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华大学校长2017年新年晚会致辞
清华大学校长2017年新年晚会致辞
2016年12月31日晚,2017年清华大学新年联欢晚会在综合体育馆举行。在新年钟声敲响之际,校长邱勇发表了新年贺辞。
邱勇说:今天我们再一次聚集在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首先我们还是要感恩2016。我看得出今天晚上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我相信你们每一个人都实现了2016年的“小目标”,我代表学校向所有在2016年取得成绩的同学们老师们校友们表示最衷心的祝贺!也正是由于你们的努力和你们取得的成绩,清华大学拥有一个特别的2016。
在2016 我们拥有一个特别的校庆:总书记为清华105周年校庆专门写来贺信,他衷心祝愿清华大学的明天更加美好;远在法国的1977级自动化系的校友牟文殊学长也专程回到母校,在西大操场跑完了105圈——这是一个马拉松的距离,以此向105周年的校庆祝贺。我希望,我也相信,明年还会有校友或者同学跑完106圈!今天晚上我也知道,我们在座的有很多大一的同学,我希望你们弘扬清华的体育精神,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身体。你们将于2020年毕业,当你们毕业30周年的时候,就是2050年。届时,母校将迎来139周年校庆。我希望2050年你们能够回到母校跑完139圈!
在2016年,我们还拥有一个特别的冠军。大家都看见了,在台上他们站在这里。6月15日,清华男篮在历史上首次获得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总决赛冠军!比赛异常激烈,相信他们已经使出了“洪荒之力”!当然,我相信2017年他们还会继续使出“洪荒之力”!所以我对他们还有新的期待。
实际上,在2016年,我们取得了很多好的成绩,很多第一,很多冠军,所以,我建议我们把掌声送给所有在2016年在各类赛场上为母校赢得声誉的同学们、老师们和校友们!清华为你们感到骄傲!
在2016年,我们还拥有一个特别的教师节:9月10日,苏世民学院开学,清华迎来第一批来自31个国家的110位苏世民学者,总书记、奥巴马总统专门写来贺信,苏世民项目的启动代表着清华大学培养国际人才的一个新高度。同样在9月10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馆,艺术博物馆的开馆标志着清华大学开启了人文艺术的新篇章。
我们都很激动,我们都在展望2017年。我们都会感慨,我们难忘2016,我们同时感恩2016。在2016,清华大学变得“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 ”。
我们一起经历了2016,我们也将一起拥抱2017。
我们也必将继续前行,拥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诗和远方!
谢谢大家!
第二篇:清华大学校长新年贺辞
清华大学校长新年贺辞
伴随着新年的轻快脚步,2007年悄然走过,2008年的缤纷画卷又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一起回首往事,共同畅想未来。历数刚刚过去、令人难忘的日子,深挚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迎着即将到来、令人振奋的时光,真诚的美好祝愿溢于心田。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兢兢业业、辛勤工作的全校教师、干部和职工,向刻苦学习、健康成长的莘莘学子,向发挥余热、默默奉献的离退休老同志,向遍布各地、心系母校的广大校友,向关心、支持清华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节日的祝贺、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谢意!
正是在全校师生员工奋发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各方面工作又有了新的进展,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评估,具体、生动地向社会诠释了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展现了清华学子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凸显了清华教师身为世范、治学严谨的教风。也正是本着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和行胜于言的清华校风,我们坚持以提高质量为主线,在教学、科研等各方面拼搏、进取,谱就了学校与个人共奋进的一幅幅动人篇章,使我校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上捷报频传。例如:我国首次设立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我校获得22个,居全国首位;我校又有3人和10人分别获得国家级和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奖,有19门和12门课程分别被评选为国家级和北京市精品课程,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有11篇获奖,累计获教学名师奖人数、精品课程数和优秀博士论文总数均位居全国高校榜首;在今年国家科技奖励评选中我校获奖16项,这是自2000年我国科技奖励数量大幅度调整以来我校获奖最多的一年,同时全校科研经费数、《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被引用篇数、被《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论文数,以及授权专利数等,继续保持全国高校首位;我校有3名教授在本次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增选中当选,使我校院士总数继续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我校还首次在国外举行留学生学位授予仪式,首次在国外大学举办清华周活动;招收外国留学研究生规模首次与本科留学生招生规模持平;学校的后勤保障不断改善,促进了清华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回顾成绩,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展望未来,蓝图美好,重任在肩。新的一年给了我们更多的向往和憧憬,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一定要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认真落实好我校十一五规划和重点行动计划,抓好985工程和211工程三期的启动和实施;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要大力弘扬大学精神,注重大学文化建设,以优良的传统、风气和昂扬向上的校园文化,形成更强的软实力,团结凝聚广大师生员工,引领社会的文化发展,形成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发展、有利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良好氛围。2008年,北京将迎来奥运会,希望全校师生以奥运为契机,加强体育锻炼,做好服务奥运、支持奥运的工作,并以各自优异的工作成绩和良好的校园风貌,迎接奥运会的召开。
第三篇:清华大学校长开学典礼致辞
喜迎百年华诞 再铸新的辉煌
——2011年新年献辞
●校长 顾秉林
一世纪沧桑砥砺,一百年春华秋实。此时此刻,2010年的余晖散去,2011年的曙光在前!此时此刻,清华正在送走她的第一个百年,迈向新百年的征程!在辞旧迎新、钟声回荡之际,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清华全体同学、教职员工、离退休人员和海内外广大校友,向长期关心支持清华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新年的祝福!
一百年来,清华大学的发展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形成了优良的精神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一代代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涌现出众多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为中国社会进步和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致力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大学之道”,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正在跻身世界一流
1大学的行列。
大学之道,育人为本。一年来,以“清华新百年人才培养的使命与战略”为主题的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顺利举行,全校师生就推动办学优势转化、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取得共识。“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以及多项教育教学改革措施相继实施。招生工作大力推进多元评价、兼顾拔尖与公平,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就业毕业生中,超过80%选择到国家重要行业和领域建功立业。外国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外国研究生在学规模居全国高校首位。
大学之道,学术为魂。一年来,我校积极面向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高水平研究。成立全球变化研究院、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与麻省理工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共同成立“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为清华长庚医院顺利奠基,特别是对12个学科领域进行了国际学科评估。我校承担的嫦娥二号LDPC技术研发任务获得表彰,与二滩水电公司合建的世界最深地下实验室投入使用,自主研发的“脑起搏器”首例临床试验成功,在《自然》等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21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我校还先后举办了伯克利-清华周、东京大学-清华周等,国际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
大学之道,大师为先。一年来,我校继续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已有38名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又有19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总人数居全国高校榜首。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教授荣获沃尔夫奖,并在我校成功举办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我校还有多位教授分别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和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等奖项。
大学之道,责任为重。一年来,我校积极服务社会。以科研成果和艺术设计助力上海世博会;发挥专业特长援助青海玉树地震灾区重建;与台湾大学生共赴四川震区义务支教;新设地方教育扶贫站点273个,培训中小学教师和基层干部等21万人次。我校还积极倡导节能减排和低碳校园生活,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加强绿色大学建设,被《福布斯》杂志评为14所“全球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
2011年,我们将迎来清华大学百年华诞。从99周年校庆开始的“百年校庆年”,以“跻身世界一流,服务国家社会”为主题,已经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文化、公益和庆祝活动。目前,一场场高水平的学术活动陆续举行,一系列百年校庆出版物相继面世,新清华学堂、校史馆、音乐厅、文科图书馆等百年校庆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百年校庆是我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国家中长
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我们要总结凝练百年来的办学经验,继承弘扬清华的优良传统,共同谋划未来的发展蓝图,进一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和大学文化,提升水平,扩大影响,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步伐,在新的百年再铸新的辉煌,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清华校长新年晚会致辞
2019年清华校长新年晚会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校友们:
大家晚上好!
此时此刻,我们欢聚在一起,一起回望2018,一起展望2019。
2018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今年,我校三位教师参加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部获得一等奖,他们是土水学院李威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蕉老师、体育部彭建敏老师。我相信,清华园里最美的老师永远是热心教书育人的老师!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2018年,清华女篮蝉联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冠军,并获得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篮球联赛总决赛冠军。“无体育,不清华”。我也相信,清华园里最美的女生一定是喜欢体育的女生!让我们再次把掌声献给18位女篮姑娘和她们的教练!
2018年,我们一起见证了清华的新的变化。6月,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
9月,大数据研究中心成立;
12月,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正式揭牌。我们坚信,只有在服务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才能成就一流大学的高度!
2018年,清华简入藏十周年,第八辑清华简研究成果成功发布。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研发成功将传统的图片变成可触摸图形的技术,让盲人可以“看到”图像。刚才,我给清华超算团队颁发了学生人物奖。这是他们继2015年之后再次包揽世界三大超算竞赛冠军。我们坚信,自强的清华人拥有无限的创新激情。
2018年,清华越来越多的师生走向海外,我们参与国外交流合作的师生人数和在校学习的国际学生人数均创历史新高。9月,首届国际工程教育论坛成功举办。10月,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在印尼巴厘岛奠基。11月,清华倡议成立的亚洲大学联盟发布首份亚洲高等教育研究报告。12月,清华大学拉美中心在智利圣地亚哥正式成立。2018年,清华大学全球战略实施迈上新的高度!我们坚信,一所大学的办学视野决定了她所培养的人才的视野。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校友们,此时此刻,我们欢聚在一起,共同确认:2018,我们一起奋斗过。此时此刻,我们欢聚在一起,迎接2019年的到来。我相信,清华人永远保持奋进的姿态。让我们一起奋进并共同见证:2019,清华更美;
2019,中国更美;
2019,世界更美。
第五篇:大学校长新年致辞
老师们、同学们、亲爱的海内外校友们:
60年沧桑砥砺,一甲子春华秋实。此时此刻,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即将迎来2012年的崭新岁月。此时此刻,中国地质大学正在举校欢庆她的第一个甲子,整装迈向新的伟大征程。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代表学校,向一年来辛勤耕耘的老师们,向默默奉献的干部职工们,向奋发成才的地大学子,向心系地大的离退休老同志,向关心和支持地大发展的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新年的问候和节日的祝福!
60年来,地大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与国家地质事业同步发展。地大在共和国经济建设急需之际诞生,地大人在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中建功立业,使学校形成了优良的精神传统、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独特的办学优势。一代代地大人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开拓创新、务实进取,涌现出众多学术大师、治国栋梁、兴业英才、商界骄子,为引领地质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2011年,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斗,各项事业厚积薄发,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级别科研平台建设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为学校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学发展,规划先行。学校党委、行政将编制、完善“十二五”规划作为回顾工作、总结经验的过程,作为凝心聚力、汇聚智慧的过程,作为统一思想、科学发展的过程。经过师生员工历时两年的反复深入讨论,着眼于在建校100周年之际基本实现建成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学校在“十二五”规划中确立了“三步走”战略,明确了实现办学目标的路线图。通过编制“规划”,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十二五”是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时期,必须抢抓机遇,旗帜鲜明地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科技兴校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大力推进学校事业跨越式发展;必须解放思想,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发展理念,为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必须真抓实干,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以事业发展凝聚人心,通过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社会各界更加有力的支持。
大学之道,育人为本。学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培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营造了重视教学的良好氛围,达到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拓视野、鼓舞士气、凝聚人心的目的。“卓越工程师计划”覆盖领域稳步拓展、地学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深入。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宝石材料工艺学、土木工程等专业在部分省市的录取分数逐步接近甚至超过部分“985”高校,生源质量再创历史新高。毕业本科生、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分别达到92.80%和95.39%,进入国土资源行业、500强企业就业的学生人数持续攀升,学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1985届校友高山教授、1987届校友舒德干教授今年荣膺中国科学院院士,使我校毕业生中的两院院士总数增加到了29个,再次佐证了我校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质量,教师为重。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上获得了新的突破。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在校中科院院士总数达到8人;新增国家“千人计划”1人、“青年千人计划”1人,“千人计划”总数达到5人;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杰青”总数达到9人。修订和完善了“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 启动了“海外百人引进计划”,实施了“教师发展促进计划”,出台了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政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多位教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参与)、“中国青年科技奖”、“金锤奖”等奖项,师资队伍建设获得了新的成绩。
争创一流,学术为魂。在2011年的最后两天,学校召开了第七次科学技术大会,这次会议将为我校科技工作在“十二五”期间的跨越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2011年,学校坚持引导科学家面向国家战略目标和国际学术前沿开展学术创新,在科技平台建设、重大项目申报上取得了新突破。成功申报“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使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增加至2个;“地理信息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授牌,为我校深度融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工科的整体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平台。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全年实到科研经费总数突破4亿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与阿尔弗雷德大学共同成立了中美联合创新管理研究所,举办了“第十届武汉电子商
务国际会议”、“第一届地微生物生态毒理学国际会议”等一系列国际学术会议,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Consortium in Earth Science,简称IUCES)筹建工作稳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取得了新进展。
事业长青,责任为重。学校时刻铭记教育部与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的重要意义,始终不忘肩负的为解决国家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问题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的崇高使命。一年来,我校承担地质调查项目实到经费突破1.3亿元,承担的矿调、区调项目在西部新发现多处矿化点,为地质找矿做出了新贡献,获得了国土资源部“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先后与多家行业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行业单位的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合作强度进一步加大、合作内容进一步深化。大学科技园建设用地获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稳步增强。
这是让我们倍受鼓舞的一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同志等多位部委领导来校视察,送来了部党组对全校师生员工的关心,指导学校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办学水平。湖北省、武汉市等各级地方领导多次来校现场办公,指导和帮助学校加快实施土地置换工作、加快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为学校拓展办学空间、改善办学条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上级领导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协作、奋勇争先,推动了各项工作稳步向前发展,为学校“十二五”期间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这是让我们满怀憧憬的一年。接下来的一年,我们将迎来学校60周年校庆,这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建校59周年校庆日之际,我们已经召开了隆重的动员大会,发布了校庆筹备工作方案,公布了校庆标识,开通了校庆60周年专题网站,全面启动了校庆筹备工作。接下来的一年,我们要以校庆为契机,通过隆重热烈、特色鲜明的纪念活动,总结凝练60年来的办学经验,继承弘扬大学的优良传统,团结海内外广大校友,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谋划未来的发展蓝图,积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和大学文化,提升水平,扩大影响,实现学校事业新的腾飞,使学校在服务国家资源、能源战略上取得新的成绩,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事业催人奋进、前景无限美好。让我们继续发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励精图治,只争朝夕,共同为再创学校发展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中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事业进步、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