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6课《三国鼎立》讲课稿
第16课
三国鼎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
过程与方法:
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认识到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历史作用。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重点难点:
重点:公元200年发生的官渡之战。
难点:理解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阶段。教学准备:
魏国的水利、蜀国的丝织、吴国的造船等资料;三国故事;电视剧《三国演义》里“火烧赤壁”片段;毛泽东诗词《浪淘沙·北戴河》;曹操生平资料;PPT课件。
教学基本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好!我们今天学习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史的四个时期,大体回顾一下,第一个时期:原始社会;第二个时期:夏商周时期;第三个时期:春秋战国;第四个时期:秦汉时期;今天要学习的是七年级上册的最后一个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说到三国,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很多同学都看过有关三国时期的影视作品,包括影视剧《三国演义》、戏剧、京剧等。接下来我们给大家放一段歌曲,从中再次感受那战火纷飞的历史。这首《历史的天空》是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作词,苍凉而荡气回肠,正如歌词所说,历史已过去,但那些鲜活的事件和人物经过史书记载成为我们熟知的“历史”。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真实的三国时期。
第16课三国鼎立(板书)
一、感知理解
一、官渡之战
1.引导:现在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第13课学习的东汉历史。由于东汉后期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黑暗政治局面,动摇了东汉的统治,在后期爆发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政权,使其一蹶不振。然而,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官吏和豪强地主组织私人武装力量,独揽军政大权,占据地盘,形成割据一方的军阀,历史也再一次进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军阀混战局面。下面请同学阅读课本74页正文第一段、第二段内容,说说当时在北方主要有哪几股势力,各自情况如何。
有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和盘踞在河北的袁绍。其实除了这两股主要势力外,还有河内的张杨、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等,在这许多势力中,袁绍和曹操两大集团势力逐渐强大,威势大增。先来说袁绍,他本出身东汉名门,袁氏家族中有四代人的都位居三公,袁绍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公孙瓒,占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之地,成为当时势力最大的军阀。这时,曹操势力也在迅速发展。曹操,是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此后三年,运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相继击败张绣,擒杀吕布,困死袁术,赶走刘备,占据豫、兖、徐等州,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在汉运将终之际,袁曹都想称帝天下,他们在官渡交火了,这是一场关乎中原大地归属权的决战。
2.官渡之战。
(1)引导:请同学们自读课本相关内容,复述“官渡之战”的经过。
200年,袁绍率10万大军进攻曹军,主力直逼曹军所在地官渡。曹军只有3、4万人,双方交战互有胜负。后来,曹操采纳谋士许攸的意见,袭击袁军屯粮处,火烧全部粮草。袁军军心动摇,曹军趁机进攻,大败袁军。袁绍带领数百骑兵逃回河北。
(2)引导: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正文第一段,小组探究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何能胜利?
答案:大家找的答案非常准确,在东汉天子已无任何权力可言的时候,他首先发现了天子的价值。曹操196年,曹操率军迎汉献帝到洛阳,总揽军政大权,建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实行屯田,重视农业;在军事上战术得当;袁绍不善于用人,骄傲轻敌。
官渡之战以后,曹操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消灭了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正如他在《龟虽寿》中写到的雄心壮志,那么他的雄心壮志是什么?想乘胜南下,统一全国。然而,刘备、孙权的势力成为曹操统一全国的最大障碍,在南下途中,遭到孙刘联军的阻击,双方在此展开了一场决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二、赤壁之战 1.赤壁之战的背景。
大家来看地图,北有袁绍、曹操,长江中下游一带同样有两个军阀势力。一个是割据江东的孙权,统治比较稳固;一个是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关于刘备,他是汉景帝的后代,三百余年传到刘备的时候,已经是个普通老百姓,曾依附于公孙瓒、刘表及曹操,他利用汉室宗亲的身份以“仁”号召天下,与诸葛亮之间成就千秋佳话,有谁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什么故事吗?
刘备三赴隆中,终于见到了诸葛亮。那年刘备47岁,苦苦相求下,诸葛亮决定出山辅刘,并且帮刘备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孙曹拥有百万之众,不可与之抗衡,唯有与江东孙权联合,先取荆、益二州为基地,安抚西南各族,内施新政,外结孙权,等待时机,北进中原,则统一大业可成。由此。此后,刘备的势力迅速发展起来。同样,江东军师鲁肃同样英雄所见略同,建议孙权:汉室不可能复兴、曹操暂时不可能铲除,为将军计,唯有与刘联合,鼎足江东,伺机而动。双方的都把目光聚集在处于南北两势力的中间位置荆州,既可以对中原发动攻势,又可以对江东发起攻势,决战落在赤壁。此时孙刘联军有五万人,曹操有二十万大军,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赤壁之战”的具体过程。
2.赤壁之战。
(1)请大家阅读75页“赤壁之战”这一子目,最后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这里有两个典故,一个是草船借箭,一个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谁能给大家讲一下这两个故事?
(2)提问: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主要采用了火攻的战术打败曹操,《三国演义》中说是诸葛亮又借来东风火烧赤壁,其实这就太玄妙了,赤壁之战是在冬天,冬天我国常刮西北风,而大战的晚上恰好刮东风,这可能是偶然因素,而且在这场战役过程中,黄盖确实诈降,但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他被打的经历,火烧赤壁也不是孔明所借,而是周瑜的计谋。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比如温酒斩华雄的也不是关羽,而是被孙坚部队所杀。所以,真实的历史和文学作品并不是一回事,希望大家能认真鉴别。
(3)曹操为什么战败?他低估了江东这种自然条件对他的限制及孙刘政权抗敌的决心,这场战役除了勇气更需要智谋。曹操乘胜而来,又因胜而骄,最终失败。大的战争或战役,它打的是军力、人心、士气、经济、政治等,绝不是一个因素就可以决定一场战争或战役的胜败的。这场战役,曹操打的太心急了,曹军虽众不习水战;军心不稳;远离后方,补给困难;长途行军,士卒疲弊;胜兵压境,骄傲轻敌;水土不服,已染疾疫等。除此之外,曹操还有一大弱点,即后方不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活动,曹操有后顾之忧。对孙刘一方来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绝不是偶然的。而这次赤壁之战就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请大家看图,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到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大部分地区,又向西占领四川。这样的话,在曹、孙、刘之间形成了一种暂时的平衡状态。
220年,曹丕废献帝自立,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请大家动手设计一下三国鼎立图,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把这时的局面表示出来。注意标出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过渡:三国鼎立期间,魏、蜀、吴三国为了打败对方,都特别重视发展生产,增强自己的实力。因此,三国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为后来的西晋统一奠定了基础。
2.三国经济的发展。
如果我们现在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我来担任记者:“请问您三位是怎样发展经济的呢?”那么谁愿意扮演充当曹魏、孙吴、蜀汉三国的三位发言人呢?请问你是曹操还是曹丕?所以说曹操不是三国鼎立时期的人物。大家把课本上的知识点画起来。
本课小结:
到这里我们基本上完成了本节课主要知识的学习,两次战役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是智慧决定了战争的胜利。对曹操而言,赤壁之战是句号,从此曹操退回北方,终止了南征的步伐;对孙刘而言是逗号,他们还要继续划分曹操退出后的半壁江山;对社会进程而言是问号,三国时期比起东汉末年来是混乱中的暂时稳定,三国打成的最后平衡如鼎的三足一样,鼎有三足,三足而立,但三足毕竟不是整个鼎身,三国鼎立的局部统一是最后走向统一的一个步骤,那历史还要经过怎样的道路,我们下节课再看,下课,谢谢大家!
第二篇:法制副校长法制课讲课稿
法制副校长法制课讲课稿
苏鹏
今天,很荣幸和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中学生应当了解的法律常识,应当具备的自我防范能力及心理素质,应当自觉抵制的不良行为,通过结合真实的案例,来帮助大家认识一些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的人生观和学会自我保护。
一、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法律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学生学习法制是现实社会形势的需要,首先学好法律才能做到知法守法,通过学习,增强自己的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知道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什么是犯罪的,自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正确适用法制地对待和处理自己周围的纠纷,从而保护自己合法权益,防止违法犯罪,真正做到懂法知法守法护法,其次,学好了法律才能正确地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享有法律赋予的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人身自由权受保护权,受教育权,继承权等权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例如:有的父母让自己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子女辍学,儿童遇到这事怎么办?你学了《义务教育法》,就知道你的父母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父母必须使适龄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规定,可以向学校或有关单位报告,求得解决,再如养狗咬伤了行路的学生怎么办?你学习《民法通则》第127条就知道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应承担民事责任。总之,只有学好法律,知道自己有哪些合法权益,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三,学好法律才能自觉地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法律体现人民利益,违法就是违背了人民利益,损害了人民利益,人民国家的法律要靠全体人民来维护,对违法犯罪的行为作斗争,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学习了法律,就知道哪些是违法犯罪行为,从而自学遵守法律,正确地运用法律武器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因此,中小学生学习法律非常必要。
二、应当学习哪些法律?
作为初中生,我们的年龄基本上都介于13至17岁之间,这个年龄正是心理成长、变化最大,也是逆反心理最重的阶段,用一颗平衡的,宽阔的心态沿着正确的人生方向走下去,便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相反,“一失足便成千古恨”,走错了路也许会怡误终身。我们应当了解一下在哪些法律中的什么样的年龄段应负什么责任,从而来了解我们中学生应当掌握的哪几种法律知识。
一)18周岁以下均为未成年人,作为未成年人我们首先应当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从而知道当我们受到伤害时应寻求哪些保护。举例:(略)二)13至17岁的人。《刑法》规定16周岁为刑事责任年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14周岁为治安责任年龄。也即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对自己的违法行为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但认知能力较弱,因此《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
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因此我们应当学习《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学习了这些法律就知道自己如果违法犯罪将会得到什么样的处罚或刑罚。法律不因你不知自己的行为犯了哪条法律而不追究责任。
三)10周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下或不能辩别是非的精神病人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于自己的过错对它人造成侵害的由其监护人负民事责任。因此我们应当学习《民法》,《民法》和每个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人身、财产、婚姻、经济等方方面面,学好了民法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四)在道路上我们基本上都属于骑自行车或行人一族,当然也有少数家庭条件好的还骑摩托车、开车等。《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12周岁以上方能骑自行车上路,18周岁至60周岁允许驾驶机动车辆(小客车可至70周岁)。《道路交通安全法》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4年5月1日起施行,本月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宣传月。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法。第六条第四款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因此要在道路上保障自己的安全和他人的安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三、《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当然生活中我们涉及的法律法规很多,在此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仅就我们中学校园里容易发生的案事例来简要介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刑法》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们简要介绍一下道路上的一些知识。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行为的界线主要在于行为情节及后果的轻重,违法行为较轻的构成行政违法,适用行政法律法规,较重的构成犯罪适用刑法,追究刑事责任。行政处罚和治安处罚的区别:行政处罚涉及许多行政法律法规,治安处罚只是行政处罚的一种,比如偷税,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适用《刑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万元以下的适用《税法》由税务主管机关予以行政处罚,而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轻伤以上的适用《刑法》予以处罚,再比如盗伐林木,二立方以上的构上刑事犯罪,以下的构成行政违法由林业主管部门处罚。也就是说《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只是规定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种类及如何处理,也告诉大家并不是所有的违法行为均属于公安机关管辖。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而不能跨越职权办案。“有事请打110”,“有困难找警察”这种说法也是相对的,警察也不是万能的,它只能在法律赋予他的权限内维护好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犯。
一)原则: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罪行法定
3、罪刑相适应
4、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14---18周岁的人违犯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如某某派出所去年办理的一起多人合伙盗窃废铁案件,主犯系成年人受到了刑事追究,被判了刑,而其中的从犯均是我们学校的学生系未成年人,且系初犯,为了教育他们改过自新,我们仅仅给了他们警告处罚,这就体现了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也体现了我们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二)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法犯罪的以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定罪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
罚。三)醉酒的人犯罪的负刑事责任。从重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27条: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处5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酒后骑自己行车或在路上行走即使什么错也不犯也是很危险的。中学生守则也规定学生不许抽烟,酗酒。四)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 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五)处罚的种类:《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于86年通过,94年修改已十年,里面有许多规定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治安处罚法》有望在今年予以通过。在条例中规定:
1、治安拘留(1日至15日)
2、罚款(1元至200元,除涉赌、毒、卖淫嫖娼较高外)
3、警告口头批评不属于治安处罚。行政处罚的各类还有很多,不一一介绍。刑罚:
1、有期徒刑(六个月至十五年);
2、无期徒刑;
3、死刑;
4、拘役(1个月至六个月);
5、管制(三个月至2年)。
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通常为一年至五年,死刑无期的为终身),罚金,没收财产,可独立适用。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五)校园里容易发生的不良现象从而引发的犯罪或违法行为《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校园里经常发生的一些不良现象,及如何处理。
1)不要烟喝酒、上网。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勾结刚刚缀学的社会青年,经常抽烟喝酒上网,没有钱,就要想办法搞钱,利用对校园和校园周围环境比较熟悉,向那些低年级或身材矮小的学生要钱,要饭票,以言语相威胁,如果不给就拳脚相加,甚至用烟头烙,皮带抽。如果没有钱就限令什么什么时间带多少多少钱来,还让这些受到侵害的同学带着去抢其它同学的钱,这些同学出于害怕又成了别人的帮凶。近年来在中学校园里这种案件呈升趋势,他们抢走的财物很少,多是三元两元,但对校园的危害却是很严重的,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导致部分学生因惧而不想上学,影响学习成绩,甚至心灵上造成一定的阴影。2001 年社会青年王帅(16周岁)等人多次勾结市工业中专学生到济源市高等工业中专采取上述形式利用周末校内师生少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抢拿硬要,威胁,殴打,最终被判刑。这种现象在我们辖区及我们学校均有所发生。针对这种现象,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当自觉做到。
2)不接触外面不良社会青年,俗话说的好“近株者赤,近墨者黑”,跟那些人接触的多了会扭曲我们对社会观的认识,从而向犯罪道路。
3)不要上网打游戏赌博聊天等。经常上网打游戏对我们中学生的危害是特别多的,首先从健康方面来讲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大脑高度集中,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也会导致脑子的呆滞,、辐射电磁波对人体的八大伤害,1、细胞癌化促进作用,2、荷尔蒙不正常,3、钙离子激烈流失,4、痴呆症的引发,5、异常妊娠异常生产,6、高血压心脏病,7、电磁波过敏症,8、自杀者的增加我们经常在电视中或在新闻中看到哪个哪个学生由于长时间上网
死在网吧里,死在路上这样的消息这都是很好的见证。其次上网聊天打游戏会影响我们的智力,耽误学习时间,而影响我们的学习成绩,过去的时间总是不会回转的,把时间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才会抓住机遇,试想我们上网聊天打游戏又有什么意义呢。再次经常上网聊天脑子会局限于网络这个空间中而认识不到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形形色色的现象,从而导致被骗。
当然现今是网络的时代信息的时代,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更快更多更方便的获取最新知识,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应当更好的利用网络来为我们的未来服务,而不要一味的沉湎于游戏、聊天、赌博。
4)不要观看、收听色情、淫秽,暴力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必竟我们都还是未成年人心理不够成熟,观看这些不健康的东西,会误导我们的思想,一些人看了后会产生一些追求刺激,不计后果的想法,从而走上犯罪道路。前年我市出现的链子帮、斧头帮就是这种现象,这些人均由象我们一样大的未成年人组成,学电视中暴力片的情节,多次到公园等抢劫正在谈情说爱的男女。这些帮中居然还有女同志,他们整天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没钱了就抢,然后就吃喝,鬼混自认为过的是最赶潮流最刺激的生活,最终他们都一个个的被判了有期徒刑,陪伴他们的是牢狱生活,他们给他人带来了伤害,自己的父母带来的伤害,毁了自己的前途。
5)具备一个良好的稳定的心态,我们这个年龄阶段易猜疑,走极端,任性,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容易作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前一段时间,商南县一个十五岁的女中学生因怀疑其父母偏心其哥哥,问其父母要电动自行车被拒绝后,竟然赌气出走,一气跑到河南新乡,害得家里人学校以及派出所到处寻找,如果我们在外面受到了侵害怎么办,受骗了怎么办,毕竟我们还是未成年人呀,现在好多街头都出现一些不法分子控制一些未成年为沿街跪在地上为其讨要,如果要不来钱就采用暴力殴打,不给他们吃的,使这些未成年人的身心都受到极其深的伤害。还有女研究生被拐卖的案例,因此不要认为我们已经长大,已经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知。必竟社会上还存在一些丑恶的社会现象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我们的身心还不够成熟,一定要用一颗平衡的心来对待自己和他人。学校如果发现学生有情绪不稳等现象要多和家长勾通多和学生勾通而不能臵之不理。
6)不要打架斗殴,要善待他人,和同学和睦相处,不要用优越感去刺激他人。
校园里还有一类高发案件就是殴打他人、故意伤害、故意杀人。这类案件的诱因有几种:一种是年青人讲义气,帮助哥们出气;再一种是报复,因为某件小事而自认为吃了亏,而找事打架。再一种是别人的优越感对那些性格内向具有某种弱势学生的内心伤害。心理素质教育也是我们中学生必须开展的一项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些条件好的家庭的孩子的优越感对条件差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很大的伤害,在我们校园里还有成绩好的学生对成绩差的学生的嘲笑也是对他们很大的伤害,这些心理因素也成为校园杀人案的高发原因,学生不仅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在这个时期,一旦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就不能够很好的去适应新环境,敏感、多疑成了是这个时期的典型症状。时常会把别人一些无意识的伤害看成了对自己贬低,一些内向的学生也因此会将仇恨记在心里,而不是通过正面的沟通来消除矛盾。中学生应该有自我教育的一面,不应该以强调自我尊严为原则,最终以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其实沟通,能让我们更快乐。尤其是那些来自农村、家庭条件艰苦的同学,对于这些人她们的优越感是不是一把尖利的刀呢?众所周知的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马加爵于今年2月份将4名大学生杀死一案,马加爵家庭条件十分艰苦,对于性格内向的他来讲本身就是自卑的,加上生活上和同学的一些磨擦他认为同学们瞧不起他,于是产生了报仇的心理就杀死了四个同学。河南信阳市358高中张静被告人马娟因嫉妒同班同学学习成绩好,欲用硫酸对其伤害,以达到影响其学习成绩的目的。2003年1月20日中午,被告人马娟午饭后到信阳市师河区化学试剂经营处购买硫酸一瓶。次日凌晨2时许,被告人马娟趁其他同学熟睡之机,进入409寝室,用事先准备好的硫酸泼向同学的头部后逃走,致与王晶石同学同床睡觉的张静面部、颈部、左耳等多处严重烧伤;王晶石左手烧伤。经法医鉴定:张静容貌毁损,构成重伤,属二级伤残,王晶石左手伤构成轻微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第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马娟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校园里发生的这种案件还有很多,对于敏感期的学生我认为心理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学生要和老师家长多沟通,不要钻牛脚尖,有条件的学校应当开设心理咨询医生来解决学生的心理疾病。
7)不要携带管制刀具,一些学生为了逞威风,或威胁别人,身上经常装上一把匕首,刀具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条第三项规定: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弹簧刀等其他管制刀具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携带管制刀具也是很危险的,今年丹凤一所初中初三学生张某和李某因几句话而发生磨擦,李某嘻笑着打了张某一拳,张某随手掏出装在身上的弹簧刀捅了李某一刀,导致李某因抢救无效死亡,张某住进了监狱受到了法律的追究,原本是朋友的两个花朵,一个结束了生命,一个住进了监狱,这就是携带管制刀具引起的后果。8)不要偷窃,故意损坏财物。一些学生没有钱了就偷,对别人恨了就损坏其财物这些现象都是要不得的,偷窃,故意损坏公
私财物,数额大了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数额较小也会受到治安处罚。俗话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一次两次的侥幸会助长我们犯罪的欲望,最终会毁了我们自己。
9)校园里还有一类高发案件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强奸案。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年级较大点的男学生蠢蠢欲动对女学生的不法侵害。再一种是老师对女学生的侵害。2001年,湖北某学校教师原亮利用让女生帮助其洗碗,以女学生完不成作业等为名,让学生放学后迟回家之机多次奸淫本班学生,最终被判处死缓。河南某小学教师贺德修以给女孩子学生补作业为名多次奸淫本班学生,最终被判处死刑。男生对女生强奸的案例也有很多。针对这些案件,作为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性知识教育,对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女孩子处于身体上的弱势地位,要对自己加强自身保护。比如遇到不法侵害,如果周围有人要大声呼救,如果周围没有人要巧妙地与犯罪分子周旋想法逃走,如已经受到了侵害要注意保存证据,及时告诉学校,家长及时报案。俗话说:做贼心虚。犯罪分子的作案时的心理会比受害者更恐惧,受害者的恐惧只会助长犯罪分子的胆量,帮助犯罪分子继续作案。
讲到这里,希望能对同学们在安全防范和自救自护技能上有所帮助,同时要记住,遇到情况及时与公安部门和学校保卫部门联系,只有大家群防群策,共同维护自己和身边同学的利益,形成合力,拧成一股绳,才能拒伤害与外,健康平安的学习生活。谢谢大家!
2015年9月
第三篇:初中英语听说课讲课稿
听说课讲课稿模板
Good morning, everyone, I’m delighted to stand here to show my lessons.I’m No.______.The lesson I’m going to present is the fourth period of Unit ______, which is taken from students’ book “Go for it” Book _____
一、OK, class begins,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Today we will learn Unit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_____),同时板书题目。
Step 1.Warm—up
First,let’s watch a video about ______/
Here are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topic, please answer them……
Step 2.Presentation 1.1)Look at the screen, here are some pictures about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Please read after me for several times.2)Now please read and remember them by yourselves(two minutes).3)Now let’s play a guessing game to check if we have grasped the words and phrases.2.Structures : First, I’ll make a dialogue with students to introduce the structures of this class and write them on the blackboard.Then,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after me for several times.After that, give them one or two minutes to read and remember by themselves.At last, we’ll do some alternative exercises with the other words we’ve learned today.Step 3.Pair work
Now please make a dialogue with your deskmates according to we’ve learned today and we’ve learned before.Then practice it several times.Ok, are you ready? Who is willing to show your dialogue to us.Step 4.Listening practice Now please turn to the listening part.First, look through the listening task.If you have some questions, please ask me or discuss in groups.Now please listen to the tape, I’ll play the tape twice.Now please listen carefully and fill in the blanks/or answer the questions.OK, stop please.Who is ready? Hands up!You, No.1 You, No.2 Step 5.Production First, I’ll give an exmple.Then, I’ll let the students to make conversations with the words, phrases and structures we’ve learned today.Step 6.Summary This lesson is nearly coming to the end, I think all of us have learned a lot , now who is willing to share what you have learned with us? Step 7.Homework Do a survey about this topic and write a report.That’s all.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listening.
第四篇:幼儿园法制课讲课稿
幼儿安全教育讲座
尊敬的家长:
您们好!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今天由我为大家作幼儿安全教育讲座。暑假即将开始,希望通过这个讲座,使家长们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切实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关注孩子的人身安全,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加强安全防范,做好各项安全教育工作。今天我主要讲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暑期幼儿安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家长对幼儿的监护责任。
第一方面:暑期幼儿安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远离溺水,珍爱生命
溺水应该算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在暑期安全教育中却至关重要。
中国儿童意外溺水调查报告
在中国,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平均每年全国有近5000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平均每天有近15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儿童伤害死亡只是伤害的冰山一角,在每一位死亡者背后,还有着上百儿童因此而终身致残。意外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10个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0~14岁儿童中,有近6个是因为溺水身亡的。当儿童溺水时,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后身体便遭受不可逆反的伤害。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每年都会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加强幼儿安全管理工作。溺水事故的发生,教训十分惨痛,应引起我们对孩子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提醒家长们做好以下工作:
1、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性。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溺水事故会给家庭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家长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您的一点疏忽,都有可能给家庭带来沉重的伤害。因此请您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身心特点,选择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孩子也能深刻认识到溺水事故的危害,从而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2、做好预防溺水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安全教育关乎孩子的生命安全,孩子放假期间,请您加强对孩子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切实让孩子做到“四不”,即:不在无家长的带领下私自下水玩耍;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戏水玩耍;注意安全警示,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无安全保障的水域玩耍;不到有水的地方玩耍。家长要严格教育孩子不要到河边、水沟、水渠等有水的地方玩耍或钓鱼(捕鱼),以防不测,造成伤害。
3、教给孩子预防溺水的技能,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如有条件您可以教会孩子掌握游泳本领和溺水自救的能力,还要让孩子知道在发现同伴溺水时应立即大声呼救。不提倡未成年人下水营救溺水者,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时,要学会报警或者呼救大人求救,从岸上或船上施救应先确保自身安全,防止被拖带入水。如发现有孩子在水边玩耍或游泳,不管是不是您的孩子,请您要及时进行劝阻,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交通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内容,其中的 “ 行 ”,要涉及交通问题。小朋友们平时步行、乘公共汽车,交通安全问题是我们必须重视的,家长们要从小培养小朋友交通安全意识,使他们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确保出行安全。
就我镇来说,近年来随着县镇两级公路升级改造,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快捷的同时,道路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现场惨烈,教训深刻。因此,希望家长们能做到以下两点:
1、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外出路上的安全。不要让幼儿乘坐无牌照、无运营资质、无保险及车况不好的车辆,不乘坐超员车辆,不坐农用车。教育孩子步行时也要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注意避让车辆。
2、外出游玩或到公共场所玩耍时要有大人带领并拉好孩子的手,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在公共场合要遵守安全规则,并采取安全保险措施,如乘坐公共汽车时不把头、手伸出车窗外等,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三、防拐防骗,安全常记
在座的各位家长可能有人看过赵薇、黄渤主演的电影《亲爱的》。这是一部打拐题材的电影,讲述一对夫妻因为关系不和睦,儿子成为他们唯一的联系,但是有一天孩子却莫名其妙地走丢了。夫妻二人努力地寻找着自己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很多像自己一样找孩子的父母,更发生了许多震撼人心的事情。长久以来,拐卖儿童一直是中国家长们的心病,虽然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但依然屡禁不止,拐卖一个儿童成本可能只用几十到几百元,而辗转一出手就能收获几万元,中间高额的利润,诱使人贩们甘愿丢掉自己的良心来干这肮脏的行当。因此提醒各位家长,防止孩子被拐要注意以下几点:
1、带孩子外出时,要随时保证孩子在视线范围内。
2、不要带小孩到偏僻人少的地方,注意防范后面来的摩托车、面包车。
3、教孩子拒绝陌生人的饮料、糖果、礼物和搂抱,不跟陌生人走等。
4、家长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员复杂拥挤的场所,以免孩子因拥挤走失被拐。
5、千万不要让陌生人照顾孩子,即使时间很短。
6、家长要告诫孩子不要到荒凉偏僻的地方玩耍。
7、聘请保姆时,一定要查清其真实身份并掌握相关资料。
8、让孩子熟记家庭住址、电话、父母名字。经常对孩子进行应急安全教育。
9、在医院不要把孩子交给不认识的医护人员,睡觉时锁好门窗。
四、注意饮食卫生
报纸、电视上有关幼儿饮食不当而引发安全问题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在我们身边因幼儿不注意饮食安全乱吃、误吃食物而造成食物中毒的现象也频频发生。幼儿的饮食健康不容忽视,幼儿的健康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而暑假中面对大量美食尤其是雪糕等冷饮,如果食用不当极易引起感冒、急性肠胃炎、消化不良等;另外一些不合格的产品也要引起家长们的注意。家长们主要饮食卫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让孩子学习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幼儿的饮食安全光靠家长把关恐怕不保险,还必须教育幼儿掌握一些饮食安全的知识,把食品安全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增强孩子的辨别能力及自我防护能力。
2、照顾好孩子的肠道,荤食、冷饮和高热量的食品少吃点,各种碳酸饮料最好不要喝,过夜的食品最好放弃,新鲜清淡的饭菜更有利于幼儿的健康。
3、不买不卫生的“三无”食品,不吃喝路边的小食品、饮料等,注意饮食卫生、严防病从口入;严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钱。
4、教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饮食安全不仅与食物有关,也与幼儿的卫生习惯密切相关。家长们要教育孩子注意讲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吃东西前一定要洗干净要自己的手。
第二方面:家长对幼儿的监护责任
监护是指监护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加以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主要是为了弥补被监护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欠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同时也是为了维护社会交易安全,保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同时,我国《婚姻法》第21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因此,父母对儿童的监护责任和抚养义务是法律明确规定的。
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包括哪些?
根据我国民法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同时,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案例:五岁的张某因右眼视网膜脱落曾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治疗,治愈出院。后张某入某小学就读学前二班。3月9日上午上第三节课下课时,叶某与张某在一起玩耍,张某先碰撞了一下叶某的肚子,后张某在扶眼镜时,叶某朝张某右面部推了一下。傍晚放学后,张某将与叶某打闹之事告诉其母,并说眼睛拌有血丝。当日,张某被带到县医院检查,县医院建议赴上级医院治疗。3月10日,张某家长将其转至上海医院治疗,先后花去医疗费用2000余元,后经鉴定,张某伤情构成七级伤残,右眼需做植入手术,费用需1.6万元。就赔偿事宜张某父母与叶某父母、学校多次协商,未果,张某父母诉至法院,要求判令二被告赔偿医疗费、残疾赔偿金、护理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合计人民币7万余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叶某徒手朝原告张某右面部推了一下,不足以引起原告七级伤残的后果,叶某的行为是诱发因素,加重并延误了原告的医治眼疾的时间,对此,叶某对造成原告张某伤残后果的发生,应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因叶某尚未成年,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由其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张某系学前班学生,系幼儿,学校对学前班学生的教育管理不够,对此应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原告张某事发前患眼疾,准备去外地手术,在此期间张某与叶某打闹,对损害的发生亦有一定的过错,且事发前患不明视网膜脱落,是构成七级伤残后果的主要原因,理应承担主要责任。据此,法院判决由被告叶某的监护人承担20%的责任;由被告小学承担20%的责任;其余部分由原告张某自行承担。
幼儿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衷心希望各位家长在生活中成为孩子的好朋友和小伙伴,在管理上成为学校的好助手。最后,预祝您的孩子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假期!
第五篇:三国鼎立的教学设计与评课稿
《三 国 鼎 立》教 学 设 计
武陟县北郭乡第一初级中学 陈凌云
一、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三国鼎立形成的基本史实;形成正确的三国鼎立的时空概念。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官渡之战的复述能力,同时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反映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
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同时,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史料,整理史料,展开丰富的历史想象,形成语言文字,讲述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利用教学挂图、多媒体,直观形象的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形成的有关史实。
阅读课文,最大限度的利用科文所提供的文字、图片、获取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历史作用。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学习三国时期英雄人物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价值观。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认识到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启迪自己的学习生活。
㈡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2、难点: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二、教学设计说明
这堂课基本设计为以教师为主导,提出问题,学生先自读课文,熟悉课文基本内容,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和生成新的问题,改变过去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法,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诸葛亮等事件和人物,多少都有一定的了解。讲解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加以深化。为此我设计安排了三个教学活动:
1、通过播放《三国演义》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
2、鼓励学生看图讲《三顾茅庐》故事,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也增强了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3、分组讨论“喜欢曹操还是诸葛亮”,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平常了解的三国知识相结合,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方法。
在这堂课上,通过展示与三国历史有关的诗词、动画,设置情境教学,使学生能深层次的体味历史,如播放《赤壁之战》短片,引导学生了解官渡之战的经过;引导学生朗读《龟虽寿》,体会官渡之战后曹操当时心境,更好的理解曹操率大军南下,企图一统天下等内容,感怀历史的同时引出问题,自然过渡。
三、学法设计
1.学习本节内容时,引导学生要注意将历史的真实情况和自己以前从小说或电视剧中了解到的有关三国的故事进行比较,分辨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经过艺术加工了的。
2.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节课许多历史现象,要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现象背后所反映的本质的东西。如:袁绍的一个谋士许攸投奔曹操的故事,反映了袁绍和曹操对人才的不同态度,也反映了曹操善于用人的特点。再联系到曹操恢复北方经济方面的措施,更能看出他高人一筹的政治家品格。
3.分清主要与次要。学生在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胜败原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可让学生对诸多因素进行比较,看看是哪个因素决定着其他因素,找出这个决定性的因素,便可找到战争胜败的最主要原因。
四、教学资源 多媒体、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导入 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听到这熟悉的音乐,我们立刻就可以想到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那么,我们可以想到,那些关于三国的人物与故事呢?。
生答:………。
师: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这雄浑的音乐,将思维的触角伸向三国,去探究,去追问。
一、官渡之战
1、多媒体展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曹操的诗句“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他们相互之间不断地进行战争,广大人民生活困苦,以至于在黄河中下游的人口聚集区竟然出现了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情况。那么,当时北方的割据势力中哪两个人的实力最强?袁绍盘踞在哪里?曹操盘踞在哪里?
生答:…….。
师:据说,曹操一开始的力量十分弱小,那么他是怎样强大起来的呢? 生答:……。
2、师:俗话说,一山容不得二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一场大战迫在眉睫。学生讲述官渡之战的经过,(注意讲清作战双方、结果、特点、作用。)
3、师: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能以少胜多?除了上面的原因还有哪些?(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生答:(1)重视人才,善于纳谏
(2)袁绍自恃兵多将广,不听许攸建议,相反,把许攸气走,中招致失败。
曹操短期内迅速崛起,并称雄北方,这会对他的心理产生什么冲击呢?
1、多媒体展示曹操《龟虽寿》 学生集体齐读
师;好一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从中,你们看到一个怎样的曹操的形象?
师:曹操已经称雄北方,依然“志在千里”“壮心不已”,那么,曹操的“志”“壮心”到底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后答
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兵锋直逼南方两大势力,企图以武力统一南北,一场大战又要打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赤壁之战。展示,<<赤壁之战示意图>>
2、引导学生思考:
①当时,南方有哪两股重要的割据势力?
②面对曹操的大军压境,刘备和孙权有何对策? ③联孙抗曹的计策是谁给刘备出的?
3、介绍诸葛亮,鼓励学生看图片讲述三顾茅庐的故事。
4、播放《火烧赤壁》片段。
引导学生思考:赤壁之战的作战双方、结果、特点、作用。
5、欣赏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师导:词中的周郎指的是谁? 引导学生思考:《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是位年轻俊朗的武将,而诸葛亮是位足智多谋的长者。而实际情况呢?说明文学作品和真实的历史之间还是有区别的。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1、展示三国鼎立形势图
引导学生思考:三国是哪三股割据势力呢?建立的时间?地点?建立者?
2、填表:考察同学们的即时记忆
3、师:踏着战争的脚步,三国最终形成,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恢复发展生产的措施,使各国的经济呈现独有的特色,请三位同学分别代表魏蜀吴来介绍一下本国的经济特色。
介绍吴国造船业,强调卫温到达夷洲(台湾),加强了台湾地区和内地的联系。同时说明台湾岛的台独势力大肆宣扬台湾独立,这是一种分裂祖国的行为。应为民族所不耻,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
五、结课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总结
六、活动与探究
1、选择题(略)
2、猜历史谜语
3、辨析题: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率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袁绍的军队。
4、分组讨论:你喜欢曹操还是诸葛亮,为什么?
《三 国 鼎 立》课 例 评 析
合山市实验初级中学:彭新连
《三国鼎立》中三国这一话题人人熟悉,入手应该不难,但其中人物繁多,事件错综,时空转换较大,要讲清讲好非易事,所以现行的教材截取了其中最重要的三个代表事件:
一、官渡之战;
二、赤壁之战;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本堂课的导入部分采用了《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在雄浑、低沉的乐曲声中把学生带到了那段历史,接着从军阀混战的历史背景入手,讲到曹操的崛起,然后引到官渡之战,这框内容不仅让学生知道时间、人物、结果、影响等基本的史实,还着重分析了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在过渡到赤壁之战这一框中呈现了曹操在统一北方后所写的一首诗,以此点明他还想一统天下的雄心。赤壁之战中的火攻有一段较详细的描述,学生比较感兴趣,最后一框三国鼎立的形成关键是让学生掌握三国建立的人、时间、都城以及三足鼎立之后各自经济发展情况。
看完这节课后,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可取之处
1.三环设计的思路明晰。三大框内容通过情境设计带领着学生一步一步,渐渐进入每个内容去解决每个任务,让学生非常自然的领会本课的知识要点,及事件脉络。各框衔接自然。
2.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对比能力。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并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
3.运用图片音乐诗歌等直观素材,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4.适时进行情感培养。通过本课学习,还对学生进行历史感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如: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发扬谦虚的精神,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等。
二、不足之处
1.教学设计中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不够。任务的设置与完成大都以提问题为主,只有两处是采用了学生讨论形式,如果能先提供给学生一些相关素材,让学生自己来扮演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再现一二个历史情景。如“曹操迎许攸”“三顾茅庐”“诸葛亮献火攻之计”等,这样课堂会更生动,学生对历史事件会记得更牢,也可以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当然我们要注意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作为老师首先要充分准备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掌握不好有时会控制不了局面。
2.部分教学设计内容偏深。如:对曹操这一人物的评价可以简化一些,介绍他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是正面人物,这一点甚至可以不讲。随着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虽然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历史,课上得有深度,但是对于初一学生要求有些过高。
3.有些问题讨论不充分。其中两次战争曹操一成一败的原因分析过于粗糙,应当加以更详细的探讨;两次战争最好列表进行比较,以便学生清晰的认识与掌握。
4.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力还有待提高,《火烧赤壁》这一框可以用视频,视觉冲击力会比图片展示更强。
5.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时间分配上有点问题,最后的课堂操作稍微有些仓促。总之,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今后在课堂教学上要多下功夫,还要多看一些相关的书籍,以提升教学水平。
五、板书设计
蜀
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