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注孤寡老人活动方案
盛世年华社区实施“爱心行动”开展关爱空巢
老人志愿服务的方案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根据市文明办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决定在全辖区开展以‚实施‘爱心行动’,关爱空巢老人‛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叫响‚爱心行动‛品牌,在全社会形成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关注社会养老事业、改善空巢老人生活质量,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盼、老有所乐;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推动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和融洽人际关系,努力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推进我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
二、活动内容
(一)关爱对象
空巢老人主要是指丧偶、无子女或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独自在家居住的老年人以及相依为伴的老年夫妻;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和抚养人(包括法定赡养人和抚养人无赡养能力或抚养能力的)、无生活来源等‚三无‛老人。这次关爱行动的重点对象主要是高龄空巢老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
(二)关爱主体
以辖区范围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党员干部职工为重点,面向社会广泛招募关爱空巢老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特别是招募身体健康的低龄老年人。
(三)关爱内容
1.生活照料。组织邻里低龄老年志愿者,经常到高龄空巢老人家敲门问候,了解老人需求,提供帮助做饭、打扫卫生、帮助购物、陪同就医等志愿服务;组织社区志愿者对生活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空巢老人,除提供必要生活照料志愿服务外,积极开展政策咨询、倡导慈善援助和社会捐助等志愿服务,努力改善空巢老人生活条件;每逢重大节日,组织青年志愿者到老人家里探望,陪老人过节,让空巢老人享受儿女般的亲情。
2.心理抚慰。组织招募一批具有心理学知识的志愿者特别是科研教学单位的老年志愿者等,不定期的为精神寂寞和有心理疾患的空巢老人开展精神关怀服务,经常陪老人聊天交流,给老人讲故事、读书读报,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空巢老人解开心结,快乐生活。
3.应急救助。依托家政公司、社区居委会,成立应急救助志愿分队,强化应急知识培训,设立24小时应急电话,在老人急病、急需时提供应急救助服务;开展应急知识讲座,宣传防灾避险、疏散安置、急救技能等应急处置知识,为老人提供抢险救援、设施抢修等应急救助服务。
4.健康保健。为社区空巢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包括健康情况、生活习惯、体检情况等),依托医疗机构招募一批医务人员或退休医师,开展健康讲座、保健咨询、义诊等志愿服务;依托社区医务室每半月一次电话或登门问讯老人的健康情况,每季度为老人查体一次,为老人提供成本价格的医疗服务。
5.法律援助。依托司法机关招募一批法律工作者或退休司法干部,通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提高老人的法律意识;积极开展司法援助,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使涉老纠纷得到依法调处和解决。
6.文体健身。利用社区文化活动室、老年人活动室等平台,集中有文体特长的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适宜老年人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关爱形式
关爱空巢老人志愿帮扶,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以‚多对一‛帮扶关爱为主,鼓励有能力的志愿者开展与空巢老人‚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关爱空巢老人志愿帮扶实行‚五个一‛的服务机制。一个主体: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组织、监督对所在社区、的空巢老人开展服务活动;一个团体:整合邻里低龄老年志愿者、社会青年志愿者、社区的力量,组成一个志愿服务团体;一个机构:为空巢老人安排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其结对,提供医疗服务;一本服务卡:为每位接受服务的老人发放一本《居家养老服务卡》,记载老人的基本情况和志愿服务情况;一个满意:经常就志愿服务工作请结对的老人提出意见,对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改进和提高。
三、活动步骤
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是我区实施‚爱心行动‛的重要内容,是创建文明城市,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举措。要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任务抓紧抓好,并长期坚持下去。今年是活动启动的第一年,工作步骤如下:
1、前期准备阶段(1月下旬)
深入摸清当地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对空巢老人情况建档立卡。按照自愿结对的原则,为每一位空巢老人至少配一名志愿者。要尽快建立完善志愿服务组织、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注册和管理系统,建立以区志愿者协会为枢纽,以社区、服务中心为连接,以社区志愿者服务站为终端,以服务队为骨干的志愿者助老服务网络体系。定期集中开展志愿者注册活动,使有志于助老服务的热心人士通过书面注册等形式注册成为志愿者。建立完善志愿者培训体系,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将招募的志愿者进行分级分类,采取集中培训与专项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培训志愿者。
2、启动实施阶段(2月上旬——11月下旬)
社区突出重点,科学谋划,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本着就近、就熟原则,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根据空巢老人需求,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形式,让志愿者与空巢老人结成定向帮扶对子,制定并落实服务规范,提供各种志愿服务。
3、总结深化阶段(12月)
总结实施‚爱心行动‛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工作情况,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健全和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健康发展,打造好全区‚爱心行动‛品牌。
四、活动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是今年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组织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力抓手,是我区打造‚爱心行动‛品牌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确保活动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为了使志愿者的无偿奉献得到全社会广泛尊重,保持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根据志愿服务规范的内容和服务质量的监督考评办法,制定志愿者激励表彰办法,突出精神鼓励。通过激励表彰机制,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传递志愿爱心、营造志愿氛围,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吸引和鼓励更多的人投身志愿服务事业。
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建立区文明办牵头,团委、妇联、工会、民政、老龄办等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爱心行动‛顺利开展,推动‚爱心行动‛持续健康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在做好志愿帮扶工作的基础上,要注重工作档案资料的规范化管理,详细记录空巢老人帮扶工作的全过程,包括老人档案、工作方案、工作措施、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等。同时,要做好‚关爱活动‛情况及典型经验总结的上报工作,推动志愿帮扶活动顺利开展。
三是要积极响应‚实施‘爱心行动’关爱空巢老人‛的号召,主动到文明牵手共建搞好对接,摸清空巢老人情况,明确结对人员,明确结对帮扶措施,明确考核办法,明确奖励措施,力争使文明牵手共建的所有空巢老人都得到帮扶,在全社会带头树立‚实施‘爱心行动’关爱空巢老人‛的文明风尚。
四是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设的专题、专栏以及时跟踪报道我社区区‚实施‘爱心行动’关爱空巢老人‛进展情况,大力宣传优秀志愿者组织和个人,普及志愿理念,弘扬精神,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盛世年华社区居委会 2011年8月7日
第二篇:关注孤寡老人活动方案
盛世年华社区实施“爱心行动”开展关爱空巢
老人志愿服务的方案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根据市文明办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决定在全辖区开展以‚实施‘爱心行动’,关爱空巢老人‛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叫响‚爱心行动‛品牌,在全社会形成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关注社会养老事业、改善空巢老人生活质量,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盼、老有所乐;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推动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和融洽人际关系,努力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推进我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
二、活动内容
(一)关爱对象
空巢老人主要是指丧偶、无子女或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独自在家居住的老年人以及相依为伴的老年夫妻;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和抚养人(包括法定赡养人和抚养人无赡养能力或抚养能力的)、无生活来源等‚三无‛老人。这次关爱行动的重点对象主
要是高龄空巢老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
(二)关爱主体
以辖区范围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党员干部职工为重点,面向社会广泛招募关爱空巢老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特别是招募身体健康的低龄老年人。
(三)关爱内容
1.生活照料。组织邻里低龄老年志愿者,经常到高龄空巢老人家敲门问候,了解老人需求,提供帮助做饭、打扫卫生、帮助购物、陪同就医等志愿服务;组织社区志愿者对生活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空巢老人,除提供必要生活照料志愿服务外,积极开展政策咨询、倡导慈善援助和社会捐助等志愿服务,努力改善空巢老人生活条件;每逢重大节日,组织青年志愿者到老人家里探望,陪老人过节,让空巢老人享受儿女般的亲情。
2.心理抚慰。组织招募一批具有心理学知识的志愿者特别是科研教学单位的老年志愿者等,不定期的为精神寂寞和有心理疾患的空巢老人开展精神关怀服务,经常陪老人聊天交流,给老人讲故事、读书读报,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空巢老人解开心结,快乐生活。
3.应急救助。依托家政公司、社区居委会,成立应急救助志愿分队,强化应急知识培训,设立24小时应急电话,在老人急病、急需时提供应急救助服务;开展应急知识讲座,宣传防灾避险、疏散安置、急救技能等应急处置知识,为老人提供抢险救援、设施抢修等应急救助服务。
4.健康保健。为社区空巢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包括健康情况、生活习惯、体检情况等),依托医疗机构招募一批医务人员或退休医师,开展健康讲座、保健咨询、义诊等志愿服务;依托社区医务室每半月一次电话或登门问讯老人的健康情况,每季度为老人查体一次,为老人提供成本价格的医疗服务。
5.法律援助。依托司法机关招募一批法律工作者或退休司法干部,通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提高老人的法律意识;积极开展司法援助,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使涉老纠纷得到依法调处和解决。
6.文体健身。利用社区文化活动室、老年人活动室等平台,集中有文体特长的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适宜老年人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关爱形式
关爱空巢老人志愿帮扶,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以‚多对一‛帮扶关爱为主,鼓励有能力的志愿者开展与空巢老人‚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关爱空巢老人志愿帮扶实行‚五个一‛的服务机制。一个主体: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组织、监督对所在社区、的空巢老人开展服务活动;一个团体:整合邻里低龄老年志愿者、社会青年志愿者、社区的力量,组成一个志愿服务团体;一个机构:为空巢老人安排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其结对,提供医疗服务;一本服务卡:为每位接受服务的老人发放一本《居家养老
服务卡》,记载老人的基本情况和志愿服务情况;一个满意:经常就志愿服务工作请结对的老人提出意见,对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改进和提高。
三、活动步骤
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是我区实施‚爱心行动‛的重要内容,是创建文明城市,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举措。要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任务抓紧抓好,并长期坚持下去。今年是活动启动的第一年,工作步骤如下:
1、前期准备阶段(1月下旬)
深入摸清当地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对空巢老人情况建档立卡。按照自愿结对的原则,为每一位空巢老人至少配一名志愿者。要尽快建立完善志愿服务组织、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注册和管理系统,建立以区志愿者协会为枢纽,以社区、服务中心为连接,以社区志愿者服务站为终端,以服务队为骨干的志愿者助老服务网络体系。定期集中开展志愿者注册活动,使有志于助老服务的热心人士通过书面注册等形式注册成为志愿者。建立完善志愿者培训体系,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将招募的志愿者进行分级分类,采取集中培训与专项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培训志愿者。
2、启动实施阶段(2月上旬——11月下旬)
社区突出重点,科学谋划,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本着就近、就熟原则,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根据空巢老人需求,采
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形式,让志愿者与空巢老人结成定向帮扶对子,制定并落实服务规范,提供各种志愿服务。
3、总结深化阶段(12月)
总结实施‚爱心行动‛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工作情况,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健全和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健康发展,打造好全区‚爱心行动‛品牌。
四、活动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是今年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组织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力抓手,是我区打造‚爱心行动‛品牌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确保活动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为了使志愿者的无偿奉献得到全社会广泛尊重,保持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根据志愿服务规范的内容和服务质量的监督考评办法,制定志愿者激励表彰办法,突出精神鼓励。通过激励表彰机制,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传递志愿爱心、营造志愿氛围,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吸引和鼓励更多的人投身志愿服务事业。
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建立区文明办牵头,团委、妇联、工会、民政、老龄办等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爱心行动‛顺利开展,推动‚爱心行动‛持续健康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在做好志愿帮扶工作的基础上,要注重工作档案资料的规范化管理,详细记录空巢老人帮扶工作的全过程,包括
老人档案、工作方案、工作措施、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等。同时,要做好‚关爱活动‛情况及典型经验总结的上报工作,推动志愿帮扶活动顺利开展。
三是要积极响应‚实施‘爱心行动’关爱空巢老人‛的号召,主动到文明牵手共建搞好对接,摸清空巢老人情况,明确结对人员,明确结对帮扶措施,明确考核办法,明确奖励措施,力争使文明牵手共建的所有空巢老人都得到帮扶,在全社会带头树立‚实施‘爱心行动’关爱空巢老人‛的文明风尚。
四是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设的专题、专栏以及时跟踪报道我社区区‚实施‘爱心行动’关爱空巢老人‛进展情况,大力宣传优秀志愿者组织和个人,普及志愿理念,弘扬精神,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盛世年华社区居委会
2011年8月7日
第三篇:关注孤寡老人从我做起
关注孤寡老人从我做起
暑期“三下乡”开始了,我很荣幸,随着我们力学学院的社会实践团队一起开始了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生活。今天下午,我们来到了岢岚敬老院,给老人送温暖。
岢岚敬老院不大,面积约900平方米,住着20多户老人。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有序的分成四个小组,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我们一边和老人聊天,一边帮老人打扫卫生,还给老人买来了水果,在这炎炎夏日给老人们送来一丝清凉。老人们很热情,也很愿意和我们一起唠嗑,从老人那合不拢嘴上可以看出,老人是真的很开心,似乎好久都没有这样开心,以至于老人眼睛略显得潮红湿润。老人邀我们坐在她的床头,给我们讲述自己的故事,我们认真聆听着,期间一位老人激动地说:“你们这些学生要是常来陪陪我们,我们就知足了。”听完,我的眼睛湿润了,但我强忍着,没让眼泪流出来,从这句话中,我听到了老人心中的那份孤独,同时感到一种无力感,面对老人的辛酸,我却不知所措,只好转移话题,聊一些能使老人开心的话题。
之后,我们把老人们请到岢岚敬老院的院子里,为老人们表演了我们力学学院志愿者们准备的节目,唱歌、朗诵、魔术、书法表演、吉他弹唱等等一系列的节目使老人们感受到了青春的气息,老人们多是些孤寡老人,多数老人都有一些病症,有些耳朵,眼睛不好使,有的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还有一位老人腿脚不方便,一直卧榻在床上······但从老人那笑呵呵的脸颊上,我们终于感到了一丝的欣慰。在合唱中,我们每位志愿者与老人握手拥抱,我感受到老人那粗糙厚重的手中的那份温暖,和那久久不愿松开的胸怀,以及那种似乎把我们当成自己儿子的眼神,我们的内心又一次受到强烈的冲击。或许我还不明白,为什么老人的眼神会是那种充满着父母般的慈祥,但我一直思考者,我想找出答案。在与老人们的接触中,我们了解到老人们多为孤寡老人,而且多患有病症。他们虽然生活在一起,无忧衣食,可是在内心里却一直是孤独的,他们很希望我们这些学生多多去看看他们,带给他们关心,带给他们生活的乐趣。关注孤寡老人,不仅仅是志愿者的义务,更是社会的责任。我们志愿者团队给老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快乐,更多的是一种希望,那是对生活的希望,他们看到了社会上还有一群人关心着他们,而这群人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般,他们渴望自己的“儿子”们能多多的抽空来看看他们,这不仅仅是给老人一个幸福的晚年,更是温暖了一颗颗老人的心。或许这就是我要找的答案。
有些人,你会永远无法不铭记;有些事,你会为之无言感动;有些物,你会无法为之释怀。老人们慈母般的而又深邃的眼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我现在才明白了党和国家提倡“三下乡”活动,只有亲自经历过,感动过,才能真正明白一点真谛。关注孤寡老人不仅仅是社会的事,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相当于一盏灯,灯亮一些,黑暗就少一些。关注孤寡老人,从我做起。
第四篇:关注孤寡老人新闻稿
关注孤寡老人,喜送温暖新春新闻稿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认真弘扬宣传党的十八精神,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生走基层、看变化、观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2月2日-8日,江南大学药学院制药1103班邵敏在家乡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郑旺镇郑旺新村对孤寡老人进行了为期7天的走访,开展了关注孤寡了老人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此次调查活动主要采取了面对面交流的调查方式。共访问孤寡老人接近20人,重点走访了彭奶奶家,帮助彭奶奶打扫庭院,洗刷碗筷,为老人洗头发,陪老人去卫生所测量血压等,让彭奶奶迎来了一个舒适快乐的新年。
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孤寡老人内心愁苦,不快乐,他们大都失去了自己的另一半,虽有儿女,但儿女们忙于自己的生活事业,满足了老人们物质生活却严重缺乏对老人精神生活关注。致使老人们内心压抑郁闷,缺少幸福感。
此次活动在锻炼我与人沟通能力基础上更让我学会了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体现了中华民族恒久不变的美德。关注孤寡老人,勿忘华夏之本!
江南大学药学院关注孤寡老人志愿服务个人分队2012.2.8
第五篇:关注弱势群体 关心孤寡老人
关注弱势群体 关心孤寡老人
湛江市社会福利院成立於1957年,迄今已有45年的历史。1983年又成立了儿童福利院。座落在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湛江寸金桥边。全院占地面积7740m2,建筑面积12699 m2。现有床位350张,有工作人员130多人。主要收养孤儿、弃婴(儿)及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社会各届人士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多次扩建改造,现院内有功能齐全的老人康复楼、儿童综合大楼。我们怀着关心关怀来到湛江市福利院进行慰问。
孤寡老人作为特殊的群体,一直被人们视为弱势群体。他们是社会无依无靠需要别人帮主的人。老人们年轻的时候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发挥社会的力量回报老人的贡献。那么什么事弱势群体呢?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s。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在社会学、政治学、社会政策研究等领域中,它是一个核心概念。社会学关于社会问题的研究、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的发展和普及,可以说是推动弱势群体概念成为社会科学主流话语之一的重要因素。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从而使得弱势群体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弱势群体在整体上具有以下5个重要特征:(1)弱势群体的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学术界一般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沦为弱势群体,有着明显的生理原因,如年龄、疾病等;后者则基本上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如下岗、失业、受排斥等。从我国弱势群体的整体情况看,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主要是由于社会原因导致其陷于弱势地位的,因此,应当侧重从社会支持的角度考虑问题;(2)现有弱势群体中的很多人是在原体制下做出贡献的人。特别是一些早年退休者和国有集体企业的失业、下岗职工,社会应当考虑对其实施补偿;(3)目前弱势群体是在社会分化加剧的情况下出现的,很多人有较强的相对剥夺感。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是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很不均衡,我国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平均主义盛行的社会转变为一个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社会,基于经济分化的社会分化也越来越大,一些人的相对社会地位下降了,引发了比较严重的相对剥夺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4)目前的全球化进程有可能对国内弱势群体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并且有可能使弱势群体的规模继续扩大。在全球化进程中,那些接近资本、接近权力或者受过良好教育的强势群体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而普通的劳动者不仅获利机会少,而且可能降低福利,成为全球化成本的承担者。在我们关注国内弱势群体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全球化这一背景;(5)目前我们对于弱势群体的支持还很有限,难以有效地改变其弱势地位。前文已述,党和政府一直重视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但是,由于我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不高,发展经济的压力还很大,导致实际工作中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支持还不是很有力,相关制度建设滞后,保障措施跟不上。
弱势群体的具体构成大体上说,弱势群体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失业者、贫困者、下岗职工、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非正规就业者以及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当然,这里只是简单地列举,各个群体之间实际上存在交叉。我们认为,有必要确定优先支持的若干原则:(1)对于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2)对于不能享受任何社会保障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3)对于失去劳动能力以及虽有劳动能力,但因缺乏就业机会而长期无法就业或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明显弱势的人群应当给予
优先支持;(3)对于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应当给予优先支持。明确了优先支持对象,才能有效地开展社会支持工作。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只能逐步地创造消灭弱势群体的条件。
对于支持弱势群体而言,从需求的简单分类看,有衣食需求、住房需求、教育需求、医疗需求、就业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社会参与需求,等等;从需求的性质看,有生存需求、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之分。根据我们的研究,保护和支持弱势群体,应当优先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特别是其基本的衣、食、住需求。在此需求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应当注意保障其就业需求、医疗需求,然后逐步保障其他需求,促进弱势群体的全面发展,最终改变其弱势地位。
对于做好弱势群体工作,其基本原则是:关心、支持、自助、增权。
所谓关心,就是全社会都应当关心弱势群体。关心弱势群体不只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社会强势群体的责任。只有高度关心弱势群体,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地走向更加公正。一个真正公正的社会是所有人都受益的社会。在这种意义上,关心弱势群体也就是关心强者自身。
关心弱势群体意味着要平等地对待弱势群体,要注意倾听弱势群体的声音,而不能怀着救世主的心态,居高临下地怜悯弱势群体,更不能片面宣传、强化强势群体的价值观,并把这种价值观强加给弱势群体。如果这样的话,是难以真正改变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的。所谓支持,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社会政策,为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制度性支持。一个社会要保证良性运行,就必须有适当的社会政策,有必要的制度安排,满足弱势群体的客观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就更有理由和义务不断调整和完善社会政策,为弱势群体提供制度性保障。
必须指出的是,目前我们保障弱势群体的工作做得还不够,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不能有效覆盖全体社会成员,公民的很多社会权利还没有得到普遍有效的保障,支撑社会政策的社会基础(比如社区及其他民间组织)还很薄弱,一些弱势群体还缺乏制度性的社会支持。因此,弱势群体支持的制度化急需加快、加强和落实。
所谓自助,就是使弱势群体走向自立、自尊、自强。必要的社会支持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最终摆脱弱势地位还是要靠弱者自身的努力,外部支持的重要作用在于增强弱者改变其弱势地位的能力。俗语云,“惟自助者天助之”,完全依赖外部支持,是无法彻底改变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弱势地位的。
作为一门学问的社会工作,其核心观念就是“助人自助”,社会工作者试图运用各种技巧激发救助对象的自助潜能。我们的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应当遵循这个出发点,侧重培育、动员和增强弱者的自助能力。
所谓增权,实际上可以看作弱势群体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呼吁,应当尊重和保障弱势群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特别是要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保障弱势群体的参与权利,尤其是保障其参与与其有关的各项决策的权利,使其能够表达和维护自身的权益。如果弱势群体被排斥在社会进程之外,不能参与相关决策的进程,他们的声音就无法表达,更谈不上有效维护其权益。
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保障弱势群体对于有关立法的参与权,而且要增强弱势群体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为此,我们不仅要加大法律宣传的力度,使更多的弱势群体增进对于法律的了解,而且还要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确保弱者也能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