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申报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领域预备项目的通知要求
各有关单位:
根据科技部《关于征集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领域2012年度国家科技计划预备项目的通知》要求,为做好我省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领域预备项目的申报工作,特通知如下。
一、申报原则
1.申报的项目需在国家科技部公布的指南范围内;
2.申报的项目需从国家层面出发,能带动我省相关产业发展,技术方案代表了国内最高水平;
3.申报的项目最好是前期已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并在科技部汇报过的项目;
4.鼓励省内高校院所和企业联合申报项目;
5.申报基础研究类的项目需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带动性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
6.申报前沿技术研究类的项目需围绕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攻克前沿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关键共性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点;
7.申报应用开发及集成示范类的项目需以重大工艺技术及产业化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应用示范为重点,其中产业化应用方面要以我省优势特色产业为主,应用开发的产品需进入国家相对应的产品目录和公告。
二、申报时间节点
1.5月17日前提交项目信息表电子版和纸质材料至省科技厅高新处;
2.6月20日17:00,科技部网上申报截止;
3.6月20日17:00,省科技厅受理项目推荐书纸质材料截止。
三、后续工作准备
各申报单位抓紧制作汇报ppt演示稿。
1.项目介绍演示版(可自动播放,时间为10分钟以内,电子演示版嵌入的录音原则上须是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录音,不得采用专业配音),为音频答辩做准备。
2.项目介绍答辩版(可逐页查看,在回答评委提问时,如需要对演示内容做解释,由现场工作人员按答辩人要求,逐页展示)。
3.项目演示稿ppt要求:
操作系统 Windows XP, 默认软件 Office 2003SP2,暴风影音 V6.4。
四、联系方式
电话:87135813
邮箱:chenj@hbstd.gov.cn
第二篇:2011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项目申报的通知
2011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项目申报指南
根据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06)121号文件《省人民政府关于省十一五重点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批复》精神,我厅按照《贵州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以及《贵州省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有关专项规划中确定的原则和发展重点编制了《“十一五”贵州省高新技术项目申报指南(2010)》,经组织有关专家论证并征求意见后,现予发布。
我省各有关单位申报“十一五”高新技术领域攻关计划、火炬计划、重大专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业信息化等请以此指南为依据,指南中没有涉及的有关内容请各申报单位参照各项规划内容,或根据情况向我厅提出项目申请。
材料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1、高性能金属材料的开发及综合利用
高性能有色金属合金结构材料及加工技术 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应用
金属材料清洁节能降耗及资源综合利用生产关键技术 金属材料的新型表面加工及处理技术 超微细金属粉体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金属材料的新型加工成型工艺技术及制品 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与应用 电子级金属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
2、改性聚合物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
高性能橡塑复合材料的研发及应用 高性能橡塑合金及制品的开发 先进聚合物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及应用 先进聚合物结构及功能材料 高性能PVC及制品开发 聚合物材料的循环利用 橡塑材料加工成型技术及装备
3、化工材料
(1)煤及煤化工
专用焦炭的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焦炉气、煤焦油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开发 碳一化学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煤化工节能降耗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燃煤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回收利用(2)磷及磷化工
专用型、功能型磷肥及精细磷化工产品的开发与产业化 磷矿及伴生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及深加工技术开发及应用(3)其它化工材料
低毒高效农药关健技术开发及应用 植物化工材料、生物材料及制品的深度开发 汞化工及制品新技术
环境友好的材料添加剂及助剂开发与应用
4、能源材料
高效环保电池用关键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化 新型可再生能源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新型节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5、其它非金属材料
特种功能材料及制品的开发 新型碳材料开发与应用
低成本多晶硅关键生产技术与产业化 特种陶瓷材料及制品的开发
能源与资源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1、资源勘探、开采、选冶关键技术
优势资源的地物化遥快速高效勘察及矿床定位预测技术 矿山重大危险源防治技术研究 薄层矿高效开采技术 矿山深部开采技术
中低品位难选矿石高效开采利用关键技术 新型高效绿色选冶药剂开发 复杂金属矿产资源采选冶关键技术 含汞砷高硫煤洁净煤技术
2、能源生产、输送及节能关键技术 发电、输电及配电技术开发与利用 可再生能源的研发与应用 风力发电关键技术 智能电网技术 高效节能降耗技术 分布式供能技术 光伏发电关键技术及应用
3、能源与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
煤层气抽采与综合利用技术 术
工业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废气、废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先进技矿山生态修复技术 资源高效转化技术 生物质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 有色金属资源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技术
工业节水、城市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综合利用先进技术 钾长石、粉石英、重晶石等特色非金属矿产综合利用技术 煤炭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 碘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光机电一体化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1、大型通用技术装备开发及产业化
通用飞机、无人机及机载设备开发 大型技术装备及成套装置装备开发及产业化
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农业机械、建材机械、铝及铝加工、包装机械、汽车等
为国家重大工程配套的设备开发及产业化 “专、精、特、新”成套装备开发及产业化
2、控制技术应用与研究
自动化、信息化控制技术开发及应用 新型测试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
多信息融合及新型传感器技术研究与应用 机、电、液、信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安全生产监控技术
3、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
绿色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先进模具制造工艺及技术 汽车关键零部件
为重大装备配套的零部件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高精度、高可靠、长寿命机电基础件开发及产业化 新型机电组件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激光技术与激光相关应用技术
4、新型电子元器件
新功能半导体器件芯片研发及制造技术 片式高频微波及功率器件 多功能复合敏感元件及传感器件 混合集成电路
高精度、高密度、微型电子连接件及开关 新型电力电子和汽车电子器件
5、新能源节能降耗技术及装备
变频调速技术及应用 低碳技术及应用
风、光、核能综合利用技术及装备 新能源技术及设备
工业尾气综合利用技术及设备
6、电力技术
输配电技术
电网节能降耗关键技术 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电网调度与自动控制 机、网协调技术
交通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1、公路、铁路交通建设技术的开发
复杂条件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养护技术 路基、路面长期性能研究 特殊气候路面设计、施工技术 软土路基处治技术 采空区路基处治技术 交通防灾减灾技术
山区大跨径桥梁设计与施工技术 公路、铁路工程安全保障及预警预报技术 公路、铁路工程新材料开发与应用 公路、铁路工程中的节能、环保技术 交通基础设施检测与维护技术
2、水路交通运输技术的开发
适应于山区河流和库区特点的新型载运技术 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技术 山区内河通航枢纽建设技术
3、城市交通及配套设施建设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关键技术
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技术
供电、通信、安全管理与监测系统技术
4、交通运输技术
新型运输组织模式与应用技术
综合枢纽建设关键技术
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技术 区域综合交通信息融合与利用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一)软件技术及产业
嵌入式软件,面向网络的公共支撑服务平台,资源管理平台以及面向不同领域的应用平台。人机交互技术及系统,工业控制软件。安全与保密、教育与培训、信息服务、专家系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应用软件。
重点支持物流、旅游、教育、电力、交通运输、文化等领域的数字化技术及应用软件。
(二)网络与通信技术及产业
开展新一代网络技术及应用、网络传输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重点支持:
1、新一代网络技术及应用
网络优化控制技术、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等
2、网络传输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压缩传输与接收技术等
3、数字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光通信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
4、基于3G技术增值业务方面等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三)新型电子元器件
1、新型电子器件研发及关键工艺技术
2、高性能半导体模拟集成电路
3、电子器件的可靠性技术
(四)制造业信息化
支持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在骨干企业开展数字化综合集成应用示范。支持异地协同设计制造系统开发。支持制造业信息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重点支持:
1、设计、制造、管理一体化的“甩图纸”示范企业;
2、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业务集成应用的“甩帐表”示范企业;
3、集成技术、智能技术等制造业信息化关键开发共性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
4、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应用服务平台建设;
5、设计、制造、生产、经营等业务高度集成一体化管理的“贵州数字企业”。
(五)“数字贵州”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1、以“3S”技术为核心的“数字贵州”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重点支持数字区域、数字城市、数字行业(数字交通、数字环保、数字农业、数字林业、数字旅游、数字水利、数字国土等)、地理空间信息开发应用与共享平台等领域的示范工程。
2、“3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应用技术研究。
现代生物技术及轻化工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1.现代生物技术与制药
开展现代生物技术在制药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性技术研究。重点支持:
(1)现代生物技术在创新药物、药用生物资源开发中的应用;(2)通过前体药物、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修饰获得新化学实体创制新药的研究开发与药用中间体、提取物制备工艺技术研究;
(3)生物资源中有效成分及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筛选;
2.生物技术与食品
以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研究开发新产品,生物技术在乳制品、调味品、肉制品、豆制品等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重点支持:
(1)高新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食品生物安全检测及控制关键技术标准化与示范应用;
(2)特色食品(辣椒、薯类等)资源的开发深加工与储运保鲜技术;(3)贵州名酒、名烟、与名茶工艺创新中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与示范;(4)发酵食品的生物技术创新与应用;
(5)安全、高效的复合发酵剂、酶制剂、食品添加剂等产品开发;
(6)乳业及乳制品的现代生物技术创新和改造;
3、生物资源应用研究与开发
开展现代生物技术在生物资源应用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重点支持:
(1)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技术研究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2)环境污染物生物技术处理和利用技术;(3)矿业有害物生物技术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4)喀斯特地区微生物资源深度利用与产业化技术开发。
4、轻化工技术
利用贵州特色植物资源,以可再生、清洁生产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支持:
(1)薯芋变性淀粉深加工,制备粘合剂、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精细化产品的新技术开发与应用。
(2)香精、香料、化妆、洗涤等日化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新技术研究。
(3)其它轻化工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产品生产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副产物、废弃物的处置与资源综合利用。
第三篇: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项目申报指南(2012)
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项目申报指南(2012)
说 明
根据《贵州省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贵州省“十二五”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和重点产业,经组织有关专家论证并征求意见后,现予发布。
我省各有关单位申报高新技术领域攻关计划、火炬计划、重大专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业信息化等请以此指南为依据,指南中没有涉及的有关内容请各申报单位参照各项规划内容,或根据情况向我厅提出项目申请。
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项目申报指南(2012)
光机电一体化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1、装备主机及关键技术研发
重点支持装备整机优化与集成技术、新材料应用与材料优选、绿色设计技术、轻量化设计、可靠性设计、虚拟样机技术、自动装配和检测技术、在线监控技术、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成套)技术、低碳技术、废弃资源利用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等关键与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飞机、航空发动机与机载设备 汽车、专用车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数控装备 工程机械 能源与矿山装备 物流装备
现代农业与特色食品加工装备
铝工业、石油、化工、建材、冶金等流程工业装备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装备 “专、精、特、新”工业设备
2、光机电集成系统与关键功能部件设计制造技术研发
重点支持光机电控制技术、微纳制造技术、液气压传动控制技术、变频调速技术、测试技术、可靠性技术、智能化传感检测技术、通信技术、节能环保控制技术等关键与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重大(点)装备配套系统 汽车系统总成与关键零部件 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零部件
机电液气信集成控制系统与功能部件 电子集成系统与功能模块 精密微特电机
智能化仪器仪表与传感器 远程通信系统 节能热管理系统 工业管控系统
物联网与装备制造集成应用系统
3、关键基础件的设计与制造技术
重点支持新材料应用与材料优选技术、近净成形及控制技术、材料加工新工艺、热表处理技术、特种加工技术、计算机辅助CAx技术集成应用等关键与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精密铸锻件与焊接件 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 大型、高速与精密轴承 高端液压(力)与气动控制元件 高端传动与密封基础件 高性能紧固件与连接件 高性能复杂刀具 特种磨料磨具
4、新型电子元器件
重点支持新型元器件设计制造技术、芯片设计制造技术、系统级封装与测试技术、新结构电路设计与制造工艺等关键与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新型元器件 新型传感器件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耐极端环境的电子器件、电子连接器与电子开关
5、电力技术
重点支持电网与信息化的集成、电网与现代控制技术的集成、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技术、参数量测技术、智能电网通信与调度技术、分布式能源接入技术、低能耗远距离输配电技术、电网节能降耗等电力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新型电力自动化装置 新型节电装置
特高压输电及远程输电技术与系统 电网调度与自动控制 电网安全与稳定 机、网协调技术
其他符合工业强省或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的关键技术。交通运输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1、山地城市交通
大型交通枢纽建设关键技术 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关键技术 山地城市智能交通关键技术
2、公路、铁路运输
复杂环境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养技术 路况检测及病害修复技术 交通基础设施维护新技术与装备
3、水路运输
适应于山区河流和库区特点的新型载运技术 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技术 山区内河通航枢纽建设技术 内河运输航道通过能力提升关键技术
4、绿色交通
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利用和产业化示范
隧道营运环境(声、光、气、水、尘等)及其控制技术 交通运输节能、环保技术
5、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
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与应急保障技术 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技术 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关键技术
其他符合工业强省或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的关键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一)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
重点支持工业测控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云计算技术、SOA(面向服务的架构)技术、IPv6(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机器学习技术、游戏引擎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模式识别技术、网络信息安全、行业物联网应用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1、核心产品研发及产业化(1)工业测控技术及应用系统
工业在线/离线监测技术及应用系统 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系统 嵌入式软件
面向行业的SCADA系统 安全生产测控系统
工业流程和生产过程计算机仿真系统 节能控制系统 生产制造执行系统 物联网中间件 行业物联网应用系统 云计算关键技术及应用软件
(2)物联网技术及系统
(3)文化创意与数字内容服务产品(4)食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5)电子商务支撑系统(6)电信增值服务软件(7)企业信息化核心管理软件(8)制造服务核心产品
(9)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软件(10)重大软件服务外包项目
2、产业服务平台
(1)产业聚集区(园区)软件企业公共服务平台(2)数字创意公共服务平台(3)资源共享与合作交流平台(4)软件评测服务平台
(二)网络与通信技术及产业
重点支持新一代网络技术及应用、网络传输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
1、网络技术(1)网络优化控制(2)网络信息安全(3)数据压缩传输与接收(4)4G高速传输网络(5)通信网络关键技术和产品
2、网络增值服务
(1)音视频及网络信息增值服务(2)信息安全增值服务(3)网络游戏
(4)基于3G技术的增值业务(5)电信增值服务软件
3、三网融合试点研发项目
(三)微电子技术
重点支持新型电子元器件、各类新型传感器研发
1、新型电子器件研发及关键工艺技术
2、微纳芯片及集成电路设计及产品测试技术
3、微电子器件封装技术
4、高性能半导体模拟集成电路产品 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5、电子器件的可靠性技术
6、物联网感知技术及传感器件研发
(四)制造业信息化
重点支持深入开展数字化设计、制造和管理等信息化单元技术和企业数字化集成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培育制造业共性技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应用研究,完善制造业信息化服务支撑体系,培养制造业信息化专门人才,全面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增强贵州省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1、骨干企业应用示范(1)“数字企业”
(2)PDM/PLM(产品数据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应用(3)PDM/ERP(产品数据管理/企业资源计划)集成管理应用(4)制造执行系统(5)复杂产品虚拟样机
(6)信息化促进节能降耗减排应用(7)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8)制造物联应用
2、产业链重点应用示范
(1)支柱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2)面向支柱产业的制造过程物联、制造服务等关键应用技术研发与综合应用示范
3、公共服务平台
(1)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2)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装备制造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4、制造业信息化培训基地
5、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1)企业数字化集成关键技术及系统(2)智能技术及系统(3)制造物联及系统
(五)“3S”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1、以“3S”为核心的数字贵州应用技术(1)数字城市
(2)数字行业(数字交通、数字环保、数字旅游、数字水利、数字林业、数字国土等)
(3)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与共享平台、服务平台
2、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应用技术及系统
3、物联网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及系统
4、新型遥感技术在多个领域的智能化数据处理、解译、监测应用示范。
其它符合工业强省或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的关键技术。
材料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1、钢铁材料及制品
重点发展高品质特殊钢,高附加值钢铁制品。通过关键技术的攻关,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高新技术产品,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升钢铁材料及制品的整体竞争力。
高级中空钢及制品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 先进工模具钢及制品关键技术研发 冷镦钢系列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高速车辆车轴用钢的研发
航空航天发动机环件超临界制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高性能钢丝绳及钢绞线关键技术开发 钢丝控制冷却关键技术研发
城轨车辆(地铁、轻轨)关键材料及制造工艺产业化攻关 弹簧钢及制品热处理新技术开发与应用 核电用高强韧钢的质量控制技术
2、铝、钛合金及制品
重点发展铝及铝加工、钛及钛工业,推动铝、钛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着力建立有色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链,通过关键技术的攻关,培育高新技术产品,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升有色工业的整体竞争力。 电子级高纯钛产业化关键技术
新型超强耐热铝合金模具板制造工艺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轨道交通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研发及产业化 钛及钛合金锻造技术攻关 钛合金精密铸造技术及应用
高温合金、钛合金超临界制造技术应用研究 塔架用高强铝合金结构材料研发及产业化 新型耐蚀TA10钛合金工艺研究 大尺寸硬质铝合金扁锭质量控制技术
泡沫钛合金及其催化、净化组件的制造关键技术 高性能钛合金均质化制备及组织细化加工技术 高性能钛合金制品塑性加工、表面强化和改性加工技术
3、其他金属材料
锰系环保材料研发及产业化
抗氧化铜粉、超微细锌料、钛粉等金属粉体制备与应用 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制品研发
锌、镁金属及其合金的高效冶炼及高品质制备关键技术; 钛、锰、锑、钒等催化用功能材料开发及应用。
4、冶金生产技术
重点开展高品质特殊钢、优质铁合金、铝合金,钛合金、硅材料、电解金属锰等产品及其高附加值深加工中的缩短流程、先进制备工艺、节能降耗、环境控制方面的关键技术攻关,促进产业技术水平和材料质量提升,满足节能减排降耗技术的要求。
洁净钢、微合金化及成分控制生产技术 钢铁材料夹杂物变质处理技术 控轧控冷技术 连铸坯热装热送技术 低品位矿的选冶技术 优质组合还原剂开发 入炉矿石筛分及制备技术 铁合金及工业硅精炼技术 铁合金产品制备技术
铝冶炼节能增效控制系统及核心装备产业化关键技术 氧化铝生产中资源能源高效利用新技术 电解铝节能降耗先进生产技术 电解铝废渣综合利用
电解原铝直接铸造高端铝及铝合金锭坯技术 冶金过程“三废”处理技术 黄金矿石勘探和冶炼技术 新型提钒技术产业化应用 金属锰冶炼新技术
5、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重点支持利用铝钒土、重晶石、石英等矿产资源和能源优势,加强超微细粉体材料、特种陶瓷材料、新型墙体材料、耐火材料、隔热材料、高纯非金属材料、超薄复合石材等新型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促进行业升级换代,提高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制品的竞争力。
铝、钡、锌、钛、硅、钙等化合物类超微细粉体材料制备、表面修饰与应用
新型碳化硅、氮化硅、氧化硅、刚玉等磨具磨料、耐火材料、隔热绝热材料及制品开发与产业化
高强度石油压裂支撑剂、绝缘陶瓷片等特种陶瓷材料及制品开发
太阳能级和电子级高纯硅材料开发与产业化
高品质阴极/阳极材料、多功能碳石墨复合材料等碳素材料及制品开发
LED衬底材料研发及产业化
6、精细化工材料
重点支持利用省内磷、煤、钡、汞等矿产资源及特色植物化工原料,深度开发精细化工产品、化工新材料和催化剂材料,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扩展产品性能与功能,促进精细化工在新材料、医药、农药、环保材料、电子材料及新能源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磷、氟、碘、硅、稀土等精细化工系列产品及新材料 钡、锑、汞、锰、钾、钙、镁、硒、硫等精细化工产品及新材料
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新技术 聚氯乙烯合成及其改性技术 缓控释肥料技术及产品
新型磷复肥、湿法磷酸、黄磷及热法磷酸的精深加工 煤焦油精深加工及精细化产品开发
高纯钡盐制备技术和高档油漆、涂料、油墨专用型硫酸钡制备技术
低品位磷矿制备磷肥新技术与方法。
贵州资源制品合成的医药中间体、农药和生物制剂 氟化氢生产CFCs替代产品与技术
磷、氟原料生产锂电池材料及组装关键技术 含磷有机中间体、含磷药物、含磷电子化学品
含氟有机中间体、含氟药物、含氟表面活性剂和含氟电子化学品
含碘药物、碘试剂及碘制品 高效汞触媒及汞系催化剂
汞触媒及汞系催化剂的替代技术与产品
工业催化剂、阻燃剂、水处理剂、轻工日化助剂的开发与应用技术
五倍子、山苍子、桐油等植物资源深加工开发
7、聚合物材料
重点支持抓住周边市场需求急增的机遇,结合我省资源、产业基础和领域发展趋势领域。
聚合物材料复合改性技术及工程化应用 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橡胶材料及制品 高性能工程塑料及合金
膜材料、微孔发泡材料及其它功能高分子材料、组件开发应用 无卤阻燃聚合物材料及制品
塑料、橡胶环境友好功能助剂的开发及应用
高性能电石法聚氯乙烯、聚乙烯醇、有机氟化物材料及制品 聚合物材料的环境友好化及循环利用 高效膜材料及组件生产及应用
8、电子功能材料
重点支持依托我省军工企业的电子元器件生产技术及产业基础,做大做强电子元器件及相关材料产业。
新型电路基材、电子浆料、封装材料等电子功能材料 电子级磷酸、高纯黄磷、高纯三氯氧磷、钛酸钡、高纯钛等电子功能材料
新型片式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及制品
蓝宝石单晶、高纯镓、砷化镓、β-FeSi2等半导体光电子材料及器件
电子陶瓷材料及器件
9、新能源材料
重点支持物理化学电源技术及产业基础和资源特色,加强锂离子电池等化学电源和生物质能源产业化,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形成。重点发展方向:
钴酸锂、锰酸锂、钴锰酸锂、磷酸铁锂、二氧化锰、镍化合物、六氟磷酸锂等电源材料产业化
锂离子电池、电动车用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组产业化 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等特种电源新产品开发
10、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及应用
重点支持结合材料成型加工发展趋势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加强材料先进成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加强材料精密成型技术成熟装备,提高材料的精深加工技术水平,形成新材料产品集群并带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聚合物材料成型新技术、新装备及应用
金属材料及其合金精密铸锻、热处理新技术及应用 高铁空心车轴制造及检(试)验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等温锻等金属塑性成型关键技术及应用
航空航天、核电等特种行业大型锻件、紧固件等规模化生产技术
火力发电用超临界不锈钢大型铸件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材料净成型技术装备研发及应用技术 金属构件的腐蚀与防护关键技术 材料快速成型技术及装备 成型模具设计及制造技术
其他符合工业强省或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的关键技术。
第四篇:关于征集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领域国家科技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2013备选项目的通知
关于征集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领域国家科技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2013备选项目的通知陕科高发〔2012〕54号
各有关单位:
根据科技部计划司《关于发布国家科技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2013年备选项目征集指南的通知》,现将我省征集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领域2013国家科技计划备选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
包括材料、交通、能源、信息、先进制造、地球观测与导航、现代服务业等7个技术领域,详见科技部网站()。
项目简介请参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申报书有关内容,项目(课题)推荐书(项目申请书格式)可从国家科技计划申报中心网站
(HTTP://program.most.gov.cn)相关专栏下载。
由于科技部项目申报实行限额推荐,我省共18个名额(省上10个,西安、宝鸡、杨凌、渭南4个国家级高新区各2个),省科技厅将根据申报情况确定推荐项目,并通知有关单位开始网上申报工作等。
备选项目申报流程和有关注意事项将于4月下旬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上另行通知。申报单位需按要求完成网上申报,并经由省科技厅审核后统一向科技部报送正式文件。
为避免集中申报受理造成拥堵,2013年项目(课题)申报采用按领域分期受理,逾期不予受理。材料、交通、能源、信息、先进制造、地球观测与导航、现代服务业领域具体时段安排: 2012年5月1日8:00至5月15日17:00联系人: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
吕永卫87672250
第五篇:2011年产业化项目申报要求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做好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国农办„2010‟209号)和《云南省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2010年9月14日《云南日报》第11版)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现就做好2011年我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审核等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的相关政策
为规范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对《云南省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以下简称《申报指南》)中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如下:
(一)贷款贴息项目
1.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中央财政资金60%以上用于贷款贴息项目。
2.2011年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原则上35%以上用于固定资产贷款贴息,65%以下用于收购农副产品流动资金贷款贴息。
3.根据同期中国人民银行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固定资产贷款贴息率为5.4%,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率为4.8%。各地审核计算贴息额时以整月为单位,不足一个月的不贴,贴息额保留整数位,小数位只舍不入。
(二)财政补助项目
1.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中央财政资金40%以下用于财政补助项目。
2.为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以省为单位,中央 财政补助资金总额60%以上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其余40%以下用于龙头企业项目,不再区分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
3.项目单位自筹资金不低于所扶持的财政补助资金总额(含各级配套资金),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自筹资金特别是高于规定的部分,须根据自身财力可能如实申报。
4.各地应按规定的比例落实财政配套资金,并实行无偿补助。
(三)同一项目单位只能申报一类扶持方式
1.2011年同一项目单位不能既申报贷款贴息项目,又申报财政补助项目。
2.鼓励项目单位在申报2011年贷款贴息项目时,积极申报与农发行合作的贷款贴息项目。
3.截止到2010年底,同一项目单位已获得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连续扶持(包括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项目)满3年的,不在2011年申报范围。该项目单位,如再次申请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持,须间隔2年以上。
4.已申报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的,不在此次申报范围。
(四)近两年未上缴国有股权分红收益或经营亏损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企业,已上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未按期归还以前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有偿资金借款的龙头企业,不得申报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
二、进一步加强项目材料的审核工作
各州(市)农发办要按照《申报指南》明确的相关政策和本通知要求,严格审核上报项目是否符合立项条件、项目单位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对上报项目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负责。如在省级和国家级评审中发现某州(市)项目材料编制较差、不合格项目较多,存在部分项目材料不真实的、仍上报《申报指南》中明确规定不得申报项目的情况,我办将按相关规定扣减该州(市)今年或下一的项目资金。
(一)贷款贴息项目
1.州级农发办要及时对县级农发办上报的贷款贴息项目材料进行严格审核。审核时重点把握:参照产业化经营贷款贴息项目立项条件,审核项目申报单位是否符合要求;贷款用途是否符合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扶持范围,银行贷款评估情况,贷款落实情况,贷款期限、额度是否符合规定,利息支付情况,贷款归还情况,贴息金额计算是否准确;附表、附件是否齐全。
2.州(市)级农发办在上报2011年贷款贴息项目前,必须派人或正式发文向州(市)级银行监管部门或金融机构核实拟上报贴息项目贷款的真实性,并由上述金融机构出具审查结论,并将审查结论写入上报我办的审核意见。所需费用可在各州市农业综合开发事业费中列支。
(二)财政补助项目 财政补助项目审核时应重点把握:项目申报单位是否符合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的立项条件,是否具备承担项目建设的能力;项目是否符合扶持范围,以及项目的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项目与区域优势主导产业的衔接情况,对农民增收和就业的带动情况;项目申报材料及附表、附件是否真实、齐全、可靠。
三、项目申报具体要求
(一)各州(市)申报2011年财政补助项目的数量,以州(市)为单位,合作社项目在国家级开发县内不限个数申报;龙头企业项目在国家级开发县内按国家级开发县数额申报。
贷款贴息项目中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可适当突破开发县限制,不限个数申报;流动资金贷款项目在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县内不限个数申报。
(二)2011年国家农发办为鼓励企业积极申报贷款贴息项目,对贷款贴息项目的项目单位申报条件做了调整,适当降低了对项目单位的注册时间、固定资产、净资产及负债率的要求,但要求企业经营期1年以上且必须盈利、贷款必须真实,因此各地尽可能上报更多符合条件的贷款贴息项目。今后,我省将与农发行、农行和农信社就贷款贴息项目开展合作,请各地积极申请以上银行的贷款,为今后申报贴息项目奠定基础。
(三)需说明相关情况
1.同一项目单位上一已得到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扶持、拟在2011年申请连续扶持的,在申报材料中,须详细说明项目单位现状、实施项目能力、上一年项目与拟申报项目的关系,并全面总结上期项目建设、运行、效益情况及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
2.项目单位需说明近两年申请农发资金之外的其他财政专项资金的情况。
(四)项目申报材料 1.贷款贴息项目
(1)贷款贴息项目应提供以下材料:项目申报文件及说明;固定资产贷款贴息项目提供贷款银行对固定资产贷款的批复文件复印件,工程施工(或设备采购)合同或付款凭证复印件;流动资金贷款贴息项目提供贷款银行对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文件和农产品收购合同或凭证复印件;银行贷款合同和贷款到位凭证复印件;贷款银行出具的利息结算清单和利息支付原始凭证复印件;该笔贷款到企业的银行进账单和当月银行明细对账单(有银行公章);项目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及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项目单位获得的贷款银行信用等级评定证书及授信证明复印件;三不欠证明(不欠税、不欠工资、不欠社会保险金);项目单位龙头企业级别认定证明;由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2009项目单位财务 审计报告;该项目单位财政资金扶持情况说明(需经县财政局审核确认,具体要求详见本通知项目申报具体要求
(三));市县两级农发办或财政部门(指非农业开发县的固定资产贷款项目)的审核意见等。贴息项目申报材料一式4份(其中提供2份原件并标注,其余可提供复印件),材料具体申报格式详见附件3。
(2)市县两级财政部门、农发办对贷款贴息项目要出具审查意见,审查意见需正式行文,说明审查原则和依据、方法和程序,围绕项目申报指南中贷款贴息项目的立项条件和项目单位条件说明审查结果。州(市)农发办的审查意见中还应写明向同级银行监管部门或金融机构核查上报贴息项目贷款真实性的情况,并附报金融机构出具的贷款真实性审查结论。
(3)贷款贴息项目单位申报文件及项目情况说明,是指项目单位以文件形式说明以下情况:所申请贴息的贷款的性质(固定资产贷款或流动资金贷款)、数额和期限;该笔贷款的主要投向和建设内容;贷款的付息及还款情况;贷款所投入的项目的综合效益,特别是带动农民增收的情况。要围绕申报指南中贷款贴息项目的立项条件和项目单位条件等要求逐项展开说明。
(4)贷款贴息项目附表共7张作为附件装订入单个项目申报材料中;州市级农发办单独上报州市级请示、审核意 见、金融机构出具的贷款真实性审查结论一式两份和附表1-
1、1-
2、1-
3、1-
5、1-7汇总表一式两份及电子版。其中附表1-5按项目顺序单独装订,成册上报;每一笔贷款都应清晰地填入附表1-3,附表1-2是附表1-3的汇总表,两表数据不应矛盾;附表1-3中的上年结转额为2009年的结转数,贷款额、还款额、付息额均指2010年的数额;附表1-4中当年指2010年;附表1-5请据实填写,如部分内容不涉及可不填。
2.财政补助项目
(1)2011年财政补助项目需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龙头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的通知》(国农办„2010‟188号)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书编写参考大纲的通知》(国农办„2010‟187号,电子文档可在财政部门户网站查看、下载)的编写要求,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财政补助项目附表上报,凡未按2011年新的合作社申报书、龙头企业可研大纲编写的材料,我办概不受理。龙头企业可研报告要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或组织有关专家编制。
(2)财政补助合作社项目除上报合作社项目申报书外,还应提供以下材料:合作社营业执照及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 7 件(县级农发办需审核与原件一致,并盖章);合作社章程、相关制度及入社成员名单(包括姓名、身份、住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合作社成员大会或代表大会申报项目的决议;自筹资金证明(要有明确的筹资方案和有效的来源证明);由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2009财务审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报表上须加盖中介机构已审核的公章);土地使用证明(加工及流通设施等用地)或土地租赁、承包协议(种植、养殖项目用地);环保部门出具的意见或证明材料(养殖项目、加工项目);社员总户数及农民社员户数,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成员占成员总数的比例等。
(3)财政补助龙头企业项目除上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外,还应提供以下材料:营业执照副本及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县级农发办需审核与原件一致,并盖章);由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2009和 2010年前三个季度的财务审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报表上须加盖中介机构已审核的公章);土地使用证明(加工及流通设施等用地)或土地租赁、承包协议(种植、养殖项目用地);环保部门出具的意见或证明材料(养殖项目、加工项目);自筹资金来源证明(要有明确的筹资方案和有效的来源证明);企业信用等级证明(若项目涉及银行贷款);银行贷款证明(有银行贷款的项目);项目产品涉及的生产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书;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若现有 产品为相应产品的项目);新技术、新工艺证明材料;与农户签定的种植养殖合同或协议;三不欠证明(不欠税、不欠工资、不欠社会保险金);报告中企业及项目情况介绍涉及的相关证明材料(包括:QS、HACCP、GMP、GAP等,龙头企业证书,商标注册证书及获得国家、地方著名商标等证书,企业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产品销售合同等);相关部门出具的直接带动农户证明(请根据不同项目立项条件写清楚与农户的订单年限、直接带动的农户户数、直接带动基地亩数、新增就业人数(人)、直接带动农民增收总额(万元)、采购农户原料的比例等)。同时填制2011年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附表2-
1、2-
2、2-
3、2-
4、2-5,附表表式在财政内网中查询,每个项目上报8份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中提供2份原件并标注,其余可提供复印件)。
(4)各级农发办要指导项目单位做好财政补助项目申报书、可研报告和附表的编写和上报工作,要将项目编号按项目计划报表代码编写规则编好后告知项目单位,以便项目单位编制项目申报书或可研报告。项目名称要按“地(市)+县(区)+产能+产品+类别+建设性质”规范命名;建设性质分新建、扩建、改建、迁建等;封面扶持对象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封面颜色:种养项目为绿色,加工项目为黄色,流通项目为白色。请各地农发办上报项目时要确保申报材料复印件与原件一致,注意审核项目申报材料和附表是否按2011年新大纲要求编制。(5)各州(市)农发办要认真审核附件的相关原件,对其真实性严格把关,汇总、审核补助项目附表,同时上报请示、加盖公章后的附表(2-
1、2-
2、2-
3、2-
4、2-5)一式两份及电子版,其中附表2-3按项目顺序单独装订,成册上报,对申报附件不齐的项目将不予受理。各地项目申报书、可研报告及附件的电子版(PDF格式)此次暂不上报,由州市级农发办存档备查。
(7)附表2-
1、2-
2、2-
3、2-4中所填数据要与可研及附件中的数据保持一致;附表2-3请据实填写,如部分内容不涉及可不填;附表2-5由农发办人员对照可研报告及附件认真填写,项目单位不填。
四、其它事宜
(一)州、市级农发办须于2010年10月31日以前向省级农发办申报财政补助项目;2010年11月30日前申报贷款贴息项目,县级农发办申报项目的时间由各州(市)自行确定。
(二)各项目申报单位申报材料必须真实准确,按规定要求编写项目申报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附表。凡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将取消申报资格,五年内不得申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各级农发办事机构要扎扎实实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特别是要确保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全面、可靠,如发现审核不严、虚假申报等情况,按《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违规违纪行为处理暂行办法》(财发„2005‟68号)等规定严肃处理。
附件:1.2011年云南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
贷款贴息项目附表格式
2.2011年云南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
财政补助项目附表格式
3.2011年云南省贷款贴息项目申报材料及
相关要求
注:具体申报要求请以最后正式发文为准
二○一○年九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