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
6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
6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篇1
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校友、同志们、同学们:
在这美好的金秋九月,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迎来了60华诞。欢乐的石化大学校园展开热情的臂膀,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宾朋和校友,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首先,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光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嘉宾、校友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海内外所有的石化大学人致以节日的祝贺!
六十载岁月如歌,春华秋实。六十年前,为了恢复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国民经济,培养我国急需的石油工业人才,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的亲自关怀下,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前身“大连石油工业学校”于1950年11月1日在大连诞生,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1953年中央燃料工业部根据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的发展石油工业的方针和任务,将学校北迁抚顺办学,更名为“抚顺石油学校”。1958年扩建为“抚顺石油学院”,其间几经变迁,先后隶属石油工业部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xx年2月学校划归辽宁省人民政府领导,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xx年10月原国家重点中专、有着51年办学历史的“抚顺煤炭工业学校”整体并入,开设高职教育,为我校壮大了实力。xx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60年来,从风华正茂的大连石油工业学校,到历经风雨的抚顺石油学院,再到展翅腾飞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我们与国家能源工业同发展,与时代社会共进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见证了新中国能源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轨迹,是中国石油、煤炭教育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
六十载英才济济,桃李芬芳。学校六十年的办学成就铭记着广大校友的功勋。从渤海之滨到沙漠边陲,从松辽平原到南海边疆,从中亚中东到南美非洲,到处都有石化大学人的身影。8万多名校友活跃在石油石化和煤炭等各行各业,他们当中不少人,包括在座的许多校友,已经成为勤政为民的政界领导,叱咤风云的企业精英,甘为人梯的学界名师,成就显赫的科技专家,驰骋市场的创业英才,以自己的突出贡献响誉世人。还有更多的校友,他们在石油石化、煤炭等各条战线上默默无闻、艰苦创业、永不服输、发奋图强,展示了扎实的基础、充足的后劲、全面的素质、卓越的才华,创造出了骄人的业绩,赢得了各方的认同和社会的赞誉。校友们,无论你们身在何处,位居何职,都是母校的学子;无论你们成就大小,贡献多少,都是母校的荣耀。母校为你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母校衷心地祝福你们!六十载薪火传承,呕心沥血。一代又一代石化大学人为了国家繁荣、民族昌盛、社会进步、能源发展,以默默耕耘、朴实无华的高尚品格,与学校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把一生最美好的年华留在这片热土上,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他们不仅传道授业,教书育人,而且致力科研,创新科技,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成功办学之路,为石油石化和煤炭等行业创造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石化大学不断前进的道路上,活跃着广大教职工追求探索的身影,留下了他们敬业奉献的足迹,记载着他们永不磨灭的功勋。响誉省内外高教战线的师德楷模路永洁,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回首一路风雨,我们永远铭记为石化大学的事业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先贤和前辈,永远不会忘记甘苦备尝、矢志不渝的离退休老同志,永远不会忘记立足岗位、奋力拼搏的全体教职工,我们向所有为学校建设和发展付出艰辛劳动的同志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石化大学的历史上永远铭刻着你们不朽的丰碑!
六十载励精图治,铸就辉煌。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石化大学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建校初的二三百亩地、三四个专业、四五百名学生,发展到今天占地1906亩,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办学规模23000余人,拥有2个联合培养博士点、26个硕士点、11个工程硕士领域和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9个本科专业、26个高职专业和包括民办教育、成人教育、民族教育、国际教育在内的多层次教育体系,成为以石油石化为特色,工、理、经、管、文、法、教等七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始终把面向行业、立足地方的“顶天立地”战略作为长期发展战略,紧跟石油石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积极调整学科布局,建成了化学工程与技术和石油天然气工程两个辽宁省高水平一级重点学科;建成了13个覆盖石油石化主要领域的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建成了4个省级石油石化科技创新团队;建成了辽宁省雷锋研究会、辽宁省维护社会稳定学会两个省级研究会。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揽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550余项,获国家和省市科技成果奖46项,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全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xx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xx年4月学校作为全
国唯一一所高校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的光荣称号。学校大力实施外向战略,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10多个国家的20多个学术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今年3月学校成功实现了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集团公司四方共建我校,为我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供了新的平台。更为宝贵的是,学校形成了雷锋“五个一”精神的育人特色,形成了“团结、求实、严谨、创新”的优良校风和“问学穿石、修身诚化”的校训,成为推动学校发展永不枯竭的动力,将永远激励着所有的石化大学人以事业为重,以奉献为荣,开拓进取,不懈追求。学校取得今天的发展和成就,承载着教育部、辽宁省等主管部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XX市政府和社会各界,以及广大校友的关心、支持和厚望。在这一庄严神圣的时刻,我们向长期关注和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们,向所有对母校赤子情深、关爱备至的校友们,表示最真诚的谢意!
六十载甲子轮回,继往开来。今天,石化大学又站在新的起点,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我们有幸处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校谋求更大更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回顾历史,我们深感欣慰和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更是信心满怀。我们将继续秉承先人的优良传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辽宁省与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四方共建我校为契机,以服务石油石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和外向战略,深化体制改革,搭建创新平台,汇聚学术团队,构筑学科高地,放大优势特色,精心打造石油石化高水平的产学研人才培养、应用基础研究和高层次学术交流的基地,力争用五至十年时间,将我校建设成为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省内一流,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行业特色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石油石化、煤炭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祝大家事业顺达,阖家欢乐,万事如意!6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篇2
光阴荏苒,物换星移。六十年沧桑巨变,六十年春华秋实。长春工业大学,伴随着共和国建设发展的步伐,风雨兼程,书写了一部开拓与奋斗、梦想与辉煌的历史篇章。
六十年,艰苦创业,历经沧桑。1952 年4 月,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急需人才之际,伴随着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筹建,长春工业大学的前身--长春汽车工业学校应运而生,作为国家培养汽车工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学校经过6 年的建设和发展,于1958 年升格定名为长春工业专科学校;1961年与长春理工学院和长春无线电工业学校合并,更名为吉林理工学院,成为本科高校;1962 年与吉林矿冶学院合并,定名为吉林工学院;1970 年受文革影响,学校并入原吉林工业大学;1978 年经国务院批准,吉林工学院恢复重建,学校白手起家、二次创业,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实现了长足的发展。1983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2年成为吉林省政府确定的省属三所重点高校之一;20xx年长春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和吉林省工业设计学校并入,拓展了办学空间;20xx年更名为长春工业大学;20xx 年在国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xx年成为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xx年北湖新校区开工建设,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六十年的风雨历程,既承载着筚路蓝缕的艰辛、动荡撤并的伤痛,更饱含着复校重建的硕果和健康发展的辉煌。
六十年,辛勤耕耘,硕果满堂。60 年来,学校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由一所单科性工科院校,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经、法、教育、艺术八大学科协调发展,集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于一体的省属重点大学。目前,学校建有南湖、北湖、林园三个校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 万8千余名,教职员工1900余名,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高职生和继续教育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学校设有18 个学院和两教研部,现有8 个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7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了68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 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51 个本科专业,6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 个省级特色专业。学校创建了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吉林省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创新中心为代表的13 个省部级科研机构,6 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长春工业大学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良传统,积淀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学校凝炼出了“爱国敬业、求实创新”的校训,培育了“自强不息、志在一流”的精神,“艰苦奋斗、严谨求实”的校风和“爱岗敬业、启智育人”的教风与“崇真尚理、勤学笃行”的学风,树立了“和谐进
取、事业养生”的工作理念,营造了良好的办学环境和育人氛围。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三实、三结合”的办学特色,即在服务吉林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面向“实际”、科研工作讲求“实用”、社会服务注重“实效”;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过程中,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为重点,一、二、三课堂相结合,以德育为首位,人格养成与智力发展相结合。
这些由一代代长春工大人创造和积淀的办学精神和优良传统,是师生员工的精神财富,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
六十年,兴学育人,桃李芬芳。学校坚持“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两服务”办学宗旨,注重更新教育理念,坚持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培养质量。学校在教学中强调和践行“四个更重要”的原则,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强制学生学习更重要,重在提高学学习的内动力;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需要教;养成学生科学精神比传播科学更重要,努力培养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学术品格;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学习重在“习”,知识重在“识”,文化重在“化”。背会不算会,体会与做会才算会。
基于这样的人才培养理念,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在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各类全国性竞赛中屡创佳绩,居吉林省属高校前列。20xx年在全国“挑战杯”竞赛432 所参赛高校中以总分第12位的好成绩,捧得竞赛“优胜杯”,创历届吉林省内参赛高校最好成绩,大学生实践活动连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的表彰。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学校的招生、就业情况连年看好,招生录取平均分接近重点高校分数线,毕业生就业率稳居同类高校前列,20xx年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成为20xx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50 所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建校六十年来,学校共向社会输送了13 万名毕业生,并且大多数工作在吉林省经济建设第一线。在中国一汽集团、长春轨道客车公司、吉化公司、通化钢铁集团等省内大型企业都有我校大批毕业生,此外还有更多的毕业生工作在地方企业,其中大多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了省市县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岗位,同时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家和自主创业人才。这些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基本功扎实等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广大校友的斐然业绩,折射了学校六十年的辉煌历程,彰显了学校六十年的办学成就。亲爱的校友们,母校为你们的成功而荣耀和自豪!你们对母校和老师最大的回报莫过于自己的成长进步和事业上的成就,它是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超越物质和金钱的回报,母校感谢你们的这种回报!
六十年,继往开来,乘势而上。进入21 世纪,长春工业大学在新世纪的曙光中昂首阔步,扬帆远航。十余年来,在百舸争流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大潮中,学校紧紧抓住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方略,开拓创新,争先进位,走上了快速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
一是学科建设实现突破。20xx年学校成为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实现了我校几代人的夙愿,目前已顺利通过省学位办组织的中期检查。XX 年在“十一五”省重点学科验收中九个省重点学科全都以“优秀”通过。
二是教学工作常抓不懈。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不仅评为优秀等级,而且专家组认定我校是“硬件做到、软件做强,功夫下在了教学改革、教学建设和教学管理上”,应教育部之邀两次在全国会议上介绍经验。20xx年质量工程建设开展以来,学校组织全校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梳理、申报课题,先后两期确立316 项教学改革课题,这两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大力度促进了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
三是科技研发硕果累累。学校的科研坚持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服务的方向,紧密结合吉林省支柱产业需求,产学研合作密切,科技研发与服务遍布全省各支柱产业和各地区。在省内汽车、化工、客车、油田、冶金、农产品深加工、新材料、制造业信息化和工业节能九大领域,都有一大批研究成果实现了转化,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在近三年吉林省实施的十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十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双十工程”中,我校获得了4 项,在省属高校名列前茅。在多年的校企合作中,学校赢得了企业的深度信任和真诚友情,在20xx年学校申报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时,一汽集团、吉化公司、长客集团、吉林油田、通钢集团、大成集团、吉林化纤集团、吉林铁合金公司、一汽大众九大企业致信省学位办,支
持我校成为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我们对关键时刻九大企业的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永存感激,永不忘怀!
四是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学校坚持外引与内培相结合,岗位提高与学术培养相结合,学术提高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针,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规模稳步增长,整体层次大为提升。学校坚持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倡导和体现了“三爱、五互动”:“三爱”即爱学生,一见到学生就动情;爱岗位,一走上讲台就热情;爱专业,一研究专业就痴情。“五互动”即教学与教研互动,实施自觉的教育;教学与科研互动,实施有体会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互动,实施能讲背景的教育;教师与学生互动,实施教学相长的教育;教师与教师互动,实施团队作用的教育。
五是基本建设成就显著。占地80 万平方米的北湖校区建设,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学校发展的办学空间狭小的问题,北湖校区宏伟壮观的幢幢高楼已经拔地而起,一期工程即将竣工,4000 多名20xx级新生即将在北湖新校区开始大学生活。
六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斐然。遵循“以生为本、德育为先、尊重个性、全面发展”的工作理念,认真履行“思想引领、行为规范、成长服务”的三大职能,作为唯一省属高校表吉林省参加教育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预评估,取得优异成绩。学校连续两次获得“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荣誉称号;20xx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xx 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xx年学校党委荣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七是文化建设深入发展。学校着眼于进一步提升办学软实力、优化文化育人环境,以“文化年”活动为载体,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的塑造,进一步强化特色、提升品位,逐步形成顺应时代发展、具有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的大学文化体系,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多次受到教育部表彰。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几年学校改革创新成效显著,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国际国内的综合评价和关键办学指标有明显进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云帆济沧海”。长春工业
大学一定会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为国家和吉林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回眸历史,饮水思源,长春工业大学走过的六十年,是几代人前赴后继、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六十年,是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风雨并肩、荣辱与共的六十年。我们不会忘记,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吉林省委、省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兄弟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我们也不会忘记,一代代前辈先贤无私无悔的辛劳奉献为我们的事业所奠定的坚实基础,广大海内外校友切身实践,以自己的辉煌业绩和喜人成就所彰显的学校的亮丽品牌。
春晖寸草,恩承荫庇。在这个庄严的时刻,让我们满怀感激之情,向六十年来为学校事业奋斗不息的前辈们致以最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帮助、支持学校办学事业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兄弟院校和广大校友送上我们最为诚挚的感谢!
抒甲子情怀,谋百年大业。庆祝建校60 华诞是学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契机;也是开拓进取,再创辉煌的新起点。我们要牢记肩负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弘扬学校六十年来积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方略,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提高质量,更加注重特色办学,更加主动服务社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建设好有特色、高水平省属重点大学,向着国内一流地方工业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进!6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九州桃李展万千气象,六十华诞庆无限风光。在这花团锦簇、丹桂飘香的季节里,我校迎来了建校60周年的隆重庆典。首先,我谨代表上仓中学全体教职工,向尊敬的领导们,向兢兢业业的老师们,向亲爱的同学们,致以最衷心的祝贺与祝福。
上仓中学位于美丽的州河岸边,环境优美,独具风韵。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历史,更是使其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家知道,我们的仓中有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正是凝聚了世世代代仓中人的辛勤汗水与无私奉献。60年的同舟共济,60年的风雨兼程,仓中逐渐成为了一个承载着希望与理想的校园,我们在这里学习,在这里工作。就这样,我们的梦想在仓中扬帆,在仓中起航。假如生命可以按季节轮回,那么仓中就是我们的春天,她为了夏的繁茂,为了秋的收获,为了冬的珍藏,一路风雨播下了希望,一世凯歌见证了辉煌!
六十年,是一段情。饱经风霜真情永昌。感谢校领导,没有他们就没有学校的今天。校长是掌门人,主任便是几位长老。他们组成了学校的精英团队,培养出了一代代的优秀人才。与其说他们在管理着学校,不如说他们在守护着学校。因为他们,我们的校园才如此美丽,我们的师资才如
此雄厚,我们的学生才如此乖巧。在此,请容许我代表全体师生,对辛勤工作的领导们说一声:您辛苦了!
六十年,是一杯酒。度尽寒暑浓厚醇香。感谢所有的老师们。人们都说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幸福、播种希望。多么幸运,现在的我也成了一名幸福与希望的播种者。但,我清楚的知道,60年里,无数可敬可爱的前辈们、恩师们在这里奉献了青春,践行了诺言。岁月沧桑了人世,风雨坚定了心灵,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劳,多少青丝变白发,但不变的仍是你们甘做人梯的高尚情怀。我想,自己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一定会心存感激,努力向前辈们看齐,真真正正的做一名优秀的人们教师!
六十年,是一本书。青春年华桃李芬芳。感谢所有的同学们。你们的朝气蓬勃,你们的青春向上,无一不使我们的校园充满了活力。在我心里,师生情谊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永恒的星辰。因为有你们,老师的生活里才充满了青春,充满了诗意,更充满了希望。无论以后你们走到哪里,请你们记住仓中,记住老师,记住那些我们陪伴你们奋斗的闪亮的日子。
仓中啊,你可真是一位天才的艺术家,你用那充满希望的画笔,在我的生命中描绘出一幅幅流淌着色彩的画卷。你用了热情的红,熊熊的火焰在燃烧,燃起了新一代年轻人最昂扬的斗志;你用了温暖的橙,耀眼的阳光在发光,发出了新一代年轻人最灿烂的模样;你用了自由的靛,勇敢的海燕在飞翔,飞出了新一代年轻人最矫健的姿态;你用了冷静的蓝,幸福的小河在流淌,淌出了新一代年轻人最高远的向往。我想大声的呼喊出:我爱我的仓中,我爱我温暖的家。
最后,祝我们的同学学习进步,学业有成;祝我们的老师桃李满天下;祝我们的仓中,积过往之厚蕴,更展宏图,再谱华章!
第二篇:校长在十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
校长在十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嘉宾:
尊敬的兄弟学校和兄弟单位的各位领导与老师:
亲爱的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怀着崇敬与感恩,带着渴盼与欣喜,在举国上下喜迎第27个教师节的日子里,三中迎来八方嘉宾,共贺十年校庆。在此,我谨代表三中两百余名师生员工向出席庆典的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和支持于都三中发展的各级领导、兄弟学校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曾经为三中贡献心智、播洒汗水与辛劳的决策者、开拓者、建设者以及正在耕耘不辍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为母校争光、关心母校发展的校友们、同学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借此机会,我把三中十年创业历程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简要汇报如下:
三中创建之初,面临着人力、物力资源匮乏、社会信任度不高、管理经验不足等诸多困难,面临着董事会的高企盼、县委县政府“四个一流”的高标准、全国素质教育的高要求、新建学校发展需要的高速度等诸多挑战,为战胜困难,创造发展平台,我们选择了“自强、厚德、善学、笃行”之路。
三中的十年,是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十年。
面对新建学校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我们从董事们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中寻求力量,从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中激发热情,从各地名校的发展历程中借鉴经验,用十年时间,打造出一种团队精神,带好德育与教学两支队伍,建好领导、班级、备课组三个集体,突出抓好目标、过程、结果、发展四个管理环节,着力营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媒体教学、网络化管理、和谐校园、立体式发展的五个特色,整合董事会、领导、学生、教师、家庭和社会等六方资源;实现了办学的理念、条件、规模、机制、层次、质量和速度等七个方面的初步突破,形成了近三百个教学班、五千余名师生员工的办学规模。05年以来高考一、二本上线率跃居县普通高中榜首,历年中考重点上线率或高分段上线率居全县第一。学生参加各种国家、省市级学科竞赛获奖达300多人次,其中在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中获全国一、二、三等奖,在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获全国三等奖,在全国初中物理竞赛中获国家一、二、三等奖,全国英语能力竞赛夺取全省第一名,在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少儿书画作品电视大赛中荣获少儿组银奖。培养了1名全省文科状元、3名中考状元、300多统招本科生。我们用实践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立大志,吃大苦,耐大挫,悟大道,担大任,创大业”的自强之歌。
三中的十年,是沐浴爱心、以德治校的十年。
面对新建学校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又面对全县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学校面临的最急迫的任务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而队伍建设的关键又在于团队精神的打造。为此,我们每年组织诚恒博学求实创新的主题校本培训,引导师生员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学生观、成绩观”;县委县政府每一任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每一级相关部门都高度重视三中的建设与发展,都给予学校正确的指导与极大的关爱,学校董事会给予学校无微不至的呵护;各兄弟学校、各兄弟单位、各界人士及广大家长,给予学校极大的厚爱与关心,我们全体师生员工用心感受这一份份沉甸甸的情与爱,用实际行动去感恩董事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自然、感恩社会,形成坚定的厚德基础,使“厚德”成为我们的治校之道。
学校先后被评为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市“德育文明示范校园”,县“教学质量评估先进单位”和“校园环境达标建设先进单位”。
三中的十年,是兼收并蓄、虚心向学的十年。
面对新建学校所面临的各种挑战,特别是全县第一所民办学校,我们不能套用一般学校的发展模式,既无先例可依循,也无经验可借鉴,一切只能靠学习与探索。如果说“厚德”规范的是做人之道,那么做事之能就要靠“善学”才能提升。
我们承继“活到老、学到老”、精益求精的“善学”精神,将“善学”作为我们的兴校之源。我们利用可利用的各种机会与平台:向古人学,向社会贤达学,向兄弟学校学,向同事、朋友学,向实践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靠上去”、“沉下去”等形式,通过实施“筑基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为创建“学习型学校”搭建平台;立足“四基”、过好“八关”—学习策略关、阅读质量关、课堂关、用脑关、记忆关、表达关、练习关、条理关,养成终身生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为每个成员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中的十年,是谋定即行、只争朝夕的十年。
面对新建学校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时间短、起步晚、生源差、队伍散,没有可骄傲的辉煌历史,没有成熟而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没有现成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新生学校所面临实际困难我们也都无法避免,要想改变状况、做出成绩,创出品牌、赢得信任,走上良性循环发展之路,必须学习谋定即行的“笃行”习惯, 对各自工作做到“六包”和“五个在一线”,人人均能顶起一片艰苦创业、勇于创新、锐意创优之天。
随着第27个教师节的到来,三中将迎来了办学的第二个十年。我们将继往开来,把过去的十年当作一个平台、一种精神,在传承中创新,在发展中超越,向三中第二个十年的发展目标迈进:由规范化办学转向特色化办学,把学校办成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学习型、服务型、绩效型”的家长信赖、学生喜欢、教师自豪、董事会高兴、人民满意的学校。
有董事会的激励,有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爱,有兄弟学校、兄弟单位及各界人士的支持,有我们全体师生员工的努力拼搏,我们坚信,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提前实现!
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校庆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在百年校庆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阳新实中校长、党总支书记
陈绪宝
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晚上好!
激动人心的校庆大典已经过去,百年校庆圆满地落下了帷幕。今天晚上,我们在这里召开百年校庆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主要目的是表彰先进,总结经验,把我们共同的收获变成精神上的财富,努力促进学校新一轮发展。这次校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成功是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积极参与、共同奋斗、无私奉献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校庆工作的全体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今天受到表彰的老师和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
百年校庆是阳新实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通过这次百年校庆,我们总结了实中百年的奋斗历程,凝炼了实中精神,凝聚了全校人心,鼓舞了师生斗志,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誉,进一步明确了“初中与黄石重点初中鼎足而立,高中与阳新一中并驾齐驱”的奋斗目标。下面,我再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校庆工作回顾
校庆是全体师生和校友的节日。这次校庆活动给每一个实中人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校庆虽然已经过去,但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和场面却始终萦绕在我们的脑海里,深深地镌刻在每一个实中人的记忆中。这不愧是一次成功的百年盛典,它必将载入实中的史册。
回顾两年来的校庆工作,有很多内容可以总结,概括起来说,我们主要取得了以下六个方面的成绩:
一是追溯了历史。水有源,树有根。追根溯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华文明世代传承的重要形式。实验中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一个世纪以来,学校的历届老领导、老教师,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培养出了一大批政坛楷模、科技精英、商界名流,以及无数默默奉献在各条战线上的普通劳动者。从1910年的兴国州中学堂到今天的阳新实验中学,校名虽几经更迭,但儒学垴这个阳新历史文化的发源地没有变,古乐楼这座见证着阳新教育事业辉煌的儒学圣殿没有变。在长达两年多的校史寻查、整理、编纂过程中,我们自豪的看到了实验中学一路走来的艰辛与辉煌。一部200多万字的《阳新实验中学校史》足以证明,我们才是千年儒学和百年中学的唯一直接继承者。刘圣华书记在10月30日的庆典宴会上热情洋溢的讲话也充分肯定了这一点。
二是展示了成果。校庆活动是我校办学成果的集中展示。巍峨挺拔的启航楼和振华楼,设施齐全的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大气雅致的报告厅,平整如水的楼前广场,开阔无比的新大门,正在建设的运动场,布局合理的校园规划给来宾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我们编印的《校庆纪念册》、《校友成长之路》品位高雅、质量上乘,我们精心制作的校庆主题歌和专题片激越高昂、催人奋进,紫星堂前的楹联书法展区,古乐楼中的校史展区,大成路上的百年慨慷展区和文化长廊展区史料翔实、内容丰富,让参观者目不暇接、赞叹不已。庆典仪式规模空前、隆重热烈,文艺演出更是气势恢宏、精彩纷呈,而且基本上是由我校师生自编自演自导的,充分展示了我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新成果。更为重要的是,实中广大师生的精神风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欢迎队伍的彬彬有礼、车辆进出的合理安排,会场布臵的整齐划
一、各项议程的井然有序,无不展示了我们实中人的干练与精明。庆典结束后,市县领导、与会嘉宾纷纷以电话、短信等形式对我校成功举办校庆表示了祝贺。
三是扩大了影响。早在一年前,我们就通过《湖北日报》、《黄石日报》、实中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发布了校庆公告,还在阳新电视台设臵专栏,每天一集播出百集大型专题片《百年慨慷》。校庆前夕,又通过阳新电视台进行了滚动字幕宣传,在阳新城区主干道和各乡镇街道挂出了宣传牌和条幅,校友联络组用快递、专人送达等多种形式向国内外校友、嘉宾发出邀请函近2000封。历届校友奔走相告、相互约请,许多人不远千里,赶来参加校庆。黄石市教育局局长尹国平等市县领导亲临会场并作了重要讲话。县委刘圣华书记出席了我们中午的答谢宴会,并逐桌向来宾敬酒致意。我们的校庆收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发来的贺信。民革中央名誉主席贾亦斌、县委书记刘圣华等一批知名校友和领导纷纷为我校百年华诞题词祝福。我们的校庆还邀请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北黄冈军分区司令员石磊大校等厅局级领导和许旺武等知名企业家,他们代表校友在庆典大会上作了精彩的发言。校庆结束后,《湖北新闻》、《黄石日报》、阳新电视台、阳新宣传网等媒体作了及时的报道,在县内外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应。四是提升了内涵。内涵是学校的灵魂,也是支撑学校发展的根本所在。实中正处在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的关键时期,而校庆则对我们的内涵提升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首先是丰富了学校的底蕴。通过外出走访、查阅资料,我们搜集到了大量的珍贵照片,整理出了一批校友的有效信息,重温了一个世纪以来学校艰苦创业、不断发展的光辉历程。其次是促使我们苦练内功。为了迎接校庆,我们在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和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等方面花了大力气,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为了迎接校庆,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整改了学校图书室、阅览室、舞蹈室、微机室、实验室等多个功能室,给全校教职工购臵了一套美尔雅西装,在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硬化了校园路面,建起了文化长廊,设立了孔子铜像,修缮了古乐楼,并重新调整了其室内布局。为了筹备校庆,我们还多次邀请老校长、老教师和历届校友座谈。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老校长们的谆谆教诲,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发展策略和办学特色。
五是锻炼了队伍。我们实中的师生善于打“突击战”和“攻坚战”,这在以往数次重大活动中都得到了映证,此次校庆活动中,我们的队伍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宣传组的同志在较短时间内编印出了资料详实、装帧精美的《校庆纪念册》;后勤同志放弃了休息,暑假中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确保了各项工程的如期完工;文艺演出组的同志自力更生,齐心协力,在很短时间内排练了一台内容丰富、主题鲜明、质量一流的文艺节目;校史编纂组的同志克服了无数困难,走访老领导、老同志,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整理出了脉络清晰、详实可靠的学校校史资料;校友联络组的同志通过“滚雪球”式的工作方式,短短时间内联络了校友数千人,发出了近两千封邀请函,并整理出了包括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在内的一大批校友资料;会务组的同志精心装点,合理安排,会场隆重而又热烈,彩旗、拱门、鲜花、标语让校园内外到处充满着喜庆的气氛;接待组的同志,牺牲了晚上的休息时间,连夜分装宣传品,接待来宾彬彬有礼,车辆安排井然有序,集中展示了实验中学教师的素质和形象。还有一大批同志默默无闻地参与了庆典的各项工作。利用今天会议的机会,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同志的辛勤付出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真诚的感谢!
六是丰富了经验。此次校庆庆典的成功举办,得益于我们的提前思考。早在两年前,我们就启动了校庆筹备活动,并制定了校庆工作方案。校庆庆典的成功举办,得益于我们的周密计划、合理分工。庆典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多小时,但却是一个十分浩繁的系统工程。为了搞好这次庆典活动,我们分别成立了校史组、宣传组、节目组、校友联络组等多个工作机构,都有一名校级领导担纲,明确了责任,细化了分工。庆典前夕,我们又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形成了责任分解表。所有这些,确保了校庆庆典的成功举办。
二、今后工作思路
1.实施“品牌”战略,坚持“品位”思想,落实三大工程。从筹划百年校庆的时候开始,校委会一班人就有了品味意识。没有品味意识就不可能有品牌学校。此次校庆,目标定位想品位,过程组织讲品位,活动庆典有品位,大量事实证明,令实中人欢欣鼓舞和终生难忘的校庆实际上正是科学发展品位思想的成功实践。因此,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品味”思想,落实“品牌”战略,以电网改造工程、运动场改造工程和师资教育培训工程为核心任务,把阳新实中建设成鄂东南地区乃至湖北省的品牌学校 2.内化校庆成果,彰显校庆精神,引领岗位工作。
距离本学期结束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按照学期初学校的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目前有些工作已经进入了阶段总结,还有一些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开展和完善,因此,我们要继续发扬在校庆工作中表现出的精神和热情,并把这种爱校的热情转化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动力,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3.争取多方支持,做好后续工作,再创辉煌百年。
虽然校庆系列活动大部分已经圆满完成,但仍有一些后续工作需要我们继续推进。其中比较重要的工作,一是做好校友相关工作。因为校友的成就是母校社会声望的主要资源,校友的高尚品德和先进事迹是母校的德育资源,校友的评价和赞誉是母校弘扬优良传统和办学理念的精神资源,因此,我们要以校庆为契机,把校庆凝聚起的人气转化为学校继续发展的有效资源,通过不断完善《校友成长之路》等相关校友信息,深层次挖掘校友资源,并以班主任为核心建立新老校友联络机制,同时广泛建立校友会,与校友会和重要校友保持长期的联系;二是各个工作组要及时做好校庆工作总结,使之成为鼓舞斗志、振奋精神、促进发展、推动工作的重要举措,当然,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及时发现问题,并在总结的基础上完善工作方案,为日后的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也是必要的。
同志们,百年校庆的激动和辉煌已经过去,阳新实中第二个一百年的开场锣鼓已经敲响。在经历了盛大庆典之后,我们仍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当前,竞争的形势还很严峻,我们面临的问题还很多,要实现前面所说的奋斗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全校师生继续不懈的奋斗。全校师生员工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要把对母校的热爱转化为勤奋工作、勤奋学习的强大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创品牌学校的思路和举措,狠抓内涵建设;要下功夫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要紧紧抓住创新这个关键,提高教学科研水平;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团结向上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我们携起手来,和衷共济,同心同德,为把实验中学这所百年老校早日建成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校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第四篇:XX年校庆工作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XX年校庆工作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新学期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全校上下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各个年级各个部门的工作扎实有效,教职工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全体学生遵规守纪,教风、学风、校风令人满意。我们的校庆活动深获好评,对内,起到了振奋精神,增强师生爱校情感,增强凝聚力的作用;对外,达到了扩大影响,争得社会各界支持,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的目的。
年初,学校决定今年10月份召开建校30周年庆祝大会,当时考虑到仅仅召开一个庆祝大会,意义不大,所以我们就把今年全年定为学校的“校庆年”。这个想法定下来以后,学校制定了一个全面详细的校庆方案,进行了明确细致的分工。我们这一年的校庆活动包括:一是在新闻媒体(大众日报、济宁日报、邹城电视台、邹城教育网)上发布校庆公告,进行系列宣传报导;二是建立校庆网站;三是开展校庆征文;四是编制校庆系列资料(包括:制作建校三十周年纪录片、编辑校史图书、编辑校庆画册、编辑优秀征文选、编辑家庭教育成果汇编等);五是举行系列校庆集会(包括:新老领导班子座谈会、离退休教职工座谈会、学校周边单位领导座谈会、曾在四中工作过的部分同志座谈会、优秀学子报告会、庆祝大会、校庆文艺演出等);六是以校庆为契机整治校园环境,打造具有四中特色的、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截止到10月9日,我们的各项活动都达到了预期目的。10月10日上午,我们隆重召开了建校30周年庆祝大会,下午在钢山剧院举办了文艺演出,校庆活动达到高潮。
目前,校庆活动暂告一个段落。回顾这半年多的时间,我们围绕校庆所做的各项工作都可圈可点。
首先,我们的校园环境整治一新,布置更加合理,更加简洁大方,更加赏心悦目;我们的校园文化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特色,我们不模仿其他学校(我们不盲目跟进,根据四中的地理位置,根据四中多年来形成的文化积淀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其他学校也模仿不了我们。
其次,我们的校庆氛围很浓,宣传力度很大,参与面很广。我们的校庆网站内容非常丰富,点击率很高;我们召开的几个座谈会,争得了前两届领导的支持,争得了离退休教工的支持,争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举办的校庆征文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广大师生踊跃投稿,许许多多的稿件都表达出了浓浓的爱校情怀,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三,我们的校庆资料丰富齐全,堪称精品。无论是我们的纪录片、校史图书、校庆画册、优秀征文选还是家庭教育成果汇编,可以说样样是精品,件件是精品(质量高、内容丰富、很有参考价值、保存价值)。因为负责每一项资料的同志都是用心在做,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大量的劳动、大量的精力、大量的心血。
第四,我们的庆祝大会隆重、热烈、简洁、圆满成功。从拟定邀请人员,到请帖的发送,再到座区的划分;从大会氛围的营造,到迎接来宾的程序;从挑选迎宾人员,到每一个教职工的服饰;从来宾行走路线,到会场秩序;从整个场面,到每一个标语口号;从确定讲话人选,到撰写讲话稿;从来宾领取资料,到给来宾佩戴鲜花进入会场,等等,我们考虑到了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周密的考虑部署换来的当然是完美的结果。所有来参加庆祝大会的人都赞不绝口,全体师生更是群情激昂,人心振奋。四中就是四中,凡事都追求精致精细,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是我们所追求的,也是绝大多数人对我们的评价。
第五,我们的校庆文艺演出为校庆活动锦上添花。无论是节目本身还是演出效果都震撼人心,水平很高。
也就是说,我们的校庆活动是非常成功的,校庆活动的成功在于每一个人的精益求精,无论怎样安排,无论安排谁做什么,都能愉快接受,并且竭尽全力做好。在校庆筹备工作中,根据分工,很多同志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又多做了大量工作,又多付出了很多心血,他们工作起来不分白天黑夜,没有完整的节假日。培义同志负责校史的编写,从组稿到修改再到编辑成书,投入了很多精力;政涛同志负责整台文艺演出,从节目的选择、编排到舞台布置再到演出效果,动了很多心思;徐霞同志负责学校纪录片的制作,负责整体方案的制定,负责校庆网站内容的审定,负责文字材料,负责校庆氛围的营造等等,各项工作都考虑得非常周到细致;刘庆法同志负责校庆画册的制作,也是精益求精,费了不少功夫;贾凡柱、孟勇两位同志自己钻研做校庆网站,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为校庆、为学校增色不少;步士良、杨发忠两位同志在校园环境整治,在后勤保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克峰同志暑假期间带领盛作夫、黄修峰等同志进行家教成果的收集、审稿、编录工作,非常辛苦;邵德生同志在校园文化布置和校庆资料的印制方面投入很多精力;刘卫红、汤克峰、盛作夫、步士良、杨发忠、刘庆法、张萍、孙健、曾庆波、朱兰、田营、孔燕、徐俊等几位同志都参与了校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屈冬梅带领几位音乐教师加班加点排练节目,联系演职人员、联系赞助单位等等;还有语文组的一些同志在校庆征文活动中做了不少工作,还有许多同志积极主动为学校提供学生信息、提供照片等资料。
当然,校庆活动的成功不仅在于明确具体的分工和各自的努力,还在于全体人员的齐心协力,在于全校上下的精诚团结。全体教职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不给学校添麻烦,保证各项工作正常高效运转,保证校庆活动成功举办。可以这样说,没有正常的教学秩序,没有稳定的教风、学风、校风,没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校庆活动也不会成功。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爱秀同志因为抓毕业班,除了安排她负责优秀学子报告会以外,没安排校庆筹备工作方面具体的任务,目的就是一个,让她一心一意抓毕业班的教学,今年中考取得优异成绩,不仅给校庆献了一份厚礼,还使得我们每一个人脸上都感觉有光彩,使得我们的校庆活动搞得理直气壮,假如今年中考成绩不突出,我们的校庆活动搞得再隆重,我们的心理也不会轻松,我们也高兴不起来。
在这里,我要真诚的对所有为校庆出力流汗的同志们,对全体教职工说一声:大家辛苦了!谢谢你们为学校所做的一切!
30年校庆,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一个加油站,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全体同志继续保持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的优良传统,保持“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保持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保持不甘落后、永争一流的精神状态,努力做好各自的工作,为学校的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校长在校庆工作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校长在校庆工作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新学期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全校上下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各个年级各个部门的工作扎实有效,教职工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全体学生遵规守纪,教风、学风、校风令人满意。我们的校庆活动深获好评,对内,起到了振奋精神,增强师生爱校情感,增强凝聚力的作用;对外,达到了扩大影响,争得社会各界支持,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的目的。
年初,学校决定今年10月份召开建校30周年庆祝大会,当时考虑到仅仅召开一个庆祝大会,意义不大,所以我们就把今年全年定为学校的校庆年。这个想法定下来以后,学校制定了一个全面详细的校庆方案,进行了明确细致的分工。我们这一年的校庆活动包括:一是在新闻媒体(大众日报、济宁日报、邹城电视台、邹城教育网)上发布校庆公告,进行系列宣传报导;二是建立校庆网站;三是开展校庆征文;四是编制校庆系列资料(包括:制作建校三十周年纪录片、编辑校史图书、编辑校庆画册、编辑优秀征文选、编辑家庭教育成果汇编等);五是举行系列校庆集会(包括:新老领导班子座谈会、离退休教职工座谈会、学校周边单位领导座谈会、曾在四中工作过的部分同志座谈会、优秀学子报告会、庆祝大会、校庆文艺演出等);六是以校庆为契机整治校园环境,打造具有四中特色的、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截止到10月9日,我们的各项活动都达到了预期目的。10月10日上午,我们隆重召开了建校30周年庆祝大会,下午在钢山剧院举办了文艺演出,校庆活动达到高潮。
目前,校庆活动暂告一个段落。回顾这半年多的时间,我们围绕校庆所做的各项工作都可圈可点。
首先,我们的校园环境整治一新,布置更加合理,更加简洁大方,更加赏心悦目;我们的校园文化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特色,我们不模仿其他学校(我们不盲目跟进,根据四中的地理位置,根据四中多年来形成的文化积淀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其他学校也模仿不了我们。
其次,我们的校庆氛围很浓,宣传力度很大,参与面很广。我们的校庆网站内容非常丰富,点击率很高;我们召开的几个座谈会,争得了前两届领导的支持,争得了离退休教工的支持,争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举办的校庆征文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广大师生踊跃投稿,许许多多的稿件都表达出了浓浓的爱校情怀,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三,我们的校庆资料丰富齐全,堪称精品。无论是我们的纪录片、校史图书、校庆画册、优秀征文选还是家庭教育成果汇编,可以说样样是精品,件件是精品(质量高、内容丰富、很有参考价值、保存价值)。因为负责每一项资料的同志都是用心在做,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大量的劳动、大量的精力、大量的心血。
第四,我们的庆祝大会隆重、热烈、简洁、圆满成功。从拟定邀请人员,到请帖的发送,再到座区的划分;从大会氛围的营造,到迎接来宾的程序;从挑选迎宾人员,到每一个教职工的服饰;从来宾行走路线,到会场秩序;从整个场面,到每一个标语口号;从确定讲话人选,到撰写讲话稿;从来宾领取资料,到给来宾佩戴鲜花进入会场,等等,我们考虑到了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周密的考虑部署换来的当然是完美的结果。所有来参加庆祝大会的人都赞不绝口,全体师生更是群情激昂,人心振奋。四中就是四中,凡事都追求精致精细,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是我们所追求的,也是绝大多数人对我们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