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育实践通知
关于转发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团省委《关于申报 2010年度湖南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的通知》的通知
各系学生工作办、系团总支:
根据《关于实施湖南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的意见》(湘教发〔2009〕55 号)和《关于申报2010年度湖南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的通知》(湘教工委通[2010]14号)精神,学院决定开展2010年度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各系学工办、团总支认真组织实施。
一、工作目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节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从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受到教育,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主要内容与形式
1、公益劳动。旨在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公益性劳动,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并增强创业意识、丰富创业知识。
2、社会考察。旨在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调查、专项调研和主题考察等形式,全面系统地了解和认识有关社会问题,培养用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3、志愿服务。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救助计划、社会福利帮扶等工作,培养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道德观。
4、科技文化服务。旨在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提供无偿服务,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培养自身创新能力。
5、其他有助于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践活动。
三、申报要求
1、本项目只受理湖南省普通高校在籍全日制研究生与本、专科生以团队形式申报,每个团队只能申报一个德育实践项目,每个成员只参与一个团队。
2、本项目立项工作需在学校校内德育实践项目广泛实施的基础上开展,只立项学生自主组织的、人数规模不太大的德育实践项目。
3、所有申报团队均应聘有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为主,负责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督,并协助解决各种困难,确保项目的实施效果。
4、项目实施以一年为期,且不得超过项目负责人毕业离校时间。
5、申报高校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保障工作,确保项目成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
四、立项标准
1、项目实施能达到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的目标。
2、项目设计有创新性,时代感强,可操作性强。
3、项目申请者具备实施项目能力。
五、其它事项
1、申报名额与程序。2010年立项项目不超过200个,各校申报名额依学校学生规模确定(见附件1)。学校按申报名额在校内项目中择优推荐到省,省里审核通过后予以发文立项。
2、经费资助。对立项的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省里资助一定经费,学校参照教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按不低于1:1的比例安排专项经费配套。省资助经费下拨至学校帐户,由项目负责人负责领取与报销。
3、验收与备案。项目实施完成后,由学校依据项目申报材料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各校验收材料于每年5月的第一个工作周报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备案。
4、项目评优。对已验收备案项目,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团省委每年开展一次评优活动,对获评优秀项目颁发荣誉证书。
有意申报的高校,请于2010年6月1日前将《湖南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申报书》(见附件2)一式两份(以一个牛皮纸档案袋装好,纸袋封面贴申报书封页)报送至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联系人:王艳元;联系电话:0731-85715329。
请各系、各学生社团根据本专业特点及学生团体情况组织申报,并于2010年5月20日前将申报材料(含电子文档)交学生处、院团委,学院将择优向省委教育工委进行申报。
学生工作处
院 团 委
2010年4月26日
第二篇:德育实践
(字大的是说的,字小的是ppt上有的)
大家好!这次我要讲的主题是关于中小学生德育实践活动,针对小学生们设计的一个关于弘扬孝文化的教育实践活动。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德育过程组织的基本环节,(换ppt)德育过程组织的基本环节包括:(1)德育活动的准备(2)德育活动的开展(3)德育活动的评价
下面是这次活动的活动目标(换ppt),大家小学的时候可能都做过这样类似的作业,比如帮父母刷一次碗,帮父母洗一次脚等,现在也同样需要对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指导学生寻找孝敬父母的个案及事例、开展帮父母干一次活、观看相关影片的形式,激发学生们对父母的爱,把爱传下去。(换ppt)
本次活动采取了组织学生观看宣扬孝道的影片及电视新闻和考察访问及布置作业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们体会孝文化的内涵,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并将这种美德传承下去。这次试验共分成三个阶段来进行。(换ppt)第一阶段,实验应组织有丰富的经验以及自身的道德涵养较好的教师作为学生考察活动的导师,准备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予以指导。并在学校内任意抽取两到三个班级作为实验班级,通过自由组合的形式分为八个组。第二阶段,为考察阶段,小组内部及各小组成员间相互商量互相帮助,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运用各种相关资源,进行考察访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不只是进行单纯的考察,还要知道问什么而考察,体会故事背后隐藏的情感。
比如学生们在观看央视关于洗脚的公益广告的时候,应当对此有所感悟,并开始人生初步的思考。每个小组都要通过这个活动学会欣赏自己努力的成绩,学会合作。最后一个阶段是考察结果的汇报,要求学
生在活动过程中,每天写一篇日记,记录当天的感悟及收获,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评奖。汇报可以采用学生自编自演的小节目形式来展示他们的考察成果,并颁发“优秀奖”“最佳合作奖”等奖项,以此鼓励学生。(换ppt)
活动的创意来源于面对容易变成一种形式化的“孝”文化教育,实验试图通过这种类型的方法,让学生体会父母平时的辛苦,在实践中达到德育育人的目标。
本次活动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让每个学生体会父母的爱,不要让老师们布置的作业留于书面,变成形式主义,充分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促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使该项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的效应。
第三篇:德育实践
爱在重阳,感恩天下化学教研组:倪慧英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一脉相承,积淀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其中包含着优秀道德、价值观念和思想精华,是每个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嬗变、文化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教育缺失与学生个性特征的影响,使得传统节日日渐失落,在未成年人尤其是中小学生中出现了对我国传统节日逐步淡化、对外国洋节日(如愚人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日感兴趣的趋势,对我国传统节日所蕴涵的内在文化知之甚少。在传统文化渐行渐远的今天, 如何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良好社会氛围的渲染,让这些散发着悠久的历史韵味、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情趣的传统文化节日真正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生活,实践润物无声的无痕德育,更好地利用传统节日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未成年人的中华民族情结,仍是当今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感恩情怀,使敬老爱老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并由爱老、爱家推及到爱国家、爱社会,进一步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诗意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习俗及民族文化含义,宣扬与坚守优秀的中华 传统文化与节日,弘扬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2、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学会感恩,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充分展现学生参与的全体性和主体性,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深刻感受 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教育。
三、活动主题
以 “爱在重阳”“孝从我做起” “感恩在我心”“念亲恩”等为主题的系列感恩活动。
四、活动准备:
1、布置校内活动场地,营造尊敬老人的浓烈氛围。
2、重阳节典故及其传统的各种资料图片;广播、录音机、投影仪、录像机等音响设备。
3、每位学生收集自己或他人孝敬父母、长辈,互敬互爱的真实感人的故事及自备的各种材料和用具
4、活动时间为重阳节来临之际至结束后共一周时间。
五、活动组织
第一阶段:调查访问、宣传发动--------(感知)
1、随机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了解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态度和关注现状。通过升旗仪式、周会向学生发起重阳节感恩倡议: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集体宣誓承诺活动,让学生郑重承诺:在学校要做一名尊师守纪,积极向上的好学生;在家里要做一名 尊老爱幼、体贴父母的好子女;在社会要做一名明礼诚信、爱国守法的好公民。
2、通过周一的专题教育进行宣传发动,组织全体师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图书资料、网络等途径收集有关重阳节的典故、风俗习惯、感恩的故事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文章、诗词等,要求学生通过书籍,上网学习古人和现代人敬老爱老的典型事迹。利用校刊校报把有关重阳节专题内容印发至全体师生,供教师课堂授课和学生课外阅读,并进行集体
交流谈体会、论感受,使学生对重阳节形成初步的认识,从而树立感恩意识。
3、加强校园宣传,营造活动氛围。在节日来临之际,组织学生搜集资料、更新板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升国旗仪式等文化阵地,大力宣传重阳节典故、传统习俗和诗歌诗词等,在校园醒目位置喷绘大型版画“中国传统节日记”, 创建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板,设置祝福墙、祝福树等。使学生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充分感受重阳节的感恩氛围,让师生全方位接受节日文化的熏染。
4、设置重阳溯源组、重阳调查组、重阳习俗组、重阳美食组、重阳诗文组、重阳敬老组等活动小组,组织重阳知识竞赛;以班为单位举办中华经典诗朗诵比赛:组织学生吟诵有关重阳节的诗词和历代尊老爱老的经典诗篇;举办三分钟小故事演讲:请学生讲述自己亲身感受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父母、长辈真心付出、无私关爱子女,以及作为子女真诚回报、感恩于行的故事;开展“孝歌我会唱”活动:组织学生学唱一首以孝敬父母和长辈为主题的歌,曲目自选;学生可在星期一
第一节课前五分钟齐唱周末所学歌曲。
第二阶段:调查访问、探讨交流。---------筹划
1、开展主题活动: 话说重阳。围绕重阳节的典故、民间习俗、庆祝形式、重阳节诗词佳句等开展。目的是了解重阳节的一些习俗,如登山、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领悟重阳节的节日内涵。
2、在学生中开展“我身边老人的生存状况” “老人生活质量调查”等社会调查活动,关爱老年人生活、关注老人生活的今昔变化,体会祖国60多年来发展成就。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既关注老人的物质生活,又要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满足情况。调查之后,书写翔实的调查报告。通过调查和研究,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
3、小小真心话:说一句向长辈问候或祝福的话语。统一印制发放“孝亲承诺卡”,让每位同学将自己想要对父母、长辈说的祝福语或最想表达的话语写到承诺卡上带回家交给自己的父母长辈;如有在远方的老人长辈,请拨一个温馨的电话或发送一条温馨的短信或遥寄一张温馨的电子贺卡,让你们的贴心问候成为老人长辈们绽开的笑脸。学生制作“爱心折纸”“感恩卡”,在“感恩卡”上记录自己的感恩格言或写下要感谢的人和事物或谈谈感恩前后的感受,把“感恩卡”贴于祝福墙。
4、听长辈讲那过去的事情。了解爷爷奶奶的童年和青壮年,体会他们几十年艰苦创业、辛勤劳动,为后辈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辛酸,让学生们珍惜美好的今天,更加尊敬和孝顺长辈。
第三阶段:身体力行、实践体验。-------体验以实际行动为身边的老人长辈做一件暖心的小事
活动内容
(一)“感恩”在我心,做到五个一
1、一是为家里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孝心事,如泡茶洗脚、盛饭洗碗、叠被洗菜、倒垃圾、送水、叠衣服、叠被子、捶背揉腿、文艺表演等,体验长辈们的辛劳,争当“贴心小主人”。
2、二是了解老人的心愿,每位同学与老人聊一次天,听听老人聊聊过去的故事;打一次电话,送去一个节日问候;陪身边的爷爷奶吃上一顿节日饭,献上一支歌;带爷爷奶奶走出家门,为他们拍一张照片;
3、三是制作一张感恩卡,送给老人或长辈,把浓浓的情结融入精美的贺卡,呈上最真挚的祝福与爱,力求把感恩传播到家庭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4、四是利用课余时间找合作伙伴,排练几个以“尊老敬老”为主题的节目,召开一次 “关爱老人,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通过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5、五是写一则“感恩”日记或习作,记录重阳节活动的过程和感受,也可以写自己要感谢的人和物。“
(二)组织走访慰问退休老校长、老教师活动,并举行退休教师座谈会
1.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走访慰问周边地区退休的老教师,帮助老教师打扫卫生、修剪指甲、清洗衣物、陪老人下棋、读报、赠送节日小礼物等。
2.由学校组织,在重阳节这天走访慰问三位离退休的老校长,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给他们送去关心和温暖。
(三)到敬老院、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由学生会、团委发动,组织会员、优秀团员代表等,在重阳节去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敬老院开展一次敬老爱老的活动,做一回“临时子女”,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老人送去一份温暖和爱心。如清扫敬老院宿舍以及庭院、制作寿星卡、送重阳糕、水果、点心、礼物、表演文艺节目(一个独唱、两个故事、三个朗诵)、与老人下棋、打牌、陪老人聊天散步、摄像或拍照、爱心调查问卷、老人生活质量调查等等
第四阶段:回顾总结,交流评比、爱心承诺------感悟
活动结束后,收集整理各班孝心感恩活动的材料(包括收集的资料、设计方案、体验文章以及观察记录卡、自制贺卡、书画作品、调查报告、活动记录、活动照片、家长的评价表、队活动资料、演讲稿等),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教师引导学生队自己活动的成果进行反思,把自己的活动收获及时记下来。组织学校领导和老师进行评议,评选“十佳敬老爱老班集体”和“十佳敬老爱老标兵”。写一则“感恩”日记(附家长的一句话和签名),记录重阳节活动,如一次敬老活动(如聊天、劳动、伺候、礼物等)的过程和感受,也可以写自己要感谢的人和物。评出当月“爱之星”、礼仪之星等,表彰“敬老之星”。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可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中的团结协作精神、人际关系的协调性、与同伴的分享交流情况、活动成果的独创性、活动反思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学中做、做中悟,可以有效引领学生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使他们的灵魂到一次优秀传统文化的荡涤,也必将使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现光彩!
此外,我们在今后还要继续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其它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风俗习惯及其蕴涵的意义,深切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切实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成为理想坚定、道德高尚、文化优秀、继往开来的新一代。
第四篇:德育实践
德育实践
2016年10月30日,电子信息学院组织第31期入党积极分子德育实践考察全体成员踏上了红色之旅,寻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的摇篮、红色之都——湖南韶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们先后去了毛主席铜像广场、毛泽东故居、毛泽东纪念馆、以及他们那一辈念书的地方,刘少奇同志故居、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刘少奇铜像广场、刘少奇文物馆、花明楼、修养亭、万德鼎、刘少奇坐过的飞机等景点。既感受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又领略了祖国的山川秀美、更是重温了一代伟人的豪情壮志、丰功伟绩,受益非浅。
韶山是毛主席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也是他点燃革命的圣火,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起点。在毛主席故居、在毛泽东铜像广场、我们能深刻的了解到,当年革命的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能磨灭的烙印,这革命的火种,历经了80年风雨沧桑,依然经久不息,见证着往昔峥嵘岁月,也照亮了后辈前行的路程。如今硝烟散去,只留下静静的故居、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一座座历史遗址不仅有其独特的思想教育作用,而且它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它的文化色彩、历史风貌,以及自然风光,都会对我们产生永久的魅力,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树立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牢固确立远大目标。同样,没有革命的理想,就没有革命的行动,也没有革命的胜利。通过这次参观,我们再次了解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的解放,新中国的诞生,都是由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年轻的时候就树立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牢固确立了远大的目标,才得以实现的。毛泽东同志早在年轻的时候,就确立了拯救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为劳苦大众翻身解放的崇高理想,并接受和传播马列主义,且于1921年就被推选为党的一大代表,参加了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刘少奇同志也早在1921年就前往苏联,获取拯救中华民族的圣火和真经,回国后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国内革命,并成为早期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正是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理想的确立,才有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
我们首先参观了毛泽东铜像广场,远远就看到一尊高大的塑像耸立正中,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近瞻仰了毛主席铜像,向毛主席三鞠躬,像全国各地奔向韶山冲的人们一样,通过这种最传统的方式来祝福、纪念、缅怀„„毛主席铜像微笑着望着前方,他老人家是不是也为我们的国家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感到欣慰呢。紧接着我们来到了中国石这里,主席雕像正对着这块石头,这块石头像一幅中国地图,寓意主席心系整个中国人民。
在主席故居,我们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一起,参观这朴实无华而又古老的、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伟人故居。在这里,我们聆听历史故事,追忆历史风云,深刻理解江泽民同志所概括的韶山精神:牺牲、奋斗与奉献。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我爷爷说起中国有个毛泽东,他很伟大,很厉害,许许多多的人都崇拜他。那时候,我很好奇,毛泽东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能掀风起浪。后来我知道了他是咱们湖南人,老家在韶山,于是,特别想去韶山看看。如今,我终于如愿了,我踏上了韶山的土地,来到了那个曾经养育了一代伟人的风水宝地。其实这是一套非常普通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居,“凹”字土木结构建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泥砖墙、小青瓦,背山面水,掩映在绿树翠竹中,东面13间小青瓦房是毛主席家。天井、杂屋、厨房、毛主席父母的卧室以及毛主席的卧室,历历在目。那些旧物,书桌、衣柜、石磨、水车,都曾留下过毛主席及其亲人的印迹,普通而陈旧的家具,感受着那个时代的朴实。与旧日不同的是,现在的这里人头攒动,给本来幽静的乡村增添了很多生气,大家纷纷合影留念,让这一刻的激情定格成永远的回忆。1976年9月9日,这位伟人开始长眠,虽然他从此不再醒来,可他仍然活在无数人的心坎上。湖南韶山,因为毛泽东的存在,游人始终络绎不绝。在接下来的考察过程中,我们又参观了毛泽东纪念馆里面记载了许许多多革命者的建功伟业,感受到了他们那一辈人的精神,同时也懂得了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刘少奇同志铜像,刘少奇同志铜像是1988年少奇同志诞辰90周年时落成的,由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亲自揭幕。当时的铜像广场只是一个占地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的砂石坪。在少奇同志百周年诞辰之际,经中办[1998]1号文件批准,并下拔专项经费400万元,用于铜像广场扩建。现在整个广场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包括踏步)。沿着这百级花岗石台阶,拾级而上,两边山头青松傲立、杂树生花,石级中央一条苍翠的匍地龙笔直前伸,在不知不觉中就踏上了铜像广场。广场视野开阔,四周山头连绵起伏,幽远深遂。广场正前方,整齐的小松柏簇拥着一个庄严肃穆的平台,平台中央,少奇同志铜像威严地矗立着。铜像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捐建,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和他的高徒程允贤精心制作。铜像加底座共高7.1米(像高3.0米,座高4.1米),这个数字包含着两层含义:第一,“七一”是党的生日,少奇同志一生致力于党的建设,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是我们党的卓越领导人。第二,少奇同志享年71岁。铜像座西北朝东南,面部神情似微笑,似沉思,满怀沧桑地遥望远方;拿着烟头的手自然摆放;飘逸的风衣将衬托得更加伟岸。再现了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少奇同志风尘仆仆、日理万机的光辉形象,使人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和亲切感。接着我们来到了刘少奇的故居,刘少奇故居位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镇炭子冲村。是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长沙──花明楼──韶山”名人故里游这条黄金旅游线的中枢联结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伟人故里“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湖南省最重要的革命纪念地和旅游观光区之一。刘少奇故里占地面积近800亩,包括刘少奇同志故居、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刘少奇铜像广场、刘少奇文物馆、花明楼、修养亭、万德鼎、刘少奇坐过的飞机等景点。每到一处,无不为当年坚苦卓绝的斗争环境而感慨,也都能感受到老区人民对伟人们的爱戴。我们目睹纪念馆陈列的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难得的革命文物,思虑万千,在沉思与感叹之中,领略“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这句话的真实内涵,倍感共和国加强民主与法制的紧迫.通过这次韶山,花明楼之行,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受到了灵魂的洗礼,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生在和平年代,在党的红旗下成长,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应该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韶山精神”传承下去。“刻苦学习、勤于思考、扎实苦干、任劳任怨、谨慎细致、严格要求”是时代赋予“韶山精神”新的内涵,是我们行事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不断走向成功的力量之源!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此为标准,以韶山精神为榜样,对照自己的心灵、行为,时刻警醒自己。为此,我决心做到:(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在学习上要有紧迫感,要学以致用,保持旺盛的斗志,面对方方面面的挑战。(2)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吃苦在前一些,享受在后一些。(3)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最高的热情,最高的效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4)遇到任何事情不抛弃不放弃,不断成长,不断改变,不断磨练,追寻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认定了就要努力去争取。所以呢,也别忘了带上知足的心。
第五篇:德育实践活动课
《感恩父母—珍惜拥有》
一活动背景
现在的初中学生正是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处于懂事和未懂事之间,他们个性强,敏感,脆弱,逆反心理也特别强,不能吃苦,不能理解父母为他们的付出,还嫌父母唠叨,再加上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娇生惯养,更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自私的品质。甚至有的同学自己的事情不做,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乱发脾气,不顾及家长的感受,使做父母的很伤心。针对此现象,我班决定以《感恩父母—珍惜拥有》为主题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唤起他们感恩的心,从而知道珍惜拥有。
二.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苦和操劳,深入体会父母之爱,感受亲情的无私与伟大。
2.让学生理解、关心、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
3.引导学生由“感恩父母”到“珍惜拥有”的思想意识转变,让学生学会感恩,知道珍惜。
4.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5.加强学生与家长的理解与沟通,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良好心态
三.活动准备
1.初步构思设计,确定主题。
2.学生准备道具,收集相关材料,确定节目,竞选主持人。
3.编排节目,布置黑板。
四.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班主任导言
当我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是母亲聆听了我们的第一声啼哭;当我们刚会咿哑学语时,说的最多的词是“爸爸”“妈妈”;而当我们刚要蹒跚学步时,又是我们的父母亲,牵着我们的手,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回顾过去的点点滴滴,我们成长的每一步无不倾注着父母的心血和辛酸。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便是《感恩父母—珍惜拥有》,有请主持人。主持人语:
(女):是谁给了我们这美妙的生命
(男):是谁给了我们这美好的世界
(女):是谁用那辛勤的汗水把我们哺育
(男):是谁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们养大
(合):是我们的父母
(女):曾经,幼小的我不懂得母亲的叹息
(男):曾经,调皮的我让父亲泪花闪落
(女):也曾经,当我心情压抑时,母亲给我以慰籍
(男):当我孤苦无助时,父亲给我以力量
(合):今天,我们终于懂得,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他们的血液,我们的血液里激荡着他们的誓言。亲爱的父亲,母亲,听一听我们心灵深处的独白吧
(女):请听演讲《谢谢您的爱》
演讲《谢谢您的爱》
(二).调查反馈
(男):上周我们布置了任务,利用周末的时间详细观察自己的爸爸,或者妈妈的一天,并记录下来。谁来说一下。
生(甲):我平时在学校住,周六周日回家,很少注意妈妈一天在干什么。上周六我记录了妈妈的一天:早上4:30就起床准备早饭,还要准备猪食;5:30左右叫醒我吃饭,然后喂猪,6 点钟下地干活,12点回家做饭,吃饭,喂猪。1点钟到6点钟,一直在地里干活。6点到8点做饭,喂猪,吃饭。然后还要洗衣服,差不多9点了妈妈才忙活完。我从来没想过妈妈一天这么辛苦。
(同学纷纷叙述了自己爸爸妈妈详细的一天)
(男):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而又坚毅的父母亲,她们在艰难的生活中苦苦挣扎,用牺牲自己的方式去支撑家庭,去供养孩子上学,不怕苦,不言累,把泪水个人吞尽,而做为孩子的我们,却常常爱慕虚荣,不但不感激父母,甚至嫌弃父母,请看小品《妈妈,我对不起您》。
(小品《妈妈,我对不起您》:(1)文中讲述的是一位破脚的母亲,每天拖着行动不便的身体,走街串巷,靠收废品供孩子上学。当爱慕虚荣的孩子听说母亲又出去收废品时,一气之下摔门而去。(2)当老师收学费时,虚荣心极强的孩子却谎称自己的母亲明天发工资。恰好此时,母亲送来了学费和一盒刚做好的馄饨,此刻孩子也许有了一点的感动,接着老师又留了一篇作文《母爱》,加之同桌的发自内心的一句羡慕的话:“你妈妈对你真好,没时间还给你送饭,我妈妈就不行。”所有这些使孩子的想法有所转变,(3)孩子放学回家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鼓足勇气打开了家的门,迎接他的是母亲焦急的等待和宽容的爱,至此孩子被这如此纯洁、真挚的母爱所打动。意识到了《妈妈,我对不起您》。)
(有同学在啜泣,有同学在抹眼泪。)
(女):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父母,谁没有一个甜蜜的梦,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梦。为了圆梦,他们把生命燃烧成熊熊烈火,照亮子女的前程;为了圆梦,他们把自己关进炼狱,从而把通向天堂的路铺平。同学们,当你从父母手中一次次接过血汗钱的时候,你是否读懂了父母那粗糙的双手,期待的眼神,劳累的身躯,是否读懂了父母心中那甜美的梦。但是,当得知你在学校荒废学业、大手大脚花着父母血汗钱的时候,梦境被现实撞碎了,老实说,父母尝过多少生活的艰辛,心未曾碎;曾经历过多少人生的坎坷,心未曾碎,因为心中有梦支撑,有你存在。而当你令父母失望的时候,当梦变成幻影,你是否能够理解一颗破碎的心那深深的痛。
(播放满文军一首歌颂母亲的歌——《懂你》)
(三)看材料,谈体会
(女):获得父母的爱,却从没想到回报,他不是一个纯粹的人;享受父母的爱,却从不想到反哺,他不是一个真正的人,请看下面我们统计的数字:据中新网对家长们的粗略调查发现,约有七成的中学生家长感觉与孩子存在“距离”与“隔膜”,有的甚至无法沟通,有六成感到子女与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淡化.据对某中学学生情感状况调查,约有6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近43%的学生不知道爸爸父母的年龄,76%的学生从未给父母祝贺过生日,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父母给子女过生日却高达93%.以上是网上摘录的数据,有报道中考作文中以“爱心”为题的作文,极少学生写到父母对子女的爱。近几年来,不断有家长反映,孩子上了中学就变了样,随便顶撞家长,甚至赌气出走等.好多家长都疑惑不解,我们的孩子怎么了呢 ?为什么渐渐疏远了父母?
(男):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上面材料的看法和体会:
生(甲):我以前就不知道我爸爸,妈妈的年龄和生日,上次老师让填家长基本情况表,我才知道的。而每年我过生时,爸爸妈妈都给我买生日礼物,还带我去吃最爱吃的东西,我总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从没想过给父母过生日。以后我也会我为爸爸妈妈过生日。生(乙):我自从上中学后,很少跟爸爸妈妈沟通,他们问我学校的事,我特烦,生(丙):母亲每天写作业前总唠叨:认真点,用心写,天天一套,不变样,很烦人。生(丁):我也是,每天上学前,妈妈总爱重复:听老师的话,上课认真听讲,别和同学吵架。我每次都没好气地答到:“行了,行了„„少罗嗦点”
生(戊):你们多幸福呀!我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和爸爸离婚了,连个唠叨的人都没有。
(生(戊)的回答打破了班级的沉静,老师分明看到几个同学的眼泪在打转)
班主任:老师知道有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更渴望父母的唠叨,但老师告诉你,他们都是一样地爱你们,他们希望你们能快乐地学习、生活,愉快地成长。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父母永远爱你们!
主持人(女):那么今天你们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
生(丙):以后我会把妈妈的唠叨当成优美的歌曲,用它来温暖我的心田。
生(丁):我会爱上妈妈的罗嗦,把它当成优美的乐章,很好地伴我成长。
(四)感恩父母,珍惜拥有
(男):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神奇的力量,父母的爱可以编织恢宏的天网,让孩子放飞心灵的快乐;父母的爱是和煦的春风,可以暖醒冷冻麻木的心;父母的爱是灯塔,引导我们走出漆黑的迷惘;父母的爱是排空大浪,荡涤了心灵的尘埃,构筑了无限的坦荡;父母的爱是磅礴的交响,演奏着伟大的乐章,唤起了新生的渴望。请欣赏短剧《爱的力量》
短剧:《爱的力量》:这是由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的,一位十三岁的小姑娘遭遇车祸后,脑干出血,生命危在旦夕。医生觉得已经没有抢救的价值,如果手术的话,很可能下不了手术台,既便手术成功,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成为植物人。然而小姑娘的父母却执意要求医生为孩子做手术,在可怜的父母的一再哀求,真情感染下,医生终于为小姑娘做了手术,奇迹发生了,手术很成功,在手术后三个多月的日日夜夜里,父母亲寸步不离的守候着,时时刻刻的召唤着,也许是他们的执着与虔诚感动了上苍,奇迹又一次发生了,小姑娘终于醒了过来,而今的小姑娘已经基本恢复健康。(小合唱《爱的奉献》)
(女): 我们对父母的付出和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比较起来是多么微不足道啊!我们的家长,为了我们能接受好的教育,省吃俭用,日夜操劳!只要听到子女需要有关学习的资料,学校需要交什么的钱,穿什么样的衣服,家长们毫不犹豫地掏钱,这就是我们的家长。同学们,我们可以为一个陌生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父母给予我们的种种恩情,这实在是内心有愧!感恩不待时,拿出我们的实际行动,向爱我们的人和我们所爱的人感恩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生1:我们要照顾好自己,让父母放心。
生2:我们要学会做简单的家务,让父母省心。
生3:我们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让父母放心。
生4: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让父母开心。
生5:为工作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倒一杯茶,揉揉肩,讲讲笑话。
生6:每天好好学习,回家谈收获,讲感受,给父母一个好心情。
生7:多体谅、理解父母,不与父母争吵,多为父母着想。
生8:学会拥抱父母,说声“谢谢”。
生9:学会节约,不浪费父母的劳动成果。
生10:每天反思,学会对父母说“对不起”。
生11:学会尊重、关爱身边的人。多做有心人,及时送上温暖……
班主任倡议: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感恩的话,又怎能对他人,社会感恩,如果连父母都不爱,又怎能爱他人,爱祖国,时代发展的今天,父母的观念固然与子女有矛盾,但这不是父母的错,有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因素.但不管如何,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由衷,执着,真诚的.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把这首《感恩的心》献给天下所有的父母。
五.教学反思:
听过的容易忘记,看到的印象不深,亲身体验过的才刻骨铭心,难以忘记。通过这次活动,学生比以前懂事了,懂得节约,懂得关心,懂得了珍惜。从调查了解—实践体验—反思体会,孩子们深刻体会到当父母的不容易,激发了关爱父母、体谅父母的情感。活动更是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他们在活动中的参与热情比较高,我被他们的用心感动着;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是他们生命过程中的一笔财富。
德育实践活动课
《感恩父母—珍惜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