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激励党员商户 完善党内关爱1
激励党员商户 完善党内关爱
——曲江商品城市场党总支加强党内关爱机制系列述评(3)
曲江商品城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现有党员45名。总支积极开展以加强党内关爱机制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激发党员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主动参与党内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通过打造“星级党员示范户”来积极构建党内关爱主体,开展以关怀、帮扶、激励为主要内容的党内关爱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将党员更好地团结在组织周围,推动了市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开展“三争当”,坚持正确的激励方向
党总支通过争当诚信经营的带头人、争当市场和谐的保护人、争当解困济难的热心人的“三争当”活动,实现市场党建工作与市场经营的互动共赢,营造积极向上的市场文化氛围。推行“曲江商品城共产党员销售承诺制”,要求党员商户文明经商、诚信经营,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全面打造曲江的诚信品牌;引导商户党员多关注国家经济动态,积极寻求经营发展的机会和渠道,不断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多为市场发展出谋划策;表彰一批组织得力、成效显著的党员商户,极大地促进市场党建工作,为建立和谐市场提供重要保障;鼓励商户党员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帮扶其他商户,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充分发挥党员商户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争创“六星级”,开展丰富的激励活动
争创“六星级”,即发展星、诚信星、示范星、帮扶星、公益星、文明星。按年度评选出“星级党员示范户”,实行挂牌管理,并给予为期一年的日常跟踪管理,对不符合星级相应标准的及时增减星号。倡导商户党员探索先进的科学管理模式及服务规范,营造文明诚信的经营购物环境,参加各项扶贫、救灾、助残、儿童、老年等公益慈善事业,给周围商户树立起示范作用。曲江商品城与向往学校、同心学校的结对四年,商品城党总支今年组织25名员工为两所学校的25名家庭困难学生送上了全年助学金和学习用品,以资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在党员商户的带领下,各商户踊跃报名争创“文明诚信经营户”,历时一年共有39名商户达标,成为首批“文明诚信经营户”。为了给消费者提供一个文明整洁的购物环境,党员商户带头取缔了占道经营、货物乱堆乱放。
三、做到“三个抓”,取得显著的激励效果
曲江商品城党总支在具体活动中,针对商户党员情况的复杂多变性,以关注民生、服务商户、构建和谐市场为重点,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商户围绕市场中心工作,做到“三个抓”,即抓教育学习、抓活动开展、抓考核奖惩,切实加强商户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了个私经营商户党员的思想境界,强化了商户党员文明经商、诚信经营的理念,充分发挥商户党员个人的模范作用和表率作用,从而带动市场全体商户个人素质和经营质态的提高,推动市场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建立和谐、诚信市场提供了保障。
第二篇:帮扶党员商户 完善党内关爱
帮扶流动党员 完善党内关爱
——曲江商品城市场党总支加强党内关爱机制系列述评(2)近年来,曲江商品城党总支坚持围绕市场发展,加强市场党建工作,特别是加强针对流动党员的帮扶关爱,让党员商户在市场“安家”,精心打造“曲江商品城流动党员建设”这一特色品牌。
一是在帮扶理念上,树立“阵地”意识。为了使流动党员有个“家”,曲江商品城党总支在工作理念上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因地制宜建立组织,努力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提供组织保障。曲江商品城党组织由支部建制升格为总支建制后,成立了一个以商户党员为主体,商户党员和管理人员党员混合编组的党支部——“新扬州人支部”(曲江商品城第二支部),由一名长期从事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总支委员担任支部书记,抽调了一名文化素质较高的党员任专职干事。我们还按照“便于党员的教育管理,便于党员的相互交流”的原则细化组织设置,通过“外接内培”方式优化队伍建设,夯实流动党员建设基础。
细化组织建设。在曲江商品城,党员的流动性大,党员身份不易确定。为让市场的党员尽快“浮出水面”,市场党员通过宣传——登记——查询——确认的方式逐个进行填表登记。对确定身份后的商户党员,根据其提供的信息,给组织关系所在地党组织去函取证后,对党员进行编组,通知 1
其参加组织生活。二支部按区域分别建立了小百货区、针织洗化区、服装区、床上用品区、箱包鞋类区、五金电器区6个党小组,并依托行业划定了党小组工作责任区,由流动党员自行选出党小组负责人,制定党小组活动制度,使每个流动党员都能凭“流动党员证”就近参加党组织生活,让他们重新安了“家”,有了活动“阵地”。
优化队伍建设。市场党总支通过“外接内培”方式优化党员队伍。“外接”指对流动党员接转关系,在曲江商品城经商的党员既是流动的,又是相对固定的,最近几年,不少流动商户在扬州购房安家,成了“新扬州人”。党总支本着“成熟一个接转一个”的原则,动员这部分在扬州安家的流动党员转来组织关系,目前已有十多名流动党员转来了组织关系。“内培”指在流动商户中发展党员,曲江商品城的组成主要是个体经济,大部分经营者是个体商户,在个体经营者中做好党员的发展是优化党员队伍的重要举措。基于个体经营户的流动性、特殊性,为了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市场党总支严把审查关,到每一个发展对象原籍地进行调查,并形成书面调查意见,结合发展对象所在区域商户、管理人员的意见及驻场公安、税务、工商部门的意见,把那些对党的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质好、合法经营、照章纳税,对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流动商户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几年来,市场共发展了5名流动商户入党,另有30多名商户向党组织递
交了入党申请书。
二是在帮扶思路上,树立“中心”意识。曲江商品城党总支始终围绕发展市场经济、促进市场繁荣开展组织活动。
以诚信经营为活动主要内容。市场繁荣发展,一靠规模的不断状大,硬件条件的不断改善,二靠市场的信誉度的不断提升,软环境的不断改善。多年来,曲江商品城一直坚持两手抓,特别是将建设“诚信市场”作为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常抓不懈。围绕建设“诚信市场”,党总支在党员经营户中先后开展了“共产党员摊店”挂牌经营和“优秀共产党员摊店”、“星级共产党员摊店”的评比活动。评比围绕“诚信经营”这个中心,以合法守法、诚信公道、热情礼貌为主要内容,以连续获得市场“文明摊店”“信得过摊店”称号为必要前提,以推行“共产党员销售承诺制”为重要保证,80%的商户党员先后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摊店”和“星级共产党员摊店”锦旗。为了扩大评比活动的影响,授旗仪式隆重热烈,而且通过地方媒体和市场内宣传阵地予以广泛宣传,扩大其声誉和知名度,也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同时,挂牌经营也因经营户的诚实经营和良好信誉赢得了消费效应,鞭策了广大经营户,转变了市场的经营风气,为曲江商品城打造“诚信市场”,促进市场的繁荣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以灵活分散为活动主要形式。曲江商品城商户党员都是
个体经营者,“做生意”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本,开展学习、参加活动都有其特殊性,市场党总支针对商户党员的特点,强调时间上的灵活性,形式上的分散性。为不影响商户党员的生意,党组织的学习、活动时间一般都安排在晚上或者早晨客户较少的时间进行,党员集中学习、培训、举办集体活动一般都选择生意的淡季,错开生意的旺季,灵活安排时间。活动形态我们坚持小型、分教、多样的原则,一般以党小组为单位就地开展各类活动,或者在党员与党员联系人之间开展活动(党员与党员联系人指市场管理人员党员和商户流动党员之间结对联系,一般1名市场党员联系2-3名流动党员)。同时,我们还根据每个党员的素质、特长和意愿,采取“自报公议,支部审定”的方法将全体党员划分为参政议政、助弱致富、治安联防、政策宣传、民事纠纷调解等五个“专业组”,使流动党员活动呈现多样性。
三是在帮扶方法上,树立“引导”意识。市场党总支在工作中注重提高党员商户的素质,引导他们富而思进,激发他们回报社会的热情。
引导商户党员富而思进。目前,大多数商户借助曲江商品城这个平台,已经走上了经商致富之路。随着经营走上正轨,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少商户要么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要么小富即安,沉湎玩乐,其中也包括少数党员商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市场党总支及时向广大商户党员发出了
“二次创业,党员先行”的号召,通过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商户党员的思想素质、经营理念。一是书面教育。将有关学习资料摘抄给每个商户党员,要求大家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然后在组织活动中进行交流、讨论;二是专题讲座。利用商户普遍的生意淡季,通过市场党校进行专题学习讲座,邀请有关专家、理论工作者给党员上党课,市场总支领导每人每年也主动为商户党员上一次党课;三是交流谈心。通过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等组织党员交流学习体会、经营决窍。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在商户党员中开展了争创“星级共产党员摊店”主题实践活动,商户党员通过参加主题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不仅在市场商户中倡导文明诚信经营而且还提升了经营业绩,转变了经营理念。目前,占市场商户1%的党员商户,创造了6%的经营业绩,共产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引导商户党员奉献社会。党员商户一般都有较好的经营业绩,但其他商户因为个体的差异性,也存在经营困难的现实。共同致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一,为此,我们引导党员商户结对帮扶困难商户,建立党员联系户制度,从资金、货源、销售渠道、经营经验上帮助一些经营困难的商户共同致富。市场党组织还积极引导商户党员富而思源,回报社会,商户党员采用慰问、捐款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继续学业。在商户党员带动下,市场广大商户先后参加了多次
形式多样的社会公益活动,在市场上形成了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
第三篇: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建议
浅谈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新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又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死搬研究书本上的理论。它要求党的心中必须有“人”,回归“人本”,给普通党员以充盈的人文关怀,完善和改进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使之制度化、经常化,不仅关系到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生成,还关系着党内和谐局面的构建。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应积极探索基层党员干部利益保障的新路子,研究出台符合我街党支部建设实际的一些新举措,努力使党员干部在个人利益上有保障,工作上有激情,前进上有动力,后顾时无忧虑。
一、以提高效力为目标,完善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要以激发和调动党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出发点,提升工作效力为目标。激励机制的主要方式有政治激励、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
(一)政治激励
一是要鼓励参政议政,使其政治上有成就。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推行党务公开,调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发挥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主体作用。党工委每年组织两次党员座谈会,充分发挥党员参政议政的能力,让党员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反映出民心民意,以激励他们按照民主、法制、正规的渠道陈述政见,确实让他们感到自己在精神上有归属感、工作上有使命感、政治上有荣誉感。对他们提出的意见党工委要进行整理。各党支部每年要组织两次以上的社区党员座谈会,对党员提出的意见党支部要进行整理上报给党工委。二是要适当选拔录用,使其事业
1上有奔头。对于那些理想信念坚定,工作成绩突出,工作能力较强,个人作风正派,群众评议较好的优秀党员干部,在职务晋升上要有所考虑。党工委要建立优秀党员干部信息库,将符合条件的优秀党员干部及时补充到社区两委班子。
(二)精神激励
一是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作贡献、当表率”的良好风气。要增加评选频率,将现在两年一次的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评选增加为一年一次。二是要加大优秀干部的宣传力度。对优秀的党员干部,在舆论、宣传方面积极宣传其先进事迹,报道其成功经验,使优秀党员干部始终觉得头上有光环,脸上有光彩。要充分利用网站报纸等媒体对每年评出的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的事迹进行宣传报道,传播他们的先进经验、典型做法,催生点、面效益,街道网站设臵“党员风采录”等栏目,鼓励各支部积极宣传工作在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竖起他们的形象,亮出他们的风采。三是要完善党内表彰奖励制度。增强优秀党员的荣誉感和典型示范效应;要把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结果作为干部年终考核评优,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物质激励
一是要增加优秀党员的物质奖励。党工委每年要拿出一定的资金对“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物质奖励,并利用春节、建党纪念日、中秋节等重大节日开展向优秀党员发放慰问品和慰问金的送温暖活动。二是要积极为优秀党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要切实为优秀党员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于工作突出、成绩优异的党员要创造机会,组织他们参观学习,增强其荣誉感和自豪感。三要建立物质激励机制。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或所做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且具有较高价值的党组
织和党员,应采取设立党建工作创新成果奖或给予党建活动经费补贴等办法予以物质奖励。
二、以思想引导为目标,完善关怀机制
完善党内关怀机制,关键在于结合形势发展和党员实际,以办实事、解难事为着力点,健全完善党内关怀机制,从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对党员经常性的关心。
(一)思想关怀
一是建立健全党员需求调查制度。每年对支部所有党员的思想动态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不定期对部分党员进行思想调查,及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工作和生活上的期待和需求,并建立党员需求管理档案,使党内关怀工作更有的放矢,取得积极成效。二是要建立健全党内谈心制度。广泛开展党组织负责人与党员、党员与党员之间的谈心交心活动,掌握思想和工作情况,并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联系、交流与互动之中。谈心以“面对面谈心”、“一对一谈心”为主,党组成员每年至少要与所分管的干部谈心一次;各党支部成员每年至少要与支部内党员谈心1次。基层党支部对党员坚持做到“六必谈”。即:工作变动时必谈,受到表彰或处分时必谈,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必谈,出现矛盾和意见分歧时必谈,群众有不良反映时必谈,退休时必谈。通过谈心,了解党员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主动为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减轻思想压力,使党员切身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同时,对流动党员要采取确定专人定期电话联系、书信联系的办法,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三是建立健全党内探访制度。党组织要定期派人到党员家中探访,了解党员的困难和思想动态,帮助党员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和思想疙瘩。做到“五必访”,即党员生病、住院必访;思想波动时必访;工作、生活中有重大困难必访;流动党员外出返家时必访;党员无故不交纳党费或不过组
织生活必访。四是建立健全党员心理辅导制度。一方面,各党支部要为党员订阅报纸、杂志、学习书籍等,使他们及时了解掌握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另一方面,党支部在开展干部培训时要增加心理讲座的课程;最后,对个别经受挫折或者面临进退流转的党员,要聘请心理医生开展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疏导和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二)工作关怀
一是要建立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制度以及学习培训制度等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在制度中要细化相关规定,如党支部每年应组织全体党员参加为期不少于一周的集中培训或轮训,每年应开展一次专题活动等。二是要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充分利用社区党员活动室等培训阵地,对党员进行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党员胜任本职工作、发挥先锋摸范作用的能力。三是加强对党员的政治关怀。要重视优秀党员干部的成长,如优先安排优秀党员的干部交流、社区挂职等。对优秀年轻党员干部要按照适人适岗的原则,大力培养推荐,使其尽快成长,充分施展才华;街道党工委每年可组织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开展一次专题活动(召开座谈会,参观革命圣地等),增加其基层工作能力。
(三)生活关怀
一是要建立健全特殊群体党员定期慰问制度。要明确慰问对象、慰问方式及慰问物资发放标准,每年“七一”期间和春节前后,各党支部对老党员、长期患病的党员、生活比较困难的党员集中进行走访慰问。对有下岗失业人员中家庭生活困难的党员,所在党组织每年至少走访慰问一次。坚持在党员生病住院、生活遇到困难、发生重大灾害等情况时,随时进行走访慰问,带去生活必需品和慰问金,使困难党员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二是
要开展生日祝福活动。各党支部开展按月或季为党员过生日活动,把党组织的关怀送到每一个人手中。
三、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完善帮扶机制
建立完善党内帮扶机制,主要包括建立档案、分类指导、拓宽渠道、保障资金等方面的内容。
(一)建立困难党员信息档案
一是要界定帮扶标准。每年对困难党员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实行动态管理。要规范困难党员的申报程序,采取由困难党员个人提出申请,支部组织民主评议,并将申报情况公示,然后由支部向街道党工委申报,确保对象的准确。二是要建立困难党员统计台帐。对生活困难党员、鳏寡孤独党员、老弱病残党员等特殊群体党员要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分类建立统计台帐,掌握困难党员本人及家庭成员情况、生产生活情况以及致困致贫原因。对困难党员要进行分析、归类,按照轻重缓急确定帮扶对象,做到重点突出,分步实施,进行动态管理。
(二)确定帮扶内容
一是思路帮扶。对暂时落后的困难党员,采取正面引导、集体谈心、典型激励等手段进行鞭策,帮助他们摒弃“等、靠、要、怨”的落后思想。二是生活帮扶。对因老、因残、因病、因灾等原因导致的困难党员,采取雪中送炭式的生活性扶助措施,帮助他们解燃眉之急,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坚定生活信念,进一步增强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三是知识帮扶。对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偏低,不能胜任现有工作的党员,重点进行知识帮扶。党支部要有计划的安排其进行业余学习培训,多渠道、多形式帮助困难党员提高自身素质。
(三)拓展帮扶方式
主要在于想方设法强化对困难党员的援助和服务,增强党员
对党组织的亲近感和忠诚度。一是实施党员结对帮扶。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方式,组织有能力、有实力的党员对困难党员结对帮扶。二是实施特困党员救助。把因疾病、子女入学、家庭成员失业等导致生活特别困难的党员作为重点救助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发放一定数量的救助金,确保受助对象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安度晚年。三是搭建党组织服务党员的平台。可建立党员服务中心,为党员提供党务政策咨询、接受党员群众求助、代理承办有关业务、组织党员义工活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反馈基层意见和建议方面的服务。
(四)建立帮扶基金制度
街道党工委可采取财政补贴、各方捐赠的办法筹集资金,并设立专门账户,实行专人管理、定时审计、救助公示制度,主要用于补助因年老、体弱、患病、伤残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或遭遇重特大事故等原因导致生活贫困的党员。
2010年11月10日
明仁街道党工委
第四篇:党内激励保障制度
党内激励保障制度
1、保障党员权利激励。认真落实党章规定的党员八项权利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保障党员权利的正常行使和不受侵犯,增强广大党员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每年一次党员大会征求贯彻党员八项权利和义务的意见。
2、授予荣誉称号激励。通过党员目标管理考核,表彰先锋模范作用突出的党员,发挥党员榜样激励作用,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党员党组织每年结合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做好本级党组织的评优表彰工作,激发党员的进取意识,使党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要定期在农村党员中开展评先评优活动,宣传报道农村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树立一批农村党员先进典型,不断增强党员政治荣誉感。
3、给予物质奖励激励。对工作突出、成绩优异、贡献较大的党员,除了着重从精神上予以奖励外,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4、提供政治待遇激励。坚持让党员大事先知道、培训先参加,意见先征求。把优秀党员作为优先选拔干部的一个重要条件,增强党员的政治荣誉感。将优秀党员、业务骨干提拨到领导岗位。
5、坚持情感激励。通过开展谈心交心、为困难党员送温暖等活动,增强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感情。开展服务承诺活动;“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和设岗定责活动。在在职党员中开展志愿者活动和开展联系帮扶弱势群体活动;搭建起党员进步、发挥作用的平台。每年至少开展党员谈心活动一次以上,帮助贫困党员走出困境,树立自
强、自立的信心和决心。
第五篇:建立健全党内激励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彭阳县委课题组
认真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党内和谐、社会和谐的主要内容;是尊重党员权益,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员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的重要举措;是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在要求。做好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对于激励广大党员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荣誉感、责任感和党员意识;凝聚党心、鼓舞斗志,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证党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按照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的部署和要求,专门成立课题组,围绕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采取查阅资料、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主要做法
彭阳县有基层党委17个,总支26个,支部359个,党员9377名,其中农民党员5613名。近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落实“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的要求,立足实际,积极创新,对广大党员干部政治上关怀、精神上激励、生产上帮扶、生活上关爱,在推进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建立健全表彰、宣传、实绩“三个”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促进党员永葆先进性的重要动力。全县各级党组织紧密结合落实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通过定期开展优秀党员评比、命名、表彰等活动,加大学习、宣传、推广先进典型的工作力度,激励党员争创一流业绩、争当创业先锋,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把党员先进性更好地落实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在为群众服务的实际成效上。
1、表彰激励。各级党组织注重建立健全定期评选表彰制度,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进行及时、大张旗鼓的表彰和奖励,大力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构建起包括精神鼓励、物质奖励、评星定格等较为完整的表彰激励体系,较好地实现了党员由“让我做”向“我要做”的根本性转变。近三年来,全县命名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172个,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316名,其中受到县级以上党委表彰奖励的分别为86个、50名和110名。推荐市委命名“五个好”乡镇党委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85个,县委命名“五个好”村党支部126个、社区党支部2个。同时,县委还适时命名表彰了4个标兵乡镇党委、20个红旗村党支部、10个先锋机关党组织和集体经济10强村、10佳村干部。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实施“农村党员十百千致富工程”,对1665户带头致富、科技示范、帮扶先锋等模范党员进行挂牌命名,有效激发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发展、推动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2006年开始,县、乡(镇)党委积极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指导
部分村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争星活动,给无职党员设置特色种养、科技示范、模范家风等岗位,村党支部每月召开一次党员和群众代表会,对党员的实际表现和完成工作任务情况进行百分制考评,每累计满80分即在“党员争星园地”上贴一颗红星。年终进行综合考核评议,获8颗以上红星评定为优秀,5颗及以上红星为合格,5颗以下为不合格。对获得设岗争星优秀党员进行表彰奖励,并在政策项目、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促使党员带头学习、带头干事、带头创业、带头服务、带头自律,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今年,按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部署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评星定格”活动,各乡村党组织结合农村实际,梳理出政治坚定、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学用科技、带头致富、关心集体、扶贫帮困、遵纪守法、弘扬正气、文明治家等10个方面的评议内容,年终按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对党员进行综合考核评议,表彰奖励优秀党员,激励广大农村党员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保持先进性。
2、宣传激励。2003年以来,县有线电视台、政府信息网站相继开设党旗飘飘、共产党人、党建一线等专栏节目,深入宣传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先进事迹,不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去年以来,各级党组织突出“抓党建、促发展、增收入”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发展设施农业、开发“三大产业”和建设“五大基地”,采取召开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专业技术人员下乡,以及制作播放优秀党员先进事迹专题片、组织演出《优秀村干部李玉荣》眉胡剧、推广“杨万珍”式生态户等多种途径,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宣讲温棚种植、暖棚养殖、菌草栽培、农村能源等新技术,培育出了扈志武、虎彩虹、李梅芳、张升、杨治刚等一大批党员种养示范户,有效激发了广大党员争先创业、率先致富的热情。在每年春节务工人员集中返乡和年初务工人员外出的黄金季节,县委、政府都召开优秀务工人员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打工致富和离乡创业的先进模范、优秀党员现身说法,大力宣传劳务创收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转变观念,不断激发党员群众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创业增收的积极性。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抗震救灾先进典型为榜样,切实把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县委适时邀请全区彭阳籍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作先进事迹报告,宣传全国人民包括彭阳干部群众与灾区人民守望相助、心手相连的大爱情怀和奉献精神,凝聚人心,攻坚克难,加快发展。
3、实绩激励。认真开展“学党章、知荣辱、争双带、创双强”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在思想观念上实现新解放,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上取得新进步,带头创业,做出实绩,树好形象。实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激励办法,在职村干部从村集体经济当年收益中享受工作报酬,离任村干部从村集体经济积累中享受生活补贴,其他村干部、无职党员通过“以奖代补”获得相应报酬,使农村党员干部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成效中受到鼓励、得到实惠。按照“产业建支部、党员带头富、群众增收入”的思路,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目前,全县已组建辣椒种植、菌草栽培、肉牛养殖、土鸡散养、科技示范等产业型党组织304个,设置产业型岗位23种,发展行业协会65个,创办党组织试验示范基地30个,把党员聚集到草畜、马铃薯蔬菜、劳务等产业链上,在推动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中作出实绩。红河乡友联村党支部创设辣椒种植党小组,组建辣椒专业合作社,培育以党员为主体的农民经纪人队伍,大力发展以辣椒为主的蔬菜产
业,2007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00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934元。今年,全村发展以移动大棚为主的辣椒1300亩,西瓜380亩,露地蔬菜800亩,预计仅瓜菜收入一项就可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元。
(二)建立健全直接帮、结对帮、蹲点帮“三个”帮扶机制。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高度,着眼于全体党员的需求,坚持做到知党员所想、解党员所难、帮党员所需,在党内营造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浓厚氛围,增添党员带头富、带领群众富的强大动力。
1、农村党员“双带”发展资金直接帮。县委、政府把基层组织建设专项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每年拨付30万元,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2007年,区、市、县党委组织部门筹措发放农村党员“双带”发展资金45万元,采取项目捆绑、党员与群众“1+1”联保、基地示范、以村带户等四种模式来使用,共扶持52户党员户、28户党员与群众“1+1”联保户发展种草养畜和特色产业,每户增收8500元-12000元。今年,县委、政府又多方筹措资金55万元,使农村党员“双带”发展资金增加到100万元,并建立11万元的“党员致富基金”,重点扶持发展种草养畜业,进一步加快了“双带”发展步伐。同时,有效整合宋庆龄基金会小额贷款、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社会帮扶发展资金等,统筹建立互助、扶贫发展基金,着力健全和完善县、乡一体的“双带”发展机制,扎实推进“十百千万”示范提升工程,3年内培育提升3个示范乡镇、24个示范村、600户党员示范户和2000户农民示范户,发展一批经济强乡强村,实现“乡有特色产业、村有特色路子、户有特色项目”的目标,力争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王洼镇山庄村党支部利用10万元农村党员“双带”发展资金,并积极争取扶持项目建养殖暖棚,联系养殖贷款购牛,牵头成立养牛协会,聘请科技人员指导,使全村户均养牛4头以上,5头以上的大户121户,其中党员示范户29户,草畜产业提供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上,全村形成了家家种草、户户养畜、争先致富的好势头。草庙乡新洼村女党员虎彩虹,在县、乡、村党组织的帮助下,借助农村党员“双带”发展资金,建起了生态土鸡孵化厂,年孵化鸡苗10万多羽,饲养种鸡2000多只,实现家庭纯收入10万多元。
2、城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手拉手”结对帮。深入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手拉手”活动,全县142个机关党组织、906名党员与142个村党支部、906名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包抓种草养畜、日光温室、设施林果等185个培带项目,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00多万元,为党员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问题3000多个。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给群众做的承诺,一定要落实”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抓好“四联双定双评”活动,把基层干部、农民党员、乡土人才、农民群众“四支力量”捆绑在一起,思想上联,路子上帮,能力上带,技术上传,建起了党群团结协作的新平台,结成了干群聚力发展的新群体。2006、2007两年累计为群众办实事518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261个,今年又承诺为群众办实事361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218个,让广大党员和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2007年以来,草庙乡党委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多方筹措资金12万元,协调支农信贷400多万元,争取饲草青贮、饲料加工、沼气能源等项目资金167万元,帮助李梅芳、阮君娥、赵世儒、赵世忠、王志刚等党员和群众养殖大户,及时解决场地、通路、通水、通电和建设养殖暖棚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全乡年收入5万元 的养殖大户发展到64户,其中党员养殖示范户35户,推动了特色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3、干部驻村指导蹲点帮。推行县级领导干部包乡(镇)抓示范点建设责任制,县委常委、政府党员副县长建立16个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县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抓32个重点村,全力抓好设施农业、扶贫开发、结构调整、特色养殖等重点工作,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党员群众增收致富。2005年以来,县委从县乡机关两轮选派195名优秀年轻干部驻村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从县直部门选派27名科级领导干部担任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今年又选派34名年轻干部到乡镇和村级组织挂职,帮助调整产业结构,落实增收致富措施。农村工作指导员、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和挂职干部,共落实帮扶项目资金5000多万元,培育提升党员示范户2900多户,使80%以上的农民党员户有了稳定的增收项目和门路。今年,县委、政府组织74个县直部门投资建设2000栋移动蔬菜大棚,2200多名干部职工停止办公两周,帮助群众搭建移动蔬菜大棚,使全县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6万亩,预计全县设施农业提供产值1.5亿元,可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300元以上。
(三)建立健全走访慰问、服务咨询、落实待遇“三个”关怀机制。着力健全和完善上级党组织关心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关心党员的党内关怀机制,坚持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关怀和服务多措并举,切实从思想、生活、工作等方面关怀和爱护党员,真心实意地帮助党员排忧解难,不断激发党员干部的政治热情和工作热情。
1、走访慰问。各级党组织都普遍建立了“五必访”定期走访慰问制度,即生活困难党员必访,建国前老党员必访,党员生病住院必访,党员家庭受灾或发生意外时必访,流动党员外出返乡时必访,较为准确地掌握了党员的思想动态和真实需求。在每年春节、“七一”期间或遭受自然灾害时,各级党组织都及时开展集中慰问活动。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深入村组农户,对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进行慰问。2007年组织慰问任职20年以上、25年以下的村党支部书记。今年春节期间,全县28名县级领导、300多名县直部门和乡镇班子成员参加了慰问活动,先后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和流动党员1578名,发放慰问金33.2万元,及时把636户生活困难党员户纳入社会低保。通过走访慰问活动,让广大困难党员体会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孟塬乡党委建立党员去世慰问吊唁制度,凡党员去世后,都由乡党委班子成员带队,送去吊唁挽联和300元的慰问金,增强了党组织的亲和力。
2、服务咨询。注重加强基础阵地建设,近五年来多方筹资资金2000多万元,新建和改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36个,有效改善了党员活动、农民培训、便民服务的条件环境。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利用乡镇党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召开党员电教工作现场会,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电教科技周活动,举办科学种养、菌草栽培、电焊维修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使全县90%以上的农民党员熟练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提高了致富本领,树立了发展信心。健全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推行机关党建“三制”即党员目标管制、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为民服务承诺制,建立社区党员服务站,构建起上级党组织为基层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
为党员服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都为群众服务的体系,把党内关怀的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高度重视做好外出务工党员的服务管理,指导各乡村党组织每两个月深入务工党员家中走访一次,帮助照顾在家的孩子和老人,尽力多办实事、多解难题,让外出务工的放心,留在家里的安心。
3、落实待遇。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建立村干部社会保障制度,推行绩效挂钩的村干部职务补贴制度。村干部任职职务补贴实行“基础补贴+绩效补贴”,其中基础补贴的平均数与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持平,绩效补贴额的平均数不低于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2005年以前,全县村干部报酬1000元,2006年增加为2000元,2007年达到2500元,今年又提高到3000元以上,并为全县469名现任村干部办理了养老保险,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自主创业、带领群众创业的内在动力。积极推行“阳光村务”制度,各乡镇每周确定一天时间,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和村“两委”成员到村上集中办公,公开党务和村务,民主议政,解答问题,服务群众。确定和实施项目注重听取各级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做到重大事情党内先知道、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重大问题决定党内先讨论、重大决策实施党内先发动,发挥了党员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党员的政治热情,营造了民主和谐的氛围。
二、存在问题
通过深入调研和回顾总结,我们在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仍需要认真研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一)思想认识还不够深。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重视不够,责任意识不够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没有很好地调动起来。主要原因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强调党员“应尽的义务”,维护和保障党员“应有的权利”意识还不够强。个别党员干部对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这是党组织考虑的事情,自己不去多想,也不愿主动与困难党员结对交流、帮扶。在问卷调查中,回答“不愿主动与困难党员结对帮扶”的有130人,占被调查对象的41.7%。部分困难党员“等、靠、要”的思想还比较严重,缺乏依靠自身努力增收致富的信心。一部分有劳动能力的困难党员“眼高手低”,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问卷调查中,困难党员在选择“需要物质帮扶还是精神帮扶”时,有37.2%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了前者。
(二)投入力度还不够大。彭阳县属国家级贫困县,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虽然对农村困难党员帮扶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激励关怀帮扶的覆盖面不够大,途径偏少,帮扶项目和资金还远远不能满足党员群众的需求。同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还不够,在工作对象上,关注部分困难党员,忽视了一些党员,缺乏全面性;在工作内容上,往往重生活帮扶,轻政治激励和思想上的关怀,缺乏系统性;在工作方法上,往往重春节、“七一”等季节性的给钱给物,轻常态化的帮扶,缺乏长效的制度和机制。
(三)运行效果还不够好。去年以来,各级党组织建立了困难党员登记台帐,但由于没有很好地对党员困难的具体原因和表现进行分类建档,在确定困难党员
帮扶对象当中,仍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从调研的情况看,全县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党员队伍的“双带”能力仍比较弱。少部分贫困党员存有懒惰习性和依赖思想,习惯或满足于送钱送物等应急性、“输血”式的救济方法,致使越帮越靠、越靠越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