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延平中学创建福建省三级达标高中发展规划任务完成确认书
《延平中学创建福建省
三级达标高中发展规划》任务完成确认书
2007年8月下旬,对照《南安市延平中学创建三级达标学校发展规划》和《福建省普通中学达标定级验收标准(试行)》,我局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和南安市部分一、二级达标学校校长,对延平中学创建发展规划实施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逐项检查,检查组充分肯定了延平中学近两三年来创建工作扎实、有序,措施得力、落实,成效明显、突出,学校软硬件规划的建设任务基本完成,现确认如下:
一、领导班子得到加强
领导班子年富力强,工作活力强,具有现代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班子成员带头参加学历进修和继续教育,自觉加强政治理论、教育理论、管理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熟悉学校管理业务,学校管理立足校情、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坚持深入课堂、亲上讲台。历次的教代会民主评议表明,群众对学校班子成员履行职责情况满意程度高。班子团结协调,凝聚力强,在学校创建工作中起到坚强的领导作用,是一个坚强有力的学校领导核心。
二、师资队伍素质全面提高
(1)树师表,扬师德。弘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奉献精神,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教师考核奖惩制度。
(2)精进修,提业务。大力支持、鼓励教职工参加业务进修和继续教育。三年来,教师中有1人参加泉州市骨干教师培训,有9人参加南安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有16人参加省级基地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有52人通过专升本或者取得本科学历,有10人正函授本科学历。学校在教师培训方面投入的资金达近百万元。该校45周岁以下的教师全部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和学习,全校64.75%的教师取得信息技术合格证书。
(3)重培训,保发展。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新课程改革学习培训,在片区新课程改革教研活动起示范作用,确保教师树立教育新理念,并熟练掌握所教课程标准,有较强的教学业务能力。
三、依法科学管理得到落实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管理思想,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力求做到有章可循、制度管人;稳步推行教师队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改革,提高管理效率;抓好校务公开工作,设立校务公开栏,规范各项工作行为;健全和完善教代会制度,定期召开教代会,鼓励教职工参政议政,参与民主管理学校;重视协调校内各种关系,创设宽松、和谐,有利于教职工学习、工作、生活的良好人文环境;学校管理初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四、德育工作扎实开展
近年来以创建德育先进市为契机,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培训与学习,扎实开展德育常规工作,积极探索德育特色校建设,取得较好成效。
(1)建立班级的集体管理模式。
(2)发挥两支队伍的优势,夯实学校德育工作。学校经常性地采取了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让家长们在观看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子女的优缺点,从而引起重视,增强育人的责任感。学校发动教师定期进行家访活动,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协调家校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3)加强德育工作学习研究,积极务实开展德育工作。学校定期召开了班级建设经验交流会,每年段推出具有年段特色的班级建设经验进行交流,学校编辑出版了《德研苑》收集学科德育渗透的经验介绍。
(4)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把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主义情感;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研究。唱响主旋律,发挥校园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对青少年的陶冶作用;抓行为规范养成为重点、促学生文明规范形成;学军、爱军、拥军系列活动为学校德育充实新鲜血液,每年与石井国防教育基地——石井仙景部队驻军联系对初
一、高一年新生举行军事训练活动,邀请部队首长来校进行国防教育报告会,同时学校每年组织学生编排文艺节目到部队举行‘庆八一’联欢晚会、十一月慰问退伍战士联欢会,为学校德育发展增添活力。
五、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抓好教学常规的管理工作。严格按省颁课程计划编排好“三表”,开足开齐省颁课程,合理安排选修科目和各类活动课程,进一步落实减负措施。每年由教务处组织教研组长对全体任课教师的教案及批改的作业进行了定期常规检查和不定期的突击检查,对检查的结果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登记在册,并在教职工大会通报检查情况,对存在问题进行督促整改。
(2)狠抓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每星期教务处均安排有老师上的公开课、观摩课,并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行政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馈,促进课堂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3)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科研水平。抓好集体备课活动,检查督促完成教学计划,分析教学质量,指导开展学生课外活动,定期进行经验总结交流;教研组团结协作,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该校是南安市“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校”。立足本校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实验,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大部分学科都有教改课题,参与的教师达94人,占教师总数的67.63%,其中,高中教师76人,参加课改和实验项目研究 46人,比率为60.53%。三年来开展的课题研究有国家级课题1个,泉州市级课题1个,校级课题18个。学校教师在设区市级及以上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交流的论文51篇。2006年学校被评为南安市校本教研先进单位。2005年上本科线人数36人,其中本一线6人; 2006年高考上本科线人数66人,其中600分以上2人、本一线8人;2007年高考上本科线人数50人,其中600分以上1人、本一线4人;三年高考成绩均超过南安市相当部分二、三级达标中学。高中会考优秀率、及格率、中考成绩也取得新的提高。备受社会各界好评,办学盛况空前。
六、创建平安校园成效显著
高度重视师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关注师生的身心健康,维护师生合法权益。聘任当地边防派出所负责人为学校法制副校长,建立学校警务室,切实将学校的治安工作落到实处,创造一个安全、有序、稳定的校园环境。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进行。连续几年,学校无一安全事故,违法犯罪率一直为零。2005年学校被评为南安市创安先进单位。
七、办学条件得以大幅改善
学校经多方努力,学校经多方努力筹措资金一千多万元,加快改善办学条件。其中,投入资金八百多万元,全面完成危改工作,新建校舍面积接近一万平方,充实、完善新建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图书室、阅览室、教师宿舍内部设施设备,并顺利投入使用,从根本上改善教职工的生活条件;建设5个标准篮球场、排球场及相关体育运动设施;投资两百多万元,建设计算机教室、教师电脑备课室、校园网络、多媒体电教室,完善现代教学设施设备。同时,学校还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绿化、美化校园,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总之,检查评估小组认为:延平中学能根据《福建省达标高中评估办法(试行)》和《福建省达标高中评估标准(试行)》制定的创建发展的要求认真开展工作,创建工作措施到位,成效良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创建省三级达标学校发展规划目标要求,符合申报资格。经局务会研究,并报市领导审核,同意延平中学在近期向省、泉州市主管部门申报省三级达标高中。
南安市教育局 2007年8月30日
第二篇:XX学校创建福建省一级达标学校发展规划
XX学校创建福建省一级达标学校发展规划
(2013年9月——2015年9月)
XX中学,位于两镇交界处,东倚高盖山,西傍诗溪水,四周开阔幽静,景色宜人。
学校自1957年创办以来,沿袭广大侨亲“举学兴邦”的初衷,秉承“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校训,和着共和国的脚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规模不断壮大,品位不断提升,学校已初步具备实现整体跨越式发展的坚实基础。为进一步续写XX中学的辉煌历史,弘扬XX中学的办学精神,展现新时期XX人积极向上的进取风貌,为XX中学早日成功创建为省一级达标学校,特拟订此规划。本发展规划以三年为期,同时兼顾学校的长远发展。第一部分:学校传统与现状分析
追溯历史,分析现状,才能更好地思考与瞩目未来。学校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学校赖以依存的现实状况和办学条件,是进行学校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托和实践基础。
一、学校的历史传承
1、五十年的发展历程
XX中学于1957年由归国华侨倡议筹建,后在旅外爱国侨亲召领下,呕心沥血,捐输巨金,先后注入资金1700多万元,校舍规模逐年扩大,设备日趋完善,管理更加规范,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虽曾几经波折,历经沧桑,但始终稳健发展。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学校抓住创建达标中学的历史机遇,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学校1995年通过福建省三级达标学校的验收,2001年晋升为二级达标学校,先后荣膺““等十几项奖誉,并在多年来,一直成为会考、高考考点,泉州师院实习基地,体育传统项目排球的训练基地。回顾五十年的发展,我们看到了家乡侨亲捐资办学的良苦用心,看到了乡里贤达、教育同仁惨淡经营的步履艰辛,也欣赏到了耕耘者丰收的喜悦。
2、五十年的文化沉积
(1)XX中学从孕育、诞生、到发展壮大无不倾注着爱国侨亲、校友大量的心力。以XXX先生为代表的众多侨亲不遗余力、“举学兴邦”的爱国、爱乡热情
和崇高精神永远感染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诗中人,成为学校前进发展的强劲精神动力。
(2)学校早期创办者的执著办学、艰苦创业的精神永远镌刻在诗中的史册上,成为学校进行优良传统教育的鲜活教材。
(3)学校早先在管理上就有改革求新的传统,“文革”期间文理科教改倡导自主学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之严谨规范的日常管理,使学校一时声名鹊起,省内外取经人络绎不绝。学校这种敢为人先、锐意改革的创新传统是学校办学史上留传下来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4)学校曾三迁校址,五易校名,历尽波折,备尝艰辛,但一代又一代诗中教师的忠勤职守、敬业奉献的精神始终得以沿袭传承。
(5)学校“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校训,正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集中写照。
3、五十年的耕耘收获
杏坛春秋五十载,夭桃李满天下。XX中学建校以来,莘莘学子,桃李芬芳,培养校友遍及海内外,活跃于各条战线上。他们中有厅级党政领导、大校军官、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工商企业家,更多的校友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在众多的校友中,商企人才尤为突出,诸如使XX享有“雨伞城”、“家私城”美称而载誉东南亚的大批董事长、厂长、经理及企业管理人员,几乎是诗山中学的校友。XX中学培育了他们,他们也不忘师师恩和乡情,竭力回愦故土,为母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家乡经济文化的繁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历数诗山中学的历届校友,学校可谓是企业家的摇篮,人才成长的基地。
二、学校的现状分析
(一)学校概况
现在学校占地面积9万2千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万7千多平方米。建筑群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设施齐全,条件优越,学校现有高、初中教学班54个,在校学生2689多人,其中初中20班,1170人,普通高中34班,1519人。班生规模宏大。现有教职工171人,高级教师23人,一级教师45人,学历达标率95%,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一贯遵循“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校训,倡导“勤教、乐学、务实、创新”的校风,坚持“以人为本,以质立校、特色办学、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办学效益日趋显著, 在达标普及的同时,多次荣获省、市“文明学校”、“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园林式学校”、“先进教工之家”、“平安学校“等多项奖誉。近几年来,学校的高考、会考、中考成绩逐年突破,连攀新高,日显大校风范,亦树起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学校全体教职员工都非常关注、支持与投入一级达标学校建设。学校教代会一致通过了校长所做的“全面推进一级达标学校建设“的工作报告,提出各项工作争创一流的奋斗目标,力争使学校再攀新高,再铸辉煌。
(二)学校发展的优势和制约瓶颈
盘点家底,才能更好地扬长补短,发挥优势,创办特色,盘活资源。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在对学校现有条件全面分析的基础之上。
1、学校发展的优势条件:
(1)文化底蕴深厚,育人环境优美。
XX中学座落于高盖山麓登科村磨头山,这里曾是唐代诗人学者欧阳詹的孕祥之地;也曾是XX书院学子弦诵啸歌、敦品励志的文化净土。它连接XX两镇,毗邻XX师范、XX医院,自古以来文化氛围浓郁,文化积淀深厚。由于长期的浸染和熏陶,校园内学术研讨,探求真理蔚然成风。
学校一直重视育人环境的营造,把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到“生态”的高度认识和实践,将“体现自然美,展现和谐美,凸现人文美,追求精神美”确定为校园文化的构建理念,显示学校独特的人文魅力。学校在校大门内侧设置大副的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让学生心系祖国,胸怀天下;在教学区悬挂历史人物,中外著名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画像,让学生的心灵天天与这些杰出人物进行交流,时时受到杰出人物形象的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情;在校中路上台阶处以树丛塑造的“严谨、求实、勤奋、进取”八个醒目大字,则是全体师生必须谨记的终身训导;在绿草如茵的校训园中耸立着爱国华侨黄XX先生的塑像和石碑,其深邃的目光和感人的事迹让学校的师生常受警觉,不敢懈怠,牢记责任,奋发进取;在花团锦簇的侨友园中树立着黄XX先生与余XX先生的嘉奖石碑,每当人们肃立瞻仰时,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两位华侨老人默默奉献而不求声名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光辉可昭日月。学校整体环境优美,规划布局合理,楼宇雄伟壮观,校园绿地连片,被评为“泉州市园林式学校”。
(2)侨亲桑梓教育,学子心系母校。
学校座落于著名侨乡XX两镇交界处,周边旅外华侨人数众多,且一贯热心资助教育,侨资优势尤为突出。2005年成立的校友总会,更是构架起一个遍及海内外的校友网络,与众多爱国侨领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外部支撑体系。二十五年来,以XX先生为首的众多爱国侨亲和海内外校友为XX中学的发展注入资金累计达2100多万元。今天,他们仍然以深切的目光,关注着学校的每一步发展。(3)地理环境优越,区位资源厚实。
学校地处省道XXX线与XX公路公交汇处,XX高速公路正沿校而上,交通条件极为便利,侨乡经济亦颇为发达,周边乡镇自古以来有崇教尚学、耕读传家的良好风尚,农民群众渴望子女求学成材。几年来,学校以严谨的办学,优越的条件,日益凸显的教学质量对周边乡镇产生强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学校地理环境日渐优越,区位资源尤为厚实。(4)改革举措得力,教育硕果累累。
学校一贯注重革新求变。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同时,学校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改革举措,其中有教师竞争上岗、“青蓝”结对帮扶、年段优化管理、细化常规检查、严抓听课制度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显著的效果。近三年来,每年的中考、会考、高考成绩均居同类学校前列。2006年高考,XXX同学以635分的成绩考得南安市同类学校理科总分第一名。2007年高考再传捷报,本科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均居我市同类学校榜首。近年来,在国家、省市各级各项学科竞赛中,共有180人次获奖,其中如XXX同学参加作文比赛获省三等奖,作品刊于省《中学生作文选》;XX同学参加“光辉50年”读书活动获奖,晋京受表彰。(5)校园布局合理,设施配备先进。
XX中学在校舍的布局结构中,把整个校园大致划分为三大区域: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教学区由教学楼、实验楼、科学楼、图书馆、办公楼和校训园组成;运动区有标准的足球场、400米环形跑道、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和羽毛球场;生活区由学生宿舍、教师宿舍、食堂三部分组成。学校环境优美,建筑错落有致,绿化覆盖率高,是远近闻名的花园式学校。
学校配有多间的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平台;科学楼有配套齐全的实验室、多功能室、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和电子备课室、阅览室;图书馆藏书95909册;理化生实验
器材不断更新,设备一流,实验手段先进;学校电教中心通过宽带入网,将语音室、多媒体教室、教师计算机室、电子阅览室及各处室办公电脑、教师个人电脑连成校园局域网,实现了教学、办公及信息处理现代化。学校被确定为泉州市信息技术实验基地校。学校在不断充实教育设施设备的同时,亦努力提高学校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服务性和使用的高效性。(6)教育科研日盛,学术研讨成风
学校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配合初、高中课程改革,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个维度建立了校本教研究制度,构建培训、教学、教研一体化的教研机制,扎实地推进教育科研。校园内教研风气浓郁,学术研讨成风。每位教师人人有课题研究,各教研组有重点课题,做到共同参与,又突出重点。学校是泉州师院继续教育学院研究性学习课题组成员,现有省级课题4个,泉州市级2个,南安市级9个,有些课题已接近结题。学校每年有近50篇论文或发表于CN刊物,或参加市级以上的教研交流,个别奖项级别高达省级、国家级。
(7)校本培训扎实,师资队伍精良。
学校积极推行“名教师工程”,更新教育观念,狠抓师德、师风建设,采用岗位培训,随机听课,定向研讨等方式,苦练内功。通过多年的努力,已建立起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学科结构合理,能基本适应学校规模办学要求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71人,高级教师23人,一级教师45人,教师学历达标率95%,其中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特聘教研员1人,市级骨干教师28人,近两年来有48人次获省市主管部门表彰,有近200篇论文发表于市级以上的各种教育刊物上。
2、学校发展面临的问题(1)师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首先,近几年来,教师队伍正处在新老交替的高峰期,大批老教师相继退休,加上高中部办学规模扩大,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占了相当的比例,中高级职称比例略有下降,有影响的名牌教师不多。其次,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广,教师的课程理念、教学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的改变。(2)办学条件现代化仍需努力。
学校现有的教育设施与高标准、现代化的办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①体育馆虽做了规划,但还处于筹建之中;②学生食堂比较陈旧,容量见小,已不适应现有的学生规模,更难以满足未来学校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翻新重建;③实验大楼虽已竣工,但内部的实验设施设备尚有较大的缺口,需进一步添置充实;④生均图书及学生阅览室座位与一级达标学校的评估标准相比仍有欠缺,须予以补充;等等。根据申报一级达标学校对硬件设施的要求,经专业人士评估预算后,学校尚需投入资金总额估为600万元。目前,学校正为解决资金的缺额问题而进行多方筹措,一些较大宗的硬件设施项目的解决已有眉目。(3)农村教育质量观有待进一步转变。
我校地处农村,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家长不同程度也存在着重文化、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重升学、轻素质的现象,人们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影响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第二部分 学校发展理念与目标系统构建
五十年的辛勤耕耘,五十年的艰苦奋斗。这其中烙印着开拓者艰难的足迹,凝聚着侨亲校友无数的心血,也洒满了上级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辛勤的汗水。如今,学校已初具规模,教育教学质量有长足的进步,学校构建省一级达标校、实现整体跨越式发展已具备坚实的基础。时不我待,任重道远,诗山中学必须与时俱进。为此,我们沿袭学校办学历史的传承,立足学校发展的现状,根据时代的要求,对学校今后的发展理念和目标系统的构建作如下的设想:
一、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的“三个面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为动力,以实施新的课程改革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全力优化教师队伍, 全面突显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深层次推进教育现代化,在教育质量、办学效益上求突破,在办学品位上求提高,逐步地把我校打造成为既整体发展又特色鲜明的福建省一级达标学校。
二、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
XX中学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人为本、以质立校、特色办学,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
1、以人为本:即以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为本。创设充分的条件让全体学生得到健康、活泼、主动的发展,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我学、我想、我做、我创、我行”的优秀毕业生,为他们进入学习型社会奠定丰厚的人生基础。重视教师的校本培训,强化考评激励机制,倡导教师在“做中学”、“学中做”,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努力为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自主发展空间。
2、以质立校:即学校的发展以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根本立足点。学校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紧紧围绕着教学这个工作中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心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打造成为在社会上享有盛誉的区域名校。
3、特色办学:即在学校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彰显学校的个性,突出学校的特点和优势,达到共性和个性、一元和多元的和谐统一。学校要继续深化传统的办学特色,突出两个方面:①构造植根于本土、来源于传统、迸发于时代的、具有人文性、育人性和多层次性的学校文化特色。②“彰显个性、优势突出”的排球基地校特色。
4、科学发展:即学校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按客观规律办学,实现学校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
三、学校发展的办学目标(目标体系)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具有激励作用的清晰的方向目标。
1、今后三年学校发展的办学目标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主动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模范实施素质教育,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条件优良,育人环境优雅、师资队伍过硬、管理方式科学、教育质量一流,办学特色彰显,辐射作用显著的福建省一级达标学校。
2、培养目标:通过扎实地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心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出色的才智和健全的体魄。3、管理目标:构建科学、民主、务实、高效的现代化管理体制。4、校训:严谨、求实、勤奋、进取。
5、校风:勤教、乐学、务实、创新。6、教风:爱生、善教、严谨、协作。7、学风:多思、博学、求精、砺志。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规划的分类目标和实施策略
学校要达到省一级达标学校的办学标准和要求,实现内涵式和整体跨越式的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既定的发展理念,沿着既定的发展目标,从管理体制、校园文化、学校德育、课程开发、教学工作、教育科研、教师队伍等七个方面进行具体规划和实施推进。
一、学校管理体制建设
1、发展目标:构建科学、民主、务实、高效的现代管理体制,逐步实现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组织高效化、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技术电子化、管理人员专业化、管理方式民主化。2、实施策略:
(1)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学校民主管理,依法治校机制,按照“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
(2)真正落实教职工聘用合同制度,进一步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教师竞争上岗制、年段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
(3)进一步加大分配和奖励的改革力度,更加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4)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实行校务公开,充分发挥工会在民主治校中的管理和监督作用。
(5)加强学校的层级管理,进一步理顺工作职责和工作关系,提高管理系统的运转效率和工作效率。
(6)加强学习,掌握现代管理手段,提高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1、发展目标:在校园布局结构基本定型的基础上,学校要致力于建设文化大校。着力打造根植于本土,来源于传统,迸发于时代的校本文化,更好地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使校园文化处处体现人文性、育人性,多层次地体现浓厚的文化氛围。利用校本文化教育人、启迪人、感染人、熏陶人、引导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在美丽和谐的环境中怡情、谐趣、增知、成长。2、实施策略
(1)充分发挥学校50年办学历程所积淀的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办学传统,加强校史教育、传统教育。将校史挖掘为教育的素材,每年开展校史校情教育;利用50周年校庆之机,编辑校庆专刊,布置精湛的校史展馆,用校史营造氛围育人,发挥优良的学校传统文化对师生的激励和教育作用。
(2)在原有的校园布局的基础上,建设高品位的校园环境。抓紧检查评比,创建“洁、齐、美”,常年保持校园整洁;抓好景点、花园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美化绿化;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强化师生的环境建设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公寓文化、壁廊文化,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条走廊,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建设报刊文化,办好校报、团报、校园广播站、及时反映校园生活,以高雅艺术净化学生的心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通过每年一度的校运会,全校排球比赛、文化艺术节、科技小制作、书法、美术、手抄报制作、文学创作、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欣赏等,活跃学生身心,营造文化氛围,形成特色文化。
(4)用校训营造氛围育人。“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校训,是学校办学经验、办学传统、办学精神的结晶,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首选教材。
(5)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思想,形成“爱生、善教、严谨、协作”的良好教风。
三、学校的德育工作建设
1、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责任心、人格健全、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的现代社会合格公民。
(1)具有爱国心、正义感、服务社会、尊重与欣赏他人,成为有正确世界观、负责守法的社会公民。
(2)能了解自我,独立思考,与人沟通,团队合作,知行合一。2、实施策略:
立足于学校德育的现状和现代德育的要求,为努力实现学校的德育工作目标,构建学校的德育特色,学校将致力实施德育工作的“三四五六工程”。其基本内涵是:
(1)在德育理念上达成三点共识,即:①全员育人。全校师生员工都是德育的工作者,坚持做到全员参与,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局面。②全程育人。德育工作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切活动过程中,在有形无形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影响学生。③自主教育。树立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参与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调节,最终达到自我完善的境地。
(2)在德育内容上强化四项教育。即强化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诚实守信、团结友善、合作相容为现代德性的道德教育;强化以行为规范训练为载体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强化以提高学生遵纪守法意识为基础的民主法制教育;强化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
(3)在德育途径上拓展“五条渠道”。一是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二是寓德育于主题明确、内容层次鲜明、形式丰富新颖、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系列主题活动中;三是寓德育于行为规范管理之中;四是寓德育于师表作用之中;五是寓德育于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中。
(4)在德育基础工作上加强“六项建设”。一是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二是加强德育基地建设;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四是加强德育制度建设;五是加强德育科研建设;六是加强校内外德育协调的组织建设。
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课程结构和体系决定人才规格与质量。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结构与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是一流学校的必备条件。
1、发展目标:学校要本着“以人为本、承认差异、发展个性、着眼未来”的课程改革理念,在高质量完成实践性课程的前提下,加强拓展性课程,尤其是研究型课程的建设力度,构建起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2、实施策略:
(1)加强领导,不仅从思想认识上,更要从实际行动上重视课程建设,使新课程体系建设有组织保证。
(2)加大设施和经费的支持,从物质层面上保证课程建设的全面推进。(3)完善课程开发的实施办法,从制度上保证课程建设的有效实施。
(4)在基础性课程实施方面,侧重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课堂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的整合、知与行的整合。
(5)在拓展性课程建设方面,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具备上好一门基础课,开设2门拓展课的能力。通过两年的努力,实现80%的选修课程的开设目标,基本满足学生对“菜单式”课程和自主式课程选择的需要,充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的潜能选择相应的课程去主动发展自己,构成学校课程文化的风景线。
五、学校教学工作建设
1、发展目标:努力创设适应学生的教育,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兴趣。
(1)在教学工作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绪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尊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3)帮助学生反思自我,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所学内容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个性趋向;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2、实施策略:
(1)规范科学地实施国家课程。①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和课时。②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新课程实施水平。③扎实地开展优秀教研组创建活动,认真落实教学常规,按规范要求上好每一堂课。(2)坚持教学工作的“一学、两研究、三坚持”制度。①一学:学教育理论、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技术;②两研究:研究教学、研究学法。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③三坚持:坚持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坚持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坚持教学反思。(3)从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开设选修I课程和有序地开设校本课程。(4)开展教学改革,实行以研促教。
六、学校教育科研建设
1、发展目标:人人有专题,科科有课题,年年有创新,年年有提高。学校逐步
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科研格局,确保现有的省、市级课题能够结题并争取获奖,力争每年有50篇以上的论文或案例研究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加强学校科研骨干队伍的建设,造就一支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队伍,提升学校的内涵和品位。2、实施策略:
(1)加强教育科研的引导和指导,组织教师学习科研知识,掌握教育教学科研方法。
(2)扎实地开展叙事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行之有效的研究方式,深化教育科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3)强化校本科研管理,进一步完善教科研制度,加强对教师科研的管理工作。在已有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科学、全面的管理制度,使科研管理真正发挥出组织、研究、培养、评价、检查和服务的功能。
(4)认真开展各级各类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抓好研究过程中的管理,使已立项的省、泉州、南安市级的课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结题,并将研究成果在全校范围内推广。
(5)加大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大对取得教育科研成果的教师的奖励力度。
七、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1、发展目标:加速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精心打造一支“个体素质高,群体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型教师队伍。三年中,使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本科率达90%,研究生课程进修人数达10名,培养出省级教学骨干10名,泉州市级教学骨干35名,学科带头人15名,以及一大批南安市级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形成优秀的教师群体。每年发表于CN级或市级以上教育刊物的论文或案例在50篇以上,各级各类竞赛的获奖者要既有数量又有质量。
2、实施策略:
(1)推进师表工程,树立高尚师德。以教育行风建设为契机,开展“创文明校风,树师表形象,展师德风采”的系列教育活动,实现教师自觉做到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为人师表,做合格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推进名师工程,构筑人才高地。开展“创名师”活动,鼓励教师争先创优,创造条件,提供平台展示名师风采,依托名教师培养名学生,打造名学校。(3)推进“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成长。青年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学校要依托蓝青结对等形式,促进新、老之间在备课、听课、评课、研究等方面的交流,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锻炼培养一批优秀青年教师。
(4)推进提高工程,构建学习型组织。学校要继续加强校本培养,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让教师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骨干培训和各类业务考核;组织教师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领会新课程精神,掌握课程标准,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手段。
(5)建立待岗制度,实行竞争上岗。允许教学有困难的教师申请待岗,为其配备指导老师,保持一定的待遇,并以适当方式参与进修学习,经考核重新上岗。
第四部分学校发展规划和保障体系
学校的发展规划是基于历史和现实,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蓝图提出的一种构思、设想和初步描绘。所设计的发展目标,所制定的实施策略,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有切实可靠的保障体系,否则发展目标就会落空,规划也将成为一纸空文。因此,学校在提请领导、专家、教职工多次验证而设计出基本发展规划后,还必须多方努力,为规划构筑强劲的支点和可靠的保障体系,以使规划得以落实。
1、争取政府的支持,在政策上赢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学校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有力支持。XX中学的茁壮成长,亦得益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长期的关怀、指导和帮助。如今,学校历经几代人的拼搏,打下厚实的发展基础,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此时,更得争取各级政府的扶持帮助,以获得学校发展所需的土地、经费、政策的支持。
2、争取侨亲校友的支持,构筑学校持续发展的强劲支柱。
XX中学的每一步发展,无不倾注着侨亲校友热切的关爱,凝聚着侨亲校友大量的心血。没有广大侨亲校友的资助和扶持,就不可能有XX中学今天的成就,更难以有诗山中学未来的发展。因此学校必须以更加勤奋的工作,更加务实的行动,更加出色的成绩,继续赢取广大侨亲校友的信任和支持,为学校的后续发展构筑强力支点。
3、争取家长群众的支持,打造学校发展的广泛的群众基础。
学校必须苦练“内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办“让广大家长放心”的学校,不断赢得广大家长群众的认可、赞誉和支持,树立起学校的社会声誉。唯有如此,学校才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才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广泛的社会基础。
4、做好规划的管理工作,确保学校发展规划有序有效的实施。
(1)成立学校发展规划管理委员会和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对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实施具体的监控,即时调整相关措施,并对学校发展规划的阶段性目标的达成实行评估与验收。
(2)建立部门责任制,将学校发展规划的具体目标分解,实行分层管理。明确学校各部门的规划分工与责任,同时在定责的基础上,合理授权,强调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3)畅通信息渠道,加强监督反馈。建立立体、交叉、多维的信息网络,在规划的具体实施阶段,学校发展规划管理委员会、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和各部门做好规划的咨询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平衡工作,及时纠正偏差的管理行为,从而保证规划的正确方向和有效运行。
(4)测评成效,利益挂钩。及时作好规划各阶段的检查测评工作。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各部门及个体的短期目标行为进行评估,将行为绩效与实施奖惩结合,鼓励先进,激励全体,真正提高学校组织的整体效应。
兴学强校道殊远,自当奋蹄再新程。50年,是光辉的里程碑,是新的起跑线,诗山中学正在向省一级达标学校的目标冲刺,正在向创新型的现代化学校的目标迈进。高情壮思,勇对未来。尽管征途上困难重重,但是我们有爱国侨亲的福祉恩泽,有广大校友的寸草之心,有社会各界人士的鼎立相助,有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有全体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相信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成功。
二OO七年八月
第三篇:上杭五中高分通过“福建省三级达标高中”市级评估验收
上杭五中高分通过“福建省三级达标高中”市级评估验收
4月12-13日,龙岩市教育局温寿春副局长率黄煌彩科长等评估组专家一行11人到上杭五中进行“福建省三级达标高中”评估验收。评估组专家通过参观校园、看光盘、听汇报、查阅软件材料、随机听课、现场考察场馆室、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形式,对我校创建三级达标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一致评定我校以90分通过 “省三级达标高中”评估验收。
上杭县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此次评估验收工作,陪同本次评估验收的领导有:县人民政府蓝新副县长、县教育局傅龙祥局长、临城镇黄庆锋镇长,县教育局林华春副局长等。
评估验收反馈会上,评估组对我校创建工作予以高度评价,充分肯定学校能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班子团结务实,开拓进取,管理规范,教师敬业,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强化德育工作,形成了“五线二面一基地”的德育工作网络,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学校能根据生源实际,强化“体艺”特色创建,成效显著;强化学校内涵发展,校容校貌和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专家评估组希望学校要认真学习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围绕新课程理念,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凝练办学理念的内涵;建立健全落实发展规划的目标责任机制,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如期实现。
此次达标学校评估验收的高分顺利通过,给予上杭五中全校师生极大的鼓舞。目前,全体“五中人”决心上下一心,同心同德,树立科学发展观,创新学校管理体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真正把上杭五中建设成为让人民满意的优质达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