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晚清到民国初期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产生的影响研究李婷
晚清到民国初期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产生的影响研究
晚清到民国初期,通过外国传教士的传播,外国侨民和外国音乐家在中国的音乐活动,外国音乐团体来华演出,以及中国留学生归国携带等途径,使西方音乐大量传入中国。新音乐就是指晚清以来随着西洋音乐的传入而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不同与此前中国传统音乐。它是清末和近代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音乐日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晚清——新音乐的初步启蒙
1.音乐教育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等人积极提倡在学校中设立乐歌课。1907年起,“音乐”被列为女子师范学堂课程,此后几年间,新式学堂陆续开设了唱歌课,从而在普通学校中形成了一种学校音乐文化的雏形,即以教授新式歌曲和欧洲音乐常识为主要内容的音乐教育。学堂乐歌的出现标志西洋音乐大规模传入我国并产生巨大影响。
2.音乐创作
这时期新音乐的启蒙还体现在乐歌的译配、编创方面。其显著特点是,它的创作、理论、出版都先起于东邻的日本,首先出现在留日的中国知识分子中。学堂乐歌的歌词、音乐创作方式等都与传统歌曲有许多不同。如文、白语言形式兼采的歌词,主要以外国(尤其是欧、日)歌曲音乐作为乐歌旋律的倾向都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歌曲的创作。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译配、发表的《日耳曼祖国歌》3首,1903年曾志忞发表的五线谱与简谱对照的《练兵》、《游春》、《扬子江》等6首歌曲,可视作晚清新式歌曲译配、编创的先声。
通过乐歌的传唱和乐歌为主的学校音乐教育,向中国大众尤其是学生开始较系统的输入西方音乐知识,如传授简谱,介绍五线谱,确立集体唱歌的形式,开始新的歌曲创作等等。
3.音乐思潮
这一时期,为新音乐教育而编写的论著,有曾志忞的《唱歌及教授法》(1903年)《教授音乐初步》(1904年)、《教育唱歌集》(1904年)等。这些为当时的唱
歌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4. 音乐社团
当时比较都影响力的社团有中国留学生发起主办的“音乐讲习所”(1902年)、“亚雅音乐会”(1904年)、“国民音乐会”(1905年)等组织。这些社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音乐教育活动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民国初期——以学堂乐歌为主的新音乐启蒙的继续
1.音乐教育
辛亥革命胜利后,民国政府明令废除清政府的教育宗旨,改学堂为学校,并且在中小学和师范学校中列音乐为必修课。蔡元培还提出“以美育养成高尚之风,以完成国民之道德”的著名主张。这些措施和主张,对艺术教育和新音乐活动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新音乐的勃兴是在“五四”时期,在新的音乐社团日益发展和不断提高之际,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起中国最早的一批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它们除少数是独立的音乐教育机构外,大部分是附设在艺术学校和师范学校中。而在这之前的一些教会学校,如:上海中西女学(1892)、湖州的湖郡女子中学(1908)、苏州的景海女校(1917)、南京的汇文女中(1922)虽然先后有琴科设立,但所授只限钢琴一门,其他音乐学科并未顾及。至20世纪20年代左右,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发展迅速。如1916年的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后改名为“上海艺术师范学校”,1924年扩大为“上海艺术师范大学”,1925年又与“上海东方艺术专科学校”合并为“ 上海艺术大学”。1920年夏,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系科音乐体育专修科,并于1921年春成为独立的音乐科,又于1930年演变为国立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1922年,在北京成立的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被学术界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1923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设音乐系。1925年,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设音乐系。1925年成立的北平国立美术专科学校于1926年改名为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并设音乐系。1926年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设音乐组。1927年于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上海国立音乐院,1929年更名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1927年北京燕京大学成立音乐系。1929年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设音乐系。此外还有上海私立沪江大学音乐系和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创立年代待考)、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和天津的河北女子师范学校先后均有音乐科系的设立。其中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的创始人蔡元培、萧友梅也是上海国立音乐院的创始人。由此可见,上海国立音乐院是北大音乐传习所的直接继承,而20年代后的其他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其办学方针、模式大多因袭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
20世纪20年代前后,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办学目的,都是立志改革中国音乐现状,其主要途径是学习和借鉴西方音乐理论及技法,努力创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通向世界的音乐艺术道路。在北大音乐传习所公布的简章中,明确指出该所的宗旨在于“以养成乐学人才”、“一面传习西洋音乐(包括理论与技术),一面保存中国古乐,发扬而光大之”,上海国立音乐院的设院主旨为“输入世界音乐,整理我国国乐。”北大音乐传习所设本科、师范科、选科三种。本科以养成专门人才为目的,分理论、作曲、钢琴、提琴、管乐、独唱5科。师范科分甲、乙两种,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员为目的。选科专为音乐爱好者所设,均设作曲理论、唱歌、钢琴、风琴、西洋管乐器、西洋弦乐器、中国管弦乐各科。而上海国立音乐院也基本照此仿照,更名上海国立音专后,虽体制有变,但基本分理论作曲、键盘乐器、西方管弦乐器,声乐与国乐五个组。除国乐外,其他四组都是按照德国音乐院校的专业设置。
由于这时期的办学思想是输入西方音乐,因此是以西方专业音乐教育所设课程为主,辅以传统音乐课程。北大音乐传习所的各科课程,分共同必修课和选修课2种。课程以学时计算。如甲种师范科课程4年共25门课程,共157学时,其中音乐理论课的普通乐学、和声学、音乐史等9门,共25学时,专业实践课的视唱、合唱、钢琴等4门,共70学时;外语2门,共36学时;选修课3门,共9学时。上海国立音专各专业均设置的课程有:主科、副科、共同必修科及选修科4种。如高级中学除了主科、副科外、共同必修科有国文、英文、视唱练耳、合唱、和声、领略法(音乐欣赏)、声学、乐学(乐理)、国音、公民10门,还要选修8个学分的课程。理论作曲组初级、中级、高级的主科课从高级和声开始到指挥实习共20门,副科为钢琴课,其共同必修课有合唱、音乐史、国文、英文、德文或法文5门,还要修足12学分的选修课。钢琴、声乐与中外乐器本科生的必修课有音乐史、和声解剖、曲体解剖、单对位、合唱、国文、英文(声乐学生为意文再加德文或法文)、伴奏、合奏。学校还为各科学生开设中国音乐史、国乐常识、伴奏、乐舞、本国史、中外文化史、美学概论、艺术概论、戏剧
概论、诗歌概论、作文作歌实习、声学、德文、法文、意大利文等共20类选修课。上述课程设置除国乐外,基本都参照德国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
2.音乐创作
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作为艺术表演的音乐会独唱曲以及其它舞台表演性歌曲、多声部歌曲特别是小型合唱曲也都有一些成功之作。由学堂乐歌时期用即成曲调填词为主的编配方式,改变为依据歌词谱写音乐的创作方式。如赵元任的独唱曲和多声部歌曲都反映了“五四”精神的新诗,其音乐既不是民歌的仿制品,也不是欧洲艺术歌曲的翻版,而是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借鉴了欧洲艺术歌曲创作方法的独创性很高的歌曲。
3.音乐社团
五四运动前后较有影响的音乐社团有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16)、上海中华音乐会(1919)、中华美育会(1919)、大同演乐会(1920)、河南第一师范学校音乐研究会(1921)、北京乐友社(1921)、北京爱美乐社(1926)、国乐改进社(1927)、中华乐社(1928)、上海音专乐艺社(1929)等。
这时期,所创办的社团多源于“国内大多数人士不复知音乐”,“少数习音乐者又不能互相补助,以促音乐之进步,宜今音乐之不能望他国矣。”上述缘由在各社团的办社宗旨中都有所体现。如北大音乐研究会在其《“音乐研究会”简章》中第二条明确声明:“本会以研究音乐、陶养性情为宗旨。”更为明确的是北京乐友社提出旨在“振兴乐学”、“输进西洋音乐之学理及技术,以增益吾国之所未有,此一事也;整理吾国旧有学说,发挥而光大之,此又事也。”
这时期的音乐社团所设科目均以学习乐器、乐理为主,再根据需要及师资条件增设其他科目。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所设科目有普通乐理、和声学、西洋音乐史、中乐曲、昆曲、洋琴、提琴、钢琴、古琴、琵琶、笙、笛、箫、三弦、胡琴、唱歌等,它基本是所有音乐社团所设科目的代表。
这时期的音乐活动多以音乐会演出为主。如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于1919年举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音乐会,共演出19个节目,其中西方音乐的表演有钢琴独奏、合唱、小提琴和钢琴合奏等。又如北京爱美乐社则较重视外国著名演奏家、歌唱家的音乐会。
此间,每个社团都不定期出版刊物。有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于1920年3月创办了《音乐杂志》,由当时在校的该会学生蒋复恩等人编辑,是学生社团编印的音乐学术性刊物,发刊量达一千份,是最有分量和影响的音乐杂志,到1922年12月停刊。萧友梅留学返回之初所撰写的许多文章以及刘天华、王心葵等音乐前辈的著述均曾刊登在该社杂志上。
由上海中华音乐会于1923年8月创办《音乐季刊》,罗伯夔在第1期上发表了《发刊辞》,同期还发表了1923年7月24日会员会议修正的《上海中华音乐会章程》。由中华美育会为宣传其主张,联络艺术人才,扩大影响,于1920年4月创办了会刊《美育》,共出版了7期,刊登了有关音乐美学、西方唯美主义和艺术知识方面的文章,受到了进步力量,特别是新青年的欢迎。1927年4月,因经费困难而停刊。
还有北京爱美乐社于1927年创办音乐刊物《新乐潮》,从1927年6月至1927年7月共出刊10期。此刊物以介绍西洋音乐知识为主,多刊普及性、知识性文章,包括音乐史、音乐理论、音乐教育、音乐家评介、名曲介绍及分析等。为该刊撰稿者有刘天华、缪天瑞、李惟宁、张秀出、吴伯超、杨仲子、张洪岛、汪德昭、程朱溪、柯政和等。《新乐潮》对于北京爱美乐社的社员是免费赠送的。1929年,《新乐潮》停刊。之后国乐改进社于1928年起出版不定期刊物《音乐杂志》,至1934年共出刊10期。在《音乐杂志》上刊有音乐史、音乐理论、音乐教育、音乐家评介,名曲介绍等有关中西音乐方面的内容。
4.音乐思潮
音乐理论在这时也取得了重要的成绩,王光祁从20年代开始,便以比较音乐学的方法,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和东西方音乐,把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中国音乐史
晚清到民国初期西方音乐 对中国音乐产生的影响研究
李
婷
2008级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