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好风凭力正当时 扬帆远航写华章(市人大职业教育执法检查汇报材料))1
邵阳市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汇报材料
好风凭力正当时 扬帆远航写华章
邵东县职业中专学校(2015年5月)
尊重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邵东职业中专近3000名师生对检查组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同时衷心地希望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下面,就我校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湖南省职业教育条例》等工作具体汇报如下:
我校创办于1983年,2000年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7月,湖南省教育厅同意以邵东职业中专学校为基地,组建湖南皮具职教集团(湖南省唯一以中职学校为牵头单位的职教集团);2013年,学校被立项为湖南省示范性职教中心建设单位;2014年,学校被省教育厅认定为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中等职业学校。
这几年来,学校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始终坚持“德育为先、技能为本、对接产业、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内涵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完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双师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县域支柱产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办学经验在全省推介:
邵阳市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汇报材料
一、领导高度重视
2012年,县委书记黎仁寅到任后,在调研邵东工业、企业后做出重要指示:抓工业必须抓职教,抓职教就是抓工业。
2013年5月,县委副书记、县长沈志定上任不到20天,就专程来职业中专调研,对学校对接县域支柱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兴产业的做法表示充分肯定,并明确表态:县委、县政府将尽最大努力投入职业教育,只要职业教育发展需要,都将全力支持。同时,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出了坚持“三个优先,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一是发展优先。对于学校争取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县委政府实施建设用地优先、审批优先、办证优先的措施大力支持学校的发展。二是人才优先。随着专业的调整,学校紧缺部分专业教师,县委政府最大限度地优先解决教师的入编问题。三是经费优先。近几年来,除及时足额拨付教师工资外,城市教育附加费的30%(约400万元)、人平一元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130万元)及对中职学生学费减免(县财政配套)全部落实到位。同时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逐步增长,极大地改善了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领导的关怀是职业学校持续发展的及时雨,更是职专人毅然前行的动力。
二、创新教育模式
1、形成“政行校企”四方联动办学新模式
邵阳市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汇报材料
邵东县轻工产业兴旺发达,素有“商贸之城”、“百工之乡”的美誉,是湖南省唯一的民营经济改革与发展试验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富民强县为目标,大力实施“兴工旺商”发展战略。我校发挥职教服务功能,坚持“办一个专业、联一个企业、兴一份产业、创一批品牌”的办学模式,为当地支柱产业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促进了打火机、小五金、箱包皮具、服装鞋业等主导产业的发展,尤其促进箱包皮具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9年,在邵东县皮具行业协会的指导下,与亿富龙皮具有限公司、湖南外贸职业学院联合办学,进行共同建设专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建师资队伍、共同培训员工、共攻技术难、共建研发中心等一系列实质性合作。三年来,皮具产业规模明显扩大,招商引资形势喜人。2011年皮具企业新增注册商标219个,新增省、市知名品牌3个。2012年新增皮具规模企业5家,整个皮具产业总值新增13个亿,税收明显增加。以九兴集团为代表的3家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已经落户邵阳市区和我县,东莞青年企业家协会正在与县皮具行业协会衔接,拟将该地的皮具产业分期分批转移到邵东发展。为邵东创建“中国箱包皮具生产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2年2月28日,我校做为湖南省中职学校代表在全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做了《发挥职教服务功能,提升地方特色产业》的典型发言;2012年5月,我校在湖南省中等
邵阳市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汇报材料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做了《对接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兴产业》的经验介绍。
2011年至2013年,省教育厅王键副厅长三次莅临学校指导工作,对我校“对接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兴产业”的办学特色给予高度关注,并指示:皮具职教集团是省教育厅目前批准的省内唯一单个产业职教集团。学校要抓住机遇,遵循教育部关于产业链、人才培养链、利益链有机融合的精神,加快组建一个政府主导、行、企、校合作的紧密型职教集团,尽快整合全省皮具职教的优质资源,抢占国家皮革产业的制高点,提升湖南皮具产业竞争力,实现产值超百亿。形成经验,在全国予以推广。”
2、探索“教师下厂学技术、专家进校做兼职”教师培训新模式
学校从企业定期聘请管理人员与技术骨干来校讲学,把名优企业的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也带进了校园。学校定期安排专业教师进企业轮训,有力地促进了专业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3、创新“学生实习在车间、课堂岗位零距离”教学新模式 把课堂移到工厂、让教学走进企业。学生实地体验工作环境,业务技能得到快速提升。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新体系
各专业依托实训基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公司化教学、模块仿真一体化教学等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真正实现了“上
邵阳市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汇报材料
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教学效果。
由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质量也明显提升。连续4年,学生参加对口升学本科录取超过100人,学生技能也明显提高,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技能比武、“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共获得国家一等奖3人、省级一等奖5人,省级二等奖9人,省三等奖23人;市级一等奖30人。学校被评为“邵阳市学生技能比武团体一等奖”。学生就业率达98%以上。
三、力争发展项目
项目是发展的平台,是经济的载体。
近几年,学校成功申报为“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立项建设单位,“省级示范性职教中心”建设单位,争取了中央财政支持的“皮革专业实训基地”240万元专项经费,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申报为省级精品专业,皮革工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申报为省级特色示范专业。争取了省发改委的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资金一千万。
项目的申报,进一步夯实了学校的办学基础,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
学校新建了皮具研发大楼、县城培训大楼、女生公寓,96套教师公租房已经正式投标,即将动工建设;标准化校内厂房正在申报建设之中,学校建筑面积目前增加了10500平方米。2013年购置教室智能平板一体机18台套,2014年购置教室平板一体机21台套,所有教室和专用多媒体教室全部安装了多媒体设备。
邵阳市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汇报材料
投资50余万的监控设备正在进行安装。投资260万元改造了校园环境、田径运动场及校内绿地,建成了标准化的塑胶田径运动场,校内绿化整修一新,草地亭台重新规划,文化石点缀其中。为全校师生购置了3000个世界大学城个人空间和学习空间,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大学城资源进行空间教学,建设了9个特色空间和机构平台。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购置了240万元的实训设备,每年自筹资金购买实训设备不少于120万元,合作企业赠送实训设备约计220万元。新增皮具、服装、电子、会计、旅游、计算机等专业实训室13个。现设备总值达2601万元,实训开出率达100%。
办学条件的改善,极大的吸引了初中毕业生来校就读,连续三年学校招生突破1000人;也极大地坚定了学生在校就读的信心,学生巩固率达90%以上,显示出强大的内驱力。
四、拓宽德育渠道
1、坚持“三全管理”,实现了德育工作的现实归依。从学习到生活、从文化课到实习实训课、从课堂到课外、从早起到夜晚就寝,钩织了无处不在、无事不能、无人不管的“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全员管理”的德育工作网络。
2、践行“全纳教育”,实现了德育工作的情感归依。学校遵循职教规律、结合学校实际,推行“全纳教育”理念,要求全体教师树立新型学生观,接纳所有的学生和学生的所有,变培养对象为服务对象,教育对象为感恩对象。强调每个学生都
邵阳市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汇报材料
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每个学生都应得到尊重的平等地位,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独特的个性、特长和品格。在学生中通过实施“八心孝敬”等系列活动,“二评二定一榜”等考核机制落实到位。老师接纳所有学生,学生感激所有老师,融洽的师生关系就建立起来了。
3、坚持“三生教育”,实现了德育工作的和谐归依。在班级管理上,我们要求全体教工牢固树立三生教育观:以学生为本,坚持生命教育观,尊重学生个性;以班级为本,坚持生态教育观,创建和谐班级;以做事为本,坚持生活教育观,细化生活环节。
健全的体制、严谨的管理带来了教师敬岗乐教,学生好学上进、学校繁荣向上的好局面;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构建了和谐校园。
2010年邵阳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学校在“全纳教育”理念指导下所实施的 “感恩教育”德育课题得到了全体与会代表的高度赞扬。学校被评为“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优秀毕业生更是成了传播学校优秀的闪亮名片:涌现了《还珠格格
(三)》小燕子的扮演者李晟、中国科学院博士后西藏大学高原生态研究所教授周尧治、中国动漫教育课题研究组秘书长赵腾飞、企业巨擘曾石红等一大批名人。
五、经验得到推广
三年来,江西玉山县职业中专、衡阳县职业中专、双峰县职
邵阳市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汇报材料
业中专、洞口县职业中专、新邵县职业中专等十几所兄弟学校相继来我校参观学习。
2014年9月5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五家省内主流媒体到我校进行专题采访报道,相继以《对接产业,才有出路》、《校中有厂、厂中有校》为主题将我校的办学特色予以推介报道。
2014年10月9日,湖南卫视新闻联播节目以《职业教育也是地方经济软实力》为题报道我校办学特色。
2015年3月6日,在2015年度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视频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教育厅副厅长邹文辉点名表扬我校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
尊敬的各位领导,我校正乘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强劲东风,抓住我省城镇化加速进程的机遇,把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这篇文章做大做强。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全省职业教育集团的先行区、中高职衔接的示范区、促进地方产业发展的主战区。
诚然,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也是邵东老百姓最看重的教育,更是邵东经济再一次实现腾飞、重返全省十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路走来,我们深刻感受到:职业教育只有深深植根于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沃土,走特色兴校、内涵强效的发展之路,才能枝繁叶茂,健康持续的发展。
邵东是教育大县,也是教育强县。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深感还有一些地方仍需努力:为邵东的经济建设培养更多更好
邵阳市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汇报材料 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我们更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优化的邵东的教育结构,真正实现普职比达到1:1的比例仍需巩固成果;职教资源的整合也是迫在眉睫。
但我们有信心,有政策措施的到位,有各级领导的重视,职教人一定会乘着改革发展的东风,驾驭着历史的机遇,乘风破浪、扬帆万里,书写职业教育华美的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