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标志VI设计的国内外现状
标志VI设计的国内外现状——过分追求形式感而引发的对标志VI设计的思考
来源:之式策划部 时间:2011-9-1 10:15:07
一则广告说:‘世界上有两种角色,追随与被追随’。从一个学生的稚嫩眼光看现代的标志VI设计,总觉得不容乐观。这种不乐观不是来自标志VI设计的不成熟与保守,而是来自标志VI设计过于追求形式美而忽视的品牌意识与内涵——企业文化。
标志VI是一个企业的精神象征和对外宣传的媒介,而他的最终目的,直观的说就是塑造品牌。核心竞争力不是技术、不是资金、不是人才,不是渠道,那么跨国公司在中国神勇扩张最强悍的竞争力是什么?我认为是品牌。中国著名策划专家陈放先生在《品牌学》里面写道:①„对于品牌的定义有多种,有的观点认为:品牌就是牌子,商号、商标,而著名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这样解释品牌:“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他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某个消费者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竟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 ‟。但我认为标志VI是企业文化的浓缩。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所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可以说这是标志VI的天职。从而我觉得标志VI设计也就是对企业文化用一种图形语言将其概括,形成一种感官的图形。这其中也包含一些主观因素,像标志VI设计的原创性,艺术性与识别性。但设计师往往过于主观,过于重视形式美感,从而忽略了企业文化内涵,是标志VI成为一个无血无肉毫无生气的躯壳,成为形式主义的牺牲品。所以企业文化内涵孕育标志VI,标志VI塑造品牌,品牌造就企业。
形式美感是标志VI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很多企业与国际接轨,很多名品牌企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但品牌竞争力是目前我们企业最缺乏的能力,也是市场决战中最重要的能力。而标志VI的设计也有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但又必须有一定的民族区域特色。所以“民族与世界”之间必须矛盾统一,从而对设计师而言也是一种挑战。
从中国的民族文化去思考中国标志VI的发展趋势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五千年的文化孕育的中华文明使中华民族无论是在绘画与设计中都体现了他独有的特点与风格,中国的“保守”与所谓的“博大精深”也体现其中。文化的差异也形成了审美的差异,中国艺术重“气”的感悟,讲究传神,讲究表现,强调气韵,强调写意,强调人品修养格调……总而言之,中国的传统造型是利用传统的图形符号借以表达外在的方式,从而传承中国的传统思想。其目的重在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之所以说中国标志VI的发展趋势是很值得我们反思,是因为我们没有领会到博大的中国文化应该怎样运用到设计之中,怎样在标识设计中体现。
现在中国的标志VI设计呈现一种趋势。新的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导入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观念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维度,而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也为我们传统造型的再设计提供了更多样的可能性。从陈幼坚大师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是设计,什么是经典。之所以说是“经典”是因为经历了历史的考验仍然被当作典范。他的设计在很大的程度上引领了中国设计的潮流。从设计理念来讲他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提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国外的文化相融合,形成文化碰撞而 产生的一种独特的美。从而使他的“西学东渐”的设计理念在标志VI的设计中能够充分体现。这种设计不是形式上的设计,而是精神上的再创造。这种设计理念的生命力有目共睹。从而印证了那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是往往也讽刺的印证了“世界上有两种角色,追随与被追随”。国内设计的很多标志VI刻意复古,追求一种所谓的“中国味”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随意将传统图案与书法照搬到标志VI之中。起初这种新的视觉语言很容易被受众接受,但现代似乎成为一种标志VI设计“潮流”,设计师忽略了中国文化的那种厚实的文化底蕴和内在的精髓。不再将其进行本质的升华。而是过分的追求与牵强的模仿一种传统形式美感。难道所谓的中国现代标志VI设计就是运用几个看似很传统的吉祥图案和书法字吗?难道这就是设计吗?设计是再创造,而不是赤裸裸的照抄,这暴露的是一个设计师思想的腐朽与匮乏。作为一个现代的学视觉传达的学生,我不理解也不敢想象伟大的中华民族留下来的宝贵遗产被我们现代设计师随意的糟踏。变得一文不值。
国外的标志VI设计比国内的设计要成熟许多。更注重标志VI的企业文化内涵表现。并且由标志VI产生的品牌效应也比中国的突出。这些也主要体现在文化的差异上。西方文化是一个实体的世界。西方讲究模仿,讲究再现,强调形体,强调写实,强调生理感官刺激。其目的重在取其“形”,善其“形”,从而达其“意”。形成强烈的感官刺激。能够更执白更有效的完成标志VI所履行的使命——传播。从而更有效更直接的传递企业的企业文化内涵。这一点在“百事可乐”“雀巢咖啡” “耐克公司”和“宝马汽车”“苹果”的标志VI中有所体现。虽然这些都是很多年前的标志VI。但仍可作为标志VI设计的案例,也就是所说的经典,谁又能说他们不是引领世界标志VI设计的潮流呢?因为文化与历史的缘故,国外为了更好的传播企业。在标志VI的创意中常用简洁的图形和字母来表现,用色也较大胆,多用刺激的颜色来表现。在对比与协调的矛盾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传播的目的。
“西学东渐” “东学西用”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称为一种潮流与趋势,“中国人丢掉的,西方人捡起来”。“西方人丢掉的,中国人捡起来”。西方人拾起的是“金子”,中国人拾起的是“垃圾”。西方人把《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周易》等旷世奇书翻译成英文当作教材去研读,而我们中国人却怎样对待呢?所以从文化方面可以折射出来的问题就是盲目的模仿和对本民族文化的歧视。而大多都不是理智的借鉴。并且大多都是形式上的模仿。正如大卫·奥格威所说③“与众不同就是伟大的开端,随声附和就是失败的根源”。但从实质的设计思维的角度来讲。国外的标志VI的确有很多设计理论值得我们去研究。标志VI设计讲究一种企业文化的表现与形体的有机结合和深刻的理解。⑤张艳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应用》中说:“当代设计师把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结合在一起,不仅仅表现在对传统图案简单的引用,而是升华为对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继承。时代需要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做一个深层次的考虑,设计师们只有对几千年沉积下来的民族文化瑰宝有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才能感悟到如何去更广泛地取材、更自由地改良;如何利用传统造型艺术特点来表现现代的精神观念;如何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推动传统造型艺术的发展,赋予其新的活力和新的生命,创造中国现代的平面设计”。所以我绝不相信一个空洞的标识可以挽救一个企业。力求简洁,直白,形象生动,便于传播是恒古不变的标志VI设计法则。广告奇才大卫·奥格威早在《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就提到过:③“卓越的创意所追求的永远是终极的简单性”,所以国内设计在不断成熟的今天在前进中有曲折,有迷失,也许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从模仿到结合,从结合到创造,从创造到迷失,从迷失再到反思………
在标志VI设计国际化的今天,标志VI设计的发展趋势应该是企业文化的再挖掘,而绝不是单单形式上的模仿与创造。便于传播信息(企业文化)才是硬道理。好的标志VI设计应在人与人,人与空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交汇融合上,体现出“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结合和形式与内在精神的升华,可以给人以心旷神怡,别有情趣的精神享受。好的标志VI设计作品是超语言的,超国界的。其实,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它能为任何人理解,这也正是标志VI设计的初衷。所以乔治·佛莱思佳纳(GEORGE FRASCANA)在他的《平面设计与交流》一书中写到:②“一些本在平面设计中占有次要地位的东西随着时光的流逝只是变成了空洞的装饰,它们不应代替和影响到平面设计的初衷”。
总之,过于重视形式美感,从而忽略了企业文化内涵,使标志VI成为一个无血无肉毫无生气的躯壳,要想设计一个成功的标志VI就应该意识到企业文化内涵孕育标志VI,标志VI塑造品牌,品牌造就企业。因为④“竞争的关键是品牌,品牌的核心是特色,特色的保障是文化,文化的源泉是历史”。
第二篇:VI标志设计注意事项
根据具体媒体的规格与排列方向,而设计的横排、竖排、大小、方向等不同形式的组合方式。
>基本要素组合的内容:
其一,使目标从其背景或周围要素中脱离出来,而设定的空间最小规定值。
其二,企业标志同其他要素之间的比例尺寸、间距方向、位置关系等。
>标志同其他要素的组合方式,常有以下形式:
一是标志同企业中文名称或略称的组合;
二是标志同品牌名称的组合;
三是标志同企业英文名称全称或略称的组合;
四是标志同企业名称或品牌名称及企业选型的组合;
五是标志同企业名称或品牌名称及企业宣传口号、广告语等的组合;
六是标志同企业名称及地址、电话号码等资讯的组合。
>禁止组合规范:
其一,在规范的组合上增加其他造型符号。
其二,规范组合中的基本要素的大小、广告、色彩、位置等发生变换。
其三,基本要素被进行规范以外的外理,如标志加框、立体化、网线化等。
其四,规范组合被进行字距、字体变形、压扁、斜向等改变。
>专用字体
专用字体包括现有标准字体和指定字体。
>标准字体:
多用于企业名称、商品名称、商标名称等。
>指定字体:
常用于部门名称、设施名称、分支机构名称及其地址、广告内容、正式文书等。
www.xiexiebang.com 视觉 >设计选择专用字体应注意事项:
其一,调查整理专用字体的使用范围、使用目的、使用状况等。
其二,选用指定字体,应考虑同标志和标准字体等基本要素的风格相协调。
其三,所选字体的种类及文字的组合形态、方法应有一定的规律,并形成具有可读性的、再现性的、识别性的文字系统。
www.xiexiebang.com 视觉
第三篇:中国电信 标志VI设计
中国电信 标志VI设计
项目背景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是按国家电信体制改革方案组建的特大型国有通信企业,于2002年5月重组挂牌成立。原中国电信划分南、北两个部分后,中国电信下辖21个省级电信公司,拥有全国长途传输电信网70%的资产,允许在北方十省区域内建设本地电话网和经营本地固定电话等业务。重组后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由中央管理,是经国务院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的试点。
面临挑战
基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即将拆分的情况,统一公司21个省级企业的整体形象成为了本次任务的最大挑战,中国电信作为国内第一大电信运营商,世界500强企业,具有相当的品牌价值,没有对行业和品牌的深刻认识很难顺利完成这个任务。解决方案
通过近一年时间,正邦品牌识别整合顾问完成了对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从标志到视觉基本要素到视觉应用要素的设计、修改、实施,并编制完整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VI手册》。2002年到2003年,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正式使用了新标志并对整个VI进行了全面的推广。中国电信在品牌形象更新后,通过科学管理实现了平稳过渡,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当年在信息产业部公布的市场份额已经升至30.7%,在国际市场上也有着良好的表现。
标志释义
一、标识整体造型质朴简约、静动相生、线条流畅,富有动感。字母趋势线的变化组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视觉冲击力,传达出一个现代通信企业的崭新形象。
二、整个标识以字母C为主体元素,两个C在明快的节奏中交织互动,直接代表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同时共同组成了一个运动的“中”字。
三、两个开口的字母C向远方无限延伸,仿佛张开的双臂,又似地球的经纬,传递着中国电信的自信和热情,象征着阔达的胸襟、开放的意识、长远的目光、豪迈的气势,意味着四通八达,畅通、高效的电信网络连接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服务着更多的用户。C作为英文“用户、企业、合作、竞争”的第一个字母,它的交融互动,也强烈表达了中国电信“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体现了与用户手拉手、心连心的美好情感。同时也蕴含着中国电信全面创新,不断超越自我,以更宽广的胸怀与社会各界协手合作,共同促进中国信息产业进步和繁荣的良好心愿。
四、高高挑起的两角,凸现出简洁而充满活力的牛和振翅飞翔的和平鸽图案。既表现了中国电信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辛勤耕耘的精神,又展现了中国电信与时俱进、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良好前景。
五、标识以代表高科技、创新、进步的蓝色为主色调。文字采用书法体,显得有生命力、感染力与亲和力,与国际化的标识相衬,使古典与现代融为一体、传统与时尚交相辉映。
第四篇:VI标志设计合同书
标志设计合同书
甲 方: 乙 方: 联系人: 联系人: 电 话: 电 话: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有关法规的规定,乙方接受甲方的委托,就委托设计事项,双方经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信守执行:
一、合同内容和要求:
1.公司标志设计
2.基础部分、应用部分(30项以内,具体项目视要求而定)。
二、费用:
标志设计及源文件光盘刻录:费用共计人民币¥ 元整(大写:)(以上费用含设计费和源文件光盘刻录,文件光盘共计 2 份)
三、付款方式:
1、合同签订后甲方即向乙方支付合同总费用50%,即人民币 元整(大写:)
2、乙方交付源文件后,甲方需支付合同余款,即人民币¥ 元整(大写:
四、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1.乙方应按甲方要求按质按量完成相关设计工作。
2.乙方需在规定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__年____月____日完成甲方公司标志设计提案,并报予甲方提出修改意见直至签名认可。
五、知识产权约定:
1、乙方对设计完成的作品享有著作权。甲方将委托设计的所有费用结算完毕后,乙方著作权即自动转让给甲方。
2、甲方在未付清所有委托设计费用之前,乙方设计的作品著作权归乙方,甲方对该作品不享有任何权利。
3、甲方在余款未付清之前擅自使用或者修改使用乙方设计的作品而导致的侵权,乙方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六、违约责任:
本合同签订后,甲乙双方均应全面的履行本合同;因标志设计工作是十分艰巨的,不仅需要经过大量调研工作,更需设计师的用心创作,乙方在开始着手设计时就已经在全面的履行合同,鉴于此,甲方承诺如提前终止合同,仍承担向乙方支付全部合同款的义务(甲乙双方一致同意终止的除外)。乙方如违约提前终止合同,所收取的费用应全部退还甲方。
七、如有合同未尽事宜:
甲乙双方应当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甲乙双方任何一方均可向当地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解决。
八、合同生效:
本合同壹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甲 方: 乙 方: 负责人: 负责人:
日 期: 日 期: 盖 章: 盖 章:
第五篇:国内外现状
当前欧美发达国家已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机构已成为当前社会高素 质劳动力的主要培养者和提供者,然而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却常常受到就业单位的怀 疑,就业单位认为大学毕业生虽然具有充足的知识,但是缺乏合适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 验。由于以就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一方面可以保证教育的实践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 就业单位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国外就业能力研究对象逐渐转移到高等教育机构和大学 生,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成为就业能力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胡尊利在《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中指出:与国外相比,国内在大学 生就业能力研究起步较晚,特别是在就业能力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指导框架的研究上与发 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到的差距[3]。加拿大会议委员会认为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包括三个基 本要素:(1)沟通、管理信息、思考解决问题等基本技能;(2)负责、适应性、安全工作 等管理技能;(3)参与项目任务的团体技能。美国培训和开发协会认为就业能力构成要 素包括 6 个类别:(1)基本技能;(2)沟通技能;(3)适应能力;(4)自我发展技能;(5)个体交往技能;(6)影响能力。罗纳尔德和科林认为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包括 6 个方面内 容:(1)本质属性;(2)个人品质;(3)基本可转换技能;(4)关键的可转换技能;(5)高水平的可转换技能;(6)资格和教育程度、工作知识背景以及劳动力市场等。
朱新秤在《就业能力:内涵、结构及其培养》中指出:对于国内外有关就业能力的 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1)就业能力可分为三种:核心定义、宽泛定义和全包的 定义。核心定义指个体在特定的劳动力环境中取得成功的潜力。宽泛定义把在各种工作 中取得成功的能力及意愿整合起来。在全包的定义中,就业能力除包括前二种定义外,还包括环境因素对个人就业能力实现的因素。(2)从社会角度看,就业能力是就业的一 个指标;从组织角度看,就业能力是供需之间匹配可能性的指标;从个体的角度看,就 业能力是个人职业指标。(3)就业能力不仅包括个体获得工作的能力,还包括在工作中 能保持工作岗位以及重新获取新的工作岗位的能力。Law、Wong和Mobley认为就业能力 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第一,人们具有适应性的个体差异,包括积极的自我概念、高职 业风险容忍和高学习动机;第二,实现与环境的有效交互作用,包括主动的职业导向、求职自我效能、人力资本;第三,职业身份的风格与身份自我[4]。瑞士联邦工业大学高等教育中心主任M·L·戈德斯密德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小组归纳出使大学生顺利就业并取 得职业成功的 5 个要素:(1)良好的个人素质,包括坚忍不拔的毅力、严谨的工作作风、充沛的体力和精力、灵活的应变能力等;(2)人际关系技巧,包括交际能力、适应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3)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包括具有综合性、跨学科的知识组合及多 元文化的教育背景等;(4)有效的工作方法,包括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策 划运筹能力等;(5)广阔的视野,包括即具备创业者及企业家精神,能多向思维方式分
析和处理问题,能在世界各地寻求发展等。尽管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起步比较早,然而大量的研究成果的产生和应用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英国教育部鼓励多种研究机构和大学研究和制定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政策,目前英国多数大学均已制定了符合学校特色的就业能力政策和措施,并将就业能力作为大学毕业生能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指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提出来的,在我国高校就业制度改革之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问题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内专家在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研究课题,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有以下 2 种提法:一是可雇佣性、职业指导所面临的选择不可能是简单的适应,而是要提高人的可雇佣性;二是就业能力、这实际上就是要增强人们的求学能力、求职的能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