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
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等文件精神,加强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保证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顺利实施,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育人为本,重在过程。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实践、参与科研训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
第三条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是我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参与“创新创业计划”的学生要对科学研究或创业实践,特别是对自己开展的研究项目和创业项目有浓厚兴趣,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设计完成实验、完成创业训练和实践项目,自主管理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分工
第四条 学校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科技处、人事处、财务处、设备处、资产经营公司主要负责人任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统一协调管理工作,并成立项目指导委员会。各单位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办公室的协调下,分工协作、各司其职。
教务处: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关规定的拟定、计划项目的立项审批、学分管理、经费管理、监督项目的运作与日常管理、1
编制项目申报指南等。
学生处、团委:负责创业训练和实践项目的组织实施。
科技处:负责协助学生申报成果专利,举办科技论坛。
财务处:负责编制配套经费预算,监督项目经费使。
人事处:负责制定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办法,教师工作量认定。
设备处、资产经营公司:协助做好创新创业教育与训练平台开放的相关工作。项目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由我校部分教学委员会委员组成。负责项目的审定、评审验收以及参与相关政策措施的修订等。
第五条 学院是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主体,各学院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小组,由学院领导、相关人员和学院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组成,具体负责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细则的制订,组织实施本学院学生的项目申报、项目的初选、导师配备、各资助项目资金的使用监控、项目进展情况追踪、业务指导、联系企业等工作,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顺利实施。
第三章项目申报与评审
第六条 项目申报
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主要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学生。申请者必须学业成绩优秀、善于独立思考、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对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有浓厚的兴趣,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具备从事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
2.项目采取自愿申报、专家评审、择优资助的原则;项目申报每年受理一次,具体时间见教务处通知。经过个人申请、学院审核、学校审批后予以立项资助。
3.申请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申请的项目必须有一名副高以上职称
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指导教师,鼓励校外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技术和管理人员参加项目指导工作。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跨院系、跨专业,以团队形式联合申报。
4.项目选题要求:思想新颖、目标明确、立论根据充足、研究方案合理、技术可行、经费预算合理、实施条件具备、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
5.每个学生每年只能申报主持或参与一个项目,不能交叉主持或参与多项项目,在项目没有完成结题前下年不能申报新的项目。每名指导教师每年只能指导不超过两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业实践项目”除本校指导教师外必须聘请校外指导教师。
第七条 项目类型及要求
1.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实验项目设计、方法选择、设备和材料的准备、实验的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总结报告撰写等工作。,每个团队一般由3-5名学生组成(不超过5人)。
2.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试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每个团队一般由5-8名学生组成(不超过8人)。
3.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以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成果为基础,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出发点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每个团队一般由5-10名学生组成(不超过10人)。
第八条 申报评审
1.申报:学生填写《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指导教师审阅并签署意见,提交所在院(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小组。
2.评审:院(系)组织专家委员会对本院(系)学生申请的项目进行初审。初审主要审查项目的科学性、创新性、技术可行性、研究计划、经费计划、申请者的研究能力以及项目实施的条件等。以现场答辩方式进行,由学院专家委员会
决定项目是否向学校推荐立项。由教务处组织有关学科专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家,按照有关评审办法对于学院推荐的项目进行评审,必要时应组织现场答辩。同时,对通过评审的项目提出评审意见和改进建议。评审通过的项目在学校网上公示,公示无异议的项目报主管校长审批同意后立项,由教务处负责登记备案,学生处与校团委配合,并对项目实行跟踪管理。
第四章项目管理
第九条 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学校对项目进展进行跟踪管理,不定期查阅学生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实验报告、文献综述和创业计划书的执行情况等,并根据学生实际进展决定是否进一步资助。具体要求如下:
1.项目实行主持人负责制
项目审批立项通知发布后,项目主持人需认真填写《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合同书》,合同书一式三份,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所在院(系)、教务处三方签字(盖章)后生效。项目应依托校内各重点实验室、实验中心、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增城宁西教学科研基地、校内企业等平台条件,制订科学合理、详细周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积极开展有效工作,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项目指导教师应及时指导和跟踪研究活动,定期对研究活动作出评价,并给出书面意见和建议。
2.实施中期检查制度
项目研究时间过半,项目负责人应提交《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期检查报告》,内容包括:任务完成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等,学校将组织中期检查,并提出实验与研究改进建议。
3.结题验收
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应撰写《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结题验收报告》,并附上研究记录等相关材料和研究成果、实物等,由学校或学院组织专家对研究项目进行结题验收。
4.项目变更
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变更研究内容、项目成员、调整结题时间等事项,项目负责人应提出书面报告,经学院审核,报学校批准。原则上要求项目负责人在毕业前完成项目。创业实践项目负责人毕业后可根据情况更换负责人,或是在能继续履行项目负责人职责的情况下,以上学生自主创业者的身份继续担任项目负责人。
5.项目延期
因客观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按计划结题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应提前书写《项目延期申请》,并报送《进展报告》,说明延期原因及申请延长期限,经指导教师和所在院(系)工作组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学校领导组批准,并在教务处备案。
6.项目中止对
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工作无明显进展的项目要及时终止并停止该项目的经费使用,取消项目主持人重新申请项目的资格。
第五章经费管理
第十条项目经费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其他用途
1、申报项目被学校审批立项后,学校将按研究经费的50%划拨到申请人所在学院(系),由主管教学副院长统一管理,用于项目启动实施,项目中期检查通过后,再拨付余下的50%经费。
2、资助经费主要用于项目实施的资料费、调研费、实验材料费、会议费、发表论文版面费等开支。资助经费由项目负责人在教师指导下自主使用,教师不得使用学生研究经费,但需经指导教师的审核批准。不得提取管理费,不得截留或挪用。
3.项目经费报销工作应严格遵守学校财务制度,报销的总金额不得超过项目研究资助费总额。
4.报销程序:项目组负责人签字学院(系)主管教学副院长签字财务处报销。
第六章 奖励机制
第十一条 对学生的奖励
1.对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负责人及参加者,学校颁发结题证书并记相应创新学分。
2.学校将择优推荐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获奖者按《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成绩管理规定》进行奖励。
3.对于优秀的结题项目,其成员在在免试保送研究生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
4.对于毕业年级的结题项目如产生重要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等)经指导教师同意可等同于毕业论文。
5.学校将组织一年一度的大学生优秀创新成果展。
第十二条 对指导教师的奖励
1.学院(系)对于指导教师在年终考核时给予一定工作量补贴,具体补贴标准按学校规定执行。
2.每年评选一次优秀指导教师,对精心指导、认真负责、且成绩突出的教师,学校将进行表彰奖励并颁发证书。
第七章附则
第十三条各学院可根据本管理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四条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暂时参照本管理办法执行第十五条本管理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华南农业大学
二0一二年五月十八日
第二篇: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
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试行)
为培养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引导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优化创业环境,促进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入驻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以下简称“孵化基地”)的学生企业和工作室提供服务,保证孵化基地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孵化基地在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由学校创新创业学院具体管理,以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宗旨,为学校创业教育提供实践环境,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指导与帮助。
第二条
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公司和工作室可申请入驻孵化基地。其中,大学生创业公司指由大学生组建的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法人实体;工作室是指大学生组建的暂时还未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的创业实践团队。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三条孵化基地由创新创业学院负责管理,其职责包括:
1.帮助聘请指导教师、法律顾问,对学生进行开业指导、帮助学生申请小额贷款和熟悉政府相关优惠政策等。
2.制定考核办法,完善考核评价指标,定期对入驻的在读学生进行考核评估,考核合格者,按相关规定可获创业实践学分。
3.加强对入驻企业和工作室的考评,建立入驻企业和工作室评估制度和清退措施,对于经营不善、管理混乱的企业和工作室进行清退。
4.建立孵化成功企业的退出机制,指导优秀企业申报相关基金,为成熟企业提供促进其进一步成长的支持和帮助。
5.为入孵企业提供场地、办公家具、无线网络使用、水电等服务;协助企业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验资、开户等相关手续;协助申请各项创业优惠政策。第三章团队入孵申请 第四条团队申请条件:
1.入驻创业团队自愿提出申请;
2.创业团队成员必须是华南农业大学全日制在校生,团队规模为5-8人,团队负责人原则上不能由一年级学生担任;
3.创业团队必须有明确的创业项目,项目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具备一定的创业项目启动资金和承担风险能力,创业项目应符合国家政策、法律; 4.创业团队须自行邀请一位以上的学校在职人员作为指导教师; 5.团队成员能够自觉接受并遵守执行孵化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在孵化期间能够正常运营;
6.创业团队需提供:入驻申请表、创业计划书、团队负责人简历。第五条团队项目审批: 1.项目评审。管理办公室对创业团队申请材料进行初审,通过初评后再由相关专家进行终审。终审采取创业团队自我陈述和答辩形式,最后确定拟入驻创业团队名单;
2.项目公示。拟定入驻的创业团队面向全校公示,无异议后,成为待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团队;
3.签署入驻协议。待入驻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团队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公室在自愿、平等的前提下签署入驻协议,办理注册、登记手续,正式入驻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创业活动。
第六条项目审核标准:
1.创业团队组织结构合理,无任何违反校纪现象; 2.创业项目建立在一定市场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具有把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具体、操作性强的创业计划书;
3.创业计划书的格式标准,内容完善,创业项目能结合学校实际和创业团队成员所学专业,体现为可实现的产品或服务,风险较小。第四章孵化基地管理
附注:以下规章制度由孵化基地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监督实行 第七条考核办法
1.上班时间的考核以公司排班时间为准,公司(工作室)入住之后需提交该公司的排班表 2.上班人数按公司(工作室)排班表进行考核
3.卫生的考核,考核以孵化基地卫生管理条例为准。4.安全问题的考核,考核以安全管理条例为准。
5.办公室利用情况的考核以公司(工作室)与孵化基地签订的协议为准。6.公司运营情况的考核,标准详见公司(工作室)运营情况登记表。第八条来访处理办法
1.登记信息,信息包括:来访人时间,姓名,联系方式,身份,来访原因,解决方案以及备注等。详情见登记表。
第九条办公室布置及公共设施的管理 1.费用相关及规定相关
(1)公司(工作室)必须保证按照双方约定的用途使用办公场地,并同意与华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安排的其他一家公司(或工作室)共用一间办公室。公司(工作室)发生办公场地使用用途内容变更的,应提前15日书面申请于创新创业学院审核。严禁私下转让、转租办公场地。
(2)公司(工作室)应无条件遵守孵化基地制定的安全、环卫、消防等物业管理及其它各项规定。
(3)根据学校要求,孵化基地在向公司(工作室)提供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公司(工作室)应及时向孵化基地提供基本信息、项目进展情况、有关的统计资料,配合孵化基地做好有关工作,积极参加孵化基地组织的各项活动。
(4)公司(工作室)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自觉遵守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由于经营不当造成的亏损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经济责任均由公司(工作室)独立承担。2.设施使用相关
(1)办公场地有自然损坏需要维修,公司(工作室)应及时书面报告孵化基地,由办公室派人维修;若由于公司(工作室)使用不当或自行维修造成房屋及设施损坏的,则由公司(工作室)负责赔偿。公司(工作室)若需对孵化基地房屋进行装修,应当在装修前将相关装修方案报办公室批准,未经办公室书面同意,公司(工作室)不得对孵化基地房屋进行装修。公司(工作室)对孵化基地房屋所进行的装修无偿归还孵化基地所有,公司(工作室)不得故意损毁,否则,办公室有权要求公司(工作室)赔偿。3.办公场地使用相关
(1)公司(工作室)不得将办公场地转租、分租、转让、转借、入股或擅自调换使用人及与他人共享;公司(工作室)不得利用办公场地进行非法活动,严禁进行宗教活动,否则公司(工作室)应自己承担法律责任,公司(工作室)违反前述规定时办公室有权解除与公司(工作室)签订的协议、收回办公场地,公司(工作室)应当负责将该办公场地交还给孵化基地,每逾期一天,应当向孵化基地交付相应的违约金(以协议为准)。
(2)公司(工作室)不得占用公共区域、通道及在非指定空间擅自搭建、堆放物品。若有违反,办公室有权解除孵化基地与公司(工作室)签订的协议,且公司(工作室)应当按办公室要求拆除、清理,每逾期一天,公司(工作室)应当向孵化基地支付相应的违约金(以协议为准)。
(3)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协议解除或者到期终止之后,公司(工作室)应当按孵化基地要求及时将相关房屋、场地、设备全部返还给孵化基地,公司(工作室)拒不返还全部或者部分房屋、设施、设备时,每逾期一天,应当向办公室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4)公司(工作室)退房搬离时,应注意安全,保护好孵化基地原有设施和公司(工作室)在承租期间所进行的装修(包括已装修的门、窗、天花板、墙面、地面等房屋内部设施及附着物保持原貌),不得拆迁、损毁,经孵化基地检查合格后,方可搬离。若造成损坏,公司(工作室)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办公室有权书面通知公司(工作室)纠正或整改或者直接解除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协议,协议自办公室的解除通知送达公司(工作室)之日期解除。经办公室书面通知仍不纠正整改的,孵化基地有权解除本协议并收回公司(孵化基地)办公场地,并有权要求公司(工作室)承担违约责任: 1.公司(工作室)未按协议规定时间入驻孵化基地并开展工作;
2.公司(工作室)创业企业或工作室形同虚设,项目计划书弄虚作假; 3.进行违法活动,严重违反学校有关规章制度,造成恶劣影响;
4.公司(工作室)未经孵化基地书面同意擅自变更入驻项目,公司(工作室)未经办公室书面同意将办公场地转租、分租、转让、转借、入股或擅自调换使用人及与他人共享; 5.公司(工作室)违所签协议书约定的其他行为。6.公司(工作室)季度考核不合格。
第十一条若公司(工作室)拒绝签收办公室的相关书面文件时,办公室将相关书面文件邮寄至公司(工作室)提供的通信地址或者其办公场地时,视为办公室已向公司(工作室)送达。不论其是否收到、是否拒绝签收、是否退件,办公室交邮之日均视为送达之日。
第十二条 任何一方若要提前终止所签协议,应提前15日书面告知对方。所签协议有效期满前,双方有意续约的,应在所签协议有效期满之前30日内协商确定。第十三条卫生管理
1.办公室内卫生由所在公司(工作室)自行打扫,每天至少一次,并每天离开前将垃圾倒入指定地点,办公室定时检查。
2.楼梯楼道及洗手间卫生由办公室负责打扫。3.卫生打扫工具公司(工作室)自行解决。第十四条安全管理
1.公司(工作室)需确定孵化基地所提供的设施是否与清单相符。
2.公司(工作室)入驻后自行搬入的设施需到办公室进行备案,否则办公室有权进行清理。3.公司(工作室)从办公室取走设备时需到办公室备案。
4.公司(工作室)每一个员工需佩戴工作证(工作证上有本人近期免冠照片),并向办公室提供员工基本信息表(附有本人近期免冠照片)。第十五条装饰要求
1.公司(工作室)不得随意改变办公室布局,如有需要需要向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
2.公司(工作室)不得随意对墙壁进行装饰,如有需要需向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六章
入驻企业和工作室的退出
第十六条企业(工作室)入驻孵化基地时间一般不超过2年,特殊情况可申请延期。
第十七条入驻企业和工作室不再需要使用孵化基地提供的场所时,应主动提出退出申请,经批准后,及时办理好相关退出手续。
第十八条认定企业和工作室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将发放《退出通知书》,要求其退出孵化基地。
1.项目中止。
2.对孵化基地提供的场所利用率较低。
3.严重或屡次违反学校有关管理规定。
4.不适宜在孵化基地继续进行开发。
5.有转租行为。
6.其它必须退出孵化基地的情况。
第十九条入驻企业和工作室在收到《退出通知书》后的15日内,必须结清应缴费用,撤出设备,清理场地,并办理有关手续。逾期不退出者,学校将从逾期之日起处以相应罚金。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条本管理办法适用范围为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和工作室。
第二十一条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华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负责解释。
第三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等文件精神,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适应各行各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就我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制定以下管理办法。
第二章训练计划内容
第二条黄山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1.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条件的准备、实验的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试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第三章项目申报要求
第三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面向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主要面对大
二、大三年级学生。鼓励低年级学生申请,建设期短的项目,可以放宽大四学生。鼓励学生团队申请。
1.申请者必须身体健康、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并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无不良信用和违纪记录。
2.创新训练项目面向全校本科学生申报,可以是个人或团队;创业训练项目面向二、三、四年级学生,仅限团队;创业实践项目面向三、四年级学生,仅限团队。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团队合作项目和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合作项目。
第四条主持申报项目学生需认真填写《黄山学院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为该项目的第一负责人,负责项目自主设计、自主完成、自主管理。项目选题要求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学生要对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保证在项目计划期内完成。
第五条各类项目负责人仅限1人,负责人不得同时申报2个及2个以上的项目,但可参加其它项目,仅限1项。有未结题项目的学生不得申请。
第六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必须有指导教师,由学生自行选定或项目申报所在学院、教学部配备,但第一指导教师为项目责任人。
第七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需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鼓励具有行业背景或者具有行业资格证书的应用型教师担任。
第八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指导教师至少1名,创业实践项目指导教师应不少于2名,实施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双导师制,优先支持围绕“卓越教育计划”建设项目。但校内每位指导教师限指导3项。
第九条创新训练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为1年,创业训练项目一般不超过2年,创业实践项目一般不超过3年。各项目实施时间过半时需提交中期报告。申报者要对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保证在校期间完成。创业实践项目负责人毕业后可根据情况更换负责人,或是在能继续履行项目负责人职责的情况下,以大学生自主创业者的身份继续担任项目负责人。创业实践项目结束时,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妥善处理各项事务。
第四章组织机构
第十条黄山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组(以下简称“领导组”),领导组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经费保障、管理和决策。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日常工作的落实。
第十一条黄山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论证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及实施方案;负责项目的中期检查与结题验收;督促开设与创新创业训练有关的思维、方法、训练、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类课程以及提出其他咨询性意见和建议。
第十二条各二级学院、教学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组(以下简称“实施工作组”),负责落实本单位项目实施的申报初审、立项预答辩、中期管理(包括项目的变更,开展中期检查,组织学术交流等)、结题验收等具体工作。各实施单位要落实专人负责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工作,落实项目初审、材料汇总、档案管理、中期检查、后期结题等具体事宜,做好项目归档工作,以及与教务处的联络工作。
第五章项目管理
第十三条项目立项。
1.每年3月—4月初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教务处发布项目申报通知,阐明项目申报具体要求。
2.项目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填写《黄山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提交至项目申请人所在学院、教学部。
3.各二级学院、教学部“实施工作组”对项目进行初评审,视情况组织答辩,并填写评审意见,确定本单位申报项目。
4.各二级学院、教学部汇总《黄山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并按照初评审成绩高低排序填写报教务处。
5.教务处组织“专家指导委员会”对项目进行终审,择优推荐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必要情况下进行实地考察,评审结果报校长办公会批准,并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
第十四条中期检查。
1.项目立项后2周内,项目负责人填写《黄山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任务书》,经所在学院、教学部及教务处审核通过后按任务书实施,教务处分阶段核拨项目资助经费。不按时提交,按自动放弃处理。
2.各项目实施时间过半时需开展中期检查一次,由项目所在学院、教学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组负责组织实施。中期检查时,项目组应提交项目中期进度报告,提供阶段性的实践活动原始记录。中期检查主要是对项目的工作进度、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中期成果等给出恰当的评价,提出项目进一步实施的意见和建议。中期检查材料应在项目所在单位档案,中期检查结果应汇总总结后及时交教务处。
3.项目变更或终止应由项目负责人向“实施工作组”提出书面申请,阐明具体原因,对更改项目内容、更换项目成员、提前或推迟项目进度等作出详细描述。“实施工作组”应进行实事求是的审核,给出同意与否的结论,并提交“专家指导委员会”认定并通知执行。
第十五条结题验收
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提出结题申请,由教务处组织项目所在单位“实施工作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共同对项目进行结题验收。项目验收的必须材料为总结报告,硬件项目须有实物,补充材料为论文、设计、专利及相关支撑材料。专家组查验相关结题材料,听取项目
组成员的汇报和答辩,在全面评价项目完成情况和成果水平的基础上,对项目作出明确的成绩评定,填写“结题验收表”。学院、教学部汇总结题材料后交教务处存档。
第六章项目后期管理
第十六条教务处定期组织对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的优秀成果进行评选,被评为优秀项目的学生及指导教师,学校将给予表彰奖励,对有实用价值的成果帮助申请专利和组织推广。
第十七条对取得阶段性成果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项目团队成员可提出申请,征得第一指导教师同意后,经所在单位“实施工作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审查,可作为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继续进行;对于研究成果已经达到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经“专家指导委员会”审核鉴定后可代替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但团队成员完成的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不得重复。
第十八条学校对各二级学院、教学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进行整体评价,每年组织一次检查并进行计划项目实施效果的综合评价。对综合评价排名前3名的学院、教学部,下一适当增加项目指标;对评价排名后3名的学院、教学部,下一适当减少项目指标。
第七章经费管理
第十九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费来源:安徽省财政专项资金、学校专项资金以及社会、个人等资助或捐赠的经费。
第二十条学校每年设立若干经费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建设,项目资助经费列入“质量工程项目”管理。每项经费根据项目申报情况,原则上为每项1万元,项目经费划拨至项目第一指导教师,由项目第一指导教师管理,但必须由承担项目的学生使用,应做到节约开支,保证专款专用,不得提取管理费。
第二十一条批准立项的项目按两次拨付经费,项目立项后拨付一半项目经费;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经所在单位“实施工作组”认定为实施效果好的项目,汇总报教务处后进行第二次经费拨付,但项目结题前经费使用不得超过项目立项经费的80%。
第二十二条经费主要用于项目研究所需的资料费、实验材料费、调研费、会议费等必要开支,不得用于支出劳务费等人员经费。报销单必须由项目负责人、第一指导老师签字,方可到财务处报销。属于国有资产的需国资处审核并签字认可方可报销。具体报销操作流程按照学校财务处有关财务管理制度执行。
第二十三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以及学生以项目为基础申请的专利应标注“黄山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所需费用由项目支付,专利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
第二十四条项目运行期间若未按照项目申请书规定进行项目建设,学校有权做出限期整改、撤销和终止项目的决定并追回项目经费。
第八章保障措施
第二十五条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教学部要积极为参与项目的学生团队及个人免费做好提供实验场地、设备以及技术等服务工作。参与项目的学生团队及个人可依托“黄山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网络平台建立项目网站,进行项目展示、开展创新研究和实践。
第二十六条主持和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学生可获得相应综合素质学分,《黄山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践学分认定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在学校教务处。
第四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南方职业学院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校园创新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经学校研究决定,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目标,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2]5号)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南方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旨在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按照“公开立项、自愿申报、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原则,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清晰、方案可行、条件可靠的项目,强调以激发创新创业兴趣为导向,以训练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参与项目过程中的收获,支持学生大胆创新、敢于创业,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
第三条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个级别,包括“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三类项目。
1.“创新训练项目”指大学生个人或团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科研创新方案的设计、研究条件的准备、项目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报告撰写、成果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指大学生团队,在教师指导下,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试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来开展创业模拟训练活动。
3.“创业实践项目”指大学生团队,在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采用创新或创业训练项目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开展以科技成果为基础的创业活动。
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第四条
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管理办法,落实条件保障,制定奖励政策和协调相关问题。组长由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包括教学科研处、学生工作处、计划财务处、创新创业中心和后勤保卫处负责人。
第五条
专家指导委员会
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相关政策咨询和项目成果认定。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成员组成。
第六条
校级执行小组
校级执行小组负责起草管理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发布相关政策,评审项目,经费划拨,成果统计,院级执行小组工作协调,质量监控,扶助学生社团开展项目自我管理。组长由教学科研处处长担任,副组长由学生工作处主管学生活动的副处长担任,成员包括教学科研处、学生工作处和创新创业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
第七条
院级执行小组
院级执行小组负责申报组织,初评与推荐项目,过程管理,经费使用管理,指导教师团队建设。组长由院长担任,副组长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担任,成员包括学院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章
选题、申报、评审
第八条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主要面向全日制在校二、三年级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题,要求选题思路新颖、目的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
第九条 学生需组成团队申报项目(鼓励跨专业、跨学院组队,但同一项目只能向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申请,同一项目不准向多个学院重复申请),其中,申报“创新训练项目”的团队人数不超过3人,申报“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不超过5人。每个项目须配备1名校内导师,其中“创业实践项目”还须聘请1名企业导师。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填写《“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书》,报各学院的院级执行小组,经院级执行小组初评审核后,由学院统一上报校级执行小组。
第十条
校级执行小组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论证,专家在听取学生开题报告后,从项目的创新性、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可行性及经费使用等方面提出评审意见。评审结果报领导小组审批,经公示后,立项为校级项目。
第四章
项目运行管理
第十一条
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学生要对科研或创业有浓厚兴趣。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创新创业全部过程。要求参与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自主管理实验,自主开展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注重项目的实施过程,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创业思维和实践方面的收获。
第十二条
项目执行时间为1至2年,学生在组织团队时,要注意团队成员的在校时间,即团队成员在校时间不能少于项目的执行时间。
第十三条
对获得批准的项目,学校和学院对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需要的各种条件要给予充分支持,并由学院配备有丰富经验和一定专业造诣、责任心强的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自主完成。项目经费须经指导教师确认后支付。学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及时填写《“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日志》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经费使用记录》,校级执行小组不定期检查项目日志和经费使用记录。
第十四条 项目中期检查。各项目组填写《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期检查报告》,由学校执行小组组织专家监督检查项目的落实和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各系部和指导教师。
对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工作无明显进展、违反有关管理规定的项目,由院级执行小组督促整改;经整改仍不能达到要求的,由项目所在学院提出终止、撤销项目的建议,报校级执行小组审批后,终止项目并追回经费。被终止或撤销的项目组成员不得参加其他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
第十五条
项目到期由学校组织项目验收。结项必需材料为总结报告,补充材料包括论文、设计、专利以及相关支撑材料。校级执行小组组织有关专家从创新性、研究过程、实验结果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对项目进行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其中,优等级评价结果不得超过20%)。评定为不及格等级的项目不能通过验收,项目组须根据专家组意见,修改总结报告后,再次提交复审。不提供修改报告或复审不通过的项目,由指导教师和学院负责追回已使用项目经费,团队成员不得参与其他创新创业项目。
第十六条
项目在立项后原则上不准许变更。如因特殊情况必须变更的,需填写《南方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变更表》,说明变更内容及原因。经院级执行小组同意后,报校级执行小组批准后,准予变更。
第十七条
参加创业实践项目的学生需与校级执行小组就经营、管理、产品专利、商标权益、资金比例、分红等责权利进行约定,并每年向校级执行小组提交经营与财务状况年报。校级执行小组对创业团队经营及财务状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和全程监控。
第五章 学生要求
第十八条
参与项目的学生一定要出于对科研或创业的浓厚兴趣,发挥学生主动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遵守本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第十九条
学生是项目的主体,导师只是起辅导作用。参与项目的学生创新团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必须自主选题设计、自主组织实施、独立撰写总结报告。
第二十条
学生项目选题要适当。项目选题要求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学生要对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
第二十一条
参与项目的学生要合理使用项目经费,在指导教师的监督下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合理支出项目经费。
第二十二条
学生自主完成和管理实验。学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及时填写《南方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日志》。
第二十三条
参与项目的学生要处理好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创新创业的关系。
第二十四条
项目结题。必需材料为项目的总结报告,补充材料为论文、设计、专利以及相关支撑材料。
第六章
经 费
第二十五条
国家级、省级项目资助金额按相关文件精神执行。国家级项目学校配套资助金额为10000元,省级项目学校配套资助金额为6000元。校级项目资助金额为6000元。校级配套资助经费来源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种子基金。
第二十六条
校级执行小组分三批次划拨项目经费,第一批经费在项目获批后划拨经费的30%,第二批经费在项目通过中期检查后划拨50%经费,第三批经费在项目通过结项验收后划拨剩余20%经费。经费由指导教师负责监管,由承担项目的学生使用,完全用于支持项目的运行,主要用于实验用品、消耗材料、宣传材料制作、文具办公用品等符合科研经费财务制度的支出。不得以学生、教师的劳务费支出。教师不得使用学生项目经费,学院不得提取管理费,不得截留和挪用。第二十七条
对于中止和撤销的项目,剩余经费将被冻结,并对已使用经费进行追回。
第七章
配套措施
第二十八条
校级执行小组为每个项目建档,并按教师指导项目的数量以及项目的执行时间,核准其教学工作量。教师指导一个项目以总学时48折算工作量,并按两学期平均支付。对于终止或撤销项目,指导教师工作量自项目终止或撤销时起终止计算;对于验收不合格项目,扣除指导教师一个学期的指导核算教学工作量,即24学时。
第二十九条
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完成相应项目任务、提交项目报告(论文、总结)等环节后,经评审合格者可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2学分。
第三十条
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可作为申报职称的个人业绩,计入本人业绩考核档案。
第三十一条 学生发表论文、申请专利、项目获得优秀等级评价等方面的奖励办法按照《南方职业学院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和学术实践成果奖励办法》和《南方职业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执行,专升本优惠政策按照《南方职业学院推荐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学士学位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教学科研处负责解释。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十日
第五篇:辽宁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
辽宁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 号)和《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通知》(辽教办发[2012]178号)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第三条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项目分为国家级、省级、校级和院级共四级。
第四条 项目由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管理项目,自主完成项目。在注重项目实施过程的同时,强化实践能力和个性培养,兼顾“研究成果”。
第二章 组织与管理
第五条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行校级和院级两级管理。第六条 校级管理由“辽宁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协调委员会”(简称“组织协调委员会”)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委员会主任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成员由教务处、科技处、社科处、人事处、计划财务处、学生处、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及大学科技园等有关负责人组成。组织协调委员会的职责是:
1、制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方案及有关政策,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与实施,协调解决相关的重大问题;
2、负责评选校级项目和审批推荐国家级、省级项目,并确定经费资助额度;
3、审批和监督项目资助经费的使用情况。
组织协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办公室主任由教务处处长担任。该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1、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
2、组织专家对校级以上项目进行检查、验收、评价和总结;
3、定期检查校级以上项目的开展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第七条 院级管理由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委员会”(简称“工作委员会”)负责。工作委员会主任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担任,成员由院主管教学、科研、资产、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和部分骨干指导教师组成。该工作委员会的职责是:
1、负责本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宣传、发动、申报和评审;
2、向学校推荐校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候选项目;
3、检查和监督本院大学生所承担的项目的执行情况;
4、组织专家评审、检查、监督、验收本院大学生承担的院级项目,并向学校提交评价和总结报告;
5、向学校推荐优秀学生及指导教师,提出有关政策和建议等。
第三章 项目申报
第八条 研究课题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也可由学生和导师共同拟定,或由导师提出,学生选择。
第九条 项目申请人原则上为学有余力,具备初步科研和动手能力的大学本科二、三年级学生。
第十条 项目申请人必须选择一名相关学科的教师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主要负责项目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第四章 项目评审
第十一条 每年九月份,确定了研究课题和指导教师的项目申请人须填写《辽宁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经导师签字同意后送项目申请人所在院。
第十二条 各院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并向组织协调委员会办公室推荐国家级、省级和校级项目的候选项目。
第十三条 组织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对院推荐的候选项目进行评审,评选出推荐国家级、省级、校级项目,评审结果在校内网上公示。
第十四条 项目评审本着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注重项目的创新性、现实性、可操作性及应用性。
第五章 项目运行
第十五条 项目批准立项后,由项目负责人及指导教师提交项目执行承诺书,确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事求是、诚实守信、按计划完成各项研究工作。
第十六条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执行期原则上为一年半。
第十七条 学校有关部门应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所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类实验室(含重点实验室)、校内外签约的实习基地对参与项目的学生免费开放,免收实验场地费、实验管理费。
第十八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须由项目负责人提交书面申请,经项目负责人所在院同意,报学校审核:
1、变更项目负责人;
2、研究内容有重大调整;
3、申请延期(最多不得超过一年);
4、终止项目运行(无法克服原因)。
第十九条 对不按时递交中期进度报告、项目无明显进展或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将终止该项目的运行。
第六章 项目验收
第二十条 项目研究工作必须在负责人毕业前一个学期末完成,并由负责人提交结题报告及有关研究成果,如调查报告、图纸、软件、仪器装置、学术论文、专利、获奖证书等。
第二十一条 申请结题的项目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已提交结题报告书及有关研究成果;
2、已经归还所借用的房间、仪器设备、工具、资料等;
3、所资助的经费已经结算清楚。
第二十二条 利用资助经费所购置的仪器设备(800元以上)必须办理国有资产入账,产权归属于项目指导教师所在单位。
第七章 经费管理
第二十三条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由学校每年划拨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经费由组织协调委员会代管,负责资助资金的审批。
第二十四条 国家级和省级项目根据项目的性质,按照不低于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配比提供资金支持,校级项目平均每项资助经费原则上不低于2000元(人文经管类平均每项不低于1000元),院级项目由工作委员会自行确定,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原则上平均每项不低于500元。鼓励指导教师利用科研经费资助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有导师经费配套的项目在评审时优先考虑。
第二十五条 项目资助经费分两次下拨,项目启动时下拨50%,通过中期检查后再下拨另外50%。未通过中期检查的项目停止其继续使用资助经费。
第二十六条 资助经费主要用于项目的资料费、调研费等必要开支,由承担项目的学生使用,由指导教师监管。
第二十七条 项目经费报销工作应严格遵守学校财务制度,报销的总金额不得超过资助经费总额。
第八章 奖励政策
第二十八条 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正式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凭录用通知可以申请版面费。第二十九条 以学生为第一申请人在国内外申请专利的,凭专利受理书可以申请专利申请费。
第三十条 参加项目的每名学生在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后可获得1门任选课的学分,同时,凡通过结题的项目,项目组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分别根据对项目的贡献和成果获奖情况,按照《辽宁大学关于实施创新教育计划的决定》文件规定给予学分奖励。
第三十一条 创新成果突出的学生科研项目,达到毕业设计要求,可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答辩。
第三十二条 符合推荐研究生基本条件者,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推荐免试研究生。
第三十三条 学生可根据项目进展和个人实际情况提出申请,经教务处审批,可优先选学与项目有关的部分课程。
第三十四条 学校每年评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级优秀成果5-10项,对优秀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予奖励和表彰。根据项目的规模(资助额和持续时间等)和成果(如发表论文、专利等),每年评选出10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优秀指导教师,予以奖励。
第九章 成果展示和交流
第三十五条 学校通过校园网、论文报告会、项目沙龙、成果展览等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宣传与经验交流,形成辐射作用。
第三十六条 学校定期编印出版大学生优秀科研创新成果集,促进优秀成果的展示与推广应用。
第十章 违纪处理
第三十七条 凡属下列情形之一者,学校将视情节轻重收回部分或全部资助经费,扣除学生已取得的学分,并予以全校通报。情节严重的给与当事人以及相关负责人纪律处分:
1、违反财务政策或经费使用不当;
2、抄袭他人研究成果、作品或其它弄虚作假行为;
3、管理不善,造成国家财产巨大损失;
4、无故或无正当理由不完成项目研究或随意放弃项目。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辽宁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协调委员会”负责解释。凡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附件:辽宁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协调委员会名单
附件:
辽宁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协调委员会 主 任: 马凤才 辽宁大学副校长 副主任: 夏立新 教务处处长 成 员: 刘宏生 科技处处长
胡 胜 社科处处长 唐晓华 人事处处长 吴建利 学生工作处处长 韩雪松 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周洪轩 计划财务处处长 吴济龙 校团委书记 杨志安 党委宣传部部长 梁 岩 科技园总经理
办公室主任: 夏立新 教务处处长(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