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困生转化的点滴做法
学困生转化的点滴做法
讷河一中 姜靖
学困生是学校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人们习惯于把学困生分为两种: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差。若兼而有之,则称为双差生。这些人在不良诱因的影响下,很容易误入歧途。但若教育得法,“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事例也不少见。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牢固地树立“转化一名学困生就等于挽救了一个未来的人才”的观念,切实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但往往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苦口婆心,学生无动一衷,弄得事倍功半,成效甚微。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
依我看,最好是先剖析清楚学困生的心理特点,了解造成学困的原因,对症下药,即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办法。
一、学困生心理特点剖析
从宏观上看,学困生的心理是矛盾的。通常表现为:强烈的自尊心与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与反抗自卑的矛盾;希望上进与习惯惰性的矛盾;渴望成功与经常受到挫折的矛盾等等。
从微观上看,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不同,其心理状态亦不尽相同。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一)自卑心理:这一类学生的性格大都比较内向、孤僻,他们常常由于学习差、缺点多,对前途感到渺茫,对什么都没有信心,因此,有的自暴自弃,有的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整天抬不起头来。
(二)逆反心理:这类学生通常表现为情绪上的厌烦和行为上的对抗。具体有三种情况:其一,隐性逆反,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内心不服,但并不表露,你纵有千条妙计,我自有一定之规。施教者煞费苦心,百般努力,可就是不见效果。其二,消极逆反,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对老师布置的学业、安排的工作、组织的活动不理不睬或随帮唱影,因此,有时,活动虽搞了,也是毫无生气和徒走形式,德育计划得不到有效落实。其三,攻击性逆反,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反应激烈,为了渲泄不满,常常发生攻击性行为。有的迁怒于物,损坏公共
设施,有的则直接和老师发生冲突,严重地破坏了课堂教学秩序。
(三)闭锁心理:这类学生中有很多是独生子女,也有一些来自单亲家庭。他们一般不愿与同学来往,不愿与老师或同学交流自己内心的情感。久而久之,形成了心理上的自我封闭和行为上的自我孤立,以至脱离集体和纪律的约束。
(四)放纵心理:这类学生大多个性外露,乐于与人交往,但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兴趣不稳定,是非观念模糊。遇到困难或挫折很容易失去自控力。有的崇尚哥们儿义气,甚至拉帮结伙、寻衅闹事,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甚至成为学校乃至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学困生这些错综复杂的心态是影响其转化的重要心理障碍。只有掌握了这些特点,采取的办法才能具有针对性。
二、学困生教育转化的点滴做法
总体说来,学困生各有自己的心理特点,不能靠一个教育模式解决所有问题,必须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办法,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但也不是无规律可循,结合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理解和尊重——学困生转化的基础。
在我们班中,有四位女生,她们在高一时一次饮酒大醉,而后名闻全校,受到了纪律处分,更遭受了周围人的白眼、冷遇、疏远和讥讽,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心情既自卑沮丧,又表现得满不在乎,几人形成严密同盟。而在她们眼中,老师都存有偏见。因此,她们从不和老师主动接触,更谈不上交流。在我接这个班后,第一次与她们谈话时,我告诉她们的第一句话是:“你们是在今天认识我这个班主任的,而我对你们的认识也是从今天开始,过去的旧帐我不翻,我只看现在和将来。”我的开诚布公消除了她们的戒备心理。此后,一次次地谈心、一次次地沟通,我们之间架起了感情的桥梁。
对于学困生,我总是这样,他越后进,我越尽可能地去接近他、关心他;我尊重他们的人格,用强烈的师情去感化他们、打动他们,而他们也会逐渐地向我敞开心扉,我的话他们也能入耳入脑。
只有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去点燃情感的火把,才能产生心理的共鸣,教育才能有实效。
(二)表扬和激励——学困生转化的核心。
没有一个学生一上学就思想落后或学习跟不上,虽为学困生,但也绝非一无是处,在他们身上潜藏着不少优点,只是这些优点一时被较多的缺点掩盖着。俗语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我们这些教育者就要象淘金般地发现学困生身上的优点,加以适当地表扬和激励,增强他们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并由此及彼,使之跨上新的台阶。
唐莹同学就因为那次“饮酒”事件,而一蹶不振,变得恢心、散漫,甚至逃课。我与她多次沟通,尽量让她放下思想上的包袱。逐渐我发现她聪明、反应快、爱滑冰。于是我就尽量给她创造机会,让她的长处得以发挥,这样,文艺汇演中,她舞姿婆娑;滑冰比赛上,她独领风骚。每一次我都表扬她、鼓励她,同学们对她也刮目相看了,她自己也信心大增。我又趁热打铁,借此激励她把这些长处用在学习上,渐渐地,她不逃课了,学习也明显进步了。
常常,老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适当的表扬都会在学困生心中荡起阵阵涟漪,她们会觉得老师看得起他,自己也不是全无长处,就会增强克服缺点的勇气,往好的方向转化。
(三)艺术的批评——学困生转化的手段。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聪明人懂得如何教育,愚昧人知道怎样打击。”对于学困生的教育,若一味尊重、表扬,他就会放松、懈怠,就会出现反复,所以还必须“严”字把关,但严格并不等于简单的训斥、粗暴的批评。教者怎样批评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呢?这就要讲究批评的艺术。
孙景涛同学个性强,自恃聪明,学习不用功,爱看武侠小说。在我发现他这个缺点之后,我没有直接训斥,也没有没收他的小说,而是把他找来,做了一番长谈,启发他自我批评。我先解除他的戒备,告诉他,我只和他探讨一些问题,不作批评。接着让他给我讲一讲他看过的小说,他开始倒是滔滔不绝,但讲到后来,他自己就说:反正武侠小说都差不多,如出一辙。我听了一笑,他随即明白了我的用意,也不好意思地做了自我检讨。然后,我也给他讲一些我看过的小说:如《牛虻》、《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他非常受吸引,央求我把这些书借给他一看,而我顺势利导,把他的兴趣引到文学上,并加以强化,逐渐转化他的其他缺点。
作为班主任,批评学生不可避免,但批评要有艺术,要保护学生的自尊,不当众揭短;要迂回婉转,不讽刺挖苦;要启发他的自我批评,不直接下命令,只有这样,你的批评才会被理解、被接受。
表扬象给车胎打气,批评就象补胎。该打气时不打气,车子骑起来不利索。如果车胎坏了,光打气不行,还必须抓紧补胎。学困生的转化,适时的表扬与艺术的批评缺一不可。
(四)抓紧学习——学困生转化的根本。
学困生中绝大部分是学习跟不上,失去了兴趣而落伍的,所以把学困生的学习抓上去,是促使他们转化的根本所在。
为了使学困生热爱学习,跟上学业,我煞费心思,从各个方面去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从最基本处做起,严格控制后进生的出席率,严禁逃课;依据每个人的基础,帮他们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和计划,不好高骛远,以鼓舞他们树立信心;我自己更是用尽心机,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引发他们的兴趣,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我还联系家长、任科教师、同学,从各个方面去做工作,在责任、前途、命运上去敦促他„„。一旦他们的学习有了进步,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他们做其他事的心思就会慢慢收敛了。
(五)向上的集体——学困生转化的熔炉。
班级是学生共同生活的集体,班级环境的好坏,对学生尤其对学困生的影响至为重要。
每一次接手班主任,我都把建立良好班风做为首要任务,让学生尽量生活在一个文明向上、勤奋团结、凝聚力强的班集体之中。
接任后的第一次讲话,开学后的第一次班会,第一次大扫除我都精心准备、认真检查,让积极向上的道德环境和行为习惯成为主流,成为一种同化力量,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但学困生在班级,多数都处于孤立之中,好学生都不愿意接近他们。我首先做班干部的工作,让他们和后进生形成“一帮一”互助组,以此带动全体同学。告诉同学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同学要宽容、要尊重,允许同学犯错误,更要允许他们改正错误。这样就为学困生的转化创造了情境、氛围。让学困生体验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
融入集体的幸福。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师生们一起努力去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会比班主任个人奋战效果更佳。
学困生转化是一个长期探讨的课题,方法也不只如此,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有剖析学困生心理特点,了解学困原因,采用恰当方法,才能拨动他们的心弦,促成他们的转化和飞跃。
第二篇:转化学困生的点滴做法
转化学困生的点滴做法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即是: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心理品德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师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下面就学困生的转化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首先,在日常学习中,不能太苛求,关键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也就是要对他们提出难度低一点,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问题,使他们也能体会到战胜困难获取成功的喜悦。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也能享受成功的快乐,找回自信和自尊,激起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力争上游。
第二,要给学“困”爱的希望
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日常班级工作中,有人一见后进生违反纪律就声色俱厉,“只给冬天而不给春天”;甚至不许同学与后进生交往过密,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给后进生带来心理方面的阴影,就像一棵始终得不到阳光照耀的树苗,怎么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呢?因而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爱。和需要帮助的学生交朋友,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鼓励他们敢于正视现实,战胜困难和挫折,找回自尊和自信,做一个快乐的人。
第三,多宽容需要帮助的学生,允许他们有失误、有反复。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需要帮助的学生由于基础差、能力弱等原因,学习好就更不容易。他们对于较浅显的、比较容易掌握的知识,学习兴趣更浓一点,学习效果也搞好一点。反之就会又产生畏难情绪,导致作业错误多,或者停滞不前。这时,最需要老师真诚的关心和体贴。
总之,通过自己的努力,我班的需要帮助的学生都有了一定的进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教学方法、手段还有些粗糙,还有待改进。我坚信只要自己不丧失信心,相信需要帮助的学生会越少。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第三篇:转化学困生的点滴体会
转化学困生的点滴体会
康有为纪念小学
杜琼芳
学困生,固名思义,就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这样的学困生,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智力因素,也就是说这类学生由于先天的原因,比同龄的孩子在接受、理解能力方面都比较弱,同一知识的学习,他可能要比其他同学花多几倍的功夫去理解,才能基本掌握。二是习惯养成差的孩子。这类学生的智力因素并不比人差,但由于家庭过于溺爱的原因,这些孩子的学习习惯都比较差,且还都是比较调皮、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坐不定的孩子。这类孩子只所以成为学困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注意力不能集中到学习上,都比较贪玩,在班上常开小差、搞小动作等,通常较多是被教师批评的学生,在家里,家长基本是管不住小孩的,所以作业也常常是未能做完或做得很马虎、应付的。而这两种学生,在一个班级中是普遍存在的,怎样才能把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并在学习上有所转化呢?下面就来说说,我这几年来,在所任教班级里的点滴体会:
一、让学生知道你对他的关爱。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要让学生喜欢你所任教的学科,首要的就是让学生先喜欢上作为教师的你。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的特点,对学科的喜欢更侧重于他对教师的感觉,而人之常情的是,听话的孩子一般比较容易让人喜欢,而调皮捣蛋的孩子则较为让人觉得烦心,也会常在不经意的话语中透出对孩子的不喜欢,孩子对教师的这种不喜欢是能很明显察觉出的,但他不清楚的是,教师的这种不喜欢通常是对事不对人,孩子会直觉得认为是老师不喜欢他,而不是他做错了什么,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不知道自己哪些行为须要修正,还会因为老师的言语变得不喜欢那一门学科,也不爱上那一门课,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教师对他的批评会越来越多,而孩子对学科的兴趣会越来越淡,课堂上开小差、搞小动作会越来越多了,成绩也就一落千丈,成为名副其实的学困生了。所以,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学困生,要转化的他的首要之道就是要爱上他。这种爱不是说,不能批评他,而是要有技巧的批评,他的那种行为是需要批评的,就要让他明确的知道,教师所不喜欢的是他所做的这种行为,同时要在他有所改进或做得好的方面大力表扬他,他才会清楚知道老师不是讨厌他,而是他的某种行为不好,老师讨厌的是他的那一种行为或做法。除此之外,这类学生通常都较为敏感,在课堂上,教师是否关注到他们,他们是能感觉到的,哪怕是一个眼神。因此,多给他们成功的机会,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让他们获得成功感,在他们犹豫着是否举手时,让他们回答问题,尽管答得不正确或不完整,也要给予正面的评价,增强他们的信心。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明白教师对他的爱,感受到他是受到老师的关注,老师是喜欢他的,他也就会慢慢地喜欢上这一学科,上课的注意力就会越来越集中,学习的成绩也会有所上升,学习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高,信心也会越来越足的。
二、让学生了解自己有成长的空间,但要付出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对于智力因素造成的学困生,这句话就不太贴切了,别人付出一样的努力,收获得比自己要多,而自己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未必有别人的收获。因此,在对这些学生的教育上,更需要教师多给予支持,给予动力。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有努力就有成果,不要和别人比较,付出了多少,而是自己能做到多少。其次,在学生有兴趣的情况下,教师也要对这类学生开小灶,如在新课后,立即检查学习情况,对未掌握或掌握不好的,再进行讲解,让他们能及时查漏补缺,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有助于增强学习的信心,也有助于后续学习。再次,对他们的作业,也要及时进行订正的辅导。而对于调皮的、注意力较容易分散的学生来说,在课堂上,多给他们回答的机会,就能让他们将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同时,在课后多和他们聊聊,指出课堂上的不足,也能让他们有所收敛。
三、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让他们配合学校的教育。教育不是一个人的工作,也不是一间学校的工作。教育活动涉及的是人,教育是否成功取决于学校、家庭的配合。如果,家长不能认同教师的教育,那么这就不会是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喜欢自己的同时,也要让家长明白,教师教育的出发点,明确家长、教师同是为了孩子有更好的成展空间。只有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家长才能更好地配合教师的工作,使教育发挥到最好的作用。
学困生的转化,牵涉到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和家长,但只要我们能够多关注他们,他们就不会永远都是学困生。学习有困难,但这些困难是可以解决的,让学生在困难中获得更大的收获,也是教师能够体会到的一种幸福。
第四篇:谈转化后进生的点滴做法
谈转化后进生的点滴做法
伟大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工作中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因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更是班主任工作的神圣职责。
多年来,我在具体的班主任工作中,深刻体会到:转化后进生有着内在的规律可循,只要对症下药,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一、只要有爱,才会有希望。
多年来,我对后进生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和实验,认真分析,梳理后进生群体存在的根源。虽然差异各式各样,但大都存在外部教育欠佳、关爱不够等。内部缺乏自信心,丧失学习的动力所致。
如:2008年,我所授任的班级,有个叫赵金的同学,因父母离异,他的思想受到极大的创伤,加之家庭经济困难,该生完全失去学习的信心,整天不言不语。我了解情况后,经常把小赵金接到家里,给予他慈母般的爱。如:做点好吃的,给他洗洗衣服,买些学习用品,还经常和他谈心。小赵金从心灵深处感到了我对他的爱。从此,他愿意主动接近老师了,爱和老师交流了。有了问题,也乐意找老师解决,学习态度逐渐端正。后来,进步很快。在2008-2009学期末检测中,学习成绩已跃入上等生的行列。还被评为“三好学生”。
多年来,我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许多的关爱,转化效果显著。我深深地体会到:对后进生倾注更多的关爱,用爱来呼唤后进生的心灵,开启后进生的学习动力,效果大佳。只要有爱,就一定会有希望。因为只有爱,学生才会尊重老师,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才有威信。老师的话语才有感召力和说服力。特别是后进生,更需要用爱来唤醒他们的心灵。
二、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
转化后进生,首先要摸清和把握后进生的心理特征。有的后进生心理上存在挫折感,对自己缺乏信任和信心。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总认为自己差,再努力也不会有多大进步,就是有了点进步,也总得不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因此,转化后进生的首先要启动后进生的动力。我在多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转化了许多“差生”。下面我就举一个例子:我班有个王小虎同学,是独生子,在家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生活。在校不但不刻苦学习,反而调皮捣蛋,常打骂欺侮小学生。总之,是个人见人厌的“差生”。后来,我发现他擅长长跑,还会吹口琴。我发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后,我采用了多种方法,使他找回了自信。在学校举行的小型运动会中,得到充分发挥,荣获长跑“第一名”和小学生吹口琴比赛的“三等奖”。抓住契机,及时激化,使其树立信心,鼓足勇气学习,现在他已跃居中上等成绩了,转化工作水到渠成。
二、经常家访,促进家校联系。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的受教育的第一场所,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经常家访,可以与家长经常取得联系,更好地掌握学生的一切情况,出现问题,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对后进生更要如此。
四、一情激趣,一趣激情,双管齐下。
多年来,我根据后进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千方百计地激发后进生的思想情感,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起到行之有效的转化效果。
总之,后进生多种多样,但不是天生的。只要我们用爱去唤醒,用爱去洞察,用爱去疏导,用爱去哺育,就一定能化石为玉,变后进生为先进。有爱,就有希望。
第五篇:学困生转化
转化“学困生”的心得体会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深入,我校开展的学困生转化课题也紧张有序的进行着。学困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如:课堂教学越来越活跃新颖了,但两极分化却越来越明显,班级“学困生”的数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下面就是我在转化“学困生”时的几点体会。
一、落实到位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1.备课到位。
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备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教案,而不是一味的抄教案,要给“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其找回自信,激发其内在动力,开发其潜在的能力,问题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难度要适宜。2.训练到位。
在课堂中,对于那些擅于思考的学生,所提问题要具有逻辑性和启发性,而对于那些缺乏勇气的学生,所提问题可以简单一些。对于“学困生”在回答问题时答非所问或模棱两可时,教师要根据反馈意见,调整提问角度,使学生排除思维障碍,理清思路,发挥才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3.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真诚的爱,“学困生”更是如此。
课堂上教师亲切的话语,面带笑容的提问,倾听学生的回答,幽默的谈吐,都能沟通师生的心灵,增加师生的了解;课堂上教师及时的表扬“学困生”是激发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有效方式,那些平时不善于发言的,不敢发言的“学困生”,他们偶尔的举手,偶尔的发言,若被老师肯定了,往往能使他们更加信赖老师,更加喜欢老师,从而喜欢学习。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要吝啬一个点头、一次微笑、一句表扬鼓励的话语,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让“学困生”能渐渐地摆脱阴影,产生进步的内在动力。
二、做好“长短”文章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
1.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有的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不够,但作业能及时完成,且乐于助人;有的虽成绩不理想,且自暴自弃,但内心也有争上游、争荣誉的欲望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等。这就需要我们全面了解,善于观察,从“短”处中发现“长”处,从而使其在同学中做到扬长避短,促进“学困生”的转化。2.要善于弥补短处。
我们在认清学生的长短处之后,要寻求补“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了解问题根源,开展个别谈心,经常找他们聊天,进行耐心的说理和引导,使他们能正确认识自我;对于“学困生”--降低要求,循序渐进。3.要善于创设取长补短的环境。
班级是由学生组成的群体,我们要发挥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感染作用。在班级体中,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先进的学生踌躇满志,看不起学困生;而学困生则因自卑感作祟,不愿同先进的同学接触。面对这种情况,我就注意架起沟通的桥梁,连起友谊的纽带,针对双方的心理特点,抓住契机消除隔阂。同时,引导先进的学生主动去帮助学困生,让学困生向先进的同学学习,在班级中形成一种相互尊重,互帮互助,和谐一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三、“多点”出击是转化学困生的有力保障 1.感情投资增加一点。
学困生对自己的行为往往不能很好的控制,其心理压力大,多数学困生都存在着自卑感,虽然他们也希望能从老师那里得到真诚的爱,但他们却不敢去争取。老师对学生的爱,可使学困生的自尊和情感得到满足,由此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学困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增加他们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自信心。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促使学生把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上来,由喜欢任课老师到喜欢这门课程。因此,感情投入是转化学困生的内在动力。2.学习指导优先点。
学困生主要是指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与教学目标和要求相差较大的学生。为了帮助他们进步,在学习指导上应对他们采取适当优先的“倾斜政策”:一是课堂上分层次教学,努力做到每一个步骤,每一个例题都让学困生当堂消化。二是采取提问、板演、游戏活动、作业面批、课后辅导“五优”先的做法。三是每次考试前,专门为学困生分析教材重难点,对于典型题给予重点辅导,给他们讲解题、答题技巧,并通过“跟踪辅导”的方法,让学困生慢慢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自信心。
总之,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需要我们教师矢志不渝、充满爱心、坚持不懈地为学困生创造表现的空间和时间,与他们进行心灵的碰撞和沟通。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饱尝学习成功的乐趣,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信心、磨练意志、发展能力,坚实地迈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