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问题:民法总则为良心的拷问撑起保护伞
lincang.offcn.com
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问题:民法总则为良心的拷问撑起保护伞
2018国家公务员笔试已经落幕,考生们即将进入下一个重要环节:面试,要想在面试中一举成“公”,必须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云南中公教育专家在此特推出2018国考天天练栏目,本栏目将给大家呈现时下的热点事件和问题,希望考生们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备考之旅日日“高升”!【背景链接】
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被俗称为“好人法”的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相关业内人士和法律专家,在他们看来,被视为中国“好人法”的正式实施,将从法律层面鼓励更多人“路见危难,伸出援手”,同时对“英雄流血又流泪”说“No”。第183条避免“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情况,如果好人因为救人行为受到损害,侵权人要承担损失,受益人可以自愿给予适当的补偿。如果没有侵权人,或者侵权人逃逸、没有能力承担损失时,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的补偿。【命题预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183条法律法规规定:如果好人因为救人行为受到损害,侵权人要承担损失,受益人可以自愿给予适当的补偿。如果没有侵权人,或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lincang.offcn.com
者侵权人逃逸、没有能力承担损失时,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的补偿。有人认为这和我们传统的道德标准相违背,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中公解析】
观点:法律托底为见义勇为撑起保护伞。
意义: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困扰着我们的社会生活,也一次次的拷问着我们的良心,一边我们提倡见义勇为高举道德大旗,而另一边当类似事件真正发生时又在担忧自身的风险与责任,裹足不前。10.1日起实施的民法总则第183,条“好人法”给我们的见义勇为提供一把保护伞,让我们在面对类似问题时免除了后顾之忧。但是鼓励大众见义勇为对见义勇为者实行免责,那么意外事件的损失与费用还是需要责任人承担,大部分存在责任人的危险问题在追责上往往伴随民事案件,例如交通肇事,这就需要见义勇为者自己先承担治疗费用再事后补偿,这对于一些家庭困难或者情况危险的见义勇为者来说往往无力承担。其二公众对见义勇为的行为的道德标准不正确,为善而不欲人知确实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是这不代表救助行为带来的损失和风险就应该由见义勇为者承担,做好事不留名不应该成为禁锢我们思想的枷锁。其三救助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学习力度不强,不能让群众的见义勇为变成给专业人员的救助添乱,只有对伤者的负责,对自身的负责才能最大化见义勇为行为的社会价值,不能让群众好心办坏事,然而当前国人普遍存在急救知识和救援情况判断力的不足。这是仅仅依靠我们见义勇为法律制度无法做到的。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lincang.offcn.com
对策:第一、对于医疗费用,交通费用等由见义勇为者垫付的金钱等我们也应该施行制度保障,先救人再付费给见义勇为打开绿灯则更能体现人性的关辉,让我们的见义勇为者在遭受到见义勇为行为带来的损失时,能够不被金钱所制约,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第二、加大普法宣传,树立适宜当下的的价值观导向,避免公众盲目遵从传统文化来约束见义勇为者,明确区分道德标准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避免道德绑架带来的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的状况;第三、应该按照十九大上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需要做好我们的科普与技能培训,只有这样才能让公众掌握必备的急救知识和应急技能,让见义勇为行为避免给受助者带来更大的伤害与意外,同时也能提高公众救助他人的的热情与自信。好人法最大化的让见义勇为真正变成我们每一个公民自觉自发的风尚。
更多云南省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临沧中公教育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第二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为自然资源撑起离任审计“保护伞”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为自然资源撑起离任
审计“保护伞”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7种情况,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11月29日《人民日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要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完善统计体制。”精准识别一个领导干部工作是否突出、发展是否得力、为民是否担当,不仅要看眼前取得了哪些成就、为百姓送上多少实惠,更要立足宏观、横向比较、纵向观察,全面了解其履职作为对地方带来哪些影响、变化。无疑,离任审计就是最好抓手。
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这些都是老百姓最关注的领域。原因无他,没有好的生态,生活质量便无法提升,没人希望一眼望去,到处是天上“烟雾缭绕”、地上“琳琅满目”、水中“五彩缤纷”的场景;更不能浪费自然资源,这是永续发展的力量之源,更是子孙后代得以依存的生命之基。一个地方的领导干部与自然资源紧密相联息息相关,是保护、是利用、还是不计后果地滥用,全在发展理念、决策落实之中。
长期以来,粗放式发展早已过多地消耗了自然资源、过度损害了自然环境,这也迫使当下每一丝、每一毫的生态自然资源都变得格外宝贵。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意识到自然资源的珍贵与稀缺,脑海中都逐步建立起一本“生态资源账”,尤其是资源本就匮乏,或是赖于自然条件发展的地区,不少领导干部更是把自然资源看得比项目、比投资更为重要,主动作为,及时叫停污染项目、拒绝粗放生产模式,尽管一时损失了经济效益,但却赢得人们的信任和爱戴。
反观时下,仍有一些干部并不能把“两山”理论落实到位,尽管也知道生态环保、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但偏偏在经济利益和自然利益的权衡上产生纠结、左右摇摆,既怕失了经济效益,又怕寒了民心,最终“两头不讨好”。也有的干部存在侥幸心理,甚至“破罐子破摔”心态,环保、经济都很关键,却比不得政绩重要,为了哪怕一丝半缕的政绩,都愿意给破坏生态资源的“黑心”企业开后门。尽管近年来,各地多次曝光领导干部环境保护不作为、不担当,被约谈、被问责的情形,但依然屡禁不止。
离任审计规定的出台,为自然资源撑起了“保护伞”,补上了约谈、问责之外的制度短板、执法死角,让任何损害生态、资源的行为无所遁形。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领会《规定》出台背后的深意,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领域的问题抓早抓小抓苗头,离任审计可谓是“最后通牒”,但决不能等到最终“一票否决”才追悔莫及,切实做到严防死守、功在平时。相
关部门更应当加大执法力度,把监察、督察责任尽到位,这样才能更大程度提升离任审计的威慑力,让领导干部“头悬利剑”、谨慎作为、全力担当。当然,我们广大群众既是大自然的保护者,更是违法行为的监督者,要做关注生态、珍爱资源的热心人。
文/储旭东
第三篇: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问题:学生“减负令”越减越多,为哪般
yn.offcn.com
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问题:学生“减负令”越
减越多,为哪般
2018国家公务员笔试已经落幕,考生们即将进入下一个重要环节:面试,要想在面试中一举成“公”,必须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云南中公教育专家在此特推出2018国考天天练栏目,本栏目将给大家呈现时下的热点事件和问题,希望考生们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备考之旅日日“高升”!【热点链接】
自从国家教委发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以来,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出台相应减负政策,如实施小学就近入学,取消小升初考试,减少考试次数,要求小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等等。然而,尽管政策频出,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热点预测】
当前,各地教育部门不断推出减负令,可实际中学生的负担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对此,你怎么看? 【中公参考答案】
近年来,教育部门不断下达“减负令”,但学生课业负担仍然越来越重。如果不把中小学生“减负”当作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素质教育注定难以取得实效。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从现实情况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不减反增,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各种力量已经成为一种集体非理性地表现,它是现实体制、社会观念、文化历史传统诸多因素的综合。
首先,传统文化历史观念根深蒂固。在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家长形成了狭隘的教育价值观,片面的质量观和陈旧的人才观,从而导致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把育人教育变成了升学教育,也使得分数的价值高于人的价值,升学目标取代了人和社会的发展目标。“高中-大学-社会精英”成了家长心目中唯一的成才之路。
其次,现行教育体制为数量庞大的青少年学生提供获得高等教育的途径较少,教育评价机制蜕变为一种选拔性的工具。我国是人口众多,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高等教育是一种稀缺资源。虽然近几年高校在扩招,但仍有一半左右高中毕业生无法进入大学。况且,在我国,尽管高等教育已经开始迈入大众教育阶段,但精英教育的办学模式依然普遍。因此,学生只有通过选拔性考试才能进入高等院校。再次,大众心理和社会氛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子女学习情况是家长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子女取得优异成绩,考取名牌大学成为家长炫耀的资本。这种不良的社会心态直接造成家长过于急功近利而使得子女课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因此,“减负”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它是一个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要想完成这项系统工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首先,社会倡导成才渠道多样化。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学校、教师和家长中形成新型成才观念,即学校教育不是培养人才惟一途径,也不能用是否考上大学作为衡量学生成才的惟一标准。学校只培养学生有健康体魄、高尚心灵、正常思维和学习方法,只要学生达到上述目标,即是合格学生。
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社会不能总是以升学考试的分数作为评判学校教育成败、教师水平声誉、学生优劣高下的惟一标准。同时,社会要加强对中小学课业负担问题的科学研究和监控,建立中小学生学习标准,建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控网,定期对中小学课业负担作跟踪调查。
最后,家长与学校配合,共同实施“减负”。家长要理解“减负”意义,与学校配合,淡化孩子成绩名次,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孩子平时是否努力上,只要有好的学习习惯,无论名次怎样,都给予肯定和表扬。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会一蹴而就。在“减负”中要防止“减负”就是撒手不管的片面认识,“减负”是减掉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过重课业负担,决不意味着降低对学生学业应有要求和降低教育教学质量。应通过多方努力“减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轻轻松松进学堂,高高兴兴回家来,在轻松愉快中健康成长。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云南中公教育信息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