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如何正确处理幼儿矛盾所引发的家长之间的纠纷工作
幼儿园如何正确处理幼儿矛盾所引发的家长之间的纠纷工作
身为幼儿教师要时时教育、叮嘱幼儿之间要团结友爱,即便如此,在幼儿之间还是会经常会出现幼儿争抢、打闹行为,同时还会引发幼儿家长之间的一些大大小小的矛盾,此时我们就要科学、冷静的处理幼儿家长之间的矛盾。事件一:
今年十月末,新入园的小班孩子严严在玩玩具时,因争抢玩具,把巍巍小朋友的耳朵咬破了,当时老师看到要发生争抢,便快步走过去制止,但孩子动作之快,在老师过去的同时,已经将另外一名孩子耳朵咬破了。当时一名老师马上将受伤孩子带到保健室,进行简单处理,同时与两名家长取得联系,说明情况,老师并向受伤的孩子家长道歉,虽然受伤家长没有很生气,但为了让幼儿园与受伤孩子家长安心,我们带领孩子与家长到医院进行检查,大夫诊断为:没什么事,不用打针吃药,等伤口自然愈合就可以了,不必惊慌,不会有什么后遗症。于是我们就都放心了。但我们园领导并没有就此就解决完此事,在孩子在家休息的几天里,我们委派老师买了一些食品到受伤孩子家中看望、不断打电话询问,家长被我们感动了,说老师们工作真的很认真负责。于此同时,我们还耐心劝导咬人孩子的家长工作,起初是咬人孩子的爷爷接的电话,当时爷爷说话很冲、也蛮不讲理,说:“事情是发生在幼儿园的,与我们没有关系,我们不管!”当时听到这样的话,身为幼儿老师的我们,内心真的也是十分气愤,但我们忍住心中的不满,耐心劝导多次并与严严的其他家长联系,说明情况,因为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最后是孩子的奶奶来了,我们又与奶奶进行沟通:孩子在幼儿园发生咬人事件,我们幼儿园老师的确有一定的责任,但身为幼儿的家长也应对此事表示一个态度,不然被咬的孩子家长内心也会觉得不舒服,于是严严的奶奶在我们的礼貌、耐心劝导下终于主动买了些孩子喜欢的食品,去探望巍巍小朋友,就此此事划上了一个较为完美的句号。但通过此事,不断的提醒我们要时时刻刻看好幼儿,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不断学习如何更好的做好家长工作。
事件二:
大班的两名家长在早晨幼儿入园后,开始争吵,声音越来越大,园领导闻声后,马上上去劝住,经了解后,我们得知:浩浩的爸爸说:在幼儿园几年来,浩浩一直受乐乐的欺负,昨天幼儿接走后,在幼儿园操场上玩,又被乐乐欺负了,昨天妈妈回家后很生气和爸爸说,于是爸爸气不过第二天就等乐乐的家长来,想好好的理论一番,而当天正好也是乐乐的爸爸送的孩子,他的爸爸认为,两个男孩之间打打闹闹是正常的事,不必大惊小怪,于是两个家长之间发生了争执。
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园领导主动去解决家长之间的矛盾:
(1)劝家长停止争吵。教师首先劝住两位家长:“有什么情况,咱们去会议室说。在这里争吵多不好呀!”然后,把他们引到安静的房间里,了解情况;同时,请班级一名教师把孩子带到活动室,照看孩子。
(2)梳理家长的情绪,指导家长学会正确处理孩子间的纠纷。具体做法如下:
孩子间发生纠纷是常有的事,比如都想第一个上滑梯、都想看同一本书等。家长应该体谅孩子。教师和家长是幼儿行为的观察者和引导者。如果孩子间发生小的纠纷,如推搡等行为、不要急于干涉,要给孩子一个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发现纠纷升级,再给幼儿以及时的指导。很多时候,当家长还在面红耳赤、大动干戈的时候,孩子可能已经和好如初了。
作为家长,无论自己孩子的“不友好”行为是大是小,都应该给幼儿以正确的引导,让他学会与他人友好地相处,并向对方表示真诚的歉意。家长要让孩子懂得:面对强者不示弱,面对弱者不欺凌。受到“攻击”的幼儿的家长也不要急于替自己的孩子出头,要教孩子学会面对挫折、学会处理这类事情。
于是在我们多方的劝导下,终于平息了两方家长当时的怒气,有效地制止了家长的争吵甚至打架的行为。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都不停的与两方家长进行沟通,最后使两位家长见面时能友好的打招呼!
通过以上的事情,我们深知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二代,父母平时娇惯惯了,见不得孩子受半点委屈。而学前阶段的孩子的自控力、社会交往能力相对比较差,小朋友间时常发生争执、推搡的行为。家长见了难免心疼,稍不注意控制情绪,彼此间就很容易吵起来。因此我们在全园内不断探讨如何做好家长工作、如何面对家长在幼儿园内的纠纷?使我们的家园工作更上一层楼!事件三:平等对待每名幼儿,不要让家长觉得幼儿园有等级之分。我园大班孩子当中有一名领导家的孩子和普通职工家的孩子,由于心理作用起初工人家长总觉得我们时时事事都偏向领导家孩子,在幼儿开展各项活动时,经常说话给我们听,于是我们忍住这种被冤枉委屈的心情,每天主动与工人家长沟通,在各项活动中,做到公平的对待每名幼儿,即便如此,家长在心中还是会觉得我们优待领导家孩子,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就摆正老师的心态,只要我们热心公平的对待每名幼儿及家长,做到问心无愧即可,今天他们不理解我们,在长期以往的工作中,相信有一天他们会体会到我们真诚的付出!事件三:严格执行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自从严格幼儿园锁大门制度、家长需持卡接送幼儿园以来,发生过两起对幼儿园保安人员进行言语攻击的事件。一日,小班的孩子丽丽尿裤子了,老师便打电话与孩子的妈妈联系,请带来换洗的衣服,结果一会是孩子的爷爷来幼儿园给孩子送衣服,保安人员便按照规章制度,请家长出示幼儿接送卡,家长说:“没有”,于是保安便用对讲机与办公室联系说明情况,我们便请保安人员转告家长,请稍等,我们去小班落实一下,看是不是孩子的爷爷,就在此时,孩子的爷爷不耐烦了,说出不堪入耳骂人的脏话,面对那些脏话、恶语,我们的保安人员,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好言相劝,依旧严把幼儿园大门关,不让不持卡、不认识的人员入内,一会小班的老师便来到幼儿园大门处,确认是孩子的爷爷,并接过孩子的衣服,孩子的爷爷在转身离开时,又破口骂了一句,老师只好再次平和的解释一遍,说:“丽丽爷爷这是我们幼儿园的规定,家长必须持卡入园,我们已经通知每个家长多遍了„‥。”结果那位爷爷,头也不回的走了。面对此种情况,园长一方面安抚保安人员、老师受伤的心灵,同时告知保安做得对,再遇此种家长威胁、强行要入园的,一定要把住幼儿园的大门,对不认识的坚决不准开门,确保彼此的安全,同时要忍住一时的不满,不要与家长发生任何的正面冲突。接下来园长再与孩子的妈妈取得联系,说明情况。于是在孩子的妈妈调节下,由于孩子父母出门了,就是孩子奶奶来到幼儿园,与班级老师和保安人员进行道歉,确保了幼儿园的安保工作有效地执行。同时此事也提醒了我们要加深对幼儿家长接送制度的宣传、协调工作。面对来自家长无理的伤害,要做好职工的安抚、劝导协调工作,使每名职工能认认真真、开开心心工作!
第二篇:如何处理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矛盾
如何处理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矛盾
所谓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矛盾,其主要焦点应当是聚集在孩子身上的,而每个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又是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个孩子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对孩子在幼儿园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时就要求老师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古人云:因材施教,就是要求针对不同人的学习志趣,能力采取不同的教育。这里就要求老师根据孩子的爱好特点另外还得顾及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进行教育。
当然,一切如设计好的进行则不会产生矛盾。也就没有必要有什么处理矛盾的技巧了。因为人是千变万化的。人上一百,五颜六色。而老师面对的孩子,及孩子家长也是形形色色的。并且就是同一个人也不能保证昨天和今天是一样的,矛盾就不免产生。这时就要求老师有足够的能力和适当的技巧来处理这些矛盾。
矛盾处理的最佳时期应当是矛盾的萌芽阶段。
这就需要老师有很强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比如某个孩子平时饭量很大,今天忽然吃得很少。某个孩子平时很活泼,今天却不爱动。甚至有些孩子因为家庭矛盾而受影响。只要我们老师有很强的责任心这些可能产生矛盾的因素都可以找到从而采取适当的方式加以消除的。
同时老师还应当经常性地向一些家长提一些建设性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建议。对一些家长的可能影响孩子成长的恶习也可以委婉地向家长建议。这些都有利于把矛盾消除在萌芽阶段。一年下来,大家都平平安安地,孩子也在健康地成长。做为老师和家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是最好的事了。
当然有些矛盾在初期不明显,不容易被发现而及时消除,从而爆发。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有一定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掌握一定的技巧。
在处理家园矛盾这个问题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求你用心去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家长。不论这位家长是父亲,母亲还是爷爷,姥姥。必须用这种思想去指导你的所有行为。首先当矛盾爆发时要保持镇静,任何激动的行为都是错误的行为
其次就是无论什么时候老要保持微笑,微笑能缓解人紧张的神经。并且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友善。中国有句古话叫:伸手不打笑脸人。所以微笑是解决棘手问题的钥匙。
第三点就是不要在矛盾爆发时指责对方的不是,人性的弱点就是不能容忍别人说自己错。尤其是在矛盾爆发的时候,或者一个人过于激动或者盛怒的时候。这时候人的是非判断力将大为下降,甚至出现明知是错也不肯改的情况,这种情况和无理取闹有点类似。在社会上对无理取闹者可以由保安甚至警察介入处理,但家园之间的矛盾只要不是十分的过激,最好还是在园内解决为好。不要指责对方的过错!这是处理家园矛盾的第三个必要的技巧!聆听是一种非常好的交流方式,当你用微笑的眼神关注地看着对方,静静地听着对方的唠叨时,矛盾就已经解决一大半了。所以聆听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家园矛盾的技巧。善后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有句古话叫不打不成交。打过了我们还得交往下去,孩子还得上幼儿园,家长每天还得接送。在这今后的很长的时间里如果家长已经认识了自己的不对,那就没有必要再提这件事。如果家长当时虽然被你说服,但事后还是心存芥蒂,不能彻底地领会幼儿园的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意图。(这可以通过后期孩子的和家长的行为看出来,或者从交谈的语言中分析出来。)就应当通过家访书信或者以向家长求教的方式进行交流。争取我们的工作尽早地得到每位家长的支持!
其实在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中,幼儿园是占有极大的优势的,只要我们用我们的真诚,用我们的心去认真地感受每一位家长,就没有什么不能处理的事。
第三篇:家长应如何处理幼儿之间的纠纷
学习文章一:
家长应如何处理幼儿之间的纠纷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游戏的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冲突、纠纷,这是孩子们在交往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之间的冲突、纠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有利于孩子学习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还有利于锻炼孩子的坚强意志。因此,面对孩子的纠纷,家长采取何种态度是十分重要的。
在我以前教的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学生,是个男孩儿,在家里谁也管不了,在幼儿园也是个特别淘气的孩子,虽然说他很淘气,但是从来不和别人打架,别人打了他,他也不还手,他会跑来和我说,如果他被别的小朋友打伤了,当他的奶奶来接他的时候,我们会向他的奶奶解释并道歉,而他的奶奶总会宽宏大量的说:“没事的,这么多孩子在一起免不了要打架的,只要他没打别人就行了。”并且还会和孩子说:“你要和那个小朋友说清楚,他打你是不对的,有事要好好说,不能打人„„”还会对打人的孩子说:“不能打人,打人是不对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要高高兴兴地,要打人谁还和你一起玩呀?”我想也许有的人会说这位奶奶傻,自己的孩子挨打了都不敢说,但是我却认为这位奶奶做的非常好,因为她理解了我们做老师的不容易,对我们是一种理解和尊重,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法,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对于其他的家长而言,给他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请看下面案例:牛牛和宝宝为抢一个水管发生争吵。两人在争执中不相上下,最后以宝宝挨打、牛牛挨咬结束争执。事后牛牛悄悄告诉我“妈妈让我不跟宝宝玩,以后他再咬我,我就咬他”。宝宝妈妈也表示自己儿子经常受欺负,有点委屈。
分析:家长这样做的后果会使孩子变得不合群,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慢慢地形成内向、怯懦、孤僻的性格,养成依赖父母、不敢独立处事的心理。而且,家长听信一面之词,容易感情用事,在判断上出现错误。可见,上述做法都是错误的。那么,家长该如何正确地帮助孩子解决纠纷呢?您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镇定情绪。有些家长对这些问题采用极端的处理方法,如,“他打你你就打他”鼓励孩子去和别人打,认为是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还有的家长认为别的孩子不好,就限制自己的孩子与其交往,这都不是正确的解决方法。这样容易给孩子造成“爸爸,妈妈向着我”的错觉。而应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只有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才能发表意见。”引导孩子如实地将事实经过讲清楚。在孩子讲述的过程中,家长不能给予诸如“是谁先动手打的?”“你没有动手,对吗?”等错误的诱导、暗示,而鼓励孩子讲出真话,做个诚实的孩子。
2、分析情况。爸爸、妈妈应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发生的根源,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是别的孩子无意识的行为,还是自己孩子不对;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别的孩子确实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在找到事情根源后,家长不要急于发表意见,而应让孩子想一想该怎么办,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了解孩子的真实态度,便于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解决纠纷。家长对待孩子之间的争执,应该冷静的态度,理智的进行处理,应该从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角度处理,无论谁是谁非,对孩子都要采取多鼓励少责骂的方法。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对,要批
评教育,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面给被伤害的小朋友道歉,教育孩子做一个团结友爱,有礼貌,勇于承担责任,知错能改的好孩子。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也要认真分析实情,家长应该肯定孩子的行为:“你是对的,你比他做得好。”家长的肯定,可以让孩子丢掉委屈情绪,产生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对性格懦弱、胆小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4、互相交心。幼儿间发生争执时正常的,家长应该明白活泼好动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游戏时,发生一些矛盾是难免的,不要小题大做,更不能把孩子之间的争执等同于成人之间的矛盾。家长最好能抽出时间诚恳地和对方父母交交心,彼此谅解,和和睦睦,易使孩子受到感染,化干戈为玉帛,在以后的日子里友好相处。
5、鼓励交往。作为家长,一定不要因为孩子间常发生争吵、纠纷而限制他与同伴交往。相反的,更应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让孩子在交往、冲突、纠纷中获得更多经验,促进其社会性的更好发展。
无论孩子之间的矛盾有多大,孩子毕竟是孩子,当家长为这是吵的不可开交时,孩子之间的矛盾说不定就已经化解了,所以为了孩子的心理能健康地成长,家长一定要冷静、理智地处理,千万不要参与进去,这会给孩子留下很不好的印象的,孩子同时也会产生依赖性,每当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不会自己想办法,而是找家长来帮助解决,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学习文章二:
我相信在我们教师和家长的真诚引导下,我们小三班一定能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不要因为一时的不快而影响了彼此的友谊。为给我们的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大家庭,我们一起努力吧!
我是一位老师,同时也是一位家长,今天和大家聊聊关于《如何处理幼儿之间的纠纷》的话题。其实,不管是什么群体,纠纷总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对身心发展尚不成熟、自制力较差的幼儿来说,他们之间发生争吵、打斗和其他不友好行为是正常的。孩子之间的纠纷,主要是他们的天性决定的,而不是好孩子和坏孩子的区分标准,无论是争执、吵闹甚至打架,都是成长过程中一段小小的插曲,有研究表明,吵架可以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和积极性。他们在争吵中掌握了集体生活方式。孩子们吵架时间是短暂的,尤其是3岁前,彼此也不记仇。通过争吵,对孩子双方都是一种磨炼,孩子从纠纷中学习,在纠纷中成长。
有些纠纷其实很幼稚,比如:当别人坐自己的凳子时,幼儿往往会一声不吭地去拉自己的椅子,坐在椅子上的孩子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于是吵起来了;当她看到同伴好玩的玩具,或者自己需要的玩具,会一声不吭地直接取过来,从而引起同伴争执。
为此,仅仅告诉幼儿应该如何做、应该如何保持良好行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让他们学会如何应对生活中的纠纷,掌握处理纠纷的恰当方法。目前,许多幼儿都不能正确处理好和同伴间发生的纠纷,要么争夺、打斗,要么消极生气、退缩、哭泣,或只会告知大人,而不会以更恰当的方式做出反应,因而他们难以很好地适应同伴群体、适应幼儿园生活,将来也难以适应既充满竞争又要求合作的工作、社会环境。
该如何面对幼儿间的纠纷呢?我认为,我们应该放开束缚,让孩子自己去面对,不能任其发展,也不能严厉制止,我们不应简单地宣判孰是孰非,而应通过孩子的纠纷去了解他们心中的世界及对事物的看法,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我们来探究一下纠纷产生的原因,总得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孩子年龄因素:幼儿时期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其认知水平很低,而且幼儿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但由于生活经验很缺乏,所以他们的道德认识和行为认识常常脱节,缺乏合作意识,常常与他人发生纠纷.表现在活动中一旦与人发生纠纷时就动手打人,而且不愿意承认错误。例如户外活动准备排队时,两个小朋友相抱在一起玩,越抱越紧,摔倒在地,一个大哭起来向老师告状说另一个打他,另一个则一脸惊慌和无辜。
2.环境因素: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生活在一个绝对爱心的世界里,大人对孩子只是付出,不求回报,孩子将大人对他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孩子自然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记得有一次,我们班组织小朋友玩搭积木,小朋友有的搭房子,有的搭大桥,还有的搭彩虹,玩的非常高兴,正在这时,一个小朋友边哭边跑来找我,说:“老师,星星打我。”我把星星叫过来,问他:“星星,为什么打小朋友?”星星说:“是他先抢我的玩具。”这个事例中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小朋友的内心,都是一自我为中心,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
3.幼儿的个体差异因素:幼儿由于遗传素质.后天的教育因素和环境不同,神经类型.气质和性格也千差万别.如有的孩子脾气温顺文静,有的孩子脾气急燥好斗;有的孩子胆小懦弱不善交往:有的孩子豪爽热心大方过头等。无论什么性格的孩子,都有可能会和同伴发生争执。举一个生活中比较多见的例子:牛牛和宝宝为抢一把水枪发生争吵。两人在争执中不相上下,最后以宝宝挨打、牛牛挨咬结束争执。事后牛牛悄悄告诉我“妈妈让我不跟宝宝玩,以后他再咬我,我就咬他”。在这件事中,牛牛妈妈就认为自己的孩子吃了亏,从而产生要让自己的孩子采用暴力的方法来对付纠纷的想法,其实这是最不应该的想法。而同样宝宝妈妈如果也采用让孩子以后他打我你就打他的方法,也是十分不应该的。但往往许多家长会有这样的错误想法。
学习文章三:
我们该如何正确处理幼儿间的纠纷呢?正因为纠纷的原因错综复杂,所以在处理幼儿纠纷时,我们作为家长的要心平气和地看待幼儿间的纠纷,应发现幼儿问题的所在,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帮助引导。
其一,当纠纷发生后,大人不随意充当“裁判”,而是应引导幼儿认识“好朋友是不应该打架的”、“好朋友要在一起”,同时帮助幼儿寻找解决纠纷的方法,在他们共同协调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可接受的方法。这对孩子认识自己错误提供了正确的方法。
其二,遇到纠纷时,大人应给幼儿创设一些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鼓励幼儿分析问题,启发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办法:
1、教给孩子一些避免和解决纠纷的基本技巧。
我们要有意识的教给孩子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如教给幼儿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如何向别人道谢和道歉,如何向别人提出要求,如何表达自己的愿望等等,这些技能的熟练运用,可以使幼儿避免一些纠纷,也使他们自己尝试解决问题。例如:对经常使用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当然,这样的幼儿只是极个别),我们采用适当惩罚的方法,让他们尝试后果;对于经常求助于别人的幼儿,我们就鼓励他尝试自己独立解决;对经常被人欺负后默默承受的幼儿,我们则鼓励他摆脱无助的状态,有时甚至鼓励他们勇
于“自卫”。
2、增强幼儿自己解决纠纷的能力。幼儿之间的纠纷是常有的事情,所有的纠纷都让家长或老师参与解决,会增强幼儿的依赖性,削弱或剥夺他们的独立性,事实上,由于幼儿间的纠纷没有多少利害关系,幼儿自己可以解决,为此我们大胆放手并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如遇到某个小朋友欺负自己时,我们引导幼儿自己跟他协商,不见效时再请求大人帮助协调;如果别人不小心碰了自己,我们则引导他们善于理解原谅别人,引导幼儿多说礼貌用语“对不起”“没关系”。同时也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责任感。
3、在合适的情境中,让孩子自然地面对纠纷,自然地体验人们相处的规则。虽然我们可以用语言告诉幼儿在发生纠纷时该如何做,幼儿也有能力理解、接受,也会在认识上认同,但这均是在纠纷未发生、正常情境下的理智认识。在实际发生纠纷时,幼儿的行为常常受其情绪控制,而非受其所懂得的道理的控制。就像一位教育专家在道理上知道应该如何对待、教育儿童,但在实际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却常因受自己当时情绪的影响而犯自己知道应当避免的错误。因此,教育培养幼儿时不仅应告诉幼儿在理智、认识上要知道该如何做,而且重点应告诉幼儿在实际发生纠纷时,其可能产生的不良情绪状态及其对他们行为的重要影响,并着重指导和让幼儿实践、练习如何用理智、恰当的方式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行为。
4、家长要以身作则,敢于承认错误。在家庭之间,或者在公共场合,特别是孩子在场的情况下,我们家长遇到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心平气和,也要有礼貌,懂得谦让。尤其是面对自己的孩子吃亏的时候,要首先分清事实,而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责怪甚至是恐吓对方孩子,这样一方面让自己孩子觉得以后有依靠,另一方面,也在众多孩子面前失去了作为一个家长应有的“形象”。如果你的孩子不小心弄伤或者弄疼了对方,我觉得,作为家长有必要领着孩子一起向对方道个歉,说句话,从而给孩子一个无形的教育。
我也是一位家长,所以,让我们共同牢记:孩子之间的纠纷,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必然,通过争吵对孩子双方都是一种磨练,孩子从纠纷中学习,在纠纷中成长。我们家长只要妥善处理孩子间的纠纷,正确引导自己的孩子,凡事都采取信任、积极、友善的态度,相信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每天都会拥有一份好心情,每天都会过得很快乐!
第四篇:关于正确处理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市综治办的工作安排,我乡综治办按照要求内容,积极深入基层进行了解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矛盾纠纷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当前,社会治安形式总体良好,但是,维护稳定的任务依然繁重。社会各方面的矛盾纠纷还大量存在,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由此产生的矛盾纠纷也不断增加。较之以往,目前的矛盾纠纷除数量有所上升外,在表现形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突出表现为公民与集体经济组织、与基层政府之间,企业职工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等纠纷(当然,目前的婚姻家庭纠纷尤其是婚姻纠纷呈大幅上升趋势),也就是个体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纠纷。这些矛盾纠纷,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广泛性,矛盾纠纷普通存在,非一个地方、一个企业所独有,纠纷涉及面宽;二是群体性,集体上访时有发生,群体械斗情况也有发生,矛盾主体一方往往人数较多;三是复杂性,引发纠纷的原因有体制、观念、作风各方面的因素,有时则是多种因素交结在一起,调处难度增大。
当前形势下我乡矛盾纠纷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在农村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地方的土地权属不清,群众争执激烈,甚至发生械斗。
2、在劳动就业方面,一是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困难,自主择业性不强,就业压力增大;二是下岗职工及进城务工的农民增多,就业渠道狭窄,社会闲置人员增加,易诱发治安问题。
3、有部分上访老户对信访答复不满意或有关部门未予答复持续上访或越级上访不断。
二、社会矛盾的现实解决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1、我乡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一直作为维稳工作的重点来抓,成立了由乡人大主席为组长的矛盾纠纷调处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两次排查会议,一把手亲自参加,并形成会议纪要。每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抽调综治、司法、信访、派出所、土地、管理区等部门有关人员,深入农村、企业、学校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认真调查,及早解决。“三夏”、“三秋”、及元旦和春节期间,还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大规模排查,确保农忙、节日期间的社会稳定。我乡XX村由于近年来高速公路和XX大道占地,导致村里的土地被占了相当一部分,很多群众没有了土地,经过村委会多方面考虑,准备统一再分一次地,但是没被占地的村民不愿意,扬言要捍卫自己的土地,眼看“三秋”大忙来临,没有土地的村民马上要错过今年的小麦种植期,双方矛盾一触即发。我乡“三秋”矛盾纠纷排查小组在进驻XX村得知了这些情况以后,立即分成三组,对持反对分地意见的三个居民小组展开疏导,终于在经过两天的耐心细致的劝说下,在“三秋”大忙期间,使得全村土地顺利重新分配,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2、我乡还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的预防和处理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形成了一套制度:一是机关每天安排10人值班,两名班子成员带班,每村要有一名主要领导值班;二是机关成立督导组,全天候、不定时对机关和各村进行检查;三是每村确定一名信息员,随时报告情况;四是如发生突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领导小组成员和工作人员应及时赶到出事地点,做好劝返、疏散工作,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以防止事态恶化。
3、当前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中还存在有一定的问题:一是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基于司法行政系统指导,自治性解决机制发育不足,村民调委会是在法院指导和司法行政机关管理与指导下进行工作的自治性民间组织,这种调解受行政权力的支配和影响较大,有许多不利因素:(1)、增加了基层政府和基层干部的负担;(2)、强化了群众对政府的依赖,不利于群众自我管理的积极性;(3)、增加了基层信访压力;二是调解过程缺乏制度化、规范化。如在农村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调处结果最终往往由村两委班子主要领导拍板,因此,纠纷解决方式比较随意,受村干部个人意志和素质影响较大,可能会造成调处结果的不公平,造成一方不满。同时,在行政协调过程中,由于受“稳定压倒一切”思想影响,个别基层干部在处理纠纷过程中,会采取有悖于政策和原则的协调,给群众传递“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信号,使群众大量纠纷涌向信访部门,有的还以各种激化方式引起领导重视,造成社会不稳定。
三、如何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的解决机制
1、要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深化农村改革,集中精力发展农村经济,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是在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于改革有不解之缘。这些矛盾有的是由于新旧体制的碰撞而引起的,有的是改革没有配套而产生的,有的是由于旧思想看不惯新事物而出现的。解决好这些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经济,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对外招商引资蛋糕做大。社会财富增加了,人民富裕了,许多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二是要搞好法制宣传教育,通过普法教育,使广大公民在生产、生活中能够依法办事、依法做人、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要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一是定期对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进行地毯式排查和梳理,及时掌握矛盾纠纷的具体情况,尤其对可能引发重大治安和群体性事件的苗头给予高度重视,并将排查和梳理出的情况及时上报乡主要领导;二是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工作中要对本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达到“五个底数清”,即矛盾纠纷总数、已调、未调底数清;重大疑难纠纷底数清;婚姻、家庭、邻里、土地纠纷底数清;群体(5人以上)上访事件底数清;纠纷重点户、重点人员情况底数清。并要做到矛盾纠纷主要情况及产生原因明确、涉及人数明确、调处部门明确、责任单位及责任人明确、处理办法及具体措施明确;三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各村委会、调委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四是要坚持做到“四个不”,即不弄虚作假、不夸大问题、不缩小问题、不隐瞒事实,工作中要做到实事求是;五是要认真执行首问负责制,群众前来办事,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执行好首问负责制,属本科室职能的认真办理,需由其他科室办理的,引导其如何办理,不能出现推诿和不理不睬现象。
3、加强维护社会稳定的组织力量建设,只有把基层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综治办、维稳办等维护社会稳定的力量整合起来,才能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与大力支持下,既各司其职,又大力协作、互相配合,真正维护好当地的社会治安,保证稳定的工作大局。一是综治办要当好党委和政府领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参谋和助手,带头贯彻执行党委和政府的总体部署,积极参加党委和政府统一组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并经常向党委领导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反映情况,报告工作,提出建议。严格治安管理措施,检查和指导各单位内部的安全保卫工作和基层治保组织、群防群治队伍的工作;二是公安机关是社会治安工作的主管部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属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需要,适当的调整工作重点、警力部署和勤务制度,改进工作方法,用更多的人力和精力加强基层治安基础工作,以更好的发挥职能作用;三是司法所要结合自己的业务工作,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依法积极疏导、调处各种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做好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和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帮教工作;四是法庭要加强审判流程管理,严格审限跟踪监督,确保办案快捷高效。大力推行“繁简分流”和简易化审理方式,缩短办案周期。加大诉讼调节力度,积极疏导矛盾,减轻当事人诉累。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充分利用非诉讼渠道解决社会纠纷,缓解审判压力。开展清理超审案件和超期羁押被告人的活动,严格执行审限制度,有效纠正“拖案”现象。
四、对进一步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和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议
1、建立矛盾预防机制。农村的矛盾纠纷事件都有一个酝酿、发生的过程,因此,坚持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预防上,建立信息、排查、回访等预防机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前化解,变被动调处为主动预防。在工作中,基层干部要解决的群众关心和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掌握可能诱发矛盾的苗头性、倾向性因素,积极预测,超前防范,消除矛盾。我乡一直把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来抓,今年以来,通过乡、村两级矛盾排查机构共排查出纠纷42起,劝阻上访14起21人,排查出的矛盾全部化解在基层,真正起到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2、做好村级调委会的管理工作。村级调委会是调处农村矛盾纠纷的中坚力量,是调解民间矛盾纠纷的法定组织。要使村级调委员会更好地发挥出其作用,一是实行层级管理机制,村调委会负责调处本村内的各类纠纷,调解不下的,交由乡调委会进行调解,尽可能做到在辖区范围内解决矛盾,避免矛盾激发;二是建立培训制度,定期对村调解员、治保委员进行专业培训,增加他们的法律知识,培养他们的调解技巧,促进矛盾纠纷的有效调处。我乡每年都组织两次全乡综治、民调主任培训班,通过邀请市综治办领导和律师给他们讲解如何处理复杂的矛盾纠纷,提高他们处理纠纷的能力,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三是加强村级调委会的自治性,司法行政部门要尽量放权给村级调委会,地方行政部门则在调处过程中起监督作用,保障村级调解委员会在调处矛盾纠纷过程中发挥其自主性。
3、健全保障激励机制。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调解组织要配备办公室或调解室,做到“六有”,即有调解室、有牌子、有印章、有调解工作基础台帐、有调解例会和调解记录、有纠纷登记薄;二是各级各部门要划出专项资金,用于支付调解员的日常工资及误工补贴,调动其调解积极性;三是建立调解奖励措施,对调解成功率高、群众满意度高的村级调委会进行必要的物质奖励。
第五篇:关于正确处理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正确处理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市综治办的工作安排,我乡综治办按照要求内容,积极深入基层进行了解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矛盾纠纷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当前,社会治安形式总体良好,但是,维护稳定的任务依然繁重。社会各方面的矛盾纠纷还大量存在,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由此产生的矛盾纠纷也不断增加。较之以往,目前的矛盾纠纷除数量有所上升外,在表现形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突出表现为公民与集体经济组织、与基层政府之间,企业职工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等纠纷(当然,目前的婚姻家庭纠纷尤其是婚姻纠纷呈大幅上升趋势),也就是个体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纠纷。这些矛盾纠纷,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广泛性,矛盾纠纷普通存在,非一个地方、一个企业所独有,纠纷涉及面宽;二是群体性,集体上访时有发生,群体械斗情况也有发生,矛盾主体一方往往人数较多;三是复杂性,引发纠纷的原因有体制、观念、作风各方面的因素,有时则是多种因素交结在一起,调处难度增大。
当前形势下我乡矛盾纠纷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在农村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地方的土地权属不清,群众争执激烈,甚至发生械斗。
2、在劳动就业方面,一是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困难,自主择业性不强,就业压力增大;二是下岗职工及进城务工的农民增多,就业渠道狭窄,社会闲置人员增加,易诱发治安问题。
3、有部分上访老户对信访答复不满意或有关部门未予答复持续上访或越级上访不断。
二、社会矛盾的现实解决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1、我乡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一直作为维稳工作的重点来抓,成立了由乡人大主席为组长的矛盾纠纷调处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两次排查会议,一把手亲自参加,并形成会议纪要。每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抽调综治、司法、信访、派出所、土地、管理区等部门有关人员,深入农村、企业、学校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认真调查,及早解决。“三夏”、“三秋”、及元旦和春节期间,还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大规模排查,确保农忙、节日期间的社会稳定。我乡XX村由于近年来高速公路和XX大道占地,导致村里的土地被占了相当一部分,很多群众没有了土地,经过村委会多方面考虑,准备统一再分一次地,但是没被占地的村民不愿意,扬言要捍卫自己的土地,眼看“三秋”大忙来临,没有土地的村民马上要错过今年的小麦种植期,双方矛盾一触即发。我乡“三秋”矛盾纠纷排查小组在进驻XX村得知了这些情况以后,立即分成三组,对持反对分地意见的三个居民小组展开疏导,终于在经过两天的耐心细致的劝说下,在“三秋”大忙期间,使得全村土地顺利重新分配,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2、我乡还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的预防和处理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形成了一套制度:一是机关每天安排10人值班,两名班子成员带班,每村要有一名主要领导值班;二是机关成立督导组,全天候、不定时对机关和各村进行检查;三是每村确定一名信息员,随时报告情况;四是如发生突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领导小组成员和工作人员应及时赶到出事地点,做好劝返、疏散工作,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以防止事态恶化。
3、当前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中还存在有一定的问题:一是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基于司法行政系统指导,自
治性解决机制发育不足,村民调委会是在法院指导和司法行政机关管理与指导下进行工作的自治性民间组织,这种调解受行政权力的支配和影响较大,有许多不利因素:(1)、增加了基层政府和基层干部的负担;
(2)、强化了群众对政府的依赖,不利于群众自我管理的积极性;(3)、增加了基层信访压力;二是调解过程缺乏制度化、规范化。如在农村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调处结果最终往往由村两委班子主要领导拍板,因此,纠纷解决方式比较随意,受村干部个人意志和素质影响较大,可能会造成调处结果的不公平,造成一方不满。同时,在行政协调过程中,由于受“稳定压倒一切”思想影响,个别基层干部在处理纠纷过程中,会采取有悖于政策和原则的协调,给群众传递“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信号,使群众大量纠纷涌向信访部门,有的还以各种激化方式引起领导重视,造成社会不稳定。
三、如何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的解决机制
1、要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深化农村改革,集中精力发展农村经济,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是在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于改革有不解之缘。这些矛盾有的是由于新旧体制的碰撞而引起的,有的是改革没有配套而产生的,有的是由于旧思想看不惯新事物而出现的。解决好这些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经济,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对外招商引资蛋糕做大。社会财富增加了,人民富裕了,许多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二是要搞好法制宣传教育,通过普法教育,使广大公民在生产、生活中能够依法办事、依法做人、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要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一是定期对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进行地毯式排查和梳理,及时掌握矛盾纠纷的具体情况,尤其对可能引发重大治安和群体性事件的苗头给予高度重视,并将排查和梳理出的情况及时上报乡主要领导;二是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工作中要对本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达到“五个底数清”,即矛盾纠纷总数、已调、未调底数清;重大疑难纠纷底数清;婚姻、家庭、邻里、土地纠纷底数清;群体(5人以上)上访事件底数清;纠纷重点户、重点人员情况底数清。并要做到矛盾纠纷主要情况及产生原因明确、涉及人数明确、调处部门明确、责任单位及责任人明确、处理办法及具体措施明确;三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各村委会、调委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四是要坚持做到“四个不”,即不弄虚作假、不夸大问题、不缩小问题、不隐瞒事实,工作中要做到实事求是;五是要认真执行首问负责制,群众前来办事,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执行好首问负责制,属本科室职能的认真办理,需由其他科室办理的,引导其如何办理,不能出现推诿和不理不睬现象。
3、加强维护社会稳定的组织力量建设,只有把基层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综治办、维稳办等维护社会稳定的力量整合起来,才能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与大力支持下,既各司其职,又大力协作、互相配合,真正维护好当地的社会治安,保证稳定的工作大局。一是综治办要当好党委和政府领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参谋和助手,带头贯彻执行党委和政府的总体部署,积极参加党委和政府统一组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并经常向党委领导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反映情况,报告工作,提出建议。严格治安管理措施,检查和指导各单位内部的安全保卫工作和基层治保组织、群防群治队伍的工作;二是公安机关是社会治安工作的主管部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属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需要,适当的调整工作重点、警力部署和勤务制度,改进工作方法,用更多的人力和精力加强基层治安基础工作,以更好的发挥职能作用;三是司法所要结合自己的业务工作,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依法积极疏导、调处各种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做好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和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帮教工作;四是法庭要加强审判流程管理,严格审限跟踪监督,确保办案快捷高效。大力推行“繁简分流”和简易化审理方式,缩短办案周期。加大诉讼调节力度,积极疏导矛盾,减轻当事人诉累。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充分利用非诉讼渠道解决社会纠纷,缓解审判压力。开展清理超审案件和超期羁押被告人的活动,严格执行审限制度,有效纠正“拖案”现象。
四、对进一步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和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议
1、建立矛盾预防机制。农村的矛盾纠纷事件都有一个酝酿、发生的过程,因此,坚持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预防上,建立信息、排查、回访等预防机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前化解,变被动调处为主动预防。在工作中,基层干部要解决的群众关心和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掌握可能诱发矛盾的苗头性、倾向性因素,积极预测,超前防范,消除矛盾。我乡一直把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来抓,今年以来,通过乡、村两级矛盾排查机构共排查出纠纷42起,劝阻上访14起21人,排查出的矛盾全部化解在基层,真正起到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2、做好村级调委会的管理工作。村级调委会是调处农村矛盾纠纷的中坚力量,是调解民间矛盾纠纷的法定组织。要使村级调委员会更好地发挥出其作用,一是实行层级管理机制,村调委会负责调处本村内的各类纠纷,调解不下的,交由乡调委会进行调解,尽可能做到在辖区范围内解决矛盾,避免矛盾激发;二是建立培训制度,定期对村调解员、治保委员进行专业培训,增加他们的法律知识,培养他们的调解技巧,促进矛盾纠纷的有效调处。我乡每年都组织两次全乡综治、民调主任培训班,通过邀请市综治办领导和律师给他们讲解如何处理复杂的矛盾纠纷,提高他们处理纠纷的能力,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三是加强村级调委会的自治性,司法行政部门要尽量放权给村级调委会,地方行政部门则在调处过程中起监督作用,保障村级调解委员会在调处矛盾纠纷过程中发挥其自主性。
3、健全保障激励机制。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调解组织要配备办公室或调解室,做到“六有”,即有调解室、有牌子、有印章、有调解工作基础台帐、有调解例会和调解记录、有纠纷登记薄;二是各级各部门要划出专项资金,用于支付调解员的日常工资及误工补贴,调动其调解积极性;三是建立调解奖励措施,对调解成功率高、群众满意度高的村级调委会进行必要的物质奖励。公开选拔公文写作知识:调研报告格式
1、标题
2、客户(委托人)
3、调研公司
4、日期
内容目录
1、章节标题和副标题,附页码
2、图表目录
3、附录目录
执行性摘要
1、目标的简要陈述
2、调研方法的简要陈述
3、主要调研结果的简要陈述
4、结论与建议的简要陈述
5、其他相关信息(如特殊技术、局限、背景信息)
分析与结果(详细)
1、调查基础信息
2、一般性的介绍分析类型
3、表格与图形
4、解释性的正文 结论与建议
调查方法
1、研究类型、研究意图、总体的界定
2、样本设计与技术规定 a、样本单位的界定 b、设计类型(概率性与非概率性,特殊性)
3、调查问卷 a、一般性描述 b、对使用特殊类型问题的讨论
4、特殊性问题或考虑
5、局限 a、样本规模的局限 b、样本选择的局限 c、其他局限(抽样误差、时机、分析等)
附录
1、调查问卷
2、技术性附录(如统计工具、统计方法)
3、其他必要的附录(如调查地点的地图等)
:想抓住和顺应时机,好比救火一样,要迅速、坚决。
2、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荀子)
释:想保持安定,巩固地位,那么没有比平政爱民更好的办法了;想获得美好声誉,那么没有比崇礼敬士更好的办法了;想建立伟大功业,那么没有比尚贤使能更好的办法了。
3、多言不可与远谋,多动不可与久处。(隋·王通)
释:对爱多说话的人不能和他作长远的谋划,对多动的人不能长久长处。
4、善将者,其刚不可折,甚柔不可卷,故以弱致强,以柔制刚。纯柔纯弱,其势必削;纯刚纯强,其势必亡。不柔不刚,合道之常。(三国·诸葛亮)
释:善作将领的必须有刚柔兼备的性格,但刚强不固执、温柔不软弱,所以可以弱致强,以柔制刚。但单讲温柔会导致软弱,势力会削弱;单讲刚强会导致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势必灭亡。不柔不刚,才合乎道理的常规。
8、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明·庄元臣)
释:要到山上去,就要向樵夫了解山上的情况;要到水里去,就要向渔民了解水里的情况。
9、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孙武)
释:宁可假装糊涂而不有所行动,也不冒充聪明而轻举妄动。暗中策划,不露声色,就象冬天的雷电,储存力量,待机爆发一样。
10、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明·方以智)
释:善于疑虑问题的人,不去疑虑人们都怀疑的事,而是去疑虑人们不会怀疑的事情或情况。
11、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定理者,知人而已矣,安民而已矣,进贤远奸而已矣。无定法者,一兴一废一繁一简之间,因乎时而不可执也。(清·王夫之)
释:天下有治国的大原则,而具体的法规制度则不能一成不变。大的原则只不过是知人、安民、进贤远奸罢了,而法规制度的制定、废除,是繁还是简,就要因当时具体条件而定,不应拘泥不变。
12、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孙武)
释:足智多谋的将帅对情况的考虑,必须兼顾利和害两个方面。在不利情况中要充分考虑到有利条件,才能提高胜利信心;在顺利情况下看到不利方面,才能消除可能发生的祸患。
13、清白之士,不可以爵禄得;节义之士,不可以威刑胁。(黄石公)
释:对廉洁的人不可用爵禄收买,对有节操义行的人不可用重刑相威胁。
14、治世不一道,使国不必法古。(商鞅)
释:治理世事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管理国家不必非要全按古人的方法。
15、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悔既往之失,不如防将来之非。(《莱根谭》)
释:与其计划没有把握完成的功业,不如维持好已经完成的事业;与其懊悔以前的过失,还不如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错误。
16、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情则乱(墨子)
释:上面为官从政的,如了解得到下边的情况并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政策,就可很好地治理,反之,不真正了解掌握下边情况,政策脱离实际,就会发生**。
17、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莱根谭》)
释:不要责难他人的小过错,不随便揭发他人隐私,不可对别人的坏处耿耿于怀。
18、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孙武)
释:在客观实际中蕴藏着谋略,谋略的运用也要根据客观实际。认识了客观事物的矛盾性,就可掌握和运用谋略。谋略不可违背客观实际,凭主观想象去生搬硬套,就要招致失败。
19、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莱根谭》)
释:遇到表面阴沉而不爱说话的人,千万不要一下子就推心置腹地跟他作朋友;见了自以为是了不起的人,应尽量小心谨慎不与他说话。
20、摇木者一一摄其叶,则劳而不遍。左右抵其本,而叶遍摇矣。(《韩非子》)
释:摇树木的人,如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去动,那么即使弄得精疲力尽也不可能全部动遍。如从左右推拍树干,那么可使一树叶子都摇动了。
21、辟邪不得其情,则邪愈肆;攻疾不对其症,则病愈剧。(明·吕坤)
释:治理邪气得不到真实情况和原因而盲目去治,就会使邪气更猖獗,治疗疾病不能对症用药用术,就会使病情更加严重。
22、事虽易,而以难处之,未有不治之变;患虽远,而以近处之,未有不及之谋。(明·王廷相)
释:事情虽容易,却把它当难事去认真办理,就没有治不了的变故;祸患虽在很远,却当成在眼前来处理,就没有来不及解决问题的安排。
26、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
释 :在安定的时候容易管理,凶事未发生时容易解决,问题没弄到最严重时易判断,麻烦事在细小时容易处理。因此,凡事都要在没有定局之前妥善安排,在**未发生之前就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29、先理纲,后理纪;先理令,后理罚;先理近,后理远;先理内,后理外;先理本,后理末;先理强,后理弱;先理大,后理小;先理上,后理下;先理身,后理人。是以理纲则纪张,理令则罚行,理近则远安,理内则外端,理本则末通,理强则弱深,理大则小行,理上则下正,理身则人敬。此乃治国之道也。(三国·诸葛亮)释:先确定大政方针,再制定具体措施;先制定法令,再实行刑罚;先治理当前的,再治理长远的;先处理好内部事务,再处理外部;先治理好带根本性的问题,再解决细节问题;先治理好强的,再治理弱的,先治理好大的,再解决小的,先治理好上层机构,再治理下层社会,先治理好自身,再去管理别人。这是由于确立了大政方针,具体措施才能得以实施;制定好了国家法令,才能具体实施刑罚;治理好近的,远的才能安定;治理好内部,外部就会端正;治理好根本,末节就能畅通;治理住强的,弱的就能伸展;治理住大的,小的就能通顺;治理好上层,下层就能正直,治理好自身,他人就会敬重服从。这些就是治理国家的根本道理。30、制事者因其则,服药者因其良。书不必起仲尼之门,药不必出扁鹊之方。合之者善,可以为法,因世而权行。(汉·陆贾)
释:处理事情要根据事情本身的规律和法则,吃药治病要根据药物对疾病的功效。一本书的好坏不一定以是否出之孔子之手,一副药的效用也不一定以扁鹊所开之方为标准。凡是符合实际,合乎规律的就是好的,可以把它当作法令制度,根据时代不同而灵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