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庐山野外实习报告
湖 南 文 理 学 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地理科学专业
庐山野外实习报告书
地理科学09101班 * * * 学号:**************
2010-11-21
一、实习目的
1、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2、观测、分析庐山:地质条件与特征;地貌特型、特征、成因;气温、气压、湿度、风等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及气候垂直分布规律、成因;植物、土壤分布规律、成因;庐山——鄱阳湖水文特点和成因等。
二、实习时间
2010年11月中旬,共5天
三、实习地点
世界地质公园——庐山
四、实习路线
1、西谷—飞来石—如琴湖—锦绣谷—天桥—仙人洞—花径
2、博物馆—芦林湖—含鄱口—植物园—五老峰—三叠泉
3、庐山会议会址—三宝树—乌龙潭—铁船峰—龙首崖—天池
4、北门—望江亭—小天池—气象万千
五、实习内容
庐山的地质基础;庐山的构造地貌、谷地地貌、冰川地貌等;庐山的垂直山地气候;庐山的河流袭夺等水文特征;庐山的土壤分布规律;庐山的植被等。
平方公里。由于庐山所处在亚热带地方,土质潮湿肥沃,气候湿润,有利各种植物发育。因此,在这广袤的300平方公里土地中,生长植物3000多种。概括说来,山上山下植物分布有亚热带竹林,有热带常绿阔叶林,有温带落叶阔叶林,有寒带针叶林,以及一般灌木林、混交林,同时夹杂野花野草。形成竹木茂盛,花草芬芳,郁郁葱葱,好个植物荟萃之所以成为胜地,也与植被的功绩分不开。如此茂林修竹,不愧为幽雅翠境。
2、庐山的地质概况
庐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它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峨的孤立形山系。但是在上升之前它曾经也经历过了沉降的过程。大约在10—23亿年前,即前震旦纪——二叠纪时,本区处于浅海至滨海环境,并发生缓慢的沉降,沉积物厚达5000米,沉积岩层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等。当然在总的沉降过程中,也有几次的上升,过程如下:前震旦纪——吕梁运动上升为陆地,——后下沉——晚奥陶世上升——后下沉——志留纪末至泥盆纪早期上升(加里东运动)——泥盆纪中期至二叠纪下沉。中生代燕山运动时,从上二叠纪至白垩纪庐山发生断裂上升而成为陆地——晚白垩纪庐山周围断裂下沉接受沉积,沉积物厚达数百米——第三纪历史地区微弱上升——第四纪直到现在强烈上升,并使庐山成为断块山,山体受到剥蚀,但是庐山周围相对下沉,而且产生鄱阳湖。庐山断裂上升量最大是在山体的中南部,向东北方是西南方递减,所以庐山的高度也同样中南部喂最高。庐山的地层 本区地层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庐山主要由震旦纪及前震旦纪地层组成,山体中部出露最宽向东北部和西部收敛,以九奇峰,仰天坪一节为界,庐山地层分为南、北两部。南部主要由出露前震旦纪双桥山群,庐山最高峰汉阳峰为前震旦纪喷出交流纹岩组成,因受风化,故呈圆浑状,北部出露震旦系统南沱组。庐山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地貌、地质剖面。地质公园内发育有地垒式断块山与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第四纪冰川地层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层剖面。迄今为止,在庐山共发现一百余处重要冰川地质遗迹,完整地记录了冰雪堆积、冰川形成、冰川运动、侵蚀岩体、搬运岩石、沉积泥砾的全过程,是中国东部古气候变化和地质特征的历史记录。庐山具有
大,各气候要素垂直变化明显,形成在东亚季风气候下控制,由600-800m以下中亚热带,渐变成900-1100m以下山地暖温带气候,900-1100m以上山地温带气候,三个不同气候带组成的山地垂直气候带谱。山地气候,主要表现在辐射、气温、降水、云雾、湿度、风等气候要素,随山地海拔高度的变化。
庐山山地中的谷地,受周围山地的阻挡,谷内气流很难与其上自然大气交换,因此谷内气温较同海拔其他地方高,晚上冷空气下滑,气温又较同海拔其他地方低,谷地气温日变化、日较差大。山麓区域的江西(九江、星子)一带平原地区,因广袤的一马平川大地,冷暖气流运移不受任何制约,加之运送水汽的众多河流水系和东部海域水汽的运输,使该平原地区具有春季春雨、初夏梅雨、盛夏酷暑、秋爽干燥、冬季雨少的气候特征。
坐落于鄱阳湖边的星子县受到了水域对其气候的明显调节作用,出现了水域小气候现象。因此,星子夏季(迎风面)气温增高不明显,冬季(背风面)受山地作用,出现明显的焚风效应和水域的双重影响,本应增高的气温不明显。
总体来说,庐山气候的分布特征是多种气候类型集聚一地,并存在明显的垂直带与水平气候带特征。
(2)降水分析:庐山地区的降水主要是考降水的补给,在空间上,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在1000-1100m的海拔达到了最大(牯岭的海拔是1165m),然后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逐渐的减少。
在季节分布上,牯岭地区4-6月占到了全年的44%,夏季明显大于冬季。降水多而蒸发少,其中,在10月份牯岭地区的蒸发量与降水量达到了平衡。(3)云雾:庐山因大气降水导致气温偏低,更有利于水汽产生凝结,在有利地形的配合下,在山地上部可以形成壮观的云海和云雾.牯岭地区每年的有雾日达到了188天,而山下的九江和星子分别只有8天和4天。
(4)庐山地区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庐山独特的气候条件保证了庐山牯岭镇的正常生活所需,同时也为庐山的旅游开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A.水资源的利用:由于庐山牯岭地区降水丰富,相对于蒸发量而言几乎各月都有结余,所以使庐山水库大量储水成为了可能,保证了居民和游客的生活用水等。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水体受到的污染还是不容小觑。
B.特殊景观的形成:庐山较低的气温有利与水汽的凝结,形成了壮观的云海和云雾,1000m以上的庐山经常突兀于云雾、云层之上,云海或波浪翻滚,或顺着斜坡迅猛下滑形成云瀑布。C.旅游和度假:庐山山体由于海拔高,夏季凉爽,7月的平均气温比山下低7度,宜人的天气给酷暑难当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旅游环境。这也是庐山别墅群发展形成的一大原因。
D.经济作物的培植:茶适合种植在阴坡,生长相对比较缓慢。而庐山阴凉的气候再加上多云雾缠绕,空气湿度比较大,光线以漫反射为主,对茶的品质相当有利,所以,庐山也以其特产“云雾茶”而著称。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庐山茶园的管理还是有所欠缺,有若干茶园被废弃。庐山茶业的管理应该以规模化生产为主。
于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目前大都为灌丛草类,母质主要为砂岩、板岩的坡积物,局部地区以风积物为主。山地棕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粘粒下移现象不甚明显,由于山地降水较多,物质有一定的淋溶,土壤呈微酸性反应,土壤代换性不高。
植被调查:
庐山处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缘,并且水热状况随山体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形成了庐山垂直地带性植被的分异。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600——800m以下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乔木层代表树种有大叶栲、石栎、青冈栎、小叶青冈栎、樟以及甜槠等常绿乔木树种,灌木层代表植物有杨桐、厚皮香、油茶、马银花、天台乌药等种类。
山地暖温带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分布范围是南坡海拔800-1100m,北坡600-900m。乔木层代表有青冈栎、小叶青冈栎、甜槠、天竺桂等常绿乔木种类以及茅栗、化香、四照花、灯台树、枫香等落叶种类。灌木层代表种有柃木、马银花、天台乌药、杨桐、厚皮香、油茶、等常绿种类以及映山红、山胡椒、钓樟、蜡瓣花等落叶种类。
山地温带落叶林:分布在庐山南坡海拔1100m以上,北坡900m以上。乔木层代表有茅栗、四照花、灯台树等等,灌木层代表种有满山红、映山红、胡枝子等。
植被开发利用或保护问题分析:庐山是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复杂、植被垂直带谱较完整的一座山地。庐山80%的山体都被植被覆盖,自然环境优美,成为著名的观光、疗养胜地。
在庐山的植被开发和保护问题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A.尽量不破坏已存树种,保持当地的物种多样性和完整性,在有特殊需要引进新物种时应该充分考虑其与当地物种的竞争等生态关系。完善相关管理政策,建立保护区,加强管理,经济开发与保护植被相结合。
B.利用植被资源发展旅游资源,例如著名的“三宝树”、月照松林景点等。但是在景区的植被种植中要注意植株的选择和植株种植密度等,不仅要考虑植被与环境的结合,也要考虑游客的心理作用。
C.特色产业庐山云雾茶的生产。利用当地特有的气候资源合理发展茶业,通过有效的科技投入获得较好的经济回报,并将其做成庐山的品牌产业。
5、庐山的开发利用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以南,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附近有京九铁路经过,交通便利,靠近发达地区,经济距离较近。庐山
0第二,庐山风景区的交通能力也有待提高。虽然有京九线的通过,也有一个小型机场,可以带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游客。但是在庐山风景区,交通能力还有待提高。许多人坐火车容易在庐山站下,其实,要走大门的话就要在九江站下。这一点没去过庐山的人就会走冤枉路,应该说明。还有就是在庐山风景区的交通基本靠的士,没有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其他交通工具,造成的士的垄断地位,使得游客交通费用提高,破坏了对庐山的美好形象。这一问题导致了庐山地区出现了大量的拼车现象,安全问题又值得注意。
第三,庐山风景区的景区管理和旅游市场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的环节。商品交易市场不够规范,缺少一些规模比较大、信誉好的经营土特产产品、纪念品的超市,摆地摊的数量、规模较大。对物价管理也不够严格,相当数量的小摊小贩和店主乱开天价,比如7块钱一包的方便面,4块钱一碗的饭„„而且还存在缺斤少两的现象,使一部分游客受骗上当。在旅游景点旁边,还有相当多的农民网着一兜石蛙特产在叫卖,这与作为佛教文化浓厚的庐山极不相称,而且也败坏了游客的兴致。不仅如此,在许多比较好的让旅客留影的景点都被人强行霸占,要照相的话就只能让他照,10元到100元一张不等。景区的管理应该加强。这些事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是它直接影响了游客的旅游的兴致,而且也降低了游客对庐山的好感度。而且有时候细节决定一切,这些细节就能帮你从其他的景区当中脱颖而出,受到游客的青睐。
第四,庐山风景区存在污染问题。庐山管理局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问题,但庐山的污染问题还是不容忽视的。无论是作为饮水用的芦林湖还是风景观光的如琴湖,岸边的垃圾还是随处可见。由于基础设施不足,加上游客剧增,不仅加重了污染问题,也使游客感到失望。为此庐山管理局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可以立定一些条例惩戒游客破坏环境的行为,达到环保的功效。庐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的问题,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破坏环境。不能盲目的毫无限制的让游客游览,而应有计划的控制人数,使之与庐山地区的环境承载力相符。要知道,破环境就是破坏庐山的长远利益,要懂得高瞻远瞩,做好庐山风景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使庐山的旅游开发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五,庐山管理局还应该努力提炼自己的旅游特色精品,通过多渠道加强对重点客源地的宣传,主要是海外客源市场,尤其是港澳台以及国外的华人、华侨市场。把自己推向国外。
七、实习总结与收获
庐山的自然美景,孕育滋养了庐山丰富的历史文化,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庐山作为天下名山的独特的魅力。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
第二篇:庐山野外实习报告
庐山旅游资源野外实习报告
甘露学号:08380105
庐山又称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北部的九江市南部,西北濒临长江,东南紧靠鄱阳湖,整个风景区的面积有302km2,外围保护地带面积约500km2。从成因上看,庐山是一座典型的由于断裂抬升作用的地垒式断块山,山体平面呈肾形,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主峰大汉峰海拔1473.8m。全山自古命名的山峰有271座,群峰间散布着26座冈岭、20条壑谷、16个岩洞以及22处怪石,此外还有22条瀑布、18条溪涧和14处湖潭。自古以来庐山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一向都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说法。
第一次的野外实习,初次到达庐山,颇感兴奋,这五天,我们参观了庐山的大部分景点。第一天,我们乘车到达庐山底,换车上山,蜿蜒的盘山公路,这可有点苦了晕车的同学了,要到达1000多米的山上,这中间有几百个弯道。沿途风景很美,在山腰上往窗外看,像一直在重复一个弯道,远处的雾渐变的清晰。
庐山的地理位置优越,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庐山尤以盛夏如春的凉爽气候为中外游客所向往,是国内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区和避暑游览胜地。交通条件也比较优越,中小型的客车,都能比较容易上山,庐山物价虽有点高,但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在山上,食、住(山上的酒店、宾馆、餐馆都比较多的)行(山上有许多共有人使用的环保车,价位稍高)、游(山上有许多的景点,可以尽情的游)、购(不管山上还是山下都有许多特产专卖店,庐山的著名特产是一茶三石:云雾茶、石鸡、石鱼、石耳)、娱(在山上,你也能逛街,有许多店铺,游娱结合)方面都能基本满足你的要求。
庐山有一系列北东-南西的断裂作用上升后形成的断块中山(海拔1000m至2000m)。整座山体由褶皱、断层和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并且还存在仍有争议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总的来看,庐山属断块山构造地貌、冰蚀地貌、流水地貌三位一体的复合型地貌景观。不同的地质形成不同的地貌景观,拥有不同的科学考察价值。
牯岭街市是我们到达庐山山顶的第一站,牯岭是庐山风景区的中心,是一座海拔1167米的公园式的美丽繁荣的独特的“云中山城”。牯岭街三面环山。一面峡谷,东为大月山,西有大林山。南为牯牛岭,北临剪刀峡豁口。站在街心公园。可以眺望九江古城、长江玉带,为休闲、消遣、娱乐的理想场所,也常是庐山旅游者的首到之地。旅客可在此安排住宿,选择游览路线,选择导游团体等一系列活动,既为即将游览做准备,又解决了食宿的后顾之忧。
流水地貌,庐山除了几条规模不大的河流外,景区内还有几个人工湖,如如琴湖、芦林湖。芦林湖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海拔1040米的东谷芦林盆地,故又称东湖。去芦林湖的路上,一路密林蔽日,树干高耸挺拔,行走在其间,颇感凉爽。在二三百万年前,庐山处于第四纪冰川期,当时这里是庐山最大的屯积冰雪的谷地。芦林湖四周群山环抱,苍松翠柏,景致优美。毛泽东生前曾多次于湖中击水畅游。
在庐山三宝树风景区,有着匡庐瀑布群中以秀美纤柔为其特色的两个瀑布——黄龙潭瀑布和乌龙潭瀑布。被人们喻为好运潭与晦气潭。关于黄龙潭、乌龙潭两瀑,民间流传着一个白龙和黄龙的神话故事,分别住在乌龙洞与黄龙洞里,黄龙,兴风作雨,祸害百姓。白龙,温驯善良,造福生灵,好运潭与晦气潭的由来也和这个故事有关吧。
飞来石是属于冰渍地貌,对于冰川地貌,1947年李四光先生在其专著的《冰期之庐山》一书中提出庐山地区在第四世纪更新时曾出现过三次冰期,形成了包括冰蚀地貌(如剪刀峡)、冰渍地貌等在内的众多的遗迹。但也有不少学者持不同的观点,认为庐山海拔过低,不应出现冰川。
在游览的最后几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三叠泉,位于九江市庐山东南九叠谷。距九江市26公里。是集险峰怪石、飞瀑流泉为一体的山丘型旅游地。在庐山一直有这样的一句话,“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 三叠泉瀑布汇集五老峰、大月山诸水,循着天工琢成的三级“冰阶”断崖折叠而下,故名,亦名三级泉、水帘泉。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落差共150多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三叠泉气势磅礴,无比壮丽,自古有“匡庐瀑布,首推三叠”,号称“庐山第一奇观”。庐山上,还有九叠屏、玉川门、铁壁精舍等许多的景点,但是一路上只顾着爬楼梯,这些经典并没有太过留意,还有点遗憾呢。1996.5月三叠泉还是联合国专家组的考察庐山的第一个点,联合国专家桑赛尔博士那时说,“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景观之一。”
高山上的气候是非常独特的,庐山地处亚热带季风区,面江临湖,再加上东亚季风环流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特色。并且,庐山又是一座中山,山高谷深,还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庐山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这是庐山又一优越条件。节令特色:春迟、夏短、秋早、冬长。相传白居易任江州(即今九江)司马时,在山下九江等地桃花已凋落的暮春时节,登上庐山游览,看到这里桃花盛开,感慨不已,便写下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著名诗句。庐山的气候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要低,降水量也要多,在庐山上的五天里,有三天都在下雨,雨量并不是太大,给人一种非常凉爽的感觉,感觉像回到了春天的温度。在山中穿梭,走在山里的公路上,常说庐山上365天有200多天都可能是雾天。也许刚刚还是晴朗无云的天空,不一会便会是漫天大雾。一阵一阵的雾气很大,也很凉,冲散了身上爬山回来的那股热,冲掉了那股疲乏··· 周边的每一棵树,每一棵草,每一片叶都披上了雾的袈裟,似能将一切净化。山上的绿色植物生长的都很旺盛,树木枝叶繁茂。也跟这独特的气候有关吧。
庐山云雾,是庐山一大美景,站在山崖边上,一团团的云雾迎面而来,远处的云雾仿佛翻滚在天空这片云海中的浪涛。明代学者黄棃洲在《庐山游记》中说到:“庐山之奇莫若云,或听之有声,或嗅之欲醉,团团然锐若絮,蓬蓬然如海。”这应该是对庐山虚无飘渺,瞬息万变,壮观诡谲的真实写照。这一景观有独特的艺术欣赏价值,也有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庐山云雾变换,想品尝一番从含鄱口俯视鄱阳湖的感觉。那团团云雾扑卷而来,却望不清鄱阳湖的壮观美景。身处在云雾之中,不识庐山真面目,仰起头,现在似乎还能感觉到那股凉意。高峰深壑孕育了不息的云雾,云雾笼绕又与峻峰险谷相依相偎,云雾对于庐山是不可或缺的组合。云雾笼罩下的美,是朦胧美,还是觉得能净化一切。我也做了回庐山客!
第三篇:庐山野外实习报告
庐山野外实习报告
1、实习时间:2007年11月9日至2007年11月11日
2、实习目的: 1.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2.认识土壤的地理分布规律及其野外观测技
3.认识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和常见植物的识别
4.认识常见地质现象和岩石、矿物的野外的识
5.认识常见地貌类型,掌握其特征和形成的原因
3、实习路线:11月9日牿岭—飞来石—如琴湖—锦绣谷—天桥—仙人洞—龙首崖
11月10日 牯岭—女儿城—含鄱口—三逸乡冰窖—五老峰—庐山植物园
11月11日 牯岭--大月山水库--剪刀峡--好汉坡
一、庐山概况: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长约25公里,宽约20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牯岭街1167米,高出四周平原约1440米,属中山类型。庐山的地形成因是断裂隙起的断块山,周围断层颇多,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规模较大,由于这种断层块构造而形成的山体,故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千姿百态,山地的周围则满布着断崖峭壁,峙谷幽深。
庐山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类型,有地质公园之称。庐山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基地和宗教中心。1996年12月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庐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
一、全国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我国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是世界级名山。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由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亚热带山地气候特征,土壤和植被垂直分带明显等特征,也就成为了一个各高校都首选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地点。
二、庐山地质概况
(一)庐山的形成
庐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它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峨的孤立形山系。但是在上升之前它曾经也经历过了沉降的过程。大约在10—23亿年前,即前震旦纪——二叠纪时,本区处于浅海至滨海环境,并发生缓慢的沉降,沉积物厚达5000米,沉积岩层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等。当然在总的沉降过程中,也有几次的上升,过程如下:前震旦纪——吕梁运动上升为陆地,——后下沉——晚奥陶世上升——后下沉——志留纪末至泥盆纪早期上升(加里东运动)——泥盆纪中期至二叠纪下沉。
中生代燕山运动时,从上二叠纪至白垩纪庐山发生断裂上升而成为陆地——晚白垩纪庐山周围断裂下沉接受沉积,沉积物厚达数百米——第三纪历史地区微弱上升——第四纪直到现在强烈上升,并使庐山成为断块山,山体受到剥蚀,但是庐山周围相对下沉,而且产生鄱阳湖。庐山断裂上升量最大是在山体的中南部,向东北方是西南方递减,所以庐山的高度也同样中南部喂最高。
(二)庐山的地层
本区地层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庐山主要由震旦纪及前震旦纪地层组成,山体中部出露最宽向东北部和西部收敛,以九奇峰,仰天坪一节为界,庐山地层分为南、北两部。南部主要由出露前震旦纪双桥山群,庐山最高峰汉阳峰为前震旦纪喷出交流纹岩组成,因受风化,故呈圆浑状,北部出露震旦系统南沱组。
(三)庐山岩石的类型和特征
庐山的岩石主要有两种类型:沉积岩和变质岩。
1、沉积岩:沉积岩主要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其中,砾岩最为常见。在环湖路的芦林冰碛泥剖面中,砾岩居多,大小混杂,但磨圆度均较好。其构造有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主要受河流和风力作用影响而形成。
2、变质岩:庐山的变质岩主要由沉积岩经过区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石英岩、板岩、片岩、片麻岩、角闪岩等,片岩居多。其结构有等粒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等,构造多为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块状构造,特点是呈块型或片型,片岩层理分明。
三、庐山地貌概况
庐山是由北东——南西走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呈肾型,中部宽向东北是西南逐渐收窄。山体内的褶皱、断层、个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此外,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
(一)构造地貌
庐山主要是在中生代燕山期形成,组成庐山的地层由沉积到剥蚀。庐山的构造、岩性和新构造运动对山体及次一级地貌的形成起着控制作用。主要构造为东北——西南方向即褶曲的延伸方向,受来自西北——东南的挤压力。完成后,内力作用见效,外力作用增强,从燕山运动到新构造运动,主要受外力作用,既破坏又建设。庐山大致从九奇峰——仰天坪一线为界,分为南北两段。九奇峰一带发育一系列逆掩断层,同时又受岩性影响,在地貌上出现奇峰林立,谷岭相对的现象。
由构造(褶皱和断层)所控制的山脊主要有5列,由南向北,高度逐渐降低,山脊之间为谷地,主要有4列,山脊和谷地平行排列,而且均作北东——南西走向。
1、褶皱构造地貌分述如下:
(1)五老峰单面山:它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断层陷落于山南,平均高1358米。(2)大月山背斜山: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构造控制,走向北东——南西,主要由石英岩组成。高1453米。
(3)虎背岭单面山:它是虎背岭倒转背斜背翼断馅厚残留的南翼,成为单斜层及单面山。(4)东谷(又称中谷):莲谷向斜谷,受牯岭向斜所控制,位于女儿城北侧,两谷地本来向同一方向延伸,但因为受剪刀峡断层的错东的错东影响,故使莲谷向东北倾斜,而东谷向西南倾斜。(5)王家坡向斜西北为大马颈背斜:大马颈向西南延伸为虎背岭背斜。虎背岭背斜与东谷向斜之间发育了与大校厂相应的西谷次成谷和牯牛岭次成山。
2、断层构造地貌分述如下:
(1)虎背岭断层崖地貌:它是因虎背岭北侧的莲花洞大断层把虎背岭错开,使北翼断落而称,该断层崖在石门洞和莲花洞一带高达1000米,向东北方和西南方降低,断层崖呈阶梯状,如好汉坡一带呈二级阶梯。
(2)五老峰断层崖地貌:因庐山正断层切过五老峰背斜南翼而呈。它在秀峰、海会一带崖高1000米,向东北方递减,断层崖亦分2~3段,断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许多垭口,所谓五老峰就是五大垭口之间的山峰。
(二)河谷地貌
发源于庐山的河流,主要是循软弱岩层和在地质构造发育,其流向主要是北东——南西,其次是横切构造的而较新发育的河流。它们流向大都于上述流向垂直。河谷的形态十分特殊,这就是上游宽谷,下游为峡谷,两者之间出现裂点和瀑布
1、宽谷:多发育在软弱岩层之上,于地质构造相适应,且与岩层走向一致,谷宽而浅,谷地内覆盖着第四纪堆积物。宽谷的高程,在山的中南部最高,向东北降低,如仰天坪:1260米~1300米;七里冲:1100~1250米;东谷、西谷:900米~1100米;天梯:400米。
2、峡谷:表示第四纪地壳上升,河流强烈下切而成。峡谷谷坡陡峭或阶梯状。纵比降较大,多裂点和瀑布,表示幼年期河谷特征。如庐山西侧的石门涧,它是东谷和西谷的下游,在长约4~5公里范围内,高度下降800米。
3、瀑布:由于溯源侵蚀作用,即流水向沟谷源头侵蚀,随着侵蚀作用不断加强,侵蚀面不断后退,转折点坡度变大,水流到次便会形成跌水,形成瀑布,如三叠泉瀑布、大口瀑布。
河流袭夺1.东谷支流袭夺河:该小河切穿插女儿城山岭,袭夺了大校场河上游,使大校场河上游原来向南西流入芦林盆地的,现向北西流入东谷,流向大校场段的为断头河,女儿城段的为反向河,因为侵蚀基面高低差异和分水岭两侧岩性不同导致在发生袭夺过程中分水岭外移,袭夺点附近谷地走向急剧转折形成袭夺湾.造成汉口峡.大校场因为发生溯源侵蚀致使源头不断后退。
河流袭夺原因分析:庐山上升之前,山体内的河流已发育为成熟的老河谷阶段,即河流循软弱岩层发育和沿岩层走向(作北东向或南西向)流动。当山体上升后,新出现的北西向或南东向河流溯源侵蚀,由于它的流程短和纵比降大,故袭夺了北东——南西流向的河流。
2.锦秀谷袭夺河:西谷原来由虎背岭南侧向南西流入石门涧,但在天桥附近被向北西流的锦秀谷袭夺,因此流向锦绣谷的为袭夺河,由虎背岭南侧流向石门涧的河流为被夺河,其中流向锦绣谷的为逆向河.从天桥到石门涧段的为断头河.河流袭夺原因分析: 花径风口段河谷是西谷自然延伸部分,谷内堆积物又与西谷相似.在天桥处形成裂点, 在裂点以上为宽谷(西谷),以下为峡谷(锦秀谷).(三)冰川地貌
庐山是存留第四纪冰川遗迹最典型的山体:大坳冰斗、芦林冰窖、王家坡U形谷、莲谷悬谷、犁头尖角峰、含鄱岭刃脊、金竹坪冰坡、石门涧冰坎、“冰桌”鼻山尾、羊背石、冰川条痕石„„海拔800~900m的网纹土这都是冰川地貌的有力证据.冰碛物的特点:1,成分主要是砾,砂,粉砂,粘土.2,结构疏松,粒度差距大.3,缺乏分选,不显层次.4,砾石磨圆度差,多成棱角型或次棱角型.5,表面常有擦痕,刻槽,压坑,压裂和磨光面.6,石英砂粒棱角尖锐,表面有贝壳状断口.7,内部的孢粉是寒冷型.下面是几处主要的冰川遗迹 a.王家坡U形谷:冰川在谷底流动中,侵蚀和掘蚀所塑造的谷地形态。谷地宽而两坡陡,横断面呈U字形。是庐山U形谷中规模较大,形态特征保存较为典型的谷地之一。谷地有震旦系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所组成,气势浩然,谷地源头高程约800米,长达4公里,谷地宽约700米。谷中有著名的王家坡双瀑。
U形谷成因:由于冰川过量下蚀和展宽形成的两侧一般有平坦谷肩,横剖面近似U形,其谷底岩性差异大。b.大坳冰斗:冰川源头屯积冰雪的小型凹地,呈圈椅形状,后壁陡峻,一面开口。大坳冰斗,是鉴定冰川遗迹的重要标志之一,位于大月山东北角,由震旦系南沱组片麻状含砾石石英岩所组成,冰斗长300米,宽250米,深约100米,斗底高程1200米。
冰斗成因:雪线附近山坡下凹部分多年积雪斑边缘的岩石,因冻融作用频繁而崩解为岩屑,并在重力和融雪径流共同作用下搬运到低处,使积雪斑后缘逐渐变陡,雪线下的地面则逐渐蚀低地成为雪蚀洼地,积雪演化为冰川冰后对底床的刨冰作用使洼地加深,并在前方造成坡向相反的岩槛,同时后缘陡壁受冰川拔蚀作用而后退变高。
c.含鄱岭刃脊:是较为典型的岩地貌景观,海拔1286米,长约1250米,由震旦系南沱组长石石英砂岩夹砂粒所组成。岭脊如刀刃,两坡陡峻,形态似鱼脊。
d.犁头尖角峰:因冰体啮蚀山坡,使山峰形成金子塔形而称为角峰。海拔1328米,峰体苍劲,形如铁犁,挺拔俊俏,构成特有的孤峰地貌景观.刃脊和角峰成因:刃脊和角峰是在冰斗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前者是谷坡冰斗壁后退的结果则使山脊形状锋锐,后者是相邻而朝向相反的谷源冰斗壁后退形成的极尖峭。
e.芦林冰窖:冰窖是山谷冰川的发源处,是屯冰的基岩洼地。芦林冰窖地貌上称为芦林盆地,发育于震旦系南沱组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之上,底部有冰物沉积,长约1300米,宽约750米,呈椭圆形洼地,现为芦林湖。湖水清澈,湖畔浓荫馥郁。
f.石门涧冰坎:L长约3000米,宽200余米,谷地呈槽状,亦是冰川谷。在其出口处,由基岩及其上覆的冰积物组成一横亘于谷中的门槛,形成冰坎地形。石门涧,水系发育丰沛,有急湍奔泻的石门涧瀑布。
1、冰蚀地貌
(1)、冰斗:大坳冰斗等。(2)、冰川谷:大校场等。(3)、羊背石:如琴湖旁的羊背石。(4)、冰窖:东谷等。
2、冰碛地貌
(1)、终碛垄:如花寺内。(2)、侧碛:如裁缝岭侧碛。
(3)、漂砾:如西谷的“飞来石”。三.气候概况
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气候状况受到大范围气候状况的制约,具有鲜明的季风气候。以牯岭为参照系,年平均气温为11.5℃,比同纬度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低5~6℃,与北京年平均气温11.6℃几乎相等,这相当于牯岭纬度向北推移10°。盛夏时,长江中下游河谷和鄱阳湖盆地一片热浪,而庐山虽处于这片夏热中心,却与“长江火炉”形成鲜明对照。牯岭7月份平均气温为22.6℃,比山下九江、星子低7℃,这与自由大气气温垂直递减(0.6℃/100米)基本相符合,在相同天气状况下,夏日午后最热的时刻,牯岭气温比九江低10℃,比星子低7.8℃。牯岭极端最高气温只有32℃,故而有“清凉世界”的美誉。有趣的是,牯岭的英译文Kuling便是从英语Cooling(清凉)一词演变而来的。庐山是一座中山,与周围平原地区相比较,却具有山地气候特色,表现出夏短冬长,春迟秋早的四季特色。牯岭的四季,同山下九江、星子相比,夏季短85天,7月进初夏,季节开始落后一个半月,“走走过场”便悄然而去了;冬季早早“叩响山门”,提前一个月来临,延后一个月迟迟不愿结束,冬季几乎比山下长两个月;春季姗姗来迟,三月桃花四月开,明媚的春光常常伴随着云雾,使春光神“半抱琵琶半掩面”;天高云淡的秋季,云雾偏少,显现庐山真面目的机会增多,和九江,星子相比,秋季的来去都提前一个月左右,而秋季的长短差别不明显。冬日的庐山,仿佛是耸立在江湖间的一座琼岛。牯岭1月份多年平均气温为-0.1℃,极端最低气温,也曾在水银柱-16.8℃的刻度上停留过。四, 植被概况
庐山由于山地自然条件的复杂性,许多植物比平原更有条件保存下来。为保存古老类型,如鹅掌楸、擦木、大血藤、紫树等和引进新的植物种类,提供了有利条件。早在本世纪之初,中国植物学奠基人之一的胡先啸教授,便对庐山的植物社会进行过调查;秦仁昌、陈封怀等教授也相继作过研究。他们三人于1934年在庐山建立了中国第一座正规的、供研究的植物园--庐山植物园。从国内外相继引种3千余种植物,总数达到3000余种。
庐山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东部常绿阔叶林亚区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植被上显示出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过渡特征。庐山植物有两大特色:一是杜鹃花种类繁多,植物园已建成拥有300余种杜鹃花的国际友谊杜鹃园;二是裸子植物丰富,植物园拥有裸子植物260余种,被称为松、杉、桧、柏的活标本园,为中国之冠。
庐山植物区系中,中国特有成分,目前已知的主要有:青钱柳、大血藤、八角莲、鹅掌楸、血水草、牛鼻栓、杜仲、喜树、香果树、长年兰等。其它残遗种,裸子植物中有银杏、金钱松、柳杉、三尖杉、粗榧等;被子植物中尚有连香树、枫香、玉兰、糙叶树等。从以上概述,可以看出庐山植物区系成分丰富、起源古老和南北植物区系成分交汇过渡特征。
庐山植被的分布规律
庐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顶的分布规律是:常绿阔叶林——常绿及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根据庐山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垂直带)
1、夏长冬短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环境温暖湿润是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为水平地带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山地的延伸部分。分布于海拔700米(西北坡)或800米(东南坡)以下,占有最大的垂直幅度。
2、夏短冬长的暖温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分布在海拔1000或1100米以上。这里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
3、夏长冬短向夏短冬长的过渡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分布在海拔700或800至1000米(西北坡)或1100米(东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两种植被类型之间的过渡带。目前在黄龙潭、黄龙寺、碧云庵等地和沟谷陡坡处有天然的次生林分布。个人对庐山植被的开发利用:
庐山是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复杂、植被垂直带谱较完整的一座山地。许多学者对庐山植被垂直分异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但至今仍存在一些分歧。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山地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段,其地带性植被的类型和植被垂直带的性质。这一地段,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植被面目全非,除极少数地段有次生林分布,其余或沦为次生灌丛和草甸,或为黄山松林所代替,为正确划分植被垂直带谱带来了许多困难.“匡庐高起嶙峋,翠拥连峰倚断云”。庐山的秀美,离不开她那丰茂的植被,那暮春悦人心目的新绿,盛夏如潮似梦的花云,金秋染尽层林的霜叶,严冬傲雪竞翠的青松。—庐山的茂密的山林植被,是庐山景色秀丽、水源丰沛、气候凉爽的命脉所在,被作为庐山八大景观资源的重点之一,加于保护、加于开发。植物园植被
11月10日下午,我们来到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庐山植物园,是国我著名的亚高山植物园。它的创建为庐山的植物区系增加许多外来成分,为中国的植物科学研究增添了一支生力军,也为庐山平添了一道风景。下面是植物园实习后几大类的概况
1.杜鹃类:光枝杜鹃,桃叶杜鹃,大白花杜鹃,广福杜鹃,四照花(四照花科),云南山茶花(山茶科)2.温室类:地木耳(一种蓝藻,雨季林中长出,作鲜食凉菜)金琥(墨西哥,仙人掌科)剑麻(美洲热带,龙舌兰科)芦荟(印度,百合科)花叶芦荟(南非,百合科)翁柱(墨西哥西,仙人掌科)霸王鞭(印度,大戟科)马齿苋树(巴西, 马齿苋科)量天尺(墨西哥,西印度,仙人掌科)点纹蜘蛛抱蛋(华南,百合科)圆盖荫石蕨(华南,华东,西南,骨碎补科)旱伞草(印度,马达加斯加,莎草科)瓶儿花(墨西哥,茄科)大花栀子花(中国,茜草科)袖珍椰子(墨西哥,棕榈科)茄色三角花(巴西,紫茉莉科)3.茶树类:连香树(中国,日本,造园树种,连香树科,2级)黄枝油杉(山西,贵州,用材,松科)台湾松(台湾,优质用材,杉科,2级)大理罗汉松(云南,观赏,罗汉松科)海南粗榧(海南,优质用材,三尖杉科,2级)红桧(台湾,日本,北美,珍贵经济用材,柏科,2级)红皮糙果茶(广西,广东,福建,香港,油料,观赏,山茶科,2级)厚皮香(中国,日本,柬埔寨,工业原料,山茶科)虎皮楠(江南,朝鲜,日本,交让木科)木犀(西南,木犀科)秤锤树(江苏,观赏,安息香科,2级)青钱柳(长江以南山谷林中,制茶,胡桃科)枸骨(长江中下游各地,观赏及药用,冬青科)乐东/南拟单性木兰(中国,观赏,优质用材,木兰科,3级)白豆杉(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科研用材,红豆杉科,2级)
4.蕨类:a.薇菜(紫萁科,分布中海拔阴凉树下,一般药用,食用)b.金星蕨科(金星蕨,延羽卵果蕨)c.鳞毛蕨科(镰羽贯众,黑鳞耳蕨,华东复叶耳蕨,假黑鳞耳蕨)d.水龙骨科(线蕨,庐山石韦,石韦)e.卷柏科(江南卷柏,细叶卷柏,伏地卷柏)f.碗蕨科(溪涧碗蕨)g.凤尾蕨科(井栏边草)
五、土壤概况
庐山土壤形成因其独特的形成过程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形成类型多样的土壤。据庐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常绿阔叶林的植被条件,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和黄壤。但是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生物、气候依次变化,土壤类型也依次更替,呈现出垂直地带性的特征。另外,许多隐域吐,像草甸土、沼泽土、水稻土、石质土等在庐山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从庐山的地质基础来看,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使庐山沿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1000~1400m的山地,奠定了当前庐山土壤垂直地带性的基础。另外,庐山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各种类型多样的地貌形态。这些都是构成了庐山土壤形成的基本条件。庐山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变化,深刻地制约着植被地垂直分布,因此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带的更替,由于植物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并且影响到土壤结构以及保湿和保持养分的性能,所以庐山植物的分布垂直分布特征直接影响到土壤的形成。庐山的局部地貌和水文状况使得局部地区土壤发育,形成一些非地带性的土壤。如五老峰一带,地势高,山峰陡峭,在岩石缝隙中,因排水不畅,且风蚀作用微弱,从而发育成石缝土。在溪边和湖滨平地地区,因地下水的影响,往往形成草甸土。
土壤类型及其属性是与成土的自然条件紧密相关的,人们通常把气候、母质、地形、生物和时间作为土壤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即五大成土因素,庐山的土壤与上述成土条件相适应,具有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
一.现将主要土壤的形成和有关特性分别简介如下: 1.红壤
广泛分布于山麓地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以及灌丛草本。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残积--坡积物。2.黄壤及山地黄壤
黄壤分布于山麓地形较低平的部位,或发育在粘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质上;山地黄壤分布在900(800)米以下的地带,局部地区可达1000米左右,二者母质大都为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纪沉积物。3.山地黄棕壤
分布于海拔800(900)——1200米地带的各种母质上,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或灌木、草本。4.山地棕壤
分布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由于森林植被遭受破坏,目前大都成为灌丛草类,母质主要为砂岩、板岩的残积物,局部地区以风积物为主。5.山地草甸土、浅色草甸土
这类土壤分布于山地比较平缓地段,植被为茂密的山 地草甸群落。这类土壤曾分布在大月山、汉阳峰一带。非地带性土壤
1、山地草甸土
这类土壤分布于山地比较平缓地段,植被为茂密的山地草甸群落。在生长季节中,土温并不过低,草本植物生长高大而旺盛,不论地表或地下,都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因此,土壤形成的生草过程旺盛,但由于暖湿的生长季节不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有机质分解缓慢,较深的土层,积聚了大量的有机质,形成暗黑色或灰色的腐殖质层。现以大月山水库下游海拔1100米处的土壤剖面为例。野外土壤调查记录表6
2、山地沼泽土
该土类分布于地势平坦、低洼,容易积水之处,其有机质含量较高,粉砂粒含量也较高,粘粒也有一定的含量,心土常年或一年中有一段时期积水,土壤有机质分解程度较强,呈酸性反应;水解性酸较高,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3、古红土
它分布在海拔1088米处,植被为针阔混交林和灌木草丛。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庐山地壳运动抬升的结果。第三世纪来,庐山气候湿热,风化壳粘粒含量高,较粘重,挡水效果明显,水只能从土壤裂隙、植物根系流动,形成还原环境,氧化铁还原,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二价铁溶解性强,二价铁流去,颜色变淡,初步的网纹层为白色。另外,在1000多米还有网纹层,说明这是庐山在抬升过程中形成的。
六、总结
此次庐山实习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是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了东西.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无论是地质,地貌,植被,气候,土貌都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和切身的感受.在实习的过程中,老师们在专业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关怀,同学们之间的互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庐山的自然景观更是令我留恋忘返,加深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了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当然,实习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人数太多有些东西老师在讲解却听不到,建议以后能够分小组讲解.还有就是实习前线路没确定好,实习过程中没有按原先的线路进行,有点盲目.总的来说这次野外实习非常成功,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到野外实习.
第四篇:庐山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庐山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使同学们对自然地理成分(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的特征、形成机制、发展规律和空间分异规律,及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个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2、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的时间技能,使学生掌握区域自然地理调查研究的技能与技巧,并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地理专业知识的热情
二、实习时间:2012年9月16日至2012年9月20日
三、实习路线:
9月16日路线:宾馆——大校场——月照松林
9月17日路线:宾馆——庐林湖——三宝树——黄龙潭——五龙潭——电站大坝——大天池——龙首崖 9月18日路线:宾馆——王家坡——小天池 9月19日路线:含鄱口——植物园——五老峰.9月20号路线:西谷——飞来石——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
四、实习内容
一、庐山概况: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位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雄踞于江西省北部。地形走向:东西伸张,南北收缩。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长段块山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二、庐山的地貌
庐山是由北东——南西走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呈肾型,中部宽向东北是西南逐渐收窄。山体内的褶皱、断层、个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此外,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
1、庐山的冰川地貌
庐山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地貌和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十亿年前,庐山地区是浅海。中生代燕山运动,使庐山在2500万年前形成了一座独特的“地垒式断块山”。冰川地貌主要包括冰蚀地貌和冰碛地貌,这里我们主要去的是冰碛地貌:飞来石;以及冰蚀地貌:三逸乡冰窖,天桥冰溢口,锦绣谷冰川U形谷、含鄱岭冰川刃脊。
飞来石,为重叠石,属于冰桌,冰桌又称为冰台,是指在U形谷中或山麓地带聚集的巨大冰川漂砾横置于其它冰川漂砾之上的现象。西谷冰川U形谷中的冰桌,下部的巨大漂砾长8.9m、宽6.1m、高4.5m;上部的巨大漂砾长5.6m、宽4.5m、高2.9m。其位于庐山西谷上部,庐山中学附近。由于它的岩性与周围的岩石性质大相径庭,因此可以断定它是从别处通过某种作用搬运而来,才故名为飞来石。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将其称为冰桌,认为石第四纪冰川遗迹。但人们对此提出了很多疑问,其主要有三种观点:飞来石是泥石流搬运而来的呢,还是大月山发生山体崩塌搬运来的,还是第四纪冰川作用下遗留下来的?飞来石的底部为石英砂岩,其层里是岩石堆积而成的磨圆度较好,而顶部主要是石英片岩(变质岩),呈片麻状且有方向,表面有云母片;因两部分的岩性不同,可推测出两者形成的时间不同,又因在岩石上发现“丁”字擦痕和压抗这些冰川作用的关键证据。因冰川搬运能力相当的大,它能使上万吨的巨大岩石随冰川一起移动,因此能搬运300余吨的飞来石是不成问题的,故我同意飞来石是第四纪冰川作用下形成。
锦绣谷冰川U形谷:由大林峰与天池山交汇而成。因第四纪冰川作用,锦绣谷这块面向西南的山间凹地,经过冰川的反复刻切,形成了一个平底陡壁的山谷。
含鄱岭冰川刃脊:含鄱岭冰川刃脊如刀刃状,其延长方向近东西,既不与岩层走向一致,又不与任何一组裂隙面下行。北侧为三逸乡冰窖、南侧为太乙村冰坡。刃脊长1250m,高约120m,海拔1100m。北端的梭子岗刃脊是其外延部分。
芦林冰碛泥砾剖面:位于大校场冰川U形谷口的冰碛剖面,由黄棕色泥砾组成,最大砾石约3.5 m、大小混杂无分选,是4 0—2 0万年前庐山期冰川消融后的堆碛物,冰川漂砾与碎石混杂在一起。其中曾发现过冰川条痕石及熨斗石,都是冰川成因的有利证据。
2、庐山的流水地貌(河谷地貌)
发源于庐山的河流,主要是循软弱岩层和在地质构造发育,其流向主要是北东——南西,其次是横切构造的而较新发育的河流。它们流向大都于上述流向垂直。河谷的形态十分特殊,这就是上游宽谷,下游为峡谷,两者之间出现裂点和瀑布。流水地貌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种是宽谷,它包括东谷、西谷、仰天平、七里冲、大校场谷等;一种是峡谷,其主要包括石门涧、剪刀峡。两者之间夹着裂点和瀑布。这里我们主要介绍西谷 西谷,位于如琴湖湖口,海拔900-1100m发育在软弱岩层之上,于地质构造相适应,且与岩层走向一致,谷宽而浅,谷地内覆盖着第四纪堆积物,由地形中南向西北偏低。
3、构造地貌--背斜,向斜,五老峰断层崖
由构造(褶皱和断层)所控制的山脊主要有5列,由南向北,高度逐渐降低,山脊之间为谷地,主要有4列,山脊和谷地平行排列,而且均作北东——南西走向。
其中,褶皱构造主要有单面山、背斜山、向斜山等;
大月山背斜山: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构造控制,走向北东——南西,主要由石英岩组成,高1453米;
虎背岭单面山:它是虎背岭倒转背斜背翼断馅厚残留的南翼,成为单斜层及单面山。
五老峰单面山:它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断层陷落于山南,平均高1358米
断层构造主要有:虎背岭断层崖地貌——它是因虎背岭北侧的莲花洞大断层把虎背岭错开,使北翼断落而称,该断层崖在石门洞和莲花洞一带高达1000米,向东北方和西南方降低,断层崖呈阶梯状,如好汉坡一带呈二级阶梯;五老峰断层崖地貌——因庐山正断层切过五老峰背斜南翼而呈。它在秀峰、海会一带崖高1000米,向东北方递减,断层崖亦分2~3段,断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许多垭口,所谓五老峰就是五大垭口之间的山峰。
仙人洞 :仙人洞是震旦纪砂岩中的一个潜蚀洞。砂岩层面平缓,倾的劈理面,有一组陡且有一条小断层,流水沿断层及裂面潜蚀崩塌成洞。洞宽约4 m、深12 m,是道教活动圣地。我们看过锦秀谷之后,通过小路来到了仙人洞。听了老师的讲解后,我们对仙人洞有所了解:仙人洞是倾俯的背斜,形状象右手手掌倒扣下来,五个手指都很明显。它形成的原因有可能是:中间是石英片岩,比较软,容易风化,再加上人为的加工,就形成了中间的洞穴。外围是石英砂岩,比较硬,不容易风化。洞穴内还有泉水一滴一滴流下,这些泉水是裂隙式的。
4、庐山的水系及其演变
水系的形态:在构造影响下,河流流向与构造走向一致,两者相互平行,作北东—南西向,少数河流流向与构造垂直,作南东—北西向。
河流袭夺:河流袭夺的原因主要是庐山上升之前,山体内的河流已发育为成熟的老河谷阶段,即河流循软弱岩层发育和沿岩层走向流动。
绣谷袭夺河:西谷原来由虎背岭南侧向西流入石门涧,但在天桥附近被向西流的锦绣谷袭夺;2)谷支流袭夺河:该小河穿过女儿城山岭,袭夺了大校场河上游,使大校场河上游原来向西南流入芦林湖盆地,改为向西北流入东谷,造成汉口峡;3)瀑布:由于溯源侵蚀作用,即流水向沟谷源头侵蚀,随着侵蚀作用不断加强,侵蚀面不断后退,转折点坡度变大,水流到次便会形成跌水,形成瀑布,如三叠泉瀑布、大口瀑布。
三、庐山植被
庐山处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缘,并且水热状况随山体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形成了庐山垂直地带性植被的分异。
庐山植被垂直带的基本特征:
1.常绿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是庐山植被的基带,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下,占有最大的垂直宽度和面积。常绿阔叶林是这一带稳定性较大、广泛分布的植物群落。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庐山海拔800米--1100米之间,以常绿、落叶阔叶林为相对稳定的垂直地带性类型。在这一带下部和沟谷中,常绿阔叶成分往往占优势,向上和山坡则逐渐为落叶阔叶成分占优势。这一带是常绿阔叶林与落叶带之间的过渡性地带。
2.落叶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800--1100米以下,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相对稳定的垂直地带性类型,局部地方亦有针叶林--山松出现,有些地区已营造了成片的针叶林,如日本柳杉林、日本扁柏林等。
3.针叶林带:在海拔1100米以上,气温偏低,湿度较大,云雾多,风力大,所以这里出现了较为耐寒的针叶林。黄山松是本带内相对稳定的垂直地带性类型。少量的灌丛和草甸,是非地带性的植被类型。
由调查可知,庐山植物有两大特色:一是杜鹃花种类繁多,植物园已建成拥有300余种杜鹃花的国际友谊杜鹃园,如云锦杜鹃、映山红、满山红等。二是裸子植物丰富,植物园拥有裸子植物260余种,被称为松、杉、桧、柏的活标本园,为中国之冠。
四、庐山土壤
(一)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
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庐山沿着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1000~1400米的山地,为土壤垂直地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庐山在气候上处于中亚热带的北缘,这决定了本区植被土壤垂直带谱的性质;地貌和水文条件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影响到局部地区土壤发育的方向,形成某些非地带性的土壤。
(二)主要土壤类型:
1、垂直地带性土壤
①红壤:广泛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以及灌丛草本。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和残积坡积物。从红壤的颗粒组成来看,各层次间质地相当均匀,说明成土过程中有红壤化的性质。
②黄壤:黄壤分布于山麓地形比较低平的部位,或发育在粘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质上,山地黄壤分布在900或800米以下的地带,局部地区可达1000米左右。二者母质大都为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纪风积物。
③山地黄棕壤:分布于海拔800(900)~1200米地带的各种母质上,植被为常绿、落叶混交林,或灌木、草本。
坡向不同影响到各个土壤带分布的高度,如山地黄壤在南坡分布的上限在海拔900m左右;而在北坡的上限只达海拔800m左右。一般南坡高于北坡约100m左右。从湿润程度来看,南、北坡差别不大,均属于湿润型,但从热量条件来看,南坡向阳、北坡背阴,同一海拔高度,南北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南坡高于北坡。
2、非地带性土壤
①山地草甸土:这类土壤分布于山地比较平缓地段,植被为茂密的山地草甸群落。在生长季节中,土温并不过低,草本植物生长高大而旺盛,不论地表或地下,都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因此,土壤形成的生草过程旺盛,但由于暖湿的生长季节不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有机质分解缓慢,较深的土层,积聚了大量的有机质,形成暗黑色或灰色的腐殖质层。
②山地沼泽土:该土类分布于地势平坦、低洼,容易积水之处,其有机质含量较高,粉砂粒含量也较高,粘粒也有一定的含量,心土常年或一年中有一段时期积水,土壤有机质分解程度较强,呈酸性反应;水解性酸较高,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③古红土:分布在海拔1088米处,植被为针阔混交林和灌木草丛。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庐山地壳运动抬升的结果。第三世纪来,庐山气候湿热,风化壳粘粒含量高,较粘重,挡水效果明显,水只能从土壤裂隙、植物根系流动,形成还原环境,氧化铁还原,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二价铁溶解性强,二价铁流去,颜色变淡,初步的网纹层为白色。
五.实习总结
庐山的自然美景,孕育滋养了庐山丰富的历史文化,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庐山作为天下名山的独特的魅力。历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爱此山,世人赞美此山。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在这短暂的几天中我们对野外地质、地貌及气候的考察和研究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使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得知识,学会了用现实的景象来解释书本上不太理解的地貌特征,学会了怎样去利用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怎样去认识自然,怎样去判断一个山峰或岩石的形成,怎样去融入一个团体,怎样去配合团体的活动。但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没有仔细分析当地岩石的组成和整体的冰川运动作用,实习时间过短等。
安庆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地理科学
第五篇:庐山野外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庐山地区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
报告书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班级B1111班
学号21110040110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姓名母玉龙 日期2012年11月
目录
一、庐山的自然地理要素的主要特征„„„„„„„„„„„„2
二、实习的目的和要求„„„„„„„„„„„„„„„„„„3
三、实习路线及观察的主要内容„„„„„„„„„„„„„„4
(一)2012年10月29日 „„„„„„„„„„„„„„„„4
(二)2012年10月30日 „„„„„„„„„„„„„„„„6
(三)2012年10月31日 „„„„„„„„„„„„„„„14
(四)2012年11月01日 „„„„„„„„„„„„„„„18
(五)2012年11月02日 „„„„„„„„„„„„„„„22
四、实习的感受与总结„ „„„„„„„„„„„„„„„„23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一、庐山的自然地理要素的主要特征
庐山位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濒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长段块山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峡谷、宽谷、湖泊、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地泉瀑布,落差达155米。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
二、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1、实习的目的
庐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历史过程,留下了许多自然地理遗迹。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由于庐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土壤植被垂直地带分布较为典型,地貌复杂,具有多处断层,褶皱构造。这些独特的自然地理遗迹使庐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自然地理实习地点。本次实习目的在于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在自然环境中进一步理解书本知识。针对庐山的自然地理特点,联系书本知识分析庐山地区所看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分布、产状、形成原因,现象及庐山地质的类型(如断层,解理,褶皱等)形成原理等。
通过野外的实地实习,认识庐山的地质概况和庐山地区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掌握地质地貌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实践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2、实习的要求
(1)了解庐山自然地理概况,研究简史。
(2)研究庐山底层与地质构造,地貌外营力与地貌类型,植被类型及其分布,区域资源利用与环境整合。(3)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基地:财产安全、饮食安全、同学间的关系和和邻近宿舍的关系处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理等等事项
在外面:最主要的是人身安全。同学间的照顾、帮助和关心。
三、实习路线及观察的主要内容
(一)、2012年10月29日
1、上午:九江学院出发
时间:2012年10月29日上午天气:小雨
全班做上山的准备工作,收拾各自需要准备的行李和上山的实习仪器,九点生命科学学院在实验楼楼下集合等车。带着兴奋和好奇,期待一个新时期的到来。欢笑和激动为本次实习开了个好头。
2、下午:实习基地
时间:2012年10月29日下午天气:中雨 主题: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水准仪的结构:主要由望远镜和三角座组成。部件有目镜、物镜、调焦手轮、微动手轮、物动手轮、管状水准器、圆形水准器。水准仪的使用: 水准仪的使用包括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五个步骤。安置是将仪器安装在可以伸缩的三脚架上并置于两观测点之间、粗平是使仪器的视线粗略水平,利用脚螺旋置圆水准气泡居于圆指标圈之中、瞄准是用望远镜准确地瞄准目标、精平是使望远镜的视线精确水平、用十字丝,截读水准尺上的读数。水准仪的实际操作:架设好仪器,转动三个角螺旋初平仪器,使圆形水准器、气泡居中,瞄准目标(在远处目标物旁竖放一有刻度长尺)、用微倾手轮使管状水准器气泡居中。在圆形水准器、管状水准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器两者气泡都居中后,再去读数值,(上线值—下线值)在乘以一百就是两地之间的距离。
基地实地测量:距离=(上线值-下线值)*100 ha-hb=hab ha=1.436 hb=1.205(1.436-1.205)*100=23.1 具体的如下图:
测量方法图
在使用仪器时要注意是水泡居中目镜视图中的度数三线
水准仪
实图: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二)、2012年10月30日
1、时间:2012年10月30日上午
路线:大月山——大月山水库——汉口峡——日照松林——庐山气象站
(1)大月山公路旁
经纬度:29°33´41.1“N
115°58´47.7”E; 海拔高度:1184 m;气压:886 hpa; 风向:西风风速:2.3 m/s 温度:12.2 OC相对湿度:77.6% 1)、在此地点观测的内容是女儿城U型谷(大校场),旁边河谷是因为公路的阻
碍河流的向缘侵蚀。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在此地还可以了解到女儿城U型谷的形态特征是位于莲谷——东谷的两侧,原是牯岭向斜的两翼,由于岩石坚硬未被侵蚀而成为低矮的山岭,故又称为次成山,山岭的相对高度不大。牯岭的日照峰海拔仅为1310m。
2)、在此地点还使用了手持气象站
手持气象站是一种项气象要素于一体的可以测量风速、风向、环仪器主要由风速风向监传感器。风向部分:由等组成,风向示值由风来确定。风速部分:采仪器内的单片机对风速计算,最后仪器输出瞬
注:本次实习所获气象监测数据全部由此仪器所测(2)大月山水库
经纬度:29°33´48“N
115°58´59.8”E; 海拔高度:1241m;气压:880.5 hpa; 风向:东北风风速:7.5 m/s 温度:9.8 OC相对湿度:83.7% 冒着大雾和大风来到了大月山水库,由于雾大不能全观水库,但仍能清楚的观察到清澈见底的水体。
携带方便,操作简单,集多移动式气象观测仪器。它可境温度、相对湿度等象要素。控仪表、风速传感器、风向风向标、风向度盘(磁罗盘)向指针在风向度盘上的位置用传统的三环旋转架结构,传感器的输出频率进行采样、时风速湿度、温度。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大月山水库是庐山主要饮水源,它是由汉口峡河流袭夺而成。形成原因:相邻流域的河流溯源侵蚀的速度不同,水库旁河流的侵蚀活跃,下切较深,溯源侵蚀和侧向侵蚀较快,源头向分水岭伸展的速度也快,最终首先切穿分水岭,导致大校场谷地的河流的上游注入此河,成为此河的支流,使大校场谷地成为干谷。(3)汉口峡
大月山水库往下是汉口峡。
汉口峡:位于女儿城上,女儿城是南沱组中部上层,主要由石英砂岩组成。由于汉口峡不断向上溯源侵蚀,袭夺大校场上游水流,大校场谷地伸向西南,在汉口峡转向西北后又转向西南与东谷水流汇合,下切很深,形成了袭夺河,袭夺湾成九十度转弯,袭夺河改变水流方向,长期侵蚀作用下,崖口处侵蚀向被夺河移动,沿着崖口形成一条与原先水流相反的河流,称为反向河,崖口也成为两条河流的分水岭,大校场河流成为断头河。
在观察了汉口峡的河流袭夺后,我们在一处自来水水管出水口使用流速仪对水管出水流量进行的测量与计算。下面介绍一下流速仪:
我们这次上山实习所携带的是LS1206B型便携式流速仪,它是专门对流动水体进行流速测算的仪器,它主要结构有转子部分,接触部分,轭架及尾翼等四大部分。筒,齿轮及凸轮,接触构,其中齿轮与转子部旋转。尾翼系由纵横垂纵尾翼下方有一狭长槽,接触部分它包括了偏心丝等部件,为传讯的机分的旋轴接触,并一起直交叉的四叶片构成的,在槽中附有可移动的平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衡锤,尾翼是用以平衡仪器及使仪器迎向水流的机构。我们利用仪器在水管出水口测得出口流速为0.93m/s,水管直径为10cm,根据流量公式:
Q = V * S Q为流量(立方米每秒)、V为流速(米每秒)、S为横截面积(平方米)。根据式得:Q=0.93*0.785 = 0.73(m3/s)通过数据算出水管出水量每秒钟0.73立方米 水管每小时出水Q=0.73*60*60=2628(m³/小时)水管每天出水Q=0.73*60*60*24=63072(m³/天)水管每年出水Q=0.73*60*60*24*365=23021280(m³/年)经计算可知此水管常年出水量相对而言较大。(4)日照松林
经纬度:29°34´04“N
115°58´23.3”E; 海拔高度:1112m;气压:894.8 hpa; 风向:微风风速:
温度:12.8 OC
相对湿度:81.5% 在这一观测点上我们主要是:岩石成分、走向、倾向、倾角、风化侵蚀形成的基岩松动、变位及重叠石现象。
月照松林属于沉积岩,它含有长石、石英、(沉积岩中不含黑云母、角闪石、橄榄石),是典型的褶皱构造向斜,岩石表面为风化假色,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岩性松散。此时我们拿出了我们此次重要的地质仪器:地质罗盘仪。下面介绍一下地质罗盘仪:
地质罗盘仪一般都由:磁针、磁针制动器、刻度盘、测斜器、水准器和瞄准器等几部分组成,并安装在一非磁性物质的底盘上(如图)。
1—反光镜;2—瞄准觇板3—磁针;4—水平刻度盘;5—垂直刻度盘;6—测斜指示针
7—长方形水准器;8—圆形水准器;9—磁针制动器;10—顶针;11—杠杆;12—玻璃盖;13—罗盘底盘
使用方法:
岩层走向的测量: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线的方位,测量时将罗盘长边的底棱紧靠岩层层面,当圆形水准器气泡居中时读指北或指南针所指度数。
岩层倾向的测量: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位。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指向岩层向下倾斜的方向,以南端短棱靠着岩层层面,当圆形水准器气泡居中时,读指北针所指度数。岩层倾角的测量:岩层倾角是指层面与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称倾角。倾角可沿层面倾斜线测量求得。测量时将罗盘侧立,使罗盘长边紧靠层面,并用右手中指拨动底盘外之活动扳手,同时沿层面移动罗盘,当管状水准器气泡居中时,测斜指针所指最大度数即岩层的倾角。岩石产状:走向:东北-西南2350 倾角:370倾向:1450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5)庐山气象站
经纬度:29°35´N
115°59´E; 海拔高度:1164.5m;气压:889 hpa; 风向:阵风风速:2 m/s 温度:10.4OC
相对湿度:89.5% 在庐山气象站,观看了一些室外气象监测仪器(百叶箱:测温度、湿度,能见度仪测能见度,风速风向仪,光照仪,蒸发器)和庐山气象资料,知道了庐山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庐山与星子、九江等同纬度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异。
2、时间:2012年10月30日下午 路线:女儿城—锦绣谷—仙人洞—西谷(1)锦绣谷
经纬度:29°34´N
115°57´13´´E; 海拔高度:984m;气压: 风向:风速: 温度:相对湿度:
锦绣谷位于如琴湖的西北侧,细细观察锦绣谷上还存在着一个大的宽谷,其原因是由于庐山在早期地质隆起不断上升,使得流水在原有的宽谷不断下切,然而形成一种谷套谷现象。同时观察发现宽谷另一边的谷上有多条平行的小沟谷,并在一条小沟一侧的岩石下塌,是由于谷内有众多断层穿过,形成比较多的大小不一的沟谷。锦绣谷断层形成断层崖,岩石大多为垂直节理,岩层几乎水平,属于塔状地貌。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在锦绣谷也观察到了袭夺现象,有天桥袭夺湾及裂点,在裂点(天桥)以上为宽谷(西谷),以下为峡谷(锦绣谷)。西谷是一个被袭夺谷,袭夺后西谷上游与下游的水全部汇到如琴湖,然后再流进锦绣谷。沿路走去发现路边岩石壁上有许多呈带状分布的石英岩,这说明庐山在地质抬升时期,石英侵入其他岩石中,使得石英呈条带状。
在前往锦绣谷的路上,路经如琴湖。
如琴湖:位于西谷,在其岸边,我们发现了一些大型散乱的石英砂岩,置于浅其中有一块长11米、宽3.2米的岩计算得知在上并无河流此之大的石可推断如琴
土层上。经过测量5.7米、高石,通过当时庐山能搬运如头,由此湖当时有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可能为冰窖而这些岩石为冰川漂砾。(2)仙人洞
经纬度:29°33´56.3´´N
115°57´30.6´´E 海拔高度:950 M
气压: 风向:风速: 温度:相对湿度:
仙人洞是震旦纪砂岩中的一个潜蚀洞。砂岩层面平缓,倾的节理面,有一组陡且有一条小断层,流水沿断层及裂面潜蚀崩塌成洞。洞宽约4 m、深12 m,是道教活动圣地。在老师的讲解后,我们对仙人洞有所了解:仙人洞在构造地貌上属于倾伏背斜,形状象右手手掌倒扣下来(又称为佛手岩),五个手指都很明显核部主要是页岩、千枚岩,硬度小,易遭风化和流水侵蚀,而外部为石英砂岩,硬度大抗风化、流水侵蚀能力强,因此,经年累月,核部逐渐被掏空,后期再经人口修饰,就形成了现在的岩洞。洞口开阔,向里逐渐缩小变窄。洞底平整,洞内有二个泉眼,仙人洞的岩层微微有点向上拱起,岩层与洞底水平面大约成45°向上倾斜。(3)西谷(飞来石)
经纬度:29°34´13.5´´N
115°58´21.7´´E 海拔高度:1075 M
气压: 风向:风速: 温度:相对湿度:
西谷飞来石,该飞来石的高度为4.8米,长度为6.6米,宽度为2.5米,它的运动方向为NW60°。飞来石下垫的巨石的高度为4米,长为7.4米,宽度为7.1米。根据观察发现上下两块石头的岩性不一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样,上面石块几乎都石英砂岩,下面石块还含有大里的砾岩,所以证明两块石不是同一地方,是发生在两个不同时期冰川运动。
(三)2012年10月31日
路线:女儿城—大教场U形谷—含鄱口—三逸乡冰窖—五老峰 今天的行程是一整天,路途比较远,所以全班学生和老师都是自己背着干粮。全天的实习旅程开始了。
1、大校场U型谷
经纬度:29°33´26.4´´N
115°58´29.3´´E 海拔高度:1070m;气压:901 hpa; 风向:微风风速:
温度:11.3 OC相对湿度:76 % 大校场U型谷为冰川谷,谷底平缓,由于河流袭夺造成许多断头河,U型谷内树木大多是人工次成林,在这里我们了解了大校场U型谷的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形成和断头河的形成。
大校场U型谷位于大月山和女儿城之间,成因是牯岭向斜两翼的软弱岩层受外力的强烈侵蚀、破坏而成,地貌特别底下,故成为谷底。
2、含鄱口
经纬度:29°32´´46.7N
115°58´52.1´´E; 海拔高度:1124m;气压:895.5 hpa; 风向:北风风速:2.4 m/s 温度:10.5OC 相对湿度:73.5% 在含鄱口景区,可以远望鄱阳湖、汉阳峰,以及今天我们的主要实习点——五老峰。近看我们看到了太乙峰(角峰),太乙峰角峰:由冰斗不断扩大和后退,使山坡受到显著刻蚀,两个相邻冰斗间残留的岭脊,便成为尖锐的刃脊。一般由三个以上的冰斗所夹峙的残留山峰,便成了角峰,而太乙峰角峰棱角分明,是一个典型的角峰。太乙峰的角峰是前寒武纪的长石和石英砂岩变质成石英岩硬度、产状较大。
在岭西,汉阳、五老两峰如两角相对,而犁头尖山正界其中,这座由第四纪冰川刻切的角峰,如一快锋利的犁头,在苍天间耕耘。这也是一座典型的角峰。
在来含鄱口的途中,我们还遇见了“马刀树”,马刀树是山体滑坡使得生长在滑坡体上的树木随土体滑动而歪斜,在滑动停止后树干的上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部又逐年转为直立状态的树木,又称醉林。它的存在是证明此处曾经的、发生过滑坡的明显标志。
在即将到达含鄱口的在公路两边,我们在路边看到了球状风化石,据
老师解释我们知道此球状风化石的岩石成分和形成原因。
球状风化石的主要成分是花岗岩,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角部受三个方向的风化,棱边受两个方向的风,而面上只受一个方向的风化),故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为第四纪冰川提供漂砾来源,在前往含鄱口的公路两边,我们观察到在一些裸露的长石石英砂岩,因抗风化能力弱,破碎逐渐形成含有高岭石颗粒的小层土壤。
3、三逸乡冰窖
三逸乡冰窖靠近,三逸乡冰窖是庐山第四纪冰川的主要屯冰处,是证明庐山在第四纪冰川时代存在冰川的重要依据。
4、五老峰(五老峰第一峰)
经纬度:29°32´´48.7N
116°33´7´´E; 海拔高度:1295m;气压:876.9 hpa; 风向:阵风风速:1.0 m/s 温度:13.1OC 相对湿度:43.3% 在五老峰第一峰,我们在这主要观察五老峰岩石产状要素、单面山、断层山、我们在这知道庐山从北—南有三个大背斜,分别为:虎背岭—大月山—五老峰。在五老峰一峰我们还测量了峰顶的岩石。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岩石产状:走向:东北-西南 2380 倾角:500 五老峰的断层崖地貌:因庐山正断层切进五老峰背斜南翼而成,它在秀峰、海会一带崖高达1000m,向东北方递降。断层崖亦分为2—3级,断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许多垭口,所谓五老峰就是五大垭口之间的山峰。
五老峰的褶皱地貌:五老峰单面山,它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断层陷落于山南。五老峰高1358m。
从五老峰下来以后我们去了庐山著名的五教祈福园。
“五教祈福文化园”位于庐山青莲谷旅游区,以五教祈福为主题。园区以祈福线路景观设计手法为中心,分为九个景观区,建有大气磅礴的五福门、现代典雅五福泉、气势恢宏的五福园、古韵悠长的五福桥。文化园内建有重达38.5吨的铜制祈福大钟,整体高476厘米,代表赤道40076千米长度;钟体高度为365厘米,代表一年365天;周长960厘米,代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钟体采用响铜铸造,并雕刻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新教、天主教的标志图案,钟响时声音传播半径为10公里,余音持续时间长达2分钟。在每年新年的第一天,五个教派的代表都将举行撞钟祈福活动,共同祝福世界和平、祖国昌盛、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四)2012年11月1日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1、时间:2012年11月1日上午 路线:女儿城——植物园
今天上午的主要实践任务就是观察和初步认识庐山的植物。早上,在学校来了专业的植物学老师陈烨来担任今天上午的领队和指导讲解。从基地出发去植物园的路上,老师就开始带领我们边走边认识沿路的典型植物,大概列举和讲解了40余种。四照花:山茱萸科,落叶阔叶林; 香柏:柏科,裸子植物;
黄山松:松科,又称台湾松,针叶林;(庐山上松树的三种类型:800m一下,马尾松。800m——1200m,黄山松。1200m以上,黑松。)三脉叶马兰:菊科; 合欢树:豆科; 五裂械:械树科;
紫其科:蕨类,叶子可以食用; 映山红:杜鹃花科;
粗榧:三尖三科,针叶,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米饭树:杜鹃花科,常绿;
到了庐山植物园我们又认识的植物有: 柏科植物:香柏(落叶阔叶林)
松科植物:黄山松(针叶林)、金钱松、冷杉
杜鹃花科:米饭树、映山红、马银花、满山红、云锦杜鹃、壳斗科:白栎、樟科植物:山橿、山鸡椒、山胡椒、椴树、黄丹木姜子、杉科植物:柳杉、水杉、池杉、台湾杉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蔷薇科:念珠樱、野珠兰、棣棠花、山茶科植物:铃木、杨桐、木油素、厚皮香、油茶 木兰科:红毒茴、红花木莲、鹅掌楸、槭树科:青榨槭、五裂槭
以上所列出来的去植物园路上和植物园里的植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参考,没把所有植物一一列举。
在植物园我们知道了庐山植物园有两大特色:一是裸子植物丰富,庐山植物园拥有裸子植物260余种,被称为松、杉、桧、柏的活标本园,为中国之冠;二是杜鹃花种类繁多,庐山植物园已建成拥有300余种杜鹃花的国际友谊杜鹃园。我们知道通过植物的形状、树叶类型等来认知植物。如豆科植物的认知:叶枕发达、叶子三出复叶、羽状复叶有这种标志的植物大多是豆科植物。
通过对庐山植物的了解我总结了一下了庐山植被垂直分异的基本特征:
常绿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是庐山植被的基带,分布于海拔600米(西北坡)或700米(东南坡)以下,占有最大的垂直宽度和面积。常绿阔叶林是这一带稳定性较大、广泛分布的植物群落。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庐山海拔600米(西北坡)或700米(东南坡)--900米(西北坡)或1000米(东南坡)之间,以常绿、落叶阔叶林为相对稳定的垂直地带性类型。在这一带下部和沟谷中,常绿阔叶成分往往占优势,向上和山坡则逐渐为落叶阔叶成分占优势。这一带是常绿阔叶林与落叶带之间的过渡性地带。
落叶阔叶林带:这一带海拔高度,东南坡大致在1000--1300米之间,西北坡则在900--1250米左右,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相对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稳定的垂直地带性类型,局部地方亦有针叶林--山松出现,有些地区已营造了成片的针叶林,如Japan柳杉林、Japan扁柏林等。
针叶林带:在海拔1250米(西北坡)或1300米(东南坡)以上,气温偏低,湿度较大,云雾多,风力大,所以这里出现了较为耐寒的针叶林。黄山松是本带内相对稳定的垂直地带性类型。少量的灌丛和草甸,是非地带性的植被类型。
2、时间:2012年11月1日
路线:女儿城—庐山博物馆—芦林湖(1)庐山博物馆
庐山博物馆位于牯岭东谷,芦林湖畔,九奇峰下。那是毛泽东在庐山期间曾住过的地方,人称芦林别墅,1985年改名为庐山博物馆。馆内有大毛泽东同使用的物并不是我我们来这山博物馆—庐山地
量历史文物和志在庐山时期品和书籍,但这们来这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庐中的地质、地貌质博物馆,馆内展示山中大量的地质实物标本、图片以及文献资料,为地质学家、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科研、教学服务,同时为感兴趣的游客传播地学知识。目前博物馆共设有4个展室,展览内容有“地质历史展”、“复合地貌景观陈列室”及多媒体电子演示。在博物馆内我们看到了不同地质年代时期庐山地质发展史,和庐山在各个地质年代的岩石和化石,在“第四纪冰川陈列室”我们看到了庐山在地四纪冰川时期的。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多年来,庐山博物馆为来山地质科学家、大中专院校师生和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科研、教学与了解地学知识的场所。庐山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开园后,为中外游客全面介绍地质公园的地质景观、地质科学史和其他景观,进行地质科学和环保知识的教育。(2)芦林湖
芦林湖开始是冰窖,后期积水成湖,是当年庐山最大的屯积冰雪的谷地。冰窖,由冰斗发育而来,三面环山,窖口初期由于冰渍物的堆积形拦截上后来会李四光芦林湖冰窖,如湖冰窖修建了
成冰坎,游来水,被侵蚀掉。先生考证就是一个今在芦林的冰坎处坝体,阻止水体侵蚀保持冰窖原貌。此外还在大坝上建立了芦林桥,供人们行走游览。
(五)2012年11月02日
路线:女儿城——仰天坪——701电视台——汉阳峰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今天是实习的最后一天,按照原计划,我们顺利的完成了实习的路线。今天的这条路线是备用的,由于要去的汉阳峰没有被开发且路途较远,我们采取了自愿,因此全班有两人没有参加。早上我们吃过早饭以后由基地坐车前往仰天坪,下车后继续走路前进到汉阳峰。一路上沿着山脊走,从远处看到了我们去过的五老峰、含鄱口。老师给我们从远观的角度讲解了庐山的一些地貌特征。在路上,同学和老师一路欢歌,有说有笑,大家都努力地向汉阳峰最高点进发。汉阳峰:大汉阳峰在江西庐山牯岭街以南,相距约20公里,是庐山第一高峰,海拔1474米,虽不及五老峰奇险,但雄伟高大,气概非凡。其北还有一座小峰,故人们称它为大汉阳峰,小峰称小汉阳峰。峰顶还有一石柱,刻有“大汉阳峰”四字,其旁有联,字迹依稀可辨,上联是“峰从何处飞来,历历汉阳,正是断魂迷楚雨”;下联是“我欲乘风归去,茫茫禹迹,可能留命待桑田”。刻于清光
绪年间,颇有意境。台前是一石崖,名禹王崖,传说大禹治水时,曾来这里观察长江水势,考虑治水之方。人们登临峰顶,选眺长江滚滚东流,近观鄱湖水波浩渺,俯视脚下群山连绵,颇感山河壮丽,气象万千。
四、实习总结与感受
还记得高中时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里说,理论为实践作指导,实践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为理论新的感性来源,二者相互依赖,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通过大一两学期和大二的半学期学习,对于地理的一些理论我们都有了些初步的了解。比如地质学上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但是在书上我们只是知道一个概念,配个图片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再拿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地质罗盘的使用来说,在学地质罗盘的使用时虽然在教室也看了地质罗盘的实物,但是最终还是不会用。而解决这些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实践,只有经过实实在在的实践了,你将会一直记得这些写在书本上的知识。所以通过在路上这五天的实习,我们把理论和实践实实在在地结合在了一起,在各个方面让我们立体地了解了地理。至此,我也想对庐山的旅游提点自己的看法。大家都知道庐山旅游资源大多是利用庐山多样的地质地貌景观,如“三叠泉”“含鄱口”“芦林湖”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开发的很少,虽然庐山也打出了人文圣山的旗号,可是却没做好,五教合一等等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再加上位于九江这么优越的地理位置,我想,借助人文,借助历史,庐山的文化和精神才能真正的体现。再有一点,庐山还可以开发红色旅游,这点庐山做的也不够好,而且很少,但是我们大家也都知道,在中国经现代史上,庐山是一座政治山,有蒋介石、毛泽东都来过,况且还有著名的庐山会议,这些值得开发的条件是其他任何景点都无法比拟的,希望庐山能更多的这样的挖掘精华,使得“三山五岳”的名号越来越响。
另外可以再庐山虽然开发的早,但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不怎么好,我认为可以建立一些现代化的具有吸引力的娱乐设施,促进庐山旅游面向更广阔的空间。
同样也通过了这五天的实习,我们全班同学包括和三位老师都相处的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十分融洽,这也增长了我们的情谊。那些十多个人一间的宿舍;那些十几个人坐一桌却只有三盆菜的日子;那些洗个澡要去老师房间排几个小时队的日子;那些背着干粮坐在野外的石头上欢笑的时光;那些在累的走不动时同学的搀扶,那些在五老峰上激动的呼喊;那些在大汉阳峰定上的松果“血战”„„„„我相信这段时光将会是我们每个人大学里永远无法忘怀的记忆。
最后,感谢赵追老师、曹铭老师、赵军凯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辛苦的陪伴。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B1111班,我们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