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外独立董事制度的研究现状
摘要:本文对国外独立董事制度的研究和实证分析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以期为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2001年8月21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在上市公司中实施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西方,独立董事是指在上市公司担任董事之外不再担任该公司的其他职务,并与公司及其大股东之间不存在妨碍其独立做出客观判断的利害关系(尤其是直接或者间接的财产利益关系)的董事。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大制度创新,当它被当作一帖灵丹妙药引入我国时,人们希望它能解决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小投资者保护等问题。因此,了解国外独立董事制度研究的最新动向,借鉴它们在这方面的经验,有助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本文将对国外董事制度的学术研究、国外企业的独立董事制度发展状况做较为全面的介绍,以期为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的应用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独立董事制度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企业在营运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道德风险和“内部人”控制问题,这也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传统模式下,这一问题主要是由董事会来解决,即董事会通过选拔、监督经理人员,把握公司的重大方针,从而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在实践中,一般的董事会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因为在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股东根本无法对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企业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像企业董事特别是董事长、总经理等内部人实际上操纵着企业的重大决策,时常进行关联交易并严重影响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另一种情况是董事会成员自己为自己制定报酬。基于上述诸多情况,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已经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而独立董事制度正是适应这一要求而产生的。独立董事又称外部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他们既不代表出资人,也不代表公司管理层,不拥有上市公司的股份,与公司没有关联的利害关系。因此,独立董事可以更加客观、独立地考虑公司的决策,从而保证决策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减少公司的重大决策失误。2000年5月,一些学者向韩国政府提交了一份报告。在报告中,他们指出,韩国公司治理结构弱化是导致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同时他们在报告中又提出了一项重要建议:在韩国企业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目前很多国家的机构和组织都积极实施了独立董事制度,大部分国家都把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完善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9年世界主要企业统计指标的国际比较”资料显示,在美国企业中,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的比例为62%;英国 34%;法国为29%。美国是施行独立董事制度较早的国家之一,美国全国公司董事协会(Na— tional Association of Corporate Directors)在1996年就曾指出,董事会的成员应当大多数是独立董事,甚至还建议在公司中只需设立一名内部董事,即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ricer,以下缩写为CEO),其余的均可为独立董事。①这一点可以从1997年标准普尔(S&P)公司对美国500家企业的调查中得到证实。在当年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将近56%的董事会其成员大多为独立董事,内部董事只有1—2名;而仅仅有2%的企业董事会成员主要由内部董事组成;在大部分企业的董事会成员构成中,独立董事占大多数(majority);还有不少企业独立董事占绝大多数。②另外,美国的机构投资者委员会(Council of lnstitutional lnvestors,1998)在其公布的一份报告中,也要求企业董事会中独立董事人数的比例至少应该占三分之二。
二、有关独立董事问题的学术研究
(一)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
1.独立董事的选择机制
从理论上讲,独立董事制度作为改进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其职责是积极维护股东的利益,能在重要的决策问题上发表独立意见,在选派经理、制定报酬、评价业绩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但实践中,独立董事的任命通常由企业原来的董事会成立专门委员会提名,然后由股东大会进行选举产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的经理层常常会介入到独立董事的提名中来,而且企业的CEO经常是“独立董事提名委员会”的主要成员,或者类似于CEO的企业经理能够控制独立董事的提名程序。经过这种程序选拔出来的独立董事对企业的作用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
Hermain和Weisbach(1988)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研究了企业在选拔内部董事和独立董事时的决策特点。他们认为,通常情况下,当一家企业的CEO快要退休时,他常常会指派更多的内部董事;而如果当企业的经营业绩下滑时,企业的经理层则会指派或者增选更多的独立董事。Lorsch和Maclver(1989)的调查报告表明,在美国,企业内部的经理层往往在选拔新的董事会成员方面起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Gilson(1990)的研究又发现,当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时,则其经理层往往很愿意提名一些银行家和其他外部股东作为企业的独立董事。Kaplan和 Minton(1994)研究了日本企业的董事制度之后,发现了同样的规律,当企业的经营业绩不佳时,其经理层常常会增选独立董事。之后,Tejada(1997)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如果一个企业的独立董事经常批评企业内部的经理层,那么在这些独立董事的任期满后常常会被解聘;相反,那些对企业内部的经理层不进行挑剔的独立董事将会得到连任。
通过上述的研究结果,我们不难看出,在通常情况下,企业独立董事的增选大多数是在企业经营业绩下滑或者发生财务危机时进行的,也就是说,独立董事的就职与企业股票的市场回报率有一定的联系。Anil和Yermach(1998)的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对由CEO提名而任职的独立董事的反应远远小于非经CEO提名任职的独立董事。也就是说,由CEO提名的独立董事任职后,这类企业的股票基本上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波动。因为这些由CEO提名而任职的独立董事对企业经理层的监督不会有所增强,企业经营业绩也不可能获得大幅度的提高,股东权益也不可能得到最大化。而那些非经CEO提名的独立董事任职后,企业的股票价格通常会有大幅度的波动,如果独立董事工作业绩出色,股价会上扬;反之,股价会下跌。
2.独立董事在企业中的角色
关于独立董事能承担什么角色,目前流行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1)监督角色。Fama和Jesen认为:独立董事通常有资格来选择、监督、考核、奖励和惩罚企业的经理层,其职责是通过减少经理人和股东之间的冲突来提高企业的效益,因而独立董事的主要功能是解决现代企业所面临的代理问题。(2)战略角色。Brickly和James的研究显示:独立董事可以运用他们丰富的商业经验、掌握的技术和市场方面的知识,来帮助企业经理层解决经营上的难题;独立董事还可以帮助企业构建重要的商业战略。独立董事一定是独立的、不在企业中担任其它职务。在美国,担任独立董事的人员主要是其他上市公司的总裁、退休的公司总裁、大学校长、退休的政府公务员、成功的个体商人、独立的投资者等。其中,前两类人士是最受欢迎的独立董事,因为这两类人士对管理大公司具有一定经验,其提供的建议十分中肯、详细、实用。(3)政治角色。Anup和knoeber(1998)的研究发现:当政治因素对企业(尤其是一些知名的大企业)的影响较大时,即当企业同政府的贸易合作增多、企业向政府销售物资、企业需要向政府游说取得有利的经营政策、企业的出口贸易受到政府贸易政策的影响时,企业中常常就会有很多具备政府背景的独立董事。相反,如果企业由于环境污染或者垄断问题而同政府存在较多分歧时,企业中具有律师背景的独立董事就会增多,他们可以为企业提供具有洞察力的意见,帮助企业分析和预测政府的相关行为。
3。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构成比例
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因企业而异,有些企业偏高,而有些企业则偏低。这除了受一些法律因素(如有些国家的公司法规定了独立董事的最低比例)影响之外,还可以从下列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1)独立董事的更迭与企业盈利能力、成长性相关。Hermailin和Weibach(1988)的研究表明,当大企业业绩恶化时,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会略微上升。这说明,企业的业绩会影响董事会的构成比例。但是Denis和Sarin(1999)的研究却不支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从长远来看独立董事与内部董事在企业董事会中的构成比例基本上是相同的:在董事会中高比例的独立董事在运作了一段时间以后,比例会逐步下降;而低比例的独立董事在运作了一段时间以后,独立董事在董事中的比例会逐步提高。(2)独立董事和经营环境的关系。Ronald(1998)的研究表明,在经营业务比较广泛的企业,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所占的比例较高。而当企业处在监管的条件下,企业的经理层便会增选具有政治背景和法律背景的独立董事。(3)独立董事和行业的关系。Kole和Le-hn(1999)曾经对航空工业解除管制以后,公司治理机制的变化对企业独立董事比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董事会中的独立董事构成比例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4)其他因素。Hersbach(1988)、Denis和Sarin(1999)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一个企业的创建者在企业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或者企业的CEO拥有较多该企业的股票,那么该企业很容易形成以内部人为主的董事会体系。相反,在一些知名的大企业或者历史较长的企业中,管理层主要为职业经理人,这些职业经理人拥有的企业股票数量很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中则容易形成以独立董事为主的董事会体系。他们还发现,在那些有财务危机或者削减股利的企业中,独立董事的数量往往很少,其原因在于这些企业较难聘请到独立董事。
4.独立董事履行的职责
如何保证独立董事能够独立地行使职责,是独立董事制度本身所面临的一个很现实而又重要的问题。独立董事能否独立地行使职责必须有严格的、制度上的约束措施。在国外研究成果中,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用于激励和约束独立董事,它们分别是:(1)法律保证。独立董事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来履行其受托责任。倘若独立董事不能在企业经营、管理和战略规划等方面履行职责,那么他们要对由此而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但是,Brook、Rao(1994)和Core(1997)等人的研究结果则表明,在一些企业的章程中,通常都有这样的规定:倘若独立董事没能履行其职责,则企业可以免除对他们的赔偿要求,这就弱化了独立董事独立行使职责这一机制的作用,使独立董事的决策很难独立于企业管理层。(2)声誉保证。Fama(1998)、Fama和Jensen(1983)的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必须努力维护并能胜任其作为企业经营监督人的声誉。目前,尽管有的企业对独立董事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都实施了董事责任保险制度(有些独立董事也可以为自己购买董事责任保险以减轻自己的赔偿责任),但如果一个独立董事投保后,屡屡由于其品德问题或者能力不济而导致保险公司企业或者股东支付赔偿金,那么保险公司会不断提高该董事的保险费,上市公司也不会聘请这些无德、无才的人士担任独立董事,这样的独立董事迟早会被市场所淘汰。(3)经济激励。这种激励包括:独立董事可以拥有企业的股票和获得自己的劳务报酬。目前有关专家呼吁,要提高独立董事的报酬以激励他们更加尽职。例如,企业可以采用以激励为基础的报酬制度来鼓励独立董事能够像企业的股东一样思考问题,从而减少独立董事和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Morck、Shleifer和Vishny(1988)等人的研究表明,独立董事拥有的股权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有一定的关系。同时,Hermalin和Weisbach(1998)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以激励为基础的报酬制度能提高独立董事监督企业经营的效率。
(二)独立董事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1.独立董事与企业首席执行官(CEO)的关系
独立董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必要的时候推选出更能推动企业发展的CEO。Michael Weibach(1988)的研究表明,在一个经营不佳的企业里,如果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超过60%以上,那么该企业可能更换CEO的概率要远远大于那些独立董事比例较低的企业。同时,他认为,当企业的经营恶化时,独立董事会做出快速反应,此时独立董事比例高的企业要更换CEO的概率显著大于独立董事比例低的企业。而对业绩高于同行业水平的企业,CEO更换的概率则大大地降低。但Kenneth和 Kleidon(1994)的研究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在独立董事占绝大多数的企业,当企业的 CEO被更换以后,企业的经营业绩反而比那些拥有独立董事比例较少的企业下降了。出现这种结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Kenneth和Kleidon所选的研究样本在时间上具有局限性,他们所选择的样本都局限在1983年到1988年这一时期内。这是一个企业兼并、收购高潮时期,因而得出企业业绩和管理层更换具有负相关性的结论。如果延长他们的考察期,那么这个负相关关系就不存在了。不过,总的来讲,现在国外的大量研究都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以独立董事为主的企业与以内部董事为主的企业,在制定重大决策上是有所差别的,但这种差别对企业的影响究竟是好是坏,根据目前的证据和研究结果还没有定论。
2.独立董事和管理层的报酬水平问题
如何确定独立董事的报酬是令人棘手的问题。然而,给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制定一个合理的报酬标准往往是董事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政府监管部门,往往希望企业成立以独立董事为主要成员的报酬制定委员会,因内部董事进人报酬制
定委员会,会产生一些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对企业经营产生不利的影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从1992年开始就鼓励企业组成以独立董事为主的报酬制定委员会。对报酬制定委员会中有内部董事成员的企业,SEC要求更详尽地批露有关报酬信息。美国税务局(1RS)从 1993年开始也要求企业的报酬制定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成员的比例要高一些。政府监管部门都在力图通过这些措施来降低管理层的报酬水平,同时也希望达到激励管理层努力工作的目的,但相关的研究结果却不支持这些观点。
在国外,企业通常都会成立以独立董事为主要成员的报酬制定委员会(compensation committee),由他们来决定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尽管Catherine、Jonathan、Alan和Dal— ton(1996)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报酬制定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的高低和CEO报酬水平没有什么相关联系。但是,目前国外大量研究都证明,企业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越高,有关企业CEO和高层管理人员的报酬也就被制定得越高。John,Holthausen和Larck— er(1999)的研究也发现,在企业里担任独立董事的人员往往都是曾经或者正在担任其他企业 CEO的人,他们把企业CEO的报酬标准制定得较高,目的是对他们自己也有利。另外Core、Holthausen和Larcker(1999)的研究结果也说明,当企业董事会的成员以独立董事为主时,该企业CEO报酬水平和企业未来业绩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企业CEO报酬越高,企业经营业绩越差,这说明独立董事所制定的报酬计划仍有待改进。至少从目前看来,这种报酬计划并未能激励管理层为企业创造更好的业绩。另外,还有一些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如果独立董事在企业的报酬制定委员会里的比例越高,那么这些企业给高级管理人员奖励股票期权的可能性就越小。
3.独立董事与企业购并
独立董事的另外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决定企业是否可以出售,以怎样的价位出售。Kini、Kracaw和Mian(1995)等人的研究表明,当一个以内部董事为主的企业被收购以后,董事会的独立董事比例就会增加;而当一个以独立董事为主的企业被收购后,董事会中内部董事的比例就会增加。但总体而言,被收购企业在独立董事占多数的情况下,有可能以更高的价格出售。此后,Cotter、Shivdasani和Zennr(1997)等人的研究结果都支持这个观点。他们认为,在企业董事会里,如果独立董事占绝大多数,那么当该企业被收购时,其股票的回报率比其他企业大约高20%左右。这说明独立董事比例高的企业被作为目标企业时,能向收购者索取更高的价格。另外,Lee、Rosenstein、Rangan和Davidson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企业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占绝大多数,当管理层要收购其他企业时,则收购的价格就会相对较高。因为相比之下,在独立董事占较少比例的企业里,管理层更容易以非公平的、较低的价格来收购其他企业。
4.独立董事制度与企业业绩
独立董事制度能否提高企业经营业绩是目前学术界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尽管已有相当多的研究都集中在独立董事制度与企业经营业绩上,但目前仍没有一致的结论。大量国外研究表明,独立董事比例和企业业绩之间的关联度微乎其微。有些研究甚至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经营业绩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这些结论和人们事先的设想是背道而弛的,按照设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初衷,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应当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但实证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这种设想。
尽管Baysinger和Butler(1985)的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构成比例和企业业绩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是,这项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它所采用的业绩计量指标是单一的,而且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时滞效应,因此研究结果并不具有普遍性。又比如,Hermalin和Weibach(1991),以及Mehran(1995)等人的许多研究都没有发现独立董事比例和企业经营业绩之间有什么显著的相关关系。之后,经济学家又不断地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比例高的企业,其业绩反而更差。例如,David(1996)的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比例和托宾Q(计量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之间呈反比关系,而与其他业绩计量指标之间并没有什么相关关系。随后,Agrawal和Knoeber(1996)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但后来,Millstein和 Macavoy(1997)的研究结果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们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拥有独立董事的企业比那些没有独立董事的企业运行得更好,拥有独立董事企业的投资人得到了比其他企业更为显著的正回报。然而,Ronald(1998)对单一经营业务的企业进行了研究,他的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所占的比例和一些财务业绩指标呈反比关系。
通过Sanjai和Black(1997)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知,为什么在独立董事比例高的企业中,企业业绩反而得不到提高。他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1)从董事会构成比例的角度来看,内部董事和独立董事之间实际上应该是互补的,内部董事更了解企业的营运和管理,但是目标很容易和股东发生冲突;而独立董事虽然独立性较强,但对企业内部的营运了解有限。事实上,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应当是充分发挥二者的互补优势,过分偏重独立董事,很可能在许多决策上造成损失和错误,因为独立董事不能像内部董事那样擅长于制订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因此,在公司的董事构成上,内部董事、独立董事的比例应该协调,不能过分强调某一方的作用。(2)从对独立董事制度本身的反思来看,企业对独立董事的激励通常较小,企业并没有最大限度地调动独立董事的积极性来行使其职责。有些企业的独立董事大都另有业务要管理,因而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关心这些企业的业务发展。(3)目前对独立董事资格的限制方面可能也存在一些问题,现行法律并不能完全保证独立董事具有独立资格,因此,独立董事也不可能无所顾及地发表自己对企业经营的看法。
第二篇:中国独立董事相关制度研究
内容 提要:2005年10月27十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公司法》,并将于明年元月一日实施。与现行《公司法》相比,新法在多个方面做了修改,其中一个亮点就是对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做出了规定。但是,独立董事制度的移植后如何与现有公司治理结构相协调并发挥作用,以及相关制度应当如何建立都面临诸多 问题。
关键词:新《公司法》 独立董事 公司治理
researching the system about independent director in china
一、引言
独立董事,就是指相对独立于公司管理层、与公司不存在任何可能 影响 其做出独立判断的交易和关系的董事,特征就是身份的独立和行权的独立,其产生适应了 社会 经济 发展 的客观需要,既是公司内部矛盾内部激化的结果,也是公司效益原则屈服于民法公平原则的体现。它发源于英美法系国家,在1940年美国《投资公司法》就首次有了关于独立董事的间接规定。[1]到上世纪70年代美国股东对失败公司的诉讼盛行,在股东1对公司董事、董事会特别是审计人不断提出追偿的情况下,许多公司开始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197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要求每家上市公司设立并维持一个专门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首先,美国从 法律 上明确规定了独立董事的资格,消除了在这些问题上的争议。[2]我国由于监事会长期缺乏监督手段和监督作用,在1997年证监会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中首次规定上市公司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独立董事制度。随着新《公司法》(以下简称新法)的出台,关于我国是否应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争议应该告以段落。但是,由于新法对于独立董事的规定过于简单模糊,独立董事在我国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和如何发挥作用,并如何构建符合 中国 国情的独立董事制度,必会成为讨论的焦点。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外独立董事制度的运行的借鉴和独立董事自身优势、困境的 分析,就独立董事的选任机制、权力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责任机制的建构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二、独立董事的资格及选任制度
(一)我国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新法第123条规定: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除此之外,对于独立董事的资格,再没有任何条文的规定。如果仍是按现行的2001年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办,那么《意见》并没有杜绝与公司人员有除亲属关系外其他亲密关系(如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等)的人成为独立董事。在中国素来有给朋友留面子、讲人情的传统,这样即使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滥用权利、损害中小股东权利,这些独立董事可能会碍于面子而不会正常的行使他们的权利,从而导致独立董事制度流于形式。而对关联交易人新法虽然有了规定“公司的控制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但是此规定太原则化,没有确定一个具体的金额在实践中将很难操作。同时在《意见》的消极资格条件中,规定独立董事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这条规定的非常笼统和宽泛。在现实中,我国公司的独立董事大多是技术性的专家和学者,他们在进行学术 研究 的同时还要兼职公司董事,但作为董事要想对公司的经营决策做出正确有益的把握和建议,必须要花大量的时间来了解公司事务。这必然会产生冲突,最终导致独立董事成为荣誉董事。另外在董事提名上,新法规定了累积投票制。但是我国上市公司大多都是由国企改制而来,“一股独大”现象颇为严重。有调查表明,在近1200家上市公司中,80%-90%是国有股占主导地位的公司,尚未上市流通的国有股比重高达40%,有些甚至高达80%以上。[3]这种情况仍难保证独立董事的提名不受大股东的左右。
(二)国外的做法
美国对独立董事资格的规定更完善和严谨,尤其是对关联人都有禁止性的规定。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规定“在前两个财政内的任何一个曾向公司做出商业支付或者从公司获得商业支付超过20万美元”的人不得担任独立董事[4];《密歇根州公司法》规定独立董事在过去3年内不得是与公司之间从事10万美元以上交易的人员。[5] 同时在美国独立董事大多是由其他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担任,有数据表明美国大概有63%的外部董事是其他公司的执行官。[6]在提名上,采用表决回避制,即当股东大会表决的议题与某一或某些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有利害关系时,该股东或其代理人不能以其所持表决权参与表决。[7]
(三)我国的对策
首先要完善对独立董事资格的规定,特别要补充对密切关系人和关联交易人的规定。对关联交易的规定应有具体的时间和金额。其次,提名上引入表决回避制并做适当修改,即将与提议有利害关系的大股东的表决权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再次,借鉴 会计 审计经验,成立由注册的独立董事组成的独立董事事务所。事务所接受公司的委托,与公司签订服务合同,合同中规定董事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签订后,事务所向公司派遣其所属的独立董事,并以自己的名义收取佣金。佣金与独立董事的合同履行情况挂钩,独立董事的薪酬由事务所支付。[8]这样合同责任可以由事务所和董事共同承担,公司可以选择承担能力较强、声誉较好的事务所为自己选派独立董事。而事务所可以根据董事的水平、经验、能力以及事务的大小对所辖董事进行业务安排,从而实现有限人才的优化配制。
三、权利运行机制的问题及对策
(一)独立董事的权利运行存在空白
新法同样未对独立董事的权利如何行使做出规定,在《指引》中也只是简单的定义为: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章程中制订独立董事的职责。在现实中,独立董事由于其外部人的地位,又没有具体的权利行使机制,使得他们很难获得完整、准确的如运营状况、资产状况等信息。而公司对董事会决议秘而不宣,独立董事无法了解公司的具体经营,更无法公司负责,对经营层进行监督管理。从而成为“花瓶”。在根本上违背了设立独立董事就是抗衡大股东和抑制内部人控制的初衷。
(二)国外的情况
美国通过设立一系列的次级委员会来具体落实独立董事的权利。设立提名、审计和薪酬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基本由独立董事组成。于是独立董事可以通过这三大委员会对公司的经营、财务、人事和相关报酬方面对公司的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限制和监督。日本在二战后受美国影响,摆脱原来立法上追逐德国的传统,而选择了美国的立法理念。相继引入了其董事会制度和“董事会中心主义”,并在2002年商法修订中引入独立董事。但是其公司治理董事会、监事会并存的格局,在具体做法上又与美国相异。其新商法要求大型公司根据情况任意选择独立董事或独立监事制度,但选择独立董事的公司必须废除原先的监事或监事会,设立分别由半数以上独立董事组成次级委员会,取消代表董事,其业务职能由执行经理担任。日本通过以上做法使董事会的决策、监督功能与执行功能完全分开。[9]
(三)权利运行机制的建构
首先,引入次级委员会制度。实际上在证监会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征求意见稿)(一下简称《准则》)中已经明确了我国引进董事会次级委员会的方向。将次级委员会的职能确定为独立董事职能的细化和落实,完善和协调战略决策,进行审计、提名、薪酬和考核等专项工作。其次,借鉴日本经验,将独立董事设置为选择性制度。我国推行 现代 企业 制度的时日尚短,企业自己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能力不足,这需要国家的引导。同时独立董事作为实现公司内部权利制衡的手段之一,也没有必要将独立董事制度作为所有上市公司必须采用的唯一的、法定的制度。[10]但我国不必像日本规定设立独立董事的公司必须撤消监事会,因为监事会制度在我国运行已久,撤消可能带来公司治理上更大的混乱,而且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的权利各有侧重,可以相互补充。一般来说,独立董事由于专业性较之监事更强,其行权的重点在于通过对自身知识的运用来更好的把握市场、提高公司经营决策的 科学 性和监督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行使权力的妥当性,从而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而监事不具备公司经营方面的专业知识,其监督基本上注重的是公司财务和经营决策的合法性。如新法对监事职权的规定就包括对高级管理人员行使权利时违法或损害公司利益的监督权以及对上述人员的罢免提议权。因此笔者认为可取的做法是在明确划分独立董事和监事行使权利前提下,继续强化监事的权利,使他们相互契合,相互补充。
第三篇: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
公司治理问题是公司制度的核心问题,在股东大会逐步走向形式化、董事会职权失灵以及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的过程中,为了强化董事会的内部监督职能,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有效遏制上市公司的“一股独大”,从根源上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切实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独立董事制度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产生建立起来。本文通过对中国独立董事制度进行比较系统地研究,分析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独立董事,公司治理,法律制度,制度完善
Abstract
The main target for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to solve the agency problem.In listed companies, shareholders play a weakening role in the corporate business and the phenomenon of insider control went out of control concomitant with the malfunctioning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In order to strengthen internal oversight functions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improv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effectively contain a listed company's “due to the dominance” phenomenon, address the root causes of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small shareholders.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is in such a context that produces set up.In this paper, by means of study of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in China in systematic.Analysis of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in China, the main problems in practice And on this basis, a complete set of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in China's policy proposals.Key words: independent directors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legal system
perfection of board independence in china
目录
一、引言
(一)独立董事制度的概念„„„„„„„„„„„„„„„„„„„1
(二)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必要性„„„„„„„„„„„„„„„„1 1.股东大会流于形式,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现象普遍存在„„„„„1 2.有利于加强董事会的决策职能,遏制内部人控制的局面„„„„„„2 3.有利于填补监事会不监事空洞,加强监督职能„„„„„„„„„„2
二、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其主要存在的问题„„„„„„2
(一)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立法现状„„„„„„„„„„„„„„„„2
(二)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主要存在的问题„„„„„„„„„„„„„2 1.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监事会制度的冲突问题„„„„„„„„„„„2 2.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问题„„„„„„„„„„„„„„„„„„„3 3.独立董事的选任制度问题„„„„„„„„„„„„„„„„„„„3 4.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不健全问题„„„„„„„„„„„„„„„„3 5.独立董事的归责和免责机制还不健全的问题„„„„„„„„„„„4
三、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几点对策与建议„„„„„„„„„„4
(一)协调好独立董事和监事会之间的关系,加强独立董事的监督作„4
(二)完善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确保独立董事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完成工作„„„„„„„„„„„„„„„„„„„„„„„„„„„„„„4
(三)改进现行的独立董事选任制度,提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5
(四)采取以薪酬激励与名誉激励相结合的模式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5
(五)从立法上进一步健全独立董事义务与责任,建立独立董事的约束机
制„„„„„„„„„„„„„„„„„„„„„„„„„„„„„„6
四、结束语„„„„„„„„„„„„„„„„„„„„„„„„„6 注释„„„„„„„„„„„„„„„„„„„„„„„„„„„„„7 参考文献„„„„„„„„„„„„„„„„„„„„„„„„„„„8 附录„„„„„„„„„„„„„„„„„„„„„„„„„„„„„9 致谢 „„„„„„„„„„„„„„„„„„„„„„„„„„„„10
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一、引言
独立董事制度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美国公司由于大多股权分散,公司融资基本在市场进行,公司治理结构中不设监事会,长期以来形成了内部人控制的局面。但随着现代公司巨型化发展趋势的加快和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程度的加深,公司“内部人控制”的现象日益严重,逐渐成为严重影响现代公司的进一步发展的“毒瘤”。随着“水门事件”暴露出来的公司丑闻,引起了对公司现有治理结构尤其是董事会监督职权的质疑。为了解决股权分散及内部人控制完善董事会的监督职权等问题,创立了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创立起来的。
(一)独立董事制度的概念
独立董事又称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独立董事是指不在所受聘公司担任除董事及董事会内职务以外的其他职务,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在一定比例以下(有的国家规定不得持有公司股份),并与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独立客观判断的实质性利益关系的董事【1】
。独立董事不兼任公司高管职务,不与公司存在实质利害关系,具有独立性的特征。
(二)我国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必要性
1.股东大会流于形式,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现象普遍存在
股东大会不是常设机关,一般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从而股东大会与公司日常经营相隔离。公司治理模式逐渐由股东会中心主义转变为董事会中心主义。但由于大股东通常利用自己在股权上的优势和控制地位,越过董事会强行任命经理、决策公司事务,甚至有的大股东控制董事会,直接决定董事的任免,使董事会成为自己利益的代言人。股权异常集中在少数大股东手中,以1997 年6 月至1999 年5 月期间发行上市的全部222 家上市公司作为调查样本显示:有120 家公司的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0%,而大股东持股比例不足30% 的仅有31 家,占13.96%
【2】
。尤其在我国,上市公司主要是原国有企业转制而来,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普遍存在,大股东通过股东大会决议操纵董事会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时有发生。引进独立董事后,便有利于对执行董事进行一定程度的制衡与约束
【3】
。因此,只有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才能对多数 “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进行有效遏制,保护好中小股东的利益。
第1页
2.有利于加强董事会的决策职能,遏制内部人控制的局面
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是公司常设最高决策机构,在公司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董事的素质和董事会的构成决定了董事会功能能否得到有效发挥。我国不少上市公司董事会却都存在董事会成员不独立、结构不合理、决策水平不高、内部监督不足等问题。对大股东指挥下的执行董事权力滥用没有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不参与经营的公司其他董事,因为没有足够的信息和手段,无法对执行董事的行为进行约束。因此,引进独立董事后,便有利于对执行董事进行一定程度的制衡与约束。由于独立董事具有独立性和专家性特点,引进独立董事制度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董事会的结构,提高董事会的素质,保证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
3.有利于填补监事会不监事空洞,加强监督职能
在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现实条件下,控股股东实际上控制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监事会,监事会几乎不可能做出独立于董事会和经理层之外的独立判断。再加上监事会成员普遍文化素质不高,专业性差等特点决定了监事会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监督职能。从实践中看,虽然这几年股市不断爆出黑幕,但我国数量已经超过千家的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公告中迄今还没有发现一家具独立性、敢与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层有不同意见的监事会报告,这是一个非常不正常的现象
【4】
。为了填补监事会不监事的缺陷,我国有必要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借助独立董事客观、独立的身份,克服监事会的先天性缺陷,增强监督机构的监督职能和效果。
建议在“独立董事制度的概念”和“我国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必要性”中间增添一部分“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或意义”,从而为“我国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必要性”提供理论依据。
二、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其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立法现状
基于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健全董事会功能,对“一股独大”现状的进行有效遏制。我国逐步开始引进外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在1997 年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中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可以根据需要设立独立董事。2001 年8 月16 日,中国证监会又专门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对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制度提出了强制性要求。此后又相继出台了一些指导意见,在 2006 年1月1 日起实施的新《公司法》第一百二十三条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必须设立独立董事,至此独立董事制度正式确立了自己的法律地位。虽然独立董事制度已经引进了十多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完善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一股独大也起到约束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但是由于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背景与美国法独立董事制度的背景存在很大差异,再加上引入时间较短,目前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运行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亟待完善。
(二)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主要存在的问题
第2页
1.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监事会制度的冲突问题
由于我国公司采取的是“二元制”的公司治理结构,在股东大会之下设置监事会与董事会形成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但是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在具体执行中,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职能重叠和冲突。我国《公司法》第126条规定,监事会行使的职权包括检查公司的财务,对董事经理执行公司事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等。由此可见监事会主要职能一是监督公司财务,二是监督董事与经理层的行为。而《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赋予大部分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类似于监事会的财务监督权。这就产生了公司机关构造关系紊乱的局面,不仅增加监督成本,阻碍公司经营效率的提高,而且可能还将抵消仅存的监督绩效。由于两者在职权上存在如此接近,界限不清容易导致两者相互推诿,出现两者都可以管但两者都不管的怪现象。
【5】2.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的问题
我国法律关于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的规定比较分散,主要有我国新《公司法》第147条规定一般董事任职的消极条件,还有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第3、4条明确规定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要求独立董事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外, 还要求其具备“独立性”, 并且规定了7 类人员不得担任独立董事。从内容和形式上看起来还算比较全面完备,但还存在以下问题:在不得是公司聘员上,《指导意见》仅规定公司现有高级管理人员或雇员及过去一年内担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或雇员的人任独立董事,与国外独立董事任职条件相比,一年的回避时间明显过短,不利于保证其独立性。《指导意见》中要求独立董事“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有效地履行独立董事的职责”,这一规定明显过于笼统,只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并不能确保独立董事花费足够的时间精力去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且《指导意见》规定的“独立董事原则上最多在5家上市公司兼任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在多家公司过多的兼职会导致一位独立董事身兼数职,在每间公司可以分配的时间真的是捉襟见肘,再加上上市公司提供的信息不完整等,独立董事要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可谓是难上加难。
3.独立董事的选任制度问题
在独立董事提名方面《指导意见》中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单独或者合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 以上的股东都可以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再经股东大会选举决定最终人选。但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是国企,大股东控制现象极其严重,即使《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单独或者合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 以上的股东都可以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但是在我国现实中,占1%以上股份的中小股东是很少的,再加上“一股独大”的大股东操纵董事会现象,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基本被控股股东即大股东控制,独立董事实际上是由大股东或者大股东控制的董事会、监事会提名产生的,中小股东现实中还是没机会选举出自己的独立董事来履行职责,导致很多中小股东对选任独立董事缺乏积极性甚至放弃行使参与权。因此,这样的选任产生机制只会导致了独立董事不“独立”,“花瓶”董事比比皆是。
4.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不健全问题
在我国,独立董事获取报酬的方式较为单一。中国证监会在《指导意见》中规定:“上市公司应当给予独立董事适当的津贴。津贴的标准应当由董事会制定预案,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在年报中进行披露。除上述津贴外,独立董事不应从该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或有利害关系的机构和人员取得额外的、未予披露的其他利益。”此规定将
第3页
独立董事的报酬决定权交由股东大会决定,让控股股东控制着独立董事的薪酬,这容易影响独立董事发挥其独立性。另一方面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支付独立董事固定报酬,但存在着报酬较低和报酬与其工作效果相脱钩的现象,严重挫伤了独立董事的积极性。
5.独立董事的归责和免责机制还不健全的问题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指导意见》在规定独立董事如何行使权力的同时, 却无与之相对应的法律责任的规定。只是原则性地规定: “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诚信与勤勉义务”, “董事应根据公司和股东的最大利益, 诚信、勤勉地履行职责并公平地对待所有股东”。独立董事违反诚信义务,往往只是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罚款或警告处罚。即便董事因虚假陈述被追究民事责任,震慑力也是相当有限的。根据有权必有责,约束机制的缺失将会导致独立董事躲避责任或视而不见,不作为现象容易出现。在免责机制上,《指导意见》只有在第7条第6款简单地提及,“上市公司可以建立必要的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 以降低独立董事正常履行职责可能引致的风险。”据美国《幸福》杂志1993年对500家大公司的501位独立董事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0%的独立董事曾在任期内被提起诉讼
【6】
。由于免责机制上的缺失,难免独立董事在工作时患得患失,在领取较低薪酬时却承担着巨大的风险,这种极不合理的风险承担机制下并不利于独立董事放开手脚对公司业务进行全面监督管理。
另外,在我国还存在“一股独大,缺乏制衡机制,致使独立董事的作用难以发挥的现象。”
三、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针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法律的角度现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一)协调好独立董事和监事会之间的关系,加强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
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在职权范围上既存在交叉与重叠,也存在不少差异。笔者认为独立董事与监事会是可以并存,两者可以发挥各方的监督作用。监事会以经常性监督、事后性监督、外部监督为主,独立董事则直接参与决策、检查决策程序的合法性、合规性;所以独立董事是以事前监督、内部监督、与决策过程密切结合监督。新《公司法》明确规定了监事会的职权、选任人数、任职条件,但在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人数、职权等方面却在《公司法》上无相关规定,立法应当明确界定二者的监督内容、监督手段和监督方式,明晰双方的职能,合理分配公司的监督权力资源,使之相互配合,既防止独立董事制度对监事会制度的“架空”,又防止出现多人监督实际上无人监督而阻碍公司经营决策的现象,共同发挥监督作用。
(二)完善独立董事任职条件,确保独立董事有足够的时间精力
第4页
完成工作
虽然《指导意见》关于独立董事任职条件的规定从内容和形式上看起来还算比较全面完备,但与国外独立董事任职条件相比,公司聘员一年的回避时间明显过短,不利于保证其独立性,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与无关联性,在新《公司法》未来规定独立董事任职条件时应该把一年改为三年更为合理。还有《指导意见》规定独立董事最多可以在5家上市公司兼职,笔者认为,独立董事履行自己的职责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精力,过多同时在多家上市公司兼职并不利于独立董事更好的履行其职责,所以笔者认为理应将5家降低为3家,这样用法律强制性的规定有利于确保独立董事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完成工作。此外,《指导意见》中要求独立董事“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有效地履行独立董事的职责”,这一规定明显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根据调查独立董事一年平均花费两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保证独立董事更好地履行公司给予的任务,所以法律应该规定独立董事在公司的最低服务时间应该限定在两个月以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独立董事按质按量完成公司的任务,履行好其职责。
(三)改进现行的独立董事选任制度,提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的生命,是独立董事发挥其职能的前提与基础。如果独立董事失去其独立性,就等同于形同虚设。然而解决独立董事独立性的重中之重就是改进现有的独立董事的产生机制。现行的选任程序导致了独立董事实际上是由大股东或者大股东控制的董事会、监事会提名产生的,中小股东权益难以得到保护。笔者认为为了完善独立董事的产生机制,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首先,《公司法》今后修改时应该将独立董事的选任程序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其次,笔者认为,初次设立独立董事制度应由拥有董事会席位之外的其他所有股东提名,不应由具有支配地位的大股东提名,更不应由董事会和总经理等公司经营层提名,按照“头数主义”原则而非按照“资本多数决”原则决定独立董事的人选,并通过股东大会按照累计投票制选举产生。当股份公司设立后,在公司董事会中必须下设专门的独立董事提名委员会并由其专门负责独立董事的提名工作。独立董事提名委员会的成员都应该是独立董事,这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独立董事的选任不受外界控制,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四)采取以薪酬激励与名誉激励相结合的模式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由于独立董事获取报酬的方式单一并且存在着报酬较低和报酬与其工作效果相脱钩的现象,严重挫伤了独立董事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在薪酬上不能规定过高,因为如果薪酬过于丰厚的话独立董事可能为了保住薪水而容易丧失独立性。但如果薪酬过低的话可能会挫伤独立董事工作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应设专门的组织管理独立董事的薪酬, 上市公司只需要定期缴纳一定的金额, 独立董事不直接从上市公司那领取薪酬。这样的做法就能够很好地保证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而且在激励机制中除了薪酬激励之外还可以采取名誉激励机制,担任独立董事的人员往往都是著名律师、会计师、或
第5页
者其他公司的CEO等,这些人员比较重视其名誉,笔者认为应建立独立董事协会类似于律师协会这些自律协会并对独立董事的工作业绩进行定期评估,规范独立董事的执业行为。往往在评估中表现优异的独立董事获得更高的声誉,更有利于其以后从事独立董事工作。笔者建议我国在今后修改《公司法》或《证券法》时应建立相应独立董事激励法律制度对独立董事薪酬机制运作进行明确规定,为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提供法律依据。
(五)从立法上进一步健全独立董事义务与责任,建立独立董事的约束机制
根据有权必有责的原则,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指导意见》在规定独立董事如何行使权力的同时, 却无与之相对应的法律责任的明确规定,这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法律漏洞,理应尽快进一步健全独立董事义务与责任。笔者认为,在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应该建立一套与激励机制相配套的归责与免责机制。应该通过在适当的时候修改《公司法》或《证券法》, 明确规范独立董事的法律责任, 要按照可能发生的不同情况, 将法律责任详细规范到行政、民事或刑事责任。此外,还要为降低独立董事在正常履行职责时可能引致的风险,提高独立董事的工作的积极性,建议独立董事制度借鉴我国证券律师的责任保险法律制度建立相应的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关于独立董事的保险费承担,当独立董事违反注意义务时,美国采用公司90%,个人10%的方法【7】。笔者认为对于保险费的承担独立董事更宜采用灵活的做法,可以采取以一般董事的费用分担比例为基准,在这一幅度内可以由投保人与保险公司自由协商确定。
另外,“改变我国‘一股独大’的现象,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和“从法律、制度上强化独立董事的运作机制”也有利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
四、结语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健全董事会功能,对“一股独大”现状的进行有效遏制,从根源上解决由内部人控制,并有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更合理化。但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由于引进时间还比较短,再加上特殊的上市公司治理环境,暂时还不是很成熟,其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独立董事的选任、激励、约束和免责等相关机制的一些建议。只有完善独立董事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其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推动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改革。
第6页
注 释
[1]张开平.英美公司董事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l-3.[2] 李东明,邓世强.董事会结构调查[J].资本市场.1999年(12).[3]滨田道代,吴志攀.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监管-比较与借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48. [4]郭强.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化中国
http://
[7]蔡元庆.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和民商法的冲突与协调[J].法学,2003年(4):4.参 考 文 献
施天涛:公司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祈晓栋:关于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若干思考[J].法制与经济,2008(2)傅建英:独立董事制度浅析[J].法制与经济,2008(1)
李建伟:独立董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赵旭东:公司法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周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探索[J].当代法学, 2002,(10)黎宇霞:论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践与完善[J].中南民族大学报,2005(5)
第7页
评语:
本论文的选文的选题能够很好的体现法学专业的特色,并且由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需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选题也很有意义,具有相当的难度。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能够客观准确地遴选文选资料,具有很强的运用法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在有限的篇幅下论述好所选主题,已经具备一个本科学生应有的科研能力和理论素养。
文章结构安排合理,设计思路清晰,能够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方法等解决现实选题所提出的问题,论点明确、论证较为充分。文章中有很多可取之处,最突出的地方是在分析当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时,提出了完善我独立董事制度的合理建议,具有借鉴意义。
另外,本文存在的问题不多,可见作者花费了不少功夫,只是论文中还有一些可以需要补充的地方:
1.建议在‚独立董事制度的概念‛和‚我国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必要性‛中间增添一部分‚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或意义‛,从而为‚我国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必要性‛提供理论依据。
2.在‚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主要存在的问题‛中还存在‚一股独大,缺乏制衡机制,致使独立董事的作用难以发挥的现象。‛
3.在‚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几点对策与建议‛部分可以增加一些内容,比如‚改变我国‘一股独大’的现象,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和‚从法律、制度上强化独立董事的运作机制‛也有利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
具体修改由作者视情况合理决定即可,以上只是建议。
第8页
第四篇:独立董事制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独立董事制度
(此制度已经公司2007年6月25日召开的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1.总则
1.1为进一步完善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的治理结构,切实保护股东利益,有效规避公司决策风险,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公司特制定本制度。
1.2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公司及公司的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1.3独立董事对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诚信与勤勉义务。独立董事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公司章程》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尤其要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独立董事应当独立履行职责,不受公司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他与公司存在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的影响。
2.独立董事构成
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三分之一以上独立董事,其中至少有一名会计专业人士,至少须有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通常居于香港。独立董事应当忠实履行职务,维护公司利益,尤其要关注社会公众股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3.独立董事的遴选标准
3.1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具备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的资格; 3.2具有《公司章程》要求的独立性;
3.3具备上市公司运作的基本知识,熟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规则; 3.4具有五年以上法律、经济或其他履行独立董事职责所必需的工作经验;及 3.5《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条件。4.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4.1担任公司独立董事必须具有有关法律、法规所要求的独立性,下列人员不得担任公司的独立董事:
4.1.1公司或者其附属企业任职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主要社会关系(直系亲属是指配偶、父母、子女等;主要社会关系是指兄弟姐妹、岳父母、儿媳女婿、兄弟姐妹的配偶、配偶的兄弟姐妹等);
4.1.2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百分之一以上或者是公司前十名股东中的自然人股东及其直系亲属;
4.1.3在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单位或者在公司前五名股东单位任职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
4.1.4最近一年内曾经具有前三项所列举情形的人员;
4.1.5为公司或者其附属企业提供财务、法律、咨询等服务的人员; 4.1.6《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或 4.1.7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人员。5.独立董事的提名、选举和更换
5.1独立董事的提名、选举和更换应当依法、规范地进行:
5.1.1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单独或者合并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百分之一以上的股东可以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并经股东大会选举决定。
5.1.2独立董事的提名人在提名前应当征得被提名人的同意。提名人应当充分了解被提名人职业、学历、职称、详细的工作经历、全部兼职等情况,并对其担任独立董事的资格和独立性发表意见,被提名人应当就其本人与公司之间不存在任何影响其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发表公开声明。
在选举独立董事的股东大会召开前,公司董事会应当按照规定公布上述内容。5.1.3在选举独立董事的股东大会召开前,公司应将所有被提名人的有关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独立董事候选人声明》、《独立董事提名人声明》、《独立董事履历表》和《独立董事候选人关于独立性的补充声明》)同时报送中国证监会、公司所在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董事会对被提名人的有关情况有异议的,应同时报送董事会的书面意见。独立董事提名人和候选人应当保证报送的材料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为充分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在公司披露独立董事侯选人资料后五个交易日内,深圳证券交易所将在网站上对独立董事候选人的相关情况予以公示,任何单位或个人对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和独立性有异议的,均可向深圳证券交易所反映。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十五个工作日内对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和独立性进行审核。
对监管机构持有异议的被提名人,可作为公司董事候选人,但不作为独立董事候选人。
深圳证券交易所认为独立董事侯选人存在违反《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或下列所列情形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可以向公司发出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的关注函,公司应在股东大会召开五个交易日前披露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意见:(1)过往任职独立董事期间,经常缺席或经常不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的;(2)过往任职独立董事期间,未按规定发表独立董事意见或发表的独立意见经证实明显与事实不符的;
(3)最近三年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的;
(4)最近三年受到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或通报批评的;(5)同时在超过五家以上的公司担任重要职务的;
(6)年龄超过70岁,并同时在多家公司、机构或者社会组织任职的;(7)影响独立董事诚信勤勉和独立履行职责的其他情形
在召开股东大会选举独立董事时,公司董事会应对独立董事候选人是否被监管机构提出异议的情况进行说明。
5.1.4独立董事每届任期与公司其他董事任期相同,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但是连任时间不得超过六年。
5.1.5独立董事连续三次未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的,由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予以撤换。除出现上述情况及《公司法》中规定的不得担任董事的情形外,独立董事任期届满前不得无故被免职。提前免职的,公司应将其作为特别披露事项予以披露,被免职的独立董事认为公司的免职理由不当的,可以作出公开的声明。5.1.6独立董事在任期届满前可以提出辞职。独立董事辞职应向董事会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对任何与其辞职有关或其认为有必要引起公司股东和债权人注意的情况进行说明。
独立董事辞职导致独立董事成员或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或公司章程规定最低人数的,在改选的独立董事就任前,独立董事仍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职务。董事会应当在两个月内召开股东大会改选独立董事,逾期不召开股东大会的,独立董事可以不再履行职务。
5.1.7独立董事任期届满前,无正当理由不得被免职。提前免职的,公司应将其作为特别披露事项予以披露。6.独立董事的职责
6.1独立董事应当独立履行职责,不受公司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与公司及其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存在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的影响。
为了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独立董事除应当具有公司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章程赋予董事的职权外,独立董事还具有以下特别职权:
(1)重大关联交易、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应由独立董事事前认可后,方可提交董事会讨论;
(2)向董事会提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3)提议召开董事会;及
(4)在股东大会召开前公开向股东征集投票权。
独立董事行使上述职权应当取得全体独立董事的二分之一以上同意。
经全体独立董事同意,独立董事可独立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和咨询机构,对公司的具体事项进行审计和咨询,相关费用由公司承担。
如上述提议未被采纳或上述职权不能正常行使,公司应将有关情况予以披露。以上重大关联交易的确定标准,参照中国证监会、深交所以及香港联交所的有关规定执行。被免职的独立董事认为公司的免职理由不当的,可以作出公开的声明。5.1.6独立董事在任期届满前可以提出辞职。独立董事辞职应向董事会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对任何与其辞职有关或其认为有必要引起公司股东和债权人注意的情况进行说明。
独立董事辞职导致独立董事成员或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或公司章程规定最低人数的,在改选的独立董事就任前,独立董事仍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职务。董事会应当在两个月内召开股东大会改选独立董事,逾期不召开股东大会的,独立董事可以不再履行职务。
5.1.7独立董事任期届满前,无正当理由不得被免职。提前免职的,公司应将其作为特别披露事项予以披露。6.独立董事的职责
6.1独立董事应当独立履行职责,不受公司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与公司及其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存在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的影响。
为了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独立董事除应当具有公司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章程赋予董事的职权外,独立董事还具有以下特别职权:
(1)重大关联交易、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应由独立董事事前认可后,方可提交董事会讨论;
(2)向董事会提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3)提议召开董事会;及
(4)在股东大会召开前公开向股东征集投票权。
独立董事行使上述职权应当取得全体独立董事的二分之一以上同意。
经全体独立董事同意,独立董事可独立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和咨询机构,对公司的具体事项进行审计和咨询,相关费用由公司承担。
如上述提议未被采纳或上述职权不能正常行使,公司应将有关情况予以披露。以上重大关联交易的确定标准,参照中国证监会、深交所以及香港联交所的有关规定执行。6.2 独立董事应当对公司重大事项发表独立意见:
独立董事除履行上述职责外,还应当对以下事项向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发表独立意见:
(1)提名、任免董事;
(2)聘任或解聘高级管理人员;
(3)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
(4)公司董事会未做出现金利润分配预案的情形;(5)独立董事认为可能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事项;
(6)中国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或香港联交所规定需要由独立董事发表独立意见的其他事项;及
(7)《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事项。
独立董事应当就上述事项发表以下几类意见之一:同意;保留意见及其理由;反对意见及其理由;无法发表意见及其障碍。
如有关事项属于需要披露的事项,公司应当将独立董事的意见予以公告,独立董事出现意见分歧无法达成一致时,董事会应将各独立董事的意见分别披露。有关公告在符合有关规定的报刊上刊登。7.公司和独立董事的相互义务
7.1独立董事应当按时出席董事会会议,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运作情况,主动调查、获取做出决策所需要的情况和资料。独立董事应当向公司股东大会提交全体独立董事报告书,对其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说明。
7.2 董事会秘书应当积极配合独立董事履行职责。公司应保证独立董事享有与其他董事同等的知情权,及时向独立董事提供相关材料和信息,定期通报公司运营情况,必要时可组织独立董事实地考察。8.附则
8.1本制度未尽事宜,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本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执行。本制度与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本公司章程的有关规 定不一致的,以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本公司章程的规定为准。8.2本制度修订权及解释权属于公司董事会。8.3本制度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发布并实施。
股份有限公司 独立董事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促进公司的规范运 作,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以外的其他职务, 并与公司及公司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 的董事。
第三条 独立董事对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诚信与勤勉的义务,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尤其要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不受损害。
第四条 公司独立董事人数不少于《公司章程》所定董事人数 的1/3。
第五条 独立董事应当独立履行职责,不受公司主要股东、实际 控制人、或者其他与公司存在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的影响。第六条 公司独立董事原则上最多在5 家上市公司兼任独立董事 职务,并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有效地履行独立董事的职责,独立 董事每年为公司工作时间不少于15 个工作日。
第七条 独立董事及拟担任独立董事的人士应当按照中国证监 会的要求,通过或者参加中国证监会及其授权机构所组织的培训。第二章 任职资格
第八条 独立董事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具备担任上市公司 董事的资格;
(二)具有本制度第九条所规定的独立性;
(三)具备上市公司运作的基本知识,熟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规则;
(四)具有五年以上法律、经济或者其他履行独立董事职责所必 须的工作经验。
第九条 独立董事必须具有独立性,下列人员不得担任独立董事;
(一)在公司或者公司附属企业任职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主要 社会关系(直系亲属是指配偶、父母、子女等;主要社会关系是指兄 弟姐妹、岳父母、儿媳女婿、兄弟姐妹的配偶、配偶的兄弟姐妹等);
(二)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或者是公司前十 名股东中的自然人股东及其直系亲属;
(三)在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5%以上的股东单位或 者在公司前五名股东单位任职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
(四)最近一年内曾经具有前三项所列举情形的人员;
(五)为公司或者其附属企业提供财务、法律、咨询等服务的人 员;
(六)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七)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人员。第三章 提名、选举、聘任
第十条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单独或者合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 行股份1%以上的股东可以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经董事会审核同意 后提请股东大会选举决定。
第十一条 独立董事的提名人在提名前应当征得被提名人的同 意。提名人应当充分了解被提名人职业、学历、职称、详细工作经历、全部兼职等情况,并对其担任独立董事的资格和独立性发表意见,被 提名人应当就其本人与公司之间不存在任何影响其独立客观判断的 关系发表公开声明。
第十二条 在选举独立董事的股东大会召开前,公司应将所有被 提名人的有关材料同时报送中国证监会、中国证监会江西证监局和上 海证券交易所,由中国证监会对独立董事候选人的任职资格和独立性 进行审核。
第十三条 公司董事会在召开股东大会选举独立董事时应对独 立董事候选人是否被中国证监会提出异议的情况进行说明。对被中国 证监会提出异议的被提名人,可作为公司董事候选人,但不得作为独 立董事候选人。
第十四条 独立董事每届任期与公司其他董事任期相同,任期届 满,可以连选连任,但是连任时间不得超过六年。
第十五条 独立董事连续3 次未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的,由董事 会提请股东大会予以撤换。除出现上述情况和《公司法》中规定的不 得担任董事的情形外,独立董事任期届满前不得无故被免职。提前免 职的,公司应将其作为特别披露事项予以披露,被免职的独立董事认 为公司的免职理由不当的,可以做出公开声明。
第十六条 独立董事在任期届满前可以提出辞职。独立董事辞职 应向董事会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对任何与其辞职有关或其认为有必要 引起公司股东和债权人注意的情况进行说明。如因独立董事辞职导致 公司董事会中独立董事人数少于规定人数时,该独立董事的辞职报告 应当在下任独立董事填补其缺额后生效。
第四章 职 权
第十七条 独立董事除具有《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赋 予董事的职权外,公司还赋予独立董事行使以下职权:
(一)重大关联交易(指公司拟与关联人达成的总额高于300 万 元或高于公司最近经审计净资产值的5%的关联交易)应由独立董事 认可后,提交董事会讨论;独立董事做出判断前,可以聘请中介机构出 具独立财务顾问报告,作为其判断的依据。
(二)向董事会提议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拟聘的会 计师事务所是否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以及为公司提供年报 审计的注册会计师的从业资格进行核查;
(三)向董事会提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四)提议召开董事会;
(五)独立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和咨询机构;
(六)可以在股东大会召开前公开向股东征集投票权; 5 第十八条 独立董事行使上述职权应当取得全体独立董事的二分 之一以上同意。如上述提议未被采纳或上述职权不能正常行使,公司 应将有关情况予以披露。
第十九条 独立董事应在公司年报编制和披露过程中切实履行 独立董事的责任和义务,勤勉尽责。独立董事依法履行年报审计、编 制、审核和信息披露方面的工作职责:
(一)每个会计结束后,听取公司经理层面汇报公司本 的经营情况和重大事项的进展情况,并进行实地考察。上述事项应有书面记录,必要的文件应有当事人签字。
(二)审阅公司财务负责人在年审注册会计师进场审计前书面提 交的本审计工作安排及其他相关资料。
(三)在年审注册会计师出具初步审计意见后和召开董事会会议 审议年报前,与年审注册会计师见面、沟通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履行见面的职责。
见面会应有书面记录及当事人签字。
(四)密切关注公司年报编制过程中的信息保密情况,严防泄露 内幕信息、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公司董事会秘书负责协调独立董事与公司管理层的沟通,积极为 独立董事在年报编制过程中履行职责创造必要的条件。第二十条 独立董事除履行上述职责外,还应当对以下重要事项 向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发表独立意见:
(一)提名、任免董事; 6
(二)聘任或解聘高级管理人员;
(三)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
(四)公司对外担保等重大事件;
(五)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企业对公司现有或新发 生的总额高于300 万元或高于公司最近经审计净资产值的5%的借款 或其他资金往来,以及公司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回收欠款;
(六)独立董事认为可能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事项;
(七)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一条 独立董事就上述事项应当发表以下几类意见之一: 同意;保留意见及其理由;反对意见及其理由:无法发表意见及其障 碍。如有关事项属于需要披露的事项,公司应当将独立董事的意见予 以公告,独立董事出现意见分歧无法达成一致时,董事会应将各独立 董事的意见分别披露。
第二十二条 公司应当为独立董事行使职权提供必要的条件。
(一)独立董事享有与其他董事同等的知情权。凡须经董事会决 策的重大事项,公司必须按法定的时间提前通知独立董事并同时提供 足够的资料,独立董事认为资料不充分的,可以要求补充。当2 名或2 名以上独立董事认为资料不充分或论证不明确时,可书面联名提出延 期召开董事会或延期审议董事会所讨论的部分事项,董事会应予以采 纳。公司向独立董事提供的资料,公司及独立董事本人应当至少保存 5 年。
(二)公司应提供独立董事履行职责所必需的工作条件, 公司董 7 事会秘书应积极为独立董事履行职责提供协助。独立董事发表的独立 意见、提案及书面说明应当公告的,董事会秘书应及时到上海证券交 易所办理公告事宜。
(三)独立董事行使职权时,公司有关人员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 绝、阻碍或隐瞒,不得干预其独立行使职权。
(四)独立董事聘请中介机构的费用及其他行使职权时所需的费 用由公司承担。
(五)公司给予独立董事适当的津贴,津贴的标准应当由董事会 制定预案,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在公司年报中进行披露。
(六)除上述津贴外,独立董事不应从公司及公司主要股东或有 利害关系的机构和人员取得额外的利益。
第五章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实施。江西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2008 年8 月15 日__
第五篇:独立董事制度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