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苏州大学201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 副本(范文模版)
关于苏州大学201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部):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苏教高函〔2012〕8号)等文件精神,为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经学校研究决定,启动苏州大学201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安排通知如下:
一、申报类型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大类:
1.创新训练项目是指本科生个人或本科生团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的设计、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展示和交流、项目结题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是指本科生团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角色分工,开展商业计划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创业实践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是指本科生团队在本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并以
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申报条件
1.所有申请者要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项目主持人的学年学分绩点应在本专业的前30%,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2.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请者仅限本科生个人或团队,主要面向本校四年制本科二年级学生或五年制本科专业、七年制专业的二、三年级学生。
3.项目团队实行主持人负责制,创新训练团队人数一般不超过3人,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团队人数可适当增加,但一般不超过5人。
三、项目申报要求
(一)项目选题要求
1.从我校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教学中延伸出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2.我校教师科研项目中的可由学生独立开展研究的子课题;
3.企事业单位在实际生产、经营管理中诞生的课题;
4.由学生自主寻找的课题;
5.由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莙政学者研修项目、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等项目研究中诞生出的具有研究价值的新课题;
6.课题难易度应适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独立完成为宜;其工作量应能够利用执行时限内的课余时间(包括寒暑假期)完成。
创业实践项目选题需结合企业的合作平台及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成果;
7.已获得资助并正在实施或已经结题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莙政基金、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其他资助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二)项目主持人及成员
项目实行主持人负责制,各类项目主持人仅限1人。每个学生只能参加一个项目,不得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
(三)项目指导教师
每个项目均须由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需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国家级、省级项目学校指导教师应具备副高以上职称(或具博士学位)。创新训练项目应至少配备指导教师1名;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应配备2名或以上指导教师,实施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双重指导制度。创业类项目指导老师应具有创业经历及创业指导经验。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进行项目管理和研究,监督项目的实施。每位指导教师不能同时指导两个项目。
(四)项目执行要求
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的执行期为2年,不可延期。创业实践项目的执行期为2年,最长不超过4年。创业实践项目若项目未结题时项目主持人已毕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更换主持人;若确有需要且能继续履行项目主持人责任的情况下,允许项目主持人毕业后以大学生自主创业者的身份继续担任该创业实践项目的主持人。
各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进行进展或中期检查、提交进展(中期)检查报告。项目申报者要对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尽量保证在校期间完成。
(五)学校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跨学院(部)、跨学科、跨专业合作研究,联合申报,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团队合作项目和跨学院(部)、跨学科、跨专业合作项目。
(六)所有项目经评审立项后均须填写项目任务书,以明确项目实施的进度、成果要求及根据确定的经费资助额度进行项目经费预算等。
四、申报时间安排
1.2012年5月21日17:00前各学院(部)将本单位的项目申报书(见附件1《2012年苏州大学创新训练项目申请书》、附件2《2012年苏州大学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申请书》)、申报项目汇总表(见附件3《苏州大学2012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项目汇总表》)统一提交至教务实践教学科,项目申报汇总表中要求对国家级、省级、校级申报项目按推荐的先后进行排序。所有上报材料均需提交电子文档,其中项目申请书需同时提交纸质文档一式二份,汇总表需同时提交纸质文档一式一份。
2.2012年5月22日-5月23日学校根据各学院(部)的申报项目数量及排序,确定国家级、省级申报项目的参评名单,并组织评审专家对国家级、省级参评项目进行答辩评审。国家级、省级申报项目的现场答辩安排和具体要求将另行通知,请各项目申报者提前做好准备。校级项目由评审专家根据申报材料进行评审。
3.2012年5月25日-29日学校对国家级、省级、校级项目评审结果进行公示。
4.2012年5月30日学校将国家级、省级项目推荐上报教育部或教育厅,校级项目发文公布。
五、各学院(部)申报额度
1.创新训练项目:见附件4《苏州大学201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学院(部)申报限额一览表》
2.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理工类学院(部)、医学部申报数量为0-3个,人文艺术类学院申报数量为0-1个。
六、联系人:陈忻华;联系电话:67166531;Email:chenxinhua@suda.edu.cn
本次项目申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请各学院(部)认真组织好此项工作,并严格按规定时间完成项目申报工作,逾期不报视同放弃。学校将按时组织评审并向教育部或教育厅进行项目推荐。
特此通知。
第二篇: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通知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2016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立项的通知
各分院:
为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激发、调动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兴趣,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按照《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要求,现将我院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立项工作安排如下,请各分院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积极申报。
一、项目要求
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项目形式予以立项,其范围包括理论与技术研究、发明、制作、创作设计等,或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
2.项目必须思想新颖、目标明确、创新性强、技术先进、方法合理,以解决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社会领域的具体问题为出发点,以知识、技术和方法创新为主要目的,以实验为主要手段,由学生自主选题,提倡学科交叉与联合。
3.每个训练项目实施期限不超过两年,均须在2018年5月底前完成。
二、申报条件
1.凡学有余力、品学兼优、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的我院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可自愿申报,每名学生同时只能参加一个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凡是参与2015项目尚未结项的学生,不能参加本次项目申报。
2.每个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由3~5名相关专业学生组成项目研究团队,项目负责人须为全日制普通本科2014级学生(五年学制的须为2013级学生),训练项目的参加成员应有明确分工。
3.每个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应具中级及以上职称。
三、申报立项程序
按照学生申请、分院遴选推荐、专家论证评审及学院择优资助的工作程序进行。
1.学生申请
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组成员认真填写《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书》(见附件)一式三份,相关支撑材料集中附在申请书后。
2.分院推荐
项目负责人所在分院对本院申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遴选推荐,于2016年5月30日前将申报纸质材料(word格式申请书及有关支撑材料,一式三份)和各分院推荐项目汇总表集中报送教务部,同时提交纸质材料一致的电子稿。3.学院评审立项
学院对推荐的项目进行评审,评选出2016年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评审结果公示一周,对无异议的项目或虽提出异议但通过复审的项目,确立为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四、其他
1.项目立项后,项目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应及时组织项目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和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
2.对在项目申报过程中,经查实属弄虚作假者,将取消申报资格,情节严重的按相关规定处理。
3.项目的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管理事项均按照《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教务部 2016年3月11日
第三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知
关于组织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通知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及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关于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通知(浙教电传2012〕309号)通知精神,为做好我校项目申报工作,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计划目标
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二、计划内容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型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与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型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三、经费支持及奖励
每个计划项目原则上支持经费2万元。
四、项目申报时间安排
9月22日下午5点前,各班科技委员将申报同学的材料交于学生会科技部。
第四篇:201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通知
各学院、相关部门:
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教高司函〔2012〕85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鄂教高函〔2012〕29号)文件,我校确定为湖北省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6所省属高校之一,为做好201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各学院可以从学校已经批准的校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中推荐,也可以另拟研究项目进行申报。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为在校大
一、大
二、大三普通本科生,属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的,可适当放宽申报限制范围,但必须保证在校的时间有一年;创新训练项目参与人数为一般为5人(含项目负责人)。
四、项目研究实施时间一般为两年,项目严格按照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管理。
五、项目负责人填写《武汉纺织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所在部门审核、汇总后报送学校教务处教学研究办公室(大学生活动中心211室);申请材料应提供申请书纸质材料一式二份及电子档,《武汉纺织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汇总表》纸质材料份及电子档。
六、项目申报截止时间为8月20日,申报工作联系人:郑老师;联系电话:02759367535,邮箱:jwztc@wtu.edu.cn。
七、学院为管理项目的直接责任单位,每年9月-10月,学院向学校教务处提交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执行情况材料,在研项目接受中期检查,提交《武汉纺织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期检查表》;所提交材料为纸质材料1份及电子稿,学校对项目执行情况不力的部门实行项目申报限额控制。
第五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一、计划目标
通过实施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训练计划)项目建设,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二、计划内容
训练计划内容参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设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
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三、参与高校
训练计划面向全省本科高校(含独立学院)。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高校,将予以优先支持。
四、计划组织实施
(一)制定工作方案和管理办法。各校制定本校训练计划工作方案和训练计划学生项目的管理办法。规范项目申请、项目实施、项目变更、项目结题等事项的管理,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对项目申报、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工作无明显进展的学生要及时终止其项目运行。
(二)评审立项。各高校在省级建设项目申报限额内,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下,自行组织学生项目评审,报我厅备案并对外公布。项目结束后,由学校组织项目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我厅。验收结果中,必需材料为各项目的总结报告,补充材料为论文、设计、专利以及相关支撑材料。我厅将在有关网站公布项目的总结报告。
各校通过自筹经费,可以保障项目有足够经费支持、可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下,可超额申报建设项目,我厅将予以认可。
各校校内项目申报表、项目任务书、验收表等相关工作表格由各校自定。
(三)项目负责人。训练计划项目面向本科生申报,原则上要求项目负责人在毕业前完成项目。创业实践项目负责人毕业后可根据情况更换负责人,或是在能继续履行项目负责人职责的情况下,以大学生自主创业者的身份继续担任项目负责人。创业实践项目结束时,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妥善处理各项事务。
(四)三类项目比例。各高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适当安排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的比例,并逐步覆盖本校的各个学科门类。
五、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训练计划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参与高校要成立由主管教学的校领导牵头负责,由教务、科研、设备、财务、产业、学工、团委等职能部门参与的校级组织协调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将训练计划的日常管理工作纳入本科生教学管理体系。
(二)训练计划要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参与计划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要从课程建设、学生选课、考试、成果认定、学分认定、灵活学籍管理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要把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作为选修课程开设,同时要组织建设与创新训练有关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等选修课程,以及与创业训练有关的项目管理、企业管理、风险投资等选修课程。
(三)要重视训练计划导师队伍建设。对参与训练计
划的学生实行导师制。参与计划高校要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鼓励校内教师担任训练计划的导师,积极聘请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创业训练和实践。
(四)重视训练计划实施的条件建设。参与计划高校的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各类开放实验室和各级重点实验室要向参与项目的学生免费提供实验场地和实验仪器设备。参与计划高校的大学科技园要积极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任务,为参与计划的学生提供技术、场地、政策、管理等支持和创业孵化服务。
(五)参与计划高校要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搭建项目学生交流平台,定期开展交流活动。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支持项目学生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学校还要定期组织项目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
(六)参与计划的学生,如发现本校实施该计划时有违反我部要求的情况,可以向我厅投诉。投诉的问题要确切,并且署真实姓名。我厅将在调查核实之后予以处理。
六、项目周期
一年半
七、申报材料
(一)工作方案;
(二)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三)2012训练计划项目信息表(报送截止日期为2012年7月16日)。
以上材料各一式2份。
附表:2012训练计划项目信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