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11月21日在京召开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11月21日在京召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深入开展“就业优质服务”活动,加快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袁贵仁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各有关部门、地方、高校协同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努力,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圆满完成预定目标任务,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政策新举措集中出台,就业指导服务迈上新台阶,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工作取得新进展。
袁贵仁强调,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完成好2012年就业工作目标任务,要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教育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要明确责任,强化任务,抓紧出台配套政策措施。二是拓宽渠道,大力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要实施好“特岗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进一步拓宽基层就业渠道,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工作、到文化产业领域就业创业,重点做好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三是加强内涵建设,大力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要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大力开展优质的就业信息服务,强化就业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四是多措并举,加强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要采取优先推荐、技能培训和求职补贴等切实有效办法帮助有困难的毕业生实现就业。五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的良性互动。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建立并完善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六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宣传,确保校园和谐稳定。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主持会议。上海市教委、吉林省教育厅、北京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和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在会上做交流发言。教育部有关司局,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省(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各普通高等学校的主要负责同志和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共8000多人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了会议。
第二篇:教育部部长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XXX在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上的讲话
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做好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部部长 XXX(2010年11月19日)
同志们:
今天,教育部召开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总结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分析新形势、明确新任务,全面部署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教育规划纲要也强调“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中央的决策部署为我们做好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刚才,3个省市和3个高校的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听了之后很受启发。下面,我讲两个问题。
一、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30万人,比2009年增加20万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推动下,有关部门、各地和各高校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的持续增长。大家一致认为,今年工作呈现出4个特点。
(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各地狠抓落实,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要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张德江副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深入调研,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中央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制定下发了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文件。各地党委、政府切实加强领导,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民心工程”,广开门路,多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
(二)教育系统早谋划、早部署,全力以赴推动工作落实。教育部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2010年工作重点。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牵头制定了16个涉及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文件。各省级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勇挑重担,扎实工作,共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4万多场,提供岗位信息450多万条,帮助70%以上的毕业生在离校前落实了就业去向。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引导工作,确保了就业安全和校园稳定。
(三)毕业生入伍预征和自主创业两项重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10年,教育系统与兵役系统密切配合,通过建立网上预征报名系统、开展预征工作宣传周等活动,引导近16万名高校毕业生报名预征,其中本科以上毕业生占48.24%,与2009年相比,在数量、在学历层次上都有大幅提高。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方面,各地各高校举办创业活动2万余场,参加学生超过300万人次;设立创业基金16亿元;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面积达330多万平方米。据初步统计,2010年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达10.9万人,比往年有大幅度增长。
(四)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和制度机制更为完善。教育部与中央多部门联合开展实施了“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等项目。今年为农村定向免费培养医生项目招生5000名,“特岗教师”招募6万多名。同时基层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在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社区就业、服务外包企业吸纳毕业生方面也出台了多项新的措施。全国已有15个省份出台了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学费补偿代偿政策。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到二线、三线城市就业的比例明显提高,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就业的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46.4%。
同志们,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积极作为,狠抓落实的结果;是教育部门和高校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教育部,向辛勤奋斗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中央有关部门、地方党委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做好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但是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在宏观就业形势方面,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6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11年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力争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水平基本稳定,确保就业人数继续增加,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就业服务等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这里,我重点强调6项要求。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第一,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将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输送到现代化建设的岗位上去,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第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高校毕业生就业承载着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直接体现了“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这一重要思想。我们要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带着满腔热情,千方百计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尽最大努力帮助毕业生充分就业。第三,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而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学生的就业状况反映社会对人才的评价和需求,也体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拓宽渠道、完善制度,大力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一是继续深入实施“特岗教师”计划,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好“到村任职”、“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项目,切实落实服务期满有序流动的各项政策,为基层就业毕业生提供持续服务和支持。二是要开辟到基层就业新渠道。中央有关部门即将启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特设岗位计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制定实施方案;各有关高校要加强宣传引导,积极组织涉农专业毕业生积极投身农技一线。同时,各地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巩固、扩展地方基层就业项目,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努力开辟毕业生到社区、乡镇卫生院、幼儿园等基层单位就业新渠道。三是要着力做好首届1万余名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免费师范生是温家宝总理亲自倡导和推动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9月10日,温总理在河北与免费师范生座谈时明确指出:“要切实保证2007级师范生的就业。”
10月份,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财政部共同召开了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工作会议和有关文件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下,优先安排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确保他们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四是要进一步完善政策,继续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解放军代表团活动时,强调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刘延东国务委员、徐才厚副主席多次指示要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把这项利国利军利民的事情做得更好。明年的预征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军地配合,认真组织“预征工作周”活动,加大政策和典型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预征工作信息化、科学化水平。明年是大规模招收入伍毕业生退役的第一年,要积极协助做好入伍大学生士兵退役后的就业服务工作,做好考学升学、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
(三)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实现新突破。近期,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税收减免政策。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地、各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一是进一步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出台新的优惠政策,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的审核发放工作,把好事办好,全力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二是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整合资源,完善课程教材体系,举办创业活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三是加强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建设。继续会同科技部建设“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推动建设“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各地各高校也要有效利用当地资源环境,创建一批大学生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四是加强创业培训和指导服务。“教育部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即将开通,要依托网络平台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指导服务。各地各高校要广泛联系社会各界成功创业人士,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创业项目、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等指导服务,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力争自主创业和参与创业的人数进一步增长。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明年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大学生创业经验交流会,评选、表彰创业先进典型。请各地各高校进一步总结经验,做好工作。
(四)全面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优质服务年”活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教育部决定在2011年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优质服务年”活动。一是开展优质的就业信息服务。逐步推广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探索网络远程面试、手机信息报、网上办理就业手续等新服务形式,为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就业信息服务。要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持续不断地组织各类招聘活动,力争招聘会场次及岗位信息数有明显增长。二是提供高水平的职业咨询和指导。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指导,帮助毕业生合理规划职业发展和就业。三是高度重视就业困难群体和薄弱地区的就业帮扶和援助工作。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体系,实行一对一服务,建立困难生信息数据库,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等尽快实现就业。重视做好女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要加强跨省协调和地区交流,开展对口帮扶,着力做好民族地区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五)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着力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一是继续加大学科专业、类型结构调整力度。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修订本科专业目录,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同时,继续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2011年争取达到招生总规模的30%。各地各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进行学科、专业方向的调整与建设,积极推进实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二是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实习实训力度。高校要统筹安排毕业生参加实习实训,积极与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一批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双证书”制度。三是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在办学特色上下功夫。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适应“十二五”规划特别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的新要求,超前部署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所需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工作。各类高校要立足校情,科学定位,力争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四是加快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系统,构建高校学科专业和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逐步形成就业和招生、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六)加强领导,全力以赴做好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各地各高校要以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为支撑,以建立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为重点,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是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地主管部门和高校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厅长、书记、校长必须亲自抓。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整合校内资源,加强人员配备和条件保障,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务求把就业工作做实做深做细。二是要抓紧出台配套政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在制定本地区“十二五”规划和教育规划纲要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拓宽就业渠道。三是要全面加强督促检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同志要亲自带队,深入高校,对工作薄弱环节进行督促和指导。高校的书记、校长要深入职能部门和院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检查。四是要高度重视宣传引导。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进一步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协作,全面、准确地宣传党和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宣传各地、各高校好的做法和经验,宣传毕业生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201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2011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义重大。教育系统要立即行动起来,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教育报》2010年11月29日第1版
第三篇:教育部召开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
就业简报2012年第四期
教育部召开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视频会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11月21日在京召开。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主持会议。杜玉波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鼓励青年创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等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教育系统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扎扎实实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杜玉波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各有关部门、地方、高校狠抓落实,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预定目标任务。2013年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和政策力度,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臵。二是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要组织实施“教师特岗计划”等基层项目,做好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毕业生入伍预征等工作,积极拓展就业新渠道。三是支持青年创业,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主动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优惠政策。四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切实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水平。要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完善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就业指导。五是多解民生之忧,千方百计做好困难毕业生群体就业帮扶。要摸清困难毕业生底数,实施“一对一”帮扶,着重做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六是推动内涵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良性互动。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完善并落实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
江苏省教育厅、黑龙江省教育厅、武汉理工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了交流发言。教育部有关司局、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编制:招生就业处
就业简报2012年第四期
有关省(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各普通高校主要负责人等共8000多人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了会议。
就业信息收集
一、就业信息收集
(一)就业信息的分类
所谓就业信息就是指与就业有关的消息和情况,包括以下几类: 1.政策信息
即有关就业的方针、政策、规划等方面的信息。既包括国家关于就业方面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也包括各省、市自治区及地方的有关就业方面的具体政策规定。
2.社会需求信息
社会需求信息是指各级、各类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的情况。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层次、专业、性别、人数以及对所需人才的具体要求等等。
3.用人单位信息
用人单位的信息是指具有用人单位内部特点的信息。主要包括用人单位的所有制性质、隶属关系、规模、发展前景、地理环境经验范围和种类、经济状况、福利待遇以及用人单位的联系方式等等。
4.口头信息
口头信息是指通过与人交谈获取的信息。毕业生通过与老师、同学、亲朋好友交谈,了解、打听到的就业信息都属于口头信息。
5.书面信息
书面信息是指通过书面材料获取的信息。如各种就业文件、通知、函件等等。
6.媒体信息
媒体信息是指通过各种正式公开发行、发布的美军载体获得的信息。如,编制:招生就业处
就业简报2012年第四期
报纸、电视广告、网络发布的信息。学院的就业网会定期公布各类招聘信息。
“命运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在准备就业的过程中要早做准备,关注各种就业信息,才能抢占先机,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二)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
1.学校就业主管部门(www.ncufz.net)
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是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服务部门。在毕业生的求职过程中会及时发布有关需求信息,进行就业指导,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和社会需求情况,同时提高咨询服务。
2.各地人才交流中心
各省、市大多建立了人才交流中心、各类劳务市场就业咨询机构。此类部门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发布人才供需信息,办理人才交流登记,组织毕业生与企业供需见面会,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提供直接见面、直接洽谈的机会。
3.计算机网络
通过网络资源获得就业信息是毕业生在信息时代收集信息的一种高效、便利的途径。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将各自的信息在网上公开,通过网络直接交流,达到互相选择的效果。但毕业生一定要选择正规、权威的网站,对网上的信息要想办法求证,以免上当受骗,求职落空。
4.实习、实践机会
学习的社会实践和教学实习活动,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紧密相连,有利于开阔视野,而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时大学生自我开发信息的重要途径。可以直接掌握准确、可靠的就业信息,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具体要求及企业的用人动态,并在实践中找到自身的不足和缺点,及时进行弥补。
5.各种社会关系
人际网络是获得就业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毕业生可以从朋友、家人、亲戚等社会关系中获得有效的就业信息,有的用人单位也愿意用经人介绍或推荐的求职者,他们认为录用这样的人更可靠、更放心。
6.各种传播媒体
在传媒也高速发展的今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体
编制:招生就业处
就业简报2012年第四期
都受到了招聘机构和求职者们的青睐。毕业生就业已不再是纯粹的个人事件,它受到了新闻媒体的关注,成为社会热点。《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报》、《劳动信息报》等,都刊登了每年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法规、行业现状、职业前景、人才需求等方面的信息,使毕业生和收集就业信息、了解社会需求的一种可靠途径。
大学生如何做好就业安全防范
大学毕业生毕就业安全防范应注意以下问题:
随着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拉开序幕,同学们正踌躇满志地谋划着走出校门、迈出报效祖国和家庭的第一步,我们在此表示深深的祝福,祝同学们前程前程似锦!
由于急于找工作及涉世未深,请同学们在求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人身、财产、交通等安全问题,要提高警惕,注意识别和防范求职陷阱。目前,社会上的求职陷阱较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应着重注意防范以下几点:
1、多方面、多渠道详细了解公司情况及背景,看看公司是否正规,业务是否合法,单位是否拥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是否有投诉或不良记录等。只要是来校现场招聘的单位学校就业办公室都会认真核实公司情况,请毕业生放心应聘。同学们了解单位情况的方法有很多,在网上搜索查询是了解单位情况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果一个招聘公司没有公司网站应特别注意;
2、警惕卷入任何形式的传销活动,防止钱财被骗,保护好个人各种有效证件安全。一些单位或个人打着招聘的旗号,收取高额报名费、培训费、考试费、体检费等,甚至要求必须购买一定数量的产品;还有一些企业以便于管理为由向求职者收取押金,或抵押身份证。毕业生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国家劳动部门早就明文规定,任何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收取求职者的押金,或者以身份证、毕业证等作抵押;一旦上当受骗,求职者可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
编制:招生就业处
就业简报2012年第四期
或公安部门报警,寻求法律保护;
3、无论哪种形式的面试或预约,切记:在出门前,一定要给家人、老师或亲朋好友留下要去招聘单位的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包括固定电话),以防万一,以备查用。正规的单位一般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若招聘单位面视地点选择宾馆等临时租借来的地方,要高度注意,谨防上当受骗。接到面试通知时,要问清对方的办公地址和固定联系电话,若招聘单位只有手机单一联系方式,要高度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4、只接受女生,且对专业没有什么要求的招聘信息。女生同学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了,只有在对公司有确切可信的前提下才可去应聘,另外尤其是女生要避免到私人场所或晚上去面试。
5、非正规渠道获得的一些招聘信息已经过时或失实,毕业生却为之耗费了许多财力、人力和时间。非正规渠道的招聘信息,欺骗成分也会相当大。求职过程中一定要对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进行审核。理智看待高薪高职,现在有很多虚假公司就是利用毕业生期望高职高薪的心理,打出诱人薪水福利待遇来欺骗毕业生。大家在求职时应该理性、理智地看待薪水福利等各种待遇,切不可盲目,不假思索;
6、如果是通过职业介绍中心等中介机构找工作,一定要弄清其是合法还是非法。正规的职介机构具有合法经营资格及政府的严格管理,收费必须开具有效的票据。合法职介机构应持有《职业介绍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收费许可证》等;
7、防止网上求职上当受骗。网上求职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产物,是一个发展趋向,毕业生网上求职时,要到正规合法的网站上,并且务必要保护好个人资料的安全,以防信息泄漏,给行骗者可乘之机。
主要是以上几方面,其他的同学们一定要树立防范意识,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使自己的权益不受到损害。
编制:招生就业处
就业简报2012年第四期
求职时关注企业10大信息
收到面试通知后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迅速查找该企业的信息资料。双向选择时代,关注企业信息、了解尽可能多的企业资料既有利于求职者判断自己是否适合一个企业,也利于企业招到最有意向的员工。为了面试时能侃侃而谈,也为了使求职更有效率,我们需要对企业有些什么样的了解?需要关注企业的哪些信息呢?下面是小编从一些成功前辈哪里讨来的经验,总结出来供有需要的读者参考:
关注信息1:薪资水平及福利待遇
过来人的经验与教训
Vivien从一不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月薪3500元,跳到“四大”之一的安永月薪5000元。貌似相差30%,但一个税(金)后,一个税(金)前,最后到手只差300元。
关注原因
薪资水平及福利待遇基本上是跳槽者最先考虑到的问题,与自己理想数字基本吻合了双方才有继续谈的可能。福利待遇当然也不能忽视,有时候多一份假期,多一份关怀带来的效果不是单纯数字的增加可以填补的。
关注信息2:企业历史及背景
过来人的经验与教训
张力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抱着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心理在一家规模不大的公司做技术员,原以为公司人少,可以靠实力早日冒尖。没想到这是一家有国企背景的公司,公司秉承一贯的国企作风,什么都得排资论辈,与小张原来的想象相去甚远。
关注原因
企业实力可从其历史及背景中窥知一二,有助于判断企业的性质:国企难免官僚,民企制度不健全是通病,求实惠不要去外企。这样的观点也许片面,但绝大部分时候都能得到印证。
关注信息3:核心产品和技术
过来人的经验与教训
编制:招生就业处
就业简报2012年第四期
周冰以前在银行工作,虽然银行是金字招牌,但现在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业务也不容易开展。后来在工作中他接触到IFA这种独立第三方的非金融机构,他觉得这是今后金融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于是跳槽来到了新的公司。事实证明,他的选择非常明智,因为服务理念的创新,新公司业务发展非常好,他本人收入也有了质的飞跃。
关注原因
做什么?靠什么赚钱?如何赚?理解了企业的运营方式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而若市场上找不到同样的替代产品和技术则意味着这个企业具有极大的竞争能力。
关注信息4:工作内容
过来人的经验与教训
Lisa向来是个打有准备的仗的人,永远不会盲目地海投简历,每次在投出简历前她都会通过网站、朋友等各种可能的途径对新工作做详细的了解,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并在简历中有针对性的说明自己对新工作的理解,这样一来,她的面试率几乎是100%。
关注原因
招聘信息上当然也会列举一二,但大部分都很笼统,而事实上在不同的公司,同样的职位,工作内容会有很大差别。所以尽可能详细的了解职位的具体要求,判断该职位与你的经验、能力、兴趣等是否契合,并有针对性地投简历,增加面试的概率。
关注信息5:文化差异
过来人的经验与教训
小陈(化名)在某韩资500强公司工作,他无法理解韩国上司对公司那份难以言明的感情。单身的韩国同事们在上海生活无聊,经常相约去喝酒,工作强度本来就挺大,陪他们应酬,半夜才能回家。而且遇到什么麻烦他们喜欢求助中国同事,于是连双休日都经常会被打扰,次数多了不胜其烦。
关注原因
各国文化不同,导致思维方式也有很大差异,例如美国企业非常现实,编制:招生就业处
就业简报2012年第四期
一切以商业价值为核心。欧洲企业会关注员工的态度和奉献的程度。日韩文化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对于等级的考究比起中国人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关注信息6:行业内排名
过来人的经验与教训
李亦明在大学学的专业比较冷门,毕业时他虽然有机会转行做一些薪水较高的工作,但他选择了坚守专业,去了一家行业内排名数一数二,但薪水不高的企业。两年后得到机会跳槽,薪水几乎翻了三番,全得益于在原公司的行业专业工作经验,成为稀缺人才而获得高薪。
关注原因
关乎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稳定性,龙头老大的薪资未必给的最高,但你在其中获得安全感和荣誉感一定不会少,而在行业排名靠前的公司里镀过金,就为你今后跳槽增加了一份胜算的筹码。
关注信息7:培训及晋升制度
过来人的经验与教训
Chage在一家台资公司做培训已经三年了,但最近越做越觉得没劲,原因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奔头”,两年前进来已是培训主管,现在还是主管,而身边的朋友时不时的传来晋升的消息。其实按照他的能力和努力程度,完全可以得到提拔,但公司经理级别的人全部都是由台方外派而来,他做到主管似乎已经到了“尽头”。
关注原因
事业是需要规划的,在跳槽进入一个新的企业之前你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能多学到什么,个人的上升空间有多大。盲目跳槽给你带来的只会是更大的机会成本。
关注信息8:领导风格
过来人的经验与教训
项辉在一家小广告公司做美术设计,面试时台湾老板的态度非常好,“请”、“多谢”、“麻烦您”等敬语频出,小项受宠若惊。但进了公司后他发现从未有完整的双休日。和同事相熟后小项知道,老板对员工的原则就是“敬
编制:招生就业处
就业简报2012年第四期
语不离口,压榨不停手”。小项建议求职时一定要多方面考察老板风格,再确定自己能否适应。
关注原因
不同的上司有不同的领导风格,有时候未必是你能力不够,而是你在某种特定的领导风格下能否激发出自己的全部潜力。
关注信息9:工作环境
过来人的经验与教训
24岁的Marry最近越来越郁闷,新单位的同事都是40岁上下的中年人,平时除了工作,跟同事毫无共同语言。其他同事一有空就开始家长里短,谈孩子,谈房子……这对未婚未育的Marry实在是太过沉闷的话题,新单位让她觉得越来越“寂寞”。
关注原因
好环境才能有好心情。对于环境的考察,硬件和软件都要看。明亮舒适的办公环境,可以有效地缓解你身体的疲劳。而志趣相投的同事,愉快的团队合作,也会让你的工作倍添干劲。
关注信息10:诚信度
过来人的经验与教训
叶莎从招聘网站上看到某家保险公司招聘行政内勤人员,待遇颇丰。投了简历后很快得到了面试机会并且通过,但要求是先做一年业务,再视工作能力转岗,想想现在工作难找,小叶就咬咬牙签了约。但工作几个月后,发现事实并不如她想象的那样,公司只是不断地“骗”人进来做业务,根本没有机会转岗。
关注原因
相信只有讲究诚信的企业才会懂得如何尊重员工,那些一味追求避税、打法律的擦边球的企业,难保哪天不会算计到员工头上,而企业和员工的对决中,员工往往只能被迫成为弱势群体。
警示——切勿陷入传销陷阱
编制:招生就业处
就业简报2012年第四期
近期传销组织活动有多抬头,为了使各位同学加强警惕,防止上当受骗、进入传销这一非法经营犯罪,特写此文,希望给那些抱有投机心理的人一些警示。
传销组织目前主要瞄准那些追求一夜暴富、高薪酬、贪图享受、无社会经验的人群,主要包括:大学生、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下岗职工,尤其以大学生为主,主要原因为部分学生在面对就业形势严峻情况下,不能调整好自己心态,心中没有信念,且虚荣心强、社会经验缺乏、容易轻信他人、好高务远,这些都决定了大学生成为传销组织“重点发展对象”。
一、根据实际情况分为以下几个陷阱
陷阱之一:请君入瓮——让你最信任的人欺骗你
1、撒下诱饵。以介绍待遇好、工作轻松的单位为由将“被介绍对象”骗往传销地。
2、亲情攻势。被介绍的对象(被欺者)到达传销区后,由介绍人会同其组织者选派的精干人员,很多类似打手之类前去车站迎接。接待时遵循热情周到原则;即要求拉人的的“业务员”只谈感情,拒绝谈事业,绝不能讲有关传销之事。
陷阱之二:精神鸦片——你也能当百万富翁
培训、灌输“成功学”。传销组织人或机构向新来者灌输“洗脑”培训。大场面的会场、组织保安严密,没有介绍人一般人不能进入会场。主要内容包括:
1、结合社会实际和培训主讲者个人成功经历,分析影响成功的因素——环境、观念及人性弱点即怕、靠、懒、拖、面子等。
2、主讲者、策划者结合中国经济转型时期(既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个体户、股票暴发户等等相关典型成功案例,突出成就的特征,向听者灌输速成、暴富理论。
3、营造“磨砺意志”的假象。动员和组织学习,先是读书、背书;大声读一些关于成功学、营销学方面的书;接着站5分钟的军姿;之后开心一刻,每个人要讲一个笑话;最后即兴演讲,锻炼口才。
编制:招生就业处
就业简报2012年第四期
4、强调成功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看准目标、不考虑后果,调动听众激情,之后转入呼喊口号等议程。
陷阱之三:本来面目——骗钱没商量
1、以直销为掩盖。往往传销组织总是以直销、网络销售、电子商务等的合法身份活动,以骗取信任、蒙蔽新入行者。
2、用“ABC法则”进行思想教育,即A带B来了之后,A不能做B的思想工作,C来做B的思想工作。大场合积极营造出一种感恩态势即实施“三捧”法则,捧公司、捧上线、捧公司的理念。
3、经过了“洗脑”、灌输程序以后,就要求新加入者按人头交纳会费。
陷阱之四:劣迹斑斑——人身控制+暴力威胁
1、在传销组织中,是禁止传销人员与外界交流的,传销者唯一接触到的就是组织内部的演讲和组织内部的人选,人身自由被完全限制,这样做主要有以下两点:
①、从生理角度讲,人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下,大脑对单一事物的不断重复和强化,致使大脑皮层受到抑制,造成意志力和分辨力薄弱,形成一种习惯定式,造成一种精神恍惚的状态,这就是“洗脑”。
②、限制人身自由,防止外出人员向公安机关举报,以确保组织运行。
2、对不愿意加入传销组织的人员实施关禁闭、殴打等暴力手段相胁迫,以达到发展为传销对象的目的。作为一名传销者,他们很多都已经将全部财产花费到里面去了,不发展下线则不能达到“富裕”的目的,甚至不能收回成本,当他们面对被欺骗者不愿意加入的时候,会将所有的不满情绪加在被欺骗者身上,对被欺骗者实施人身报复,甚至威胁到被欺骗者生命。
传销,长期以来被视为“洪水猛兽”,但沉迷其中的人却当作人生的最后一次机会,认为它充满了魔力,在对一夜暴富的不切实际的追捧下,他们的心灵变的扭曲,他们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朋友、失去了亲情最终得到的还是法律制裁。
在此,提醒各位同学,天上不会掉馅饼,要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不要去相信那些所谓:“待遇好、工作轻松的大医院的招聘”,如有同学
编制:招生就业处
就业简报2012年第四期
对你们说:能给你们推荐那么好单位的时候,请多个心眼。同时,请各位同学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传销是牢笼,入门人变虫;传销骗人是陷阱,天上不会掉馅饼;传销发财是场梦,一旦陷入家财空;求职需谨慎,传销是陷阱。
大学生求职案例:大学生们就这样“死”在招聘会上
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必须天时、地利、人和。但在实际案例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条件很好的人,却始终无法顺利通过最后一道关卡。深究其原因,他们总是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细节,使得求职路一直走得不顺畅,一次次被主考官“枪毙”,一次次“死”在招聘会的面试场上.死法一:学生气
叙述人:王梅,女,23岁专业:会计面试岗位:外事当我在招聘会上看见自己心仪已久的那家知名高薪企业时,心里既高兴又紧张,除了我,其他闯入面试的都是男生。考场是一个很小的会议室,中间是一张圆桌。考官坐在圆桌一边,我们坐在另外一边。服务员拿来六杯水,男生们直接拿起水杯就开始喝。我一转念,几个考官都还没有水喝呢,于是很有礼貌地把杯子递给离我最近的一个考官。
“根据你的性格特点,我们想把你安排在外事部门,不过户口方面可能还需要再争取。”我左思右想,轻轻咬着下唇说:“要不,我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
主考官也突然愣了一下,“好吧。”他微笑着说:“不过要记得,以后你参加面试的时候,不要说„和爸爸妈妈商量‟,因为这样会显得你没有主见,明白吗?”
点评:凡事依靠父母的是学生,而非职场中人。
死法二:不自信
叙述人:郑迎,女,24岁专业:法律面试岗位:招商顾问在招聘会上,我看上了一个日商投资的外贸公司。我特意重新打扮了一番来给自己增加自
编制:招生就业处
就业简报2012年第四期
信。一排看似威严的人士簇拥着老板模样的人坐在会场上方,原来是日本老板亲自面试。一看这架势,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起来。突然想起学长以前的经验,心里开始暗自念着:要谦逊、谦逊……
主考官的第一个问题就把我呛住了。“我们招的是专科学历,你是本科,怎么会来应聘这个岗位?”我支支吾吾地回答:“我觉得你们公司挺好的,也比较适合我的专业。”“我们公司好在哪里?这里工作压力很大,平时要经常加班,你可以适应吗?试用期只有基本工资800元,其他什么福利也没有,能接受吗?”在等待是否进入复试的空档,我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终于等到了“宣判”的时刻,主考官面带微笑地告诉我:“小姑娘,你的条件不错,不过以后再去面试要自信点……”
点评:缺乏自信的人会让人有学习能力差、推诿塞责的联想,肯定不受用人单位欢迎。
死法三:抢风头
叙述人:李魁,男,23岁专业:国际贸易应聘岗位:营销企划参加学校里的招聘会时,我杀入了一家国内知名企业的面试现场,据说投简历的就有数百人,最后杀进面试的只有30多人。当时我们被分成三人一组回答面试官的问题,我觉得要脱颖而出必须表现得更积极。所以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我总是抢在别人前面,比别人多说两句。
面试官问:“如果你的同事中有不好沟通的人,你怎么办?”别人还没有说话,我就抢着回答:“最重要的是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不需要去勉强。”整个面试下来,有2/3的问题都是我回答的,而且越说越顺根本忘了要收敛。一个星期后我收到通知,被客气地告知不需要参加复试了。因为公司觉得我不注重团体合作精神,太急于表现自己,不是他们需要的人才。
点评:自信和骄傲有时就在一线之间,骄傲的人令人生厌,没有团队合作的概念,不合群,用人单位绝不会喜欢一个单打独斗的独行侠。
死法四:选地区
叙述人:康林,男,22岁专业:文科面试岗位:经理“我的首选是出国,其次是留京,再不行就去广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康林说。目前班
编制:招生就业处
就业简报2012年第四期
里45名学生都还没人打算到基层,身边的同学动过“去西部”念头的也不多,大多数人还是瞄准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虽然国家鼓励下基层的政策已为数不少。然而调查发现,优惠政策仍难以解除学生的重重疑虑。“下基层?就算不担心收入少,也会被嘲笑„没本事‟。尤其是对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如果不能留在大城市就感到无颜面对家人。”
点评:这并不仅仅是“面子”问题,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收入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差别较大,城乡转换成本过高,大学生担心“下去容易上来难”。这里面也有基层本身的观念问题,有对人才的排挤以及旧有体制问题。
死法五:不切实际
叙述人:夏磊,男,23岁专业:工科面试岗位:机械工程师夏磊参加了很多的招聘会,大大小小加起来有十多场。在上海市举办的招聘会上,主考官对他非常满意,于是开始谈最后的薪资。夏磊觉得今年找工作的情况那么严峻,自己能找到一份就不错了,怎么还能讨价还价呢?于是他回答:“无所谓,都可以!”主考官马上阴沉着脸,请他回去等通知,就再也没有了消息。
点评:薪资是你对自己水平的一个衡量标准,也是对你工作满意程度的回报。一个连自己薪资都无所谓的人,还能期望他对以后的工作和公司有干劲吗。
大学生创业不怕辛苦,跑业务做精致园艺
骑着小车,除了学校便是酒店、茶社、商城多个地方的跑,这样的状态赵勇已经持续了两个月了。和其他大四学生不同,赵勇没有忙着考研,也没有忙着找工作,却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
赵勇是扬州大学园植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两个月前他和同学马龙还有朋友李新凯合伙创办了一家园艺公司——“农芙兄弟”,凭着跑出来的业务,两个月已经签下了近10万元的生意。
编制:招生就业处
就业简报2012年第四期
跑出品牌,争做扬州首家
一个大棚的场地,各种盆景的摆设,加上一块牌子,这便是“农芙兄弟”的创业起点。与传统的园艺公司不同,“农芙兄弟”的业务大多数是三个老板亲自跑出来的。
“大四课较少,一般上午7点到9点时间,会在大棚里修剪盆景,其余时间便要出去跑业务。”说起跑业务,赵勇解释说:“一方面是因为公司刚起步知名度小需要向商家介绍,另一方面跑业务也是在传统花艺上创新经营的方式。”
扬州园艺店很多,经营方式一般都是“等客上门”,为了短时间内打出自己的品牌,“农芙兄弟”三人自制了彩页,选择“上门推销”的方法,两个月来跑遍了市中心的大小商家、酒店,尝到了一定的“苦头”也尝到了“甜头”。
起初,因为上门找生意的原因,“农芙兄弟”的信誉受到了质疑,赵勇说:“跑业务时,许多老板对我们能力很怀疑,担心设计不好,养护不好,认为我们小公司担不起,即使勉强合作了,也要分月付款。”每次遇到质疑,“农芙兄弟”们都会提出“试摆”的条件,“这样不仅让合作商认可了自己的实力,也在临近商家做了宣传,因为得到了商家的认可,也就打开了市场,离做扬州首家的目标就更近了。”
精心设计,做最精致的花艺
在“农芙兄弟”的养花基地,每一件盆景都看不到一丝泥土,他们用人造青苔和石子做了装饰;每一件盆景都没有枯枝败叶,他们插上最好的植物;每一件盆景都不是简单的花盆栽种,他们用自行设计的多样花盆种植并贴上了logo标志……这些都是“农芙兄弟”做花艺的精细之处,赵勇说:“要做就做到最好,做最精致的花艺。”
每次接到业务,“农芙兄弟”都会认真设计。对大商场来说,“花艺价钱不是问题,好看才是王道”但是在“农芙兄弟”的设计上考虑的不仅是美观,也要物有所值。“我们的合作都是年租的形式,如果做不好,花卉要自己维护,成本增加,花的还是自己的钱,不如做出品牌,还能吸引更多顾客。”
一次和美步楼梯合作,商家定了1500元一年的业务服务,“农芙兄弟”
编制:招生就业处
就业简报2012年第四期
仅花卉就提供了1000元的摆设,加上一年维护成本,最终能赚到的钱寥寥无几。
因为这样用心的服务,前一个月,公司的账目都在亏本中,但是“农芙兄弟”依然坚持着原则。渐渐地,名声“推销”出去,后一个月至今生意也开始“入账”了。目前,“农芙兄弟”已经签下了红星美凯龙、田园肥牛、小小大酒店等十多家大业务,接近10万元的生意。
兴趣栽培,兰花助推销售路
在“农芙兄弟”园艺公司,摆放最有特色的是兰花。在公司的入口处就能看到两边两盆单价500多元的兰花,但是这里的兰花不是卖的而是“农芙兄弟”的兴趣养殖。
李新凯是“农芙兄弟”的合伙人,从小就喜欢养花,特别是兰花,花棚里种植的兰花也全是因为兴趣才种植。兰花是一种“高档品”,一般人很难养活,李新凯却很在行,“养花即养根,根养的好,花自然不错。”李新凯告诉记者,“养兰花仅浇水就要注意好多,兰花的根部要保持透水性,所以用的不是土是小砂子;花需要早晚浇一次,早上淋水喷液,晚上浇透带走热气。”因为养兰花,李新凯经常要向花农和专家请教,求得了不少“养花经验”。
“兰花都能养好,其他的花自然不在话下”,不少顾客在谈生意的同时也在请教“农芙兄弟”花卉种植的小技巧。后来,“农芙兄弟”想到了以此进行“品牌推销”,帮顾客免费代养花,同时教顾客一些花卉知识。学习植保的赵勇和马龙也经常结合自己的专业所学,在种植上给予顾客指导,进一步带来了“回头客”和“口传客”。
记者了解到,虽然兰花不售卖,却也成了“镇店之宝”。“每次办公室„试摆‟时,兰花打头阵总是受到好评,也帮助我们吸引了多家商家。”赵勇如此说道。
虽然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但“农芙兄弟”的花卉网站也已经做起,赵勇介绍说,“板块都在增加,我们要为顾客创建„花卉论坛‟,大家一起交流花卉种植经验,今后的商业路会越来越宽阔。”
编制:招生就业处
第四篇: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讲话
在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12月1日
张永洲
同志们:
刚才,教育部召开了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周济部长在讲话中,总结了2008年就业工作,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2009年就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次会议十分重要,对于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启动和推进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前不久,省教育厅在黑河召开了就业工作总结交流会议,对08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09年就业形势进行了分析,并作出了相应部署。下面,我就贯彻落实教育部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新一年就业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2008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简要回顾
2008年,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各高校的共同努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年全省共有高校毕业生180587人,截至9月1日,就业率为79.55%,高于上年0.24个百分点。其中,毕业研究生12914人,就业率为88.37%,本科毕业生 90927人,就业率为81.59%,高职高专毕业生76746人,就业率为76.10%。
一是规范管理,健全机制,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制度保障。在全国率先制定《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则》,建立了“规范化运行、程序化操作、制度化约束、科学化实施、便捷化服务、现代化办公”六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健全了就业状况定期报告制度、毕业生就业情况通报制度、就业工作评估检查制度、待就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息登记制度等,进一步完善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制度体系,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
二是积极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各高校在确定发展规模、调整师资结构、实施教学改革、设置学科专业等工作中,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就业状况,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促进了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推动了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是大力加强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在市场建设方面,初步建立和形成了以校园招聘活动为主体,以小型常设市场与网络市场为辅助的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和以省内行业协会、校际协作、省外就业基地为补充的用人单位工作网络。逐步建立了以黑龙江省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为枢纽,上下贯通、多方协作、院校联动、资源共享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平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基本纳入课堂教学主渠道。
四是跟踪督促检查,推进工作落实。按照教育部要求,省教育厅、省人事厅派出就业工作联合督查组,对各地人事、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督促各地、各学校查找出工作薄弱环节、问题和不足,明确了努力方向,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五是认真落实援助灾区工作。全面部署我省对灾区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和帮扶工作,按照“优先安排、重点推荐、保障上岗”的原则,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就业指导、重点服务和优先推荐,实施 “绿色通道”、义务派遣、无偿代理和经济援助,使258名灾区生源毕业生和22名陕西高校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2008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战胜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取得了显著进展,圆满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为做好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借此机会,我代表教育厅,向辛勤奋斗在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关心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省直部门、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重点工作
2009年,我们将迎来建国60周年,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在建设人力资源强省、推进高教强省建设的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将迎来更加完善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效应正逐步显现,毕业生就业心态更加成熟,基层就业、自主创业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的选择。但是,就业总量压力、结构性矛盾、社会就业观念滞后等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比如金融危机等不确定因素的增加,都使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继续加强基本制度建设基础上,立足部门职责,深化改革,把战略重点、工作重心放到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全面增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上来,放到更加注重教育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上来。要更加注重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就业指导、强化就业服务,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圆满完成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
一是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靠前指挥,逐级落实责任。要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把毕业生就业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明 确职能部门和院系的目标责任,加强人员配备和条件保障,并加强对就业工作的研究,制定得力措施推进就业工作。书记、校长和主管校领导要深入职能部门和院系,加强指导;院系主要负责同志要深入班级进行具体指导;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的就业。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要进一步发挥指导、协调和服务作用。
二是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要大力收集岗位信息,带着对毕业生的深厚感情,以极端负责的态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调动全校力量特别是职能部门、院系以及班主任、辅导员、专业导师积极为学生寻找就业岗位。要深入各行各业广开就业信息渠道,重点针对各类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岗位需求潜力较大的行业、单位收集需求信息。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重点为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岗位信息,引导他们扩大就业视野,调整就业预期。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广泛联系并吸引用人单位进校招聘,热情周到地为用人单位提供服务,确保招聘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收效明显,场次和规模不少于往年。积极开展区域性、行业性联合招聘活动,认真抓好双向选择系列活动的项目落实。各高校要根据行业需求和专业特点,加强分类指导,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要在切实摸清每一个毕业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要特别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力度,通过专项培训、重点指导、优先推荐,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三是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战略部署,对学生加强教育引导,形成到基层就业光荣、在基层锻炼成长 成才的校园风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及本地实施的各类项目招募工作;积极配合各级兵役部门落实好在高校毕业生中征兵工作,动员更多的毕业生为国防建设做贡献。要整合学校教务、科研、就业、学生工作、学生社团等系统的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普遍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大学科技园区,为高校毕业生和在校学生构建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创业实践。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项目引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法律援助等公益性服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并积极争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技、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在政策、经费、项目等方面大力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四是以网络为依托,全面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水平。要切实加强就业信息网络服务,并与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加强联合联动,采取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办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招聘活动。要提高网上就业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加快实现区域间、高校间、校企间求职招聘信息共享。要依托网络开展政策咨询、企业推介、职业培训等多种服务。高校要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充分利用网络提供个性化、深度信息服务。要尽快建立远程面试室,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能够依托网络实现远程交流和网上初选,努力降低毕业生求职成本。
五是大力推进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和队伍建设。要按照教育部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学要求,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要逐步建立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基础、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为突破口,辅以专家讲座、个别心理辅导、企业实习实训的就业指导体系;要定期开展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开展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资格认证工 作,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全力做好教育承担的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六是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从根本上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各类高校要按照教育部和高教强省建设规划的要求,立足校情,找准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主动关注产业发展行业需求,主动建立联系,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动手能力培养,紧紧抓住毕业生离校前的教学环节,根据就业需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一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尤其是高职院校要普遍实行“订单式”培养,确保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的顶岗实习,加强职业技能培训,2009年要基本实现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都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目标。
七是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就业安全和高校稳定。要积极开展以当前就业形势教育为重点的就业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客观、理性、辨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引导学生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积极主动地就业;帮助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基层有发展、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就业安全和稳定工作,在招聘会安全、防范招聘欺诈和传销陷阱、预防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等方面,制订具体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及时排查并消除就业安全隐患,确保就业安全和校园稳定。
八是开展全省范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强化高校服务体系建设。这是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适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大学生就业形势需要而提出的。其目的就是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通过评估,推动高校就业服务 体系建设,促进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促使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高等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经验,但也存在着许多发展中的问题。开展高校就业评估,正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举措。通过评估,促进高校间的就业工作经验交流,查摆就业工作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我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更好更快发展新局面的形成。
按照教育厅工作计划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方案》,全省高校就业评估工作已经开始,省教育厅抽调了高校40余名专家组成7个评估组,11月27日在哈尔滨理工大学召开了培训会,并对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试评。评估重点是组织领导、条件保障、服务指导、规范管理、工作成效。这项评估目的明确,迫切需要,希望学校统一思想,下功夫搞好。此项工作将从12月上旬全面展开,预计寒假前完成。结合评估结果,省教育厅将对全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督促差距大的学校搞好整改。
同志们,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各高校认真领会周济部长的讲话精神,按照此次会议要求,加强领导,抓紧安排部署,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把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工作做好。
第五篇: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领导讲话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领导讲话
国务院2日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会上强调,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政策落实,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千方百计保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新的贡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负责人在会上发言。
开拓渠道、落实政策、搞好服务 扎扎实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现在距离2009年高校毕业生离校还有3个多月的时间,这既是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关键时期,也是就业工作的攻坚阶段。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指示精神,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落实工作,着力在开拓渠道、落实政策和搞好服务等三方面上下工夫。
(一)全方位开拓就业渠道,广开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
一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积极吸收高校毕业生就业。要发挥带头作用,今年力争做到招聘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不低于去年。各地区要引导企业更多地保留大学生技术骨干,对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给予社会保障补贴和岗位补贴。
二是鼓励重大科研项目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这是今年实施的一项新政策,各地区、有关部门要统筹安排,力争使聘用人数达到一定规模。
三是引导和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岗位工作,特别是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工作。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大工作力度,使今年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比去年有大幅度的增加。其中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面向基层就业的4个专门项目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要增加一倍以上。要逐步完善“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做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使他们愿意下去,发挥才干。
四是继续发挥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就业主要渠道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使已经在企业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能够稳定就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更多地吸收高校毕业生。进一步清理制度性的障碍和限制,畅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渠道。
五是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向。要着重在完善落实政策、提高创业能力、健全创业指导服务等三方面下功夫。各地区要按照国务院有关精神,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政策,并结合实际创新完善创业扶持政策。要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将有创业愿望的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创业培训范围,通过培训提高创业能力。要将高校毕业生创业纳入当地创业服务体系,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的“一条龙”服务。
六是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报效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是适应新时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有关部门决定今年5、6月份将首次在高校开展预征工作,并制定了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入伍后优先选拔使用、退役后考学升学优惠等一系列政策。
(二)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确保促进就业政策取得实效。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键是抓好政策落实。当前要抓紧制订有关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国务院就业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抓紧制定下发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社区就业、就业见习、应征入伍以及统筹实施大学生下基层项目等配套文件,确保各项政策的可操作性,使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真正享受到政策的实惠。各项政策措施和实施办法力争在4月份全部完成。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当前特别要重视做好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各地区、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享受补贴、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就业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等政策的程序、标准和具体办法,使补贴政策落实到每一个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身上。
(三)全面开展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
一是高等院校要做好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要重视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稳定学生就业心态,引导他们增强信心。稳定就业渠道对于以往吸纳毕业生较多的单位,要做好沟通与对接工作。加强与服务外包企业、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等的联系,积极开辟新的就业空间。
二是政府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要按照岗位信息多,工作速度快、就业服务好、就业效果实的要求,加强各项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要在服务场所设立专门窗口,为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日常服务。要积极举办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分专业、分行业专场招聘会,政府各类服务机构举办的招聘会要向高校毕业生免费开放。大中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才交流机构要与高校密切配合,将公共就业服务向高校延伸,与高校合作开展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地方教育、人事和劳动保障等部门在发挥各自就业信息网络优势的同时,要推动各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逐步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就业信息网络体系。
三是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严厉打击以职业介绍为名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欺诈、传销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四是加快实施“三年百万”毕业生见习计划。今年要完成30万高校毕业生见习任务,各地区要实行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
五是要重点做好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高等学校要抓紧建立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数据库,指定专人负责,有针对性地实施“一对一”帮扶,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和就业推荐。对符合当地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毕业生,政府部门开放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给予安置,企业吸纳就业的要按规定落实税费减免政策。
坚定信心 迎难而上 全力以赴做好当前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发表讲话时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系统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会议部署,真抓实干,全力做好各项工作。
周济提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近段时间以来,教育战线以“非常时期、非常决心、非常举措”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当前,距离2009届毕业生离校仅剩下3个月左右时间,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主动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抓紧出台本地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的配套政策措施;高校也要按照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要求,尽快制定本校促进就业的措施办法。要与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确保把中央的政策转化为实实在在惠及广大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社会氛围。
周济强调,要加大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部和高校要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要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启动招募工作,尽快启动各类基层项目。下一步还要落实好新出台的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和岗位补贴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唱响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主旋律。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兵役部门做好五六月份进校预征工作,把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提前预征、入伍后优先选拔使用、退役后考学升学等优惠政策向广大毕业生讲深讲透,激发广大青年学生投身军营、报效祖国的热情,使更多有志青年在军队这所大学校、大熔炉中锻炼成长。
周济要求,周到细致地做好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特别加强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从高校书记、校长到院系负责人、专业教师、辅导员,都要带着对学生的深厚感情,以对学生极端负责的态度,深入各行各业,为毕业生特别是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毕业生跑市场、挖信息、找岗位;要持续不断地组织各类网上和现场招聘活动,广泛联系并吸引用人单位进校招聘,既要切实巩固原有就业主渠道,又要积极开辟服务外包企业、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等新渠道。要强化对各类特殊困难群体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零就业家庭学生、民族地区学生等的就业援助,在切实摸清每一个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的就业帮扶,通过专人负责、“一对一”指导、优先推荐、专项培训、给予补贴等方式,帮助他们尽快落实就业岗位。
周济指出,围绕就业大力开展实习实践,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抓紧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培训等活动,特别是高职院校要努力争取毕业生都能到企业定岗实习;要根据岗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方向,通过更新和增加专业技术课程、实习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要抓紧同行业部门协作,使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都能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要抓住毕业前的一段时间,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和培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及能力。
周济说,切实加强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确保高校校园稳定与和谐。要广泛宣传和详细解读国家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做到“政策公告张贴到每一所高校,政策解读手册发放到每一个毕业班,政策宣传落实到每一位毕业生”。要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和政策导向,大力加强思想教育。要加强就业督促检查,及时整改薄弱环节,确保高校校园稳定与和谐。
明确责任 狠抓落实 切实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全国普通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发表讲话时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人社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切实履行职责,全力以赴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尹蔚民说,要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当前,绝大部分省(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正在组建。新部门组建后,要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担负起牵头的责任。要定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解,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各地做好工作。原人事厅(局)和原劳动保障厅(局)已经合并的,要尽快明确负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机构和人员,责任到人;尚未合并的,要建立工作机制,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分工协作。在机构改革过程中,要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受影响。地市级及区县级人事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要保持工作沟通,加强协商,密切配合。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作为中心任务,加强协作,共同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服务。
尹蔚民说,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印发后,人社部立即会同有关部门着手研究制定配套文件。到目前为止,人社部已会同科技部等5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意见》,正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和单位研究制定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社区就业、就业见习等配套文件,同时研究进一步完善有关部门和单位实施的面向基层就业专门项目的办法。此外,人社部收集整理的第一批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目录,将于近日印发,供各地在工作中参照执行。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抓好中央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结合实际,会同有关部门加紧研究制定或充实完善本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措施办法,措施要实,办法要细,要具有可操作性。要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挖掘基层就业岗位;以有增长潜力的行业、企业为重点,拓展就业空间;积极主动与科研项目单位联系,最大限度开发科研助理岗位;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提供创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并带动更多就业。
尹蔚民要求,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一是认真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人社部将会同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联、全国工商联等单位开展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的不同阶段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主要包括 “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网络招聘周”、“民营企业招聘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活动。各地要按照部里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本地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务求取得实效。
二是搞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2009年是实施 “高校毕业生三年百万就业见习计划”的第一年,全国计划组织30万名毕业生参加见习。当前,各地要尽快确定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一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制定完善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和就业见习工作实施办法,落实见习生活补贴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经费,为毕业生参加见习做好准备。
三是加强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各地在继续做好对困难高校毕业生日常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工作基础上,要着力做好三件事。第一,完善高校毕业生失业登记办法,对回原籍的高校毕业生,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摸清底数,并由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失业登记服务,建立专门台帐,动态管理。第二,强化对登记失业毕业生的就业服务,提供职业指导、有针对性的岗位信息和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第三,结合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加强对困难毕业生帮扶,将困难毕业生作为重点对象,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
尹蔚民要求,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人社部将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协调配合,共同推动有关配套政策文件的制定出台和贯彻落实、各项就业服务系列活动的有序开展。重点是:配合中宣部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基层和自主创业典型宣传;联合教育部编写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宣传手册;会同全国工商联编写企业就业政策宣传手册;配合全国妇联推进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等等。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与当地有关部门密切联系,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工作。同时,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分析发布制度,逐步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分析制度,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 积极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在全国普通高校
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充分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切实落实各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财税政策,加大投入,进一步强化资金监管。
张少春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财税扶持政策,特别是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体系。当前涉及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财税扶持政策,主要包括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鼓励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对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实施就业援助。
张少春说,这些涉及的财税政策内容多、针对性强、含金量高,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下一步,各级财政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配合有关部门通过切实有效的工作,抓好贯彻落实。
张少春指出,要加强政策宣传,使毕业生了解政策、熟悉政策、理解政策,知道怎么去享受政策。要加强协调配合,增强主动服从大局意识、主动服务部门意识、主动换位思考意识和主动协商办事意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强调查研究,密切跟踪、掌握各项扶持政策的执行情况,切实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困难,并实事求是地帮助解决,使高校毕业生切实从政策中得到实惠。
张少春要求,地方各级财政也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支持力度,确保资金到位,决不能因为资金不到位而影响政策的落实。他同时强调,要按照科学化和精细化要求,进一步强化资金监管。要加强资金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检查制度,强化绩效考核,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