山西、陕西。用途:材用及观赏。⑧、厚皮香:茶科。⑨、日本木槭:原产日本,用于观赏。⑩、么锦杜鹃:杜鹃科,原产云南、贵州、江西。用途:观赏、花作为药用。
二、庐山群落类型:
庐山在自然植被上,由于它地处中亚热带,海拔1400多米,属于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离海700公里左右,在植被分布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导致植物群落类型多种多样。从大的方面来分,主要分为两部分:针叶林和阔叶林。
(一)、针叶林:
对于针叶林,我们所抽取的样方有两个点,一个是日照松林——黄山松群落。另一个是8月3日上午在回龙路1000米处的扁柏林——线状植被。
1、黄山松群落:分布在牯岭,属于落叶阔叶林的一个群落。黄山松,又名台湾松,它属于阴性树种,耐低温,能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一般分布在海拔800或850米以上至山顶的地段,在海拔1250米以上成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我们所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再种的,它属于松科,裸子植物。黄山松与广东的马尾松有明显的不同之处。黄山松枝条平直生长,主茎与枝条成直角,而马尾松成锐角。马尾松的叶子两伸为一出,较长、细。而黄山松的叶子也是两伸为一出,但较短、粗。
①、林木记录表:建群种:黄山松:树龄20年的有8株,50年的有4株,10年的有3株。平均高度为14米,胸径50厘米,枝下高10米。树冠幅度3米,生活型为果型。生活强度强。
②、草木样方:1米×1米。第一层为野菊花(5%盖度,15厘米高度。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生活型为营养型)。优势种有野古草(覆盖度为60%,高度为30厘米,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苔草:(覆盖度为10%,高度为20厘米,生活型为地面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鳞毛蕨:(覆盖度为5%,高度为20厘米,生活型为地上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层外植物有:鸡屎藤、苔藓、地衣、野葡萄、牯岭钩儿茶等。建群种为:黄山松、幼苗多、生活度强,比较稳定,层下植物不能取代它。
③、灌木样方:2米×2米。第一层:细齿叶柃(覆盖度为20%,高度为1.5-2.0米,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第二层:中华腊瓣花:(高度1.5米,2株,覆盖度为20%,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第三层:满山红:(高度0.7~1.0米,1株,覆盖度为5%,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第四层:野蔷薇:(高度0.4米~1.2米,11株,覆盖度为10%,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第五层:中华石楠:(覆盖度为5%,高度为0.4米,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第六层:苎麻:(高度0.3米,7株,覆盖度为5%,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
2、扁柏林——线状植被。
①、样地环境记录:回龙路1060米处,阴坡,坡度40
度,地面枯枝落叶较厚。
②、灌木表:样方4米×4米,1个样方内5株,高度2米,实生,年龄5年,生活强度强,分布均匀。
③、扁柏林记录表:
编号植物名称层次高写写帮文秘助手胸径厘米枝下高米树冠幅写写帮文秘助手实生或萌生生活型年龄物候期附注
中名学名
表1扁柏林单一扁柏林3030202实生高位芽30营养期
④、层外植物记录表:壳状地衣、补生的,也有藤状植物。
(二)、阔叶林
在庐山,常绿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也有着广泛的分布。常绿阔叶林又叫照叶林,叶光亮、革质、墨绿色、而落叶阔叶林(夏绿阔叶林)叶雹草质、淡绿色。
1、常绿阔叶林:分布于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海拔一般为700米或800米以下。在秀峰寺、白鹿洞、观音桥、石门洞、碧云庵等地有小面积残存,而南坡优于北坡。其群落性质、类型、区系组成与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基本相似。植物群落主要由壳斗科、山茶科和樟科等科的常绿阔叶林组成。我们实习所看到的主要是秀峰那一个点。
2、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海拔1000或1100米以上。地带性植被类型的落叶阔叶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以牧马场至铁船峰一带保存较好。我们实习主要是到空军疗养院一带观察落叶阔林。
3、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布在海拔700或800至1000米(西北坡)或1100米(东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两种植被类型之间的过渡带。目前在黄龙潭、黄龙寺、碧云庵等地和沟谷陡坡处有天然的次生林分布。
(1)乔木:常绿树种有甜槠、青冈栎、白楠等。落叶树种有锥粟、四照花等。
(2)灌木:有细齿叶柃、钩樟、红脉钩樟、山鸡椒等。
(3)草本:主要有淡竹叶、沿阶草等。
三、植被的分布规律
庐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顶的分布规律是:常绿阔叶林——常绿及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根据庐山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垂直带)
1、夏长冬短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环境温暖湿润是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为水平地带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山地的延伸部分。分布于海拔700米(西北坡)或800米(东南坡)以下,占有最大的垂直幅度。
2、夏短冬长的暖温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分布在海拔1000或1100米以上。这里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
3、夏长冬短向夏短冬长的过渡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分布在海拔700或800至1000米(西北坡)或1100米(东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两种植被类型之间的过渡带。目前在黄龙潭、黄龙寺、碧云庵等地和沟谷陡坡处有天然的次生林分布。
四、开发利用:
庐山是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复杂、植被垂直带谱较完整的一座山地。许多学者对庐山植被垂直分异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但至今仍存在一些分歧。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山地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段,其地带性植被的类型和植被垂直带的性质。这一地段,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植被面目全非,除极少数地段有次生林分布,其余或沦为次生灌丛和草甸,或为黄山松林所代替,为正确划分植被垂直带谱带来了许多困难。
“匡庐高起嶙峋,翠拥连峰倚断云”。庐山的秀美,离不开她那丰茂的植被,那暮春悦人心目的新绿,盛夏如潮似梦的花云,金秋染尽层林的霜叶,严冬傲雪竞翠的青松。—庐山的茂密的山林植被,是庐山景色秀丽、水源丰沛、气候凉爽的命脉所在,被作为庐山八大景观资源的重点之一,加于保护、加于开发。庐山土壤实习报告
1、实习时间:2002年8月1日至2002年8月8日
2、实习内容:庐山土壤地带性分布;庐山非地带性土壤;庐山土壤的分布规律。
3、实习路线:8月2日下午: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易公路——植物园——含鄱口。8月3日上午:庐山会址——回龙路1000米处。下午:黄龙寺、三宝树简易公路。土壤植物综合实习。
一、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
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庐山沿着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1000~1400米的山地,为土壤垂直地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庐山在气候上处于中亚热带的北缘,这决定了本区植被土壤垂直带谱的性质;地貌和水文条件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影响到局部地区土壤发育的方向,形成某些非地带性的土壤。
二、主要土壤类型
(一)垂直地带性土壤
1、红壤:
广泛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以及灌丛草本。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和残积坡积物。从红壤的颗粒组成来看,各层次间质地相当均匀,说明成土过程中有红壤化的性质。
2、黄壤:
黄壤分布于山麓地形比较低平的部位,或发育在粘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质上,山地黄壤分布在900或800米以下的地带,局部地区可达1000米左右。二者母质大都为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纪风积物。
3、山地黄棕壤:
分布于海拔800(900)~1200米地带的各种母质上,植被为常绿、落叶混交林,或灌木、草
三: 结束语:庐山的自然美景,孕育滋养了庐山丰富的历史文化,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庐山作为天下名山的独特的魅力。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庐山的世界性价值给予的评价:“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与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