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云计算项目建议书

时间:2019-05-14 02:38: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力云计算项目建议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力云计算项目建议书》。

第一篇:电力云计算项目建议书

【引言】

随着全国电力系统互联的发展,现代电力系统正在演变成一个积聚大量数据和信息计算的系统。这样的发展给目前的系统运行及高级分析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一方面,随着互联电网的扩大和具有更快采集速率的采集装置的出现,系统在线动态分析和控制所要求的计算能力将大大超过当前的实际配置。不断提高的数据量对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快捷的数据处理技术。另一方面,由于各业务系统建设目标和建成年代不同,从规划到设计往往缺乏统一性考虑,众多的系统采集和积累了大量的电力系统运行、生产管理以及电力市场运营等方面的相关信息,但是系统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互,逐渐出现了信息交叠、信息资源浪费、信息兼容性差、重复开发、重复报表等一系列问题。

云计算是一种把分布在众多分布式计算机中的大量数据资源和处理器资源整合在一起协同工作的方法,针对电力系统当前面对的问题,将“云计算”引入电力系统,建立电力系统的云计算体系,在电力系统广域网络硬件不变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整合当前系统的数据资源和处理器资源,极大提高电网数据的处理和交互能力,为智能电网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电力系统云计算的提出,对整个电力系统信息交互、计算能力和储存空间带来巨大的影响。通过电力云的建立,在完全不改变现有系统内部广域网和设备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挖掘、整合系统的计算和储存能力,极大提高当前系统的整体性能,为电网快速仿真建模,电网全方位实时计算分析提供“超级计算能力”增强电网的扩展性,减小电网扩建投资,为智能电网在中国的建立和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目录】

第一部分 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的承办单位

(三)项目报告撰写单位

(四)项目主管部门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立项研究结论

(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

(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

(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

(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

(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

(十一)项目立项可行性综合评价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项目立项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第二部分 电力云计算项目发起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一、电力云计算项目建设背景

(一)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电力云计算行业发展

(二)电力云计算市场前景广阔

二、电力云计算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力云计算行业发展

(二)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力云计算工业技术水平

(三)……

三、电力云计算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四)模式可行性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 电力云计算项目市场分析及前景预测

一、电力云计算项目市场规模调查

二、电力云计算项目市场竞争调查

三、电力云计算项目市场前景预测

四、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五、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第四部分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一、资源和原材料

二、建设地区的选择

三、厂址选择

第五部分 工厂技术方案

一、项目组成

二、生产技术方案

三、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四、土建工程

五、其他工程

第六部分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一、建设地区环境现状

二、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三、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四、治理环境的方案

五、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六、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七、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八、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第七部分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一、企业组织

二、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第八部分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二、项目实施进度表

三、项目实施费用

第九部分 项目财务测算

一、项目总投资估算

二、资金筹措

三、投资使用计划

四、项目财务测算相关报表

(注:财务测算参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依照如下步骤进行:

1.基础数据与参数的确定、估算与分析

2.编制财务分析的辅助报表

3.编制财务分析的基本报表估算所有的数据进行汇总并编制财务分析的基本报表。

4.计算财务分析的各项指标,并进行财务分析从项目角度提出项目可行与否的结论。)

第十部分 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一、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二、财务评价

三、国民经济评价

四、不确定性分析

五、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第十一部分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与建议

二、附件

三、附图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电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篇:电力项目建议书

美国福世蓝技术项目合作建议书

(电 力 行 业)

一、公司简介

二、项目意义

三、项目优势

四、功效分类

五、应用内容及部分案例

六、实施步骤 料目录

七、相关业绩

八、用户评价

公 司 简 介

美国itit公司总部设在美国芝加哥,长期以来一直从事于先进的工业应用技术和产品的经营推广。1st line高分子复合材料是福世蓝(1st line)公司与瑞士ciba公司在90年代末开发的新型高科技产品,并通过与美国vantico、huntsman、boeing、arcro等军工企业的合作实现了产品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领先的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机构之

一。在全球无论是500强企业,还是诸多中小企业在采用了我们的技术与产品的同时,在保证连续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且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更为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至今该技术与产品已在全球得到积极的推广应用,并得到了高度认可及优秀评价。我们的技术和产品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各种系列及各种产品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用我们的技术和产品修复损坏和保护的工业设备及设施,95%以上的产品修复效果大大超过传统维修方法,修复的设备寿命往往是新设备的几倍,大大延长了设备的检修维护周期。我们技术和产品简单易学、经济实用而其应用范围和水平又是永无止境的。2002年itit公司将高分子复合修复材料和技术引进到中国,在与中国众多的机构进行着广泛而富有成效的合作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赞誉和积极的认可,为中国工业应用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ydlyme(瑞德蓝)是美国apex(顶点)化学工程公司开发的可生物降解的高效环保的清洗产品。瑞德蓝(rydlyme)是我们科技清洗剂的商业名称。apex(顶点)公司成立1942年,座落在佛蒙特州平田市,是国际化学清洗技术公认的先驱和佼佼者。瑞德蓝清洗剂先后获得了包括美国fda(美国食品和药品检验局)在内的诸多权威机构的一致认可,这在全球同行业中是绝无仅有的。其用户已经达到在包括通用集团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可口可乐公司、百事可乐公司、ibm公司、美国海军等世界500强在内的上万家机构企业,在全面体现了瑞德蓝清洗剂的高效、安全、环保的卓越品质的同时为世界清洗技术的整体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瑞德蓝产品主要是用于清除用水设备中所产生的最顽固的水垢、氧化钙、泥和锈沉淀物。这种强力、安全的液体是无毒、不可燃、无公害、无腐蚀和生物降解的,因此对人、设备和环境没有危害。

项 目 意 义

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与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息息相关。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生活用电大大增加,电力在保障生产生活正常运行方面已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安全、可靠供电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稳定的重要保证。电力生产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国家电网安全、可靠运行,严重时会扩大事故范围,造成故障停电,引发生命及财产的巨大损失。众多企业为了增加企业竞争力、有效降低成本,在引进先进自动化流水作业设备的同时加强了各种资源的整合和费用的控制。在众多资源中,设备资源往往占冶金行业总资产的60%-75%,但是,由于受传统思维和技术缺失等因素影响,设备在购进后的及时准确检测、隐患的及时处理和损坏部件的维修等方面的技术资源相对匮乏,很多隐患问题的出现检测还是凭经验来处理,众多设备的损坏仅凭临时或者应急的方法已经不能为企业的生产设备提供正常的运行保障了,大量设备部件的报废更换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据资料显示:仅电力行业设备修理费占设备固定资产原值的4.14%,占产品制造成本的7.34%,占产品销售收入的 5.36%)。长此以往将势必加大企业的运行成本,高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也就愈加尖锐,于是,企业有限的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和巨大浪费的现实也就不可避免了。

在现代化的生产过程中,企业每一项工作的实施都是以调动多种资源通过整合优化来实现的,任何一种资源如果存在缺失和不足都将对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效益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要降低经营成本,化解经营风险就必须纳入新的资源体系来打破落后的体系平衡。所以原来我们认为合理的传统的观念和手段在新材料、新技术的背景下就变得不再合理了。

项 目 优 势 避免因传统手段的不足与不能而造成的大量报废 大幅度降低报废更新所需的采购费用并减少部件库存 减少传统维修方法所造成的长时间停机、停产 预防和杜绝隐患、防止突发性事件发生

延长设备寿命,95%的情况下超过新设备使用寿命 98%的情况下,维修费用是传统方法的十分之一

可以避免或减少设备的拆卸,在现场快速的进行修复 应用范围广泛,几乎可以覆盖企业所有设备、设施

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及事故发生,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全面提升现有的维修技术系统,提高工人的技术性能 调整优化企业现有资源,降低经营成本突显经济效益篇二:“十三五”规划重点-电力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十三五”规划重点-电力项目建议书

(立项报告)

定义及作用

定义:项目建议书又称立项报告,是由项目投资方向其主管部门上报的文件,从宏观上论述项目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建议书内容包括项目的战略、市场和销售、规模、选址、物料供应、工艺、组织和定员、投资、效益、风险等,把项目投资的设想变为概略的投资建议。目前广泛应用于项目的国家立项审批工作中。

项目建议书通常是在项目早期使用,由于项目条件还不够成熟,仅有规划意见书,对项目的具体建设方案还不明晰,市政、环保、交通等专业咨询意见尚未办理。项目建议书主要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方案和投资估算也比较粗,投资误差为±30%左右。对于大中型项目,有的工艺技术复杂,涉及面广,协调量大的项目,还要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项目建议书的主要附件之一。

作用: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发展周期的初始阶段,是国家选择项目的依据,也是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发展周期的初始阶段基本情况的汇总,可以减少项目选择的盲目性,是国家选择和审批项目的依据,也是制作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涉及利用外资的项目,只有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才可以开展对外工作。

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可以着手成立相关项目法人。民营企业(私人投资)项目一般不再需要编写项目建议书,只有在土地一级开发等少数领域,由于行政审批机关习惯沿袭老的审批模式,有时还要求项目方编写项目建议书。外资项目目前主要采用核准方式,项目 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区别

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前期两个不同的阶段,其内容、深度、作用都是不一样的。

项目建议书往往是在项目早期,由于项目条件还不够成熟,仅有规划意见书,对项目的具体建设方案还不明晰,市政、环保、交通等专业咨询意见尚未办理。项目建议书主要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方案和投资估算也比较粗,投资误差为±30%左右。一般地说,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是可行性研究的依据之一。此外,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至少有方案设计,市政、交通和环境等专业咨询意见也必不可少了。对于房地产项目,一般还要有详规或修建性详规的批复。此阶段投资估算要求较细,原则上误差在±10%;相应地,融资方案也要详细,每年的建设投资要落到实处,有银行贷款的项目,要有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

很多项目在报立项时,条件已比较成熟,土地、规划、环评、专业咨询意见等基本具备,特别是项目资金来源完全是项目法人自筹,没有财政资金并且不享受什么特殊政策,这类项目常常是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两个阶段合为一阶段。

以上基本是在传统的项目审批制环境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的大致要求和区别。

随着我国投资体制的改革深入,特别是随着《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和落实,除政府投资项目延续上述审批要求外,非政府投资类项目一律取消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和备案制。像房地产等非政府投资的经营类项目基本上都属于备案制之列,房地产开发商只需依法办理环境保护、土地使用、资源利用、安全生产、城市规划等许可手续和减免税确认手续,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合并,甚至不是必经流程。房地产开发商按照属地原则向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一般是当地发改委)进行项目备案即可。

项目建议书的审批权限

目前,项目建议书要按现行的管理体制、隶属关系,分级审批。原则上,按隶属关系,经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再由主管部门上报,或与综合部门联合上报,或分别上报。

1、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限额以上更新改造项目

委托有资格的工程咨询、设计单位初评后,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发改委及行业归口主管部门初审后,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其中特大型项目(总投资4亿元以上的交通、能源、原材料项目,2亿元以上的其他项目),由国家发改委审核后报国务院审批。总投资在限额以上的外商投资项目,项目建议书分别由省发改委、行业主管部门初审后,报国家发改委会同外经贸部等有关部门审批;超过1亿美元的重大项目,上报国务院审批。

2、小型基本建设项目,限额以下更新改造项目由地方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 a、小型项目中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内资项目、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生产性外资项目、300万美元以上的非生产性利用外资项目,项目建议书由地方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b、总投资1000万元以下的内资项目、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下的非生产性利用外资项目,本着简化程序的原则,若项目建设内容比较简单,也可直接编报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议书撰写提纲

第一章 总 论

一、电力项目概况

1、电力项目名称

2、电力项目性质

3、电力项目承办单位

4、电力项目建设地点

5、建设规模及内容

二、电力项目总投资、资金筹措及效益情况

1、电力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

2、电力项目经济效益

三、电力项目优势条件

1、资源优势

2、产业基础

第二章 电力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一、电力项目提出的背景

二、投资的必要性

三、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篇三:江苏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建议书

深圳市明生通许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

建议书

项目名称:

申请单位: 起止时间: 项目负责人: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传 真:

申请日期:

年 月 至 年 年 月 月

一:本研究项目的科技依据(一)项目背景

发生重大的生产安全事故后,由于缺少有效的信息和指挥系统,各级有关领导不得不匆匆赶赴事故现场实施指挥,耽误了事故初发时期采取有效措施实时组织救援的宝贵时间;也由于事故现场不同方位、场所之间的信息沟通不便,使得事故现场的组织指挥工作出现延误和混乱,无法实施高效率的组织救援。因此,在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抢险救援中使用有效的信息系统,使指挥机关迅速了解现场情况、合理调度和使用可用于抢险救援的人力、物力资源,集中后方专家的智慧指导抢险救援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字图像传输系统”研制的目的在于通过便携和可移动的、无线的、抗干扰能力强的数字图像传输系统和网络系统,使事故现场与后方指挥机关之间,以及事故现场不同方位、场所之间,实现实时图像的传输,大大改善信息传输手段落后的状况,提高抢险救援工作效率。本项目江苏省电力公司提出立项研制申请书,正式展开了项目的技术攻关工作。(二)应用前景

应用行业

1、公安系统

产品系公安急需设备,主要作用是:对重大治安事故现场进行实时的监控,提高对重大公安事故的反应处理能力,政治保卫,政府大型活动监控,应急指挥,游行、集会,以及城市反恐等。

2、消防系统

产品系消防急需设备,主要作用是:对火灾事故现场进行实时的监控,提高对重大火灾事故的反应及处理能力。

3、交管系统

主要用于对交通突发事件的监控及部份随机及特殊监视违章车辆等。

4、海关系统(海关总署现正规划,拟建全国缉私网)主要用于海关辑私及各种海关特殊监控,能使终端及时掌握现场情况。

5、边防系统

主要用于及时、准确的掌握边防员巡逻控制地带情况的实时传输。在发生重大及随机边防事件时,能使指挥部门及时掌握现场动态。

6、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拟建立全国重大事故监控图)

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监控及指挥。

7、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

防汛救灾系现在我公司产品市场发展方向之一,主要是对危险地段汛情的及时掌握,起到实时监控和指挥的作用。也包括水文水情资料收集,以及应急指挥。

8、卫生防疫、急救中心即“120”急救中心,可实时将病人的状况传到急救中心,中心有针对性地做好抢救准备,为病人的及时抢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9、司法部监狱管理系统可用在运输重要犯人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防止截犯人和中途出现不可预见事故发生时的现场实时监控;也可以用于对改造偏远山区犯人的监控。

10、国家海洋局海岸、海域、海监管理系统

对事故现场进行实时的监控,提高对重大事故的反应处理能力。

11、银行运钞车行业

一种监控设施,对发生重大事故时,通过图像提供可靠的线索。

12、地震系统

对发生重大事故时,通过图像提供可靠的线索。

13、航空、航天卫星回收,卫星发射现场监控,卫星测控作业现场数据传输和图像监控。

14、矿山

对发生重大事故时,通过图像提供可靠的线索,帮助救援队及时抢救受伤人员。

15、城管

城市管理监控,通过图像提供可靠的线索。

16、环保

环境保护监控

17、渔政、渔业

对发生重大事件时(如:抓捕违法捕捞等),通过图像提供可靠的线索。

18、海事

19、森林防火

产品是森林防火部门火情观察及火灾应急指挥监控急需的产品,主要用于监

控森林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对火灾隐患的预防。20、港口监控

港口突发事件监控,导航、引航监控。

21、高速公路监控

监控各种事故的发生及对逃跑肇事者跟踪。

22、电力监测

对地力传输系统进行监控,出现异常或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避免或减轻损失

23、电视台

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替代卫星电视转播车,或进行隐蔽性事件跟踪调查和类似焦点访谈栏目的事件调查;也可用于现场直播的辅助设备,适用于中小城市电视台。行业的市场前景

数字图像通信产品主要用于政府部门的应急指挥和图像传输,属于跨越安防和通信两个行业的高科技技术。如用于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可将全市各政府职能部门和各级政府部门所管辖的地区所发生的任何突发事件现场图像及时传回到应急指挥中心。仅一个城市需要装备的部门就有公安,交警、消防、电力、卫生、环保、防汛、防风、城管、海事、海关、高速公路、铁路等部门,每个部门可以独立装备无线图像传输系统,由市政府在各部门拥有数量的条件下统一规划并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深圳市政府主要职能部门全天候信息共享。如果需要实现全城覆盖,即需要组成类似gsm移动通信系统的大区制蜂窝网络,实现网内漫游通信功能,实现图像视频、语音、数据的三网融合通信。按一个职能部门一个区级行政单位如分局装备一套,一个城市有n个区,m个职能部门,最终装备无线扩频图像传输系统的容量为y=n*m。

结合国内实际应用情况,保守的可预见的市场客户主要是那些装备了“110”“119”、“120”、、“122”以及海事、海关等部门,这些已建成通信指挥中心的单位都是我们的客户,可以想象,这个市场是真实的,同时可以预见的巨大的市场。

本产品还可用于在工业生产中的无人值守监控。例如用于高温高压和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化工厂反应和管路系统监控,西电东输输电线路检测监控,采油井监控,长距离天然气输送管道和输油管道的安全监控,危险化学品运输和仓储监控等场所。也可安装在无人驾驶飞机上执行海上、沙漠地区的搜索营救侦察任务,执行森林火灾、洪水灾情、黄河凌汛等大面积长距离巡逻侦察图像

传输,以及用于海上缉私、边境反偷渡等搜索图像传输任务,对保障安全生产发挥重要作用。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视频、语音和数据综合传输问题,一直是图像信息传输的热点问题,而如何在移动过程中和非视距传输,甚至是视距完全阻挡的情况下传输连续的清晰图像,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无线cofdm数字图像传输系统由于其保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射频分集接受,适合复杂地形。目前在掌握其核心技术的主要是欧洲国家有英国、法国等;而在国内,则是以oem的方式从国外直接采购其核心电路模块,然后进行组装集成.其缺陷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产品成本高,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从而导致国外核心电路模块的价

格非常昂贵,从而使设备的成本居高不下.2> 设备维护困难,维护成本高;由于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很多情况下都要

发回国外进行维修,路上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维修费用昂贵,这样一 来,极大限制了产品的应用推广.3> 新产品推出慢;面对市场不断出现的对产品新功能的要求,由于核心技

术的限制,难以迅速满足客户的需求.在全球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美好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安防技术的高速发展,由于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容易导致一系列的重大的突发事故和灾害。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使用无线数字图像传输系统可以更快捷、更及时的处理好突发事故和灾害。

通过现有的图像数字化技术、语音数字化技术以及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将视频图像、语音和数据统一封装成ip数据包,在各种不同结构、不同类型的网络中简洁、高效地进行分组交换和传输。

在网络发展的过程中,以tcp/ip为主的网络协议组成了互联网的标准事实,而在无线应用方面,无线数据传输技术更是突飞猛进,使用无线方式组网,利用标准的无线网络协议,可以将各种基本的网络服务有效应用。两者有机的结合,使得各种视频信息实现数字化,而数字化的视频信息又可通过无线网络为用户提供实时的数字图像信息,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都能实现互通和共享。篇四:“十三五”规划重点-热电力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十三五”规划重点-热电力项目建议

书(立项报告)

定义及作用

定义:项目建议书又称立项报告,是由项目投资方向其主管部门上报的文件,从宏观上论述项目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建议书内容包括项目的战略、市场和销售、规模、选址、物料供应、工艺、组织和定员、投资、效益、风险等,把项目投资的设想变为概略的投资建议。目前广泛应用于项目的国家立项审批工作中。

项目建议书通常是在项目早期使用,由于项目条件还不够成熟,仅有规划意见书,对项目的具体建设方案还不明晰,市政、环保、交通等专业咨询意见尚未办理。项目建议书主要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方案和投资估算也比较粗,投资误差为±30%左右。对于大中型项目,有的工艺技术复杂,涉及面广,协调量大的项目,还要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项目建议书的主要附件之一。作用: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发展周期的初始阶段,是国家选择项目的依据,也是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发展周期的初始阶段基本情况的汇总,可以减少项目选择的盲目性,是国家选择和审批项目的依据,也是制作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涉及利用外资的项目,只有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才可以开展对外工作。

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可以着手成立相关项目法人。民营企业(私人投资)项目一般不再需要编写项目建议书,只有在土地一级开发等少数领域,由于行政审批机关习惯沿袭老的审批模式,有时还要求项目方编写项目建议书。外资项目目前主要采用核准方式,项目 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区别

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前期两个不同的阶段,其内容、深度、作用都是不一样的。

项目建议书往往是在项目早期,由于项目条件还不够成熟,仅有规划意见书,对项目的具体建设方案还不明晰,市政、环保、交通等专业咨询意见尚未办理。项目建议书主要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方案和投资估算也比较粗,投资误差为±30%左右。

一般地说,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是可行性研究的依据之一。此外,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至少有方案设计,市政、交通和环境等专业咨询意见也必不可少了。对于房地产项目,一般还要有详规或修建性详规的批复。此阶段投资估算要求较细,原则上误差在±10%;相应地,融资方案也要详细,每年的建设投资要落到实处,有银行贷款的项目,要有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

很多项目在报立项时,条件已比较成熟,土地、规划、环评、专业咨询意见等基本具备,特别是项目资金来源完全是项目法人自筹,没有财政资金并且不享受什么特殊政策,这类项目常常是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两个阶段合为一阶段。

以上基本是在传统的项目审批制环境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的大致要求和区别。

随着我国投资体制的改革深入,特别是随着《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和落实,除政府投资项目延续上述审批要求外,非政府投资类项目一律取消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和备案制。

像房地产等非政府投资的经营类项目基本上都属于备案制之列,房地产开发商只需依法办理环境保护、土地使用、资源利用、安全生产、城市规划等许可手续和减免税确认手续,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合并,甚至不是必经流程。房地产开发商按照属地原则向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一般是当地发改委)进行项目备案即可。项目建议书的审批权限 目前,项目建议书要按现行的管理体制、隶属关系,分级审批。原则上,按隶属关系,经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再由主管部门上报,或与综合部门联合上报,或分别上报。

1、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限额以上更新改造项目 委托有资格的工程咨询、设计单位初评后,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发改委及行业归口主管部门初审后,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其中特大型项目(总投资4亿元以上的交通、能源、原材料项目,2亿元以上的其他项目),由国家发改委审核后报国务院审批。总投资在限额以上的外商投资项目,项目建议书分别由省发改委、行业主管部门初审后,报国家发改委会同外经贸部等有关部门审批;超过1亿美元的重大项目,上报国务院审批。

2、小型基本建设项目,限额以下更新改造项目由地方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 a、小型项目中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内资项目、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生产性外资项目、300万美元以上的非生产性利用外资项目,项目建议书由地方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b、总投资1000万元以下的内资项目、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下的非生产性利用外资项目,本着简化程序的原则,若项目建设内容比较简单,也可直接编报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三篇:北京电力人力资源项目建议书

北京电力人力资源项目建议书.txt当你以为自己一无所有时,你至少还有时间,时间能抚平一切创伤,所以请不要流泪。能满足的期待,才值得期待;能实现的期望,才有价值。保持青春的秘诀,是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不是生活决定何种品位,而是品位决定何种生活。本文由zhanghj9999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简称:中人网 www.chinahrd.net)

北京电力公司 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梳理项目建议书

(二零零四年九月,中国北京)

目录

1.华夏基石人力资源顾问公司简介 2.华夏基石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理念 3.北京电力第一阶段需求分析 4.项目思路与目标

华夏基石由和君创业人力资源事业部 与深圳益华时代强强联手组成和君创业 H&J VANGUARD 中国本土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

被公认为中国管理咨询理念、思想和方法的领先者。提供中国本土最高水准的管理咨询与投行咨询服务。

和君创业 人力资源事业部

益华时代 人力资源咨询公司

在30多个行业为100多家大型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华夏基石 人力资源 顾问公司

中国十佳人力资源顾问公司之一。职业经理人最多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之一。深入研究中国国有企业变革与提升为切入点最 多的,出书最有操作性的咨询公司之一

华夏基石基本介绍

华夏基石的理念:

客户的成功是我们最大的成功

华夏基石的定位:

致力于提供系统化、实操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解决方案,并协助企业进行方案实施、变革与管理改善

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组织、文化)专业咨询团队;近50名咨询顾问 中: 学历:博士10%,硕士85%,学士5%; 毕业院校:清华、人大占70%,专业: 专业:人力资源专业60%,工商管理20%,其他20%;平均工作年限:4.5年。

近期典型客户1 中国电信集团总公司 新疆电信公司 浙江联通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8000名正式职工,上市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最大的科技研究所 神州五号的独立研究生产单位

近期典型客户2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

近三百架飞机,中国最大的飞行培训中心

中国珠海翔翼公司

江苏电力集团公司 天津电力建设公司

100家中国最大国有企业的第三位 建设部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 中铁一局

总部在兰州的大型国有企业,分布全国各地 年销售额超过250亿的中国军事贸易单位 业务涉及港口运输,军事贸易,海外投资等

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

华夏基石的服务过的客户

烟草 “芙蓉王” 常德卷烟厂 白沙集团 „„ „„ 农业物资 湖南正虹 四川龙蟒 山东六和 广东恒兴 „„ „„ 金融保险 金信信托 深圳金融联 中国平安保险 „„ „„

房地产

新奥集团 恒明珠 深圳华侨城 新世界房地产 安徽金大陆 „„ „„

服务商贸

南方航空 雁南飞旅游 首都在线263 中华英才网 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 中国国际电视 总公司 „„ „„

注释:鉴于保密的原因,更多的客户资料由于未得到客户同意,不能提供。

华夏基石的服务过的客户

消费电子 三菱空调 三星中国 夏新电子 TCL 美的集团 顺特电气 深圳安科 „„ „„ 电信运营 中国电信集团 新疆电信 浙江电信 浙江联通 北京移动 „„ „„ 设备商 深圳华为 大唐电信 烽火科技 四川迈普 „„ „„ 手机商 京信通信 夏新电子 深圳爱施德 TCL „„ „„ 研究机构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山东鲁能电力设计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

注释:鉴于保密的原因,更多的客户资料由于未得到客户同意,不能提供。

华夏基石专家阶段完成的部分教材

华夏基石的服务内容都是以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

企业管理全面诊断 行业分析与研究 员工满意度调查 人力资源管理指数测评 人才适应性测评 治理结构设计 组织结构设计 管控模式设计 业务流程梳理与优化 权责体系设计 经营者利益分享模式设计

企业 诊断

治理结构 与 组织设计

咨询产品 与服务

人力资源 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职位分析 职位与职种评估 素质模型设计 绩效管理设计 薪酬管理设计 股票期权设计 任职资格与职业化行 为评价设计 培训开发设计 职业生涯规划 E化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 建设

企业文化诊断 文化理念提炼 文化手册设计 文化培训手册 文化建设规划

目录

1.华夏基石人力资源顾问公司简介 2.华夏基石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理念 3.北京电力第一阶段需求分析 4.项目思路与目标

北京电力的管理问题应该系统思考

企业战略、企业文化、流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管理者队伍建设、人力资源部门职 责定位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从任何一个点切入,势必都 会面临其他方面的问题。而且在技术层面,这些内容之间存在着比较紧密的关系,应该系 统思考、系统解决。

企业文化(价值观、使命远景、管理理念和策略行为标准)

指 引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企业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

业务流程 组织架构 强 化

人 力 资 源 部 门

管 理 者 队 伍

信 息平台

薪 酬 管 理 体 系

绩 效 管 理 体 系

培 训 管 理 体 系

素 质 测 评 体 系

任 职 资 格 管 理 体 系

职 位 管 理 体 系

人 力 资 源 规 划 体 系

人 力 资 源 管 理平台

(注:华夏基石企业内部管理全景解决方案模型)

从外部人力资源视角看待核心人才产生的价值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命题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命题 理念依据: 理念依据: 使命追求 使命追求 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 战略与竞争优势 战略与竞争优势 组织的核心能力 组织的核心能力 客观依据: 客观依据: 市场与客户 由产品 市场与客户 成功转 客户忠诚 客户忠诚 向企业 为客户创造独特 成功 为客户创造独特 价值 价值 客观依据 就是企 业能否持续地拥有 市场,拥有客户,企业有两个关键地 要素需要把握,一,经营客户,二,经营人才。

一个企业能够多 大取决于企业家 境界与追求

员工核心专长与技能 员工核心专长与技能 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 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对于企业的战略意义(续)

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开发是企业竞争和追求实现的根本。

一个企业能做多大取决于这个企业(尤其是企业家)的境界与追求,一个没有理念追求的、没有 文化的企业是不可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境界和追求的企业意味着企业需要系统回答以下系列基本命题:

首先: 使命:就是企业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即回答企业是什么。愿景:企业渴求的未来状态,即回答企业将成为什么样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确定处理与股东、客户、社会、员工关系的基本准则与是非标准。其次: 在使命、愿景的基础上明确企业战略定位、核心业务与核心能力。依据组织核心能力的要求,员工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核心专长与技能,应当通过什么 样的人力资源实践活动来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

依据成功要素,重新定义北京电力的人才观,并提出不同职类职 种人才的评价分配模式

价值创造 价值创造 创造要素的价值定位

谁创造了企业的价值,价值 创造理念的整合 ?知识创新者和企业家是企业 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2:8 原则 ?依据战略要求对价值贡献排 序

价值评价 价值评价 基于人才价值本位的价值评 价机制与工具

以素质模型为核心的潜能评价 系统 ?以任职资格为核心的职业化行 为评价系统 ?以KPI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 系统 ?以经营检讨及中期述职报告为 核心的绩效改进系统 ?以提高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责 任为核心的绩效管理循环系统

价值分配 价值分配 分配机制与形式

多种价值分配形式:机会、职 权、工资、奖金、红利、股权、信息、分享、认可、学习?分权的机制与分权手册 ?分享报酬体系的建立 ?两金工程(“金手铐”、“金饭 碗”)?报酬的内在结构与差异 ?确定富有竞争力的报酬水平?核心是组织权力和经济利益分 享

企业持久发展来源于关键人才的培养激励与使用

帕雷托的20/80法则

成功要素一

正确的战略/策略支持

目标 竞争力提升 战略实现

企业 关键成功 要素

成功要素二

组织/资源与文化支持 支持 管理机制与人力资源支持

系统 20% 80%

成功要素三

高效运作的人才选拔体系

支持红辽公司集团战略 支持战略实现的目标绩效管理体系 实现的人力资源 阶段成长的关键人才培养渠道 系统

以战略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

人数资源=人力资源

企业核心竞争力有赖于核心关键人才

科学结论:核心人才在整体数量上相对偏少

通过分析企业的关键成功要素,提炼企业的核心素质(能 力)与人才标准 关键成功因素逐渐细化 分析企业多年来 与外部市场比较

成功因素 提炼关键成功因素 形成三层次素质模型

构建基于核心竞争力 构建基于核心竞争力 要求的战略目标 要求的战略目标 组织职责 要求 人员能力 要求 组织目 组织目 标 标 部门/团 部门/团 队目标 队目标 个人绩 个人绩 效目标 效目标

成功因素1 关键成功因素1 关键成功因素1 成功因素1 关键成功因素1 关键成功因素1 成功因素1 关键成功因素1 关键成功因素1 组织素 组织素 质 质 部门/团 部门/团 队素质 队素质 个人素 个人素 质 质

转化

基于组织的 基于组织的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

转化

转化

培育 培育 核心专长 核心专长 与技能 与技能

成功因素1 素质模型 素质模型

因此企业需要明确谁是核心人才?核心人才如何培养?华夏基石在多年的咨询和实践中开发出量化的核心人才评价手 段

具备核心素质 具备核心素质

通用素质 +通用素质

稀缺人才 稀 缺 性

核心人才 企业的四类人才 企业的四类人才 导致不同人才 导致不同人才

辅助人才

低 低

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价 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价

通用素质 通用素质

战略价值

将企业人才通过两个纬度分成四类人才:核心人才,通用人才,辅助人才,稀缺人才

通用人才

角色素质 角色素质

通用素质 +通用素质

核心人才的标准:稀缺性,价值大

以市场稀缺性原则调整 以市场稀缺性原则调整

市场稀缺性(量化数据)

目的 目的

倾斜核心 倾斜核心 人才 人才 价值大小(关键成功要素 与岗位评价的手段)

以与战略相关性原则调整 以与战略相关性原则调整

量化岗位市场稀缺性分析

第一步:进行公司人均招聘成本计算 第二步:对需要调整的岗位进行人工招聘成本测算,对应入表 第三步:罗列企业中关键流程和流程中涉及的岗位 第四步:分别评估需要调整的岗位在M值表具体位 第五步:参照表中系数查出M值系数 第六步:对照计算公式计算调整后的实际分数

对核心人才的使用激励手段:明确核心人才任职标准,然后明确人才成长阶梯标准

通过职业化行为标准建立引导 各类人才 约束机 制 控制 评价重点是任职资格标准评价 力 举止有方寸,处世有追求 拉力

牵引 机制

目标引导产生引导力量 评价重点是业绩指标评 估

动力

制 励机 激

压力

阶梯成长

通过有效的分配机制设 计,为人才持续成长能 力提升,素质提高奠定 良好物质基础

形成职业通道,一方面为企业建 立人才梯队,另一方面通过阶梯 设计,引导员工成长,支持核心 竞争力的人员越来越多,同时也 产生工作内在动力 评价重点是素质(能力)的评价

企业构建以分层分类人才有效激励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需要从 以下五个环节入手

四大机制 牵引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竞争淘汰机制

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系统、基于素质模型的潜能评价系统、六大系统

基于任职资格的职业化行为评价系统、基于KPI指标的考核系 统、基于业绩与能力的薪酬分配系统、基于职业生涯的培训开发系统

四大支柱 机制、制度、流程、技术

一个核心

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考核与薪酬)

最高境界

文化管理

华夏基石提出的战略/行业/标竿的角色的素质模型开发方法

确定研究对象 确定研究对象

进行角色定位 进行角色定位 确立战略标竿 确立战略标竿 建立基础 建立基础 素质模型 素质模型 编制素质模型 编制素质模型 和素质词典 和素质词典

确立行业标竿 确立行业标竿 确立优秀 确立优秀 人物标竿 人物标竿

基础模型修正 基础模型修正

注:基于角色的素质模型开发方法是在充分继承和吸收传统素质模型研究方法和成果的 基础上提出的,所不同的是,这种方法更强调素质模型开发的战略导向、强调面向未 来。

企业级的素质模型也是除了分类建立还需要分层建立

1、强化共同的战略文化,远景

2、建立了对优秀绩效的期望,同时得到专业技能的开发,3、通过培训,职业开发计划与成功标准(优秀的绩效标准)联系

决策层面

起来增加有效性

4、对任务的共同理解

1、进行目标沟通提供一种共同的语言

2、提供更多的客观的绩效标准

管理层面

3、阐明更优秀的标准,便于提供指导

4、就员工与管理者之间,提供清晰的反馈思路

1、确定成功的标准(优秀绩效的行为标准)

员工层面

、支持其更加客观的工作评价和改进

3、为提高员工的技能提供了开发工具和方法

4、就个人提高与组织激励进行客观的对话奠定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业务关系与任职资格管理系统

职位管理体系

职位管理 制度 职位 说明书

提供制度支持 提供标准支持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素质(潜能)评价体系

依据企业能力框架对 职位进行归类

招聘 / 调配

提供素质依据

素质测评

测评方法

测评管理 办法

提供基础

职类职种 划分

提供职位 任职资格 标准设定 的依据 课程设 任职资格 置依据

培训体系

测评内容

素质 模型

素质定义 与描述 任 职 资 格 管 理 体 系

标准

课程 设置

培训方法

培训

培训 制度

提供基础

任职资格 等级制度

资格认 证方法

资格认 证标准 依据 培训依据

素质 词典

提供依据

资格认证

晋升

晋升依据 考评内容 KPI 指标

薪酬体系 薪酬 制度

提供分配方式 调资涨薪依据

提供基础 考评方法

绩 效 管 理 体 系

价值分配

绩效考评

绩效管 理制度

为什么建立任职资格体系(续)

建立任职资格体系也是员工个人职业化能力提高的需要

个人的成功取决于能力,员工的发展取决于职业化。员工职业化体现在下图所示三个方面。任 职资格体系就是建立企业所需要的各类、各层能力,引导员工逐步提高职业化能力,实现个人能力与组 织所需能力的一致。

举止有方寸:遵从职业规则开展工 举止有方寸:遵从职业规则开展工 作,从基本含义来说是遵守职业行 作,从基本含义来说是遵守职业行 为规范、标准;从深层次来说是在 为规范、标准;从深层次来说是在 心中形成心理契约,规则已经内化 心中形成心理契约,规则已经内化 为员工的习惯 为员工的习惯

术业有专攻:这是职业选 术业有专攻:这是职业选 手与业余选手之间的区别,手与业余选手之间的区别,职业化的员工应该具备专 职业化的员工应该具备专 门的知识与技能 门的知识与技能

术业有专攻 举止有方寸

处世有追求 处世有追求: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处世有追求: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具体表现出为敬业、责任、团队、具体表现出为敬业、责任、团队、创新和学习五个方面。创新和学习五个方面。

任职资格体系要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建立任职资格体系(续)

建立任职资格体系也是开辟多种员工发展通道的 三级标准 高层管理者 设计专家 营销专家 三级标准 三级标准 高层管理者 营销专家 设计专家 三级标准 需要

其他通道 „„ „„ 二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中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设计师 设计师 营销工程师 营销工程师 二级标准 二级标准

管理职种通道

设计职种通道

营销职种通道

其他通道

„„ „„

一级标准 一级标准

基层主管 基层主管

高级设计员 高级设计员 合格员工 合格员工

高级营销员 高级营销员

一级标准 一级标准

初做者 初做者

任职资格体系的一般性内容

任职资格体系一般包括职类职种划分、任职资格标准编写与任职资格制度三部分内容;具体实施 又分为现有人员套入和未来人员评聘两部分内容。

划分职类职种(开辟职业发展通道)

编写任职资格标准(设置职业晋升阶梯)

起草修改管理制度(建立管理机制)

职类职种 划分表

任职资格 标准

任职资格管 理制度

分工的基础:素质测评和轮岗

设 计 为 研 主 的 职 位 任职资格 晋 职 升 管理 格 晋 升 资 升 晋 任 位 的 职 主 为 预

某 单 位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轮岗 素质测评

轮岗 应聘

员工职业发展

案例说明:某大型国有企业的技术人员的成长模式(以测控与数管分系统设计职种为例)

成为主管 主任设计师 设计师 后,又在 副主任设计师 项目工作 中掌握了 可靠性技 主管设计师 术。

设计师

掌握了所属分系统的所有专业技 术,因此晋升为主任设计师。

高级技术专家

可 靠 性 技 术

机 械 工 程

电 子 学 与 通 信

测 试 计 量 技 术

积极向同 事学习机 见习设计师 任职能力增强,晋 升为设计师。械技术。并与自己 大学电子学与通信专 的专业相 业毕业,分配到测控与 结合。数管分系统设计部门 工作

计 算 机 应 用 技 术

一级技术专家

二级技术专家 三级技术专家

四级技术专家

攻下 所属 分系 统设 计中 最后 一门 技术 难 关。

在担任见习设 计师期间,努力 自学计算机应 用技术

案例续:规范员工职业发展跑道

有可能在团队管理 职种中继续发展,也可能转入经营决 策职种 4 3 2 1 经营决策 职种 4 3 2 1 团队管理 职种 6 5 4 3 2 1 职种A 6 5 4 3 2 1 职种B 有可能继续在本 职种中发展,也 可能转入决策指 挥职类的团队管 理职种

决策指挥职类

专业技术职类

有可能继续在本 职种中发展,也 可能转入另一相 关职种

任职资格管理系统(平台)

新员工 首先进入专业 技术职类某职 种跑道

三个配套的激励手段(案例)

型号设计激励

预 号 设 计 通 道 发 展 通 道 任职资格激励 格 道 资 通 职 究 任 研

预研项目或课题激励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业务关系与绩效管理体系

职位管理体系

职位管理 制度 职位 说明书

提供制度支持 提供标准支持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素质(潜能)评价体系

依据企业能力框架对 职位进行归类

招聘 / 调配

提供素质依据

素质测评

测评方法

测评管理 办法

提供基础

职类职种 划分

提供职位 任职资格 标准设定 的依据 课程设 任职资格 置依据

培训体系

测评内容

素质 模型 素质定义 与描述

任 职 资 格 管 理 体 系

标准

课程 设置

培训方法

培训

培训 制度

提供基础

任职资格 等级制度

资格认 证方法

资格认 证标准 依据 培训依据

素质 词典

提供依据

资格认证

晋升

晋升依据 考评内容 KPI 指标

薪酬体系 薪酬 制度

提供分配方式 调资涨薪依据

提供基础 考评方法

绩 效 管 理 体 系

价值分配

绩效考评

绩效管 理制度

项目中依据目标传递,系统融合,量化评估目的来关注北京电 力的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管理无法传递 北京电力发展战略和压力 绩效管理活动缺失 重要环节,系统性不足 绩效管理设计缺乏量化 科学管理和评价手段

实现战略的绩效管理

1、建立企业各级目标管理 要点

2、目标逐级细化形成岗位 的关键业绩指标 说明

3、建立有效的绩效小组

1、部门目标进一步细化 成各级岗位的KPI和行为

2、拉开关键业绩指标与 其他指标之间权重,实现 资源聚焦

3、部门绩效考核成绩和 个人绩效成绩挂钩(正态 分布各种情况应用)

系统提升的绩效管理

1、完善绩效计划,绩效实施(日常检查)绩效反馈等环节

2、各部门细化的绩效管理制 度需要统一在院统一体系下

1、将绩效计划,日常监督 明确在制度上,使各环节连续

2、各岗位考核结果与多种 激励手段相结合

3、明确绩效管理责任人,加 强企业绩效管理活动各级参与

4、各部绩效管理制度与院绩 效制度的原则,程序相同

量化管理的绩效管理

1、建立企业特点的关键业绩 指标体系

2、日常记录量化记录和评估 程序和标准

3、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价手段

1、部门关键业绩指标建立

2、岗位关键业指标建立

3、针对不同性质岗位的人 人员评价要点不同,定性 与定量评价权重有不同

4、通过制度明确,各级管理 着必须进行日常检查和监督 并按照规范予以评价,列入 管理干部职业化行为规范内容考核

具体 措施 绩效管理体系结构

战略规划

薪酬与激励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考核结果用于 分配和激励 目标体系 经营管理目标与计划 绩效监控 KPI指标体系

绩效改 进循环

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制度 经营检讨(★)

目标体系的内容

经营计划和 绩效目标

公司绩 公司绩 效计划 效计划

绩效指标

公司绩 公司绩 效指标 效指标 KPI指标 KPI指标 管理要项 管理要项

常规KPI指标 常规KPI指标 常规KPI指标 常规KPI指标 改进KPI指标 改进KPI指标

部门绩 部门绩 效计划 效计划

部门绩 部门绩 效指标 效指标

KPI指标 KPI指标 管理要项 管理要项 KPI指标 KPI指标 行为指标 行为指标

改进KPI指标 改进KPI指标

常规KPI指标 常规KPI指标 改进KPI指标 改进KPI指标

员工绩 员工绩 效计划 效计划

员工绩 员工绩 效指标 效指标

薪酬管理与其它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的联系

强化任职资格体系 强化任职资格体系

薪 薪 酬 酬 管 管 理 理

提供标准和晋升路径 提供标准和晋升路径 工资水平影响绩效 工资水平影响绩效 提供基础和调整标准 提供基础和调整标准 工资可以促进培训 工资可以促进培训 能力提升可得到较高工资 能力提升可得到较高工资 良好的薪酬体系会吸引更多的人才 良好的薪酬体系会吸引更多的人才 劳动力市场形势会影响薪酬策略 劳动力市场形势会影响薪酬策略

任职资格 任职资格

绩效 绩效

培训 培训

招聘 招聘

薪酬政策的分层分类原则

由于企业内部各类员工对企业贡献大小以及工作性质的不同,所采取的薪酬 竞聘,选最优 政策也应该有所区别,不宜一概而论,而应该采取分层分类的管理办法,并向 薪酬系数 高 核心和中坚层员工倾斜,从而实现有限资源的价值最大化。4.0 稀缺人才 稀 缺 性

核心人才

3.5 3.0 2.5 2.0 位 与职 提升 动 能 力)异(种

辅助人才

低 低

通用人才 1.5 任 职 能 力 提 升

实现内部公平性 与外部竞争性的 有机结合政 政

战略价值

认证合格,晋级

职 种 1 职 种 2 职 种 3 职 种 4 职 种 5 职 种 6 职 种 7 职位(种)

薪酬政策的分层分类(续)

不同员工除了薪酬总量又很大的不同外,在薪酬结构上也应该体 现出不同的政策。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励各级各类员工达到满意、更 薪酬结构设计(示意)好的提高绩效。50% 50% 管理类

股利 奖金 工资

专业类 营销类 技术类 操作类 0% 30% 20% 40% 60% 30% 60% 70% 80% 100% 60% 70% 40% 40% 基层

中层

高层

固定工资 浮动工资

级别

基本 工资 2级

季度 年终 + 业绩奖金 + 效益奖金 + 特殊奖励 + 由工资级 别和季度 业绩考评 成绩决定 由工资级 别和公司 本年营业 收入决定 总经理对 本工 作业绩优 异的员工 的奖励

补贴 工龄贴 医疗贴 电话贴 职称贴 交通贴

+ 公司福利 + 特殊津贴 按国家相 关福利制 度执行 公司引进 高级管理 人才所提 供的津贴

副总经理

部门经理 4级

注:以上各图仅为示 例,并不表示铁一院 的薪酬方案与此相同 或相似,特此说明。

员工 8级

对于业绩评估的结果,将建议采用下面的矩阵来决定不同考核结果人员未来的使用方向,这为人才评 价提供动力 高 业绩 不佳者

给予警 告,提供 有针对性 的发展 支持 ? 可 简 单 地 描 述 为 有 能 力 晋 升 ? 可 明 确 地 包 括 诸 如 领 导 能 力 价 中坚力量

计划下一步的 提拔,并提出 特殊的发展指 导

超级明星

规划多重快速发展步 骤,确保有足够的薪酬

举例

经常使用强制分布,以使每个分类都达到 一定的百分比 超级明星 中坚力量 表现尚可者 业绩不佳者 失败者 10-15% 25-30% 25-40% 15-25% 5-10% 值 观 等 特 有 品 质

能 力 潜 力

表现尚可

考虑发展

中坚力量

进入下一个发 展机会

“ ”

失败者

淘汰出局

表现尚可

保留原位

低 低 中 业绩 ? 基于业绩评估打分,A/B/C或五分制 ? 强调结果/成就 高

职业发展与培训开发

职业化 职业化 行为评价 行为评价

任职资格标准 行为标准 依据能力评价与行为评价结果确定培训需求 依据标准开发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

产生绩效的行为依据

战 略 职类、职种

基础

培训开发 培训开发 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

依据绩效考核结果 部门 KPI体系 个体 KPI体系 培训评估 与反馈 确定培训需求 课程体系 讲师队伍 教材体系 培训实施 培训需求 与计划

潜能评价 潜能评价

高绩效的 素质模型

产生绩效的潜在依据

依据素质要项开发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 依据素质测评结果确定培训需求

培训开发与员工职业发展

提供任职资格管理办法 职业化 职业化 行为评价 行为评价 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 薪酬变动的依据 任职资格 等级制度 薪酬制度 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 规划 规划 资深工程师

培训开发 培训开发 培训需求 与计划 提供职业生涯 发展的学习的平台 课程体系 讲师队伍 教材体系 培训评估 与反馈 培训实施

一级工程师

引 涯牵 生 职业

培训发展 任职资格 晋升

培训发展 任职资格 认证评审 任职资格 等级进入

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保证 企业的核心能力

职 类

培 训 计 划 管 理 人 员 训 计 划 培 管 理 服 务 人 员 训 计 划 培 市 场 营 销 人 员 训 计 划 培 技 术 人 员 训 计 划 培 作 业 人 员

职 种

经 行

计 划 统 计

人 力 资 源 财 经

文 化 管 理

商 务

营 销 支 持

质 检 质 保

现 场 技 术

研 发

专 项 技 术

技 工

辅 助 工

相 对 稳 定....................职位

„ „

„ „

„ „

„ „

„ „

„ „

灵活 变化

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

目录

1.华夏基石人力资源顾问公司简介 2.华夏基石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理念 3.北京电力第一阶段需求分析 4.项目思路与目标

三.北京电力项目需求分析

北京电力公司成立于1958年,是华北电网有限公司法人授权经营的特大 型供电企业。现有员工11245人,其中按用工性质来看,全民所有制员工

9839人,集体职工1406人;按员工类型来看,有领导干部323人,具有初级 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3104人,生产人员5575人。通过内部的人力资源盘点,北京电力公司意识到公司的人力资源储备存 在结构性问题,具体体现在:1)人力资源整体的素质结构不能满足企业未 来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三高”人才的比例;2)主要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出现缺 员现象,特别是变电运行、输电线路、变电保护等重要工种。公司建制调整以后,北京电力管理层越来越意识到旧的国有体制下的人力 资源管理理念、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企业发展需要;尤为突出的是管 理体制落后、制度不完善、用工不灵活等。

三.北京电力的需求分析(续一)

为解决以上问题和矛盾,北京电力提出了:“以人为本,以三支队伍建设为 重点,把人员的使用、选拔、培训、保险、奖励和考核作为一个整体,建立一 套行之有效的激励考核措施,全面带动和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实现员工能进 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逐步做到人力资源与生产要素的最佳配 置,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证。”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和任务。北京电力根据企业自身情况的分析,提出在规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健 全公司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变革,从而实现 以上目标。因此,北京电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第一阶段的目标主要是对人力资源系 统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北京电力的人力资源信息化 可行性报告,为下一阶段的人力资源e化及企业人力资源变革服务。基于以上理解,华夏基石提出本项目建议书。

目录

1.华夏基石人力资源顾问公司简介 2.华夏基石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理念 3.北京电力第一阶段需求分析 4.项目思路与目标

四.项目思路与目标

根据我们对北京电力公司的咨询需求的理解,我们认为本项目的目标可以界 定为以下两项: 目标一:项目诊断与e化可行性分析 对北京电力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进行调研分析,从职位管理、绩效管理、薪酬 管理等纬度分析人力资源的e化需求,从信息化基础、人员素质等纬度分析人 力资源信息化的可行度,形成北京电力人力资源信息化可行性报告。

目标二:流程梳理与优化 对北京电力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的组织管理现状,对 人力资源系统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形成北京电力人力资源业务流程手册 ; 对现有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提出改进及优化建议;

四.项目思路与目标(续一)

项目设计的总体思路

项目设计为前期调研、流程梳理与优化、可行性报告三个模块。第一阶段(2004年9月20日-9月30日),完成前期调研,完成流程梳理与优 化;第二阶段(2004年10月8日-11月15日),人力资源信息化可行性分析。

前期调研 前期调研

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报告

流程梳理与优化 流程梳理与优化

人力资源业务流程梳理与交付成果

标: ? 了解北京电力人力资源战略相关内容;

了解北京电力2004工作规划中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内容; ? 了解北京电力2003人力资源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 了解北京电力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人力配备、资源供给状况; ? 了解北京电力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 了解北京电力人力资源工作主管领导对于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期望。9 人力资源业务流程梳理与交付成果 设计思路:

此阶段主要采用资料分析、研讨会(电话/网络会议)、问卷调查、深入 访谈等形式获取项目所需要的基础信息。? 基础信息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宏观:北京电力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既往的人力资源管理实施情 况、人力资源管理组织与人员配备情况如何?-中观:北京电力现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流程如何?作为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和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认为有哪些方面需要改 进?-微观: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接受者,北京电力的员工和中基层管理人员 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应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 10 人力资源业务流程梳理与交付成果

项目运作流程

设计思路:

了解北京电力公司的 了解北京电力公司的 战略与功能定位 战略与功能定位 分析北京电力人力资源 分析北京电力人力资源 管理的各项关键职能 管理的各项关键职能 界定流程梳理的范畴,分析 界定流程梳理的范畴,分析 企业信息化状况 企业信息化状况 收集现有职位的职责、收集现有职位的职责、任职者的信息等 任职者的信息等

工作方法:

资料分析 访谈 内部讨论等

所需资源与支持:

收集资料 访谈组织 参与讨论等

人力资源业务流程梳理与交付成果

交付成果:

《北京电力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机构图》 此图主要描述北京电力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整体组织、管理架构。?《北京电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运作流程图》 此图主要描述北京电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运行状况。?《北京电力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与管理流程评估改进报告》 此报告主要分析北京电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为下一步北京电力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的认识基础。11 流程梳理与优化案例一:某集团培训管理流程 ××集团培训管理体系流程

示例

5.培训监控 1.培训需求 2.培训计划 3.培训提供 4.培训评估 6.培训师管理 7.教材课件管理

1-1 培训需求的三种类型

××集团的培训需求可分为三种类型: 观念类培训: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企业使命、企业发展战略等内容

示例

知识类培训:企业规章制度、产品知识、业务技术知识等岗位必需相关知识 技能类培训:可以分为技术业务技能类培训和管理技能类培训。技术业务技能包括公文写 作、计算机操作等通用技术业务技能以及网络运行维护、营销技巧等专业技能;管理技能包 括预算管理、绩效管理以及员工激励等管理技能。注:由于观念类培训和管理技能类培训、知识类培训和技术业务技能类培训的管理流程分别 相同,本手册中为简化表述,将观念类和管理技能类培训简称为管理类培训,将知识类培训 和技术业务技能类培训简称为技能类培训。

观念类培训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 技 能 类 培 训 管理技能类培训

技术业务技能类培训 其他部门负责 知识类培训 1-2 培训需求的三个级别

××集团的培训需求包括三个级别:

集团公司级:集团公司总部管理人员培训、省市公司领导人员培训、省市公司高级技术人 员业务培训 省公司级:省公司部门人员培训、地市公司领导人员培训、省市重要技术人员业务培训 地市公司级:地市公司部门人员培训、县区局管理人员培训、地市公司初级技术人员业务 培训

集团公司 培训需求上传下达 省公司 培训需求上传下达 地市公司

示例

1-3 培训需求的信息传递

集团公司

高层、部门经理 负责的培训: 本级和下级人 力资源部门知识、技能培训 公司观念、管 理培训 新员工培训 集团级内部培 训师培训 管理类 劳资培训部 组 织 需 求 内 部 培 训 师 培 训 需 求 本 部 门 技 能 类 各 部 门 管 理 类 管理类 其他部门

示例

技 能 类

负责组织部门和 下级部门技能类 培训

省公司

高层、部门经理 负责的培训: 本级和下级人力 资源部门知识、技 能培训 公司观念、管理 培训 新员工培训 省级内部培训师 培训

管理类

人力资源部门 内 部 培 训 师 培 训 需 求

管理类 负责的培训: 本级和下级人力 资源部门知识、技 能培训 公司观念、管理 培训 新员工培训

其他部门

组 织 需 求

本 部 门 技 能 类

各 部 门 管 理 类

技 能 类

地市公司

高层、部门经理

管理类

人力资源部门

管理类

其他部门

1-4 培训需求的形成过程

公司高层 领导 人力资源 1 部门

下达管理类 培训需求 访谈分析 管理类培 训需求 组织管理类 培训需求表 2 1-7 公司管理类培训 需求初稿形成流程 公司管理类培训 需求表 3 1-9 培训需求详 细分析流程

公司管理类培训 需求详表(初稿)示例 5 合并筛选培训需求 公司培训需求手册 4 1-8 公司培训需求形 成流程

部门各级 直线经理

1-5 员工 能力差距 确定流程

员工能力差 距清单

部门培训 1 合并形成 部门需求 负责人(培 训兼干)部门管理类 培训需求表 部门技能类 培训需求表 2 1-9 培训需求详 细分析流程

部门技能类培训 需求详表(初稿)部门技能类培训 需求详表(正式稿)3 1-6 部门技能类培 训需求形成流程

时间

10月第1周~11月第3周 1-5 员工能力差距确定流程

部门各级 直线经理

岗位任职资格及提升 上级部门要求、部门工 作计划、新制度、新设备、新产品、新服务 部门工作现存问题分析 内训师技能类培训需求 2 评价修正

员工能力差距调查表

示例 3 备案保存 1 筛选、确定岗位能力要求

部门培训 负责人(培训兼干)1 2 收集部门所有员工能力 差距调查表 1-6 部门技能类培训需 求形成流程

各级经理直接下属员工 1 1 员工自评现有能力 自评现有能力 上报技能类培训需求 2 3 备案保存

内部培训师 2 10月第1周备案保存 时间

1-6 部门技能类培训需求形成流程

集团公司 部门培训 负责人(培训兼干)1 合并、筛选 各岗位需求 部门技能类 培训需求表 3 1-9 培训需求 详细分析流程 2 部门管理类 培训需求表 1-7 公司管理 类培训需求初 稿形成流程

部门技能类 培训需求详 表(初稿)部门技能类培训 需求详表(正式稿)示例 5 6 下发 1-8 公司培训 需求形成流程 部门技能类培训 需求详表(正式稿)4 分析下级部门技能类 培训需求详表(二稿)1 省公司部门 合并、筛选 培训负责人 各岗位需求(培训兼干)部门管理类 培训需求表 部门技能类 培训需求表 3 1-9 培训需求 详细分析流程

部门技能类 培训需求详 表(初稿)部门技能类培训 需求详表(二稿)2 1-7 公司管理 类培训需求初 稿形成流程 部门技能类 培训需求表 4 5 分析下级部门技能类 培训需求详表(初稿)下发 6 1-8 公司培训 需求形成流程

地市公司 1 合并、筛选 各岗位需求 部门培训 负责人(培训兼干)部门管理类 培训需求表 3 1-9 培训需求 详细分析流程

部门技能类 培训需求详 表(初稿)部门技能类培训 需求详表(正式稿)2 4 1-7 公司管理 类培训需求初 稿形成流程 10月第3周 10月第4周~11月第2周 1-8 公司培训 需求形成流程

时间

10月第2周

1-7 公司管理类培训需求初稿形成流程

公司高层 下达管理类培训需求

示例 3 组织培训需求调查表 合并筛选 需求 公司管理类 培训需求表

人力资源 部门 1 4 访谈管理类培训需求

1-9 培训需求 详细分析流程

公司管理类培训 需求详表(初稿)各部门管理类培训 需求表 反应层评估报告 新员工培训需求 5 1-8 公司培训 需求形成流程 2 分析内部培训师管理 类培训需求

内部培训师管理类 培训需求表

内部培训师

上报管理类培训需求 10月第3周 10月第4周时间

1-8 公司培训需求形成流程

集团公司劳资与培训 部

公司管理类培训 需求详表(初稿)公司管理类培训 需求详表(二稿)3 示例 2 下发 各部门技能类培训需 求详表(正式稿)合并培训需求 1 分析下级公司管理 类培训需求

公司培训需求手册 2 培训计划流程 4 省公司人力 资源部门

公司管理类培训 需求详表(初稿)公司管理类培训 需求详表(二稿)公司管理类培训 需求详表(三稿)3 合并培训需求 公司培训需求手册 1 分析下级公司管理 类培训需求 2 下发

各部门技能类培训 需求详表(正式稿)4 2 培训计划流程

地市公司人力 资源部门 1 公司管理类培训 需求详表(初稿)公司管理类培训 需求详表(二稿)各部门技能类培训 需求详表(正式稿)合并培训需求 公司培训需求手册 2 2 培训计划流程

时间

11月第1、2周 11月第3周

1-9 培训需求详细分析流程

人力资源部门或其他部门 培训负责人(培训兼干)技能类或管理类需求

制约因素 在岗培训

示例 4 5 6 确定培训班负责人 确定时间、时长、期 数、地点、人数 确定课程大纲、教材 确定培训方式 确定师资类型、标准 确定培训班类型 1 确定培训内容 2 选择培训 类型 3 选择不脱 产方式

自学

非工作时间集 中培训 选择脱产 方式 脱产内部培训 7 8 9 10 11 3 确定评估层、方法 确定经费预算、人均 预算

外派

时间 1周

流程梳理与优化案例二:某企业绩效管理流程

绩效考核

指导和控制:经营检讨

部门职责与目标 总经理 KPI指标体系

KPI和CPI 监控信息

管理报告

总结

责任报告

内部控制

部门内部

领导层 流程梳理与优化案例二:某企业目标管理流程

专业集团的要求(战略和规划)企业环境分析表(经 营检讨)常规KPI(三年战略 目标分解表)成员企业改进KPI指 标表 企业目标责任书 企业行动计划表 企业季度考核表 公司KPI指标分解表 部门环境分析表(问 题分析)其他部门改进KPI指 标 部门目标责任书 部门改进KPI指标表 部门行动计划表 其他部门环境分析表(问题分析)部门季度考核表 管理者季度考核表 月度评价记录表 员工常规KPI指标 员工改进KPI指标 指标与行为模块对 接表 员工行为指标 专业技术类员工 季度考核表 作业层员工 月度考核表 每日评价记录表 管理者述职表

示例

管理者述职表

流程梳理与优化案例二:某企业目标分解表单

2003-2005年××集团成员企业(成熟期)战略目标分解与工资总额分配表

战略周期 3年 战略目标分解 本年 度目 标值 三年累 计达成 率 标准工 资总额 超计划奖励 超50% 以内 奖励 系数 超50% 以上 奖励 系数 KPI指标 目标值 KPI指标 目标值

示例

经营重点 指标类别 财务指标 非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 非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 非财务指标 KPI指标

2003 年

四.项目思路与目标(续二)

设计思路: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 人力资源e化可行性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基础分析 基础分析

工作方法:

资料分析 访谈 内部讨论等

信息化基础分析 信息化基础分析

所需资源与支持:

人力资源信息化需求分析 人力资源信息化需求分析

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 《人力资源信息 《人力资源信息 化可行性报告》 化可行性报告》

人力资源信息化 人力资源信息化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

收集资料 访谈组织 参与讨论等

案例: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结构分析 界 面 层

应聘者

员工

经理

HR管理者

示例

绩效 考评 自助 服务

功 能 层

组织 管理

岗位 管理

人事 管理 招聘 管理

培训 管理

考勤 管理

薪资 管理

福利 管理

工作流平台、预警平台、客户化平台、动态会计平台、系统管理 数 据 层

数据库

案例:某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功能架构分析

招聘管理

考勤管理

示例

培训管理

薪资管理

绩效考评

福利管理

人事管理 岗位管理 组织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工作流平台 NC应用平台

动态会计平台

预警平台

客户化平台

系统管理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简称:中人网 www.chinahrd.net)

案例:某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模型

示例

第四篇:电力科技项目建议书(青促)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项目

建 议 书

项目名称:

申请单位:(盖章)项目负责人: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申请日期:年月

项目简表

第五篇:云时代云计算

云计算环境下的泛联路由平台

云计算大大扩展了IT服务能够提供的种类和范围,作为云计算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的联系纽带,泛联路由平台为云计算提供高速、可靠、扩展性强、简单易用的广域数据传输平台。本文就泛联路由平台未来发展的架构与特征进行探讨

文/卢国强

一、泛联路由平台特征

云计算主要包括公有云与私有云,云计算中心通过广域数据传输平台与终端用户互联,为公众用户或企业内部用户提供云服务。由于使用云服务的终端用户数量大、分布广泛、接入方式多种多样,因此将承载云计算的数据传输平台称为泛联路由平台。如图1所示:

图1 泛联路由平台示意图

虽然公有云与私有云所提供云服务的类型与对象不同,其网络联接方式、架构模型也不同,但从云计算本身的特点来看,承载云计算服务的泛联路由平台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

高可用:为了保证云计算服务的高可用性,除了云计算中心的高可靠外,泛联路由平台也必须确保网络接入服务的高可靠,实现网络连接“永远在线”,从而对云计算为终端用户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提供保证问题。; 易用:泛联路由平台必须能够兼容多种终端、多种接入方式,使得更多的用户使用云计算服务,最大化扩展云计算服务的提供范围,将对用户终端的设备要求降到最低,使用力求简化,使得用户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任何位置、任何方式”获取云计算服务;

可扩展:随着云计算的开展,泛联路由平台必须具备可扩展性,能够方便的接入新的云计算中心、新的用户终端,并可以快速提供服务。

二、泛联路由平台架构

泛联路由平台需要根据公有云、私有云的流量模型组织网络架构,并通过各层次路由设备的接入和业务处理能力,满足云计算数据中心对终端用户业务提供的高可用、易用、可扩展性。

1.公有云泛联路由平台架构

公有云的服务对象是公众用户,用户主要通过互联网接入方式与云计算中心连接。因此,公有云泛联路由平台是面向全互联网用户的,提供大容量、快速、高可用、安全的互联网接入平台。其平台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面向全互联网用户的公有云泛联路由平台架构

公有云通常规模庞大,具有2个甚至多个数据中心,具有多个高速互联网出口,其泛联路由平台主要由核心层路由器、外联层路由器组成:

核心层路由器:连接云计算数据中心与互联网出口,执行高速数据转发; 外联层路由器:连接各运营商互联网出口,执行大容量路由、会话处理。公有云泛联路由平台的主要功能特点是:

全网路由处理:外联层路由器与运营商的高速互联网专线连接,并与运营商交互互联网全网路由(约17~20万条),利于提高互联网访问速度,执行更有效的流量分流与负载策略;

高速收敛:泛联路由平台必须具备电信级的可靠性,能够在链路故障、设备故障、互联网路由收敛等情况下完成无缝倒换,确保云计算服务不中断; 路由级联:多个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核心层路由通过专线级联,通过灵活可扩展的分布式架构实现多数据中心的高速数据交换与备份,提供更高性能和更可靠的云计算服务。

2.私有云泛联路由平台架构

私有云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内部用户,用户可通过局域网、广域专网、互联网VPN等多种方式与云计算中心连接。相比公有云,私有云虽然一般规模较小,接入用户数量较少,但用户连接方式更为多样,对泛联路由平台的多业务处理能力要求更高,具有“核心高速化、边缘智能化”的特点。

较小规模的私有云泛联路由平台通常采用扁平化架构,如图3所示:

图3 扁平化私有云泛联路由平台架构

扁平化泛联路由平台采用核心层、接入层两级路由架构:

核心层路由器:连接云计算数据中心与接入层路由器,执行各接入层路由汇聚,以及高速数据转发;支持互联网用户、远程VPN用户接入;

接入层路由器:接入终端用户。由于云计算对终端的要求必须尽可能简化,因此要求接入层路由器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多业务融合,例如支持丰富网络接入方式,如有线/无线PC、PDA、手持终端等,支持IPv4单播/组播、IPv6单播/组播、MPLS VPN虚拟网络等数据传输类型,具备丰富的QoS策略、安全控制策略、应用流量控制、应用加速等业务处理能力。

较大规模的私有云泛联路由平台,例如大型集团为多个内部企业、合作伙伴提供云计算服务,所提供的云计算服务类型、终端用户数量都具备一定的规模,通常拥有多个云计算中心,对可靠性、可扩增性要求更高,采用层次化架构,如图4所示:

图4 层次化私有云泛联路由平台架构

层次化泛联路由平台采用核心层、区域中心、接入层多级路由架构:

核心层路由器:云计算数据中心出口核心路由器,执行云计算服务高速数据交换; 区域中心路由器:核心层路由器与接入层路由器的中间层设备,通过上下两级路由成环,分别用于汇聚各区域接入层路由器,以及与核心层路由器形成高速互联网络;

接入层路由器:接入终端用户,与扁平化平台架构类似,支持丰富网络接入方式,以及丰富的业务处理能力。

相对于扁平化架构,层次化泛联路由平台架构能够提供更清晰的管理界面,以及更灵活的扩展性。新增云计算数据中心可通过核心层路由直接与区域中心路由连接,不影响路由平台架构的运行;新增接入层路由器也可直接上行到区域中心路由,实现对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访问。

三、泛联路由平台建设要求

泛联路由平台架构设计是从整体组网结构上,依据云计算的泛联特征,为终端用户提供高速、便捷的接入环境,为云计算中心提供高性能、高可用、大容量、易维护、可扩展的承载平台。泛联路由平台的建设,还需要考虑以下具体要求:

开放融合:云计算架构下的网络不是分离的,而是云计算服务的多网合一。通过将多个物理网络、多个类型网络以及多种业务网络的融合,云计算中心在统一的泛联路由平台上为各种用户提供数据、计算、存储、视频、语音等不同类型的云计算服务,使协同办公成为可能。

无线应用:随着便携机、上网本、掌上电脑、智能手机等的快速普及,WiFi/WAPI、3G等无线应用大大扩展了信息空间,丰富了接入终端的种类,提高了用户访问的便捷性,是云计算的一个重要服务形式。泛联路由平台在无线环境下的响应速度、连通率、容量,以及对漫游、无线定位等特性的支持,将成为云计算服务能否广泛推广的一个关键因素。

IPv6应用:大量的终端接入,必将带来IP地址需求的爆炸性增长。IPv6的应用,不仅仅是解决大量接入终端对IP地址的需求,并且在协议上比IPv4能够提供更好的移动特性和QoS能力。相对于IPv4的固定报文格式,IPv6的扩展性更强,可根据不同协议要求增加扩展头种类,按照处理顺序合理安排扩展头的顺序。此外,IPv6引入自动配置以及重配置技术,对于IP地址等信息终端可通过自主协商实现自动增删更新配置,真正即插即用,大大提高了IPv6的易管理性。最后,IPv6新增流标记域,方便了IPv6 QoS的端到端部署,使得业务终端可快速处理实时业务,从而支持IPv6的语音、视频等应用。IPv6必将成为云计算泛联路由平台的重要应用。

智能安全:云计算用户、应用的多样化,使得云计算泛联路由平台必须具备智能,包括针对用户信息的智能、针对应用层信息的智能和针对多元化业务的智能,使网络更“聪明”,面向不同用户、不同场景,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智能安全要求泛联路由平台具有识别用户身份、L4~L7应用业务的能力,并根据数据流负载、网络环境等对不同用户、不同业务的访问进行精细化控制。

资源化:云计算将数据、存储、应用等通过虚拟化形成资源池,为用户提供服务。云计算泛联路由平台同样也具有资源化的特征,通过网络虚拟化技术,将网络、链路、带宽等形成资源,按需分配,从而使整个平台更加灵活,满足不同用户对所需要云计算服务的差异化网络接入、带宽、安全性等承载要求。

绿色节能:随着云计算IT系统越来越庞杂,泛联路由平台的系统架构优化愈加重要,在设计、制造、运维、回收等各个阶段必须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负荷,满足绿色要求,降低TCO。

四、总结

云计算为分布在各地的众多用户提供了虚拟、高可靠、按需服务的IT资源,作为承载云计算服务资源的泛联路由平台,除了具备高速数据传输外,也必须在平台架构上满足高可用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并根据不同的云计算类型,构建不同的泛联路由平台架构。

存储分析:各领风骚的四大巨头云策略

打算投资云技术的用户,切记要做好以下调研,比方说平台的锁定程度,应用编程接口的开放性、服务等级协议、是否有开放标准支持、伸缩性、许可证以及价格等方面的调研。大部分IT专家有时容易忽略掉云供应商的长期云策略。

为了更好地让用户了解到云提供商方案对自身环境的影响,我们调研了四家供应商的云策略,他们分别是Microsoft、VMware、Eucalyptus和Red Hat。之所以选择这四家,是他们都提供了私有云计算方案,但在云策略上彼此还有很大不同,这也很好地反映出选择不同云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Microsoft的云策略

Microsoft的云方案包含有两大显著区别的产品集:

1.本地企业私有云计算(Hyper-V Cloud),可由搭载Hyper-V和System Center(及其组件)的Windows Server 2008搭建

2.Window Azure,Microsoft自身的云平台

即便是使用了Virtual Machine(VM)Role工具,Microsoft这两款云服务之间的互操作也很少。Virtual Machine Role工具可帮助实现虚拟机镜像从Hyper-V Cloud到Azure的上传。

Microsoft相信,平台即服务(PaaS)会是云计算的大势所趋,但它不会放弃企业云计算市场。Microsoft策略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扩大它的System Center组件,使其具备云计算能力。Microsoft所关注的是它巨大的用户安装基础,有超过70%的服务器运行Windows,这也是Microsoft在与其他云计算互操作上没有下功夫的主要原因之一。

Microsoft把自己定位于在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上是私有IaaS和公共IaaS的制造者,在平台即服务(PaaS)上是私有PaaS制造者和公共PaaS提供者,在软件即服务(SaaS)上是公共SaaS提供者。

VMware的云策略

VMware最初的云策略是成为全球领先的云供应商,这意味着它会提供基础设施和管理组件来搭建云计算。随着收购了SpringSource和Zimbra以后,VMware开始尝试采用更多公共云的特性。公司的策略包括,签约更多电信企业,托管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作为合作伙伴以支持它的vCloud。VMware对IaaS(在防火墙内部)推行vSphere,对需要公共开放的IaaS推行vCloud Express,对公共PaaS设置VMforce平台,对私有PaaS设置vFabric,并开始把Zimbra定位成SaaS合作伙伴。

VMware的云策略还包括,使用vCloud Director可转换vSphere环境到自动化的自助式服务云环境。vCloud API将跨内部VMware环境与vCloud Express托管者工作,用户便可像对待VMware IT环境那样可控安全地对待公共云。

Eucalyptus Systems的云策略

Eucalyptus Systems自视为一家开源软件公司。然而,它却销售商业版的Enterprise Edition 2.0,这中间包含了很多开源版所没有的特性。

Eucalyptus Systems在IaaS领域上是私有IaaS的制造者,主要依据就在于用户将Eucalyptus的数据中心作为Amazon云计算的扩展(反过来也可以),对于它们二者间的迁移用户可使用相同工具。Eucalyptus本身也实现了大部分的Amazon EC2 API。Eucalyptus云策略的另一部分就是,它将扩大使用VMware虚拟化软件用户的投资杠杆。

Red Hat的云策略

Red Hat的云策略涉及促进不同产品间的互操作与应用程序移植。其中的PaaS策略围绕自身JBoss中间件和一些本来就运行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上的软件,包括有LAMP和Ruby。Red Hat目标是推出最具人气的编程语言、框架以及平台。Jboss云镜像可用在Red Hat的软件上,也可用在Amazon EC2和Windows Hyper-V。

Red Hat会继续致力在它的Cloud Foundations组合软件。该云计算栈可跨物理服务器、私有云和公共云运行。Red Hat定位于在IaaS上是私有IaaS和公共IaaS制造者,在PaaS上是私有PaaS制造者和公共PaaS提供者。不同的供应商,用户能获得什么?

如果选择其中一家云计算提供商,那么几年后你的云计算环境又如何呢?如果选择供应商后不久又希望或需要移动云环境又将怎样呢?至少最近三年内是不会有开放标准的云API被批准了,最初选择的供应商策略是否能促进云计算可移动性,就是值得考虑的重要因素了。以下是你可以期待从云供应商那里获得的结果:

微软提供广泛的云产品

微软几乎全部心思都花在它的用户安装基础上。如果你购买微软及它的云策略,可以肯定你需要遗忘与其他云计算产品交互的想法,即使是像Amazon EC2这样公共云计算。微软的云计算软件只能工作在Windows系统上,不支持Linux(Hyper-V却是可以支持Linux客户操作系统)。好处就是微软可以提供给你所需的大部分云技术,无非就是花费上相对较高。

借助微软的Hyper-V Cloud,你可以构建自己的私有云计算。微软以及它的Hyper-V Cloud合作伙伴(包括Dell、富士通、日立、HP、IBM和NEC)正针对私有云部署尝试交付一套预定义并经有效检验的配置。该部署由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构成,采用了虚拟化与管理软件。

微软还提供了Azure平台,它被托管于微软全球范围内的六个数据中心。它提供了以下服务:

应用托管,可在微软数据中心运行x86和x86-64的应用程序。

提供弹性化的大规模存储数据能力,不论数据是结构化还是非结构化的。

自动化的服务管理,综合部署,管理与监视都整合到了Azure平台。

这里还有Windows Azure Platform Alliance(Windows Azure平台联盟),微软的“打包云计算(cloud in a box)”策略是由微软与硬件供应商一同推出的。首批联盟包括富士通、戴尔和惠普。这些硬件合作伙伴安装微软预配置系统作为设备,有望适用于所有ISP。最后,用户可以从自己的ISP那里获得虚拟化云计算环境,这些都将是基于微软云计算产品的。Windows Azure Appliance将给那些不愿或不能将自身数据中心托管到微软数据中心的用户提供机会使用Azure的伸缩特性,而不必将应用或数据迁离本地。

微软预测未来的应用主要会由PaaS交付。因此到2011年下半年,它都专注于确保任何通过Hyper-V工作在Windows Server 2008的应用同样可以工作运行在Windows Azure上。VM镜像将可使用VM Role工具从Windows Server 2008 R2(与Hyper-V)转向Windows Azure。但是反向操作不可行。

即使你不想全部购买或选择微软的云策略,还可以使用它的Online SaaS服务。Online SaaS包含了大量产品,像Business Productivity Online Suite(Exchange Online,SharePoint Online,Office Live Meeting和Office Communications Online),Exchange Hosted Services,Dynamics CRM Online,Office Web Apps(Web版本的微软Office)和Office365。

如果你对微软的云策略感兴趣,却又通过VMware虚拟化软件虚拟了自身的Windows数据中心,微软极有可能帮你使用它的技术取代VMware。好的提升投资价值建议是使用vCloud Director来构建VMware云,毕竟那样可以使用VMware虚拟化软件。折中办法是,你可以使用Azure来开发与交付新应用程序。这样即构建了二家供应商的云计算,又是一种低开销的稳妥办法。

3PAR公用云:云时代所需要存储的系统

时间:2011-02-24 15:32来源:机房

360 作者:杜庆先 点击: 209次

存储系统的要求被同期提高,每一个存储网络甚至是存储系统,都将作为公用计算的存储基础,并且能与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协同工作,以创建一个完整的公用计算环境。

物理的、内部的数据中心与企业IT基础设施,正在被安全、多租户的云服务所取代,分布式计算的发展促进了如今的公共计算,而IT基础设施无论如何发展,都必然落入云的口袋--可能是私有云、公有云或是混合云,在云计算时代,IT技术、产品与服务不免都需要和云挂上钩,因为这不仅是趋势,而是当下。

云服务供应商,如Amazon、SAVVIS等,都在寻找新的能够服务其云平台的存储系统,新的存储系统需要提高整合效率、改善如今并不灵活的存储架构、能与其他的基础设施实现充分的互操作系统、按照SLA服务水平协议提供服务既不高也不低,当然,针对虚拟化系统环境和大规模应用部署,是最为基本的要求。

但最为根本的要求是--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应该明了,在云时代所有曾经靠提供技术、产品特性而存在的供应方式,都改变为对服务的提供,IT组织要求新的IT基础设施平台通过服务器和存储虚拟化将软硬件作为一项服务来提供,从而适合企业IT的公用服务、网络云计算以及新一代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的应用。

这是云时代的要求,同样,不是趋势,而是当下。

存储系统的要求被同期提高,每一个存储网络甚至是存储系统,都将作为公用计算的存储基础,并且能与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协同工作,以创建一个完整的公用计算环境--与公用计算的公用存储,是一个用于公用计算的高度虚拟化、紧密集群化的动态分层存储阵列,可供企业用来建立经济高效的虚拟化IT架构,以实现灵活的工作负荷整合。通过以更低的总成本获得高响应速度的弹性架构,来满足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

当下,3PAR的高度虚拟化、基于公用的存储方法为数据中心和IT组织提供了传统整体式(单片)阵列的一个替代选择,成为惠普产品线一部分的3PAR不仅是第一家以商业方式将精简技术整合到系统硬件中的阵列从而提高容量利用率并保持较高服务水平的存储厂商,更是最早将公用存储概念引入到存储阵列系统内的产品家族,随着进入惠普的融合基础设施大家庭,3PAR的公用存储概念正在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3PAR的自动精简配置技术的领先性已经毋庸置疑,其至少将用户的容量需求,在存储容量采购初期,减少了50%,这不仅降低了存储的成本,同时间接降低了整个云服务基础架构在初期的投入成本,而更高的容量灵活性,减少了因为存储容量限制而可能产生的存储孤岛。

但自动精简配置仅仅是3PAR众多领先技术的其中之一,在EMC、IBM等竞争对手还未提供子卷级的自动分层功能的时候,3PAR实现了借助分层技术实现了每GB成本和每IOP成本的平衡--这是子卷级的功能--让不同活跃度的数据合理的分配在不同成本的介质上,一直是一种奢望,而在需要以不同成本保证不同SLA服务水平协议的云时代,这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横跨多个数据中心、多个地区甚至是多个国家的云,不可能用相同的方法存储所有的数据。

InSpire架构和第三代专用ASIC形成了3PAR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的底层硬件架构,这个架构下,每个阵列的性能被充分发挥,多个--至多8个阵列--被连接成一张紧密的网格,数据被以较小的粒度冗余的存放在不同的阵列上,即使一块磁盘、甚至一个阵列坏掉,网格内的数据都不会被丢失,而这些数据会同时进行再次的分配--自主的故障响应,解决了大规模部署的服务时间和精力有限的问题。

3PAR的特性之突出,使得其在那些需要低能耗、高性能和自主管理的客户中十分受到欢迎,数据库优化、MicrosoftExchange、绿色IT、虚拟化环境与私有云、主机服务提供商,都是其忠实的用户。

加密检索在云存储中的应用

时间:2011-02-24 14:29来源:机房

360 作者:杜庆先 点击: 151次

本文综合分析了加密检索技术在云存储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当前加密检索和相关技术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同态加密检索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基本原理。

云计算主要目标是提供高效的计算服务。云计算基础设施之一是提供可靠、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因此,存储安全是云计算领域的安全话题之一。为解决数据隐私的保护问题,常见的方法是由用户对数据进行加密,把加密后的密文信息存储在服务端。当存储在云端的加密数据形成规模之后,对加密数据的检索成为一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加密信息检索的相关研究工作中,对加密信息的检索有单用户线性搜索、基于关键词的公钥搜索、安全索引等几种算法。这几种算法可以快速地检索出所需信息,但其代价较高,不适用大规模数据检索的情况,而且,在云存储中,检索时相关的文档较多,对其进行相关排序是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上几种算法均不能解决问题。

通过保序加密可以利用文档中的词频信息对文档依相关度进行排序,提高了检索准确率和返回率。然而在文档中某些关键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指代性不强,这一类词称为常用词,常用词的存在歪曲了文档和实际查询相关度。而准确反映文档、查询相关度的向量空间模型无法直接应用。全同态加密提供可以对密文进行操作的加密算法。而且通过全同态加密,一方面可以保证密文信息不被统计分析,另一方面可以对加密信息进行加法和乘法运算,同时保持其对应明文的顺序。

1.云存储应用中的加密存储技术大规模高性能存储系统安全需求,特别是云存储应用中,可扩展和高性能的存储安全技术,是推动网络环境下的存储应用(如云存储应用)最根本的保证,已经成为当前网络存储领域的研究热点。云存储应用中的存储安全包括认证服务、数据加密存储、安全管理、安全日志和审计。

访问控制服务实现用户身份认证、授权,防止非法访问和越权访问。主要功能包括:用户只能对经管理员或文件所有者授权的许可文件进行被许可的操作;管理员只能进行必要的管理操作,如用户管理、数据备份、热点对象迁移,而不能访问用户加密了的私有数据。

加密存储是对指定的目录和文件进行加密后保存,实现敏感数据存储和传送过程中的机密性保护。安全管理主要功能是用户信息和权限的维护,如用户帐户注册和注销等,授权用户、紧急情况下对用户权限回收等。

安全日志和审计是记录用户和系统与安全相关的主要活动事件,为系统管理员监控系统和活动用户提供必要的审计信息。

对用户来说,在上述4类存储安全服务中,存储加密服务尤为重要。加密存储是保证用户私有数据在共享存储平台的机密性核心技术。

随着存储系统和存储设备越来越网络化,存储系统在保证敏感数据机密性的同时,必须提供相应的加密数据共享技术。保护用户隐私性要求存储安全建立在对存储系统的信任基础之上。必须研究适用于网络存储系统的加密存储技术,提供端到端加密存储技术及密钥长期存储和共享机制,以确保用户数据的机密性和隐私性,提高密钥存储的安全性、分发的高效性及加密策略的灵活性。在海量的加密信息存储中,加密检索是实现信息共享的主要手段,是加密存储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2.加密信息检索技术对加密信息检索的研究始于2000年,Song等人提出加密数据搜索的实用算法,Boneh等人提出基于关键词的公钥加密算法,Park等人提出安全索引搜索算法。

2.1线性搜索算法在线性搜索算法中,首先用对称加密算法对明文信息加密。对于每个关键词对应的密文信息,生成一串长度小于密文信息长度的伪随机序列,并生成一由伪随机序列及密文信息确定的校验序列。伪随机序列的长度与检验序列长度之和等于密文信息的长度。伪随机序列及检验序列对密文信息再次加密。在搜索过程中,用户提交明文信息对应的密文信息序列。在服务器端,密文信息序列被线性地同每一段序列模2加。如果得到的结果满足校验关系,那么说明密文信息序列出现,否则,说明密文信息不存在。

线性搜索方法是一种一次一密的加密信息检索算法,因此有极强的抵抗统计分析的能力。但其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即逐次匹配密文信息,这使得这种检索方法在大数据集的情况下难以应用。

2.2基于关键词的公钥搜索基于关键词的公钥加密搜索算法由Boneh等人提出,其目的是可以在用户端存储、计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访问远端数据库获取数据信息。存储、计算资源分布具有不对称性,即用户的计算存储能力不能实时满足其需求。另一方面用户在移动情况下存储、索引数据的需求也有增加,比如Email服务等。在这种特定情况下,需要保护用户的数据隐私。加密数据有多个不同来源,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加密算法使用公钥加密。

算法的过程如下,首先生成公钥、私钥,然后对待存储的明文关键词用公钥进行加密,生成可搜索的密文信息。

七大经典建议帮助您部署云存储 时间:2010-10-14 10:32来源:未知 作者:中云系统管理员 点击: 243次

私有云还是公共云,哪种最符合你的机构呢?用最简单的方法来描述这两种云:公共云,即可以在互联网上,存储你的信息和运行应用程序;

1、在公共云和私有云之间做出选择

明确你的选择:私有云还是公共云,哪种最符合你的机构呢?用最简单的方法来描述这两种云:公共云,即可以在互联网上,存储你的信息和运行应用程序;私有云,是在企业内部局域网中具有以上功能,相比之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控制和安全性。

2、全面的虚拟化策略

当你明确选择之后,就要将更全面的虚拟化策略,选择数据中心最恰当的位置进行部署。将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虚拟起来是使云计算真正运作的关键。业界认为首要是虚拟化的服务器,但IT数据中心也同样需要虚拟化存储。反之,如果没有云计算,将大大降低企业在应用层上所能做的。

3、根据云特点 提供最佳服务

当部署了云之后,就要知道何时使用公共云和私有云,以最经济的方式,提供给终端用户最恰当的服务。

对现有系统进行测试和研发,也许是最好的解决之道。私有云的优势是部署速度和安全优势,以虚拟化技术为基础建立的私有存储云,可以兼容多种服务器和桌面虚拟化平台。如果是风险较低的商业应用,则可建立公共服务的主机上。

4、云存储的两大好处

那么云存储能带给我们哪些好处呢?我们知道,选择一个云存储环境,提供一些必要工具,诸如自动存储分层和自动精简配置,以应对自动化的共同复杂任务。这一切都始于虚拟存储,它使得系统能够在正确的存储资源,以合适的时机,自动迁移工作量。如果没有它,则不能运行这些先进的功能。

5、存储架构选择要谨慎

此外,确定公司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足以应对快速、无计划的数据增长之需求。选择一种存储架构,允许在任何方向存在合理有序增减比例。先要问问自己:需要给SAN增添哪些功能?如果不仅要停机,还要加之很多工作人员的重视和维护。那么说明,从这套系统中,也许你并没有得到真正最佳的应用价值。

6、三种环境适合采用云存储

以下三种环境,最适合采用云存储。其实也正是这些实际需求,催生了云存储,也为云存储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首先,判定是否存在着这种相关性,就是软硬件升级的费用和系统“无限”的可扩展性密切关联。此时就要注意了:当系统的能力受到限制后,一些架构隐含着惊人的再次认证许可费用。例如:你是否受到软件许可费的困扰呢?当你不得不再次增加驱动器或存储阵列的数量,这种做法实际上已超出了边际的最优成本。

其次,在系统维护过程中或软硬件重新配置时,确认存储环境是否在线、数据是否可用。包括软硬件,所有的存储系统有可能随时需要升级。当更新时,一定要知道在系统上会产生哪些影响。

最后,如果选择数据和灾难备份产品,如自动让快照和复制。但要提醒的是,提防一些隐性成本,如带宽要求。它可能限制一些快照的次数或复制(即每次都要更改或整个复制的容量)。

7、云存储的功能 广受业内推崇

云存储在业内逐步被推广,其功能得以广泛的认知。建立管理工具和报告功能,不可忽视SRM工具,如存储扣款和使用准确地收益性分析。业内一些公司如Aptare、CA、BMC、赛门铁克,在此领域内对云存储称道有佳

如何选择云存储应用的业务定位?

时间:2010-10-13 13:28来源:机房

360 作者:中云系统管理员 点击: 117次

目前来看,在公有云业务应用上,用户会比较关注安全性和成本,同时还需要考虑网络带宽的因素。因此在公有云方面,备份和归档应用应该是一个主流的方向。

云存储不仅仅是存储,更多的是应用。应用存储是一种在存储设备中集成了应用软件功能的存储设备,它不仅具有数据存储功能,还具有应用软件功能,可以看作是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集合体。应用存储技术的发展可以大量减少云存储中服务器的数量,从而降低系统建设成本,减少系统中由服务器造成单点故障和性能瓶颈,减少数据传输环节,提供系统性能和效率,保证整个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恐怕很少有什么IT技术会向云一样让人琢磨不透。一方面,它是虚幻的,很难被解释清楚,甚至不同的机构或者厂商对它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它又触手可及,各种类型的服务和产品遍地开花。所以有些用户会感到非常迷茫:“我到底应该如何去应用云存储?”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用户、分析机构还是厂商都在竭力去寻找市场的接受点。

私有云应用实践:应用集中

私有云对数据安全的考虑更多聚焦于外部攻击和内部泄露,而在业务层面上,保证应用的性能、提升效率会显得更为重要。

目前业内大厂对于私有云的实现方式尽管有所不同,不过他们所聚焦的一个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应用的按需供应和集中调配。本周,EMC同甲骨文在数据仓库、智能系统上的合作,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对用户数据的集中分析。惠普不久前发布的CloudStart实际上也是一样的概念--集中处理应用。

对于用户而言,如果你还在犹豫是否要应用云存储的话,那么不妨仔细分析一下自己的业务状况和实际需求。就大多数用户来说,目前还不一定需要同云存储扯上关系,毕竟数据迁移还是具有风险的,云存储也不会像想象中那么可靠,即使在SLA(服务水平协议)制约下也是如此。

公有云应用实践:备份归档

公有云业务和私有云有着很大不同。目前来看,在公有云业务应用上,用户会比较关注安全性和成本,同时还需要考虑网络带宽的因素。因此在公有云方面,备份和归档应用应该是一个主流的方向。实际上,我们也很难见到将业务完全迁移到公有云服务上的案例。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妨听听云存储服务供应商的想法。Nirvanix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imZiernick认为,云存储技术不适用于一级、二级以及模块数据存储。他说:“如果有人想换掉一个支持交易处理系统如CRM系统的SAN,我们的产品是不适合的。虽然我们也做模块级存储,但是网络延时会导致显著的迟滞现象。”

如此看来,用户是不必为了追求新技术概念,而将数据完全迁移到云存储上面的。现在的常见应用方法是,用户可以将备份数据建立一个副本,存放在云存储上。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归档,特别是在用户有法规遵从要求的时候。云存储服务每GB单月5-15美分的价格应该可以大大节省用户的投资,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尤为具有现实意义。

目前存储厂商都在瞄向这个市场,从这一点上来说云存储应用好像离我们并不遥远。本周,赛门铁克所发布的BE和NBU就开始支持将数据直接备份到云存储上,CommVault的Simpana也在年初对云存储进行了支持。这两家厂商在推广上的不遗余力无疑会影响到用户的最终应用。

三个角度看云计算与网格计算

时间:2010-09-29 10:14来源:博客 作者:中云系统管理员 点击: 196

网格计算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把一个需要非常巨大的计算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分成许多小的部分,然后分配给许多个计算设备来进行处理,最后把计算结果综合起来得到结果的计算

对于IT界很多资深工程师而言,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它是把一个需要非常巨大的计算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分成许多小的部分,然后把这些部分分配给许多个计算设备来进行处理,最后把这些计算结果综合起来得到最终结果的计算模式。

在本世纪初,网格计算和现在的云计算一样是一个非常火热的概念,但是由于网格计算在商业模式,技术和安全性这三方面的不足,使得其并没有在工程界和商业界取得预期的成功,但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的应用,比如,用于寻找外星人的“SETI”计划等。

在2007年底云计算这个概念刚诞生的时候,由于其在概念上和网格计算比较类似,也希望能让IT资源像水电这类公用事业那样按需使用和随需应变,所以有部分业界的从业者认为云计算相对网格计算而言只是“新瓶装旧酒”而已,对于这点,我不是很认同,接下来我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

概念方面

在概念上,两者的各有侧重,网格计算主要强调的将一个巨大的问题分成许多个子问题,并通过许多个子节点分别对这些子问题进行计算,而云计算则强调通过后端的大型云计算中心来同时为多个用户服务。

领域和需求方面

网格计算这个概念是诞生在学术界,主要是为了解决处理大型的计算难题,比如,寻找并发现对抗艾滋病毒更为有效的药物或查找那个地方会存有石油等。而云计算则诞生在工程界,也就是***的数据中心,主要是为了满足用户海量的搜索请求等。大家都应该知道,不同的领域和需求会引发出不同的产品,对于IT模式而言,也同样如此。

架构方面

在架构方面,网格计算和云计算都可分为后端和前端这两部分,但在网格计算中计算工作主要由前端来完成,后端主要用于调度任务,而在云计算中计算工作则主要由后端的大型云计算中心完成,其前端是用来接受后端的计算成果并显示,还有,在网格计算中参与计算的设备经常是异构的,比如,运行Windows的笔记本和运行Unix的小型机等,而在云计算中参与计算的设备往往是同构的,比如运行Linux的X86服务器,这样的做法不仅能简化管理,而且能提升运行效率。

虽然这两种模式之间有一定的区别,但是不可否认,云计算的诞生是离不开网格计算之前的试水

云计算安全:让IT部门失控了

时间:2010-07-30 21:46来源:ZDNet

安全频道 作者:ZDNet安全频道 点击: 7次

企业的IT部门对于企业内部运行的各种云计算程序已经无法进行全面的跟踪了,这将导致企业的IT安全架构变得不再安全。

调查显示,企业的IT部门对于企业内部运行的各种程序已经无法进行全面的跟踪了,这将导致企业的IT安全架构变得不再安全。

是指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被分散在企业内网以外的整个互联网中的各个平台上,这可以极大的节省企业的IT资源需求并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由于应用程序并不需要购买特殊的硬件设备或需要复杂的整合步骤,因此企业内的个人或部门都可以随意安装此类程序,而不需要实现通知企业的IT部门。这导致了企业的IT部门难以尽到全面监察系统安的职责,比如确保数据保护完全实现等。

因此,在Ponemon Institute 的调查中,有半数的企业CIO,CTO以及CFO等企业执行层领导者并不确定自己的企业中是否存在某种程序。与美国的企业高管相比,欧洲企业高管在这方面的信心稍微强一些,尽管美国企业好像更偏爱在企业关键业务程序上采用方式。

该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IT的消费化“使得企业评估安全的能力成为了空白。”

该报告还指出,如果程序被认定为非安全程序,那么使用这类程序的人员就将企业推入了一个危险的环境。“安装程序的人员可能只是为了某种需要,他们并不知道这样做会为企业的信息安全带来风险”。

该报告建议,企业的 CIO们应该建立一套企业内运行的服务程序库,并逐一评估这些服务的安全性。然后再决定是否应该禁止使用这项服务,或为之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接下来IT部门的决策者应该推出一套策略,让IT安全专家们评估企业所正在使用以及未来将要转向服务的各种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在将应用程序迁移到服务平台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访问权限的问题,尤其是针对个人用户,同时要确保敏感信息在中的安全性。

企业还应该针对关键程序和极度敏感数据制定策略,严格审核服务提供商的资质以及对终端用户进行风险性的教育。

虽然传统的方式不会有内在的安全风险,但则带来全新的风险和挑战,这是企业在采纳服务前必须要考虑的

云计算趋势:云安全服务小规模起步 酝发新商机

时间:2010-07-30 21:46来源:ZDnet 作者:ZDnet 点击: 1

2次

也许我们起名叫‘云计算’本身就是一个失误,因为这名字很容易让人感觉有趣和安全。但事实上,网络中充满了威胁和险恶,如果我们当初把它叫作‘沼泽计算’或许更能够让人们对

虽然在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方面的表现让人称赞,但是其与生俱来的安全问题却成为前进道路上的一大障碍,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众多人士的关注。虽然在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方面的表现让人称赞,但是其与生俱来的安全问题却成为前进道路上的一大障碍,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众多人士的关注。

“也许我们起名叫‘’本身就是一个失误,因为这名字很容易让人感觉有趣和安全。但事实上,网络中充满了威胁和险恶,如果我们当初把它叫作‘沼泽计算’或许更能够让人们对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不久前举行的RSA2010安全大会上,着名的信息安全专家RonaldL.Rivest甚至如此半开玩笑地说,而对安全问题表示担忧的不在少数。安全问题成绊脚石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因为无论内部云还是外部云都面临着令人棘手的安全问题。对于外部云而言,应用的信息系统高度集中,数据具有无边界性、流动性等特点,使得网络的安全边界比较模糊,传统的安全域划分等安全机制已经难以保障应用的安全性;此外,服务基于互联网,而互联网在资源服务质量上是难以保障的,对于云服务能否具有连续性、可靠性和高质量,用户也在心里打个问号。对于内部云而言,虽然来自外部的攻击大大减少,但是一些重要信息如果放在网上,就难免存在内部泄密的隐患,安全问题同样值得考虑。

现在,安全问题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必须清除的障碍。“只有解决上述问题,才能在国内企业中遍地开花。”中国联通集团国家宽带工程实验室副总工唐雄燕认为。

要解决安全问题,就需要分析问题对症下药。目前,服务大致分为三个层级:IaaS、PaaS和SaaS,不同层级的安全问题各不相同:IaaS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数据中心的可靠性、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传输安全、系统安全等;就PaaS而言,数据安全、数据与计算可用性、灾备与恢复、针对应用程序的攻击是主要的问题;而对于SaaS,用户更关注数据与应用的安全问题。提供商可针对不同的安全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在服务中,运营商主要在设备商提供的设备和平台上提供服务,因此他们与其它服务商的方式应有所不同。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一位技术专家认为,运营商应重点从系统级层面和实施应用等方面来提高服务的安全水平,需在完善安全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集成数据加密、VPN、身份认证、安全存储等综合安全技术手段,构建面向应用的纵深安全保障体系。

而要从根本上确保的安全性,制度层面的保障则不可或缺。近日,欧洲有关领导人就强烈呼吁制定一个关于数据保护的全球协议以解决的数据安全弱点。云服务催生新商机

提供商在解决安全问题的同时,也在利用的新模式在安全领域发掘新商机。随着概念的升温,云安全概念应运而生。

日前,各种病毒程序正在以几何级数增长,对此杀毒软件有些招架无力。同时,来自互联网的主要威胁正在由电脑病毒转向恶意程序及木马,采用特征库判别法显然已不合时宜。

所谓云安全,就是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对网络中软件行为的异常进行监测,获取互联网中木马、恶意程序等最新信息,推送到服务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再把病毒和木马的解决方案分发到每一个客户端。采用云安全技术后,整个互联网就是一个巨大的“杀毒软件”,参与者越多,每个参与者就越安全,整个互联网就会更安全。

VMware公司一位技术人士表示,除了查杀病毒外,还有一种典型应用—安全图板,包括Web安全防范和垃圾邮件防护,以及网页的国际代码检测。此外,安全设备、安全基础设施的“云化”、云安全业务等也是云安全服务可发展的方向。在云安全方面,业界主流防病毒厂家涉足较早,金山、卡巴斯基、瑞星、江民、McAfee等均提出了相应的服务方案,思科则提出了云火墙的概念。不过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黄元飞认为,多数安全厂家在安全云应用方面还处于技术探索阶段,产品化程度有待提高。运营商已起步

前述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专家认为,云安全服务对于电信运营商是一个机会,电信运营商在此方面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经过多年的网络建设和和运营,电信运营商已具有全网分布、数量众多的安全基础设施,这些都为开展云安全提供了资源优势。”

据了解,国内运营商已经开始探索云安全服务模式。例如,某电信运营商推出了DDoS攻击防护服务,在骨干网层面分布式部署了类“云防御平台”,以应对日益庞大的僵尸网络,该业务平台就具有云安全的雏形。

此外,记者从中国联通了解到,尽管中国联通的商业化云服务尚未推出,但是在内部试验阶段已经将云服务考虑了进去。中国电信一位人士则表示,云安全是个新的市场需求点,中国电信也在考虑提供云安全服务。

不过,由于系统分散,并且系统间并未实现有效的调度管理、信息共享,多数安全系统利用率低,因此运营商提供云安全也不是毫无障碍。中国电信研究院专家建议,要扫除这些障碍,电信运营商可充分利用技术对上述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构建开放的超大规模“安全云”资源池,全面提升安全设施服务效能好业务提供能力。同时,运营商要基于自己的特点,利用各方资源,结合华为、中兴等善于控制成本、对网络理解透彻的优点,以及IBM、HP等技术先进、方案高效的优势,推出具有特色的云安全服务。

数据中心虚拟化存储比较:SAN和NAS 时间:2010-10-20 10:30来源:机房

360 作者:中云系统管理员 点击: 178次

随着数据中心中虚拟机镜像的数量越来越多,它需要消耗的空间也越来越大。

随着数据中心中虚拟机镜像的数量越来越多,它需要消耗的空间也越来越大。同样,虚拟机在物理服务器间迁移以实现整个环境效率最大化时,在这些服务器间共享的网络介质要实现快速的切换和转换。如果说所有的虚拟化环境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数据中心虚拟化存储空间需求。尽管现在市场上更倾向于使用StorageAreaNetwork(SAN)技术,但是NetworkAttachedStorage(NAS)也能满足企业数据中心这方面的需求。

在一个虚拟化环境中,NAS设备可以作为虚拟机在服务器之间迁移的一个交换空间,作为一个备份介质,或者作为所有虚拟磁盘镜像的中央知识库。在这样的任何一种情况下,数据中心和网络管理员都需要理解NAS设备的作用,以及它们对网络的影响。

为什么要使用NAS来作为数据中心虚拟化存储

网络存储的实现有两个主要的方法:NAS和SAN。这两种方法在网络架构以及在网络客户端上的表现都有所差别。NAS设备利用现有的IP网络和传输文件层接入,提取它可用的物理磁盘,并以网络共享的方式向使用诸如CIFS或NFS的终端客户机提供一致的文件系统。NAS设备对网络方式的文件共享进行了优化,因为它们与文件服务器几乎是相同的。

相反,SAN技术,包括FibreChannel(FC)和iSCSI,实现数据块层访问,放弃文件系统抽象并在客户端表现为未格式化的硬盘。FC是目前最流行的SAN技术,它运行在一个专用的网络上,要求在每个服务器上使用专属的FC交换机和主机总线适配器(HBA)。而FibreChanneloverEthernet(FCoE)是一个补充的新标准,它将存储和IP网络合并到一个聚合交换机上,但是它仍然需要在每个服务器上使用特殊的聚合网络适配器(CNA)。

而另一个数据块级技术iSCSI则在IP流量中封装了SCSI命令,同时能够使用现有Ethernet网络接口适配器,但是它一般会增加一个TCP/IP卸载引擎(TOE)来优化性能。SAN解决方案在性能方面相对于NAS设备具备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争议。SAN阵列的一个分区能够在两台主机上共享,但是这两台主机都会将空间看作是自己的,这样这两台主机之间就会有空间争夺的风险。虽然有一些方法可以解决这个资源争夺问题,但是这个修复方法会增加额外一层的抽象——而NAS解决方案已经包含这一层抽象了。

两种类型的存储在虚拟化数据中心都有各自的作用。例如,Microsoft的Exchange服务器只支持通过数据块级访问数据的网络存储。由于SAN的性能一般比NAS解决方案好,所以企业会在高I/O要求的应用中使用存储网络,如数据库。然而,出于实际管理虚拟机镜像库的目的,文件级访问很可能是许多环境中最简单的部署方法。根据组织的不同要求,数据中心经理可能会要求存储团队实现文件级存储,或者直接安装一个专用的NAS设备来满足他们数据中心虚拟化存储的需求。

虚拟化环境中NAS的替代方法

虽然许多人将NAS看作是支持虚拟化环境的最清晰的方法,但还有许多替代方案。对于已经部署了SAN的组织来说,他们可以使用NAS-SAN混合解决方案,在SAN可用空间之上再建立文件系统抽象。一个混合解决方案可以创建数据中心经理更喜欢的抽象层,同时保持中央存储网络的性能和可管理性。较小型的组织也可以考虑共享物理服务器上直接附加的存储空间,使用其中一个服务器作为中央存储库,而其余服务器则从这个服务器获取VM镜像。虽然这个解决方案可以在最小型的环境中运行,但是在较大型的环境中它可能很快就会导致I/O瓶颈。

虚拟化中NAS的网络设计注意事项

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说,万幸的是NAS设备所依赖的文件共享和传输协议与大多数文件服务器是一样的,所以部署NAS的设计方法是非常相似的。然而,由于虚拟化环境的本质和所涉及的文件较大,所以在目标服务器上传输这些虚拟机镜像时需要尽早地考虑一些特别的注意事项。

网络管理员在进行NAS部署时应该保证所有相关的连接至少使用GigabitEthernet。他们也必须验证连接虚拟环境的网络交换机使用的端口数足够,从而能给存储设备提供足够的带宽。管理员也应该再次评估可能影响服务器和存储之间连接的QualityofService(QoS)策略,并在需要时对它进行调整,可以给予增加的存储流量更高的优先级。在NAS部署前后都进行网络基线设置可以清晰的认识到添加NAS设备到数据中心网络所产生的影响。如果性能出现问题,那么通过VLAN或专用交换机对网络的存储流量进行划分也是一个解决方法。

网络管理员应该与数据中心经理紧密协作,一起进行性能测试和比较NAS设备上可用的各种网络协议,一般是NFS和CIFS。这两种标准的实现会因为网络设备、操作系统和虚拟化方案的不同而差别很大。由于平台的差异,以及组织的不同需求,每个可用方法的性能测试都将会帮助您确定特定环境中的最佳解决方案。

最后,网络管理员和数据中心经理在数据中心中部署一个NAS设备时需要注意那些可能超出技术支持容量的增长。网络存储的作用可能快速地增大,从而导致I/O瓶颈和其他问题。虚拟环境快速修复可能会像滚雪球一样成为一个企业存储解决方案,特别是在小型组织。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是很小型的NAS部署都会讨论向更包容的企业网络存储战略发展。根据不同需求,如果企业需要更高的吞吐量,那么网络存储可能需要增长为较大规模NAS的解决方案或迁移到SAN的解决方案。任何网络,不管是数据网络或是存储网络,如果不考虑总体设计,都会很难管理。

详解云存储中的虚拟化技术构成及应用

时间:2010-10-14 10:36来源:中关村在线 作者:中云系统管理员 点击: 276

虚拟化存储有多种分类方法,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根据在I/O路径中实现虚拟化的位置不同进行分类;根据控制路径和数据路径的不同进行分类。

何谓存储虚拟化

存储领域国际权威机构SNIA(存储网络工业协会)给出了存储虚拟化(Storage Virtualization)的定义:“通过将存储系统/子系统的内部功能从应用程序、计算服务器、网络资源中进行抽象、隐藏或隔离,实现独立于应用程序、网络的存储与数据管理”。存储虚拟化技术将底层存储设备进行抽象化统一管理,向服务器层屏蔽存储设备硬件的特殊性,而只保留其统一的逻辑特性,从而实现了存储系统的集中、统一、方便的管理。

与传统存储相比,虚拟化存储的优点主要体现在:磁盘利用率高,传统存储技术的磁盘利用率一般只有30-70%,而采用虚拟化技术后的磁盘利用率高达70-90%;存储灵活,可以适应不同厂商、不同类别的异构存储平台,为存储资源管理提供了更好的灵活性;管理方便,提供了一个大容量存储系统集中管理的手段,避免了由于存储设备扩充所带来的管理方面的麻烦;性能更好,虚拟化存储系统可以很好地进行负载均衡,把每一次数据访问所需的带宽合理地分配到各个存储模块上,提高了系统的整体访问带宽。

虚拟化存储有多种分类方法,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根据在I/O路径中实现虚拟化的位置不同进行分类;根据控制路径和数据路径的不同进行分类。根据在I/O路径中实现虚拟化的位置不同,虚拟化存储可以分为主机的虚拟存储、网络的虚拟存储、存储设备的虚拟存储。根据控制路径和数据路径的不同,虚拟化存储分为对称虚拟化与不对称虚拟化。

虚拟化存储的系统构成

云存储中的一种典型存储方式为分布式存储。在这种方式中,一般采用带外虚拟化的方式管理存储设备,元数据管理和数据传输都是通过IP网络来完成。这种虚拟化存储系统主要有四类不同的存储设备。

客户端:客户端向外为客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如万维网服务、数据库、文件服务、科学计算等。客户端上运行存储代理软件,提供网络虚拟设备供应用程序读写访问。

配置管理服务器:配置管理服务器用来进行系统的配置和管理。通过Internet、Telnet或其它接口登陆云存储平台,以远程的方式配置和管理整个存储系统。

元数据服务器:云存储系统的元数据服务器(MDS)管理着整个系统的元数据和对象数据的布局信息,负责系统的资源分配和网络虚拟磁盘的地址映射。在MDS上部署的全局虚拟化存储管理软件和集群管理软件可管理整个存储系统的配置和运行。另外,MDS通过冗余管理软件来实现普通存储节点之间的数据冗余关系。

对象存储节点:每个存储节点都是独立的存储设备,负责对象数据的存储、备份、迁移和恢复,并负责监控其他存储设备的运行状况和资源情况。同时,存储节点上运行着虚拟化存储管理软件,并存储了应用程序所需的数据。

曙光部署高校内部云 提升科研

时间:2010-07-30 16:11来源:比特网 作者:立群 点击:

5次

曙光公司为用户提供的天潮5000A高性能计算集群硬件系统包括计算子系统、存储子系统、网络子系统、管理诊断子系统以及基础架构子系统五个部分 2009年是我国建国60周年,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论断21周年。在这60年里,我们见证了我国的发展和昌盛。同样,在这21年里,我们见证了科学技术为我国的繁荣昌盛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科学技术的摇篮高校——这一神圣而又庄严的科学殿堂为我们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科学人才,为我们研发出了一项又一项的科学成果。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科学研究更是如此。5000年前,石器作为当时人类的主要生产工具,帮助人们完成了狩猎、耕种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今天,高性能计算同样作为生产工具,帮助人们完成科学研究工作,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高性能计算如何帮助高校进行科学研究的故事。高校部署“内部云”

国内某高校为了提高科研质量,保证学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完成,该校希望能够构建一个学校的“内部云”,把校内的各个学院所需要的科研系统统一部署在这个“内部云”系统之上,完成统一的部署和管理。

为了解决不同学科对高性能计算的实际需求问题,这套高性能计算系统将用于满足包括石油地震处理、材料化学、水文应用、GIS系统等不同的数值科 学模拟方面计算需求。因此,这套系统对于计算性能的要求极高,对于稳定性要求极强,存储量要求极大,可管理性要求极为成熟。在国内著名的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曙光公司以及中科院计算所的协助下,建立完成了用于构建自身“”的高性能计算基础平台。

根据用户的需求,曙光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所设计了一套完善的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这套方案采用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基于通用的集群架构,通过高速网络将上百个节点的计算能力汇聚到一起,可以支持大规模并行计算任务。

集群是当前主流的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之一,技术成熟、性价比高,曙光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发基于集群架构的通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是国内最大的集群高性能计算机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市场份额达到30%左右。

根据用户需求,这套方案在选择曙光天潮5000A系列超级计算机构建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它融合了Cluster和MPP两种计算机的优势;曙光5000A的计算节点以TC2600系列刀片产品为主,也可以配置曙光其他服务器产 品。既可以使用全限速无阻塞的Infiniband 网络构建通讯网络,也可以使用冗余万兆级联的分区无阻塞Ethernet互联网络;配置存储系统,既可以配置简单易用的DAS存储,又可以构建高性能的 FC或Infiniband SAN存储,提供较高的聚合I/O带宽等。

曙光天潮5000A系列超级计算机曾在2008年12月发布的TOP500排行榜中进入前10名,本方案就是采用与之一致的系统架构。曙光 TC5000A面向10-200Tflops级别超大规模高性能计算需求,具有可自由伸缩、高度可管理、高可用、高性能价格比等诸多优点,是曙光公司超级 服务器的又一顶峰之作。曙光TC5000A高性能计算机解决了大规模集群部署、高效能计算、跨平台管理、跨操作系统管理、系统软硬件运行状态监控等混合平台应用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整体技术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达到国际同期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曙光公司为用户提供的天潮5000A高性能计算集群硬件系统包括计算子系统、存储子系统、网络子系统、管理诊断子系统以及基础架构子系统五个部分,系统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解决方案拓扑结构

许给云存储一个未来

时间:2010-07-30 15:55来源:存储在线 作者:Bill 点击: 6

这个领域中的主要厂商已经推出了基于云的存储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强大的功能,正在不断克服一个又一个障碍。在IT行业中,许多厂商正在不断推出创新的托管解决方案。

一些厂商是通过市场宣传语言来吸引你的眼球,一些厂商则用是新方式来解决旧问题。但是作为一名负责的IT人员,你确实需要注意一些厂商,因为这些厂商的解决方案将简化目前的流程、极大地降低总拥有成本(TCO)、提供更好的IT性能,同时又能让你保持对系统的掌控。

是不是听起来太好以至于不现实?这个领域中的主要厂商已经推出了基于云的存储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强大的功能,正在不断克服一个又一个障碍。

举一个例子,Nirvanix去年在市场上推出了高速缓存NAS(网络附加存储)设备,这个设备可以作为云的网关,在本地设备接进该公司基于云 的Storage Delivery Network(存储提供网络:这个网络可提供近于无限的容量)的时候,该设备可以提供高性能。

今年还有许多其他厂商也将携本地NAS设备产品进入该市场。这些NAS设备可以作为云的高速缓存网关。对于许多企业来说,这些设备可以成为经过验证的使用云存储的方式。

Iron Mountain最近的声明也显示了在云存储可以带来多少创新的功能。Iron Mountain不久前曾推出Virtual File Store(VFS:虚拟文件存储)服务设备。作为该服务的辅助,Iron Mountain推出了一些存储即服务的信息管理产品,这些产品能够和云存储整合在一起,这些产品和功能包括数据分类、E发现、格式转换和其他服务。

在这些功能中,让人感兴趣的功能之一是Iron Mountain将自己长期以来在磁带物理数据传输处理上的经验转化为一个云版本。对于云,这个新服务名叫“数据梭”。Iron Mountain的数据梭进一步桥接了本地存储和远程存储。数据梭服务采用了一个“迷你云”,这个迷你云中存储了数据,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输出数据。数据 梭作用于VFS本地高速缓存NAS网关的后面,其角色就相当于Iron Mountain的远程云存储目录。客户可以使用数据梭来上传或下载大量的数据,而无需担心网络传输问题。由于Iron Mountain在接收和输出传统物理媒介数据上有多年的经验,因此客户将发现该数据梭让他们可以放心地传输大量信息,其效率可媲美他们从离站磁带中读写 数据。

在这个市场上,许多其他厂商也准备推出新的创新服务。我们预计今年将看到一些新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将同时给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带来云存 储的经济性,同时它们还将用创新的方式来桥接本地存储与远程存储。这些解决方案可以克服远程存储的劣势,并带来一系列独一无二的数据功能。

在我们同终端用户的谈话中,我们看到有些情况下云存储还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将在文章的剩余部分讨论这些使用情境。

不再迷茫于数据管理

过去10年来,许多厂商都声称自己的解决方案是“全局”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但是结果是企业还是不得不更换旧的硬件,永无休止地更新软件,不断 地购买新技术。看起来很难会有真正的单一的、持续的全局性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当一个厂商推出所谓全局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的时候,如果它的软件升级计划要持 续数年之久,那么这种解决方案的可持续性和一致性就很值得怀疑。但是云存储的高速缓存NAS网关确实可以提供一个单一的、一致的数据管理平台。

从最基本的层次来看,云提供了无限的第二层存储,可以将归档操作简化为简单地将数据从主存储层迁移到第二层云存储,无需持续性的维护和管理。那 些将数据归档到云存储的公司将可以摆脱或减少多层、多系统数据迁移策略和工具的复杂性,使归档存储摆脱复杂的重构操作。对于那些顽固地坚持内部存储的人,下面这些话或许有启发:虽然低端存储可能看起来具有成本经济性,但是将数据归档到低端的SATA磁盘需要很多隐含成本来进行持续管理、电能利用、安全性和 数据保护。云存储的产生就是为了利用它的规模经济性。云存储所带来的经济性将超过内部解决方案所带来的好处,而且同时还可以提供更好的可用性、数据寿命、性能、安全性和数据完整性。

停止购买坏存储

许多企业总是面临永无休止的项目实施,而这些项目有的和企业的战略存储计划背道而驰,更糟糕的是,实施了糟糕的存储系统会在事后带来很多麻烦。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这些项目导致产生许多孤立的本地存储,独立的保护实践措施,以及定期的复杂的归档和/或容量管理要求。

这种背离战略规划的存储实施不仅要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管理,而且还带来了很高的数据丢失风险。云内的存储不仅可以替代这些实践,而且不会产生 这样的结果。软件客户端或本地NAS网关可以很容易地满足分散的应用程序的需求,提供无限制的存储容量,用最好的保护手段来存储数据--并带来更低的总拥 有成本。如果你的企业现在正在管理本地或无计划的存储设备,或将要实施一个有可能迫使你部署非标准解决方案的项目,那么你应该考虑一下云存储。

针对重要数据的好存储

虽然云适合于归档一般的非结构化数据,不过对于有些企业来说,它们的独特类型数据确实非常需要云存储。这里可以有很多例子,其中一个就是富媒 体。当今世界充满了各种富媒体数据,比如数字图片和数字视频。创建或管理富媒体的企业经常发现存储归档需求和存储保护需求不断地快速增加。对于大型用户和 富媒体创建者来说,云可能是唯一能够提供足够存储容量的存储方式。

虽然过去一些托管存储没有达到必要的性能水平和可用性水平,但是新一代高速缓存NAS网关能够为富媒体或其他任务关键型数据提供理想的存储方式。此外,提供这些设备的存储即服务厂商拥有良好的架构,比起多数企业,这种架构能够更好地保护富媒体等关键数据。

满足治理需求

最后,无论何种规模的企业,都有必要进行更好的信息治理。在如今法律越来越严格的商业环境下,企业的信息治理需求从简单的满足规制要求一直涵盖到执行E发现搜索。对于许多企业来说,云可以提供前所未有的服务。

过去两年来,潜在的云存储提供商有条不紊地逐步整合一流的分类技术、搜索技术、E发现技术和工作流等技术。如今,这些厂商正在将这些技术和云存 储结合在一起。整个产品就是一套数据服务,这种数据服务将云存储和搜索及信息处理工具结合在一起,其功能可媲美大型企业中的同类系统。对于中型企业来说,云存储所提供的服务是以前具有很多技术手段和很多法律团队资源的大型企业才具备的。通过这种服务,中小型企业在所有类型的法律纠纷中(从知识产权到集体诉 讼)都不会落于下风。

云存储疑虑

即使是在迫切需要云存储的情况下,许多IT从业人员仍然对云存储服务抱有疑虑。但是大部分疑虑的产生是因为对云存储功缺乏足够的认识。下面简要的列出这些疑虑以及厂商相应的解决之道:

--安全性。对于想要进行云存储的客户来说,安全性通常是首要的商业考虑和技术考虑。但是许多用户对云存储的安全要求甚至高于它们自己的架构所 能提供的安全水平。既便如此,面对如此高的不现实的安全要求,许多大型的可信赖的云存储厂商也在努力满足它们的要求,构建比多数企业数据中心安全得多的数 据中心,并通过可与NSA(美国国家安全局)媲美的加密层和保护层来保护存储中的数据。如今,用户通常发现云存储具有更少的安全漏洞,而且云存储所提供的 安全性水平要比用户自己的数据中心所能提供的安全水平还要高。对一个坚定地认为离站存储数据不是好实践的反对者来说,他们需要注意的是有许多企业内部数据 存储解决方案是来自离站存储和灾难恢复厂商,比如Iron Mountain,而且这些厂商可能已经存储了你最重要的离站磁带数据。

--便携性。一些用户在考虑托管存储的时候还要考虑数据的便携性。一般情况下这是有保证的,一些大型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承诺其数据便携 性可媲美最好的传统本地存储。有的云存储结合了强大的便携功能,可以将整个数据集传送到你所选择的任何媒介,甚至是专门的存储设备。

--性能和可用性。过去的一些托管存储和远程存储总是存在着延迟时间过长的问题。同样地,互联网本身的特性就严重威胁服务的可用性。最新一代云 存储有突破性的成就,体现在客户端或本地设备高速缓存,将最经常使用的数据保持在本地,从而有效地缓解互联网延迟问题。通过本地高速缓存,即使面临最严重 的网络中断,这些设备也可以缓解延迟性问题。这些设备还可以让经常使用的数据看起来像本地存储那样快速反应。通过一个本地NAS网关,云存储甚至可以模仿 中端NAS设备的可用性、性能和可视性,同时将数据予以远程保护,且这种数据保护水平只有少数企业才能做到。性能方面的另一个问题是,当数据变化率太高的 时候,这些解决方案可能会消耗太多的互联网带宽,而且这可能会使你的云存储解决方案产生隐含成本。即使如此,厂商们仍将继续努力实现容量优化和WAN(广 域网)优化,从而尽量减少数据传输延迟性。

--数据访问。另一个常见的疑虑是如果执行大规模数据请求或数据恢复操作,那么云存储是否可提供足够的访问性。如同我们先前所讨论的,一些厂商 可以将大量数据传输到任何类型的媒介,可将数据直接传送给企业,且其速度之快相当于复制粘贴操作。此外,一些厂商还可以提供一套组件,在完全本地化的系统 上模仿云地址,让本地NAS网关设备继续正常运行而无需重新设置。如果大型厂商构建了更多的地区性设施,那么数据传输时间将更加缩短。更重要的是,即使你 的本地数据发生了灾难性的损失,厂商们也可以将数据再重新传输给你。

现在有许多厂商提供云存储服务。一些IT行业中巨头也在提供云存储服务,比如IBM、EMC等。同时,在这个领域还有许多具有创新性的初始公 司,比如Nirvanix和Egnyte。最后,一些已经在为你提供数据服务的可信的厂商也在进入这个市场,比如Iron Mountain。

这些厂商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强大的业务实力,随着这些厂商进入这个市场,人们对云存储在数据管理上的表现有了新的期待。

未来几年内,归档或长期存储需求有可能将成为焦点,而未来的云存储解决方案很可能会极大地改善或改变你目前的长期存储实践。在我们看来,这些改变和改善将给核心的业务功能、IT服务提供和总拥有成本带来巨大的影响。

下载电力云计算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力云计算项目建议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云计算学习心得

    过去对云计算的概念一直不了解,总感觉云计算就是云山雾罩、雾里看花,而且对云计算还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疑惑和误解。通过这次继续教育的学习,才了解到,原来云计算的理论已经落地生......

    浅谈云计算[全文5篇]

    云计算是 IT 的未来,然而很多人还停留在对其概念、内涵以及发展趋势等底层、初级问题的探讨上。正所谓天边有朵雨做的云,像雾像雨又像风。云计算很美,很飘逸,也很虚拟化。为了讲......

    云计算安全

    云计算安全 前些天去听了下“中国计算机大会”的安全专场,在杭州的“第一世界大酒店”。 我前一天晚上记错了,告诉老婆说,我明天要去“世界第一大酒店”开会,牛B的不行,到了才知......

    云计算论文

    浅谈云计算 白娟 (运城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106) 【摘要】云计算是当前计算机领域的一个热点。它的出现宣告了低成本提供超级计算时代的到来。云计算将改变人们获取信息......

    云计算报告

    浅谈云计算 一、 云计算的概念 什么是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在远程的数据中心,几万甚至几千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因此,云计算甚至可以让你体验......

    云计算学习心得

    云计算课程学习心得 在没学习本课程以前,对于“云计算”的认识仅仅是,它是一种商业服务计算技术和存储技术,而对其他方面不甚了解。通过一段时间的深入学习后,我对云计算有了一......

    云计算总结

    云计算总结 (2009-10-22 00:02:46) 转载▼ 标签: 分类: 教育技术学基础云计算 理论 云计算是在网格计算之后06年开始流行起来的一个名词,以下是我针对云计算的基本内容做一......

    云计算心得体会

    云计算 一、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网络计算(Grid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