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用“八步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运用“八步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张金生
“八步教学法”是我校在深入研究名校名师经验基础上,依据现代教育理论,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适用于初中所有文字学科的课堂教学,理论上科学,操作上可行,经过实践检验,效果上显著。是一套比较成熟的,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和新课程观的先进教学方法。经过网上检索,目前还没有发现国内与此相同的方法,具有独创性。
按照新授课的一般顺序,“八步教学法”的八个步骤依次是:检查预习、导入新课、揭示目标、呈解提纲、自学自练、答疑解惑、归纳小结、布置预习
运用八步教学法时要注意的问题:
1)把好预习检查关。有效的预习是许多名师名校成功的诀窍,保证预习的质量是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能力,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因此对预习情况的检查必须到位,可以课前教师、科代表或小组长抽查,课上检查时以组长检查、组内互查为主,检查时教师必须巡视,掌握情况,不走过场。必要时进行小测验,测验的内容要少,应该是一般学生只要真正预习就可以掌握的基础知识。这一步的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
2)重视新课导入环节。好的引入是成功的开始,教师要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创设情境,提出疑问,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为揭示目标做好铺垫,不得忽视这一步的作用,在备课时就必须考虑好什么样的语言,怎样的事例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一步的时间掌握在2分钟左右。
3)准确揭示目标。揭示目标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但不应该是流于形式,一带而过的投影或费时费力的板书,都不如教师的语言强调更重要,要力求做到省时省力,学生印象深刻,无论板书的还是投影的目标,都不能一念了之,应该强调重点目标,一般情况下,可以结合新课导入环节,在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时口述目标,必要时板书关键字。这一步的时间掌握在1分钟左右.4)提纲的呈现要科学。自学提纲是教师备课时精心设计的,学生自学的路标,是自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好的提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自学热情,保证自学质量,提纲的内容应该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使学生很明确的知道干什么,怎么干,比如结论或答案写书上还是做本上?是独立完成还是讨论完成?应该在多长时间完成?都应该让学生清楚。提纲的文字量应该适当,尽量做到既简单明了,又能让学生顺畅的按照提纲完成自学任务,过繁过简都会影响自学的效果。提纲的设置应该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既突出重点,又能够突破难点。在学生自学之前,教师要对提纲进行说明,明确具体要求。提纲设计时最值得注意的是预习部分已经解决的问题,不要在接下来的自学当中过于重复,要着重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所以教师在解说提纲,提出自学要求时,要根据预习检查的情况进行取舍,灵活处理,不能过于死板,提纲要体现分层推进。这一步的时间一般掌握在3分钟左右.5)组织高效率的自学自练。这是课堂结构的主要部分。这里的自学指的是非教师讲解下的学习,既包括学生独立自学,也包括学生间的交流讨论。这是新模式下课堂的最主要部分。学生自学时,教师的主要任务一是督促所有的学生都学习,特别要鼓励后进学生参与学习,二是通过巡视检查自学情况,发现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个别问题,小组内讨论时解决,共性的问题留待统一解决,这里要注意规定好,哪些是自己独立自学的内容,哪些是合作解决的问题。
新课的特点之一是课上的足量练习,当堂反馈,课上基本解决与本课相关的所有练习题和习题,很少再布置课外的作业,训练时间要有保证,基础知识的自学时间不能过长,必须留出足量的课堂训练的时间,有些学科的题目可以穿插在提纲中,边学边练,通过做题印证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把训练放在基础知识之后,集中训练。何种方式应依情而定,一般的,出现先边学边练,然后集中解决习题的情况比较多。
练习量既要足,又要让大多数人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题目应该分出必做的基础题和选作的提高题,不同的学生作出不同的要求,以利于分层推进。
这一阶段,教师的任务是巡视,一要通过巡视督促、鼓励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不漏掉一个学生,二是通过巡视调控自学进度,三是通过巡视发现存在的问题。这里还要特别注意的几点,巡视时教师不要停留在某组给学生讲题,不懂不会的问题,一律留给小组解决,难度大的可以适当提示,但绝不要讲解,这是特别要注意的,教师要掌握那些小组集体讨论,教师提示之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一步的时间一般掌握在15分钟左右。
6)做好答疑解惑和知识归纳。这个阶段有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小组内交流互查,存在的问题主要以兵教兵的办法来解决,通过兵教兵,绝大多数问题都能解决。此时教师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巡视,通过巡视掌握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并适当给与提示。二是对小组集体讨论,教师提示之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应该是难度较大的选做提纲或题目,而且多个小组都可能会存在同样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就需要讲解了。
讲解时要注意,一是不讲学生自学已经解决的问题,只讲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问题。二是这里的讲,也不是单一的教师讲,能够让学生讲的尽量让学生讲。需要强调的是,学生也不要讲那些已经通过自学已经弄懂的问题。三是对优秀生进行必要的拓展性训练。这一步的时间一般掌握在10分钟左右。
7)对本节知识的归纳,能让学生完成的,也尽量让学生来完成,教师可以设计板书知识框架(知识树)让学生填,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知识框架,教师引导学生补充。这一步的时间一般掌握在5分钟左右
8)合理布置预习任务。这是对以往的作业布置的革命。本节课的练习和习题基本上在上节课的预习和本节课的训练中完成了,没完成的可以让一部分优等生学生选做,也可以暂时不做。课上答疑归纳之后,剩余时间应该组织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内容,没有时间的话,也要布置必要的预习作业,预习作业的量不要太大,难度要低,注重基础,要布置一般学生只要认真自学就能完成的预习任务,要便于下节课的检查,可以分出层,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要求。这一步的时间一般掌握在4分钟左右。
八步教学法重视预习,突出学生的活动,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性循环,特别有助于落实“面向全体,分层推进”的方针,实现教好每一个学生的目标。
第二篇:2017.9.15五环八步教学法运用
五环八步教学法
嫩江县铁东学校
新课程需要新理念,为了改变我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我校先后学习了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高效课堂模式,友好三中教学模式,并根据我校的教学实际,设计并开发了“五环八步”教学法.无论是设计导学案还是配备学科自习,都是为课堂教学作铺垫。课堂是检验学习效果、知识巩固和升华的主阵地。我们的课堂教学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即:
导
学
点
练
拓
五环八步——五个教学环节各有若干教学步骤,一共八个步骤
一、导——导学,教师出示本节课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约(1—2分钟)
二、学——学生自主学习10-12分钟 分为四个步骤:
1、独学——学生独立自学思考,研读文本;就是不依赖教辅书的参考答案和学习伙伴的独立思维、独立观点、独家学习成果。这就是所谓的独学。在独学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对教材的掌握不透,对知识点的不了解等问题,独学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在小组中群学做准备。没有个体的真正独立,就没有群体讨论的价值基础和思维的发展,因此,独学在自学中充当着奠基石的作用,为下一步的对学,群学做好充足的准备。只有独学的深入,才有群学的高效。
2、对学——学生结对相互检查学习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并相互启发,解决部分问题;对学是在独学的基础上结对子进行探究式学习,发挥学生的互相帮助的精神。简单的来说就是两个孩子把要解决的问题先自己进行交流和探讨,互相解决难题,在在小组内集中讨论,借住集体力量加大解决力度。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的效果。
3、群学——学习小组内展示交流提交问题后,班内展示交流解决问题。
独学是基础,对学是常态,群学是升华,当一些问题个人无法解决,对子之间也探究不出来的时候,可以借助群学的方式来探究,三人行,必有我师。山窝里能飞出金凤凰,平民中有宰相。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在学习中练就自主的本领,增强自我学习和互相帮助的意识
4、质疑——提出疑难和独到发现,然后合作探究,初步解决一些疑难。约(10分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可见,学习就 要 学 会 问 问 题,这样才能学好知识。学生有时候提出的问题是不恰当的,有时甚至是荒唐错误的,但只要提出问题,就说明他进行了思考。学
生
提
出 的 问 题
越
多,说明他的思维越活跃,学习积极性越高。据有关资料报道,在发达国家,学生家长关心的不是孩子考试的分数,而首先问孩子又向教师提出了几个问题。他们的老师也很注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三、点——画龙点睛
针对问题学生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具有普遍规律的题或难题教师要精讲点拨,使学生学懂会用。约(5—8分钟)
所谓“点拨”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适时巧妙而灵活地启发诱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动脑思考和动口表达,使其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地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点拨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研究数学教学中点拨的功能、特点和方法,探究点拨艺术的内涵,对于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
四、练——强化训练
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训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约(10分钟)包括:
1、基础巩固。
2、能力提升
五、拓——拓展提升
学生分层次阶梯训练,完成拓展性练习。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约(10分钟)
总之,我们的方案还不够完善,我们的想法还比较稚嫩,在教学实践中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和发现,承蒙同仁的关爱,我们会努力打造铁东学校的教学特色。
第三篇:八步教学法
高中语文课堂八步教学模式的尝试
葛自勇
摘要;八步教学法是适应新课改下现代化教学需要,探究促进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省时、高效、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大容量,快节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和谐地发展。注重交流合作的实践过程,以课内为主,兼顾课外,重在培养学生自学、乐学、质疑、探索创新的能力,逐步形成学生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特别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认知和感悟的能力。同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构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熟悉大纲、考纲、学情和文本的基础上,整合教育资源,合理运用课堂和多媒体,通过有序的师生互动交流而进行的知识传授,形成能力,增强情感体验,最后达到审美共享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
预习
自主
归纳
质疑
合作
交流
反思
延伸
一、语文课堂八步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考 1,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很多教师莫衷一是,随意性大,甚至在教学中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因此,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思维与素质的培养;最终达到使学生少走弯路、终身受益的目的。
教学模式是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过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所作的纲要性描述。它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一种学习环境,以最适宜的方式促进学习者的发展。但是没有一种模式是为完成所有类型的学习或者是为适用于所有学习风格而设计的。而当前,教学模式正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从以“教”为主向重“学”的方向发展;从经验归纳型向理论演绎型发展。作为一个优秀教师,不能只会运用一种教学模式,而应从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初衷出发,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俗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必然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八步教学法就是以以其省时、高效、生动、活泼的特点给学生的学习注入活力,推动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它是以新课改为理念,以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为理论依据,重视实践过程,形成语文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
2、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语文课堂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们越来越注重对课堂教学模式或学习方法的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课堂教学程序的合理化和规范化的问题,是从教学目标出发,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认知能力基础,规范课堂教学程序的问题。运用一定的教学模式是为了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而学法指导是配合教学模式进行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优化的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套理论,并获得选择和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的过程。在二者当中,它们都贯穿了现代教学原则,符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现代教学思想。“预习--------自主------归纳
质疑--------合作-------交流------反思-------延伸”的模式的宗旨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阅读课文,有目的地组织教学活动和课堂讨论来达成学习目标。语文课堂八步教学模式的构建,不仅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而且还可以积少成多,把握规律,构建语文知识体系,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获取知识和思想的双丰收。二、八步教学模式的理论思考
1.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学生精神、品质、情感的提升。语文教学不能只关注传授教科书上呈现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基础性知识,而更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与文本对话的广阔的历史 1 空间和文化空间,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与作者的灵魂交谈,教给学生以初级的审美体验,培养他们的同情、怜悯、血性和良心,促进他们的人文素养,给他们一种人文支撑。“语文课堂学习培养起学生一种自主、独立的人文精神。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积极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阅读鉴赏、探究感悟的学习过程中,关注语言文字扩大阅读视野,体验学习人生,获得成长的滋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语文学习最富建构意义的是过程。用建构主义的观点理解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针对某篇课文、某个言语现象,追求一致的见解与表达,而是要让学生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语言文字理解其精神内核,在建构作品意义的同时建构语文能力、思维品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美学趣味、性格爱好各异,他们对作品的感悟理解会千差万别,他们对阅读文本所创造的艺术形象的诠释、理解,对原作艺术形象的拓展与补充,都会渗入自己的人格气质、生活体验。因此,探究一种教学模式,实践富有建构意义的语文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形成自主探究的心理倾向,改变他们的思维品质,从而培养他们筛选、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发展他们独立阅读、个性化阅读与多种文本阅读的能力,让他们真正走进作品,接触作者的灵魂,从而诱发自身缤纷的内心感受,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三、八步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1、科学人文并举
人文性作为语文学科本质特性,在新教材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中,这一特性得到了鲜活的体现,成为高中语文教学贯穿始末的命脉。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设计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唤起他们对美的关注,增强追求美的信念,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提升,在愉悦中得到感染,使学生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与社会的书面接触中激活,从而使人文性得到高层次的展现,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由于社会信息的日益综合化,使得语文学科不能再固步自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以人文内涵的教材为基点,扩充了语文学科的外延,增强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从而达到了紧贴生活、服务生活的目的。学习内容的扩展意味着学习方式也不能滞后,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高度关注现代科技文等自然社会科学各类文体的教学,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以新教材为载体,积极利用开发课程资源,注重跨领域知识的传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饿综合运用能力。
2、整合延展结合
新课程标准对于课程目标的第一要求就是”积累与整合“,整合有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要素的整合,更有语文教学知识系统内部的整合。教学设计中,要高度重视作品认知、作品赏析、作品熏陶、作品感悟内在的联系,从提高能力、加强语文素养的角度,实现多方的整合。新课程标准在注重课堂知识的同时,高度重视语文学科向社会、生活延伸,尤其是选修课的模块设计。知识的延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将一篇课文的教学与一类作品的教学的有机结合、文本的阅读鉴赏教学与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训练的教学有机结合、语文学科的知识教学与跨学科知识的教学的有机结合 ;探索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机结合,将会有效促进语文课堂从内容到形式真正意义上的延展,从而实现教学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教学理念。
3、自主合作共存
在以往的教材中,学问性知识占着主导地位,它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取得学习的愉悦。体验性知识是学生自主建构,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受的知识,相对于前者而言,更注重生本,教师、教材只起到引导作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度重视两种知识的转换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练习与问题的设置上,也要摒弃机械的知识复习,崇尚精神实质的品味,要尽量发挥学生的学习2 主动性,促使其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让学生尽情享受置疑带来的愉悦。同时,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师生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教学相长“的学习情境、”生生合作“的教学活动将变得更为实际而有效。现用人教社教材已将”综合性学习“作为与”写作“同等地位的块状内容放在了每个单元的最后。综合性知识的加强使得学生不可能单枪匹马地完成学习任务,要求能”合作"。合作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者除了知道相关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外,还能感受到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四、八步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步骤
(一).激趣导入
1.课前教师要准备适应本课内容或承接前课的美句或美段积极创设情景,以激情饱满的情绪,洪亮的普通话语音,吸引感染学生,导入新课。2.应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或配乐的情境导入。
(二)网上资料交流
语文的自主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读课文,感知教材,是一种学生独立阅读的训练过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兴趣、习惯和能力。把自学引入教学中,不但是教学方法的一种特色,而且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必由之路。
1、学生积极展示课前预习成果。(要求:教师经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编制出具体的预习提纲,它是以问题为主要形式的引导学生自学、思考的线索,问题一般涉及到教学的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关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等各方面。)
2、根据教师提供的预习提纲,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开始自学。(预习的主要任务是:达成学习目标,生成本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基本问题的解决,提出疑难问题,并由全班合作解决。)
3、交流
○1作者与作品。
○2学生介绍作家事迹、成就。(教师以课件补充)
○3学生评价作者人格,引导学生认识作家的人性美。
○ 4学生整理、复习与本课相关的知识。
○ 5学生交流对文本的理解、归纳和感受。
○ 6有关本文内容、重、难点的质疑。
○ 7学生互相解疑。
(三)自主学习与探究
自主学习的具体步骤是指:学生通读课文,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理出课文结构,编写结构提纲;结合课后思考题中的提示以及教师提供的有关资料理解课文大意,作者情感;记下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准备提出讨论。自主学习的目的不在为教师讲课做准备,而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钻研,大致读懂课文,以待质疑讨论阶段的进一步深究。
1.学生整理归纳文本的知识点 2.学生展示交流探究文本的重点
3.学生应用联想分析领悟文本的审美和情感 4.学生总结文本的思路和内容
(四)、合作探究
点拨指导是一节课的重点环节,学生在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去看、去听,随时了解课堂动态,发现并解决学生经过讨论还难以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善于启发、点拨、引导,并作为学习的参与者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也可以进行精讲点拨,师生互动交流。
1.勾画文本中关键句、重点句、首括句、难句(即表现文本或段
落主旨或语言优美、准确生动的句段)
2.朗读赏析这些句段
3.仿句练习
(五)、重点研读
1.朗读重点内容句段
2.概括大意训练
3.研讨文本脉络和手法
4.深层探究,对于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或结论你有怎样的认识(六)、疑点解析
质疑讨论是一堂语文课的主要环节,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讨论。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切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处理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告终。这是一个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其深度如何,都应该特别予以鼓励和提倡。讨论要营造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使全体学生都乐于合作,勇于发言,在讨论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实现信息交换。
1.课前学生提出的疑点点拨释疑。
关于文本重、难点和手法的释疑。
(七)、课外延伸和反馈
总结感悟就是将学生在课堂讨论的问题进行系统归纳,引导学生运用讨论总结出的新的知识规律来发现探索新的问题的教学环节,这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课堂讨论结束时应适时地进行归纳,可以由师生双方合作完成。联系实际,对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总结回顾,延伸拓展,以利于理解、记忆、沟通,达到举一反三,实现迁移。
1.选择与文本紧密关联的文段、轶事、典故拓深拓宽文本内容,进一步认识作家的人格魅力,形成学生的健康健全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应用课件)
2.文脉训练模式
○1本文是属于———(什么样的体裁),该文体的特点是———,语言力求——。
○2本文以什么为线索——,采用——的顺序,记叙了——事,表现了——主题,抒发了——的感情,应用了——手法。
○3读完文章你对对文章有什么新的认识。
○4写一篇100----200字的评述性文章。
3.反馈的步骤
①让每一名学生梳理自己在“展示”中的所得,对自己在“展示”前没理解的、没想到的、没掌握的进行查缺补漏,对自己理解偏差的、做错的进行反思; ②根据梳理的结果进行拓展和深挖; ③总结和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④同伴间的相互评价,同学自由结伴相互提出问题。
(八)、布置作业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练习是学生把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用于实践的训练,不仅要起巩固知识的作用,而且要知识迁移,用知识去说明或解决新的问题。因此,一堂新课上完了,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当堂的达标训练,并检查当堂课学生的目标完成情况。
1.结合学案布置
2.结合课标训练
3结合高考补充训练
教学有模式,但没有固定的模式,上述八步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所教学的内容、班情、学情等,摸索出更加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语文教学实践让我们认识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模式是最佳的突破口。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温故知新;通过分散重点难点,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导入新课,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用活动来巩固,采用师生间、学生间等多边互动,不断反馈信息,矫正不完整或是错误的信息,间隔一定时间后进行测试、检验效果,从而评价自己的得失,不断总结,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课堂上,还要灵活多样的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启发他们思考更深一步的东西,引导他们进入一个快乐的学习、娱乐世界。这样,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课堂当成有趣、有益、有效的乐园,既达到了传授知识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五
附(八步教学法的辅助说明)
(一)、集体备课:集中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①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
②共同研究下一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
③确定学生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这五确定是统一的; ④自学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
⑤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测验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⑥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解决这些问题?
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教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二)、备课笔记: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题、教学内容;②学习重点;③学生思考,从学生实际出发,写出指导学生的策略;④课堂检测题的设计。
(三)、突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流程 1.“先学”,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提出思考题,规 5 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
2.“后教”,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
3.当堂训练: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
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学生自学——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之间讨论——学生交流经验。4.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再留作业,学生在课堂上完全自我解决,当堂消化。
(四)、教师的作用
①教师以学定教,教师的教学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集中解决为什么学,学的效果等问题。
②教师语言准确,三言两语,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尽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提出自学要求,自学内容,自学方法。
③教师行间巡视,个别答疑与个别询问,必要的板演与练习进行调查,了解学情,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疑难问题、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为“后教”作好准备。④教的原则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
⑤对课堂检测题,教师是给答案与结果,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这样,教师真正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答疑当好参谋。
第四篇:两段八步教学法
“两段八步”教学模式不仅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一种创新探索精神。它摒弃了以往的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形成以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和能力。
“两段八步”教学模式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完成学案为基础,以小组讨论,展示交流为重点,以教师精讲点拨为提升,以学生会学,学会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它使课堂焕然一新,老师不再唱“独角戏”,而是和同学互动,学习情绪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生动的、真实的生活。让学生在自由自在、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小组合作探究是“两段八步”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领会知识的时候。课堂开始的时候,老师会把需要讨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分组讨论。团结力量大,一个个问题在学生的讨论中迎刃而解。接下来是展示成果的时候,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发言,其他有不同意见的同学也可以补充。这种合作学习有力挑战了传统教学“一言堂”,没有了“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最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发展了学生探究问题和交流的能力。
第五篇:论运用多媒体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当人类进入新世纪,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已经在我国各地蓬勃开展。它以一种全新的概念,促进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并逐渐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如果对于这些问题不加以重视,将会阻碍多媒体教学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根据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电脑的体会,我想谈几个值得大家注意的问题。
一、多媒体概念的模糊
现在有许多教师在课堂中运用了多媒体手段,便认为教学设备现代化了,就实现多媒体教学。其实,这是很不全面的认识。谈到多媒体教学,首先应该知道何谓多媒体。“多媒体”即文字、图象、声音、视频信息等多种媒体的组合。如教师的板书属于文字媒体、教师的语言属于声音媒体、幻灯片属于图象媒体、录相片为视频媒体等等。多媒体电脑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将多种媒体进行整合,所有的媒体均能在电脑中得以充分的体现。从这一点来看,电视媒体与它最为接近。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就不必象以前那样,上一堂电教课要在录像机、VCD、幻灯机、录音机等设备上进行频繁的切换,从这一点上按,多媒体手段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媒体使用过于单一
在多媒体的实际教学当中,教师们往往仅仅运用了多媒体电脑的一小部分功能。目前最常见的是将文字和一些相关的静态图片输入电脑,然后由教师根据课堂教学需要控制这些媒体的播放顺序。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一种高级的幻灯片,它只能够加大课堂中的信息量,并不能真正发挥出多媒体电脑在教学中的价值,个人认为这是不值得提倡的。在教学效果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采用比较经济实用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生字时,利用现有的生字卡片加以指导即可,就不必去浪费精力借助电脑来反映。
三、板书的必要性
既然多媒体电脑有幻灯片的功能,是不是能够用电脑完全代替教师的版书呢?这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教师的板书素有“微型教案”之称。每节课,随着教学内容的完成,教师的板书一步步出现,直至最终完全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让学生对整节课有一个完整的印象。虽然电脑能够实现板书,但由于电脑所显示的信息随着下一个信息的出现而消失,加上课件的容量大,学生往往来不及形成完整的印象。一堂课下来,虽然看到了许多内容却没有什么印象。所以,我认为板书还是有其继续存在的必要性。
四、课件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目前,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开展得轰轰烈烈。校长和教师们都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是大势所趋。许多学校纷纷购置多媒体设备,建立了相应的多媒体教室。但多媒体课件却相对缺乏。市面上出售的软件,大多是供学生自学,供教师运用于整个一堂课的课件很少,精品就更少了。自学软件与教师上课的软件又不一样。由于看不到样品,许多教师对于课件的运用与制作不知从何入手,容易产生“高级幻灯+简单动感”的课件。此种课件从某种意义上讲,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反而会让不太清楚多媒体课件的人产生误解。
现在许多课件在演示、介绍时往往受到好评,但使用者却很少。这是因为教师认为与自己的教学方式无法配套,内容编排也不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
另一种情况是许多自制课件为了简化教师的操作,将信息的切换定义为按一下鼠标或键盘,将课件做成直线型。这样既没有了交互性,更使其他教师不能直接使用这些课件。另外此类课件也束缚了教师的教学思维,影响了教师的课堂发挥。
我国目前电脑的人均占有量还很低,一所学校最多只有两个多媒体教室,让学生自主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学习的环境还不具备,当前学校也只能制作一些教师公开课用的课件,对于平时教学的需求还很难以满足。
五、课件的制作的培训
课件的制作离不开课件脚本。课件脚本是一个课件的精髓所在。一个好的课件脚本就象一个好的剧本,直接关系到整个课件的价值。如果脚本质量不高,再好表演也会黯然失色。而目前许多教师对于怎样写好脚本仍然捉摸不透。现在课件制作中往往是授课的不会制作,制作的不会授课。在这种情况下两者只能相互协作,但效果就打了折扣。因为在双方思想交流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障碍,这些障碍直接影响着课件的制作时间与质量。
教师对课件脚本不太清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不了解多媒体课件有何种功能,有何种限制。许多教师把课件制作当成制作一部电视片,即所有的都为动态,如同动画片。综上所述,目前急需对教师进行多媒体电脑相关知识的培训,让他们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制作者与授课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当然,最好的办法是授课教师能够独立制作,将自己最好的构想完美地表现出来。
由于制作多媒体课件涉及到的相关软件较多,让所有授课教师都进行全面的培训是不太现实的。我们可以从授课教师的队伍中挑选一些具有一定电脑基础的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胜任一些简单的课件制作。而这些先培训的教师又能够带动另外一些教师学习。专职的课件制作人员可以辅助教师制作一些制作难度较大的内容,获得更多的时间钻研新的制作技术,做出精品课件。这样便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当然,多媒体电脑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望而却步。任何事物都有从陌生到熟悉,从被动接受到自主行动的过程。多媒体教学是大势所趋,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灵活地驾驭它,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